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爱教育论文

关爱教育论文

时间:2022-03-08 06:02:38

关爱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斯霞 教育理念 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2篇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中华爱国工程高级论坛文集》,在喜迎党的90华诞之际,七・一前夕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以“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发挥社会团体特点,运用自身影响力,联合各方力量,发展爱国工程,而做出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工程。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主题,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委教育艺术研究会协同下,举办了全国校长德育成果及优秀论文征集活动和中华爱国工程(2009)高级论坛。在此基础上,经过初步评选、定向约稿、精心编辑,汇编了这部集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德育学识、实践、成果的综合性读物。

本文集,卷首编入了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书分列四个篇章:(一)共和国演讲家和教育专家谈德育;(二)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论德育(包括高等院校、初高中学校、小学、学前教育四个部分);(三)教育工作者说德育;(四)附录编入了近年来中央及教育部领导有关讲话和论坛会领导的贺信贺辞。全书共计80余万字。

本文集,紧扣“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收编了各类学校德育实践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探析了新时期各类学校德育创新的特点、问题和经验,内容广泛而贴切实际,涵盖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使文集具有较好的系统性、知识性、经验性和操作性。

育人是教育之本,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核心。本文集,既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实用教材和丰富资料,也为家庭和社会展示了立德树人的方向和途径;还进一步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的广阔前景。

7月3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此书作为会议资料人手一册,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在上海举行第十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开营式,该书将作为此项活动的重要资料发给参加者,并赠送上海市教委、团市委、市关工委等部门。下一步,计划在京内外的学校举办《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赠书宣讲活动。

借此机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特向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付出大量心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人才做出卓越贡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所有关怀祖国教育事业的爱国人士表示感谢。

(作者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顾问、《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文集执行主编)

第3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社会实践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讲好理论知识,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现状

1.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使得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定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过多考虑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感淡化,以个人为中心,唯利是图;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淡化,历史虚无,民族虚无,为谋取个人利益不顾一切。这些都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

2.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弱化了爱国主义精神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的载体和渠道,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也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产生激烈碰撞,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集体价值观和国家本位的价值观。某些西方国家试图把自身的价值观强加给我国,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渠道向我国传播落后的、腐朽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堕落的生活方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使其对本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度下降,爱国主义感情弱化,爱国主义意识淡化。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

1.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达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免费论文参考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爱国主义精神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持,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 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觉悟,校正可能产生的思维偏差和不良行为,逐步成长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情感上升为信念,帮助他们树立献身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理想化为行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确切地讲,是指以教学计划为保证、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有关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它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时数,对学生进行考评的方法,使爱国主义教育正规化、制度化。教师对教材的内容,教育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国际的最新形势与政策,与时俱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轻松而又愉快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洗礼。

此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也是其他课程教师的职责。每门课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含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应下功夫去深入挖掘,而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反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些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历史与成就、著名人物的爱国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免费论文参考网。

2.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还需要以专题讲座和看教学片作为辅助手段。具体而言,内容可以是有关法律方面的,例如,《国防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有关地理方面的,例如《话说长江》、《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有关历史方面的,例如《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大国的崛起》;有关文化方面的,如《中国文化讲座》、《国宝档案》。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到尽可能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认识。

3.利用假期广泛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首先,要针对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和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其次,针对部分学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不足,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三,针对学生对工人、农民缺乏感情,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劳动观念淡薄的现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工农群众,进行与工农相结合的教育。

4.利用教育或生产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机会,认真组织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感受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通过以身作则或争先创优的现实参与活动,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见习或实习单位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如机关单位的工作制度与纪律,工矿企业或街道社区的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在见习、实习的选点上要注意先进性、典型性,在管理上要严格而有序,同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要及时“消毒”和批判,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5.进行一定的国防和军事训练,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不仅有利于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也有助于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在思想、知识、技能和体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既能建设祖国、又能保卫祖国的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在毕业生当中,还要做好一些大学毕业生参军工作,鼓励、支持和帮助大学生毕业参军,投身到祖国的国防建设大业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1994—09—06[2].

[2]李贵峰.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1):155-159.

第4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综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记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展现中国人民奋斗历程、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丰功伟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烈士陵园等供参观学习的场所。从1997 年起至今,先后公布了四批共35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各省各市也陆续公布大批的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管理政策。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开展和加深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添了新的宝贵资源和教育场所,在推动社会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积极地探索,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世纪以来,国内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大多从基地的效用、功能、档案馆、纪念馆以及自身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这一时期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理论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极其宝贵的资源,也是党员干部了解历史、加强党性建设的重要场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宣传好并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和效用。

有许多学者指出,要积极开发和发展红色旅游,利用当地所承载的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把爱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参观游览之中,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群众,扩大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1目前,很多地方都是采取这种方法,并出台各种政策,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发挥其作用。以北京市为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教育的基本做法有:挖掘资源、加强硬件建设强化教育功能;完善制度建设,实施基地规范化管理;善用载体,创新形式,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拓展宣传教育渠道;强化基地在未成年人教育上的作用,加大免费力度。2广西、陕西等省市也采取了类似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把红色旅游与自然人文景观紧密结合起来,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整合区域特色,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和范围,努力实现和完善区、市、县、乡、村一条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很多地方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于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身临各种纪念场馆和革命纪念基地时,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展示的历史文物、图片、场景,所讲述的历史英雄故事,都深深印入脑海,让我们不禁把他和历史教科书联系起来,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感悟。他们所承载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场景引起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深切感悟,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在接受教育中得到升华。

二、关于从档案馆、纪念馆角度探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

档案馆、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档案馆、纪念馆在组织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生活、活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人民群众、参与人员在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得到教育,得到锻炼,人格素质得到改善,思想文化境界得到提高,对于加强社会和谐、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从档案馆、纪念馆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档案馆建设方面,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原则应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原则、立足档案原则、展览为主的原则、兼以多种教育形式的原则。3也有学者概括指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特点包括:建立相应的爱教基地管理制度, 建设规范化的爱国教育基地;依托馆藏资源, 建设主题鲜明的爱教基地;因地制宜, 建设形式多样的爱教基地;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设面向社会各界的爱教基地。4纪念馆基本陈列是开展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建设原则上,学者们更多强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服务意识,拓展教育空间,注重社会效益”。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精神,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是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出路。有学者提出,要端正思想,高度重视纪念馆的教育工作,做好纪念馆各项业务,把纪念馆作为中小学生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始终把满足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的需求作为目标和责任。例如,在陈列展示传播的内容上、形式上,要积极探索创新、努力贴近实际生活,把专业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免费开放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呈现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现代高科技展陈手段,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深入人心,让群众从内心接受和理解它,从而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5

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从档案馆、纪念馆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纪念馆除了发挥最基本的宣传教育功能之外,还应该积极发挥社会服务、信息加工和资料征集等功能,对其进行全方位地开发和有效地综合利用,这样就能利用资源优势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总之,努力加强档案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工作,是开展和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档案馆、纪念馆始终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实现教育功能作为重要目标方向。

三、关于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身建设的理论研究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对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发展红色旅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上,学者们更是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基地发展。②内容滞后,陈旧单调,资源综合利用率低。③展陈观念落后,活动单一无创新,缺乏吸引力、感染力。④管理观念落后,缺乏专业高素质人才,基地发展后续力量不足。⑤宣传度不够,参观形式化。⑥教育基地之间横向联系不够,服务不强,不能有效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各方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有学者指出,努力发挥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基地和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发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今后很长时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近年来,不断探索教育基地,合理开发利用,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成文化旅游景点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认为,如果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够成功地将自己办成一个文化旅游热点,那么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并提出了各种建设意见:发挥各自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扩大宣传力度,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人心;主动争取支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扶助,改善周边配套设施。

根据国内外经验,也有学者指出要强化和拓宽社会教育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树立品牌意识,实现资源整合;争取各方支援,扩大社会参与;创新展陈观念,完善管理模式。还有的学者从工作水平提高上也提出:要突出教育基地的工作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引导;要构建进行双向渠道和教育网络,开发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这其中强调了“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战略,强调主动与学校部队社区机关企业联手,开展巡演巡讲报告会等活动。还有的学者从内部改革、人员素质、宣传手段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加强自我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注重改革创新,提高教育基地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基地管理正规化;运用大众传媒和其他方式,加大宣传介绍教育基地的力度;教育基地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在教育基地工作人员编制、队伍培训和职工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向基地工作人员了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自身工作问题和外来参观人员提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提升整个基地的管理水平。

总的看来:学者们是从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创新理念完善管理、挖掘内涵转化方式,构建网络服务社会、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探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四、简要述评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理论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缺乏对相关概念的规范和界定。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及较少,对爱国主义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不多,如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历史文化场馆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多是文献研究法,缺少实证研究。目前为止,查阅到的文章大多都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身进行研究,缺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实证研究。而且,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教育功能的发挥上,对于基地的建设与维护,教育内容的挖掘与提升,以及教育基地的管理与理念上并没有深入研究。

第三,重静态特点研究,轻动态发展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是一堆僵化不动的“自然之物”,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周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责任[J].理论周刊.2009(6).

[2]吴伟芳、韦小玉、孟庆存. 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现状及前景[J].北京党史.2006(1).

[3]张益民、伍爱国、李冬梅. 论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J].中国档案.2002(8).

第5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方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19-02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潮与文化互相冲击、交融,多元价值体系逐步形成,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促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成为高职院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重要的职责与任务。

一、新时期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更为复杂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学生通过网络、手机QQ、数字电视等媒介,接受大量的来自新媒介的信息,这些信息快捷而丰富,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媒介,有效引导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学会看待社会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与急切关注的问题。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理论性过强、形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如政治理论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在内容上往往偏重对理论的解读,在形式上也较为单一,对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吸引力。我们知道,高职院校学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技能,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往往缺乏研究的心态与意识。因此,要因材施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三)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使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是好是坏,取决于学生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收获的多与少,而不是爱国主义教育数量的多与少。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因为缺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部分学校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注重数量,轻视质量,关注的是教育活动是否已经开展,开展多少次,对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内容、效果注意不够。这样,一些部门为了迎评争优,往往把教育活动当成任务来完成,不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与学生的收获,影响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

二、新时期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可采取的方式方法

(一)充分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作用

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数为90后学生,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显然已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应针对时代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可综合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与辩证法、学生演讲法、师生表演法、研究性教学法、社会调查与体验法,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兴趣与认同感。二是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如:通过在革命纪念馆、新农村、贫困村屯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交流学习,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二)完善学生主题网站建设,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橱窗,营造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园网络及宣传阵地,是学生了解时政、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可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由文学社团或其他社团成员联合建立大学生主题网站,聘请网站指导教师,打造网站工作团队,精心设计网站栏目,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辟网站时政要闻播报、爱国主义影视剧作品下载专区,爱国文学作品在线阅读、爱国歌曲试听等栏目,或可在学校学生工作处网页、社科部网页,开设“红色经典”、“时事评论”、“理论纵横”、“心灵之约”等栏目,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网络建设相结合。

同时,可在校园主干道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橱窗,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党团建设情况、新时期国家建设的丰功伟绩、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事迹等进行宣传,营造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及主题实践活动为渠道,引导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要让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理论的说教中走出来,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总结,激发学生爱国报国之情,增强学生爱国报国之志。

可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团组织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开展党团知识竞赛、学生党员表彰大会、学生党建社团革命文艺作品诵读会、我为党旗增光辉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党建三下乡等一系列党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红五月歌咏比赛、红歌周周唱活动、升国旗仪式、读书活动月、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活动;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等等,为学生爱党爱国教育提供了实践与感知的平台,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四)开展军事训练,加强国防教育及预征兵工作,提高学生国家安全的意识

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样肩负重任。在新生入学之时,各高职院校要及时组织新生开展军事训练,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并设为必修课,由部队官兵等相关人员授课;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中,将国家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向学生讲解、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在学生毕业前夕,开展预征兵与宣传动员,引导学生用知识与技能,投身于国防与军队建设,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五)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工作

对非毕业班学生,学校可以多方联系,为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与各社区、各街道办事处、各村委会联系,开拓大学生社会服务工作岗位,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或农村服务工作。

对毕业班学生,应积极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到基层担任村官或参加西部志愿者,支持学生在基层发展事业,将爱国之心,转为报国之行。

(六)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承载历史与文化,才能引人深思并深受教育。每一个地方的风俗民情与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中的铜鼓展示园、广西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展示园、五彩八桂展示园、中国一东盟展示园等园区,集中展现了广西各地的风俗民情;文物苑等地,也是广西当地历史文化的展示。可以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增强爱民族,进而爱国家的意识。

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现代教育的现状,结合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论述,从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内涵,同时提出在新时期要重视并加强师德建设。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主题。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用自己的才德、学识,通过言传和身教去启迪、感化、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师德如何,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不了的。"

因此,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成为教师师德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关键所在。

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珍重和热爱本职岗位,奉献和献身于教育事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爱岗敬业凸显四个意识:敬业意识、乐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只有敬业,才能实现人生的重要价值;只有乐业,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怀着炽热的爱和浓烈的兴趣,以纯洁的思想感情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只有勤业,才能打破上下班的界限,打破工作地点的限制,时时为教育事事为教育;只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深入教学第一线,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才能为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活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热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简称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朱小蔓《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中我们看到,教师对学生仅有本能的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理性的爱,"教师的理性之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出于人对人、成人对儿童的自然之爱,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理性的自觉之爱。这种爱不是母爱,但胜似母爱,她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她超越了母爱的盲目性。她是教师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充分认知、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领悟、对教师职能和角色有了清晰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性之爱"。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这种真挚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功能。

三、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处理教师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严,往往建立在对自己严的基础上,特别要严谨治学。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与教育教学水平,即提高师能。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教师的工作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一切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一分一分地,一小时一小时地,一天一天地掌握详情细节的孜孜不倦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质疑,就是用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可以信赖依靠的对象,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坚持原则,保持适度的威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严"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保证。

四、教书育人

古人说:"师也省,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作为教师应既当"经师"又当"人师"。高素质的教师,应当是"人师"与"经师"两者合一,就是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做到知情、知性、知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研究和把握他们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长期不断地探索和深入他们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教书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要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工成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的信息,转化为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要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动态表现,对每位学生精雕细琢,把他们塑造成为艺术品。

五、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世界观、学识和言行,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教师的言论行为、知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就应当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读书,自己就应当积极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总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有说服力。

在新时期,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教育活动中把践行八荣八耻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拓展教育的途径,增强教育的实效,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树国."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浅析,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03.

[2]苏莉.论师德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第7篇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在青少年。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精英分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关系到祖国的兴衰荣辱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进入新时期后,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在承受社会变革的同时,又受到西方国家的价值形态、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新时期,加大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良好,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提倡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自我修养较差,生活散漫等。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逐渐成熟时期,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易受外界的影响,行动具有盲目性和盲从性。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爱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情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为将他们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历来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各类教育之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种文化的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思维与西方不良意识接踵而来。学校和班级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阵地,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与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将爱国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爱国情感并外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中国的现实,预知中国的未来,使他们充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但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全国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爱祖国不仅仅是表现为对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还表现为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中,从而激励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明天。

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空洞,缺乏时代性

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所以,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紧密相联,与国家、国际环境相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现阶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课来传授。这样,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偏重理论,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与时代相结合的特点。这样容易使得大学生产生认识偏差,使学生误以为爱国主义仅仅只是爱自己的祖国和维护祖国的利益。然而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时的爱国主义内涵有了新的变化。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空洞和形式化,使得学生不能与时代结合。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高校历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就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课堂讲授等教育方式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学生处于信息时代,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渴望和期望。在大学课堂,教师还是采用“单向式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其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中国大学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忽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这样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知识,从而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爱国主义行为具有盲目性与冲动性

根据调查,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准确了解爱国主义内涵,并付诸于正确的爱国主义行动。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样性时期,多种思想,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个人主义思想进入中国社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其影响,因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以网路、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一些有害国家安全,甚至是反动的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但由于受年龄、知识、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局限,大学生看问题容易主观片面,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情绪容易被错误的思想和言论所利用而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们也很容易跟随媒体的倾向思维,盲目地相信报道内容。

三、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方法

一结合时代特点,丰富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紧密相联,与国家、国际环境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期,中国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知道爱国主义与拥护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的。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国内国际形势,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危机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防范和制止外国敌对分子的侵略;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去;加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全球化。提高大学生应对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挑战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中国顺应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融入世界,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改变教育方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期,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从“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转变。信息的利用与选择实现了个体的自由化。在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随时随地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权威地位。所以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主导模式。高校教师应针对时代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建立新型平等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双向互动。建立多个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去,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和实效性。增强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众化。

三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理国

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但由于受到个人经历的限制和社会经验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认识不够,对国际、国内形势缺乏辨析,从而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爱国主义行为出现不理性的现象。因此,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要通过正面的、直接的灌输方法,使大学生掌握并了解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法、陶冶教育法,使大学生认识我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渗透教育法和隐性教育法,使大学生懂得理国主义就应该以一种积极性、建设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即通过交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以实现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比较鉴别法和典型师范法使大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并教导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和热情时,应该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和道德的范围内,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表达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理性因素,促使大学生产生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S,1994.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李先德.国防教育学概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林艳.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

5徐国亮.理国:爱国应恪守的重要原则J.政工研究状态,2009.

6刘光权,黄月胜.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

第9篇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1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积极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他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与激情,带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步施教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如果缺少对学生的爱,那么教学也会缺少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实践爱的教育呢?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纵,爱里要有严,尊重里要有教育。当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教师要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让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前进的路。由此我认为,我们现代教师要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成为学生心灵的慰藉者,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当然,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冷静下来,本着爱学生的心态,想想这些学生或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给他们撑起一片蓝天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打开了绿色通道。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力的表现或变化。世界是力创造的,所以解决困难也必须拿力来才行。""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些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挖掘的,教学生死的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去领悟……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课程课改确立了以幼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致力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3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是初学教育学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所以从踏入工作岗位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鞭策着我,让我深受启发。因而在看到《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的书名时,着实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暗暗希望通过拜读它能打开思维,对今后的教学也能有所裨益。

  这本书可以说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不仅是诗人、教育家,更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行动理论家,他凭借宽广的视野和深入的研究,倡导教育应该贴近人民大众、贴近生活,富有时代特色,他主张的观点有建设性且有可操作性。文集体现了他主张的“生活即教育”、“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其中“生活教育之特质”、“社会即学校”、“读书与用书”等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个人觉得他所倡导的理论是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有必要好好研究与思索学习的。

  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了生活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理论性较强、很多是空洞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才是成功的教育。他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有鉴于此,在课堂里,作为教师不,我们应该不问青红皂白的灌输甚至斥责。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不仅使学习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在改变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旧局面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做事能力,教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并且面对生活的本领,学以致用。

第10篇

[关键词]“和平之战” 全球化 爱国主义教育 措施

当今世界体坛上的竞技,既是国家间体育发展状况的较量,同时又融合着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等多元之间的碰撞与交流。2008年北京奥运上的中美女排“和平之战”备受世人关注,“和平”二字可谓寓意丰富,既源于两位颇有渊源的中国主教练,又隐含着对中美关系的一次全新诠释。赛前因为郎平出任美国队主教练率队回本土挑战中国队已经引起一片“爱国”纷争,比赛当天总书记的莅临观战又为这场排球赛平添了几分厚重,赛后中国队的落败再次将这场“和平之战”引发的“爱国”大讨论推向高潮,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辩论尤其激烈。

中国青年素有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崇高信念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恰是这一系列信念的轴心。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格、专业素质等全方位培养的重任,尤其在加强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发挥更大作用。爱国主义是永远无可争议的,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传统意义上的“爱国主义”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应当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寻求新的突破,以求取得实效。

1.全球化背景对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全球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安东尼・麦格鲁认为:“全球化是构成现有世界体系的所有国家和社会问多层次的关联和相互联系,是世界上一个地方的事件、决策和行为最终对遥远的其他地方的个人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过程”。全球化实质上反映了区际交往关系以及世界各文明、各地区问的普遍关联性。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势必对我国包含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它各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1.1 全球化对国家与职能的弱化。全球化条件下,要求各国不仅要依据本国利益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兼顾到世界其他各国的共同利益。要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以让渡一定的为代价,换取其他各国的协调与合作,欧盟的建立与运转机制便是最典型的例证。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与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也使得国家的绝对日益让步于国际合作。

1.2 全球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淡化。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给予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空前大好环境,但市场经济的利益核心又会导致大学生形成重视个人利益,忽视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倾向,有悖于政治信仰中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的诉求,大学生群体这一国家的希望所在游离于“匹夫有责”之外,甚至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路线之争中迷失方向。

1.3 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影响。“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受社会不良因素和西方宣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比较欣赏以享乐主义为主的西方生活方式,比较崇拜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反而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或者看不起中国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倍受大学生的欢迎,而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大学生的冷落,从侧面反映出了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弱化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与信仰的冲突,尤其是发达国家推行的军事霸权与文化霸权,容易引发大学生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对立情绪,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受阻引发的抵制家乐福事件,中韩民间对于端午节申遗之争,都是全球化进程激化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具体表现。

2.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的主要问题。

2.1 全球化背景下爱国的认知问题。新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明确阐明了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为“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并说明“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祖国深厚感情产生的基础,而这种深厚感情是“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同时需要以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不仅是身为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世界性人口的流动与交流。国际间军事基地的建立,地区间援助项目的增加,跨国公司规模与数量的扩大,教育的日益国际化,国家间人才的交流与优势互补,都如齿轮一般带动着世界向前发展。

体育作为国际间最开放的一个领域,更充分地体现着这种交流。从50年代初大量引进苏联、东欧教练为中国竞技体育所做的奠基,到今天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刘国栋执教新加坡女乒;姚明、易建联效力NBA,郑智、邵佳一征战英超、德甲等的输出,既是中国体育的进步,也是中国的光荣。体育事业上的崛起、开放、交流的蜕变也是社会大变革中的一个缩影。正如郎平所说:“我能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一种荣耀,这说明中国的排球技术和水平得到了美国这个世界体育强国的认可。”全球化背景要求当代大学生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以理性的精神面对社会现象,进而做出正确判断。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爱国主义推崇整体观念、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在公私关系问题上,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人们“大公无私”;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义”,要求人们“大义灭亲”。全球化时代的现代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更强调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在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提倡一切以国家年¨集体的整体发展为重,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同时,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个人利益和欲望,尊重个人价值和尊严,重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复把穆勒的《论自由》翻译成《群己权界论》,用意就在于把儒家文化和自由主义融为一体,强调个体与社会、责任与权利的有机统一。

全球化客观上打破了原有个人空间的地域限制,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进而使得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以郎平为例,作为一名举国机制下培养出的运动员,以“铁榔头”的威名为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立下赫赫战功,乃至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这一阶段,郎平成为兑现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传统爱国主义原则的楷模。退役后,郎平选择到美国留学深造,虽然仅局限于个人发展的需求,但未对集体利益构成威胁,善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之后郎平复

出应国家队之邀担任主教练,都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中交出了令国人满意的答卷。但在北京奥运上,郎平的美国女排主教练的胜利与中国女排队的落败引发了极大争议。以聂卫平为代表的“炮轰派”指责其“别忘了,你是中国人。”而包括郎平自己在内的“支持派”则认为“郎平的胜利同样是中国人的胜利”。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变得交错复杂。但据网上的问卷调查显示,理解和支持郎平的在七成以上。这个数据对中国来说是个巨大变化,“海外兵团”历来遭受千夫所指,尽管仍有人把他们当成是不爱国的中国人,但绝大多数国人越来越理解并接受他们。这个进步表明中国人对同胞变得更加宽容、理解和尊重,同时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赋予了更加宽泛、人本的内涵。

2.3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中华民族既有悠久深厚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有与生俱来的倡导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国际主义。中华民族有着开放型的国际主义精神,有着吸收外来文化的博怀,有着协和万邦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贯穿古今,中华民族的国际主义精神一脉相承。从孙中山的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从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到同志的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庄严承诺;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庄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直到今天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所体现出的负责任大国的有力举措与积极态度。这些历史事实无一不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完美融合。

正确处理好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关键在于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无可厚非的,但狭隘的民族主义却是得不偿失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表面上看好似是从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其实质是违背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日本右翼势力执意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是应该反对的,但在国内打砸日系车辆损害的却是私有财产及公共安全。体育竞赛场上对本国主队的喝彩体现的是团结一心的爱国气势,如若对他国客队则是喝倒彩的话,尽管在比赛进程中可能会小占便宜,但是失去的却是大国所应具有的良好国际形象与成熟心态。

3.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3.1 教育模式的单一性与简单化。我国高校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多依靠课堂教学,依赖少数两课教师和思政辅导员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毋府置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教育方法,甚至仅作为思政课中的某一章节被一笔带过,有悖于其在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3.2 教育过程的单向性与教条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缺少互动,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上也以理论教育为主,即通常所说的“大道理”,爱国主义变得抽象而空洞,缺乏实践中的具体可操作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麻木。尤其在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上,未能引导学生学会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去鉴明一些在,理论化教育中所无法简单套用理清的模糊地带。

3.3 教育资源的滞后性与疏离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资源的选择上多以教科书为主,或是补充一些时政读本。教科书的经年不变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以及世界格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实中所塑造的榜样也多是以“英勇献身”、“舍身为国”的英雄人物为主,习惯性地以思想品格的最高标准来要求教育对象,与当下青年大学生中流行的“草根情结”不相呼应,进而影响教育取得实效。

3.4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与负作用。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美德与陋习同在。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全摆脱计划时代的阴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各方面相对还处在一种无序状态,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处在一种无序状态。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现象,这些负面现象所产生的负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在“象牙塔”内所进行的正面教育的效果。

4.完善与改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措施。

4.1 科学教育体系。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其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理性的、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觉悟,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制定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等。其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其教育目的又必须与学校德育大纲所确定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确定和层次的安排,还要顾及学校德育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只有二者协调一致,才能突出每个阶段教育的重点,使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融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还受到具体培养目标的制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其理论知识和思想觉悟的水平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方式。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教育过程中又都里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向。所以,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确定和层次的安排上,都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的变化发展。

4.2 丰富教育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爱国主义既是一种信念,又是道德准则、政治原则和价值尺度,也是言行的规范。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历史的、传统的优秀文化道德的教育,也包括现实的政治、理想、信念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作出教育的宏观的整体规划,并在清醒地认识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层次、诸多内容年和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去确立各阶段教育的子目标和子内容体系,并保证它们与整体教育的总目标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切合实际、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我们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才能在提高驾驭能力的同时,使爱国主义教育井然有序、卓有成效地进行。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 婚恋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53-02

人类创造了网络,网络影响并改变着人类。21世纪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以一个复杂的文化信息源的身份发,携带着丰富的信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亲身体验到了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网络对这个群体的影响可谓深如大海,重如泰山。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浩瀚的知识信息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重的负面影响,如动摇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了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恶化了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等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外貌条件良好,思想开放,才艺突出等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受网上虚假情缘的干扰。笔者认为网络时代带给当代大学生最沉重的影响莫过于网上虚假情缘对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的动摇,特别是由此而涉及到的更深层次的婚姻观的倾斜以及性态度的扭曲,因此,网络时代必需加强对艺术院校青年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一、网络时代必须重视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21世纪的今天,在我国恋爱、婚姻、性仍然是让人非常敏感刻意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受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束缚,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此都感到难以启齿,羞于启齿。健康的、合法的、正规的恋爱观教育在高等学校一直都没有开展起来,而歪曲的、非法的、的录像、色情书刊却充斥大学校园,非正当恋爱教育蔓延大学校园,特别是艺术院校。而浩瀚网络上乱七八糟的情爱信息更是势不可挡,让人应接不暇,手足难挫。因此,重视开展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显得格外必要。

首先,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求开展婚恋观教育。

在我国本科大学生入学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广义上而言的大学生年龄基本都在18岁以上。我们知道,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包括心理的成熟还包括生理的正常发育。18岁左右甚至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发育时期。按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达成了性开窍的根本一步。性生理的开窍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上的变化。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异性的爱慕和向往有了比较肃穆的选择和排他性,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恋爱择偶尝试期。男生和女生都渴望欣赏异性的优美,并盼望引发特定异性的注意与垂青。

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育成熟带给大学生恋爱的需要,然而一直以来社会、家庭、学校都忽视了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指导和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就性健康教育曾对20所高校200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自己缺乏”性知识,希望得到性科学的教育,80.9%的男生和83.8%的女生反映父母从未向他们谈及过性问题。只有2.6%的男生和9.1%的女生提到他们的性知识来自学校教育。[1]性知识的缺乏和无知必然导致大学生恋爱观的扭曲变形,而高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更是青少年接受恋观教育的紧迫阶段。因此,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熟的角度考虑,高校必须行动起来,上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这堂生活必备课。

其次,网上复杂的虚假情缘要求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开展婚恋观教育。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浪漫的摇篮,古今中外,大学校园演绎了无数甜蜜美好的爱情故事。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远离了学业的重压,家长的拘管,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思想和行为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随着性生理的开窍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较为全面的心理形式。可恋爱是个双向选择与双方互动的过程,有些大学生很难在现实的校园环境中寻求到能解芳心的一人;恋爱同时也是个需要投入时间跟精力去经营呵护的过程,有些艺术院校大学生忙于日常学习训练,无暇顾及男女朋友的需要。而网络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网上各类主体的繁多,网上交流、恋爱的自由模糊等等正好满足了部分大学生的恋爱需求,而且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网恋特别唯美浪漫令人心动,恰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于是,很多大学生就会在网上寻求感情依赖。网恋之所以美好,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网恋脱离现实。网上恋爱的虚假性决定了与现实中恋爱的最大不同就是你无须考虑经济问题和现实的生活琐事。这样,两人就可以尽情地沉醉网上甜蜜浪漫的二人世界,网恋也显得纯洁、致真。第二,网上恋人都是匿名,以虚假陌生个人信息的身份出现,可以使人无须顾虑太多而直抒胸臆,畅所欲言,没有任何压力自然也就没有任何隐蛮。这一特点在竞争如此激烈,压力如此沉重的现代社会,无疑可以起到宣泄内心,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第三,距x产生美。网上恋爱可以凭你无边的思维随意美化千里之外网络另一端的恋人,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高大威武,英姿飒爽等等。正是上述原因使充满好奇、幻想、激情、胆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网恋情有独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忽略了其中的危害。首先,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恋爱观。大部分大学生心里都清楚网上恋情基本上是没有结果的,只是寻求一份感情的寄托。沉溺于网上恋情,不断的在网上寻找甚至更换恋人,会使大学生的恋爱产生游戏感,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真爱,会出现“爱情麻木症”,这对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都是极其危险的。其次,网恋中充满陷阱、欺骗、敲诈、勒索等各种危害,受网恋欺骗的教训数不胜数,但还是未能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另外,网上感情更具摇摆性,缺乏稳定性,容易使大学生感情受伤。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纯真、纯粹的群体,往往会在感情中一下子倾心投入,全身心付出,一旦面临网上恋人的离去会难以承受,终日痛哭流涕,不思进取,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发展和身心的成长。

再次,网上色情信息蔓延要求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开展恋爱观、性知识教育。

互联网的储存和传播功能另世人叹为观止,这当然也储存传播了巨大的色情、信息,作为熟悉互联网性能的高端人才――高校大学生,更是被这些色情、信息耳濡目染。这些信息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确立恋爱观的重要支撑。据有关调查,在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恋爱观、性意识和的因素中首数的就是大众传媒,其中主要是网络。有人曾对网上性信息的特点作过总结:其一,信息量特别巨大,令人应接不暇。其二,性信息鱼龙混杂,黄情信息占有绝对优势。其三,网上色情信息的获取收藏更具便利性。其四,网上色情信息具有互动性。其五,网上色情信息控制性差[2]。

毫无疑问色情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沉重的并且是恐怖的。网上色情信息,使大学生接受了大量错误的、污秽的性知识,形成了不健康的性观念,必然会扭曲误导大学生健康纯洁的恋爱观。比如会使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单纯追求生理上的满足与,而不再关注双方的兴趣爱好,不再注重共同人生理想的建构,更别谈志同道合的磨合。再例如一向为人不齿的“”“三角恋”就会被不少大学生接受甚至去接触,有些艺术院校女大学生利用自己年轻貌美的资本从事非正当职业去获取身体上的享受娱乐,而不去培养阳光健康的爱情,实在令人堪忧。另外,正如英国的心理W家经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证实的那样:如果一个人经常在网上浏览色情信息,就会变得过分依赖于与有关的一切,整个人也会日益消沉,萎靡不振,他们称之为“色情综合症”。由于色情信息性极强,多数人接触都伴有行为,如、性幻想或产生网上行为。有的还会产生不道德行为或性犯罪行为[3]。

因此,无论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从网络背景下,网上恋情的虚假性以及网上色情信息的泛滥来看,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健康鲜亮的恋爱观教育都显得由于迫切。对于这一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教育、引导工作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开展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应成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课题。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素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从内容的覆盖面上还是从讲解的深度上都无法达到对青年大学生婚恋观的正确引导。与普通文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已经确定了专业,他们除了学习文化课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专业训练上面,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本没有兴趣也不重视。这就使艺术院校大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婚恋素养显得更加困难。为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对恋爱观教育这一领域重新拿起,并作适当调整,对大学生健康婚恋观的培养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

首先,广度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婚恋观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知识,而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和培养。青年大学生正值恋爱观雏形建立的关键期。学校课堂绝不能忽视对这一内容的教授,教师更不能随意在其课堂上言语两句,甚至有的教师羞于开口,一点而过,认为恋爱观教育无师自通,年龄大点慢慢就明白了。爱情对青年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更成为人的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涉足恋爱的青年大学生必须有人引导使其明白爱情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人生的惟一。青年大学生一定要找准生活的位置,找到生活、学业、恋爱的平衡点,使恋爱成为学习和奋斗的精神动力,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以及今后事业的关系。青年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更要清醒、客观、全面,不要沉迷于外表而放弃了内涵、素质的追求。一个优秀的伴侣将会给其学习、工作以重大支持,反之,一个没有理想修养的人则有可能误导人生的方向,毁掉大好前程。恋爱观、择偶观的引导都需要引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能将这部分工作空白化、无效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开放、客观的态度向学生讲解性知识、性卫生方面的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专门的章节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却常常因教师的羞于启齿而一点而过,或者直接省略。生理是心理的基础,掌握全面的性知识会助力大学生的恋爱成长,使大学生以更加客观、全面、成熟的态度对待爱情的发展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其次,深度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恋爱道德观的塑造。

毫无疑问,网上纷繁复杂的画面、恶化了青年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恋爱道德是指人类恋爱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以调节男女恋爱关系道德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恋爱道德观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在恋爱关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循一定社会所崇尚的准则和规范,并帮助大学生养成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关爱、自尊、自爱、自我克制等良好的道德风尚,使青年大学生能正确地对待异性和爱情,特别是网上的恋情和伴侣。针对网络的特点,需要帮助大学生提高鉴别网上恋爱信息的能力,认识“三角恋”、“”、等不道德甚至变态行为的危害,不要参与网上伤害他人的恋爱互动关系和行为。这一切,无不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再次,时度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虚假情缘教育,保护好青年大学生。

一方面,系统的传授网上虚假情缘的综合知识,帮助青年大学生储备丰富的以防感情上当受骗的理论知识的确重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针对身边发生或者网上最新公布的网恋欺骗、诈骗案开展恋爱方面的“时事政策教育”。因为现实的、具体的、鲜活的案例更具有说服性、教育性。 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应针对这类时事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网恋纯情背后的陷阱。正因为网络的匿名性、隐匿性,网络经常以非真我面貌出现,以异性身份、靓女帅哥形象出现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借网恋之名行骗钱、骗色之实。使大学生明白网恋是一个美丽的相遇,相遇的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无底的陷阱,一旦陷入很可能人财两空,后果难以想象。

在艺术院校大学生婚恋观的塑造过程中,网络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成熟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一个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的过程。在教育引导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予以尊重、理解和关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的内心,在婚恋观树立方面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以人文情怀教育的方式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网络环境冲击下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肖月华等:《人口与性健康教育》,第7~9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宋元林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第191~19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第12篇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监测与评价模式 意义 原则 运行

新的历史时期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出现新的问题,这就对新时期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为了适应这种新挑战,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者必须首先解放自己的思想、实事求是,变革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传统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结合“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传统教育的经验,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理念,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既要积极有效地探索加强“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又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的爱国主义教育监测与评价模式进行保驾护航。

一、建立监测与评价模式的意义

(一)建立监测与评价模式是高校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它是基础,是面向全社会、全民族、全国人民的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爱国主义能极大地调动全民族的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全民族的最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爱国主义能够激发每一个人的爱国热情,唤起人们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情怀,使人们为祖国取得的每一个重要成就感到欢欣鼓舞,为国家碰到的灾难和人民受到的损害而伤心忧虑。我国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各高校也相应地采取了一定措施,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监测的过程,实质上是推动高校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过程。

(二)建立监测与评价模式是弥补爱国主义教育不足的需要。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偏重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正面灌输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严格管理,只关注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质量如何和学生考试的成绩高低。单纯的衡量标准虽然对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效果如何却没有一个完善的监测与评价标准。因此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模式是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

(三)建立监测与评价模式是“90后”大学生特点的必然要求。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一是“90后”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模糊性,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上存在偏差;二是“90后”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导致其爱国主义价值取向削弱,良好的成长经历导致其爱国主义意识淡薄;三是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内容缺乏时代性,理论缺乏创新,教育对象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直接且过于单调等问题。“90后”大学生本身处在一个思想不断发展成熟的时期,承受巨大的学业、心理和就业压力,极易受到外来思想的侵蚀,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也迫切需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模式推动高校改革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使之更好地适应“90后”大学生的需要。

二、构建监测与评价模式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完全服从于政党和阶级的需要,体现了政党和阶级利益。因此在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的监测和评价的过程中要按照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对照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坚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制定相应的监测和评价模式,同时应结合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错误思潮进行批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快,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一环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实际情况,了解实际效果,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和分析。其根本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使其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三)坚持针对性的原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和评价必须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无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还是实现途径,以及实际效果都要契合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此外,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要充分考虑到他们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思想状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同时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已大大超过前人。因此,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进行监测与评价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四)坚持系统性原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规范的系统性过程,这就决定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具有突出的系统性特征。它要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工作立足于全面把握,从整体上真实反映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情况与成效。同时要求学校内部各行政机构、教学、教辅部门及各基层院系都明确责任,层次分明,管理有序,各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做到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紧扣,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教育、管理这两大要素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系统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五)坚持动态性的原则。建立爱国主义的监测与评价模式一方面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监测公正、评价客观的优良传统,同时充分汲取国外在此领域内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成果,把它们和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爱国主义教育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教育效果也是一个逐步显现和不断强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要经常性地根据客观条件和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坚持这种动态的变化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变化和发展。

三、监测与评价模式的运行

(一)明确组织领导机构。设立校级领导机构,建议各高校党委成立由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总支)书记共同参与的一个直属于高校党委领导的爱国主义教育监测与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监测与评估工作。具体由教务处主导教学监测系统和教学评估系统,校学生工作部主导管理监测系统和管理评估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一起协助做好管理监测和评估系统。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机构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标准。

(二)进行逐阶分级式的监测与评价。“90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学校党委、行政把它作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考虑和布局,它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位老师能够组织和实施的。高校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特色的监测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分为两个主系统,分别是教育系统和管理系统。

1.教育系统。由学校教务处主导,相关的职能部门例如教学设备处、现代教育中心、评估中心等教辅部门协助管理,下设教育监测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其监测与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施教者的主体状况,包括他们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和理论修养;二是受教者个人的思想品德情况及受教群体的思想品德的状况。目前各高校的教育评价系统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国家也专门进行本科教学水平合格(审核)评估促进高校不断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评估。对于教学监测系统,主要包括教学前的准备监测、教学过程监测和教学效果监测与信息反馈三部分职能,由于目前高校职能部门人手有限,往往对于教学监测都是通过教案检查、督导组听课、学生评教等方式进行。

2.管理系统。由校学生工作部主导,相关职能部门例如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协助管理,下设管理监测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管理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二级学院进行,以各学院的学生科、团总支为基础,通过辅导员和学生组织对党团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情况,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测。管理评价系统则通过学生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测评、对学生活动的参与程度、对学生干部的拥护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两个主系统的地位与关系。在系统论的构建原理下,教育系统和管理系统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监测与评价领导小组可以通过构建这两个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及评价进行有机整合,两个主系统下的子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得到协调和解决。

四、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反馈

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因此将监测和评价的最终结果对监测和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反馈,促进他们不断进步显得尤为重要。监测和评价必须有结果,不能有头无尾,只有过程,没有结论。如果只有监测和评价的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反馈,那么整个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监测与评价的结果,应当采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采用评语、等级、数量或者综合以上的表现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把结果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和被评价者。反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方式和方法,可以采用集体讲评、个别谈话的方式,一方面保护了被评价者的隐私,另一方面实现了反馈过程中的思想沟通。在整个反馈中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重要的不是将被评价人一棒子打死,而是让他通过评价反馈找出不足,寻求解决之道。最终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爱国主义教育的监测与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可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作出更加真实可信的结论,对于帮助和改善高校“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建桃.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施监测与评价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9).

[2]乔琳.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层监测系统的构建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