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院心理教研室

学院心理教研室

时间:2022-12-28 23:1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院心理教研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院心理教研室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是我第一次面对大家进行竞聘演讲。我竞聘的岗位是:护理系主任。我把它当作向大家学习和交流的一次难得机会。在此我要把竞聘的感想以及对我院护理系的建设的构想传递给大家。

说实话,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凡事随意而安,尽力而为就好。对于从事管理工作,内心一直充满着敬畏甚至惶恐。但近年来,我欣喜地看到我院在管理上发生的可喜变化:它摒弃了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这里,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那份紧张、温馨和快乐。这种亲情化的教学管理氛围让我陶醉。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以前的一些同事们都相继地走上了中层干部的岗位,并且干得有创意、有激情,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励了我!这次学校又拿出8个中层干部的职位来竞聘,为年轻人创造了一个个人价值增值的最佳氛围,在我的面前仿佛就是一个百家争鸣、各显身手的人生大舞台,舞台上热闹非凡!作为一个年青人,要有勇气去表达自己,要想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不去试试,将来一定会感到遗憾。

那么我适合干护理系主任一职吗?细细想来,自己有三个性格特点可能对这一职位有优势。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对护理教育满怀信仰的人;一个宽容真诚的人;一个勤勉的人。对护理教育满怀信仰一直是我热衷于护理教育的动力,它让我上课满怀激情,深得学生喜爱。同时我也享受着每一次教学上的创新带给我的欣喜。我希望这种特质也能使我在管理上饱含激情并且不断创新。作为一个宽容真诚的人,它使我容易与别人交流,在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互相信赖,彼此支持,这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使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心情愉悦。作为一个勤勉的人,我在工作中总是通过多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庆幸在我身边有很多仁厚可敬的师长,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格和宝贵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由大学毕业时一门课都讲得战战兢兢到现在连上多门都能口若悬河,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享受着勤勉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我在护理教研室工作了十二年,见证了我院护理专业的起步和辉煌:护理专业的学生由当年的在校生不足200人变成了今日的xx人;我院毕业的护理学生已经大部分在国内各大医院成为了业务骨干;教研室的教师个个成了教学能手,学院对教研室的建设也进行了倾斜性的投资,使得护理教研室无论是内涵建设还是育人环境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突破。前辈们在护理专业的课程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建设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已经搭建了非常好的框架,所有这些都为护理教研室赢得了南昌大学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护理教研室也已然成为了我院的骄傲,现在它要由室改系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改变!对于护理系未来的发展,我满怀憧憬!

假如我能够竞聘成功,我将秉承前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勇于争先的优良风范,带领我的护理同仁们去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护理教育管理体系,并且力求创新。

未来的工作重点我把它们总结为“两个突出、两个优化、三个加强”。鉴于时间关系,我只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陈述。

第2篇

关键词:基本职能;青年教师;草根专家;专业化成长

作者简介:郭岩(1973-),男,陕西蒲城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研视野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1/03/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02-01

教研室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与广大教师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门。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来说,教研室需要承担的基本职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仅靠教师个体的努力是远远不可能实现的。如何将教研室的工作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强化教研室职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高等职业学校来说,将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本清源,厘清教研室基本职能

1.厘清教研室职能是教研室健康发展的基石

教研室是由具有同一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直接进行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的基层组织,是系一级执行教学和开展教研、科研工作的基层单位,是教学建设和改革的中坚力量。其基本职能是为具有相同专业背景(学科)知识的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具有指导与研究教学、培养教师个体与群体专业成长、规划设计与建设课程以及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等职能。应让这些教师就本专业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寻求能够有效进行教学的方法途径,使教研室不至于逐渐退化为执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布置教学任务的教学行政基层单位,不至于过多承担与其应有职能关联度较少的行政事务,或者仅仅履行排课、课时计算、召开例会等过于简单化、形式化与琐碎的职能,不至于让教研室的专业性质与行政性质倒置,偏离了本应的工作方向。

2.民主科学的教研室主任选拔培养和任用制度是教研室良性发展的关键

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室功能发挥方面可谓举足轻重,应该是本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具有事业心、责任心、良好的组织与人际协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的专家;同时还应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怕困难,坚定信心。因此,学校要做好教研室主任选拔与培养工作,把教研室主任纳入学科带头人系列,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优秀的教研室主任。

3.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是教研室健康发展的基础

充分利用同行教师的专业背景,鼓励教师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注重教学研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教学问题与困惑,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杰出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营造促使教师潜心钻研教学,不断进取,形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教研氛围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研室文化,增强教研室凝聚力,使其能成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沃土和教师专业归属的家园。

二、有效教研,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获取信息咨询的平台

1.青年教师可以在二次教研中分享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学校的教师外出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较以前有了大幅增加,但是由于办学经费、时间和机会等因素,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大量时间和机会走出去进行交流学习,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在教研室层面进行二次教研,学习、分享部分教师的学习成果,对大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在获取新理念、新方法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有针对性的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其效果将超越自己外出学习交流。更重要的是,这种教研活动成本低、成效快,还可以促进同教研室教师间的合作互助。

2.青年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开拓视野、完善自我

每个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在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研室学、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过程是教师个体在组织内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共同体中的学习、交流、合作与互动,就是教师个体利用自己已有的信息与外部进行对比、交换、借鉴的过程,有利于提升每一个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开拓教师的视野共建知识,分享知识,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

3.青年教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

青年教师由于资历、能力等因素,即使在自己专长的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让他在很高的层次进行展示。而在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成果或想法进行充分的展示,获取老教师的咨询、帮助与完善。这样不仅可以树立青年教师的信心,获取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在老教师的介绍下,让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展示,给青年教师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三、创造机会,为老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1.珍惜身边“草根专家”

在每一个教研室中,都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老教师,堪称“草根专家”。但是由于这些教师的职称、荣誉等基本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这些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对学校的各类活动和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基本不感兴趣,甚至会产生消极情绪。这些老教师能否有效参与到教研室工作中,对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为老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为这些“草根专家”搭建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个在教研室内部进行展示才能的机会,充分发挥其余热,将会有效促进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教研室如果能够经常性地针对这些教师的特长,有针对性地邀请他们在教研室内部做一些教学经验介绍、专业学科建设成果交流等专题教研活动,将会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在教研室中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能够让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反过来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研究,配合教研室工作安排,争取更多的“出头露面”的机会,形成一种“各取所需”的良性循环。

3.组织观摩教学,达到双赢效果

老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每个人都有一套十分娴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驾驭能力。教研室通过有计划地开展老教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展示老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等能力以及养成自觉执行教学规范的习惯。观摩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学习到珍贵的教学经验,更会促进老教师积极进行总结提炼,达到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同时成长的双赢目标。

四、全面组织,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全面成长

1.“面对面”教研,让教师获得集体归属感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智能手机等的不断出新,人们的空余时间都留给了计算机、手机等,而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慢慢变得越来越奢侈,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困难,使大家即使在教研室这样的小圈子里也变得越来越陌生,感觉没有归属感。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不仅可以解决同一个教研室成员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让大家在完成教研活动任务的同时,多交流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从而获得集体归属感。

2.集体参与,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

高等职业学校教研室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工作。在专业调研、走访企业、编制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实践等环节中,如果能够有效动员本教研室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不仅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实践任务,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唤起所有教师的工作热情。

3.集体约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提高

职业学校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需要参加各级各类不同的竞赛,诸如技能竞赛、信息化大赛、创新大赛以及“两课”评比等。如果教研室能够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和发展预期,借助教研室“集体力量”的压力,有计划的安排相关教师参与这些大赛,不仅可以使参加比赛的教师的技能和信息素养等“被动”学习而获得提高,也可以反过来促进整个教研室对某一技能或技术的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熊岚.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

(6):33-35.

[2]杜丽娟,陈文亮,王卓.民办高校英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J].琼州学院学报,2013,(2):46-47.

[3]蒋宏伟.巧借政策之力促全面持续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0):27-28.

第3篇

关键词 科教一体化 联合培养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18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Joint Training Model Study

LI Jingli, ZHEN Tianmin, WEN Nan, GU Jingliang,

ZHAO Fang, SONG Kuimeng, MA Xia

(Shandong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Health Informa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062)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science and co-culture model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integrated joint training model analysis, case studies, joint training, joint training mode detection angles elaborate prospects in order for the domestic science integrated joint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joint training;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为推进教学模式更新,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培养技能型人才,结合单位现阶段实际工作情况,实行科研教学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为国家自主创新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的战略任务;科研院所面临着吸引和培养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打破现有系统界限,彼此联合,相互渗透,优化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则能实现双方的跨越式发展。实行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学生三大参与主体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能够使学生受到校内课堂与科研一线两种教育环境的双重培养,使毕业生适应工作的时间缩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早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需求。

1 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的概念解析

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最早源自“Cooperative Education”,也被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教学、联合办学等。也是洪堡教育理念的三条原则之一: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统一。

世界上有不同机构对“合作教育”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定义。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WACE)认为:合作教育有机结合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当中,反之将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增长的见识带回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在教学与实践结合中联合解决困难,促进教学相长;①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认为: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结合了课堂学习与校外的工作经历,鼓励在校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践工作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获得基本的实践工作技能,并为毕业之后的求职方向做准备;②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AFCE)认为:合作教育计划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在与学校合作的相关教育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相结合的计划,通常情况下提供学生在商业、工业、政府与社会服务等领域进行工作实践的机会,并将其与在校的专业学习课程进行定期轮换。③可以看到,几种定义对于“Cooperative Education”的核心理解均在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相长,最终目标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

本文提出的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指校所联合培养模式,即高校与科研院所通过教学与科研两种渠道联合培养学生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是在有效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双方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并发挥各自潜在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联合培养模式。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各自的职能定位、文化背景、优势学科以及学生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该模式具有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学研一体等特点。④

2 国内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案例分析

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模式

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⑤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957年,医科院与协和医大结合。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签署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协议,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部分专业合作办学,两校及其院系互不隶属。2006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接受中国教育部和卫生计生委双重领导。

北京协和医学院模式走的是一条由教学向教学与科研一体化转变的道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拥有丰富的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与科研实力强劲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进行院校合一,联合办学,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为医科院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医科院则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为协和医院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者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堪称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

2.2 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优势、强大的师资力量和高层次学生来源,国科大形成了由北京的4个教学园区、京外的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国的11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组成的“大学校”。⑥

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走的是一条由科研向科研与教学一体化转变的道路,其优势集中体现在:一是国科大拥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实践条件。学生入学后先集中学习基础课程,再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一起开展科研实践,并完成学位论文。分布在各个研究所的260余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实践平台。二是国科大拥有雄厚的任课教师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课程。每学年,有院士69人次、教学科研骨干2249人次以及海外知名学者142人次亲临教学一线,开设研究生课程1568门。强大的科研实践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壮大贡献了力量。

2.3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模式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前身是原山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1983-1995)和原山东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研究所(1996-2001)。1983年,为开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山东医科大学成立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后于1996年组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研究所,后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山东医科大学成立成本测算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新山东大学成立后,为充分体现该学科交叉学科的特色,成立了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通过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到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鲜明的时代特色印记与学科发展历程,教研室成立之初是为开辟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领域,教研室成立后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为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伴随着师资力量的壮大和研究领域的拓宽,管理和政策成果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社会医学与卫生政策研究所,后到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最终成立。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不断增加和变换职能。

3 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前景探测

近年来,校企联合办学,校所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基地等遍地开花,科教一体化模式被广泛应用和开展。除高等教育外,一体化教学也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当中,促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科教一体化联合办学模式对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讲,良好的合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本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为例,对其联合办学模式进行了解析,并针对其发展前景给出建议。

(1)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合作双方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根据需求对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依据因地制宜和多样化原则,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分析科研需求,利用高校与合作单位的各种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两者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开展联合培养。

(2)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以高校或科研机构作为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的中心主体,并有多主体进行网络式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培养;以项目依托的联合培养为主要形式,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教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

(3强对各阶段各过程的管理,从经费、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教学人员参与科研合作,加强导师管理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健全管理机制。

*通讯作者:甄天民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科教文一体化联合办学模式研究(编号:W201431);基于SoLoMo理念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规模化拓展(编号:W201432);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编号:W201434);和谐医患关系视角下的医院文化建设研究(编号:W201433);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研究

注释

① 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② 李晓.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

③ 肖国芳,吴松,彭术连.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23-25.

④ 宋力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第4篇

基于陕西丰富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以及陕北民歌所具有的特色文化内涵,对其保护、传承、挖掘、研究与发展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专业平台。西安音乐学院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筹划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形成特色发展。经过多次讨论与实地考察调研,2011年决定新增“陕北民歌演唱方向”表演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面向社会招生,生源目前主要针对陕北延安、榆林等地的民间歌手。其核心理念是进行陕北民歌演唱人才的培养、陕北民歌演唱方法与风格的研究及作品挖掘,用科学的发展观和高等音乐教育的规律,建立“陕北民歌演唱”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的特色教学体系,最终达到弘扬和传播陕北民歌的目的。

一、陕北民歌发展现状

1、歌手现状

目前,虽然演唱陕北民歌的歌手有很多,但大多数并不是单纯地将演唱陕北民歌作为兴趣爱好,他们与王二妮等陕北名歌手相对而言,生存状态不容乐观。陕北民歌手为了改变自身生活条件,不得不满世界“跑场子”。一些坚守在民间的陕北民歌手,他们的舞台或是一方空地,或是旅游景点门口的小角落,他们为路过的人群或游客演唱陕北民歌,用最原生态的声音演唱给群众听,并从中获得微薄的报酬。这些歌手好似遗落在人间的“精灵”,在有意无意中传播着陕北民歌(任思谕,浅谈陕北民歌歌手生存之现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0):27)。

为了陕北民歌传承后继有人,陕北地区也组织了很多培训机构,举办了专门的赛事,给那些嗓音条件好、热爱民歌演唱事业的歌手进行培训,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但结果不十分理想。在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6月组织的考察调研中,延安群众艺术馆馆长陈永龙说:“为了提升传承与发展,我们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爱好者进行培训,最小的有八九岁,最大的有八十多岁,培训的目的我们摸不着。我们各位青年歌手都在办培训班,对学员培训一定时间就带不了了。近年来我们虽然也搞了几届陕北民歌大赛,但对人才的培养很盲目。”安塞民间艺术团歌手王建宇说:“站在歌手的角度讲,我们希望将自己的素质提高,不知怎样提高;很想学,不知怎样学起。”

2、作品现状

传统的民歌多是劳苦大众生活情绪的表达,偏于悲情;延安时期的红色民歌,主要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写照,鼓舞斗志,多于激昂。这两类作品在曲谱上,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搜集与整理,已基本完成,缺的是反映人民对新生活情怀的抒发以及符合新时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新民歌创作。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说:“陕北民歌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已经很广泛了,现在是我们要精心打造,有创意、有新招;总是原地踏步,在。底层次。的范围内运行,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很难给民歌艺术的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尚飞林,保护和发展民歌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由陕北民歌大赛引发的思考[J],音乐天地,2007,(5))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协主席贺艺提出:“我们的创新必须注重时代背景,陕北民歌的自身发展要有突破,题材要广泛,形式要多样。一是保留原有的陕北传统民歌,以自然形态的风格演唱;二是对原有的传统民歌,根据新的内容需要进行改编;三是用陕北民歌素材创作各类型的声乐、器乐,包括独唱、重唱、合唱,民族管弦乐作品、交响乐作品、歌舞、音乐剧、舞剧、电影、电视等音乐作品。”还有学者认为“由于缺乏创新与超越,陕北民歌的创作处于一种严重停滞和衰微的状况。”这确实是造成陕北民歌发展无力的原因之一。缺乏既能编又能唱,且能将新时代、新气象融入陕北民歌,能将民歌中的情感如实表现出来的高水平创作者已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可见,陕北民歌的现状无论是从歌手,还是作品的创新上都不容忽视,期待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设立“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可行性分析

西安音乐学院地处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本土文化资源,一方面利于招生和采风交流,另一方面也便于进行教学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再者,由于本土文化的易通性优势,陕北民歌进入本地区的音乐院校,容易使学生对本地民歌产生兴趣和建立起较深的感情。除此之外,西安音乐学院经过六十多年的积淀,有着丰厚的教学资源。

1、拥有一支较强的演唱教学师资队伍

西安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于学院组建初期即1948年就设立了,1956年正式成立声乐系。目前设有美声、民族和钢琴三个教研室。民族声乐教研室在编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5人。应该说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在理论研究民族声乐多元化演唱人才培养的方向、策略、措施、教学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实力和教学实践经验。

2、拥有一支音乐基础技能教学团队

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作为音乐院校的基础专业课,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以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为中心,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能训练,从而为学生日后从事音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西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组建于1956年,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已拥有一支力量雄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研究梯队。2008年被省教委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基地。在“陕北民歌演唱方向”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方面,该教研室做了针对性教学测试,并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开展基本音乐技能训练。

3、拥有理论研究和创作团队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作曲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并且在理论研究和创作方面具有相当实力。音乐学系正式组建于1994年,设有中国音乐教研室、西方音乐教研室、综合理论教研室和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目前拥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作曲系始建于1956年,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1人,且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他们的加入,将对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创新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4、已形成一定的特色教学模式

西安音乐学院经过前期的宣传与筹备,于2012年起开始“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招生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学,至今已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以“陕北民歌”为代表的特色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在保留“一对一”声乐教学形式基础上,建立了“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演唱与交流学习平台,并结合“重唱、合唱、歌剧等舞台艺术排练课”,形成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复合型、多层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既要保留原生态风格的“原汁原味”,如方言的特色、咬字吐字的特点及特殊的韵味等,又要加强歌唱技能和基本功的提高教学。在发声教学法上,将保持风格纯正作为目标,不以西方声乐演唱或当前通用的民族演唱方法进行训练,只在演唱技巧上做适度的调整。在伴奏形式上,除了本校通用的钢琴伴奏外,还与民乐系合作,将民乐队伴奏引进课堂(如板胡、二胡、古筝等),增强演唱韵味。同时,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视唱练耳、钢琴艺术指导等音乐基础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文化共同课的学习,使陕北民歌演唱方向学生在音乐基础技能与音乐理论文化层面进行加强,以促进陕北民歌演唱人才素质的提高。

三、设立“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意义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说:“陕北民歌从挖掘到推广,从整理到传唱,从传唱到遍及中国大地的过程已经走完了。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提高,提高的核心是专业人士的进入。”(尚飞林,林媛,对陕北民歌演唱格式化以及造成审美疲劳等问题的批评[J],音乐天地,2007,(2):5)而高等专业音乐学院作为音乐学习的最高学府以及与社会音乐文化艺术活动的交流融合,对弘扬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解决基层歌手与民间艺术团的再教育问题

一个好的歌手不单要具备好的嗓音,音乐理论也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在历届举办的陕北民歌大赛中,常常会涌现出一批演唱天赋极高的歌手,但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却十分欠缺。在专业音乐学院设立“陕北民歌演唱方向”,就可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正如第一批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学生所感悟道:“我是陕北靖边人,从小听着陕北民歌长大,所以对陕北民歌的感情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作为西安音乐学院陕北民歌演唱方向的在校生,自己在唱陕北民歌时有着当地方言的优势,不足的一点是在入校前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只懂得凭借嗓音条件喊出来就是唱的好。但是入校后经过老师的指导,才明白唱陕北民歌也需要方法,不能一味的只靠嗓子,追求音高。”

西安音乐学院开设“陕北民歌演唱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为陕北民歌传承和发展搭建了专业的传播平台,得到了好评,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在延安调研座谈中,安塞民间艺术团歌手王建宇说:“站在歌手的角度讲,我们缺的第一个方面是:很想学,不知怎样学起;第二个方面是:想提高自己的素质,不知怎样开始;第三个方面是:没有新作品;第四个方面是:对挖掘出来的陕北民歌怎样发展与创新;第五个方面是:能不能有好的歌词、好的作曲,协调好作品、歌手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在西安音乐学院开设陕北民歌演唱方向,解决了基层歌手与民间艺术团所纠结的问题。”

2、有效推动陕北民歌的传承

首先,在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开设“陕北民歌演唱方向”,开启了陕北民歌在专业音乐院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大门。将演唱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陕北民歌演唱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改善、在改善中推进、在推进中完善,用高等音乐教育的科学教学方法培养更加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利用高校教学资源和高等教育的科学规律,创建科学合理的陕北民歌特色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稳定、长效”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陕北民歌的目标和任务。

第5篇

考试、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学完以后的掌握情况,他所获得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无关,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仅把某门课考试成绩作为一个依据,用来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获得学位和评优。对于学生本身考试仅仅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学分,最终获得毕业文凭及学位证书,而不关心知识掌握情况,更没有考虑到这门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根据当前考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1考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方法存在一些非定向形式。表现在,一是多闭卷少开卷;二是多理论考试、少实践考核;三是多笔试少答辩;四是多一卷定成绩、少考试综合评价;五是试卷单一,侧重教材,多考核知识的记忆、少评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1]。

1.2考试内容与其他学科无关传统的考试内容只限于学科教材,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多数是选择题,答案统一。而学科间的联系、病例分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主观分析题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有的学科划定考试范围,试题过于容易、题量较少,试题质量不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1.3考后试卷分析不够部分学校或教研室,考后不进行试卷分析,进行分析的也仅是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成绩做个简单的图表分析,查看一下学生成绩优秀率或及格率,很少分析本试卷中各章节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强的内容。学生在考试后仅知道自己的分数,缺乏试卷信息的反馈。

1.4考试管理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考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考试工作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对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虽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和实施。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数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教研室、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很少过问,很少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

1.5考试题型标准化较多有的学科考试题型一成不变,即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试题占比例较多,而综合性分析、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等应用试题占比例较少。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更有的教师考前划定重点,命题无科学性,无法评价学生实际水平,使考试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1.6考试评价重视分数化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考核评价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造成学生以取得高分、保证毕业为唯一目标。考试获高分是学生最大愿望,死记硬背获高分有之,找教师改分的有之,唯60分万岁大有人在,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基础医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考试目的、考试方式方法、题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照此下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有可能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在我院基础医学课教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中,多采用旧的传统考试方法,表现在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以闭卷、书面考试的多,只注重记忆理解,忽视综合分析,各门课考自己的课程,根本与其他课程无关,难以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中占比例较高(70%以上),有的把期终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达100%,出现一卷定终身,完全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同样造成不少学生考试不及格,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学生以学为主,考试是主体,为了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方法和评价单一性,我们曾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9%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运用的考试方式和评分不够合理,8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89.6%的学生表示欢迎形式多元化、灵活、科学的考试方式,对于高年级课程应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思考题,以突出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3国内外医学院校考试状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校,在20世纪中后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4],主要着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实行对教学全程的考核,体现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考试多为开放性试题,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由学生自由发挥。在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试实施了改革。例如,开展了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实验操作、口试、答辩、闭卷或开卷考试、成果演示和在线测试等[2]。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给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2年,我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考试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程一开始,就宣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并同时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合作,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中。通过教研室讨论,制定考试方案,树立统一思想,并把考试改革实施公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上报学校考试中心备案。

4.1考试改革我们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生理学课程中进行,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考试考核办法》,从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修改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的情况确定考试范围,对旧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局面,制定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课程考核中,新的考试成绩组成有:一是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30%-40%,包括课堂测验(占平时成绩60%,进行3次)、学习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30%,进行3次)、小组成员互评(占平时成绩10%,是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最终决策、掌握程度、贡献大小)。二是自主命题知识竞赛,占期评成绩10%-15%,分为教研室命题竞赛和小组命题竞赛、先笔试通过一定分数的学生才能参加竞赛,这部分学生可获得另外加分,由教研室老师组织实施。三是期末考试,占期评50%-60%,以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课成绩并入机能学,不记入期评成绩)。

4.2实施后的效果我们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考试评价,教学特点:①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课程知识只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推迟到下一学期。②开展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3次的个人课堂测试,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③学习期末开展自主命题知识竞赛活动,并把知识竞赛成绩与期评成绩挂钩。④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改革,把以往规定时间、地点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不间断的评价,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改革所在。命题基本情况:①题型多样,有选择题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A3)、简答题和应用分析题7种。其中案例分析为首次出题,客观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本次命题与以往不同,命题难度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接近,理解与应用题目占绝大多数,且有少数题目超纲;②没有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增加了临床案例分析组选择题(即A3题);③命题考试着重是考查学生对生理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④客观题全部为选择题,占75分,每题1.5分,分值比以往高。试卷分析:试题难度在0.4-0.8之间占70.3%,0.9以上为7.14%,0.3以下为20.37%,说明本试卷有点偏难;区分度0.4以上占7.4%,0.3-0.39占22.22%,0.2-0.29占35.19%,0.19以下高达33.33%,说明本试卷区分度不算好,以后命题时应注意,争取区分度在0.4以上。全卷α系数为0.76,说明试卷命题重复测量的可靠性不错。

5考试后成绩分析

第6篇

儿科

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谢祥鳌 广州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崔玉涛 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高级医师

夏 蓉 首都儿科研究所主任医师

陶 海 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赵 辉 中国人民总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郭秀芝 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郑 军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周忠蜀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范钦颖 中日友好医院保健科主任医师

柳国胜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

余继林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陈大坤 首都儿科研究所肾内科主任医师

张 峰 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

张思菜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刘晓红 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齐宇洁 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刘晓雁 首都儿科研究所皮肤科主任医师

许鹏飞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刘惠丽 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李 璞 新世纪儿童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

李建阳 首都儿科研究所口腔科主任医师

王立文 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福霞 煤炭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于 刚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汪 云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妇产

翟建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盛 晖 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范 玲 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

罗立华 北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赵燕玲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周 莉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张 华 北京佑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张 龚 北医三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乔 杰 北医三院生殖中心主任医师

朱 梅 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叶蓉华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

王山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心理

茅于燕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文馥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

尹文刚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震雷 北大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副教授

营养

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博士

陈 伟 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肠内营养科营养师

教育

孟 迁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冯夏婷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教授

小 巫 美国教育学硕士

安全

孙长怡 北京宣武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亲子关系

郜 莹 台湾资深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作家

阅读

第7篇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实验教学实践 ;药理学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校教研2007B09)

作者单位:530021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搞好药理学教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2002年至今,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已连续5年担任留学生全英文药理学教学,在不断总结全英文理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全英文的实验教学方法。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及该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高质量的实验教材和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全英班的留学生大部分没有学习过汉语,因此,教学全程必须使用英语才能让学生基本适应。但目前关于实验方面的英文教材比较少,即使有,内容和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没有适合的教材可供使用。因此,结合本校的实验教学具体情况,本教研室自行编写了《Guide to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一书,其内容参考了目前本科生正在使用的实验教材[1],共包含15个经典的药理学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Purpose”、“Drugs”、“Instrument”、“Principle”、“Procedure”、“uestions”等各项,内容丰富详实,以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指导操作及课后思考练习。本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留学生的所有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较好的英文听说能力。本校为了培养一支能担任全英文教学的教师队伍,每年都从各专业教研室抽调部分教师全脱产轮流参加为期半年的英文培训,5年来,35岁已下青年教师中已有近80%均通过了英文培训,而这支高素质的年青化师资队伍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2 合适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时间安排上力求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这样通过相应实验的开展,学生才能进一步对理论内容有直观的认识,增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验证,强化记忆和理解。

备课是组织好整个教学活动,保障课堂质量的前提。尤其对第一次用全英文授课的青年教师来讲,做好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对保障质量尤为重要。首先,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每一个重点、难点及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具有较好的专业英语基础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实验课中除了涉及与本专业相关的术语之外,同时还涉及很多解剖术语及常用器械、用品名称,所以教师课前一定要掌握规范的英文实验用语,这样才能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指导实验操作才能游刃有余。其次,由于每次实验的时间有限,教师课前讲授的时间不宜长,不能再照着实验教材照本宣科一遍,因此,教师课前最好准备印发一些简单的讲义或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英文课件,言简意赅的讲述本次实验的相关理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以尽量多地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最后,每次实验课前应做好充分的预实验,这样教师才能对本次实验所涉及的器械、药品、动物等有全面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保证实验带教的顺利进行。

3 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笔者在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使某些抽象的药理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与直观化,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就必须注重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充分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如幻灯片、录像等电教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是全英文理论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手段。目前本校的实验室全部是多媒体教室,这就为教师播放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英文课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实验室引进了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该系统软件可让留学生采集、处理生物信号,同时还可观看模拟实验、相关习题等。同时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械、设备拍摄了每一次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并把该实验录像存放在每一台计算机上,由于录像图象清晰、动作准确并可重复放映,这样同学们可先观看实验操作过程,也可边看边做,既提高了同学的动手兴趣和信心,也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实验必须人人动手、分工协作,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每个教学实验的工作量均考虑为4~5人一组用3~4 h完成,因此一个学生是无法承担所有工作的,必须进行适当的分工协作,分别进行试验、观察,汇总结果,才能进行一个完整的药理学试验。学生必须从准备最原始的材料入手,如材料的收集、试剂的配制、仪器的安装调试、用具的清洗、仪器的操作等。课程还提供一个自行设计、进行试验的机会,相当于是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因是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又是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进行操作、认真对对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不能偷懒、不能造假虚构。

4 尊重留学生的民族文化

由于受本国和留学国两种文化、习俗的影响,多数留学生的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即指导实验操作的同时,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轻松的沟通。教师应通过提前交流,熟悉留学生英语发音的特点,逐渐减少与他们的语言交流障碍。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国情特点,尊重留学生的民族文化,这样有利于消除他们对异域文化和国情的陌生感,会使教学过程显得亲切自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由于留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其实验课课堂中的表现与国内学生具有一些差异。比如有些留学生因宗教原因不能处死动物。对因和生活习惯,不愿亲自处死动物的留学生,教师会帮助这些学生完成操作,然后由他们自己进行尸检观察。这些做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学生的好评。

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招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对外开放,扩大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的接轨,将有更多国家的留学生进入我国医学院校学习,留学生英语教学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如何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摸索和完善适合留学生特点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仅对改进留学生教育,亦将对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可为其他医学学科的留学生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需求的高水平医学留学生,为提高我国医学教育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莫书荣.实验生理科学.科学出版社,2003:30.

[2] 田强,饶晓红.高等医学院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610-1611.

第8篇

一、专家讲学

会议特邀意大利罗马圣・桑塔切里亚音乐学院教授、乐理和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玛丽亚・帕姆里(Maria Palmtdli)进行讲学。在讲学中她强调视唱的训练从读音名和节奏开始及加入装饰音后的读法、唱法,提醒人们注意视唱练耳音乐曲目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及作曲家所处的历史年代和应有的演唱风格;还作了关于作品演唱时的速度变化练习,阐述了这种练习的目的、意义及其训练方法。

二、教学论坛

本年度教学论坛是继“2007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论坛之后的又一次教学论坛,也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学术内容。论坛由教授、教研室主任论坛,教材教法论坛,青年才俊论坛,研究生论坛等四个部分组成,来自全国音乐艺术院校视唱练耳专业的教师及有关人士三十多人参加了活动。

在教授、教研室主任论坛上,上海音乐学院蒋维民教授作了《介绍上音视唱练耳教学的若干情况》的发言。他说:根据上音学生的情况,他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上注意教学进度环环相扣、斜坡前进;在练习中,注意利用公式、顺口溜、条理归纳等方式进行训练,之后找出重点和难点,并进一步练习。

西安音乐学院王高飞教授作了《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主要谈了:①准确定位学生的研究方向,包括教学型、技能型、创新型、研究型等等:②导师的个人素质。包括导师在信息资料、研究方法的掌握,知识的丰富和实现全方位能力的突破以及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等方面;③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获取知识、专业技术、创意研究、论文写作与表达等能力以及学术道德的培养;④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国际视野。

吉林艺术学院孔云霞教授作了《从“基本技能”到“音乐本体”的理念变革》的发言,对我国视唱练耳学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然后从“源于音乐,回归音乐”的教学理念出发,讲述如何通过音乐感知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并认为视唱练耳学科加速了音乐文化发展的进程。 南京艺术学院的滕缔弦教授以《Barbershop合唱及其对我视唱教学的影响》为题,播放了本人在国外参加合唱的表演及录制的教学CD,阐述了如何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才能达到录制合唱的要求,以及肢体语言对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晨炜教授以《期待可持续发展的视唱练耳》为题,从哲学、音乐学等八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了视唱练耳这一音乐基础学科。

东北师范大学尹正文教授以《多声部实践教学》为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办多声部视唱比赛及音乐会等,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形态,并认为小组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应力求表演形式多样、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体裁多样等等。

在教材教法论坛上,上海音乐学院周温玉,中央音乐学院王禾、王时,天津音乐学院傅红妹,西安音乐学院权思分别介绍了所在学校及个人的教材出版情况。此外,武汉音乐学院李金华,中央音乐学院张浩、付妮,中国音乐学院彭世端,哈师大教师尹正文作了发言。

在青年才俊论坛上,中央音乐学院郝卓亚以《教材建设中的多元化思维》为题,讲述了如何克服不能顺利读谱的因素如谱号、拍号、音高、节奏等,并介绍了《节奏与读谱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夏月以《“音乐作品听觉训练”课程的构思与实践》为题,讲了开课的背景、目的、与视唱练耳课的异同、现有教材和准备工作等等。武汉音乐学院李丽娜以《对视唱练耳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为题,阐述了突出“功能性”听觉技术教学理念、明确专业核心技术结构、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测评标准等等。西安音乐学院葛卉以《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问题的思考》为题,谈了民族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属文化范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因此有独特的音乐思维。中国音乐学院孔奕以《论视唱学习中的音乐力度训练》为题,谈了音乐力度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发展沿革、熟记力度标识与练习、无力度标记的力度处理与练习、音乐力度的感知与联觉练习、音乐力度的风格认识与练习等等。上海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宁楠以《视唱中的呼吸》为题,谈了表达音乐与呼吸的关系,并举例证说明。

在研究生论坛上宣读论文的有:中央音乐学院裴聿茹的《传统和声对视唱延展练习的作用》,武汉音乐学院汪静的《音程级理论在现代音乐视唱教学中的应用》,徐静苇的《论基本乐科习题训练的功能与编制标准》,西安音乐学院凌娜的《从音乐审美心理学原理谈实际音响音乐作品听觉训练》,沈阳音乐学院扈艺宝的《首调训练方法在多谱号视唱中的应用>,东北师范大学李盼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的音准问题》,孙晶莹的《浅谈视唱练耳在合唱作品中的重要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郝谨的《视唱练耳课程的定位与思考》,西安音乐学院沈燕的《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李鹤的《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即兴创作》。

三、观摩演出

本届视唱练耳艺术周共有四场演出。“‘未来之星’全国音乐艺术高校视唱练耳专业音乐会”由来自全国各地音乐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包括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专业学生。“古典与现代音乐会”上半场是中央音乐学院2006级作曲系、指挥系学生通过改编原作以加强视唱练耳教学的视唱作品,下半场是“‘八风’无伴奏合唱组合”的特邀演出。“挑战视听音乐会”上,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乡苗族农民合唱团演员们是地道的农民,他们穿着自己缝制的民族服装,唱着亨德尔、伯恩斯坦、比才、舒曼、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合唱作品,使听者感到震撼。“全新演绎――合唱作品音乐会”是杨鸿年教授应邀举办的讲座音乐会,他结合由48人组成的少年合唱团的演唱来说明合唱时出现的音准问题,比如音准与速度、节奏、力度、音区、旋律线、和声、调式、调性、音律、呼吸等等。精彩的演讲和少年合唱团的演唱不时引发出台下热烈的掌声。

四、视唱比赛

全国音乐艺术高校视唱改编、创作及演唱大赛向全国音乐艺术高校视唱练耳及乐理教学联盟征集由名曲改编及新创的视唱作品,共收到了130份参赛作品。上海音乐学院周温玉、北京戏曲艺术学院黄珊珊、武汉音乐学院李丽娜、中央音乐学院刘思军、上海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宁楠、天津音乐学院王丁丁、中国音乐学院孔奕等分别获得了教师组大奖,另外还有18位教师的27部作品获得了教师组优秀奖;10部作品获得学生组大奖,29部作品获得学生组优秀奖;20多部作品获得视唱演唱大赛的优秀表演奖,11部作品获得视唱演唱大赛的表演奖。

此外,作为本届论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艺术周期间,作为承办方之一的深圳迪索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对视唱练耳教学新产品“迪索音乐通”、“迪索音乐伴侣”等数字化教学、考试系统进行了介绍,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

第9篇

一 以下为本学期心理卫生协会主要工作列表:

1. 3月中旬心理小组活动开始

2. 3月27日到嘉禾园小区的中国科学院幼儿园 联谊

3. 4月24日组织全体会员观看了影片——《美丽人生》。

4. 4月末开展了2019心愿征集活动——心愿箱

5. 5月10日---11日 到中国地质大学参加第六 届“江城之星”心理健康大赛

6. 5 月15日到6月5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5.25”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周

活动概况:

时间

地点

内容

参赛人数

5月15日(周一)下午

2:30---4:30

足球场

“江城之星校内赛”

70

5 月24日(周六)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剧大赛

剧组人员

5 月26日(周一)晚上6:00---9:00

:学术报告厅

电影《阿甘正传》欣赏与讲解

98

5 月28日(周三)晚上

6:00---8:30

学术报告厅

心理讲座《恋爱心理学》

135

6 月 5 日(周四)下午

2:30—4:30

二楼阶级教室

心理竞赛决赛

145

5 月26日---30日

行政楼门前

心灵展板展览

全院学生

二 活动得失

本学期协会工作从整体而言达到了预期标准,但在局部上仍待改进,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得失:

优点:

1.密集的大型活动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了协会的凝聚力,加强协会协会与领导、老师、会员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2.会员从中学到很多心理学知识,并在快乐的协会活动中得袄成长。

3.心协的价值得到了全院同学们的认可,并赢得了更多优秀大学生的心声。

4.在活动中,协会绝大部分工作人员用心负责,积极性高。

缺点:

1.各部门沟通虽比上学期有所增多,但还是没有达到信息畅通,一些工作没法得到落实。

2.外联部需加强外联力度

3.组织部需提高全体干事的现场组织

4.忽视了一些活动中细节

5. 小组活动需要创新

以上是活动得失,本学期活动繁多,充分考验了我协会的能力,能取得圆满成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三 活动意义

本学期协会工作以“创建更多协会资源” 和“想学生所想,为学生所做”为目的,用全体会员的实际行动向我警院师生传递了一份诚挚的关怀,增强了我院学生的进步意识,使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了人类的心灵之美,并对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悟解。我协会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院师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在举办大型活动的同时,我协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协会工作人员继承心协的节俭传统,这是令人欣慰的。我协会07级工作人员经受多次考验,成长迅速,逐渐继承了老一代心协努力奋斗的精神,相信他们会将心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学期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协会的影响力,这其中离不开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心理教研室老师对我协会的指导和帮助。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研组以某涉农高职院校为例,通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调研与访谈活动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寻找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约性因素,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增强教师的获得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从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教学核心能力、教学持续能力等现状及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教学培训情况以及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情况等影响因素展开,对学校教师展开随机调查。为保证调研的全面性,调研组对部分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和部分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访谈,兼顾了学校各个层级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自身知识体系不尽合理样本显示,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有42.5%的教师仍不太娴熟;问及“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哪些内容”时,95.4%教师选择“教学设计能力”,但具体到操作层面,教师表示,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无法妥善处理好教学内容、高效完成教学设计。访谈得知,这一部分教师基本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缺乏基础性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尚未科学把握学生发展规律,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有效性亟待提升。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主观上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不够重视。部分教师授课过于简单,还不能做到课前仔细分析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活动,有时会堆砌一些过时信息或者无教育意义的元素,所授课程的显性特征无法突出。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中,自我发展也受到阻碍。二是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参差不齐。PPT授课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九成以上教师将多媒体教学视为一种固定的教学形式。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约有三成教师的在线课程设计较为科学合理,但专题网站的建设与平台开发还很缺乏。

(二)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不强样本显示,约有八成以上的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仍需加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为29.1%,他们教龄一般为3至5年,职称多为中级及以下,实际操作技能不够扎实,参与企业实践次数也较少。35~45岁中年教师占比为58.9%,教龄多集中在11至20年。尽管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擅长理论知识的言传身教,但一部分教师仅局限于已有教案,满足于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对操作、案例等层面实践性知识的获得缺少长期不断积累的动力。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工作重心仍停留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尽管大多数教师坚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但在科研、管理等工作与教学工作发生冲突时,大部分人常常无法兼顾,难以两全,尤其是持续深入到企业行业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时,时间上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二是教师教学自主性不强。部分教师平日里多满足于不出错上完一堂课,但受招生影响,优质生源少,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经验导向的教学实践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欠缺样本显示,教师参与教改项目的最高级别主要集中在“省级”“校级”中一般类别的课题,占比依次为27.6%、25.7%。访谈中,一部分教师反映对教改类课题研究兴趣不高,更愿关注科研项目;一部分教师则认为教改项目难度系数大,自己还无法胜任。在回答“您是否经常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时,尽管59.9%的教师选择较多进行教学反思,但往往限于简单的教案重新整理,37.7%的教师反映在优质微课、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教学能力还极其欠缺。究其原因,一是教研室的基础地位及作用发挥不够。教师所在教研室以团队为单位,共同进行教学合作研究的项目不多,开展的各类教研活动多表现为上级会议精神传达,缺少教学经验的分享,对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二是教师自主研究能力不强。教师教研意识整体不高,通过教研组集体研讨、听取专家报告以及教学之后进行的自我总结不多,更无法站在一名研究者的视角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

(四)学校制度环境支持不够样本显示,在选项“提升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措施”中,“教学培训”“外出进修”“自我进修”“岗前培训”的占比依次为71.9%、68.2%、56.7%、44.7%。一部分教师反映,职前培训时间较短,职后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教学过程中多是靠自己摸索,资深教师给予的帮助与指导微乎其微。在“教学技能比赛对您个人的教学能力提升是否有帮助”时,73.1%教师选择了“有帮助”,这表明教师从内心深处希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对“优质微课、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能力有所提升”的诉求尤为迫切。访谈中,个别非主干专业的教师还表示,近三年内未曾参加过任何教学类培训,这必须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组织的相关培训仅限于“听讲”层面,没有做到结合教师发展方向进行“定制化培训”,处于“被动”提升阶段,一部分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到主动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二是教学考评制度不够合理。目前,教学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过程性评价不够,评教活动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尤其缺少对青年教师群体的针对性考核机制。加上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研,相关激励政策不到位,导致教师对教学改革缺少热情,教学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架构教学能力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能力体系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一要树立“回归本分”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加强教学操作、实践指导、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等核心教学能力的再教育,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潜心教书育人,提升教学有效性。二要实施团队建设工程。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结合专业群建设,组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规模适度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在团队项目实践中重点关注团队成员个人教学技能的获得,同时关注良好师德师风的养成。

(二)强化教学组织建设,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基层教学组织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机构,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直接载体。一要推进教研室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内部治理体制逐步形成,发挥其基础作用。高校可以制定专业教学研究主题,精心研制专业教学标准和实习实训教学条件标准,以教学月、学期、学年为周期,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案例集中化,实现教研活动常态化和专业化。二要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图书信息中心的载体作用。教师发展中心应建立教师教学档案,组织专业教学专家提供长期指导,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能力个性化发展。同时,图书信息中心应结合学校信息化平台,支持建设教学资源库,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11篇

一、形体训练的内容

形体训练是一个完整、系统的锻炼体系,其内容根据所练习的部位的不同所起到的作用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1.身体各部位正确的感知觉训练

正确的感知觉是形成和保持优美形体的必要条件之一,包括头、颈、躯干、上肢、下肢和站立、坐姿、蹲姿等各部位的感知觉训练,学生在正确训练中,提高身体的自控能力,是整个形体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基本形态控制练习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使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地面、把杆、姿态组合等大量的动作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3.基本素质训练

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该部分筛选了柔韧、力量、协调三项素质,。通过大量的练习,可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控制能力和柔韧性。从而塑造良好的体态,改善身体的控制力,为力量和协调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掌握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岗位礼仪、拓展礼仪实践技巧,为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旅游礼仪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形体礼仪课的意义及作用

1.增进体质,陶冶情操

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飞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拥有健美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健康分开。”而形体训练不仅能使人获得健康美,还能使人获得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也正因为这样,形体训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表面上看是属于健身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使身体健康均匀的发展;实质上是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高级的艺术化的运动。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特点,进行选择性的训练,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进行肢体练习,其自身形体在有节奏的律动中,充分感受到自我的从在,感受到自我展示的形体之美、气质神韵之美,节律之美,使人心身合一,既塑造了健美的体态,又培养了学生优雅文明的举止。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体态美、动作美。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形体训练具有这一教育的核心。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较为简单,在美妙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艺术动作的姿态训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主动的参与和探究学习带来的兴趣,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事管理工作需要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性格过与内向,不善与人言谈,就难以与服务对象沟通,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形体训练能让学生感受这项运动所带来的美感和韵律感,在优美的钢琴音乐相伴下,给学生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让整个课堂随之悦动起来。同时高雅的艺术氛围能够增强人们沟通交流的意识和欲望,从而激发内心对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促使学生获得未来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职业身心素质。

4.进行艺术美育教育,提高审美意识

美育是现代人们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形体训练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育的过程。是获得心灵美和形体美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在高职院校开设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增进体质,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掌握一门技能,也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当今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实践和理论教育。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在当今社会中,我们的生活与艺术存在着必然联系,例如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绘画等。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强调普及艺术,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事管理工作需要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性格过与内向,不善与人言谈,就难以与服务对象沟通,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形体训练能让学生感受这项运动所带来的美感和韵律感,在优美的钢琴音乐相伴下,给学生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让整个课堂随之悦动起来。同时高雅的艺术氛围能够增强人们沟通交流的意识和欲望,从而激发内心对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促使学生获得未来从事管理服务工作的职业身心素质。

6.可以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礼仪水平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是针对酒店及旅行社。以酒店为例:服务礼仪是贯穿酒店服务的始终,酒店员工的礼仪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酒店的形象,在形体训练课程中针对性的加入仪容仪表、涉外礼仪、肢体语言等礼仪培训,对学生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有着。

7.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目前社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现状来看,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使自己适应社会需求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拥有健美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以及具备现代人的举止礼仪风范。开设形体训练正式本着这个目的。例如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在对人才需求中重视起对学生外在形象非常重视,必然需要提高学生外形气质和良好的举止、仪表,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的学生,才会在踏入社会后信心十足,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向智星,形体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浅谈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岁.半月刊 2011,(11)

作者简介:

第12篇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罗定,527200)

[摘要] 选取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从创业意向、创业原因、创业知识的掌握、创业能力等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归纳出结论,由调查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构想;创业动机;创业策划实训;创业咨询中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83?04

[收稿日期] 2014-06-24;[修回日期] 2014-06-25

[基金项目] 云浮市2013 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3 云社研[29 号])[作者简介] 张权(1971-),男,广东罗定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刘禄琼(1984-),女,贵州兴仁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图书管理.

地级职院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提升创业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们对云浮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调查,试图探索激励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相关对策,从而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一、调查的实施与资料收集过程

(一)样本的选择

考虑到大一的学生有很多专业课程没有学习,所以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管理类专业大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40 份,收回有效问卷137份,问卷回收率达98%。问卷分布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40 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19 份、行政管理专业20 份、旅游管理19 份、物流管理19 份,其中男生60 人,女生80 人。女生比男生人数多,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女生总数比男生多。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创业意识、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打算、企业运营和市场的知识及技能、对创业策划实训课程等方面的调查。涉及的子问题达43 个,调查内容非常全面,为了便于分析,整个问卷主要以为封闭式问题为主。

(三)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于2014 年5 月初到6 月15 日展开,之所以选择此段时间进行调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大二学生学习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相关课程,二是学生已开展过市场调查的实训。调查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操作是每个课题组成员负责一个或者两个专业的调查,调查前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然后分发问卷,并对问卷中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了讲解,对问卷的填写规范进行了辅导。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创业原因分析

1. 创业构想的产生

学生创业的想法来源丰富,有65%的创业想法来自家庭影响和朋友影响,7%的想法来自于传媒影响,28%的创业想法来源于其它因素,包括教师的影响、亲戚的影响以及早年发家致富思想的影响等等。可见,家庭和朋友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其他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上情况与河北大学生创业情况不同,河北大学生的创业想法主要来自于公众媒体,有60%来自于报刊、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体,有19%来自于父母或亲戚,有13%来自于同学和朋友,有8%来自于教师[1]。

2. 大学生创业的外在动因

在大学生创业的外在动因中,有82%的渴望有自己的实业,有81%表示如果有机会就创业,有52%愿意放弃眼前利益而换取自己实现梦想的机会;有61%的希望把学到的创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有35%的同学创业是为了赚钱,30%的人创业是为了积累经验;有3%的同学不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不想创业,有2%的同学表示即使有机会也不想创业。可见,多数大学生是想创业的,而且创业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但是总的来看,多数学生创业的原因主要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3. 创业内在动因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因比较复杂,这不同于外在动因,经过调查,81%的学生有在创业中接受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强烈愿望;有64%的学生认为他们愿意从创业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有57%的学生希望在创业过程中进行创新活动;有7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创业中能够争取别人的支持并妥善解决创业中的各种管理问题;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取得成功。可见,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创业的内在动机相当强烈,渴望在创业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创业过程中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创业意向

在创业打算方面有86%的学生考虑过创业,已经创业的学生有3%,有15%学生从来没有考虑过创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有创业意向。关于创业领域的选择,有9.6%的学生准备在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有52.4%计划在零售业创业,有22%打算在旅游行业创业,18.5%打算在金融服务业创业。可见,大多数学生均愿意选择在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少数学生打算在高科技行业创业。关于创业的形式,有41%的学生打算选择合伙创业,43%准备自主创业,有10%准备加盟连锁店,6%的打算选择家庭创业。在创业地域选择中,60%的学生选择在中等城市,15%选择在大城市,15%选择在农村,10%选择在小城镇创业。通过回访部分被调查的学生,多数学生认为在中等城市创业有很多优越性,比大城市成本低,比小城市条件好,并有较多的商业机会,购房压力不会太大。大部分学生不愿去小城镇和农村创业,因为农村创业机会少、资源条件差、市场潜力小、创业领域狭窄,只有来自农村的学生愿意在农村创业,他们希望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命运。

(三)对创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于创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差别比较大,在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方面,有27%的学生理解比较深刻,48%有一定理解,25%不太理解。对公司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知识的理解方面,有38%的学生有深刻理解,41%有一定了解,21%不太了解。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知识的理解方面,有17%的学生有深刻理解,39%比较了解,38%有一定理解,5%基本不了解。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只有11%的学生理解深刻,41%比较理解,41%有一定理解,其他学生基本不理解公共关系。在公司战略选择与制定技能的理解方面,有9%的学生理解深刻,35%比较了解,47%有一定理解,9%基本不理解。对公司生产运作方面,有6%的学生有深刻理解,34%比较理解,48%有一定理解,12%基本不理解。对质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有13%的学生理解深刻,31%比较理解,43%有一定理解,13%基本不了解。在市场调查与营销知识与技能方面,16%的学生有深刻理解,39%比较理解,39%有一定了解,6%基本不理解。在风险防范与控制知识方面,3%的学生有深刻理解,33%比较理解,50%比较了解,14%基本不了解。

(四)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多数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创业管理类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和创业策划实训课程,课题组就创业策划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做了调查。通过调查,在创业策划实训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统筹能力、洞察力、市场调查能力、战略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公司运营管理、财务预算和投资及融资的能力、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2]。

1. 市场调查能力的培养

对创业策划实训课程的调查发现,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非常有利于市场调查能力的提高,38%认为该课程有利于市场调查能力的提高,36%认为该课程对市场调查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只有6%认为该课程对市场调查能力的提高不是很大(见表1)。因此,共有58%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市场调查能力相当有帮助。

2. 战略分析能力的培养

调查发现有14.5%的学生认为完全掌握了战略制定的方法和技能并认为能提高战略规划能力,39.7%认为该课程能够较好地提高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力,有38.2%认为该课程对提高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力有一定帮助,只有7.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自己的战略规划能力帮助不大(见表1)。因此,共有54.2%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战略分析能力相当有帮助。

3.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有14.7%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非常有利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有36.4%认为该课程较有利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有41%认为对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只有6.2%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不大。在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有29.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利于自己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42.5%认为比较有利,24.2%认为有一定的帮助,认为没有多大帮助和纯粹没有帮助的学生分别占3.3%和0.8%(见表1)。因此,共有51.1%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相当有帮助,共有71.6%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相当有帮助。

4. 融资和投资能力培养

调查显示,有10%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非常有帮助,有35.4%认为有较大帮助,43.8%认为有一定帮助,10%认为帮助不大,只有0.8%的认为没有任何帮助(见表1)。因此,共有45.4%的学生认为创业策划实训对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相当有帮助。

三、加强地级职院创业教育的思考

通过调查,课题组得出如下结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想法来源多,但绝大多数想法来自家庭影响和朋友的影响。在创业的外在动因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想拥有自己的产业,一旦有机会就创业,说明同学们创业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这与广东这个“经济巨人”有紧密的联系。在创业内在动因中,大多数同学是创业的内在动机相当强烈,渴望在创业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在创业过程中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创业意向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考虑过创业,并且选择进入壁垒低的零售与服务业,相当大比例的同学考虑合伙创业和自主创业,多数学生选择在中等城市创业。对创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方面,对各种创业知识有深刻掌握的比例相当低,总体上不到30%,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总体上占40%左右,对创业知识仅仅有一些基本认识的比例近30%,只有少数学生对创业知识没有任何认识。专业课程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课题组以创业策划实训课程为例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创业策划实训对学生的能力有多方面的影响,有58%的同学认为该课程对提高市场调查能力相当有帮助;有54.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提高战略分析能力相当有帮助。有51.1%认为该课程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相当有帮助,有71.6%认为该课程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相当有帮助,45.4%认为该课程对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相当有帮助[3]。

为加强地级职院创业教育,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1. 强化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动机

建议系部要求老师在专业课程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特别是与创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另外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业介绍的时候也要适当介绍本专业多年来创业成功的案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增强创业动机;教研室在组织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应建议各专业开设创业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学习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2. 选派精干老师专门承担创业管理课程

创业管理课程,涉及到很多知识和学科,比如涉及到经济法、会计、财务、生产运作、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很多课程,因此在安排授课教师的时候最好安排经验丰富,具有多专业多学科背景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授课。首先,专业负责人必须带领本专业团队制订创业管理的教学大纲,相近专业可以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设置应该遵循理论够用,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加大教学过程中“练与训”方面的课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教研室必须督促专业负责人拟订好本门课程的检查制度,及时了解教学进度和授课质量,对于不合格情况严重的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授课老师及时提出,教研室统一给予解决或者向系部汇报。

3. 各专业必须认真组织好本专业的创业策划实训

创业策划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创业管理课程的具体应用,精心设计创业策划实训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专业负责人必须精心设计实训方案,包括整体实训要求、实训小组的划分、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评分细则的制定、实训应完成的任务等等。其次,建立实训的奖惩措施。一是要从所在系部经费中划出一笔经费作为实训的专项运作资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学生展开调查的一些基本费用、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小组的奖品或者奖金;二是专业负责人必须严格指导教师的考勤制度,对违规严重的教师,今后不安排参与实训,并对其进行批评,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三是督促实训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凡是不参加实训或者严重旷课的学生一律取消实训成绩,实训指导老师应该制定考勤表,交由所指导的实训小组长考勤,定期汇报,专业负责人可以随机抽查各实训小组的考勤情况。再次,加强专业团队老师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指导素养和能力,通过他们的思想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他们的实际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专业负责人在实训方案设计时,应该召开实训筹备大会,由所有实习指导老师组成,会议主要讨论实训方案的设计问题、小组分工、通报相关的实训奖惩制度、考勤制度、激励制度、评分细则等问题。此外,对于个别知识水平或者素质欠佳的老师,专业负责人必须加强培训,让老师们掌握实训的相关技能[4]。

4.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创业相关的竞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历来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管理系管理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管理类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市场调研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各种赛事。其后学院职业生涯发展协会借鉴了经济管理系的比赛规则,开设了学院级的创业大赛和模拟招聘大赛;学院职业技能考试中心还开设了创业培训班。这些形式多样的赛事和培训班大大提高了管理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经济管理系常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并建议学校开设校级的比赛,并设法邀请相关企业对这些比赛进行赞助,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引起相关企业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条件,也为企业挑选优秀人才打下基础。

除了鼓励学生参加学院举行的各种创业大赛之外,我们还积极组队参加当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的各种创业创意大赛,对于在创业策划中获奖的优秀作品,我们将推荐参加广东省的甚至国家级的比赛。近四年来,经济管理系管理教研室推荐的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创意大赛的获奖作品已达八项,积极参与各种创业大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增强他们的创业动机[5]。

5. 建议成立创业咨询中心

要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除了以上措施之外,学院应该建立创业咨询中心,该中心应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服务。首先,创业咨询中心应该提供企业注册方面的各种咨询,如注册资金咨询、企业法律组织形式咨询、企业注册所需材料咨询、注册流程和费用咨询等等。其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包括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政策,考虑到不同的省份和城市相应的政策会有差别,因此创业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有针对性地收集广东省内各个城市以及我院学生常去的外省城市的相关创业政策。通过创业中心的建立,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必将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动机,且能有助于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河北省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10(10):96-98.

[2] 张志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及其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97-99.

[3] 张权,胡志权.基于创业策划实训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类专业实训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75-78.

[4] 李勇,洪倩,赵雅甜.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4(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