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创新教育论文

大学创新教育论文

时间:2022-06-03 11:33:21

大学创新教育论文

第1篇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思想,有个性,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一是定位不清晰。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都没用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战略任务高度,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就业有困难的专业或者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二是教育模式陈旧。当前许多高校仍停留在以教师、课本、课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仅导致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更加阻碍了大学生自我探索、主动寻求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纲不完善,多是简单的几门未成体系的选修课,内容多为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创新教育与创业规律这几方面的理论知识,而鲜有涉及创新创业思维激发、精神培养等必要实践环节。

(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性不高

大学生作为一群高素质人才,本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很大,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却属于精英式教育,仅使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如当前高校设立的“创新实验室”、“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业项目,一般都只吸收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被拒之门外。同样,相关的学科竞赛也是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参与。正如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跟踪调查数据显示,72.2%的创业者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创业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77.8%的创业者回答没有接受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性不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却十分薄弱。一方面师资队伍数量小。通过查阅1987年出台至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发现从未设置“创新创业”相关专业,这说明我国暂时没有创新创业科班毕业的人才。虽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进行常规化、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培训,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教师,但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大部分高校基本都没有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创新创业课程由团委生工作处等部门管理人员、部分管理类专业教师教授,这支队伍不仅对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而且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无法胜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单一

实践环节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之举,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却呈单一化:一是实践途径单一,仅依靠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创业活动,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发明竞赛等,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二是组织载体单一,多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创业实践,如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三是运作机制单一,多以学校为主导,未建立包含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在内的多方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既缺乏实践场所,又缺乏实践机会,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打折扣。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入社会工作视角的独特优势

(一)社会工作理念契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性。而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尊重平等”、“服务”为理念,以接纳、非批判、敬业、个性化、当事人自决为专业价值,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遵循公平原则,相信每个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有天赋的价值、尊严、潜力和权力,有改进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有选择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权力。两者的理念切好吻合,引入社会工作,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力,最终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社会工作方法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需求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方法偏重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工作模式,忽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借鉴社会工作方法之平等、尊重以及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让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秉承社会工作理念,从管理者角度转换为服务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斗志。

(三)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变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和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复杂,有效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打破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促进其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或者学校充分调动内在的潜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重点地培养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洞察力等。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挖掘专业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个人、学校、社区、社会多方面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径

(一)树立战略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借鉴社会工作理念,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战略性理念。一是引入助人自助理念,改革一味灌输、忽视学生内在学习潜力的教育方式。助人自助就是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比较、分析,鼓励自主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和水平。二是引入尊重平等理念,改善教授者与学习者单一被动关系。尊重平等理念就是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转变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被动服从的单一教学模式,形成主客体互为宾主、互相交流的模式,激发灵感,创新创造。三是引入服务学生理念,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义。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维护所有学生的利益,因此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服务意识,把所有学生都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

(二)拓展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运用个案工作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个案工作是通过专业的个性化方式为个人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其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由此,创新创业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或咨询法与学生建立较为亲密的交流关系,在此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其自身的优缺点,启示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其次运用小组工作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效运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促使小组成员改变原有行为。具体是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业互助小组,如举办模拟创新创业设计比赛,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大家共享创业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使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及时调整创新创业目标。最后运用社区工作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社区工作法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因此教育者要将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最大化整合,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单位、社会实践单位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社会实践。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优质的教师资源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教育队伍。一方面要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尽量把熟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专职人员或者专家纳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队伍中,构建一种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教育服务系统模式。另一方面要对教育队伍进行理论和实践培养。理论方面是在课前进行助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帮助其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实践方面要鼓励教师申报或参与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创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同时深入创业企业实习,亲身参与创业活动,经历创业过程总结创业经验,在把这些经验带到课堂中。

(四)搭建多样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第2篇

关键词:教育创新观念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费”的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问学习英语把重点放在对词汇、语法的把握上,但是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工具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派上任何用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我国英语教育长期以来的“费时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语教学一直以来照搬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此外,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也是造成学生在英语听说上“聋哑”、读写上“文盲”及交际上“痴呆”的一大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依靠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它的核心就是创新。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在创新教育观念下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民主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互相鼓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运用英语交流,积极思维。教师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例如阅读材料的内容,学习讲解的方式,以及作业的布置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要与学生“商量”。在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求知欲望高,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在真实或非真实的语境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尽可能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在这样一个有疑问、有迷惘、有讨论的课堂上,优等生得到提高,后进生得到带动。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启迪,相得益彰。许多学生的见解和问题,往往是教师忽略或没想到的,使得教师也得到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在这种民主的教学环境下,有足够的机会让学生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并使师生双方成为教育的共同受益者。

2.开放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英语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强调交流与合作,还体现在教育者及教育方式及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可包括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能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做出开放性的回答。像句型转换、句子翻译、话题讨论等形式的语言训练更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或通过游戏、表演、会话、竞赛、自学等形式不断完善,表现出灵活性和艺术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英语角、演讲比赛、单词接力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开放性原则要求教师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和知识意识,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主动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克服包办一切的现象。

3.主体性原则。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讲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语言的潜能开发,没有词汇、语法、结构功能等语言知识的内化,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能提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构成“教学相长”的本质关系。虽然他们同时也互为客体,都是对方的认识对象,但这种主客关系不是本质,这就是说,主体的发展不仅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把教师也视为并列的活动主体,且发挥着指导作用;主体的发展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完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实践性原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通过大量、充分、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听、读)的实践练习,就不会有语言的输出(说、写),就不会学好英语。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使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企图通过教师的讲解教会英语是劳而无功的,一节课仅50分钟,教师把单词个个开花,语法抠得过细,学生的语言练习就越粗越少,实际掌握的就必然越浅越差。这个反比关系就是英语课堂教学最明显的辩证特征。

二、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实施创新的前提是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基础是扎实的知识技能和大量的研究实践,创新的根本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的摄取、处理和运用上,更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大胆质疑、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

2.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英语学习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掌握了一门交际工具,但从深层价值上来看则是增添了新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及能力。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一切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一些效仿性强的实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领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些目的可以大到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小到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之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及把握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采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学生实际和具体教学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如采用游戏法、竞赛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课后开展竞赛、组织英语角及英语晚会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要求,让他们各有所获,得到成功的感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模仿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兴趣。(2)热爱学生。情感激励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微妙、细腻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客观、公正、一视同仁,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不迁怒、不急躁、不训斥学生,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有一颗宽容的心,当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方面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都要适时给予肯定与鼓励。(3)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优秀品质非智力因素中对智力和能力有明显作用的性格特征是勤奋,而勤奋往往与踏实、自信、坚韧、刻苦等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坚韧、勤奋、刻苦的优秀品质。在英语教科书中也有大量的课文渗透了意志磨炼性格、培养性格的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适时进行激励性的教育,力求使学生克服惰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自省、有所进步。:

3.把握“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英语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艺术,教师不仅要自己创造,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的服务上,教和学应体现互动性。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

教学必须着重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这是人类最复杂、最高级的思维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想像思维、发散思维、辐射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如在词汇、句型教学中运用“一词多义”、“一句多译”来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前预测”、“归纳总结”,以及语音教学中的“音义联想”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联想、类比及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探索“问题式”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吸引学生从问题出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展学生的类比、联想等发散性思维,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

第3篇

关键词 教育 文化功能 大学校园 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不仅反映了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还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便产生了它的文化功能。①面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领域,我们应积极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使大学的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强大的生命力。

1 教育的文化功能

1.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教育传递着文化,它能使人类迅捷、高效地占有前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髓,快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正是教育活动将人类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②然而,人类有着数以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的文化知识不计其数,而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即使是“终身教育”,也不可能把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知识都传递给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传递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接收和掌握新知识。

1.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所有的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又有陈旧腐化的东西。因而,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同。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包含的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且需要学生更加宽广的视野。因而,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其培养目标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深层次选择。③它把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并将文化贯穿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理想和希望。

1.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文化的生命力要想愈发顽强,不仅在于对它的传递与选择,更在于对它的更新与创造。我们需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使他们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文化活动,并能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创新。与其它层次的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④它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科研实力雄厚,有利于基础理论的开展以及边缘、交叉学科的探究与应用。可以说,大学是国家科研项目再次创新的主力军。⑤

2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2.1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创新

校园的物质文化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搭建了平台,并体现了学校外在的价值观与德育功能。例如,一尊尊伟人的雕塑或某个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就会为学校增添了文化氛围。校园内,道路两旁建花坛、种草种树,广阔的草坪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室外场所。这般良好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创新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主要指高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大学的校园文化既要建设,又要经营与管理。⑥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管理意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公平性及参与性。学校通过民主参与调动学生及教师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弱化人与制度的对立来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创新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下转第35页)(上接第22页)与核心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分类多种多样,而校风更是“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因而,要把校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

总之,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创新三者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⑦因此,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要以创新为特征,这样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顽强的生命力。

3 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地联系。教育实现其文化的传递、选择、创新等功能的过程,就是大学校园进行文化传承、筛选、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校园文化进行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的过程。

3.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搭建桥梁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要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上来,为各领域专门的学科知识搭建桥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对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多阶段的探索,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时机,因人施教。

3.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过滤器

(1)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筛选。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组织需要依靠文化选择功能。大学的课时相对于初、高中阶段而言,少了许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学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这是教师授课的关键。(2)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增添校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是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培养大学生高水准的学术自由能力,使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能够在重重困难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将人文精神与学术自由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校园增添文化气息。

3.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是大学校园新生之沃土

在大学阶段,教育的文化创新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上。教师可以在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科学。此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客观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培养他们勇于追求真理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传承者与开创者。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递、筛选和创新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层次和品位较高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的人才。

注释

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7.

② 陈雯.论教育的文化功能[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03.

③ 李旦伟.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6.

④ 黄梅英.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J].传承·文化传统,2009(8):154.

⑤ 王培英,张世全,王汉萍.大学的文化功能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77.

第4篇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把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打造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其中,“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是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201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这些阐述对我国校企协同创新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也为大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协同”成为现阶段引导我国校企合作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在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深化协同创新思想,将协同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网络行动中,并形成具有持久、稳定、有效运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在网络合作目标、合作资源、创新管理等各个层次上实现协同发展。在合作目标上,要实现任务分配平衡、运营目标协同与战略手段协同。在资源层面上,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等资源的协调。在创新管理上,要实现组织研发、交易协调与成果分配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对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协同”的思想在我国早已有之,特别是军事家在论述作战方略时特别重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如《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论述。按照协同学理论,“协同”是指要素对要素的干扰能力,表现了要素在系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特征。“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科技创新的活动之中,各创新要素在独自发挥作用的同时,基于机制性互动形成系统整体效率实质性提升。较早就“协同创新”的意义进行探讨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葛洛(PeterGloor)。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具有共同愿景的人员,借助网络进行思想、信息与工作交流,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校企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等基本创新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中介、金融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其中,政府主要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创新引导,科技中介主要进行科技信息服务,金融部门提供创新资金。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知识、技术与思想在创新主体间的共享,从而弥合各创新主体现有创新能力与所需创新水平之间的差距。从发展路径上看,协同创新包括成果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基地等多种形式。与传统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更具整体性、动态性特征。为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协同创新网络,需要从网络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形态、发展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形成有助于网络构建、运行、持久与优化的发展环境。校企协同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部分,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其他网络相比,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突出的是以大学、企业为关键主体,同时包含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基于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因其结构特征的独特性,形成与国家创新系统的特殊关系及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独特地位。

三、通过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

从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看,美国的硅谷不仅是世界创新的典范,而且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泉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大学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斯坦福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使它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孵化出大批高科技企业,与苹果、谷歌、思科、惠普、英特尔等龙头企业形成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而缔造了科技与财富神话。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和校企协同创新实践看,我国的大学教育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1.通过改革发挥大学教育的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大学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这种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大学教育发展的方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并且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了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我们认为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从根本上要发挥大学和企业的比较优势,这对大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大学教育不仅要成为知识的源泉和人才的摇篮,而且要成为发挥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和资本优势密切结合,成为创新网络的关键主体。

2.大学要与企业共建校企研发中心。

大学要加强与大型企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等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重点行业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布局共建校企研发中心。校企研发中心可联合攻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培养企业领军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助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3.大学要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联合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理事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

4.设立校企联合创新基金,鼓励合作开展科技攻关。

在政策和管理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鼓励大学教师更多地与大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联合设立创新基金,允许大学教师自由申请,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持续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大学要主动整合校内外技术资源,努力对接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国家及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以校企协同创新方式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研究进展。

5.加快大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课程。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理论,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发挥促进作用

1 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词汇。先说“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现在更多的是引用国际上经济方面的创新理论。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而创新教育理论则不仅包含了以上两点涵义,而且还赋予了创新更新更深更远层次的涵义。这可以理解和解释为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产品所获得的包含以上两点即创造发明和新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更长远的科技与人才方面的蓄备力量。也就是通过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空间。通过以上阐述不仅从狭义上更从广义上进一步理解了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自然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2 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前,首先要知道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如:学生主体论、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等。(2)创新教育内容和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修订课程方案,更新教材内容。(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新模式。(4)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案例性、实践性的学习等。(5)创新教育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增加创新型的考核评价内容。

总体概括一下为: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通过实施以上五点来实现教育的全新转型。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做出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二是变双能为四能: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变单向思维为双向思维:即在培养演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以上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教育理论的作用则是在改革这些基本内容前提下所产生和体现的。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知识和单向思维模式向灵活掌握与双向思维模式转变;使职业教育更加民主化、公平化、个性化;使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体系走向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调动起了大部分职业学院学生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等方面参差差异而失去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教育理论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加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则在于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培养出了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国家经济形式要求的新型人才即具备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3 浅述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总结并涵盖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我国的职院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至今仍在语文教学中熟知并运用至今的有《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其中的重要篇章,仍然是作为语文教学中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人生目标和确立人生信念,追求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的教育理念和学习座佑铭。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知学、乐学、做学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悟。如讲述做人道理的《三字经》文中有:“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此句原意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给人的启示则是: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再如《论语》中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以上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教学生如何读书和做人的道理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与丢弃的宝贵经验,这些做人的道理和对待学习做学问的治学态度是职业学院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进行扎实学习与掌握各项学习技能的重要教育理念,同时这些也是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发扬和传承的,而不是摒弃掉的。

4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于职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国学文化教学内容不可忽视更不可摒弃,它对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因是通过对同学们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可使同学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扎实学习功底,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心智,开拓同学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同学们勇于探索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可以培养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也恰恰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看似传统,但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却有着非凡而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5 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

在有些教育界人士的片面认识中,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融入了创新教育,就要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内容全部摒弃,这是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认识。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则是: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因为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依据;传统不是守旧的代表,更不是创新的绊脚石,创新会在运用传统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实施创新与改革,让创新变得更有新意,让创新的步伐走得更大。因此创新与传统不相矛盾,也不相悖。职业学院教育改革只有合理利用,使二者有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使传统与创新走得更远,结合的更加紧密,相互渗透的更为融合。总之,职业学院语文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共同发挥作用,为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目标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知识保障。

参考文献

[1] “创新”出自《南史宋世祖殷淑仪》[Z].

第6篇

关键词:活教育思想;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创新;报告

1953年时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的陈鹤琴先生倡导创办了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省幼儿师范学校),他用“活教育”思想指导省幼师的建设和发展,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在省幼师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学习、研究和发展陈鹤琴教育思想,拓展其在当代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2006年,应天学院颁发了《关于开展“学习陈鹤琴教育思想、弘扬省幼师光荣传统、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活动的决定》,这项活动自2006年开始至2012年,历时六年多,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推动,形成了一批研究和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在国内乃至世界教育实践中均属首创,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一、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活动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学习研究陈鹤琴教育思想热潮,先后成立了17个省级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创办了《鹤琴之声》。陈鹤琴论著被整理出版和再版,有关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专著和文集不断涌现,各类刊物上的相关研究论文更是不计其数,教育史学研究论著和论文中对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成果多有所见。不过从研究内容、方向和范围上看,都是基于陈鹤琴幼儿教育视角进行,研究限于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小学教育等范畴,学科涵盖主要在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心理学等。

在全国率先提出将陈鹤琴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继承与发展“活教育”思想,对于高职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

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有利于确定“做人”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本质性、民族性、时代性和政治性有机结合,体现了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3)有利于创新以社会为课堂的开放性课程模式,是对活教育思想关于教育课程论

的发展。(4)有利于形成以“做”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实践育人”本质要求。(5)有利于营造和建设具有“活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6)有利于开拓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延伸高职教育改革探索的理论基础。

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活动具有独特性、开创性和前瞻性,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二、组织实施

实践创新陈鹤琴教育思想活动在全院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各方面迅速展开。

1.建立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组织

学院于2008年6月成立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会员372名,专业面覆盖了7大类36个专业领域。陈研会牵头组织了陈鹤琴教育思想实践创新活动,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了教育改

革,拓展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学习研究成果。

2.营造了以陈鹤琴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新环境

学院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相结合,把“活教育”思想实践创新活动摆在学院工作的重要地位;确定了以陈鹤琴教育思想之方法论为校风,在校报上开辟《陈鹤琴师训名言》专栏;编写两本学习手册和论文集;在学院重要部位摆放陈鹤琴雕像和题词;在主要教学场所书写反映陈鹤琴教育思想核心理

念的标语;开设实践创新陈鹤琴教育思想网站等,浓郁的学研氛围和优良的校园文件建设新环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实践创新活动推进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把“活教育”思想的三大纲领运用到学院的教育和管理之中:将“活教育”思想的目标论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相结合,将“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相结合,将“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与学院的校风相结合。三育人过程体现了“活教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指导意义。陈鹤琴教育思想已成为应天学院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核心命题。(2)活教育的“课程论”已作为学院专业建设的出发点。(3)活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模式。(4)活教育开创了实践教学新局面,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平均从原来的28%上升到56%。(5)活教育造就了一支领会“活教育”思想、理解“活教育”课程、熟悉“活教育”方法的青年教师队伍。(6)“活教育”思想的训育原则在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做人标准大讨论”“人人寻找闪光点”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素质教育。(7)2007年学院申报的《做中教,做中学,培养厚德强能的新时代幼教人才》项目获得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用与发展的初步体现。

4.实践创新活动在学院建设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陈鹤琴教育思想在应天学院的实践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教育教学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获得23项省级以上奖励和成果。学院先后获得“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奖励是对学院建设和发展成绩的肯定,更是对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成

功实践和创新的肯定。

5.形成了一批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创新理论

(1)当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当借鉴“活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等三大纲领所蕴涵的改革、创新思想和实践精神至今仍能够指导我国教育改革,能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得到继承与发展。(2)活教育的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正是活教育目标论在当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新体现。(3)活教育的课程理论可以开阔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视野。“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教育思想关于课程论的纲领,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改革,指导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4)“活教育”四步教学法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有指导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强化技能训练、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的活教育四个步骤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成为教学方法的创新突破点。(5)“活教育”思想的实践教学理论是高职教育教改的重要理论依据。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思想诠释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本质。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把这一教育原则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突出技能要求,强化实践教学。(6)“活教育”方法论可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原则。“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原则,是继承和发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的理解和总结。这一原则涵盖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体现着新型的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关系。(7)陈鹤琴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天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内涵,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校

园文化和校风学风。

三、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成功实践的主要创新点

1.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填补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将陈鹤琴教育思想实践创新研究

拓展到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研究范畴,应天学院属首创。

2.将陈鹤琴教育思想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为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理论源泉,陈鹤琴教育思想是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可以应用到高职教育领域。

3.“活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等是高度一致的。

四、社会评价

经过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目前全院各专业均加入实践创新活动之中。全院上下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形成了广泛认同,目前学院“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和发展方向,三项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等院校应用的重要课题都得到学院的批准,均上报省级科研课题,并已得到批准立项,进入研究阶段。2008年以来教育界领导、专家先后在各种场合考察、了解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对我们的实践创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江苏省曹卫星副省长、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教授、陈鹤琴先生长子陈一鸣、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唐淑教授、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会长张仁等专家教授以及江苏省教育学会、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等教育界学术团体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实践创新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教育领域,如同在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一样,“活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陈鹤琴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上世纪中叶,但“活教育”思想在21世纪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在学院历史上留下了清晰的烙印,成为学院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对于陈鹤琴教育思想发展同样也是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贡献。

通过这项实践创新活动,笔者认为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当代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有着广泛的契合点,深入研究探索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引导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秀云,柯小卫.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活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01.

[2]李娟.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高职初等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文教资料,2013(03).

[3]陈虹.陈鹤琴与活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01.

研究项目:本文是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登记号:ZCG39;2010)”和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陈鹤琴教育思想在高职教育

第7篇

Abstract: Innovative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basic concept of our education reform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 of innovation personality. However, the personality of education theories seem to be difficult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developing the innovative character of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 formalism. 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the personal crisis question analysis the space of developing innovation education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path merge,the internationnal "restructured" road, indigenous culture "archaeology" road, the practice of "strain" road. This paper will enrich and develop china's existing innovating education by personal training theory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pligh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人格教育理论;三维路线

Key words: innovative education;theory of self-personality;three-dimensional choic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10-02

0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智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合乎常理的思路进行的:即人的智能水平越高,其创新效率就越大。然而,越来越多的实验和研究表明,智力和创新能力二者之间并非彼此都是完全吻合的。专家们开始关注到人格因素是构成创新性作业的一个重要维度。然而,当下的创新人格教育理论似乎难以解答当前在教育实践碰到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教育也逐渐的沦为形式化。因此,反思现阶段大学生的种种人格危机,为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求出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人格的涵义

对于人类的任何一项高级行动而言,都必须由“想到要去做”、“知道怎样做”和“能够坚持做”三部分组成。由创新人格构成的意志维持系统则属于“能够坚持做”。[1]综合国内各学者对创新人格概念的阐述,笔者总结为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坚定的信念、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审视当前的创新人格教育,可以看出学校在人格教育方面出现了误区,过分的强调政治思想和道德培养,对个性心理、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培养不够,使得大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创新能力不足,做事畏手畏脚,只能在固有的领域打转。

2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找发展空间的必要性

创新人格教育属于创新教育里的一个方面。在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中国的许多学者把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看成是模本,引进和借鉴成了高等教育理论界的惯用手法,直接照搬或者简单复制西方教育理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致使我国创新人格教育的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甚至还出现了人格教育的扭曲与形式化。

教育属于文化的和社会的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社会往往不同,因而全球普遍通用、历世普遍有效的教育理论都不可能存在。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范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而不可能存在永恒的和万能的高等教育理论。照此逻辑推理,教育理论由此地向彼地输出或引进必然需要一个选择、反省、批判和改造的过程,如果缺失或忽视了这些环节,其结果恐怕是难以避免的教育理论依附化或殖民化。[2]因为“一个社会的学术体系,若是无中生有地从外移植进来,这个学术体系的发展,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就会产生亦步亦趋的移植性格。倘若该社会的学术界深具批判反省与原创动力的话,则此移植性才可能逐渐消失。但是,倘若社会缺乏产生自发性批判和反省的动力,那么,这种移植性格势必会一直延续下去,严重的将腐蚀学术的原创活力,终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术风格。”[3]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都有其独有的制度性根基和教育传统,在一个国家实践很成功的教育理论在我国不一定可以存活,所以在中国绝不可直接照搬或简单移植世界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而应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出发。[4]

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应该立足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实践,以新的理念与方法去研究和反思本国的教育实践困境,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与矛盾,完善甚至重构现有的创新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很多专家都忽略了或者说放弃了在本土创生出独立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追求来接续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与现实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发掘出教育学智慧的努力。所以,笔者认为要借鉴吸收优秀的教育理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它们与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思想之间寻找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

3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寻找发展空间的路径

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的路径应该有三向:一是如何引进与借鉴外国创新教育理论。其核心和焦点在于如何对外来的教育理论进行理性的选择、批判和反省。二是如何批判的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立足于本土的文化进行创新人格培养。三是对不同类型与专业的学生不能统一归纳成培养一个模式的,有所侧重的进行人格训练的。笔者认为这三个路径的融合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充分发展的最好的出路。因为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教育文明成果,也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还要立足于教育实践,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换言之,有效的实施创新人格的培养就要走一条基于国际视野的“三维”路径。

3.1 国际视野的“重构”之路反观近代国内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舶来品”,他的发展是“抄”、“仿”、“搬”、“学”的过程,抄袭日本,模仿法国,照搬美国,学习前苏联。任何一国的教育理论简单移植到其他国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如果对外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缺乏一种谨慎的和理性的鉴别与选择,如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当我们引进外国高等教育理论时,要保持适当距离和谨慎态度,要有反省与批判意识,敢于怀疑。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寻找在它们与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学思想之间结合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路径。

3.2 本土文化的“考古学”之路一直以来,人们在认识上一直有一个误区:国际化与传统文化是一个矛盾,要实现国际化,必须否定传统文化。事实上,在本土创生出独立形态教育理论来接续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与现实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发掘教育学的智慧才是中国发展创新人格教育理论最好的途径。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培养有着阻碍因素,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摒弃传统文化和人格教育中的消极因素,深层挖掘和发扬传统人格教育中的优秀特质,使教育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样才能在实施中做到游刃有余。

然而,对待传统文化采取批判继承的方针,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传统文化自身也必须迎合时代潮流,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这才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出路。因为,“从文化的立场看,认同必须经过自觉的奋斗才能实现”。[5]

3.3 教育实践的“应变性”之路创新人格教育理论需要走进教育现场,直面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针对不同类型与特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所侧重的人格教育。创新人格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具有个性差异,像艺术创新人才与科学创新人才相比,感情就更丰富,情绪更不稳定,拉斯(Russ)指出,“艺术创造者和科学创造者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对艺术创造者而言,深刻的情感体验是很重要的。”[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艺术创新活动更多是内省的过程,而科学创新活动更多是外显的过程。因此,艺术创新人才比科学创新人才更敏感,感情更丰富。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不能笼统的照搬创新人格理论,人格培养要特别注重“应变性”,使之具有典型的个体特征。

参考文献:

[1]万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其优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

[2]李枭鹰,魏晓娜.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本土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3]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4]李枭鹰,魏晓娜.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本土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第8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各高校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方面依然存在融合思想意识薄弱、融合内容不清晰、融合方式不明确、融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1.两种课程尚未形成有机融合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目前,各院校相继成立了创业学院。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基本上是第二课堂比重占的比较大,主管创新创业的部门并不是教学系部。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就业指导中的一部分,以选修课的形式为主,无论是课程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创新创业课程缺乏的系统性与严谨性直接导致与专业课程的脱节,这也导致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处在理论教育与案例介绍的阶段,与专业教育是两条平行线。

2.创业教育的创业实践不够深入

创业教育的成效是通过学生创业能力表现出来的。很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多数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忽略创业实战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完整、全面性的创业教育体系。尽管有些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也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些教育模式缺少实战性,创业实战类的形式仍然很少为高校所采用,难以培养创业综合型人才。

3.创业师资力量不足

虽然高等院校的教师都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但是缺乏创业经验。如今,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创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措施分析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文化的融合创新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还有一个途径就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将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营造人人创新,争相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力度宣传组织省级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省级职业规划大赛以及各级各类创业大赛,以比赛为契机,鼓励同学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校园中推广宣传各类创业论坛、校友和学生中的创业典型人物,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利用网络媒体和创业成功人士榜样教育,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企业家,切身感受先进企业文化,推进第一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融合渗透,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入眼、入耳和入心。

2.构建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需要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课程考核需要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相互融合,随之带来的考核标准也就需要相应地调整。要对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考核标准进行变革,理论性考核的只是学生的记忆力,教师把知识传授下去,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能得到不错的成绩,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学校应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才是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调整传统的考核标准,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课程必不可少,但实践课程更为重要。两种教育模式的相互融合要求教育考核标准也随之调整,需要兼顾理论和实践考核,将理论考核与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相结合。

3.鼓励教师参加SYB创业师资培训班,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师多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除了发现最新的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之外,还要加强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进行创业师资培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邀请创业成功的人士或企业家担任学校的创业导师等等,对有具体创业项目的团队进行专项指导。

4.确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的教学内容

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在内容结构上设置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主体,创新创业课程是拓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是项目课程,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框架内容主要由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

5.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实战训练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教学模式,把创业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的主渠道,增加课堂教学模式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思维及改进培养创新模式。创业教育关键是培养创新能力,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能扩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习惯去独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资源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到专业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这种创新模式需要坚实的资源基础。具体而言,包括可以利用的机构、学生社团、校友、政府与企业等各种资源要素。科研机构及其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要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学生社团需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联络平台;校友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人脉资源及经验上的支援;企业要为高校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实践样本、案例资源等;政府要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资金、制度上的保障。

四、结束语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到来,高等院校应推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进一步认识,强化学生的创I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建立起一整套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机制。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创业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43-05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作为区别于课堂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育的丰富与延展,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体验创业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可以说,创业教育实践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路径之一,承载着拓展高等教育格局、开拓就业创业市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高校与社会互惠共赢双向互动等重要使命。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教育实践内涵的理解,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首次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后来被译成“创业教育”。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教育进行时代反思和未来展望,依据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阐明教育的长期目标和哲学基础,并就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质量提出对策性建议。经过讨论,会议拟定了题为“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该份报告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全新理念:学习不单纯是一种认识和反映,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应成为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懂得了什么,更要着眼于他们能干什么,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应能引导出相应的行为。①这种让学生在“干中学、做中学”的观点,为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早期的研究基础。随后,我国与印度、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等9个国家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组织的“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并在此以后开展了创业教育实践并积极深入地开展起了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活动。②在早期探索中试点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并激励一批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取得了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最早经验。经过20余年的推进与发展,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对其实践层面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短板,还未形成科学的、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具体研究现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现有出版的研究著作看,学者彭钢1995年编著的《创业教育学》一书,是现有相对较早且从学理层面对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系统阐述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之一。书中将创业实践活动看作是“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之间质的区别,成为当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学者李时椿等2004年编著的《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一书从创业教育的概念体系人手,介绍了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以及百森商学院等典型模式,重点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全书内容宽泛,涉及主题较多,但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高校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院校实践的典型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随后,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编写的《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一书,是现有相对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关于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与研究的著作。该著作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理论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创业教育的概念、目的、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实践篇以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的9所创业教育试点学校为案例,介绍了它们在过去几年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经验和特色。此后,学者席升阳于2008年出版了《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的著作,相继一些学者也出版了系列关于国内外创业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等方面的著作。如学者徐小洲与叶映华编著的《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梅伟惠编著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牛长松编著的《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李志永编著的《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候慧君、林光彬等编著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蓝皮书》,以及继2006年后教育部高教司于2011年编著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经验汇编》等著作。它们可以称之为当前我国对国内外创业教育实践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但也仅将实践层面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关于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且并未形成系统和体系。

其次,从现有发表的研究论文看,学者李政等人的《地方综合性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学者王永友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学者陆芳萍和吴静的《构建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分层分类菜单化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以及学者周青的《共青团组织构建一体化青年创业实践体系实证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等论文是当前对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具有一定指导价值的代表性研究。这些论文从不同视角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分层次、分阶段”等观点的提出,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学者徐健和吴如林的《以实习基地为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一文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对职校进行创业教育的指导和研究。该文指出:依据职业教育以实践性为特征、以训练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要求,确立了以生产实习基地为载体,在不同类型的基地建设中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等内容的创业教育实践。该文在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但该文的不足是仅限于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学者舒铁等人的《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一文结合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展现状,就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机构建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实践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关于创业教育实践层面的专题化、系统化的阐述,体系化的构建的研究论文成果极为鲜见,大多数研究是将创业教育实践作为文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探讨,且在现有的论文中发表的期刊层次较低,多为省级期刊。

通过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精确查询(查询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10日),分别以“创业教育”并含“实践”、“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体系”为题名,以年为单位,即从2012年到2011年,以此类推对每年发表相关论文情况进行了查询(具体见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1915年至今,以“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为题名的论文共有356篇。从1998年始,关于创业教育实践方面的论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从2007年始呈多倍增长的趋势,近五年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总发表数量的87%。随后,我们又以篇名为“创业教育”并含“实践体系”为题名进行查询,从2000年至今仅有5篇论文。综合相关研究数据和研究内容等因素的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正在兴起。但相关研究论文总数还相对较少,且高质量论文和高级别期刊论文极少,研究层次不高、深度不够。

第三,在近些年的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当中,实证调查类的研究和以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方式的系统研究开始涌现。首先在实证调查类研究中,有的结论指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拓展创业实践新思路,强调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有的研究结论则对我们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与启示。其次,一些学者以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方式对创业教育及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如余瑞玲在其硕士论文中强调了创业教育要多样化,要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要考虑大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差异等问题。王树生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创业教育及实践问题,特别是对中国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概述。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起到了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

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事件来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从清华大学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追溯。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期间,学校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讲座、培训和创业沙龙,对普及创业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999年,由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北京成功举办,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赛的举办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孕育了视美乐、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2000年,共青团系统组织的创业计划竞赛在全国开始普及。应该说,从1998年开始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刻影响,不仅充分证明了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价值,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国内创业教育及其实践的长足发展。可以说,在世纪交接的时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已开始形成一股热潮,并注定在新的世纪里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进入了政府引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试点推进、项目引入与政策支持“三位一体”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首先,为扩大高校创业教育的范围,进一步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上,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02年4月,教育部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引导试点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性探索。2008年,教育部又立项建设了30个创新与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随后,教育部高教司将试点经验汇总整理,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公开出版了《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经验汇编》两本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总结方面的著作。这一时期,各高校系统梳理了自身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形式与内容,为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

其次,2004-2005年,由政府主导的创业实践教育项目SIYB和KAB等被引入国内,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推广与应用,为传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项目化、模块化、系统化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06年,由国家14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强调了创业指导与培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为各类创业实践教育项目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第三,在2008-2012年教育部陆续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等4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专项文件中,有3份明确强调了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并分别从教学原则、活动开展、项目推进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创业教育及其实践全面系统的开展与落实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总体来说,1998年-2012年这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及其实践正在全面深入地推进,试点院校及部分重点大学以其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及其活动形式,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诸如清华大学的“创新环”模式、黑龙江大学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中南大学的“八化”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大学的“三级联动”学生创业实践等特色模式,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科学化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虽以创业竞赛、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创业论坛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但其的创业教育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英国等高校创业教育实践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模式构建、师资储备、课程设计、活动安排等诸多方面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创业教育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借鉴国外创业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为此,综合创业教育实践研究现状及其活动发展情况,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或者偏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偏重创业实践的培训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着形式化、边缘化、浅层次的问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实践差距较远。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多集中在事实呈现或经验介绍,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对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系统的且具有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这已成为困扰我国创业教育长远发展以及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性问题。

第10篇

[关键词] 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模式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作为创新型人才必备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故此,本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分析

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型人才,他们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修养、个性心理以及身体等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它包括以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批判、冒险、献身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精神,也包括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毅不屈、果断自信、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优良品质。由于创新活动过程存在着高度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因此,在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必须把培养严谨务实、勇攀高峰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甘为人梯、无私无畏的自我奉献精神作为重点,塑造他们的高尚品格,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这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个人对时代所提出的问题的敏感性,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使命感、创新欲望、创新兴趣和创新激情等。创新思维则一般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观点或思路,用以解释或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包括探究性思维、发现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独特性、创造性和深刻性。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教学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起到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科学概括。大学生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同时就是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创新性思维的启迪、训练和培养的过程。

3.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核心,是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而且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常说,身心不健康的人是“废品”,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是“次品”,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人是“危险品”。无论哪一种情况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一定要克服以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将政治理论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割裂开来的错误做法。要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前提下,实现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发展。

二、对高校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

我国高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对于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模式多是从传统模式演变而来,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因而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很难适应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和从属的地位,而教师却居高临下,师生间缺乏平等交流。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潜力的发挥,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在教学中,只有摆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学生主体观,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相统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学生思想受束缚,视野不开阔,缺乏创新和挑战权威的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轻视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因而也就难以保证学生知行相统一。

3.忽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缺乏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环境。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和模式去要求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人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

4.不科学、不合理的学习评价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当前的学习评价模式,大都以书本知识为标准,以考试为手段,评价方式单一,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考试是教学的导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构建新型的学习评价模式,将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环节、行为规范和创新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并通过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以及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等,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习评价体系。

三、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模式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对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探索,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新模式。

1.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各门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教育内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开好各门必修课的基础上,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开设“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企业经营哲学”和“科技哲学”等选修课;围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经济概论”、“中外经济热点问题分析”等选修课;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儒家与道家思想”、“商务职业道德”等选修课。相关选修课的开设,既能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领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教师讲课的基本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可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四个方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包括联系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世界各国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等。二是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针对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讲授材料,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进行举例和说明,这样可缩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产生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老师深入学生中间,通过谈心、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学校、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和择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难,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四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和伟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理论高度进行深入研究,再把研究成果及时充实、渗透到教学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克服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教师的水平,推动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

4.理论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对一个人能否真正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刻内涵、脉络体系,而且坚持把它作为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结合青年学生活泼、热情、好学但较单纯、易冲动、看问题易偏颇、心理承受能力弱等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如结合一代伟人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人生经历,启发他们懂得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受挫是生活中的对立统一,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明辨是非,以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正确理解与认识。

5.课堂讲授与引导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教师讲授内容过多过细,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容易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大学阶段,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应逐步养成自学和独立研究问题的习惯,学会自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学生的自学,应注意加强引导和检查,除基本教材外,还要给学生指定必要的阅读书目,对自学情况,还要有适当的考核措施。比如,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并以此作为平时考核的基本内容。

6.课堂普遍教育与课下个别教育相结合。一般地,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等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在认识水平、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而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辅以个别教育。这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应有之意。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抓好普遍教育,教师在深入调查了解、摸清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召开教师集体备课会,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讲授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认识水平不足的少数学生,在课下进行个别教育,而对那些有志于进一步深造的优秀学生,则实行因材施教,促进高水平学生脱颖而出,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

7.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考查和成绩评定,要坚持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既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平时的思想政治表现。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总成绩的60%;平时考查,主要根据学生撰写专题论文、心得体会、阅读原著、讨论发言表现等方面确定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种考核办法,既有利于引导和督促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考试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林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理论导报,2009(5).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61-03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案例和数据支撑。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激发创业热情,普及创业知识,通过创业体会和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9年~1997年)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念开始于1989 年,联合国在北京提出开拓能力和精神是未来学习的第3个通行证,此后的十年里,我国有关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不到20篇论文,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实际案例少。胡晓风的《创业教育简论》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以立足教育、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为原则,高校要实施产学研的社会化运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者们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思想意识、观念更新的教育。

(二)第二阶段(1998年~2009年)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实施创业教育,并开展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教育部选择了清华大学、中国人大、上海交大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十年之内,研究论文比之前翻了20倍,质量和数量明显增多。柴径认为,创业教育应融于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咨询。衣俊卿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以推进学生创办企业为目标,它还包含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包含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力培养。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企业”开始出现,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大学毕业生在高科技领域创办的高效益的企业类型。

(三)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三年多的论文数量比前20年论文数量的总和还要多,研究包括从思想认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提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失败的教训和取得的经验等。

从以上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是由国外创业教育的思潮和国内一直推行的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呈现出基于科技创新而实施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交叉特点的教育。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一)西方国家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国家,有许多创业学术期刊和专著,研究的领域涵盖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美国高校每年还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估和排名,可以有效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美国创业教育主要在商学院,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主要是如何创业,设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还有各种基金会、杂志和创业研讨会。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在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在立法上,美国职业教育法、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等几十部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法律。英国下发了企业创办计划,法国通过地方工商工会对个人进行创业指导,德国颁布了就业支持法。此外,创业计划大赛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手段,通过计划大赛发现和孵化出企业,很多大公司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的研究

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起步晚,1990年开始,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列入教委的规划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政府将创业教育列入高教改革的重点发展方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起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讲授创业知识,并与第二课堂结合,让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经验,高校成立创业管理和培训学院,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商业化运作,指导学生开公司办企业,并提供管理咨询、融资资助等。有些学校还与国内外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设立创业教育基金,开展创业创新科研和实践活动,将学习和创业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在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复合人才中做出突出贡献,大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好产品和服务参加比赛,吸引风险投资。政府和社会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各种设施、配套服务和优惠政策。

西方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主要是在一些会议、论坛和期刊上,不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比较少。而中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尽管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认识到位,但是笔者提倡借鉴西方的先进理念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业内对创业教育没有达成共识,不过大家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需要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此外,“素质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修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形式,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人才培养说”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心和风险防范能力,使之能够大胆创业。“教育理念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自行创造就业岗位”的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综合说”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提升综合素质、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教育。

(二)创业教育模式

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专业开设情况、地域传统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的角度、层次也不一样。比如清华大学管理学院的“通识教育部分与专业结合”的大赛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课内课外双渠道、产学研三结合”的多模式教育;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温州模式”;哈工大的“竞赛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基地实践”模式;中央财大的“以商学院为主导,优选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创业积极分子,开设创业先锋班”的精英创业教育模式;许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学+基地孵化”的实践模式等。

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意识,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办公司或实习,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此模式定位清晰,可操作性强,但孵化基地只能容纳少数人。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创业教育层次化模式,第一是创业意识培养。开设创业通识和选修课程,进行启蒙教育。第二是通过创业设计大赛、校园展会、创业讲座等第二课堂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是为校内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让他们进行创业实践,组建公司,并进行相应指导。第四是创业后续支持,从项目甄选、企业管理、业务拓展、团队组建、壮大企业均有专业人员辅导。模式层次越高,参与的人数越少,形成一个动态的筛选过程。

总之,我国的创业教育正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到位”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格局,体现着创新性、系统性、教育性、时代性、实践性、主体性等显著特征。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应该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教材编写中,既要有理论,更要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灵活运用案例、情景模拟、第二课堂等,将各教学模块有效融合,课程考核则可采用创业访谈、市场调研、创业计划书分析和口头答辩等,侧重平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经验积累。

李梅则提出,创业课程体系应包含创业能力、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三大模块,知识是创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能力是核心,实践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的实践。还有学者提出,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加入创业课程,对高校引入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及KAB创业教育课程等进行评估和探讨,最大限度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而对于如何开发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

(四)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从制度保障、软硬件环境和人员保障上加强高校创业指导,并具体从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业绩、环境保障和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检验创业教育的成效。针对高校创业师资缺乏、能力参差不齐问题,研究者认为,应该要聘请有经验的创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专职教师也应有创业的经历。此外,高校应有创业教育学专业,最好有硕士点和博士点,这样可以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提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五)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及德育的关系

很多学者从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及就业的关系角度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心理素质,普及创业知识基础,增强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增长点,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开拓了一条新路。有专家指出,创业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里有德育的内涵,这对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评价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始于25年前,前20年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成果较少,后5年有大量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有专著,论文数量可观,而且涉及创业教育所有方面,包括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发展前景等,每部分均有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于共性研究比较多。从纵向来看,这些研究还是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没有连续性,可比性差。另外,研究的深度也不够,研究方法单一,大多数还停留在调查分析、陈述观点、经验总结以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业作为一个经济问题进行定量模型分析还比较少,理论高度不够,学术性不强。在研究方法上,创业教育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仍欠缺,有学者采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对某些高校进行实地调查,但因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局限性,所得结论不具有推广性。

此外,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学科专业背景结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例较少,说明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怎么寻找最佳契合点,使他们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是未来创业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学者们开始研究创业教育的细分领域的课题,比如基于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体系等。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展望

(一)研究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创业教育对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保障体系研究较多,而较少对学生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研究,应对学生入学的创业意愿调查,接受创业教育后的意识和创业实践取得的经验,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抽样和跟踪调查,了解不同专业背景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对比创业教育前后的思想动态,以评判创业教育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体系的多样化

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教学资源,从课程建设、创业活动和实践出发,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和技能。研究者提出,创新教育新领域,即“创办企业、创建事业、创新业务”,包含有“课程板块、体验板块、文化板块、实践板块”,并有较为客观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研究领域宽广、系统化程度高的多样化教育体系。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完整

高校要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状况,必须和全国进行对比、竞争,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促成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学者提出了对创业教育进行评价的几大要素:课程内容,教师的论文、课题和著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学生自主创业的业绩,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四)孵化基地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认为,创业孵化基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基地开展实证研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创业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实地调研等,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意义。此外,高校宜设立创业指导及研究中心,将创业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五)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

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创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电子商务创业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国家对于大学生开网店给予财政补贴,旨在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两年来,对于高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开始出现,但针对电子商务创业的大学生群体,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等研究,对于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胡安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2)

[2]闫广芬.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刘望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8)

[4]赵金华,孙迎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 20 年回顾评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12)

[5]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6]周栋良.创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高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2012ZZZ041)

第12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特点;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57-02

从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成立“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协调组正式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到2014年11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整整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笔者在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25年发展历程梳理的过程中,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划分为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1990―2002.4)、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2002.4―2010.5)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2010.5至今)三个阶段,并从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实践事件四个维度对上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1989年柯林・博尔在其提交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创业教育的概念,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1]。我国随后在1990年成立了协调组,并以6个省市为项目单位,正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但在此阶段,仅有部分政府部门和少数高校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体对于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还有争议。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正是由于此时创业教育仅得到了部分政府部门的认可,因此虽然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会议及文件上开始出现有关创业教育及促进创业的论述,但一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其他政府行政部门很少涉及,二是引导、鼓励性的语句多,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政策。以1998年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和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例,前者提出“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后者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并没有详尽的论述。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2年以前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105篇,其中1999年仅有5篇。不难发现,此时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而且没有出现相应的研究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此阶段的实践尝试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高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在高校层面,1998年清华大学借鉴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做法,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在实践型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值得一提的是此项赛事随后演化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政府层面,2000年教育部确定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10个创业园为国家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开始尝试开展创业示范点建设。

二、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2―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专科生和本科生相继毕业,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面对此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靠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从此,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无需再讨论的话题,探讨的内容逐渐转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相比前一阶段,此时的政策法规出现了三个明显特点:一是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创业教育从法律的高度给予了认可。二是政府各行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的情况明显增多,开始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例如2005年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就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联合的。三是关于创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开始不断出台。以2007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为例,该通知明确规定“可按70%抵扣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随着人们对创业教育必要性的逐渐认同,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增加。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对2003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共检索出论文2782篇,其中2010年的论文数量达到875篇。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以2009年的研究论文为例,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从2002年到2010年,无论高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引领下对创业教育开展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在政府层面,首先从国外引进了2项创业培训课程即SYB创业培训和KAB创业培训,一直沿用至今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次致力于创业教育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09年4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作为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致力于深化、普及和开展创业教育,分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在高校层面,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拉开了我国大学研究与实践创业教育的序幕。在社会层面,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积极响应的号召,开始注重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多档创业教育主题节目应运而生,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的“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型电视活动和201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举办的“创业有道”系列电视讲座。

三、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特点分析

1.教育理念维度分析。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调研通过专家鉴定,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创业项目中,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偏低的生存型创业,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3]。另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4]。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创业教育的理念,并最终促使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产生。该理念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更正了“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5]及“定位于培养少数创业明星的创业教育理念”[6]等片面观点,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政策法规维度分析。此阶段的政策法规呈现出明显的标准化特点。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予以明确。2012年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试行)》,对“创业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3.学术研究维度分析。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之后,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前一阶段关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7]等成果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另外,这一阶段出版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著作与教材明显增多也从侧面证明了研究取得的成果。

4.实践事件维度分析。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在高校层面,2011年中央部委所属的10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1630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为践行“让全体学生成为创业教育的受益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了积极尝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随后于2012年推广至全国所有高校。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3个阶段。但我国目前仍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且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支点,在未来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林・博尔.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1990,(7).

[2]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3]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223-224.

[4]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5]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

[6]雷家X.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做的调整[J].青年探索,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