时间:2022-08-13 08:4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训练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分析
训练性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围绕问题展开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半截蜡烛》为例,训练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紧扣标题,思考: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故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教学设计的问题:面对险情,伯诺德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他们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请认真阅读课文,圈画出有关伯诺德母子三人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深入研读课文,抓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心理,细细品析人物性格特征。教学设计的问题:从伯诺德夫人“急忙”取、“轻轻”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杰克为什么要搬柴生火?他没有端走蜡烛,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说一说你眼中的杰克是怎样的?在这危急关头,传来了小女儿杰奎琳娇弱的声音。小女儿是怎样“娇声”说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娇声”地说?杰奎琳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运用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分析
运用性阅读教学,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以学生的自主理解、发现和运用为中心推进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同样以《半截蜡烛》为例,运用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流程如下。
(1)自主阅读课文,从标题、写作特色、线索脉络等方面进行多元解读,感悟语言表达的精妙、文章谋篇布局的合理,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将这些阅读理解和发现梳理成文,然后在课堂上朗读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启迪智慧。
(2)展示阅读作文,交流感受,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
学生甲谈《半截蜡烛》的课文题解。
或许,在许多人眼里,半截蜡烛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却牵引着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甚至影响着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它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于是,一个惊心动魄、斗智斗勇、扣人心弦的故事围绕着它展开了。
学生乙谈《半截蜡烛》的写作特色。
《半截蜡烛》一文,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一方面,这半截蜡烛是万万不能被点燃的,然而实际上,蜡烛两次被点燃,越烧越短,秘密即将暴露,危险更近一步。另一方面,伯诺德夫人和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熄灭蜡烛,却两次遭遇危机,既紧张又刺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女儿杰奎琳以自己的聪明机智化险为夷,使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一惊一险的紧张情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抗击德军法西斯的艰难历程是完全相似的。
三、训练性阅读教学与运用性阅读教学的比较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训练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训练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训练内容可以事先按照教师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目的明确,有利于教师把控和调节课堂节奏,展示教师的教学才华。二是训练性阅读教学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即教即测,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运用性阅读教学的优点如下。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性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创造,没有事先预设的教学流程,视学生的阅读发现结果而定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课堂结果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运用性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和理解,这样呈现出来的阅读结果必然是多样的。同时在每一次的阅读历练中,学生所学知识将通过具体的实践运用转化为能力,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三是运用性阅读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分享交流,有助于增进课堂互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
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能力,需要教师“多角度、有创意”的教学引导。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创意解读”和创意教学设计,是促成学生“多角度、创意阅读”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揣摩名师课例,对如何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做了一番思考。
一、四两拨千斤
课文《郑成功》第二自然段中有一段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无疑,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出的那句话充分体现了郑成功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是本段教学的重点。不过,笔者在备课时考虑到,“慷慨激昂”这个词,感彩浓烈,理解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这句话。如果教学中仅仅关注这句话,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笔者仔细揣摩了这几段对话。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郑成功该不会不知道吧!)卫兵说:“是大海。”(这不是白问了吗?)“大海那边呢?”(郑成功真的不知道?)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表现出卫兵说话时的语气强烈,情感真挚。哦,明白了,郑成功一再追问,并非自己不知道,更不是明知故问,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身边的卫兵亲口说出这句充满感情的话语。原来,郑成功不仅要让自己牢牢记住“宝岛台湾”,他还要让身边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他更要激起他身边每一位战士的斗志,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同仇敌忾,立志。)
笔者抛出问题:“难道郑成功自己不知道宝岛台湾在哪里吗?他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热烈讨论,学生豁然开朗,从几句简单直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了郑成功的良苦用心。紧接着,设计练习——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___________(谁)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答案丰富多彩:对自己说,对身边的卫兵说,对所有的战士说,对台湾人民说,对荷兰侵略者说……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
本案例先从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开始,引导学生琢磨出郑成功询问卫兵的真实用意,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无声胜有声
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里面饱含着肖邦的满怀悲愤,老师和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以及老师埃斯内尔的谆谆嘱托。
备课时,笔者发现在这一感人至深的送别场景中,同学们咏唱了老师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老师埃斯内尔深情嘱托肖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并且送给他“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教学时,笔者在引导学生品读老师埃斯内尔的话语后适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了给肖邦送行,同学们咏唱了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老师深情地嘱咐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还赠送了特殊的礼物,可是肖邦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如果让你来写这一段,你认为该不该让肖邦说点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陷入沉思,继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达成共识——一句话也不能说。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肖邦是“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的,而他选择有着“薄薄的雾凇”的早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不辞而别,显然有他的苦衷,他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的“突然”出现,还唱了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送别曲,可以想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他,老师紧紧抓住他的手嘱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深情地赠送给他特殊的礼物,更是让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溢满眼眶”,一个“再”字,体现出肖邦一直在“忍”,而如今他已忍无可忍,可是他仍然不愿意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让自己的眼泪“夺眶而出”,所以他始终“忍着”。这时,他只能用动作回应老师的嘱托,“郑重地接过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疾驰而去”。
其实,此时此刻,肖邦的心里有千言万语,但一个“忍”字让他强压内心的情感,一言不发,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体现了他内心情感的真挚,体现了他坚毅而不服输的性格,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激活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有创意的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因文设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
课例一(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半截蜡烛》课堂片段实录):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闭起眼睛想想。
生1:是那半截蜡烛。蜡烛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蜡烛牵动着大家的心。
生2: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
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
【笔者点评】“改编成一部电影”,老师一个独具匠心的角色设置,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摇身一变成为“导演”,带着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特殊身份,每个学生的思维被瞬间激活,想象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种种画面。这个画面,正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后的自然延伸,学生完全经历了“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再造文本”的全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意阅读文本的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总之,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张扬个性;独特体验
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新课程的推进必须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向纵深发展。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体现生本理念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年级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学情实际,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脱离学生的学情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式”教学,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体现这种“生本”理念。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是目标的数量还是目标的难度都要仔细斟酌。只有教学目标适宜于学生,教学才可能有效。目标适宜了,我们再选择教学方法。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敢于调整,适当引导,及时追问,适时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积极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进入思考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内心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比如:我在教学《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读,接着出示幻灯片。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幻灯片,启迪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画面的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结合诗意介绍自己的画。此时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到了美,又弄懂了诗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新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唤醒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探究文本素材,在阅读中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