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时间:2022-09-03 01:4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经验

第1篇

一、招聘岗位:

1、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1名;

2、中学八年级英语教师1名;

3、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师1名。

二、应聘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敬业爱岗、有奉献精神;工作主动、踏实,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2、年龄在40周岁以下,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持有教师资格证书。

3、具有课改经验,有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有工作激情和魄力;

4、 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独立制作教学课件。

5、有深圳市民办学校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6、欢迎优秀应届毕业生加盟。

三、福利待遇:

一经考核录用,即签订深圳市教育局统一制定的聘用合同,购买社保;

小学教师:3100—3800元,中学教师:3200—4100元;学校免费提供食宿,享受国家法定假日休假带薪待遇,在本校工作满一年,年度考核合格,可享受政府补贴6000—12000元/年。

四、应聘方式:

1、有意者请将相关证件复印件(毕业证、身份证、资格证、职称证、荣誉证、普通话等级证及手写个人简历,并附上个人近期全身彩照一张),投递到学校教学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投递材料的应聘者;

2、或携带上述材料在规定的时间直接到学校面试。

3、面试时间:随到随面试,招满为止。

第2篇

【关键词】农村 初中英语教学 两极化

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英语教学中两极化又是其中尤为明显、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化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消除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化的对策。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化成因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化的原因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主要原因,以此来与各位同仁共享。

1.1 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影响

作为农村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来说,农村教育相对要落后和闭塞。英语的学习同样如此,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接受英语的能力较差,稍微有家庭教育好、肯下工夫努力学习的学生就会成为班中英语学习的佼佼者,而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有一种悲观、厌学的态度,故而英语成绩较差。所以这种英语基础的差别导致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到了初二以后,这种分化尤为明显。

1.2 学生学习方法导致两极分化的出现

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尤为重要,在英语学习中,也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在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没有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不能灵活运用;而有一部分善于动脑的学生就会找寻英语学习的规律,依靠规律进行英语学习,再加上勤恳努力,英语成绩自然就会遥遥领先于大部分死记硬背型的学生,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出现。

1.3 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影响学生两极分化

教师在课堂中没有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也是造成农村英语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缺乏科学的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只是按常规模式以听、说、读、写的训练为目标,长此以往,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消失,从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2消除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对策

对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力争消除英语课堂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促进学生学发展。

2.1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制定科学的补给政策

教育就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基础差的同学,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在课堂中给予基础差生充分的关注,多提问、多关注,同时,制定课下补习作业,和学生做朋友,及时了解基础差的学生的内心动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补习、练习,争取赶超基础好的学生,从而达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齐头并进局面。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般,在学习中,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尤为重要。比如在记单词中,背诵英语单词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一下背诵单词的巧妙方法,让学生在背诵单词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再比如,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回顾旧知的好习惯等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习惯,对于学生在英语成绩的提高方面益处颇多。

2.3 教师课堂教学引进科学方法

课堂是灵活多变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教师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兴趣。作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不断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一些教育培训班,及时给自己充电,并且积极听取先进的教育工作的教学经验,借鉴学习并引入自己的课堂之中,提高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英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交际法、合作学习等多种互动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些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消除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化现象。

2.4 转变师生传统关系,建立和谐互动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教师为长,学生为幼,长幼有别。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己的思想,不能作为高高在上的遥控棒指挥学生,而是要走近学生,和学生做朋友,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才能及时的化解,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使得后进前进学生能够齐头并进、和谐发展。

3结语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而消除两极分化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英语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精心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科学措施予以关注。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均衡发展。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进行了原因追溯,并且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希冀对于消除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王学艳(1972-),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天津300410)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91-02

近年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不难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学生拓展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一种工具。那么,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如何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呢?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以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及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要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体现了职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职业岗位的新的价值取向,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即普通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在理性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普通高等教育的藩篱,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教学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更新,从而在职业教育界引发巨大的变革。教师是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最基本的保证,工学结合对师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除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具备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公共英语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贴近专业培养要求,为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和工学结合的组织者,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求学深造及求职,而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术结构等不合理;教学任务量过重,缺少调研时间导致科研能力不强等。但在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公共英语教师指导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差,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薄弱且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大多英语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心理,无法有效组织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即使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也缺乏运用语言的实践经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仍显得力不从心。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一般都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学科知识基础较强,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自身约束力又不强。如此强烈的反差使得一些教师对学生甚至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

2.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研究是教学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特别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教师就不清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对英语的需求,教学就缺乏针对性。这其中有教师自身的原因,高职院校许多公共英语教师认为科研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他们进行科研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职称晋升而不是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科研工作缺乏持久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近年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公共英语课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很少有时间从事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科研工作缺位势必造成 其知识和观念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3.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不能为专业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公共英语课程是为专业课程提供服务的,但是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职业基础都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公共英语教师;第二类是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较为普及的课程的专业英语教师;第三类是各个专业课教师兼任的专业英语教师。第一类教师与第三类教师各有所长,前者大都英语科班出身,语言功底扎实,但是专业知识欠缺,往往导致教学只注重英语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专业课程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后者专业基础扎实,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培训,对专业英语的讲授往往变成了乏味的翻译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二类教师相对来说最能胜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但因专业种类有限,往往局限在商务、旅游等常见专业上,对其他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无法胜任。总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高职院校都面临专业英语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因此不断提升占较大人数比例的公共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学习兴趣不浓。有些学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及教学水平,高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每一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这是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实践对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专业需求、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进行研究。只有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的、高效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但要有科研意识还要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

3.与专业结合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其主要原因是公共英语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和行业背景知识,缺乏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使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没有用,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还必须要具备与专业结合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

四、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教学能力强、精干高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证。师资队伍建设既需要国家、学校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和监督,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针对公共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高职院校应该适应新形势,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公共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英语学习上的导师,更要做学生生活中的恩师。高职学生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关心爱护学生,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差异性和持续性。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中学、在做中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研室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材、教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议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在新形势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必须强化科研意识和培养科研兴趣,在系统掌握外语学习理论和最新的职业教育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多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做教学反思者;各级教学主管部门也应该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名师讲座、办定期培训班等方式鼓励教师提高科研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公共英语教师的每个聘期都会对其提出科研要求,为保证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积极与市教委、科委、高教学会等部门联合为教师搭建平台,学校拨出专项资金设立校级培育项目;学校每学期都要聘请校内外专家就当前教育形势、教学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讲座,学校还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随时解决教师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国内外交流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聘请结束时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考核,并对优秀科研项目予以奖励。学校通过提要求、创条件、勤指导、严考核、重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意识和热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我校的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3.提高公共英语教师与专业融合的能力。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都要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或学生需求导向来重新设计,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与专业融合的能力。首先,公共英语教师要对授课班级的专业有所了解,既要明确该专业的学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又要熟悉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合作,让教师到企业中实习锻炼,把握典型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整合;最后,学校要创造条件使公共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结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与专业融合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真正为国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第4篇

本次研究主题是探讨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语音启蒙教育体系构建和开展情况,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研究切实有效的实现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重视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蒙工作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环境中的农村小学语音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实现对工作质量的提升。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案,进而满足开展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工作,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语音基础进行判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重视我国城市与乡村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需求,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

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学工作的进步,希望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目标和需求,进而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整体进步。本次研究就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育工作目标。本次研究侧重分析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启蒙问题,重点分析其中涉及的工作问题,再以科学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并完善当下农村的英语教学工作质量。由于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在加上农村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都导致实际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出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优化和完善农村的教学体系,实现农村与城市逐步统一的教学水平要求。

一、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包含众多的内容,其中语音的启蒙教育非常关键,将直接影响未来小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句式的学习及理解。重视农村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促进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向城市化进步并得到深化和完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社会与世界的交流往来越来越频繁,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展示出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重视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启蒙教育,主要是为了促进城市与农村英语教学水平的共同进步目标,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发现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最为英语教育的根基,充分发挥语音教学的启蒙作用,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农村小学的英语语音教学存在基础的根基问题,在实际的启蒙教学过程当中也不乏出现一些教育的缺失,由于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也阻碍了学生的启蒙引导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学生英语语音基础问题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区条件的因素,校园中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这一点也导致学生对于英语课程中音标的掌握不到位、不扎实,同时农村校园中英语老师也没有系统的教学,甚至很多年纪比较高的学生,还不能够完善的掌握英语中所有的音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用和单词读音比较相似的汉字或者拼音,在英语单词下部进行标记,采用这种方式死记硬背的记住英语单词的读音。例如:mother的单词下面,学生所标注的读音就是“妈德”,bus的单词下面,学生标注的读音就是“拔丝”等等,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标注,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基础上就存在着方式不正确的问题[2]。同时利用汉字和拼音标注的英语单词,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确的情况,很多农村校园的学生在共同朗读单词的时候,无法良好的便捷长音、短音和前后鼻音,这些都导致学生的语音基础出现问题,导致农村校园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规范。

(二)语音启蒙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的英语语音教学在教材的使用上还比较落后,因此教材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比较分散,英语的学习也需要经历很长的学习时间。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孤立和分散的教学,就会导致字母音标不能被学生系统的使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品读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学生学习英语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些情况想加在一起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农村小学校园中老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标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交际性的功能。在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朗读的发音没有给予严格的把关,甚至对于学生的朗读能力缺乏训练和技巧指导。同时还缺乏拼读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在朗读单词过程中音、形、义的结合,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语音能力的发展。[3]

三、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母语影响

我国的农村校园中,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学生不能够和城市中小学生一样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很多小学生自身对于外语的教育存在着排斥和厌烦的心理。同时我国的母语为汉语,学生在出生之后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汉语,因此学生初入校园就需要接受英语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排斥的现象。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的阶段,很容易先入为主的受到汉语的影响。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于本能的把汉语的语法和发音习惯应用到英语中。所以小学校园想要发展学生的英语语音教育,还需要尽量避免汉语对于学生造成的影响[4]。

(二)农村师资力量和设施投入缺失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农村人口的经济收入情况,农村的小学校园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设施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些情况也是导致学生英语语音启蒙教育难以快速发展,学生学习情况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农村校园中的师资力量不足,语音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因此很多英语教师即便是接受过比较专业的语音训练,但是由于没有扎实的基础,并且教学业务能力相对比较低,还有校园给教师配备的语音教学设备不足等情况相结合,就会导致学生的语音启蒙教育出现问题。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读,学生跟读,这样的教学手段,难以保证学生发音准确,甚至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严重影响学生的语音启蒙教育情况。

(三)当下应试教育对英语语音启蒙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主要侧重对于应试教育的工作重点,这样就导致实际的语音教学出现了问题。当下,小学阶段的英语考试更加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反而忽视了对学生语音成绩,这样就影响了整个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工作倾向性和质量,导致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语音启蒙教学工作不重视。城镇的教学水平平均高于农村地区,城镇对于小学生语音教学的忽视更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语音教学认识偏差,导致农村地区对于小学生实际的语音启蒙引导不足。

(四)教师启蒙教学工作认知缺失

除上述内容以外,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由于能力的缺失影响了教师对自身工作认知的缺失,也导致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出现了偏差的问题。传统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是以灌输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课堂更多的以教师为主体阅读,而忽视了小学生实际的练习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认识的缺失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阻碍,降低了教学工作的效率。

四、完善农村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策略

完善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启蒙教育工作,需要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对策建议的分析。掌握科学的方式和方法优化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体系,重视对语音启蒙教育的工作质量提升。

(一)重视培养英语语音启蒙教学环境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工作当中,语言环境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城镇小学英语教学与农村英语教学质量差异的关键节点。重视培养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启蒙环境,主要依靠教师进行口语表达和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语音应用环境来增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熟练程度。在农村地区的教师应当积极的提升教学水平,降低与城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差异,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语音环境增强小学生实际的学习质量。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提升口语的能力非常重要,坚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增加词汇量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以夸张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大口型的发音和缓慢的阅读语速都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英语的语音理解能力。

(二)加大农村师资设备投入

如何开展农村的小学英语语音启蒙教育,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教学工作质量的优化,需要相关部门充分的重视教学工作的投入需求,在扩大师资力量投入的基础上进行语音教学设备的支持。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农村与城镇小学英语教学的资本投入差距,在实际的资源分配过程当中尽量降低师资投入的差异,满足平衡城镇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需求。如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农村小学管理部门的细节调节。重视培养良好的师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教师的培训,满足一线英语教学的专业进修和培训要求。在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增加不同的教学设备,以此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式充分重视语音启蒙

创新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方式,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充分的使用启蒙教学的方式,完善当下农村小学英语的语音教学需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构建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避免汉语使用的几率,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重视对学生词汇的教学引导,通过形象的意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作用。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增加教学的创新意识,采取图片或者是实物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此实现对语音教学的优化需求。例如,教师可以以实物水果和蔬菜进行课堂教学,将banana、tomato等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认识o这一元音字母的发音。

(四)积极培养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

培养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对于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满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和目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增加教学的娱乐性,在游戏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以HappyNewYear作为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环境当中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口语的交流,就能够促进学生实际的掌握语音教学的内涵,这也是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语音教学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也是积极营造农村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环境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需求需要在慢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革新与优化,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教学意识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针对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关于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在发现语音启蒙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进行科学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要求农村地区能够重视对小学生英语语音环境的构建,培养小学生英语语音启蒙重视程度。在农村地区进行师资力量的投入,关注到设备的落后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关注到语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还需要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充分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此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积极的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召集教学人才,重视对教师语音教学意识的培养,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工作体系优化提供科学的建设路径。教学工作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认识不足,并积极的给予改革与创新,积累教学工作经验,满足时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金桐伊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哲清.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其提升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149-150.

[2]张哲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228-229+232.

第5篇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 实施策略

从理论上来说,研究性教学是指一种以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一种近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教学为手段,使学生能够在收集、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丰富对问题感受与体会,进而达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任务型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这种研究性教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认识到: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是解决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主要手段,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及策略则能够为任务型教学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依据与支持。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已成为当前相关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筛选,确定研究专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编写与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学习型素材,这就为学生在英语教师引导下进行英语专题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可能性,学生研究专题的选择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研究专题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出发点,对学生在现阶段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将学生思维既定的认知规律作为制定各种研究专题的基本原则。我们选取的研究专题还需要注重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及知识性的统一,使学生们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得。

二、多元化信息渠道,收集整理信息素材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展各种专题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相应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大量的专题研究实践,并组织学生到网络教师、图书馆等资料汇集室进行信息素材的收集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应该适时发挥外部构建作用,为高中英语教学购置相应的影像、文献资料,为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素材收集环境。对于学生而言,依照专题研究分类成立的专题研究小组成员需要对收集到的各种原始英语信息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并在教师的辅助下顺利完成专题论文研究报告。在整个信息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会得到良好的体现,这不仅会使得学生对英语专题研究的感受更为深入,而且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对于研究性背景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

在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唯一也是绝对的主体,英语教师在整个学习研究过程中只发挥引导与辅助的教学作用,但两者无论其重要程度如何,均是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参与者。我认为,学生在各种信息素材的收集、整理、小组研讨并完成研究专题论文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能切身体会到在学习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合作关系。研究性背景下的任务型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高中阶段英语知识的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乃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深化与发展。

四、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活动,共享专题研究成果

在以上诸多教学策略的支持下,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及研究小组在高中阶段英语专题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及共享是我们进一步完善研究性背景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最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安排恰当的时间,以文字、图像、声源、视频等诸多多媒体形式对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及答辩会等诸多形式将学生个人或是专题研究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及汇报。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这种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过程中再一次对所取得的学习收获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各种类型英语专题研究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对本专题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补充与拓展,进而达到知识巩固与补充的双重学习目的。

五、开展鼓励评价、分享成功喜悦

研究性学习背景下高中阶段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评价不能陷入单一研究结果评价的误区,同样要关注学生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感受及体会。评价也不能仅仅以专题研究的文本表现形式(论文、报告等)为唯一标准,而应该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这一过程。鼓励性评价往往比批评性评价更为有效,英语教师需要放宽评价标准,用积极、正面的眼光对学生取得的专题研究成果进行发展性评价,使学生在这种鼓励与激励性的评价中收获成果的喜悦,产生再一次进行专题研究的热情。

六、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物化与精神文化需求都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英语作为我们在加强对外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技能,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意义可想而知。本文对研究性背景下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艳梅.任务链教学:以话题为主线设计真实性任务――一次英语多媒体整合的说和写的教学实例及教学反思[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7).

[2]李稳敏.英文报纸阅读――任务指导下的大学新生英语课外自主学习的调查与实践初探[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8).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教育中,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这也是本世纪我国就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所作出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应当以素质教育作为方向,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也认为教育要是全体学生的教育,学生素质的提高是核心的教育目的。中职英语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那么要怎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呢?在中职教育领域工作多年,笔者对中职英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有一些认识,文章就将重点探讨。

1中职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中职英语素质教育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对学生进行培养,英语语言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中职英语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得先明白中职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其教学目标。

1.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提倡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基础,全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素质教育与影视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素质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也更重视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综合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时间技能,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其独特的作用。素质教育要从文化、思想品德和心理等三个方面为基础,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和学会如何发展自身。

1.2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里有明确的规定,在大纲中认为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从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基础出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中职英语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2中职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小学初中阶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绝大部分的教师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满堂灌等影视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提倡使用机械记忆等方式背诵英语单词。如教师的作业会侧重于抄写单词和背文章,而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中职教育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初中阶段成绩并不理想,其英语基础较差,同时学习方式也有所偏差。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2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全面关注学生

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使得中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同,换言之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点各不相同。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甚至会听不懂教师的教学,而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在学习过程中有“学不够”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学生A和学生B,学生A是从乡镇中学上来的,其各科基础都很差,英语学习基础更差;学生B是当地县直中学上来的,其基础较好。中职教材中的英语知识与初中英语知识紧密衔接,A学生基础很差,对英语学习不感情趣,而学生B则因为英语基础较好,很多教学内容B学生都能轻松掌握,一个学期下来A学生和B学生两人的成绩却都并不理想。笔者通过与这两位学生沟通得知,A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得其破罐破摔,B学生则是因为刚开始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有接触过产生了骄傲情绪。一个学期下来,这两位学生的成绩都不理想。

3中职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

3.1教育观念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这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多方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比其他类型的教育,中职教育更加看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就经常会停当许多同行会抱怨中职学生素质差,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耐心。对此笔者认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并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实际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2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关注学生

中职教育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尽相同,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开展教学。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中职教育的班级人数一般不会太多,这也给予教师很多的教学发展空间,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总结

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笔者不后悔这一份职业,尽管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但笔者深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拥有完整人格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这群学生更多的关爱,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实践技能,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中职教育,需要全社会更多的支持,未来笔者将会更努力,在中职教育岗位上不断探索,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函. “生本”教育思想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

英语作为国际官方交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学英语教育在我国虽然还在改进探索中,但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小学英语教育已经小有所成。随着2004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正逐步走向正轨。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儿童刚接触、初了解。开始总具有新鲜感,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句子的加长,孩子觉得越来越难,越来越感觉课堂乏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努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效果,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一上课即用英语向学生问好。如: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see you.等,也可以播放一段英语歌曲来渲染课堂气氛。

(二)坚持尽最大努力在课堂上讲英语,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根据学生读音、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自制英语小卡片,上面分别用红(粗)彩笔写上。

Good! Great! Very good! 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获得卡片较多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简单日常口语让他们练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此法的教学效果尚佳。

(三)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如互相打招呼、自我介绍、分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和乐趣。如每天在上课时总要询问班长:“今天谁值日?”“今天谁缺席?”“为什么她(他)缺席?”“今天星期几?”“今天几号?”这样,每天课上都要询问一遍,学生慢慢地就能掌握这些句子了。

(四)采用实物、简笔画、图画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新词,使学生养成看着实物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另外,让学生回家将室内的家具等贴上英语卡片,让他们见物即读、见物即想、见物即记。这种方法叫做见物识记法。这样让学生在家里、课堂上都能讲英语,从而更进一步为学生运用英语打好基础。

二、运用形象生动的体态语言、直观教具,营造令学生身心愉悦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体态语言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如在教学jump、run、walk、take、bring、kick等动词时,我通过教师的跳、跑、走、带来、带走、脚踢等动作,让学生猜猜单词的意思,从而加深记忆,理解词义。

三、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活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意记忆时间短,且容易分散注意力。针对这些特征,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小游戏,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控课堂气氛。如在教学sit down―stand up―turn around―clap your hand―stamp your feet等动作词组时,教师抽一组学生上台面对其他学生做指令游戏,剩余的学生做裁判,做错的学生被淘汰出局,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发一些带有Good! Very good! Great! 的小卡片作为奖励,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将一些单词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寻找记忆规律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让他们跟师朗读、跟音顺读,他们往往都能读得较好。但是当教师具体手指某一单词让学生去读时,学生却不知道该怎么读。课堂上,我利用单词构成规律,如派生、转化、加后缀等,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在教学五年级外研版(第六册)关于基数词变序数词时,我就说“一、二、三( First、second、third)要死记,四、五、六加th,五要变,二十、三十y改i,改i再加eth。”学生从中掌握了规律,马上就能记得很清楚了。

五、允许学生在英文下加汉音

小学生年龄小,学过的东西很容易遗忘,这也符合遗忘规律。所以,他们在初学一个新单词时,如果确实读不好音,又没有学过音标,只有借助汉音去读出。不过,教师在看见学生对新单词注“汉音”时,不要斥责,也不要鼓励,让他们去读,让全班学生评价后教师再去正音。学生读不准,教师给予纠正。

六、课堂练习形式多样,要富有创新性

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因循守旧,创造性地赋予教材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

How are you? Glad to meet you, too.

Good morning. Fine, thank you!

Glad to meet you. Good morning!

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进行连线,寻找语言规律。

总之,英语教学形式多样,课程与师生间是共生、共建关系,教师应该与新的教学规则共同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善于吸收和学习,断反思、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这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另外,我们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8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 问题 改革对策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对外交往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培养一批既精通国际贸易又熟悉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尽管很多高校商学院相继开设了国际贸易英语课程,部分院校甚至设置了国际贸易英语专业,以期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从事涉外国际贸易事务相关工作的能力,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实践离现实需要还相差甚远。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高校的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缺乏应用性和针对性,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存在着模糊性。

虽然各高校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即提高学生国际贸易英语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如何考核教学是否实现了这个目标,如何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标准与测试方法,这就造成了水平不一、良莠不齐的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现状。

2.教材不统一。

对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教学时大体采取两种办法:一是选用综合国际贸易英语教材;二是选择国际贸易专业课的英语教材。两种办法各有利弊:综合性国际贸易英语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英语总体词汇量、综合阅读与理解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国际贸易英语实际能力的提高。而用专业性国际贸易英语教材教学则使其变成了一种专业课教学。特别是如果专业英语教材偏重于理论性,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很容易成为一门国际贸易英语精读教学,教学时只注重阅读与理解,忽视了写作与口语等语言技能的培养。

3.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国际贸易英语的教学大多仍沿用传统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学生国际贸易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如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方面的谈判、写作国际贸易文书等能力。结果是,学习多年国际贸易英语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法从事相关的工作,难以在国际贸易专业方面与外国同行或客户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

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对于国际贸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学生与用人单位都有比较深刻与直观的认识,很多学校与教师也认识到了改变目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来弥补目前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不足。

1.加强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体系化与针对性。

改革目前各高校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不系统性与随意性,设计一个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贸易英语教学体系。由于国际贸易英语的特殊性和专业词汇较多,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即使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国际贸易英语词汇是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英语与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针对国际贸易英语的这一特点,建议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开设综合性专业英语课,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并了解基础的英语国际贸易术语,为下一步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可开设不同类型的以实践为主的国际贸易英语课,这些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国际贸易英语的能力为主,如用英语进行谈判、起草国际贸易函件、开展模拟谈判等。在研究生阶段,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设培养目标不同的国际贸易英语课程,如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国际贸易英语专业课,具有高度专业化特色以实际应用为主的国际贸易英语专业课,等等。这样,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形成一个渐进式的国际贸易英语教学体系,学生可在这个体系内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贸易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选择不同的国际贸易英语课程,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克服英语教学的盲目性。

2.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

可以采取三条途径:一是由精通英语的国际贸易专业人员来承担国际贸易英语教学,这些教师可从回国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中选任,也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途径,将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派送出国进修,以学习国际贸易英语为主,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二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来承担,但是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进修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或获取国际贸易方面的相关学位来获取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资格;三是直接聘请外国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或专家参与国际贸易英语教学工作。

3.改革和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在国际贸易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型教学中,可以采取以阅读国际贸易英语原著、借鉴国外国际贸易英语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在提高国际贸易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中,则要以口语和写作为主,培养学生英语输出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国际贸易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情境教学法应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包括外国在华的国际贸易工作人员参与教学工作,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英语学习环境,营造真实的国际贸易英语应用氛围。

参考文献:

[1]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14):117-118.

第9篇

一、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研讨

首先,不少教育者轻视新闻学专业英语课。这是个观念问题,也是个根本问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是装点院系门面的“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多大作用。虽然几乎所有新闻系都开设专业英语课,但是它不被视为主干课程,许多学校的培养计划中主干课程介绍一栏都没有专业英语课的字眼。而且多数学校直接把它作为选修课、考查课,在实际授课和考核中,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上不紧则下慢”,教育工作者的轻视,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很多学生抱着混一混,走过场的态度学习,认为这样混到学期末成绩一样能及格。

新闻学专业英语课还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翻开许多学校新闻系的课程表,会发现关于新闻学专业英语有不同的课程名称:如“新闻英语”、“新闻学专业英语”、“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文章阅读”、“英语新闻”等。从授课内容看,“新闻英语”、“英语新闻”及“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文章阅读”课如其名,蕴含比较相似。而“新闻学专业英语”则有显著差异:有些和前面的四种名称课程类似,讲授英语新闻;有些却是以阅读新闻学专业论文为内容的。授课内容不同,教学达到的目标就有差别。以英语新闻为内容的课程,是通过对英美报刊文章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新闻的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英语新闻的特别术语。而以新闻学专业论文为内容的课程,则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论文和著作,在了解新闻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独立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奠定良好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如此不同的课程都被归为新闻学专业英语,但是除了少数一流新闻院校同时开设两类课程外,其他多数院校都仅设一类。

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目前,担任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从英语专业聘请的教师;一类是新闻学专业的教师。从外语专业聘请的教师精通英语语种和教学,但是不大了解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和新闻系学生专业的特殊需求。他们在授课中偏重语法的讲解,要求学生对新词进行识记,这符合一般英语的教学规律,但却忽视了新闻学专业英语的特色。新闻学专业教师熟悉新闻、新闻学,也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但是却不精通英语。学生可能通过他们的课程了解到外文报纸的版面编排风格、文体特色,以及西方媒体文化和传播制度,但是英语水平却未见得有大幅提高。新闻系缺乏既精通专业英语,又谙熟新闻知识的专业教师,只好用来凑数,导致事倍功半。

新闻学专业英语不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普通英语教学一样,专业英语应该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既重视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升。要求学生既掌握词汇、语法,还要有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高。但是,目前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仍采用学生阅读和教师讲授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的知识是授课重点。这种传统模式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缺乏听、说、写的训练。这种“单腿”行走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和发展。

二、改进新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⒈重视新闻学专业英语。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通新闻业务,并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而新闻学专业英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身兼二任的重要课程。而且,新闻学专业英语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而设,它更是我国高校新闻院系为应对传播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传播意识的新闻人才而设立的。它绝不是为摆门面而虚设的课程,也不是无关紧要的辅助课,而是要在新闻学领域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应在实践操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出对它的重视。

⒉厘清对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界定,有的放矢地开设课程。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有其特殊性,既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新闻学理论,还要求掌握新闻写作技能,两者不可偏废。这种特殊性决定为使新闻系学生与国际接轨而开设的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也应该与之对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新闻学专业知识英语,指以阅读新闻学理论著作的英语版为授课内容;一方面是新闻英语,指以新闻英语或者英语新闻阅读作为授课内容。它在本质上是地道的交叉性学科,两方面缺一不可并要平衡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完整性、拓展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新闻学视域与全英语语境的有机整合是新闻学专业英语的专业特质,以赏析生动直观的英语新闻作品作为切入点,以精要的新闻学专业知识讲解作为支撑点,以引领学生动手采写英语新闻作品为兴趣点,以提升学生的新闻学专业英语能力作为就业竞争的闪光点。”①

⒊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教师。提高担任新闻学专业英语主讲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如前所述,新闻学专业英语课程是新闻和英语的交汇体、结合体,需要的是既谙熟新闻知识,又精通英语的教师,而这种教师正是目前新闻教育所紧缺的。如何解决这种突出的供需矛盾呢?唯一的路子就是着力专门培养这样一批适用的教师。而最可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选送英语水平较好的新闻系专业教师参加英语培训或进修。如今多数的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底子扎实。只要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集中的强化培训,再加上刻苦自学,英语水平就能达到专业教学要求。

⒋对学生进行全感英语培训,全面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所谓全感英语,是笔者借鉴“全感采访”中的“全感”移植引申出来的一个词汇,旨在强调英语学习要依靠全感。全感英语培训,指的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巧都进行训练,四方面齐头并进,使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学从软、硬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软的方面指,教育者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就要增设听、说、写的环节,并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和实践练习。硬的方面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要完备无缺,运转正常,如语音教室和相应的设备及维护,要能充分满足特定课程的教学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中,观念上的不重视是根本性的原因。在观念上轻视,就把这门课看做徒有其名的点缀,也就不会在课程研究、设计、考量、创新方面下功夫。这种轻视反映在实践中就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全面、不科学,教师配置不专业、不到位,也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只有从思想深处重视这门课程,认识它对于现代新闻学教育的独特作用,明确它的不可或缺性,才可能下决心改变目前有些滞后的教学局面,采取诸如上述的配套应对措施。在对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为它培养和配置专业的教师,建设与之配套的教学设施。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标和手段两张皮的现状,才能使新闻学专业英语真正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目标(价值取向)的手段是盲目的行动,没有得力手段(条件获得)的目标是空洞的目标。

注释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学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182-02

中职教育旨在以就业为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中职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如何让中职教育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人才成长,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正在探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感悟,谈谈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大纲指出,中职英语教学应当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等方面继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积极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其树立自信,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解,初步形成一定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育存在着一些和普通高中英语不一样的特点。

1.中职生学习压力较少,学习英语兴趣不高

中职生没有高考的压力,所以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应试化,而应当多结合中职生的专业实际,拓展课堂的内涵。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拘一格,不应过分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而应当进行适当的扩充与删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在一系列英语教学活动中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2.中职英语教学对知识的难度要求不高

中职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可重点对他们进行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听说技能,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际。因此,教师不可只注重书面英语以及应试,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口语交际上,让他们远离“哑巴英语”,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生活和职业交流。

3.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比较明确

中职生学习英语不是用来高考与应试,而是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用英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他们的专业,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一些职场中常用的对话,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句型进行介绍,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二 改革中职英语教学,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1.找准定位,积极推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

中职英语教学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怎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这些问题其实都和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中职教育旨在以就业为目标,让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能有所发展,因此,中职英语教学目标也应与之匹配,即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根据不同岗位对英语水平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以及完成岗位工作的能力。英语教学重在语言的应用,重在其与专业的配合及促进程度。具体说来,中职英语教学要做到两点:一是英语教育应当满足专业需求。如,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英语重在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读懂界面英文内容,能够看懂软件上的英文说明。那么,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多介绍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词汇以及句式等,使学生感觉到英语的实用性,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与成就感。二是中职英语教学应和就业接轨。中职生将来大多在前台就业,如营销、收银员、营业员等,他们与客户交流的机会多,有的还要求能够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对英语口语、听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再如,电子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会遇到英文说明书等,这就要求教师对常见设备名称、操作手册内容等在课堂上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己专业的英语。找准定位,中职英语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2.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一本适合的教材能极大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让师生共同受益。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逐步重视,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中职英语教材。这些教材在实用性以及时代性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教材的选择上,一是要注重教材的交际功能,同时兼顾职业学校的特点,教材内容中最好有中职生进入职场可能会遇见的前台接待、餐饮服务、维修指南、操作说明、产品简介等内容,让中职英语教学同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所选教材内容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应当只是简单的重复,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注重语法和书面存在较大差别。我校使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是一本合适的教材。它以生活和职场英语应用为指向,话题全面,内容实用,为用而学,学而能用,使学生初步形成能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材选好之后,教师不可对教材上的内容生搬硬套,而是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时代气息,对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除,新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实用性强的内容,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优化与必要的整合,让英语教育充满活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生大多数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提不起兴趣。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积极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将英语课堂搞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停留在纸上,停留于书面,而缺少开口说、动手做的机会。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掌握关键在于

应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的魅力及其应用。如讲到购物时,教师可用现场展示法练习购物时的句型及对话,将教室当成一个小商场,讲台上陈列着文具、书本、糖果、水果等,让一位学生扮演营业员,另外几位学生扮演顾客,用英语进行购物场景对话。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这样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英语课堂不应该是一潭死水,而应是充满活力的智慧与创新的清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以最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在一系列课堂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如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每天课前几分钟给学生播放简单而又优美的英文歌曲,让他们感受英语的魅力。再如,教师可定期地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开展英语角活动等,为学生学习、应用英语提供实践机会。当然,教师也可在课堂中开展小游戏,如单词记忆、单词含义猜测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也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英文幽默故事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英语知识。

4.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静止的、单一的,难免有单调感。若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则能很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效果。以多媒体播放动画、英文歌曲等,展示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介绍学生所学专业中的英语知识等,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 小结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岗位。中职英语教学应紧密围绕这一点,不断改革教学,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让中职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11篇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成果丰硕。但对于文科专业,如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施及运行却困难重重。对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可行性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产学研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对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可行性模式问题对策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2月,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逐步踏上产学研合作之路,并取得了骄人成绩。然而,在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远不能与理工科专业相媲美。因此,如何开展并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特别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特色和需求,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摆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职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广义而言,“产学研”中的“产”指企业,“学”指学校,“研”指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即企业、学校、研究机构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相互协作配合,将科研、生产及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高职产学研合作中,“产”指企业,“学”指高职院校,“研”是指将所学职业技能应用于企业生产或操作实践中,学校与企业是产学合作的主体。高职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高职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是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等综合素质。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几种可行性模式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92年,由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及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的产学研合作。历经20年的发展,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蒸蒸日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各高校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可行性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在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实训交替进行,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岗位对接。这种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需要,安排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边学习、边工作,学习工作交替循环,互补互助。校内教学主要以场景模拟训练为主;学生在企业以顶岗实习为主,教师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地和设备,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工学交替”可从第二学期开始实施,周期可依据各学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灵活制定。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分为:文秘、外贸单证员、英文导游、酒店前台、英语助教等,从第二学期起,针对这些岗位群每学期都会开设包括“课证融合”在内的各类专业课程。例如,我们在第三学期针对外贸单证员设有《单证缮制》课程,学生在校前14周可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模拟训练;第15周可以组织学生到海关、港口、保险公司、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运输公司、商检局等单位参观学习,使学生对在今后工作中有业务往来的各单位的工作流程有个初步认识和了解;第16~18周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际操作。以此类推,组织学生完成其他学期的“工学交替”。“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1)学生通过各学期的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学用结合,与未来岗位零距离接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逐步化解课堂上的疑问与难题,学中做,做中学,使教学效果最佳化;(2)在校3年,学生有机会在各种岗位群上实践学习,经过一番“岗位轮换”,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完成短期职业规划,为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2.“2+1”合作模式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践。“2+1”校企合作模式意味着,学校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需要来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按照行业标准及企业要求来讲授各种规定课程,训练相关专业技能。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也为增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多样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前两年的校内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自我分析与职业定位,在第三年可实行分流式、多渠道顶岗实习。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外贸公司、酒店、展会、英语培训中心、旅行社等单位去实习。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办学特点及实际情况,将“2+1”模式改为“2.5+0.5”模式,延长校内学习时间,使学生在半年内完成集中实习实训。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及工作流程,企业则可以实地考察潜在的招聘对象,实现双赢互利。3.“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是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在前四个学期应将重点和核心放在英语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英语学习、商务知识及商务技能的综合训练,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技能,培养相应的业务能力。在第五学期,除按原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外,可以增加与企业相关岗位密切联系的旨在培养学生特定技能的课程,请行业专家或能手来学校授课或开设讲座,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等。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报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习经验,还能理性地认识企业及相关行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许多优势。这种模式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针对性较强的实用型人才;在“订单式”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大大缩短了对企业的适应期;彰显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这种合作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基于“订单式”模式,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的“产学研”还处于“学校爱企业,企业不爱学校”的阶段,校企深度合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突显出以下几大问题:1.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在我国没有一个长效机制来鼓励企业深入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校企双方的合作,也是经济、科技、生产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一旦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便很难全面推动。近年来,多部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在我国陆续出台,如《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刚性要求和正向激励。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给予的支持与推动远远不够,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2.合作双方缺少互利基础。高职院校希望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希望企业立足长远、放宽条件、提供便利。目前,无论是“订单式”“工学交替式”还是“2+1模式”,高职院校都略显被动,除了能提供大量涉世未深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解企业用工紧缺外,教师能给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专业咨询及培训,而多数教师长居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其知识体系及思维模式与社会相对脱节,导致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合作双方信息渠道不畅通。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涉及的主要是学校和企业,政府、学校、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可谓凤毛麟角。高职院校对企业和市场了解不够,企业也很少主动联系学校,以求互惠互利、达成合作。各自的发展状况及实际需求才是双方关注的焦点,与对方的沟通较少,更谈不上纵深合作。在我国,专门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与平台还未建立,校企双方都无法实时地了解对方的发展动态与需求,优化各自资源、把握合作时机。4.教师积极性不高。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两大方面,尤其注重科研成果。校企合作的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未纳入教师的职称晋升和业务考核的指标体系。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途径为发表学术论文、出书立著,广大教师在授课之余,将精力主要投放在学术研究上,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对策2009年1月,在科教领导小组会上讲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激发和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推动校企合作的顺利实现。1.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市场行为的准绳:首先,必须通过法律规定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呼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强调企业的社会使命感,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目前而言,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其次,制定和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明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为校企合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2.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我国行业众多,单靠政府部门统筹校企合作难度很大,行业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是比较可行的做法。例如,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全美院校的合作教育工作;德国设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控制和监督企业和学校双方。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权威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共享社会资源。3.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学校应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产学研成效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在岗位评聘、职称评聘中,要突出校企合作能力及实绩的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动性及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五、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产学研结合逐渐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及不同专业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才能真正把产学研合作模式落到实处。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三个“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市场对接、技能与岗位对接。只有依靠行业和企业,高职院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相脱离的尴尬现状。

参考文献:

[1]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深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

[2]李开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0.

[3]翁伟斌.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中的课题与问题――访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J].教育发展研究,2008.

[4]李俊峰,金涛.高职《商务英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尝试――兼谈高职贯彻产学研结合的“多样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

[5]纪淑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07.

[6]熊文华.广西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

[7]颜楚华,王章华,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1.

[8]杨伟,高菊生.高职文科专业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J].北职业,2011.

[9]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0.基金项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度科研专项基金课题“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10101。

第12篇

首先,我代表平原县教育局对各位领导前来平原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平原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共辖乡镇11个,总人口44.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74万人。2003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14592万元。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国办学校140处,其中县直学校9处,农村中小学131处,在职公办教师4999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3825人,在校生56656人,其中高中6596人,初中24056人,小学25094人。1986年我县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7年通过省政府的“两基”验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积极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加快薄弱学校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大制止学生辍学工作力度,保证“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财政负担较重。但县委、县政府为充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200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670.43万元,分别比2002年和2001年增长6.12%和23.17%,其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3987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7%。农村中小学生年均公用经费为小学126元,初中258元。在保证投入的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县审计局、教育局每年对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2003年我县未发现挪用教育经费的情况,平调资金已全部纠正。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县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全县财政收入中62%的部分用于教师的工资发放。所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光靠单一的政府投入已无法满足需要,必须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

二.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情况

全县农村教育系统财政供养人员4779人,其中在职3825人,离退休859人,退职95人。自2002年6月开始,我县对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全县统筹、封闭运行”的办法,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全部收归县管,县财政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每月10日前,由县财政直接将教师的工资款拨付到农村信用社,信用社再打到教师的工资卡上,每月教师凭个人工资卡领取工资。现在,我县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为570元。截止目前,全县教师工资没有再出现新的拖欠现象。2002年5月以前,全县共欠发农村教师工资1582.5万元,累计拖欠时间最长的为11个月,最少的4个月。

在保证教师工资按月及时发放的同时,积极落实农村教师的其他待遇,今年3月份为全县农村教师办理了“医疗保险”。

三.农村中小学收费及创收情况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全部按照鲁政办发[2000]69号文件和德政办发[1998]26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严格执行“一证、一卡、两公开、四统一”的收费政策(一证即各单位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做到一校一证;一卡即县教育局统一印制的收费管理卡,做到一生一卡;两公开即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收费使用情况;四统一即统一收费时间,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收费票据)。学校凭证收费,学生照卡缴费,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自立名目乱收费现象。

在严格收费管理的同时,各单位通过勤工俭学、搞校办企业、对外承包等积极进行创收,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四.农村适龄儿童入学情况

2003年,全县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49%。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85%。

五.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

(一)2003-2004年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情况

2003-2004年农村初中学生年辍学率为4.22%,年辍学人数为1055人,其中初一150人,初二360人,初三545人。在辍学的学生中,外出打工的占68%,经商的占15%,回家务农及从事其他行业的占17%。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就业难,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二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滋生蔓延,导致学生对升学失去信心,加之有些家长观念落后,目光短浅,致使学生辍学经商或外出打工;

三是在学校内部,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够大,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过深,考试过频,加上个别学校存在着歧视学困生现象,导致学生厌学以致辍学;

四是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我县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措施

依法控制学生辍学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自1999年以来,县政府、县教育局相继制定了关于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控辍工作力度,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相对有效的控制。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交流。围绕控制中小学生辍学工作,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坚持实施辍学报告制度、动员学生返校制度,强化学籍管理,建立和完善学生入学保障机制;

二是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全面推行中小学收费公开卡制度,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

三是实行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对贫困学生实行减免杂费政策。减免比例:县直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15%,乡镇中小学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20%;

四是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活动课建设,充分发展学生特长;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五是全面推行制止辍学责任制,实行制止辍学“一票否决制”。每年召开一次控制学生辍学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全面落实各项奖惩政策。

通过以上措施,全县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中小学辍学率特别是农村初中辍学率距离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从教育内外两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抓好控制学生辍学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六.初、高中毕业生流向及社会就业情况

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2003年全县共有初中毕业生6950人,其中有2700人升入普通高中就读,占38.8%,有600人升入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就读,占8.6%,有3650人外出打工、经商或回家务农,占52.5%。2003年全县有高中毕业生1800人,升入高等院校的有1332人,占74%,升入民办院校的188人,占10%,其它的占16%。

七.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共有中小学校131所(不包括幼儿园),在职教职工3825人,其中在岗人员3037人,提前离岗及其他原因非在岗人员788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是结构矛盾突出。受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区域性矛盾。县直学校和临近县城的乡镇教职工过剩,偏远乡镇教师短缺;(2)学段性矛盾。由于近几年小学生源减少,初高中生源进入高峰期,小学教师阶段性局部过剩,初高中教师普遍短缺;(3)岗位矛盾。在部分学校内部,非教学人员过剩,教学第一线的专任教师相对短缺,富余的非教学人员占用着专任教师的编制,但又不从事教学工作;(4)资源矛盾。我县农村中小学民师转正人员目前在岗的有1200多人,占全部农村中小学在岗人员的40%还多,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学历水平低,第一学历或高中或初中或更低一些,知识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低;(5)学科矛盾。从学科分布来看,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紧缺,70%以上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6)编制矛盾。2002年省政府下达了鲁政办发[2002]44号文《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与1999年的编制标准相比,调整后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由以学校为单位按班额核定,调整为以县级为单位按教职工与学生比核定。按新的编制标准,我县农村教职工队伍超编253人,而事实上我县农村教师队伍缺口很大,致使国家规定的所有学科无法开齐开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这些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教师减员与师资补充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教师资源大量减少。自2000年以来,我县在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本科生留县直,专科生去乡镇,电大、中师生不再分配”的办法。近三年来,全县共接受派遣专科以上毕业生126人,而同期因年龄、身体健康以及去民校应聘等各种原因离岗的就有785人,三年教师资源净减少659人;另一方面,师资补充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未能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用人制度接轨,教学亟需的学科毕业生和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回来,各单位对回来的学非所需的毕业生不愿接收,二者互相掣肘,形成恶性循环。自2000年至今,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共计88人,实际到岗到位的仅有53人,尚不及同期教师减员的零头,各单位只好聘用代课教师以维持常规教学需要。

三是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令人堪忧。我县从2000年开始出现教师外流现象,截止到2003年底,全县教师外流共计111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外流76人,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高、职称高,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其流向是县内各民办学校,主要是平原师范初中部。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使然;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人生价值观发生转变;三是农村教师工资收入偏低,待遇较差;四是教师工作环境不良,精神不愉快,心情不舒畅。农村骨干教师外流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动,部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二)措施和成效

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坚持把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培训、考核等,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我们的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依法落实县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职责。根据《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县教育局作为县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内所有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考核评价以及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归口管理。

二是坚持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农村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县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将每年九月份定为“师德教育月”,组织各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县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举办师德教育演讲比赛,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三是通过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核编定岗末位落聘制,精减学校领导班子职数,压缩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比例;实行结构工资制,加大奖励工资比例,定岗定责定报酬,绩酬挂钩,优绩优酬,充分调动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路子,为农村中小学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针对教师外流现象,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一方面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另一方面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通过全面依法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建立健全教师定期考核制度,把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聘任和晋升职务的主要依据。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五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教育干部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我县就在全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实施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综合能力三项训练,教师学历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以及高级研修,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去年以来重点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目前,全县农村中小学98%的专任教师普遍接受了一至两轮的专业培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中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88%,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8%,分别比1999年提高了2个和3个百分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县教育局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八.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农村中小学没有发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6.8%,参加中考的优秀人数万人比为19.2%,居全市第5位,全县中考成绩列全市第三名,中考优秀生人数858人,比上年增加185人。小学毕业生会考优秀率36.5%,及格率84.3%,分别比上年提高2.3和3.7个百分点。奥林匹克竞赛获奖人数517名,比上年增加157人,其中获国家级奖的155人,省级奖的331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8人和1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