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14:3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找到定位,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赫赫有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生战功累累,无人不晓,但却接受了某大学校长一职,结果毫无战绩;科学家爱因斯坦名扬四海,但却拒绝了来自各方的盛邀,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结果流芳百世,这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而拥有永远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因此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尤其重要。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我们的老师同样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于是在实践中,一些老师在转换角色时错位了,他们认为学生是主人,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就这样,课堂由“一言堂”一下子变为“大放羊”,教师成了旁观者,不能过多干涉,课堂秩序乱了,甚至出现了错误的结论教师也不过问或持模棱两可之态。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领悟课标的实质,找到定位。固然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是平等的,但那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平等,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卸下自己的职责而失去主导性。教师在教学总体上要引导学生走,做到收放适度。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但教师若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自己“甘居人后”也是一种极端。因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师定位在哪,掌握什么尺度,不妨听听下面形象的说法。有人给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教材是“窈窕淑女”,学生是“谦谦君子”,教师的引导就是传递婚恋信息的“媒妁之言”,而学校和课堂则成了“君子”们“寤寐求之”的花前月下,成了充满浪漫情调的“婚姻介绍所”,言下之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红娘”,等张生和莺莺走到一起了,红娘就不要在二者之间充当“第三者”了,我想,说到这里,我们的老师应该懂得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握住自己的定位,演绎好自己的角色,从而真正走进新课程,实现语文课堂改革。
2.理清思路,着力于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很多老师挺自信地说“我们更新了教学观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摆脱了应试教学的模式,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一堂堂的课改课却令我们的领导摇头、沉思,所谓的课堂教学设计仍是沿袭传统的备课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目标教学,一堂课完成预定目标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不可否认教学要有目标,每一位老师每一节课都得做到心中有目标,这就是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方向,但是我们的教学却不能为目标而目标,目标如果控得过死,就会垄断课堂教学,阻碍学生的思维,中断学生的体验。课改实验中,我们许多老师仍将自己封闭在设计好的教案里。还记得一位老师在《七颗钻石》的公开课上提出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让七颗钻石变成普照大地的明星?”有学生答:“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有学生答:“是为了让人人充满爱心”还有学生说:“是希望爱心充满人间”可是这位老师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一直苦苦引导学生往自己的预定答案上靠,学生想了又想,最终也没有答出和他一样的“标准答案”,他只好自己上阵了。他说:“七颗钻石是由小姑娘的爱心而来,所以它应是爱心的象征,作者是想让爱心充满大地,让爱心充满人间”。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形成吗?所以要想步入课改的天堂,必须好好落实课堂教学设计这一块。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体验的王国。《新课程标准》对老师触动最大的就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远目标,缺乏过程就是缺乏体验,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而老师课堂设计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这个“过程”,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我们的老师目前仍会以自身任务为目标,认为如果学生活动“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时间太多,自己书就教不完,“目标”就没达成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于是许多热闹的场合,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强令而止,从而让学生从“过程”中匆匆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结果展示成果的往往还是几个优秀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看客”,不能发挥通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能力的作用。所以新课程下我们的教学要一改以往以自己的教学将学生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而忽视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感受的过程的教学思路,因为那种以“教”代“学”的设计思路最终只会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致使课改停滞不前。
3.把握方向,避免空洞的热闹
新课程改革步伐匆匆,课改实验课活动频频,这确实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你看语文课上:学生可以来回走动,教师可以任意参与,除了小组讨论还可以大班交流,除了演讲还有小品表演,好不热闹。从这个角度审视语文教学,学生学得轻轻松松,教师教得潇潇洒洒,这不就是我们的学生所追求的学习境界,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境界吗?这似乎迎合了课程改革的宗旨,渗透了课改的新理念。但是这些气氛活跃的课改课却令各方听课老师及领导纳闷,外表热闹的课堂学生是否收获多多?答案是否定的。是啊,新教材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合作探索,注重实践活动,结果一不小心,我们的教师却刻意于外在形式的“轰轰烈烈”让各种活动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以致忽视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等等,这可能就是为何不见成效甚至语文成绩反而下降的原因吧。可能我们的老师都会有这种体会,你的学生讨论起来头头是道,思维也很敏捷,可是读起文章来疙疙瘩瘩,写起文章来错别字连篇,考试成绩当然不尽人意。这就是语文教学弱化语文工具性这一本质的结果。记得特级教师陈仲梁老师曾言“语文教学最讲究咬文嚼字的”。其实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语文知识的积累。因此我们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人文精神的同时,更得把握教学的尺度,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者引、导的作用,善于在改革的的风浪中掌好舵,不要把语文课变为活动课,把语文课堂当作大拼盘,让我们的付出带来成效!
收稿日期:2011-04-12
我理解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曾经看过《笋芽儿》一课的课例片段:
师:(在黑板上先板书“笋”和“芽”)“笋”是个生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生:一边说着笔画一边书空。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按照标准的拼音读题目。
师:(在“笋芽”板书后加“儿”)现在加上了“儿”字,谁再来读一读?
生:笋芽儿。
师:有这个“儿”字与没有这个“儿”字读起来一样吗?
生:不一样。没有“儿”字读起来很生硬,有了“儿”字,读起来就像妈妈喊自己的孩子一样,很亲切。
师: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有“儿”字,就觉得笋芽儿很小,很娇嫩。
师:你看,这个“儿”字多重要呀,现在我们一起亲切地读读这个题目吧。
师:(出示笋芽儿图片,贴在黑板上画有土地的地方)这就是“笋芽儿”。课文围绕笋芽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设计多么精妙呀!短短两三分钟的导入新课环节,既让学生知道了“笋”的读音和写法,体会到了“笋芽儿”的意思和内含的情感,又进行了朗读训练,了解了“儿化音”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看过这一课例之后,我感受很深,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段教学要求,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扎实。而在实现“高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我们用心地解读文本,钻研教材,有些字、词、句在文章中并不显眼,不仔细品读往往感悟不到它的精妙,这就对我们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地潜心去体会文本,用一双“慧眼”发现文本中一举多得的点,抓住这些点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学的实际,用心设计教学环节,进行阅读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潜心体会文本,会为学生换来更多的收获,会在课堂上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二、注重方法总结,让学生“学有所得”
《七颗钻石》课例片段:
师:(认读生词环节,出示词语:干涸、干枯、焦渴而死)谁来读一读这几个词?
生:读词语
师:谁知道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一两个学生举手,但不太自信)
师:这样吧,我们把这几个歌词送回到句子当中,自己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个再互相交流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生自由读句子、讨论。(绝大多数同学举手发言)
生1:句子中说河流和水井干涸了,所以我觉得“干涸”的意思是指原本应当有水的地方,现在没有水了。
生2:这里说“草木丛林”干枯,所以“干枯”是指植物因为缺水,没有了生命的意思。
生3:“焦渴而死”是指人和动物因为缺水又着急,都快要死去了。
师:是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感受到什么了?
生:我觉得此时的地球环境太恶劣了,人、动物、植物都太需要水了,要是再没有水,好像一切都要毁灭了。
师:是啊,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师:你们看,刚刚你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就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还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些都是理解文章的好办法。
其实,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存在很多知识点、训练点,我们讲到了,学生也学过了,但是却没有再次强调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学到的,没有让学生加以巩固,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再也不能把着眼点仅放在得到一定的知识上,而应当放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着力培养会学习的人。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理解及运用的方法,在他们进行自主阅读时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理解文章,掌握方法才是学习的关键,才是真正“学有所得”。
关键词:兴趣;过程;情景迁移;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21-01
作为语文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课堂发展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成长、发展。探索优化语文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变得活泼,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兴趣不稳定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去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快乐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习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地合作,形成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他们想问、.敢问、善问、多问,帮助学生消除质疑时的自卑和紧张的心理,消除学生懒得问问题的思想情绪,激发学生敢问的欲望,锻炼学生敢问的勇气。即使问得不当,问得离题,也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的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让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体味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问题,学生学起来不仅不会感到难理解,还会激发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比如在讲授语文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吹泡泡》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拿来肥皂水、塑料吸管,与孩子一起吹泡泡。孩子欢乐着,感受童年的喜悦。我顺势引入教材,让学生说说刚才吹泡泡的情景,并进一步联系教材的相关内容,学生一下子进入教学情境。学生即增强了情感的交流,又感受了课文中丰富的内容。得到了情与理的收获。
学习是理智的活动,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但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更是理智与情感两种活动的交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通过文本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而且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可以促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的课堂力求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对这门功课有兴趣,才能被教师所讲的内容吸引,也才能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课堂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味学习的真谛
传统教学观念下,学生不是生动活泼的认知主体,而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可爱的“听众”和勤劳的“记录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用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到逻辑,从情节、结构、线索、人物、环境到主题,给学生做彻底的解剖,甚至连练习答案也包办代替。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课堂教学要一改一讲到底、一灌到底的教学模式,就要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争辩,去感知,去领会,去体验。体味“吹尽狂沙拾到金”的喜悦。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词时,在引导学生学会了前一首诗词的基础上,我讲给学生几种欣赏诗词的方法后,试着让学生扮演“小老师”。我坐在座位上和其他同学听课。没想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有用图画展示自己的理解的、有配乐朗诵的、有改编扩写的、有介绍作者的等等。“小老师”也质疑着问题,学生一起抢着纷纷举手质疑解答。课堂学习井然有序。孩子的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结果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诗词的内容,而且还享受到了当老师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为了不教,其自然成”。教学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关注学生课堂过程的成长,关注学生课堂的真正参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美文朗读、角色扮演、品读佳句、相互质疑、心灵独白、佳文改编、字词矫正,都可以生发教师关注的眼光,触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怀。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课前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积累文中的相关信息。课堂上我采用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积累的结果进行处理。为了激活学生的更强的求知欲,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自愿回答的方式;并且让学生设计问题,同学们回答等方法进行学习归纳。在学习中学生尝到自我参与的快乐,有很多时候,对同一问题,竟然有半数以上的同学同时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孩子在演绎着自己的课堂,课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语文的读、写、听、说能力得到发展。
因此,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适时调节课堂气氛,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有积极意义。
三、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性学习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素养为基础。语文教学的空间是可发展的、兼容的。他需要教师广征博引,也需要课堂的兼容并处。因此,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拓宽课堂内的教学资源,更需要开发利用课堂外的课程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社会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让学生广泛吸取社会各方面最新鲜的信息,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量与信息量,几年来,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力求在巩固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做摘抄笔记:摘抄美文、抄写词句、记录心得;剪贴报纸。每周四早自习汇报一周摘抄剪贴所得。每一学期末,学生都有不小的收获。每周的作文课,即是作文引导课,又是信息课,利用课堂15分钟要求学生将自己新发现告诉大家,或评议身边的人、事、物。每天要求学生晚上看电视新闻,记下两条最新、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新闻。并利用课前一分钟让学生说一说。如:“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潮的壮观场景”,“世博会的精彩展示”等这些信息,使他们“处于一室之内”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用这样的小插曲,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性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为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性活动练习时,及早布置工作,把班级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合作练习、活动参与。记得为了配合县环保局“爱我家乡”征文活动,我及时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谁不说咱家乡好》。把学生按旧城印象、新城风貌、家乡小景、塞上故事、平罗逸事等几个环节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没想到短短一周学生收获着实不小。颇令人感到孩子的可爱、教学资源的丰富。
其实语文课堂的拓展是最丰富的。一个边塞诗的欣赏,可牵连其他边塞诗的诵读;一个场景的描写,可带动出相关场景的描绘;一句话,可带出种种多的联想与续写……语文教学的工作承载着拓展学生的梦想,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责任。
四、拓宽课堂教与学的方式 实现知识迁移
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学会迁移,灵活运用。所谓迁移,是一种以联想和想象为基础的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教师的职责是带学生入门,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尝新的意识。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我就利用课文中的描述,进行读写迁移,课文中这样说:”突然,从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我让同学们想象,大地上有水了,将使怎样一种情景,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大地上有水了,景色可美啦,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草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人和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通过学生们的抢说,可以知道他们对这类迁移练习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由此可见,教学中的迁移训练时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将它与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实施等等进行融合,让它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而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经过有效的整合,原来的语文学科教学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整合是一个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双向驱动的过程。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有效整合的想法。
(一)有效整合加大了信息量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蕴涵着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信息,视觉的触摸产生的效果绝对远胜于文字的表达,动态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记住了故事的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些媒体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对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七颗钻石》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水罐五次不同的变化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实了学生学习的各种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点.让学生以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读中。这样,就拓宽了学生视听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二)有效整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凭借网络的优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上网络教学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等等,在探究的实践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入地了解,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网上答疑等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整合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重难点内容,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对它的情况不了解,我出示了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在网络上对西沙群岛的图片等信息进行简单搜索,使他们对丰富的特产和美丽的景色有了深入的了解,身临其境,再结合文章的自主研读与教师的引导分析,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让他们很快理解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效整合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能力、思维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的困难和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误区,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将整合的误区总结如下。
(一)对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很多教师排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农村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少,或者学校的硬件设备无法支持多媒体教学,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或者无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实,真正的整合是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从而确定需要我们了解哪些技术。如果自己的技术无法完成,可以选择和其他有能力的教师合作进行。总之,不要让技术成为整合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和思想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我们都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用教师的智慧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教学资源应用上的误区
部分教师对网络资源过于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未使用网络等资源,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过分重视助教的资源建设,从而忽视了助学的资源建设。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一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资源都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仅限定一定是数字化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应用,让教学资源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四)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误区
学校忽视校园网等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缺少平台的支撑;学校建设资源的比例严重失调,忽视了教师培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高,导致整合无法有效实施;部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只重视技术的培训,忽视了教育理论层面上的培训,导致整合缺少理论的支撑;更有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上信息技术课,纯粹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应该将信息技术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师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