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3:55: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金是不是混合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铜更容易锈蚀,但是我们也发现生活中铝制品却不容易锈蚀。这又为什么?
猜想: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潮湿的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
设计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取相同的铝片、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水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铁锈蚀较严重,铜片有少量锈蚀而铝片没有锈蚀。
反思:铁片和铜片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实验现象符合猜想,但是铝片与氧气和水反应实验现象不符合。
查阅资料: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疏松的铁锈。铁锈不除去可以吸收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加快了铁的锈蚀。铝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对铝起到了保护作用。
提出问题: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能起到保护作用?
设计实验:分别将一片打磨过的铝片和没打磨过的铝片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中,观察。
实验现象:打磨过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更剧烈,有较多的气体产生,没打磨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表面气体很少。
结论: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对铝起到了保护作用。
探究活动二:一些不法商贩常用黄铜冒充黄金,欺骗消费者。王奶奶买了一根“金条”,你有哪些方法帮助王奶奶鉴别金条的真假?
设计实验:黄铜金黄色,是铜、锌合金,具有合金的性质。黄金是纯金属,与黄铜在硬度、化学性质等方面差别较大。鉴别物质要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但是不是所有的性质差异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只有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易观察,才可以用来鉴别。
方法一:根据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不同鉴别,纯金属质软,合金较硬。例如用牙齿咬的方法鉴别。实验方法取黄铜合金与样品相互刻划,有明显划痕的是黄金,没有明显划痕的是黄铜。
方法二:根据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使加热也不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锌、铜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来鉴别。例如有“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实验方法取样品在火焰上加热,变黑的是黄铜,不变的是黄金。
方法三:根据金属与酸溶液能否反应及反应飞剧烈程度不同。黄铜中的锌常温下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金不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实验方法将向样品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产生体的是黄铜,没有气体产生的是黄金。
方法四:根据金属可以与一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例如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锌的活动性比
铁强,因此锌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金的活动性不如铜所以金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操作方法将样品滴加硫酸铜溶液,如变为红色,则说明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黄铜。如不变色则为黄金。
随着人类对金属材料的需求急速增加,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二十世纪以来金属废弃物急剧增加,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我们需要节约、回收金属资源。金属的回收利用能变废为宝,不仅达到节约资源和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而且还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金属的性质还与金属的使用历史、冶炼方法、回收方法等密切相关。
探究活动三: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含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铁和铜,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分析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铜强,因此锌可以从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铁和铜。因此设计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那如何分离单质锌、铁和铜呢?铁可以利用磁铁吸引分离,锌和铜如何分离呢?金属锌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向锌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将单质锌转化为硫酸锌,过滤分离出铜,蒸发滤液得到硫酸锌固体。
设计: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过滤后滤液蒸发得到硫酸锌固体,滤渣固体中含有置换出的铁和铜以及过量的锌。对滤渣进行磁铁吸引,分离出铁,剩余的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过滤。滤渣为铜,滤液为硫酸锌溶液。将硫酸锌溶液进行蒸发得到硫酸锌固体。
关键词:炼铁;戏剧;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8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34
一、众人“炼铁”拼本领
一年一度的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拉开战幕了。化学学科规定的比赛内容是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的利用与保护》第1课时(人教版)。化学老师们都动起来了,摆出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架势。我看着同行前辈们镇定从容地准备着,自己愈发紧张了,一遍又一遍否定了写好的教学设计,觉得这个课怎么上都难以出彩。大部分教师的竞赛课时间安排在第5周,我排在了第6周。本来打算先听听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是怎么样上好这一节课的。听了几节课之后,我感觉压力更大了,几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很扎实,教学语言简练准确,讲解深入浅出,超越他们似乎成了不可能事件......
二、另辟蹊径排戏剧
离我上比赛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第一课时的知识内容每天都在我脑海里翻滚着,可我却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呈现出来。正是一筹莫展之时,我在下班路上恰好遇到英语角社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戏剧,驻足欣赏了片刻,一束灵光触到了我的神经:实验室炼铁是不是能以戏剧形式演绎出来?
敢想就行动,我在“视频演示实验室炼铁”这个教学环节之前加入了一个戏剧表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小组长排练了一出戏剧,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给戏剧的剧本注入了很多活力,组长们还组织小组成员一起精心制作了戏剧的辅助道具。
三、精彩戏剧呈亮点
教学片断一:导入新课
教师:非常感谢评委老师们前来指导我的竞赛课。下面,我送出一份感谢大礼包,请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一个字谜,这两个谜题的答案是一样的,请猜一地名。
(PPT投影谜题:
谜题一:金银铜铁。
谜题二:
K Ca Na Mg Al Zn FePb (H) Cu Hg Ag Pt Au)
学生1:无锡。
教师:你从哪个谜题猜出来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我从谜题二猜出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少了“Sn”这种金属,所以谜底是无锡。
教师:非常好!请坐。有没有同学从谜题一猜出来了?(稍作停顿等待)其实,人们常把“金银铜铁锡”合称“五金”,“五金”缺锡便解为无锡。同学们有没有看见学校旁沙湾路上的五金店?
学生齐:有。
教师:现在人们用“五金”泛指各种各样的金属,五金店里面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来看看自己坐的椅子和凳子,是什么金属?
学生齐:铁合金。
教师:对。铁是五金中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一种金属。那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题3《金属的利用与保护》第1课时——铁的冶炼。
教学片断二:实验室炼铁
教师: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了一本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这本书是介绍俄国怎样炼铁的吗?
学生2:不是,是一本关于保尔的励志故事书。
教师:这本书曾经被拍成电视、电影,排出戏剧到处上演。同学们想不想看一出戏剧?
学生齐:想。
教师:请看实验室版本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们要一边观看一边填写好剧本,掌声请上演员。
学生3:我是炼铁工程师,现在开始炼铁第一幕,各试剂安全到位。
学生4、5、6:大家好!我们是CO。
学生4:无色无味气体。
学生5:有毒。
学生6:具有还原性。
学生7:我是Fe元素。
学生8:我是O元素。
学生7、8:我们组成红色固体Fe2O3,氧化铁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学生9:我是呆在玻璃管内的空气,混合物,含有O2。
学生10:我是酒精喷灯,火焰温度可达1000℃左右,高温加热我最拿手。
学生11:我是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
学生12:我是酒精灯,加热温度400-500℃,记得我用外焰加热的。
学生3:Are you ready !
学生4-12: Yes!
学生4:Action!第二幕,开始炼铁!
学生12(酒精灯):我先点燃,同学们知道我的作用吗?
学生5(CO):我要早出门,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引起爆炸。
学生9(空气):快走,快走呀!有毒的CO来赶我了。
学生5(CO):(经过酒精灯时)击掌,我被点燃了,在蓝色火焰中我变成了CO2。
学生10(酒精喷灯):空气排完了,CO与Fe2O3受热吧!妈咪妈咪哄。(做出冲击波的动作,引发同学的爆笑)。
学生6(CO):我抢走氧,把Fe2O3还原成黑色的Fe,自己变身为CO2。
学生11(澄清石灰水):CO2,来吧!(一起拍手绕圈旋转)我晕了,我变浑浊了。
学生10(酒精喷灯):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撤离了,拜拜。
学生4(CO):我要晚归,先把热的铁粉冷却了再回去,防止Fe被氧化。
学生12(酒精灯):CO走我了,我也可以收工回家洗洗睡啦!
学生3:生铁炼成了,掌声在哪里?(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教师:非常精彩的表演。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一起走进实验室看看炼铁的实况。同学们记得完成实验剧本。(播放视频)
......
四、实验好剧获评赞
课后,我认真听取了评委们的意见,他们充分肯定了我这节课的亮点。以下四点是我根据评委点评整理出的成功经验。
1. 戏剧演绎与视频实验引起的视听效应,起到了正性强化作用
本节设计的创新亮点是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戏剧表演,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室炼铁过程的形象了解。在戏剧角色与环节的编排上,紧扣知识的科学性与建构性。恰当地安排了3个学生扮演一氧化碳气体,一份CO要早出排净空气,第二份CO要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第三份CO要晚归冷却热的铁粉。安排了两位学生扮演Fe2O3,其一为铁元素,另一为氧元素,从宏观上表明了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为接下来的CO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做好铺垫。同时,戏剧台词恰当地分析了CO“早出晚归”的原因和酒精灯的作用,用“我晕了、我浑浊了”生动地描述了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
这一环节设计双管齐下,先上演既形象活泼又能兼顾知识科学性的戏剧,紧接着播放实物演示视频,给学生造成了强大的视听效应,起到了正性强化作用:一方面让炼铁实验现象镶嵌进学生脑海中,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室炼铁原理的本质理解。
2. “生动地教”与“快乐地学”的协调统一
本节教学设计巧妙地设计了知识线索的发展方式,增加了课堂活动的同时兼顾了活动的质量。以猜字谜引入课题,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戏剧活动为踏板引导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表演戏剧与填写剧本相结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维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保持了极高的专注度。本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发挥了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使教师“生动地教”与学生“快乐地学”得到协调统一。
3. 知识线索、活动线索与情感线索的并进发展
本节设计有序地把知识线索、活动线索与情感线索捆绑起来,并进发展。以多样化的学生课堂活动为载体,构建学生知识的结构,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三线贯穿一体”对课时的整体设计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板块设计起到了穿针引线的衔接作用。“三线贯穿一体”,知识难度围绕学生活动而层层推进,情感在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入升华,促使学生学科能力立体螺旋攀升发展,保证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4. 化学与生活、社会的统一
本节教学设计与实施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回归到生活与社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导入新课环节从猜字谜着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五金”的含义,知道金属广泛应用于生活,感悟化学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在工业炼铁环节,紧密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炼铁的发展史,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杂质计算环节,巧妙改编了课本例题,以宝钢公司炼铁技术追赶外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为题干背景,在计算中比较国内外炼铁工艺的优劣。从化学回归到了社会生产,让学生感悟化学与生产相关,化学技术的革新对工业发展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