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6 02:1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教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找文章到更多原创-()
尊敬的林中教职员工:
值此林头中学市“示范完中”揭牌仪式之际,我谨代表含山县县委县政府,对林头中学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市教育局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关心支持衷心的感谢!对省市各示范中学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无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林头中学广泛关注表示由衷的敬意!
林头中学在以韦斌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近几年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由原来不足千人的普通乡村中学发展成为今天占地4.9万平方米,拥有45个教学班级,3000多名在校生的远近闻名的完中。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馆和理化生实验室。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管理规范、学风浓厚、教风纯正、高中考成绩骄人,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着实来之不易。
林头中学教研气氛浓厚。教师论文已有近百篇发表在《语文月刊》等国家或省级杂志上,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各类奖励,一个市级课题,三个县级课题已经立项。在含山县的优质课评比及教学大奖赛中,林中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学科多人次获得一等奖。
林中创办几十年来,培养了近万名莘莘学子,从各级领导到科技英才,从人民公务员到普通劳动者,他们成为建设含山、建设巢湖、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才!对林头中学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艰辛创业三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林头中学如今已站在“示范完中”这一新的高度。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他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向省市各示范中学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取有益的管理经验。在此,我提出一些个人希望:
1、继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崇高的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教师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使林中成为风气正、形象好、文明程度高的示范学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2、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林头中学应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抓好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要加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力度,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研层次和水平。
3、进一步凸现特色教学。作为农村完中,确定面向全体学生,“四轮驱动”的办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确定目标,使办学特色更加明显,成效更加显著。
最后,我们预祝林中人春风化雨育栋梁,志存高远创辉煌!祝林中的学子们努力拼搏,再为林中,为含山县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祝揭牌仪式圆满成功!
摘要:历史教育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多方面原因使教师比较难于教学,学生学习也无多大兴趣,教师的历史教学成绩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承认,本文从自己的从教和所见的情况,说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历史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第一、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以各级学校为主体的历史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有一支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队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第二、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作出了贡献。通过多年的历史教育,人们认识到,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也是在各民族不断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壮大起来的,从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责任心,促进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以及历史教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们认为以下问题应当引起特别的关注:
历史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己多年的从事历史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深深的感受到,在初史教学中,由于历史升学成绩仅有五十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教师难教,学生不怎么学,社会歧视,学校领导也冷落,历史教学可谓举步维艰。很多教师,因教历史而尴尬。首先,①历史教学在多数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纲规定的计划得不到落实,为给主科让路,周课时数一压再压,更有甚者将历史课用于上其它课,初一、初二历史课形同虚设,以至于初三历史教学就成了突击行为(高中的情况较好一点)。然而,历史教师一般授课班级为4—6个,教师精力大大不够,短时间要取得成绩谈何容易。②课表安排填空白,主科(语、数、外等)优先安排,其次是物理、化学课,第三才在课表空白处安排历史等课程,原因很简单,按升学考试的分数多少排课。③历史教师队伍也不稳定,当然最突出的是乡镇学校的历史教师,多是非历史专业的教师临时兼任,以便为该教师凑足工作量,所以历史教师如同走马灯一样经常更换,有些历史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教学训练,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 ④教学用具残缺不全,许多学校历史挂图破烂、陈旧,随着历史的新发现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些地图已根本不能使用了,多数学校历史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历史书教学,当然,历史教学要走进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奢望了,即使条件好的学校也只是在进行优质课和观摩课的时候作作样子而已。⑤学生学习历史得过且过,即使爱好历史课的学生有时也会遭到班主任和家长的干涉,原因就是历史升学考试分数少。
其次,教学评估对教师影响大,有的学校对历史教师的考核视为一般人员,或者与后勤人员考核等同,甚至历史教师论文获奖之后与其他科获奖差别也较大。
第三,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受挫,有些学校历史教师的周课时量12—16节,一般都多余其他主科的教师的工作量,上历史课不能与语、数、外等科同比同酬,使历史教师的心理和经济利益受到极大的伤害,各种奖励,评职、晋级、评先、等等方面,历史教师靠边站,待遇不公平,令人苦不堪言。
面对这种难堪的局面,历史教师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的,忍气吞声,苦苦支撑;反之,就选择“跳槽”之路,改教主科,寻求解脱。
总之,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且比较令人担忧,不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历史教学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然,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要一批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讲求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依靠。在当今历史教学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某些教师产生了困惑,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专业思想发生了动摇,进而部分教师改行“下海”教“主科”,这是可以理解的,却是要不得的,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为今后历史教育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全体历史教师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历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中的作用。其次,我们也呼吁,争取外部环境的改善和领导的理解支持。第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历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历史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在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历史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督促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挤历史课时和压缩历史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要有效地制止历史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迅速纠正少数学校对历史教师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在评职、晋级、奖金、评优等方面人为地压低历史教师,而妨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在业务进修、教学研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削弱历史教师正当的权益。那样,我们认为历史教学就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教师;德育优势
一、专业课教师的德育优势
1.德育环节多
理工科教学包括专业理论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校园科技活动、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环节,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过程,每个环节都可以挖掘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德育机会多
在课堂之外,如课堂间隙、食堂就餐、外出实习时,师生有很多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借机履行德育职责。只要做有心人,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做自己分内之事,专业课教师时时、处处有德育工作可做。由于这种德育是平等交流式的、谈话式的,容易为学生接受。
3.德育方法多
专业课教师的“知行合一”、“自省慎独”等师德素养,可以无形地影响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讲述中外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历程中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鼓舞学生;老师的有榜样的力量,比采用空洞的说教、僵化的模式更有效果。
4.德育时间和人员多
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学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专业课教师又占教学人员的多数,因此,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员数量上,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都占有优势。
5.占有德育资源多
德育资源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内在资源包括专业课教师自身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经验、教师的行为举止、师德素养、授课艺术等;外在资源包括各种教学、教育的时间、场合、时机等。由于社会认同感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与拥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更愿意听从专业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科研水平、讲台形象、授课艺术、人格魅力等各方面来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只要专业课教师能充分、自觉运用所拥有的内在和外在的德育资源,德育实效将非常显著。
二、专业课教师实施德育的内容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旧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不断被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所替代,揭示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表明了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无数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不断创造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工科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渗透,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巨大的作用。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我国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有很多发明创造,使得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前后科技发展水平的对比,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3.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教育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往往是经过几代人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研究得来的,国内外的伟大科学家无不有着光辉的业绩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有着很大帮助。
4.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忍让、团结、协作的精神。理工科不同于人文学科,一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必须努力钻研,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大讨论、大作业、课程设计、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通过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今后走上社会尽快完成角色变换,胜任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灵魂。为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启发式教育拓展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方法;通过实验教学、下厂实习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专业课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学科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倡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德育“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过程,而不是强制地直接灌输过程,渗透于每一学科理论教学和每一学科实践教学中,不仅仅体现在单科德育课程中。
2.学科德育渗透的含义
德育渗透是指德育工作不能流于空泛的说教,而要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在讲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应重视渗透在物理学知识中的正确的物理观、时空观和宇宙观方面的教育,以及渗透在物理学中的崇尚实践、追求真理的精神的教育。
3.学科德育渗透目标的确定
任何教育都有目标,目标对学科德育渗透具有导向作用。确定渗透目标,要依据德育总目标分层设计,应当包括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也包括即使时代变化也不会改变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格素质;要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目标要考虑学科特点,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挖掘、把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与道德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4.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或渠道,学科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情操的陶冶融于一炉。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按照学科特点,通过讲授、讨论、交流、阅读、视听、网络、角色扮演和实验实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思想观点、价值观、行为规范、基本品德和培养健康人格。学科德育渗透应在“融”与“合”上做文章。“融”是讲渗透的深度,要调动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感知德育内容,引起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道德行为;“合”是讲渗透的广度,全面梳理教材中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尽量寻找融合点,日积月累,循环往复,做到“润物细无声”。
(1)教学内容的渗透策略
理工科教学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德育渗透的。自然科学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德育的渗透,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整合。整合时,不得把德育当成标签贴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要注意各学科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教学和德育的结合点也不同,必须做到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融合。
(2)教学组织形式的渗透策略
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学习方法与范式,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蕴含着德育的内涵与要素,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所不可忽视的。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使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起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尊重人、接纳人的现代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对真理执著追求的意志品格。
(3)学科教学情境的渗透策略
学科教学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情境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要素,它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在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调整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评价。以前,我们看学科教学中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情况,主要看教师对教材内容处理的情况,看相关的德育要素的渗透情况。其实我们看某一学科教学是否注意体现和渗透了“德育”,不仅要看学生对学习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体会、感悟了多少,更要看整个学科教学的气氛,看学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如果教师真正在学科教学中营造起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气氛与情境,相关的德育渗透的目标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落实。
(4)教师人格的渗透策略
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说学生每天都可以读到这本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和引领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喜怒哀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更自珍、自爱、自重。当自己进入学科教学领域,就要想到自己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自己的一颦一笑、一褒一贬、一喜一怒、一哀一乐,都要注意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重视和自觉地去做了,就可以说,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4).
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入语;历史剧;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84
很多时候初中历史课堂因为副科的性质,使初中历史课堂变的很“低效”,这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那么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变的“高效”,或者说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历史课,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
如何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何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变的让学生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针对初中学生课堂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新奇、新颖,趣味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首先,可以利用视频进行导入,视频导入可以直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可以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氛围,同时也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渴求与好奇。比如笔者在讲《伟大的开端》这节课时,选取了《我的1919》中顾维钧与日本代表团关于山东问题的辩论片段。看完视频后,笔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回答是:“对顾维钧先生为争取中国合法的赞美以及对最终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和会拒绝的气愤”。然后笔者提问:“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北洋政府的腐败,中国的落后。”“弱国无外交”。笔者总结了学生的回答同时继续引导思考:“这样的结果传到国内引发了什么运动?”用最后的提问导入新课。其次,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导入。让学生在上课前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所找关键词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笔者在讲《》这节课时,上课前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来,特别强调:“看谁找的关键词在整个课文中的分量最重”。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再者,可以利用热点问题导入。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所以,课堂导入对于初中历史课堂的高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为初中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如在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先让学生利用3分钟时间针对这节课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笔者再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得出共性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问题了。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注意勾画关键词和关键句,做到条理清晰、心中有数。再者,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生成问题,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对于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挖掘出来,在这里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来解决学生的生成问题和重难点问题。
三、课堂也可以是舞台,让“历史剧”成为历史课堂的催化剂
所谓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历史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历史剧可以活化历史。学生接触到的课本是死的,其中历史知识也是死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果教师不去讲光靠学生去看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的,再加上年代的久远,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难了。所以只有把历史知识在课堂上活化出来,那就好像这些知识都发生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因此要把历史剧引入历史的课堂教学。古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学生自己编排历史短剧,再现历史的情景,加深对历史人物的情感体会,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室不仅是我们讲课学习的地方,有时候也是个小小的舞台,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情节,以及对历史人物深刻的展现,让学生们真正走进了历史融入了历史,笔者给予了学生很高程度的评价,肯定了她们的成功。
其次,历史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发展。自从学生自主编排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剧后,学生一再要求,还要再去演其他的历史剧。同时笔者还发现,很多上次表演的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的发言,而且语言表达的很准确,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都积极主动的发言了,学生这样的表现告诉笔者一个信息,必须把历史剧持续下去。通过上次的表演,学生不再需要笔者去给他们提供资料了,他们下去自己查阅资料,很多同学对历史剧的编排和表演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和建议。这一点笔者给予了学生高度的肯定。
最后,历史剧除了增加课堂气氛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一个历史剧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演组、表演组、服装组、剧本组、评委组。因此历史剧的各个环节都是要分工明确的,每个组任务完成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历史剧的演出是否成功,因此说到底还是每个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每个问题的理解能力,每个组员之间必须配合好、协作好。这样长时间下去一定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历史是活的,通过《文成公主入藏》历史剧的表演,让笔者认识到了,必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历史中的正义、(下转第91页)(上接第84页)善良、邪恶、智慧必须要学生亲自去体会,走进历史的心灵,然后再从历史中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历史的真谛。
综上所述,要让初中学生真正地走进历史课堂,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以上就是笔者对初中历史课堂的几点思考,如有不妥,还望指正!
作者简介:王力, 大学本科, 中教二级,现就职于西安交大阳光中学,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和研究。曾获西安市碑林区青年教师“教学新秀”大赛三等奖,西安交大阳光中学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长期从事于初中历史教育,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员工 入职培训 重点 德行教育 个人成长计划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4-01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发生不断地变革,技工学校经常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中来,而招聘的新员工多数来自企业,未曾从事过职业教育,角色一下子还不能转变过来,因此入职培训非常有必要。
笔者所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先后成功组织了十多期的入职培训,积累了一整套入职培训经验,有近一百多人受益,95%的受培训者在几年之内迅速成长起来,纷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七年前,笔者曾接受过一期培训,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笔者成长为了高级技师和高级讲师,算得上入职培训的成功案例之一。去年,由于入编成为学校的正式员工,笔者又幸运地参加了一期培训,记忆犹新,现结合亲身经历,对培训重点展开论述。
众所周知,培训要讲究实效性,安排上应该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如果不讲分寸,很容易事倍功半。首先说非重点,它包括:学校发展史、办学方针、特色、专业分布、规章制度等。非重点也要培训,只是不必大篇幅做文章,新员工对培训内容了解即可。那么培训重点是什么呢?笔者认真总结参加过的两期培训,得出的结论有两大方面:第一是德行培训;第二是成长计划的培训。
在技工学校,教师的德行本质上是指个人的修养。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起表率作用,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时不时对学生讲粗口话,那么经过潜移默化,学生也会渐渐染上讲粗口话的坏习惯,可见,德行有缺陷的老师是教不出好学生的。然而现实中,在技工学校,新招聘的教职员工多数来自企业,是生产第一线的师傅,他们技术精湛,是人才,但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不良习惯,与专业教师的德行要求有较大差距,如果能对他们进行德行培训,纠正其不良习惯,就能顺利实现其由师傅到老师的角色转换。
谈到德行培训,很多人认为太抽象,不知道着眼点在哪里。其实只要翻翻历史,我们就能从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敬爱的总理曾讲过:“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这句至理名言为我们指明了德行培训的方向—— 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德行培训的基石。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涉及面极为广泛,但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弟子规》。《弟子规》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包罗万象,涉及“孝悌”“谨信”“仁爱”等道德伦理,揽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规范,包含与父母、子女、领导、同事的相处之道……,这些正是技工学校教师的德行要求。由于时代的变迁,在践行《弟子规》时,我们应该辩证地领悟其精髓,把《弟子规》灵活地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比如《弟子规》上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本意是指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随叫随到,父母命我们做事时,我们不能偷懒,这是古人对父母行孝道的表现,也是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标准。培训时可以适当引申,扩展到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上也是适用的,可以这样解释:当领导有事叫我们时,我们必须马上呼应,不能躲躲闪闪、爱理不理,这是一个对领导尊重的基本礼节;当领导给我们布置工作任务时,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不能推三阻四、拖拖拉拉,这是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基准……。不难看出,《弟子规》是德行培训的上乘首选。
有一点要注意,德行培训是一个体验过程,培训时应多鼓励新员工分享感受,让他们更深切、全面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精妙,领悟《弟子规》正已化人的无穷魅力。
德行培训的目的在于塑造出举止文明、为人师表的老师,但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老师,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还应该不断地成长、不断地为学校作贡献,以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谈何成长?大多数新员工由于刚涉足职教领域,对技工学校了解少,不懂怎么制订成长计划,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培训。怎么培训呢?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多年的成功经验:依据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实施个人成长计划培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般来讲,技工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指“升级达标”。例如:技工学校希望由省级重点升格为国家重点(简称“升国重”),就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国家在评估某个技工学校是否符合“升国重”条件时,依据“升国重”的评分表逐条打分,只有分数合格,才有希望实现“升国重”的梦想。请看下面“升国重”评分表的部分节选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条目,要求:①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大学本科要求,记5分。②具有高级讲师职务的占25%以上,记10分。低于15%不计分。
(2)“教研成果”条目,要求:①教师论文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或发表,记5分。②编写的教材或著作正式出版发行,记5分。③开发的课件与软件推广应用,记5分……
通过观察,不难看出该评分表由“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成果”等评估条目构成,各条目又划分成细则,每条细则后附的分数就是“升国重”的“门槛”,如果技工学校达不到评估细则的条件,那么长远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学校通常做法都是将评估细则分解到每个职工身上,强制要求职工按期完成,但是职工如果不会合理地安排计划,不能正常实施,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鉴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新员工专门组织如何制订成长计划的培训,为了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培训应分两步进行,即制订计划的培训与落实计划的培训。
第一步,按照评估细则制订成长计划。
结合新员工自身条件,详细分析评估细则,找出他们现有条件与评估要求之间的差距,量体裁衣,引导他们制订出合理的成长计划,笔者所在学校按此方法组织培训以后,新员工有的放矢,积极对照评估要求找差距,很快就制订出了规范化的个人成长计划表,顺利完成了将评估细则向成长计划的转化,既有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又有实施计划的期限、计划完成情况,一目了然。既然制订出了成长计划,接下来就要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步,如何落实成长计划。
成长计划的落实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要了解怎么去实施,然后才好努力。比如评中级职称,具体要作什么准备,如果不给新员工培训,他们是不懂怎么做的。通过培训,可以让新员工了解评职称必备的三要素:考职称外语、考计算机操作模块,。进一步培训,让他们了解职称外语要考C级,网上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考试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只有讲清楚了,他们才懂得如何落实,才能作好充足地准备,更容易实现成长计划。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拔节,感受株洲市四中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校园里浓郁的艺术氛围
艺术氛围总是在点点滴滴中、在细枝末节处体现出来,并散发出令人心动的魅力。
在四中校门口,有一个石碾子,这个石碾子还是1957年学校初创时,师生们用来平整地面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进步,四中有了巨大变化,不说破旧的平房变成了高大的教学楼,泥巴路变成了沥青路,就连校门都变得更气派了。过去的痕迹已经很难寻见,这个石碾子不知怎么却保存了下来。建新校门时,有人说这东西土里土气,扔掉算了。姜校长不同意,说这是学校历史和发展的见证。他把它放在校门口的小花池里,并起了个名字――“起点”。“起点”二字大有深意。一来这是四中的起点,前人筚路蓝缕,开榛辟莽,今天的师生不能忘记;二来这是学生入校的起点――石碾子旁边有几级台阶,意味着学生从这里开始登堂入室;三来学校也是学生人生的新起点,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起点。
校园环境的布置方面,姜校长花了很大心思。他说,校园不仅要有文化味,更要有艺术味,一花一草的点染,一亭一园的设计,都要体现出宁静、和谐、高雅、诗意的特点,没有喧嚣,没有浮躁,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所。外面的人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书香的氤氲;而学生,即使毕业多年,也会对母校有一种亲切而恒久的记忆。
校园里有至善亭、长善亭,“至善”和“长善”是怎么来的呢?熟读经典的姜校长解释道:“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古人对学校、对教育最深刻最经典的阐释,我们用作亭名,就是要牢记‘至善’是学校的追求,‘长善’是学校的责任。”还有柏园、紫薇园、桃李园、桂花园,花木品种不下三十种。漫步校园,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真不知是园在校中还是校在园中。尤其吸引人眼球的是翰墨园,这里汇集湖湘名人的书法石刻几十尊,有的《沁园春・长沙》,有左宗棠的“天地正气”,那种崇高和壮美,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
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寝室和食堂都有别具匠心的命名。三栋教学楼分别叫做磨镜楼、镂冰楼、琢玉楼,图书馆叫做书鱼馆,学生寝室叫做习静楼,食堂叫做至味园。这些楼、亭、园的命名,有的是当地文化名人的提议,有的是老师的点子,有的则是学生的创意,每每说起这些名字的内涵和由来,师生都觉得别有会心,因为这里面不仅有文化、有艺术,还有情感和想象力。
校园中央的“春之声音乐广场”是四中最耀眼之处。下沉式的圆形舞池,可坐百余人的看台,白色大理石上雕刻着施特劳施的名曲《春之声圆舞曲》,广场后面则有学校语文组集体创作的《春之声音乐广场记》,用文言写成,其略云:“乐诸广场,当放眼寰宇,立志云天。歌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雅曲以广才艺。乐在师生,正声感人,教化兴焉。修德以笃学,弘志以报国。”这篇《广场记》和2007年四中五十周年校庆时语文组创作的《校庆记》,还有后来的《琢玉楼赋》,文字一样的典雅优美,朗朗上口,让人读之三叹。这样的美文怎能不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春之声音乐广场2005年竣工,头三年就有100多场师生演出。特别是学生,那兴致,那热情,一直很饱满,每有节目表演,观众都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2006年元旦,省交响乐团在这里举行了一场新年音乐会,演奏了全本《梁祝》,四中全体师生体现出来的文明素质和激情投入,让交响乐团团长、著名音乐指挥家肖鸣先生非常感动。
学校还经常邀请学者、作家、艺术家来给学生讲学。作家聂鑫森给同学们讲过文学创作,书法家施杰荣不但来开讲座,还和同学们一起现场创作、交流。名人的气质、风度和他们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底,不啻是师生的一道精神营养大餐。
学校各学科的老师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经常给学生开课外讲座。朱柱石老师和汪瀛老师的讲座就很受学生欢迎。朱柱石讲《红楼梦》、讲坡,汪瀛讲历史,丰富的史料、生动的内容,配上他们激情澎湃的讲演,引得听众场场爆满。
姜野军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校长。他说:“我常常思考,我们的学校目前站在哪里?今后要往哪里去?”这是带有哲学高度的思考,为此,他写了不少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要在传授广泛、综合的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致力于个体人格的培养,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知识传递与个性培养的并行和谐发展。”“要让学生带着四中的深深的印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有一天,人们会说,你看,这就是四中的学生。”
不仅学生,老师也是一样,业余生活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刘佳就是四中教师“摄影协会”的成员,去年暑假,她和三个女同事一起去新疆,背着行李、相机、干粮,徒步从喀纳斯走到禾木村。一次非常有探险意味的体验,不仅成就了她的生活,也成就了她的课堂。她把一路拍摄的照片制成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学生都被这神奇的风光吸引了。她告诉学生,你的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一种收获,总能从中提炼人生感悟,作为今后生活的指南和参照。
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喜欢我们的老师,就是喜欢她的一个姿态――热爱生活的姿态,富有探险精神的姿态。”
课堂上丰富的艺术元素
四中的课堂是艺术的课堂,艺术的元素随处可见,繁花一样点缀着知识的殿堂,处处弥漫着艺术的芬芳。
这是汪海老师的一堂音乐课。
“怎样才能把‘丝’音发得长?吸足,吐慢,声音轻――来,气运丹田,一、二、三,吸气……吐气……”“再请同学示范一下‘哈’气……纠正一下啊,‘吸’得足才能‘哈’得足,这架势跟哮喘可不一样。”这是一堂很纯粹的音乐课。汪海老师语言幽默,动作夸张,惹得满堂哈哈大笑,学生也很随性、自然,抢着上去指挥试唱,表演“气运丹田”,“吸足气嘴像气球一样圆”。汪老师说:“‘艺术立校’的本质是育人,艺术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我们以艺术基本素养,以及感受、鉴别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艺术的熏陶。”汪老师的音乐课堂,正是这种观念的演绎。
同样是音乐课,言雨老师的“音乐与影视”所呈现的则是艺术课的另一种味道。言老师从西方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选段,讲到中国电影中的名曲《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说明“好的电影插曲、主题曲,往往比电影更有生命力”。她问学生:“从今天讲授的影视音乐看,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才是好作品?”学生讨论后总结出三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共鸣,旋律优美,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最后,言老师以电影《吉星高照》和《东成西就》为例,说明“电影中常常改编儿歌,改造世界名曲,作为电影中的音乐元素”,既是总结、深化,也有效地拓展了所学内容,课堂更为饱满。这是一堂艺术课,更像一堂生活课,学生在欢笑与互动中学到了知识,提升了素养。连家长都说:“四中的老师将艺术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容易理解,又有深度,我们喜欢这样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
艺术的种子不仅在音乐、美术课堂上生根,同样在历史、语文、数学等非艺术学科领域散发出馥郁的芳香。
历史学科特级教师汪瀛说,人的快乐不只在于专业情愫,还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艺术情趣中。艺术经验给生活以启迪,挖掘历史人物身上的艺术素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学生生活信念的支撑、艺术信念的坚持,尤其有重要作用。他编写了《艺术风流人物》一书,从艺术的角度解读历史,“传神画家顾恺之”“以《清明上河图》传世的张择端”等篇章,以人物带出艺术,从艺术解读历史,艺术味浓,历史感强,艺术与历史完美融合。这一切,让你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政治、经济史,还包含了一部艺术史。
语文学科与艺术的关系历来很密切。语文特级教师郭克勤的每一节“美文艺读”课都是很好的“‘艺’‘文’志”――他选取与艺术有关的文章开设课程,“艺”“文”互读。“散文中有艺术大家写艺术的作品,也有文学名家写关于艺术和艺术家方面的作品。前者如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吴冠中的《风光风情说乌江》;后者如贾平凹的《秦腔》,赵鑫珊的《新世纪与古典音乐》。”他说,艺术家以五线谱、调色板隐喻明理,表达感情,散文家则以语言符号载道、明志,虽然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对生活的认识和关照却是一致的。
“学校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要改变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的一元化状态,走多元发展之路,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品位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沟沟壑壑”,在姜野军胸中脉络再清晰不过了。为了更好地将艺术教育融入课程之中,四中对一些课程加以调整,开设了个性化的课程,如艺术鉴赏、个人修养等校本选修课程。在艺术立校的探索和实践中,四中还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四导一评”(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结合)教学体系。“就语文学科而言,‘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变讲读为品读,还原了文学文本的艺术场景。课堂上导疑、导练内容较多,针对性强,目的性强,激活了课堂氛围。”老师们说。
艺术的熏陶让同学们学会了以艺术的方式去生活、去思考,正如高二年级的王诗敏同学所说:“艺术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让你沉下心来看事物,多一份冷静,多一份思考。不管我们在这里学到了多少知识,至少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们带走了一种高雅的人生姿态,这是任何硬性的知识灌输都不能比拟的。”
教研中执著的艺术追求
教研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如何在特色形成中发挥支撑作用?聚焦株洲市四中,我们真正看到了教研的力量。
学校早在1992年就开始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艺术教育成果曾获得专家“有特点、有成绩、有实效”、“全省一流”的高度评价。从2009年4月申报《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课题起,学校便迈入了创艺术特色学校的探索之路。
2009年8月,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了艺术教育现状及其问题的调查,在校内校外,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考查等形式,了解到艺术教育在普通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比如:艺术教育边缘化;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指导与制度保障;艺术教育课堂组织松散,教学效率低下;热衷于少数专业特长生的培养与训练,群众性、普及性艺术教育严重缺乏;艺术教育专业成长缓慢,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首先从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着力。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建设,以此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不仅是艺术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全体师生、各个学科的事。”这是姜野军在创艺术特色学校动员会上的开场白。为了引领全校师生、各个学科积极参加艺术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发,株洲市四中制定了《“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开发方案》,组建了“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发与实践,一系列校本课程成功开发,有《美文艺读(语文)》《数学大观园》《英语的艺术陶冶》《探索物理之美》《化学与艺术》《生命之美(生物)》等。去年6月,“株洲市四色学校建设丛书”正式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些教材既契合学校的艺术特色又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必将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常务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曾天山在丛书总序中这样说。
音乐教师张波说,自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特别是开展艺术特色学校建设以来,她对音乐教学的感悟和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人生也有了丰厚的积淀。
欧阳敏老师也是沐浴着学校创艺术特色的东风迅速成长的。早在2004年2月,他就参与编写了《高中美术教学参考用书》;2009年2月,他的教学设计《创新、创奇、创异、创巧――图形创意》在“伯乐杯”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学术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水粉作品《静物与花卉》获全国金奖。
在执著的教研中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师,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他们在学校创艺术教育特色的过程中,广泛接触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拓宽了艺术视野,增加了对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发展了思维能力,特别是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学美术的李鑫是一名班干部,他说,素描、色彩练习,必须从整体到局部,掌握了整体,局部就会游刃有余。运用这个原理,他处理班上的问题,总是先从班级整体利益出发,不因为个别的事情而忽视了整体。
关键词:创业教育 国外 启示
1 国外创业教育概况
美国、德国、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时间早、体系完善,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有助于我们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宏观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推进,创造性地开展我国大学创业教育。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国家之一,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可以追溯到1919年(谢建坤刘丹)。麻省理工学院、柏森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先驱,美国高校不但投身创业教育事业早,而且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以举办一系列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其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特色。此外,美国高校的创业师资不仅包括专家学者,而且还有许多企业家、创业者等,美国高校经常聘请这些人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他们一般以短期讲学、参与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任路瑶杨增雄)美国大学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大学管理层一般都有一名副校长或校长负责创业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社会关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美国《商业周刊》、《企业家》和《成功》等杂志每年都会对各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师论文与著作、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性、毕业生成就、毕业生创建企业状况进行评估。就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讲,美国高校十分完备,不仅涵盖创业相关知识,学校还开办艺术、自然科学、历史和伦理道德等方面课程,注重对创业者人文素养的培养。
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秉承德国人严谨的作风,例如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十分细致、缜密,包括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如何依法创办企业、企业融资、企业营销和社会管理;德国高校对于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也是有板有眼,很多高校支持教授和教师们专门抽出一个学期的时间到公司中参与企业实践,并检验自己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知识。政府给予大学生创业企业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如对创业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和帮助;在税收上免征商税,并为新创立企业提供10年-20年的创业贷款,减免新创立企业的部分所得税等,这些优惠政策促使着大学生们投身于创业的道路上,并有利于新创业企业的存活。在高校内部创业教育体系中,主要由执行局、董事会和顾问委员会这三个机构负责。其中执行局由三位左右的首席科学家主管,负责创业教育的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校长和学校里的教授组成董事会,监督执行局创业教育实施情况;顾问委员会则由企业家、公职人员、科学界等各界领域的代表组成,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实践等领域的建议和帮助。这种体系规格高,能够保障创业教育被足够的重视,又引入社会资源,且具备对创业教育过程的有效监督。
在日本,创业教育体系涵盖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教育阶段,这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业技能方面的培养,收效更显著,选择创业很早成了一些学生的志向。例如大阪商业大学,它将创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面向本科生的创业教育、与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合作的创业培训、面向高中生的创业教育等。大阪商业大学还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创业教育进行管理,在每学年开始,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学生的学年目标,并及时进行考核和反馈,并引入淘汰机制。日本高校的创业课程体系成熟体现在创业教学和创业支援的联动,如庆应义塾大学湘南藤泽校区的“新事物创造论”等课程,通过这样的课程,将创业实践在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开始,缩短了创业前期的准备时间,也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除了对国立、公立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大力投入之外,日本政府还在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技术转移、开发战略新兴产业发挥巨大作用,日本政府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与企业、高校共同研究,共同思考,共同行动。而日本企业在创业教育方面更是主动出击,不断提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参与到大学生创业基地,为有潜力的创业计划提供风险投资,与大学联合开发教材和课程,设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中。
2 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创业对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已经成为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不断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战略作用,根据以上对于美国、日本、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启发颇多。
2.1 注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铸就创新精神。创业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创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活动,而是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许立新)。因此,我们的发展创业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很多办法: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实施因材施教,针对那些有明确和较为明确创业目标的学生进行培养,并通过考试、测试、面试等环节筛选学生,建立在这种考查基础上,再进行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强制力;在课程安排设置上,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创业者的精神和经营者的思考,促使学生在课上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一个创业者角度思考,用意识去思考如何应对企业管理的问题;课堂教育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创业嗅觉,对创业行业、项目的进行有前瞻性的选择。
2.2 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丰富。近年来,国内高校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数量大大增加,但是专门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壮大,面对急需将创业作为吸收毕业生的主要形式的现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师资队伍壮大更凸显其紧迫性。在提高船业教育师资数量的同时,高校对于选拔和培养教师还要注重质量,要求任课教师和创业导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创业教育经验,做好针对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教学评估。此外,学习先进国家经验,使面对学生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教授和讲师,还要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创业学长作为兼职教师、特聘教授等,进行短期教学,参加学生创业论坛、创业案例讨论来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一线,甚至让他们担当全部实务性教学,学校老师只教授理论基础课程。
2.3 注重“官产学”力量的整合协调。联系美、德、日倾全国之力,整合社会资源投身大学生创业的经验,我们应当形成由政府、企业、学校密切配合的社会支持系统,整合国家、地方政府、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公共机构的资源,将他们的资源“放入”创业教育全过程的各个部分,高校主导激发学生热情和创业知识的储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降低学生创业门槛并政策鼓励企业和大学生创业企业合作和为学生提供项目、民间社团增加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研究等等办法。此外,企业应该认识到主动进入大学校门对创业教育进行帮助,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并且,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一步创业史,企业进入高校对学生进行创业培养的案例教育,实际上同时进行了企业文化的宣传,不是所谓“养虎为患”,培养了一批竞争者,而极有可能为企业输送一大批有创业者气质的员工甚至管理者。
2.4 注重学生创业知识和实战能力的并重。杰弗里.A.蒂蒙斯(Jeffry.A.Timmons)说过,创业行为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也就是说创业需要人有自发的主动意识,创业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或实践活动。高校应该主动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并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辟学生创业实践场所,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一些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采取委托、联合、短期进修、聘请讲授等多种途径,构建社会化的学习网络,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连通的学习援助系统。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创业项目的需要和特点联系孵化小企业的大、中企业,让有创业计划和能力的学生与大、中企业牵手创办小企业。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还可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以营造一种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谢丽丽.二十一世纪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高教探索,2010.
[2]李萍,王建平.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教育学术月刊,2010.
[3]任路瑶,杨增雄.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国外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4]陈文,赖炳根,关福远.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特点及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5]杜兰晓,高永良.国外创业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校外教育.
[6]杨茂庆,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11.
[7]徐立新.英美日印四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教育与现代化,2009.
一、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建设
我们认为,文人相轻的传统文化、注重结果的管理文化、不同教师的地域文化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团队意识,导致教师团队意识的缺失。因此,学校团队建设目标确定为打造“让学习成为习惯,研究成为风气,高绩效成为追求,精诚合作成为品位”的和谐团队。关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们一直比较重视。除了在培养青年教师这件事上,就是在教学上、生活上、课间活动上都要求体现团队合作。我们强调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新老教师配合,编写学案和教案。做到统一学案,案,统一作业,统一授课时间。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精编精讲的符合学情的资料。又如:全体师生每天坚持晨跑,校长亲自领跑,体育教师到场指导,班主任老师跟队压阵,五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每年体育考试中学生体育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二、优化团队功能,增强办学活力
我们过去经常讲“人多力量大”,但事实也未必,只有当教师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团队里并释放着自己的智慧时,这样的团队力量才更大。我们根据形式多样、合理组合和有序交叉的原则组建了不同的团队,这不仅给教师们增加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而且还给这样的团队管理赋予了团队建设的内涵。一个教师有可能是多个团队的组员,这样使得教师不会产生等级差别的感觉,也能使各团队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好地体现团队的融洽、合作、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三、激励团队行为,提升办学实力
1.制度激励。为了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凝聚教师的团队精神,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等制度作了调整,从中渗透了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团队合作的思想。
2.榜样激励。著名球星乔丹说过一句名言:“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我想这就说明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他们不仅体现在专业引领上,也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的凝聚上。
3.情感激励。在教师的团队建设中如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团队。因此加强对话和交流是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
四、探索发展性教学管理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教育生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培养与塑造。但是,陈旧的教学管理理念、模式已经制约了教师的发展,难以统领新课改的实施。因此重建教学管理模式,使之适应课改的需求,推动学校的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工程。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呢?我们通过多年来的学习、思考与探索,以课改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整合教学管理资源,深化和谐管理理念,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性教学管理模式。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评选学科带头人,2+1模式等。
学校领导意识到要使学校健康发展,必须让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的创新精神。从2004年开始,学校提出了“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的爱校口号,用责任心来统一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创新队伍,创新贯穿于教学、教科研、校园生活、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此外,还有推门听课、换班上课等也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在学校管理上,我们采取了以制度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如课堂中,生生互动,教师点拨,成为课改的着力点。学生在教师编写的学案指导下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和调度者,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先由学生组合的四人学习小组讨论释疑,学习小组长由优生担任,负责主持本组讨论和帮扶学困生,学生讨论和帮扶亦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进行点拨,使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留有1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当堂训练,以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另外,要求教师们精编习题,讲求实效。教师从成千上万个题海中精选精编习题,避免重复练习与泥沙俱下的弊端产生,教师大量的艰辛劳动换来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落实好减负。学校的这个减负措施曾在浙江省“轻负担高质量”经验介绍会上作专题发言。学校把教师执行制度的情况同教师年度考核和评聘挂钩,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制度的坚定性。例如,规定教师授课时间每堂课在25分钟以内;学生作业量由学科备课组统一,课内外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二十五分钟;教师不得私自增加作业量,不得给学生征订推荐学习资料等。如果违反了规定,教师将会受到诫勉淡话,停课学习,直到解聘合同的处罚。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为加快教师课改理念的内化和实践的步伐,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开展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学品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加强了数学教研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
2.鼓励实践,张扬个性。课改实验,不但使教师成为教材知识传授的实施者,而且使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课程的决策者。
3.开展校本研讨,深化课堂改革。学校始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努力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化,深化反思型教研活动,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
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生命的真谛,同当地农民画家一起创作大型历史画卷《义乌兵》,作品被义乌市委宣传部列为改革开放二十年画展作品。小画家到农村画壁画,为建设新农村大显身手。尤其陶艺制作,更是硕果累累,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学生参加浙江省与全国陶艺制作大赛,有二十九人次获全国奖项,六十多人获省级奖项;学校成为义乌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陶艺实验基地”称号。学校坚持晨跑、增强体质的做法被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中学范围内推广,作为全市“阳光体育活动”的普及活动项目。“阳光体育活动”还根据季节变换,把民间艺术踩高跷引进了大课间活动内容之中,把民间艺术与体育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有传统艺术继承性,又有创造性,吸引了省内外不少兄弟学校与市县教育局领导前来观摩。
坚持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教育部领导、浙江省副省长等来校视察时,小记者们团团把他们围住,进行采访;老人节慰问敬老院;寒假里组织打扫公共卫生;美术兴趣小组为建设新农村画宣传壁画;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义乌市综合实践先进单位。校本研究扎实有效开展,五年来,自编教材《腾飞的后宅》、《硬笔书法》、《学校安全教育》;校刊《启航》、文学社刊《鸿儒》、英语校刊《春・泉》、文摘报《青梧》,参加了全国中学生优秀校报校刊评比,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学校坚持把安全、卫生、文明、爱国等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感知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火炬接力,宣传奥运,感悟欢乐,体现自豪,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关键词: 英汉词汇词汇空缺原因及分类
一、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一)地理和生活环境的差异
语言通常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载体。人们在什么样的客观环境中从事社会生产活动,便会产生与之相应的语言。客观环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基础不同,决定了不同人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如汉语中只有“骆驼”一词,而英语中除了camel外,还可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阿拉伯语中有400多个词表示“骆驼”,因为骆驼曾是大多数阿拉伯人的重要交通工具。这400来个词可以区分骆驼的年龄、性别、品种、大小等,甚至还可以区分骆驼能否驮重物。
(二)风俗习惯、的不同
由于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差异,其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的风俗习惯与的引领下,形成各自不同的词汇群。语言是文化的反映,确切地说,语言反映的是文化现象。而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词汇群来反映各民族基于各自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特色文化。许多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所以西方文化中就不会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八卦、天干地支、中医、太极等术语。若将它们译成英语,多数情况下译者只能采用音译或释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将“阴”“阳”分别译为yin,yang。在《汉英词典》中“阴”“阳”两词分别注释为:In Chinese philosophy, medicine,etc.yin,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虽与《朗曼现代英语词典》解释相一致,但这种音译词对于一般英美读者来说并不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思维方式、价值观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思维方式也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又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以上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造成了英、汉语言的词汇空缺现象。
二、词汇空缺的分类
词汇空缺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此我们依照在符号的完整意义运用于语言研究时,为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美国芝加哥的哲学家和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根据符号学理论将语言意义分为三个方面:言内意义、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而对应词的空缺是非常典型且明显的一部分,所以此处将其分列为一类。
(一)词汇语义的空缺
1.上下义词汇空缺
英语中的professional是clergyman,doctor,lawyer,architect和accountant等的上义词,而汉语缺乏相对应的上义词来涵盖教士、医生、律师、建筑师和会计师等职业。另一方面,汉语的“知识分子”一词可指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教师、医生、或记者等,而英语的intellectual或intelligentsia所指对象与汉语的“高级知识分子”接近,而且往往与其说是指某种职业,还不如说是指具有某种气质的人。
2.指称意义空缺
指称意义指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指称意义空缺是指由于文化空缺导致源语里符号所指在译语里不存在。文化专有词在空缺词汇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指那些为一定民族文化所专有或蕴含特殊文化信息的词语,英语中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在汉语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也十分常见。如“American Dream”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自由和机会均等;“Brompton cocktail”指癌症止痛药。汉文化中还有很多独特的概念,如:冰糖葫芦、抓周、烧饼、章草、八行书、三八红旗手等,在英美文化里是没有的。汉语里的有些节气,如雨水、惊蛰、清明等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对应词。
3.言内意义空缺
言内意义是指符号与文本中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它几乎完全是由语言本身的资源决定的。由于语言的不同首先在于它们各自内部资源不同,所以语言的言内意义在译语中往往没有对应成分。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在语音层、词汇层和语法层。英语的头韵、尾韵和半韵都是言内意义在语音层的体现。言内意义空缺主要是从语言的形式上来划分。例如《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话:
“……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下围棋儿,又该你闹幺二三四五了。”……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的林姐夫时,时时刻刻你可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时才现在我眼里呢!”说的宝玉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Just Xiangyun burst in on them and reproved them smiling for abandoning her:‘Couthin Bao,Couthin Lin:you can thee each other every day.It’s not often I get a chance to come here;yet now I have come,you both ignore me!’Dai-yu burst out laughing:‘Lisping doesn’t seem to make you any less talkative! Listen to you:“Couthin!”“Couthin!”Presently,when you’re playing Racing Go,you’ll be all “thicktheth” and “theventh!”‘I shall never be a match for you as long as I live,’Xiang-yun said to Dai-yu with a disarming smile.‘All I can thay ith that I hope you marry a lithping huthband,tho that you have“ithee-withee”“ithee-withee”in your earth minute of the day.Ah,holy name! I think I can thee that blethed day already before my eyeth!’Bao-yu could not help laughing;but Xiangyun had already turned and fled.(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霍克斯通过对译文的灵活变通,以典型的英语咬舌音代替湘云“二”“爱”不分,成功地再现了两个女孩子唇枪舌战的精彩场面,充分展现了她们的性格。而原文中极为关键的“爱”却走失了。“爱”字是湘云攻击黛玉的有力武器,对刻画黛玉的性格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字在译文中的走失,无疑使黛玉的性格大打折扣。这便是言内意义空缺所造成的问题,由于不同语言的内部资源不同,不可避免地在处理过程中丢失一些信息,使原文的表达效果有所减弱。
(二)词汇语用的空缺
语用意义指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产生的联想意义。与指称意义相比,它具有更强的文化特性。文化差异是导致语用意义空缺的主要原因。例如:棒球在美国英语中产生了许多隐喻,She field my questions well.(She answered my questions well.);He made a grandstand play.(He did something spectacular in order to get approval.)。汉语中的“你这人真阿Q”、“她是个林黛玉式的人物”、“他们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是由于源语词和译语词因一个有语用意义而另一个没有导致的语用意义空缺。
词汇空缺的产生依赖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空缺。人类的发展历史悠久,沉淀物多,而伴随人类发展的语言扮演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篇文章所探讨的词汇空缺便是最能体现文化空缺现象的元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顾家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程彩风.词义空缺与文化的不可译性[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秦建栋.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刍议[J].铁道师院学报,1999.
[4]王菊全.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吴悦.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的文化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关键词]GCCCE;知识建构;协同学习;数码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62-07
一、引言
第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The 14tIl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简称GCCCE2010)于2010年6月1日至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GCCCE2010大会主题是“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该主题彰显了GCCCE社群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如何使资讯及通信科技成为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促成或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社群学习,并最终达成知识建构的目标。延续GCCCE2009的风格,本次大会还是采用研究群的方式进行,会议征文、演讲、论文报告、讨论会或者论坛等活动都围绕九个主题研究群:(1)流动学习与元所不在学习;(2)悦趣化学习与社会;(3)华语文数码化学习;(4)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5)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6)数码化测验与评量;(7)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8)中小学教师论坛;(9)博士生论坛。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主题演讲、各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特邀演讲、、论文壁报展示、大会论坛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讨论会、中小学参访等。
本次大会吸引了近600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和新加坡本地的学者和教师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313篇,最终被录取的论文中,包括63篇长论文,134篇短论文,壁报32篇。此外,七个会前工作坊总共录取了34篇论文。GCCCE首次对被录用的优秀论文设立奖项,大会遴选出了6项最佳论文奖,9项最佳学生论文奖和4项最佳中小学教师论文奖。
二、大会主题报告综述
本次GCCCE大会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韩长泽先生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陈之权博士做主题演讲。其中,祝智庭教授的演讲紧扣大会主题,观点高屋建瓴、深受与会人员好评。
(一)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
祝智庭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理论模型与使能技术》。祝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主要政策、重大项目、目前状况及未来路向,然后特别介绍了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指出纲要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后,祝教授着重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文化的影响以及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的内容。
1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文化革新
祝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文化的革命性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这有利于“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进而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的削弱,带来趋向于民主的教育模式,这将会促进“均衡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师生的时空结构,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受教育者可以用IT来实现自我强化,这会促进“公平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教育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重构教育关系?祝教授认为要回应这个问题,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关注教育信息化变革中文化支点的作用,因为文化和学习关系密切。国际研究表明,文化为社会互动设立了情境,也塑造了新知识的产生、合法化与传播的过程。同时,交流、知识分享与学习都倍受当事者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2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
祝教授引用了荷兰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太德(GeertHofstede)教授有关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而文化的表现有三个层面:(1)制品符号;(2)行为方式;(3)理念价值。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理念价值。教育的信息化给文化的三个层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在制品符号层面,我们的教育系统见证了教具的变迁,从粉笔、黑板到投影设备、电子白板,再到各式各样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2)在行为方式层面,借助于信息技术,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着从教师“满堂灌”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转变,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强调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互动性、协作性、建构性以及学习活动的分布式安排。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信息技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劝说/感化技术,它是一种通过设计、研究和分析交互性计算机产品,以达到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目的的一类技术,简称为CaptologyfComputers as Persuasive Technologies)。(3)在理念价值层面,信息技术介入社会和学校课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如今,世界各国纷纷都将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多元化意识,以及开放性思维的下一代作为新世纪里战略性的教育目标。
祝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会导致传统社会中主流的本体文化受到技术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这两种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涵化”的过程。如果外来的技术文化是健康的,它将会带动本体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化,这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命题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假设。
在传统时空框架下,每种文化体内个体之间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这是一个濡化的过程(Eneuhuration),而不同的文化体之间通过成员之间偶尔的接触(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对彼此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涵化的过程(Aculturation)。在信息化时空框架下,由于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单种文化体内部和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成员之间
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就加快了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同时,文化体内每个成员对文化体本身有一种反作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原有文化体的“嬗变”。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变化问题,祝教授提出了一个具有文化弹性的教学传通系统模型(见图1),并总结出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传通的四项基本规律:(1)媒体时空律: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时间――空间维度调节功能,时间调节能力与其存储空间容量成正相关;(2)资源控制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依赖于各自对于资源空间的可控性,可控性越大,则其互动越大;(3)信息共享律: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水平依赖于工作信息空间的共享性,共享性是协作学习必要条件;(4)角色分配律:一个角色可由多人扮演,一个人可扮演多个角色,角色功能或可由人工智能体替代。祝教授以媒体时空律为例解释了教学传通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在解释媒体时空律时,他阐释了在网络环境下,M.Moore定律是如何被打破的,即教育计划对于学习者需求的响应度产生于对话,对话越多,结构越高。之后,他还介绍了网络无尺度现象、六度理论以及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
3 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框架与使能技术
祝教授指出,协同学习将是联通时代里学习的范式,教育者可能的教学策略是利用“协调空间”功能,构建便于学习者连通的“小世界”。例如,高等教育领域内探究型学习可以利用六维资源来系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六维资源包括某一领域的关键学者、关键会议、关键项目、关键期刊、关键社群、关键网站等。而基础教育主题教学中一个典型的单元教学空间也可以通过六大主题资源来整合内容,它们包括知识类、工具类、评估类、素材类、案例类和社群类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协同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祝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提出了一个促进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系统框架(见图2),它是一个由结构化的技术工具和活动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以达到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遵循“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的深度学习原理,落实面向多维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指向课堂知识创新与个体现调发展,这一框架特别强调集体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教育价值。特定使能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协同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这些使能技术按照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低结构技术、中结构技术和高结构技术。低结构技术包括笔记、黑板、头脑风暴、小组学习、低结构活动等内容。中结构技术包括Note―book、Diigo、del.icio.us、furl、flickr、交互式电子白板、ClassTalk、Blog、ClassTalk、电子表决器、MSN、Skype、Google Talk、协作概念图工具、Cell、Chat、BBS、Wikipedia、M~OCW、主题半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高结构技术包括由祝教授团队研发的协同标注工具(ClassCT)、协同思维工具(ClassGT)、协同建构工具(ClassKB)、主题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
在报告的最后,祝教授介绍了影响协同学习框架理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全脑学习,全人教育”理论,脑基学习理论(BBL:Brain-Based Learning),多维交互学习理论、人类潜能纬度等。
(二)台湾过去和未来的资讯教育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资讯室韩长泽主任做了题为《从过去十年看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发展――2020你还是一位老师吗?》的主题演讲。报告以不同时期(1800年、1907年、2007年、2009年)的教室变迁图开始,展现了资讯科技对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报告用发问的方式引导观众关注资讯科技带给未来教育和教师的挑战,报告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你希望2020年还是老师吗?如果2020年你还是老师,你能适应吗?你该如何适应?”报告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1)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2)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3)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1 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
1997年,为应对资讯化社会的需求与达成生活资讯化的目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台了《台北市资讯教育白皮书》,并于1998年6月制定了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之后的几年内又陆续出台了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第三期三年(2005-2007)计划和第四期三年(2008-2010)计划。其中,后两期计划由各校自行研定。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共包含五大目标:(1)建立优良的资讯教学环境;(2)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于教学的素养;(3)培养学生现代化的资讯能力;(4)发展资讯化的课程教材与软件;(5)积极有力的行政配合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同样包含五大目标,它们是对第一期目标的延续,目标包括:(1)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2)强化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之教学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统合社会教育机构资源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5)强而有力的行政支持。
在未来十年中,台北市教育局推动台北资讯教育的愿景是“校校有宽带、班班有网页、处处可上网、师师用电脑、生生乐学习”。台北市各校推动资讯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1)校内成立“资讯教育推动小组”,由校长及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校内资讯教育政策拟定与决策;(2)校内设一位资讯组长,由教师兼任,负责资讯教育业务推动;(3)校内设数位系统管理师,由教师兼任,负责系统维护;(4)校内每一学年及每一学科。设一位种子教师,协助教导其他同学年(学科)老师.学习资讯科技或融入教学。
台北市教育局规定各级学校资讯设备分配原则包括:(1)每校普通班、特教班、专科教室及附幼班,每一间教室均有一台电脑、一台投影机、一个投影幕及一个电脑网络插座;(2)每三班分配一台A4黑色激光打印机;(3)电脑教室分配原则为,高职每十班建一间;高中每二十班建一间;国中每三十班建一间;国小每三十五班建一间;(4)每一间电脑教室里配备的设备包括学生电脑(依班级学生数分配)、电脑桌椅及A4彩色喷墨打印机、A4黑白激光打印机、A3彩色喷墨打印机、稳压器各一台、广播教学系统一套;(5)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包括互动电子白板、电子讲桌、投影机、移动式电脑教室、无线网络环境。
2 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
(1)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开发项目:在过去的十年内,台北市教育局下属相关部门自行开发了系列运动场地资讯设备:移动式投影机(2001年),室外移动式电视推车(2002年).室内游泳池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投影教学设备(2004年)。借助于这些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室外体育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改良。目前,
台北市室外体育教学的一般模式包括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短片预习教学内容;教师在运动场地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学生们进行渐进式练习;拍摄及撷取学生练习的录像;课后复习;学生观看自己动作录像;基于录像内容,教师帮助学生个别矫正。
(2)移动式电脑教室项目:所谓移动式电脑教室是指教师教学以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电脑;每台笔记本电脑均具有无线上网功能;以一台活动推车装载;可推到任一间教室使用;充分达到资讯科技融入学习。该项目于2005年启动。
(3)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项目:通过数字远端天文台,学生可在家中遥控观测星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使用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该项目于2006年在南湖高中启动。
(4)“无线台北城”项目:项目口号是“无线台北、学习无限”。2006年1月1日一9月30日,台北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在台北市主城区安装了4418个户外型无线网络接受器。全市约134km2地区(相当于主要人口聚集区的90%)均可无线上网。
(5)学生在家使用在线即时教学系统:项目预期成效是建立无线即时教学模式;为因故短期无法到校上课学生提供网络同步学习的机会;缩短学习落差。该项目由建成国中负责。
(6)台北市校园气象网项目:在校园里安装数字气象站,每五分钟自动更新数据,并上传至校园气象网站(hRp://weath-er.tp.edu.tw)服务器上;师生们可方便地查考当日、当月与当年气象资料,气象信息主要以数字式与图形式数据呈现,他们也可便捷地调阅历史资料。该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中小学自然科学中大气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发展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数据化记录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建立全球领先的微观气候测候网;提供无线科技应用实例;广泛运用于市民生活、休闲与都市防灾领域。该项目由新生国小负责。
(7)校园网络电话项目:台北各级学校已于2005年底建置语言闸道器,校际间互通及学校与市府大楼间均可透过网络电话联系。2009年,国小各班级均加装一支网络电话;开放行政人员及教师申请070网络电话号码。
(8)校园监视系统项目:2007年完成各校校园安全网络监视系统建置;可透过Intranet监视校园及校园死角;警察、行政人员可透过PDA籍由Internet及Intranet进行校园安全监视;有效提升校园安全;建构一个完善可有效持续经营发展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环境。
(9)编印国中、国小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网络资料收集与识读、网络礼节、不当资讯与相关法律、网络沉谜与成瘾、网络交易、网络交友与恋情、著作权合理使用、网络新思维与新挑战、网络新世界等十大单元。2009年10月,台北市教育局康宗虎局长亲自推广资讯素养教材。
3 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资讯科技在台湾校园内得以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未来的10年里。网络无线化、内容数字化、功能多样化、体积小型化、价格普及化的趋势会愈加明显。网络的普及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名师之徒,学生们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报告介绍了台北市南湖国小负责的未来教室项目,指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3D技术、触摸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轻薄型的平板电脑的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在资讯科技的帮助下,未来教室功能将定位在以下四方面:情境模拟、教学互动、远距离视频、摄影剪辑。未来学校教育将突出以下特点:问题导向型学习、合作型学习环境、远距离互动教师、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与学习网络社群、电子化学习、教师专业职能培养。在未来学校里,学习无所不在,国际和校际交流便捷,情境体验学习普遍。
报告特别提到,资讯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作用息息相关。从过去10年的经验发现,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会变化太快,但学生学习的工具却是多样的,老师可以拒绝使用辅助工具,但却无法禁止学生使用辅助工具。为了迎接未来资讯时代的挑战,在未来数年内,教师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提升自身资讯素养。要意识到,资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让教师退出课堂,而是让他们转变成学生学习更好的协助者,资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教与学变得更快乐。
(三)新加坡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陈之权博士做了题为《探索“校―研―教”三方紧密合作的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的主题演讲。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新加坡华文教师队伍在教育部的鼓励下掀起了校本研究风,各校纷纷以改进华文教学为出发点探索教学课题。校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高校专家学者拟订课题,邀请中小学教师参与其中的合作课题;另一种是中小学教师自行开展的,以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为对象开展的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或其他以老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研究。不过这两种模式都有明显的缺陷:在前一种模式中,研究的连续性不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比例不高;而后一种模式对教师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绝大部分从事华文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这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挑战。
为了弥补这两种校本教学研究的缺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开始尝试由学校决策者、教学实践者(教师)和学术人员共同参与的“校―研―教”三方协同研究活动,报告介绍了两个研究案例,一个是小学生协作写作活动,另一个是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两个项目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报告分析了这两项“校―研―教”项目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课题均来自华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框架,并根据框架设计教学策略;(3)教师参与教学策略的制定、修订和调适;(4)教师对新教学法背后的理念有较清楚的认识;(5)在研究过程中,校领导、研究员、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与专长,并对研究的课题、目标、策略取得共识;(6)研究团队主要由研究人员、学校老师组成,校领导参与,大家以共同进步为出发点,以团队为研究的集体单位,具备成功的“学习社群”的特点,能在和谐的气氛下释放知识、分享经验、建构新知新能;(7)团队成员抑制了“矛盾性期待”在研究过程中优势互补,借鉴彼此的经验、专长,共同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策略,促使研究取得进展。
三、主题研究群子会议报告综述
本次大会共有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会议邀请了11位学者做了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的特邀报告,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的《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的《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的《“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的《大学课程在线:教学录像国内分享的成本效益分析》,北京大学郭副教授的
《基于学习者学习行为和习惯的LMS研究与设计》,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郭伯臣的《资讯科技于测验上之应用――以感觉统合实作评量与认知诊断电脑化适性测验为例》.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的《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刘雍潜教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培训的研究》,北京大学郭副教授的《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等。此外,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还分享了225个课题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包括长论文、短论文和壁报。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个别特邀报告和部分荣获最佳论文奖的研究报告。
(一)流动学习与无所不在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做了题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讨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资源建设的新需要,指出当前学习技术主要关注封闭结构中学习资源的共享,但忽视了学习资源持续的发展和进化能力,忽视了学习资源动态的、生成性的联系,忽视了通过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教师之间建立的动态联系。为了满足泛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学习资源生成与进化、职能与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余教授与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报告主要介绍了学习元的核心理念、结构模型和基本特征,指出它是一种具有可重用特性、支持学习过程信息采集和学习认知网络共享,可实现自我进化发展的微型化、智能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基本特征是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智能性、内聚性、自跟踪、微型化等。报告最后探讨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无对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伍柏翰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导引系统》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传统的护理课程临床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现场教导学生对病人进行身体评估,正确判断各种疾病以及掌握每种疾病的护理程序。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因此会影响身体评估单元的学习效果。本报告呈现了一套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并提出以知识工程技术中的凯利方格为基础的学习引导模式。透过移动载体而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与标准病人互动,同时,通过感应技术,学生可以使用移动载体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输入。报告呈现了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在具体实习中的应用,指出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对疾病判断的学习成果显著高于以传统方式学习的学员。因此,报告得出结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学习成效。
(二)悦趣化学习与社会
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邀报告,其中指出,教育游戏可以从三方面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1)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得学习更有趣;(2)利用游戏的虚拟性实现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场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3)在虚拟的仿真学习环境中可以提出假设,并实际验证假设。在教育游戏中的“做中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高阶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研究性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基于多个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游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实践游戏化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举措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台湾师范大学萧显胜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做了题为《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行为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游戏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对游戏内容的专注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教育游戏软件的学习者一定会非常关注其中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可能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娱乐要素上。为此,萧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设计了一套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以此来解决游戏与学习内容松散联结问题。研究以台北市国小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内容是考察在使用该在线游戏学习系统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习者在游戏行为上的差别。研究发现,学习者和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互动能帮助学习者增加其物理课程相关知识(“电与能源”专题)的学习成效。报告最后提出了改进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建议,包括学习伙伴在设计时可加入选择形象部分;学习伙伴的功能上应争取做到以人工智慧的方式来感知学习者的状况和状态,并据此提供相应难度的教材内容。
(三)华语文数码化学习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做了题为《“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的特邀请报告。“十分华文”概念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是何克抗教授对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结合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后提出的创新模式。“十分华文”网络华文教学平台由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开发,2008年开始在6所小学和4所中学中试验.2010年,有20所小学和4所中学使用该平台,其中有近3000个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它的基本原则是“以语文运用为中心”,借助“教育电子坊2.0”(edumall 2.0)平台。“十分华文”为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每一课都设计了平均十多篇利用相同主题或生词撰写的文章,学生通过生词的重复运用和主题文章来学习生词和语法,并练习写作,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教学方法把教学、阅读和写作放在同一堂课上完成,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放学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传统华文教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用电脑上课。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参与过“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对华文更感兴趣了、识字量、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吕明蓁博士和他的团队做了题为《新移民华语文数字化教材的试探性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新移民在华语文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障碍,主要原因是每位新移民背景不一,对教材的适应情况因人而异,因此,政府在推动新移民识字学习的成效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报告介绍了一套自编的、数字化的新移民华语文教材。为了测试该教材的效果以及它对学习者学习动机与意愿是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邀请了22位新移民华语文学员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实验教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员认为,数字化教材对华语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不过,学员们对数字化教材的网站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注音辅助,不熟悉器材操作等。研究建议数字化教材还可在两方面得以改进:(1)数字化教材实施时应考虑到数字鸿沟问题,因为很多新移民在资讯素养上仍然不足;(2)数字化教材还可以编写得更加友好些,比如多用图片替代文字,以此降低学习者在学习新科技时的挫折感。
(四)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王其云教授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利用Facebook来教和学:研究综述》的报告,王教授的研究通过四大在线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lete,ProQuest Educational Journals.andERIC)搜索到了16篇英文书写的、主题与“Faeebook教育应用”有关的实证研究,对这16篇实证研究的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I)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Faeebook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3)Faeebook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4)Faeebook的使用概况。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当前有关Facebook的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研究,而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之中;(2)研究发现Faeebook的运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影响显著,但有关Faeebook是否促进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不是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3)报告发现,影响Faeebook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信任,隐私问题、教学法问题以及师生的个性问题。
(五)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王晓教授代表他的团队做了题为《运用概念图辅助国小学童提升基础逻辑设计能力之初探》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围绕着一个用概念图辅助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以提升学生基本逻辑设计能力的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否会在小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的历程和完成作品过程中带来差异。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邀请了8位国小五年级学生参加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前测和后测问卷中的表现,比较两组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时间以及评量作品的完成度。研究发现,采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后,实验组的学生对课程主要概念的了解程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平均完成作品的时间比控制组学生要短.作品的完成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卢贵利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研究与设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上的不足,提出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该统计组件在统计的功能和统计的技术上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满足教务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及多维关联统计功能,并支持多种不同的图形显示方式。该统计组件提供了对外接口,软件开发人员可在组件基础上进行开发,不仅能够提升程序开发效率,而且能方便地针对特殊需求进行扩展,比如,(1)增加统计的维数,提供更加复杂的多维统计分析;(2)针对具体的统计项,做到特殊统计项特殊处理;(3)对一些统计结果实现复杂的数理统计功能;(4)扩展统计结果的显示形式,如用三维表、曲线图等显示统计结果。此外,开发人员借助于统计组件可以灵活方便地开发统计程序,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六)数码化测验与评量
美国雪城大学的雷静博士做了题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对研究方法的一次实证检验》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关注有关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的关系问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业表现的提高,有的研究显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表现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消极影响。雷博士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不一致的结论是因为有些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数量(学生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投入)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而有的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质量(用什么技术,如何用技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雷博士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技术应用的质量(学生使用技术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若仅仅考察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无显著关系。若考察技术应用的质量,即特定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技术应用和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定专业技术应用与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社交技术应用对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生对待学校的态度方面有积极影响;娱乐,探索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习惯有积极影响。不过.这些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都没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1)教师在技术应用方面应更多地关注技术应用的质量问题;(2)鉴于研究并没有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教育者们要理性对待技术应用的影响问题;(3)鉴于不同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影响.建议教师在技术使用时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
(七)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
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做了题为《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电子化学习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用作培训员工的重要手段,可是,在实践中,电子化学习的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好.主要原因是培训中的学习内容和员工们的工作需要联系不紧密,因此员工们表现出的学习动机不强。为此,王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方法。该方法强调将特定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员工的学习需要用具体的绩效内容表达出来,并将它们与电子化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连。为此,王教授提出一个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机构的使命和愿景被诠释成一系列具体的绩效目标,这样,员工们能明确知道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应该达到哪些具体工作目标。同时.这一模型也支持工作场所中的知识管理和社会性学习。基于KPI的应用。组织/机构中增加的知识资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归类和管理。在组织/机构电子化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所在部门的KPI,他们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开展电子化学习。报告最后展现了一个基于KPI模型的电子化学习系统,检验了它的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工作中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在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有明显作用。
(八)教师论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林秀钦博士和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的张宝辉博士联合做了题为《学校情境中三名生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研究》的报告,报告呈现与分析了来自新加坡一所中学的三位生物教师应用一款计算机建模软件BioLogica进行生物教学变革的实际发展过程。研究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及前测和后测比较的方法.考察了教师应用特定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同时考察了教师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三位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变革取得了
成功,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易用性、明确性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兼容性等)、教师的技术应用态度、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实践共同体的运用与否、尝试新教学的预期代价、教育评估系统、变革人的有无等因素是影响教师技术采纳和应用表现以及整个试验课题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得出五条启示:(1)学生取得学业进步,是教师最为珍视的精神奖励,也是他们采纳技术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2)现有的教育评估系统,使得教师在面对外来的新事物时.非常保守和小心;(3)在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教师实现变革所需的“角色转换”;(4)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对革新内容的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动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关注信息技术能否满足自己当前教学所需,如改进教学方法、减轻教学负担,而年轻教师更注重新工具、新教学本身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喜好情况;(5)为变革建立起一个优势互补、凝聚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减少探索的风险。
(九)博士生论坛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的钟宜静(音译,Jhong Yi-ing)博士做了题为《以社会文化观点探讨移动学习在教育上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学习理论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报告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指出对学生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自我负起学习责任,可以随时取得帮助,真实的学习情境,完整的学习记录和多样化的学习形态。对教师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情境可扩大至真实环境,以及教学管理任务的增多。报告指出,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会引起的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最近发展区使移动学习产生对话式的教室言谈;(2)合作学习促使师生共享发展课程成为可能;(3)移动学习要更注重情境学习,情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过,移动学习中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学习者急于寻求答案的意愿;学习者经常期待得到教师的协助;移动学习可能偏重单一技能的传述,开展完整的活动可能有一定难度;针对移动学习的教材设计会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最后指出,有效地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上需要师生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些调整:(1)师生教学角色需要调整,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为为学生提供支架或社会支持的学习促进者或教练学生则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需要强调社会学习和鼓励学生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因为学习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过程.教师要负责建立适合发展合作关系的学习环境;(3)教学要重视情境学习,强调学生必须在情境中.透过对学习材料的主动探究与操作,了解知识的意义和实用性,学会如何解决真实问题、完成任务、促进反思和知识建构;(4)教师应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移动学习的过程与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四、结语
总的来说,GCCCE2010大会内容丰富,会议整体安排沿袭了GCCCE2009的风格,会议内容,无论是会议主题报告,还是九个主题研究群于会议中的报告,都突出了今年会议的主题,即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学者深入探讨了当前计算机教育应用中遇到的各种实践性问题以及未来会面临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与会学者普遍意识到当前全球计算机教育应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即资讯与通信科技已经进入到了教育系统,已经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做的一件事是:如何使信息与通讯技术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的“教学伙伴”和“学习伙伴”,以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最终达到深度知识建构的目标。
大会最后预告了GCCCE2011的相关信息:GCCCE2011将于2011年5月底在浙江杭州举办,承办单位是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鉴于近两年来GCCCE会议论文质量的逐年提高,会议筹委会将考虑出版EI收录的大会论文集,届时欢迎海内外华人学者踊跃投稿与参会。
关键词:选课;大数据;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9-04
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都有一项工作,那就是安排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课务)。基于传统观念,校长和教师往往会分别处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位置,教学任务安排也就习惯性地由学校整体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其中“强强联合”又或多或少地占了主导地位),统筹兼顾安排每位教师的任教班级和工作量。这似乎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学校教学任务安排的一种定式。
但我们不难发现,总也有一些绕不过去的情况在不同程度地发生着:每当教学任务书发放到教师手中,总有一部分教师对课务安排不满意,会找学校反映自身的各种诉求:有的不愿意承担满工作量,有的却希望满工作量;有的想上这个年级,有的想上那个年级;有的希望教毕业年级、却因教学成绩不佳而被婉拒,有的尽管已经很疲惫、却还是被当成把关教师安排在毕业年级任教;有的想与这个老师搭班,有的想与那个老师搭班;有的想做班主任却没有安排,有的不想做班主任却被学校安排做班主任;……这些情况总是让学校与教师双方为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以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排课之难:“二级管理选课制”的改革背景
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结构如下:35岁以下教师占68.2%,35―45岁教师占22.4%,45―55岁教师占2.4%,55岁以上教师占7.1%;硕士学历占11.8%,本科学历占83.5%,大专学历占4.7%;高级职称占11.8%,中级职称占40.0%,初级职称占48.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以本科学历和初、中级职称为主。这样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准、有干劲的队伍,但从2012年的师情调研情况看,却得出了不太一样的结果:恃强性偏高占62.2%,偏低仅占5.4%;变革性偏高仅占17.6%,偏低却占32.4%;仅有18.9%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开展课后反思并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可以看出,教师比较保守,墨守成规,不太愿意追求新的教学境界。而对于传统课务安排方式下的同事关系,非常满意的仅占16.2%,比较满意的占60.8%,不满意的占23.0%。不够满意的原因在于喜欢单干,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教师对传统的课务安排方式满意度仅为6.5分(满分为10分)。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首先,在现有学校小环境内,缺乏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机制。其次,由于现有评价标准的原因,学校往往希望通过“强强联合”来保证某些班级的教学成绩,因此出现了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哪里都需要,而教学效果略差的教师,放到哪个班级让人都不放心。但笔者认为,“强强联合”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概念,资本市场或许能够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更强,但教师团队组合未必就一定能够得到这个结果,因为这是不同的人与人的组合,教学对象也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即使能够得到这个结果,也必然是重视了某一部分学生而忽视了另外一部分学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发展的自然损耗,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第三,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统筹兼顾过程中,无法清晰地知道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无法清晰了解每位教师的全部需求,即使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不一定是最真实的情况,因此也就无法准确、适切地进行师资调配。在传统的课务安排方式下,教师其实永远处于一种等待状态,教育教学改革的勇气和动力也就往往不足。试想,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只能是遥遥无期了。
二、权力下放:“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初步尝试
对于教师而言,其“自我发展的心理期待成为他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他进一步提升的外在诱因”[1]。同样的师资队伍,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考验着每个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工作权是其最主要的一项权利,只有对教师的任课方式进行必要改革,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和学校共同对教学负责,才能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2年9月,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开始试行“二级管理选课制”,2013年9月扩大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学科。“二级管理选课制”由学校任命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自主选聘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自主选聘他认为最合适的各学科搭班教师,组成班级和年级的教学管理团队。在这项制度下,教师工作权利实现的自主性更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团队关系在进一步和谐,同时也“倒逼”教师迅速成长,尽快适应并提升业务能力,科学提高教学效果,适应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校发展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负责,同时要对选聘他的伙伴负责;另一方面需要和整个团队进行良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优化组合,这样才能努力实现减负增效,努力实现“1+1>2”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二级管理选课制”实践,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所上升。教师对选课制度非常满意的占23.5%,比较满意的占65.7%,不满意的占10.8%。总体满意度提高至8分。更多教师产生了教改自觉,教学业绩也在不同程度地提高。以2013年11月初一(3)班第一次期中考试为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生喜欢该学科程度均达到了100%,平均分也分别提高了14分、20分、21分。
虽然选课制度提倡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经过两年的实施,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不足。首先,个别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长时间未承担初三教学任务,缺乏循环教学经验,有的甚至未被选上,造成无课可上的尴尬局面,不利于个人和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优秀教师过分集中的“强强联合”现象,这就必然导致有部分班级任课教师是“弱弱联合”,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提升,也不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由于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处于“被选”地位,教师个体情况被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勇气不足,患得患失,探索的机会、平台不多,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第四,由于教师处于被动选择状态,心理压力比较大,教育教学长处并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展示和体现,而且职业倦怠感开始有所显现,不利于教师长期的自我发展。在2013年的师情调研中,引领学校教学水平的中级、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高于全校教师平均水平,分别为2.38和2.47(平均为2.32)。由此可见,该制度在存在较大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具有一些缺憾。
三、多向选择:“二级管理选课制”的优化设计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管理需要一个有智慧、有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但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合作者[2],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度、贡献度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而一个教学团队的整体力量和全部智慧,远远超过管理团队成员的智慧。如何能让师资队伍在“二级管理选课制”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呢?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选课改革,创新管理思维。只有把教师自身工作的选择权尽可能多地还给教师,让教师有机会、有平台实现自身的教育梦想,让教师真实地体验到“我的学校我做主”,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2014年9月起,在原有选课制度的基础上,在班主任选聘教师环节前,增加了自选和双选的环节。自选即凡是推进课改和课题研究有成效的教师,自主选择工作岗位、任教班级,甚至可以选择班主任岗位。双选即有课改意向的教师,参加双选聘任大会,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成熟做法或者教改意向,再由班主任进行现场公开选聘。如果教师被较多班主任选中,工作量已超过其满工作量,则进行“权利反转”,由教师自主选择任教班级。当年,教师选择自选的占24.4%,选择双选的占20.0%,选择备选的占55.6%,而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占40.8%,远低于中国教育报调查的56.7%[3]。从教师最初的意愿表达和最后的任课结果对比来看,总体契合的达100%,完全契合的达85%,总体满意度提高至9.5分。
2015年9月开始,在“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又延伸出项目管理方法,使得团队建设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学校有中小学课程衔接实验项目、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等数个实验项目。譬如,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打造了以项目组教师为核心、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实验项目,形成了“基于个体的客观评估教学策略”、“基于科学实证的课堂观察”、“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科融合”、“数字化环境的评价研究”等十类以“数字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新常态。核心小组成员100%有自己的课题研究,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24节,占全校市区级以上公开课的45.4%。2015年的师情调研显示:40.5%的教师尝试进行课改;9.5%的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课题,33.8%的教师开展学校微课题研究;45.9%的教师在期刊,27.0%的教师在省级期刊,13.5%的教师在核心期刊,4.0%的教师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1.6%的教师获得省级教科研奖;72.9%的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公开课展示。
就教学业绩来看,由于选课发生在每个学年初,因此每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成为检验该制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每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而言,2014学年教学业绩上升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45%、29.2%、29.4%,2015学年上述数据分别为44.4%、51.5%、29.1%。而教学业绩下降情况为:2013学年自选、双选、备选分别占同类教师的12.4%、30.1%、25.9%,2014学年为10%、33.3%、29.4%,2015学年为16.7%、36.4%、36.4%。显然,自选、双选教师的教学业绩要优于备选教师。就某一学年总体情况看,同样可以得出类似结论:以2015学年四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教学业绩上升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47.4%、38.4%、30.8%,教学业绩下降的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同类教师的19.2%、28.7%、29.1%。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考察,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教学业绩上升教师的22.7%、34.4%、42.9%,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分别占教学业绩下降教师的12.2%、34.2%、53.6%,由此同样可以看出选课制度所具有的优势。
四、教师发展:“二级管理选课制”的实施成效
经过五年的实践,全校师资分布更加均衡,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准自身发展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找准合适的团队合作者,强弱联合、以强带弱,逐步向不同方向发展、向特色发展、向优秀发展,成为“适合才是最好”的最佳诠释。优秀师资数量在增加,且自然均衡分布到全校所有班级,惠及大部分学生。通过优化的选课制度,每个教师均有机会、有平台实现自身的教育梦想,长处得到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加深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更多关注提高教育质量的科学化手段和方法,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和教师已经不再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作者;校长由管理的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把教师自身工作的选择权还给教师,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成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成为进一步办好学校的动力。
经过五年的实践,教师自身有了课改的迫切性和自觉性,出现了自录自评自观察等多类型、多维度的课堂观察方法,出现了循环实证的教科研方法,出现了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修模式。课堂形态也更加多样化,教师改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刀切的课堂教学形态,出现了“学生提问互动式教学”、“学生竞争答题式教学”、“学生互查问题式教学”等十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态,师生关系也更加融洽。对教师的调研显示,分别有58.1%、28.4%的教师对师生关系非常满意、满意。在2013、2014、2015三个学年对学生的调研中,学生对师生关系感到非常满意的分别为75.8%、79.4%、85.7%,感到满意的分别为9.8%、16.9%、11.1%;而其中,2014学年,自选、双选、备选教师对师生关系非常满意分别为83.2%、82.4%、78.6%,2015学年分别为89.7%、85.1%、79.9%,与教师调研数据大致吻合。在2015、2016年对教师的选课制度调研中,选择自选的分别为22.0%、35.3%,选择双选的分别为14.5%和11.7%,选择备选的分别为64.5%和52.9%,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分别为36.0%、37.0%,对比2014年数据有了不同程度的正向转变。尤其是三年来,“不愿意满工作量”的教师由2014年的15.8%下降为2015年的3.0%,再进一步下降为2016年的0%。2015年开始的中小学课程衔接实验项目、信息化教改实验项目,愿意参加的教师分别为68.4%和73.3%。由此可见,“二级管理选课制”让教师更愿意将工作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愿意开展课程改革,更愿意尝试课堂改革,更愿意参与教学实验。
就选课制度外在表象而言,从“被选”到“自选”,似乎仅是一种手段的变化,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通过选课的必然王国走向教学的自由王国,优化管理、促进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才是“二级管理选课制”的最终目的。“二级管理选课制”为每位教师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使每位教师都能更好的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展示自己的课堂特色,表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够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有机会来挑战自己、挖掘潜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切和优质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相同,而是“与众不同”[4],各具特色的学生需要各具特色的教师来培养,这种层层聘任的选课管理制度,让教师们真正体会到了教育的“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唐译,编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138.
[2]刘华锦.合作中的建构――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刘科,覃B,曹璇.他们为何不愿当班主任――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学班主任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5-04-01(05).
[4]吴昆.不断探究 让我们的教育与众不同――浅谈校长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