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展望论文

科技展望论文

时间:2022-03-11 11:3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展望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展望论文

第1篇

论文的参考文献不是胡乱瞎编的,它是有准确的文献出处和标准的写作格式要求的,那么要怎样写参考文献才是标准合格的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做个借鉴。

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冯兴国.探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环保节能设计[J].门窗.2012(05)

[2].胡素艳.建筑节能与节能门窗推广措施[J].辽宁建材.2011(03)

[3].郑博;杨杨.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4]李文雅建筑装饰中的绿色节能理念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5]陈秀英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与节能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冯任军.现代建筑中的传统装饰手法[J].文艺研究,2009,(10).

[2]赵志文.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

[3]彭璐.浅谈建筑装饰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J].科技信息,2009,(36).

[4]冯任军.现代建筑中的传统装饰手法[J].文艺研究,2009,(10).

[5]刘毅.浅谈“四节一环保”理念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资讯,2015,(16)

[6]龙源,李瑄,李怀玉.对重庆地区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路线的探讨[J].重庆建筑,2013,(02)

建筑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程立峰.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J].民营科技,2007(09).

[2]汤玉峰.浅议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文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

[3]王涛.当前我国建筑设计民族传统的传承及问题[J].华中建筑,2011(07).

[4]糜莹.浅谈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10).

[5]何仕发.环保节能技术在建筑装饰装修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6(1).

第2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竞赛;创新能力;培养

数学建模有利于将数学理论付诸实践应用,在各行业中作用巨大。大学生数学建模教育的实施,也是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要求。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也有帮助。研究如何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高校组织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对创新型大学生的选拔机制进行完善,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实战平台。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鼓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通过竞赛实现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竞赛的开展主要分为初期选拔、暑期选拔以及赛前选拔三个阶段。

1.初期选拔阶段。高校于每年的4月开始进行初期选拔的筹备工作,在5月初开始进行动员宣传,采用张贴海报及制作展板等形式进行文件的,全校级别的数学建模竞赛于6月份组织开展。随着近些年数学建模竞赛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高涨。数学指导组教师一同进行竞赛论文的评审,遵循一定的评审原则,保证评审的合理性、客观性。获奖人数根据参赛总人数进行合理设置,通常约占总人数的50%。经过校级竞赛选拔部分善于创新的学生进行暑期培训。整体而言,数学建模竞赛具有较大的影响,涉及较多的学校与学生,学生从中也可获得较大的好处,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

2.暑期选拔以及再次选拔阶段。高校通常在8月开始着手参赛学生的建模专题培训,合理制订数学建模专题的培训计划,对竞赛知识内容进行科学编排,保证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的均衡安排,使指导教师的教学优势得到发挥。课程组按照大纲的指示,进行年度教学计划的科学制订。教师也可一同进行备课,以全国竞赛出题为中心进行探讨,促进学生竞赛能力的提高。

在短期集训课的学习完成后,对参训学生进行再次选拔。此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将十分强烈,选拔竞争也十分激烈。数模指导组教师需仔细考量选拔的结果,一同进行各小组学生论文的评审,善于发现创新型学生,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待各个参赛学生,最终选出享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资格的学生,并且对这些学生的组合进行优化。

3.赛前再选拔以及模拟训练阶段。高校在8月下半月进行赛题模拟训练,模拟训练的要求遵循全国赛的标准,频率为5天一轮。指导教师此时需要在指导工作中投入大量心血与实践,做好学生的指导与点评工作。学生根据全国赛的标准进行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阅和点评。各小组可选出一名代表作点评,讨论汇报工作,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此时学生的讨论将十分激烈,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结果也将逐渐浮现,数学建模理论也逐渐实现提升。

二、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分析

1.大学生参赛积极性高,参赛成绩较为理想。通过以上方法,大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参与十分积极,成绩越来越理想,创新能力也得到阶段性提高。近些年,大学生参赛人数持续上涨,上涨幅度甚至将近20%,学生的参赛成绩也达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挑战杯活动中的参与也同样热情高涨。这些学生凭借数学建模竞赛,实现了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2.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数学建模训练的作用下,大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数量观念,能够对事物数量及其变化进行敏锐观察。并且,数学的严谨推导可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思路更加清晰,可以轻松地应对各项事务,使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使数学理论能够付诸实践,从而使大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十分有益,并且能使学生其他素质得到提高,如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等。高校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数学建模竞赛,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此途径中得到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发,郝继升,马燕.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40-43. 

[2]李宝萍.数学建模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143-144. 

第3篇

关键词:变电一次设备; 设备检修; 安全运行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58

当前社会各类科技在不断发展,电器、电力设备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电力供应安全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电力企业必需严肃对待电力检修工作,以确保变电一次设备的安全性。本论文重点阐明有关变电一次设备的基本常识,并讨论安全方面如何管理变电一次设备,为进行电力管理提出参考依据。

1 进行电力检修的重大意义

检修变电一次设备,可以简单的说成:在检测变电一次设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诊断得到最终结论,从而对故障进行及时的预防、控制与修复。同时对检修的工程内容和检修的r间也进行适当的安排。检修电力状态重点内容涵盖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变电一次设备的检查和判断、以及检修分析和决策。监测设备的状态是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最基本的步骤;状态监测是进行变电一次设备检查判定的依据,全面考虑设备历史信息,采用神经网络和系统等先进技术来判定设备运行状况。最终,对变电一次设备的监测实际情况和该设备历史信息,采用神经网络和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来具体分析判定变电一次设备的真实状况。

2 变电一次设备

(1)开关设备。全部电力系统的开关可以直接被断路器控制,断路器传输出稳定的电流,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断路器自身会断开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根据断路器应用方式分成低压、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起到非常好的隔离作用, 可以确保顺利完成电路检修工作,所以高压开关装置经常搭配隔离开关使用。但是隔离开关没有灭弧功能, 电力公司大多把短路保护设备与断路器联合使用,补偿了隔离开关不能保护短路和电流超负荷的短板,进而强化了保护电力系统的效果。

(2)变压器。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也是其中重要设备,他的主导作用是在变电系统中将一个交变电压值转变成另一个交变电压值,用这样的方式提升了电力传输效率和配电的效率。变压器还具有其他作用,如完成阻抗、相位、以及交流电表数值的转变。变压器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电力系统当中,但是各种使用方式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3)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作用就是将大电流高电压转化为小电流低电压,这种设备也具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作用,它在这方面的工作原理相似于变压器。互感器可依据相应标准,对主线上的电流或变电一次设备实施转换,以此实现保护电能表和继电保护装置等设施的目的

3 检修变电一次设备

(1)开关设备的故障与检修。开关装置管控全部变电设施电路的导通和截止,在整个变电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监测供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就是变电一设备开关的作用,在电路出现断路或是短路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切断电流,确保其余电路可以正常工作,把电路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可是,开关设备在实际运行当中也时常会出现问题,例如电器方面或机械方面的故障等,出现这些故障会对正在工作的变电系统产生威胁,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出现上面两种故障,包括开关内部器件绝缘、断路、接触不良等,所以,要确保开关装置正常工作就要使用科学的检修方法。在现场检修当中,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检测开关中回路里的导电电阻,观察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注意内部触点的磨损和碳化情况;2)测试开关耐压状况,注意看接口位置的真空灭弧室是否产生飞弧;3)检查开关线路是否老化;4)短路或断路整体或局部线路,注意观察各处开关能否正常工作,及时更换问题开关。

(2)变压器的故障与检修。变压器作为变电一次设备的重要组成,其工作可靠可以确保整体变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变压器主要由绕组和铁芯两部分组成,变压器的一次、二次绕组都是围绕铁芯缠绕的,绕组线圈采用绝缘铝线或铜线通过数次缠绕形成;铁芯是采用钢硅片组成一个闭合电磁回路,它有非常好的导磁性。变压器的工作当中,铁芯有很大的作用,整个变压电路磁通路都被其掌控,就像是人的骨骼支撑整个身体,所以,在检修变压器时,要检查绕组线是否减少以及铁芯位置是否正常,及时调整维护。变压器还有一方面重要的检修,是检查其内部油的质量及油温度,要留意油的最高限值,可以采用红外线测温技术检测变压器上层油的温度,并且依据变压器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分析测试得到的油温与变压器内部实际油温的差异。测试油温度时,检测人员要将实际工作经验与科学的测试油温的手段相结合,提升检测油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检测油质量时,需要先检查油面的高度是否超过标准线,如果油面高度出现异常上升或下降现象,要及时研究导致油面异常的因素,外部原因可重点考虑环境温度、外部风力等,而内部原因可以检查阀门是否松动、是否漏油等情况。在当前变压器检测中,大多采用检测油内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的技术,检定变压器油吸收的气体,从而快速查到故障原因,及时对故障位置进行处理。

(3)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故障及其检修。电流式互感器容易受到较低的二次阻抗的影响,假如电流互感器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发热等现象,技术人员要立刻断电,同时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二次侧开路放电问题和负荷参数。

电压式互感器容易发生保险丝熔断现象,且会伴有冒烟、有放电声、发出焦糊气味等现象,严重时电压互感器的壳体和连线间会发出电火花引燃漏油。发生此类故障时,检修人员必须及时给电压互感器断电检修。一次或二次侧保险丝发生熔断时,假如提示发生熔断的报警灯没亮,就表明接地电压为零,这个时候,检修人员要把设备的隔离开关断路,检查外部周边设备是否有故障,并且检查二次保险以确保安全性。

4 结论

确保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工作,是电力体系极为重要的环节,变电站一次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不但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更关系到用户在使用变电一次设备时候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加强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导向;学术型;专业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27-02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

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得招生规模也相应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家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从最初的注重学术型科学研究工作者培养为主逐渐向学术型和应用型并重转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及其办学的多形式、考生来源的多渠道、学科专业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更趋于多元化,既重视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又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差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科研经费投入日益增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需要培养具备什么能力的研究生,这是每一个高校科研工作者面临且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们正培养出越来越多擅长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所谓学术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希望招到更多善于思考、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尽管我们国家的培养目标一直以来是希望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并重的人才,但是我们现行的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整体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呈现愈加强烈的趋势。

三、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经常会听到有研究生抱怨:短短两年多时间,他们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在实验室参加科研项目,项目开展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又无法深入,然而为了顺利毕业或者评选奖学金,还必须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做出多篇垃圾学术论文。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呢?到底攻读研究生是为了什么,又能学到什么或者说应该借研究生学习这个宝贵的机会,最终应该使自己具备哪些能力呢?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我们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恐怕也未必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过。事实上,笔者首先认为作为研究生,不管将来是否继续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前行,既然今天选择了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条路,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要竭尽全力完成好这个工作,通过完美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即便单纯只是想取得个所谓的硕士学位高学历,也必须好好的做。至少要做到在研究生期间,珍惜实验室提供的系统性科研培训机会,通过系统性科研训练,培养个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等,通过撰写学术工作报告,锻炼自己深层次分析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能力,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特有的独立思考方式,千万不要浪费了这个高学历锻炼和证明自身能力的绝佳机会。从我们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角度出发,我们也有义务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尽可能多的提供给研究生这些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并最终帮助他们获取、培养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我们正在培养什么类型的研究生

前文已提及,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高校科研任务日益增加,大项目、大成果各层次出类拔萃的人才大量涌现,这些固然值得我们为之欣喜。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随之而来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首先,科研经费与研究论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评价指标,也是大多数高校每年考核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在学术界流行的“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死亡)也很好的诠释了学术的重要性。诚然,基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发表,就无法被科学界的同仁知晓,封闭的、未被同行认可的研究工作也就丧失了其最重要的功能――作为人类共享的新知识推动人类科学的共同进步。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科研体系往往不是这样的,而是走向了另一个可怕的极端:高校科研工作者大都处在课题申请与的重压之下。因为根据目前学术评价体系的基本规则,没有发表足够多的学术论文通常无法在各类项目申请中胜出,没有经费的支持,研究人员自然也就无法继续开展科研工作,也就相当于从科研舞台上逐渐的消亡了。其次,发表一定数量和档次的学术论文也是研究者获得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科研环境下,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的一线主力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最直接的冲击。随便查阅一下便会发现,各大高校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核心思想就体现在研究生想毕业就必须,而且的数量和档次越来越水涨船高,从最初的核心期刊到SCI、EI、ISTP三大检索,再到SCI收录,最后发展到会议论文不算数,从最初的中文期刊到外文期刊,最后发展到高影响因子期刊。各大高校在这方面大同小异,研究生在校期间优秀与否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与学术情况直接挂钩。各大高校制定的奖学金评定评优标准也大多类似如下:“第一作者,全国性学术会议1分,国际学术会议2分,核心期刊2分,等等”。因此,可以说我们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在导向上偏重于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型硕士,过于强调学术,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为社会生产主力军的能力培养,并且没有注重培养他们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应该具备的其他能力,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残酷真实的研究生培养现状。

可喜的是我们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研究生培养目标差异化,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两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与方式上有所不同。学术性学位偏向于学术研究,重理论,主要以培养科研人员以及大学教师为主;专业学位则偏向实践,重应用,其教育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紧密联系,获得此种硕士学位人员一般是从事社会工作并具有一定职业背景。两者在教学内容、要求以及方式方法上也相应有所调整。目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落到实处,这需要教育的每个参与者共同积极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五、研究生培养导向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社会需求来讲,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单位最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人才呢?通过与部分企业人事招聘部门沟通,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希望高校能够为他们培养更多接地气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撰写高大上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我们一贯遵循科研活动必须源于需求,引领发展,因此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我们也必须要作到与现实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在重视基础研究,培养部分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培养研究生个人其他方面的发展,锻炼提高研究生个人在工程技术问题中独立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将会无用武之地,我们将来的科研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而惨遭淘汰。尽管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眼前可能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考核评定压力,甚至会付出更多,但是我们必须舍弃一些,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培养我们的研究生,让他们具备更多社会企业所要求的更接地气的能力。只有这样,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个人的科研活动才能更好的与社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科研拥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制定层面,政府大力推进各级产学研,鼓励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与企业更为高效融合,也必须针对现行高校研究生培养制度,适时调整出台更多与时俱进的切合实际的政策与举措。比如说,青年科研工作者必须与当地相关企业建立联系,脱产或者半脱产实习一段时间。只有实实在在的立足实际生产,深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着的真正科学研究,同时我们还要敢于大胆的调整自身的科研工作方向和定位,尽可能从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解决从实际问题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充分理解消化科学问题,反过来指导实际生产,而不是每天从事所谓的科研工作。只有我们自身科学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实际生产,才有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我们每一位高校工作者息息相关,一旦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科研工作道路会变得越来越宽,同时研究生教育也会越来越契合实际。

参考文献:

[1]魏芳,周蓓蓓,王全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机制的探索和改革[J].品牌,2015,(06下):297-298.

[2]刘影,陈海宁,孙长颢.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素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下):160.

[3]刘珊.浅析当代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科技展望,2015,(23):282.

[4]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5):83-88.

[5]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7):15-19.

[6]高磊,杜朝辉,刘明柱,高存功.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偏差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38-40.

第5篇

【关键词】团队建设;大学生;科创;实践能力

一、背景

目前本科教育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大学生科创能力不强,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的情况,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向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远大理想等问题。

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应该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精神。目前传统的课本教育,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发展的关注,学生大都是专注于课本、作业与考试。

二、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思考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当前普遍提及的“创新”一词,来源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1883― 1950)在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就被称之为创新。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创新是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素质。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有着很大的益处,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科技进步也有着补个替代的作用。

三、团队建设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于团队的定义目前有多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团队是指由组织中的正式关系而使各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在行为上有彼此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心理上能充分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有相互归属的感受和协作精神的集体。也有学者提出,团队是由这样一些个体组成,他们因任务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团队成员认可自己归属于该团队,外部人员也视这些个体为该团队的成员,这些人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组织绩效目标。

团队作为群体的一种高级形式,它经历了由传统团队到创新团队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团队的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吸取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元素而形成新的创新团队。而创新团队,就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有共同目标、能相互承担责任而又自觉能动的进行创造性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正式群体,团队的成员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没有权威的解释,通常解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互补,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技人员所组成的研究开发群体。

关于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同样没有形成一个正式概念,只是从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但对于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是普遍认同,就是创新团队的建设,对于团队中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好的创新团队,可以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发现和抓住创新机会,萌生和形成创新方法,启动和完善创新思维,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二)好的创新团队,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好的团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动力,在思想碰撞中夯实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的学生创新团队,也可以激发指导教师的发散思维,令其可以更高效、有创造性的制定团队计划,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新团队建设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都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第一课堂团队组建未成气候。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团队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课上交流很少、讨论少,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教育辅导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各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和授课压力都很大,无暇顾及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毕业论文能和导师讨论问题外,很少有时间接触及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而一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科研。

第三,本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应赛”形式多。很多学生因参加比赛临时组队,团队在赛前准备不足,赛后曲终人散,没有形成持续性的交流活动。

第四,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教师的引导、帮助。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地下”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

第五,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

因此,要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就需要从以上几个问题入手。

五、学生创新团队的建立

在分析了以上几个问题之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组建了包括机器人爱好者协会、机器人竞赛队等学生创新社团。该团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团队是学生自发组成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它是由多个专业的同学,因为某种兴趣爱好,在课外进行科技创新的活动,并且是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

(二)该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参加各种科技竞赛。以全国“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小车比赛等综合类科技竞赛为龙头,以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专业类竞赛和各类单科类学科竞赛为载体,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

(三)该社团也是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社团包括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竞技机器人实验室、科技转化小组等多个部分组成。

(四)该团队也是以组建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课题组,老师申请成功的科研课题,在教师主导下从事科学研究。这种形式在重点大学往往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也有较多参与。

(五)该团队也同样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团队中的几大部分队员,都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团队中分为多个小组相互协调完成,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学生创新团队的成果

在近几年的竞赛以及学生培养工作中,以机器人竞赛队、机器人爱好者协会为依托的学生科创团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包括:2011年全国服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项二等奖,多项三等奖;2012全国服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两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同年的全国篮球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13年RoboCup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社团中申请成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队员比例高达80%,并取得了专利以及论文。

在社团活动中,机器人爱好者协会多次参与市级科技展示项目,在向大众展示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提升了队员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机理队员的求学精神。

七、展望

作为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实践中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也尚处于刚刚起步状态,还存在无数有待探索的未知领域。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本文只是在现有的模式上,对于学生科创团队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关于如何通过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发展对策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 方祯云,龚桢,郑小林.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5(09).

[3] 傅世侠,罗玲玲.建构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何跃,徐小钦.现代科技与科技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键词:发展概况;城市建设;园林绿化;

1 城市园林绿化科技发展概况

根据城市类型,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提 出 科 学 决 策,选用合适树种。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园林风景建设的科学依据和客观规律,更好地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及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经营管理问题,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合理开发利用风景资源。同时系统地总结研究我国园林建设的经验,整理研究古典园林遗产,继承优良传统,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中国园林艺术新风格和理论,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2 城市园林绿化科技发展的规划

会议经过讨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科研课题,进行了分工。提出按以下三种类型进行:一类是由各个城市提供经费,组织研究的课题,如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选种、育种和育苗技术的研究等;一类是由有关城市提供经费,按地区组织协作或与相邻学科的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协作的课题,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对环境保护作用的研究和园林机具的研制等;一类是由国家提供补助经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研究的课题,如园林植物的区域性规划,中国园林史的编写,风景资源的调查、评价,园林科技情报的研究等。各地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着重解决园林生产、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

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以下技术政策,作为指导、监督、检查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发展方向的基本政策依据:

第一:要根据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及方便群众游憩等多种功能的需要,对城市绿地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规划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力争在规划期内实现;城市的新建、扩建、改造都要按指标规定建设足够的绿地。

第二:要千方百计地增加绿地面积,规划的绿地不得改作他用。现有绿地不得侵占,侵占的要限期退出。搞好园林植物规划和种苗生产规划,加强引种育种工作,规定的苗圃面积要有保证,尽早基本实现苗木本地自给。花草树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外地树种应经过试验,不要盲目推广

第三: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种植、养护、管理水平,发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植树、种草、栽花,积极发展各种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使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尽快绿化起来,逐步做到市区没有的地面。

3 园林绿化技术成果

3.1 园林植物研究方面

(1)城市绿化树种区划规划

此项研究是在综合分析区域自然地理、气象、土壤、植被等基础上,根据我国“三大阶台”的地形特征和400mm等雨线,将全国分为干、湿两大区域。以30年极端最低温度的平均值为指标,垂直分布以相对高度100m为指标,将全国分为10个大区、20个分区。共收集整理4650多种园林绿化树种资料并建立了数据库,可查询各树种的分布、性状和生态环境要求等200项内容。该项研究历时10年,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为我国各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对树种的选择、树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了指导作用。

(2)草皮地被植物应用

在草坪栽植技术方面,已研制成功无纺布植生带、“地毯式草皮”,方便运输,便于栽植。同时还进行了坡地强制绿化试验,在60至70度的斜坡上用喷植法施工种上草皮。在足球场直播结缕草的试验,也获得了成功。在北方城市,通过引种试验,成功地栽植了冷地型草,延长了草坪的绿色期。在华中、华东、西南等地,也开展了草坪地被植物的试验研究,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实地引种观测等方法,筛选出一批适合南方地区的草种、地被植物。

(3)育苗技术

为了加快育苗速度、发展苗木品种,各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育苗。有的北方城市采用自控电热温床新工艺,解决了繁殖常绿树幼苗越冬的问题,比露天育苗缩短了8个月。有些苗圃,应用生根激素,使用塑料棚、温室及容器育苗,大大加快了育苗速度。还有些苗圃,应用全光照喷雾扦插繁殖苗木,生根率一般超过90%。广州在繁殖大叶榕时,把传统的高压和长枝扦插改为短枝扦插,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有些苗圃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珍贵苗木,效果很好。

(4)植物病虫害防治

许多城市的园林科研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八十年代后期,上海、天津、南京、广州、西安等市的园林部门,联合对我国43个城市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天敌资源开展调查。共查出园林植物病害5,508种,寄主1,254种,病原物1,243种;虫害8,265种,寄主563种,害虫3,997种;天敌1,757种(昆虫纲1,239种);采集标本数千种。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园林部门拟定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及实施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5 园林规划设计方面

5.1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园林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正在逐步广泛地应用。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设计手段,可以将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概算等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计算机上校核方案,具有可观性好、修改方便、不破坏原始方案等诸多优点。适用于园林设计的专门软件现还在开发中,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以Auto CAD为基本绘图平台,配合其它建筑用模块和辅助软件,来完成园林设计所需要的平、立、剖面图及透视图、渲染图的绘制。

5.2 园林绿化未来科技展望

进入21世纪,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将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城市园林绿化科技也将出现新的成果。

(1)随着转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等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园林植物育种、栽培等方面,将会出现新的突破。一批抗性强、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好的园林树木将不断出现;草皮的绿色期更加延长,耐踩能力大为提高;花卉品种更加丰富,五彩缤纷。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管理也将变得较为容易,便于机械化操作。这就为创造更好的城市园林绿化面貌,提供科学技术上的保障。

(2)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克隆技术的深入发展,在野生动物移地保护方面也将出现重大突破。大熊猫、华南虎及其它珍稀濒危动物的繁殖数量将不断增加,种群不断扩大。经过野外适应性饲养训练之后,一些珍稀濒危动物将放回自然。在物种保存方面,动物园的野生动物移地保护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在园林规划设计方面,计算机将更加广泛地应用,软件技术不断提高。园林规划设计将变得更加精确、直观、易于修改。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许多方面,机械化作业将逐步替代目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不断减轻。

6 总结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网络,安全,计算机

1.编程在安全技术中的体现

1.1微机基础上的安全控制

在局域网落下,通过IPX协议来实现网络技术对等通信的正常运行,IPX协议具有很大功能,它可以用来支撑网络层数据报接口,支持数据的接收和传输过程,完成用于与服务器设备的连接功能,还可以组成数据和包头。通过数据传输方式和分组的长度来实现包头的编程过程,而数据的分组类别、目的和节点位置都会影响到包头的编程程序。网络号、应用程序、节点及节点位置都会对数据的编程控制有影响。

1.2网卡基础上的安全控制

网卡中的整理存储器可以发送或存储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实现分组编程,用户可以通过网卡中的命令器进行编程,从而可实现对数据的缓冲作用,也可实现对网卡状态的控制。该技术简单、操作灵活,但针对性不够理想,使用范围有限,不可移植。

2.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问题

计算机终端的多样性分布。成就了开放性、互联性的网络模式,这样的网络模式也导致一些病毒和黑客有机可乘,每台计算机系统都具有保密性,计算机系统将信息记录好后并进行对其授权,被授权的信息才可以被检索和使用,倘若未被授权的数据信息被传输,是因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受到了病毒、木马、一些恶意软件等的破坏。

计算机网络漏洞使计算机网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还有恶意木马、病毒等物理侵犯方式都对网络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另外还有一些用户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因无意操作或不小心操作下给网络带来不安全影响,一些不明病毒被一些查询文档携带而被无意下载或打开,造成网络病毒入侵。

2.2网络安全的存在形式

网络安全问题受到威胁的因素有很多,木马、病毒、物理入侵等是一些较为常见的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安全隐患因素。用户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有时一些数据信息被删除、修改或者是入的一些操作,导致使用者的部分或整体数据信息遭到破坏,使用者接收到的是一些被改动发生变化了的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影响。还有一些网络黑客,它们在将正常使用的网络用户数据信息破坏后,在选择一个合法的用户伪装为自己的替罪羊,转而嫁祸于它,成为一个电子欺骗方式。再者,网络用户因自己的需要会搜集大量的网络资源,一些网站会设置相应的授权限制,需要用户在使用前按要求设置帐户密码信息或身份信息等,从而注册成该网站的会员才被授权有资格使用,一些恶意攻击者会跃过网络协议要求而非法入侵,造成非授权使用或访问。

计算机因软件或硬件自身存在的故障也会造成网络不安全,伴随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网络用户只有在自己使用中对安全因素予以关注,并多加注意和维护,尽量减少因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3.维护网络安全使用

小小的软件系统组成了计算机网络,但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像大型机器一样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检测,音乐鉴赏论文才能使网络正常为人们所用,随着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飞速发展,安全问题一直存在,根据大量的经验累积判断,计算机出现问题通常发生在软件和硬件部分。

3.1硬件的安全维护

网卡、交换机、集线器、网线等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的维护很复杂也需要仔细,要想维护好硬件系统,就要经常对网卡、交换机、集线器、网线等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有质量或安全隐患的元件存在,就要及时更新、重装。另外,也要对硬件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网卡的配置与否,能否达到上网的要求,都需要定期检查,硬件的安全,才能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3.2软件的安全维护

计算机的正常顺利使用,很大程度依赖于软件系统,软件系统不同于硬件系统,硬件系统出现损坏可以更换,而软件系统是一个很难的技术开发过程。软件技术的应用首先是要检查网络的设置状态是否正确,服务器及访问地址是否正确等,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后,通过网络协议可以进行网络的认证和设置。

连接网络后,通过防火墙或查杀毒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对干扰网络正常运行的病毒或软件要进行清理,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这与防火墙、杀毒软件这类软件也要定期进行版本升级,以防数据信息的损坏。

计算机硬件系统倘若长时间的不到维护,会影响网络的运行速度,但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网速的大小则于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度有关,若出现数据传输缓慢的情况,则要及时检查交换机或集线器的工作情况。

4.维护网络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网络安全存在形式除了因为硬件的故障或损坏而引发的物理问题外,还与很多人为因素有关。

4.1预防病毒侵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病毒出现的形式和种类都呈现出多样性,复制性、潜伏性、寄生性于一身特点的病毒,给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带来了麻烦,针对大面积肆意泛滥的计算机病毒,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明确了病毒是可以防范和破坏的。一些IT工程师们也根据不同病毒的不同特点开发出了一些查杀软件,但是这些病毒与病毒的查杀软件经过一段时间对抗后,会失去效力,所以病毒查杀软件的开发还是一段漫长的路需要不断提高开发。

4.2防火墙的作用

数据信息在不同的网络、不同的计算机进行传输的过程时,防火墙发挥了它强大的保护功能,防火墙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检测,它可以阻止网络中的恶意干扰,对一些非法访问的网站或网络进行阻止。

除了上述所述网络应对策略之外,也可以安装一些保护、防火、不间断电源等设备进行物理防范,根据网络使用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使用制度。也可以对网络漏洞进行定期修补或升级,或者对一些网络数据设置密码,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被加密,到达接收端时自动解密,将原始的数据还原,避免了不法分子或黑客的恶意侵入。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但因干扰网络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平时在使用时要自己谨慎。

5.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覆盖,它已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密不可分。计算机网络的正确使用,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便利、财富甚至是利益,但若因为网络的安全问题给计算机打来破坏,后果也是不可弥补的。为此,在正确合理使用计算机的前提下,养成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测、维修保养的习惯,开机联网后,现清扫处理下可处理的病毒或恶意软件,确保在一个安全环境下使计算机发挥其优势为人们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 张瑞娟.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思考[J].科技广场,2011,(11):79-81.

[2] 张艳冀.福利彩票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J].科技展望,2014,(19):26-26.

第8篇

关键词:环境地质;废弃矿山;灾害类型;环境灾害则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废弃矿山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是国内现状,而且具有全球性特点。对于废弃矿山造成各种环境地质灾害,应当加强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1、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

1.1环境灾害

(1)水污染对于废弃矿山而言,其引起的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水污染。在开采矿山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改变地质环境,而且在开采过程中会利用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然而,如果矿山废弃,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及防治措施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倪晓辉摘要关键词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生活中对矿产资源的客观需求量大幅度增大,新矿山大量开发意味着废弃矿山增多。实践中可以看到,大量废弃矿山的出现,对本地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状况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废弃矿山对环境地质造成的主要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防治进行探讨。环境地质;废弃矿山;灾害类型;环境灾害则水位必然会随之回升;在此过程中,水资源与废弃矿山中的矿渣、垃圾等接触,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此外,在水流场影响下,被污染的水会影响更大范围、更为深层的水源,因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及其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上世纪陕西黄陵沮河岸,超过40个废弃煤窑因出现沿河塌陷等问题,沿河道的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以致于下游水位明显升高,而且污染地下水从地表大量溢出,该地区形成了沼泽地,部分农田受灾,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严重。

(2)空气污染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气、污染气体以及粉尘等,废弃的矿山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因环境发生改变而导致地下气体会逐渐进入大气之中,地表开采后矿体在环境中逐渐被风化,而且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于空气污染而言,并非仅有空气粉尘增加,一些有害、有毒气体也随之释放到大气之中,对周边的环境以及群众生命健康产生的威胁。

1.2地面下沉

在矿产开采过程中,难免会对地质结构产生破坏。矿山开采,会对矿山地质结构造成破坏,然矿山废弃以后可能会形成二次破坏。矿山地下开采会产生采空区,上覆的岩层比较脆弱,而且覆盖的厚度也不够,在难以支撑地表时会出现地面塌陷问题。当矿山废弃以后,地下水水位回升,很多地层结构被淹没在水中,地表结构被破坏以后就会浸泡起来,变得非常的软,此时若遇到地震等较大范围的地质变化,可能会出现地层塌陷,该地区均会产生地表沉降问题。

2、加强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预防与整治的有效策略

2.1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原则

(1)坚持人本原则。对于废弃矿山而言,其环境地质灾害控制过程中,应当将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并且将受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的村镇、交通干线等地作为重点整治环节,减少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的影响。

(2)因地制宜。实践中应当综合考虑整个矿山废弃土地的利用价植,宜地则地、适林则林,使其与环境统一起来,从而促进矿山事业以及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科学规划。结合本地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和要求,综合考虑矿山地质条件,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方案,从而使矿山规划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规划要求。

(4)利益协调。在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防治以及政治设计过程中,应对兼顾多方利益诉求,在确保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矿山防治过程中的占地、损毁耕地现象出现几率。同时,还要认真做好矿山整治过程中的大量占用土地以及赔偿工作,从而确保矿山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在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整治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因矿山废弃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和影响;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尽可能地杜绝一切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小影响,从而使矿山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还要将已经被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改进该地区的地质环境;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植被恢复以及重建工作,从而提高废弃矿区内的植被覆盖率。

2.2加强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1)建立环境地质灾害监测以及预警体系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和整治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影响,查明废弃矿山环境问题,然后对其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建立预警预报体系。同时,还要构建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监测以及灾害预报系统,改进技术,比如矿井地下水流、动态动力学预报与评价,同时还包括对流体动力进行观测、介质参数渗透试验等,通过监测废弃矿山水质、水位等变化情况。目前国内并未建立完善、健全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在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监测以及预报时,还应当按规定严格落实责任。

(2)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评估系统对于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地质灾害而言,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对。就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而言,需对其灾害级别进行准确评估。同时,还要针对废弃矿山地质灾害的威胁进行积极应对,即人文因素、环境因素。从这两方面来讲,最大的危害就是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比如舆论评价等。实践中,还要对灾害级别进行正确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对救急方案进行指定和实施,以免破坏和影响扩大化。

(3)对废弃矿山加强整治在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控制过程中,除了要采用有效的监测和预报方法对灾害进行防治,还应当采用主动行为进行废弃矿山造成的灾害可能性进行控制。在废弃矿山整治过程中,需要技术和资金。对于所需的资金而言,应当建立完善的整治基金,确保有效充足的资金。从技术层面来讲,目前现有的整治技术,主要有矿井内填充净化材料、打造水平孔预排污水以及建立水力坝隔断污水扩散和将废弃煤窑与国营大井沟通以截断污水与洁净水的渗透等。同时,还要结合废弃矿山情况,优选环境问题解决方案,逐渐改善被影响环境地质状况,减少灾害影响。

3、结束语

综述,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条件,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因此应当加强重视。通过对废弃矿山进行政治,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会造成整治区以及周边环境土地获益,改善人文环境、居民的居住环境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实现了间接的经济效益。就矿山开采而言,应当坚持三原则,即“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加强管理。从本质上来讲,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整治,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其涉及面非常的广泛,强化矿山环境保护以及地址灾害整治,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作,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特点,才能有效整治矿山环境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王燕.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浅议[J].科技展望,2015(01):246-246.

[2]王新杰,王新然.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68-169.

第9篇

关键词 新型社交媒体 社交行为习惯 大学生 腾讯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79

New Social Media'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Habits

――Take WeChat for example

LIU Fa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a variety of new social media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largest application of new social media group, in such aspects as social behavior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new social media.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grasp their social behavior of the "degree", improve their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social behavi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ecessar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se new social media,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healthy social behavio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new social media; social behavior; college students; Tencent WeChat

1 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

社交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平台也更加广泛。微信也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对于传统的社交工具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效率高、成本低、互动性高是当代新型社交媒体的特征,这些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渴望便捷交流的心理预期,因而很快赢得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①下面以微信为例,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微信是一款免费的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它支持图片、语音、视频以及文字的交流,而且还有群聊等功能,能够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交流所需要的私密性,同时能够满足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所需要的高饱满度。在交流时,微信注重用户之间的对话关系,具有一对一交流的私密性。通过语音聊天、点对点的视频聊天等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情感的表达,相比单纯的文字表达,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②

2 新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习惯的影响

作为一种被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的应用工具,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当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微信、微博等在他们社交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微信除了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更高水平的沟通和交流的体验、追求更加新奇的体验之外,更在广泛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并在长期的使用当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交习惯。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交流所需要的成本。新型社交媒体的运营商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社交需要和社交习惯以及社交的心理预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业务,多数的新型社交媒体的形式新颖时尚,具有美感,除了基本的沟通交流功能以外,还具有支付、购物等功能。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支付产生的网络成本等,而新型社交媒体产生的交流成本较低,完全在高校大学生的支付范围之内。与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等传统的社交方式相比,新型社交媒体的社交方式能够缩短交流所用的时间,减少社交行为产生的费用,符合当代大学生对社交行为的需要。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它能够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率。新型社交媒体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社交工具在实践和空间方面的局限性,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交当中的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自由的空间和平台。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的人际之间的交往具有虚拟化的特点,容易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任缺失的情况。例如腾讯微信的交流就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交流存在高校大学生的言行有失规范、真实缺位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流于表面,甚至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交流理念,并在实际生活当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3 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新型社交媒体沟通平台在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使用已经普及,并在大学生日积月累的使用当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社交习惯。新型的社交媒体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他们价值观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下面就新型的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进行介绍。

首先,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具有较低的门槛,且开放的程度较高,如微博等,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并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失偏颇。针对一些热点事件,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争论等需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塑造他们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

其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新型社交媒体让当代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必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从而让更多的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受到了很大影响。高校学生当中“宅男”、“宅女”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虽然当代大学生很“宅”,但新型的社交媒体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又能够将当代大学生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因而,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而发展成为了他们进行心理栖息的场所。当代大学生可以在这些新型的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上对自己的各种情绪进行发泄,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就像现在大学生往往通过微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同时分享这种感受和见解,增加当代大学生与同学、老师和坚韧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不愿意走进集体当中,形成一种恶心循环,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薄。

再次,新型社交媒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观念。现在的高校学生多为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中间,一些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还是存在的。当心的社交媒体出现以后,他们炫耀的平台又增加了。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在虚拟的网络当中,学生难免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攀比、炫耀等行为便通过多样化的新型社交媒体中展露出来。例如,微信的朋友圈中有不少当代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文字、图片等等内容。

4 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平台引导大学生的社交行为

首先,利用新型社交媒体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提高高校信息平台的有效性和公开性。而且新型社交媒体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将学校的信息公告、新闻宣传、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将学校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等向学生展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生活的热爱,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要有效利用好微信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高校的各种信息,而不必登录高校门户网站。

其次,微信交互性很强,利用这一特点,高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平台,例如,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栏目,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高校学生有关的心理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为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可以发起话题讨论,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针对高校学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平台可以纠正。老师应借助新型社交媒体平台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并形成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

5 小结

目前,新型社交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深入当代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新型社交媒体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高校应顺应这一趋势,并结合新型社交媒体的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征,为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习惯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注释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会计;CIMA方向班;多元化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78 -03

为适应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且通晓国际惯例的新型会计人才,我国高校正加速开展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CIMA(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方向班,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等。三江学院商学院于2015年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Charter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将CIMA方向班引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为了满足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的培养要求,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引进英国原版教材,而且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如何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以充分体现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探究更适合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的双语课程考核方式,以引导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融入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体系,提高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培养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以下简称CIMA)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性管理会计师组织,与其他主要面向财务会计或审计的国际财务资格不同,其职业资格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技能,为企业培养具有财务知识和战略思维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CIMA方向班是三江学院商学院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Chartere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开展的合作项目。该方向班整个课程体系由三江学院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共同制定,其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原理I & II(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I & II)、管理会计基础(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财务会计I & II(Financial Accounting I & II)、成本管理(Cost Management)、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商务沟通(Business Communication)、企业运营综合案例(Integrated Case Study for Business Operations)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有机地融入了CIMA各个职业阶段认证考试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部分课程由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教师协同商学院教师共同讲授,授课方式为中英文双语,由新加坡教师完成考前课程辅导。

通过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成本管理能力、预算规划能力、投资理财能力、管理控制能力等财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还在于培养善于沟通协作、熟悉企业运营机制、能够有效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制定与评价的应用型人才,另外,还要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技能、通晓国际通行的财经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且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国际型人才。

二、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考核现状

对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大纲的考核要求和正在实施的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发现CIMA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有:

(一)重视结果考核,轻视过程考核

CIMA核心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其比重分别为40%和60%。平时成绩由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堂测试(20%)组成,期末成绩以闭卷笔答的卷面分数体现(60%)。这种考核方式过度重视结果考核,轻视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即平时成绩考核,其所占比重较低,且其构成内容不够科学。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课堂测试,考核的内容依然局限在课本知识,和期末考试考核内容基本一致,甚至重叠。部分课堂测试是在课程结束或期末进行,与期末考试时间较为接近,无形地增加了结果考核的比重,且这时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已基本结束,不利于将考核实际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也无法根据学习评价来调整教学活动。而学生在考核结束后只在意结果即成绩,忽视对该课程知识点的实际掌握程度以及自己业务能力提升程度的总结和反思。所以,核心课程以期末成绩占比较大的考核方式进行,过度在意考核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通过考核反馈的情况客观评价其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

(二)理论考核为主,弱化能力考核

核心课程的考试题型主要由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解答或分录题、计算综合题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客观题,分值占比较大,且试卷内容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计算能力等。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学习行为,忽视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甚至导致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另外,也助长了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后丢失的学习风气,这些学生以临时抱佛脚的姿态应对考试,即便通过了考核,也没有对相关课程知识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没有对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种以理论考核为主、弱化能力考核的形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更不利于学生养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考核形式单一,考试题型固定

核心课程的考核形式基本是采用闭卷、笔答、全英文,鲜少有讨论、演讲和论文等形式,笔试考核行式相对比较单一。试卷题型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解答或分录题、计算综合题等固定模式,即便采用全英文,但该模式造成理论内容考核为多,操作实践内容考核较少,且试题基本配有标准答案,不定答案的发挥分析题型较少。试卷内容仅就书本知识点出题,以考核学生识记能力为主,没有对学生的拓展能力进行全面地考核。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只能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会促使学生依靠死记硬背等机械的学习方式通关,缺乏融会贯通的学习整合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还带有一部分的突击行为,不能很好地验证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会造成学生懒散不积极应试的考试心态,不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四)考核由授课教师独自评判

核心课程考核仅仅由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完成,未能将学生自身考核、互相考核结合进行。该考核方式无法保证考核成绩的客观公正,无法吸收学生自己及其群体的考核意见。在实际的教学考核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完全由授课教师自行评判,过于独断,有些教师甚至可能会加入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色彩,这也会导致对学生的考核情况有失公允。另外,教师把考核成绩不仅用以判断其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效果,还作为衡量学生优良的标尺,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良性发展。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考核,会使其对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下降,打击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由教师独自完成课程考核这种形式,不仅会导致考核成绩的可信度和全面性下降,而且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三、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多元考核方式

针对CIMA方向班专业核心课程考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符合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提出了如下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一)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

核心课程考核应该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比考试本身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应该加强过程考核,使考核贯穿于该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与CIMA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相适应。过程考核的方式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考核课前预习,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和练习题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然后,考核课堂表现,通过回答问题、课堂讨论、随堂测试、演讲等形式考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最后,考查课后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践操作、延伸学习效果等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演讲(presentation)主要以英语形式呈现,考核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由于CIMA课程双语教学的特殊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的、学习信心会因为语言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设置英语演讲以及英语环境的互动教学情景,能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思维与会计专业逻辑思维的融合,考核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对于案例分析(case study),可以在研讨课(seminar)进行。让学生课后通过网上查阅国外上市公司的信息和财务报表,小组成员进行报表和数据分析,然后通过英文的形式总结案例,课堂陈述并书面提交,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应该合理设置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占总课程成绩的分值比重,且应该合理细分过程考核中各项目的分值情况。加强过程考核,不仅可以使授课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调整和改进其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考核结果及时了解自身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二)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

CIMA核心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性质,所以课程考核内容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更要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能够有效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战略制定与评价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考核内容方面,应该实行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理论考核可以采取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专业知识考试等形式,能力考核可以采用演讲、案例分析、实训操作、参加竞赛、期末卷面考试等方式。在实践操作考核时,当学生完成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应由学校和培训单位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共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对于竞赛考核,可以通过参加CIMA公会每年在全球举办的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每年主办的案例研究大赛以及ACCA协会主办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目前,国内不少高校积极参加竞赛并取得佳绩。学校应鼓励学生关注并报名参与各类专业竞赛,通过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考核学生会计实践创新和应用能力。学生在演讲、案例分析、实训操作和参加竞赛过程中,考核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考试应通过分析题、论述题、综合题等主观题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能力水平的手段,这样才能遏制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临时抱佛脚的学习姿态。通过这两方面的考核,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记忆性理论知识,更能加强灵活应用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

(三)改革考核形式和考试题型

根据具体核心课程的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考试题型。考核方式可以有课堂表现、口头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演讲、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卷面考试、知识竞赛、情景模拟实操、综合成果展示(PPT)等方法进行组合,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以验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题型除了原有的固定模式外,应减少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客观题分值比重,加大考核实操能力的综合题分值比重,综合题可以有计算分析、实务操作等标准答案的题型,也可以有案例、论述、辨析等不定答案的发挥分析题型。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核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针对参加CIMA全球统考的成绩评定,对顺利通过统考的学生,可以不必参加期末卷面考试,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纳入该课程综合考评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参加职业证书考试,也避免重复考试给学生增加的负担。

(四)建立多主体考核体系

核心课程考核应该由授课教师(或实训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身考评与小组成员互评为辅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客观公正,还可以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在课程考核主体中,授课教师的考核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自身的考核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作为学习评价中的另一个主体,首先,应该建立学生自评体系,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学习任务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小结,如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在自身评价中认清自己、总结不足、及时修正。然后,应该建立小组成员互评体系,要求小组成员对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中的配合程度、能力大小、贡献多少等信息进行评价,客观反映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其他综合能力。这样,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教师考评、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互评组成。通过这种多主体考核,不仅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创新、与人协作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总之,在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校在引入国际会计职业资格教育时,应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适应对双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本文提出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改革考核形式和考试题型、建立多主体考核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不仅与CIMA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相适应,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从而培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卜丽雅.高校会计教育引入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陈琪华.“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瓯江学院经管分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

[3]胡其昌.中外合作办学双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究――以《管理会计》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

[4]吕佳.试析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试改革―――基于德国大学考试方式的借鉴[J].高教研究,2014,(03).

[5]孙喜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07).

[6]阳春晖.广西高校ACCA成建制班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3,(09).

[7]张建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ACCA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3).

[8]章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讨[J].商业会计,2015,(02).

[9]朱东星.多元化考核方式下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J].商业会计,2016,(09).

[10]朱雅琴.《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考[J].会计审计,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