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12:4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峻,所以建筑工程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以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1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无保障
在建筑行业中,技术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国建筑行业中各企业的足够重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建筑行业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时间和次数都比较少,有的企业一两年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有的企业两三年才进行一次技术培训,还有的企业直接从临时市场上招募一些员工,不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就开始现场工作,这不仅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同时还给建筑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培训资金方面,很多建筑企业的投入都远远不够,即使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企业,也觉得培训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强,简单的做个形式即可,有的就直接由本企业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从而节约聘请专业技术指导老师的费用。归根到底,还是不舍得在技术培训上投资,从而使得培训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以及效果,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 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不足
建筑行业专业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专业技术培训效果反馈的重要环节,很过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完毕后,通过对培训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培训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从而使培训管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只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没有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从而掌握不了专业技术培训的效果。我国建筑行业在专业技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总结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建筑行业培训管理流程不规范、培训目标不明确,所以建筑企业不明确要将员工培训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从而导致了建筑企业无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另一方面主要是建筑企业常常搞突击培训,存在着人数多、时间紧的问题,给出题、考核和阅卷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从而使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的、及时的评估和总结。
1.3 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实用性较差
专业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让企业员工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专业技术培训的过程中,追赶潮流、时尚,盲目的选择培训内容,而不注重建筑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建筑行业专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导致企业人员无法使用所受到的培训知识,从而使专业技术培训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企业领导没有做好培训需求的鉴别工作,从而不知道本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员工以及什么技能等级的员工,所以就不知道企业员工需要培训什么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培训内容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没有关系或是关系不大;另一方面是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整体性、系统性还不完整,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注重眼前的问题,而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现代前沿科技知识的培训以及企业员工智能开发的培训,导致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的技术培训,却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
2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保障建筑行业技术培训的时间和资金
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建筑企业必须在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方面下功夫。在建筑行业技术培训时间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定期的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例如每月的15日进行一次小型的技术培训,或是一个季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必须要制定计划,例如这月15给哪类技术员工进行了培训、培训了哪些内容,下个月好换一类员工或是换一些培训内容,当然,要是一个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那就要安排哪类企业员工先培训,哪类企业员工后培训,使他们相互错开一两天,让他们有充足时间去参加培训,同时还能够不耽误建筑工程的施工,这样培训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在技术培训资金方面,建筑企业要做好资金预算,每年至少在培训方面的投资要大概数目,同时也要结合本企业技术员工的整体素质而定;然后对这笔资金的安排要有详细的计划,例如一个季度的技术培训费用有多少,这些培训费用要起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每一分培训费,提高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对培训费用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一些管理人员把培训费用装进自己的腰包或是用于其他方面,建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培训时间和培训资金的安排。
2.2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
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培训有没有起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都要通过通过评估和总结来体现,而培训的效果也是建筑企业所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培训费用和培训时间的问题,同时培训评估和总结的结果还决定了企业对专业技术培训的态度。为了使评估和总结更为准确,需要企业制定有效的评估标准,明确培训内容,使专业技术培训的评估和总结有根有据。
2.3 增强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不是搞宣传、不是搞形式,对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选择要认真、全面的考虑,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首先应该清楚本建筑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对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的了解,合理的安排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内容;另外,培训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很多的建筑企业培训中,所培训的内容都是企业员工所熟悉的,一些最新的先进科学技术、施工技术却不在培训内容里,使企业员工觉得培训没有意思,没有作用,也确实让他们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企业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也就减弱了,要想增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必须使培训内容充实起来,给企业员工培训一些实用的的内容;最后,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技术培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企业员工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上。
3结语
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各建筑企业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培训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但只要相关人员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合理的措施,也能够使技术培训达到与期待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华,兰宗英.浅谈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安全,2005(12):82-83.
1 建筑工程竣工档案的来源
(一)前期准备阶段产生的文件材料
主要有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项目建议书及审批文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项目评价书,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准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批准文件,文物调查、保护等文件,地质灾害性评估文件,招标、投标、评标文件,征地拆迁文件等等。
(二)施工阶段产生的文件材料
主要有以下三种:
1.施工文件:工程管理文件,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开工报告,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及附件,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原材料试验报告,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工程质量自检报告和施工试验检测结果汇总表,信息管理系统、机电系统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文件等,设计变更(修改、补充)文件和批准文件,施工进度控制文件,投资控制文件,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文件,合同管理文件,施工原始记录,声像、电子文件等等。
2.工程监理文件:监理组织机构、人员情况的文件材料,监理大纲,监理细则,监理管理规章制度,监理质量控制文件,监理工程进度计划控制文件,监理工程合同管理文件,监理日志、会议纪要、记录及声像、电子文件等其它文件。
3.科研和新技术应用文件:科技管理文件.科研报告及科研试验检测记录,科研成果鉴定及获奖文件,新技术推广应用文件材料等等。
(四)竣(交)工验收阶段产生的文件材料
工程质量检验检测评定文件、交工验收报告,竣(交)工验收申请文件、验收鉴定文件、验收证书,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各参建单位工作总结,单项工程,验收文件,竣工图表,工程交接文件.工程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及审计文件,责任缺陷期文件材料等等。
(五)竣工图的编制
竣工图是建筑工程建设最终情况的真实反映.是建筑工程建成后投入使用及维修时必不可少的依据。
2 建筑工程竣工文件的积累
建筑工程竣工文件的积累、就是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工作程序,通过一定方式和方法,将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竣工文件材料适当集中,妥善保管起来。
(一)竣工文件的积累范围
竣工文件的积累范围,一般来说,凡是形成了的竣工文件都应当收集积累起来。
(二)竣工文件积累的方式
竣工文件的积累方式,可根据竣工文件的编制分工和文件材料现行使用范围,采取不同的方式。
1.建立临时档案室积累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从筹建之日起,应建立临时档案室,配置专职档案人员,收集、积累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及设计阶段形成的建设依据文件、上级有关指示及审批文件、勘察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并随时接收各部(室)在工程建设期间内业主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监理中位、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建立临时档案室,配备专人,按照竣工文件编制范本设置类目,设置临时归档卷盒,积累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并接收专业技术人员平时积累的文件材料。
2.明确兼职档案人员平时积累
兼职档案人员平时积累,就是在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内部机构,明确一名兼职档案人员,对本部室形成的文件材料和专业技术人员移交的文件材料.建立总账和分类账,随时进行登记,统一保管。如办公室负责收发文件的平时积累,合约部负责合同管理及投资控制方面文件的平时积累,丁程部负责工程管理、设计变更、丁程变更等文件平时的积累.协调部负责征地拆迁及施工环境方面文件材料的平时积累,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方面文件的平时积累,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试验记录的平时积累。每年初或定时向临时档案室移交平时积累的文件材料。
3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平时积累
专业技术人员积累,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将自己平时形成的文件材料,如计量工程师负责合向管理与投资控制文件的平时积累,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使用“竣工文件材料积累盒”,袋内设置“竣工文件材料目录”,将同一专业的竣工文件及时登记,按顺序集中到积累盒中。
3 建筑工程竣工文件形成和积累的措施
为了做好竣工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采取一些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建设施工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为依据,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检查监督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施工程序和有关的标准、规范,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及施工、监理必须遵循的,是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它规定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阶段、步骤和整个过程,规定了超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相应形成的竣工文件,规定了各种竣工文件表述和编制方法。因此,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程序和有关标准、规划,既是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建设施工的基本依据,又是竣工文件材料形成的基本依据。项目建设单位应以此为依据,检查监督竣工文件的形成、积累,检查各个阶段每一项建设施工活动形成的竣工文件材料是否完整、准确、系统,检查竣工文件的规格书写、编号、绘制、签署等等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规定,检查竣工文件的积累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竣工文件的质量,为竣工文件的整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在建设工程施工中首先要保证的是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的质量。在保证建设施工质量的同时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我国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建筑企业,要想能够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以及能够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励的社会稳步地生存下去,首先,这个建筑企业的信誉和能力是首要因素,其次,这个建筑企业的信誉是靠着它的施工质量来保证的,只有把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做好了,企业才会有生存的机会,从如今来看,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灵魂是技术条件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想要合理的最大效率的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来完成施工,那么建筑企业就需要组织懂得先进技术的人员,从如今的建筑行业的施工状况来看,出现许多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水平,所以,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结构和施工过程是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功能更加完美和施工水平程度很高的局面,所以,在建筑行业里,施工质量管理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意识薄弱
通过近些年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出现的问题能够发现,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参建各方质量意识薄弱。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够确保质量,就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施工中,建筑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不按照相关的设计和规定,违反操作规程,私自改变程序,甚至有的房屋建筑施工人员,为了自身能够得到经济上的利益,不去考虑房屋的安全性,偷工减料,购买一些产次品的建筑材料,致使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另外,在实际施工中,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责任心不强,作用发挥不得力,也是工程施工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材料质量不好。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者,经常会出现不能够及时地将国家建筑的相关规定做以传达,致使施工现场的建筑工程人员不能及时理解上级的意图,造成质量意识的淡薄,对各项施工中所用的材料都不能很好的进行质量检测,导致施工建筑材料不好,严重的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现在建筑市场上以次充好的建筑材料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隐蔽性工程的建筑材料,一旦被采用,后期将很难被发现,为工程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材料质量安全是建筑质量安全的主要基石。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技术不高
我国的整个建筑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不高,因为很多的建筑工人都是来自乡下和农村,都是为了能够得到正常的温饱而到城市中打工的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也没有相关的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等等。这一类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直接的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对房屋建筑工程来讲,一些特殊性工作岗位,要求劳动者具备上岗操作证,无证操作会有危险性。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不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应的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手段。有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市场,即使双方签订的合同并不是按照正常的规范进行,这些企业也欣然的接受。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根本追求就是为了能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盈利,所以,经常会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随便改动合同,造成了合同违约的现象。
四.提高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1.提高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无数实例的总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的延伸与拓展。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胜出,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建筑质量需要重新认识。相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外观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的质量。以建筑产品作为艺术品看待,产品形式设计、装饰设计,给人可以是一个艺术的享受。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方面原因,也有施工方面原因。水、电、气是基本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内在质量的最基本的要求。给水不通,排水不畅;电线短路、天然气泄漏;窗、屋顶、墙面、卫生间渗水等,这些质量问题是人们最不愿意接受的。
2.努力提高工程人员的自身水平
直接加强参与项目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员的控制。施工前,对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进行审查,看是否具备工程质量的技术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没有按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能力。近年来,由于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施工队伍中大量的农民工参与,这些人的文化素质不高,技术熟练不到位,接受能力弱,操作能力差,影响到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人作为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核心,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以人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完善,提高监督人员素质水平。施工现场职责要明确,统一口径说话,统一办法处理问题,管理者要逐步适应建设管理的需要,努力学习项目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3.加强技术指导
由于建筑施工程序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技术种类非常多,施工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方面的欠缺。曾因施工技术不过关和操作不规范出现很多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建筑建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应该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更新培训,向建筑工人进行技术指导的主体是专业技术人员,要达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必须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就要求企业有计划组织学习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2)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现场建筑工人,需要技术人员充满耐心和责任,准确和详细的解释。这就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强硬,不断加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不断掌握施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在施工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不如普通建筑工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4.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要树立良好的建筑产品观念,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建筑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的进步,实现产施工工程的优质质量目标。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2)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如今在企业中全面推行的“6S”管理模式,根本目标就是将管理的作用最大地发挥出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整体工程质量首先保证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做好了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然后在进行创新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建筑行业才会稳步扎实地发展下去,所以,针对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树彬.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监控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3,(9).
[2]万绍联.浅谈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方式逐渐增多,很多先进的勘察技术得到应用。按照基本建筑设计要求,各种工程建设在施工和设计之前都必须对岩土工程进行相应的工程勘察,其质量程度直接关系着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和安全。因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必须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条件下,真实客观的反映勘察场地的地貌、地形、地下水、地层构造、岩土性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相关问题。
一、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力量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超高层建筑物不断兴建,建筑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和基础越来越大,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和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施工和设计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给岩土工程勘察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必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
1.对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地质构成和主体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对基础处理方案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建筑工程勘察主要的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钻探,在唯一性很强的建设场地勘察。其勘察成果缺乏相应的可比性,因此,在勘察中必须选择有良好专业技术,操作规范严谨的勘察单位进行勘察,从根本上保障投资成本和工程顺利进行。
2.工勘部门缺乏相应的工勘报告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单位,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工勘报告中,缺乏相应的质量,并且出现错误。某些工勘报告甚至简化到不提供化工实验指标,没有相应的评价、明确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工程性处理意见。导致很多不应该省略的省略,应该省略的还在;需要的表格没有,不适应的图却在;文字缺乏专业技术性,空话、废话太多等现象。从而,让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只提供表面的地基承载力。
3.缺乏相应的勘探方法和技术
在建筑工程勘察中,由于不科学的误导方法,我国建筑单位普遍采用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基准,确定相应的承载力。在压裂较深或者较浅的两侧土层所需压力大小不一致时,不仅导致地基承载力压力定值选取不明确;同时,也让压裂两侧土层不能明确说明或者替代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1)界面划分,界面划分主要表现在岩石风化程度和岩土体的界面划分,地质软弱结构面和构造判定,及不良质体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地下物体、埋藏位置、深度以及分布形态等确定。
3)岩土参数,在建筑工程勘察中由于难以取到原状岩土样,导致岩土残积土、风化岩以及粗颗粒土难以进行试验,岩土变性指标和承载力不明确。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部分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员没有专业的室内和野外原始资料分析、整理和利用的能力,缺乏去伪存真、归纳总结以及补充印证的能力。从而,造成没有明确的勘察目的,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相应的设计需求。
5)技术素质,主要表现在勘察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的深度、广度,导致勘察缺乏相应的技术交流和内部沟通,对各自技术发展状况和技术服务对象没有明确了解,让很多复杂工程和重大项目没有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方法。
4.工程地质勘察监管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一般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于建设单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勘察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因此,对自主选择的勘察单位要求一般都不高,对钻探费用一般都只考虑多点,缺乏对相应技术的要求。同时,由于地质勘察资料整理和土工试验都属于野外作业,勘察过程只有相应的勘探单位独自完成,对钻孔和取土样缺乏相应的监督,从而让土工试验存在漏洞,地质构成和实际施工不符合,没有精确的力学指标等。
二、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应对策略
随着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物探专业根据电磁波理论、弹性波理论以及电学原理发展了很多新型的工程物探方法,它们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成本低、密度大等特点。为了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复杂岩土的工程技术难题,我们必须将钻探和工程物探有机的联系起来,在互相验证和补充的同时,合理选择,将传统勘察手段和现代钻探技术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勘察技术问题。
1.提高建筑工程勘察价值观念和工勘报告质量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建筑物地基特点进行勘察,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对勘察价值的认识理念,通过学术讲坛以及相关宣传,从根本上保障勘察力度。地质勘察报告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条件的基本资料,因此,必须根据具体的勘察数据和资料,编写相应的勘察报告,根据相关建筑单位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有建议性的工程处理意见,根据专业的监督部门监督和核实,避免废话、空话以及不切实际的表图,从而提高工勘报告质量,从根本上减少投资,节省工程量,为建筑施工做良好的基础铺垫。
2.增强外测试新技术、室内以及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勘察中,必须通过相应的数据、资料分析,建立良好的经验关系;通过有效的工程施工检测、监测获取的实测资料进行相应的参数对比,保障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从而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获取工程设计参数的问题。同时,在勘察中,还可以利用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的安全可靠性,验证边坡、堤坝的稳定性和变形,从而有效解决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变形特征、极限承载力以及破坏模式,掌握沙土液化、动力工程、群桩、单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作用。
3.增强勘察技术人员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指导力度
在建筑工程勘察中,勘察单位应该实行内部岗位轮换的方式,让各个勘察专业技术进行知识渗透和交流,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和讲座,拓展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4.完善建筑工程勘察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前期,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的专业性和重视力度,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以及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对勘察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在勘察中,掌握取样、钻孔质量和数量监管,对漏洞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从而保障地质勘察成果审查的有效性。
5.新技术策略
在建筑工程勘察中,除了对人员技术进行完善的管理以外,还必须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尽量使用高效科学的静力触探头、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荷载试验操作等,保障勘察数据更准确,操作更方便。通过相应的室内外新技术,结合已有的施工检测、监测技术,取得更高高效科学的资料和数据,再进过不断分析、对比,确立相应的经验关系,经过反复检测、监测的实测资料得到相应的参数对比依据,从技术含量和指标上提高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具有共同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勘察中,必须深入了解工程岩土的特点特征,对相应的工程质量优劣、工程设计、施工依据进行认真分析,充分利用建筑基础勘察技术经验以及新型勘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工程质量、工期、安全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推进建筑工程勘察技术不断进步,提高建筑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马代华.探讨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2]王干勤.建筑工程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1,(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措施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了人们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近几年,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行业也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目的是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的途径之一,对于节约国家资金,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从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程造价水平。因此,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有效的控制资金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监管力度也不够。某些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违规操作、虚报费用的现象。导致工程造价领域存在不符合国家造价标准的不规范操作,使我国工程造价不能健康的发展,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脚步。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上,由于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而且复杂,工作管理人员明显不足。有些工程项目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数量,使之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组织。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导致管理制度也不能有效的落实到工作中。在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工作责任不明确。招投标制度是实现合理的工程预结算的关健。招投标制度的实行,严格制约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实现竞争机制进入建筑市场的目标,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我国在招投标时,经常会出现规避招标、行业封锁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使投标制度成为一种表面形式,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投资估算阶段没有对市场上材料的价格以及新技术进行详细的调查,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没有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使建筑的质量和所用的费用不能得到保障。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会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从中获取利益。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也存在虚报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材料、设备等问题。总之,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严格执行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标准,出现一些违规的操作,是导致了建筑行业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预结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预结算管理机构,使预结算管理有法可依。在实际的预结算管理工作中,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真正将制度落到工作中。在审核阶段,审核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核对,保证审核工作准确无误。其次,审核人员还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价格,避免造成计算误差过大。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要认真审核好每一项工程费用,避免出现多算、少算的现象,保证审核工作的正确性。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在选购建筑材料的时候,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防止劣质材料使用到工程项目上。
同时,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进行准确的预算,保证材料不被浪费,降低整个项目工程的总成本。人才的能力代表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在企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也是如此。因此,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提高预结算审核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审核人员应该具备工程造价的专业技能,在审核的过程中,做到科学严谨,确保工程项目造价的准确程度,使预结算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预结算审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认真负责,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细节决定成败,预结算审核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清主次,在抓重点的同时也要兼顾细节,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完善,建筑企业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及时掌握市场形势,明确技术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建筑企业要加强预结算管理人员的工程造价能力,提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而提高审核工作质量,保证建筑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三、在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建筑工程是一项投资金额大、工作周期长的施工工程,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能使建筑企业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速度。常见的审核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全面审核法是根据相关造价的规定以及文件,对工程数量、所需费用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全面审核法具有审查质量高、审查内容全面、审查效果好等优点,但也有缺点,例如:在审查时需要更多的人力、工作时间比较长。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投资不多、工程内容比较简单的项目,此时,建筑企业都会采取全面审核法。对于投资规模比较大、审核进度比较紧的项目通常不采用全面审核法。第二种:重点审核法是依照工程预结算中最重要的内容进行审核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工程量比较大以及费用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和全面审核法相比其优点在于审核的范围略有不同、工作量相对减少、审核效果也比较好,最重要的是有侧重。第三种:分组计算审核法是将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分成几个小组,将同一个工作任务分开来作的一种方法。这种审核方法是利用两个项目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对有一定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由于各项目之间存在相似性,只要审核其中一个项目,就能判断其他几个项目的审核准确程度。分组审核法的优点在于工作量小、审核速度快。第四种:对比审核法是利用建设工程的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标准都一样,所采取的工程造价相似的一种方法。根据预结算资料总结出同类工程造价的规律,找出结构不同的工程单方造价指标,利用这些指标与审核对象进行对比,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项目工程,对其进行重点计算。对比审核法的优点是能够找出两个项目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第五种:筛选审核法是根据总结出的基本数值与预算建筑标准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不同,要对其进行调整。筛选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审核速度快、便于掌握,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行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如今,建筑行业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竞争更加激励,如何才能在建筑工程行业处于不败之地,成了我们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深思的问题。我集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行业的经济管理作了如后分析:建筑行业经济管理无外乎就是对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这五方面,只要控制好这五方面的管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降低建筑成本。具体分析如下:
1.建筑工程人才的管理
现今不管在什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首要的,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只要企业把这些专业人才管理好,那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也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而建筑行业的人才主要包括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经理管理人才、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各工种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各自的管理特点如下:
(1)经营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工程项目内部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程投标、工程项目商务谈判及有关工程项目决策事宜,它直接对企业负责。
(2)项目经理管理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执行者。负责项目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排、项目各工种技能施工人员安排、项目资金及材料计划、项目施工进度执行,它直接对工程项目负责。
(3)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是项目施工中各工种配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各专业的技术、质量监督以及对各工种施工人员的管理,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四)各工种技能人才是项目施工各工种施工专业人才。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每道工序落实、质量把关,它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工程质量负责。
2.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筑企业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施工中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只要从以下两点来控制成本:
(1)投标预算的编制。这个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一份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而目前很多预算书只是一个宏观调控的指导,没有深入到细节,不能有效地做到成本控制。因此,我们编制预算是要深入细节,比如我们新建一幢楼房,预算编制时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础部分:要明确到每个细节部位,包括人、机、料等信息。主体部分:这部分最为复杂,需要根据施工顺序来编制,这样不容易漏编及误编,我们要详细到每层的楼板梁等内容,及需要的材料,钢筋型号,混凝土标号等,若是标准层,编制一层即可,否则要依次编制。装修部分和水电安装部分一样,也要详细到每个细节。总之,我们编制时要以“施工顺序为依据,明细到各个细节”。
(2)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作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3.建筑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管理
(1)工程项目施工材料组织、材料进场计划实施过程。只有对材料组织做到周密、详细有序安排,材料进场计划做到精、准、及时,施工中材料的合理化利用,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资金周转到位发挥最好的作用。
(2)完善的施工机械配备能有效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有效克服工程施工难度并控制人工费成本。可见,管理人才为项目工程管理的主导者。资金、材料、施工机械配备为项目工程的根本条件。他们共同配合影响着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生产。
4.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好了,能给整个项目带来不匪的收益。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若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发现偏离,就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投资控制是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前提,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是矛盾的统一体。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比,找到二者的效比最大值,使二者均处于最优状态。
(2)质量控制就是执行好PDCA循环,施工质量跟上了,少返工,少拖延工期,也就少了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控制也是项目经济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PDCA指的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式;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的科学管理方法。它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科学方法。
5.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生产率、成本、工程质量水平、建设周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坚持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认真落实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有序的运行。因此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责任,源头控制,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第一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配备各专业专职安全员,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障体系。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做好对人的管理关键是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才能使一切规范、制度等得以顺利贯彻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智力投资,是企业强化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和主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经常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使工人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和作业操作方法,做到应知应会,掌握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操作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做到事事不留隐患,人人无违章,实现处处无事故。
(3)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企业要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以及过程监控、检查和验收。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深基坑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并在醒目位置挂放“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注明危险源、施工部位、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要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持续有效地进行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总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它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创新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管理到位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轻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重则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由此可见,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分析。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探讨
当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革新,带来了功能更健全、设计更人性化、寿命更长久的大型工程,但与此同时,这些工程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其中,工程管理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点,在这些挑战出现之后,建筑行业也开始不断创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不仅能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提高工程质量,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和社会效益。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亟待完善;二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落后;三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必须要有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设有专业的管理部门,并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管理机构的每一位成员,方能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但就当前现状来看,很多企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亟待完善,这些企业为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管理部门方面的设置都存在严重的不足,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几十“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低下。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落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因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即由承包方和建设方进行统一调控,施工方负责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再由一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协作完成整个工程项目。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管理效率低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给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现在信息社会,也是高科技时代,如果施工企业能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将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之中,就能在减少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三)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许多建筑企业,虽然也建设了不少建筑项目,但企业内部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普遍不高。这主要因为他们大都是来自农村又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施工过程中仅凭经验进行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上素质水平的低下,在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等方面还较为单薄,以及一些企业注重技术轻管理的用人模式,缺乏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从而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措施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传统经营观念必须转变。即,要将计划观念转变成市场观念、将产值观念转变成利润观念、将行政指令管理观念转变成科学决策管理观念、将经验管理观念转变成科学技术管理观念、将因循守旧的观念转变成追求创新的观念。经营观念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适应新的经济形式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措施凭经验进行,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加上素质水平的低下,管理模式传统,在社会责任感和质量意识等方面还较为单薄,以及一些企业注重技术轻管理的用人模式,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从而增加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首当其冲就是创新管理理念。作为企业领导决策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工程管理,升级和创新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和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工程管理创新意识,引进现代化的人才管理理念,把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实际工程管理工作中体现出来,通过转变自身的工程管理理念,带动全员树立创新意识,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树立企业工程管理目标,将创新思维融入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制定创新型管理策略,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改进并加以完善,在大幅提高企业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助推企业持续和谐稳健的发展。
(二)组织机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基本上都采用直线职能制,然而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生产企业,不适用于建筑企业。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特点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弹性生产力原则。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有弹性。总承包人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和工程施工的需要,将施工作业任务分包给专业化劳务公司,自身不配备固定的生产工人,只承担施工管理职能。
(2)符合刚性产业结构原则。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
(3)贴近市场的要求。由于总承包是可以跨地区经营的,如果采取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必然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因此,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近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
(4)符合开发新产品的要求。大型建筑公司要想连续经营、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新产品。对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按产品划分的能够独立经营的公司,使其在新产品的开发上逐步发展。
(5)符合开发新事业的要求。开拓新事业是大型建筑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
(6)达到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企业办社会”一直是制约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对此,在设计组织机构时必须符合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可以将义务福利型机构剥离出去,让其社会化,使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三)注重在岗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的提升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配备人员时管理部门要以专业化、高素质作为标准,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采用持证上岗的规定,保证各在岗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达到要求,满足项目安全管控、质量监控、成本管理、进度控制等各项需要。施工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并设立培训部门,使管理人员的业务技巧和专业知识得到及时有效地巩固,使其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以及电算化操作的能力得到强化,培养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规范个人活动和生产操作,为项目的管理和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施行信息化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既要具备专业化、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更要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最终使项目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用电子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管理,从而能够及时输送、传达、获取相关数据、指令和信息,实现及时调整,使项目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应用监控系统、财会处理软件可以使财会信息处理的质量得到提高,还能使项目施工实现实时监控,最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不断进步,以及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迅猛发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愈加受到社会、媒体等多方面的关注。尽管,国家政策,建筑单位监管等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的保障,但是质量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国民住房的安全与舒适,必须在研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总结质量管理改善的有效方法。
1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房屋质量问题
住房质量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结构、建材、装修等问题要求越来越细致化。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数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在房屋质量上存在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在地面,前面,屋顶等处的裂缝问题;洗手间,厨房,地面等用水地方的水渗漏问题;采光不足问题;楼房通道过窄,消防设施不合理等问题;电梯运行不正常,电梯内通讯信号不良,夜间电梯房电灯不亮问题;室外道路、照明、井盖、雨水管道、下水管道等公共设施损坏;建筑工程主体和装演中使用劣质建材;供水供暖煤气管道或设施堵塞或漏水、漏气;房间不隔声;门窗质量差,密封不严,雨雪天气漏水;电气线路漏电或者不通等[1]。
1.2 建设勘察设计问题
建设单位在建设中不按照法定建设程序建设,而且在出现重大变更问题时,不严格按照要求重新申报相关设计文件资料。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不按照设计规范执行,对实际问题分析不正确,虽然问题比较少,但造成后果很严重,而且对勘察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不详实,套话空话多等,这些都是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存在的前期隐患。
1.3 施工监理问题
许多施工及监理单位不具备施工监理资格,有的属于僭越施工,比如本来只能建筑低级别房屋的单位却因公关关系及利益等获得高级别建筑施工的资格与权利。对于一些较小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上存在不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混乱,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就实施施工,钢筋质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2]。监理单位存在恶性竞争,监理费用较低,人身安全保护设施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除开施工监理单位本身,其工作人员素质也存在素质较低、技术不硬、职业态度不端等问题,许多从业人员并不具备上岗职业资格。
2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不仅会受到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还与产业环境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建筑单位主体的自身因素。房屋建筑的产业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节奏不一致,导致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问题,房屋建筑行业竞争不规范,暗箱操作等时有发生,政府监管不力,建筑单位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了建材的质量,出现劣质工程。工程相关人员专业技术不过关,职业素养低下,有些为了个人利益拿取回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房屋建筑质量不佳。因此,政府及政策如何引导建筑工程,建筑单位如何贯彻实施操作的规范化,技术人员素质如何提高,都是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关系复杂,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面主体[3],必须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找出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法。
2.1 加强对房屋建筑各方主体的监督管理
第一,加强建设单位及其人员管理工作。首先,确保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具备从业资格及专业资历,具备工程建设的管理经验或素质,具备建设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足够的能力管理、组织和验收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建设施工标准,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综合控制施工质量问题,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水平。
第二,加强施工单位及其人员管理工作。施工单位是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的实施者,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质量。首先,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关施工资格,施工单位从业人员具备从业资格证,严格考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及其施工管理水平的一致性。
第三,加强监理单位及其人员管理工作。作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责任方,监理单位及其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房屋建筑的质量。监理单位要体现专业化,考察筛选具备高资质、高专业素养人员队伍、监理工作人员搭配合理的监理单位从事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2.2 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
房屋建筑工程,任务繁重,涉及项目众多,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仅仅靠建设、施工与监理各方是不够的。为了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合法化、权威化,离不开政府的监督、管理甚至出现纠纷及问题时的调解。从我国目前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来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建筑主体在作业不够规范化,有些建筑工程操作的合法性也存在问题。同时,对于一些私人性质的建筑单位,缺乏对建筑程序、管理方法、质量验收正式程序的了解,专业化水平较低,这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及验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施工单位,其从业人员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却依然在施工现场做施工工作,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性。因此,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机构,需要对房屋建筑工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查处不具备房屋建筑资格的单位,坚决制裁手续不齐全而违法施工的建筑单位。除了查出制裁,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各单位主体的积极引导工作,使房屋建筑工程科学化,切实保障房屋建筑质量。
2.3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人员的技术及素质
人是一切行动的核心主体,在房屋建筑领域,必须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也就从根本上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房屋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各单位主体要提高企业内部环境,完善项目经理队伍管理。从而使企业和项目部形成核力,凝聚整体团队力量,使项目质量管理提高一个档次[4];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使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技术基础、操作规程、法律法规的接受达到要求,实现房屋建筑单位人员班子的专业化。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进步,施工队伍也逐渐壮大,大量未经专业培训的农民工进入建筑业,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5]。因此,提供施工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有了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4 合理选用建筑材料确保房屋质量
房屋本身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建筑材料档次低劣甚至不合格。在房屋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预算,尽量选择性能优良的建材,保证不出现房屋裂缝、漏水、电梯故障等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随着建筑材料工艺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建筑材料也不断涌现,这些建筑材料在质优价廉,性价比越来越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建筑设计、施工、监理、政府等多方面的配合,需要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群策群力,找到科学的方法,并严格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姜雪梅.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工程技术,2007 年第 15 期
[2]侯学良等.中国住宅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循证管理方法及其实证研究(1)----质量问题的群因素分析[J].土木建筑工程学报,2008 (7)
[3]杨继瑞.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探源与对策(上)[J]. 城市开发, 1996, (05) .
关键词:设备安装 土建专业工程 矛盾与问题
众所周知,土建工程施工有着工作量极大、时间跨度长、工作全面性强等特点,其具体的施工不但包括现场测量、土木专业工程,还包括给水排水设施、暖通空调设备、建筑电气安装等一系列专业工作,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各个专业各个工种之间无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那么整个建筑工程就无法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对整个土建工程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加之越来越多的新的施工设计和技术在土建工程中推广应用,设备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的意义就愈加重要。本文将就设备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的几个常见矛盾
在土建专业工程中,设备工程都虽然只属于配合工种,在建筑工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整个建筑工程要良好运作却离不开设备安装工程与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尤其与土建施工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却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下面将就几个重要的矛盾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一,设备转移或者运输时,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无法通过设备层的大门或者设备仓库的小门,与梁、板、柱等出现非正常接触,给工程施工带来影响。设备安装时,土建专业施工的设备基础、预留的接口,预埋件等都无法满足设备施工条件。
其二,同一个设备可能与土建专业的很多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具体施工时往往遇到同一个设备只能与某一个或者某些相关的专业协调,而无法同时与其所有相关专业都协调的情况。
其三,土建专业准备不足,设备安装运行等需要的条件无法得到满足。某些设备的安装或运行需要一些必备的特殊条件,但具体的施工中,土建专业却未能提供这些必备条件,造成设备无法安装,或者安装后无法运行,运行不安全等严重的后果。
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存在矛盾的原因解析
当今的工程施工有其现代化的特点,更加注重技术和效率,建筑工程施工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通过引进高科技技术和设备,实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智能化,来实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等目的。因此,一方面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得到运用推广,但是很多与其相关的专业却难以实现协调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工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一些重要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缩减,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疏忽。
当然,从上文可知,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的矛盾是多方面的,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缺乏必要的沟通。在现场施工中,由于设备与土建专业往往分属不同的单位管理,即便属于同一单位,也有各自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存在专业局限性,缺乏沟通与协商,这就导致①土建专业有时可能没有考虑到设备运输、转移、安装等需要的空间、条件等,而过早的对结构进行封闭,设备无法正常转移和安装,还会给工程带来损坏和影响。②设备,技术有创新时,工艺专业会提供最新的设备样本,但是土建专业却无法及时收到设计的更新,其施工也就无法按照最新的设备预留各类孔、洞。
其次,工程本身的局限性。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所需的设备种类繁多,其安装等工作也较为繁琐,技术复杂,加之大部分设备都与多个不同专业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其图纸量极大,设备间的轴线关系尺寸较多,要求也复杂,很多部门没有将这些关系厘清,加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失误和疏忽,施工误差不断积累,最终积累过大的误差必将对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何协调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的矛盾
其一,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
在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我们应该全面的做好技术准备、组织准备以及设备供应的准备。①施工技术准备:设备的管理、安装及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应该与土建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协商交流,共同审核工程施工的图纸,有异议的及时变更,及时解决。②施工组织准备:设备的管理安装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土建知识,能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操作设备。也要针对诸如防雷接地工作、钢套管的预埋等工作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向其他相关部门就特殊情况交底。③设备的供应准备:设备要经常检测维修,并做好拆卸、清洗、等工作,提前备齐其按照所需的机具与材料,并保证能按时转移运输到施工观场。
其二,工程施工的进行阶段。
在进行基坑的开挖、基础模板的安装、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灌等基础施工时,设备专业施工人员一定要会同工长及时的配合好土建专业做好各项管道线路的预埋工作,并随时核对图纸,按照事先计划进行施工,避免对土建基础造成损害。在进行主体施工与装饰施工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土建专业对浇捣混凝土的进度要求以及流水作业的正常顺序,逐层逐段地配合做好土建结构的模板支设、沉梁与底筋的铺设面筋的完成与封模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拆模后进行土建的清扫、放线,砌体的施工以及砌体抹灰前的施工时及时配合协调。在考虑到设备安全保障,各类设备对装饰效果影响的同时,预留设备检修、更换的孔洞。
其三,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竣工验收,在工程的竣工验收时我们也要注重设备与土建专业矛盾的协调。在此阶段,对设备的安装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就一定要出具符合相关标准的检测合格报告,应该备齐完整的监理管理资料、主要的建筑构配件设备等的试验报告与合格说明书等资料。并将这些工程资料整理存档,既为后续的大型设备安装提供安全可靠的准备,也为将来一旦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故提供查档资料。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和新施工技术的逐步完善,创新的结构、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推广将越来越普遍,施工中设备与土建专业的配合也将越来越协调,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竹,刘静.协调设备与土建专业配合矛盾的必要性[N].北京:中国建筑技术报,2008,12(10): 44―54.
[2] 卢志强, 朱苏谨.浅谈土建施工工程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中国当代建筑工程,2008,12: 36―45.
[3] 储文华.安装工程与土建专业工程的施工配合[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2):61-62.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业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全面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重点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等职教办学特色;树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高专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属于传统的老专业,在我国的本科教育院校已有悠久的历史,综观全国的高职院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特色、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力度仍然不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存在相当的距离。
因此,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改革已有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联系和整合,改革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 采用“技能层进”的教学模式代替“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但在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项技能的初级阶段,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没用”,只有随着技能的层进和模块组合的时候,才有可能逐渐的接近基础知识。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倒挂”或者“断层”的状态,学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中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如在讲授《建筑结构》时,对各类结构构件只介绍基本理论,而对构件的构造要求、规范要求等基础知识先不做讲授,等讲到课程设计、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时再结合构造要求、规范要求进行详细介绍,从而使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2 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所有课程均围绕我们一个真实的项目作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讲授。在实训环节中,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计量计价实训,模拟招投标中均围绕这个共同的项目展开训练。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把课堂搬到工地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2.3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过程采用工地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训教学、一体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工地现场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度高,对知识的理解客观、深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案例教学,真题真做,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零对接。《施工测量的模拟实训》教学过程突出放样技能鲜明,直观、易懂;各课程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多样的课堂,拓宽学生对知识认知的角度,开拓视野,使学习效果更佳。
2.4 改革考核方法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学生学习效果除了笔试外,在实践操作较多的课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如《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课程需要大胆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用“笔试”与“考工”分别进行的方式,课程成绩按理论笔试的成绩与实验课成绩相结合评定。
2.5 开发教学网站
开发教学网站不仅可以实现网络教学,而且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方便。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挂在网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站答疑、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实现交互式教学。目前已开发《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网站。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3.1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独立实践和体验,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提倡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给学生指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一些异常现象,使学生真正的学到技能。
3.2 编写合适的实训教材
“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映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是高职教材的特色,结合专业方向特色,研究制定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和实训指导书,鼓励专业教师编写体现行业与地方特色,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教材。
3.3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目前我国紧缺人才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实训大楼的建成、实验设施的完善,不但可满足培养社会急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还可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实训需要,先后与多家单位签定了实习协议,作为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后需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4 总结
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和加强实践教学是势在必行。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实行开放办学,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向市场,面向社会,依靠社会,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从而真正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在经历了早期的粗放式经营以后,建筑行业开始逐步转向集约式经营,而在这过程中建筑工程预算就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建筑工程预算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发包双方的利益,影响着国家建设资金的合理运用。尽管当前施工企业都已经认识到建筑上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类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1、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意识缺乏
在建筑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企业在工程预算上有着许多错误意识,认为建筑工程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认为建筑工程预算仅仅是控制费用的手段;有些建筑企业认为,建筑土程预算就是则务计划,只要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那么就可以将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做好了。也有部分建筑企业认识到建筑工程预算的重要性,但是却仅仅将工程预算管理看做是控制成本的一种方式,重视预算结果轻视科学的预算方法,使得预算结果缺少可靠性,导致资金使用率低下。企业的决策者不能正确意识到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更不能节省大量资金,获得更多利润。
1.2 预算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应该使用不同的预算方式,并给出不同预算方案,同时还需结合建筑实际状况,如此才能使建筑工程预算准确性得到保证。然而在实际中,由于预算体系不健全,预算人员在展开工程预算时所采取的预算方案和标准会有所不同,对建筑物所处环境以及建筑物自身的不同并没有予以充分考虑。由于预算体系不健全致使预算编制出现定额借用的情况,最终造成工程预算数据不准确,使得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对跨区域建筑项目发展不利。
1.3 预算方法落后
建筑工程预算一般是由建筑单位的专业人员或聘请社会上有资质的造价人员编制的,但是由于经验少,对建筑情况不熟悉,或编制时不按规定进行编制等现实原因,真正能够胜任编制工作的预算人员并不多。而在具体编制顶算时,由于编制方法和管理方法落后,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足,数据形成的原因分析不透,易产生明显的误差。特别是由于建筑工程所需建筑材料非常多,如此一来便会形成很多间接费,而预算人员只能对有限建筑材料实行定价评估,但却无法掌握间接材料一费用的相关数据,因而也就不能对其数据加以预算,在计算工程间接费上面有很大漏洞。
1.4 预算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它要求预算编制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预算业务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然而,我国目前的许多建筑企业在职的工程预算人员却无法切实的达到这些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某些中小型的企业,因为管理者不够重视工程预算,在任用相关人员方面,随便由其它部门调取人员组成预算部门。他们无法专业的对工程设计图进行分析,并作出预算数据,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预算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预算中,由十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不重视预算、或者不能完全了解预算的作用,而导致工程预算不能够发挥其完整的作用,对此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树立正确的预算意识,要尽快的认识到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要认识到建筑土程预算工作与财务计划并非等同,只要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将这些问题意识到,建筑工程预算就会在企业内部受到足够的重视。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认识到建筑工程预算有助于提高资金便用效率,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及其重要的。此外,工程预算部门乃至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应当树立起正确的意识,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使员工正确的认识工程预算工作,从而将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做好。
2.2 完善预算管理休系
我国建设工程预算制度规定“初步设计要有概算,施工图设计要有预算,工程竣工要有决算”,在每一个阶段还规定了相应的审查制度,但由于建筑企业在工程预算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如缺乏制约机制、奖罚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等,使得实际工作中,许多建筑工程仍然存在着超支现象,对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断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建设法规,规范建筑市场,建立起发包方、承包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工程预算制约机制,完善上述几方面的工程预算责任分担体系。而建筑企业行政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根据工程预算特点对预算管理机制予以合理制定,对相关项目进行积极监控和追踪,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建筑工程预算作出进一步完善,实现建筑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机制。
2.3 提升预算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的预算人员,是工程预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素质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强化员工的水平和技术培训,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开展,不断的鼓励预算人员切身参与其中,注意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更新、岗位责任意识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胜任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此外,要将预算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培训成绩、工程预算质量相挂钩,激发预算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2.4 进一步改良预算方法
现有建筑工程在进行预算时,如果遇见建筑材料价格的浮动随市而定,往往采用编制预算时的价格为基础,而这时的价格不一定能反映施工时材料的实际价格,也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造价,因此容易造成预算定额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对工程加以预算时,要尽可能在预算中包含使用材料种类,减去材料费用。作为建筑企业需对材料价格信息予以收集,同时针对时间和区域的不同,总结材料价格变动规律,并按照数据制定出各地材料价格信息表,以便在进行工程预算之时,能按照资料来对预算实行调价处理,确保工程预算的科学性。
2.5 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
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监督,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监督的内容和重点,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监督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监督形同虚设。在监督中,发现超预算或虚假的预算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详细审核工程量、套价、取费、材料价差等方面内容,并重新核算工程量与材料费用,保证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中没有弄虚作假的情况。
3、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筑企业上下一心,统一认识,充分了解预算对于建筑工程的积极意义,并在企业内部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预算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改良预算方法,并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以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W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C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