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

时间:2022-10-25 13:3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教育

第1篇

摘要: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浅论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

人文性 教学环节

教育,出自心灵,又造就心灵。要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真挚的情感,必能使学生感悟到情真意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只有创设了融合的情感氛围,创造了一种使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如沐春风”一般愉悦的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一次,每一堂语文课,走进语文教育的世界,总有一些伟大的智慧、情感、人格在闪耀光芒,有几多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有几番寻觅思索启迪着我们的心智。一次次耕耘只为将感动我心的梦想与奋斗去感动更多的年青人,为将使我迷恋的美去迷恋我所面对的年青人,将片片灵感化为丝丝雨露去浸润更多的心田。莫泊桑说:“安慰安慰我吧,娱乐娱乐我吧。使我忧愁忧愁吧。感动感动我吧。让我做做梦吧。让我欢笑吧。让我恐惧吧。让我流泪吧。使我思想吧。”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确定教材之后,还要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教材中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德。语文教学中只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在感知理解课文文化内涵的同时,滋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我认为可以咀嚼词句,感悟人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它给人的启迪,是蕴含在词、句之中的,因此课堂上要抓住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其主旨的词句分析、发掘,才能昭显文意,给人教育。如教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作者要表现的是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哪里感悟这种态度和精神呢?我引导学生认真咀嚼文章,勾画出“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门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词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二十多年方得出的艰辛。由此看到达尔文对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还可以领悟主旨,熏陶情操词句的分析只是感悟文章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使自身情操得到熏陶。

结合到具体教学中,可以再现文境,诱愫。课文中蕴含了大量积极的人文情操,饱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情感如能再现文境,学生的情感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得以沟通,所以要把文中的境界融入学生脑海中去感受,去领略,从而产生共鸣。还可以借助诵读,感知情愫。诵读是学生感知作品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这类写景抒情的名家名作,其文绘声绘色,传情传形,凝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它的语言犹如一杯美酒,甜美浓烈,耐人寻味。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朗读、听录音、范读、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等等健康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在目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下,写作教学陷入了为作文而作文的困境,教师为设计应试题目绞尽脑汁,学生为写应试作文搜肠刮肚。无感而发何以有情,无情之文何以感人?有一首《“人”字歌》:“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一一“情”来看,普遍患有一种“冷漠症”。其原始病根在于家庭的“温室效应”,如今的父母大多是“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一律成了新型的“孝子”一一孝敬子女。于是被溺爱的变了形的子女们,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抱德者有之,惟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试问:如此无情之人,如何能写出有情之作?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经常让学生来讨论“寸草春晖”,让学生阅读最伟大的母亲的故事,也阅读报答母亲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或者身边的母亲的故事,做一些能体现对母亲感情的事。“春晖普照”,只要唤醒了“寸草”们的良知,何愁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章?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鸿扬人文精神,他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生活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处于封闭孤立的状态,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学习语文直接以课堂、教师、教科书为中心,逐渐与社会和家庭脱离。究其原因,应试教育是难推其咎。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一头扎进题海里,参加无数次的考试,做无数的练习题。学生和老师都陷入了一种只重视与考试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泥潭里。在此其中,学生和教师都苦不堪言,视角只限于卷面考试,知识面变得狭窄,而听说能力被忽略,对于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只限于对付考查,造成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底差,语文素养低,此种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初衷。

除受应试教育、教育理论滞后的制约外,语文教育孤立封闭的状态还与教育观念陈旧,语文教学环境封闭有关。受陈旧教育观念的支配,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更没意识到它对人的一生成长的作用。因此,有些教育者把语文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等同,以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分割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跛脚和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之后教育家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提出将语文教育与生活联系,转变语文教育这种封闭孤立的状态,恢复语文教育的本来面,大语文教育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变为“生活语文”。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就发现了我国语文教育存在与社会脱离的问题,他认为语言教育是一件大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认识;就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运用;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由此提出了他著名的“例子观”,着重关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的例子观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多次的历练。单凭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足的,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应用教科书得来的知识,去学习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同时写作必须和生活联系起来,写作要写出自己的经验。而这经验又必须是深刻和正确,这就要求学生从各自的生活里下功夫。

一、张孝纯先生“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其精髓就在于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张先生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点,设计出“一体两翼”的语文教学整体结构模式。所谓“一体”,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包括范文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内容,其中以范文教学为核心;所谓“两翼”,其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和计划的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其二是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语文环境的利用。张孝纯先生对该模式作了如下描述:“一体两翼,不可或缺:无体则失去主导,无翼则不能奋起。”

二、刘国正的语文教学观―――联系生活

刘国正语文生活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智力,还是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都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具体来讲,“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教学固然要以课堂为主要场所,立足课堂,但还要看到其他各科、校园、家庭、社会,充分调动并运用广阔天地中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因素;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而有了生活,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这两方面即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他把课内和课外形象地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

三、顾黄初教学方法论的基本点――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顾黄初先生在总结分析语文教学改革时发现,贴近生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他还借用“寻根文学”中的“根”字来形象地比喻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顾先生为我们诠释了“贴近生活”的基本内涵:第一,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要懂得怎样“教”语文,就该先懂得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第二,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摆脱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课外的广阔天地里去;第三,从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方向。他主张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各科学习、学校课余生活、校外组织、家庭日常生活等)扩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进而引导学生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同生活的不断充实、知识的不断积累有关的道理。

四、王尚文语文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生活化

第3篇

一、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中考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逐步实行的素质教育中,还会较长时间的存在。但是,由此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却极大地阻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把语文教育也置于了十分难堪的境况之下。1.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也是应试教育,使语文教育走向畸形;2.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的应试倾向是最不明显的,或者说又不全是考什么教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最不明显,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脱节;3.语文的中考和高考,尤其是高考题目和其他科目的题目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科整体素质的考查,使应试的语文教育相对滞后;4.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考试成绩上,缺少其他的评价手段。基于以上原因,使语文教育成了“四不像”,十分的难堪被动。从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兴趣,滋生了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误思想,认为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远不如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学习主体保证不了还谈什么效果?

二、缺少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大部分中学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把课下学习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有的学生有时一天除语文课外一分钟也不学语文。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1.语文训练量少。语文训练题难出,而学生做题速度却快,不像理科的一道题会让学生思考好长时间。2.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靠大量做题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3.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自我价值实现感。一道数学题,学生经过思考解出了,马上产生价值实现的愉悦感,从而培育出持续的学习兴趣。而语文题却难以给学生带来这种愉悦,一道题答出了,不知是否正确,对答案后发现有对有错,愉悦之感难以激起,长此以往,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4.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造成各学科间的时间之争,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以上四点决定了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争必定失败。像魏书生先生那样让学生一天、一周、一月干多少多少事,在几个学校能够行得通?

三、教学改革追求形式,急功近利,缺少语文教学的实质性突破

近五六年来,大语文观念风行全国,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校,逃出课堂教学的泥淖,把目光投向课外阅读,甚至有的学校变大部分课堂教学为学生阅读。阅读是重要的,但如果以牺牲课堂教学为代价,则未必可取。真理再多迈出一小步就成为谬误,大语文如果走得过火就会走向没有语文,实际又进入了“广撒网,少收鱼”的泥淖。

基于以上种种情况,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力争使语文教育走出困境。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县职业高级中学)

第4篇

这是一位九零后大学生在秋末冬初的北风里自明心志时所用的句子。纤美,袅娜,甚至还可以说富有音乐的节奏感,而它唯独缺少的,是常识。

这位九零后写作者似乎从来都不知道,中国北方,风往北吹,等于风从南来,而从南来的风便是南风。南风潮润而不凄凉,多发春夏而非冬初,更不会带走“最后一片树叶”。文笔优美的作者有语感而没有方向感,不具备关于风向的常识。

常识,其实是融入我们记忆的血液里的那些东西,不必提及,早已意会。

常识,来自于我们过往所接受过的那些正确的东西,但也是那些影响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生活的东西。

常识之所以是常识,正因为它不需要刻意去求索,就能够自然性地获取,就像婴儿对母乳的吮吸,就像所有生物的吐纳那样,是自然赐予的。

本然的语文教育中,学生对常识的获取就像生物的呼吸那样,是自然之事。或者说,在正常的语文教育中,常识就像空气里的氧,是自然存在的。一个接受语文教育的学生,在正常的语文教育环境中,不需要刻意,就能获取那些影响生命的常识。但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育,突然放弃了常识,就像空气里突然缺少了氧,以致造就了一批大脑缺氧的“无常识婴儿”。

语文常识的缺乏,多与早年的教育有关。而来自老师的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学生终身的常识性盲点。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在他的散文中曾讲过一件事:某次作家聚餐猜酒,“举成语,讲本意,答错罚酒”。对这些才华横溢的大作家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零难度的怡情游戏。但未曾想,却戏出一桩十分尴尬的事件来。赵瑜先生抽中的是“喜出望外”,轮到他释义时,他自信满满地说:“谁家有了喜事,就往大门外头看,想让全村人都知道。”说着还把一只手反过来作猴爪子状放到额头上,手搭凉棚左右一扭,做出一个悟空云端望的动作。

满座震惊!下座一位著名女作家怔怔地问:“你真是这样想的?你幽默。”赵瑜一脸严肃地肯定!于是满笑。

赵瑜先生之所以如此“幽默”,是因为几十年前,一位叫王良奇的小学语文老师义正辞严地给他与他的小伙伴们讲授过“喜出望外”。王老师还说:“例如咱家生了一个男孩儿,喜事临头,就忍不住要往外头看。”讲到此,王老师手搭凉棚,面带笑容向教室外面张望。这种教书配合以形体动作的教育方式让时为小学生的赵瑜印象深刻,于是生出一个顽固的联想:“喜出望外,生怕全村人不知道。”

语文老师,一错便误终身,误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坚信你的学生们。而这种“误”将像一个被短信群发器发出去的带毒木马,裂变出数十乃至上百倍的病毒。

当前,说语文教育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已是所有语文老师熟知的常识,但这仍然没有脚踩学情的大地,仍然是在云端漫步。语文教育,其实首先应该是常识教育。在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今天,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教育模式与上课方法顾及不到的空当,那些被忽略掉的常识也许将像带毒的暗器那样,使许多人受害终身。

所以语文老师,你首先要作一个具备常识的人,在教学行为中不做或尽量少做有悖常识的事。因为一个顺拐的父亲和一个结巴的母亲,很难保证子女不顺拐,外加结巴。

第5篇

实习时间:2011年xx月xx日 至 xx月xx号

系 别: 中文系

班 级: xx语文教育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

指导老师: 李xx

2011年xx月xx日

一、实习目的shixi.exam8/

大学生活最后的阶段是实习,实习对于每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特别的重要,在2011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秦皇岛市新生路小学的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体会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光荣.通过实习,我充实了自己,学会了如何教学,学习了许多未曾学过的东西.经历了这段的实习生活,让我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重任,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比自己的学生时代,感受着不同时代的差别,90后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信息接收面越来越广.这就对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知识要求.实习过程中,我们熟练地掌握了教学技能,不仅如此,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技巧.

通过教育实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了解现今小学生和教育的现状。实习单位为秦皇岛市新生路小学,班级三年级三班。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报告网

海港区新生路小学建于1956年,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550名学生,56名教职工,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24人,14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大专学历24人,中师学历32人。

学校占地面积1046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16.9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运动场为200米环行跑道。设有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少队科技室、卫生室、劳动器材室、体育器材室、微机室和多功能活动室。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教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科学管理和系列化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实习内容:

(一)、语文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一、关于语感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语文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也反复强调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需特别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强调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见,如果想要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感无疑是最重要的路径。

何谓语感呢?其实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倾听别人讲话或是自己阅读的方式直接感知语言。它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时培养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本能的、敏锐感知力,也成为可以体现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它主要来源于言语个体关于其语言活动的经验,语感一经形成,必将要伴随其主体言语活动的始终,这种经验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不会随言语活动对象、时空等条件变化而变化。有时候,当形成既定语感的主体离开熟悉的语境时,会对主体的语感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出现语感能力降低的情况,但不会消失,等到原有语境再次出现,那么其主体的语感能力也就会相应的得到恢复。诚然,语感也并非天生具备,它主要还是来自于个体在后天言语活动过程中的形成和获得,并将一直伴随着个体的言语活动的存在而存在,以此类推,亦会随着个体的言语活动消失而消失,也就是说个体自我的经验和经历是语感的主要来源。

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语文课标》中早已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高中语文课标》在“感受鉴赏”目标中也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国家对语感培养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可见,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应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

(一)语感培养对语文知识教学有直接的影响,并已成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初衷和最终归宿。语感在实际应用上左右着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居于关键位置。但是,强调语感培养绝度不是排斥或轻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因为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语感的培养二者并不冲突。语文本身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体。

(二)作为一个统一体的语言、知识、思想是相互关联着发展的,语言的习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思想感情的形成,知识的传播、扩散和个体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均是受到语言的使用推动着的。所以说,就不能简单地将语感素质理解为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或只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也更加不可以认为是笼统、抽象的无意识言语活动,而是作为具有社会普遍性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反应。人们可以凭借语感积极主动地去选择与自己心理相符合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使内心情感产生愉悦感,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文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和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社会人求真,逐善,创美和提升审美意境,活跃身心细胞。因为美的形象性与语感的直觉特征在很多时候是和谐统一的,审美教育往往要借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实现,语感能力的高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体现着审美能力的高低。从语感教学入手进行美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上的审美需要,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无形之中又可以将“文道统一”的原则有效地加以贯彻。

三、语感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感知加积累。汉语是世界上最动听、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对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确非常重要。

1、听与说相结合,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语感。听话是听者凭借语言信息的反馈,有效理解说话者所讲意思的过程,也是一种不会受拘于时空限制的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听的言语活动当中,不是只有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的过程,而是还伴随着大脑的积极主动思考和对语言材料进行重组的重任,即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在这里,听无疑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听,不但要求听见,还要求要听清,例如:收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的发言时,要努力抓住中心和要点;倾听记叙性文章时,要务必将所写的人和事听清楚;聆听说明性文章时,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是首要需抓住的内容;听读议论性文章时,要能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的能力;而与人交谈时,则要善听“弦外之音”,能够辨析清楚口误和错话,能听出方言,揣摩、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在语感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听,可以通过听录音材料,像演讲、辩论赛的实况录音,收音机里的小说、散文、评书播讲等方式来反复对其强化,要注意重点琢磨别人是怎么发音,怎样处理语调、停顿和语速的,以及如何处理语气、语序等等,在体味语言精妙之处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语感。

2、读与写相结合培养语感。在众多方法中,阅读也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和语文能力、培养和积累语感的比较不错的方法。多读的基础上熟读,读后学会反复深思,就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古时的私塾里,先生总是不断要求学生反复读加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最好的解释。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通过对语调、节奏、语流的反复刺激,使得学习者在特定的精神上留下了“声音映像”,当有外界的刺激作用于这些内在的映像时,记忆中便会有熟悉的语言流本能地溢出。当学生通过读获得了语言的感知之后,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加上自己对所获得的感知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用书写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这种感知过程,以此来巩固读的成果,如此一来,良好的语感就在读中得到了积累,又在写中得到了发展。

(二)领悟加分析。理性思维的参与与语感的培养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当然还有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和其自身的悟性。因此,应当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语感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地分析、琢磨中提升语感能力,以便其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领悟要建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共同参与之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加以深层把握,将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合二为一,形成“物我交融”的局面。“熟读精思,分析琢磨”是领悟的最佳方法。我们不妨以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为例,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分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两句,于是他们会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尽相同。问题出在哪里?先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然后引导他们整理、推导得出结论,因为在这是表达强调的作用,显示词人的惊喜之情,由于避雨的地方被他找到了,在山野夜行遇雨本来很不幸,但却又幸运地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山穷水复,柳暗花明”的心情会是何等的欣慰?如此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从而于自然而然中将这首诗的旨意体现了出来。如此,在教学中不断的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进而反复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长此以往,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也就得到了进一步锻炼。

(三)加工与运用。积累和运用就犹如吸气和吐气般,只有吸足了气,才能吐出气。因此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除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能够惬意地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亦需要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进行沟通,还需要学生与作者在心灵情感上达到共鸣。这样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会悟出所说话语的弦外之音,才能有效而准确地抒发出读完文本之后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与内化,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于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飞跃,学生才会对语言敏感,形成源自本能的语言反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总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本文只是从语感的性质、地位及培养的方法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对语感培养的探讨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卫灿金,武永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徐云之.语感和语感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第7篇

关键词: 新课程 生命教育观 语文教育

传统教育视学生为容器,视学习过程为单向线性,视教育为完全可控之非生命体教育。生命教育观认为学生不仅是认知体,而且是生命体;教育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生命发展的活动。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生命发展紧密联系。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毋庸置疑成为生命发展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向生命回归日益成为教育的本质属性,它同时也表现着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这种生命教育观,理所当然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是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之主打教育的语文教育,更应充分落实生命教育观。只有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关爱,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夸美纽斯说,知识、德性、信仰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只有受到恰当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人。人不仅仅是物种、自然的人,更是文化、文明的人。从某种角度说,语文生命教育正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它是对人存在之终极关怀的教育,是生命彼岸形而上的教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不仅纠正了只重工具性,忽视情操陶冶与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偏差,而且凸显了当下语文教育尤其要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全新理念。

体现生命教育观的语文教育是富有深刻内涵和诗意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和快乐成长的教育。新课程背境下的语文教育应如何落实生命教育观呢?

一、开放教学文本,回溯生命的原色

语文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源头。语文教育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家庭、社区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寻找美并体悟人生的真谛。只有在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的教育才能调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学习语文,感受作品描绘的鲜活世界,激发其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并使之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1.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建构生命的信仰。

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实施语文生命教育,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命世界的同时,帮助他们多层次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实现生命的和谐,最终达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崇高的过程,而精神生活丰富的前提在于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恩格斯曾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有闲暇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怎样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呢?一是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的时间。让学生多与文化巨子及其崇高精神对话,吸取前人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从而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课外活动是更鲜活的教学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演讲赛、艺术展、辩论会、知识讲座,或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如文学社、书法协会等。只有让学生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学会合作、体验成功、完善人格。

2.创设教学活动情境,激发生命的活力。

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此实践生命教育观,应做到教学活动情境化。学生走进课堂,不可能是白纸一张,他已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并能凭着这些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预先判断,形成初始的价值观。教师必须珍视这种经验,努力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助动力,通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学趋近于生活的特定情境,在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不断重组经验与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课本剧编演、角色朗读、配音朗读、辩论会等。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些真实的情境,我们才能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体验悠悠岁月里不同的人生况味。在这种情形下,教学成为体验情感、发现生活、展示生命的活动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得以丰富,生命的情感与活力会得以激发。

3.用现念解读文本,增强生命的责任。

文本是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感悟与体验的凝结,带有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烙印。语文教育中学生生命的提升、心灵的完满在很大程度上凭借文本,阅读文本是丰富和发展自我的基本途径。文本的解读必须联系生活,否则难以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之展开生命的对话与心灵的交流。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还存在“空白”,它召唤读者去填空,去实现意义的创生。

教育是当下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一旦语文教育漠视生活,会造成学生对当下生存状态漠不关心,也就不能深切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或者说,教育的时代价值不能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就不能实现。只有师生把文本与当前生活现象相结合,用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去解读文本,审视其认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关注学生个体,健全生命的人格

课堂虽非语文教育的唯一场所,却是主要的阵地。实施语文生命教育应以课堂为主要场所,努力构建完善生命个性人格的课堂。

1.强化审美教育,培养审美人格。

审美人格包含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价值的守护和对生活的热爱,而这些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东西。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命的课堂倡导诗意和浪漫的人生,呼唤学生对自由与美的追逐。《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力。”同时新课标也指出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作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蕴涵了生命的情感与节奏,是生命时空的流动与展开。通过诵读等方式,学生可以感受文本的美质美态,提升生命的境界。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审美对象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捕捉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想象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从而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把学生带到自我生成的、可感的、具体的、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诗意世界。只有学生充分感知了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审美人格,才能建构起美好的自我人格理想,实现个体对生命的超越。

2.尊重个性化解读,张扬生命色彩。

与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相比,新课程语境下的生命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存在“读者空间”,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空白,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因此教学理应鼓励学生积极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文学作品解读,不应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有过这样的叙述:“每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会欣赏这种差异,并以平等之心,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博大的胸怀,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纳他人。

三、重建师生关系,凸显生命的主体地位

王尚文在《新语文读本序》里说:“在我们看来,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语文教育传递的是人的生命气息,发展的是学生的生命个性。

1.确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观念普遍存在,教师不自觉地利用角色优势压迫学生,使之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复制者。而确立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的解放,共同建构起充满活力、洋溢灵性、融合情感的课堂。教师要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倾听他们谈认识,努力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挣脱无形枷锁的学生也会释放久违的热情,更大胆地提出个性见解,更投入地展开自由、热烈的讨论,这样每个人将更真切地被作者的人生体验所感动,更明了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真谛,更好地获得人文品质的提升。

2.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夸美纽斯认为:“这种教育不是虚伪的,而是真实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彻底的。就是说人类这个理性动物将不由别人的才智去领导,而由他自己的才智去领导;他不仅仅阅读别人的见解,掌握它们的意义,或把它们记下来、背下来,他要亲自钻研事物的根源,获得一种真能理解且真能利用所学的东西的习惯。”当学习成为个体内在的精神需要,学生才会真正热爱语文,语文也才会占据学生的心灵。

3.促进师生平等对话,建设生态化的学习。

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他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对话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媒介进行心灵和情感的交流、碰撞、沟通、融合的教学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育家保尔・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情境,积极开展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通过师生间的对话,生生间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让教学成为一个生长的过程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让师生融合成一个生态化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在与彼此沟通、理解、融合中不断成长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把教育看作对话的时候,主体的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4.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佑护生命的成长。

第8篇

此笑话原是嘲讽书生的迂腐,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看后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关于“蹦”与“跃”质感的不同、具象的差异难道不是我们语文课该追求、该探询的吗?而如今,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在做些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又需要些什么呢?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诸如此类的表述,唤醒了语文教师的良知了么?焦灼了语文教师的灵魂了吗?似乎有,不少语文课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地在浅层面上操演动作,迎合教育时尚的改头换面。但是其精神实质呢?理念与实践操作的整合点呢?语文课“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揣摩写法、领悟神韵”这些应有之义呢?

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情味浓烈、意象灵动、意境丰韵”,语文教育的特点,最基本的就是品悟,就在于“重感受、重咀嚼、重情韵、重意境”。

一、充分感受与感悟

阅读品评感悟的主体是学生,品评感悟的过程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自主的、独立的、内在的,依赖于个人的经验而形成,教学中必须给学生以时间、空间来保证足够的感受、思考、体味,惟有对原语言材料有充分的感知、真切的感受,才会不停留于对语言一般意义的解码上,不满足于抽象概念的定位上,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阅读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这是理解、品评、领悟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感知,对信息的加工改组就成了无源之水,对语言的辨析甄别就成了无水之鱼。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中,在强调多元感受的同时,进行初读、略读等的规范训练,扎实抓好字词感知的训练,搞好基础的积累,以良好的感知来促使理解的深入和品评水平的提高。如教学《家乡的秋白梨》,先让学生多形式、多途径充分地朗读,倾听学生的初读感受,保证学生阅读的“预热”时间和质量,在充分感受夏天梨树旺盛生机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体味感悟“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中这个“躲”字的神韵意趣。

二、情感体验与感悟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仅仅是探询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表层性地解释文章的结构。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文字符号”上理解精神内核,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和意。这样的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需要阅读主体“披文人情”,敞开自己,倾注全部的生命意识,达到与作品、与教师的情感交融同构。

如,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我引导学生体味“就”字,进入文本的深层世界,可谓妙也!“就”的意思就是欣赏,那么为何不用“赏”?这一问,调动了学生全部的情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与作者的灵魂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中对话,在能动性参与的忘我与同化之境中达到心灵的默契,从而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学生说,用“赏”表明人与物是相对的,关系是赏与被赏,有距离感,甚至有压迫感。“就”走近,亲近,人与花间赏与被赏的距离消失了,花中有“我”,“我”中有花。在学生侃侃而谈时,“天人合一”“相看两不厌”的境界包裹着学生,那绿树青山、把酒赏花的醇厚情愫充盈着学生的内心。学生在体验中,享受着审美愉悦,建构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敏锐的语感能力。

三、心理视线与感悟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感情、意境、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以呼吸、心跳、体温。这就需要设置情境,引发联想,体会意境,引导学生通过“心理视线”与文本对话,将语言文字还原、再现、想象成各种情节之象、情绪之象、物体之象,从而领略到汉语言具象组合的特殊魅力及感彩。

教学二年级《松树和玫瑰》一文,原文中对风雨中的玫瑰是这样描写的:“夜里,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接着下起大雨来。玫瑰花给风雨打得左右摇晃,抬不起头,有些还呜呜地哭起来了。”教学时可先请学生们读读句子,再说说脑海中出现什么画面?这时学生是用自己那颗在联想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那些文字、画面及音符的。有的学生边做“左右摇晃”的动作,边说:玫瑰花被风雨吹打得东摇西摆,浑身湿透。有的说:玫瑰花的花瓣纷纷凋落下来。有的说:我还听到玫瑰花在哭,边哭边说,救救我啊,救救我啊。在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朗读,这时学生的读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经历了感情的洗礼,是伴随着实实在在体验与感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视线”这特定的视角,学生更好地把握了言语的意味,敏化了语感。

四、品词斟句与感悟

品词斟句是感悟的主要手段,问题是: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品什么?怎样品?

且以两个教学片段以作感性说明。

《在密密的大森林里》有这样一个句子:“前、后、左、右,树连树,树接树,黑苍苍,绿沉沉,蔽日遮天。有的树高大粗壮,足够两三个人合抱;有的树秀丽挺拔,风度翩翩;有的树,身上布满了绿苔,好像裹了一层毛茸茸的绿绒毯;有的树,枝上松萝倒悬,仿佛长了大胡子的老态龙钟的老人;有的树上藤葛攀缠,枝蔓飘忽,宛如舞着彩带的少女。”许多教师教学这个片段时,都停留在“有什么?怎么样?”的层面上,请学生对语言作一遍肢解,然后就漫无目的地朗读,看起来似乎也与课标的“读悟”理念相吻合,但教学的有效性呢?语言学习的穿透力在哪里?“阅读教学”毕竟不等同于“阅读”啊。有一位男教师对这段话的教学让我们有沐浴阳光之感。他让学生在初读感受树的多、密后,请学生比较句子,“前后左右,树连接着树,黑苍苍,绿沉沉,蔽日遮天”与课文中的原句比较有什么感受?通过反复诵读、辨析争论,其中的信息、形象、情感、意蕴得以生成彰显。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这么其貌不扬的“前、后、左、右”给人置身其间之感,感受到了作者之感受,触摸到了作者之触摸,仿佛周围除了树就是树,还似乎听到了树的呼吸。“树连树,树接树”那种惊叹呼之欲出,那种被树挤压、被树包围的气势让学生也领略了语言的魅力。这个片段的教学精彩还在后头,教师说:同学们,写树的不同形态用了几个“有的”?(学生答:5个)教师又说:平时我们说话写作,一般用几个“有的”?(学生说:3个)教师:那干脆删去两句,省得哕嗦。删去哪两句呢?你们讨论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前两个“有的树”对应着,侧重写树的大小粗壮各异,可见树的种类不同;第三个“有的树”身上布满毛茸茸的绿苔隐含着树的古老;第

四、五两个“有的树”着重在描摹树的形态怪异、千姿百态,堪称艺术。五个分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摹,没有一句废话,作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了然于胸。

这样的感悟,既有对词意句韵的打磨,又有对构句成段的雕琢;这样的感悟,词句的情韵理法与文章的具象意境相得益彰;这样的感悟才是有的放矢,才是有血有肉的品读。

又如一位教师教学《鸟音》,有一个教学片段“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课文写“笼中鸟”是“整日里叫个不停,只要有一只先叫,其他的便都跟着叫了起来”。而写“林中鸟”的叫声却是:“真是不到鸟林,不知百鸟鸣啭的妙境啊!”同为鸟叫这一物化的状态,一个是僵硬的“叫”字,一个却是另人浮想联翩的“鸣啭”。通过这一“点”的开掘,学生置身其中,以自己的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他们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在两种鸟的叫声上打下鲜明个性的印痕。同时汉语言文字的韵致、魅力也在他们的心中熠熠生辉。

学生的感悟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咬文嚼字、品词斟句对彰显语言文字的情蕴意味有点石成金之功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切不能停留在“圈划勾勒”的形式流动层面。

五、点拨引导与感悟

阅读教学的质量,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倘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见人所之未见,发人所之未发”,便能为阅读课的感悟提供强有力的支架,构筑有效对话的流程,使语言知识点成为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筑。

请看发生在二年级课堂的两个教学片段。《尾巴比赛》中写道:“这时场地四周的树上、草地上已经挤满了观看比赛的动物。”教师引导学生把“挤满”换成“站满”进行比较,结果学生的理解力是惊人的。孩子们有的说,不行,不能换成“站满”,因为有的动物是挂在树上的,不会站。有的说,有的动物只会停。也有的说,“挤”字更能反映动物的多,这样用词更准确。

《尾巴比赛》结尾写道:“比赛结束了,大家都想听听评判员的意见。老猴子搔搔头皮说:‘嗯!一句话,全是有用的尾巴。’”大多数教师只停留于让学生做做动作,理解“搔搔头皮”的意思,而这位教师却引导学生探询词语的情蕴意象,问:“同学们,你什么时候会搔搔头皮说?”学生说,为难的时候;边说边想的时候;不知该怎样说的时候。教师请学生再读读这一段,感受老猴子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加深理解动物的尾巴都各有各的用处。相信以后有类似的语境触发,学生会有意识地去思考甚至运用“搔搔头皮”这个词。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引起两点思考:

一、如果教师本人对“挤满”一词无动于衷,那么怎能使学生“昭昭”?

二、虽是二年级的学生,但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照样可以对语言细嚼慢咽、反刍消化,潜移默化地吮吸“文学的营养”。

我们说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感受力相对薄弱,很多内容是无法完全独立品味和感悟出来的,有时思维只停留在表层或比较混乱的状态,这是正常的,这就更需要教师的及时点拨引领。只有当学生的畅所欲言与教师的精当点拨相得益彰时,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有当学生的想象体会与教师富有开启智慧的引导有机结合时,学生的感悟才得以提升。

比如,《两只小狮子》中有这样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教学时教师问学生:“怎样的练习叫整天练啊?”学生一愣,接着有学生说,就是每天练习。又有学生说,就是一天到晚地练习。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对啊,太阳刚刚升起——学生接:它就滚、扑、撕、咬;太阳当空照着,它也——学生接:它也滚、扑、撕、咬;太阳渐渐落山了——学生接:它也滚、扑、撕、咬;第二天,天蒙蒙亮——学生接:它就滚、扑、撕、咬。教师说:这样的练习就叫“整天练习”,所以课文不但说这只小狮子刻苦,而且是“非常”刻苦。

第9篇

我与秦老师从未谋面,听说他,认识他,也只是在一些教学研讨会和网络视频上。有幸走近他,幸运过后,我的感受就是:他的语文教育大于语文教学。课堂上的秦老师,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多用赞赏的话语激励学生,或是巧妙地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举手投足间,始终流露出博学者特有的谦和与儒雅,不温不火,声音极富感染力。

一、课堂回放

(一)初读文本,揣度奇点

上课伊始,秦老师由大爆炸而形成宇宙的起始点(奇点)开始切入,引出《老王》的写作奇点是什么?――“人心”(文心)。

师:写文章,一是从头开始写;二是从尾巴写起;三是从春天写起。作者杨绛写《老王》是从哪儿开始写起的?(要求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并提示,文章最抓魂的语句是什么?)

生1:作者看到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从被他的善良感动开始写起。

生2:作者“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生3:我认为文章是从结尾开始写起。“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文章因为“愧怍”而写起。

师:(很满意生3的回答)对的。杨绛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奇点是从这儿出发的。

(二)再读文本,感知形象

师:《老王》中的“老王”是从哪里开始写起的?

生1:作者写老王从生活底层开始。(老师不太满意,未表露)

生2:是从“我”和老王的日常生活写起。

师:老王的不幸在哪里?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眼不好。

师:筛选文中信息,抓住描写老王的语句,还有哪些不幸?

生:地位,身份,家庭。

师:老王身上有哪些正能量?

生:他热心,善良,送水,送油蛋,送人上医院。

师:可以将老王的无组织(单干户)、无家庭(老光棍)、无本钱(田螺眼)和送冰、送人、送油蛋进行罗列和概括。

(三)细读文本,品味情感

品读第六节中“老王送人”片段

“”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其中“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一句,请大家反复品读。(注意节奏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生1:“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语气特别强调“看病”一词。

生2:“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语气特别强调“不要钱”一词。

生3:“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语气特别强调“钱先生”一词。(师很满意)

师:“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哑着嗓子的他”,为何“悄悄问我”?

生1:不能在大路上喊,那样会让我没面子。

生2:对老王品质的隐性传递。杨绛这样描写,体现她高超的人物表现技巧,也体现了她的缄默智慧。

生3:还有,杨绛一家人的处境不如以前了,下句中“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和“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是前后映衬的。

师:老王把杨绛当作了什么人?

生:亲人。

师:相对于老王把杨绛当作是亲人,而作者把老王当成了什么人?

生1:生意人

生2:佣人或外人

生3:熟人

师:熟人,非常好,作者仅把老王看成是熟人。况且,在老王生命的最后时刻,老王把香油和鸡蛋送给了作者,作者却连看都没去看过他。作者是不是连老王住在那里都不知道呢?

生:知道,但没有去他家里。

师:作者没有去,现在又缘何“愧怍”?

生:过了好几年,她想明白了。

师:是的。杨绛的幸运是相对的,还有机会写文章,享受现在的时光,时年102岁(2013年)。但是她也有过不幸,当时受斗,钱钟书头上被剃“十”字型,杨绛被剃阴阳头,被当作牛鬼蛇神。人生的平等是文学的想象,不平等才是真实的。然而,那个年代,作者做老王的车子和他聊天,就是给老王最大的温暖,老王心存感激。

文章开始提到,常坐老王的车子但却又不敢坐,是作者常坐怕老王吃不消,不坐,又担心老王难以维持生计。作者和老王一样,都共有人性的善。

师:文中前后两个阶段的“我”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过去的我(仅把老王当作“熟人”),现在的我(对老王心生“愧怍”)。

师:如何看待文中“我”和老李的对话。

生:为了表现“我”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因为老王什么时间死的,“我”居然不知道。也是促使作者一直以来心有不安的重要因素。

师:很好,这体现作者对人性的深层次思考。善良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冷漠。

二、课堂启思

在听了秦老师的这节《老王》课后,秦老师的一系列巧妙设问,使文章的行文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的一段话:“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是的,以追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解欲望,更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思想。

秦老师的课一个突出特点是:由教课文转变为教读法,由教学转变为教育。语文课的学习,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节课还教学生学会读书:书富如海,不必去从头至尾的去读,百法归一。上好真正的语文课,不要过分强调技巧、方法,要本真的、朴实的、原生态的把文本读懂、读透,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想法。

本节课上,秦老师语文课堂上的“闪点透支”表现的让人叹止:即据于原文内容向学生呈现出最精彩的且易让学生接受的部分。

比如:“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让学生话费较多时间去朗读、揣摩这句话的读法,重音应该落在哪个词上?经过多位学生的反复尝试和表演,语气特别强调“钱先生”一词更为合理。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环节。

这让我想起,在本次“师陶杯”颁奖活动现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副院长在讲话中谈及“小乔初嫁了”中“了”的读音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他提倡让学生多做揣摩。“le”和“liǎo”的效果截然不同,后者则更能体现周公瑾的飒爽英姿和气迈豪情。语文教学中,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巧妙?内容分析是否透彻?阅读探究是否生动?课堂环节把握是否严密?这些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才是语文学习最本真和最实效的途径。

顾之川先生说过:“语文教育是母语教学,既要给学生打下语文学习(听说读写)的底子,也要给学生打下精神发展的底子……内容上着眼于童蒙养正,固本培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为学生说话、作文、做人的模范,奠定修身、养德、处世的基础,传递汉语文学的正能量。”(《语文学习》2013年12月)秦老师的一句“善良的对立面不是恶,而是冷漠”,给这篇看似冲淡的文章加上了最好的注脚,这句话既教育了学生们怎样待人,也教会了老师们怎样上语文课。

对冲淡的文章要去反复阅读和深刻思考,朗读是素养,是能力,否则都是空泛无力和多余的。教学是一种人际关系,文本是一种媒介,背后是文化与精神的负载。秦老师非常注意对文章的学法指导,但绝不是概念化的、知识化的指导,而是将其与作者写作文章的“奇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诚如秦老师所言:“语文的教育大于它的教学”。秦老师的语文课堂,特别注重学生阅读品质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语文课上可以压缩时间让学生读书,要让学生花多点时间在对问题的思考上,学生的思维量很大,常鼓励学生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努力地激励学生去说,很自然。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综合能力 情感教育

为了满足时代建设的需求,我们必须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综合型人才,已经是我们新一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培养综合型人才要从基础抓起,所以在小学的教育中要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认知的能力。

一、增强教师的情感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导师,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时间,小学生除了平时在家接触父母,大多数时间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教师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文学素质,这样才会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

1.培养情感文学素养。语文教学的关键,不是在与让学生认识字、词、句、的结构和读法,也不是在让学生背诵唐诗宋词,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的无穷魅力,当然,掌握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基于全面的考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要求教师对其它方面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避免把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2.培养巧妙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学技巧也是教育好小学生的关键,如果方法运用得当,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把我好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二,在教学中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第三,运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学习效率

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近年来,在语文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开始用情感化教学去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对人的追求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效果。

1.重塑教学理念,培养和谐的师生交流关系。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教师以往都是以一种灌输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学生只能够在学习中充当容器的角色,所以为了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在日常学生中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要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这样才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合。如果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是沉闷的,中学生又怎么会提起学习的兴趣呢?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在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无论教师如何丰富自身的学识,提高教学技巧,学生也不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打造课堂流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鼓励教学。人的情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学生消极的情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一旦学生遇到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就会产生回避、退缩和烦躁的心理。长久以此下去,学生会对自己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会丧失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十分注重学生情感中的积极一面,必要时要善加利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打造情感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掌握需要的知识,才会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情感教育课堂,让学生通过情感教育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感知和认知的能力,情感和学习得到全面锻炼,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感受,也营造了一个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快乐地学习。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求知欲上升,课堂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上升。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这点,积极发挥自身的推动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学生兴趣。既有利于使中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培养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有利于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巧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教育.2010(14).

第11篇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这就告诉我们,不但外部语言是交际工具,而且内部语言还是思维工具。语文学科既然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那么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

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训练的倾向有两方面的认识根源:一是在处理工具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时过分强调工具性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属性的存在;二是在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时彻底切断了工具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密切联系,孤立机械狭隘地划定工具性的内涵外延,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实践的片面机械,语文工具性本身也成为僵死的概念。属性讨论是语文学科理论重建必过的关隘,概念理清又是最基本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语文学科理论重建才能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文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这些话无疑都很正确,但都不是语文工具性丰富内涵的全面表述。小学生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学习与小学生的人格成长、知识修养的发展,与小学生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从这几句话中很难得出理想的答案,而这正是理解语文工具性概念最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语文教学越来越枯燥机械,与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过分狭隘大有关系。只有真正科学全面地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教学改革才能进一步拓宽思路,真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文学科本来声名显赫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沦落到如今谈其色变之式呢?究其根源,标准化考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一)标准化考试历史已久,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时至今日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语文学科是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惟其模糊和多义,才更有韵味。可笑的是语文课居然有了统一的所谓的“标准答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内涵丰富,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何来标准可言。“齐心协力”与“同心协力”何别之有?把“齐心协力”判错的那个小学语文老师大概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文盲”吧?我真为他感到悲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感到悲哀。由此可见,标准化考试中的诸多试题非但不见“人文性”的踪迹,反而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引入歧途,完全偏离了其本来的航向。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的,多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计算机阅卷和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早已抹煞了“灵活、多变”,取而代之的只是僵化的所谓“唯一”的答案,可笑之至。有很多字、词、句,只要明白它们是什么意思,会用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将它弄得支离破碎,还企图弄清个“所以然”。除了语法,语文更注重的是语感、感觉,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语文,就没有感觉可言,整个教学自然是死气沉沉。语文不是数学、物理,不能用唯理性思维模式。语文教学没有什么标准,应该多渠道,多思维,多方向的,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那所坚持和强调的真正的工具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是一种工具,这在语文界已达成了共识。但对语文工具的特殊性,未必有多少人理解。这种特殊性至少是: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的基本训练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训练,而要联系人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生活状况,包括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联系生活进行语文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那么何谓“大语文教育”呢?

(三)“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质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学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性就犹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竟对错如何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两者各有优缺利弊,不论过于侧重于哪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在语文教学中,要相互调剂,互相弥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第12篇

一、语文教育中“言教”与“身教”的含义

所谓言教,就是教师通过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年轻一代。对语文教师而言,言教就是用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正面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率先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身教通常包含了感化、暗示等活动方式。感化是教师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专业素养,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暗示则是教师通过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通常表现为微笑、点头、眼神、手势等。语文教师的身教则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使用语言上给学生做出榜样,以便让学生去模仿,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对传统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的再认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身教”和“言教”的关系有众多的论述,其中以孔子的论述影响最大。孔子很重视教师的“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十七世纪卓越的唯物论者兼教育思想家王失主,也重视教师“躬身”的作用,他认为“主教有本,躬身为起化之源”(躬身是陶冶学生的根本)。

许多人往往就此得出结论:我国古代教育崇尚“身教”,“身教”胜于“言教”,语文教育也就此类推。其实不然!

首先,孔子等教育家所阐述的是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不同于语文教育,两者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古代教育的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儒家的教育思想。这“十二字纲领”意思是说,根据在德,皈依在仁,智慧在艺。道是最高的理想境界,德和仁意义相类,是为学的中心。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和六经,主要核心都是礼、乐,其根本是培养品德卓越、治国有道的君子,并通过他们去“化名成俗”,安定天下。而古代的语文教育只是实现其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途径,语文教育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是和其他的教化杂揉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当然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然也有德育的责任,但不是根本任务。两者在教育内容上有根本区别。

之所以要进行这种对比,是因为不同的教育内容决定了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伦理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身教胜于言教”。因为伦理道德教育更注重一种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取向,注重“修”,责在“养”,而不是重在“教”与“学”。《大学》中就有一段非常典型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明明德”“修其身”“格物”都是指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而修养根本在于“修身”。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言行,了解到哪些行为受到社会的认可或反对,将这一行为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概念,从而以这一道德化的观念来指导评价自己的言行,完成伦理道德教育。在这其中,教师由于其特定的身份,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也就是“身教”了。内在品格的养成,必须使学习者内心受到真正的触动,靠言教是很难见效的。从现代心理学来说,伦理道德教育应该是属于情感领域的教育,而语文教育则主要属于认知领域的教育(虽然也有情感领域的一面,但如前文所述,其根本任务是认知方面的)。情感领域的教育更需要感悟、体验,而认知领域的教育则需要言语启发,思维训练,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其次,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教育注重身教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一直是受社会尊重的阶层,而作为读书人阶层的代表,教师的地位一直是受社会尊敬的,不论是在“官师合一”的“学在官府”时期,还是“学在四夷”的“私学”出现,都是如此。教师不但对学生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成了整个社会成员的效仿对象,这是“身教”产生的一个社会现实原因,客观上使得身教比言教更有影响力。而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已经远不同于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言教是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

1.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及社会语文教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面对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主要通过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学习采解决这一矛盾,这就是社会、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于是就出现解决这一矛盾的专门机构――学校。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这种学习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学校教育作为专门的社会活动被赋予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特点,而专门人员就是教师。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人类的历史经验即现成的知识,以此认识世界,获取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减少自己的盲目摸索,系统地学习掌握父祖辈多少代人才能获得的认识成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有专门的教师来指导他们完成这一目标。如果由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获得,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换句话说,在学校教育中,因为在教师有组织有目标的言教之下,学生才获得了迅速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只是以身作则,垂身示范,而不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学生只靠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学校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育将又回到远古时期,在生活劳动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这之间的得失自不待言。

身教,在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更明显一些。这两者与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学校教育必须高效系统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言教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身教是言教的有效补充。

在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语文教育也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了。班级授课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地学习。虽然班级授课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有效进行言语教学却是共同的,因为只有这种言教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教育活动更具明确的方

向,也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更为稳定、全面、高效。身教决不可喧宾夺主。如果没有了教师的言教,班级授课制也就不存在了,学生的学习也就和社会“一般学习者”没有什么差别了。

2.言教符合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

首先,学生的语文“学得”要靠语文教师的言教来实现。“习得”是通过对父母及他人言行的观察、模仿,靠自发的直接感知,无序的潜移默化,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本,依靠感悟、体味、涵养,从“教者”这一角度采看,“习得”是以“身教”为主的。而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学得,则是在经过专门训练的语文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自觉、理性、有序、有计划有步骤,因而也是更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余应源先生说“学搏”是“专业教育情境中的语文学习,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①从“教者”的角度来说,“学得”当然应该以“言教”为主。

其次,学校语文教育是科学有序的。科学的学校语文教育要求言教为主。有人认为,在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读、写、背,学生通过自己的“习得”来掌握文言文,“学得”的成分很少,而学生语文也学得很好。由此得出,语文教育是无序的,主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潜移默化形成能力素养。这个问题,必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代语文教育受客观历史条件所限,那时候还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语文教师,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远没有达到今天的层次,私塾先生的教学也没有达到专业化层次,教师们往往是凭借自己对语文教学的领悟采进行语文教学,凡是读过书、具有一定文言能力就能当先生,在此过程中当然有许多好的仍值得今天借鉴的教学方式,但是,采用身教方式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古代学生在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形成上可能要比今天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今天的学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语文这一个学科,他们还要学更多的学科、更多的知识。今天,学校语文教育必须从让学生的笼统感悟揣摩的学习,发展到科学化的语文学习。虽然科学化的含义到今天为止语文教育界还在争论之中,但是学校语文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科学有序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这已经是共识。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必须由语文教师根据言语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语文能力训练来完成。如果仍由学生自己去漫无目的地潜移默化,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去感悟语文,这显然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历史倒退。科学有序的学校语文教育不能只是靠教师的身教来完成,必须着眼于言教,言教必然成为学校语文教育主要的方式。

再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媒体――言教的手段,之后才是身教的材料。高效的语文教育活动离不开言教。“人的学习,总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②有意义的教师言教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对课堂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需要教师加以言语指导,这是以教师言语为中介的。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具有概括、提炼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高效化、科学化。学生通过语文教师有意义的言教,不仅可以突破个体感观的局限,使直观、具体的思维上升为抽象的理性思维,而且,借助于教师语言,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从而加速学生认识过程。

四、结论:言教为本,身教为辅

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在为《教育艺术》创刊5周年的题词中写道:“言传身教介乎有意与无意之间”。这句话颇富哲理气息,耐人寻味。说“有意”,是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这多半指“言传”,就是有目的地用言语去传道、授业、解感。“无意”当是指教师在不经意间发挥“身教”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教师言行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言语行为的规范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自己的言语不规范,不得体,甚至错误频出,那么势必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语文教师的身教也是成为一个合格语文教师的前提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