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28 00:47: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子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子教育论文

第1篇

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关注学生道德需要孔子的自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在《论语》中,涉及人性观点的只有一条,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看出,孔子肯定了人的自然天性。他认为,人内在地拥有“善端”,并趋善避恶,这说明人具有完善自身德性的自觉性,具有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人对道德的依赖性和倾向性,是提升个体道德修养的必需品,是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现代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个体内在的道德需要,它更多地是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使学生遵守各种道德准则。马克思曾说:“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如果道德教育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就会导致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这必然会削弱教育对象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所以,道德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注重道德知识与个体利益、需要的结合,以满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

二、“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道德教育应发挥主动性孔子自律思想内容的核心是“克己”,即个体要对自己的言行加以约束,并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如,“讷于言而敏于行”,要求人们说话谨慎,做事勤敏;而“克己”的参照标准是“礼”,它既是维护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工具,又是个体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更是一个人塑造高尚人格的依据。真正将“礼”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标准。“为仁由己”正是主体性的鲜明体现。一方面,主体性表现为个体积极主动地将道德要求转变为自身内在的道德标准,颜回“三月不违仁”,是因为他自觉地将“仁”确立为内心准则;另一方面,主体性还体现在个体的创造性,即个体不仅是现存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而且是先进道德的创造者。然而,教育者往往采用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方式把受教育者当成被动接受道德的“容器”,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这不利于道德知识的内化,也不利于道德规范的创新。所以,为了实现德育的目的,教育者应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分析道德现象,积极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判断、选择以及创新道德规范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发挥道德实践的作用孔子在其道德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自律方法:强调实践。他提出“君子学以致其道”和“行以达其道”,强调通过实践强化对道德知识的认同,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孔子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实践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存在于实践性”,“道德最终目的不在于其意识了什么,知了什么,而在于其行了什么”。道德认知并不必然导致正确的道德行为,教育对象只有经过反复的道德实践,才能养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然而,当前德育往往只注重传授抽象的道德知识,轻视个体的道德实践体验,这不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稳定持久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可以丰富教育对象的道德生活经验,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是促使道德要求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准则再外化为行为习惯的关键。

四、“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完善学生个体的德性孔子自律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内圣外王”,即一个人要内具圣人的才德,对外要施行王道。“内圣”强调的是“修己”,即完善个人德性,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养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人格;“外王”则以“修己”为起点,正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最终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目的。所以,孔子自律的最终目标是使个体真正行“内圣外王之道”。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承知识,而是完善个体德性。因此,在德育中要突出人格培养这一目的。然而,现代道德教育却尝试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将道德概念、原理牢记于心,最后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受教育者掌握道德知识的多少,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让教育对象掌握道德知识。而德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完善个体德性,这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作者:韩冬雪邢玉婷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

第2篇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第3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一教育爱的含义:教育爱是发生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爱,这种爱的发生是无条件的。由于幼儿目前幼儿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教师,所以教育爱又含有母爱的成分,学前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依恋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儿教师以母亲的博大的母爱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儿。教育爱要源于母爱,但又区别于母爱。它需要教师理智地去爱,而非溺爱。教育爱更是一种无功利性地、恒常地爱。

研究的意义:

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它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无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来的性质。教育爱正是这些品质的综合体。它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尤其是现代教育,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教育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教育爱,那么她就不会去热爱教育事业,也就不会去爱儿童,教师和儿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儿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说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学前教育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儿童,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教育爱,那么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就会失去灵魂,队伍建设就会失去活力,也就无从谈论教育改革了。这关乎儿童的未来,甚至是国家的将来。所以说教育爱对教育,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幼儿教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毕业班学生有一定的关联。

当前幼儿园中还存在一些幼儿教师体罚幼儿,精神责罚,忽视儿童需要等现象。曾报道过一些案例,浮现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幼儿不听话,老师剪断指》一6岁幼儿由于不听老师的话被老师剪下左手食指。《老师体罚出新招,竟逼学生吞苍蝇》。如此体罚学生,正表明她(他)们缺乏教育爱观念,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歪曲了对教育爱的理解。而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他们打学生或者罚学生是出于爱,正所谓的爱之深才恨之切,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马上就面临毕业,接下来就要从事和幼儿教育有关的工作,能否做一个称职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备当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爱!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对改进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视和冷落的。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肩负的是教育幼儿的重任,对他(她)们进行角色塑造,确立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对未来自己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爱,那么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热爱儿童。大学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思想来感化和传输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素养有关的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的培养。

目前国内对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爱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国外,我们做的还有很多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XX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XX年报告行业报告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国历史上对教育爱虽然有过提及,解放后虽然斯霞有过这方面的探讨,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并未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有许多学者都开始关注教育爱问题,也作过一些研究,但大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和理论上,未能在实践和理论上作系统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爱观念的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手段来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为教育者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的新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通过和毕业班的学生,包括学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贯制毕业生、高职毕业的谈话,和发问卷请她们填写,这也是一种让她们认识教育爱的重要性的途径,也会使她们从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师的职业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认识儿童。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昆体良已明确认识到并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紧的是要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友谊,使他的教学工作不是出于完成任务,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

①裴斯泰洛齐不仅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爱的精神。阿图尔布律迈尔指出:在裴斯泰洛齐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爱。

②正是这种使所有人感动的炽热的爱促使他在逆境中奋起,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其教育理念。昆体良、裴斯泰洛齐只是初步阐述了教育爱的一些思想,却没有对教育爱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爱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后来学者了。凯兴斯坦纳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认为爱并不与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认为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他指出:凡不能为爱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将教育爱视为一些特质。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爱的内涵有巨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后,他已触及到了教育爱的本质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文章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492858292651.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他在将教育爱视为一种情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观念所蕴涵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即有可能会出现好心办坏事或称毒害性教育的现象。他在强调教育者必须具备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的同时,也强调教育者必须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凯兴斯坦纳关于教育爱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触及影响了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学者的研究。这些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明确认识到并揭示了教育爱的本质。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爱的人,并对教育爱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教育的根,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④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教师帮助学生价值可能性的实现,即帮助其成为他自己。最后,他讨论了教育爱的特征。他认为教育爱有两个方面的特征,即消极方面与积极方面:①消极方面:不籍爱以图发生作用。②积极方面:并不意图促进别人的个别价值倾向,而是针对别人心灵的整个价值能力,使他所有的价值倾向发展。

⑤斯普朗格对于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教育爱本质问题的探讨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关于教育爱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爱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Goldstein从实践层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她分析了关于教育爱的研究如此贫乏的原因。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明显了,以至于无需研究。

人们认为,教育爱太复杂了,以至于无法研究。

这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初期,儿童教师渴望被人视为专家。虽然照顾与爱(caringandlove)非常好,但它们并不象科学知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因此,爱的研究被忽视了。其次,她非常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她以爱的三角理论(thetriangulartheoryoflove)

二国内研究:

我国向来提倡尊师爱幼。但历史上对教育爱的研究可以说是匮乏的。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认识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对教育爱的重视。解放后,斯霞总结自身教育经验和体会对教育爱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热爱教育工作,必须热爱学生,这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当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⑦她同时认为教育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斯霞对教育爱的探索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未能在理论上对教育爱进行深入地探讨,也未从实践上去加以研究。这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她提出的母爱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当时却受到了批判。目前,教育爱正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教育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一些人也在这方面做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教育爱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台湾学者邓石岩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教育爱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他强调教育爱的重要性。他提出:爱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沃土在家庭和学校里,爱几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爱,环境再困苦,孩子还是会健全的成长;失去爱,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灵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说爱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认为教育爱的本质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他提出:帮助学生依其根性发展成他自己,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教师的爱表现在慧眼识英雄上,看出每一个孩子的特质,予以启发、教导和训练......⑨再次,他认为教育爱是无条件的。他说:爱是一种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它的特质是给予,所以爱是没有条件的。当教师的心被条件化时,就很难施展有能力或有启发性的爱。⑩邓石岩主要是从活动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爱的内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爱的内涵

WiseMedia

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育爱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发展的。其次,人们对教育爱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再次,人们对教育爱的认识和研究具有局限性,即受限于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最后,在教育爱的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国外已领先我们很大一截。

研究方法:

访谈法:通过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她(他)们教育爱观念现状。2问卷调查法:自己设计问卷,对学前教育毕业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出他(她)们的教育爱观念。3文献#from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来自学优网http://gkstk.com/end#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度安排:

年6月272015年9月:毕业论文选题;2、2015年9月2015年12月20: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2015年12月底2015年3月底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框架:

第一章:教育爱的涵义和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幼儿教师对教育爱的缺失第三章: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教育爱观念现状分析第四章: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师德(尤其是教育爱)

参考文献:

[1]、[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阿布律迈尔主编,尹德新组译,杜文棠审校:《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67页。

[3]、[德]乔治凯兴斯坦纳著,郑惠卿译:《凯兴斯坦纳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4]、EduardSpranger著,查岱山,余文堂译,孙志文主编:《人的条件》,(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2年版,第11页。

[5]、[台]王文俊:《人文主义与教育》,(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2年版,第335页。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年2月2015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年3月2015年4月:论文修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15年12月第1版。

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

WiseMedia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第140页。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15年第4期第38页。

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2期,第39页。

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15年第1期第204页。

《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年月日

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三)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WiseMedia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WiseMedia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第4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文关怀;校园文化;传统

学校作为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机构,具有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所不同的管理要求和工作诉求。“教育,就是用生命去碰撞生命。”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生命,更是精神的生命。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既是管理工作的重心,也是工作的对象,学生的成长才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随着人文管理思潮的到来,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所以,学校管理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德育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与个体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除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外,还应鼓励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校园文化具有感染人、潜移默化教育人的作用,人性化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构筑了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比如,各班在教室前门布置了“班级寄语”,寄语内容有师生合影、班主任的寄语和学生的心声;在学校适当的位置设计了各种充满人文气息的提示语,如“保持距离,远看更美”、“我同小树同成长”;布置“书画长廊”,把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装裱,悬挂在走廊上……让校园“时时处处皆教育,点点滴滴都是情”,透出文化的韵味,凸现人文气息,使学校成教师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园。校园文化可以是一句话、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统,即使学生几十年级的更迭、教师几代交替,这种传统总在这所学校的文化里传承不变其髓。

一、校园文化的确立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或者说文化传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需要上至学校管理层下至全体教职工乃至全体学生的集体努力。

一所学校要确立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了解当地学生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对未来的畅想,培育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

只有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对青少年的培养要求和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学校的人文管理才能找到属于中华民族性的人性假设理论,才能建立真正适合中国当代学校的校园文化。

中国各级学校目前在学校的规模、学校的作用、学校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战略及具体企业所处的环境,均存在巨大的差异。人文管理与各个学校的结合过程,一定要运用权变的思维,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成为有的放矢的、与每一个学校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权变型人文管理模式。

二、 校园文化的推行

学校管理层首先要以身作则,倡导一种理想化的工作文化,并以此影响全体教职工。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令人向往的个人影响力。作为决策者,要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得漂亮。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给学生树立偶像。即使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决策者也应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要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决策者应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树立想要的校园文化。学生当然难以避免地会在以后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但学校要给学生展现的应该是一个理想化社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结束语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学校管理制度人性化,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创建一种既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整个学校随机应变、富于创新精神的良性校园文化,学校才能迅速发展,才能建立一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好校,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不但具有精深文化知识而且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远大志向的人才。转变学校管理模式,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高峰,跻身世界教育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 屠亚玲.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实施人本管理[J]. 吉林教育.现代校长. 2007(06)

[2] 毛国涛. 浅析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第5篇

论文摘要:个别化学习理念有着悠远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中国孔子“因材施教”原则发展到现代,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和强调。同时,主体教育论、学习风格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个别化学习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个别化学习,又称个体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自主性学习活动。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个别化学习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强调和重视。然而,作为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基更语),个别化学习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理念的提出和存在,是有一定的历史源起和理论依据的。因此,梳理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弄清其存在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透析

“个别化学习”源于“个别化教学”理论。随着现代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向“学”,对“个别化教学”的研究也大都转向对“个别化学习”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发展历史,也是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历史源起。

个别化教育由来已久。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历程中,个别化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孔子就是个别化教育的先驱,他提倡“因其材而施之以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西方国家亦然,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主张教无定时、教无定法的组织形式,也体现了个别化教学自由、开放的原则。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面对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班级授课制”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以培养教育“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个性差异等特点,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也开始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个别化教学”的概念正式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对教学改革的实践也提上日程。20世纪20-30年代,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开启尝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的程序教学重新激起对个别化教学的兴趣,并提供工具(学习器和程序教材)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20世纪60年代,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宜的条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同时,他还提供了个别教学的方法。60年代的凯勒计划提供了系统化的个别教学模式等等。在中国,除了引鉴国外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者们也开始了个别化教学实践的尝试,进行了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倡“以学习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学的重心开始由“教”向“学”转变,个别化学习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个别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基更教授在《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的一张王牌》一文中就充分说明了个别化学习对于远程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活动在空间上相隔离,在时间上相错开,在学习上打散了教学的班级组织,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必须通过个别化学习来适应知识的获得。另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个别化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促进学生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养成,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由上我们可看出,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的兴起,我们更看到了个别化学习夺目的光环,并成为远程教育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

二、个别化学习理念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个别化学习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同样,该理念的提出和强调,也非“无本之木”,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它提供了充分的存在依据。

(一)主体教育论思想

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都应该围绕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以主体性方式构建知识,充分尊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它反对把儿童视为客体,主张把儿童当做主体;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儿童自主地与周围环境或教育资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谓对人的刺激或行为的强化;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要尊重儿童,关注人的自我实现。

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至今的中国教育,仍旧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工具,教育不是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发展人的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一教育理念,在高扬主体性的当今社会,无疑是发展个人主体性的一种障碍。因此,培养中国人的主体性乃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人的存在是个体性的,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也应该是个体性的。个别化学习主张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注重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这与主体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构建和自主发展是一致的。

(二)学习风格理论

关于学习风格,我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谭顶良教授下的定义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时间、学习时适宜的光线、室内温度等学习环境的偏爱,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思维和记忆的风格,这些带有个体性的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布卢姆所说,针对这些差异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承认差异的存在,而在于怎样看待这些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如果学习过程发生在学习者所偏爱的学习环境中,且学习者运用自己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学习过程往往是十分偷悦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因此,针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就不应该是整体划一地进行,而需要真正做到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既有其优势,有利于学习的一面,也有其劣势,不利于学习的一面。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发扬其优势和长处,同时弥补学生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或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类是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地失配策略加以弥补。

学习风格理论应用到当前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班级教学中,我们仅关注到学生个体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个体间存在的许多直接影响其学习过程的学习风格差异,包括对学习环境偏爱的差异.学习力的差异等等,从而也就出现同样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差异很大的现象和问题。为此,教学不能仅仅沿袭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而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在课堂上,要实现学生的真正平等,就是每个学生都要得到适合的教学。传统的平等观认为,学生平等就是指学生人校学习的机会平等,学生随机分班,教师随机教班并为班上每位学生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教学,这似乎就实现了学生教育的平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机械的平等,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事实上根本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平等。因为整齐划一的教学必然只适合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而另外一些学生,因为不适应教师的教学而掌握不了知识。因此,教学的过程,必须力图根据学生的差异来教学,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发展性平等”。

与教师的“教”相对应的,学生的“学”同样需要个别化、个性化。在富有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学习步骤,采取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承认个体间的差异,并能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个别化学习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追求的就是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又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调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其基本理念就是:培养个体“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一个共识已经产生:是奶油就要浮在上面,是好钢就要成材。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其前提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间存在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别。

(三)建构主义学习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个别化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知识。知识获得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 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因此,该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于学习者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要使个体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学习者可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学习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为个别化学习理念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个体主要是通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独立性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是个别化学习的基本形式。个别化学习更多地可理解为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追求个性的独立,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需要去学习知识,建构起烙有个性印记的知识意义。

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为个别化学习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同时,为使个体意义建构更有效,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在学习形式上不能仅拘泥于个体的自学,很多时候可表现为小组协作学习,与他人(教师、同学)之间的交互学习等活动方式。当然,这种合作学习、交互学习是以满足个性要求为前提和出发点的。由此我们发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合下,“个别化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非完全对立的两极。这两种学习理念(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存在许多的差别和对立,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二者是可以兼容、整合的,共同致力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人的过去经验和教学情境中的个人体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他们自己,而不是培养具有同一种模式的、相互类似的人。”人本主义强调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是具有个别差异的,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个别化学习理念正是尊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个别性、个体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进行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所追求的是人的个性发展,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大体现。同时,人本主义强调把学习者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主动地探索,而不是看成一个对象,需要外在的导引和灌输知识,注重“人性”,这些精神要义与个别化学习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运用这些精神理念指导个别化学习,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快乐激发 兴趣生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7-01

历史作为初中的一门学科,不少的学校都进行过无数次的课程改革,究竟需要改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历史的地位比较尴尬,于是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平时上课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用笔勾出要点机械的背诵等,创新的东西不是很多。不少的家长和孩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历史就是背诵,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初中学生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历史所占分值也不是很大,这就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历史的学习,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终生发展,我们必须从初一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历史课生动起来。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我是刚转行教历史的,属于菜鸟级别的人物,不过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爱上并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我想首先必须让孩子们喜欢历史老师,因为现在初一的许多孩子喜欢哪门学科更多的是因为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首先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他们交朋友,用亲切的语言感动学生,用饱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建构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其次我不断揣摩学生的心理,耐心指导学生,循循善诱。当学生取得可喜成绩时.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鼓掌,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我总是毫不吝啬地夸奖他们:“你的表达真精彩!”、“你的口才真好!”“你的知识面真广”等,对待学困生,我总是充满诚心、悉心辅导他们、激励他们,“你一定能说好!”“加油”等话语成为了我的口头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于是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师生合作中,达成学习目标。

⒉教师要有幽默感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我自认为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孩子们不大喜欢一上课就绷着个脸,不苟言笑的教师,小学孩子们并没有接触历史,入门也许有一定的困难,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历史呢?记得在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我先不让学生们看书,而是首先在黑板上写下历史的英语单词“history”,然后声明,历史就是许多故事,你看,外国人对于历史的理解,hi―story,分开就是比较嗨的故事,同学们在下面哈哈大笑。然后我又讲了一则笑话:说刚考完试,一位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老师,这次考试孩子的历史怎么样呀?我以前历史就学的不是太好。”老师回答:“历史在重演。”大家又笑了。然后我迅速抓住时机,告诉大家小学没有学习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不过是空白的历史,但是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必须学习历史,因为我们要了解历史的进程,总结历史的经验,吸取历史的教训,以后甚至我们要改写历史等等,第一堂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我相信不少的孩子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历史了。

⒊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通过调查表明绝大多数(96%)的学生喜欢历史课,但绝大多数(91%)的学生不喜欢看历史教科书,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现在的电视剧,电脑流行什么穿越剧,网络上充斥着许多网络小说,孩子们沉迷其中,都不花时间去阅读有关历史书籍,再加上现行的教材中仍是一幅幅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模式化图景:活生生的历史却演绎成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单调、乏味、无聊的课本。所以我重视设计开场白,趣味的导入,让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时,我直接放光盘来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孩子们看的是津津有味。在学习《文字演变》的时候,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个篆刻印章,让大家来猜,结果大家积极踊跃,举手发言,极大的引发他们的兴趣。

⒋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来促进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和现实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在课堂教学时,我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时代感,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一些历史现象和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加以恰当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讲起,将历史知识和实际进行联系,引发思考,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记得在上《诸子百家》中儒家讲到孔子的“仁”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假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摔倒的老太太,你该怎么办?结果大家许多人都说不敢去帮忙,怕被讹诈上,我说生活中我们不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吗?假如摔倒的是你自己的爷爷奶奶,别人都不去帮助,你会怎么想?大家陷入了沉思中。接着到了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时,我又提出:为什么现在这种浩然正气变得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如何来提倡这种浩然正气?我让大家分组进行讨论,不一会大家有了结果:我们需要有爱心、同情心和浩然正气,政府要加大正能量典型事例的宣传力度,个人要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大家共同努力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充满爱心的社会。

⒌运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来体会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一般只重视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累计成绩。平时的历史测验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分享合作的和谐。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积极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过程;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自然主义教育 影响

一、传统的教育方式

1.一般认为儿童堕落论(性恶论)是西方传统教育的出发点。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即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期的荀子就倡导这种理论,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为孔子所倡导。基于不同善恶认识对儿童教育方式所造成的相异的教育结果,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真正问题:西方儿童堕落论认为儿童生来是恶的,这种先天遗传带来的缺陷应该通过后天严格的管教驱除掉。

2.特定的社会性质决定其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在欧洲中世纪,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教学方法要求呆读死记,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要求记住教师说的话和书中规定的的教条,不许学生有独立思考行为。教学过程还盛行体罚,整体上教学活动显得沉闷乏味。在古代中国,教和学都围绕科举制进行,考试强调背诵记忆的内容,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儿童被动接受规定的知识;学习情境单调乏味;不自然的、紧张的心理状态。

二、追溯自然主义教育的起源――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建立在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卢梭的著作《科学与艺术》中就已经反映出“自然――文明”的二元对立的自然主义思想。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念,教育家夸美纽斯以及他后来的卢梭(Comenius)、裴斯泰洛奇(Pestalozzi)和斯宾塞等对传统的长期统治学校教育的儿童堕落和被动学习的观念发出了挑战。裴斯泰洛齐深恶于传统的文字教学,他说:“试想这种杀人的恐怖现象多么可怕。儿童在5岁以前享受的自然乐趣突然消失了,他们无拘无束的行动遭到专制的统治,像羔羊一般被关在发出恶臭的屋子里,被迫接受文字教育,过着残酷的生活……这种反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只不过是窒息人类的工具而已。”

18世纪,这3位教育先驱者的诞生绝非历史的偶然的巧合。夸美纽斯切身体验与觉醒――卢梭的批判与启蒙――裴斯泰洛齐艰难的教育实践,向人类宣告了一个重大教育变革时代的到来。

三、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是基于并实践人类的平等、自由和博爱的教育理论,实质上反映了人文主义对人自身的肯定和尊重。

1.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指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

夸美纽斯很早就基于平等意识,主张普及的教育,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1780年,裴斯泰洛齐在其教育论文《隐士的黄昏》中用格言的形式写道:“人类一般的教育应是各种专门教育和阶级教育的基础。”他主张人人有权利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2.博爱一词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涵义,即倡导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关心、爱护和互相帮助,其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有一颗热忱的心”。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墨家就有关于“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也提出过“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考虑和鼓励儿童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要做到能激发“孩子们求学的欲望”他们必须“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

强调情感和爱的教育是裴氏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一面。裴思泰洛齐认为,博爱对于成功的教学是必要的,作为教师不只是要熟练掌握教学方法,还要有一颗爱心,能够关爱所有的儿童,注意儿童的需要,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

3.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然是指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庄子•德充符》:“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自然主义教育家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夸美纽斯作为早期的一位推崇自由的教育环境的先驱者,他尊重儿童的自然需要和兴趣,认为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快乐舒适的课堂教学环境,他说“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裴思泰洛齐也非常重视人的天性,要求根据人的天性自然进行教育,他说“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呢?它就如同是一位园丁的艺术,在他的照看下,百花齐放,万木争春。他对花木实际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生长的要素寄存于树木之中,园丁种植浇水,但是上帝让其生长……”所以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从天性善这一人性论因素着眼,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卢梭认为:“我们的教育得自‘天性’‘人为’‘事物’三种来源,这三种教育力量和谐一致……就是受了好的教育了。”

教学要适于人性的自然,就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可以被认识,利用它可以促进人的最优发展。夸美纽斯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他把儿童教育分为4个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相应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相应的学校教学方式。同样,卢梭遵循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注重儿童的年龄特性变化。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4.对自然主义教育特征的基本归纳:(1)基于人本理念,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2)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性的原则;(3)强调情感教育,注重儿童兴趣主动和环境体验的有效教学方法。

四、自然主义教育的现代意义

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之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逐渐加深了人们对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工业与科技文明铸就的教育永远代替不了人文关怀下的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面临着解决诸多现实问题。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如农村的性别歧视,学校划分优劣班级以及教学条件的城乡差异、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等;还有,应试教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

教育思想具有继承性和可借鉴性的特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留给了每个教育者最原本的:那绝不是仅限于借鉴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伟大的教育理念――博爱,因为博爱体现着平等,引领着自由。基于内心的关爱,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创造适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方式。

第8篇

【关键词】兴趣;缺失;原因;对策

中学生语文兴趣缺失的原因。首先,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学生认为语文课是学习母语,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了,却不知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必然降底其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和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看不到成绩的情况下,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容易提高分数的学科上。同时,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不大会体谅别人,不大在意别人的感受,情感比较匮乏。而语文学科恰恰是人文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文章,却不能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老师认为精美的文章,他们却认为无味、无趣,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

其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不太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同时一些教师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把语文课变成了考试课,使语文失去了应有人文关怀,在成绩、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少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

第三、教师与学生关系不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让学生喜欢你教的语文。事实上,老师要让学生真正喜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严厉,学生噤若寒蝉,即使课堂鸦雀无声,也不能代表学生喜欢语文,因为你管住了他的行,并不能管住他的心;要么太过随意,学生觉得你万事好商量,也不会把语文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对语文老师没有敬意和爱意,想让他对语文产生兴趣,基本是不可能的。

第四、社会原因,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思想,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思想在不少学生家长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他们的这种思想,在他们的生活言行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孩子,使我们的学生也也渐渐认为语文科是一门对今后的生活无关紧要的一门学科,只要能应付现在的考试就可以,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因素可谓多种多样作为语文教师,我应该如何把学生引入其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第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对学生讲明“语文是百科之母”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地位。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只有学好了语文,打好了基础,才能使各科学起来不费力,看看各科教材,除英语外,有哪一科不是用汉字来书写的。若语文没学好 ,那么数学应用题一定会被弄得一头雾水。因为应用题都是用语言组织起来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只有牢牢地掌握好它,才有可能学好其他门课程。

第二,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在教师,根子却在学生。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内在需要和愿望时,才能产生认识语文和参加语文学习的倾向性心理,才有可能形成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把教育对象――学生看作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的存在,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学习空间、权利和义务都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良好的自主环境”中学习和发展。

第三,提高教学水平,作为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教师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语文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更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得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第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者这一颠扑不破的育人真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于今天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A]. 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 [C]. 北京 : 开明出版社 ,1995,6.

[2] 柳菊兴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二版)

[3] 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杂志》)

第9篇

论文摘要: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不失为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途径,在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即以主体意识觉醒为契入点、主体能力培养为落脚点、主体价值实现为归宿,在坚持这一指导原则的同时还应以人为本、内容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体系。

时代和我国国情要求大学生群体成为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群体。可以说,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建设诚信有序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然而,反思目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较多从社会需要层面提出要求而实效性不佳的现实,笔者认为,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以塑造大学生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通过确立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价值,使诚信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不失为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和守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诚与信互为诠释,即“诚者,信也”。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诚”更多的是指“内诚于心”,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体现为社会化的践行,着力于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信弘扬了人性,弘扬了道德关怀,它关注如何做人的问题,关注如何提升人生的境界,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互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文关怀。诚信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所以,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价值目标是构建诚信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

1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诚信校园文化得以确立的契入点。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含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就此而言,主体意识的真谛正是诚信精神,它既包含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出对自己所承担义务与责任的体认与坚守。

首先,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我意识。诚信是主体意识的道德基础。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强调“民无信不立”。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增韵·清韵》中指出:“诚,无伪也,真也,实也。”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能促使学生发展追求真善美,尤其是求真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学生不仅认识自己的直观环境,而且得以超越直观环境,放眼更广阔的世界,意识到个人是最真实根本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真正确立。

其次,诚信校园文化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对象意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既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的活动的条件。对于个人来说,它首先是先于个人的条件。每个人在他的任何一项活动之前,都要首先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问题,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主体的对象意识确立的过程。诚信对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起支配作用,它要求个人充分了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体应享有的权利,并由此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所应尽的义务。只有在充分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个人才会对他人、集体、社会持合乎道德的态度,即把尊重人的权利、履行对集体和社会的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需要强调的是,诚信并不是一味要求个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牺牲,而是要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不悖于义务和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2主体能力的培养是诚信校园文化构建的落脚点。大学生主体人格形成的另一个基本方面是主体能力的形成。主体能力是潜藏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的非理性因素。诚信校园文化构建有助于主体能力的发展。

首先,在现代社会,主体要想获取能力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精神条件,必须依靠诚信品质。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其发展依靠社会和他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是人的一切利益中最基本的利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交往日益普遍和复杂,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不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人们不再凭着自己的直觉,而是根据对方的诚信度才信任对方。而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关键正在于一个人是否诚信。因而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其次,从人的心理素质来说,诚信校园文化对人的智力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浓郁的诚信校园文化,能使学生在内忠实于自己,在外行其真心所欲行,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艰苦奋斗,而不是逃避困难、一心找捷径、想歪门邪道。浓郁的诚信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高层次的理想追求,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3主体价值的实现是诚信校园文化的构建的归宿。马克思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的人对其他人或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主体价值。当代大学生寻求主体价值,离不开诚信的支撑。

首先,人要发挥价值一步也离不开社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在其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等实践中实现的。诚信品质是保障这些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微软中国研究院前院长李开复回国前,写了一封致中国青年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的第一点就是:事业要成功,需要恪守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是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所最缺乏的,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诚信、正直;第二才是才能,如果有才能,而不守信,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造成的更大。大学生如果缺乏诚信品质,将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通过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提升其诚信品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其次,从社会角度看,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无信则乱,无信的市场无“市”可言。特别是在WTO的框架下,国际竞争对诚信的要求更广、更高。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各大小公司应聘都遭到拒绝的原因就是:他的个人信用记录上有3次公交车逃票的记录。正如康德所说:“由于说了一个谎,一个人抛弃了,甚至可以说彻底毁灭了做人的尊严。”

二、构建诚信校园文化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培养大学生主体人格,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以人为本。要树立大教育观,打破以往就教育论教育,就道德谈道德的空洞说教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底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建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要求,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2内容要与时俱进。诚信校园文化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拓宽内涵。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要求我们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时必须融入时代精神,使传统的本土化的诚信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尤其要注意两个结合。一是诚信意识要和规则意识相结合。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是紧密相联的,规则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必然不强。在构建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当把诚信教育和规则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规则的制定是按规则进行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诚信意识要和创新意识相结合。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氛围要求积极改造社会,包括使社会环境更有利于诚信的回归,这就需要创新,诚信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结合点就是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3建立健全体系。构建诚信校园文化,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制度规范化,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和奖惩制度。诚信道德的形成必须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后盾,不能只停留在道德认识的层面上。制度化的关键在于人与制度之间必须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能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若诚信不能得到利益保证,欺诈不能得到应有制裁,诚信将会遭人践踏,尽管它是道德的、正义的、崇高的。并且学校要将这些制度纳入整个教育约束体系,让硬制度和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他律机制与自律机制实现良性互动,对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发挥合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张瑞芳.诚信教育与大学生主体人格塑造[J]教育科学,2004(3)

[2]论语[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第10篇

【关键词】乡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一、目前乡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口语教学方法机械化、简单化。“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在长期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中,教师并不针对课文或词汇的语境和全文思维做深层的讲解和剖析,只简单机械地让学生重复跟读,这使得学生不能领会其中英语口语表达的精华,更不熟悉文章的组织结构和英语思维,导致学生在英语口语课上做无用功,使英语口语学习效果不理想;再者,乡镇学校由于师资短缺,许多英语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教师,因此,他们的口语本身都较差;最后导致教出来的学生的口语也较次。

英语口语教学中没能正确认识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应该是处于主体地位。语言学习不应该是理论上的学习,而更应该是语言交流的实践活动。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口语教学中缺少互动活动,不能有效调动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过分注重词汇与语法的解释,忽视对文章整体结构、特色及思维流动的分析。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还是过分强调一些词汇的用法并对语法点不厌其烦地解释,而没有对学生们的语言思维连贯性进行培养,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却无法说几句相关联、有思维的一段话,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

教学环境因素。要提高英语口语技能,语言环境是重中之重。乡镇中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学生除课堂外,其他时间使用英语口语的环境几乎为零。这说明,学生缺乏英语使用环境、氛围和场景。这导致了口语技能的降低。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制约,加上学生人数过多。班额容量有的学校达到60-80人,如此多的学生,老师很难兼顾到,导致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也难以组织有效地口语训练。

二、改进乡镇初中口语教学的一些措施

结合乡镇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1.趣味语境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在学生的语言基础得到一定提高之后,应进一步强调语境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境、小组对话、讲故事等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可以适当采取做游戏、猜字谜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同时在学习中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英美社会的文化习俗知识。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对口头表达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形成想说、敢说、有东西说的习惯。

2.坚持用英语教学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的听力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听力提高了,学生开口说才有了依据和保证。

3.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课堂上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积极参与。如果变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地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不是代替他们进行交际。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提问,由其他同学来回答,以便学生之间有机会互动。

4.注重小组交流和相互学习

我们本地区的农村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学生多的特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语言交际的机会,小组交流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小组可以二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等。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所给的话题进行语言活动,或操练语言知识,或发表个人见解,或通过讨论获得问题的答案。每周我都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分组口语训练让他们自由发挥。这样,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能从表达能力好的学生那里获得益处,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获得成就感。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加大学生语言的实践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5.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1)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伴给予的肯定能够消除学生负评价带来的恐惧心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

(2)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乡镇初中学生英语开口能力普遍较差是我们应该正视的现实问题。改革传统口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时效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优化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用科学的理论为英语教学导航,解决“哑巴英语”问题才不至于成为空话。

【参考文献】

[1]《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第24期.作者:石峰珠;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审美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整合

一、引言

高中英语审美教学,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深入体验来开掘美、入境入情来传输美、自由扩展来延伸美的一个过程。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信息技术逐渐从次要的辅助地位成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充分挖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美育因素的艺术魅力,系统强化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高中英语教学过程融于审美化、使教师“寓教于乐”、高中学生“寓学于乐”,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英语能力均可能显著发展,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在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师[2002]25号)中,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各个专业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中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资料收集再现能力和师生交互能力,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达到以美促教、以美促学、以美育人的目的,进而形成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

二、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基本思想

包括三个基本点:首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其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最后,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利用信息技术完成高中英语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其本质是对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即综合运用网络所提供的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的信息组织形式,甚至网上虚拟现实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情境,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一种全新体验。

课堂整合方法沿袭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这一方法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辅助”层面。

三、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教学激励三部曲

即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教材、讲授和学生参与组成“想学的兴趣、要学的乐趣和必学的志趣”教学激励三部曲的模式,惯穿着不同的审美层次,即: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求知欲,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学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系统优化,既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和密度,又可以生动地揭示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规律的特点,达到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具体如下:

①想学的兴趣。教师钻研教材,找准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去感受美。

②要学的乐趣。教师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视听交叉、交互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理解美、欣赏美。

③必学的志趣。教师通过多方位信息的调整以及运用灵活多样、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联想更为广阔,当堂消化、理解和巩固知识,再加上教师肯定的评价,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慰,促使学生去创造美。

四、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大致分为4个主要操作步骤。

①巧设情节,通过资料呈现和观察,突破单词关,感受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呈现、表达、演示工具给学生提供、呈现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可以是老师自己创设的也可以是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它具备一种事物明确的特征或者是对一种现象的描述。在资料呈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或者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此类现象,并用英语单词和标准的发音来描述这些特征或者现象。然后,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思考从该资料中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与哪些概念、知识有关。

②资料的分析讨论与再呈现,突破句型关,理解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分析、讨论的工具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资料呈现的特征或现象并尝试用英语句型来描述它们。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和组织,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产生思想交锋,初步明确该特征或现象与哪些知识相关、可以用哪些语言句型来表达,并形成知识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的心理趋向。

③相似特征或现象的搜集、讨论与分析,巩固教学效果,欣赏美。首先,教师或者组织学生搜集与前面呈现的相关、相似的特征或现象。然后,学生在老师的任务安排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分析、讨论的工具,将讨论、思考深入,对这些特征或现象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用恰当的英语表达出来。

④特征或现象反映的语言规律的归纳、验证及拓展,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美。首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记录的工具引导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相关的语言规律,激励学生深入思考。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该语言规律能合理解释所有的特征或现象,通过习题、阅读来巩固语言规律。

下面是以现行高中英语教材(2003年人教版)《Unit 6 Good Manners》为例,通过对话、模仿、句型操练达到掌握并熟练运用本课句型的目的,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的初级整合模式。

1、收集有关礼貌与不礼貌的行为,整理后借助信息技术制成多媒体课件,突破单词关,通过大屏幕展示,让学生去感受“美”与“不美”。收集的材料可以是街头的,也可以是学校的,但必须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主。画面要处理得生动有趣,可以是漫画的,也可以是实地拍摄的。在这个过程中,要配以相应生动的语言—地道准确的英语发音,建构良好的英语学习芬围。

2、让学生来判断礼貌与不礼貌的行为,理解“美”与“不美”,突破句型关。看完大屏幕后,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使用下面的英语句式:It’s bad manners…,it’s good manners…,it’s polite/mipolite, I don’t think …。如果在某一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老师要从正面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结合现实生活,谈论自己的不礼貌形为。老师首先检讨自己在生活、教学中的不够礼貌的言行。然后让学生自己对照一下,发现自己不文明的地方。请学生归纳出文明礼貌的语言,如:Excuse me,I’m sorry ,Forgive me, Sorry about that,Thank you,Please…。从而达到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4、请学生用英语创作有关文明礼貌的短剧,把文明礼貌的语言应用于实践中。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创作文明礼貌用语,既让学生练习了英语口语,又达到欣赏美、创造美、爱美的目的。有些学生就写出了很有价值的语言,如,Please don’t litter(请别乱扔) 。Rubbish, please don’t move to me(垃圾,不要向我扔)。

五、总结

在英语常规课和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从强化教学审美因素的角度,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美、创造美,努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张扬个性,不仅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审美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吴平浩 《当代重庆教育论文大系》(2003年版)

第12篇

论文摘要:学习自由是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核心,提倡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能够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形成独立的个性品质。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共性教育提出的一种特殊教育思想,它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本文在分析学习自由与个性教育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个性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何谓“学习自由”?

“自由”源自亚里士多德的“人本自由”,他把自由看成是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康德提出“人是目的”的思想,即人的行为追求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卢梭则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自由的本质和核心在于自主,在于不受限制。可见,自由是人的本性,是人追求自我理想实现的行动,是一种不受限制的自主状态。林诺夫认为:“从一般意义来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目的来行动,而不是按照外界的强制和限制来行动,就叫自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意识包括知(认知、理解、思想)与情(欲望、愿望、情感),意志是意识的一部分,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马克思把自由归为人的“类特性”(包括自由和自觉),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命的自由表现,个人的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自由是主体的自主、自觉状态,是知(认知、理解、思想)和情(欲望、愿望、感情)的自觉意志行动,是免于限制和强制的目的行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学习自由是一种教育自由,是自由理论在学习领域的运用,从而具有自由的共性特征。洪堡认为,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是大学的两个重要原则。19世纪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曾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力,在教育管理上参与评议的权力……”在实践上,费希特推行Seminar(又称“习明纳”),这种方式使学生能自由的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讨、调查和研究学问。在他看来学习自由的重点在培养学生探讨、怀疑、不赞同和批判以及选择的自由。布鲁贝克将学习自由阐述为“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自由的概念也在延伸,我国学者石中英在操作上把学习自由分为十个方面:学与不学或继续与中止自己学习生涯的自由;选择适合于自己发展倾向的学校、班级和教师的自由;选择课程内容的自由;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独自思考、理解、表达,免于被作为“灌输”、“训练”和“宣传”对象的自由;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免于任何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质疑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的自由;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同等对待的自由;在任何情况下,哪怕生活陷入赤贫之中,基本学习权利不被剥夺的自由;在终身教育的时代,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情况在不同教育机构或形式之间自由流动的权利;参与讨论和决策一切有关自己的学习事务(如人学、转学、评价、奖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的自由,包括中止或继续自己学习生涯的自由。

总之,学习自由是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自主、自觉的学习状态,是知与情的内在思想和学习状态,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在遵守人类基本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选择并形成独立人格和个性品质的过程。同时,学习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学,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受国家教育方针的影响,也受制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背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教师和教材文本的限制;在思想观念上,还受到一定伦理道德的影响。学习自由及其限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限度保证学习自由的内在属性,学习自由则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 何谓“个性教育”?

“所谓个性,即是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人体具有的独特性。简言之,人的个性就是人的独特的社会性。”这里的“个性”是一种社会学定义。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是在一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意志发展并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品格,它具有独特性、社会性。个性心理结构由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个性倾向性体现为个性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等,个性心理特征体现为完成活动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则表现为人的个性。

马克思认为,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和人之类特性的应有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便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进行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在学习的兴趣取向上也有不同的差异,个性教育注重人的个性的独特性、社会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个性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并赋予现实以独特意义的重建。是在认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最终形成独立自主价值判断的个性见解。

在中国古代,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创造性。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发展儿童的个性思想与建设民主社会联系起来,把个性教育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当代个性教育思想源于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潮,注重教育的人性化和人道化。我国的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划一性教育提出的,它尊重人的个性独特性及其价值,主张培养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认为个性教育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习主体的潜力和学习自由,要求促进个人的个性自由和谐发展,使之成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因此,主体性、创造性、独特性、学习自由应是个性教育的特有属性。

建国以来,我国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一直实施的是共性教育,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虽然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但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个性教育发展受标准化模式的限制,忽视了个性的重要性,学校过多的关注社会的需求,为培养标准的“工具人”而努力,从而导致个性的丧失。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就应该在已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创造人自由学习的条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达到学生个性解放、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3 学习自由和个性教育有何逻辑联系?

学习自由和个性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习自由是个性教育的前提条件。个性的自由是学习自由的前提,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离开了个性的自由也不会有学习的自由。而学习自由的充分发展给个性教育提供了空间,学习自由不仅有利于个性教育,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培养自我的兴趣以及探讨、怀疑的自由,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个性品格的形成。

3.2 个性教育是学习自由的充分体现。我们把学习自由作为一种理念,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引导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个性教育正是这样一种注重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是学习自由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

3.3 个性教育受学习自由限度的影响。学习自由受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规律和一定伦理道德的影响,个性教育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培养的不是失去自我的个性,不是随自我意愿的个性,它是在一定的教育过程中,突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个性教育过程。

3.4 个性教育和学习自由都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教育是相对于共性教育提出的,个体本身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杜威曾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7]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个性化和社会化的过程。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是共性和特性的关系,个性教育强调个体的差异,同时含有共性的特征,而学习自由则是个性教育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策略。

4 应该如何实施个性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以社会本位论培养标准化的人才,划定条条框框的学习内容,注重功利性的培养,在人才的独特性和创新上有一定的抑制,其固有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把人看成一个社会人,导致个性的泯灭。在个性教育的实践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重点在于改善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此不具论,现仅从学校的内部环境方面提几点建议:

4.1 学习自由是个性教育的条件,那么在个性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由。在教与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有的放矢的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以学科为背景,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改变“标准化、模式化”的培养方式。同时,实行小班制,一般不超过40人。在对学生的平时考核中,应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发挥学生的个性。

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集体里,必然受到相关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统一性的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生产“工具产品”,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学校在管理上,应突出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学习自由是其核心,鼓励学生探讨、怀疑、自由的发现学习,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觉意识,强调自我管理。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人文发展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变教师、文本教材与学生之间文化权威的不平等,建立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避免学生走入人生困惑的误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心理和思想上辅导学生,达到个性教育的目的。

4.2 从学校的制度上来看,学习自由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它有利于建立一套创新管理制度体系。以学习自由为核心理念,创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制度,以平时成绩、期末考核与实践课程成绩相结合,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注重综合素质和特长的和谐发展,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科学的评估机制有利于了解教学效果的实施情况,并能对学生进行考评,有助于教师灵活多样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组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以必修课实现基础分流,以选修课发挥学生特长,做到课程内容的均衡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图家林诺夫.论生活和文化的价值[M].北京:三联书店.1964.45

[2] 张宝昆.人的因索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动态.1998.〔1〕:35

[3] 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8

[4]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4

[5]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