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7 08:31: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是普天下所有孩子和父母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教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艾・弗罗姆的心理学经典《爱的艺术》一书。节选部分取名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而不是《父母给孩子的爱》(或者《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因为站在心理学、哲学的高度,既分析了“父母的爱”,同时又分析了“孩子的爱”和“爱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双线同步展开而又适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这篇随笔的思想深刻性、思维缜密性、表达形象性。节选部分虽然有3000多字,但字字句句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启迪着人们去智慧地爱,去艺术地爱,以爱塑造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首先,孩子的爱是一个渐次成熟的过程,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才能形成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文章以细腻的笔触,从生理学、心理学两方面精细地剖析了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至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的情感变化(爱的变化),借以告诉人们: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智是一个巨大的质的变化过程――出生之初,婴儿爱自己,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渐渐地会感受到母爱;到了少年,会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拥有了爱的能力,能“创造爱”、会去“爱别人”――这就是孩子“爱的能力发展”的见证;再成熟一点,能够从感受母爱到希望得到父爱,懂得通过努力赢得父爱――这是孩子“爱的对象的发展”的见证。孩子在“拥有爱的能力”后,再经过努力,就会真正懂得“爱”,学会“成熟的爱”,掌握“爱的艺术”,并最终能够将母爱与父爱“综合”起来,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健康而成熟的人。
其次,母爱、父爱是不同质的爱,只有运用爱的艺术才能塑造孩子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文章首先花了大量笔墨剖析母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最初只是能满足孩子“内部要求”的“温暖和食物”,然后是让孩子产生“我被人爱”的“感谢和高兴”的那个人,继之是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的那个人。总之,母爱是无条件的,让孩子懂得“爱比被爱更为重要”,因而“给比得重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借以告诉人们母爱是无条件的,代表自然世界,给予孩子安全感;父爱是有条件的,代表思想世界,是有原则的。但是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孩子最终脱离自己;父母作为“成熟的人”的样板时刻在教育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如果能够“综合”“母亲的良知”而“想爱”和“综合”“父亲的良知”而“会爱”(拥有父亲的理智和判断力),就获得了“健康”“成熟”的灵魂。
这就是爱的艺术,这就是父爱、母爱、孩子对父母的爱的艺术,这就是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掌握的艺术。假如人们的爱失败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总在客观领域找原因,因为弗罗姆告诉我们:爱虽然是一种情怀,但更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学习而且必须学习的。做父母的要用母爱、用父爱去发展孩子爱的能力,从而塑造其健康而成熟的灵魂。
一、明确主体关系,防止亲情泛滥
父母与子女之间既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同时也具有千差万别的区分。父母与子女是不同的两代人,是两类处于不同地位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还是在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以一方代替另一方的做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由于父母与子女作为不同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目标、行为等的不同,二者对人和事情的评价标准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父母对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分析自己的经验有哪些是适合孩子的,哪些是不适合孩子的,以便在对子女施教时取舍,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要求子女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作为父母,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俯下身子来,尊重子女的主体性和个性,走进子女的生活世界里,用平等的态度,与子女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沟通,关注子女的真正需求,注重子女的喜好和兴趣,在给予子女必要的关怀或照顾的同时,尊重子女作为一类独立主体的地位,注意发挥子女的主动性,鼓励子女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再由父母代劳,激发子女的生活热情,正确引导子女,为子女提供一些建议,学会与子女一起经历诸如挫折、伤害等成长路上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一起体验丰富的生命历程。
二、树立良好榜样,摆脱松散家风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比如说要懂礼貌、讲文明、不乱扔垃圾等,而自己却做不到,不能做到以身作则。举例来说,很多父母往往把孩子关在房间里要他们完成作业,而自己却在客厅看电视、聊天,这样不仅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在隐形之中使孩子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理———为什么父母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己却必须乖乖地做作业;还有的父母用各种奖励诱使子女完成学习任务,比方说给孩子买漂亮衣服、买新玩具,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可这种积极性终归不是因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而产生的,反而会使得子女容易被功利、物质所驱使;甚至还有的父母通过走后门、拉关系等途径以保证子女学业顺利完成,却不知道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会形成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2]以上几种现象均不同程度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日前,很多父母不能够为子女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良好榜样,而是在潜移默化地给子女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明确父母对子女影响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氛围对子女的塑造功能。另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师生关系更是要求父母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摆脱松散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是子女的人生导师,也是子女终生学习的对象,父母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生活,父母的情绪、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以身作则,导之以行,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了这一点,家庭中才有真正的“教育者”,否则,这个家庭就没有“教育者”。那种只说不做的家长,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的家长,不是家庭教育中的称职教育者。只有在家庭中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有了身体力行的身教者,我们才能说,这个家庭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说,凡是自己想教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自己应该首先要做到,尤其是在那些养成教育的方面,如礼貌、热情、好学勤问、言行一致、善始善终等特点的养成,更应该如此。譬如说,要想让孩子遵守社会公德,父母乘车、买东西,就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假如见到乘车、购物的人多,就去争先插队,在不经意之中就给孩子带了个坏头。因此,父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身作则,还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带动子女逐步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塑造子女良好的行为,与子女在共同的生活中一起进步、一同成长。
三、严慈相济施教,改变强制管教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形成了人世间父母对子女最亲密的爱。由此,人们往往认为子女应该对父母有一种由衷尊敬的特殊情感,也就是说,子女理应对父母的付出心怀感激与敬重。然而,有时父母总也是把自己看待问题、处理事情的方式作为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子女的感受,子女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甚至一些父母包办子女的一切。这种做法使一些有自己想法和追求的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干涉过度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进而对父母的过度关爱表示反抗,由此造成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有调查表明:现在,对于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的“强权”的反感已成为子女的一种普遍的心态,而同时父母也通常会抱怨自己为子女付出了那么多精力和金钱,子女不但不感激反而会无礼抗争。由此可见,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冲突和行为冲突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基于其被动性的管教较多,在所谓的“关心”“照顾”等爱的名义下,往往会走向对子女的压抑和强制,因而子女会对父母的这些行为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满和抗争。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就要明确何为真正的关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实的教育关系又该是怎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很多教育家、学者都作过不同的表述。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序言中写道:“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3]1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提出过所谓“严慈相结合”,“父母因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即父母对子女既威严又慈爱,则子女才会言行谨慎,听从父母的教诲。[4]笔者认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要给予子女健康的爱———既要尊重信任子女,又要严格要求子女。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在了解、尊重子女的基础之上付出健康的关爱,而不是盲目的付出;需要父母正确表达其对子女的爱,而不是过度关心或干涉子女的一切;需要父母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对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身上。比方说,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子女的实际情况,建立对子女的信任感,尊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处理事情要选择子女能够接受的方法方式,而不能独断专行,允许子女发表不同意见,尊重他们的见解,要培养子女的自主与自立意识,对于子女的良好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关注子女的全面成长,不对子女提出过分的期望或过高的要求,就算是子女犯了错误,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尊严,而不是无理智的训斥,当然,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子女的错误。总而言之,家长教育孩子应严慈相济,避免强制管教。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任何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对孩子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是违背家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的。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心智成长的要求。
四、完善自身角色,与子女一同成长
当今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是两代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可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父母需要树立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新理念,才能与时代同步,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可以说,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既可以保持健康、密切、稳定发展的亲子感情,又可以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良好互动的教育关系。总结前面提到过的几个问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家庭教育中,人们通常会过多地关注父母作为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行为,而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忽视父母作为受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行为,殊不知,建立家庭教育中真正的教育关系,还要给予子女作为教育者、父母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适当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建立新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既是双方作为特殊社会关系中的独立的个体对自身权利的维护的需要,也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营造和谐氛围的需要。一方面,作为教育者,父母首先要把孩子放到一个对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比方说,孩子观察问题的深度可能不够,但孩子拥有鲜活的思绪和创新的意识,他或许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要在尊重、信任子女的基础上,在与子女的共同生活中平等交往、真诚交流、和谐对话,严格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行为,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并以此来教育子女,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子女并完全忽略子女对自身生命成长的主体参与,要为子女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正如卢梭所提倡的“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5]65,激励并提高子女积极向上的自觉性,培养子女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子女,包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融,促进两代人发展各自的个性;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孩子的很多特质,或许是父母欠缺的,比如,孩子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积极尝试和接受能力等。父母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是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首要的条件。父母还应当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努力学习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闪光之处,与子女一起面对和处理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子女一起感悟生命历程中的喜怒哀乐,与子女一起体验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失败,真正地做到与子女一起进步与成长,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生命历程润泽生命,增强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综上所述,父母只有完善自身的角色———既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又要充当好受教育者的角色,才能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作者:程兆敏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何为爱?冬日里的暖阳,沙漠中的甘泉,是爱?还是在父母劳累时递上香气四溢的茶水,捏捏肩膀?其实不然。
在字典上,爱的解释为“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这感情是深沉的,这喜欢是热烈的,这爱惜与爱护是发自内心的。
在作文中,我们常写到“爱”,而我们对爱了解多少?
也许你会说。我知道,就是在妈妈的碗里多放几片肉,在爸爸咳嗽时侯递上一杯热水,在爷爷睡觉的房子点上蚊香,在姥姥出汗的时候打开空调。
可是,爱不是做出来给人看的,你为什么你自己不少吃肉多吃菜?为什么你只有在爸爸咳嗽时候递水,为什么要在爷爷睡觉时点蚊香而不是在这之前撑蚊帐?为什么在姥姥出汗时开空调而不是为她扇扇子?
这一切都是虚荣心而不是爱,这所谓的爱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不禁问,爱在何处,爱为何物?
爱是心甘情愿的,地震中,母亲愿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无情的墙面,为孩子撑起未来那美丽的一片蓝天。
爱是不思索取的,农村的父母愿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为的是让孩子早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在大城市中生存。
爱是空气,如果没有爱,这世间万物都将不复存在。太阳爱着大地,用它的光辉照耀着大地,晨露爱着小草,它用毕生来滋养小草。而空气使我们爱的起点,有了空气我们才能生存,我们才有资本去爱。
这空气又从何而来?是植被们因为感谢太阳的照耀而产生的爱。他们爱太阳,但太阳不死索取,它便将它原想回报给太阳的爱赠与其他生物。
吝啬的人们啊,请不要再自私的只顾虚荣心了!
见在路边乞讨的老人,请摸摸你的口袋,看你是否有零钱可赠与他们,见到流浪猫狗,请不要踢开他们,那样显示不了你有多高贵。也许你家的对面住着一位年迈老奶奶,请你常去找她聊聊天,妈妈包饺子时也请她一起来品尝吧!
爱并不可耻,接受他人的爱也并不显示你有多低下。
妈妈为你织的毛衣请时刻穿在身上,爸爸对你的耐心指导请仔细地听着,奶奶为你做的早餐也要高高兴兴的吃完,晚上就坐在爷爷身边听听他那个年代的故事,并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再往长远想,如果人们爱大自然,地球便不会如此了吧。
洪涝、旱灾、气候变暖,以及各种已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吗?乱伐木,排污水、多噪音,地球受不了了,他生气了。昔日对人类的爱护变成了憎恨。于是,灾难开始了。2012真的会来吗?也许吧……但它的时间也许不是2012年了,或许明天就是。
爱与恨的极致是相似的。
因为爱了所以会恨,这不正是父母们的“恨铁不成钢“吗?我们总是“人在学堂心在外”父母又急又气,想打,下不了手,想骂,开不了口,用和平的方式与我们谈,可我们怎听得进去?父母便立了个“君子不器”的碑,压在我们头上,我们笑笑,抹去两个“口”子将其变为“君子不哭”。父母无言地笑了,小的辛酸。
爱里含着笑,含着泪。
长大了人总要离开生养的父母,彼此之间笑着,泪水却在眼里打转。悄悄别过身去,泪水便模糊了双眼。因为太爱了,离别才如此不舍。
爱分很多种。
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伴侣之间的爱,不同人与人的爱。每一种爱都是宝贵的,都是无价的。亲人之间血浓于水,朋友之间互诉心肠,伴侣之间不离不弃,若想放弃哪一种,难!但是那些与你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残疾儿童、流浪猫狗也需要哎呀?
常言道“爱子之心,敬母之情,这是人类的本性。”这是就一般的、多数的情况来说的,因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如血缘上的亲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体姿、容貌、气质等某些方面的相似,传授和继承的关系持续时间长等等。由于有这些特殊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具有更浓厚的情感色彩,更容易产生相互钟爱、依赖之情。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天生的。
心理学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只是情绪表现的基本形式,如恬静或激动的状态等。这些情绪状态到出生后三个月左右才开始分化,从激动状态分化为苦恼与愉快;在三至六个月之间,又从苦恼分化为愤怒、厌恶、恐惧;在六至十二个月之间,又从愉快分化为得意与喜爱。随着婴儿的生长,情绪的表现也越来越复杂。至于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在何时、何地才会产生,则完全是在出生后学习来的,已经属于社会性的反应。据谢弗和埃默森的研究,婴儿的这种“社会反应”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起初对各种刺激出现无区别的反应;后来婴儿发现“人”对他是有好处的,于是产生了对正常人的无区别的依恋;直到七个月左右才开始形成对母亲的特殊的依恋。由此可见,“爱母之情”不是生成的,而是学来的。
那么,怎样去培养这种“爱母之情”呢?我们根据情感的形成、发展的一般原则,给年轻的父母们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一、要亲近孩子
人与人之间彼此接近,是产生情感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下班休息时最好抱抱孩子,给孩子以充满柔情的抚摸,细心轻微的摇动,对他说话,跟他玩耍,讲故事给他听。这些亲近孩子的表示,都会像温泉一样注入孩子的心田,结出情感的硕果。孩子稍大以后,节假日还可以带孩子去公园、野外游玩,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还能扩大他的视野,发展他的智力。
二、要疼爱孩子
“接近”虽然是建立情感的必要条件,但它还不是充分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爱孩子是获得孩子爱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但是,也有一些对子女冷漠无情的父母,他们厌恶子女,甚至横加虐待。据了解,这样的父母,有的是由于他们把子女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欢乐、幸福的源泉。而当他们看到或感到子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如孩子生理上有缺陷、体态不美、体弱多病、智力迟钝、成绩不佳、性别不符合自己的理想等,就对子女产生了厌恶、憎恨的情绪。此外,也有的父母由于自己在生活、婚姻、事业方面不如意,或者喜怒无常,把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发泄、迁怒到孩子身上。这类人中,也不乏内心里是爱其子女的,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才打骂孩子,但事后又感到后悔和内疚。还有的把孩子看作生活、工作上的累赘。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在感情上“拒绝”、排斥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经常体验不快、害怕、恐慌、被遗弃的情绪,并且最终会形成忧郁寡欢、冷漠无情、神经过敏、猜疑妒忌等不良性格。
三、要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
情感是由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高兴、愉快、欢乐,反之,就会苦闷、忧愁、悲伤。为了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依恋、敬爱的情感,就要了解他的需要,并尽可能使他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婴儿最基本的需要是吃喝和安全,饿了给他奶吃、拉了屎尿给换上干净的垫布、遇到危险帮他摆脱,这样久而久之,母亲的形象就成了婴儿的需要,甚至只要听到母亲说话、走路的声音,婴儿就可能停止啼哭、露出微笑。大约在三岁左右,由于孩子语言的迅速发展,新的需要出现了,这时,孩子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没危险,而且有了认识的需要和美的需要,孩子会经常问这问那,对许多东西感到新颖、好奇,总想了解究竟。做母亲的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个特点,就可能对孩子的好问表现厌烦情绪,拒绝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刚冒出的智慧火花就会慢慢地熄灭下去。几乎在同一个时候,孩子出现了审美的情趣,如喜欢穿新的、颜色鲜艳的衣服,爱看美丽的图案,会说“好看”和“不好看”、“漂亮”和“很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如六七岁时需要上学;十二三岁时需要母亲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十七八岁时特别需要别人的尊重……有些母亲之所以感到孩子的年龄越大,与自己越疏远,就是因为不能根据孩子新的需要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态度。
四、要教育孩子敬爱长辈
父母要疼爱孩子,但不能溺爱,也不要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要注意从小教育他尊敬别人、疼爱别人,特别要教育他敬爱长辈。具体做法很多:如有好菜请爷爷奶奶先吃;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如果病了,孩子在上学前、放学后都应该进行探望,然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遇事要征求、尊重长辈的意见;看见长辈在扫地、浇花、择菜要主动前去帮忙……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做父母的不仅要给孩子提出要求,而且在家庭生活中,自己要关心、敬重、疼爱老人,做孩子的模范。如果不是这样,孩子长大以后,他就可能用你对待老人冷漠、粗暴的态度来对待你,那责任就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你自身了。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关在实验室笼子里的小猴子,虽然会在饥饿的时候爬到凉冰冰的金属猴子身上吮奶(模拟),但在其他时候,小猴子都爬到另一只毛茸玩具猴子的身上,依偎在它的怀里。猴子尚且如此,人类更不必说。从生到死,每个人都渴望着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爱与关注,体贴与肯定,有的时候还希望听到夸赞和美誉之辞。依此类推,每个人也就应当去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去爱周围的人们。
宝宝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爱的,“爱”同样需要有专门的教导,爸爸妈妈可说是担当这一“课程”的最好老师。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知道不该在孩子面前做什么;但是对该在孩子面前做什么却缩手缩脚,生怕有什么地方做“过火”了,不当心成了“教唆犯”。其实您大可不必这样担心,“爱”是很广博的:爱社会、爱人类、爱动物、爱大自然。宝宝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学会了与人交往。假如宝宝能够通过观察他们父母的行为,在幼年时获得这种爱与被爱的能力,那么说明父母首先带给了孩子“幸福的理念”。同样,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那么他在长大成人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社会交往时矜持、不自然,工作时拘泥、难于创新,很难和同事、朋友相处等。
因此父母不要小看在宝宝面前的亲情表露,正是你们在宝宝面前亲切自然的感情流露,使得孩子觉得广博的爱是身心健康的一种标志,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正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健康。这种“教育”本身也正是儿童早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呢!
在气氛温馨的家庭中,宝宝不仅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而且还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相互的爱。这样的宝宝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所应该建立的感情联系,并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有些家长在宝宝面前亲昵有顾虑,他们怕给宝宝带来负面的影响。的确,在表达感情上,中国人所受的教育一直比较保守和含蓄。我们会不自觉地拿着这一套去教育宝宝。实际上,父母的亲昵是哺育宝宝的精神养料,它不仅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并且会让宝宝觉得拥抱和亲吻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感情表达方式。
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宝宝,他们会充满爱心,知道如何去表达自身的诚意和友情,和周围的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也能得到他人的爱。当然,这样的孩子也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愉快。
仅仅吃饱穿暖是不够的,人类都渴望着亲情、。爱是人类一种基本的生理需要,因此父母需要用自己的行动给宝宝的心灵以爱的滋润。很简单,在宝宝面前大大方方的,当爸爸或妈妈中的一个带着孩子做了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时,另一位不妨就欣喜地说:“好样的!来,爸爸(妈妈)亲你们每人一下!”
采编自重庆妇幼保健网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策略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教育,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在这项系统的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换而言之,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最重要的。它是儿童的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坚持最久的一种教育,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
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某些独生子女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如好逸恶劳、高傲自大、撒娇任性、意志薄弱等。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当所造成的。独生子女家长中,有的对孩子教育上存在着“六过四怕”的情况。“六过”是:爱之过甚、担心过度、照顾过头、迁就过多、夸耀过分、希望过奢。“四怕”是:怕不孝顺、怕生病死亡、怕学坏、怕不成才。由于以上心理因素,有的家长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太阳、幸福的结晶、父母未来希望的寄托者,从而一味地满足他们物质上的奢求,而忽视他们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和严格要求。这使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一种特殊优越感,致使目空一切,以我为中心。
一、不良教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1.形成不良性格
因为独生,在家里无法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没有“手足之情”。因而他的个体活动较多,群体活动较少,容易形成自狂、任性、孤僻、胆怯、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独占一切等不良心理特点。
2.形成自私心理
因为独生,父母和家庭成员为孩子添置的任何东西都是属于他个人的。从一开始就形成“一切属于我”的观念,在孩子的心灵上拓“个人所有高于一切”的烙印。
3.形成不合群、霸道的心理
因为独生,有的家庭对唯一的子女过于控制、保护,影响他们心理上的正常发展。有些家长为了不让他们去接触别的孩子,整天将孩子关在屋内。这样孩子入学后,就不习惯集体生活。有的畏缩、胆小、怕事,有的称王称霸、争强好胜,有的爱指示别人,态度粗暴;对老师、长者没有礼貌。
4.由于家庭教育不一致,形成孩子说谎、投机取巧等心理
因为独生,孩子容易受到不一致的家庭教育,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常会出现“爸爸忙着打孩子,妈妈忙着护孩子,外婆出来拉孩子”的局面。彼此间为了教育孩子互相埋怨、指责、争吵,让孩子无所适从,弄不清自己有无过错,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样容易形成说谎,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
二、对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教育独生子女,既要遵循共同性的教育原则,又要根据各自家庭特点,选用特殊的教育原则。所以独生子女的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为孩子创建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孩子是从父母跟前学到第一句话,孩子是从父母面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作为一名教师,从本人从事多年的义务教育工作经验中,深感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人与人是互相影响的,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影响人。而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思想没有成熟,对事物的好坏鉴别力不强,最易受外界影响,家长的任何不文明言行,都会让他们耳濡目染,最后形成坏的习惯,根深蒂固影响一辈子。为了让孩子真正地享受成长的快乐,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家庭环境至关重要。
2.加强儿童间的友好交往和贯彻互教的原则
为了使独生子女的心理获得良好健康的发展,必须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儿童集体环境和友好的交往条件,是他们在彼此交往中达到儿童教育儿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特别要采取多种形式,创造条件帮助独生子女选择一些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小伙伴,使他们彼此交往,这样就培养起他们大方合群、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热爱集体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3.坚持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一种明智的爱、原则的爱,既要爱护关心,又要严格要求。对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做好解释工作,不能迁就。那种无原则、无要求的溺爱不是爱而是害。要实现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当与家长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完成。一方面要有确定无疑的原则要求,另一方面要有扎实的训练步骤。按照正面强化的原理,对于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表扬;对于不良行为习惯要给予负面强化原理,给予批评制止,迅速纠正。总之,要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教爱结合。
4.坚持教育影响相一致的原则
要想实现坚持教育影响相一致的原则,一方面要求独生子女家庭的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必须一致,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相一致。如果这中间有教育要求的不一致,就会使彼此之间的教育影响相互抵消,正确的要求不能贯彻巩固,家长的威信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就会无所适存,甚至造成给儿童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机。因此,家庭、学校、社会要做到要求一致,方法一致,十个方面的教育因素汇合成一支强大的教育力量。使独生子女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此外,既要让家长知道不要给予孩子以特殊的地位,培养他们习惯于和别人平等相处;又要教育儿童从小懂得关心别人,培养他们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一位妇女微笑着抱住一个金发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亲,他们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这就是《爱的教育》的封面。
记得这本书是我在11岁生日时父母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当我打开第一页时就被这感人肺腑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意大利少年。作者以日记的形式把四年级的安利柯一学年每一天发生爱的故事全部都记录了下来。这本书里讲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
《爱的教育》这部书中写到:你想一想那些拼命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傍晚时分又去夜校读书的工人们;想一想那些操劳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而每到星期天仍然去学校学习的妇人与姑娘们;想一想那些训练之后疲惫不堪地回来时,手里仍然拿着书本地士兵们;想一想那些聋哑人与盲人孩子,尽管有种种不方便,却仍然坚持学习;最后你再想一想那些虽然失去了自由,却仍然坚持学习与读书地囚徒们!……这是一位父亲写给他的儿子的信。父亲是在告诉他要学会珍惜,我想无论是谁读完这封信以后,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有许多想法,我也不例外。
这本书中还有几篇使我受益匪浅。例如《高尚的行为》,内容是这样的:作者上课室时,看见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残废的小孩,他的母亲卖菜为生。有的同学用尺子捅他,有的同学拿栗子壳掷他,还有人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用求饶的眼光望着他们。那几个戏弄他的同学见他这样,越发起劲了,弗兰谛这个无赖还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学生们见了便哄堂大笑起来。这时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兰谛掷过去,但是弗兰谛闪在一边,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课堂的老师的身上。大家见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变了脸色,厉声问:"这是谁干的?"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再问,这时,卡伦突然站起来,承认是自己干的,但老师说不是他。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了起来,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教师便叫那四个顽皮的学生站起来,教训了他们一顿,然后走到卡隆面前,赞扬他的心灵是高尚的。看到这里,我也不由得为卡伦那高尚的心灵而赞叹不已。他也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在道德、品质上都优秀的人;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你才会感到快乐,感到无比的幸福。
读了《爱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体贴父母等都是“爱”。这些平凡的人物之间无不荡漾着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的同情心,对国家的民族的爱,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含着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它提醒我们学会要用一种温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读完之后,我认识到了人间处处有爱,爱是人间至美之情。
在旧社会,有多少孩子因为家里穷而没钱上学,成了文盲。又有多少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学,而不辞辛苦的挣钱,早出晚归,白天要做一大堆的工作,晚上即要照顾孩子,又要值夜班,他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环境读书,长大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有些孩子却不知道去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反而去糟蹋它。难道我们真就真的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吗?
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与我们爱,同样,我们也要给与父母爱。慢慢的,我们就会明白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明白“真情换真情,爱心换爱心”一句的内涵。父母们也会明白:爱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有一首老歌“爱的呼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是人们要有真心、真爱。的确,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爱,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逢水相萍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为希望工程捐款、帮助“春蕾女童”重返校园……
因为“爱”是没有限制的,所以“爱”不仅体现在保卫人的生命上,今年高考生有三位特殊的考生:盲考生。现在,他们已经被上海师范大学合格录取。这也是“爱”。是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的浓浓的爱,让他们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还有慈善机构对下岗工人的支持与帮助……
“权威就是家长在家里有地位、威信,孩子听家长的话。”
“权威就是蛮横、不讲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等于不尊重孩子、没有平等地对待孩子。”
“在孩子面前讲权威,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孩子就更不会听你的话了。”
“我希望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不想给他定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我不想当一个权威型家长。”
这些误解,都是源于没有理解权威型养育的本质,把尊重孩子、爱孩子和迁就孩子、溺爱孩子混淆了,把专制误认为权威了;只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没有看到权威型教养要求父母对孩子作出的积极反应。
真正的权威型教养,是既对孩子有要求,又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既对孩子的行为有限制,又懂得如何爱孩子。
如何做“权威型”父母?
要做到权威型教养,关键是把握好权威与专制、纵容之间的度;过分追求家长的威信,就会往专制型发展,而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放任孩子,又会往纵容型方向走去。做一个权威型父母的基本原则是管教与爱并济,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信任孩子,在合理范围内限制孩子,尽力避免情绪化地教育孩子,用言行一致、说话算话来取得孩子的信任。下面通过4个实例来学习如何做“权威型”的父母。
1. 当孩子做错事时,限制他的行为,同时告诉他可以做什么
3岁半的宸儿,喜欢摔东西,一不高兴就打人,或者站在那里生闷气。
不恰当的做法:冲孩子吼“你再打人,摔东西,我就打你”。
可以试着这么做:耐心并明确地告诉孩子“摔东西,打人是不对的。如果你不开心,你可以告诉妈妈”。此外,为了转移孩子的不良情绪,可以给孩子设计一些适合扔、投的游戏。
2. 当孩子看起来在耍任性时,用别的方式满足他
琳琳4岁了,乘坐公交车时,不要妈妈牵着,想要妈妈抱着她去抓高高的吊环,妈妈不让,就跟妈妈嚷嚷,还哭闹了起来。
不恰当的做法:生气地把孩子抱开,或者为了让孩子不再哭闹,抱着孩子去够吊环。
可以试着这么做:在快速行驶的公交车上,去够高高的拉环,是非常危险的,要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妈妈可以和孩子站在落地扶杆处,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扶着扶杆了。为孩子的行为明确界限,同时在了解孩子的初衷之后,找到合适的方式满足他,是权威型教养的重要技巧。
3. 当孩子老犯同一个错误时,告诉孩子如何弥补
4岁的鹏鹏经常把玩具弄坏,或者把图书撕烂。爸爸妈妈虽然说过多次,但鹏鹏总是不听。
没有效果的做法:“我告诉过你要爱护玩具和书籍,你怎么就不听啊”。
可以试着这么做:用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究竟什么是“爱护玩具”。孩子把书撕坏了,就手把手教他补好,把玩具拆散了,就一起把玩具拼好,而不是一味指责他。和孩子一起补书、修玩具,也是一种亲子互动,请别忘了权威型教养中“爱”的那一部分。
4. 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时用爱来平衡父母的管教给孩子带来的不适
菲菲和妈妈一起逛商场时,总想让妈妈给自己买玩具,可是买回去玩了几次就不感兴趣了。妈妈一拒绝,菲菲就在玩具柜台大哭大闹。
一、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工作时态度粗暴,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烦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任何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能因为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全盘否定他们。学生的个性未定型,不可轻易给他们下结论,更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必须有满腔热忱的爱,而且能易于被孩子觉察。有些教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孩子的爱戴,那是因为孩子们能体会出教师心中的爱。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教师眼中,学生只是挣分数、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他对学生没有关爱之情、扶助之心,他采取的所有教育手段都将是冷酷的、危险的。
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兴趣。教育工作中的“严”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学生认真地管理和教育,它是使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或为合格的学生的必要条件,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要求。当然,对学生的教育,即要严格,又要爱护学生,得不到师爱的学生比得不到母爱的孩子更感到委屈,内心创伤更严重。别林斯基说:“爱应该是教育的工作,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要严出于爱,才严得有理,爱寓于严,才爱而不纵。只有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
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当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先进的学生要爱,对后进的学生也要爱。虽然后进学生往往使我们当教师的感到头疼、棘手,但是先进与后进也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对后进生进行耐心而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转化,这就需要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我们真正走到一起。
二、与同学的关系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更多的恐怕是同学之间的交往,这必然会带来许多的人际关系问题。例如非常渴望交到一位知心的朋友,但得不到对方的认可,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同学的情谊是以友爱为基础的,它播种在自我牺牲和尊重对方的田野上。要想获得和谐的同学关系,我们就不能以同学先付出为前提,也不能以对方爱自己为目的,而应该先付出友爱,而且是无条件地付出友爱。
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不是钱,而是知心的朋友。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同学之间的误会,由此而带来的失落感甚至绝望感。 有时同学可能不问青红皂白,没头没脑地说几句;有时还可能一时傲慢,不恭不敬,甚至可能一时失言,揭了疮疤,触犯了忌讳;有时可能无意中讽刺、挖苦,使自己下不来台;有时可能误解,蒙受委屈……这时就需要能够谅解对方。相反,斤斤计较对方的态度,就会使同学关系出现裂痕,带来不和谐。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应指导学生襟怀坦白,既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也不遮掩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妥善处理好同学关系,对一个人的社交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毕竟周围的同学以及自己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家是相互依存的。
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呢?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性格爱好不同,对自己的定位也不同,因此处理同学关系时的心态或方式可能也就不同。但以下有几点可能对每个人都是适用的,首先就是要待人以诚,学生时代的友谊关弥足珍贵,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同样值得重视。在这个年纪,没有任何利益的冲突,没有成年人之间那么多的顾虑,可以也应该坦诚相对。也许有人会讲,我们有些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但你现在还记得小学低年级、幼儿园里发生的所有不愉快吗?所以珍惜这一切吧!其次要善于倾听,我的一位大学老师曾说过,他教书几十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多为别人着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也许会在几乎怒不可遏时多一份理智,在同学面前更多一份成熟与大方,那么你会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善于理解别人的同时,在处事时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或者说有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跟在别人的后面,对事情要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不合情理(比如有违社会公德德事情)一定要坚持原则,这样你能得到同学们更多的尊重。关于这些道理,老师和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与父母关系的问题
家庭,不但是成年人歇息的港湾,更是孩子的港湾,这个地方并不大,但是却有着母亲博大的胸怀,她能容纳孩子的成功与微笑,更能容纳孩子的过失与眼泪。中学生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然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而这种创伤是难以愈合的。
家庭不是我们的累赘,花时间给配偶和子女也不是浪费,而是在为子女铺设光明的将来。和谐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交往。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并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父母的指导和鼓励,是子女用心学习和追求知识的动力,父母自身对情绪的反应和管理方式,是孩子能否节制或放纵的榜样,当孩子欢乐安闲时,父母能嘉许;难过忧愁时,父母给予安慰;发脾气时,父母可耐心指导;迷惘时,又得到父母的支持肯定……在这种鼓励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总能建立发展稳定成熟的个性。使他们能从亲密的家庭关系中吸取营养,化成动力去迎接挑战,日后能更好地发挥发挥才干潜能的基础。那么作为父母该注意哪些呢?
关键词父母 婚姻观 家庭 影响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缩影,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家庭除了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功能,还有赡养、消费、情感寄托等功能,家庭关系处理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因此,每一对走进家庭的夫妇都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应该把子女教育成一个热爱家庭的人,有良好的构建自己幸福家庭的能力的人。做到这点,对于建设我国和谐社会将会有重要意义。
一、婚姻观的变迁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因此弄清婚姻的变迁是非常有必要的。“婚姻”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多定义为责任,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处于迅速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深人和拓展无疑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此,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念逐渐呈现较为多元化的特性,现代人的婚姻多强调感情而非责任,例如出现了同居、未婚妈妈、单身贵族、试婚等各种前所未有的现象。环境是影响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的影响环境,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影响。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会形成不同的婚姻观。父母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婚姻观会给孩子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婚姻观与父母婚姻观的涵义。
婚姻观从内涵定义为:人们对婚姻生活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家庭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它包括生育观、家庭模式观等因素,婚姻观也包括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忠诚观、抉择观等六个因素。
从主体的角度定义,父母的婚姻观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婚姻及其评价,对子女婚姻的教育。在不同的婚姻状态,父母对自己婚姻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他们处理婚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也就不同。例如在核心家庭中,有些父母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家庭美满,但有些认为生活很枯燥乏味,没有激情。甚至在离婚家庭中,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离婚是一种解脱,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而有些父母一直活在离婚的阴影下,无法重新面对生活,去寻求幸福。父母自己不同的婚姻观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亲密程度,冷战以及争吵打架的次数,对孩子教育的关心程度,处理家庭重大事件的态度,处理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方式,教育孩子的分歧程度等。孩子从父母婚姻观中得出自己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受父母家庭的影响。
二、父母的婚姻观对子女的影响
家庭分为常态家庭和非常态家庭,常态家庭包括核心家庭,非常态家庭包括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传统观念下,和谐幸福家庭应是三角结构,即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模式作为基本条件才成为可能。长期以来,非常态家庭被人们看成是残缺或问题家庭。然而,美国教授约翰.德弗雷通过研究指出:家庭的结构并不能说明家庭的幸福与否。在同一家庭状态下,父母对婚姻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一)常态家庭下父母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在常态家庭下,父母的婚姻观是有区别的,因而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有差别的。
常态家庭中,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共同创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他们喜欢彼此倾吐心中的感受,夫妻间的谈话显得很专心,在谈话过程中也常会打断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存在一般场合所见的那种提防和不安。他们并不要求对方十全十美,承认彼此间在个人性格和处理事情的风格上确实存在很多矛盾,但他们能采取谅解的态度,相互忠诚扶持,共同迎接幸福的生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们能达成一致,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不干涉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选择,为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子女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婚姻有着美好的憧憬,以自己的父母为标准,逐渐形成一定的择偶标准,对婚姻有着乐观积极的看法。因此当她们长大面对婚姻的时候,对婚姻有着积极的心理准备,知道如何去经营婚姻。
常态家庭中,夫妻之间很少交流,互不关心,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他们的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方,也就互相之间没有多少责任和义务。家庭中没有爱和感情,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着。他们只是为了孩子才勉强的生活在一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能成一致,夫妻之间采取冷战,争吵,他们各自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结果适得其反,让孩子不能得到想要的爱,这样孩子变得沉默,更不想和父母交流,告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因为自己的感情问题慢慢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这种家庭中,子女会感到很困惑,他们渴望有个温馨快乐的家。从小看到父母之间痛苦的婚姻,子女们不敢轻易相信别人开始自己的婚姻。他们变得谨慎,择偶的标准往往会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相反。他们很难相信婚姻,就算结婚了大多数也不懂得如何与对方相处。
(二)单亲家庭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非常态家庭主要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两个方面来讲。单亲家庭分为两种类型(1)由未婚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核心家庭中配偶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只能由配偶的另一方抚养孩子而组成的家庭。单亲家庭坏境下对子女的婚姻观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单亲家庭方面我这里只介绍由于离婚所造成的单亲家庭。
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夫妻之间会产生两种关系:朋友和敌人。在两种情形下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按照康斯坦斯.阿荣斯的分法,离婚夫妻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家庭功能完全丧失型--完全不接触或只有很少一点接触,交往质量低;第二种类型稍好一些,但仍存在功能问题--即只进行有节制的接触,交往质量低。第三种类型是适度接触,但交往质量较高;第四种是频繁接触,交往质量高。在四种类型中家庭关系处理得好的类型,这些离婚夫妻能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处理他们之间的恩怨,根本不让孩子卷入到他们的矛盾中。这类夫妻能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婚姻的冲突区分开。他们是互相关心和爱护的,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孩子的问题达成一致的协商。他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与过去的痛苦,失望,委屈,无奈,绝望说再见,他们也相信家庭是以独特的社会存在成为人们实践活动后歇息的港湾,哪怕是单亲家庭,只要用爱心去经营,一样能打造温暖和幸福的家庭。同时,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力求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不因为子女是单亲孩子而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怀着组建新家庭的美好期待,从容自信的面对未来。按照康斯坦斯.阿荣斯的说法,这种家庭就是双核心家庭,双核心家庭是这样一种家庭:尽管家庭的结构和规模经历了剧烈变化的动荡,但它的功能不能变。孩子们的父母还应该像离婚前一样,对孩子在感情上、经济上、心理上的需要负责。双核心家庭的基本功能应该表现为,离婚的夫妻建立起一种父母式的伙伴关系,进行充分的合作,允许并通过孩子们继续和家族的其他亲属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样家庭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但他们还是得到了父母亲的爱。看到父母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能够慢慢理解父母对婚姻的做法,学会尊重父母,对婚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婚恋生活中也
能坦然面对,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的离婚夫妻在各自的心灵中造成永不平复的伤痕,他们攻击对方的种种不是,在孩子的监护问题上争吵,把孩子也卷入他们的婚姻问题之中。这些给孩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子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缺少一方的爱,性格变得孤僻,父母又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父母之间的对话,他们的行为以及亲戚朋友的说法产生自己对父母婚姻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婚姻观。当他们面临恋爱时,他们会不自觉的将对方与自己的父母一方作比较,当他们面临婚姻的时候,他们会担心婚姻的稳定性,容易对对方的感情产生怀疑。
(三)再婚家庭对子女婚姻观的影响
再婚在今天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再婚家庭的家庭成员很复杂,常有双方前次婚姻留下的孩子,他们之间会有对立、窘迫以及格格不入等。再婚家庭的建立, 无论是对其丈夫还是妻子来说, 真可谓既不轻松, 也不容易。一是因为他们都有不幸婚姻的历史背景,因而很少有初婚夫妻成家时的那种难以遏制的欣喜和激动二是因为成家的历程比较艰难, 这不仅表现为在对象的选择上多因子女问题而显得相对曲折, 不太顺利,而且在决心结合的问题上也都对其对象经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和长时间的慎重考虑。因此, 夫妻双方对所建立的新家都比较珍惜、爱护, 唯恐再出现问题。不仅如此, 在思想的深处, 他们更想把这个新家为疗慰曾经受伤心灵的场所和安度人生、获得幸福的生活基地。但是再婚夫妻面临一个如何教育孩子的难题。再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同,子女的婚姻观也会不同。
在再婚家庭中身为继父母的一方, 有些往往把孩子作为中介对孩子关怀备至, 以此赢得对方的喜悦, 并借以加深夫妻感情。具体表现则多是自觉、热情、主动、积极地揣摸孩子的心思, 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承认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父母双方,关注孩子的发展。他们把孩子视为己出,帮助孩子从以前的家庭阴影中走出来,给孩子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慢慢接受新的家庭,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家庭中父母感情和睦,言语上充满关怀,例如父母一方生病时,另一方无微不至的照顾。吃饭时,一方为另一方夹菜等等。这些细微的动作,这些细节让孩子也能感到生活的温馨。孩子从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爱,也树立起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对婚姻充满向往,也学会如何与父母交往沟通。在孩子长大后她们能正视婚姻家庭,懂得爱情与婚姻的区别,懂得如何经营婚姻,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
再婚家庭中继父母只关心自己亲生的孩子或者对自己亲生的孩子更好,另一方带来的孩子受到了忽视,这样家庭成员的关系的不和谐,继父母之间会为孩子的事发生争吵,有可能引入先前家庭的夫妻一方,家庭矛盾逐渐扩大化,使新的家庭出现危机,继父母之间开始争吵、冷战甚至打架,心里会不自觉的把现在的家庭与以前的家庭作比较,很有可能使现在的婚姻走向灭亡,夫妻又一次受到伤害。孩子也会比较前后的两种生活。由于孩子在两种家庭中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性格会变的很内向,更会厌恶婚姻,对婚姻抱有不好的看法,这种观点会一直带到恋爱婚姻家庭中。这样孩子们以后的婚姻很有可能不幸福。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实施家庭教育、并使之取得良好效果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家长教育子女时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的观念向导的行为准则。对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教育原则是有区别的。
(一)、身教与言教统一的原则
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也就是既重视言教,又要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仅听父母的说理教育,而更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果父母的品德行为高尚,待人和善,关心爱护孩子,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崇敬之感,并以父母为榜样。如果父母给孩子讲得头头是道,而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自然孩子就不会信服,就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自己却没有尽到孝敬、关爱父母的职责。
孩子往往喜欢模仿成人。而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模仿最多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信赖的人,父母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因此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单亲家庭中,这种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系现状。父母是由于不相爱而离异这个事实, 让孩子了解和接受, 父或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逐渐对其说明,在说明时应该注意不要把孩子卷入到父母的感情冲突中。如果孩子还小, 问起爸爸或妈妈时要让孩子对爸爸或妈妈有个美好的印象,但不要对孩子说气话,例如你爸爸死了, 他不要我们啦, 他跟别的女人等等。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孩子比较大的约十二、三岁, 懂得谈论人之间的感情, 可以对孩子谈谈爸爸、妈妈由于性格上的不合或分手原因, 这是人的感情生活中的正常现象等等, 尽量让孩子学会理解。千万不要利用孩子懂些道理了, 把夫妻之间对一方之恨, 讲给孩子, 让孩子也跟着一起恨“ 抛弃了我们的爸爸” 或“ 抛弃了我们的妈妈” 。这样的做法, 会直接伤害孩子的感情生活, 这样的孩子大多数都会表示“ 我以后决不爱谁, 决不结婚” 。父母应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夫妻离异,夫妻要时常关心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感到双亲的存在。父母应该共同协商如何去更好的关心爱护孩子,让她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有着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人生观。另外让子女广泛接触社会。为了避免单亲家庭单纯“ 单亲” 父或母的影响, 要使孩子尽量多接触社会, 弥补因缺父缺母带来的对角色模仿的单一。孩子最初的角色模仿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单亲家庭的子女长期与父母的一方生活, 跟母亲生活的, 模仿女性比较多,跟父亲生活的, 模仿男性比较多。这样就要使孩子通过大众传播、电视、电影、广播、图书、社会交往等等, 广泛接触社会, 弥补缺父或缺母对角色模仿的不足
(二)、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原则
家庭是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父母与孩子都是在不断成长。所谓共同提高的原则,其涵义是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通过教育孩子而教育自己,与孩子共同成为家庭教育过程中发展、成长的主体。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而教育孩子,通过教育孩子、向孩子学习又反过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经验学识,从而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首先要求家长必须时时意识到教育子女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深化自身人格,升华自身道德个性的过程。只有父母各方面的素质和水平提高了,才能为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因素和条件。其次,家长要与孩子相互学习。虽然在相对的角度上家庭中的受教育者是孩子,但孩子总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他们的知识经验范围与家长所具有的范围往往是交叉的,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速度和频度方面往往优越于家长,孩子生来无拘束无偏见,也可能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倾向性及对事物态度的评价体系。为此家长切勿小视孩子,切勿居长为大,而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知识和才智,尊重他们的立场、观点和看法,特别是当孩子正确时,家长要虚心向其学习以至请教,在教育过程中与孩子相互交流,相得益彰。当然父母与孩子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所差异。父母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生活中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同时也给与她们一些建议,通过一些生活中细小的事情来告诉她们一些道理,让她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了解自己,学会为人处世。
(三)、家庭气氛融洽,亲子关系和谐的原则
关键词:《羚羊木雕》;主题;突破
《羚羊木雕》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围绕“我”擅自把爸爸送我的珍贵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父母又让要回来的故事。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羚羊木雌》反映的主题应该是:批评父母不当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间的感情,揭示了大人重财轻义的做法对孩子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近几年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文章主题是:孩子也应该学会珍惜,珍惜父母的感情,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两种主题各有道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设置问题: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是正确的,子女应怎样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子女又该怎样对待?孩子们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不要重财轻义,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的感情。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就没有很好的挖掘教材,我们应该能更进一步的让孩子认识到“我”也有错,父母的情也是情,从而完满的达到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过去教这篇文章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可是主题挖掘到一半,就没有办法进行了,所以只好草草收场,强塞个学生说孩子也有错的地方,应该学会尊重父母,教育效果甚微。今年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张小小的幻灯片却是主题的突破柳暗花明。
依照过去教这篇文章的经验,学生在挖掘了主题一之后,虽然也觉得“我”的做法也不妥,但苦于没有材料支撑,即使说孩子不对也就蜻蜓点水,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正方父母错了,反方孩子错了。并且为正反方准备了充分的辩论材料PPT.(见下):
一、正方理由
1.爸爸说过是给我的,我就有权支配,有权送人,不能说我自作主张,既说给,又说没有允许我拿去送人,这是自相矛盾的。
2.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伤害了孩子之间的感情。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代俗语)
4.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5.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
7.真正的友谊是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考验。(马克思)
8.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意大利・薄伽丘)
9.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曾为我做出过很大的牺牲。
10.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孩子的友谊,他们将自己的感情强加在孩子们身上,往往做出伤害孩子感情的事。
11.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斯托贝
12.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底都很正直的的真正的的朋友。 爱因斯坦
二、反方理由
1.爸爸妈妈非常珍视这只羚羊木雕,因为那不仅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珍贵的工艺品,而且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那是当年支援亚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
2.“我”不像爸爸妈妈那样珍视这个木雕,更缺乏他们对木雕的感情,因为毕竟没有把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大地的经历,也缺乏对爸爸妈妈的理解。
3.“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重视友情,认为“友情无价”,而且往往把友情放在亲情之上,还会认为妈妈“重财轻义”。这是一种感情的错位。
4.这个木雕是决不能送人的,正如她后文所说:“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
5.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珍贵礼物转赠他人,才是“轻义”。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抚养大,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力,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又受过多少委屈!朋友为自己付出的只不过是一条裤子和她父母的责罚,而你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则是十几年的辛劳,十几年的青春!
6.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这恩情是自己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的,可是,课文中的“我”却把对朋友的感情放在父母之上……
7.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 ――汪国真《母亲的爱》
8.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9.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1.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很多针对离异家庭孩子的建议,都是在谈父母离婚之后应该怎么办,这属于亡羊补牢的补偿措施。其实,离婚对于孩子的伤害,早就在离婚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夫妻间的争吵、家庭氛围的紧张冷漠,甚至祖辈之间的对立,孩子都会感觉到家庭的巨大变化。不要以为他还很小,什么都不懂,他可能是不清楚成人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能感受到那种变化之下的危机、焦虑和不安全感。那么,当离婚不可避免时,作为父母,怎样才能将孩子受伤害的程度降到最低呢?
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在争吵中,人的情绪是难以控制、极其消极的。失控的喊叫、发泄情绪地摔东西、推推搡搡,这种场面孩子是很害怕的,对他们的情绪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请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关于离婚问题,可以挑孩子在幼儿园时协商,这样可以减少在孩子面前争吵的机会。或者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暂住,但最好孩子平常就与爷爷奶奶接触较多,愿意在那待较长的时间,否则体验分离焦虑对他而言同样是一种折磨。比如,有些人在离婚过程中会将孩子送回老家,但其实孩子与老家的人并不是很熟,那么这种方法就要慎用。
不能将离婚的消极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在处理离婚问题的过程中,人很容易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与琐碎的事务中,对孩子没有之前那么关心与敏感,有时甚至是冷漠。还有些家长,甚至在无意间将这种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这些是要坚决避免的。离婚不是孩子的错,情绪再差都不能发泄到孩子身上。很多孩子在父母离婚之后情绪焦虑,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错,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惹父母生气,所以父母不再爱他了。孩子会因此感觉很内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安全感。
离婚协议中请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
离婚协议中关于孩子的部分,请多多站在有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角度考虑。处理有关父母职责、居住地点、探望权,以及子女姓氏选择、教育形式和医疗咨询等问题时,孩子的最大利益应当优先考虑――子女最佳利益原则。除了要考虑物质、环境等方面,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情感发展需要。婚姻的终止并不意味着对于孩子责任的终止、情感的终止,这份责任与爱应该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离婚之后积极进行补偿
孩子在父母离婚之后,有一个很长的调适期,可能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巨变阶段 (0〜2年):离异初期,孩子心理各方面会经历巨大的变化。
适应阶段 (2〜5年):父母离异一段时间后,孩子在多方(自身、父母、同伴、亲戚等)的努力和帮助下,逐渐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
定型阶段(5年以上):父母离异5年以上,孩子基本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并发展出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在调适期内,该做些什么呢?
情感转移
无论孩子跟哪一方生活,都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应以积极乐观为基调,用自己的言语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理解他人(尤其是抚养者及其家庭成员),尊重他人,让孩子拥有健康和谐的心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情感上的注意力,还可以调动亲戚的力量,尤其是祖辈,多与孩子互动,让他得到多方面的爱。
父母应保留一定的交流与合作
离婚并未改变孩子的亲缘关系,他们仍然是父母的血肉至亲。抚养的一方或者重组家庭的一方,都要通情达理,以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为共同目标。国外离异的父母与子女常常定期见面,一起度周末,这个很值得借鉴。孩子需要获得父母双方的爱,抚养方强行阻止子女与另一方见面是不利于孩子的,应该创造一个正常、温情的情感交流环境。
Tips:
1. 离异所造成的影响男女有别
很多研究都认为,离婚对男孩的负面影响相对比较严重。尤其在社会调适方面,这种性别差异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