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

时间:2022-11-29 00:56:09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

第1篇

1调研结果

(1)关于为何选择就读生物技术专业的问题,大二学生中20.0%为自主选择(高考第一志愿),75.0%为从本校医学专业或药学专业调剂而来(个别学生所报的六个平行专业志愿中含有生物技术专业,但排在医学和药学专业后面)。大三学生中16.7%为自主选择,61.7%为专业调剂生。大四学生中10.0%为自主选择,77.5%为专业调剂生。(2)关于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三个年级中选择“喜欢”和“不喜欢”的比例几乎都为1:1左右,个别同学选择了“不清楚”这一选项。(3)对于“如果有转专业的机会,你是否想转其它专业”这一问题(目前本校无在校生可调换专业的制度),三个年级中选择“想”的比例基本都在50%左右,这一结果与(2)中50%左右同学选择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吻合。(4)对于“如果你可以转专业,你会选择哪个专业”,约95%的同学选择了医学专业,个别同学选择了药学专业。(5)45.0%的大二学生认为本专业和本校医学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没有差别,20.0%认为本专业学生比医学生综合能力差;大三学生35.0%认为二者没有差别,26.7%认为比医学生综合能力差;大四学生22.5%认为二者没有差别,37.5%认为比医学生综合能力差。(6)认为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前景较好的学生分别为:大二40.0%,大三35.7%,大四22.5%。(7)想跨专业考研或换专业就业的同学分别为大二10.0%、大三13.3%、大四35%。(8)认为自己经过了在校1-3年的学习后对专业的认可度有了提高的学生分别为大二95.0%、大三75.0%、大四65.0%。(9)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设置持“非常赞同”和“赞同”态度的学生分别为大二35.5%、大三25.0%、大四17.5%,持“基本赞同”态度的同学分别为大二45.0%、大三58.3%、大四72.5%。(10)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教学质量和效果持“非常满意”和“满意”态度的学生分别为大二70.0%、大三58.3%、大四47.5%,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同学分别为大二25.0%、大三36.7%、大四52.0%。

2讨论

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接受和认可,专业认同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行为[2]。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低,对专业的兴趣就弱,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因此,有必要探索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与对策。张东军等[3]调研发现在医学院校中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水平显著低于医学专业学生。本调研结果与张东军等类似,发现在以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医学院校中,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比较低,近50%的同学不喜爱自己的专业,有不少同学希望有机会能换专业学习和就业。在希望调换专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同学希望转到医学专业学习。这一结果可能与很多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本身是由于高考分数线没有达到本校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而从医学专业调剂而来有关,也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医学是医学院校的优势学科有关。仅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生物技术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同学仍然希望在专业相关方向就业或考研深造,这可能与学生对专业的情感有关,也可能与学生在专业相关方向就业时竞争力比较大有关。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自己经过了1-3年的专业学习后对生物技术专业的认同感提高了,对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持赞同和满意态度。这些调研结果反映了同学们对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四、大三、大二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依次升高,分析原因,可能和大三和大二本科生中有较多学生是自主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有关。相反,大四学生中仅有10%是自主选择了该专业,绝大多数都是从医学专业调剂而来。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可能也与本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关。潍坊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于2005年设立并开始招生,学校一直非常注重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确立、教学内容设定、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培养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经过8年的发展和建设,本校生物技术专业于2013年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专业知名度有了较大提高,所以在校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高也不足为奇。

3结语

总之,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这一状况的存在必将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医学院校应在重视医学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医学专业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以保障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刘顺梅 单位:潍坊医学院

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 信息 传输机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38-01

普通的信息传播需往往需要一定的介质,生物信息的传递不仅需要在科学工作者之间进行传递,同时在相应的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系统中进行传递需要科学的普及支持以及工作的实践支持[1]。生物医学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而且媒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医学信息的传播是人们进行医学信息交流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形式,将科技知识、信息的传授和交流等进行科学的普及和推广。生物医学信息的传递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层次,首先是人们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对于科学知识、科技手段以及科技理论进行传输,其次是根据传输手段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传输媒介和方式,最后则是指生物信息传递的一种社会价值体现。本文就主要的生物医学传输机制进行介绍,主要从传输机制进行概括性介绍。

1 生物医学信息传输

1.1 含义介绍。所谓的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其实就是生物医学的技术传输,或者是生物医学知识传输。传输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文字表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具有一致性,同时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在当前的发展中需要进行创新改进。生物医学的传输分为两种级别,第一级是生物信息本身的知识传输,其在传输过程中主要是对生物医学的基本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传输。而第二级则是将传输理念性东西较之本身的科学技术更加高,例如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利用科学思想、方法、精神等本质性传输。

1.2 生物信息传输各个区别。生物信息在进行传输过程中包含了技术传输、科学传输以及科学技术传输等三个方面,同时这也是科学和技术相互渗透的具体体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同时还存在着截然不同,但是却不能够进行分割[2]。从字面意思来看,科学传输则注重传输知识的思想和观点成分,科学观点科学事实成为传输重点,推广和实用技术的传输则显得次要,此时生物信息的传输成为其组成部分。目前生物医学信息传输与生物医学的知识传输在划分上并无明显的区分,基本上都将其划分为科学技术传输的范畴,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共享,促进了科学技术应用、社会进步的基础功能。

2 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系统结构

2.1 层次结构。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受到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生物医学信息系统的层次特点主要体现其稳定性,如果没有将其全部系统破坏,将无法取缔系统中的任何构成要素。生物医学信息系统包含了多个系统层次,其传输的系统中由于其本质特征存在着多重结构,个体系统中其既是传输主体同时又是受众主体,通过个体的系统组成群体系统,群体系统之间传输则属于群体传输,群体系统在更高层次的传输系统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系统传输[3]。

2.2 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等级。生物医学信息传输过程中分为内部交流、科学教育、科普教育以及技术转移等。内部交流则是发生在科学工作者内部之间的生物医学信息交流行为,通过对生物信息的传输渠道以及科技专业之间介绍实现交流性传递。科学工作者通过对医学信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来实现传输,工作交流成为了内部传输的主要形式,可以有利于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医学科技和新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的交流,从而提高整体的知识水准。科学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提供知识的讲解,将主要的生物医学信息的知识和方法以教育的形式进行传授,学习者则通过不断掌握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等实现对医学信息的传输交流。科普教育则是向公众进行科普知识的讲解传授行为,使得公众能够理解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公众的科学涵养,至少使得大众能够区分科学和伪科学。技术转移则主要是指将科学技术知识传递给相应的生产部门,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成果。

2.3 生物医学信息传输模式。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信息论传输模式、控制论传输模式、系统论传输模式[4]。信息论传输模式从简单来看,主要将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看做是单向、直线的传输模式,仅仅是存在于内部活动之中,不会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控制论传输模式则是传输的主体接收到外界信息请求之后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将生物医学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输,此间存在着一种反馈机制,可以将整个传输-反馈看做是一个传输的回路,那么在此系统中则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信息传输的循环。系统论传输模式则是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构成了一种传输的场,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同时将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的各个集点视作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性环节。

3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效益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在对生物医学信息传输的研究中需要解决很多的难点和问题。生物医学信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对其进行传输、接收以及反馈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可以促使人们培养出良好的科学素养,连同相关的教育机构、宣传机构等之间进行科学技术交流,不论其交流的形式是何种,能够达到相应的传输目的则显示出传输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于生物医学信息传输机制进行研究,将科学信息在民众之间进行传输,同时还能够在科学研究群体中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实现对生物医学信息的共享,从而达到整体科学素质的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诚.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

[2] 李国峰.基于生物医学信号的体域网低功耗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

第3篇

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 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 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 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 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 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 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 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 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 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 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 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 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 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 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 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 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 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 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 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 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 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1]。随着 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 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 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 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 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 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 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 退化性疾病[8]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 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 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 心理方面的考虑[8]。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 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 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 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 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 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 学水乳交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 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 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 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 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 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 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 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 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 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 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 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 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 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 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革命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 技术革命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11]。 曰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曰益发达的 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治疗仪器,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 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 人的健康和疾病[12],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 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医学方法 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 方法并改造和发展[12]。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 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 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 然科学;2 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 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 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 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 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 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 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 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 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 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 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医学的发展系 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 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 的疾病和医学护理[1 ]。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 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 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1 ]。 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 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 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 念和方法[1]。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 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 但独立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13]。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 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 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 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 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 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 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 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 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 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 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 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14]。随着爱因斯 坦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 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革命,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 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 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③科学人文主义 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 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 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 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 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 界[15]。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 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 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 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 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 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 体关怀所替代。

2 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 治疗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 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 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 统”[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 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 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 不仅需要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 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 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16]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 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 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 科[17]。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 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 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 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 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 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 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 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第4篇

2004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便启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将传统医药项目细分为中医养生方法等8类。目前国务院已公示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含33个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中医养生项目却仅有一项,其中具体内容为山西太原药膳八珍汤,福建省晋江灵源万应茶和永定万应茶。这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养生学术内容犹如沧海一粟,金山草木。所以,本文对源于中华民族长生成仙追求的“神仙家”学术,即中医养生丹术的源流及文化内涵、濒危现状加以说明,以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保护。

中医养生丹术的内涵与实质

1.中医养生丹术的概念“丹术”一词见于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金丹金碧潜通诀》:“丹术着明,莫大乎金火。穷微以任化,阳动则阴消,混沌终一九,宝精更相持”。又云“丹术既着,不可更疑焉!故演此诀,以辅《火记》焉!庶使学者取象”。《云笈七签•丹论诀旨心照五篇》又谓“不知此妙,不可言修丹术事”。《火记》是《周易参同契》所载的上古养生典籍,故所谓丹术是养生的方法。中医典籍《泰定养生主论•杨易跋》谓王珪“慕丹术,尤邃于医”。王珪是元代名医兼养生家,享年九十而卒,其遗物有“柴关丹灶药栏之属”等,说明他生前经常进行外丹烧炼或中医药物的炮制。其著作《泰定养生主论》谓自己“飞金精于肘后,炼玉液于丹田,未尝思想,皆出自然。但风火盘旋,龙虎交战,已尝逐尽寒邪痛疾”。他认为,“神仙之道,丹经万轴,妙在铅火二字神方道术,未尝不欲济人,亦未尝不诫人,谨传授者,盖得人则传,道不虚行”。可见这里所谓“丹术”,即是内丹术和外丹术的统称。由于丹术的实质是通过药物或自我修炼追求长生不老和如何成为“神仙”的学问,是专注于提升生命健康境界的养生学术,与古代中医方技流派之一的“神仙家”学术范畴和内涵一致,所以本文将之称为中医养生丹术。

2.古代的中医养生学术中医学在古代被称为“方技”,《汉书•艺文志》谓“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即是说方技乃是政府所担负的医疗与养生职责,古代的名医岐伯、扁鹊、仓公等都是精通方技的高明医生,可以论病及国,原诊知政,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能传承彰显,所以只能通过有关的图书记载来研究。其学术可以划分为4类,即神仙家与房中家、经方家、医经家。并对四者作出界定,“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先王制外药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从上述分类和定义可以知道,古代的医经家实际就是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经方家则是专门遣方用药、攻病疗疾的方法,房中家则是节欲保精、情志调适的技术,神仙家则是如何永葆青春、追求延年益寿和长生不死的实践活动,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养生,所以古代的神仙家与房中家,就是今天的中医养生学术。由于房中家历来隐而不显,虽然流变为内丹双修流派,但仍然不能作为学术公然讨论。所以,神仙家始终居于养生学术主流地位。

3.中医养生丹术就是古代的神仙家学术从神仙家的定义来看,其学术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持生命的本真而超越形体的学问。所以,神仙家既是道家“长生不老”目标的追求者,又是中医养生最高养生目标的实践者,“仙”与“医”实际高度统一。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就是通过性命双修而达到免除疾病、健康长寿乃至生理和心理超越的神仙家学术。据孟庆云先生考证,今天的“中医”与《汉书•艺文志》中所言“方技”之“中医”全然不同,前者是我国沦为殖民社会西医传播普及后才产生的与之相对的概念,其内涵缩小为“医经家”与“经方家”的综合甚至部分综合,重点已经偏向于以“疾病”为对象的中医特色的“治疗”;后者则是涵盖了一切人体生命、生理、病理现象的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全方位的“医学”。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是古代“方技”中的神仙家学术,也就是传统医学全面涵盖的养生方法和技术。

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

1.中医养生丹术的渊源现今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而且认为外丹术产生于战国与秦汉方士为长生不老的“仙药”追求,而内丹术则始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成书时期,并发展成为后世“长生不老”的养生学术。实际上,以“性命双修”为标旁、以“精气神”三品药物养炼为内容的内丹术和外丹烧炼由来已久,儒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神仙家“保性命之真”的理念在很早就已提出并付诸实践。王沐先生指出,“现存文献中记载内丹功法的,以东周安王时期的《行气玉佩铭》为最早(公元前380年制戍,距今已二千三百多年)其内丹功法,似为近代的小周天丹功,包括行气、炼、化的过程,这说明我国战国初期丹功已成”。从成书于东汉以前的中医祖典《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来看,中医方技实际是养生丹术理论的实践经验总结。如《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物“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三品药物中具有诸如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的养生药物高达211种,占58%。《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的内丹养生理论和方法,当代丹道学术大师胡孚琛指出,《黄帝内经》是丹家宝典,“是指导内丹修炼的著作”。“《黄帝内经•素问》首卷《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及《阴阳应象大论》等,诚为修道炼丹之通理”。所以,古代中医学术实际是以内丹术和外丹术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丹术之渊薮。

2.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秦汉以来,由于“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以追求“长生不老”的外丹术和内丹术成为“怪力乱神”而受到主流社会排斥。如《汉书•艺文志》对神仙家的评论谓:“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故魏晋以来,神仙家学术开始分化,内丹学术游离于“中医”学并逐渐分离划归道家学术,而外丹学术则与“中医”融合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或研究对象。由于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恰恰为丹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所以后世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并将华佗、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大医贴上道士标签,所以后世直至近代皇家贵族服食丹药求仙多有道士参与其中。而历代医家在医疗活动中也十分重视精气神传变转化的实证体验与“内景隧道”的返观照察,从而印证经络脉象以指导临床,所以都兼习内丹术,明清时期的命门、气血理论都是受到内丹学术影响后中医理论的提升。近代名医潘箬泉、恽铁樵、章次公、秦伯未、施今墨等人,都曾向陈撄宁等丹道大师请教切磋养生学术。这都说明,神仙家的养生学术虽然分化为以道士为主的内丹修炼群体和以医生为主体的外丹烧炼与医疗群体,但二者始终相互交织发展,融合渗透,故丹术实际始终是中医养生治病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

3.中医养生丹术的传承现状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自信心丧失殆尽,将国家的积弱归咎于传统文化,而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以及西医学术范式和“查病、治病、防病”导向的“分子-生物”医学模式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医学界不自觉地参照西医标准削足适履,将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重点转向对“疾病”和“治疗”的关注,使得以未病先养、提升健康、心理超越、心灵升华的传统养生学术与参照西医学构建的狭隘的现代中医学脱离。所以中医“蛋糕”不仅越做越小,而且淡化了“治未病”这一先进的理念,使中医优势无从谈起,中医自然而然走上了式微的道路。加之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对传统的割裂,使人们视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学术为迷信而不去研究,甚至嗤之以鼻,不愿了解一顾。在现实西方文化强势地位和唯“科学化”舆论导向下,中医无法摆脱“治病”的逻辑与定位,许多中医从业者都按照西医的标准来改造中医,“上工治未病”成了一句空话,作为中医养生精华的中医丹术反而在中医界无人问津,仅有极少数中医人士将神仙家学术作为以治病为目的“医学”之余事私下进行研究。而中医业外研究者大多着眼于中医学与道教、道家养生学或内、外丹学术关系的研究,或者从生命科学、生命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虽然胡孚琛先生等社科界学者有关论著中涉及中医养生丹术的理论,但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而且对中医学术的影响甚微。结果导致中医养生“阵地”被一些并没有中医内涵的洗浴、娱乐项目占领,社会上所谓的“中医”养生大多沦为非法行医或变相的治疗活动,故而中医养生丹术实际面临传承断裂和消亡的危机。

中医养生丹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中医养生丹术非遗保护是中医学术完整传承的迫切需要中医养生丹术源于中华民族长生成仙的追求,经过了数千年的积累,其学术内容包含了大量的中医药知识和生命认知的实践体验、方法以及养生技术。然而,有许多内容项目已经淡出中医药范围,如在明代以前官方医药教学和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祝由十三科和房中术、禁咒术、符水疗病等,虽然民间尚有遗存和传承,但在时期多被斥为迷信而扫除尽净,发掘和传承已经很难。更为堪忧的是,作为中华文化独有的养生文化,在现代经济大潮和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已经被肢解和改造。所以许多中医养生治病理论濒临消亡或仅在道家、道教学术中有所保留。有人统计,《道藏》收录的医家经典覆盖了中医药学的各个方面,占《道藏》文献的70%以上,而且其中不乏孤本、秘本、善本,俨然一套医籍汇编。所以,由神仙家学术流变而来的中医养生丹术虽然众说纷纭、流派纷呈,但其作为古代医学中重要内容的地位却大大下降甚至游离于中医学术之外,当代学者们更倾向于从养生学、道教、道家、生命科学、人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探讨,而且研究者多为非医人员,许多中医反而因为过度的西化或狭隘保守的心态失去了传统医家不断从养生丹术中汲取养分的探索精神与动力,一些传统医学内容面临传承断裂和消亡,一些原本属于中医学术范畴而存在于民间和道教典籍中的医学内容得不到传承,所以,一些学者在中医学之外提出武医学、象数医学、意象医学、道医学或道教医学等概念和理论。如一些学者将道教医学或道医学区别于中医学,作为另外一种医学来研究,日本医生吉元昭治《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盖建民《道教医学》、王庆余、旷文楠《道医窥秘——道教医学康复术》、熊春锦《道医学》、祝守明《道医讲义》、《道医概说》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而一些青年学者对此则有不同的认识,如张卫《明清道教医学》从道教医学角度分析中医理论与道教医学和养生内容的相互渗透。何振中《内丹医学研究》认为,内丹医学思想的基本理论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相一致的,而道教医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是以中医学作为参照系统的。这些都说明中医养生丹术本属中医学术的重要内容,而今却被以西医为标准的现代中医学术丢弃淡忘,所以中医“蛋糕”越做越小,甚至陷入以西医来中医的窠臼而不能自拔,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中医并未形成与西医平等对待的地位,而是成了西医忠实的附庸和“追随者”,失去了自我创新发展能力。所以,中医养生丹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医学术完整传承的迫切需要。

第5篇

【关键词】  新技术;中医学/发展趋势; 计算 机

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日益走向一体化。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越来越具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互相渗透,使科学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明显缩短,科学物化的速度加快。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具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但随着 时代 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1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人类的 科技 文明史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其对 社会 经济 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耗散结构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体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势必会使内部熵值增加,导致系统的老化与死亡。一个具备生命的耗散结构须具备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生物体是多层次生命物质组成的开放性耗散结构,社会也是个开放的耗散结构,所以 研究 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的医学体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中医也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融入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去,真正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医药现代化是对现代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但又必然超越现代 自然 科学。但这绝不是全盘改变,不是对西医的简单模仿,更不是把中医“打”碎了,纳入西医的体系。就象一位文化名人说过的话:“人吃牛肉、羊肉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营养,长自己的肉,而不是为了长牛肉、羊肉。”中医现代化亦然[2]。

    2  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

    2.1  新技术对中医理论创新的促进作用  中医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的合理内核。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中医面对的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有保持和恢复自稳态能力的巨系统。因此,认真掌握系统论的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对于 学习 、研究和推动中医的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 哲学 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要看到,理论的创新同样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强的优点,但局部 分析 不够。由于 历史 的原因及科技条件的限制,它对微观世界的探及甚少,有些概念与理论过于模糊,有较多思辩成分,对生理、病理的研究量化指标太少,这是中医交流、传播、发展的一大障碍。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医学的核心 内容 。而证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最关键环节,它是连接诊断和 治疗 的枢纽,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因此,证候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证候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研究的重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中医证候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各种有可能作为证本质的物质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特别是近年来,已逐渐将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证的现代研究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尽管刚刚起步,且 目前 多集中在病理、给药前后蛋白质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也许可以充分利用后基因时代的科研成果,赋予中医理论现代的前沿的科学内涵,这样既可以提高其普遍性,也可使其掌握的 规律 和本质更具体,更深刻。

    2.2  新技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发展,并为中医病因病机学增加了新的内容。首先,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外邪致病学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核辐射、大气变暖、生态失调等负面 影响 ,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推动着中医外邪致病学说的发展。第二,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的七情致病学说。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情志致病的内涵,为治疗情志异常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三,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 理学 、地理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新技术对中医诊断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手段,论治的依据,是经典的诊断方法,其科学性毫无疑问。但其诊断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很难量化,即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亦是靠专家经验打分,最多只是半定量。这种结论在准确性、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都更多地受到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已很难为时代所接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可辨病位深浅、病邪性质、邪正盛衰,与西医的定性有相似之处,对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阴阳、表里、寒热程度的判断上同样缺乏量化的标准,影响疗效判断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借助于现代技术对诊断指标加以客观化和标准化。虽然在这方面中医尚显欠缺,但我们也应看到,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微观辨证学正从中医诊断学中开拓出来,从而使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平,以期促进中医诊断学实现宏观与微型的辨证统一。

    2.4  新技术对中药学 发展 的促进作用  随着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药 理学 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中药 研究 已深入到分子、受体水平,这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中药 现代 化、 科学 化的关键。首先,通过基因技术、化学成分研究、 分析 测试手段、生物农药使用等措施,可以针对中药材种植涉及到的种源鉴定,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发展 规律 及防治技术,防止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无公害栽培加工技术,中药材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等制定一套完善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确保从源头上生产出绿色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第二,在现代技术指导下,传统的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不断取得新成果, 目前 已完成了40种常用中药饮片加工和4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工艺更加规范、科学,为生产高质量的中药制剂提供了保障。第三,中药现代化最终体现在中药生产共性技术研究的现代化。通过缓释、控释材料、快速崩解和速释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等新型辅料的 应用 ,设计出了控释技术、靶向定位技术、脉冲给药技术、定时给药技术、生物反馈自调节给药技术等释药系统,形成了四十多种剂型。传统中药剂型已从膏丹丸散发展到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尤其是发展了喷雾剂、滴丸剂、微囊、毫微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剂型,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并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生产设备、设施的完善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硬件条件。第四,信息技术、 计算 机技术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研制出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质控指标严格、安全高效、质量稳定、服用剂量小的现代中药新药成为一种现实与可能。

    另外,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以及中医药工程学等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中医有跻身新技术领域的可能

    中国 古人的思维以人为核心对象,它对具有对称、循环、平衡、全息的生命人体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集中审视、思考、观察和体验,为取得至今既存的具有丰富疗效的医药技术付出了 历史 上无法计量的巨大的代价。从这个角度看,中医本身就可以看作一种技术。虽然许多 问题 仍处于“知其然不知其。

综上所述,新技术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作用。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稳定存在,并得以向上发展。因而,中医药体系要发展,必须接受外界的新科学、新技术,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开放度,不能失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系统的目的性原理认为,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即解决无序状态的问题,系统要在稳定保持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正如《黄帝内经》告诫后人的那样:“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是需要在稳定保持自身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界 科技 的新成果,为我所用,在反复实践中将其同化成自己的新 理论 ,新 方法 ,从而寻求进一步的更高、更快的发展。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述:“中医之振兴,有赖于新技术革命;中医之飞跃发展,又将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6]

【 参考 文献 】

  [1]林庚庭,王 平.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医现代化[j].中医研究,2003,16(3):2.

第6篇

代理发表论文

【关键词】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人类尊严原则

医疗技术是指用于卫生保健领域和医疗服务系统的特定知识体系,包括医疗方式、程序及相关的组织系统。按照医疗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广东省医疗技术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3类:(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时方可使用,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技术项目;(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鉴于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处于未知状态,极易侵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并且可能带来伦理、社会、人类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对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进行严格的审查。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审查工作相对滞后,迄今只有广东、上海等几个省市制定了关于医疗技术准入的、并不完善的法规。伦理审查是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审查的重要方面。加强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制度建设,探讨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已经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此作了一定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我国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

1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的组织主体

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由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隶属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具体实施。

1.1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设置

国家设立全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负责全国性的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工作。该委员会由国家卫生部统一领导,由来自全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医疗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制,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6名。主任委员负责召集会议,所有重大事项须经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会议集体讨论表决。委员会下设若干专家组,包括药品审查专家组、医疗器械审查专家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以及国家卫生部批准设立的其他专家组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负责所在地区的探索性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工作。该委员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领导,并且接受全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业务指导。省级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和机制参照国家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

1.2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的组成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隶属于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拥有专家11~13人,这些专家(以下简称专家)来自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统计、卫生事业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和科技哲学等学科专业。专家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人。实行组长负责制,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当组长无法履行职权时,由副组长暂时代理组长一职。专家实行聘用制,聘期5年,可以连任。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2)热爱医学工作,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声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从未受过行政处罚及刑事处罚;(3)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称3年以上; (4)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胜任工作[1]。

代理发表论文

1.3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的工作制度

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应当遵守如下工作制度:(1)专家组至少每3个月召开1次会议,每次会议须有2/3以上专家出席才能召开,会议决议须经1 /2以上与会专家表决通过才能生效;(2)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必须坚持严肃、认真、公正的态度,对送审项目提出客观的评审意见;(3)对于送审项目,专家应当在收到材料的3个月内提出意见;(4)如果专家与送审项目有利益冲突,应该回避;(5)未经送审项目作者许可,专家不得引用、泄漏送审项目资料; (6)在委员会及其专家组内,专家享有相应的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劳动报酬权;(7)专家应当积极参加委员会或专家组工作,遵守相关工作纪律,履行相应工作义务。如果不参加委员会或专家组工作与活动超过1年,或者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经委员会讨论通过,对专家予以除名[2]。

2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范围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既要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本身,又要审查实施技术的主体(即医方),还要审查技术实施的客体(即患方)。

2.1 对技术本身的审查

在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之前,一方面要审查技术本身是否具备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只有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探索性医疗技术才能获得准入资格;另一方面要从伦理的角度考察其社会适应性,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不能违背传统伦理道德,不能有伤社会风化,否则就不具备伦理准入资格。例如,如果利用有脑但有严重缺陷的胎儿以及流产、引产产生的淘汰性胎儿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那就意味着将胎儿完全视为纯粹的物品,完全否定了胎儿的一切权利,损害了人类的尊严,违背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基本伦理原则。因此,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该探索性医疗技术不具备伦理准入资格。

2.2 对技术主体的审查

在我国,由于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医疗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自身技术设备条件,随意开展人工生殖、器官移植等探索性医疗技术。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的现象,必须对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实施主体进行审查。开展探索性医疗技术的医疗主体,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比如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和相关的条件技术(比如技术、设备、人才条件)等实质要件以外,还应当具有高尚的医风医德、良好的从业信誉等伦理要件。

在实践操作中,我国可以组织医院、患者、社会人士和政府部门,从医生职业道德的落实、医疗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其处理状况等方面,对医疗主体的医风医德等伦理要件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凡是获得优秀、良好或合格的,可以授予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资格;凡是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资格。

代理发表论文

3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原则

3.1 安全性原则

探索性医疗技术,尤其是对人体有创伤性的外科、诊断技术,如果没有充分的临床前动物试验基础,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伤害。安全性是决定探索性医疗技术是否临床准入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保护患者权利的第一道防线。安全性评估,不仅要根据临床前、临床试验结果看该医疗技术本身对人身的风险,还要考察其在临床试验中可能对人类的风险,并对其做出预测。如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器官移植试验可能导致不同动物之间的病毒传染风险,进而威胁到该物种的生存; 对动物的干细胞研究,对其基因的改变可能导致新的物种出现,而这种风险的后果是人类无法预测的[3]。

3.2 不伤害原则

医学高新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利于患者,不能伤害患者。生物医学中的伤害主要是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探索性医疗技术要承担其对患者不伤害的义务,不能带来有意的伤害或并无恶意甚至无意的伤害。不伤害原则要求从事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所选择的医疗行为必须对病人有益处。在临床实践中应坚持选择适应证最佳、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痛苦最轻、消耗最少的最优化手段[4]。

3.3 人类尊严原则

任何医疗技术的准入,其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人类尊严原则是伦理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技术准入的起点[5]。人类尊严原则是科学与道德对行为主体共同的最低要求,超越这一要求,两者都不能接受,因此人类尊严原则是底线原则,可以成为准入和不准入的界限和门槛。例如,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以14天为“度”,超过14天则伤害了人类尊严。有了这个“度”,伦理规范和法律规范就有了交接点。

3.4 社会公正原则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必须坚持公平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卫生资源的微观分配和医疗服务之中。面对众多医疗服务的需求者,公正原则要求医务人员在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患者的前提下,坚持医学的科学标准,兼顾社会价值,按病情轻重缓急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医疗高新技术。特别在稀有资源的微观分配中,为了尽可能达到公正,要求首先制定一些规则和程序来决定哪些人属于可以得到这种资源的范围,这可以根据年龄、成功的可能和希望、预期的寿命等医学标准进行初筛;随后再制定一些规则和程序,从以上医学可接受的范围中最后决定具体哪些人可得到这种资源。这组规则和程序可以参照患者年龄的大小、地位和作用、过去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潜在的贡献等一些社会标准去制定[6]。

4 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程序

专家组在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时,坚持申请、受理、审查、中止和终结的基本程序。

代理发表论文

(1)递交申请。申请准入探索性医疗技术,必须事先填写《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申请书》,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起递交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

(2)受理申请。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在收到申请后立即审查送审材料是否齐全,并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对于材料不齐全的,专家组不予受理,并书面说明理由;对材料齐全的,专家组决定受理,并通知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然后在交费后30日内将申请人提交的《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申请书》以及所有相关资料转交专家组。

(3)进行审查。专家对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主要包括以下事项:①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本身是否符合生物医学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②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主体是否具有相关资格和条件,是否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③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客体是否具有适应证和禁忌证,是否充分行使了知情同意权;④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是否预期收益大于可能风险;⑤审查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客体选择和技术使用是否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4)中止审查。中止审查并非必经程序。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家组可中止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①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②提供的材料不真实;③申请人拒绝缴纳费;④有碍于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伦理审查的其它情形。一旦上述情形消失,专家组应当在该情形消失之日起5日内恢复审查程序。

(5)终结审查。专家组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审查完毕,并撰写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的伦理审查报告,然后在接到申请之日起45天之内将审查报告送达申请单位。审查报告应当载明审查结论,明确是“审查合格、支持准入”,还是“审查不合格、严禁准入”,并且需要说明理由和依据。报告1式3 份,其中1份提交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1份送交探索性医疗技术准入申请人,另1份由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存档[1]。

【参考文献】

   [1] 王岳.从“开颅戒毒”谈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管理的立法[J].中国卫生法制, 2005,13 (2): 13?14,20.

[2] 孙慕义.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组织、功能与章程[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15(2):12.

[3] 李大平.探索性医疗技术临床准入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14(2):89?101.

[4] 李海燕. 高新医学技术发展对医德产生的影响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J]. 医学与社会, 2002,15(6):53?55.

[5] 陈朝氽. 论生物技术伦理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8):133?135.

第7篇

类 别  考试科目  专 业 对 照

公共课  基础课

类  政治

外语  大学

语文  哲学、宗教学、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伦理学、汉语言、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逻辑学、中国语言文化、博物馆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物保护技术、世界历史、外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类  政治

外语  艺术

概论  导演、音乐学、音乐表演、雕塑、艺术设计学、舞蹈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教育、戏剧学、艺术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绘画、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摄影、动画、广播电视编导

政治

外语

高数

(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地质学、工业设计、大气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理论与应用力学、微电子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统计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运输、印刷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物理、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交通管理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水力水电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水排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

类  政治

外语

高数

(二)

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药学、环境经济

旅游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关系学、档案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工程管理、市场营销、图书馆学、管理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地理科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药事管理

农艺教育、文秘教育、电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医学信息学等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

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等

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类  政治

外语  民法  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侦查学、知识产权法、社会工作、国际政治、治安学、边防管理

类  政治

外语  教育

理论  教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小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

类  政治

外语  生态学

基 础  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园林、园艺、烟草、茶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

类  政治

第8篇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来源于环境系统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自成系统,同时又是军事医学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两大系统环境是军事医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此外,军事医学和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军事任务的需求牵引、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和系统自身的演化运动是军事医学发展的三大动力,军事医学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环境、医学环境、其他科学技术环境等;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等,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医学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经济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其中,军事医学环境为需求环境,信息科技环境为驱动环境,经济环境为支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为本体环境。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用户信息需求模式。数字环境下信息获取渠道与便利性不断提高,以网格、云计算、语义网、本体与关联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启了E-Science时代,用户不再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首要来源,更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资源,希望图书馆能够整合各类异构的信息资源,通过关联、语义、逻辑推理与可视化手段辅助知识发现与科学研究,满足其问题结构及知识边界模糊、无法使用明确的检索式的信息需求。用户需求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而服务模式又决定资源建设模式。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同样面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这种变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体系要从集中式向分布式、从平台化向工具化转变。

第9篇

关键词:兽医;人文;技能;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就一直很重视我国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且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中国在短短的10年内成功消灭了肆虐我国几千年的重大疫病―牛瘟,研制和改进了许多疫苗,为防制传染病提供了有效手段;运用兽医生物技术建立了抗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和抗布鲁氏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查明了160多种畜禽中毒病,对部分中毒病提出了防治措施等。兽医工作者为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兽医工作者的这种重要性,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兽医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发展兽医教育事业。

1 我国兽医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具有兽医专业教育能力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全国普遍建立了畜牧兽医站,开展家畜疾病防治工作,各农业类大中专院校均设置兽医专业教育,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兽医教育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兽医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大幅提高。

尤其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兽医事业的发展,尽快与世界发达地区兽医水平接轨,同时改变目前我国兽医从业现状乱、差、水平低等现状,于2009年开始国家农业部在吉林、河南、广西、重庆、宁夏等5个省(区、市)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推行这种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与执业医师、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一样,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并列被称为四大国考。目的是评价兽医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作为培养兽医的动物医学学院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要努力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使他们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

然而,现行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没有涉及兽医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而这正是做兽医的基础,没有深厚的兽医人文素质底蕴,就成不了一名好兽医,就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独特的兽医诊疗技能。兽医队伍的整体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还要培养他们人文精神、博爱情怀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等,只有喜欢动物、了解动物,才能热爱兽医这个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不仅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习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知识,此外,动物福利、兽医法规、兽医伦理学等知识也应有所了解。当代兽医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意识,具有庄严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生态度与追求[1]。

所以兽医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要从技能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开展。

2 兽医专业的专业技能培养

兽医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职业,传统概念上人们对兽医往往局限于“赤脚兽医”的认识上。但现代兽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兽医,其工作范畴和工作任务也已经从单一地为动物农业生产服务走进人类家庭生活和人类社会生活,走向共患病防治、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动物进出境检疫、小动物疾病防治和为动物农业生产服务的全面发展阶段。畜牧兽医专业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牢固的专业技能,这对于提高学生将来的自信心和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

兽医专业技术培养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了专业技术教育效果的好坏。课堂授课+实验操作一直以来是各个大学兽医专业的主要教学形式,但考虑到对学生日益增加的实际操作技术方面的需求,许多学院开始开拓一些实习基地或实习场所,以增加兽医学生的实操机会。有人与企业联合开办培训班,就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2]。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为例,谈一谈在兽医的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创新和尝试。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针对目前兽医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对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1 以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作为辅助教学大纲 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通过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能力,2012年的9月起,开始在兽医外科学、家畜产科学、临床诊断学等临床科目上采用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作为辅助教学大纲,进行针对性教学和培养,提高兽医专业学生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2.2 积极建设动物医院,拓展学生实习基地 兽医作为一门实践学科,需要从业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当前兽医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为了彻底改革这一观念和弊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支持,先后筹建了“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动物中心医院”和“兴农动物医院”,作为学生的试验和实习基地,配备了必要的设备:X光机、B超机、血液生化分析仪、血常规仪、尿常规仪等。医院的师资力量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能够对家畜、家禽及小动物的常见病、传染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动物医院作为一个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媒介,兽医专业学生通过诊断和治疗各类动物疾病、动物疾病预防、宠物美容等实际工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疾病诊治,很好地培养了本科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这样的两个动物医院每年可容纳60名本科生在这里实习、临床实践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大大提高了兽医专业学生培养水平。

2.3 培养和支持学生申请教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实践活动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紧跟前沿科学,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老师带队,研究生带领本科生进行申请、立项、实验研究,到论文撰写、发表,真正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论证的教育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水平。这对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和技能有重要的意义。

2.4 参加技能竞赛,提高操作水平 通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有利于训练方法的改进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校内还积极组织了各类比赛,如“养鸡知识大赛”、“宠物雌雄鉴别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既锻炼了学生的技能,也为学生在将来毕业时进行的技能鉴定考试打下了基础。

3 兽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的,积极正向、相对稳定、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兽医本身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兽医的素质也有高有底,他们每个人对待自己、对待社会、对待别人及对待动物的态度都有所不同。有些兽医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在工作中常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之中;有些兽医为了赚钱,经销一些假药劣药;有的兽医随便抬高降低治疗费用,破坏行业秩序;有些兽医不珍惜动物的生命,肆意处死动物;有些兽医不懂得动物福利的概念等现象都是人文素质水平很差的表现。

兽医的人文培养就是要对兽医进行专业知识之外的道德修养、气度气质等进行培养,让他们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他们能明辨是非,让他们有慈善之心,让他们有很高的情操等。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在兽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开展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及健康素质“五素质”教育培养模式,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

3.1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爱家情怀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良好的学院文化环境,树立教师一身正气,培养和陶冶学生,使他们有丰富的情感和充实的精神世界,从而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3.2 开放式办学,产学结合,提升能力 学校和社会双向介入,校内校外结合,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长期与正大集团、天康公司、生泰尔公司等产学联合,邀请他们的技术专家、科研人才来学院作专题报告,宣传他们的企业文化、产品研发等,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畜牧禽类养殖、新品种研发和培育等;输送在校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就业,提供到外地实习锻炼的机会;吸引企业在学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科研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3.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社会意识 学院利用实际的病例诊疗分析,让学生体会:正确认识和诊断动物所患疾病是一切治疗的前提和基础,正确使用药剂和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基石和法宝,责任感和博爱之心是兽医事业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条件,教育学生踏实勤奋、科学严谨,努力适应社会,要求学生先做人、后做事,诊疗对象是动物,服务对象是畜主,工作就是服务,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3.4 开展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开展诸如志愿者服务活动、文体娱乐活动、演讲与自我推介等活动,围绕专业领域生态环境、人文教育、就业、科研、工作及社会热点等问题,引领学生深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进行个人职涯规划、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规范学生的道德素质、法律意识、责任感与价值观,通过开设写作课、历史课、地理课、演讲课、心理课、公关课、设计课等,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其见长。

参考文献

第10篇

医疗技术:

“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自1978年踏上矫治肢体残疾的矫形外科之路,秦泗河教授已经行医35年了。截至2008年6月,经他手术治疗的各种肢体畸形、残疾累计21545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6524例,创造了单个医生对此病的矫治数量的一项世界第一。

秦泗河运用华罗庚倡导的优选法和统筹法的原理,科学决策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与治疗程序。他将不同的手术方法优化组合,化繁为简,一期手术即可完成既往要2~3次才能完成的矫形治疗,形成了“手术快、出血少、创伤轻、并发症低”的手术风格。他创新和改良了矫形手术方法24种,创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矫治新体系,并于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手术治疗10000余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基础上,秦泗河于1990年和1992年两次到俄罗斯成功引进、开发和推广了Ilizarov(伊里扎洛夫)微创牵拉技术。至今,他利用微创牵拉技术修复肢体残缺、矫治重度下肢畸形500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率高达98%。慕名求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由此可见,秦泗河正创造着一个个骨科疑难杂症治疗的医学奇迹。

秦泗河教授还创造性地应用组合性手术一期矫正脑性瘫痪双下肢严重、复杂畸形,并首次对成人脑瘫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类。至今,他已累计治疗脑性瘫痪2471例。1996年,他发表了关于外科治疗脑瘫的论文《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治疗脑性瘫痪》。2008年,由秦泗河等主编的《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无专著的空白,对中国脑瘫的外科治疗作出了突出贡献。

秦泗河教授诠释了“足踝畸形矫正的现代概念”,实施足踝畸形矫正、残缺修复的手术上万次,是中国实施严重足踝畸形矫正数量最多的矫形骨科医生。他对各种足踝畸形的术前治疗决策、手术矫正过程、手术技巧,达到了医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境界。其中,他独立设计的“仰拇畸形矫正”手术方法,被经典的《骨科手术学》命名为“秦氏手术”。他在足踝畸形矫正领域有多项技术创新,致使足踝手术艺术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小儿矫形外科专家Neff教授,在观摩了秦泗河的手术操作后,称之为“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科学发展:

“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正朝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到数学模型、从分析到综合的方向前进。

秦泗河教授对生物进化、人类疾病与临床医学的关系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已发表《看人体怎样进化》、《脊椎动物进化成人类自然选择动力的探索》、《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人类皮肤体毛脱落的原因探索》等多篇与“进化医学”相关的文章。2007年,他对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的发生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运动行为(能力)的选择”是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的内在动因;人类运动系统的很多疾病与直立行走和生活模式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这一观点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他所提出的“进化医学”概念,将开启未来临床医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在探索生物界自然选择、人类社会文化选择与信息选择的基础上,秦泗河教授将矫形外科相关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仿生学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其核心内容是:“调动机体自然修复的潜力,因势利导,医患互动,时空一体,有无化生,顺势而为,通过刺激组织原位再生与时空一体的变化,治疗骨科创伤和疾病。”这在矫形外科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获得了奇特疗效,这一理念已被国内外多个著名专家认可和引用。

在学术研究领域从未停滞过的秦泗河教授,又将Ilizarov技术与小儿麻痹矫治新体系、生物进化理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中国文化与患者的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自然重建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临床应用,使传统骨科或高新技术难以治疗、不能治疗的一些四肢重度残缺及骨科疑难杂症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现已治愈此类患者1000多例,其中7例是濒临截肢的患者。

秦泗河教授运用学科交叉与整合,开辟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专业――“下肢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学科。该学科符合外科发展的前沿(微创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趋势,其临床应用过程也体现了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这项学科体系能够以比较低廉的医疗费用、很小的创伤,治疗用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甚至不能治疗的骨科疑难疾病。秦泗河教授据此浓缩而成的《下肢畸形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小儿矫形外科》三部专著,被王澍寰院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

纵观矫形骨科与下肢功能重建的学术领域,秦泗河教授在“牵拉生成组织与下肢功能重建”等多个方面的临床研究与技术成果,已经处于全国前沿水平,但他仍然不断改进、完善,深化总结和提高。秦泗河教授认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更没有永远的第一。科学技术只是临床医学知识的一部分,决不是一个医生要具备的全部。当前的首要问题是,针对中国国情与弱势病人群体的需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培养出真正的人文型医生!”

人文修养:

“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

秦泗河教授提出,现代医生应当从遗传基因、生物进化、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大宇宙哲学观,思考人的生命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行为,思考健康与疾病、发育与衰老的关系。科学技术越发展,医生越要注意调动人体修复疾病的自然潜力,而不是将人体作为“战场”,凭借高科技的手段对人体实施过度开发或征服疾病。

秦泗河教授形象地用“人”字来比喻:一撇是“技术的医学”,一捺是“人文的医学”。他说,科技在发展,人文若滞缓,医学就会不和谐。虽然临床医生在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一门专科医疗技术,但是各种学问做到最后都是“做人”,其中包括胆识、风格、情操、品质等多种人文因素。为患者服务的艺术、医疗方法和流程的美学评价等,则必须从人文的视角去审视、剖析,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心去积累,这是医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基本品质。

在人文素质的四个方面中,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思想是理念,人文方法是能力,人文精神是核心。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人文素质这个大问题上,秦泗河教授主张:“医生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是:宏扬民族文化;博采众家之长;莫离临床实践;平等对待患者;情感收、吐、放、疏;认真遵守规章;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他说:“患者是行医之本,人文是医生的灵魂,医生与患者之间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并逐渐形成医学人文品格。”

医学史家卡西蒂格略尼(Arturo.Castiglioni)认为,“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驱使医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具有对社会奉献的精神,主要源自对患者的深切关爱和对知识魅力的向往。一般来说,凡医德高尚的医生,都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因为医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也是一种医疗“技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往往是因为看到疾病流行对人民造成的苦难而奋发学医,济世于人。这就要求现代医学工作者要极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习惯,尊重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提倡医患和睦互动的团队精神等。

秦泗河教授认为,“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对患者的同情心、责任感促使医生立志行医;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健康的追求迫使医生勤奋学习;对生命的敬畏唤醒医生的良知和潜能。秦泗河正是一位医学技术与人文修养交融的实践者,除学术论文外,他还发表了人文、哲学、科普类文章60余篇,主编人文类著作3部。其中,《医生、医术与人文》是国内第一部由临床医生编著出版的医学与人文类著作,屡获“医学人文荣誉奖”。

社会文化:

“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在秦泗河教授已发表的《论医生的医术与学术》、《外科医生的成长》、《对外科医生手术技能成长规律的探索》等文章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医学思想已进入“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交融的境界。

他强调,医生对患者的医疗处理是一项独立决策的工作。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法和医疗流程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一个医生的文化底蕴。医德高尚、技术高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名医、大医的基本特征。

古今中外的哲人皆认识到,文化是“社会人”行为的无声指令,文化存在的作用无处不在,文化的沉淀决定了公民的素质,是社会凝聚力的根本――文化强身,精神成人。成就感是人追求发展和价值体现的核心动力,对人的最大激励手段是文化激励,因为人类对荣誉的追求是无限的。

丰厚的文化如冰山浮水,只有90%的体积沉在水下,才能有10%的冰峰露出水面。医学是附着于人的学科,人是文化的,医学自然也是文化的。医学的发展就是医学文化的进化过程,就是对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过程,就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过程。

秦泗河教授还提出,人的文化素质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有什么样的生命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医学模式的演变更迭,就是人类对生命价值追求的历史性展现。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是具有光荣使命的医学,是适度谨慎的医学,是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医学,是尊重人的选择和权利的医学。医学需要“克己复礼”,在文化继承、创新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新文化的种子将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复兴、开花,造福中国,惠及世界。

秦泗河教授十分推崇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1977年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该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是和谐统一的人本思想与医学美学的巧妙结合。

除此之外,秦泗河还认为,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秦泗河教授呼吁,要解决医患矛盾,就必须提升医院的文化管理层次,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真正凸显“大医精诚”的人性光辉,加强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回归。

秦泗河教授认为,社会越文明,人类越需要医学,医学的博物学、进化论与生态学提示人们应从文化的视角来关注医学,即用文化来阐释医学。时代要求当代医学工作者既有很强的科学素养,又应掌握广博的人文知识。

秦泗河教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演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谱的变化,生物进化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决策与运筹学,医生的医术、艺术与学术,高科技的临床应用与自然顺势疗法,医疗过程的时空关系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其思想的火花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人民医生:

“医学、哲学、美学、艺术、文化的共融”

第11篇

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

【摘 要】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形态的集中反映。医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故中西医学从认知途径、思维方式、科研路径、技术方法、实践手段与发展理念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下面从1、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2、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5、结语等层面对中西医学文化背景、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各自优势进行比较和说明,旨在处理复杂性疑难类医学问题时能够拓展思维疆域迅速选择中西医优势所在,用优势学科进行最有效率的医学干预最终实现低成本医学选择。

【关键词】 文化;思维;哲学;医学;西医学;中医学;科研路径;比较;优势;趋势

由于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中西两种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国祖先以超越超凡和超验的医学哲学思维智慧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诞生之时就确立了人(生物)--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整体(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层级时空纵横思考,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由于中西医学文化思维哲学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医学体系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研究方向、科研路径、方法选择、技术手段、药物选材、治疗优势、防治理念、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的明显不同但各有优势。两者应相互借鉴促进与互补而不是相互排除和否定,尽管中西医学能真正相容与沟通还任重而道远,但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1、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文化有两大源流,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讲求主体与客体的相融,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下传承五千年而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时空选择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文化和科学的走向当然也包括中西医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因为他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它所使用的范畴便具有最一般最普遍的意义,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领域及其一切科学;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科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同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形态与路径有直接关系,东西方由于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共同护佑人类健康。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是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医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中医学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哲学指导及其理论构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均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化相同,第二象数思维相同,第三哲学观点相同,第四人文价值相同。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实象论哲学构建的,是象思维科学之结晶,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中西医尽管医学意义作用和根本目的趋同,但就是与西医学思维方法研究路径不同[1]。

2、 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

2.1.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不同 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文化是思维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母体,医学流派、哲学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故此,中西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都因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不同。

2.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以空间文化为逻辑开端的西方思维方式主要以逻辑(概念)思维为主,产生了还原论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种线性的既由点到面的思维,面对复杂性生命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局限。以时间文化为肇端的东方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产生了演绎推理与综合方法运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是一种立体的既多维度的思维,面对生命复杂巨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优势,可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与医学问题,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方法独特效率倍增优势凸显。

2.3.中西医学哲学基础的不同 哲学是科学的旗帜。西医学以实在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质既形下之器,运用的是白箱理论。中医学以实象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事既形上之道,运用的是黑箱理论。事实证明: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中医“象”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医理论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2],更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

2.4.中西医学研究方向的不同 西医属逻辑思维下的微观医学,研究方向沿着:生态—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无限细分;中医属形象思维下的产物,研究方向沿着:组织--器官--个体—生态—网络—社会—自然—宇宙宏观拓展;网络包括: 1.物质能量与信息网络。2.生命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3.形态结构与功能损伤。4.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5.阴阳状态。6.脏腑经络系统。7.气血津液分析等内容纵深思考有三焦辩证,横向广延有卫气营血辨证,全息纵横辩证有“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思维模型。为中医学整体辨证与调平、医学观察与哲学反思、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文化思维哲学与生命科研方法学基础。

2.5.中西医学科研路径的不同 西医学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使用实体模型进行实验的医学研究路径;中医学则以象思维科学为指导以人体组织器官为基础使用思维模型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医学研究路径。西医形成于600年前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 的欧洲物理化学崛起时期,是人类的物质文化产品登峰造极的时代属实验医学,使用的是实体模型,研究的是人体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以构成论为基础从事致病学研究看到的只有病;中医学产生于2500年前人类历史第一次文化复兴的中国春秋秦汉哲学成功之际,它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的时期属经验医学。使用的是思维模型,研究的是关系既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七情与人。以生成论为基础,从发病学角度切入,看到的总是人。

2.6. 中西医学方法选择的不同 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3]。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快速实现从医学、科学、哲学到真理的认知跃升。西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形质结构、化整为零、诊治分开、医药分开。它强调结构、局部、静态分析,以解决局部病灶为首务,把病和病人分割开来,中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司外踹内、以象测脏、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道器合一、医药合一。它强调功能、整体、动态观察,以协调整体关系为首务,认为局部病变是整体关系(阴阳)失调的局部表现,看的是有病的人,具有全息、实象、整体、系统、辩证、恒动思维特点,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揭示体现了真理性认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方法大道至简。

2.7.中西医学技术手段的不同 西医学必须借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作用于研究对象并不断取得进展,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才能保证学科运转和发展需要,因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和手段的外求,无疑诊疗成本同样随着投入增加而大幅度升高;中医学只要借助整体观念和哲学思辨等象思维科学成果就可以通过思维模型利用四诊合参和司外踹内技术随时随地进行诊疗,只要中医学主体不断进行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技术修为与训练充分发挥医者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任何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前提下,仍可保证学科高效率运转与发展,因其并不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而且是充分利用内求手段,所以更加彰显出中医诊疗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药物天然的低成本医学特点。

2.8.中西医学药物选材的不同 西医学因其还原与分析方法所用治疗工具大都是化学合成,所以结果必然导致物质对抗,化学物质的分解需要肝脏承担,排泄需要肾脏增加负担,长期使用不仅导致医源性疾病,最主要的是这种单靶点治疗药物不能解决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问题使西医学在处理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方面陷入了窘境;中医学以象测藏明辨阴阳之性质是中医学诊断的最高境界,所以选用自然界动物植物与矿物之偏性调平人体内阴阳之偏性就成了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所用药物自然天成可谓就地取材,又因其药食同源绿色天然且节能环保而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趋同性趋势而引起世界瞩目,特别是它系统思考整合调节整体调平的优势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所致的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无可替代作用明显。

2.9.中西医学治疗优势的不同 世上疾病千千万,外感内伤可类分。通过临床观察和比较,西医对病因明确,病原清楚,靶点单一,主要造成理化与形态学改变类疾病既外感病可谓一枝独秀,用抗生素消灭微生物病原体随属对抗与攻杀但效验绝佳,但随着抗菌素滥用其耐药性与抗药性亦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 中医学不仅对急慢性伤寒与温病类外感病作用独特,特别是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更是学验颇丰,其注重调解关系的学科内涵注定了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病多因素致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多维治疗靶标和一体多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与特长。

2.10.中西医学防治理念的不同 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所揭示的是人体生命的不同层面的规律,把防病祛病和保持健康作为终极目标。区别在于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中医把握的是个性的整体。西医所依靠的理论是抽象的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需要平台和规模必然消耗人财物力。而中医通过辨证加减很好地解决了个案的差异问题,通过三因制宜为个性化诊疗开辟了低成本医学道路;西医理论侧重于治疗学研究,而中医学研究更侧重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是致病的主因,治疗上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先安未受邪之地,调和失衡状态,而非对抗性、杀死病原的治疗方法。“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与自然相应,和合共生,西医将人视做解剖的器官,将疾病与患者的生命相分离,而中医则始终把病人当作一个与环境、宇宙相关的整体,将人的生命与健康当作其理论的中心与目的。而这种整体观念正是“人的医学”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全世界医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的分析比较及其各自优势探讨,不仅存在上述所论之不同,还存在中西医学的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认识、标准和评判体系的差异。

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工业化革命主要征服的是空间的话,那么信息化革命则主要征服的是时间,互联网的普及与延伸让偌大的世界顷刻之间变成了地球村,随着东学西渐和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中西医必将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与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医学以现代语言借助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复兴和空间文化的全球推动,迅速占领了世界医学空间,中医学象思维科学语境因难与西方的空间文化通约而遭遇尴尬。然而伴随着人类对医学的哲学反思和理性认知,不约而同的发现中医药学在处理复杂性医学问题中的真知与卓见,中医药象思维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经两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正在以无可辩驳的形象与自信对世界医学方向进行引领。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是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健康长寿治未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4]。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注重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体现了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和整体把握上;医药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为宗旨,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是其与一般自然科学的显著不同之处,中医药学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5]。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可以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把握中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人类对中医药学的使用与选择,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和当代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不断融入,必将对东方医学观的开拓和发展带来突破。

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 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西医学的构成论和致病学医学范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模式,他的单靶点对抗性的诊疗手段,在外感病盛行的时代可谓大显身手一枝独秀,然而在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则明显暴露出西医学诊疗思维的局限,理论明显滞后于临床,加之利益博弈、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追求医学功利,使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要 民生问题,加之以药养医引发过度医疗,不仅造成医源性疾病更使医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性价比严重失衡,公民的健康维护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收入增长水平和支付预期,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进步本来应该使就医成本大幅度削减,然而实践证明:西医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属高成本医学,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显现其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社会老龄化、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等卫生主题转换,对那些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集中涌现,特别是面对那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因素致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的复杂性内伤类患者更显力不从心,而中医用象思维构建的天人合一、医药合一、形神统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医学体系处理此类问题却得心应手优势凸显效验全面价格低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努力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6]。

5、结语 《现代医学概论》指出:“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科学不能适应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系统,生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涌现,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在保障全民健康中过于偏重单一病种的诊治和局部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整体,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物和手术,而忽视了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智慧,医疗技术发展失控,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浪费惊人,且好多疾病由于理论滞后临床乏术而进行着无效诊疗或安慰性治疗,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收入的承受能力加重了社会不公。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本体,人体作为整体存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面对复杂性内伤病防治,理应遵从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非线性、最优化原则,从中医的象思维科学入手,从《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切入,发挥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医学思维模型优势,彰显中医药学思维哲学与理论智慧。中医学以气一元论整体观和阴阳互化辩证观为认知途径,从宇宙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角度切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用中药之偏性调整人体之偏颇大道至简,所用方法与药物医药合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自然天成,能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可有效提高医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病人客体的自愈病能力,主客一起用中医药智慧努力实现复杂性疾病低成本诊疗调护及其养生长寿治未病医学目的,为患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群体创造出低成本最优化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普适的未来医学体系理性护佑人类健康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与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2月、10

[2]、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 —— 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j]《中国中医药报》科技教育版20__年9月19日第2997期

[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9.

[4]、张明雪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j]《中国中医药报》20__年10月27日第2429期

第12篇

Shortliffe教授指出,医生对于计算机和新技术越来越依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患者的个体状况和疾病状况千差万别,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逻辑推理也各有特色。但是,计算机的应用有可能削弱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医患之间的互动和整个诊疗过程变得呆板机械。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不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逻辑对患者做出诊断,而是依赖于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做出判断。实际上,计算机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更不可能超过人脑。只有当计算机和人类的智慧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定义

根据美国医药信息学会(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AMIA)的定义:Biomedical Informatics (BMI) is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field that studies and pursues the effective uses of biomedical data,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for scientific inquiry,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motivated by efforts to improve human health.

生物医学信息学(BMI)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生物医学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跨学科科学,以满足科学查询、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需求,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推动和提高人们的健康。

生物医学信息学的关键属性

生物医学信息学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数据、信息、知识的产生、存储、获取、使用及共享的理论、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科学的基础上,是IT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上的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方法学上可以支持从分子水平到大众水平的研究、推论、建模、模拟、实验和转化。覆盖从基础医学、临床科研,到临床诊疗、公共卫生等多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医学信息学认为生物医学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是人。因此,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对于技术性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对于复杂经济、伦理、社会、教育和组织架构的演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BMI各应用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在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有很多看似非常相近的术语和名词,很容易被混淆和乱用,例如: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卫生信息学、生物医学信息学、公共卫生信息学等等。如何理解这些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又是怎样的呢?

Shortliffe教授解释说:生物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基础性生物医学科学,是一门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科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临床、科研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生物医学信息学将生物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与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以创新和发展新的方法和理论为目标。这些核心理论和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据库理论、认知科学、统计学、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等,反过来又促进生物医学科学和健康科学的研究、应用和创新。

生物医学信息学理论、方法和技术首先被应用到临床医疗、诊断和护理等临床医学领域,同时也被应用在牙科和兽医学领域。这些领域关注的是患者个体,是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临床相关信息的采集、集成、共享和应用,因此被称为临床信息学。

与临床信息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公共卫生信息学,它的应用不是针对单一的患者个体,而是关注整个人群,以大众健康和管理为目标。临床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共享了很多相同的方法和技术,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医学信息学。因此,生物医学信息学不能等同于医学信息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应用,主要关注的是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过程,这部分被称为生物信息学。

生物医学信息学在放射影像、图像成像和分析、以及影像管理方面的应用被称作影像信息学。影像信息学以组织和器官为主要对象,包括:放射影像、病理影像、超声影像、皮肤病学、以及分子可视化等等应用领域。

据Shortliffe教授介绍,其实这些应用领域的边际是非常模糊的,例如生物信息学和影像信息学相结合就产生了分子生物成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信息学的结合形成了药物基因组学,而临床信息学和公共卫生信息学相结合则形成了大众消费健康学。

BMI和HIT的关系

生物医学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软件和硬件)、临床科学、基础生物医学科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生物工程学、管理科学及认知科学与决策密切相关。

生物医学信息学(BMI)与医学信息技术(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相互各有侧重。BMI更偏重于BMI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建立、教学、以及这些理论和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应用。其主要参与者是学术研究人员、科研机构及相关实验室。而HIT则更偏重于应用,主要是把BMI的方法、理念以及研究成果与医疗临床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厂商开发成相应的医疗信息系统产品,供医院和卫生行政机构使用。其主要参与者是医疗IT厂商、医疗临床机构及卫生行政机构等。在美国,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学术组织是美国医药信息学会(AMIA),而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组织是美国医疗信息管理和系统协会(HIMSS)。

加强生物医学信息学教育和培训

生物医学信息学对于生物医学研究、企业应用系统的研发、图书馆情报学和知识管理、公共卫生统计、生物技术和制药、临床实践和管理、以及政府决策研究,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要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以及临床诊疗中,还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同时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生物医学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交叉科学的生物医学信息学,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要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各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开展常规的生物医学信息学学位教育之外,还应该积极开设信息学相关的培训,为医学生和护理学生提供双学位课程。另外,要加强对医药卫生专业人员的信息学继续教育,并积极为临床医护人员所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作。

Shortliffe教授还指出: IT基础架构(IT Infrastructure)一向被公认为是实现安全、有效、以患者为中心、及时、高效率和公平六个医疗目标的基础。但是,临床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40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的系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而更取决于人、文化和创新性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