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时间:2022-09-11 04:1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设计导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业设计导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设计学专业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支撑,设有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将科技与美学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瞄准都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方向,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以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设计史论课程为主,重在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二年级全面开展设计必修课程,为三年级的实践课题设计打下基础。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命题设计为主,或假设命题,或进行实践课题设计,在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设计方向。四年级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用一年时间进行毕业创作。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能培养学生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但缺少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能够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院改善课程结构的需求。

三、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方案

文化创意课程是配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与指示所做的课程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创意的基础理论、服务体验、知识经济、体验设计、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理念,重视思维和观念的提升,最终整合设计相关知识。据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初步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表1、表2)。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四大类。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从本科一年级开始。首先,在低年级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增设平面设计表达、立面设计表达、符号与形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和创意思维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能帮助两个专业的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基础素养,使其对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级课程在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中增设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与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对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进行尝试与实践。最后,三年级课程的建构从文化创意整合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素质训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判断、理解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穿插文化资源考察、绿色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沟通与传达、行销导论和创业规划六门课程。这六门专业选修课程各具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考察课程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绿色设计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策划与管理课程聚焦于分析产业市场定位策略、行销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管理问题等;设计沟通与传达课程使学生透过设计进行表达、沟通和说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设计传达的各种方法、技术与步骤;行销导论课程一方面介绍行销的概念与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规划与执行、统计和解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创业规划课程是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而开设。这六门选修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准备。以上课程的重新建构,反映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更新设计学专业教学时所做的努力。

文化创意课程建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整体课程设置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设计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层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创意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地穿插于设计课程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二是突出文化创意课程在设计学专业背景下的特色与发展方向,丰富了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文化创意课程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新体系。

作者:夏丽君 陈梦雪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学源流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

[2]杨先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3(2).

[4]陈楠.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J].装饰,2016(4).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少儿美术教学;展望;反思

一、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反思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突破,自然对美术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不但要做好课件,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扩宽眼界,紧跟时代的发展。然而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对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有重要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美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设计和制作课件,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并不需要将每节课的内容都制作成课件;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引入要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启发其思维创新,但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数字媒体艺术;

第三,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欣赏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感知其中的内容。在播放及讲解完毕后,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整理和讨论,使他们系统完整的梳理内容,并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并不断提升其艺术修养。

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能客观地看待,这极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要从各个角度来看待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给美术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不断鼓励教师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教学。为了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国家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普及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并组织广大美术教师对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的开发与应用进行学习和探究。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不同地区硬件设施不平衡的问题。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还不能实现每个地区都拥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的普及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鼓励广大美术教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并不断开发适合本地美术教学的乡土教材。

二、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展望

现如今,科技的发展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在教育数字化的时代,教师引导,学生将作为主体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美术教师将很有可能从机械的、单一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以此节省更多的时间来探索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过程更为有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美术教师把数字媒体艺术引入美术教学中,甚至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媒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学生也更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字技术的横空出世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物质交往方式,它还隐而不察地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在科技理性之光熠熠闪耀的今天,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解构及重塑着社会艺术形态及人类的审美之维。毫无疑问,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美术教学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领域。届时,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教学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对美术信息进行查找与分享,例如学生坐在教室里,通过数字媒体便可以实时游览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甚至可近距离观赏到镇宫之宝《米洛的维纳斯》,放大后可以清楚的看到笔触和纹理,具有无限可能。无论课内还是课外,信息接收渠道变宽,这便使学生接受到的美术信息将会是传统美术教学的数倍,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美术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由于学生接受美术信息渠道广自然懂的也多,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此获得学生的青睐。毫无疑问,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少儿美术教学在美术教育中必将有惊人的突破。

三、结语

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媒体,而新的技术、新的媒体又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既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艺术形式表现,通过伴随数字技术产生的计算机及其他数字设备等物质载体、数字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艺术的美由数字媒体艺术运用数字技术作为有效的工具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人们,却又不失艺术原有的自身魅力。数字媒体艺术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而对于教育产业,数字媒体艺术远比其他领域的影响要深远的多。

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少儿美术课堂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生机,在前人不懈的努力下,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和少儿美术教学的深入研究,分析出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图、文、声、像四种媒体形式,并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一个全面的分类归纳,从美术演示、绘画创作和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总结出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少儿美术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只有恰当、有效的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少儿美术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融入新媒体艺术的美术教师教育(第二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文汇编)[M].南京: 江苏出版社, 2010: 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9.

[3]宫承波,田旭,梁培培.数字媒体艺术导论[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4:04-07.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意;创新;创业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社会各领域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适应市场需求,许多大中专院校先后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专业。浙江省政府2007年5月的《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电子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控技术、电子商务、动漫、软件技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10大类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基地[1]。

目前我国每年培养出近万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但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不清、培养滞后,专业知识体系呆板、陈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创新能力。反观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显然传统的教育方式与企业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国内电子商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2]。

1 电子商务专业发展概况

1.1 电子商务专业发展

根据中国教育网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全国有355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150所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科专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中电

子商务专业建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技术背景的院系,如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延伸到电子商务领域来,这种类型的专业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系统,即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安全问题以及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二是国际贸易、国际经济等专业从基于EDI电子交易方面渗透过来,这种类型的专业主要偏重于电子商务交易,即网上交易所面临的问题的学习和分析,它与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比较相近,但增加了一些电子商务管理方面的知识;第三种是从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过来,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实现企业的网上经营管理,也就是企业电子商务[3]。

1.2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各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建设上注重基础、把握重点、兼顾特色,但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是结合原有师资和学科优势建设起来的,其培养方向和院系的专业特点有明显的关联性,因此形成了电子商务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偏技术和偏经管[4]。这样的偏向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影响了电子商务人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陈明晶,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系统和商业智能;姚建荣,男,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审计;陈远高,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各个高校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系统性,没有明确把握好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定位[2]。培养目标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课程设置只是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商务、管理方面的课程简单地揉合在一起,并没有体现出这些课程的知识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特殊应用,反而让学生感觉电子商务没有任何专业特色,技术上比不过计算机,管理上比不过企业管理或市场营销,加上电子商务专业通常是文理兼收的,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相差很大,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3) 教学方式不适合。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适当加入实践课程以辅助教学,这种方式对于那些知识紧凑、技术相对单一的专业非常有效,但电子商务专业的应用面很广,每个应用方向所需的知识差异较大,知识更新也非常迅速,通过课堂全面讲授理论知识已显得不切实际,因此,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适当引入创新机制。

2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研究和探索,结合本校的教学特色,总结出一套基于“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分阶段螺旋演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 创意:即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发挥创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创新:即通过学科竞赛的平台,将自己的创意形成理论或现实的作品。

 创业:即将自己的创新作品予以实施,产生实际的效益。

“创意创新创业”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过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创意、创新、创业有效结合并实现其有序转化,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培养措施:

1)“创意创新创业”分阶段演进的人才培养路径设计。

“开网店”被认为是认识、了解电子商务的开端,无论是通过第三方C2C交易平台,还是自建网站,都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过程和较传统商务形式的优势。因此,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中,始终秉持“创意创新创业”的理念,按照各个年级、各个阶段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和特点,进行如下的培养路径设计:

面向电子商务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以熟悉电子商务网站基本功能与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为目标,以“淘宝”、“易趣”等第三方公共平台为载体,通过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如电子商务导论、Internet与网页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内容的设计,鼓励和辅导学生以开设网店的形式,挖掘和提炼创意,进行网店界面的优化设计,促进创新理念的产生。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基本上都在“淘宝”、“易趣”等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自己的网店,并且部分同学的网店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面向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大四的同学,以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与运营网站为目标,以自主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站为载体,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建设、Web系统开发与设计、网络营销等课程的设计,使得学生从第三方网站的应用阶段真正延伸到自主创新网站的开发阶段,真正完成从创意、创新到创业的演进过程。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经设计和开发了面向高教园区学生的在线交易市场“菜园小店”、“四号街”学生团购网站、“蚂蚁工坊”人才就业平台等,这些平台在高教园区的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得到了众多报纸和网络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 以学科竞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

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使用激励手法使学生向指导老师或者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奋斗,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竞赛的激励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内在动力,学生的行为不再处于外在的强制和约束,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施展个人特长,从而达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方法是“竞赛”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经实践证明是一种实用性极强且收效显著的学习方法。

举办学科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构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意识。目前比较适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科竞赛主要有电子商务竞赛和挑战杯,其中电子商务竞赛按其面向的范围分为国家级(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省级和校级电子商务竞赛。通常校级竞赛作为省竞赛的选拔赛,省竞赛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赛。

在竞赛进行过程中,我们会举办多次讲座,把社会上最新的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带入讲堂,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科竞赛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容易让学生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特长,而有目的的学习也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逐渐认识到“为自己的目标而学习”的重要性。

3)“先创业,后就业”的人才培养理念。

电子商务的优势之一就是成本低,使得在校大学生创业更加容易,因此我们提出了“先创业、后毕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从中学到电子商务的基本运作等技能;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大学生自办“网上商店”的形式,积极与社会融合,培养其创业精神和能力,把理论教学和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

这两方面并非孤立,参加学科竞赛有好的创意和灵感,在赛后可以付诸实施,真正实现其价值;创业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想法或项目,又可以进行适当升华后参加竞赛,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竞赛和创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营造大学生学习和创业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今后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十分有利,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补充。

4) 学科竞赛与综合导师制、学生科研项目相结合。

综合导师制是我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行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由于综合导师与学生之间接触较多,对学生更加了解,因此由综合导师担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一方面可以发挥老师在自己专业上的专长,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综合导师制与学生科研项目的结合,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同时,学生课题成果又可以与学科竞赛相互转化,形成良性互动,这种“一份投入多份产出”的激励让学生感觉更有目标和动力,为后续的学年论文、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成果及总结

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于2001年,从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已有在校学生300余名,五届毕业生350余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我校又是浙江省最早批准设立该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所以从专业成立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创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确定了基于“创意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6年,我校连续举办了5届面向全校的电子商务竞赛,目的是为省竞赛选拔人才。在竞赛过程中,通过竞赛讲座、集中培训和分组辅导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电子商务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目前已有多组作品在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获奖数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我校也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

除了参加电子商务竞赛之外,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也有良好的表现,共获得国家铜奖1项、省一等奖2项、二

等奖1项、三等奖1项。此外,在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多媒体竞赛中也有不错的成绩。

好的作品必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除了获得一些奖项外,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不少作品已经成功付诸实施,同学们的创业非常成功:“速递保”快递公司评价平台现已被淘宝网采纳,“点宝网”倡导“网站+实体店”经营模式已开出多家分店,“菜园小店”校园C2C平台目前已有上万注册会员,“四号街”学生团购网站已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成功的淘宝网店更是数不胜数。

另外,通过参与各项竞赛和实践成果的鼓舞,许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真正领略到本专业的魅力,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历年来转专业的比率都非常低,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诸多数据充分说明,基于“创意创新创业”的分阶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几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也深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名列信息学院各专业之首。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总结并实施了基于“创意创新创业”的分阶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将学科竞赛与综合导师制、学生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和创新,通过实践获得专业知识和经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目的更加明确,取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学生自主创业人数逐年增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减轻全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2007-11-08]. .

[2] 陈明晶,姚建荣. 电子商务专业串并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3):117-120.

[3] 杜宏. 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2(2):87-89.

[4] 卢淑静,周欢怀. 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情报杂志,2010,29(1):189-191.

The New Mode of Creative Talent Training for E-commerce

CHEN Mingjing, YAO Jianrong, CHEN Yuangao

(Information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