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3-01-30 07:28:54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

第1篇

1.实行培训制度,提高指导教师履职能力。提高指导教师的履职能力要从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培训制度做起。目前,电大除了对论文答辩主持人有明确的培训要求外,对论文指导教师还没有刚性的培训要求,而必要的培训对论文指导教师的履职和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重视基础培训,掌握应知应会内容。一是清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明确指导教师应该承担的具体任务。二是掌握毕业论文体式和结构,了解论文写作中从选题到行文每个环节的规律和技巧。三是论文指导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毕业论文写作不仅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求实品格的必要手段。论文指导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督促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维护科学诚信的义务。其次是重视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指导能力和水平。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定期的集中培训和各种教研活动来逐步解决,从而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2.完善监管制度,提升论文指导工作质量。首先要做到两个实事求是:一是实事求是确定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限制每位教师的指导学生数量是确保论文指导工作质量的需要。二是实事求是确定论文指导报酬。中央电大有“对每名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得低于10学时”的工作要求,但没有相应的统一报酬标准。可以这样说,科学确定报酬标准已成提高论文指导工作质量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是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机制。以抽查论文指导工作、邀请学生评议等方式,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进行考核。同时,通过精神表扬和适当提高报酬等形式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最终实现以考核促提高,引导指导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指导工作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之目的。

二、突出重点环节指导,严把三个关口

1.突出起始指导,严把选题关。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不仅决定着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也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选对了题目,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指导教师必须突出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对题、选好题。一般而言,学术论文选题应该特别强调学术性、创新性原则。但开放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非普通高等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非精英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型学者为目标。因此,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不能片面追求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一样的标准,而要建立与自己办学特点相适应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突出重实践、重提高的选题原则。基于上述认识,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应该坚持三原则,首先是专业性原则。毕业论文贴近专业实际选题既是基本要求,也是硬性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选择经济或法律方面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应该非常容易理解。其次是应用型原则。开放教育学生基本为在职人员,选择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有关联。因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应用型研究。再次是难易适中原则。怎样选择一个难易适中的课题呢?一是方向对路。避开自身弱项和盲点,少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些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二是大小合适。毕业论文选题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论文质量。相对开放教育学生而言,尽量做到选题要小,挖掘要深。

2.突出初稿指导,严把抄袭关。“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必须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要判断初稿是否具有抄袭嫌疑。判断标准一看初稿质量,二看初稿水平。其次是鉴定初稿是否真正抄袭。一是通过中国期刊网搜索,二是通过百度和谷歌搜索。在方法上,一般先用题目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全文抄袭的论文。后用段落语句搜索法进行搜索,这样可以搜索出部分抄袭和杂凑抄袭的论文。再次是处理抄袭论文。对上交抄袭论文的学生,不仅要退回论文,责令其重新选题和写作,而且还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学术诚信教育。而对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初稿,则就论文观点、材料、逻辑结构、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导。

3.突出修改指导,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论文修改的指导务必要抓住三个环节:首先是初稿检查环节。全面、系统地检查初稿,清楚其错误和缺陷,是指导学生进行论文修改的第一步。对论文初稿的检查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先整体后局部。即先进行全篇检查,然后再按照各部分、段、句子、词语和标点这样的顺序进行检查。二是先内容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起草初稿要根据内容选择形式,修改论文也要根据内容调整形式。同时,初稿检查还要关注论文的四大要素,即观点是否正确、新颖、全面、明确,材料是否充分翔实、具有说服力,结构是否完整、合理、科学、均衡,语言是否准确、流畅、简洁。其次是论文修改指导环节。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确认论文不必重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论文修改一般都要经过几个来回,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思路进行修改,二是按照从大问题到小问题的顺序进行修改。再次是论文格式指导环节。关注的重点是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特别是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合乎要求。如果不够规范则要予以纠正,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定稿。为提升学生的论文书写能力,确保论文质量,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防范两个极端:一是“放羊式”指导。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和初稿指导比较认真,但在将初稿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后就很少过问了。二是“保姆式”指导。在论文修改指导过程中,修改意见过于细致周全,就连每个词语和标点的错误都一一列出,甚至觉得反复指导十分麻烦,干脆自己帮助修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开放教育特点,优化论文指导策略

开放教育无论是生源特点,还是教学模式,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应该选择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策略。

1.个体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更多地属于个别化教学活动,即由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但开放教育毕业论文仅有个体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应该安排至少三次的集体指导。一是选修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宏观指导。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精神劳动,对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均有要求。而论文写作作为比一般文章写作更为复杂的写作活动,对人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开放教育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偏低,不知如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知识,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律和技巧,引导学生尽可能将毕业论文写得规范、得体,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集中辅导,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具体指导。在即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夕,选派论文写作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以往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就毕业论文如何确定方向、选题,如何收集、整理和筛选材料,如何谋篇布局、规范论文格式进行全面辅导,尽可能淡化理论阐述,强化方法说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同时,趁机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动员。三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集中辅导,及时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前两次的集中辅导,学生虽然对毕业论文写作中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写作过程中,仍然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为了提高指导效率,也为了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召集自己指导的全部学生,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至于具体次数可以视情况而定。

2.面授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不能单纯地运用传统方法,而应采取以远程指导为主、面授指导为辅的方式。除论文写作前夕的集体面授指导,以及遇到必须通过面授指导才能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确保接受面授指导外,其他一般都应采用远程指导方式。首先是运用电子邮件指导。其优点是只要指导教师有时间,随时都可以进行。不足之处是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实时交流而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完全领会甚至误解教师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一般在学生写作时间比较宽余、且指导意见比较容易理解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指导方式。在进行电子邮件指导时,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指导意见,指导教师除说明清楚外,还要在修改稿中加注必要的符号。二是运用QQ指导。其优点是如果师生双方都在线的话,能够实现实时交流,确保学生全面正确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如果学生不在线,就不能运用。进行QQ指导时,最好能事先预约,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指导。再次是进行电话指导。其优点是指导教师能够随时联系学生,只要学生有时间就能实时交流,且能够比较清楚的接受指导意见。不足之处是会产生交流时好似已经领会指导意见,但修改时又不知所云的现象。电话指导方式一般多在指导意见较为原则且条理清晰时运用。对毕业论文进行远程指导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组合式指导。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63-03

毕业论文撰写是网络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往往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毕业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求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描述案例、撰写论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以下“我院”即指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部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与管理的实践为案例,结合笔者对网络教育本科生多年论文指导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分析网络环境下成人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举措提出建议。

一、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人学员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学习过程和现实工作或生活问题联系紧密。也就是说,成人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在生活中发现有再充电的需要,而选择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便利性较大的网络教育,来学习知识或获得文凭的。

因此成人学员往往具有工作体验丰富、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较强、易于沟通,也更易接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等特点,但同时也因工作、生活或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出现想走捷径、难以专注和学习积极性不易长期坚持等问题。

二、我院对网络教育成人学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思想建设管理

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能用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成人学员虽然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积累,但常因之前教育背景或理论基础欠缺,而不擅长把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尤其不擅长用学术语言进行表达。大部分学生几乎都没有接触过论文写作,听到要完成几千字的论文才能毕业,心里就会有点发怵,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从何下笔、如何计划文章结构,因此就需要全方位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而且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安排的写作周期通常在3~4个月,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学生又要工作又要业余学习,若督促不到位,则难以长久坚持。因此,在毕业论文思想建设管理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

(1)从新生入学、跨入校门开始,我院就通过教学计划和通告等形式告知学生,除了修满学分以外,必须写作毕业论文并通过,让学生对毕业要求有清晰的认知,在思想上早日做好书写毕业论文的准备。

(2)毕业论文通常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我院通常提前一个学期就会以多种形式告知学生“即将”启动毕业论文工作。

(3)我院专门请有丰富论文指导经验的教师,提前录制“毕业论文写作导学”课件,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时就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一个初步而直观的了解,并且知道写作流程以及学院的各项相关规定。

(4)关于写作毕业论文的章程、规定、格式要求、范文、选题参考等,我院在学院网站首页开设“论文园地”专栏,常年开放,感兴趣的学生平时也可以查阅、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工作启动后,也发动学生到论文园地了解规定、熟知要求、浏览学习范文。

(5)毕业论文评定结束后,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不同等级,被评为“优秀”等级的优秀论文将在学生中公示,且发放证书及奖金,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能达到毕业条件,需重新申请论文写作,因此,提前公示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我院的相关规定,也便于学生在论文启动之初,就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明了自己的需要以及努力的方向。

三、我院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网络教育具有跨越时空、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便利性,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学习优质课程。我院设置有多个远程学习中心,在最后一个学期,各远程学习中心的W生和市区内的学生一样,同步展开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我院还专门开发了专为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服务的在线论文平台,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将论文导师每一步的指导要求、师生每一次的互动、学生每一步所提交的工作都纳入论文系统中进行监督及管理,而且学生和导师同时也可通过邮件、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点对点的论文写作辅导,构成了以学生和导师为主体的双向在线互动和线下辅导结合的论文指导管理模式。

我们建设的在线论文平台由教学管理人员在后台进行管理,学生和导师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登录,面向学生和导师显示不同的面板,主要有如下功能:

(1)明示时间节点

我院论文写作工作分为选题、提纲、初稿、定稿、审核、答辩六个环节,在论文系统中清晰划分并显示各环节的时间节点,以及在各个环节内导师及学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2)显示导师、学生的联系方式

由教学管理人员聘请具有资质并具备丰富远程指导经验的论文导师,提前根据专业性质、各远程学习中心所处地域进行安排并录入系统,录入后每位导师和对应的每组学生可相互看到彼此的联系方式。

(3)管理人员管理通知,告知学生各种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

比如答辩与否的选择、相关规定、重要性、时间节点及答辩流程等,所有重要通知都可在此,导师和学生都可随时查看。

四、我院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监控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培养的质量,我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管理,着眼于运行过程的监督及关键环节的控制,包括教学管理人员、论文导师和远程学习中心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人员后台全程监控整个论文系统,我院重点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下:

1.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储备

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是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导师聘请环节我院要求进行专题试讲、面试、签署协议、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和导师、学生进行联系并通过在线论文平台对论文指导过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加强管理,根据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考评并收集简历建设储备导师库。

2.注重全过程、无盲点的管理

在论文完成主要过程的每个阶段的后期,管理人员及时提醒导师跟进学生进度,重点监控联系尚未完成的学生。尤其定稿结束时,要关闭学生端口,意味着学生不能再对自己提交的论任何改动,这时要做到管理人员和导师都对学生情况胸中有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进度和状况。

3.突出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根据论文完成的不同阶段,加强重点任务管理。在选题阶段主要是加强审核,要求选题既体现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既体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又紧跟时代热点;在提纲阶段要根据学生答辩与否进行重点把关,答辩的论文字数要求多,质量要求高,论文结构长,提纲就要求高。 抄袭现象高发是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的一个常见问题,进入初稿阶段,就需要开始严格对抄袭的控制,此阶段主要由论文导师进行;定稿阶段和审核阶段,着重对格式的规范并安排专人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抄袭审查,对网络抄袭过多的论文出具论文审查报告,通知学生并给予一次修改机会;审核通过的论文才可以参加现场答辩,远程学习学生则通过视频进行远程实时答辩。

4.通过奖优罚劣措施树立良好的学风

通过评选优秀论文并公示成绩、发放优秀论文证书及奖金等措施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而不及格的论文则不予毕业,需下学年重新申请论文写作。

五、对完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

我院构筑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对导师和学生的管理,以及论文质量的监控方面都行之有效,在提高学生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此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其有效性,对提高网络教育成人学员的论文质量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构建全程参与的管理团队,包括各个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监控论文平台的管理人员,实行专家指导下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制度。在论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建立清晰的质量标准,如有修改则着重提醒论文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监督指导作用。

2.储备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增加视频或面授指导环节

虽然在毕业论文启动工作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论文导学视频,但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在外地出差、出国或是家庭原因等因素,接收学校信息较晚,或是对学院信息关注度较低,在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之后也难以跟上进度,而论文指导教师毕竟是和学员一对一进行具体接触的人员,因此若由指导教师在和各学员建立联系之初,就及时录制并上传具体讲解各环节制度及注意事项的论文指导视频,会对学员掌握学院规定、跟进各环节写作、提高论文质量,有较大帮助。另外,部分论文指导教师是在读博士、兼职教师等,流动性较高,也需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信息库的储备。

3.及时更新论文资源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年都涌现出许多热点和更新的企业案例,论文平台中的资源库也应随着新技术和热点进行更新,给学生提供的选题素材、指导课件、优秀论文范例以及各类资料素材都应及时更新,并由指导教师着重向学员指出,力求让学员的论文能体现时代特征,体现思想热潮,这样更能提高学员在认识和观点上的高度,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实行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

通过实践摸索,采取论文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即由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指导后,给出初级评价和成绩;再由专职审核小组成员,采用网络技术,批量审核全部论文,并对抄袭超标的不合格论文出具论文审核报告;再由各专业学科专家教授带领评审团队,抽查部分论文再次进行审核,筛选出论文质量较差的论文,最后由教学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的指导交流过程、论文最终成绩再次进行审核,确保无遗漏、无差错,确定论文终审成绩。这种多环节把控的质量审核制度,对严格把控论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5.建立及时反馈的导师评价系统,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论文指导教师是重要角色。无论是和学员建立一对一的具体联系,还是对学员每个环节的写作进行指导,对学员的写作态度和进度最清楚的人都是指导教师,论文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建立包含学生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多角度、全面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加强激励措施机制,是提高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学员论文质量的有力举措。

六、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愈来愈突出,越来越多想要边工作边充电的成人学员选择了网络教育。通过论文写作,学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归纳水平,学会构架论文写作体系,初步掌握用基本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进行网络教育的机构,也要根据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搭建符合需求的写作指导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对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洪建峰.基于Web的毕业论文指导交流系统设计与应用――以上海电大学毕业论文系统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49-51.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生存现状;社会需求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规模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体育专业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在为社会培养大量体育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客观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生存现状,对于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现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高校局域网、河南省教育厅档案室、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参加有关会议,收集课题所需资料。

1.2.2访谈法采用召开专访和召开座谈会形式,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高校,随机抽样进行实地走访。

1.2.3理论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理论分析方法,对获取材料进行处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证。

1.2.4统计分析法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材料,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分析

2.1.1用人单位类型分布特征及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由于毕业生分配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省份、高校采用召开毕业生分配洽谈会的形式,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不同的要求,分析用人单位类型,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工作。下面以河南省教育厅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的2005年和2006年两次毕业生分配洽谈会为例加以分析。

两次毕业生分配洽谈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统计(见图1),59个招聘单位中,中等学校(含中学、中等技术专业学校)有48所,占82%;人才服务中心有2个,占4%;小学1所,占2%;教育局4个,占7%;俱乐部(含宾馆业)2个,占4%;幼儿园2所,占4%。95%的用人单位都分布在教育系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功能依然强大,但体育俱乐部和宾馆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说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趋势正在形成,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另外,对学历的要求明显提高。有51个用人单位要求必须是本科学历,占87%;对专科生的需求量占13%。说明本科生的社会需求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

2.1.2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问题根据白文飞等2002年对全国15所体育院校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32.48%,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3年河南省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5.5%,初次就业率为70.9%;《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第44期报道,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率为73%,河南省77.76%,其中灵活就业率28.66%。本次调研发现,河南省2005年体育专业总体就业率达80%以上,最能反映就业情况的初次就业率平均在50%左右或更低一些,新升本院校考研率在10%以上,河南大学、河南师大高于20%。

2.2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分析

2.2.1河南省全日制学校学生、教师数量从河南省学生人数的发展趋势看,高中人数成上升趋势,2002年以后,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小学以及初中在校生人数成明显下降趋势。虽然高中人数处于上升期时期,但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结合全国人日宏观走势,可以肯定今后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数,小学以及初中的在校生人数将进入到明显的缓慢下降趋势中,预示着今后若干年内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将会激增(见图2)

河南省专职教师数量的发展趋势呈现为:学前教育、高中逐年攀升,其中高中的增幅较为明显。初中小幅下降,小学下降幅度较大。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数量关系,学前班学生数量在下降,而教师的数量则在攀升;小学、初中则呈现了师生数量同步下降的态势;高中师生数量呈上升态势。以上分析说明,近期教师的社会需求量应该较为稳定,但从今后5—10年的中期发展来看,将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见图3)。

2.2.2河南省中学体育课教师年需求量

根据河南省高校现行的引进人才制度,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进入高校任教,故只讨论中学所需教师情况。

(1)河南省中学校体育教师数量。本次调研显示,河南省普通中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初中1:435,高中1:350。截止2004年,初中在校生人数591.35万人,高中在校生人数278.7万人。由此推算,河南省现有初中体育教师约1.36万人,高中体育教师约7963人。

(2)中学体育课教师年需求量。据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刘贤龙、周绍忠两位老师的研究成果,普通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教师每年减员率(退休率、其他原因离岗等)稍有不同,2006年至2010年平均减员率为6.927%。从河南省初中、高中生总数量的发展趋势看,今后将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故不考虑学生数量变化带来的教师需求量的增加情况。所以,普通初中每年需要补充942名,高中需要补充552名。每年河南省需要补充的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约为:1494人(见表1)。

但必须注意的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此,在每年所需的将近1500名中学体育教师名额中,中心城市、城镇中学教师基本处于满编状态,而大量需要教师的边远、贫穷落后地区,毕业生并不情愿前往,即便是落后地区走出来的学生宁肯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去。这就会使每年河南省需要补充的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大打折扣。

2.3运动训练专业现状

研究显示,教练员队伍的自然减员率为5.6%,河南省每年需要补充的教练员数量仅为86人。由于一线的优秀运动队教练员都是国家队和省体工队退役的队员,故此重点分析二、三线专职教练员情况。接受访问调查的河南省l7所中专、体校领导大都表示,没有技术或专业理论特别好的毕业生,他们宁肯不再进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用人单位在进人问题上的谨慎,同时地市级中专体校近些年由于出口不畅导致的招生困难,以及单位编制所限导致的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以开设运动训练专业较早的河南师大为例,该专业毕业生2005和2006年灵活就业率高达58.14%和57.0l%,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

当然,考虑到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从事其他工作的可能性,如进入中小学任专职教练员或进俱乐部当教练员等,学生的出路会更宽广一些,一些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就业更容易一些。但总体上看,河南省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规模已经大大超出社会需求。教练员是一种经验依赖型的职业,需要悟性、智慧和大量的竞赛实践,批量生产显然是不合适的。鉴于河南省目前已经拥有5个运动训练专业点,建议再审批新的运动训练专业时要慎之又慎,同时适当压缩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数量。

2.4社会体育专业生存现状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始于上世纪中期,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以及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专科层次的社会体育专业,1994年升格为本科。随后,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几所高校也设置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布点的新增量一直高居体育学类5个本科专业之首。

据调查,现在还有不少院校以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型”社会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相关资料和社会实践表明,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技能指导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据此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文化素养较好,但技术能力较差。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招生也都是按照先划定体育专业分数线,按文化课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种招生方法对“技能指导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极其不利。

从毕业生分配的角度讲,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一是专业工作失范,二是有职无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一方面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很少有受过专门的系统培养,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毕业后另谋高就。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并且有些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强,比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

截止2005年,河南省已经拥有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通过考核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万多名。他们大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有专长,他们的社会体育指导活动更多具有业余性、义务性、荣誉性的特征。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较晚,目前有6所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年招生总量400人左右。理论上讲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社会需要,但由于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性的认同,加上已有过多的从业人员,理论上庞大的就业岗位要想转化为现实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加大市场的培育力度。

2.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现状分析

目前河南省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校共有5所,分别是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大学,每年的招生规模在200人至250人之间。从近5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见表2),

到各级学校、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分别占到就业率的28.46%、16.05%。有极少数专业技术突出、综合素质好的毕业进入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目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高学历要求的普及,使得本科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不再成为可能。而由于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全面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一专一能”就逊色不少,再加上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属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资格的获得仍是一大困难,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相比,到中等学校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在逐年减少,除非是作为武术教练员到校任职。到企事业单位就业者中,很多毕业生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也有少数人从事了商业工作。

大多数人表示,这是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无奈选择。另外还有出国、入伍、自主创业等,所占比例达到了14.97%,到武术馆校任职和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仅分别占5.49%和3.83%,但临时就业或待业者高达31.2%。这样看来,改行的毕业生高达47.25%以上,值得我们深思。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较适合到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馆校以及俱乐部从事教练员工作。但目前各地市专业运动队和运动学校的教练员多是退役运动员,工作状态较为稳定,因此各级教练员岗位缺编较少。有少数毕业生到民办武术馆校就业,但也属于临时状态,求稳定、求待遇的心态决定了他们随时会重新选择职业。通过调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没有从事保安工作的。据此推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日益萎缩。

2.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状分析

河南师范大学每年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50名,黄河科技学院每年招收体育康复保健专科学生40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工作。从就业经验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原因是社会需求量小,学生知识面太过专一。河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虽然超过了9o%,但其中有20%以上的学生是灵活就业。那么如何看待体育康复保健专科生就业问题呢?从优势上讲,高职高专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从业的适应性也应该更好,体育康复保健符合大众健身的需要,黄河科技学院每年40人的毕业规模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学生是否有符合实际的从业态度从事康复保健一线工作,将会决定其就业状况。

2.7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专业现状分析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体育管理、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三个专业很有特色,它们以郑州大学为依托,充分利用了郑州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很好地进行了校内资源整合,3个专业每年各招收30名学生。据调查,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院校在师资力量、软硬条件方面远远不如综合性院校的旅游、新闻专业。笔者认为,在综合性院校旅游、新闻专业招收体育旅游、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应该会更好。

3结论与建议

(1)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继续提高,原来以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为主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新世纪河南省高等体育院校学历教育的方向,今后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

(2)扩招在给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创造出良好硬件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比如:体育学科各专业扩招与面临控制招生规模的矛盾;理论上的社会需求旺盛与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体育专业报考生的递增与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矛盾等。只有适当控制体育专业招生规模的过快膨胀,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才能解决这些矛盾。

(3)河南省体育学科各专业招生规模已经超出社会需求,这是导致就业率低下的直接原因,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教育教学质量是导致就业率低下的直接原因。但我们应未雨绸缪,在控制招生数量的同时.严把入口关,大力提高生源质量。

第4篇

摘 要:文章以香港历史为背景,以各专业音乐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演奏技巧、作曲技法、电子音乐等方面的研究,指出香港音乐教育在技巧或技法上模仿欧美,忽略了理论和修养方面的培养,对中国音乐和欧美音乐以外的音乐文化,仍然未够重视。并以此探讨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

严格地来讲,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始自1927年成立的上海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而“专业”这个名词,其内涵是十分现代化的。从这个角度来探讨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本文在时期上的上限应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香港在割让给英国(1941)之后论文直到抗日战争(英国称之为“太平洋战争”)战胜(1945),不仅没有专业音乐教育,连中、小学音乐教育都可有可无。假如“专业音乐教育”是指从音乐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学成后可以在社会里各个音乐行业从事实际工作,如演奏、指挥、作曲、音乐行政管理、主持广播节目、为电影配乐、灌制音乐录音,等等,那么大学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算不算“专业音乐”人才?若依照律师、医生、建筑师、会计等专业标准来要求,大学音乐系或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还不能算是合格的专业人员,因为他们没有像律师、医生、建筑师、会计师等专业那样,在大学毕业后经过一两年实习、考牌及格后成为正式、拥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音乐学院毕业的演唱、演奏、指挥、作曲系学生当然可以算是“专业音乐”人才,但音乐学系和大学音乐毕业生则只能算是“学者”,不是“专业音乐”家。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伯恩斯坦、马友友等人读完哈佛大学学位后,还跑去寇蒂斯、朱莉娅音乐学院进修演奏技巧。我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提醒音乐教育界的决策者,在制定高等和专业音乐教育策略上分清学术、理论和技巧等不同领域、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依我个人之见,学作曲、演奏、演唱的用不着去念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成为“大师”(Maestro);学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史和理论分析的则需要攻读博士,因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做“学者”、“教授”。本文所讨论的“专业音乐教育”,是指香港中学教育以上的音乐教育,包括大学音乐系,演艺学院里的音乐学院、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和私立音乐学院。

一、历史背景专业音乐教育在香港最初是以业余兼时形式出现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些共产党员音乐工作者于1947年4月初在香港成立“中华音乐院”,院长由着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担任,但实际工作由从上海南下的赵和李凌负责,真正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党委。这所音乐院集中了为数颇多的音乐家任教,也培养了不少的学生,以声乐歌咏为主,电影音乐为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院的部份教师留港发展,大部份则北返大陆,成为中国内地的音乐干部。中华音乐院结束后,另一所夜间“以培养宗教音乐基本人才,促进圣乐布道工作”为宗旨的“基督教中国圣乐院”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毕业的邵光于1950年在香港教育署立案注册“基督教中国圣乐院”为专科音乐学校。这所专科音乐学校于20世纪70年代中自置校舍,并改名为“香港音乐专科学院”,现以培养中级音乐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名继续深造进修,有的则返回东南亚国家工作。上述两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在香港经济非常因难的时期成立的。

到了60年代初,德明书院和清华书院也先后建立了音乐系,前者只办了两年(1961~1963),后者则一直坚持到7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岭南书院(后升格为“学院”,再于1997年成为香港政府资助的“大学”)也办了一阵子音乐系,由于过于昂贵,于80年代初结束,部份教师与学生分别分配到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新成立的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此外,香港联合音乐院和海燕艺术学院于1969年成立,前者以报考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香港的公开考试为其主要招生来源,故就读学生不少;后者则难以为继,于90年代末结束。1975年成立的南方艺术学院,后改名为“黄自艺术学院”,现在事实上已变成个别教授的音乐“私塾”。与“官方”关系较密切的一批音乐界人士于1978年7月成立“香港音乐学院”,为不牟利并获慈善捐款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规模远较上述各“音乐院”和“艺术学院”为完善———在香港艺术中心租了近万英尺的地方,可收学生90名、雇用兼职教师20余名。这所音乐学院于1985年合并入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从上述音乐院、艺术学院和下文所叙述的大学音乐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 乐学院看,香港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1.夜间上课的私立民间学校。2.私立专上学院、书院如清华书院、岭南书院的音乐系。3.香港政府资助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音乐系、浸会大学的音乐及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

二、目前的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香港培训专业音乐人才主力由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大学音乐系、浸会大学音乐艺术系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四院系负责。在上文提及的《香港的音乐(1841~1993)》一文里,我已交代了这四个院系从成立到90年代中的教与学以及研究的情况,下面将谈谈他们的近况。

1.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成立于1965年的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是香港专业音乐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学府,目前设有:(1)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2)兼读学士课程。(3)硕士、博士学位课程。现简略介绍如后。修读三年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的本科生,在毕业前至少修毕123学分。除特别注明外,所有科目均为学期学科目:3学分,每周授课3小时。凡属两学期科目,第一学期科目是第二期之先修科目。供选修的科目如下:合唱训练(1)至(8)、音乐术科(1)至(16)、中国戏曲专论、音乐之材料与结构(1)至(3)、音乐学导论、西洋音乐史(1)至(4)、对位法(调性及现代)、曲式及音乐分析(1、2)、配器法、听音训练(1、2)、乐器教学法及作品研究、中国音乐历史及理论(1)至(3)、中国民歌专论、世界音乐导论、中国说唱音乐专论专题研读(1)至(4)、西洋音乐史专题(1、2)、毕业音乐会、音乐讯息科技、室内乐(1)至(8)、电子音乐、当代亚洲音乐、指挥学、20世纪音乐材料与技巧、中国音乐历史专题、圣诗学及比较礼仪音乐、记谱及分析法概论、作曲技巧、中国音乐专题研究(1、2)、对位法(调式)、圣乐专论、作曲(1)至(3)、西洋歌剧专论、中国器乐专论、管弦乐团及管弦乐专论、管弦乐合奏(1)至(8)、记谱法、19世纪前的演奏传统。

据统计,中大音乐系本科毕业生在海外考获博士学位的约在13%,考获硕士学位的更多。有毕业生现任教于美国密芝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香港大学、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及教育学院等;还有些毕业生任职于电台、电视台、香港政府音乐事务处和教育署以及其它艺术及行政机构,或从事专业演奏及作曲工作。除一般中、西音乐基础科目外,专研范围包括理论、作曲、演奏、欧洲音乐史、民族音乐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高中,专业衔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急剧变化,人才结构也会产生新的需求,职业岗位对高新技术含量的要求将明显增加。为进一步贯彻国家及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不断调整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围绕黑龙江“十二五”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解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的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五种形式的学制:(1)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二年制高职学制。(2)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学制。(3)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职学制。(4)招收初中毕业生的“3+2”模式的高职学制。(5)“对口升学”,招收中职毕业生的二年制高职学制。

2、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职业教育的入学条件:(1)中等职业教育一般采取注册入学的方式,考生凭初中毕业证即可入学,年龄、婚否不限。(2)“五年一贯制”新生须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达到录取分数线后,经审批入学。三年中职课程学完后,一般都可以进入高职学校学习。(3)“3+2”新生的入学形式和“五年一贯制”相同。由于前“3”和后“2”不是一个层次且不在一个学校,所以三年后要经过承担高职二年培养任务的学校的简单测试,一般也都能通过。(4)二年制和三年制高职的新生,须参加统一的“高考”,一般在“高职高专”批次由省级高等学校招生机构审批录取。(5)“对口升学”的中职毕业生,须经资格审查(要求必须是应届毕业生),参加当年的“高考”(时间与高考相同,但试卷不同),达到录取分数线后由“高招办”审批录取。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中职教育的入口通畅,大门敞开。而高职教育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是每进必考。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与高职教育的衔接

德国职业教育比较发达。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职业专科学校、职业学校、专科高中、专科学校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则由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承担。

1、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培训,属于德国教育体系中第二阶段Ⅱ级的教学设施。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在高中阶段大约有70%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

2、职业提高学校。在专科高中、职业高中与职业学校之间设立的学校,是向学生传授超出普通职业学校业务知识范围的一般性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职业教育机构。入学者可以是主体中学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或者是提供与所学职业相应的、4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证明者。

3、职业专科学校。是一种多学制的职业学校。一年制的入学条件为相关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或者具有一定的从事本职业的经验。

4、专科高中。是在十年级学校如实科中学毕业的基础上加十一、十二年级,是专科大学的预备学校。

5、专科学校。是作为深化专业知识而设立的较高级的职业学校,入学条件为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并具有一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培养目标为技术员或师傅。所以专科学校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员学校,一类是师傅学校。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补充考试”进入专科高中学习或直接获得专科大学的入学资格。

二、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

1.实行以弹性学制为特征的学分制。为加快推进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实行弹性学制为特征的学分制,允许分段完成学业,打破了一次考试定终身及教育分类和学籍归属的限制,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选择、多种机会的教育供给。

2.取消高等教育考试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限制。取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能参加高考的限制,允许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报考高职和普通高校。

3.实行按比例选送保送生和试行推荐生制度。为了使更多的优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的机会,逐年扩大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当年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逐步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的升学比例达到30%以上。

4.普职渗透、举办综合高中。综合高中是普职渗透和延缓分流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再次选择升学和就业的机会。

三、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

1.五年一贯制。五年一贯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无明显的中、高职阶段上的区分,一般是前二年按中职教学计划进行,后三年完成高职教育学业。

2.“3+2”或“3+3”的模式。基础较好的中专校、成人高校及普通高校的高职班实行“3+2”和“3+3”的试点,即在招收初中毕业生时就明确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先在中职学校学习,其间经过一定的水平考试,合格者在学满3年后进入高职院校相同专业再学2年或3年,发专科类高职教育毕业证书。

3.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学校。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的在职人员入学”。

4.“专升本”模式。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主要是通过相关专业的高等自学考试或参加成人高考,在高职院校直升的“专升本”模式还只是在一些学校内部的部分专业试行,没有全面推开。

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建立装备先进的实训基地,在资金投入上比一般普通高校要大。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更需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2.招生、收费和分配缺乏优势。从招生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职高和技校的学生都是不能升入普通中学的学习困难生,社会上对这些学生的评价一般不高,甚至连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对这些学生另眼相看。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差异进行分流,但在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实施,这种先天不足的状况,并没有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3.学制不规范。现阶段,职业教育在学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制不规范不健全。学制的不统一,也造成课程设置、教材的差异和混乱。

4.培养目标不统一。现有的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中专、职高、技校分别隶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不统一。中专多数由行业管理,职高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技校则由劳动部门负责,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差异。

5.专业设置不合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范围较窄,许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高职专业。

五、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对策和建议

1.将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观念办职业教育。从终身教育的思想看,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总要与社会职业相衔接,每个人学习后的价值总是要通过服务于社会来实现。人们的发展问题不是职业教育就能解决的,职业教育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有一个各类教育能够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教育制度。

2.更新教育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各级领导和教育界内部要破除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明确职业教育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其次,要广泛宣传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尤其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保证高职有充足而合格的生源。

3.推广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职。国家教育部曾多次提出探索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实行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主要集中在有条件的中专学校。通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制高职教育,达到大专毕业水平。这样的教育形式在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省均被广泛应用,从他们的实践经验看,收效良好。

4.建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虽然国家确立了发展大力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仍把职业教育作为“次等教育”,高中生升大学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第二选择”。因此,在我国要真正建立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良性机制,应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政府决策层入手,建立起与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相适应的配套的政策体系,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职业教育的终身化要求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提供不同的职业教育机会,使从事某一职业的人能不断提高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或为转换职业的人提供必要的就职培训。这样,职业教育除了与普通教育一样有初、中、高级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更要大力发展程度、类型多样的成人教育,形成完备的、学制学历多样的职业教育体系。

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对口专业衔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W590112036)

参考文献:

[1]李观政:《北京市2000年秋职成教系统领导干部会上的讲话》。[2]《1999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9页。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第—个10年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1999年版。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期望;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07-03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计划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据统计,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每年增幅在10%以上,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情况下,大量的毕业生人数涌入求职市场,势必导致就业压力逐年的增大。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更为严重,仅是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名最后。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唯一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其它专业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寻找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宏观调控、专业建设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和江西等11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2007届302人(男243,女59)、2008届315人(男238,女77)和2009届321人(男261,女60)共计938人,以及广东、上海、北京、江西、湖北、湖南、山东、浙江、广西、海南等10个省市的105个用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专著、论文、报道等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两份问卷,每份调查指标25项,经专业评价筛选,第一份发给毕业生的问卷设立21项指标,第二份发给用人单位的问卷设立19项指标作为调查内容。第一份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966份,有效问卷938份,有效回收率为93.8%;第二份问卷共发放800份,回收问卷779份,有效问卷734份,有效回收率为91.75%。

1.2.3访谈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个人专访、人才招聘会、电话了解华东地区部分人事部门负责人,获取相关信息100余条。

1.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4.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就业状况

2.1.1社会需求现状把近三年对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主要来源有来电来函,省、校供需见面会、招聘会上的需求信息)作尽可能完整的统计(图1),图1显示,从整个就业行业来看,教育系统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渠道,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在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建立在经济发展平台之上的新兴交叉学科体育教育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口而言,与广大城镇和农村中小学不同,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饱和。相对于公务员和选调、选聘而言,中小企业的门槛要比公务员和选调、选聘低,岗位要求的种类多,总需求量大。・加上近几年有些单位不公开对外招聘,仅限招聘本地生源。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农村和基层中小学校、中小企业对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相对比较旺盛,尤其对于师范类体育教育毕业生而言,主要需求为中小学体育师资,学校需求量最大,是接受毕业生的主要渠道。

2.1.2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为了了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我们列出了可供毕业生选择的5种就业目标,每个学生将自己期望从事的职业按期望高低顺序排列(图2)。从图2可以看出,毕业生最想从事前3类的就业目标分别为:公务员和选调、选聘及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虽然是为中小学校培养体育师资,但毕业生并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牢固地定位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其就业期望呈多元化趋势,排在第1位、第2位的公务员和选调、选聘,由于其丰厚的职业报酬和受传统观念“铁饭碗”稳定的影响,不少毕业生将其定为自己就业期望的首选。学校体育教师的报酬虽然并不比企业职员丰厚,但绝大多数毕业生还是选择了学校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主要是因为学校待遇收入相对稳定,工作压力也没有那么太,收入有保障,而且国家的政策也在对教育行业倾斜,从长远看来其职业前景要比在企业好且专业对口,学有所用也是其考虑的因素。

2.1.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在人才招聘会上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中,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是被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他们理解的“敬业精神”,就是要看这个人坐不坐得住,静不静下心干事业,再有能力、再有水平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情又浮躁,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其次,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踏实肯干、刻苦勤奋、甘于奉献的精神。再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看重的是“业务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这两方面决定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业绩和表现。

2.1.4初次就业状况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即载止6月底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一般而言,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初次就业为准。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初次就业率在30%以下为就业危机,30%~50%为就业困难,50%~70%为基本正常,70%以上属于正常。近三年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6.82%、70.16%、60.75%(表1),平均为69.24%,就业形势属于基本正常,但近三届的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低,处在70%以下。从统计数据看,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经很低了,但实际上可能还会比统计数据低,这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预计2010届华东地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更低,毕业生将承受更大的就业压力。

2.1.5年终就业状况年终就业是从根本上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准确指标。对2007―2009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得知,在学校就业的三届毕业生分别为60.27%、50.79%、42.06%(表2),平均超过50%以上,位于年终就业率之首位,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职业收入有保障,工作环境较好,压力较小,是较多毕业生青睐的职业。而年终就业

选择在企业的三届毕业生平均达22.04%,是因为企业职位多、工种多,用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也大,待遇相对教师职业来说也不错,所以再次择业选择企业的人数相对较多。在其他领域就业的毕业生要超过公务员和选调、选聘,则是因为公务员每年招考的人数和条件有限制,门槛高,难度也大,所以进的人数非常有限,而选调、选聘的招聘工作在当年6月底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已结束,因此,在年终就业率与初次就业率统计表中选调、选聘的数据没有变化。

2.1.62007-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者对职业的满意程度2009届的毕业生对初次就业选择的职业满意程度要低于2008届、2007届的毕业生(表3)。

可见,不同届毕业生对初次就业选择的职业的总体满意程度呈现出很大差异。从教育部对2007至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统计数据来看,三年增加了116万人,而且今后还会继续增长。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可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由于选择余地的不断增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当前就业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绝大部分毕业生只能从实际出发,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牺牲自己的理想。

2.2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落差的因素

2.2.1毕业生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意识茫然目前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盲目追求公务员和选调、选聘等热门职业,而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农村和基层等偏远地区学校却不屑一顾,“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致使就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有专家通过调查得出社会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为:农村一城镇一城市需求值逐级减少,且小学一中学一大学需求值也呈同一趋势,需求值分别为0.81、0.51、0.16,从中反映出城市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已近饱和,城镇学校也日趋饱和,而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尚处“空缺”或“待补”状态。

2.2.2就业市场不规范,人才需求信息不畅通宽松的就业市场和畅通的就业信息服务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还很滞后。如:建立相应的各项配套措施和制度,减少就业中的不正之风,从政策上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条件;针对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就业法规建设,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排除不正之风对毕业生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竞争体制和就业氛围等,这些就业市场运作机制,目前尚未健全,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狭窄,人才需求信息不畅通,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2.2.3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偏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高等体育教育体制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我国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的统一性突出,灵活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开拓思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毕业生择业时的困难处境。任海教授曾指出:目前,体育院系的课程体系中,在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表现为一般基础薄弱,专业基础窄。现行课程结构要素配置的特征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轻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重课程深度轻广度,重必修课轻选修课。教育以及社会的需求使得许多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能走自己的体育专业的道路,而是从事别的行业。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近十年来,全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增长,许多综合性大学以前没有体育专业,现在也开设了体育专业,造成体育专业毕业生基数过大,这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受传统就业思想观念的影响,未能适时调整就业目标,就业期望仍然过高,盲目追求就职于大城市、机关事业部门,而面向农村和基层中小学校、中小企业意识较为薄弱,增加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3)劳动人事部门的就业制度不健全,用人单位的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以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办学质量不高,导致毕业生总体质量下降,是削弱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3.2建议1)加强对毕业生的全程就业指导。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2)鼓励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随着我国创业环境的日益成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同时,有关部门要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条件,鼓励、帮助和扶持自主创业,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开拓新途径。

3)必要的就业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目前,农村和基层学校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不是很好,政府可采取倾斜政策,优待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及西部等偏远地区就业,从宏观上进行政策引导,发挥调控作用,则可以大大改善就业难的现状。

第7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见本报今日报道)。

近几年,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重提。因此,川大拟取消新闻毕业论文,给人以惊喜之感,不失为富有价值的破冰之举。但仔细探询取消的理由,笔者不免生发出忧虑之感。

且看取消论文的三点理由: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等于把学生往剽窃上赶;指导老师棘手——导师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对论文写作进行一一指导;社会又指责论文太水,可以说是‘人神共怒’。与其处于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如果真是这些原因取消论文,那就不如不取消。

是否取消论文,应该从论文当初设置的初衷有没有实现,应该从有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水平、思辨力,应该从有无利于推动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等方面判断。如果因为老师没时间指导学生写论文,如果因为学生写的论文无创见、无真知灼见,就取消毕业论文,这实际上是笨拙的锯箭疗法——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下,即索谢礼。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这一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掩盖了问题。

实际上,论文只是皮,这张皮下隐藏着肥厚而芜杂的脂肪,换言之,本科生的论文从来都不是论文本身的问题,不能仅仅就皮论皮,如果只谈论文这张皮,就遮蔽了大学许多更沉重的现实病灶。

首先隐匿着高校的论文乱象。当初,要求本科生写论文时,本科生确实能兢兢业业,独立思考也的确有产生了良性价值,但为何近几年本科生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习惯于复制或抄袭?除了一些学生荒废学业以外,难道没有学校的因素、没有老师的因素?毋庸讳言,当前教育一大乱象是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高中化,关键在于,当学术腐败愈演愈烈,老师抄袭论文、学术造假已成司空见惯时,学生便很难保持洁身自好。

其次隐匿着老师浮躁、荒废学生的现象。一句“导师们没有时间”,让人无限感慨,为何没有时间,一是招生扩大,老师没有精力过问那么多,二是老师心猿意马,围着孔方兄转,根本不愿意把精力投放到学生身上。早就有人提出高校的放羊现象,当学生难见老师一面,老师永远那么行色匆匆,无暇顾及学生。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又怎能写出好的论文?

最后则隐匿着高校浮躁的教育理念。日前,关于通识教育引起热议,实际上别说通识,连专门的职业训练也不合格。曾有学者提出,当代大学存在理念危机,缺失大学理念的大学只是一个执行职业培训功能的机构、整个市场的一种产业,进而导致教育转变为商业行为,不再成为真正的教育。诚然,在这种理念下,老师不安心教学,学生难以心静读书,一切只为就业,但取消了论文也未必对就业有好处。

值得提及的是,川大不是仅仅删除毕业论文,而是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这固然是转圜之策,但如果老师不敬业,浮躁的教育理念不改观,依然难以治本,深层次的危机依然存在。王石川

联系方式:

电话:0431-96618

邮箱:xwhsp@sina.com

第8篇

从中高职衔接的角度,来论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研讨的问题是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从现有情况看,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分段贯通式。即将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校联合办学,采取3+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但中高职校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重组中高职的课程和教学计划;二是提升式。即选择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三是下延式。即高等院校(包括现有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及部分本科院校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现将以上几种形式作一比较。

1.选择部分高等院校招初中毕业生举办5制高等职业教育开通高等院校初中后5年一贯制招生渠道,无疑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优势在于可以在5年的时间内,根据不同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职业技能等系统的教学和训练,既避免中职学生基础理论较差而造成与高职对接中错位的现象;又弥补了普遍高中学生缺乏技能训练的不足;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教学角度看,我国目前举办的5年制高职的教学计划也符合国际上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最短年限为初中后学习5年的要求。但这种形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以招生数量上看。就本科院校而言,其任务是培养本科生以上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本科大学的办学重点不在职业教育,因此,即或招收高职生,数量也是有限的;成人高校由于受场地、校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其招收5年制初中毕业生的能力也有限。

(2)从效益上看。高等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实际上使高等院校承担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没有发挥高等学校应有的效益;实际上缩小了高等教育的规模。

(3)从师资方面看。高等院校招初中毕业生办5年制,因其前3年属中等职业教育,其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方式上都与高等院校有较大不同,这不仅给这一阶段教育带来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发挥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的资源优势。显然,让高校教师去适应中职教学,而中职教师却因生源不足而闲置,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教育歧途。

2.在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从1985年开始,在4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试办高职班以来,至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普通中专举办高职班的学校已达22所。这些学校有着几十年办职教的经验,在深化改革、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借鉴国外职教理论开发课程,实行模块教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还有一部分重点职中附设了大专班、电大班和大学函授辅导站,在试办高职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并在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备办高职的基本条件,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过中职校办高职,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设置条件,并不是大多数学校都能够达到的。

3.3+3式的中高职衔接近2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21000多所,一部分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3方式能够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前三年在中职),有利于吸纳学生,同时又能减轻高等职业院校的压力(后三年在高职),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当前的情况是,在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当中,有相当数量用于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职对口招生数并没有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希望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尽管我国目前中职毕业生已超过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但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的升学率不足3%,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相差十余倍,这既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无益于目前社会上的“普高热”的缓解。采取3+3方式,改变人们普遍认为的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观点有利于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种衔接不是原来的中职+高职而是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建立共同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目的是充分发挥中职与高职的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与技术训练,而不必集中在一个学校配全5个年级理论和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全部资源。

第9篇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工作能力、开发创造能力为目的,兼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扩大。通过做毕业论文,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2、做毕业论文(设计)要贯彻因材施教的精神,不要一刀切。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研究论文或理论专著的评释,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可以做一些专题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让学生获得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锻炼。

3、按教学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各院(系)务必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出人才、出成果,争取优良成绩。

二、选题原则

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各院(系)在组织毕业论文工作时要十分注重选题工作。

1、选题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与现代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在符合专业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选题以中、小型题目为主。论文(设计)的工作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结束时遗留很大的尾巴,又不因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以致达不到基本训练的要求。

3、选题应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密切结合。对于某些既带研究生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导师可以把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研究内容有机贯穿起来,本科生课题可以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或一个专题,但应注意分清层次,明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要求。

4、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在保证基本训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

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其多数选题要与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理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其选题应结合当前的科技、经济发展,积极组织学生走向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领域。

5、确保每个学生一个题目。如果确因题目比较大,需要多位学生共同参与的课题,一定要在内容、要求上有所区别,每个学生要有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要求。

三、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

1、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一般应包括:选择课题(或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注重研究思路、方法和过程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要避免单纯指导怎样写文章,而不进行研究过程训练的现象出现。

2、加强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综合训练,如制订研究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研究计划、检索与阅读收集中外文献资料、方案比较选择、综合分析与计算、方案模拟抽象、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程序开发、总结提高、撰写报告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或课题要求不同,可有所侧重。

四、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字数,理工科毕业论文的字数应在5000字以上,文科类毕业论文的字数应在8000字以上,各院系可根据各专业情况对正文字数提出要求。

2、毕业论文(设计)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设计)的主要观点、内容、方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整个论文的精华。摘要(中、英对照)字数200-300字。

3、毕业论文(设计)采用统一格式、统一封面。选用a4纸打印成文,标题采用黑体字,正文内容采用宋体字。论文全部结束后按要求装订成册,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

五、评阅与答辩

1.毕业论文的评阅。论文完成后,院系应指定一名评阅人进行详细评述(包括选题意义、研究成果、问题深度和写作规范性等),同时评阅人应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标体系》为论文评定出成绩。毕业论文成绩按百分制评定,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评阅人可以是指导教师,也可以是校内外同行专家。

2.毕业论文的答辩

被评阅人评定为优秀的毕业论文,须参加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各院系可根据情况确定具体的论文答辩时间。

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提交独立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到文字通顺、书写端正、计算准确、绘图清晰。学生在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必须写出一份300—500个词左右的论文摘要(中、英对照),并提交中文读书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院(系)组织确定,一般为3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前,答辩委员会要专门开会,研究答辩的要求和评分标准。答辩时,除了向学生就课题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外,还考核学生掌握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设计及计算方法、实验方法、测试方法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答辩程序:

(1)学生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

(2)答辩委员会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3)答辩委员会集体讨论并为论文写出详细评语。

(4)答辩委员会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标体系》评定论文成绩,此成绩为论文最终成绩。

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一周内将成绩交院(系)教务秘书。

六、指导教师

1.承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应具有讲师(工程师)以上职务,并应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对初次担任指导工作的中、青年教师,院(系)要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具体帮助指导,并定期检查他们的准备工作和指导工作。课题来自校外有关单位或由于学生人数、课题数目较多而指导力量不足时,可聘请外单位讲师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同时由院(系)指派专人联系,经常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协助解决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教学问题。

2.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正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夕,这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的极好时机。指导教师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书育人。

3.指导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设计思想和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职责如下:

(1)与学生共同确定论文题目和工作计划。

(2)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方案比较选择、检索与阅读收集中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数据处理、总结提高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3)定期检查学生进展情况,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或实验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等。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稿件至少进行3次的修改,并填写指导记录单。

(5)论文(设计)成绩初评。

4.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数不超过8人。各院(系)要严格控制,从严掌握。导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5、指导教师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直接见面。在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中,应对学生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检查,提出书面评价意见。每周进行一次工作进程和质量的抽查,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2学时。在带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因公外出,需妥善安排好指导工作,并报告院(系)主管领导。指导教师既要在进行过程中的关键处起指导把关作用,同时在具体细节上又要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

七、组织管理

1、各院(系)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工作。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由系主任负责审定,向全院(系)四年级学生公布。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决定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课题落实后,各院(系)将课题名称、导师、学生姓名报教务处备案。

2.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少于6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再增加一些。

3、对学生要严格考勤。 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学生应遵守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籍管理中的有关规定。对在毕业设计期间违反纪律或工作极不努力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停止做毕业论文(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权重;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17-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73 年,美国学者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发表了《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该文首先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认为胜任力是区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差异的最显著特征,是决定工作绩效持久的品质和特征,并指出了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的缺点,主张用胜任力特征测试代替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此后的几十年间,麦氏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作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以2010年为例,该年度全国高职(含专科)院校共毕业学生316万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4.96%。①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职培养的人才质量既关乎中国当下及未来的人力资源状况,又影响“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的质量与美誉度。

岗位胜任力可用来区分具体岗位上能完成岗位任务目标的优秀人员的综合要素。不同的岗位具有不一样的岗位胜任力要素。这些要素既有外显的成分,又有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岗位胜任力不仅表现为特定岗位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而且包含员工在岗位上表现卓越的充分条件。通常认为,岗位胜任力要素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与工作绩效的紧密关联性;二是能够区分在特定岗位上表现优异者与普通者;三是与具体的岗位特征与任务情境相联系,具有动态性。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其毕业生既有区别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有不同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简而言之,其实践知识应比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强、专业理论与智慧技能应比中职毕业生好。不仅如此,其工作岗位的“承上”——将基于原理的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工程或技术方案、与“启下”——通常直接从事(高端)技能操作工作或者与(高端)技能操作工作紧密相关——决定了传统的重在考察智力水平的学业成绩往往不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而测量并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则可以更为准确直观地反映其培养人才的质量,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的确定

国内外胜任力要素指标的界定方法通常有关键事件访谈法、职能分析法、外部标杆法等。所谓关键事件访谈法,就是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通过对绩优员工和一般员工的深度访谈,提取绩优员工具有而绩效一般员工没有或较弱的行为特征;职能分析法更主要关注最低限度可以接受的绩效。它关注实际的工作产出,焦点在工作而不是工作中的个人,通过基于分析的过程,识别出一个职能或工作所要求的产出能力;外部标杆法,顾名思义就是借鉴国内外同类“标杆企业”的成熟经验,分析他们的优秀员工身上具备的独特素质,并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指标。以上几种方法各具特色,由此构建的不同范畴、不同领域胜任力要素指标迄今业已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有鉴于此,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尝试确定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考虑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面向的广泛性,难以用某一特定岗位胜任力来涵盖整体,因而,本研究着重考察高职院校毕业生通用的岗位胜任力素质要求。具体的方法步骤是:首先,以Hay/McBer公司1996年版《分级素质词典》(通用素质部分)为蓝本,结合国内不同企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初步提炼并拟定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然后,组织相关专家,就初步的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进行讨论,并根据心理学家米勒的“7±2”原则,最终确定8项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具体结果见表1。

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实证研究

(一)研究概要

对毕业生岗位胜任情况最具发言权的是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有鉴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各项要素指标,由用人单位根据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表现,采用“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级区分进行评定。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不仅如此,高职院校本身也具有多样性——既有三年制高职,又有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职;既有隶属于教育部门的职业技术学院,也有隶属劳动人事部门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选择江苏省内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2008、2011届毕业生为样本对象。这些高职院校包括23所三年制高职(包括普高后三年制和中职对口单招三年制)、11所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职和6所隶属劳动人事部门的技师学院。问卷调查的对象为上述样本对象所在的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大型企业93家、中型企业154家、小型企业83家、未注明单位类型的22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53份,回收率70.6%。调查时间为2011年10~12月。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考虑到构成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各项要素指标所起的作用不同,有必要依据其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分配和赋值。不难推断,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表征其知识、能力和态度的“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岗位适应性”以及“工作态度”等四项指标相对来说更为关键,所以分别予以15%的权重,其余的要素指标(后四项)予以10%的权重。为了方便考察并直观比较,将每一项要素指标的评价百分率换算成相应的分值。具体的方法是,将评价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分别按照100%、85%、70%、30%和-n%的比例折算。此处的“-n”中的n是指评价为“差”的对应百分率。比如,某项指标有5%的调查对象评价为“差”,那么在此项指标的分值上要相应减去5分。由此测算的各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分值如表3所示。

将各要素指标分值进行加权统计后,可以计算出样本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见表4。

(二)结果与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样本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平均分值为80.66(满分100),即总体达到了良好水平。比较各类高职院校的情况,可以发现四类学校基本平衡并各有千秋。其中,普高后三年制高职和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得分相对略高,这主要是得益于这两类学校学生在学习和工作态度方面较之其他学校略胜一筹。从样本地区的实际来看,学生第一次分流发生在初中毕业后,一般成绩较好的学生选择就读普通高中,反之则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因此,不难看出,普高后三年制高职的学生实际上是初次分流的胜出者。这些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好,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等也比较出众,可以认为他们将自身的这些优势也迁移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理论学习中,因而这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初中后五年一贯制高职则有着初、高等职业教育无缝对接的学制优势。如前所述,这些学生也经历了如其他一般初中毕业生那样的初次分流,但其生源构成并不像就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那样“泾渭分明”——学习成绩好的进了普通高中,反之则进入职业学校,通常大部分学生介于两者之间,其中,也不乏成绩优秀的学生出于其自身或家庭的某种考虑(比如稳定性)而选择就读五年一贯制高职。这些学生入学后先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然后,直接跨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门,或者说此类学校实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本身并没有布迪厄所言明的那种“区隔”,因而也就没有通常在不同类型教育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层次教育之间过渡所带来的“损耗”。这种“长学制”的制度安排,比较有利于从源头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从各单项要素指标来看,比较突出的单项要素指标有“操作技能”、“岗位适应性”和“工作态度”,四类学校均在良好以上。这反映了样本地区高职院校都能紧紧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有实践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比较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取得了实效。普遍薄弱的要素指标是“自主创新能力”,得分均在7分左右(满分10分)。这表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当务之急与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固本强身之举。前者如果是重点关注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应主要着力于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塑造,两方面都十分重要,不宜厚此薄彼。

综上,用实证的方法可以得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这个结果不像100分试卷考出80分那样具有确定性与绝对性。也就是说,即使对同样的调查对象,不同的方案设计与权重赋值所得出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本研究的结果具有相对性。此外,本研究是针对毕业生群体的测试,不难推断,也可以采用本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测量毕业生个体的岗位胜任力,从而能够真正体察学生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更为直观地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注释: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中的数据计算得出。具体数据出处为

参考文献:

[1]王懿,王中强,王振维.重点学科创新型人才胜任力探析[J].重庆医学,2008(11):2616.

[2]高永惠,郭润寒,梁芳美.岗位胜任力是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实证探讨[J].中国市场,2012(13):97.

[3]张力.岗位胜任力模型在人才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导报,2011(5):208.

[4]张军.如何评估与发展员工的岗位胜任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5):45.

[5]冯明,尹明鑫.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9):229.

第11篇

关键词: 辍学 隐性辍学 辨析

一、辍学的界定标准辨析

辍学问题是从学校正规教育产生以来,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困扰整个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从教育理论家到“第一线”的教师,从教育界到政府机构,从家长到全社会,都对这个令人头痛不已、且又常说常新的论题进行不知疲倦的探讨和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谓汗牛充栋,却又莫衷一是,即使是对“辍学”本身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撮其要者,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谓“学籍界定”,“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统称为‘辍学’”[1],我国教育统计即以此为据。由于“控辍保学”始终作为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教育部规定辍学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所以许多地方和学校就利用“学制规定年限”的含混,将“学年界定”偷换为“学籍界定”,无论学生是否在校学习完所有规定课程,只要保留学籍并取得毕业证书者,即视为在校生。偷换办法之一是减少入学新生数。由于“小学毕业生检测中,不合格的人数较多(当地初中教师称之为‘辍学后备军’),为了不违教育法又设法降低本校未来的流失率,各初中为应付上级检查和学生家长追查,普遍采取允许这些‘不合格学生’跟班就读,但在学籍上不显示的‘技术处理’。”“毫无疑问,这些人也在初中三年中流失了”[2]。偷换办法之二是增加毕业生数。由于毕业考试是各校自主举行,所以毕业成绩合格与否,就成为学校进行所谓“技术处理”的自由空间。为了达到既要提高升学率又要降低流失率的目的,许多学校就采取“保留学籍,发给毕业证”的办法,以“回家自学”、“提前分流”等理由让升入普通高中无望的学生放弃中考以换取毕业证书。“笔者曾经为一些只毕业不升学的初中学生监考,有很多学生草草答卷甚至只写上考号和姓名交卷了事,事后得知他们都是初中没上完就离开学校的学生,参加考试对他们来说只是拿初中毕业证的必要程序,可以不来学校上课而只等混个毕业证。”[3]偷换办法之三是找人顶替。“上面一检查,下面就得作假,把流失的学生再找回来,顶个名,谎报辍学率。”[4]偷换办法之三是修改失学儿童身份。“2003年底,号称通过‘两基’达标八年的贵州安顺某镇为了进一步通过省里的考核,通过编造假数据,来蒙混过关。在当地相关部门编撰的文化户口簿上,失了学的义务教育适龄孩子,一律被改成幼童或大人。”[5]这一“减”一“增”,一“顶”一“改”,就使“辍学率”的统计出现了有名无实的尴尬状况,瞒报、虚报现象非常严重。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在以乡镇为样本抽样调查时发现,被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辍学率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最高的为74.37%,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初一三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的情况”[6]。所以,将“学籍界定”作为辍学的衡量标准,只能反映形式上的辍学,即显性辍学状况,而不能反映实质意义的辍学现象,即隐性辍学,相反,从客观效果来看,政策性却助长了实质意义的辍学。

一谓“课时界定”,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就采取这一辍学界定标准。辍学,日本称为“登校拒否”。在小学和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范围内,不上学的学生被称为“不登校”或“登校拒否”。“所谓不登校,即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迟到、早退、缺席的现象”[7]。日本文部省的定义是一年中缺席30日以上者统称为“不登校”。台湾的界定标准是国民教育阶段(国中、国小)学生未注册入学,或在学中未经请假而有3天以上未到学校上课者为“中辍生”。英国无具体天数规定,仅有“未经许可之缺席”统计,包括旷课和辍学[8]。美国加州教育部的规定是学生离开学校,且在45天内没有转学到其他学校的为辍学[9]。“课时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到校学习与否”,针对的是隐性辍学的一种表现,比我国实际使用的“学籍存在与否”针对的显性辍学要务实得多,但仍不足以反映辍学的真实状况,没有涉及是否完成规定课程的问题。因为到校不等于学习,更不等于完成规定课程,“人在校内,心在校外”仍然是一种实质意义的辍学。

一谓“课程界定”,这是国际通行意义的辍学界定标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为“中途辍学指任何一阶段的学生,在未完成该阶段的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美国联邦教育部规定:“学生在完成教育方案或毕业之前即离开学校,且未转学至其他学校的都属于辍学”[9]。二者基本精神一致,表述略有差异。“教育方案”比“课程”的要求更具体,“毕业”也应该指的是达到教育方案要求后的“毕业”。因为学籍在校,并不意味着学生天天到校接受课程教育;学生在校,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完成了教育方案的课程要求。所以,“课程界定”既摆脱了“学籍存在与否”的形式衡量标准,也摆脱了“到校学习与否”的虚实相拌的衡量标准,而以“学习内容是否达到该阶段教育要求”作为辍学与否的实质衡量标准。笔者认为:只有以这个界定标准才能完整地反映辍学状况,真实地反映普遍存在的隐性辍学现象。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控辍保学”的重点就会放在如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教育目标上,就会去清醒地面对隐性辍学的严峻现实,就会去研究隐性辍学的成因、过程和对策,而不是把脑筋动在玩弄“学籍”数字游戏上,更不会被显性辍学率下降的既得成绩所陶醉。

二、隐性辍学的一般含义和特定含义辨析

隐性辍学的一般含义是具有辍学前期表现但尚未达到辍学界定标准的个体或群体教育状况。辍学表现达到辍学界定标准的是显性辍学,反之,则是隐性辍学。因此,不同的辍学界定标准,导致隐性辍学具有不同的特定含义。

以课程为辍学界定标准的隐性辍学指的是“在未完成该阶段的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之前的任何短暂性放弃该阶段课程学习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潜在的离校辍学倾向,由于对这种行为没有具体的数量规定和表现描述,所以无论这种行为的时间长短和表现形式如何,均可视为隐性辍学。

以课时为辍学界定标准的隐性辍学指的是尚未达到规定缺课课时标准的“未到学校上课”的种种行为,如迟到、早退、缺席等“未上课”的表现形式。这个缺课课时标准可以是3天(台湾),也可以是30天(日本)或45天(美国加州)等等不一。在达到这个限定之前,那怕只有一次“未到学校上课”的行为,也被视为隐性辍学。

以学籍为辍学界定标准的隐性辍学的含义则宽泛得多。

第一种描述是:“隐性辍学指除注销学籍外,在未完成学校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的辍学。”包括“(1)未办手续,指学生未办理任何离校手续就离开了学校;(2)肄业,指学生未完成学校课程,办理肄业手续后离开学校,主要以大龄退学的方式办理;(3)部分结业,指部分结业学生,长期离校,未完成学校课程,但最终参加了毕业考试,成绩不合格;(4)部分毕业,指部分毕业学生,长期离校,未完成学校课程,但最终参加了毕业考试,成绩合格”[9]。

第二种描述是:“隐性辍学是相对显性辍学而言的,指的是在学校教育场景中现存的,学生虽保留学籍,甚至正常交纳教育费用、正常参加考试,但整日游离于课堂和教室之外,静待毕业的一种非常态教育现象”[10]。

第三种描述是:“小学毕业生检测中”的“‘不合格学生’跟班就读,但在学籍上不显示的”“这种情况在当地被称为‘隐性辍学’”[2]。

这几种描述的共同点是“虽有学籍,但不在学校学习”。差别点是:第一种描述强调了“未完成学校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隐性辍学发生在离开学校之日;第二种描述强调了“整日游离于课堂和教室之外”,隐性辍学发生在学校环境之内;第三种描述强调了允许“跟班就读”,隐性辍学发生在进入学校之时。可见,从入学之时,到在校期间,再到离校之日,都存在着隐性辍学。

所以以“学籍界定”为辍学标准而形成的隐性辍学,其特殊含义指的是“有辍学的前期或后期表现,毕业时未能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但仍然保有学籍的个体或群体教育状况。”

根据我国大量的辍学研究课题成果和笔者多年教育及学校管理的实践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的隐性辍学群大致由四部分学生来源构成:

一部分是“名在人不在”(包括“有人无学籍”)的学生。指的是学校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评价而隐瞒实情、提前分流,动员退学,到时发证所形成的虽有学籍但不在校的学生,以及在校期间缺席、迟到、早退、骗假以及抽烟、酗酒、谈恋爱、拉团伙、迷网吧等人虽在校但不上课的学生。

一部分是“人在心不在”的学生。指的是人在学校上课但不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如睡觉,打闹,不听讲,讲小话,递纸条,听耳机,恶作剧,玩小东西,看课外书,做小动作,收发信息,不做作业,不记笔记,不带课本,偏学科,偏教师,忙爱好,无兴趣等。

一部分是“人在爱不在”的学生。指的是人在学校上课但因得不到学校和教师平等关爱而完不成规定课程的学生。缺乏平等关爱的表现主要是:学校以分划线,以分收费,以分编班,以分奖惩,票选差生,差生差教,减少课时,限制考试等;教师管理粗暴,情感疏远,教学敷衍,甚至座位歧视,人格侮辱,逐出教室等。

一部分是“人在力不在”的学生。指的是人在学校上课但因生理、家庭、经历的特殊原因造成无力完成规定课程的学生,也就是国际通行意义上的“学业困难儿童”。

因此,我国隐性辍学群具有量大、面广、构成复杂、常态存在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显性辍学学生,而不是隐性辍学学生。更值得注意的是:从研究资料来看,“课时界定”和“课程界定”中所指的隐性辍学对象是狭义的“学业困难儿童”,形成“厌学”的原因基本上是生理性、心理性方面的原因,决定实施辍学基本属于辍学者自身的个体性主动行为。而在“学籍界定”中隐性辍学对象则是广义的,既包括所谓的“差生”,也包括部分中等生,甚至包括少数优等生;形成“厌学”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性、教育性方面的原因;决定实施辍学既有属于辍学者自身的个体性主动行为,也有属于辍学者被迫接受的群体性被动行为,即使表面上是个体性的主动行为,其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群体性的被动因素。(对于这些观点,笔者将另文予以阐述)

三、辍学与隐性辍学的关系辨析

辍学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变化过程。如果厌学情绪得不到纠正、学业困难得不到帮助,就会出现缺席、迟到、早退等现象;如果偶尔的缺席、迟到、早退不加控制,就会形成经常性的行为,逐渐积累就会达到“课时辍学”,也就是辍学的标准。

在我国,辍学仅指显性的“学籍辍学”,而“课时辍学”“课程辍学”等现象则表现为隐性辍学。隐性辍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由外化为显性辍学,隐性辍学的学生由短暂性、间歇性放弃学习、离开教室最终走向彻底离开学校。所以,无论是隐性辍学还是显性辍学,其性质都是辍学,只不过程度有别罢了。隐性辍学是显性辍学的过渡阶段,显性辍学是隐性辍学的可能结果。隐性辍学的学生群是显性辍学的后备军,要消除显性辍学,就必须有效控制隐性辍学。当然,不是所有的隐性辍学都会转化为显性辍学,只有少部分会走到这个极端形式的结果,大部分则是维持隐性辍学的现状,或者在校混到毕业,或者回家等到毕业,拿个毕业证书。所以,控制过程比控制结果更为重要,控制隐性辍学比控制显性辍学更为迫切,更有必要,更符合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隐性辍学才是真正的“控辍保学”,只抓控制显性辍学则是舍本逐末,自欺欺人,只有下大决心,花大功夫狠抓控制隐性辍学才是治本之途。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义务教育效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04.

[2]杨润勇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1:36.

[3]栾焕俊.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凯迪论坛文章,2005. 11. 31.

[4]彭冰.中国农村初中隐性辍学严重[N].中国青年报,2004.06.14.

[5]义务教育辍学率造假[N].国际先驱导报,2005.01.25.

[6]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07.

[7]森田洋司.“不登校”现象的社会学.学文社1991年第2版第14页.转引自袁振国:《关于辍学问题的中日比较》[J].教育研究,1994.01:75.

[8]王淑娟.他山之石,可以攻错[J].台湾:学生辅导,2002. 07.81:02.

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就业为导向对师专汉语的培养方向及课程体系进行了思考:在审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建构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日标细则;提出了以学年为单位的课程模块体系。

    从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工作处,我们获取了该校2007届毕业生以及200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情况。经统计,2007届汉语专业学生就业率仅89% , 2008届初次就业率仅61%,远远低于本校非汉语专业毕业生。我们特意对汉语专业2007届135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进行了统计:8%毕业生担任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家庭教师),10%毕业生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编辑、记者、文书、秘书等文职工作。而82%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与在校期间接受的专业训练无关。追踪调查表明,仅就职业技能而言,这些毕业生与初次进城的农民工无多大差异,甚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体质还比不上农民工。学校培养的初级专业人才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汉语专业学生总体的职业技能不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成了很多汉语专业的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低是衡量一个专业办学水平与质量高低的核心指标。事实上,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受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师资、设备、教学方式、产学研结合、培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不容忽视的是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等起导向作用的重要因素。

    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汉语专业(前身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师专中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因“文化大革命”后各地区函需大量的师资,故当初的定位是培养初中语文教师。随着中学语文教师的逐步饱和,以及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时代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们现有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包分配当老师”时期相差不大,没有迎合人才市场需要而与时俱进。因此,毕业生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职业技能不高,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率普遍偏低。

    汉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能胜任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文化教育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中小学教师、编辑、记者、文书、秘书等)所必须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可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学生就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利于回报家庭。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宽裕的山区,在当今交费获取高等教育的情况下,家长付出巨额教育成本,渴望通过让子女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来获得回报。二是既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又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只有加大对汉语专业职业技能的关注,找出对策加以解决,才能使该专业的规划、建设、发展步人良性循环轨道。因此很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师专汉语专业建设做一番思考。

    一、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汉语专业的培养方向

    在通过市场调配方式实现人才合理配置的当今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日益多元化。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理念要从高深学问向实践技能扩展;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复合型学习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专业纯师范性的定位显然已不再适宜,那种一种职业定终身的现象恐怕不会再重新出现了,因而人才的培养教育也必须从传统的“专才型”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方向发展。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汉语专业要在夯实文化基础上,拓展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这就要求我们对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进行深人细致的研究和调整。

    那么师专汉语专业该如何定位,才能培养出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呢?我们认为汉语专业的建设发展方向是综合应用型的,培养的人才应是适应面广的具有良好汉语专业素养的综合型的初级应用型人才。基于这点,汉语专业在保证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视类似于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编辑采访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近的课程的开设与学习,也要重视其他跨类较大的学科,如艺术、自然科学、其他人文科学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从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做专业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和办公自动化技术,能够适应21世纪现代社会需要,能在学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文化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宣传、编辑、记者、文书、秘书或其他管理工作的初级应用型人才。师范专科学校生源大多以本地为主,因此,在专业定位中应配与这样的建设原则:必须立足地方,辐射周边,面向市场,规模适度,显现特色。在人才就业市场流动机制越来越宽松的今天,生源虽然大多数来源于本地,但我们不能强迫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所以提出辐射周边乃至全国的思路。

    确定怎样的培养目标才符合实际,并易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呢?根据我们的调研,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按照就业市场规律,可拟定以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知识结构为基点,建构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的专业目标实施细则。

    (一)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基本能力是指学生具备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里,计算机操作与使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均是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指学生应具备的与汉语专业相关的各种能力,如听说读写能力,语言的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文艺鉴赏、文艺批评能力等。我们把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如下: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2.大学英语应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计算机应通过广西高校计算机考试一级,普通话应达到国家二级甲等。3.重视通识课程(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科学大类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好准备。4.多方获取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知识,在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5.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获取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6.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的文艺观和语言文字观,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分析和鉴赏评论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指汉语专业学生胜任小学教师、编辑、记者、文书、秘书等职业岗位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取以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基础,同时又是对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检验和提升。我们把职业核心能力分解如下: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造过硬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具有健全的体魄,良好的职业道德,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2.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巨大热情和强烈欲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让学生具有随机应变、吃苦耐劳、积极奋进的创业精神。3.要求学生具备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基本能具备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所需要的能力。4.重视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口语、书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掌握教师职业知识,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初步懂得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初步具有按照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5.重点学习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运用、中文信息处理等知识,掌握从事宣传、编辑、记者、秘书或其他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形成现代办公、新闻采写编以及各种公文写作的能力。6.毕业时最好能考取秘书资格证或教师资格证。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汉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以某省较有影响的一所师专为例,其汉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33学分的公共基础课、68学分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18学分的专业限选课、6学分的任选课),综合实践课(10学分)三个部分构成,学分构成的比例101 : 24 : 10。粗略一看,这种课程设置在大的框架方面并无任何不妥,但是其中却存在着弊端:第一,重专业、轻素质,厚基础、轻应用;第二,由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者建构的课程体系难以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思路。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模块类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一)第一学年,加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莫定物质基础

    这一阶段,除了拓宽知识面,有选择的学习“通识课程”,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初步知识,还要着重抓好“专业课程”的学习,为职业基本能力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通识课程”是指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课程。学习通识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进而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目前,不少师专学校未把通识课程的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认为应该扭转这种现象,在大一应加强通识课程学习。就汉语专业而言,政治、法律、历史、外语、文化艺术、高等数学等科目均属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则是指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总称,它是形成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速记学、文秘学、运用写作等科目。我们知道大学的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就会有所不同,而汉语专业在不同的大学,就应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就师专而言,我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三基”教学和训练:

      1.基本知识—以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相关的人文学科、高等数学等自然学科建构的职业素养知识;以文艺学、语言学、写作学、文化概论等建构专业基础文化知识。这些知识能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涵养人文素质,为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2.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富有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里调节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均是构成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

      3.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人际协调和组织能力。

    (二)第二学年,强化职业课程教学,注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为适应广阔的就业市场,到第二学年,我们的教学力争与教师、编辑、记者、秘书等职业接轨。接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深人企事业单位开展见习活动,各学期各安排一周;二是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改为职业模块选修或课程系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既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又特别突出了职业特点,还检验了学生上一年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阶段,主要是进一步强化基础,着重抓好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我们可设置下列四个模块学习:

    1.专业研究基础模块。本模块主要强化和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着眼于学生考本升学。课程设置分两个系列,一是强化系列,强化第一学年开设的文艺学、语言学、写作学、外语等系列课程学习;二是提升系列,增设中西文论比较、比较文学、作家专题研究等课程学习。

    2.教育与教学模块。本模块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两类课,一是教师专业课,如语文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课,如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国外教育、文学名著鉴赏、学术论文写作、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艺术等。

    3.新闻传播模块。本模块是一个应用型模块,开设速记学、新闻学、新闻采访与编辑、传统和数码摄影、行政管理学、办公自动化、实用写作等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务、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

    4.文秘与公关模块。本模块是一个应用型模块,开设文秘学、公共关系学、档案管理学、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等相应的文秘与公关的理论、实务、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以上四个模块均属选修课,且每个模块学分数相同,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可任选一个模块学习。

(三)第三学年,实习实训与择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