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贷市场论文

信贷市场论文

时间:2022-10-17 09:52:40

信贷市场论文

第1篇

巴罗(Barro,1976)较早地将担保问题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讨论范畴。巴罗根据大量信贷配给的理论文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信贷融资担保模型,该模型直接把担保和利率联系起来,说明了担保在决定贷款市场利率中的作用。施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和Weiss,1981)提出了信贷配给中的逆向选择理论。银行与申请贷款的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理性的银行会努力控制信贷风险以使收益最大化。若提高贷款利率,虽然一方面使银行收益增加,但另一方面也使成功申请贷款企业的最低风险水平上升,部分申请贷款的低风险企业选择退出信贷市场,申请贷款企业的整体风险上升,这可能会降低银行的预期收益,使银行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郝蕾和郭曦(2005)分析了在利率管制下的卖方垄断型信贷市场中不同担保模型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担保比政府担保更具有优势。互助担保不会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政府担保会引起风险转嫁,导致收益在企业内部、银行与企业之间重新分配。杨胜刚和胡海波(2006)分析了信用担保机构的两种风险控制手段——比例担保和反担保的不同组合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当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品价值大于贷款本息时,担保机构担保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当中小企业不提供反担保或反担保金额不足时,担保机构为贷款提供较高比例的担保会加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付俊文和李琪(2004)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逆向选择的问题。结论是在中小企业无任何抵押担保品的前提下,虽然担保机构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未解决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黄亮等人(2005)通过对比中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结构,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模型解释了资金借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银行被迫采用的信用配给制度。考虑到中小企业融资难除自身资质差等内部因素外,还受到非对称信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银行观测不到企业的真实风险类型,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而采用信息不对称框架分析该问题是合理的。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考虑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抵押对于企业信贷的作用。本文拟将其研究抵押机制的框架借鉴到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研究中,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与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及施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和Weiss,1981)的不同之处在于: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等主要研究了信贷市场中银行与企业间博弈均衡的抵押贷款合同,只涉及银行和企业两方的静态博弈过程。而本文开创性地将其研究抵押机制的框架应用到融资性担保机制中,讨论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形时有无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包含银行、企业与担保机构的动态博弈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描述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第二部分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对引入不同类别担保机构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第四部分考虑垄断和完全竞争两种信贷市场结构下,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做进一步附加分析,讨论考虑税收政策及引入再担保机构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二、不同类别担保机构的作用比较

(一)模型假设1、基本假设假设在一个不完全信息的经济中,存在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三方参与者。其中,银行为风险厌恶;企业和担保机构均为风险中性,其收益值即为其效用值。2、银行经济中只有一家银行,其效用函数设定为二次型:2uxxx/2。其中,x为其收益值。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贷款利率为r,贷款额度为D。银行无法观测到企业的风险类型,只能通过制定固定的贷款利率使得自身期望效用最大化。3、企业经济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每个企业均可投资于一个风险项目,成功时可获得回报R,失败时为0;同时,企业也可以投资一个无风险项目,获得的收益为b(即为投资风险项目的机会成本)。假定企业先期没有足够的项目投资资金,需向银行贷款,但其可自由选择是否进入信贷市场。企业所投资风险项目的成功概率为,服从上的均匀分布,即。借鉴施蒂格利茨和韦斯(Stiglitz和Weiss,1981)的假设,假定所有企业风险投资项目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I,则IR10R,即“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成功的收益R越高,成功的概率越低,企业的风险类型越高。为简化分析,假设企业只有在项目成功时才能支付银行的本息和担保费用,而项目失败时只损失反担保物。①4、担保机构担保机构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当企业项目失败无法还贷时,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担比例为,即此时担保机构需要支付给银行。①此外,担保机构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比例,并支付担保费率0,1,即企业提供给担保机构的反担保物为D,担保费用为D。这里主要考虑两类担保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1)政策性担保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是由政府扶持的、旨在帮助企业融资的中介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目标为最大化企业的贷款规模,其不以盈利为目的,表现为微利运营。(2)商业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目标为最大化自身的期望利润。为了简化分析,不考虑担保机构制定因企业类型而异的担保费率,即假定担保机构提供给所有企业统一的担保费率iiG,C,但这两类担保机构各自收取不同的担保费率,即GC。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未考虑银行的抵押机制,这是因为实践操作中担保机构对抵押物(反担保物)的认可程度(如抵押物品种、折扣比例等)远高于银行。相对银行仅接受土地、房产或某些设备等而言,担保机构对抵押物(反担保物)的品种范围要求则更为宽松。如某些银行不认可的股权、矿权等,担保机构经调查研究后均可接受。下面分别考虑无担保机构、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及商业性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活动的影响。

(二)无担保机构情形下的信贷市场分析类型为的企业期望利润函数为假设满。由上式可得,由于市场存在不对称信息,银行无法观测到企业的风险类型,因而只能制定统一的贷款利率r,导致部分低风险类型的企业退出市场,此时信贷市场出现逆向选择。且/r0,若银行出于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提高贷款利率,这会导致申请贷款企业的最低风险水平上升。部分申请贷款的低风险企业选择退出信贷市场,而高风险企业则继续留在信贷市场(即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普遍较高),进一步加剧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由Bur的表达式可得,若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一方面,贷款给单个企业的期望效用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另一方面,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类型有所减少,进而使得银行的总效用下降。因此,贷款利率r对于银行期望效用的影响不确定。由于Bur对r求导后无法得到关于最优贷款利率的显示解,下面我们将对模型中涉及的参数在合理范围内赋值,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从数值模拟标准化方法出发,并结合实地调研,将贷款额度D标准化为1,企业的期望收益1.1iiIR,企业投资于无风险项目的收益b0.05,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为,反担保比例为0.7,①所有参数的取值如下表1所示。将具体参数赋值代入后,应用Matlab软件,可得到银行的期望效用Bur关于贷款利率r的数值模拟图,如下图1所示:由上图1在无担保机构且不考虑抵押机制时,银行的期望效用Bu与贷款利率r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即当贷款利率较低时,随着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银行的期望效用会先增加,但随着贷款利率继续提高,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类型开始大幅减少,在贷款利率达到一定水平后,银行的总体期望效用会逐渐下降。进一步可求得此时最优贷款利率的数值解为r0.70,因此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风险类型的临界值为,即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风险类型。因此,由于银行无法观测到企业的真实风险类型,从风险规避及收益最大化出发,银行一般会制定较高的贷款利率,导致只有风险类型偏高的部分企业才能进入信贷市场并获得银行贷款。

(三)引入担保机构后的信贷市场分析本部分分别讨论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后对企业信贷的影响。两类担保机构的主要差异在于:经营目标不同,且收取的担保费率也不同。结合担保机构不同的担保费率水平,银行通过选择贷款利率r以最大化期望效用。下面分别分析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后的最优贷款利率及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类型。1、政策性担保机构由于政策性担保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奉行微利运营,其目标为最大化贷款企业的规模,因此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最优化问题为由上式可得,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随银行贷款利率的增加而增加,与风险分担比例呈正比,与反担保比例呈反比。进一步将*G的表达式代入(4)式中,可得到银行期望效用关于贷款利率r的表达式,由于无法得到显示解,仍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表1所取参数值,银行的期望效用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2:2、商业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由(3)式可知,担保机构期望利润随担保费率单调递增,因此商业性担保机构会选择最高的担保费率,即*1C,再结合表1所取参数值对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后的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当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时,银行期望效用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3:如上图3所示,在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后,银行的期望效用Bu与贷款利率r同样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此时最优贷款利率的数值解为r0.358,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类型临界值为,即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风险类型为0,0.21。与无担保机构时的情况相比,由于商业性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率高,导致企业信贷成本增幅较大,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类型反而有所减少。因此,引入不同类型的担保机构会对企业贷款起到不同的作用。由于政策性担保机构微利运营,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可以使企业承担较低的担保费率和贷款利率,从而使全部类型的企业均可进入信贷市场;而引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后,由于担保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导致企业承担的担保费率过高,从而抑制了企业进入信贷市场,由此可得到如下命题2。命题2: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可增加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而商业性担保机构由于收取过高的担保费率,导致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规模减少。因此,政策性担保机构可有效缓解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而商业性担保机构则会进一步加剧逆向选择问题。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引入分担了银行所承担的企业违约风险,这使得银行更加注重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数量,而不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收益函数,银行开始追求“规模效应”,相应收取较低的贷款利率,从而大大增加了进入信贷市场的企业数量,有效缓解了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而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引入虽然也会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但由于担保费率过高,导致企业信贷成本不降反增,进一步加剧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三、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分析

上面从理论上证明了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下面将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借鉴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本文在类似的逆向选择框架下研究担保机制对于信贷配给的影响。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政策性担保机构这一第三方参与主体,同时在模型中增加了一个博弈阶段:首先由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合同,而后再由银行制定贷款合同。在不改变经济中信息结构的框架下,研究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有无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包含银行、企业与担保机构三方的逆向选择问题。为了着重刻画市场中的信贷合同和担保合同如何随企业风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本文将模型简化为只包含两种风险类型企业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分析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考虑一个包含银行、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不完全信息经济,三方均为风险中性。这里假设银行为风险中性主要是基于如下两点原因:第一,由于经济中只存在两种类型企业,故不必考虑企业是否自由进出信贷市场,这种情况下风险厌恶与风险中性的假设并不影响模型的主要结论;第二,在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的框架下,银行风险中性的假设可以得到更为直观简便的显示解。因此,本文参考贝森科和萨科(Besanko和Thakor,1987),假设所有参与方均为风险中性,收益值即为其效用值。企业可以投资于一个有风险的项目,成功时可获得回报R,失败时为0(假设企业向银行贷款时不提供抵押品,且项目失败时无其它损失),项目成功的概率为。有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种类型企业,项目成功的概率分别为1和2,且1201。企业也可以投资于一个无风险的项目,获得的收益为b(即投资风险项目的机会成本)。企业由于资本金不足,需向银行借贷。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无法观测到企业的风险类型,但知道经济中高风险和低风险企业的比例分别为。银行贷款给这两类企业的概率分别为1和2,贷款利率分别为1r和2r,银行的存款利率为br,银行给企业的贷款额为D。政策性担保机构是由政府扶持的、旨在帮助企业融资的机构,故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模型中假设其利润为0。①担保机构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物(反担保比例为)并支付担保费率。由于为企业提供担保前需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这里假设政策性担保机构能够观测到企业的类型,其为两种类型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担保费率,分别为12,。当项目失败无法还贷时,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为,即此时担保机构会支付给银行D。②本部分将分别在信贷市场为垄断和完全竞争两种市场结构下,讨论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企业信贷问题。首先,在信贷市场垄断的情形下,分析经济中无担保机构和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对企业贷款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其次,在信贷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形下,研究有无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企业贷款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附加讨论一些其它问题,如引入政府税收政策对模型的影响、引入再担保机制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

(一)垄断的信贷市场本节讨论信贷市场中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的情形,即经济中只有一家银行,通过制定贷款合同以最大化自身利润。1、无担保机构在无担保机构时,银行贷款给企业的期望利润B为2、有担保机构在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当企业投资项目失败无法偿还贷款时,政策性担保机构和银行会各自承担一部分风险。假设担保机构要求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比例,即企业提供给担保机构D的反担保物。当企业无法还贷时,企业的反担保物归担保机构所有。由于政策性担保机构能够观测到企业的真实风险类型,故可提供不同的担保合同。此时博弈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政策性担保机构观测到企业的类型并为两类企业提供不同的担保合同,这里首先讨论内生选择担保费率,,而外生给定风险分担比例及反担保比例的情形。由于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目标是最大化企业的利润以扶持企业发展,故而奉行微利运营;第二期,企业进入信贷市场,此时银行仍无法观测到企业类型,银行选择提供给企业不同的贷款合同以最大化利润。此外,假设项目成功时企业需支付银行贷款本息和担保机构的担保费,若项目失败则只损失反担保物。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首先考虑博弈的第二阶段,即银行和企业间的信贷合同。在得到最优的贷款概率和贷款利率后,对担保机构的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最优担保费率。进一步通过比较引理1和引理2,分析在无担保机构与有担保机构时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可得到如下命题3。命题3:在垄断的信贷环境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银行对高风险企业授信要求进一步提高。但当高风险企业得到贷款时,高低风险两类企业的贷款利率均下降,且高风险企业的利润不变,而低风险企业的利润增加,银行利润减少,经济总体福利保持不变。①在垄断的信贷市场中,担保机构的引入提高了高风险企业得到贷款的准入门槛,而高风险企业一旦可以获得贷款,则贷款利率会有所下降。进一步地,担保机构的存在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并等额提高了低风险企业的利润,总体社会福利不变。

(二)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这一部分讨论信贷市场中银行完全竞争的情形。此时市场中存在多家银行,每家银行同时宣布各自的贷款合同,由企业来选择银行进行贷款,这里假设每个企业只能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来贷款。由于银行间是完全竞争的,因此各银行的利润为0,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更有议价能力。根据罗思柴尔德和施蒂格利茨(Rothschild和Stiglitz,1976)及威尔逊(Wilson,1977),不完全信息下逆向选择的结果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合同。因此,在完全竞争的框架下,银行仍会提供两种不同的信贷合同。下面分别对无担保机构与引入担保机构后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进行讨论。

1、无担保机构在无担保机构且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企业通过选择信贷合同使得期望利润最大化,同时满足银行利润为0。由于均衡时经济中存在两种不同的信贷合同,故还应满足企业各自的激励相容约束。此时,企业的最优化问题为。2、有担保机构引入担保机构后,与垄断有担保机构时的讨论相似,此时的博弈同样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担保机构观测到企业类型并为两类企业制定不同的担保费率;第二期,企业进入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选择不同的贷款合同来最大化自身利润。这里同样假设企业项目成功时才可支付银行贷款的本息和担保机构的担保费,项目失败则无法支付。由引理6可得**1ˆ小于**2ˆ,即担保机构会选择给低风险企业制定更高的担保费率。这主要是由于此时高风险企业的贷款利率更高,为最大化两类企业的总利润,担保机构会对低风险企业征收更高的担保费率,以此平衡两类企业的利润,使二者利润和最大。同样地,对于低风险企业,项目成功概率2越高,担保费率越低;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越高、反担保比例越低,则担保费率越高。进一步通过比较引理4和引理5,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比较无担保机构与有担保机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可得到如下命题4。命题4:在完全竞争的信贷环境中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两类企业的贷款利率均下降;高风险企业得到贷款的概率不变,低风险企业得到贷款的概率提高;低风险企业利润增加,高风险企业利润不变,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存在有助于低风险企业获得信贷支持。通过比较命题3和命题4可知,随着信贷市场结构的完善,高风险企业可以确定性地得到银行贷款,并且担保机构对企业制定的担保费率也有所改变,担保机构会转而向低风险企业征收一定的担保费,此时担保机构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引入担保机构后有效提高了低风险企业的贷款概率,并使得社会总体福利增加。这是由于在信贷市场中,如果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势必会掠取企业的剩余,而担保机构通过承担一部分的风险分担比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贷款环境,将一部分银行利润转移给企业;如果银行间完全竞争,则企业更有议价权,此时银行不再有正的利润,引入担保机构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贷款和担保合同的设计,从而使得社会总体福利增加。

(三)附加分析本部分讨论两个附加问题:一是政府的税收政策,即由政府向银行和企业征税,之后再将税收转移给担保机构进行财政补贴,在此种模式下讨论对模型结果的影响;二是讨论引入再担保机制对企业信贷行为的影响。1、税收首先,我们分析政府税收政策对信贷市场的影响。以垄断的信贷市场情形为例,①研究引入政策性担保机构后对企业信贷的影响。假定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所得的利润部分征税,所得税税率均为,类似于垄断有担保时的讨论,此时银行的最优化问题为。因此,引入税收措施补贴担保机构虽然有助于放松担保机构的预算约束,使担保费率下降,但由于对企业征税会直接导致其利润减少,税收扭曲了利润在银行和企业间的分配。直观上来说,政府不应该为了给政策性担保机构补贴而对中小企业征税,虽然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补贴有利于降低担保费率,但税收的存在最终会使得中小企业的收益下降。2、再担保下面将进一步对政策性担保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分析再担保结构的引入对经济中信贷及担保活动的影响。所谓再担保,是指当担保人不能独立承担担保责任时,再担保人将按合同约定比例向债权人继续剩余的清偿,以保障债权的实现。在本文中,再担保机制具体表现为引入一个政策性再担保机构,为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当企业项目失败需要担保机构代偿时,再担保机构会承担一部分的再担保风险分担比例,同时担保机构也需要向再担保机构支付一定的再担保费用。假设再担保费率按担保费率的一定比例收取,即再担保费率为。需要说明的是,再担保机构根据零利润条件内生选择再担保风险分担比例。由于引入再担保机制只会对担保机构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信贷市场完全竞争下的结果与垄断情形相似。下面以垄断的信贷市场为例,分析引入再担保机制对信贷及担保活动的影响。引入再担保机制后,担保机构的收入包括企业支付的担保费用、企业的反担保物、项目失败后再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担部分;支出为再担保费用和企业项目失败后的风险分担部分。因此,担保机构的期望利润函数为。命题5表明政策性再担保机构并不会改变经济中的信贷及担保行为。这是由于再担保机构的设立相当于将原来的担保机构拆分为两个子担保机构,担保风险比例在两个担保机构中进行分摊,但由于最终的担保费率不变,故对企业和银行的信贷合同也无影响。因此,若再担保机构为政策性,则引入后并不会对经济中的信贷行为产生影响。

四、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第2篇

1供给分析

在我国,小额信贷的机构分三种:一是正规金融机构;二是非政府机构;三是扶贫机构.真正提供小额信贷产品的正规金融机构仅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农村信用社居于垄断地位,这是因农村经济增长相对城镇缓慢,以营利为目的的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看不到发展空间,而退出农村地区.有文献表明,我国农村信用社并不是实质上和合作组织,它的目的更偏向于盈利性.由农信社的垄断地位和盈利性,我们假设农村小额信贷供给市场是垄断的.由此对对该市场做如下假设:(1)市场有N(N>2)个相同的农信社,并且机构会被有效的排斥在外;(2)每一个现存农信社的成本函数相同,即成本函数为:

2小额信贷市场均衡

大多数学者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小额信贷供求进行研究时,只是总体上对小额信贷供求进行分析,并没有对小额信贷机构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而本文则是运用扩展的古诺模型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进行分析.(1)当a≤c时,r≤0,此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若农户能够承受最高的利率水平低于农信社利率水平,则该农户无法借到款项.由于Q*<Q1,贷款供给量要小于竞争条件下的数量.这是因为垄断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加剧了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问题,借款人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只能选择其他替代产品,如民间借贷.但选择替代的信贷产品会有价值损失.垄断使某些借款人通过转向比垄断信贷产品花费更多社会成本才能产生的信贷产品而满足其信贷需求,其增加的成本对社会是浪费.①政府可以颁布类似“社区再投资法”的法律条款来约束商业金融机构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撤出.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案”规定,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存款类机构“有持续和责无旁贷的责任”满足整个社区的信贷需求,包括中低收入社区和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仅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来改善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硬性约束.②实行农村利率市场化,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实施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小额信贷机构之间可充分竞争,不仅使农户直接从中受益,还可以缓解信贷配给问题.率也就越高.

特殊的,假设某地区小贷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即在Ⅵ式中,当N∞时,r=c=MC,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借款人可以以最低利率c贷款,消费者剩余最大,而信贷机构以最低成本放款,且获得最大利润,双方效用最大.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该打破垄断格局,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以提高市场效率.政府应通过支持和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协调传统金融和非传统金融的结构等形式来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具体为:①适度降低农村金融进入门槛,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经营,满足农户日益旺盛的资金需求,弥补农信社支农作用之不足.②条件成熟的地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比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③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协调传统和非传统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经营活动,允许农信社系统内跨区域协作,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小额信贷市场需求曲线纵截距和利率正相关,即农户保留利率越高,农信社才有可能实行高水平的垄断利率以获得垄断利润.在贷款利率一定的条件下,农户保留利率水平的高低反应了其还贷能力大小.为提高农户保留利率水平,具体做法:①提高农业生产科研投入.解决农村小额信贷困境的最好办法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因为技术进步可提高农户投资成功概率,也使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②提高投入产出率.偏远地区,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处于落后局面,故在经营或农业生产方面各种要素投入比例不合理.若某生产要素投入过多,由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决定其投入的边际产出率会下降.③降低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尤其是农业产品生产,农户投资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大,放贷机构风险管理难度也大.而完善的农村保险机制,可以转移农信社面临的违约风险.

作者:陈平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3篇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行计量分析,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有关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取得的巨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上。由于银行业在欧盟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在这两个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经验检验。本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 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标志是1986年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的提出。在这份法案中,欧共体提出了在1992年12月31日之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在这个市场内,实现产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完全流动。在《单一欧洲法案》框架下,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点,而且随着德洛尔报告的发布和《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实施,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又成为推动欧洲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的关键动力。 《单一欧洲法案》只是明确了欧共体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性目标,具体的政策表现为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的指导性意见”。 早在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就发布了《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其核心条款是允许外国银行在符合东道国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分支机构。它事实上打开了成员国银行在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门,具有重大的普遍性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差异并没有得到消除,因此《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并没有导致任何重大的跨国银行活动。真正标志着欧洲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走向单一市场的是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的《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Directive 89/646/EEC),经过修订,1993年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法律加以正式实施。这份立法涉及欧洲银行业金融服务和跨国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置于共同监管规则下的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根据这两项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在本国获得了营业许可,就可以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行,不用事先征得接纳国的许可,其业务也只受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不受东道国的监督和管制。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对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银行不再需要为了申请在国外开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而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其经营活动也只由本国的监管机构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的麻烦。另外,这两项原则也为欧盟各国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降低对欧盟各国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并减少欧盟各国的监管负担,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各国监管者的偏见。1986—1992年间,欧共体理事会还制定了8个附加的指导意见,分别对银行业监管、资本金要求、偿债能力标准、洗钱活动、信贷风险、年报的要求和银行并购重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欧共体理事会的这些指导意见系统地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要求,然后各成员国将这些要求转化成本国的具体立法加以落实。因此,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不仅依赖于各项指导意见的有效性,而且也和各成员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密切相关。芝摩曼(Zimmerman,1995)考察了所有单一市场指导意见在各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1991年末至1994年4月间,已经被成员国采用的指导意见占全部指导意见的百分比已经从58%上升到89%。对于《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截至1994年4月,12个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中有11个已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了国内立法,惟一的例外是西班牙。 总体而言,在欧共体发布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之后,欧盟银行信贷市 场一体化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一体化比市场的实际一体化先行一步。 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经验检验 (一)假设和数据 首先,经验检验主要是针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同时也涉及货币市场,因为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础的,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很密切。 其次,检验的指标是利率,也就是以利率(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作为衡量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指标。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应该遵循单一价格原则,换言之,就是在完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所有相同金融资产都具有相同的价格。由此,利率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风险的不同,文化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不同,以及各国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完全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不同,一体化的银行信贷市场内利率并不一定都实现均等化。因此,我们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不是以严格的价格均等化作为标准,而是使用协整的概念。协整分析认为,随着银行信贷市场日益一体化,区域内银行的定价行为将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一体化地区内成员国的利率将表现出趋同的关系。而从具体分析的角度说,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内,利率(非稳定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可以分离变动,但是在长期,市场力量将迫使它们恢复到一个均衡的关系。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这是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的考虑。第一,在金融市场上,名义利率能够比实际利率更好地反映国际套利过程。借款者用以进行比较、评判的是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相应地,那些不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业务活动的银行一般也只是对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感兴趣。上述两者构成了国际套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国际套利过程中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重要。第二,用实际利率进行衡量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方面,实际利率以各国的货币分别表示,其差异无法比较,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跨国实际利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单个投资者或借款者来说,实际利率差异并不能够提供获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在长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也就是说各国平均实际利率在长期是基本相等的。这样,使用实际利率进行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检验具有潜在的误导性——无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是否发生,实际利率本身的差异就很小。因此,我们选择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作为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指标。 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欧洲联盟的六个核心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欧盟GDP总额的80%以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欧洲联盟的总体。同时,为了比较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我们把分析扩展到美国和日本。 我们将使用从1985年开始的月度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协整检验。对于银行贷款利率,选用各国的基准利率表示;为了计算利差,选用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存款利率的近似表示。银行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数据都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中得到,两者都从1985年1月开始。利差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贷款利率减去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绝对利差;二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相对利差。 (二)模型的分析框架 1.协整检验的一般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如果两个时间序列yt、Xt各自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序列,而且两个序列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或I(0),那么称时间序列Yt、Xt是协整的,或者说两者具有协整性。协整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两者不会分离太远。 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协整检验基本上是遵循恩格尔和格兰杰(Engle and Granger,1987)建立起来的方法,按两个步骤展开。首先,证明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然后,估计协整向量。 协整检验的条件是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为了确定贷款利率时间序列和利差序列是I(1),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为此,我们要构建关于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回归方程,然后分别进行t检验和F检验。两个回归方程都包括一个紧跟在利率的滞后差分项之后的趋势变量: 零假设表示时间序列服从随机游走,即非平稳。对于t检验,零假设是Ho:b=0;对于F检验,零假设是H0:b=d=0。如果计算出的‘统计量或F统计量的值小于临界值,那么我们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一旦确定了贷款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是I(1)序列,我们就可以从杜宾一沃森(Durbin-Watson,DW)统计量开始进行协整检验。杜宾一沃森统计量从协整回归中得到,协整回归使用单个国家的利率或利差yt作为因变量,欧洲联盟其余国家的平均利率和平均利差作为自变量xt: 当由方程(3)的回归中计算出DW值比临界值大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存在协整性。正如恩格尔和格兰杰指出的,杜宾一沃森检验只是作为证明存在协整性的一个近似指标,它需要更详细精确的其他检验加以补充,有代表性的是迪基一富勒(Dickey—Fuller,DF)检验和增广迪基一富勒(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检验。迪基一富勒检验基于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构建模型: 这里,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表明了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协整性。具体地说,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说明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另外,根据以下的回归方程可以进行增广迪基一富勒(ADF)检验: 这里,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协整性。 2.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协整检验 凯普雷(Caporale et al.,1996)认为,对于趋同之前和之后的时间序列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协整是一个强有力的检验,但是对趋同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变量则不然,也就是说,在趋同发生的时期内,时间序列变量经常表现出非协整性。换言之,非协整性能够反映时间序列变量的一种趋同进程,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是时间序列存在结构性突变,这种结构性因素常常是由外部作用引起的,而不是时间序列本身变化规律的结果。如果欧洲联盟促进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和政策措施(主要是《单一市场法案》和《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有效,那么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应该存在下降趋势,或者说利率的时间序列显示出结构性突变,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贷款利率出现趋同。根据上述观点,如果存在结构性突变,那么样本将要划分为突变前和突变后两个时期,然后分别对这两个时期进行协整检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的协整检验,缺少协整性正好意味着存在趋同进程。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通过影响银行定价行为和竞争状况,从而对金融市场结构形成冲击,贷款利率就可能显示出结构性突变。因此,我们要对存在结构性突变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协整检验。《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于1989年通过,到1993年9月欧盟各个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具体法律加以落实,因此大致可以认为结构性突变发生在1990—1993年9月这段时期内。如果考虑9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也经受多方面严峻的外部突发性冲击,如两德统一、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等,将突变性时期确定在1990—1993年这段时期内是恰当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把 整个样本期分为两个不同的子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85年1月到1990年12月,代表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没有实际实施的阶段,可称为前一体化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93年9月到1997年12月,代表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有关政策措施开始实施后的阶段,可称为后一体化时期。1990年12月到1993年9月之间的这段时期被排除在外,以充分保证两个子时期相互独立,同时也力求减少90年代初外部冲击对欧盟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对上一部分的检验程序加以修正,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对从1985年1月到1997年12月的整个样本期,根据方程(3)进行协整回归,得出DW、DF、ADF的各个值。但是,在存在结构性突变的条件下,这些检验的实际意义有所减弱。第二步,进行结构性突变条件下的协整检验,把整个样本期分为两个子样本,然后分别应用方程(5)对每一个子样本进行协整检验。 (三)模型检验结果 1.贷款利率和利差的趋势: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说明欧洲和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我们将对欧洲联盟六个核心成员国以及日本、美国的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整个样本期内,欧盟各成员国的货币市场平均利率水平存在不小的差异,最低的是德国(5.89%),最高的是意大利(11.66%);各成员国的贷款利率也并不相等,最低的是德国和荷兰,它们的平均贷款利率大约是8.2%,意大利则高达12.86%。 如果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能够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假定成立,那么我们将发现各成员国的名义利率会减少到一体化之前利率最低的国家的利率水平。统计数据表明,与前一体化时期相比,后一体化时期的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但是,这种情形并不是欧洲特有的,因为美国和日本的利率也表现出同样的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利率的下降更可能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而不是由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政策的独特后果。另外,在后一体化时期,各国的利率看起来更加接近,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利率普遍下降而导致利率之间的差距变小。而且,统计数据也不能够说明利率实现了均等化,毕竟在意大利和荷兰两个国家之间,货币市场利率的差距达到4.97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利率的差距也有4.28个百分点。 对利差的分析表明,除了比利时和意大利之外的所有国家,与前一体化时期相比,后一体化时期的绝对利差普遍减少。但是这本身不足以说明欧盟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因为利差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国名义利率的下降。而且,对相对利差的分析表明,在这一时期内利差实际上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在前一体化时期,相对利差的变化范围是从比利时的1.64的高点到英国的1.10低点;而在后一体化时期,这一变化范围是从比利时的1.87到意大利的1.15。利率的降低可以很大程度地解释这种变化。银行贷款利率可以表示为货币市场利率加上一个附加额,而相对利差又可定义为银行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当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时,相对利差将会增加。但是,统计数据表明,在后一体化时期,除了比利时以外的所有其他被分析的欧盟成员国的相对利差都更加紧密地朝德国的利差水平靠拢。总体而言,描述性统计量并不能有力地说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只是在较小程度上指出了不同国家利差更加接近。 2.利率和利差的单位根检验 首先,我们给出协整检验第一步的结果,也就是确定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否是一阶单整的,即时间序列是否I(1)序列。为此,我们分别对利率时间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对所有的利率(包括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我们都不能够拒绝有单位根的零假设,也就是说所有的利率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地,我们能够拒绝利率的一阶差分序列的零假设,也就是说,利率的一阶差分序列是I(0)序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利率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序列,我 们可以对利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同样地,利差的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也表明,绝大部分国家的利差时间序列都是I(1)序列,而仅有几个国家(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检验值表明利差序列是I(0)序列。这里的利差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而得到的相对利差。 3.银行信贷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协整检验 (1)利率的协整分析 经过经验分析发现,除了法国、比利时,欧盟其他国家的货币市场利率普遍表现出缺少协整性。在现实情况下,对欧盟货币市场利率起基准作用的并不是欧盟的平均货币市场利率,而是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因此,我们对欧盟各国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得到的结果见表1。 说明:(1)欧盟各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序列相对于德国货币市场利率序列进行回归。(2)DW给出了的德宾一沃森统计量的检验值,100个观测值的相应的临界值是:0.511(1%),0.386(5%),0.322(10%)。当DW值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表明存在协整性。(3)DF给出了简单DF回归的φ的统计量,其相应的100个观测值的临界值是:4.07(1%),3.37(5%),3.03(10%)。根据绝对值比较,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表明存在协整性。(4)*数据代表存在协整性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货币市场利率和比利时、荷兰、英国三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在两个子时期都是协整的,在前一体化时期协整性表现得更加强烈。法国和意大利有更低的检验统计量,表明它们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非协整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后一体化时期的检验统计量的值都比前一体化时期更低,也就是说协整性在后一体化时期显得更加微弱,这一结果符合凯普勒(Caporale,et al.,1996)的观点,即趋同进程中,能够检验到的协整性会减少,换言之,缺少协整性可以被解释为趋同进程的结果。总体而言,欧盟各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德国的货币市场利率之间表现出较明显的协整性和趋同现象。 货币市场利率通过固定汇率联系在一起,从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协整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转换成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协整性,但是这种转换关系并不是很明确。从表1中可以看出,就比利时而言,在前一体化时期其货币市场利率是协整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也是协整的;但是对荷兰而言,货币市场利率的协整性并没有导致银行贷款利率的协整性。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即货币市场利率的趋同是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出现协整性的必要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 (2)利差的协整分析 这一部分我们进行利差的协整分析。利差的协整性反映了能够将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确立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的套利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来自于货币市场一体化,银行零售定价行为的趋同,以及信贷市场的套利过程,我们不追究这种套利过程背后的驱动力量,因为协整分析考虑的仅仅是长期均衡化的进程是否存在。 说明:(1)欧盟各国的利差相对于欧盟平均利差进行回归,对每一国的检验,欧盟平均利差中都已排除了该国的利差;美国和日本的利差相对于欧盟平均利差(包括所有的欧盟6国)进行回归。(2)DW给出了德宾—沃森统计量的检验值,100个观测值相应的临界值是:0.511(1%),0.386(5%),0.322(10%)。当DW值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零假设,意味着存在协整性。(3)ADF(k)给出了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括号中的k给出了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滞后项数,因此k=0代表简单的迪基—富勒回归。100个观测值的迪基—富勒回归的相应临界值为:4.07(1%),3.37(5%),3.03(10%),100个观测值的增广迪基-富勒回归的相应临界值为:3.77(1%),3.17(5%),2.84(10%)。(4)表中*数据代表不存在协整性的结果。 表2给 出了整个样本期的利差协整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欧盟各国的利差序列较为普遍地表现出明显的协整性。但是,将样本分为前一体化时期和后一体化时期之后,检验结果会表现出许多结构性变化。一般地,在第一个子时期,检验结果总体上表明存在协整性,惟一的例外是法国,只是部分地表现出协整性。在后一体化时期,我们发现协整性减弱。根据ADF统计量,在后一体化时期中能够确定存在协整性的只有英国。 4.地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和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 最后,我们从地区对比的角度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将欧盟6国作为一个整体,对比美国和日本研究其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主要目的是明确目前的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在多大程度上是欧盟地区一体化政策的结果,或者只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而根据前面部分的协整检验的结果(表1、2),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还是贷款利率,欧盟和美国、日本都不存在协整性,利差也是如此。这说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主要是地区性现象,也就是说,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主要是欧盟政策推动的结果。上述结果的一个隐含结论是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水平远远超过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水平,从全球的角度看这可能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歧视性福利损失:由于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客户可能会偏向于选择一体化区域内的欧洲银行,而不选择成本最小、价格较低的区域外银行。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失,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应加速发展,并最终赶上地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WTO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多边协议的达成为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三、简要结论 根据上文的协整检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简要结论:第一,欧盟各国货币市场利率表现出较好的协整性,说明欧盟货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高;第二,欧盟各国银行贷款利率的协整性较差,说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存在较明显的市场分割;第三,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银行贷款利率,还是利差,后一体化时期的协整性都明显弱于前一体化时期的协整性,根据凯普勒的有关观点,这意味着后一体化时期存在着利率的趋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第四,根据地区间的对比检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主要是一种地区性现象,而不是全球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结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4篇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营销水平

由于农村信用社一直是最贴近农村的金融机构,在农民心中的认知度也很高,导致了其内部成员有种自成的优越感,从而忽视了加强对客户的服务意识。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有小额信贷业务,也有一些金融机构早已经看到农村金融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已慢慢的进军该市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农村信用社在农民心中的“第一情人”的位置已经开始动摇,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献殷勤行为,一部分不是那么忠实的客户已经开始倒戈,要想留住已有的客户同时又吸收新的客户,只能先培养顾客的忠实程度。要想提高顾客的忠实程度,就得尽量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让其感受到不一样的待遇,此时一个好的销售团体需求就产生了。而且由于客户群体大多为农户,农户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于办理业务的具体流程、产品的特点及其相关法律都比较模糊。这就要求不仅客户经理,包括所有业务人员在接待客户时,应该有很好的服务态度去耐心帮助客户了解并办理业务。

(二)强化奖惩激励,促进积极作为

当前,随着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完善和信贷责任追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部分信用社和客户经理在信贷管理上产生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的消极思想和不良倾向,严重钳制了增量贷款的拓展。由于存在“畏贷”思想,对“风险”和“责任”因素考虑的过多,在新增贷款管理上有些消极被动,抉择时优柔寡断,以致失去许多优良客户,造成大量资金闲置,影响了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同时,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对存量资产的盘活消极对待,由于怕责任转嫁,对他人经办形成的不良资产,缩手缩脚,甚至束之高阁,致使通过努力本可以清收盘活的资产,长睡高眠,以致于休克、死掉,造成资产损失。解决“惹不起我还躲不起”的问题,促进信贷人员积极作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正面引导,培养信贷管理人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意识和正确的绩效观,使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明确存量资产的管理和清收责任,包括经办人的直接责任和对他人发放贷款的管理责任,以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盘活存量资产并扩大有效贷款投放。三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对信用社及信贷人员适时下达贷款投放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情况与考核工资挂钩,增强其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四是开展全员大营销活动。组织信贷管理人员、客户经理和大学生员工,每两人组成一个营销组,采取熟带生、外勤带内勤、领导带员工的方式,深入企业、市场、社区、果园、大棚和养殖场,确定联系户,定期进行走访,并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达到拓展贷款市场份额的目的。五是建立有效的行为激励机制。一方面,设立特殊贡献奖,对超额完成贷款发放任务、到期收回率达到99%以上、无资产损失的信用社和客户经理给予重奖,并在干部提拔、评先树优上予以体现;另一方面,实行末位淘汰制,对贷款发放计划考核结果连续两个月倒数第一或连续三个月在后三名的,解除该信用社主任职务。通过奖惩激励,促进信用社加大贷款营销组织力度,调动客户经理贷款营销的积极性,有效拓展贷款投放空间。

(三)创新服务品牌,赢得客户青睐

在贷款营销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客户对待各类金融产品的目光愈来愈审视和挑剔,由无条件认可变为要求回报,由单纯追求贷款投放变为要求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利率的降低。然而,这还不够,真正赢得客户青睐,还要拿出自己特有的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创树品牌是信用社实现自身效益的手段,但更要融入客户的愿望和要求。品牌是一个承诺,是把产品和服务的定位、利益、个性、价值赋予客户的一个兑现过程。承诺要适度,要兑现甚至超值兑现承诺,切勿夸海口。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并打动其心弦。在一些地方,时常可以看到“手握手的服务,心贴心的承诺”的信合广告牌,这是情感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想与客户产生共鸣,还需打造情感产品,加强与客户的情感沟通,实施亲情维护。在卡类发行上,信用社推出的“农民工特色取款”服务、“惠农一卡通”等品牌,就深受客户的欢迎。在政策支持上,2013年4月9日,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正式启动,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贷款承办银行,面向全省2万名创业人员提供10亿元创业小额贷款,将带动6至10万人就业,为大学生、农民工等创业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做出新贡献。“贷免扶补”工作是云南省学习借鉴孟加拉国小额贷款和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云南实际创新推出的鼓励创业新模式,属全国首创,这样的机会我们就得重点把握,借此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

(四)细分市场客户,区别贷款价格

细分市场就是企业的管理者按照细分变量,即影响市场上购买者欲望和需要、购买行为的诸因素,把整个市场细分为若干个子市场的营销活动。细分市场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企业发现最好的市场机会;有助于企业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还可以使企业以最小的经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营效益。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客户群体的需求还是存在差异的,若能够针对性的满足这些客户群体的差别化需求,那么这个营销就是非常理想的。近年来,随着城镇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模式并存。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服务中,要根据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四个面向”市场定位,结合辖内经济发展状况,做好不同客户的甄别分类,明确优质客户、一般客户和不良客户,并区别不同客户,针对性地采取贷款营销方略。对优质客户,积极争取,精心呵护,在贷款、结算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对不良客户,采取限制性措施,逐步压缩贷款规模,最终脱离信贷关系。

(五)实施诚信战略,优化营销环境

一是加强信用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积极开展评级授信,实行贷款上柜台制度,对信用村、信用户进行大张旗鼓地授牌、发证,并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政策,鼓励客户诚实守信。二是加大法规和诚信宣传力度。通过村政府的广播大力宣传、在集贸市场设点散发传单、人口密集地张贴标语口号,信用社里电子滚动字幕等方式,大力宣传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守信光荣,违约可耻”、“有有还,再借不难”的良好诚信氛围。三是对不良贷款户有重点地进行法律制裁。对有钱不还的赖账户、钉子户,进行依法,查封资产,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收回贷款;对顶、冒名具有诈骗性质的各类违法贷款,移交公安机关,通过拘留等方式,强制收回贷款。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倡导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信贷人员发放贷款的信心度和积极性。

作者:崔海燕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第5篇

传统金融支持方式的选择

传统上,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是通过银行贷款为其提供长期的投资资金和短期的流动资金。由于银行的经营是建立在高度负债的基础上,其支配的资金是社会公众的各类存款,因此,银行对于其经营资产的安全性格外关注,是风险的厌恶者。当面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刚刚起步的企业,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往往选择不贷或贷之以高息。这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高昂或更本无法获取贷款。

随着担保行业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上矛盾。企业寻找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作为回报则支付一定比例的担保费。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担保公司规模限制以及担保公司风险过于集中,使得担保行对于那些风险过高的领域涉及较少,使得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但是具有高潜力的企业难以得到资金支持。因此,由于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融资的成本较高以及担保行风险过于集中,使得这一模式的功能受到局限。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借鉴

在美国,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涌现了一批像苹果、谷歌、微软等的科技型企业,他们几乎都是从地下室或车库中诞生,而后逐步发展为业界巨无霸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能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迅速成长?我想这与美国金融业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

1983年,几家银行机构出资创立了硅谷银行,在过去的10多年里,硅谷银行一直处于硅谷创业活动的中心。这家银行对高科技初创企业的金融支持,为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科技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硅谷银行在投资中将资金借入创业企业,收取高于市场一般借贷的利息,同时与创业企业达成协议,获得其部分股权或认股权。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提高收益,同时降低风险。

以上这种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实质上就是不仅利用银行信贷为其提供金融支持,而且引入风险投资者通过持有其股份的方式对企业进行投资。

对传统模式的改进

借鉴美国经验,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银行“惜贷”、企业融资成本高、担保公司风险过于集中等问题,我们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予以支持。具体地说,即这些企业可以寻求风险投资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作为回报是将公司的部分股份出售给风险投资方。这样,企业不仅拥有担保公司的担保,而且还拥有风险投资方的担保,从而大大增加了与银行谈判的筹码,进而可以以较低的利息获取银行贷款;而且,通过出售股份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担保费用,另一方面,也为公司的发展寻求到了战略投资方,能够以资本金的方式吸收资金从而大大降低了筹资成本。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信贷供求缺口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是中国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支点,中国金融的发达及其功能的发挥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缩小农村城市贫富的差异化,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活动,沿袭孟加拉国的金融模式,在很多贫困地区得到试点和推广。然而越来越多的科研资料表明,农信社小额信贷的推广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但从目前展开的情况来看,小额信贷的缺口仍是制约其迅速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小额信贷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中央与地方政府也颁布了关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导意见》等相关文案,但仍没有顺利高效地解决小额信贷发展路途中的窘境。在融资渠道的制度安排下,由农户自愿入股的内生融资方式远远不足以在农村金融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大量的外源融资体系,例如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等成为了其壮大发展的资本。由于历史包袱的沉重,其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受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和出资机构的影响甚深,基本上属于完全供给引导型,很少因地制宜考虑农户的实际需求,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一刀切”的局面,进而加大了小额信贷供求的缺口。因此对于缩小缺口后的内生变量的探寻就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认为虽然小额信贷本着扶贫的初衷,大多实行低于普通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方式,但实际人为的利率管制会使其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难以使贷款真正分流到贫困者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下的地域歧视,使资金的过滤作用并未能到充分发挥,资金的需求窗口便会成为虚设。二是低利率使资金供给方难以产生经营的压力与动力,进而产生纯粹重复反复投机的心里,最终会导致资金的供给发挥不了它应有的效益。

二、文献综述

1973年,著名学者麦金农(1993)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的实际利率水平和信贷配给等金融抑制现象,造成严重的价格歧视和市场分割,进而导致资金大量外流后的低配置效率。同时,肖(1993)在金融深化与抑制的理论论述中表明,金融深化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金融抑制会导致农村资产总量匮乏,内生融资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农业产出要素低下,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萎缩,无序竞争愈烈,信贷市场化的金融深化方向无力实现。因此,麦金农与肖均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该实现放松利率管制为中心的金融深化的方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其理论的指引下开始一系列的探索。然而不论是迫于现实压力下实行利率自由化的美国,日本等国家,还是在理论指导下发展中国家的探寻之路,其执行过程中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金融机构的危机甚至是金融泡沫的经济危机的隐患。面对这种现实,许多利率市场化对信贷业务贡献的有效性的理论评说再一次被质疑。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利率的存在并未能有效地对资产项目进行筛选。从发展中国家自身监管能力的角度诠释,Hellmann,Murdock和Stiglitz(1998)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有限,人为地压低利率,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后产生道德风险的成本,进而维持国内金融机构持续高效的发展。以肖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利率自由化带来的危机主要是改革前或过程中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所致,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利率自由化,从而推动金融自由化进程。

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及监管的匮乏对信贷市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利率市场化的权衡取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与分歧。在大型金融机构逐渐想退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时,央行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的方式维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由于有国家主导的存在,让国家银行“垄断”小额信贷市场的假象一直延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如果市场自由化真的被沿用解决此难题,往往是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如果农信社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办事,那么,资本的整体流向一定是从农信社流出,资金的“非农化”变迁便成为了市场的自由化会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一厢情愿的结局。要考察资本是否会留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并非是国家采取的降低对金融机构门槛设置的要求,根本性的因素还是利率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农户“贷款难”的现状,无非是小额信贷的供需间存在一个缺口,供不应求的唯一原因是价格太低,也就是说,小额信贷在低利率的条件下,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民间金融机构都是无法填补这个缺口的,那么,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利率提高)变成了真正改善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内在动因。

三、信贷市场利率管制与经营成本(风险)的信贷规模分析

(一)利率管制下的农信社可贷资金的理论分析

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1年期的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不能超过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利率50%,但仍没有有效地提高农户的需求水平。为了进一步说明农信社小额信贷资金理论,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模型,不妨设(利率为r)。

1.农信社当期可借贷的资金供给为Ls,其中包括自有资金入股农户存款资金作为农信社实际的储蓄,记为Sr,同时央行以支农再贷款的方式对农信社给予的补贴作为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量部分,记为Ms,显然Sr是利率的增函数,Ms是与利率无关的外生变量,那么有Ls=Sr+Ms成立。

2.农信社当期可借贷的资金需求为Ld主要用于“想贷确无力贷款”的贫农的.农村经济建设购买生产资料的实物需求,记为Id,同时农户家庭自身的货币需求,记为Md(R)。

3.显然Id与Md(R)都是利率的增函数,那么有Ld=Id+Md。(R)成立。当没有利率管制的农村信贷市场均衡应该是在E点实现,有Ls=Ld成立,即Sr+Ms=Id+Md此时,即可以求出均衡利率R0,但存在利率管制下的利率R1(R1﹤R0),超额的资金需(Q1-Q2),并未得到满足.利率管制下的(R2-R1)以逐取更高额利润的方式流向公共领域。低利率下并未能使资金有效地分流到农户手中,利率管制下资金的供求缺口未能使农户的有效需求得以实现。大大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国家也针对信贷由此产生的信贷供求缺口适当给予一些优惠性政策:

(二)经营成本(风险)的信贷规模分析

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水平使农信社面临难以补偿低利率下的高额经营成本的抉择。因此对小额农贷的制度安排目前存在几种争议。其中一个方面认为贫困人口单笔贷款数额小,风险大,监测难,管理和交易费用高。同时,小额信用贷款与规模经营的理念不符,导致成本无法降低,农户贷款高风险和低收益并存,使得农信社的贷款的确成为目前所有贷款品种中成本最高的一种。

如图,以t作平行线为最优贷款规模,超出这一规模,其经营成本将高于贷款收益。而在到达t点之前,我们可以看出,借款人数量与信用社风险大小是负相关关系借款人数量越大,信用社的信贷风险越小。当然A点上信用社没有借款人其风险也就为0,同时也没有贷款方面的收益。当然这种极端值状况可能农信社正面临生存能力的萎缩状。然而此模型的建立基础是个人信用体系高度健全且不存在贷款违约的条件下,而现实状况下,低利率下使借款者无心按时还款的高违约率与假设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同时,由于农信社的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的分散性的需求缺口,决定了最优贷款规模确定的操作难度性。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虽然贷款利率可以在最高限制的范围上下浮动,但从农村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整体收益水平因素时信用社贷款归仍存在风险。其风险溢价应存在贷款利率的成本中。因此,贷款规模的适当缩减是否真的能降低经营成本,顺利帮助贫困地区解决贷款供需障碍,关键是能否在市场化的脚步下制定可以补偿成本的利率。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小额信贷能否在农村金融中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局势,利率市场化成为了小额信贷面向市场的必然选择。

四、结论性评价

经典的SW(Stiglitz和Weiss)模型和Hellmann等学术界人士分别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有效性的角度对农村金融的小额信贷缺口做出了独到的见解。然而本文通过利率管制下农信社信贷市场模型和经营成本(风险)的信贷规模模型提出利率市场化才是真正解决“扶贫”,维持农村小额信贷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性的因素。由于我国目前内需严重不足,收入分配差距也很大,信贷供求缺口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利率市场化对于提高国内的总需求,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将起到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看到,由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市场的“供需平衡”是以将一部分社会成员排除在“市场需求”之外为条件的。“农村信贷市场化”的主张只看到了贷款供给的一面,却没有看清贷款需求的一面,虽然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农村小额贷款的供给,使供给可以满足“需求”,但它却是以将更多的农民排除在“市场需求”之外为代价的。然而,没有任何一项经济政策是只有利而没有弊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市场最基本的原理,也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如果我们在政治上无法接受农民“贷不起款”这个结果那么“农村信贷市场化”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利率无法提高,农村小额贷款市场就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供需缺口,而这个供需缺口只有依靠国家政府投入来解决低息小额贷款供求矛盾所必需支付的代价。

参考文献:

[1]张忠法.关于小额信贷研究问题与研究对策[J].经济研究.2000(29):2-7.

[2]陈国龙.基层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8,1(527):205-206.

[3]张韶华.农村小额信用制度安排与农户信用[J].西安金融.2004(3):28-29.

[4]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实践尝试[J].现代经济探讨.2004(4):7-11.

第7篇

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试论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源于美国,是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振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是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而兴旺起来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1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在美国信用是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依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次”是与“高”、“优”相对应的,指信用较低的借款人,从而形成两个层次的市场。达不到申请优惠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由于次级贷款的利率高于优惠贷款利率,受利益驱使,放贷机构在放贷时不按规定要求借款人预付定金,不认真核实借款人的收入状况,次级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就迅速影响抵押贷款市场,继而向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蔓延。

2 次贷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导致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

2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而虚拟资本经济的疯狂扩张是导致本轮经济周期拐点出现的主要原因。虚拟经济的疯狂扩张导致了周期性繁荣顶点的过早到来,虚拟经济资金链的断裂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

3极易导致全球经济的隐忧——滞胀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相关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据调查统计,大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中小企业贷款金额目前仅占总贷款业务金额的14.7%,我国正常运营的中小企业中有超过60%感到因资金短缺而严重制约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广义上是指因报出贷款利率比市场出清利率低而存在的一种企业对贷款的一种超额需求的情形。当这种情形由政府管制因素影响形成时该信贷配给又称作非均衡信贷配给。任何制度的限制使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不同条件和情况实施不同的针对条件都会造成非均衡信贷配给的出现。反之,在没有政府的干预限制下,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贷款人自愿将贷款利率定在市场出清利率之下所形成的信贷配给被称作均衡信贷配给,均衡的信贷配给是指当借款人愿意支付贷款合同中的所有条款时,其贷款需求仍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形。

在实际贷款情形中,学者们根据超额需求的相关定义以及这种需求的短暂以及长期性等的差异区别,《货币经济学手册》将信贷配给定义为以下四种信贷配给类型。我们将通过这四种信贷配给类型对中小型融资难的原因进行探讨。

1.利率(价格)配给

此信贷配给是指借款人在给定的贷款利率上所能够得到的贷款,其贷款规模一般小于意愿贷款规模,若是想要的到较大规模的贷款,借款人需要支付相对应的较高的利率。也因此,贷款规模的增大,使得违s的概率提升也就造成贷款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考究,这种分明的利率价格信贷配给,其高利率为中小企业大额贷款造成一定的还贷压力,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以及信誉成为借款人对其进行贷款的门槛考究,制约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

2.见解分歧配给

较借款人而言,贷款人在信贷配给中普遍存在违约风险的悲观的态度以及悲观评价,使得企业经济个体在符合贷款的条件并且贷款利率与违约概率相当时也无法在他们所认为的恰当的利率上获得贷款。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以及信誉的悲观态度和评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3.红线注销

当任何贷款利率都无法满足贷款人所规定的收益率时,贷款人将拒绝发放贷款,此为红线注销。这种现象表现在,企业在存款供给量多导致存款低利率时得到贷款,当存款供给减少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量减少或不足导致存款利率提高时,这些企业的贷款将被实行定量配给或拒绝配给。此时,这些中小企业将会觉得他们正被排挤出市场。

4.纯粹的信贷配给

纯粹的信贷配给与红线注销相类似又有所区别,它是指在企业存款供给减少或不足等情况造成的不能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时采取部分企业满足(经济主体相同的经济以及贷款条件,一方获得满足,另一方不能获得贷款)。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的参与者都拥有对等的充分的信息,市场通过价格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使得供求达到均衡,得到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型的经济市场,这种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充分的信息条件得不到满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广泛存在。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现象在经济业务活动的双方使得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一方比另一方掌握较高数量和质量的信息,这一方在经济业务活动谈判中将获得优势的地位,掌握主动权,而另一方因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而导致其处于经济业务活动谈判中的被动接受地位。这种现象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中体现在,假如银行以及其他相关金融机构掌握完全的信息,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市场利率的变化来使得资金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对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在信息上了解不足,以致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贷款上存在高风险的悲观评价从而增加了拒绝贷款的可能性,也导致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形。

另外,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健全,管理机制的不规范,财务制度的不透明等,更有甚者,一些中小企业存在有选择性的进行信息披露以达到避税以及对同行竞争者进行防范的目的。这些情形都将导致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企业之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和信用状况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对信贷缺乏信心,增加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会拒绝贷款,或者采取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使得中小企业因接受不小高利率而得不到有效贷款。

三、规模匹配理论

规模匹配理论认为银行规模和中小企业贷款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大银行等大的金融机构更加偏好于为大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不愿为资金需求贷款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贷款的服务。企业的规模决定了企业的可贷款性。归根结底,规模匹配理论的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的不对称,大银行及其他大的金融机构往往都会选择与透明的借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造成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以及财务的不透明,大银行往往很难在这些中小企业的内部组织收集并传递信息,使得无法对这些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进行品质评价,这些原因往往是大银行及其他大金融机构拒绝和他们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的原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难总结为以下两种主要原因。第一种是因正常的市场利率调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的供求关系导致的融资难的问题。第二种是因中小企业本身管理机制的不透明使得银行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对其经营与信用等品质无法做出准确评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风险率持悲观的评价态度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1]谌玲.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原因及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7):12.

[2]冯俊萍.基于社会信任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

第9篇

关键词:最优控制;利率市场化;贷款定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8-0013-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8.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日益市场化。而许多商业银行长期以来贷款定价的主要依据仍然是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1]。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是否进行浮动或浮动多少一般都缺乏规范、精细的标准,其利率浮动的幅度通常也不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风险程度[2]。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定量化的定价机制以灵活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势在必行。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不是通过中央优化集中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分散决定的[3]。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主要有成本相加定价机制、客户盈利分析模式等。但是,这些方法只考虑了贷款价格的短期优化决策或银行发放贷款的短视行为,即认为在信贷市场中,贷款定价在每个决策时期都是独立的,优化的目标为单个时期的利润最大化。实际上,贷款需求会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变化,这种变化又会造成信贷市场的波动。因此,可用动态系统模型来描述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机制。给定系统的这种动态性,商业银行的信贷定价机制实际上就是一个最优控制问题。

在竞争的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首先向市场发出各自的贷款价格。企业根据市场上的贷款报价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接受某家银行的贷款,并通过信贷市场将这一信息反馈给银行,直至信贷市场供需平衡,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后,每家商业银行知道了信贷市场的市场出清价格,在下一轮定价中,商业银行会基于这些市场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贷款价格以获取更多利润。因此,把信贷市场的竞价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反馈系统能够更好的描述这一机制。此动态反馈过程,可以通过图1来反映。

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贷款定价的动态反馈性进行描述,并假设企业贷款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贷款投资收益最大化,然后在这一假设基础上求出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需求的动态方程。将动态方程中的市场信贷需求作为状态变量,信贷价格作为控制变量,得到一个标准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并采用Matlab11.0对上述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和数值模拟。

二、系统方程描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应用最优控制理论构建一个企业贷款投资收益最大化模型。为方便分析,在此假设信贷市场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的,在我们的描述中,信贷市场的动态性将被考虑在内。然后我们在企业贷款投资收益最大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描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动态机制的最优控制理论模型。

(一)企业贷款投资收益最大化模型

假设信贷市场存在n家商业银行,在竞争性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供需平衡,市场正好出清。而商业银行产品差异仅为信贷价格间的差异,即商业银行之间仅仅能够通过贷款价格的调整来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假定商业银行i面临的信贷市场的需求函数,也即对应的企业i对贷款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qi是商业银行i面临的信贷需求,即企业i的贷款需求;ri是商业银行i的贷款价格,即贷款利率;ai,bi 为商业银行i发放贷款的需求参数;dij为不同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的替代系数;rj为商业银行i以外的其他银行的贷款利率。

假定银行和企业用有相同的生产成本函数,假定都是线性的,即

其中,C(qi)为企业的生产成本,该函数包含了企业贷款的利息支出等费用。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ci对企业来讲是相同的值,对各商业银行来讲各不相同。

假定企业贷款的投资收益率为r,则企业向银行借款的利润最大化函数为:

其中,qi是r的函数。对式(3)中的企业投资收益率一阶求导,得到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最优条件,即:

解得:

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只有满足式(5)时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企业满足该条件时企业才会向银行借款,也只有满足该条件时银行发放的贷款才会有需求。在这里,我们可以把1/(r-ci)称为银行i的贷款调整因子或贷款调整强度。式(5)意味着银行只有按照该条件调整贷款时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商业银行贷款的最优控制模型

在目前使用的定价方法中,商业银行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单个时期内的最优,目标函数是单期利润最大化,即:max?仔■(t)。而长期最优意味着经营期内的利润之和最大化,即max■?仔■(t)dt。如果系统总是静态的或者只考虑单个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则各期的利润是独立的,此时单期利润的最大值之和等于利润最大值的和,即max■?仔■(t)dt = ■max?仔■(t)dt。然而,各期利润可能不是独立不相关的,所以各期利润之和的最大值应该大于各期最大利润的和,即max■?仔■(t)dt >■max?仔■(t)dt。在动态系统中,长期最优被用来研究最优控制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阐述最优控制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据上所述,使用长期最优控制考虑了系统动态性是更加合理的。在这一部分,最优控制问题将被描述成单个银行i进行长期最优决策的目标是使各期利润之和最大化,即:

目标函数式(6)受约束于式(5)。因此,式(5)和式(6)构成了商业银行长期贷款最优决策的最优控制系统。式(5)为状态方程,式(6)为目标函数。ri为控制变量,qi为状态变量。即:

式(7)即为反映商业银行贷款长期动态定价机制的最优控制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均衡解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求解与数值模拟

(一)模型求解

为了求解上述最优控制问题,我们构造如下汉密尔顿函数:

其中, λi(t)为协态变量。

式(8)两边对ri(t)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得到汉密尔顿函数的最优性条件:

式(9)两边对qi(t)求一阶导数得到汉密尔顿函数的共态方程:

汉密尔顿函数式(8)的横截性条件为:

通过对式(9)、式(10)求解,可以得到式(12)和式(13):

式(15)即为商业银行i贷款利率调整所需要遵循的动态方程。对其他n-1家银行进行类似分析,可得到一个n维动态系统。显然可以表示为n个微分方程,即为n家银行进行信贷价格调整的动态系统。若将有关参数代入,则可得到每家银行信贷定价的调整过程,通过其特征值还可以判断商业银行利率是否存在均衡。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只有两家银行,银行1和其以外的其他银行,即银行2。于是可将(16)式化为微分方程组:

化简上式得:

式(17)中,当r1'=0,r2'=0时,对应的方程组的解即为商业银行1和其他商业银行2进行信贷竞争的均衡利率 (r1*,r2*)。该均衡解满足:

通过对式(18)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二)数值模拟

在这一部分,我们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贷款定价进行数值模拟。首先,我们给定银行1和其他银行2的各项参数(如表1)。

将参数代入式(17),我们可以求动力系统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通过使用Matlab11.0我们求出动力系统的特征值为为0.0270和0.0030。有动态系统的奇点理论可知,当两个特征根同为正值时,是不稳定的。因而我们可以判断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不存在纳什均衡。

将参数代入式(18),可以得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不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利率随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的增加而上升,而且商业银行1和2的利率基本相同。当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开始下降,且银行利率随着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的下降而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将超过贷款投资收益率。

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当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在一定临界值之内时,表明社会经济处于正常的稳定运行状态,产品市场供需稳定,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稳步提高,商业银行贷款供需平衡,因此,银行利率随着企业投资收益率的上升而上升。银行利率随着企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而上升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运行逐渐出现失衡,此时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因此,银行会提高利率对冲风险。预期还款可能性较高的优质企业虽然经营风险小,但是由于利润率偏低,不能获得正常的贷款;相反,预期还款可能性较低的高风险企业,反而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所以此时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下降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出现了“逆向选择”行为。同时,高利率会诱使企业从事高风险的项目,放弃从事低风险的项目,从而使得信贷市场出现 “道德风险”行为。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了一部分优质贷款,使得贷款利率的上升提高了银行的平均信贷风险,降低了预期收益率。这说明,即使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也会存在斯蒂格利茨所说的“道德风险”和 “逆向选择”。

四、结论

本文将信贷市场描绘成动态反馈市场,将贷款定价机制描述成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系统。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建立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动态的、非线性的最优控制模型。并使用Matlab11.0进行了求解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并不存在纳什均衡点。而且,在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供需平衡,贷款利率一般低于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并随着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的上升而增加。而当市场经济运行失衡时,企业贷款投资收益率降低,贷款利率随着投资收益率的下降而上升,使得正常企业无法获得贷款,而高风险企业却因为不惧利息高而能够获得贷款,信贷市场便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李丽滢,刘钟钦.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6(23):162-165.

第10篇

内容摘要: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关键词:国际贸易信贷 货币政策 信贷配给 传导效应

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在货币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货币供求失衡对就业、产量、收入及物价等实际经济因素产生影响的方式、途径或过程的学说。货币传导的途径主要分为货币途径和信贷途径,货币途径包括利率途径、资产价格途径和汇率途径;信贷途径包括信贷供应可能性学说、信贷配给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信贷配给传播渠道。

传统货币政策理论认为,在完全信息和不存在交易费用的假设前提下,利率能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但是信贷配给理论认为非价格机制对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均衡有重要影响,也就是当信贷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采用配给制来分配贷款资源。早在1772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到过信贷配给的相关思想,凯恩斯(1930)的《货币论》中也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相关论述,其后西方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

信贷配给的货币传导理论由伯南克与布林德发展,他们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完全可替代。特定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满足。因此,除了一般的利率传导渠道之外,还存在银行信贷变化影响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伯南克与布林德将贷款函数引入IS-LM模型,建立了含有利率和货币两个渠道的CC-LM模型。此模型表明,即使有所谓“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致使传统的利率传导渠道失效,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信贷供给的变化推动商品—信贷曲线(CC)变化,从而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随着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其研究的成果也被用于商业银行实物和国家的政策制定中。

国际贸易信贷是指因国际贸易而非国内贸易产生的贸易信贷关系。国际贸易信贷包括流量统计和存量统计两种,国际贸易信贷流量统计是指一定时间段内国际贸易信贷的累积发生额;国际贸易信贷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尚未清偿的国际贸易信贷额,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数值。国际贸易信贷属于资本与金融账户,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信贷项目日益成为一国对外债权与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国际贸易信贷受到国家信贷政策的管制,只有国家审核通过的企业才能够从银行申请到国际贸易信贷,因此可以说国际贸易信贷是上述描述的信贷配给中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分析影响对外贸易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国际贸易信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切入点,来分析我国信贷配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越来越多地注重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因为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可以影响到消费、就业、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因此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分析非常必要,通过分析其传导的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更加合理的制定货币政策服务。在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的我国,信贷配给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学者对信贷配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信贷配给和国际贸易信贷的已有研究进行介绍。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Roosa(1951)提出了信用可获性理论,强调信贷配给现象是由制度约束而导致的长期非均衡现象。非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就此开始萌芽,并盛行于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以Hodgman(1960)、Jaffee&Modiglian(1969)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开始探索信贷配给的成因,逐步为信贷配给理论确立了微观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信贷配给理论渐入成熟。Jaffee,Russlle,Keeton,Stiglitz,Weiss,Williamson等人发展了凯恩斯非市场出清假说,将不完全信息和合约理论运用到信贷市场当中,形成了目前最流行的信贷配给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信贷配给理论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只针对信贷配给理论的研究凤毛麟角,将信贷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相结合,解释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现象,成为信贷配给理论的主要发展趋势。

对于贸易信贷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期,企业间日益盛行的延期付款、延期收款等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Gerald(1995)、Ferris(1981)、Milan(1992)和smith(1994)等学者也就贸易信贷的产生及其性质进行研究。对于贸易信贷产生的基础有融资动机论、交易动机论、定价动机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国际贸易信贷不仅同进出口相关,而且可以作为国际游资进出的渠道,因而可能会给宏观经济带来重要影响。

第11篇

论文摘要: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问题。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是两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针对美国在建设金融机构和孟加拉国在借款人组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建议。

一、 农村金融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发展过程 中 ,经历了 由农 业信贷补 贴论 到农村金融市场论 ,再 到不完 全竞争 市场论的演进 。不完全竞 争市场论 主要 内容是 :发展 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尤其是贷款一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 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为了补救 市场 的失效部分 ,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 当介入金融市场 以及借款人 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 问题的研究成果 ,构成 了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的基础,为政府介入农村 金融市场提供 了理论基础 。

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分析可知 ,非市场要素介入发展 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时 ,主要有两点要做:首先要做的是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 的障碍,即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 ,而不是发放信贷补贴 。其次 ,该理论还强调借款人 的组织化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的重要 性 ,认 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可 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消除信息不对 称和高交易成 本问题 ,为新 型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提供 了理论依 据。农村金融 机构的建设 和借款人组 织化这 两方 面 ,美 国和孟加 拉两国分别有 着各 自的成功之处 ,下 文将分 别针对 两 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 中国实际情况 的差别进行探讨 。

二 、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一 )政策行的引导作用与非政策行的政策性业务剥离

美 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 ,是 由美 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 ,专门针对本 国农业 发展 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政策性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 动 旧的在 于调 节农业 生 产规模 和发 展方向,协助实施农村金融政策。可见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模 式是通过信贷 来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引导作用才是其本意 。

相 比较中国 的农 村政 策性 银行 农业 发展银 行业 主要业务 为粮棉油 收购封 闭运 行资金管理 一项业务 比较单一 ,这样就不能通过资金 的投放侧重点的不 同而起 到引导农业发展方 向和规模 的作用 。扩大业务 范围 ,真正发挥 出政策性 引导作用 ,应是农业发展银行 的重点发展方 向。对于农业银 行 ,应按其商业银行 的性质 ,剥离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 ,将农业银行承担的扶 贫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棉油 附营业务 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剥 离出来 ,避免商业性业务和政策 性业 务 的混营 ,以消除农 业银 行 的道德 风险。中国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两者的业务混淆 ,分工不明导致 了内部运行的无效 率。让农业发展银行发挥 引导作用 ,让农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这样才能各司其职,确保各 自有效运行并更好 的为农村金融服务 。

(二)农村合作金融系资金问题解 决——合并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

美 国农村合作 金融体 系是 由美 国政府 主导 设立农贷专业银 行及其基层机构从 而组 成信 贷系统 。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 组织都是在政府领导并 出资支持建立起来 的 ,随着国家资金 的逐步退 出,现在 的农村 合作金 融 已成为 由农场 主所 拥有 的合 作金融 机构 。可见其最初解决资金 的办法是先 由政府 出资 ,最终 到股权私有多元化。这样 ,一方面保证 了资金来源的持续性 ,另一 方面 ,也形成 了有效 的激励 机制 。

对应 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问题是: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 由于产权不明晰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历史包袱重 、资产质量差 、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 ,对农村 的金融服务缺乏动力 ,发挥不出应有作用 。而农村金融的另外一支力量邮政储 蓄 ,在农村虽有很在存款上 的竞争力 ,但它没有贷款功能 ,吸收农村资金并 没有用 于农业方面 ,而是走 了别的上存 渠道 ,只存不贷 ,更 加剧了农村资金 的外流 。两者一个资本来源不足 ,一个缺 乏有效 的发放渠道 ,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形成互补效应 ,一 方面 ,可 以将 邮政储蓄从农 村吸收的资金 留在农村 ,切断农村资金通过 邮政储 蓄外流的渠道 ;另一方 面 ,又缓解 了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提高 ,将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竞争 能力 ,克服其 以往 由于资产原 因而难以有效服务农村金融 的问题 。

(三)农业保 险的准公共品属性

早期美 国农业保险是 由私营保 险公 司提供 的 ,但 由于农业保险 的风险巨大 ,其 经营的农作物保险均 以失败而告终 。为 了帮助农 民对付 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美 国政 府积极参与 了农作物保险计划 。现行的美 国农业保 险完 全 由商业 保险公 司经 营和代理 ,当然商业保险公 司经营时 ,会 受到政 府提供 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有力支持。可见对 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 品属性来讲 ,政府的参与与主导 是必不可少的 。

由于我 国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长期以来对农村金融发展 的抑制,导致农村缺 乏应有 的风 险保 障体制 ,保险公司不 敢涉足农业市场 。但是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 ,农业保 险服务具有准公共 品属性 。我 国应把政府主导下的 、政府与商业保 险公 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导形式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 业保 险制度 ,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保 险公 司对农业 市场 的参与 。

三、贷款组 织化的孟加拉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多数贷款是小额贷款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和交易成本高 的问题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此项 问题有重要作用 ,孟加拉在这方 面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孟加拉 国乡村 银行 因经 营小额扶贫贷 款而成功获得 2006年 度诺贝尔和平奖 。自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于 1974年创立以来 ,小额信贷受到了当地穷人的热烈欢迎 ,近60%的借款人 和他们的家庭 己经脱离 了贫穷线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 的模式。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以小组为基础的农 户组织要求 同一社区 内社会 经济地位 相近的贫 困人 口在 自愿 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 ,相互 帮助选择项 目,相互监督项 目实施 ,相互承担还贷责任 。银行根据 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 、短期的小额信 贷 ,但要 求农 户每 星期分期还款 。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 而成为银行 的股东 。这个模式确保 了小额贷款 的高还款率被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的许多发展 中国家 ,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 贫方式 。对于我 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与孟加拉存在以下不 同之处 。

(一)经 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 的专门机构

中国没有像 孟加 拉 国乡村银 行那 样 的金融 机构 专门经 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 ,而现有 的金融机构不 愿经营这种业务 。因为农 村小 额扶贫贷款风 险大规 模小 、质量差 、成本高 、收益低 ,银行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孟加拉经 营小额贷款 的机构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 的,在经营 中都给予一定 的补贴 。中国缺乏这样 的机构 ,导致贷款人的缺位。要想实现借款人组织化,先得建立类似 的机构 ,同时 ,起初政府对其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 ,再经 营中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终 ,让借款人参与进来成为其股东 ,形 成 一 系列 的约 束 激 励 机 制 。

(二)贷款对象

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要求农民以小组为基础 ,形成同一社 区 内社 会经济地位相 近的贫 困人 口在 自愿的基础上组成 的贷款小组 ,从而形成 “利益 均沾 、风险共担”的机制 。中国没有 以农 村社 区为单位把贫 困农 民组织起来形成贷款小组 。这样就无法解决 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而引起 的监督信息 费用太 高的问题 。我们 可借 鉴孟加拉 国的经验 ,对 于我 国以乡村为单位的行政划分进行有效组织 ,构成类似的贷款小组。由于同一 乡村 内部彼此更加 了解 ,并能很好 的互相监 督 ,这样就减少 了信息 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 。

(三)选择项目

孟 加拉国的农 民贷款,组相互 帮助选择项 目相互监督项 目实施 ,相互承担还贷责任 。贷款d-,组的成员如果想获得贷款,必须先选好项 目;如果 没有 项目,则 申请 不到贷款 。中国的小额扶 贫贷 款一般都 不要求农 民先有项 目。在这种情 况下,贫困农 民在得 到贷款后很可能会用 于非生产方面 ,如看病 、为小孩交学费或家庭其 他支出等 ,这样还贷就没有保障 ,难 以保障专款专用 。可见 ,贷款 的 目的并不 只是简单选择对象发放款项 就行,而应该在贷款之前 ,就考虑贷款质量的问题 。让贷款成为获取利润 的资本 ,而不是救济款只能解一 时之急。

(四 )贷 款抵押

中国的额 扶贫贷款 一般 都要 求农 民有抵 押品 ,但 贫困农 民连维持 生计都 比较 困难 ,没有财产给银行抵押 ,他们 自然难 以获得小额扶贫贷款 。孟 加拉国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 的需求发放无抵押 的 、短期的小额信贷 ,但要求农 户每星期 分期还款 。在放贷 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 蓄账户 ,存款金额达 到一定程度 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的股份 ,从 而成为银行的股东 。确保 贷款人 与借款人利益一致 ,促进还款积极性 。所 以 ,应该把重点放到还款上而不是贷款上,确保贷款的 良性循环是关键 ,单一的抵押只能压缩贷款 ,帮助不 了切实需要贷款的农 民。

综上所述 ,一方面,我国应把重点放在农 村金融机 构的建设 上来 ,通过金融机构这个 中介来支持农村 的发展 。国家直接参 与并不利 于从 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 问题 ,只是一时的扶助。只有机构 自身能够保持 良好运行之后 ,才能和农村发展形成互动作用,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 ,应尝试贷款组织化 ,支持协助建立相关机构 ,并把重点放到引导贷款应用于好的项目,变为能够盈利 的资本,这样才有助于贷款 的健康运转与归还 ,也 确保 了贷款组织化 的持续性经营。

参考文献

[1]朱文,王芳.《农村金融理论的政策主张评述及对我国的指导作用》.《乡镇经济》,2005,(10)。

[2]肖雪.《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O1)。

第12篇

[关键词]银行监督;贷款多元化;胜利者诅咒;差异化产品信息

目前

3.最优银行规模与多元化

贷款多元化模型一般性结论认为贷款多元化的大银行在市场份额、风险控制、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以及资产规模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现实经济环境中,银行规 模和贷款不是越分散越好,这就涉及最优银行规模的问题,目前相关文献从银行业市场的外部行为约束和内部行为约束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银行外部行为约束的角度来看,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银行业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性市场。各国对银行业市场实行市场准入机制,并且对银行各种存贷活动进行限制。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特别是联邦制国家,每个行政区内外部银行所受到的限制也不一样。同时,考虑到监督成本和系统性风险时,银行并不是贷款多元化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银行规模。

其次,从银行内部行为约束的角度来看,银行是通过内部员工对贷款进行监督的,而不是作为整体发挥对企业进行委托监督职能。然而,由于员工监督贷款的数量和能力有限,所以贷款多元化或者贷款数量越多会使银行的边际监督成本上升削弱了银行贷款多元化所产生的收益。由于随着银行规模增加,边际贷款多元化收益递减和边际监督成本递增导致最优银行规模和规模不经济。

最后,从实证的角度来看,berger和mester通过对美国6000余家商业银行(1990年到199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银行资产规模达到250亿美元具有规模经济效应。yener altunbas。ming—hau liu,philip molyneux和ramaseth[is]利用日本商业银行的数据(1993到1996年)发现当不考虑风险和贷款质量等因素时最优银行规模会被高估,而考虑这两种因素时最优银行规模则会降低。一般情况下,中小型银行会达到规模经济,当银行的规模超过1兆亿日元时规模不经济就会凸现出来。同时指出,最优银行规模和金融资本水平是影响规模经济效应的关键因素。

4.贷款多元化与风险转移(risk shifting)

贷款多元化和银行规模方面的研究主要假设两者之间是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多元化程度越高,越有能力承担更高的风险。但是目前文献从银行主动性动机和被动性动机两个方面出发认为贷款多元化和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之间不存在趋同性特征:

一方面,在内部盈利动机(主动性动机)的驱使下,银行不会选择低风险资产策略(多元化策略)而会选择风险高和贷款集中(专业化贷款)的项目进行贷款④。这样的话,如果项目成功,超额收益归银行,存款人只能获得固定收益;如果项目失败,存款人可能连固定收益也无法获得⑤,银行将风险转移给存款人。对于高风险策略而言,增加的风险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而提高了银行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到这种风险转移(低风险向高风险转移),投资者就会要求提高利率,最终银行并不能从风险转移当中获得高额回报。

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银行有风险转移的动机(被动性动机),其决定因素在于银行的资产负债不匹配,负债的流动性比较强而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弱,银行承担了过量风险的支付结构,导致投资有利时超额收益归银行,而投资失利时损失由政府和存款人承担。上述研究的缺陷在于仅探讨了银行和存款人之间的风险转移问题,而忽视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风险转移问题。为此,boyd和de nicolo将银行竞争对贷款市场的影响以及借款人对银行竞争策略的反应纳入到模型当中并得出结论认为随着银行数目的增加,均衡时的风险转移在递减。

在实证研究方面,demsetz和strahan[203对美国上市银行(1980年到1993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大银行股票收益率的方差不比小银行的低,这意味着大银行承担了更高的风险抵消了多元化所带来的收益。

二、“胜利者诅咒”和差异化产品:

基于银行监督的范围经济效应视角

当贷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时,由于银行甄别企业信用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已被其他银行甄别出信用质量差的企业可能会从另一家急切赢得竞争的银行那里获得贷款,提供贷款的银行就会低估借款人的平均违约风险和贷款损失概率,导致“胜利者诅咒”的发生。银行之间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模式不仅可以减弱“胜利者诅咒”效应,而且可以通过这种隐性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经营业绩以便降低银行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国外关于银行监督的范围经济效应方面的文献主要是关注“胜利者诅咒”问题和产品差异化等方面。

1.银行监督的范围经济效应理论模型

目前,关于银行监督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范围经济效应模型主要是利用空间差异化模型。银行的空间差异化模型(models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认为产品(银行的存贷款和其他服务)在使用价值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在银行的“空间位置”上有差异而导致存贷款人要支付差异化成本。这里的“空间位置”差异不仅是指本地银行具有地理区位优势,而且对于某一行业贷款具有比较优势。

2.“胜利者诅咒(thewinner'scurse)”问题

目前已有大量的理论文献探讨了银行监督和“胜利者的诅咒”问题,主要集中研究分析了银行业中“胜利者诅咒”的概念、内涵以及“胜利者诅咒”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首先,“胜利者诅咒”这一概念源于拍卖理论,随后学者将这一概念引入到银行业市场研究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表3归纳了代表性学者对银行业市场“胜利者诅咒”问题的分析脉络。

相关文献对“胜利者诅咒”的内涵从两个角度来给予诠释。一方面,从“胜利者”所面临的不利影响来看,如果银行间根据自己的信息甄别测验进行价格竞争,最终“胜利者”将会高估借款者的平均信用质量,最终导致该银行遭受到利益损失。差异化贷款利率定价和信贷决策导致的这种外部性会引起“胜利者的诅咒”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从“胜利者”所面临的有利影响来看,银行通过监督企业获取了企业质量的私有信息,这种信息的获取使得银行在再融资阶段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了信息优势,从而减少了现有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使得银行获得了信息租金。

其次,以上分析主要关注的是银行业市场结构如何引起“胜利者诅咒”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胜利者诅咒”现象如何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如果将银行的数目设定为外生变量,那么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对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目前文献对“胜利者诅咒”如何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方面,“胜利者诅咒”使具有借贷关系的银行拥有信息优势。由于银行无法甄别出企业的信用质量,那么不存在借贷关系的银行进入新的贷款业务就会面临更多的逆向选择问题。在均衡时,不存在借贷关系的银行被挤出信贷市场,而具有借贷关系的大银行赢得高额利益。因此,“胜利者诅咒”就成为了进入壁垒从而导致银行业市场出现垄断局面。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剧,自由进入市场的银行数目在减少,这就意味着新进入的银行所面临的“胜利者诅咒”问题更加严重。另一方面,“胜利者诅咒”程度加剧提高了外来银行的进入门槛,将会对外来银行进入本地市场的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银行监督力度较弱,那么进入壁垒就较低,外来银行 选择建立新的银行将会是较好的选择;如果银行监督力度较强,那么外来银行会选择收购本地银行或者建立合资银行的策略。然而,进入决策策略取决于不同的壁垒方式。

最后,从实证数据的角度,相关文献也表明“胜利者诅咒”对银行业市场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broecker,riordan,shaffer对美国信贷市场的实证分析指出新进入市场的银行贷款损失比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shaffer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胜利者诅咒”效应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新进入银行缺乏新行业的基本贷款能力。

3.银行竞争与差异化产品信息(differentiatedinformation products)

国外文献从差异化产品信息对银行预期贷款收益和银行风险两个角度来研究银行竞争对委托监督功能的影响。

从差异化产品信息对银行预期贷款收益的角度来看,由于竞争损害了银行从非差异化产品中获取信息租金的能力,所以在集中的银行业中关系银行业务的质量较高。目前文献中把银行贷款分为两类: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 loan)和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oan),前者是指银行和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借贷关系,银行承担企业的违约风险;后者被视为差异化产品,银行要对企业贷款进行有成本的委托监督以便激励企业改善经营业绩。银行间竞争加剧、进入壁垒成本降低以及银企之间差异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交易型贷款的信息租金导致银行更加倾向于关系型贷款,同时导致监督能力的弱化。

从差异化信息和银行风险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看,银行采用差异化策略会忽视了自身有限监督能力而导致企业违约风险概率上升,从而抵消了差异化所带来的收益。同时,企业违约风险上升也会对银行监督机制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可能削弱银行对新涉及贷款行业的监督能力,而且也会弱化银行核心贷款的委托监督功能。acharya,hasan和saunders通过对105家意大利银行(1993年到199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行业间和地区间的非差异化贷款对银行平均收益率和风险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前者会降低平均收益率而增加不良贷款比率,而对于具有适度风险水平贷款的银行来说,后者提高了平均收益率而降低了相应的风险。

三、简要评述及展望

综上所述,国外文献理论上认为银行业市场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多元化竞争的市场。贷款多元化对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不一定能强化银行监督职能以及分散企业的违约风险,反而增加了银行承担风险的成本以及扭曲了银行监督机制的效力。即使贷款多元化会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银行业市场初期高度竞争会导致市场自由进入和市场极其分散化。规模不经济和信息的范围经济效应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程度,促使银行采取专业化贷款模式。当银行业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的程度,内生性市场进入壁垒会导致“胜利者诅咒”问题的出现,这种隐性沉没成本会促使具有信息优势的现存银行有激励去并购新进入的银行以便扩大现存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从上面分析可知,产业组织理论在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监督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方面的理论应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从微观层面上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银行、存款者和借款人之间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然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主要理论模型是基于静态产业组织模型(如伯川德模型,古诺模型等),虽然有些研究已经开始注重银行业市场结构和银行监督的动态演绎过程,但是也只是一种十分有限的扩展(把单阶段模型扩展为两阶段模型),下一步需要对银企委托监督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