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8:06: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公益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党报的责任是党报的使命,党报的责任与生俱来,它的特殊属性决定它在公众传播中必须当主角、担责任。那么,作为党报怎样去践行它的社会责任?通过策划一系列与时代同步,主旋律高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履行党报的社会责任,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
一、突出时代性 强调贴近性
利用党报做社会公益活动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时代主题,这样,才使党报更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按类别分为:重大庆典或纪念日类、抗击自然灾害类、弘场主旋律类、道德建设类、生态文明类、群众性体育活动类等,这类公益活动往往以大见长:主题大、规模大、影响大。
大量常态的公益活动大都是民生方面,这类公益活动,直接和民生相连,恰能体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文明,做起来更容易触动人的情感。有助残、助学、扶贫等类,这类活动往往以小博大,大都体现在助民、亲民、爱民上。
二、贵在制度化 重在执行力
公益活动能否成功,策划是核心,制度是保障。活动策划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须从机制的完善与制度的健全上入手。为保证每次策划的公益活动圆满完成,须建立一整套较完善策划公益活动规章制度。《盘锦日报》、《辽河晚报》在这方面制度完善,指标到位:要求两个编辑部每年要策划十大全局性、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每个部门每年至少要策划十个中型公益活动,鼓励记者策划一些为民排忧解难小型公益活动。同时两报还成立策划活动部,深度报道部。前者主要是协调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后者是为把公益活动推向深度,增加思想厚度。
执行力是公益活动的生命力。一个好的公益活动,三分在策划,七分在执行。执行的重要环节:实行项目负责制和流水化作业模式。大型策划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策划团队,实施策划项目负责制。活动开展过程中,严格按项目流程进行流水线式作业,丝丝相连,环环相扣,确保策划执行与前期策划方案不变形。大型公益活动前期不惜拿出版面,采取多种形式集中轮番“轰炸”,形成抢眼效应和社会话题效应,活动中,追踪反响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后期,重点强调活动的后续宣传,同时对策划活动效果进行打分、验收、评估、总结,并形成一整套相应资料及备份。
三、公益活动策划的原则
1.可行性是公益活动策划从梦想变成现实的必备。可行性的前提是对受众心理需求有个较准确的预见性分析和诊脉。大前提是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依赖,在策划之初,要考案创意本身的优劣,如在选择主题上,是否突出时代特征,反映民生民意;在考虑操作上,是否简单易行,赞助单位是否真诚有善举;在读者阅读上,是否能吸引人的眼球,勾起他们的兴趣和期待,产生参与、互动的欲望。这里还包括许多运行中的诸多细节,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及解决办法等,总之要理性、客观、周全,不能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否则,或虎头蛇尾,或骑虎难下,或失败告终。
2.选准最佳时机会使公益活动策划的效果事半功倍。公益活动策划的最佳时机,通常是指以新闻事实的发生为起点的,研究寻找活动策划的最佳契机,会使活动策划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一要有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即围绕正在萌芽的新闻热点,提前进行研究。一般体现在对重大庆典或纪念日的公益活动的策划上,因为它具有可预见性,时间、空间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切入点的选择和规模大小的掌控。二要讲究实效性。报纸上的任何一个策划,无论大小,都离不开新闻,那么新闻就离不开时效牲。
3.搭建好平台、整合好资源是公益活动策划成功的保障。公益活动策划离不开外界有关部门的支持,如宣传部、文明办、妇联、团委、慈善机构、文化、教育、体育、民政、交警等部门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的商家。与他们的沟通、协调最后达成共识,搭建好平台,并取得的大力支持至关重要:一是借力造势形成合力;二是增强权威性、公信力;三是组织上有保障,能快速调动人力;四是能及时解决在公益策划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五是能保证活动有一定的经费。
我刚刚毕业的母校xx市第八中学将于XX年年x月2日迎来五十周年校庆、为配合校庆各项庆典活动,同时也使自己活动一份社会实践经验的想法,我策划组织了这次校庆文化衫的销售活动、
一、策划在为校庆设计的会标获得一等奖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前由于高考等原因这个计划一直出于酝酿阶段,直到今年暑假,利用假期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参与人员遍布xx八中各个届别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我们在现实中对相关活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配、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xx八中校园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xx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思想汇报专题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x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当时的销售由于受到学校临时停课的影响没有一次性销售完。两天的销售结束后共售出42件、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所得在补足成本之后将剩余的钱作为路费前往肥东撮镇二中开展爱心捐助教辅资料的活动、(第二次销售活动在9、4开展,截至目前在第二次销售活动中已出售掉约x0件,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销售活动)
ii、撮镇爱心公益行
肥东撮镇二中是我们通过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上的、我们自发筹集了约x00本较新的教辅资料以及约200本课外书,于XX年年x月21日前往该校,该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活动、但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我们就利用课间在学校的阶梯教室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如照片)会上该校的李书记和宣书记先后发了言,我作为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也代表我们一行十一人发了言、同时03届,05届的优秀毕业生(现分别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和厦门大学)作为学长给今年高三的同学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下午应宣书记委托,我们又在高三(七)班分别就高三文科复习的相关要领和高三生活需注意的地方和该校同学做了个交流,效果非常好、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是以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各院系同学为调查对象开展的问卷调查活动,自行设计的《关于高校公益文化建设情况问卷调查》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包括十二道单选和三道多选,着重调查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男女比例、主要原因等,并得出结论。700位同学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680份,回收率达97%,符合统计学标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
由图一分析可见,有5%的同学做过交通协管员,13%的同学做过义卖和支教活动,19%的同学献过血,20%的同学义务植过树,29%的同学宣传过公益理念,44%的同学慰问过老人、残疾人,49%的同学打扫过社区街道,53%的同学捐过款物;而捐款捐物是仅有过半数的同学参加过的公益活动。
经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园里,仅有12%的同学在空余是想去做公益活动。经统计同学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得出以下结论:6%的同学一周参加一次公益活动,9%的同学一个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37%的同学一学期参加公益活动2-3次,35%的同学一年参加公益活动一次,13%的同学表示从没参加过公益活动。这样的数据并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公益文化的领域里,大学生是个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但数据显示还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并没有被公益文化吸纳。有44%的同学甚至认为自己不算是公益爱好者,近半数的人从思想上并没有收到公益文化的鼓舞,我认为,在大学这样的教育殿堂里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向同学们宣传公益文化,推动公益文化的建设,为社会做贡献。
2.2大学生感兴趣的公益设施
由图二的数据分析可得:有约49%的同学喜欢公益图书馆,45%的同学喜欢去福利院看望小孩,41%的同学喜欢去敬老院关心老人,美术馆,博物馆,40%的同学喜欢参观科技馆。要想调动起大学生热爱公益的积极性,须得投其所好,这样的公益设施能帮助大学生们加深对公益的了解和对公益带来的社会福利感同身受。
2.3大学生接触公益的途径调查
由图三看出:有61%同学通过公益标语了解到公益,有59%的同学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更了解公益,54%的同学通过平时看到的宣传海报接触到公益文化,31%的同学通过课余时的校园广播了解到公益的讯息,有15%的同学通过关注明星商业公益活动对公益有所了解,将这些途径由人数多到少排序为:公益标语、志愿活动、宣传海报、校园广播、明星商业公益活动。
由统计数据分析可得:有26%的同学知道校园公益活动或设施,仅有3%的同学比较清楚了解其相关情况,有71%的同学不了解,可见我校对公益活动的推广宣传还不够到位;仅有不到半数(40%)的同学对我校公益活动感到满意,有25%的同学感到不满意,35%的同学不清楚校园有哪些公益活动;综合同学们给出的意见,有1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与社会焦点并不吻合呼应,略微有些脱节,2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太少,且商业广告太多,2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公益活动主题缺乏创意不吸引人,34%的同学认为校园内公益活动的宣传也不新颖。因此,我们面向同学们对校园公益文化的改进进行意见征集,得出以下结论:13%的同学认为可以在文字上进行创新,1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以期有意想不到的点子产生,13%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可以在宣传方式上有所改变,4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文化可以有效的组织多一点的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公益文化的印象。
3调查结果小结
通过综合分析可得:大多数同学并不了解校园的公益文化,且有不少人对学校内开展的公益活动并不满意,原因如下:校园公益的主题与社会焦点脱节且不够新颖,其活动太少,植入商业广告太多,校园公益文化的宣传方式也没有创意,因此,同学们给出以下建议:文字上尽量创新,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宣传环节可以更有创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加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4可行性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知校园公益存在一些问题,经系统的统计分析,我们在此从两方面提出一下建议来鼓励大学生多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公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0-02
一、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出生,目前正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我们把之统称为90后在校大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大众眼中这代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也被认为是游戏的一代。可在参加的公益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发出呼声,他们同样有社会的担当,他们有责任意识,他们乐于公益。
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90后在校大学生也是其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大一时,很多学生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如去敬老院关爱失独老人,关注瓷娃娃,学雷锋,各种募捐活动等。到了大二、大三,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拍摄微电影关注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在网上流行的微电影《七秒记忆》,就是由江苏大学大二女生庞霖欢主演的,这部微电影呼吁人们去关注孤独症儿童,而该片的制作费用全部由影片导演――大四学生王迪君支付。王迪君说:“如果这样一部微电影,能唤起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那我们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大四的大学生虽然面临着就业,但他们同样也没有忘记公益,他们中有很多人愿意去偏远地区支教扶贫,也有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没钱上学的儿童。
90后提倡快乐公益,创新公益。对于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还没有体会到事业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和步入社会的其他公益人相比,帮助人会让90后在校大学生的内心有更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活跃,创新性强。因此,他们在公益活动也表现出他们的创新性。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成立联盟,拍摄微电影,组建合唱团以筹集资金和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关注的人群不在局限于贫困儿童、失独老人,他们把视野转向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群,如环卫工人、后勤人员、留守儿童等。和60后、70后、80后相比,90后更加注重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内心的需求。大家从这群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人身上看到公益方式的变化,也看到社会的新希望。
90后在校大学生没有封闭于校园,局限于书本,他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快乐公益,创新公益,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活跃在公益的大舞台上。他们中确实有一股让人心潮澎湃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与善,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二、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公益行为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高尚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爱与善的本能的表达。首先,在校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已经比较成熟,道德觉悟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内含着希望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需求。其次,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身心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同样关注社会民生,他们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关爱弱势群体和奉献爱心为一体的活动恰好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再次,90后在校大学生身上的性格特征也是形成其公益行为的重要原因。90后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所以在面对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时他表现出强烈的怜悯心,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90后有反孤独的特征。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友情、珍惜友情,所以在公益活动中,他们更乐意融入公益活动这个大群体和大家庭中来。公益活动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同时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发挥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增强公益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公益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父母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据调查,青少年在被问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受谁的影响较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所占百分比为41.3%,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在被问及“在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养方面,谁的责任最大”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父母,可以看出父母对青少年公益行为形成的影响之大。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他们出生在物质相对匮乏和精神相对封闭的年代,这一代挨过饿,受过苦,经历过社会的动荡,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现在大都45到55岁,事业有成,财富充裕,很多人热衷于公益活动。同时1976年恢复高考,他们部分人拥有上大学的机会,接受的教育程度要比50后、40后要高,所以他们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慈善意识。因此,60后、70后的慈善公益言行深深影响着90后从事公益活动。
3.学校影响。学校被誉为教育的殿堂,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公共社会领域之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公益活动的开展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有学雷锋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有帮助他人的意识。中学有各种主题关于爱与善的班会,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到大学后,更有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献血、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等,各高校还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在大学也有思想道德教育,在理论课程上,教育学生奉献与爱的美丽,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虽然大部分的高校为大学生公益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很多都是停留在理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体验的很少。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让学生有一些反思和思考,才能让学生从对公益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慈善习惯和意识。学校的影响对于90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我们看到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公益行为是相当关注的,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方面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实践。
4.获取公益信息的便捷性。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发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比较集中,这为大学生通过海报、展板、传单等方式获取公益信息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校园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也为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公益信息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导向,帮助90后在校大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90后在校大学生通过媒体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公益人的行为,也可以寻找到需要帮助的人,进而激励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二是公益信息可以增加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行为的途径,这也是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创新性的重要原因。90后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去组织线上捐款,录制公益纪录片,利用腾讯、微博、QQ等进行宣传,扩大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大大地方便了90后开展公益活动,也加强了其活动的影响。
三、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对教育、时代的反思
1.发挥父母的正面引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巨大,在青少年时期,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而全面的家庭生活氛围,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孩子做好事的榜样。父母一定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来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模范,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刻刻对照父母的言行来矫正自己的言行,这种潜移默化式的作用是巨大的。
2.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公益的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氛围,为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机会和帮助。校园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对公益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高校可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去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高校也要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公益意识。高校也要形成激励政策,使公益能够长久地活跃在校园中。高校的老师也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
3.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而互联网和公益活动正在一体化,所以90后在校大学生要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要利用互联网去获取公益信息,来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己的公益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进而呼吁人们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涟漪。
总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目前90后当代大学生活跃在公益活动中,虽然还有些问题,但我们能看到未来的一片大好趋势。父母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学校应该提供好实践机会,大众媒体也支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政策要求。这样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就能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目前国内校园公益理念和公益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公益氛围和公益习惯缺失,公益活动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校园微公益活动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活动的开展没有理论指导,没有现成经验的借鉴。笔者的思路是先建立校园微公益组织,通过对校园微公益活动的跟踪指导、精心培育,逐步形成校园微公益特色品牌项目,两年来在实践环节积累了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实证探索与思考,总结出校园微公益活动开展的原则与特点,探讨制约校园微公益活动发展的瓶颈以及对策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 高校校园微公益活动开展的原则
1.1 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原则
微公益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公益的主体,它强调把个人微小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校园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最容易发挥集体的力量,应该成为微公益活动的主体。笔者做过一项调查表明,虽然只有11.2%的大学生了解微公益的内涵和意义,但97.8%的大学生表示“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愿意去做微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这说明90后大学生具备强烈的参与微公益活动的意识和引领社会风尚的主动性。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实践,重点培养他们的公益习惯,营造一种全民微公益的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参与微公益活动中,获得认同、肯定、自豪等正向心理感觉,进而养成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自觉性,推动整个校园微公益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1.2 保持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原则
低年级的学生作为微公益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热情,但是进入高年级以后,考研、求职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中断或者放弃参与微公益活动,造成校园微公益活动人员缺乏稳定性,活动开展没有连续性,从而导致微公益活动无法持续开展下去。然而,开展一项微公益活动如果做不到长期有效的积累,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动,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开展校园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活动的常态性,把活动固化为一个特色品牌,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其次要做好内部传承工作,在开展常态活动的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熟悉该项微公益活动内容的新人,保证参与微公益活动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从根本上保证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3 坚持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原则
坚持在校园微公益活动中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校园微公益活动日益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校园微公益活动参与主体是大学生,让学生作校园微公益组织的主人,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处理微公益活动的各项事务。老师只需要做好活动的参谋和引导工作,在开展微公益活动之前帮助学生创新形式、选好内容,在活动初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给予充分的指导。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生能做好的尽量不要参与,学生做不好的也要给他们机会去做,允许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候犯错误,但要引导他们及时的进行纠正和经验总结。通过一次次校园微公益活动的成功举行,管理成员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他们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进而不断提升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2 高校校园微公益活动具备的特点
2.1 立足校园
校园微公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立足校园,在校内组织一系列大学生能够参加,并且愿意参加的校内微公益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笔者指导的筑梦基金成立两年来,坚持举办校园拾荒、年级义卖等特色校园微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就在大学生的身边,方便参加,容易实现自身价值,使参与微公益活动变成了举手之劳的事情,他们参与的热情得到提高、自豪感得到提升,逐渐形成人人微公益的氛围。在校内开展微公益活动,有的学生是物质上的捐赠,有的学生是时间上的投入,所有这些举动,都透露出大学生对微公益活动的支持和认可。
2.2 受益面广
校园微公益活动需要凝聚集体的力量,受益的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大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的爱心无疑会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成长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青年一代。以筑梦基金为例,成立两年来,有近2000名学生参与过校园拾荒活动,近400名学生参与筑梦基金在筑梦爱心留守儿童辅导站和农民工学校的爱心支教帮扶活动中,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不仅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更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爱和感恩,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具备了微公益的意识和习惯。
2.3 学有余力
作为学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微公益活动应该是在他们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利用业余的时间来完成的。校园拾荒、年级义卖活动都是在周末进行,支教帮扶活动则是在寒暑假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来安排具体的活动。另外,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一般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因此微公益活动的开展也应该在大学生能力范围之内,这样的微公益活动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筑梦基金的实践告诉我们,相比直接捐钱来讲,大学生在学习之余捐出自己的时间更为合理可行。我们对曾经参与筑梦基金活动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93.7%的学生都有类似“帮助别人的时候我是快乐的”等正向心理的暗示。
2.4 团队管理
校园微公益活动具有参与面和覆盖面很广的特点,这就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化团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实现微公益活动的透明化、零成本管理。筑梦基金成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得益于有一个团结、和睦、温馨的大家庭,团队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谁是真正的管理者,大家都是筑梦的管理者”,这是参与基金管理的学生最真切的感受。
3 制约校园微公益活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笔者在对校园微公益案例筑梦基金进行探讨和思考的时候发现,制约微公益活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活动的传承问题。通过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表明,作为发起成立筑梦基金的2009级学生至少参与一次活动的比例为95.8%,2010级为87.3%,2011级为80.5%,虽然筑梦基金的影响力在扩大,但是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的比例却在不断降低,这其实是筑梦基金的传承出现了问题,不能很好的传承就使活动缺乏连续性,没有连续性就无法凝练出校园微公益特色品牌项目,就会降低筑梦基金活动影响力,进而会影响校园微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
活动背景
“浓情2008”大型慈善公益活动是依托于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农业节目《生活567》栏目近年来组织承办的 “图书传递工程”、“温暖计划”等公益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是对未来将要组织和正在策划实施的公益活动的一次盘点和深化,也是《生活567》栏目将公益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加以扩大的平台。
“图书传递工程”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国教育基金会主办,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生活567》栏目承办,以“节约书本、奉献爱心、扶贫助教、促进和谐”为宗旨。自2005年8月开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活动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支持单位上百家,志愿者近千人,募捐书本近700万册,在贫困中小学援建700多个爱心图书室,让众多的贫困孩子拥有了读书的乐园。
“温暖计划”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生活567》栏目为配合青海省政府、青海团省委等单位做好帮助青海高寒地区学生过冬取暖问题,以及做好各界群众捐资助学、奉献爱心而举办的公益慈善活动。2007年2月,栏目组把热心观众自发的捐款捐物近500万元送到了青海高寒地区,给那里的学生们带去了温暖。
《生活567》栏目秉承“记录真实、服务民生”的理念,携带着真挚的情感,关注底层民众、关注弱势群体,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了社会的关爱,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价值,也为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
活动目的
奉献爱心 构建和谐
“浓情2008”大型慈善公益活动将在“温暖计划”、“图书传递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的基础上,对栏目的公益活动进行全面整合,加强媒体的合力作用,进一步扩大外延,集合社会力量把爱心和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活动意义
播撒爱、传递爱,这是有良知的媒体应有的担当。当媒体介入公益,从业者的爱心和正义被激发,媒体的社会责任被强化,受众所在群体的公益氛围得以营造。《京江晚报》通过做公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口碑,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锻炼队伍,让记者有情有爱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成败。因此,一支政治觉悟高、社会正义感强、专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采编队伍,是一份报纸成功的保证。当下,新媒体不断崛起,这对纸媒的采编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于报道,还要善于策划和组织,扩展日常新闻报道的外延,做深、做细,让新闻更有生命力,更加贴近民生、服务民生。
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活动,策划者、组织者以及宣传报道者缺一不可。当媒体开始介入公益之时,采编人员也一并加入到整个公益活动之中,从前期方案策划,到实施时的组织工作,到贯穿始终的跟踪报道,采编人员在传递“爱”能量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2006年底,《京江晚报》记者采访得知:分布于各个街道的“慈善超市”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新闻一经刊发,随即引来热心企业和市民的响应,“慈善超市”得到了充盈。
一时的爱心涌动让京江晚报人思考的是:是否可以在更大层面上策划发动一下,让更多困难家庭的新年餐桌更丰富些?于是,从2006年底至2007年2月底,《京江晚报》开展了一场名为“爱心粮油卡,情暖贫寒家”的活动;2008年,《京江晚报》又组织策划了“农家放心菜,情暖贫困人”活动。
公益活动的渠道和方式,总会不断深入和拓展。《京江晚报》2009年策划推出了“爱心年夜饭”活动。6年里,品尝过“爱心年夜饭”的有贫困家庭、特困侨眷、特困知青、环卫工人、残疾人等,总户次接近4000,总价值达100多万元。
在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中,采编人员齐上阵,除了要完成活动报道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采编人员真正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不只是旁观者和记录者。一场公益活动不仅是一次报道任务,而且是一场公益性的参与和奉献。一场场公益活动的洗礼,就像是一次次爱的教育,采编人员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充实版面,让责任贯穿其中
贴近读者,贴近民生,做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报纸,一直是《京江晚报》孜孜不倦的追求。公益之路上,《京江晚报》与读者同行,共同驱除贫寒、共同呵护生命、共同播撒温暖。
2003年,《京江晚报》联手镇江市妇联,推出了“社会妈妈”帮困助学志愿服务行动。2003年至今的12年里,“社会妈妈”已经先后接纳了1000多个团队组织和家庭,总计3000多人。这数千位“妈妈”先后为7000多名未成年人提供了物质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多重关爱。
2007年4月,丹徒区辛丰镇・砖瓦厂打工者吃馒头时,不慎被噎身亡。这个新闻,看似偶然发生,但京江晚报人看到了更多:当下多数人不了解自救和互救知识;急救知识的宣传途径较为单一,宣传方式较为零散。3个月后,“生命急救公益行动”开始,4个多月里,“生命急救快车”先后驶进工地、社区、学校等8个站点,通过现场教学、模型示范,向数千市民现场传授了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巧。
当“社会妈妈”队伍越来越庞大,活动运转更加良性后,《京江晚报》顺应读者诉求,于2008年发起“社会儿女”活动。2010年4月,《京江晚报》策划推出“祭扫先贤墓”清明特别活动;2013年重阳节,《京江晚报》策划组织了走进养老院活动。
传递温暖,让小城萦绕大爱
如何营造一个城市的公益生态,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公益带来的温暖,这不只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媒体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传播特性,在营造城市整体公益生态的大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真山真水灵秀地,有情有义镇江人”,镇江,这座有着3000多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本就是一座充满着“善”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公益文化底蕴,“大爱镇江”是对这座城市以善著称的最好描述。《京江晚报》始终以善心来做新闻,为城市公益文化的传播、公益生态的营造贡献自身的力量。《京江晚报》在对待公益活动的宣传报道上,不吝版面、重点报道,通过活动实施期间高强度、高频率的报道,掀起爱心传递的浪潮,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感受到公益的善心和温暖,从而投身公益活动中。
这些年间,无数读者因为…次阅读而萌生善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从一些人做公益,到一群人做公益,《京江晚报》借助传播的力量,让这座城市中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也让这座城市始终闪耀着大爱的光芒。
创新形式,让公益得以延续
最近,经镇江市民政局审批,镇江京晚公益服务社正式成立,标志着《京江晚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将所有的爱心公益活动集中组织策划,统筹规范管理,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架起一座桥梁,发挥政府智囊团与思想库的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京晚公益服务社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领域主要是提供助老、助医、环保等公益志愿服务,开展公益调查和合作交流,承接公益项目。根据章程,服务社还成立由5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设立了2名监事员,并成立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京江晚报》。
关键词:企业公益、公益投资、企业社会责任
在市场活动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消费日趋理性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合作伙伴、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同时,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本能的愿意主动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改善公共环境(社会、人文、自然等)。在内外因素的驱动下,众多的社会群体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而公益活动作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方式和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一部分,逐渐活跃并呈现出多彩的类型和特点。
2008年是中国企业公益活动分外活跃的一年。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施行,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纳税扣除额度由原来的3%提高到12%,新措施的出台鼓励企业和社会更多地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另外,在这一年里,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年中5·12大地震、还有8月份举世瞩目的奥运会都作为诱发性事件,引发着社会各界以及诸多企业高层和企业社会责任(CSR)部门负责人对公益的思考和行动。
面对突发性、特殊性重大事件和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各式各类的社会问题,外资企业一直希望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在国民的心目中树立起“认真、积极、负责”的“企业公民”形象,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本土的大小企业们一方面也有着同样的公益诉求,另一方面在责任感和企业家公益人格实现方面有着进一步的渴望。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对待公益活动方面虽然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作为,但是仔细观察之下,又显现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共性。
第一,主题逐渐聚焦。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企业所承载的社会责任逐渐增多,做好事、做公益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纵观可以进行公益投入的领域,可谓方方面面: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环保、救灾、扶贫、创业、就业、培训等等。而每个领域都有其特殊贡献和必要性,教育能促进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强大,环保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体育则能增强全民的体魄……但是,从资源利用最大效能的角度来讲,企业的公益投入要有所选择,并不是见好事就做、是公益就做。正如安利公司全球总裁德·狄维士说:“其实,可选择的公益项目非常多,但要确定哪些事业可以通过你实现一些变化。”
美国企业调查组织“交流会议”对463家美国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调查的企业会选择与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相契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调研支持,但是企业公益投入讲究主题性和规划性的特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凸显。企业对公益主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不同的公益组织有着不同的公益目标,也决定着它在不同领域内的资源和影响力。企业开始注重评估公益主题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目标之间的匹配度,而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向社会捐赠了多少数量级的资金或者资产。企业的关注重心已经从最初的公益投入多少钱向怎么进行公益投入以产生最大的影响力和效能转变。例如中国移动在2006年启动的“中国移动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首先它是响应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选择了教育领域;其次该项目还充分发挥了中国移动自身的技术优势,从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和体验三个层面使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全方位地感受到农村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项目选择上,各大企业也各有主题,例如可口可乐、奥迪、佳能等选择了体育,丰田致力于环保,安利注重儿童和教育,而联想等将教育、就业作为首选。
在如何选择公益投入的主题方面,企业既会综合考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对公司业务发展有推动的领域,也会对准备进行公益投入的公益组织进行综合的选择,考虑该公益组织在所选公益领域的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实施的方式和受众的范围。
第二,持久性和体系化特点。过去不少企业的公益活动随机性特点比较明显,认为偶尔进行一两次公益就够了,公益投入与公司的长远目标脱节,缺乏制度化的公益活动规划。随着近几年企业对公益活动效果的认识,伴随着公益活动主题化特点的还有其持久性而且体系化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外资企业有着很好的实践经验。以可口可乐为例,它在体育领域的公益投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教育领域其公益投入的持久性和体系化开始展现。在推动体育运动方面,可口可乐可谓全球的典范,从1992年开始就一直支持奥运会,70多年来也一直支持世界杯,同时广泛赞助了40多项娱乐活动。在国内它支持了04年举行的奥运火炬接力以及08年奥运会的推广宣传活动等等。在教育公益投入方面,从1993年开始,可口可乐加入了赞助“希望工程”的行列,而且十几年坚持不断。迄今为止,已捐建了五十多所希望小学,一百多个多个希望书库;与希望小学配套的是,可口可乐还捐助成立了两个江西可口可乐希望之星高中班,并捐赠800万元支持家庭贫困的第一代农村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深入人心。
与外企持久性公益投入形成对比的是国内一些企业的无序摸索。据相关报道,某国企在04年到06年期间共投入数亿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但是由于项目本身缺乏差异性与可持续性,并没有起应有的效果,反而招人诟病:在《财富》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二。由于中国的公益土壤尚待培育,国内本土企业的公益活动正在摸索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第三,公益投入的形式多元化发展,公益参与性特点凸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一提到公益或者慈善捐助,想到的立马是要捐钱捐物。当然,这种固化的条件反射与长期以来我国NGO组织的运作形态单一有很大关系。其实,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资金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候并不是最有效的。近几年来,随着我国NGO组织理念的开阔和形式的创新发展,社会、企业、个人逐步发现,不仅仅是资金、实物,其实时间、经验、专业技术都可以作为公益活动的捐赠资源。尤其对于资金实力不那么雄厚的中小型企业来讲,时间的付出、专业技能的付出要比单纯的资金付出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需要社会各界专业技能的支持,同时,企业家、员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奉献个人专长和技能对个人的正面激励效应也逐步受到参与者的认可。
08年,企业公益投入形式多元的特点在面临不同事件的时候显现的异常明显。5·12大地震可谓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公益资金、物资投入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则汇集了太多参与性的公益投入。奥运会让“志愿者”的概念和形象深入人心。志愿者在公益活动的投入中既是一种时间的投入,也是专业技能的合理定位和应用。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公益活动时,也会综合考虑什么类型的公益投入所带来的变化、产生的效用更大一些,从而决定投入的类型,例如08年沃尔玛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向社区及各种慈善公益项目捐赠近3000万人民币,与此同时,它的员工也积极参与各项社区公益活动,累计投入1.4万多工时。
同时,我国NGO的创新发展也为企业的参与性公益投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据笔者了解,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NGO——YBC在成立的短短5年时间里,就汇集了近2000名企业家志愿者。另外一个公益创投基金——NPP也在成立的3年时间里招募了大量的具有战略规划、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等各方面专业技能的专业志愿者。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既是企业公益投入多元化发展特点的体现,也是企业参与性公益投入的表现。
第四,公益投入结构有所调整,不再是单纯的、一次性慈善投入。随着投资概念的外延,社会各界逐渐发现,投资不仅仅适用于商业,同样适用于公益事业,可以为公益事业建立起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只是衡量企业公益投资的标准由投资回报率转变为公益社会效应的最大化。企业在注重投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始觉醒。NPP和YBC两种不同类型NGO的快速发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NPP公益创投的概念让企业家们眼前一亮:原来公益也可以这么做。包括李连杰的壹基金所采取的都是相似的运作模式。YBC所提出的公益资金循环使用的特点也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公益资金的青睐。
如何去定义王雨诗的身份?这个问题让我冥思苦想仍难有结果,制片人、主持人、老板、公益人,如此众多的身份交织在王雨诗的身上,却又各有闪光,这对一个如此年轻的女性似乎过于耀眼了。
与同龄的女孩一样,她会注意自己的妆容,会因为别人说她的短发造型没有长发妩媚而显露出颇为懊悔的表情,并用与身份不相符的调皮语气说出:“是啊,剪了头发才后悔了。”在她身上,你仍然能看到那个从沈阳音乐学院的大学女生,褪去表面上的典雅端庄,私底下仍保留着一份纯真。
也许正是这份对于纯真的“偏执”让她走上了公益的道路。早年间,当她还是电视台主持人时便与别人相异,与大家对于出镜的热衷不同,王雨诗更偏爱幕后的工作,在她看来,主持人是吃青春饭,一个女人要想成就自己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于是,国大华闻诞生了,这个国内屈指可数的从事公益品牌推广服务的传媒机构,完成了她从主持人到企业老板的转变,也承载了她对于公益的更多梦想。
立体的公益
回归到公司,王雨诗将她的爱推己及人,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从公益节目《公益的力量》到少儿节目及后续的活动,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她对社会的爱。她也表示,公益的积极向善会带给她更加阳光的工作态度,也会为她提供坚持的力量。
在她的认知里,公益比惯常的认知更为立体,除了带给弱势群体更多帮助,在企业本身,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及自我实现的空间。在这个基础上,也为企业提供一个为社会提供回馈的渠道。在她的规划里,未来不仅在节目制作上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也将要整合自身资源,在更有深度的层面将公益做得更加立体,比如儿童节目,不仅要在屏幕上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节目,也要在生活中,为亲子之间、为孩子的成长举办更多可以现实参与的活动,不仅实现了家长与孩子更多的交流,也将社会公益的意识深植于孩子们的心里。在说到这个思路时,王雨诗满眼都是幸福的光彩。
性感的公益
对于公益营销,王雨诗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如今提到公益营销都很避讳赢利的话题,似乎在公益活动中涉及到商业利益便是对公益最大的亵渎。但事实上,无论是否涉及赢利,甚至作秀,如果能在做公益活动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双赢的局面,不仅在事实上帮助企业实现了对社会的回馈,也使企业获得了利益,更加促进了企业进行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的确,公益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公益不只有裸捐一种模式,企业本身是一个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并不是企业做大了就亏欠社会,企业做公益,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而不是补偿,之前也听说过很多企业因为被公益“绑架”,甚至对公益活动避如洪水猛兽,如何能够实现公益与企业逐利性的统一,才是实现公益营销最终的价值体现,在这个层面来讲,公益一定要赢利,只有赢利才有更大的持续性,当然这个赢利不能单纯地以货币模式来定义。
在王雨诗的下一步计划里,将会为现阶段的公益营销升级,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公益会成为企业获得更大认知度和美誉度的一条捷径,进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话王雨诗】
《新领军》:为什么选择制作公益节目?
王雨诗:首先是个人爱好,我希望从事这种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事业,这更加让我感受到其中的积极向上,我也愿意将这种事情作为我一生的追求。
而选择做公益节目,首先跟我之前的从业经历也有关系,我更熟悉电视媒体,另外,我们现在看到光线传媒在娱乐节目制作上已经是事实的老大,李静大姐在时尚类节目也是做得很到位,我们想要快速建立我们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选择一个更为差异化的定位,也就是因此,我们选择了公益类节目。不仅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为明星和企业寻找一个展示自己、回馈社会的通路。
《新领军》:对于公益营销这种方式,你怎么看待?
王雨诗: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外界的声音,说公益就应该是无条件奉献的,是不求回报的,事实上,这太过理想化了。对于企业来说,一味的要求他们奉献,不求回报,一味的对他们进行索取,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公益模式。我们讲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企业进行公益活动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相对的收益,不一定是钱,也可能是社会影响、大众美誉等等,这样会让企业感受到公益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要要求一个企业过多地承担社会公益的责任,其实,一个企业做得好,本身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从他们的员工和相关产业上下游,都是带来了实际帮助的,这已经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了。
一、主要内容
(一)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维护稳定、反、禁毒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
2、组织开展防灾避险、消防安全演示、疏散安置、急救技能演示、防范自救等方面宣传或演练。
3、组织开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学校周边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倡导垃圾分类,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脏乱差”现象,服务市容环境整治,创造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特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活动的人员。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少先队负责人就已经将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4、活动影响范围大在校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致富别趁早”
张宁在1997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在上海位列三甲的律所,很快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从事与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相关的法律服务。张宁做得如鱼得水,参与了很多重大项目,年纪轻轻就拿到了百万年薪。
在律所工作期间,张宁接触到很多非常有钱的人,但他发现这些人大多并不快乐。“有的富豪其实挺可怜的,他们会很孤独。因为有钱,所以他们的防范心理很强,不看重他们钱财的人不愿与他们来往,而觊觎他们钱财的人又是他们时刻防范的”,面对记者质疑的眼神,张宁很严肃的说:“我没有什么仇富和嫉妒的心理。当我看到一家老小在超市里推着小车,可能只花了一百多元钱买了一堆东西时,我真觉得他们比我见过的养着二奶、住着别墅的富人幸福得太多了。当然,我不否认有些富人的生活很积极、健康、快乐,但如果你天天接触这个圈子,也会发现确实如我所说。”
张宁对于财富还有一个很“怪异”的观点是“人绝对不能太早有钱”,因为年轻人的心智不成熟,过早的拥有财富会让人生失去方向感,甚至造成心理的变异和失衡。
“赚钱慢一点,快乐多一点”
带着想改变一下生活状态,重新寻找人生方向的想法,张宁辞去了律所的工作去英国留学。在英国他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当2003年回国后,他突然觉得有点“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源于上海房价出现飞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钱,都在谈论怎么买房。张宁在想: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除了钱就没有其他有趣的事情了吗?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让他感觉很困惑。接下来张宁为自己制定了两条“规矩”,一是要减慢赚钱的速度,让快乐指数能拉长一点;二是远离资本市场,他认为资本市场是扭曲人性的地方。他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公益事业上来。
张宁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功利浮躁与信仰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而宗教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事公益事业,至少可以稍稍改变一下社会运行中过分物质化的倾向。而我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必须用商业的思维来做公益”
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所做的工作是公益活动策划,一方面吸引白领参加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寻找好的公益项目。张宁已经先后接触了20余个公益项目,在他的名片背后,密密麻麻的印满了公益组织和项目的LOGO,如“健康央车”、“上海绿洲”、“一元一心”等。
【关键词】民族院校;公益实践;奉献;核心价值观
民族高等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殊性。大学生公益实践是一项高尚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2013年12月5日,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二十八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充分肯定了“本禹志愿服务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民族院校的各民族大学生具有思想意识多元化、精神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因此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核心价值观培养、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重要意义
1.1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这些地区多数是党的政治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而社会矛盾又相对突出的地区。这就注定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形式多样性,而大学生公益实践恰恰可以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公益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方式,能够让各民族的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有效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公益实践引导大学生关注多种多样的社会群体,通过亲身体验,大学生会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抽象与生动活泼的实践应用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2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90后”大学生的成长一直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功利化、实用化趋势,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引导,大学生公益实践就是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公益活动大多与我们的时展紧紧相扣,大学生通过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尊重和感激,充分体验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马斯洛在其《人本哲学》中认为,具备自我实现功能的个人,往往具备感悟、接受、自我超越、社会情感、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等特点。因此积极参加公益实践的大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长此以往,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会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刻领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党的十报告提及“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高达45处,“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来自56个民族的各方学子谈起自己的家乡,总是欢欣鼓舞、眼含柔情的样子,然而工业化过程中GDP快速增长的代价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笔者所带的环境专业学生很多是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员,通过参加海岸线垃圾清理、纪念世界环境日、清除有害外来物种刺果瓜、旅顺老铁山护鸟、湿地保护等活动,各民族大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着、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践行“美丽中国”。诚然,大学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更多的是发出一种声音,发出一种力量;让这个世界感受到年轻人的声音,听到年轻人的反思,让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存。
1.4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大学生公益实践就是很好的渠道之一。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一群大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公益实践,与人为善、平等尊重,真实体验了自主感,充实而快乐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抗压、合作等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公益实践以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1.5 大学生公益实践是提升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方法
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大学生公益实践给了大学生提前和社会进行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学会了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锻炼了意志力,激发了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公益实践是他们施展才华的重要平台,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现状
2.1 大学生公益实践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公益活动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亮丽的风景线,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种特点,其中利他性和学习性是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最为根本的属性特点。社会公益实践可以把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整体繁荣紧密联系起来,进入社会,回馈社会,通过两者的有效互动而相得益彰。
2.2 大学生公益实践的动机
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每个大学生都喜欢自由和自主,可是双向自由选择的就业环境也让他们认识到,必须通过课内、课外的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于是,公益实践、社会服务是当代大学生将社会认知、社会责任和社会适应三者有机统一的有效而重要的途径,是当代大学生衔接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统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2.3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自愿的,他们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空闲时间从事有意义的事情,学校应予以充分的支持和权利保障。这些公益活动通常是学校社团或者社会相关单位组织的,大学生会自行参加,有时还需自担费用,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公益实践时的安全、资金以及相关的服务证明都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机制进行保障,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学习。
3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鼓励措施和保障
3.1 学分认定,经营第二课堂
大学生进行公益实践等社会服务工作应纳入教学系统认证,对其学分进行认定,这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民族院校来说非常必要。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大学生在计算机、英语等方面跟上大学课程很困难,是否能够在降低要求的同时允许他们用公益实践等第二课堂的参与学习来补充,这是民族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3.2 补偿机制,重精神轻物质
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本着“我奉献,我快乐”(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82页)的目标,但为了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或是社会上的相关组织还是应该给予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补偿。物质方面进行适度补偿,至少保证大学生不用自掏腰包,这会让家庭贫困的民族大学生没有经济方面的负担而更加快乐的投入到公益实践。精神方面的补偿主要是通过表彰、宣传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感受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对大学生自身发展补偿主要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提供定期、定量的培训交流活动,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层次,锻炼实践能力,开阔眼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人脉资源,培养组织、领导、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大力宣传,建设公益文化
对于一个容纳各民族莘莘学子的民族高等院校来说,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和谐校园环境是尤为重要的,而校园公益活动的大力宣传、“助人和自助”公益文化的建设就是很好的途径。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弘扬公益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意识,能够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公民意识,是大学生认同、塑造、传承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3.4 时间保障,周末留给学生
民族院校应鼓励各民族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采取倡导性的措施或政策推动大学生进行社会公益实践,如社区服务、保护环境等,积极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意愿,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学生参加活动,时间上应给予保障,不在周末安排课程、讲座等内容。
以上是笔者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公益实践的一些思考,推动社会公益的发展,让每个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可以让社会更美好,“美丽中国”的梦想不再遥远。当然,这条路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葛莹,王亚亚.志愿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51-52.
[2]李礼.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9:189-190.
[3]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4]毕丽娜,李忠华.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J].人们论坛,2014,2:169-171.
[5]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13(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