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5 22:2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实习生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职校学习,一定要学到一技之长。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职校班级期末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校班级期末总结范文一:1.(1)本学期,学校政教部门加大了对班主任的学习、协管、培训力度,加强了对班主任的管理与考核,通过值日制、周日下班、坐班制等进一步明确和加强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育人和责任意识,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组织班主任参加理论学习,帮助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生会、班委干部学习培训、每月学习讨论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组建了多支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校园文明监督岗、校园夜间巡逻队等学生管理队伍,在学校卫生、早操、就寝、纪律等方面检查和督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范围。
(3)加强宿管队伍建设。我们每月定期对全体宿管员、宿舍的学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召开宿管员、寝室长、寝室纪律卫生检查小组人员经验交流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班主任联系学生寝室制度,要求班主任每个月下寝室一次,并作好有关记录。政教处不定期深入学生寝室了解、检查学生寝室的各项工作,并进行先进寝室评比,组织文明寝室图片展,充分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基础道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坚持国旗下讲话,开展创建文明寝室和文明教室活动,通过校文明监督岗的检查和督促,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赏罚分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抓好学生“师表”形象,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把它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活动,塑造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推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建设,促进广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本学期继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演出和展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志愿者到城西社区、松阳联通公司参加志愿活动,积极参与到松阳当地的文化活动建设中去;广播台、《团讯》继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宣传和报道了校园内的好人、好事,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校长全面负责、保卫科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日常管理中,实行了重大事件汇报制度,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政工干部、全体班主任的通讯信息向所有学生公开,以确保重大事件信息渠道畅通,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坚持安全工作巡查制度,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特别强化学生的防火、防毒、防爱滋病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共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4、表彰先进,扶贫帮困。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本学期继续表彰了一批先进。做好奖学金评定工作,按照奖学金有关条例,评选出了集体和个人奖学金,及时进行了发放;做好07届毕业班优秀毕业生推荐评比工作,共评出省、市、校各类优秀毕业生90余人;做好2006年度省、市级三好学生评比工作,评出省、市级三好学生20余人;完成了校本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推荐评比工作。以各类学生先进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的评比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好学上进。同时,用帮困助学的“爱心桥”搭建贫困学生的求学之路。本学期我们完成了学生学籍档案、特困生等有关数据的采集、审核、申报工作,为117名一类、二类贫困学生争取了省财政厅发放的22万多的补助款;我们又修订了学校助学金管理制度,扩大了贫困助学的范围,提高了补助标准,为100多名贫困生发放了近4万元的补助款,为优秀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五、强化质量意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期继续组织进校3年内的新教师上好公开课,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6月份选派语、数、外共6名老师前往省重点中学——松阳一中听课学习,为下学期艺术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作准备。同时以课题、科研为抓手,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改,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学习进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2、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要求抓好课堂教学四大环节的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本学期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会议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继续抓教学常规、秩序,日常管理,教学部门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开展一些经常性的教学常规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反馈,促进课堂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召开了学生座谈会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民意测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针对我校的特点,继续狠抓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双休日、兴趣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等方式,加强了对学生英语、计算机、三笔字、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个人基本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圆满完成教育实习工作。
本学期教务部门重点开展了07届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此次实习共设立了4个集中实习点:松阳集团学校2个点、古市小学、遂昌实验小学。实习前请数学特级教师何竹强、音乐特级教师姚丽雅、语文学科带头人、丽水刘英小学副校长陈旭峰作了专题讲座,实习期间每个集中实习点加强了带队老师力量的配备,严格管理。由于学生自身谦虚、努力,加上实习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实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每个实习生都开了一堂公开课,受到了好评,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月中旬,099、0910幼师班升学考试结束之后,分散到各地幼儿园进行为期3周的教育实习。
4、抓好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
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各类考试较多,教务处在安排学科专业水平较好的老师授课的同时,积极抓好晚自修的利用率,抓知识的普及率,抓差生的学习。本学期继续实行语文、数学、英语的月考制度,调整“五一”放假时间,为全面提高三升四升学考试的成绩而努力。由于生源基础较差,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为下一届幼师应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抓了补考、普通话补测、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补考、三笔字过关等考试。
5、加强科研管理。
本学期,继续执行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量化细则,使我校职评工作更规范、科学、合理,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一学期以来,共有10余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六、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1、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
后勤服务部门能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及时解决教职工和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员工上班签到制度的管理。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后勤管理人员能经常深入寝室、教室、公共场所等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继续加强了对校产承包责任制和校产遗失、损坏赔偿制度的落实,进行了全校性校产清查核对,加强了校产的管理,提高了使用率;狠抓了部分学生欠费清缴工作,本项工作总务处、政教处、教学部、班主任层层落实相关欠费管理措施,效果较好;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确保师生正常用餐,完善了责任承包制度,严格了内部职工的考核制度。面对今年粮油价格全面上扬的形势,能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成本,提高饭菜质量,确保饮食卫生。并充分发挥膳管会作用,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采取措施,落实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的艺术教育、特殊教育领域得到了传播与推广,并逐渐渗透至普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而高校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突出的应用性特征,旨在为酒店行业培养符合其需求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然而,各高校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甚至师资队伍的建设等诸多方面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但收效甚微,专业人才的就业仍局限于基层服务岗位。因此,笔者旨在以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探讨现行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从中发现新的路径,为本科层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启发思路。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在此项理论诞生前,单一智力构成理论曾长时间的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意即人类的智力是由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整合构成的,最终反映出人类的聪明程度。虽在此之后,有众多学者探索着二维、三维等多重智力构成的相关理论,但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并在界定该定义的基础上,于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正式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即人至少具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1]。至此,多元化的人类智能的构成理论和实践检验成果逐渐展现在学者和教育者面前,在各层次的教育学领域中不断发挥着独具影响力的作用。我国教育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识多元智能理论至今,在艺术教育领域、特殊教育领域都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随之,在普通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教育中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今天,针对高等教育的探讨越来越多,多元智能理论也渐渐作用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与研究范畴中。
二、现行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构成
各类高校设置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旨在为酒店行业培养符合其岗位需求、具有成熟的基层服务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虽强调本科层次的理论性,但用以积累基层经验的实践教学必不可少。通过设计不同类别的实践性课程,使之共同构成酒店管理专业由局部到整体、由课堂至课余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由纯粹实践性的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和课余的第二课堂实践环节三部分构成,其中,以前两个类别所占的比例较大,第二课堂实践环节由于受到教学理念、场地、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与差异的影响,在本科类院校中所占比例尤其少些。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现状
三个不同的构成要素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推动着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运转,这一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各本科层次高校中的运行方式为:第一,通过所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实现每一门课程的模块式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们逐步形成对酒店管理的整体框架及主要构成要素的分解性实践体验;第二,通过第二课堂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专项实践应用能力,并伴随着主题内容的专业化、深入化,逐步将单一实践转变为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锻炼;第三,通过不同形式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将之前的零散模块整合起来,在见习和实习体验中,融合过往不同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中涉及的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各项目活动经验,最终构成完整的实践体会,并在此过程中积累行业经验、熟悉行业运行模式、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实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终极目标。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虽因不同本科院校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具体开展形式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该体系中的内容、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基本趋于成熟稳定,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体现出实践性与创新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将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宽泛化,使之更加能够准确地满足酒店行业的用人需求。但是,“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目标却迟迟不能实现,以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审视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发现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狭隘性影响管理意识的引导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我国逐渐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且这些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均有明确要求,但无论是宏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是微观的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在设置时会更多的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将学会什么技能、学会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作为重要的学习目标,因而引导学生们进入被动学习的误区,欠缺主动发现、质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在酒店管理、尤其是中高级的管理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而非被动地被宾客投诉,才能实现前馈控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解决,不断编织出完整的管理网络。
(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影响对学生不同角度管理能力的发掘
尽管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但完成实践教学目标所依托的课程却较为局限。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成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实践教学体系下薄弱的两门“专职”课程,且在部分院校中仅有的两门课程教学还流于形式。这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多元化智能表现的理念刚好背道而驰,通过简单的两门课程、甚至是缺少精心设计的形式化课程,能够表现出的每个学生的亮点极为有限,因而不仅会影响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判断,更加会因片面认识削弱学生对酒店行业的积极性,相当于在酒店行业与专业人才的双向选择通道上设置了障碍。以笔者在2014年进行的一项内蒙古高校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与行为调查中的相关数据表明,影响学生初次就业选择的个人因素中,实习经验以27.06%的比例位居第二,仅次于占44.70%的个人兴趣因素。由此可见,仅以形式单一的一、两门实践课程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势必会影响实践的效果。
(三)教学形式的大众化影响个性化管理特质的培养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时代使得高校的教学现状都呈现出集中化、大班型,这也必然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少停留、满堂灌现象,真正能够将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分配至每一个学生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因此,无论学生的特点、潜质如何,同样的课程,不同的班级、年级,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都以相同的形式,泛泛而谈。突显出了那些语言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表现力较好的学生群体,而具有其余特质的学生却不能在形式相同的若干门课程的实践中准确地表现自己,在见习、实习活动中,亦是如此。
(四)教学过程的浅表性制约学生对管理层次的探索
课程设计,是教师对待课程的态度、能力、创新性的直接体现。只是一味地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讲究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仅实现了目标的三分之一。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如果仅达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目标,学生们达到的亦仅为基层服务岗位的专业水平,始终无法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达到中高层管理岗位的要求。以专业见习为例,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开展此课程时,仅带领学生进行浅表性的行业参观,走马观花式地了解酒店基层服务岗位的工作状态,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也就只能停留在片面的对客服务印象上,无论对下一个模块的实践,还是对日后整体的专业实习都会带来狭隘的理解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的局限性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创新作用
因为实践教学形式的大众化,过多的个体在同一形式下开展实践活动,首先导致了教学评价的大众化局限;其次,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过于传统,导致只有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标准与要求顺利完成教学实践,才有可能在课程评价中获得优秀的评定,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就事论事式的教学评价,从客观上打击了学生展现综合智能的积极性,缺少对实践教学中对联想式学习模式的鼓励,实际上就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否定。以专业实习为例,只有在实习中遵守纪律、勤劳刻苦、顺利完成岗位既定工作才会在此门课程的评价中获得肯定,相反,利用专业实习中的观察与思考,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却并不能在任何一门课程的评价中获得优势,甚至利用专业实习中的经验积累实现自主创业,甚至会被扣上不务正业的“头衔”,进而影响专业实习课程的评价成绩。因此,教学评价的局限性无形之中削弱了实践教学能够激发的潜在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对管理能力提升的初步尝试。
四、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途径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在确保完成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酒店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必要进行优化调整。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多元化
实践教学也应同理论课程一样,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基础,将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专业能力是核心,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是保障。其中不仅包含了酒店行业基层服务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要素,更能够通过专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挖掘不同学生个体的智能特质、创新才能,更加有利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化。
(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多维度
1.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原有的三部分实践类课程的内容进一步优化,使实践课程的设置渗透至四年的教学中。例如在大学一年级的酒店管理概论等入门课程中设置见习实践环节,带领学生们初识酒店行业,形成感性认识;大学二年级通过设置关于前厅或餐饮等核心运营部门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们熟练掌握酒店主体运营部门的岗位实践;大学三年级设置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和管理岗位专业见习,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酒店二线运营部门和部分管理岗位的岗位实践;大学四年级安排专业实习,并将之分解成服务岗位实习与管理岗位实习两个阶段,准确引导学生将之前的零散模块整合化。2.注重课程群式的实践课程设置。运用系统化的理念,将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成若干其所必备的能力与素养并进行逐条罗列,围绕每一条要素设置一个课程群,当每一个课程群的课程修读完毕后,学生必然掌握某一类技能或某一类管理模式,若干个课程群全部修读完毕后,人才培养目标即能够实现。同时,学生也可在选修课程中根据自身智能特点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集中修读某几个课程群内的课程,也能为职业规划的实现做好课程支撑。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形式的设计应在逐层深入
中关注个性化在实践课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围绕每个课程群实现多重教学目标循序渐进、逐个击破的教学过程设计,将专业实践从基层服务岗位拓展至管理岗位、从一线拓展至二线,为学生在行业内的中高层管理岗位就业积累实践经验;同时,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渗透,更加有助于每个学生主体在基本智能要素的发展,并且更加有针对性的发挥个人所长。而为了实现教学过程设计的效果,实践课程或环节的教学形式应基于学生情况注重创新。1.项目化教学法的运用。将各实践教学环节或任务以项目管理的思路组建学生项目团队,开展项目活动,贯穿项目管理,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以团队协作的形式、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更加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认知自我,找到自身的不足,亦能在团队中发挥出个性化的优势。且这种团队工作状态在酒店行业中尤为常见和推崇,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职业素养。2.能力本位教学法的应用。能力本位教学实质上是能力的整合简称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是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2]。它强调某一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的实现,并在这一理念下,主张课上课下的情景教学训练,将情景模拟的全过程交由学生进行,教师仅负责情景的设定、任务的分配,以及效果的评价。在这样不同的情景设定中,或在同一情景的不同学生演绎中,学生可充分展现个体或团队特点,也能够达到同一工作岗位多重能力提升的目标。(四)教学评价的设计应具备广泛性实践教学本就属于灵活的教学体系范畴,因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就不宜过于呆板。评价的标准可结合实践效果、创新性、团队协作与管理、实践总结的深入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除了在校的任课教师外,实习和见习的酒店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也应成为重要的评价团队组成部分;而评价方法也应在注重定性评价的同时将以上标准细分量化,既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又易于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和团队的不足之处,进而确定日后努力完善的方向。同时,实践教学评价的结果应与学生的奖惩体系挂钩,尤其侧重激励措施,例如将评定的优秀实习生与学生的就业岗位提升相挂钩,鼓励了优秀的学生选择在行业内就业,也为其就业岗位的层次提升奠定了基础。
总之,实践教学体系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本科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否更加准确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在酒店业转型且加速发展的今天,除了酒店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思考如何能够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作为肩负着社会责任的各高校,更应主动顺应社会及行业需求,为长久困扰着供求双方的、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难题寻找多角度的解决办法。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的思路,也希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存问题。
作者:包永宏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245.
[2]李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旅游高等教育研究[J].时代人物.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