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2:4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政施工经营管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内部管理控制的概念理解。内部管理控制顾名思义,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企业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组织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所采取的方法、程序与措施,并以此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市政企业的建筑工程涉及的周期比较长、资金使用量比较大,而市政工程的公益性等使得社会、政府等部门需要加强企业的建设效益等,而企业效益管理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其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以及信息化五方面进行分析。
2.1内部环境。大部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企业的岗位制度不健全,对于工程的管理建设主要依靠相关管理人员,而没有依照施工岗位要求;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过分强调经济效率,而忽视社会效率。
2.2风险评估。目前许多市政施工企业缺乏风险评估意识,他们处理风险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单一。在企业未来战略发展上企业始终不能给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我定位,对于企业战略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在战略风险出现时也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建筑工程的设计存在设计内容不全,设计人员不按相关的国家规定进行设计的更改,造成设计的工程费用、施工要求资质等超出施工企业的界限。
2.3控制活动。大部分市政施工企业制定了对于企业财务方面的控制分析制度,但是对于企业其它方面的内容控制还不明确。施工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指标设定实施的细则还不清晰,其与施工过程的关系性联系程度还比较低。同时市政企业的考评过重于施工经济结果评价,而忽视对于市政施工过程的评价。
2.4内部监督。市政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在实际中往往被赋予形式化,企业对于建筑施工的监督存在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内部监督只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再者施工企业对于企业内部监督缺乏相应的分析报告评估,没有对企业的各阶段风险等进行分析,结果造成内部监督制度缺乏风险导向意识。
2.5企业施工信息化程度不高。作为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注重日常的信息化管理,而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单位在信息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同时市政企业没有建立社会信息沟通制度,市政企业对社会关注的建设工程的质量缺乏有效的与公共的沟通,没有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再则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的报告重视程度不高,内部的施工信息报告程序混乱,企业各层对企业的施工信息掌握不及时。
3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优化建议。针对上述提出的市政企业在内部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针对性的改建措施,提高市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措施,是市政企业发展的需要。
3.1优化内部环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主导着对内部控制的内部需求,因此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健康的企业文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完善至关重要。市政企业要积极发挥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职能,明确他们的权益与义务,将职能真正渗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独立董事的设立可以发挥董事会内部的制衡和制约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审计委员会作用,赋予审计委员会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职能。
3.2强化风险管理。市政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因此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风险意识。首先加强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市政企业要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企业施工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最终将风险预测分析落实到风险管理责任;其次加强对于市政工程项目信息的管理工作,任何风险的出现都要依托施工项目;最后建立规范化的风险控制制度,以此确保风险控制在市政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形成制度,减少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制度缺失。
3.3健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建筑企业应根据业务不相容原理设置相关部门和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施工过程中,公司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是否领取施工许可证及相关文件,工程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工程投资、质量、安全等情况,财务部应审核各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工程项目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可靠性。
3.4加强内部监督。市政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日常自查、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内控稽核、管理层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关键词】市政工程;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和管理科学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实际运用水平,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认真探讨,采取措施改善成本控制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1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施工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1.1.1 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1.1.2 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
一是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二是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三是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甚至闹上法庭。
1.1.3 全员成本意识差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较为普遍。
1.1.4 考核奖惩环节存在的问题
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应解缴的各项费用无法清算,账目不清,责任不明,遗留问题较多,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
1.2 施工技术方案相对落后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如考虑项目参加人员的素质、数量、机械设备的tiff:状况和特点,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项目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征等,拟定几种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后确定最适宜的施工方案。目前,在我国的施工企业中,不少工程项目都不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即使比较也只是在技术上进行比较或者是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这种情况是与我国施工企业的人员知识结构和考虑问题的习惯有关系,因此,做到有有效的、系统的控制项目成本,必须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1.3 企业经营管理因素的问题
企业经营管理因素包括计价依据、计价方式、合同方式、发包人和承包人的价格博弈、结算方式等。计价依据、计价方式的影响。对于业主和承包商来说,计价依据并不完全相同,但最基本的依据是计价所依据的图纸,图纸的详略影响计价的准确程度。计价方式目前大都采用综合单价法计价(另有施工图预算计价和工料单价法计价) 以及通过竞争定价(含有标底定价和无标底定价)等。不同的计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定价结果。各类合同方式的影响。合同方式有总价合同、计量单价合同、单价合同,各种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方式的合同使定价有不同的结果,也会影响在施工过程的合同价格,从而影响到价格的变更、业主和承包商的价格管理活动及效果,业主从买方的立场上进行价格管理活动。首先是在低价发包的前提下签订同,其次是在施工活动中防止因工程变更和工程索赔所引起的工程价格增加。承包商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先采用策略性报价,中标后则在合同谈判中力争优惠的合同价格和有利于未来调整和结算的合同内容。这大大增加了市政施工企业的风险。
2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
2.1 施工生产环节应重点抓以下几点:
2.1.1 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上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与下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以经二次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为依据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实施考核、奖惩。分包作业队责任成本必须依合同价包死,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施工中的增减变更在取得业主认可的基础上可作调整。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1.2 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2.1.3 加强上级业务部门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重点包括目标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的程度。发现成本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意见,避免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
2.2 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是影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型以上市政工程项目尤为如此。同一市政工程项目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好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而且还可以节约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以市政道路为例,为改造不良路基,既可用晾晒法,也可以置换土壤,还可以用打(灌)柱桩等多种施工方案,不同施工方案的差异是很大的。在确定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时,仅此一项有时即可相差上百万元。施工方案对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如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和时段影响是决定用人工还是机械作业、土方运输时的合理调度、掌握拆除模板的最佳时机等。通过合理地调整施工方案,能起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质量等级和最终影响价格的变化。
2.3 加强企业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项目部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自上而下分解工作量至各工序,并根据内部定额编制项目施工预算成本(BCWP)作为分部分项工程工序实施计划控制的依据。根据工序或分部分项工程计算工作量,制定资源消耗计划,形成计划成本(BCWS),作为降低成本额控制资源消耗的依据。项目各工序施工时,通过成本跟踪控制,反馈对应各工序的资源耗用,形成实际耗用成本(ACWP),以此进行成本核算,检查成本目标计划实施效果,兑现奖惩。进行项目成本汇总,计算项目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根据成本核算信息,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变动原因,确定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寻找成本降低的途径,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 总结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利润的高低。所以,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提高工程效率,创造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市政施工企业共同的追求点,这就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企业自身相关专业人员职业技能及素质,加强企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最终做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施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一、当前市政施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涵与必要性
1、创新能力的内涵
通常人们认为,创新能力就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把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的能力。而顺应目前的状况,创新能力指的是当前的市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创新经营理念,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转型升级,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
2、提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够使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市场主体地位的动力与源泉。当前的市政施工企业面对很多难题,一方面是面对着复杂多变、竞争同质化倾向越来越激烈的市政施工工程市场和交通建设工程市场的情况,另一方面还面对着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越来越严格的新形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改制企业如何选择增长方式呢?
摆在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沿袭旧模式,即依靠要素数量投入增长;另一个是创新增长方式,走要素使用效率提高的新道路。旧模式是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消耗较高、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低;新道路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重视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训考核上岗。因而当前需要选择的方式当然是新路径,从而能够重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始终不懈地为提升创新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努力。
二、当前市政施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1、提升创新能力的策略
当前的市政施工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是科技领先、创新经营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建设创新型的企业。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与工期,也能够让政府放心。
2、提升创新能力的措施
1)经营理念的创新,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来面对新的市场主体与新的竞争压力。在创新经营理念上需要做到“两个提高、四个转变”。
“两个提高”是指注重提高市政施工企业的自主品牌的创造力,注重提高市政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个转变”是指:A.需要转变垫资与融资单一性的拉动市场的经营模式,从而建立起施工要素抱团集约型的创新的经营理念。B. 需要转变重企业的经济效益,轻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单纯效益关,建立起环境友好、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合作方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型效益观念。C. 需要转变重劳动力密集型,轻机械化的施工模式,从而建立起重技工培训与重技术素质的提高,和全程式机械化高度协调施工的现代化的管理创新理念。D. 需要转变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建立起大中专人才结构合理的组合,实现年龄结构的年轻化,重视人力方面的资本投资及知识的资本投资的创新理念。
从而来实现市政施工企业改制后的转型升级,坚实发展的基础。
2)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品牌的创造性。对于市政施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是指一种以其新颖的构思与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成功运用为特征的,产生了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技术创新的体现,有两种相当重要的形式,一种是开发与运用全新的科学技术原理;另一种就是进行新的技术整合,但是没有重大的新的科学技术原理的运用,而是对于现有的技术组合,然后以不同的方式来整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当前的情况下,市政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选择后一种的技术创新的形式。
3)管理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创新是指需要在企业中建立起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组织机构,决策机制等一系列新型的管理制度的活动。而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保障管理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因此必须强化制度管理与有序管理,从而才能实现管理方式从人治到法治、无序到有序的目的转变。
三、当前市政施工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思考
当前的情况是市政施工企业面临着发展与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性时期,因而企业更应该担当起承前启后,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责任。
现如今,创新主体与创新能力都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经营理念、创新企业文化以及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等待着市政施工企业去完成。
首先,要想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关键就在于人,人才兴,则企业兴。因而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职工的全面性发展。人才是市政施工企业创新转型的关键性所在,重点是要狠抓创新型施工科技人才、施工管理人才、市政建设市场经营人才及市政软件开发应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的工作。对于企业中紧缺的中高级施工技术工人的培养与使用尤其要引起特别的关注,需要制定相关的中高级技工培养规划,同时让他们享受高级工程师的同等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成为市政施工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生坚力量。
其次,需要建立与健全技术创新要素,同时还要管理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市政科技精英、市政管理精英、市政职工中的经营人才,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熟悉领域有所发明与发现,有所创新与创造,能够大胆地采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方法。对应的,还要制定与健全同他们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业绩相关联的的奖励机制,使得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获得同他们价值相等的奖励。
结语:市政施工建设是我国城市管理当中的重点,而随着近几年我国市政施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市政施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对于市政施工企业来说,市政施工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其中包括了原材料的采购与工程完工质量审核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在施工管理的分析当中,需要对施工的主体、施工的影响单位等多个要素来进行相关分析,以保证管理能够具有真实性与有效性。同时,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是尤为重要的,除了需要提高相关的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具有创新施工技术、熟悉工艺流程与总结经验。而企业要在项目管理中不断地实践和与摸索,从而创造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管理要求的管理模式,来不断提升市政施工企业的创新能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勇成. 市政施工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市政工程. 2001(04)
[2] 郑可. 市政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2)
[3] 何正杰,石. 浅析市政施工中机械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J]. 设备管理与维修. 1991(01)
关键词:市政工程;会计管理;施工单位;信息化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就是应用于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专业会计管理,会计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经济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中的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树立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原则,完善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会计管理内容,构建合理、健全的的规章制度,加强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在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会计管理中的应用,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盈利,完善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活动,重视员工的发展,规范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文化。
一.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
针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应加快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针对会计管理工作应用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的全年库存资金占用率,同时还能实现施工单位会计基础资料的统一管理,进而保证了会计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市政工程会计管理信息化,有效规范了施工单位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工作流程,提高了企业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用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统一了单位基层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从而形成了集团、高效的财务报告体系,规范了各项业务的操作,统一、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由于信息化系统将财务报表等数据集中存放至数据库,减少了信息的交互、传递,提高了收集、整理数据信息的效率。会计信息化系统,满足了市政施工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需求,适应了社会各方业务的交流,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交流,增强了市政施工单位的管理、控制能力,提高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保证了市政工程会计管理、成本核算的效率与质量,为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在应用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构建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应用框架,建立了统一、透明的资金流运作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应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提高企业物流的运作效率,加快财务一体化的建设,结合数据、应用、协同、流程,才能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二.会计管理规章、制度的改进
市政工程会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其主要包括了由国家、市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统一管理制度与规范,以及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自行编制的管理制度。其中由施工单位制定的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实际的项目特点、标准、性质,在不与上级标准相抵触的前提下,作为补充而编制的。在市政项目实施前,施工单位首先应构建、完善项目成本费用、资金、收入等财务管理制度与内部经济核算制度,以此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执行制度,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倘若生产、经营过程出现特殊状况,应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及时采取合理、实事求是的应对处理措施。在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基础上,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还需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针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各种物资的领退、收发、清查、报废等工作,还需构建必要的细化管理制度。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需要,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选择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财会人员。在此基础上,为保证专业知识、业务操作的更新与提高,施工单位应加强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加入工程造价学、建筑学、工程预算学等与工程建设专业有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保证项目实施期间突发状况的及时应对、有效处理。施工单位在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同步加强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操作技巧培训,以确保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此外,财会人员还需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充分熟悉、掌握市政工程会计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规范,从而提高有关政策的执行水平、依法办事的能力。
四.规范市政工程的会计核算
市政工程的会计核算,首先应保证该项目的合法性,应将最后经过确认、批准的市政项目投资计划作为市政工程财务筹集资金、使用资金,以及会计核算的依据。倘若项目不合法,应立即停止市政款项的支用,待相关合法手续、证书办理完毕后,才可继续支付市政工程的款项。其次,市政工程的所有经济活动均应配有完整、合法、真实的文件与合同,而会计部门应留有所有订立的合同备份,从而便于付款时的监督、审查工作,由此严格把控付款关口,避免违法、违规市政支出的现象产生。此外,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各单位之间的往来帐,应及时进行清查、核对,定期针对财务往来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对账,以此保证市政工程的签约单位能够集中、统一管理所有预付款项。最后,在市政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应及时办理工程结算,由此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
五.加强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作为市政工程项目会计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重点,市政工程资金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安全。为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应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管理与控制,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其负责人应对该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监督负责,明确划分职责、分工监管项目资金。会计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向计划部门了解市政项目的申报计划,为确保会计管理的有效性,还应指派专员参与到项目的验标、开标、投标工作中,全面掌握建设资金的运作情况,根据实际的资金使用效率、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拨付。此外,市政工程的会计管理人员,应定期审核、检查财务决 算报告、工程结算报告等资料,针对与市政工程投资无关的支出款项,不允许将其列入项目的成本中,加强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从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会计管理已成为施工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还需不断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会计核算、改进并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与规范、加强监督,而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针对已完成与正在实施的市政项目进行总结、评价,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对企业未来前景做出科学预测,以此作为指导、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准备;验收养护
市政园林工程在施工现场内容项目多,一般由多个施工单位建造。因此若在施工组织、施工配合上管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影响工程质量,而且混乱的施工现场极易出现安全事故。随着“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理念的倡导和推广,城市市政园林,包括小区绿化、厂矿绿化、街道绿化、广场绿化、城市公园等市政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
1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管理
市政园林工程与建筑工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施工的对象。市政园林工程的对象大部分是有生命的植物,植物需要营养提供才能活下去。如果苗木长时间不能下栽,影响以后的成活率。施工之前要进行选苗,排除成活率低的苗木。工程中标后,企业首先组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施工项目部,由项目部统筹管理,现今都是实行经理负责制原则,保证其功能的发挥。概括来说,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落实分包协作单位和施工条件;主要物资苗木的订购;具体落实施工任务:首先根据项目的分支,招标或确定主要的协作单位,落实单位名单和合同条款,以往有合作经验的单位还必须事先总结经验,避免重复事故出现。以往影响工期的原因之一就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出现交叉作业,工地资源有限,造成施工混乱和工期延误。其次,掌握施工条件状况。施工的条件包括技术和劳力方面,技术方面做好图纸的审查,尽量落实到细节,具体化、细节化,避免施工过程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麻烦;需要现场技术指导的环节,做好安排,避免通知不到位等情况出现,延误工期,影响质量。劳力方面确定人员编制、工作安排。然后主要物资和苗木的订购要做到及时、有效。最后等到一切的人力物力落实后之后,就得缜密地安排具体工作了。这方面特别注意避免交叉工作,各个项目之间最好协调和排期。
2 市政园林工程正式施工阶段的管理
在城市市政园林工程的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繁琐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后,正式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组织综合施工;落实各项技术组织措施;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加强组织平衡,保证供应;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
2.1组织综合施工方面,严格按照之前的工程排期有序地展开各项施工,保证进度。人员的配置和工地资源优先提供给计划中的工期,临时组建的应急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调配人员和资源。保证计划和目标的完成。
2.2加强组织平衡,保证供应方面,主要是保证进度和控制成本。由于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现场一般出现几个项目同时进行,如栽植、照明、排水、假山等须同时进行很容易出现交叉作业。如何平衡各个项目组织,保证各方面的供应一方面是可以节省很多开支的,如项目管理人中的工资和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以及施工机械和周转设备的租赁费等,采用按时间安排计算成本费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另一方面,经过严密的工序安排,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工程如期完成。
2.3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实施施工阶段全过程环境管理。市政工程的施工区域通常都在繁华闹市区,周边单位、居民区繁多,交通流量大,人口密度稠。因此,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施工扬尘、水污染、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市政工程施工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施工大气污染。施工扬尘是市政工程施工中使得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指因各类作业、地面风蚀、车辆运行等散发到空气中的各类粉尘。风蚀扬尘、道路扬尘、施工工艺扬尘都属于施工扬尘。风蚀扬尘是指易扬尘建筑材料露天堆放产生的扬尘;挖掘造成的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也包括在内。道路扬尘是指各类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行驶而扬起的粉尘, 道路扬尘在施工扬尘中占最大比例。生产过程中各施工工艺造成的扬尘称为施工工艺扬尘,如装卸土方和材料,清理和平整施工现场,回填土方,筛选和拌合建筑材料等都易产生施工扬尘。产生的施工扬尘导致了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相当程度的大气环境污染, 居民集中区还会产生污染纠纷。施工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干扰周边生活环境的声音就是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的噪声源稳定, 噪声的发生时间波动较大。噪声污染主要产生于施工现场和构件加工场,各种施工机械就是噪声源。另外施工水污染,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
2.4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方面,做到以工程目标和设计为准,保证质量和工程目标的完成。施工开始后,每周至少抽出3 天(最好是隔天)到施工现场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发现客观原因与设计图不符合的要马上进行整改或协调处理工作。如果是人为原因出现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或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擅自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为了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必须发停工指令。
2.5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做好正式施工阶段每个工序、工艺的质量控制,人员素质的控制,材料质量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必备条件。总之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措施处理施工中不服从管理的工人和不安全的物品,避免出现事故。
3 市政园林工程竣工验收和养护阶段
这一阶段可称为工程“结束阶段”,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协调同步进行,其目标是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外结清债权债务,结束交易关系。主要工作包括:预检、隐检及签证工作;整理和审定交工验收资料,组织办理工程交工验收;负责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前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首先,工程全部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由项目公司组织规划部、设计单位、总包、施工单位进行预检。其次,预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请相关领导检查,提出意见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在所限定的工期内完成修改完善工作。第三,完善后,由项目公司组织规划部、设计单位、总包、施工单位进行验收填写工程验收单。第四,验收后,监督施工单位进行养护管理,为保证工程正常使用,做好工程养护工作和必要的技术咨询。进行工程回访,听取使用单位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养护调整、维修和管理,确保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现场主要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阶段;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保证市政园林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道路施工;地下管线;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所谓地下管线,包括煤气管、自来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热力管、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电车电缆等。一般埋设在道路下面,其埋设深度一般在0.5-3.Om范围内。随着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全力推进,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重复开发、建设比较常见,同时地下管线的分布错综复杂,地下管线的保护既影响工期又关系到施工费用,在施工过程要谨慎操作,以保证工程顺利平稳进行。
一、工程前期的调查摸底
在施工前期,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地下管线资料,组织专门的管线调查小组对照资料进行探查和确认,走访施工辖区影响范围内的业主及产权或主管单位,标示出管线的种类、位置、长度、形状、尺寸等基础数据,并将检查结果报相关部门确认。必要时,可到现场进行人工挖槽探测,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类管线的容许变形量。
二、编制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管线基本情况确认后,根据调查摸底资料编写详细的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如有必要,可编制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组织实施。
三、
地下管线保护的流程
管线交底—基本情况核实—提出保护方案—技术交底—开样洞、样槽—调整保护方案—施工—加固—回填。
有必要尽早着手启动城市共同沟系统的规划、建设。有条件的,整合旧的管线,若整合旧的管线一时难以做到的,可利用对旧城区道路扩建、地铁网建设和新的开发区建设的同时,启动相应的共同沟的建设。
1.市政工程的综合规划与设计要加强
(1)城市市政工程总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充分的掌握原始的资料。经过多方面去收集原有的地下管线的资料信息,尽量不要让新的规划设计同原有的管线出现冲突。如果出现无法避免的情况, 需要在施工的图上做出准确的标示,防止施工的单位不能明确管线位置而盲目的施工,这样就可减少管线的损坏。
(2)新的地下管线规划设计应有长期性。国家城市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积极的组织城市的规划.法律.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加强理论的研讨, 用政策理论去指导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本城市的综合管沟,这样就能减少市政工程建设时造成的管线损坏。[本文转自:]
2.建立市政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是市政行业管理中的必不可少的,它主要的职责就是监督和管理城市范围内的市政设施中的安全生产及施工.市政工程建设。一般管理的内容有事故的统计何报告以及处理分析.安全生产的预防和预测的工作,还包括安全管理法规.标准.制度的制订与信息服务的工作。按照每个城市实际的状况, 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去开发一套适用的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信
4.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按照管线损坏的原因,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保护好地下管线。
(1)如果是地下管线较多的区域,需要用对管线扰动相对小的施工方法,不可用荷载大的重型机械施工工艺。为了减小对附件管线的扰动,在选用对土体产生挤压.引起土体变形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工艺的时候,应尽可能分阶段进行。[本文转自:]
(2)如果管线埋深较大而且靠近施工区,这时可用隔离法,用各种桩来限制管线周围的土体的移动,也可在施工部位和管线之间挖出空间,这样可以隔断挤压力与振动力。
(3)管线周围的土体应加固。一是在施工前对管线和施工区之间的土体应采取注浆加固;二是在施工结束后应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采取注浆充填来加固。
三、几点建议
1.政府方面[本文转自:]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监督各参战单位的施工行为,同时在确定施工周期时,合理工期一定要保证(抢险工程除外),否则施工单位会为了抢工期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 要规范各方的行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地下管线在施工时被破坏,固然有一部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不文明施工,但很多是因为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高程不符合规范,而竣工图上又没有有效的标明所造成的,但一出了问题,受到处罚的常常是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对各小三线单位却没有任何相应的制约,这样治标不治本,所以对各小三线单位的施工行为也需要规范,也应纳入市安检站的监督范围。如规
外,因为如煤气.自来水.通讯等专业的公司,掌握了各种其它部门不能掌握的专业的.权威的相关资料,在道路施工时,要及时.准确的提供管线的位置,派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并对提供资料的数据真实性负责。
2.业主方面
作为业主,因为不是专业的公司,所以不能也无法全面掌握各种地下管线的确切资料, 但应主动和积极协助施工单位收集地下管线的资料。鉴于目前市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业主方能够做的工作有:一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收集有关地下管线的资料, 如各专业公司.规划设计院.勘测院.当时施工单位所保存的竣工资料, 将其互相对比落实;二是在对地下管线的勘测中,要努力寻求一些费用相对不高,勘测相对准确的方法.仪器,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三是对地下管线的勘测工作,业主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要因为节约一时的费用,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因为根据有关的法规, 一但出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业主。[本文转自:]
【关键词】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管理体制下,以整体实现目标为导向,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内容,对资产购置、资本通融、经营中的资金流通以及经营收入、利用进行管理与分配的工作,其主要包括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工程结算和收入管理四方面内容。工程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包括筹资系统、投资系统、资金运用系统和收益分配系统在内的企业资金运行系统。在工程财务管理中要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被投资者、债务人、各单位以及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市政工程一般都是投资巨大的市政工程项目,具有经济上独立核算、独立组织、统一管理等特征。此外,由于长周期、高经济和技术风险、不确定性因素多、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上市政工程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甚多,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乃至社会公众等,牵涉到广泛的财务治理。正因为上述众多原因,市政工程从项目的确立、投资、启动到竣工、交付使用、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为其保驾护航。市政工程财务管理就是应用于市政工程领域的专业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工程多实行招投标进行融资和管理,如此一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推动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众所周知,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资金就如同企业的血液,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生存并取得发展就不得不注重运用资金和控制成本,而财务管理则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随着全国市政工程量地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上却存在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往往导致施工企业生存步履维艰。加强工程的财务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推动市政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二、当前我国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约束力。尽管工程财务管理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市政工程管理活动中,但是仍有部分工程的管理者仍然没有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使得单位的财务部尚未介入或未完全介入工程的全过程,工程财务陷入被动和滞后状态,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经营管理混乱、监督困难等乱象。而大的世界经济环境下的制度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财务的具体实施效果。为了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加快了投资项目体制以及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在市政工程等领域开始实施政府投资职能与投资管理职能的分离,这一举措在确立投资主体地位,形成工程管理市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积极意义,但是职能分离的管理模式在缺乏沟通和第三方的协调的机制下也给工程的建设和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面对项目从筹划、设计、到施工、竣工、投入使用等各个阶段可能遭受的风险都需要投资与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双方的财务管理,给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目前诸多市政工程项目承包人并不会将财务交给企业,多数是聘用亲朋好友来负责财务管理,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以及受制于亲戚关系,时常导致成本核算随意、拖欠应交税费等违法违规的行为产生。这种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市场主体不规范的行为以及工程质量问题都和内部财务管理分割,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等问题的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政府的信誉。
2.工程合同不规范,资金管理分散。由于工程合同的不规范现象的广泛存在,许多霸王条款将部分必要约定的事项排除在外,为日后的财务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加上诸多市政工程企业采取流动作业的方式,同时包揽多个工程,导致流动资金无法集中管理,工程资金周转困难,拖欠机械租赁费、管理费和各种费用的现象也十分常见。
3.工程财务处理不规范,资产管理不到位,决算不够全面、及时。受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长久工作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如使用虚开的非法票据掩盖不合理的支出、对工程应收款入账不及时、虚报、假造相关数据、骗取国家财政拨款等不规范财务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管理主体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受经济利益驱使,有些市政工程公司将其资源进行非法处理,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此外,多数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部门并未按照工程管理部门所指定的工程竣工三日内向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工程竣工验收的报告、投资情况表、协助进行工程结算、决算工作等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给内外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造成巨大困难,同时也不利于资料档案的归档。
三、解决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建立科学的财务组织机制和市场秩序。首先,要提高工程财务管理的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理清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关系,前者的职责是整理企业会计报表资料、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警和评价,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保障;后者是负责企业记账和报账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手段。最后,要加强市场秩序的管理,所有的工程项目必须由业主进入市场报建并及时和更新信息,并建立第三方资格审查制度,规范招投标和承发包行为。
2.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工程合同是工程实施的标准和前提,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对工程合同的科学管理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市政工程设计面广这一特殊情况,为了加强工程质量和财务管理的准确运行,必须建立分部门会签审查制度,强化对工程风险的专业控制,并将此项制度贯穿于合同的谈判、订立、履行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规范业务流程,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保证各个环节的运行状况的记录详实,从而保障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合理控制。推行电子签证,缩小签证流程和周期,以助于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工程实施的实际进度,提高工程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电子管理水平。
3.加强资金的计划管控,规范工程资金的使用。通过开发现金预算管理系统,对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市政工程建设部门结合工程进度提交月度资金计划,严格付款程序,从设计、施工,监理和物资供应各个环节加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化管理,尽可能做到每一笔工程款的支付都由工程施工部门、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共同监管,将工程预付款严格控制在合同规定范围之内,防止资金沉淀或不足。
四、结束语
由于市政工程涉及各个部门,需要多方通力合作方能成功实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各方相互协调,建立长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和监管机制,确保工程财务管理的科学、全面、有效运行,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汤其亚.论市政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J]金融经济,2011,(10)
[2]于海,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2006
关键词:路基,沉降,措施,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路基是公路路面稳定的坚实基础,同路面形成了良好的整体结构,是工程基础结构物,因而必然受到自然因素与行车作用的影响。若没有稳定、坚固的路基便不会形成稳定可靠的路面,由此可见,稳定坚固的路基是确保公路工程优秀品质的核心基础。而路基沉降是常见的路基质量问题,必须深入分析、严加控制、及时有效处理。
一、市政公路路基沉降特点
市政道路的翻修、重修,已成为现今旧路改造的主要办法,利用现有的市政旧路,对其进行加宽加铺改造,可提高道路等级,并改善市政公路服务功能,从而改善现有市政道路路网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价值,不过老路基下的地基经过多年的板结变形,在目前路基高度下沉降已经基本结束,而新加宽的部分没有经过上述过程。这就造成不同高度旧路基上填筑不同高度的土层时,将出现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并可能因特定地质环境引起塌陷。特别的老路基的压实度受当时施工条件和压实标准的限制,低于现行路基施工标准,若老路基不经压实处理,新填筑的路基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变形,在新老路基接茬部位是压实不足的薄弱区,极易诱发拉裂沉降带。
二、公路路基沉降问题
(一)路堤填料不均匀,控制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方面都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的,比如对于填料以及级配一般是很难做到有效的控制的,一般在公路建设时,对路垫或者是隧道的开挖中稍不注意就会产生废方,而且这些填料之间的差别较大,在施工中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如果不得到相应的处理,就很容易产生路基沉降的情况。还有的一些沉降情况发生在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在对于路面进行分层碾压时没有能够控制好碾压层的厚度,导致其厚度不符合标准。如果在碾压时所控制的厚度超过相应的标准,就会使得一些细小的填充颗粒无法充分碾压,使得路基压实不均匀,这样一来在道路建成以后,长时间车辆行驶的情况下会使得其因为荷载的作用发生沉降,并且由于路面压实的不均匀会导致沉降的不协调,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开裂。
(二)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软土路基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不良地基,含水量大、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容易变形、强度低。对此,公路路基施工中必须先对软土路基进行相应处理,如:袋装砂井、排水砂垫层法、塑料排水板等施工技术,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总体来说,公路施工单位正开始从粗放型经营管理走向集约化经营管理,管理效果还不高,还需不断吸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管理出效益。
(三)含水量和压实度不均
细砂土、砾石土、砂类土是路基所使用的填料,必须做到严格的压实并控制其中的含水量。如果填料的每个细节达不到指定要求,我们就应该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适当加水,晾干等处理措施,直至填料含水量达到指定标准之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等施工工作。其次,如果遇到了路堤土需加水的情况时,必须要利用拌合设备与水车相结合的方式均匀加水,否则就会导致后期碾压施工完成后由于每层压实度不均而出现沉降问题。
三、路基沉降的治理措施
(一)灌浆法
路基沉降面积较大时,可以通过灌浆法来加以控制,灌浆法的原理是通过气压、液压、电化学等来对路基的下沉部位进行钻孔施工,然后再利用注浆管均匀的将浆液注入各施工层当中。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注浆管的深度及孔深一定要穿透薄弱层,之后才能够利用充填浆液挤压和渗透到填料间隙当中,最后在经过一段控制时间之后就可以将路基当中松散的土粒凝固起来,避免路基沉降问题的出现。另外还要合理的控制路基的初始压力、密实度还有操作规范等因素处理好灌浆的压力,使浆液符合需要的标准。
(二)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中空隙水慢慢排出,空隙比减少,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土的有效应力增大,地基土的强度增长,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使路基在使用期间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同时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可在天然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沙井,袋装沙井,塑料排水板)或者利用地基土层自身的透水性上排至地表通过地表设置的沙垫层横向排除路基。该系统主要在于缩短排水距离,加快排水速度。加压系统是起固结作用的荷载。
(三)强夯法
强夯法主要由高处将重锤自由落下进而对路基形成强大振动及冲击力,实现令填土压缩性降低目标。应用该类强夯处理方式进行路基加固,可有效提升地基土承载力,该类处理方式适用于各类砂性土、碎石土与湿陷性黄土地质,对于较难实施加固的大体积碎石土与配料填方土也能良好处理。
(四)选择填料
不同的填筑材料的后期变形和沉降量不一样,填筑材料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影响路基的有效沉降。为了保证填筑的质量,要对路堤填料进行试验,不得使用不适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的材料。要选用透水性较好沉降量较少的路基填筑材料,如砂砾石等。必要时候还要对填料进行改性处置,确保路基达到设计所需求的整体强度。
四、加强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
(一)科学的设置质量控制点,同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施工时,我们应认真的研究路基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的设置质量控制点。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控制点还应进行严格的监控,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填写完整质量控制点的检测记录单,施工单位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信息数据库,真正的做好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另外,养护管理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就应制定出科学的养护规划,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路基的整体质量。
(二)路基填筑前的质量检查
在对公路路基进行质量检测时,技术人员主要是对下层路基和原地面的质量进行检验。来判断其公路的土基结构是否存在着软土地基,而且这样在对路基填筑前对其质量进行控制,还有利于人们对其地基结构进行清理,然后在根据地基结构的土质特点,来对填筑材料进行合理的选取,这样就使得整个公路工程的土地基结构的质量满足了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致使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另外,在对路基结构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要其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的要求,以避免在对其施工现场报价的过程中,出现许多不平衡的报价现象。尤其是在对地质情况不良的施工场地中,技术人员还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进而使得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三)加强路面平整性技术
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基层不平,面层摊铺平整并压实后也仍旧会出现路面不平现象,为提高路面平整度,必须关注基层的平整度。在基层施工中,按照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来施工,做好路面养护工作,根据季节和天气状况确定合适的养护措施和养护时间,在夏季,养护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可以采用不透水的薄膜、沥青乳液等来养护。若基层出现一些损坏现象,比如说,出现坑槽现象,这时应及时采用相同的材料修补并压实,使其与路面材料融为一体,不得采用细小的碎石颗粒填补。面层摊铺前,重新检查一次基层的平整性,并保持基层的清洁,不得出现松散的浮料等杂物,然后再进行放线,放线必须认真抄平,保证基准线和基层标高的精确无误,当基层的标高在控制范围之外,需要铲平,用平地机将突出的刮平,确定无误之后就开始基层的摊铺,保证摊铺宽度的合适和施工接缝位置的平整性。
结束语
总之,防治路基沉降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预防为主,治养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路基施工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关键环节,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路基施工方案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减少路基通病问题的出现,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同时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平坦,行车舒适,路基无显著病害及跳车现象发生,才能取得防治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俊峰,乔燕燕.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09.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法、提出施工企业质量通病应对策略,首先需要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方式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受我国传统施工管理习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中也存在质量管理方式落后、施工质量通病频发的现状。
在对其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施工质量通病方式方法落后是造成施工质量频发的主要因素。而多数施工企业仅通过及技术控制等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对于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操作用事后治理的方法。这样的现状倒是了施工质量通病治理影响了施工进度、进而造成后续工序赶进度而引发质量问题,恶性循环下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应从质量通病方式理念的更新入手,以完善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体系规范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管理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应从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式更新、管理体系完善以及动态化管理评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强化。通过多方面工作的有效执行实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方式管理工作目标。
1、更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针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现状,施工企业应加快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理论的关注与分析。选择适合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架构的、选择适合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实际情况的、选择符合施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以现代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论多年的研究经验、施工管理经验为基础,为预防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保障市政公路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市政公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更新中,施工企业的经营者还应提高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并将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贯穿于施工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将抽象的管理理论、理念分解落实到市政道路施工的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为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更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促进施工质量通病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注重施工质量通病管理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还应对自身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更新。通过对现有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分析以及以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效果的分析,明确企业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优势与不足。以充分发挥现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优势、弥补不足的方法,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为中心,实现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应用目标。以此使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能够以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工作、强化管理重点,实现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明确管理思路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市政道路施工企业还应针对不同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对现行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以现代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进展为基础、以企业实际管理经验为重点,结合成功案例对企业新兴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仍以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弥补不足为目的,结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以及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作为重点,开展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法的改进,以此促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4、以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的动态评测,实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动态评测工作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重要工作。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重要性,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也应采取动态评测的方式进行完善。在传统意义的一次性完善基础上,对完善后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进行动态评测。针对完善后的管理体系实施效果、不足等提出改进措施,以不断完善改进的方法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方式管理体系更加符合企业管理特点、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更加符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管理需求。
5、注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基础工作的开展,促进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作为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管理工作的基础执行是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应在总结以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进行明确。并将基础内容落实到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当中。再由部门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以此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内容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人员培训,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施工质量管理研究中明确指出人员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影响施工管理体系执行的关键、是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关键。在现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中,施工企业应认识到人员培训工作对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的重要影响。针对企业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方法改革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人员培训。同时在培训工作中强化企业员工质量意识的树立、强化企业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各岗位员工工作内容与要点的培训。以人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开展,促进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目标的实现。
论文摘要:在现今市政工程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工程预决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预决算不仅是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更是进行招标、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这就要求工程预决算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本文从健全和完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工程预决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工程概预算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措施。
一、前言
市政工程预决算是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进行招标、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依据,也是审查机关掌握投资状况,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质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预决算编制办法和标准的统一,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规范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
二、工程预决算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在长期的实践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现已基本实现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但是在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弊端,是急需得到改进与完善的。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目前,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缺乏健全管理组织及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这与工程行业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相违背。部分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工程开支,而大量压缩预结算管理人员的数量,这就必然导致了管理组织难以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难以全面得到保障的问题。此外由于当前我国对预结算编制误差的奖罚的不完善,建设单位对编制报表的误差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审查疏忽,加上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是造成施工单位对工程量多估冒算的主要原因。
(二)招、投标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实行招标投标制,将竞争的机制引入建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对于规范市场行为、避免腐败的产生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招标、投标工作是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招标投标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规避招标、不合理分标、串标、排斥潜在的投标人、行业封锁等行为,使招标投标流于形式,这些都不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进行。
(三)预决算合同的不规范
甲、乙双方订立合同时,由于条款不严格、不完善,缺乏约束性、规范性,是引起施工单位多算、冒算的又一原因。尤其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对包干范围及调整和调整方式等没有明确规定,其结果是包干项目包不死,成为按实结算。
三、市政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一)工程预算定额编制有待健全
预算编制过程中,常遇到借用定额的现象。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借用部颁标准,房屋建筑工程需参照工民建定额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企业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建议依据地域差异和工程实际施工水平的不同,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对定额进行调整,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另外需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实施所涉及到的定额及时地总结、汇总、补充,防止部分工程造价失控,以利于工程投资的控制和管理。
(二)计价体系有待完善
根据以往预结算的经验,主材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70%左右,而工程材料、设备,品种多、数量大,具体价格又往往因购买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且同一品种的材料设备由于产地不同,导致价格有差异,所以用什么样的价格是摆在预算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所市场行情;其次,要明确价格的组成要素。为了统一价格标准,减小预决算的差异,首先,不论材料、设备数目多少均以出厂价为准,材料预算价格数目少的采购时为零售价的不调增:数目大的采购时为优惠价的不调减;其次,是明确定价的对象、即材料没备规格型号及生产厂家。要确定价格,必须询价,找价格依据,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价格信息中心,建立健全材料价格信息网络,及时测算价格,完善价格信息,通过生产、供销、贸易、大型建设施工单位联系网,广辟信息源,加强信息引导.及时编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补充定额.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可靠依据。
(三)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待避免
1.工程设计图纸表达不清、内容不详会导致大量设计变更,给结算带来极大不便,使预算和结算造价相差太大、给工程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很大麻烦、要准确、合理地编制工程预决算,必须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增强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抑制“三超”现象,使工程预算从一开始就定位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上。市政图上的细节问题设计人员容易忽视或省略说明,做预算时应当注意。为了不影响工程造价,图纸会审前预算员应详看图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解决,才能防患于未然。
2.高套定额是指做低标准的工作,套用高标准定额。例如:在市政工程的基础项目中,人工挖土方定额项目套用人工挖基坑定额项目,以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来说,同样为挖普通坚土(深度均在1米以内),人工挖土方定额单价为732.39元/100立方米,而人工控基坑定额单价为:1150.41元/100立方米,又如把普通混凝土定额套用成钢筋混凝上定额项目,二者都套用了高的定额单价,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
3. 工程量虚增
(1)在基建工程的某一分项工程中,多计算工程量。例如:在路面工程中,实际用280块地砖、而在决算中却列了350块;在绿化工程中,种植植物50平米、却列了100平方米、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隐蔽工程中应尤为注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有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同时,项目主管部门要有严格的隐蔽工程现场记录和签证。
(2)工程量重复计算。某一分项工程在某定额项目中已列入决算,但在决算的其他定额项目中仍可以看到此项工程量,就是干了某一单项工作而重复要了两次钱,无形中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多支付不必要的资金。
(3)注意定额项目本身包含的工作内容。在某些定额项目中已包含了一些表面似乎没有的项目。例如:在整体面层中的水泥沙浆地面、水磨石地面中,每100平方米面积均包括95米的踢脚线,而决算中,施工单位常常把其二者分开来做,同样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4.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材料代用的情况。结算一般可由已审核、审定的预算和由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而引起的增加工种结算组成,而增加工种结算往往漏洞多,管理难,人为因素多,结算争议大,因此,加强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有的预决算编制人员对现场签证采取不论其是否合理,只要有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签章均照算,结果造成结算不准或与工种实际造价不符。因此,结算编制人员应对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措施认真分析其合理性、准确性、并征求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总监的意见,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进行结算编制,从而减少相互扯皮,确保结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地反映工程造价。
关键词: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市政工程里的道路以城市道路为主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市政道路对面层的技术要求在多数情况下都较为严格。半刚性基层作为主要的承重层,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半刚性基层的代表,因而在进行稳定基层施工时,要保证基层施工的质量,因为这是直接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因素。高速公路的使用经验表明,一些高速公路的半刚性基层设计成两层过厚。荷载型裂缝与基层整体性不好、不均匀性大都受施工质量的显著影响,从而加剧路面破坏,进而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是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可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经成为半刚性基层的代表,也是保证高速公路等市政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保证市政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形成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用碎石、石屑、水泥和水按配合比掺和,经拌和得到混合料,混合料通过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和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的一种集料板体结构层。它是以一定级配的碎石为骨料,以石屑为填充料,以水泥为水硬性结合料组合而成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其强度形成与碎石级配、压实度、水泥和粒料之间的水热化学反应等有直接联系。
1.碎石嵌挤作用
水泥稳定碎石是将水泥、级配碎石、石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摊铺碾压后形成的一种半刚性结构层。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是按一定的级配组合进行设计的,大小颗粒互相填充,在外力的作用下,级配碎石相互之间的嵌挤形成了内摩阻力,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2.水泥硬化作用
水泥矿物质与集料上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产生了CS、CS、CA、Ca(OH) 等水化物。CS、CS、CA是主要的胶结成分,而Ca(OH)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参与各种反应并形成其它水化物,各种水化物产生后有的自身继续进行反应硬化,形成水泥石料骨架,有的则与碎石中的其它矿物质发生硬凝反应和碳化作用,从而增大了水泥稳定级配的强度。
3.化学激发作用
碎石中矿物成分的活性被Ca(OH)激发,与Ca+ 反应生成新的矿物,这些矿物具有胶凝能力,生成的胶结物质包裹在碎石颗粒表面,与水泥水化物一起将颗粒凝结成一个整体。Ca(OH)对碎石矿物的激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二、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的准备
对于改建的工程,对路幅的边缘处进行必要的修理,对于新建的市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程,需要在保证其养护期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应的放样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对底基层进行全面清理,以确保底基层压实度、表面平整度及足够的施工宽度。在进行全面清理后要设置专门的验收机构,并严格制定验收手册和验收规定,严禁因为验收规定不严谨和验收态度不端正造成的验收不合格。经验收合格后,应测设标高控制桩,遇渐变段应适当进行加密布设。
2. 原材料的准备
与其他的土建工程一样,要保证市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首先得确保工程的原材料是满足要求的,必须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碎石、石屑。为此,选择水泥时一般不适合使用早强水泥;碎石的选择则应当保持其洁净,并且坚硬有棱角;粉煤灰要保证不存在结块现象。从源头抓起严格按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任务,合理采购原材料,原材料要应分类堆放,留足空闲空间,以便于装载机装机上料及后续补料。
3.机械设备的准备
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机械设备的准备,与其他土建工程一样,机械设备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这些设备主要有搅拌设备、摊铺装载设备、运输车等。市政公用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具体配备数量应根据厂拌设备、装载机的生产能力而定。在施工前进行仔细检修,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需机械性能良好并相应配套,不得兼顾其它工程。
4.施工计划编排考虑的因素
影响市政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因素,也包括施工计划编排考虑的因素,因为一项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计划决定了施工的过程、先后顺序、施工方法选择等多个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全面的,具有时效性强、连续作业过程的特点。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受城市道路通行及交通管制等条例限制,充分考虑现场的地质、气候、温度等因素,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的施工。所以,总体来说,施工计划编排是一项综合考虑,对施工时间的准确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质量的关键。
三、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1. 混合料的拌合在拌合场内设立试验室, 并采用集中厂拌,应该及时对含水量、水泥剂量、材料级配及拌合的均匀性进行试验检测,并且保证拌合设备出料能满足前方施工的需要。施工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0.5%~1.0%,以弥补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2.运输车辆要检验其完好情况,将车厢清洗干净,保证在每天开工前都能正常工作。运输车辆数量要足够多,以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应尽快将拌成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予以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3. 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的关键是保持作业连续不间断,由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拌和方面采用稳定土拌和站进行拌和,运输方面采用自卸车运输,要求一旦摊铺就连续不断的进行。
4. 当含水量大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就可以开始碾压。组织压实操作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1)采用的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
2)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一般速度控制在 1.5~2.4km/h;
3)组织压实机具合理的工作路线,直线段一般应先两侧后中间,以便保持路拱;在弯道部分,由低的一侧开始逐渐向高的一侧碾压。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证均匀压实而不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处;
4)应经常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并视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达到符合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4.5 接缝的处理。特别注意当天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该充分搅合。上下两层的接缝都必须留在同一位置,在接缝都应用人工修理整齐、平整,下次铺筑时将接缝位置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后再洒上一层水泥或水泥浆,以便前后两天铺筑的基层能较好地衔接。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划分施工招标段,保证施工队伍的质量
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包括多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去进行有效控制质量,其中最基础的一项是合理划分施工招投标,保证施工队伍的质量,因为施工队伍是参与到工程施工中的直接人员,如果不能保证施工队伍的质量,就无从探讨施工质量控制。为了选择一个比较适合的施工队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是比较公平的方式,要合理划分施工招标段,实现工程施工的专业化和机械化操作,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
2.规范检测制度,做好试验检测
施工前的试验检测包括检测原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基层的质量,采购水泥时一定要有出厂合格证和化验合格单;拒绝不合格的水泥进入施工场地。同时,砂、碎石、水的质量也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确定配合比后要根据拌合站的拌合情况进行配合比微调,测定混合料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以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指导压实度检测。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后碾压工作后要及时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后要钻取芯样测试强度和检测弯沉,如果出现不符合要求的路段要进行返工。
总结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与施工工艺水平、施工组织管理密切相关。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施工管理的规范性方向着手,将施工管理的力度加大,并完善施工管理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完善市政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方面来增强其施工的有效性,从多个方面来实施有效的施工技术,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羡蓓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
[2] 刘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项目经营管理;全过程管理
以设计为主导的工程总承包是工程施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设计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在二十年来, 各种建筑设计院由于相关市场主体的限制和自身定位的原因,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已初显身手。早在2007年, 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首次涉足项目管理这一相对新兴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积累,2010年首次承接工程总承包业务,为以设计咨询为主,EPC项目和工程设计为主的业务板块布局的调整拉开了帷幕。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经营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供同行商榷。克拉玛依昆仑银行项目是新疆院的第一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对于院经营部门来说,总承包项目的经营管理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营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与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互相协作,在完成项目财务目标的同时,协助其他部门完成相应的目标,为项目提供服务。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交流、沟通,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下面想透过对该项目经营管理工作中几个关键节点的总结进行分析,做好项目中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为后续的总承包项目积累经验。严格来说,银行项目主要是普通房屋的改造和扩新建,谈不上真正意义的EPC项目,只能称为设计加建造项目,但目前大多数总承包项目应该说都具备了EPC项目,即设计+采购+施工建造的特征,其设计和采购环节更显得更重要。所以,通过对项目的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并结合后续项目,前瞻性的对EPC项目进行分析,将为今后更好的实施EPC项目施工过程经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1. 介入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1)在项目投标开始,经营管理人员应从项目招投标阶段就应开始介入,这样有利于做到事前控制,不仅能从经营层面来保证招投标的规范性,也使经营经营人员能全面掌控项目进程,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经营与项目经理、造价、合约部门以及分包单位充分沟通,可以在投标文件、报价、合同谈判、内部管理办法的制定等工作中起参谋作用,也有利于项目资金安排、成本管理以及与分包方、业主以及税务部门等打交道。
(2)项目中标后,应及时确定项目经营经理,并由其组成小型财务团队,及时投入前期准备工作中,整理中标通知书、报价清单、合同等,并与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联系,携外出经营许可证办理异地税务机关备案及临时税务登记证,按时缴纳与合同、账册等有关的印花税,必要时,还要在项目所在地办理银行开户业务。
(3)从一些项目中试行的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构架、支付审批、材料采购流程等等,经营经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是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执行的,管理办法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EPC项目部应在项目前期,通过充分讨论,针对项目特点,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这样,财务人员可以较规范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4)对于所建项目的经营处理,是将其放在院本部的总账中,按施工成本进行总体核算,在只有一个总包项目的情况下,这样做是完全可以满足各项需要的。而随着院总包项目数量的增加,在经营处理工作中,针对项目设置辅助核算体系,按项目核算收支,以确保每一个项目的核算清楚、收支清晰,并能及时、准确地为决策提供所需的项目数据。现在针对全院总包项目的账务体系已设置完成,可以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核算。
(5)承包管理模式也是在项目实施前应该明确的,据我们了解,一些简单的总包项目采取的项目经理承包制,但这种方式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比如会计核算的合理性、承包人的个人风险、质量责任主体等等,所以以设计为主导的EPC项目对施工采用分包方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2. 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安全充足和高效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资金始终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的、高流动性的资产,因此资金管理是EPC项目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现金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在。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总承包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
2.1 资金来源。EPC项目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决定了项目运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资金作保证,其资金主要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项目预收款、借入资金。银行项目因为其项目的特殊性,政府对资金是有一定保证的,虽然经常拖延支付时间,但这个项目基本上对设计院的自有资金没有产生影响。通常来讲,总包项目对承包方自有资金肯定会有一定需求的,比如新承接的天燃气项目就有占用院自有资金的可能,对于暂时被占用的自有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和运营,加强催收工作,尽量减少自有资金的数量和占用时间;对于项目预收款应及时收取,以缓解项目前期的资金需求,减少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的数量;对于借入资金,应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充分利用银行的信货资金,并尽可能享受简化手续、降低利率、费率和保证金率等诸多优惠。
2.2 资金管理。EPC项目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而大量采购、施工急需资金,所以必须加强资金成本意识,提高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监督、控制、考核。加强资金管理,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2.2.1 资金集中管理要牢固树立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心环节的观念,要建立起适合经营特点的资金运行管理机制。统一银行开户管理,确保货币资金安全。项目集中结算,全面监控资金收付,统一调配使用资金,加强对项目现金的管理,对总承包项目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全面预算管理是对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把项目活动中所有的资金收支均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之中。对于EPC项目而言,可按设计、采购、施工及其他制定预算,重点是采购及施工费用预算,占到项目预算金额的80%左右,按月、季、年编制相关的滚动收支预算,保证现金流正常,为项目成功运作提供保证。
2.2.2 加速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项目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提高项目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项目资金流转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2.1 加强保函保证金的管理。现在国内项目大部分业主发包工程时,都要求提供相应的银行保函作担保。一般情况下,项目需要开出4种保函: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质保金保函。这些保函应尽量使用银行提供的授信额度内开出,节约费用,提高使用效率,若银行要求提供高比例保证金抵押,对于总承包企业资金压力影响较大。投标保函,金额相对较低,时间较短,可提供100%的现金抵押开具;预付款保函及履行约保函,由于金额较大、时间跨度较长,风险相对较大,开出银行一般都要求不同比例的保证金抵押,一般是30%~100%。设计院通常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银行都乐于主动向设计院提供无保证金的信用保函。降低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和成本的方法有:
(1)尽力降低保函的手续费用,我们在办理保函的过程中,引入了竞争体制,支付了较低的手续费。
(2)保函保证金可根据时间长短,采用定期存款的方式,增加利息收入,降低成本。
(3)预付款保函额度,随着预付款分期偿还而逐步降低,可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保函合同,逐步降低保函手续费用。
(4)保函到期,应及时收回保函原件并及时退还保函开出银行,解冻保证金。
2.2.2.2 及时收取预付款。 开立了预付款保函后,根据合同应及时完善手续,由财务及时提醒项目部早日收取预付款。这样就可以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和设备、物资采购的资金需求。
2.2.2.3 及时收取工程进度款。工程开工后,项目部应按合同规定,每月按实际工作量提交合同规定格式和内容的月报表。由于合同规定从支付报表经业主批准到工程款支付日的时间间隔一般较长,因此,每当收到一笔进度款后,造价、合约等部门应马上着手下一笔进度款的催收准备工作,想方设法争取业主早日付款,避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进度款的延付。
2.2.2.4 早日办理工程结算与决算及时收回质量保证金。根据合同规定,工程承包方应尽早提交合同结算资料,同业主积极沟通创造决算条件,决算后才具备收取质保金条件。质量保证金,由业主在每次支付时从应付款项中扣除,比例一般为5%。承包商应根据合同规定,在工程质保期满后,向业主索回全部质保金。
2.2.2.5 及时收回索赔款。承包方对业主的索赔主要是由业主违约(如逾期付款)或非承包商自身原因(不可抗力)引起的。承包方应让参与项目人员包括财务人员熟悉合同中相关索赔条款,在执行合同过程中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当合同规定的索赔情况出现时,承包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业主发出索赔通知,并提交索赔数额和索赔依据等详细资料,索赔一经确认,应落实相关责任人及时催收,保证索赔权益的实现。
3. 加强项目每个环节成本费用控制
(1)由于目前国内承包工程市场尤其是民用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中标工程,往往不得不低价投标,所以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彭州项目项目属于住宅项目,技术含量不高,即便如此,由于工程总承包行业利润率偏低的原因,向成本要效益显得非常迫切,如果要承接油田,市政文化项目工程难度更大的项目,成本控制就会显得更为重要。
(2)对项目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整个项目参与人员参加,设计、采购、施工、合约、造价、财务和综合管理部门在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由各部门和财务对各类成本费用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加以落实和监控。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设计阶段的控制。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依靠设计和造价人员完成,设计工作在项目别是以设计为主体的EPC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后续几个阶段(采购、施工、运行)的主要依据。设计管理和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进度、费用、质量和材料的控制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外部形象。项目投资的80%~90%是依赖于设计的。因此,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费用控制的工作重点。尤其是EPC项目,风险均由企业承担,能否将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同总价内,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造价要和设计及时沟通,用限额设计的观念控制目标的实现。
3.2 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项目采购部门要制订采购计划、确定合格分承包单位、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现场物资管理等环节以及采购分包管理。搞好项目采购工作,对节约项目投资,提高工程承包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项目采购工作要保证按项目的质量、数量、时间要求,以合理的价格和恰当的供应来源,获得所需的设备、材料及有关服务,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货比三家,公平竞争,严格控制独家供货,用制度来保证报价者间的公平竞争,以获取采购效益。尤其重要的是,应该特别重视采购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及时沟通,比如,在采购计划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对采购安排提出相关意见,在采购过程中,财务应及时提出可能的涉税处理意见。
3.3 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在施工过程管理的中心应该是围绕着成本费用控制进行。在项目经理、现场工程师、进度经理、造价管理等现场管理人员核实并按报销程序由相关负责人同意支付后,交由财务人员比合同等相关佐证资料后按实予以付款。同时,对于不符合付款要求或所附原始票据不合规的支付坚决不予支付。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成本开支的预算管理,确保资金收支的安排合理和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尤其是对于部分预算调整项目,应及时通知财务,并按月提供项目收支预算表。
3.4 加强项目管理部门费用控制。对项目管理部门的开支建议实施预算管理,分别对办公费用、招待费用、交通费用、人工费用等可采用总额控制。费用的控制一方面要通过预算进行总量控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杜绝不必要开支,最终确保项目的利润目标。可考虑对办公费用、交通费用、招待费用等费用建立台账,记录具体开支明细,确保费用发生的真实和准确。
4. 税务纳税条款管理
在EPC项目的涉税工作中,感受较深的现象是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相关税法和流程的理解和解释都不同,这种现象主要缘于他们业务水平和对税法的研究程度有差异。所以要求项目财务人员自身要加强对税法的研究,加强同税务人员的交流,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4.1 参与合同条款的讨论。对于一个合同,如何签订,决定着税务方案的确定,因此,在合同的签订阶段,就要考虑税务方案,在签订合同前,通过预测,把税务问题考虑进去。经营人员要从合同的签订过程开始全程参与,特别要重视合同中的有关税务问题的条款,防止该类条款对项目正常实施的影响。
4.2 营业税的纳税筹划。营业税是工程总承包所涉及的主要税种,相对简单,主要是涉及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确认问题,这里特别要注意总承包工程中涉及设备价值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应包括设备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上,各地方税务局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尽相同,有些明确了具体扣除的名单,有的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中的设备规定一律不得扣除。而总承包项目中设备总价占合同额比重较大,有的甚至能达到60%,设备的认定对于计税营业税确认有很大影响,住宅项目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公建项目设备数量比较大,因此,财务人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该问题。应采取的税收筹划措施有以下3方面。
(1)在合同谈判和签订时,可主动积极地要求将一个总承包合同分拆成两个分合同(设备部分和其他建筑安装部分),将设备部分单列,通过合同分立,避免设备部分再重复缴纳营业税。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取得业主方的认可。
(2)如果无法签订分立的合同,在一个总合同项下,只能向工程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设备部分的扣除,即将工程项目情况、设备部分比例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交给工程所在地的省级税务机关,办理设备部分扣除的申请工作,尽量说服税务部门同意将设备价值部分扣除。该项工作需要将工程中的设备部分进行列举,并说明其与工程其他部分具备相对独立的特性。这项工作需要企业与税务机关具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取得税务人员的充分理解。
(3)承包方在采购设备时,对于设备的组件,最好在采购设备时合并在一起采购,不要分别采购,所提供的发票名称为相关设备名称,从而避免造成误解认为是材料造成无法作为设备扣除。
4.3 税务层面为合作方提供支持。
(1)还是以某项目为例,建安公司注册所在地在新疆,根据税法建安企业在异地提供建安劳务,必须由注册所在地税务局开具外出经营许可证并在项目所在地税务局注册、代开发票、缴税。该公司为了规避开具外出经营许可证等复杂程序,希望能够授权其在某分公司代为办理相关结算业务(其某分公司正好在本项目所在地某市A区地税局注册,主管税务所正好为本项目主管税务所)。
(2)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通过与A区地税局沟通,税务局提出如果油建公司授权其某分公司办理结算业务的行为得到院与甲方的认可,税务局将视同其某分公司为该项目的分包单位,并按照分包单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当然,这种处理行为还应该符合工程项目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之,通过这几年在EPC项目经营管理方面的摸索,可以认为,只有做好项目前期经营管理准备、资金管理、全过程成本管理、纳税筹划这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才能确保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的支撑,保证EPC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石油工程建设[期刊(2007年) ]增刊.
[2] 罗 军 浅谈国内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重点[J] 消费导刊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