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03:2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有一个家,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当这首脍炙人口的音韵响起,唱出我内心真挚的心声。
您们对我的点点滴滴的关心时刻暖我心,我却没有学会爱的语言,所以请原谅我的默默无语,我会用行动来诉说我对您们的爱。同您们经历过十四个春秋,我们携手共进,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从未说放弃,因为我们有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其中的欢声笑语是我们向前冲的动力。每一次我颓废时,您们都会不顾劳累的把我拉起,引导我走出那烟雾密林;每一次我迷茫时,您们都会给我指明正确的方向,通向成功的彼岸;每一次我失败时,您们都会点燃我的勇气,给了我再战的信念。
青春期是我最叛逆的时期,贪求所谓自由我,时常不顾您们的心理感受,不知羞耻的顶嘴,还嫌您们罗里吧嗦,口水多过茶,甚至对您们产生厌恶,面对您们的含辛付出,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沉迷上网的我执迷不悟,耽误了学业也荒废了时间。我的无理取闹没有使您们放弃我,仍然对我照顾有加,带我去游山玩水,享受那清净怡人的景色,带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给我讲人生道理,教我学会判断对错。至今我还记得严肃的爸爸循循善诱,日夜操劳的妈妈对我关心之至,面对我的无理态度坦之释然。想起以前的斑斑错绩,不仅后悔不已啊!
现在,我终于长大!懂得珍惜,珍惜这温暖的港湾,所以我不会让您们失望,伤心,会努力的展翅飞翔,飞向那湛蓝的天空……
四年级:刘东
“横眉冷对考试卷,眼睛直对铅笔尖,英雄不怕大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上课打瞌睡,下课作业拷贝,考试啥都不会;周末放假,总想喝醉,有事没事还去卡拉OK”,看着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童谣,你能相信它出自小学生之口吗?这是最近在一些学校相当流行,深受学生欢迎的童谣。意外的是,笔者在为这些童谣感到惊讶的时候,没想到正在传抄童谣的两个邻家孩子竟然颇有些不屑一顾:像这样的童谣学校多着呢!
果然,我翻了翻两个孩子的本子,上面还记了好多,诸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来俺家;坐俺的墩,喝俺的茶,老师一走妈就打”“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这些消极、低俗的东西,孩子们似乎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孩子们为什么会对此类童谣备加青睐呢?我觉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的教育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单调的学习生活,沉重的学习压力再加上一些老师不尽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不堪重负,导致他们对这些另类童谣充满偏好。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能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但是,小学生思想单纯,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往往良莠不分。如此低俗的另类童谣天天吟唱,耳濡目染,对于尚处在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倘若我们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去加以关注和解决,那么,其产生的危害恐怕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学校的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个现象、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教育的最佳突破口和最绝妙的着眼点。如何应对另类童谣,让孩子们免受污染,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每一位家长以及老师甚至整个社会去深思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应当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是不是科学,是不是适合孩子。教育者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永葆魅力,让学生喜学、乐学,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项苦差事,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情绪。
其次,学校和教育者都应当切实减轻学生的教育负担。学校的教育要更加富有人情味、吸引力、感染力,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教育者应学会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不要总用成绩、用考分去衡量学生,动辄给学生排位次、排高低;不要总用这样那样的标准去苛求学生,让学生整天陷于书山题海中无法自拔;应当让学生少一些桎梏,少一些压力;应当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众所周知,避免土地荒芜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它种上庄稼,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抢占教育阵地,创作出适合青少年儿童认知特点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童谣,并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去吸引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让学生远离另类童谣。
教育无小事,事事需用心。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注意经常留心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并经常问一问:我为孩子做了些什么,我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这样,孩子们的成长也许会多一份保障。
本文作者:范晓明工作单位:邢台学院
勉励同侪,转移风气
不仅注意自己做道德建设的表率,还十分注意利用树立其他人做榜样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社会风气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随人事而变迁”。要改变社会风气,就必须“用一方之贤土,化一方之莠民。芳草成林,荆棘不锄而自悴;鸾凤在境,鸱枭不逐而自逃。”[7]强调良好风气可以造就人才,而优秀人才又能以榜样的力量正社会风气。然而,道德建设和风气的培养并非易事,认为须从有一职之权的官吏做起,“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8]在这方面是下了许多功夫的。在清人胡思敬的《国闻备乘》中有一则“陈右铭服膺曾文正”的记载,对于的此种做法有生动地描述:“陈宝箴初以举人谒。国藩曰:‘江西人素尚节义,今顾颓丧至此,陈子鹤不得辞其咎。转移风气,将在公等,其勉图之。’子鹤者,新城陈孚恩也,附肃党,官至尚书,日营求入阁,故国藩及之。宝箴以资浅位卑,愕然莫知所对。国藩字而徐解之曰:‘右铭疑吾言乎?人亦贵自立耳。转移之任,不必达而在上也。但汝数君子若罗惺四、许仙屏者,沈潜味道,各存一不求富贵利达之心。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则风气转矣。’宝箴谨佩不忘,对江西人辄传述其言,且喜且惧,自谓生平未受文正荐达,知己之感,倍深于他人。”[9]陈氏一门三代皆对推崇备至,良有以也。故尔,陈氏父子于一般政事外,不忘曾氏之言,特重开启民智,转移士习,其效卓著,影响深远。
重视家教,鞭策后辈
清人家庭承担着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职业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都主要由家庭完成。在这里,父亲作为一家之长就责无旁贷了。为父者都重视子女的品质教育,尤其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江人叶祥珍订的家训五条,概括了家庭伦理教育的内容:第一条是忠君,所谓“家训莫大于人伦,人伦莫先于君父”,要求子弟懂得政府法令,完纳赋税,不犯律条;第二是孝顺父母,第三是和睦兄弟;第四是夫妇和合;末一条是善交朋友。他说人伦是人人每天所不能离开的,也是人人日日见到的,但是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勤于教育。由此可见清人是很重视三纲五常的家庭教育[10]。有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甚为讲求,就是个中的典型代表。一生不仅在上述的家庭教育内容上倾尽其毕生精力,还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之处。不仅时时以“君子”严格要求自己以范于家人,而且还时时要求家人也做“明世理的君子”。一生写过大量的家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教育儿子及家人做“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众所周知,曾氏家书的影响之大是空前的。他的家书量大,内容又杂,不能一一说列,这里仅举两例说明之。在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曰:“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功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家中若送信来,子侄辈亦可写禀来岳,并将此二字细细领会,层层写出,使我放心也。馀俟续布。”[11]这里,通过书信的方式,劝说其弟们要时时刻刻行勤、敬,并认为此点至关重要。又如,他在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谕纪泽》中曰:“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尔教导诸妹,敬听父训,自有可久之理。”[11]这里,在信中教育子女的重点之一就是强调要勤俭持家。
重视环境,强调自觉
特别注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认为环境和条件的优劣,对启迪和培养人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他认为:“富家子弟多娇,贵家子弟多傲。”“吾观富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家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认为,优良的环境,足能使人易于为善,正如恶劣、腐败的环境容易使人变坏变恶一样。曾氏以直隶为例,认为直隶自古有豪侠之风,“刚而不摇,质而好义”,此良好之风气,乃直隶人才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直隶之士,其为学当较易于他省,乌可以不致力乎哉。”[7]同时,他也认为,环境恶劣、风气很坏的地方,不宜于人才的培养。他曾警告其弟说:“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但并非环境决定论者,对于师长的影响作用亦不可低估,“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11]他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两个主观方面:师长如何创造条件,发挥教育者应有的作用,教育好子弟;受教育者如何排除外界干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奋自立自强。这里,在认识到环境对育人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也强调教与学的主体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的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去除其封建糟粕吸取其优秀文化遗产部分,但是对其道德建设方法,笔者认为,在全社会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是德育工作者可以借鉴的,对我们当今的道德建设还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叶圣陶 阅读 低俗化
阅读取向指读者阅读的内在动机和意向,具有稳定性、一贯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它决定阅读行为并通过阅读行为表现出来。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取向。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阅读电视电影、饮食、服饰、化妆、家庭、生活、体育新闻、名星大款逸闻趣事的报刊杂志以及爱情和武打小说已成当今相当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取向,而对中外经典文化则表现出明显的冷淡(对此许多调查报告或问卷已多次揭示)。这种阅读取向的低俗化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对此如何应对是达成新课标阅读取向无法回避的问题。吕叔湘先生说:“叶圣陶的大部分文章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在《略读的指导--前言》、《培养学生明澈的识别力》、《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等多篇文章中,叶圣陶先生围绕阅读教学本身,对中学生阅读取向低俗化问题做出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一、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首先从文学理论对作品的分析入手,认为:“凡是好的小说或剧本,故事仅是迹象;凭着那迹象,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批判,那些才是精魂。”“精魂就寄托在迹象之中,对于故事自不可忽略;但是故化曲折所以如此而不如彼,都与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与社会批判有关。”而低俗化阅读“往往只注意它的故事;故化曲折,就感到兴趣,读过以后,也只记住它的故事”。培养新课标所倡导的阅读取向,“阅读小说或剧本而只注意它的故事,专取迹象,抛弃精魂,绝非正当方法。”“有些学生喜欢看低级趣味的小说之类,教他们不要看,他们虽然答应了,一转身还是偷偷地看。这由于没有学得阅读这类书籍的方法,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故事上的缘故。”
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普遍采用的阅读模式是“语文教师备课样式”[1]的阅读,即围绕着“思考和练习”“分析课文”的能力。而这种阅读方法,除了在为“讲课文”而进行备课之外,在其他场合,教师们从来不用。同样,以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只是在课堂上和考试中才有用武之地。而在走出课堂或学校以后,阅读便是一片茫然了。如何能达到“阅读这类书籍的方法”,而不使“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故事上”呢?如何能够达到学生离校后“可以阅读书籍报刊悉明其旨矣”呢?
阅读教学“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即教学生会读书,重在“授之渔”而不在“授人鱼”;是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发现什么,而不在于教学生发现了什么;要教给学生开门的钥匙,而不在于替学生开门。也就是新课标倡导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初学者还没有素养,一时无从着手;全仗教师给他们易晓得暗示与浅明的指导,渐渐引导他们入门。”其途径主要是使学生“凭着故事情节,逐一追求作者要说而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即新课标的“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使咱们得以在革命和生产中很好地贡献力量”。同时,“渐渐有了素养,就会觉得低级趣味的小说之类在故事之外没有东西,经不起咀嚼;不待他人禁戒,自然就不喜欢看了”。
二、培养明澈的识别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有了明澈的识别力,对某一件事物应该怎样看法,什么议论应该赞同,什么议论应该反对,就会自己作出判断。学生要是没明澈的识别力,你要学生坚持的东西即使都是对的,学生也不明白到底对在哪儿;你要学生回避的东西即使真是要不得的,学生叶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不得。” 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采用的一种“鉴赏者取向”式[1]的阅读,即以鉴赏乃至崇敬的心理来对待文本的阅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任务就是从文章中找出那些本来就已经预设了的“对”(思想的高处),找出那些似乎天然就存在的“好”(文字的妙处)。而不给学生提供批判的机会和空间,总是局限于课堂或学校的“高大全”的世外桃源。于是,在这种取向下培养出来的识别力,虽也“明澈”,却是“单向”的,即一切都好,何需选择?然而学生总是要走出校门,阅读“多向”的现实。
培养学生明澈的识别力首先应“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而不能“把学生看作思想上的囚犯”。只有这样学生才有自主发展的空间,才能经受思维的锻炼;其次,“给学生以平正的通达的指导,使学生的识别力渐渐地趋向正确,趋向坚定”。“教师和学生无论如何不应该对立起来。教师不是专制政治下的爪牙,学生不是被压迫的民众。”不应“只用专制的办法来个取缔”。总之,即新课标强调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避免专制的取缔方式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学生要扩大一点认识的范围,作他们亲密体贴的教师竭力帮助他们还嫌来不及,怎人把他们的欲望根本压了下去。”并且“取缔的办法实际上是无法彻底做到的。越是不准阅读的东西,越是想弄一本来看看,这是青年人的常情。”一方面即使“学校里固然没有人看那些被取缔的读物,可是出了学校的大门,只要能弄到手,尽不妨自由阅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现象罗列在学生眼前,各种议论在学生耳边沸沸扬扬,学生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所以,对于中学生阅读取向低俗化采取专制的取缔的对策,“只是个消极的不很有效的方法”。
而在实际教学中,不论老师还是家长,如发现学生在看武侠、言情一类的所谓现代“流行”小说,或沉醉于韩寒、郭敬明等少年作家之中,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没收”,或“只用专制的方法来个取缔”。而这种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简便是简便了,然而要想想,这给予学生的损害多么重大!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他们像号子里的囚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围的花木显着什么颜色。这样寂寞和焦躁是会逼得人发疯的。”
因此,应对这一“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的阅读取向低俗化,“积极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生“生活”阅读的方法指导,“阅读的自由”,培养学生基于多向思维的“明澈的识别力”。
注释: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石化企业
一、石化企业的基础财务信息分析
价格信息:价格是企业和消费大众都切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也是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重要度量标准。所以作为中国石化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市场的价格信息,了解价格的动向和波动幅度,对产品价格做出适当的预测,以保障企业的利益。
销售收入信息:除了要了解市场的价格信息以外,对企业的销售收入信息也是不能忽略,企业的销售收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也是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了解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信息,则无法衡量企业内部奋斗的成果,更无法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的销售收入了如指掌,才能把企业的综合财务打理得得仅仅有条。
成本、费用信息:以上两者皆是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形式是直接衡量企业成果和企业市场的重要指标。但是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成本、费用信息就要更为重视,因为成本、费用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最终效益。成本、费用信息反映了企业的投入率,只有当我们的投入又少且收入有多的时候是我们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几乎难以达到,但是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就要了解企业的所有成本、费用信息,以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配,尽可能的接近投入最少而收入最多。
损益类信息:作为财务管理员,对损益类信息的了解也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损益类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发展趋势,给我们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所以对于损益类信息,我们决不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要好好的加以利用,成为我们财务管理的好帮手。
资产负债信息:资产负债信息能反映一个企业资金的可利用率、存量的拥有率,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重要标准,如果资产负债信息掌握得不全面,难免会使企业发生资金运转不周的局面。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并加工整理企业的资产负债信息,让领导知道企业内能够流动的现金以及其他资产,以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财务信息下的中石化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1、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拥有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条件,拥有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蒸蒸日上的必要条件,所以财务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理念的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所以我们要让财务管理理念大胆的“走出去”。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给我们石化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都带来了有力条件,而作为石化企业的我们又怎能放过这样一个良机呢?只要我们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了,那企业的欣荣发展也会随之而至。平时,我们可以举行小小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比赛,鼓励所有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理念创新,以促进中石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固定资产的规划和使用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大笔财富,如果不加以好好利用,则会导致这笔财富从中消失甚至出现亏损的状况,所以加强石化企业固定资产的规划和使用可以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石化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使用主要是对石化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避免这些企业设备在运营过程中过早老化或是过早受损,无形当中减少了企业的资产,进而降低运营速度,降低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笔者除了在财会队伍的专业素质上和财务管理体制上提出要求外,还提出了对固定资产的合理规划和使用。
3、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一切任务或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可以使财务的各种职能作用发挥到最大。有些石化企业在名义上将财务与会计两者合二为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一般都是侧重会计而轻视财务,对于企业筹资、投资、以及资金运作的财务状况分析少之又少,阻碍了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财务管理中,我们要划分责权、明确分工,以保障财务管理中各个职能的发挥,确保企业各个环节正常、高校的运转。
4、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要提高人们的办事积极性,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石化企业的激励机制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国有石化企业工资总额度和经营者的薪酬方式都是由我国政府而审定,没有与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对于经营者的薪酬如果大幅提高,则可能会造成企业员工的难以接受以及经营者出现行为短期化的风险。而国有控制上市石化公司则有两种薪酬方式,一种与国有石化企业相一致,而另外一种则是在控股母石化公司的支持下由内部自定。而第二种方式很明显的容易出现经营者的薪酬过高或者是薪酬不规范等问题,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一条势在必行之路。比如像国外那样,把薪酬分为几个部分的组合,包括基本工资、长期奖励、年度奖金和各种福利,而长期奖励应该要与企业利润挂钩,年度奖金可以和业绩挂钩,这可以激起员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虽然石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并分析各种财务信息,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固定资产的规划和使用,我坚信石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高蕾. 关于石化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20)
[2] 刘嘉. 对石化公司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的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 2011,(03)
戏曲的用景问题比较复杂,包含着戏曲的演出形式、时间空间的处理,戏曲的特殊表演以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等问题。戏曲舞台美术家的艺术实践一直在进行之中。现仅就个人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对戏曲用景的看法。
我国戏曲艺术特点是分场(上下场)的演出形式,虚实结合的表演手法,舞台时间空间的自由处理。基于这些特点产生了戏曲舞台表现景的特殊形式,演员的虚拟表演+检场人十一桌二椅+砌末,可称为虚实结合表现景的方法。解放后除检场人被废除,其它的手段仍然在戏曲舞台上使用,虚实结合的原则仍然存在。
时代的前进,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舞台艺术的发展,促使戏曲表现景的方法向前发展。解放后戏曲舞台布景的发展最为突出,表现为多元化风格的布景在戏曲舞台上的出现,有屏风式、帷幕式、大道具式、国画式、图案式、剪纸式、绘画式等等。多元化风格布景的使用丰富了戏曲舞台的色彩,有助于揭示戏的主题,烘托剧中人物,也满足了观众视觉形象的美感要求,从而达到了较理想的状态。
这里提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戏曲舞台上虚实结合表现景的方法在“实”的那一部分得到这样广泛的发展呢?这里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西方艺术的引进,表现为变化多端的灯光,透视空间的多层次的布景的理论与实践,使中国舞台美术焕然一新。而传统的“门帘台帐”、“一桌二椅”,则抑制了观众的审美要求,构成了艺术家们吸收外来艺术,改革民族艺术的动力。改革包括从剧本文学到导演制的确立,音乐、表演、唱念、服装、化妆等,几十年来都在改革中,戏曲表现景的方法也在发展变化,首先向西方、向歌剧、话剧学习,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这是事物的永恒规律。就当前来讲,客观的影响和主观的要求是促进戏曲布景发展的外部条件。戏曲布景发展的内因就是虚实结合的“实”字,它是发展景的内部根据。
戏曲舞台上对于门的表现是有虚有实的,《柜中缘》剧中的门是通过许翠连的虚拟表演,塑造了门的感观性存在,与实物的桌椅存在,形成呼应,这是虚拟门的例子。还存在虚拟表演加替代物的柜子,如《柜中缘》剧中一场的柜子,是背拷前的一把椅子,放上椅披,加演员的表演达成与前者的同一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戏曲舞台上表现手段基本上有虚拟、实物和替代物,由于戏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方法,为我们戏曲布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戏曲舞台上表现骑马的手法可算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华,它为在舞台上表现广阔的场景。武士的英勇善战,提供了表现力极强的手段,它是借助马鞭,通过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马的。表现乘轿更是多种多样。《李豁子离婚》剧中是通过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乘轿的,轿夫和乘轿人富于节奏的优美舞蹈表演,令观众心花怒放,如醉如痴。表现水的也有多种形式,有用抖绸子方法表现水的,彩头班中是用“水辊子”造成波浪滔天的效果。现在舞台上常用来表现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演员的虚拟表演表现的,另一种则是用象征性的水旗来表现水的。
在戏曲舞台上,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的例子是很多的,表现火,有火彩、有火旗;表现船,有虚拟,有实物加表演的;对于景物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虚拟,有实物,有象征,有替代物,因此,戏曲使用布景不是完全外加上去的,而是自身存在着可以用景的因素,在外因的诱导下,戏曲布景才有今天这样一种蓬勃发展的形势。
戏曲剧团在全国文艺团体中占绝大多数,接触群众面广,要有多种演出形式满足各方面观众的需要,根据不同剧种、剧团演出的戏和所在地区的不同,接触的观众不同,创造出多种风格的演出形式,才有利于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而戏曲布景则在虚实结合的基础上发展,绝不是在“实”的方面可以无限制的发展,这里有两条原则,一是从戏出发,二是服从表演的需要。很多传统剧目场次多,时间空间变化大,就宜搞中性景。有些新改编的传统戏场次比较集中,景就可以是另一种搞法。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一般很少有传统戏的结构方式,更有搞景的余地,不管戏多么集中,时间空间变化多么少,在表演区里与戏无关的东西都尽可不要。戏曲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唱念和表演上,唱念一般与景矛盾不大,表演却与布景关系很大,不管什么风格的布景,都不能防碍表演;而应该烘托表演。为表演提供条件。很多戏,舞台的表演空间都要求开阔。戏曲使用平台一般比歌剧、话剧要少,原因是戏曲演员的台步大多有锣鼓经约束,节奏感很强,上下平台过多,往往妨碍表演。不考虑戏,不为表演服务的布景是没有价值的。
在创作中,设计布景重在抒情,要深刻、准确鲜明地把一个场景中所发生的事情及人物的思想情绪表达出来,从而为观众接纳。我们通常把戏曲艺术的表现方法称为“写意”的,是因为在戏曲艺术的各方面存在着“切割”方法,割断了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使角色A可以在众人面前,充分的表现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角色B却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表现舞台环境方面“切割法”的使用是很多的。达到即点明主题环境又是写意的效果。
戏曲布景的发展必然要与戏曲改革的步调相一致,即剧本、导演、表演必需与布景形成协调关系的统一。戏曲剧团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是演出场地多变,保留剧目多,剧目轮换上演,每天都要拆台装台,外地巡回演出运输也是问题,这种情况使布景的共用问题提上了台面。戏曲的衣箱盔箱是不分朝代的,除现代戏外什么朝代的戏都能演,我觉得这也是对戏曲舞台美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其进行总结评论的必要。戏曲的历史从宋朝算起也有近千年,源远流长,在谈到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时,又不能割断传统,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只能吸收消化,变成发展民族艺术的养料,因此,我们在戏曲布景的设计时,要看到它一点一滴的创新。一些新编剧目革新的步子大一些是有可能的,在舞台美术上面革新的机会还会有的,只要戏曲题材有变化,用景在后期还会有发展的。
愈来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网络销售渠道与线下渠道相冲突的问题,在电子商务已经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有部分企业还在艰难的抉择。笔者与诸多企业有过沟通,他们之所以迟迟不开展电子商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解决网络渠道与其他传统线下渠道冲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想清楚,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必然是模糊的。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国内著名服装企业,当询问负责营销的副总对网络营销如何看待,以及他们在网上销售有什么计划的时候,这位副总一脸的不屑,说网络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3年内,他们没有网上销售计划。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企业无法破解网上销售与线下渠道相冲突难题的案例。
到底应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网络渠道与线下渠道是否可以和谐共生?首先我们来分析下这种冲突的本源所在:
1、网络渠道与线下渠道面向的客户群体重叠
这个是造成冲突的本源所在。除非网络上卖的产品和线下渠道体系卖的产品的终端消费者是完全区隔开来,否则这种冲突必定存在。新兴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变革是客观存在的,如同专卖店渠道和商超渠道也是直接存在竞争,网络渠道作为新兴的渠道模式对传统渠道的挤压是必定存在,而且网络渠道携互联网之传播快速的优势及中间环节简化带来的价格优势,让传统渠道从直观上对网络渠道有敌意。
2、由互联网的特性带来的价格冲击
这才是线下渠道反应激烈的本质!厂商通过网络渠道分销他的产品,即使销售不出去,也对产品和企业的品牌也是有正面帮助的,从这个方面来分析,网络渠道是对传统线下渠道应该是有正面帮助的,可是,为什么线下渠道却对网络渠道持怀疑态度甚至是抵触的情绪?问题的本质就在于,网络渠道销售的商品由于不存在物流和仓储成本,也无需负担昂贵的营销成本,最终导致同样产品在线上售卖的价格比线下零售店的要便宜。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网上开店和传统物流相比,店主可以节省60%的运输成本和30%的运输时间,营销成本比传统的线下商店降低55%,渠道成本可以降低47%。综合上述成本因素考虑,同样的商品在线上和线下渠道存在20%到30%的差价完全正常。这实际上是很可怕的,20%的差价足以让线下渠道产业链产生很大的动荡。
躲是躲不掉的,与其逃避困难,不如正视困难!
很多企业就说,既然网络渠道给我们带来如此诸多的麻烦,那我不上网络渠道不就可以了吗?我不开展电子商务不就可以了吗?这个就属于典型的回避现状的做法,互联网作为发展最迅猛的新兴媒体,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面对现状避而不谈,是非常不明智的。现在各类产品都在网上有出售,我们基本上可以在淘宝网上找到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产品。这些产品并不一定都是厂家直接销售的,而是网民利用各级价差,包括经销渠道的差异化的价格而开展的趋利行为,如果面对这种状态,闭着眼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越来越乱。与其陷于被动,还不如早日主动出击,将网络渠道体系纳入企业的渠道策略体系规划中。
如何去破解以网络渠道为首的新兴商业渠道对线下渠道的冲突?
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网络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冲突问题呢?如何让包括网络渠道在内的新兴渠道与传统线下渠道和谐共生?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变迁,新兴的商业渠道已经对传统线下渠道产生了挤压,我们放眼看去,除了网络渠道外,DM直邮、呼叫中心、电视直销都对线下渠道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所以企业有必要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以从容应对以网络渠道为首的新兴销售通路的冲击。
我们仔细分析网络渠道、DM直邮、呼叫中心、电视直销这些渠道,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渠道打破了原有的线下渠道的地域区隔,并且在商业模式设计上带来了边际成本比较低的优势,所以企业如果没有及时建立与传统渠道下分销商的共赢机制,很容易出现新老渠道争夺的是同一批消费者,产品一样价格却不一样。这样会产生矛盾冲突,遭至渠道商的抵制。而传统分销商对新渠道方式的采用,也容易出现分销商间的“窜货”现象。
1、善用网络渠道的媒体属性
我们会发现,网络渠道除了传统的渠道属性外,还带有相当程度的媒体属性。企业大可不必畏惧因为线下渠道带来的冲击而放弃网络渠道,完全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渠道的媒体属性打好媒体牌,迅速提升企业的品牌,通过网络营销传播来带动线下渠道的销售。在这个领域,有太多的依靠互联网低成本传播而带动线下销售的成功案例,在此不再赘述。
2、针对网络渠道开发新的产品线
嘉宝莉作为国内涂料行业的排头兵,在2009年的上半年开通了其官方直营B2C电子商务网站,作为涂料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试水,嘉宝莉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国内同行的关注。大家都在关注着嘉宝莉如何去破解整个行业都面临的困难――如何一面安抚原先的1万多家传统线下,一面如何开辟线上的销售渠道。采纳淘智结合嘉宝莉的现状,给的建议案是针对网络商城的消费者,对原先的产品命名、包装设计采用新的设计。从源头上牢牢把控网络专品的出货渠道,保证全部是通过网上商城直销和网络渠道分销的方式出货,这样就确保网络专品不会有太多的供货途径,基本上有效地解决窜货的问题,而传统渠道的价差问题在这里基本上不复存在。
3、让线下渠道分享到网络营销的甜头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开通网络营销的新渠道,那么传统的线下渠道必然受到冲击,就算厂家开发出新的产品线,新的子品牌来拓展网络业务,但是对传统线下渠道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厂家如何有效地规避?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本质上不难解决,基本上取决于厂家的心态,如果一个厂家,有志于把全国市场做好,必然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与渠道商争利。在把握这个原则的前提下,厂家可以通过自建B2C商城的形式,以厂家的高度面向全国的消费者,打破地域的区隔,让原有的线下渠道加盟商全部成为这个官方SHOPPING Mall的体系内的有机组成部分。加盟商(原有的渠道商)还是继续做好线下的拓展工作,在当今网络购物的环境已经逐渐成熟的现状下,可以适当的引导用户到线下下单,总部商城根据加盟商的推荐订单给予返利,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线下渠道商不愿意、甚至抵触网上直销的顽疾。根据商家逐利的本性,只要是有效的通过利润分配的杠杆,笔者认为问题会迎刃而解。
第二个层面就是让加盟商承担同城或者就近配送的功能, 基本上各地渠道商都有自己的物流体系,通过对其终端功能的升级,例如,湖北荆州的消费者在某网站下订单后,再也不需要等3~4天才能拿到从总部寄送过来的产品,而是通过该产品的网站系统分配到其在荆州的加盟商,通过同城物流的方式很方便的就拿到产品。这样,缩短了消费者的等待时间,也能省下从总部派送的物流成本,而这部分省下来的物流成本,可以作为厂家对加盟商的利润分配。这基本上是一种多赢的局面,兼顾厂家与加盟商的利益,而且也能为消费者节约购物时间。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Joshua Bell。听他的音乐会,门票至少在100美元以上,他用的小提琴也不是一般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是1713年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Antonio Stradivari亲手制作的,据说标价350万美元,Joshua也是几年前贷款才把它买下来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Joshua自己是这样说的:夏康舞曲是小提琴乐曲经典中的经典,我没有偷懒,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演奏,我演奏的水平同在演奏厅里一样,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场所匿名演出,看着人们从我眼前匆匆而过,我很紧张也很吃惊。如果是在演奏厅里,我对观众是很挑剔的,哪怕有一点杂音,我都会不满。可是,现在我却希望能有人停下来听听这美妙的音乐。可是他们连看我一眼都不看,只管走自己的路。45分钟下来我只收到了32.17美元,不过,也不错,看来我今后也可以以此为生,至少我不用付我人的费用了。
一位在地铁站以擦皮鞋为生的墨西哥妇女说:我平时不喜欢这些游手好闲的音乐家,每次他们来这里演奏,我都会给警察打电话,把他们赶走。不过,这次我没有打电话,他的小提琴的确拉得好,我都有点入迷了。可是,这年头,人们都忙自己的事,谁有闲心听琴呢?前一阵子,这里有一个人跳楼自杀,除了警察和救护人员外,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没一个人围观,也没一个人多管闲事,现在这时候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这年头谁管谁呀!
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的馆长说:很简单,一切都与环境和背景有关。我给你举个例子,我拿上一幅价值500万的名画,来到华盛顿的一家饭店里,把它挂在墙上,标价150美元,人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也许会有一位艺术馆的馆长说,嘿!这好像是一幅名画,把咸盐递给我,好吗?这就是环境的魅力。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一切的价值都改变了。音乐也是一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一位诗人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诗人,我们在母体里的时候,就是听着母亲心跳的韵律长大的。我们生下来就会作诗,因为诗歌也是韵律的组合,可是,现实的生活把我们的诗意都给榨干了,我们不会写诗了。我想音乐也是如此。看看这段录像,你会发现,所有的小孩子都停下来看着Joshua,因为他们有好奇心,他们还想听音乐。可是没多久,他们就被各自的家长抱了起来,继续赶路了。世界就是这样渐渐丧失了诗情画意。
我没有听过Joshua Bell的演奏会,也不是古典音乐专家,从他的网站上听了几个片断,感觉到他的确与众不同。我比较赞同诗人的观点,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诗,也不是没有音乐,关键是我们如何保持在心灵里要有诗,要有音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没有诗意的地方,写出最美丽的诗篇,在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最美的乐章。这世界上缺少的并不是音乐,也不是诗歌,而是我们心灵里的渴望。
惟一一位认出Joshua的人说,我不敢相信自己是住在华盛顿,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面对这样的艺术家,人们连放慢脚步都不肯,古典音乐过时了吗?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不敢保证,如果是我就一定会停下来听他的音乐。古典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是阳春白雪,可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音乐,即使我们没有停下来,我们也会被这琴声所感染,被这琴声所感动,脚步也会自然而然地轻快起来……
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停下来,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停下来听琴吗?
心 碎
3岁的儿子把桌子上的一个小瓷瓶抓在了手里,我对他说还给爸爸这不是玩具。他不听话,转身跑出门外,顺手把瓷瓶扔下了楼梯,啪的一声,瓷瓶在水泥地上摔得粉碎。看着地上的碎瓷片,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了心碎,心碎究竟是什么样呢?心碎是不是也像这瓷瓶一样,打碎了就再也无法复原了呢?
我不喜欢心碎的感觉,可是生活中偏偏有许多事会让人心碎,比如说爱情,两个曾经山盟海誓的恋人分手了,那感觉可以使人心碎。比如说友情,多年的好朋友为了一件小事渐渐生分了,再回首时,人生旅途上只剩下孤单一人,那心情就是心碎。再比如说亲情,白发人送黑发人,或者黑发人送白发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年龄,也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那也是心碎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碎的时候,有时候我会自问我们人类的心是不是太脆弱了呢?
我有过几次心碎的经历,但渐渐地时间治愈了一切,觉得自己坚强了许多,不会再轻易心碎了。可是,最近在我看到澳大利亚儿童基金会的一份宣传画册的时候,我的心又碎了。这是一本儿童画册,里面收集的画都是被虐待的儿童们亲手画的。我有时不敢相信,在澳大利亚这样号称儿童天堂的国家里,会有这样的事情。看来,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儿童的天堂。在这些家庭里,家庭暴力、犯是这些孩子们的家常便饭,他们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不敢同别人交流,害怕打击报复,心灵受到极大的摧残,而他们的父母和亲属往往就是造成这种伤害的罪魁祸首。
其中的一幅画叫《哭泣的女孩》,是一个叫芮贝卡的9岁女孩的作品。芮贝卡从小就遭受舅舅的犯,在她父母知道后,不但没能保护她,反而将她遗弃,这是她在接受心理咨询时画的画。画中的小女孩,没有嘴,没有手,也没有脚,她不能哭,不能喊,无法反抗,也无法逃走,只有眼泪汇成了河……看着看着,我的心碎了,我不知道这些孩子们是怎么样走出心灵的阴影的,他们还会看到希望吗?中国有句古话叫虎毒不食子,可是,我们人类却偏偏有着许多衣冠禽兽。
澳大利亚儿童基金会的宗旨就是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之家,让他们在这里接受心理治疗,治愈心灵上的创伤,重新建立起对社会和人类的信任,从此能够健康地成长。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另外一幅画,是15岁的莎莎所画,在干枯的树干上长出了一片小小的绿叶,尽管她们的心灵受到过伤害,她们有过心碎的经历,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爱,还有温暖,还有真情,那一片小小的绿叶,让我的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人类还是有希望的。
我看着地上的瓷瓶碎片,忽然想到了一部电影中的情节,女主人打碎了一只碗,她把碎片都收起来,准备把它们重新拼凑在一起,粘在一个桌面上,这样,就会拼成一个新的图案,也就会有一个新的马赛克桌面。我想如果我们也能把心灵的碎片都收藏起来,那么,也许我们也能重新拼出一种别样的美丽。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把破碎的心灵复原,破碎的心毕竟是破碎了,不过,把一片一片的碎片拼起来,重新组合,这样的心灵也许会更美丽,这样的心灵也许会更坚强。
想到这些,我把瓷瓶碎片收了起来,好像把自己心灵的碎片也收了起来,也许,我也能够用这些碎片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当广告遇到科学
2007年3月27日,新西兰奥克兰地区法院判决GSK公司违背15项公平交易法规,罚款227500新元,还要向消费者就虚假广告一事登报道歉。这一切都起源于2004年两个初中女学生的一项小小的科学实验。
2004年,新西兰奥克兰市一所中学的两名女生Anna Devathasan和Jenny Suo在学校里做了一项科学试验,检测8种饮料里的维生素C的含量。她们所选的饮料包括最受欢迎的Ribena牌黑加仑饮料,因为这种饮料的广告说,黑加仑饮料里的维生素C含量是橙汁饮料维生素C含量的4倍。可是试验的结果却让她们大吃一惊,黑加仑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根本没有广告上说的4倍,而只是1.5倍。她们把这个结果提交给了消费者协会,她们一直到2007年高中快毕业时才等到了法庭的判决。经销Ribena的GSK公司因为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被罚款。GSK公司在澳大利亚没有被,原因是公司修改了在澳洲的商标和广告,称其为“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具体的几倍了。
之所以对这条消息比较感兴趣,是因为我与黑加仑还有些渊源。在国内工作时,我所在的公司就出口黑加仑浓缩汁,我也知道Ribena是世界上的名牌。到澳洲后,还买过Ribena的饮料,也看过不少宣传的广告。而我却从来没有注意里面维生素的含量究竟是多少。看来我是那种容易被欺骗的消费者,认为只要是名牌就可以相信。同时,我也不得不问这样的问题,Ribena畅销已经好多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呢?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被两个当年的初中生发现呢?我们对广告是不是太相信了呢?
在一个商品社会里,广告宣传运用夸张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究竟要夸张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知情权,如果我们对我们消费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那么我们凭什么相信我们所消费的产品呢?产品的信誉就是产品的生命,没有信誉,也就没有市场。我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有关国内假药假产品的报道,让人痛心疾首。更可怕的是,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被这些假产品吞噬了,对这种现像,我们还要纵容他们到什么时候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拿起科学的武器,那么什么样的花言巧语都不会再迷惑我们了。国外也是一样,越是人人都说好的东西,越要划一个问号?问问为什么?我认为科学的精神首先就是怀疑,然后再去求证,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云亦云。
这个小小的实验也让我对国内的科学教育产生了一些反思,我受过的教育好像并不重视科学实验,这也是我为什么对理工科不感兴趣的原因,觉得所学的东西好像用不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现在惟一能记住的化学实验是二氧化硫,因为在上中学时老师示范二氧化硫,满教室的臭鸡蛋味,我们连续好几天都要闻这气味,因为别的班也上同样的化学课。其他的东西我都原封不动地还给老师了。倒是父亲在辅导我学习的时候,常常理论联系实际,让我对科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科学应该是充满魅力的。美国有一部电影《十月蓝天》(October Sky)讲述的是一件真人真事,50年代末期,在美国西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叫Homer Hickman的男孩被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消息所鼓舞,他和伙伴们决定制造自己的火箭。当时他们只是高中生,没有足够的知识,没有任何设备,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和失败来学习,小镇上的人们不支持他们,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思,早晚都摆脱不了下矿井的命运。可是,在他们高中老师的支持下,他们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几经磨难,终于成功了。他们自己制造的火箭终上了蓝天。从此小镇上的人们也不得不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Homer 现在是美国NASA航天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他的伙伴们也都上了大学,成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果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学以致用,而不单纯是为了考试,那么,我们中间也许会涌现出许许多多这样的火箭男孩或火箭女孩。
科学对我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诚实,就是破旧立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是维生素含量,还是火箭上天,假的永远不能成为真的。无论当我们面对广告宣传,还是面对各种新鲜理论,都要用科学的观点和理论去求证一下。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欺骗。黑格尔说:“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