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生保健论文

养生保健论文

时间:2022-07-09 10:2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生保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养生保健论文

第1篇

对于养生防衰老,我的感悟是:养生的根本是平衡,如心态平和、饮食平衡;养生的核心是适度。不过度;养生的重点是生活细节,良好的生活方式:养生的关键是坚持,要持之以恒。下面,我着重谈谈日常生活中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一些共同要领。

一要有个好心态,快乐每一天。愉悦欢乐的心情是健康的基础,健康才是长寿的根本。只有心情快乐,才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强壮的体魄、身不患病,才能延年益寿。所以,我们要做个开心老人,天天有个好心情,笑口常开,快乐每一天。要想做到老有所乐,就应主动寻找快乐。快乐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去创造和寻找的。快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积极参与适宜的活动,如书法、绘画、摄影、唱歌、跳舞、集邮等,就能时时、处处找到兴趣,获得快乐,使心情舒畅,消除烦恼,增进身心健康。

二要常动脑动笔,脑醒防先衰。人老脑先衰。为了预防脑先衰就要经常动脑学习、思考,动笔写写东西。写文章是一种锻炼大脑的好办法。因此。我经常动脑动笔,写些卫生科普文章。十几年来,我在国家级、省级10多种医学专业卫生科普杂志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2007年,我将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养生保健的其他文稿编辑成《医学保健科普论文集》一书(约25万字,内部发行),赠送给老年朋友,受到了他们的称赞,我自己内心也感到十分欣慰和喜悦。至今。我脑子还灵活,大概就得益于经常动脑思考和写些文稿。

同时,阅读书报,调剂晚年生活。书报中知识丰富多彩。从中可获得衣食住行的生活新知、养生保健长寿的经验、防治疾病的方法等。读书还能调整心态,有较强的解除抑郁和宣泄烦恼情绪的作用。我在阅读报刊时还注意收集资料,剪辑精粹,分类成册,现已有20多本。

三要合理用膳,吃出健康来。平衡膳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基础。因此,我们老年人要管住嘴,合理用膳,吃出健康,延年益寿。平衡膳食要遵守以下原则:

(1)少细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杂粮,多品种搭配着吃。也可干稀搭配着吃。

(2)少吃油脂多的红肉类食物,多吃些鱼、蛋、奶、豆制品,保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每天达到60-70克。

(3)少吃盐和糖,食盐每人每天6克以内,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做到多品种、多色彩轮换着吃,坚持每天吃10种以上的蔬果。

(4)少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油,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但每天每人食油不宜超过25克。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三餐比例适当,每餐七八分饱;多吃煮、炖、蒸的食物,少吃油炸、烧烤的食物。不偏食、不贪吃、不吃生冷食物。

另外,每个人还可根据体质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季节时令,选择合适的食物和中药材一起烹制、熬汤服用,进行食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同时,应注意补充水分,每天应喝6-8杯水,以温白开水及绿茶水为最好。

四要适量地运动。最好是走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就是走路。走路有消除动脉硬化斑块,改善高血糖,降低血压、血脂,减轻体重等作用。适量的运动处方是“三五七”,即一天步行30分钟,一次走路3公里,一星期至少步行5次:运动强度是运动后心率+年龄=170。每个人也可根据自我感觉来制定运动处方。运动中不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现象。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睡眠好、不疲倦乏力,就是合适的运动量。

老年人做些家务也是很好的运动。打扫卫生。下厨做饭……这些家务活,或站或动,可使手足及腰部肌肉、筋骨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有条件的老年人还可搞些园艺活动,如种菜、养花、养鸟,同样对健身防衰老多有好处。

五要运用中医养生。强身增寿。老年人学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好处良多。首选是自我穴位按摩,经络养生。穴位按摩简便易行,具有舒通气血、经脉,保养五脏,增强机体免疫力及防病祛病、健身抗衰老的功效。老年人日常养生法还有:常梳头、擦面、揉耳、叩齿、摩腹,睡前用温水泡脚,点按涌泉、太溪、太冲等穴位。点按这些穴位有补肾、润肺、护心、疏肝、健脾的功效。当今,在老年人中盛行一种叫“三一二经济锻炼法”,即每天坚持点按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快步走半个小时和常做腹式呼吸。这种锻炼法对强身和益寿同样有效。

六要积极防治疾病。自我保健。老年人患病对健康长寿影响极大,患病会加速衰老。老年人易患的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阻肺、骨关节炎等。因此,老年人要十分重视防病,做好自我保健;经常调控不良情绪,做到生活起居有序,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饮食,讲究卫生,让疾病无以生发:还要坚持每年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2篇

病由心解解放自己

天地何来?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为他的损失而悲伤,而是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的创伤。”在寻找中,卢自润的《追求与学习》像一盏灯,叫人心里一亮,“人不可无追求”,“一个人的青春是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追求什么?“一曰健康,二曰有为。”也不可不学习,“一个人的衰老,是他不再学习的那一天开始的。”学习什么?“一曰养生保健,二曰自己爱好。”名人名言,指明了方向。我想,人的一生总要经历挫折,疾病突发,确也凶险,若能坦然面对,病魔也会望而却步。必须调整心态,探索一套“病由心解”的治疗方法,生理有病,心理决不能生病。实践证明,心理一旦平静,就能从病痛中解放出来,踏上心理健康之路,走进那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乐学乐为充实自己

心理健康之路怎么走?自珍自惜,自我开发,做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周围的环境和社会需要,自得其所。一位哲人说:“人的许多错误,许多疾病,都是由无知和疏忽造成的。”为了不死于无知,早日康复,并给他人“提个醒”,我锁定寓养生保健于乐学、乐为之中。订购各种保健快报,学习新的健康理念,充实自己,服务他人。这些年,边读书看报边作摘抄,抄格言三本、诗歌十本、短文两本(100多篇),复印文稿六本(数百篇),剪贴资料约五十本。其中,养生类有:名人养生、长寿经、百岁谱、饮食疗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文学类有:诗歌、散文、小品、笑话等。我在乐学乐为中忘了病痛,终于从病痛的泥潭中站了起来。有《病悟》一诗为证:“病重方知生命贵,体衰更悔养生迟,日捧‘内经’频调理,延年却病正当时。”

关心别人少想自己

乐学的结果,心地宽了,头脑也更充实了。我又再上一层楼,进一步做到老有所为。从2000年起,每年编辑两期《祝你健康》小报(或剪贴或全文复印),送给同志、同学、亲友。并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病情,赠送相关健康资料,帮助那些正在被疾病痛苦和精神折磨的人们。

为了扩大宣传,我开始撰写养生保健文稿,有的还被报刊选登。其中,《笑口常开,康寿自来》一文,还获得了省老体协第八届健康论文的二等奖。这些年,我把宣传健康作为乐学乐为的大事来做,它使周围的老年朋友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了健康水平,使得老年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国家和自己少花医药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此,我愿尽力奉献。

我还热情地为老寿星写“健康老人”申报材料,其中88岁、96岁的两位女寿星获得了“酒城健康老人”的殊荣。从去年下半年起,我每学期以200元资助一个女孩返校读初中。做这些事情虽是微不足道的,但朋友多了,亲情、友情加深了,它给了我许多欢快、欣慰,幸福自豪之感油然而生。神奇的是,心系他人,忘了自己,也忘了疾病,真是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珍惜生命笑看人生

第3篇

说起养生,在我至今60年的生活中,始终与全身保健结合在一起,遵从“练、节、踪、保”的综合原则,通过科学锻炼、节制饮食、跟踪身体状况、适当保健的方法,使身体器官功能健全运行,使工作与休息、事业与娱乐能够处于有张有弛、刚柔相济、情景交融的良性循环,提高生命质量,活出精采人生。

“练”,就是科学锻炼。这是我健康保健的第一法则。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就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练好身体,少生病或不生病。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尽量不花看病钱。上了中学后,体育锻炼劲头更大了,因为我是校学生会体育部长。锻炼的项目更广泛了,不仅有田径,还有乒乓球、足球等。考上中专后,还学会了游泳。时至今日,我已健康工作已38年了,从未住过院。至今依然坚持每天快步走30分钟,并且还学会了垂钓,动静结合,更加丰富了业余生活。

“节”,就是节制调理饮食。这是我养生保健的又一要则。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确保健康的天然屏障。要做到节制调理饮食,在家中易做到,而在社交场合,难度就大了。我在领导岗位后,一年四季会议不断,应酬不暇。当时我正年富力强之时,不论白酒黄酒,一律照喝,不管肥肉瘦肉,一概照吃。没半年,血脂高了,还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负担不堪,结果被迫在家休息一周,医院检查服药,才恢复常态。

应酬多,反误身。有此教训以后,严格遵守“食不过七分、酒不过五分、食鱼蔬为主、主粮粗细搭配”的饮食原则。同时我还注重水果和水分的摄入,饮水一天不少于2500毫升。饮食中脂肪、糖类适当控制,注意营养成分搭配,严把饮食关。

“踪”,就是定期检查、跟踪身体状况。这是我健康身体的第三要则。对常见疾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减少服药。单位里有职工体检制度时,自己有意识对心、肝、肺等重要脏器每年检测一次,发现个别指标,如血脂、胆固醇为临界值时,就及时调节饮食结构,予以纠正。由于我注重预防和适度运动,至今连感冒也很少发生。

“保”。就是恰当适当保健。这是我保健的又一个法则。一是精神保健。精神保健,是乐观、大度待人处事。由于年龄的关系,权力和位子已成历史,应心平气和、淡泊名利,面对今天;思想开朗,情绪乐观。淡泊名利,不必多想过去辉煌的历史,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要处不惯,不生气。二是营养保健。由于生理年龄的关系,适当营养品保健亦是需要的。

历史在前进,保健养生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两年前,我又根据资料介绍,加以提炼,总结出了“三个一保健法”。即晨起一杯温开水: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水入空腹,能很快通过胃部而进入肠道,并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这样一方面清洗了消化道,一方面血液得到了液体的补充,有利于加快运行。饭后一个果:有利于消化,还可补充营养。每天两次一刻钟活动: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一刻钟的离席走动,舒展筋骨和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也使大脑获得松弛的机会。

至今,我身体健康,各类生化指标正常,能精力充沛地做好工作,每年还能发表5至6篇专业论文。思维敏捷、记忆不减,在50岁时还取得大学本科文凭。这一切全是“练、节、踪、保”养生法给我带来的效果。

第4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 优势 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中,健康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趋势,而中医早被世人所认可。在传统的中国大背景文化下铸成。它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融合了人文科学,还注入了自然科学,在护理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中医护理所具有的学术特色和优势

1.1 中医护理理论优势—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命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内环境包括人体脏器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等;外环境包括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在治疗护理时,既要祛邪,又要扶正,强调机体正气的作用,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护理疾病的目的;同时注意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

1.2 方法优势—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

在中医药中,对治疗的疾病包含两种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及非药物治疗法。需结合外治和内治一起进行治疗和调节,使用才有效果。中医治疗最常见的药物治疗法是中医复方,它含有多种不同有效的成分,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体体质,针对各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运用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利用。非药物治疗法,是主要以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熨、熏洗和气功等方法,当中针灸治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创举及发明,它针对人体体表的刺激,来进行身体调整,在我国广泛应用。

1.3 养生保健优势—养护统一、寓护于养的护理方式

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护理结合了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等几个方面,主要以加强对身体的调养,增加抗邪的能力,对疾病的侵入有所防范,最好在早期就能及时治疗。在人类追求返朴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4 操作优势—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易于推广

随着中医药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临床的同时中医护理的技术操作也得到明显关注。在治疗治疗小儿厌食常用的捏脊疗法;神经衰弱、长期头痛头晕应用药枕治疗的疗效显著;而对于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多用温泉浴、泥沙浴;佝偻病、缺钙用日光浴进行治疗。此外还有火罐、热敷、熏洗、挑割、浴足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疗法操作简便、取材容易、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1.5 效费比优势—效益高、成本低

用中医治疗的护理费用与西医相比要低很多。当人们需要使用中医护理时,可以体会出,支出了较低的治疗费用,还能得到较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治疗服务的需求具有的特定的含义,努力满足及符合我国城市居民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低的状况。

2 中医护理发展的思考与前景

2.1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中西医两者结合的发展,在实践中,中医学不断完成它学科的重要体系。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在两门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不断增长知识,在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层面上能得到更高造诣,所以能让它们更系统性,实践性与科学性。

2.2 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

都有不同特色和优势的现在医学与传统医学中,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也有两者的局限性与关联性,但是它们主要是以研究人体为护理方法为对象,两者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共同去摸索着规律,而共同担任与参与人们的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任务。

2.3 中医护理纵向实现从基础向专科的发展,横向实现从医院向社区的发展

这些年来,中医在专科护理上有所突破。现在在某些大型的中医院中,普遍使用危重病人监护仪、血液透析等设备和心肺复苏、心脑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还是离不开护士的积极配合。在中西医治疗某些并发症时,这些专科护理运用会得到更有发展的前景及发展空间。

2.4 注重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医护理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

在新世纪的时代,更需要及时造就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基础扎实和有高水平创新精神的中医护理人才。这也是护理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要把这些护理人才建立成专业的队伍,主要培养这些优秀的人才,来作为现在一项相当急迫的任务来看。

2.5 加强与国际间及地区性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繁荣

理学科的进展;在吸收国际经验时,也应向国际护理界推广宣传中医护理及信息传达,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全世界的人们做服务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朱庆生,为传统医药适应人类医疗保健需求而努力[A]?编辑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集[G].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4.2-7.

[2] 国务院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Z],2005.

[3] 林菊英,我国21世纪医疗体制改革与护理发展趋势[J]?实用护理杂志,2007,18(6):31.

第5篇

两次赴美,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蔡江南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硕果累累: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1984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之后留校任教,1990年成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候选人之一,1991年获得了我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1988年,他第一次去美国进修,当时他跟夫人结婚才三个月,但无法同行。1991年,蔡江南前往美国布兰戴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个月后夫人顺利来到美国,蔡江南打算长期在美国发展,于是开始了20多年的美国生活。

刚到美国不久,蔡江南的牙齿出现问题,牙医建议他进行根管治疗,即保留牙齿的根部,去除牙齿上面不良部分后再加上一个牙冠。当时这套治疗费用是两千美金左右,而他需要治疗两个牙齿。四千美元对于一个中国大陆没有牙科保险的穷学生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最后,蔡江南通过华人医生的优惠价格完成了治疗,美国昂贵的医疗费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件事深深影响了蔡江南。在90年代初,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只有三四十元人民币一个月,在美国看牙医如此昂贵,一般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对此又解释不清,蔡江南发觉美国的医疗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巧的是,他的导师是布兰戴斯大学卫生政策研究所所长,因此他有机会参与了导师主持的联邦政府的一个项目:不同的定价方式对于控制医疗费用的影响。这份经验对于蔡江南的启发和帮助很大,帮助他走上了卫生经济学和卫生政策的研究道路。

蔡江南根据联邦政府课题的研究,又发展出了新的想法,并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联邦政府课题,并且发展了他的博士论文课题。1996年在这个联邦政府项目和博士论文课题快完成的时候,蔡江南的5个导师为他写了推荐信,他顺利申请到美国特殊绿卡,实现了美国梦。之后,他加入了美国麻省卫生厅卫生政策研究的行列,参与了2006年通过的美国第一个全民医改的麻省方案的设计和研究工作。麻省的医改方案后来又成为奥巴马医改方案的原型。

西学东渐,助力中国新医改进程

2003年SARS疫情在中国蔓延,国内公共卫生体系漏洞逐渐暴露,拥有国内外卫生经济和政策知识背景人才开始被国内学界和政界重视。在上海市有关领导和复旦大学校方的鼓励下,2006~2009年蔡江南回到复旦担任经济学院公共经济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并且参与了我国新医改方案的讨论。2012年5月,蔡江南来到中欧,担任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把研究工作重点放在了中国新医改领域,并提出和发表了大量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蔡江南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被行政高度垄断,打破垄断、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医疗卫生体制中的所有严重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医改的必由之路。

蔡江南向记者解释:“医疗资源有两个层次的垄断,第一,政府、卫生部门控制90%的医院,而医院又控制了很多医生、药品和检查。在国外,很多医生是独立的,他们与医院是合作的关系,并不是雇员。在美国有80%的医生不是医院的雇员,所以美国的医保是付两笔钱,一笔给医院,一笔给医生。”

垄断之源除了医生的问题,还有药品。很多国家的药品有70~80%在药房购买,它不属于医院的收入(医院只管住院用药)。而中国则是相反的,70~80%的药品消费是在医院。检查也是一样,国外很多身体的检查都有独立的检查中心,但中国基本是在医院完成。

“医院是终端,把药品、检查、医生都控制住了。这样的结果是,政府控制医院,医院控制资源,实际上资源被政府垄断控制住了。还有就是医院医生的评级,包括科研的,编制的。医保也是个很重要的资源,允不允许你进医保,还有谁进医保,由谁来定呢?现在整个医疗资源都被行政垄断了。”蔡江南说起时下医疗领域的弊端一针见血,毫不客气。

医疗怎么做到社会化呢?蔡江南表示:“首先我希望公立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立医院,它主要是由政府出钱,是不赚钱的医院,比如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老少边穷医院等,这类医院是资本不感兴趣的,是对患者是免费或者是低价开放的。”

其次,医生可以多点执业非常重要。医生如果可以变成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医院雇员的话,就盘活这一社会资源了。医生社会化,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也得到体现。

“我主张在医疗筹资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非营利的医院占主要部分,就是钱一旦投下去就拿不出来了,这样就变成社会的财产。我觉得将来的主流医院就应该是非营利性质医院。”蔡江南说。

在医疗保险的模式上,蔡江南觉得政府出钱的保险和商业保险应该占小部分,社会医疗保险占大部分。我国的职工医保就是社会性的医保,由雇员和雇主共同交钱买医保。

“总的来说,我提倡中国医改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导的模式而不是政府和市场主导。”蔡江南说。

注重养生保健,提高健康管理意识

蔡江南教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但每次见到他总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讲到养生保健方法,他总结:“我觉得保持个人健康实际上就是注重三个要点:饮食、锻炼和心情。”

第6篇

关键词:健身气功马王堆 血脂水平 养生保健 中老年

健身气功马王堆是国家体育总局21世纪初正式对外推出的健身保健功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中老年人追求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理念不断在增强。现代研究表明:中老年人通过参加合适的体育锻炼,能够起到改善机体机能,同时提高免疫水平以及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并且有延缓衰老的作用[1]。健身气功马王堆易学易懂,强度适中,对于场地,器材,安全保障,经济成本费用等均比现代体育锻炼更为简便。值得在中老年人群中进行推广。当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元化的饮食使得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明显增加,加之缺乏必要的健身锻炼,许多与代谢有关的疾病便随之发生了。高血脂便是其中一种因为生活规律不调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血脂的异常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其一般会导致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然而血管内皮本身有着调节动脉血管的收缩性的功能。故久而久之的损害会导致血管本身弹性的降低,从而促进相关病变的发生和发展[2]。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于中老年人群进行健身气功马王堆16周锻炼前后血脂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于中老年人的健身效果和作用机理。为中老年人选择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验选取上海浦东新区益江小区60名中老年人作为实验者,经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35名进入实验,经统计试验者平均年龄61.74±5.52岁,升高体重系数均值25.294±3.689。

1.2 研究方法

参照上海体育学院制定的健身气功马王堆的动作相关要领规范,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中心武术老师对于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教学培训,每周进行3次,每次120分钟(含30分钟准备活动时间),为期3周。3周培训结束后,仍然组织参与实验的人员以同样的频次参与集体的健身气功马王堆的功法套路演练。练习周期根据实验组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持续共16周至实验结束。

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1周后,分别对于实验者进行空腹静脉血的抽取,经相关处理(分层,离心等操作),采用当前常用的酶法测定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将测定结果汇入统计量表中。

1.3 统计方法

本次实验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既定的计量指标的差值进行正态性检验,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取秩和检验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对于相关等级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 概率精确法进行。

2.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健身气功马王堆锻炼前后,总胆固醇指标和甘油三酯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

3. 讨论

3.1 健身气功马王堆对于中老年人总胆固醇的影响分析

胆固醇是机体用于合成细胞膜,胆汁酸的重要成分,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控制血浆中总胆固醇指标使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3]。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的总胆固醇指标和实验前相比有明显的的下降。经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探究其原因,应该和功法本身的练功强度和对于对于身体植物神经系统良性的刺激有关。有学者发现,健身气功的锻炼可以调节身体植物神经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的同时,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4]。能够有效的改善中老年的胆固醇水平。这个与本次实验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呢。

3.2 健身气功马王堆对于中老年人甘油三酯的影响分析

甘油三脂是外源性和内源性脂肪酸的总称,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也可以通过肝脏来合成。是机体基本的能量供应来源之一。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对于脂肪酸的利用效率,并且会将大量的脂肪酸来保证维持运动所带来的能量消耗,。虞定海探讨6个月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中老年人脂代谢的影响

发现:实验3个月时实验组女性受试者TG显著降低并构成高度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认为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对改善老年人脂代谢有一定作用[5]。

本次实验中,通过16周的锻炼,实验组的甘油三酯指标比起实验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经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分析其变化机理,可能是一定时间,一定强度体育锻炼,增加了新陈代谢中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酶(HL/HTGL)、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的活性。通过促进血浆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甘油三酯的转运和降解清除,提高脂肪本身的利用率[6]。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健身气功马王堆的锻炼有助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代谢,对于预防和治疗因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相关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3.3 健身气功马王堆对于中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浆中胆固醇的主要携带者,在其代谢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导致高血脂症的首要原因,并会加快血管壁胆固醇的沉积,使组织血管发生继发性的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等)。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参与着血浆中胆固醇的逆转运,可以清除组织中残留的胆固醇,是血液中的“清道夫”。苏玉凤等研究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血脂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参与锻炼的实验人员在锻炼后HDL-C升高、LDL-C显著降低,均构成统计学的意义[7]。这个与国内外的相关报导是一致的呢[8-9]。

本次实验中,通过健身气功马王堆16周的锻炼,锻炼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经统计学检验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对于两种脂蛋白的影响与中等强度的同等体育锻炼效果基本一致。可以认为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机体脂肪代谢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结论

健身气功马王堆是当下养生保健领域十分热门的一种传统养生保健功法。强调肢体运动和呼吸运动的有机整和,运动锻炼强度偏低,十分适应在中老年人群中进行推广。本次实验通过对比参与16周该功法锻炼的中老年人血脂指标变化的差异,认为该功法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使血脂水平趋向于正常,保护心脑血管和相关组织,可预防因血脂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继发性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王安利.中老年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30-31.

[2]. 赵水平.血脂异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87―199.

[3]. 白洁,拓西平,张文俊.老年人运动与血脂、血糖关系的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1):49―51.

[4]. 苑朝霞(导师:王美娟).健身气功?五禽戏对60-69岁老年人心血管和呼吸机能的影响[硕士].山东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03-13

[5]. 虞定海.6个月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前后中老年人脂代谢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5):610―611.

[6].孙革,潮芳,王安利.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男性老年人血脂及生理机能影响[J]. 迳动健身理论写旁渣,2007.

[7]. 苏玉凤,刘晓丹.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血脂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2):27―29.

第7篇

在中医领域,段剑锋不断研习和探索,几十年来,他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很多疑难病症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遵循着中医科学的历史脉络,段剑锋孜孜不倦地行走于继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碰撞与融合的多元时代,研精覃思、融会贯通,在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不断地将自己的智慧和中医领域中多年的积淀充分释放,造福于广大的病患者。

缘结中医肯攀登 不忘恩师得真传

段建峰,1948年出生,陕西凤翔人,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临床研究生毕业,中医临床研究生。中医主治医师,中药师,中医针灸师,中医康复医疗师,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国医名师网》首席专家,中医健康教育专家。

几十年来,段先生始终执着与中医学的研究和探索,积极积淀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他长期工作在中医临床研究与治疗一线,积聚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长达45年的医疗生涯中先后发表了数篇论文:“中医论长寿”“扶正固本”浅谈;“人与天地之气的交合”等。在养生保健临床治疗上更是有独特建树,发明了“射香消瘤1号、2号”,为众多的病人挽回了健康和生命。

段先生之所以能迅速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中医专家,得益于其恩师、中国名中医西安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麻瑞亭导师的悉心教导,获麻老师多年的点拨指教并得之真传。

麻瑞亭(1903-1997),山东省安丘县人,是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第五代传人。黄氏乃经方派大师,麻瑞亭是全面继承与发展黄元御医术的佼佼者。麻瑞亭15岁时,染病危急,幸得其舅祖(清代名医黄元御第四代传人)李鼎臣全力救治,化险为夷。遂毅然拜李鼎臣为师,习医8年。

段先生介绍说,恩师麻老当之无愧的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对祖先的古籍弄得非常清楚,其继承发掘了祖先,特别在特效医术方面更是有独到的造诣。段先生尊敬和崇拜麻老师,除了高超的医术,尤其敬佩老师高尚的品德,视病人如亲人的仁心。段先生说,这是一个大夫应该具备的素养:不爱钱、一视同仁。

大爱精诚硕果丰 矢志不渝勇攀登

和其恩师麻瑞亭一样,段先生尤其擅长于对疑难病症的中医临床研究与治疗。对于冠心病,肺癌,肝癌,特别对食道癌的中医药治疗有独到见解。有在中国中医药学会及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医院临床研究精要》一书临床研究部分。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以陈可冀导师为主审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一书担任编委,并执笔撰写有关章节。

积极进取,不断向上,段先生在实践中更是将其所学最大限度地奉献给社会,其大爱精诚的为医态度让他赢得了诸多名誉。段先生于2000年由中国世纪专家资格审查研究室资审,及中国世纪专家编委会载入《中国世纪专家》传略3卷,获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中国科技报研究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四家媒体联合颁发的“中国世纪专家”纪念证书。2001年荣获世界大城市医药团体首脑协会颁发的“世界医坛首脑才华”奖。掌声和名誉数不胜数,先生将为中医中药研究领域再创新的佳绩。

对于中医,对于未来,段先生说,中医是古老的东西,几千年的历史,我们是炎黄子孙,先人给留下的宝贵的遗产,一定要大力弘扬。因为我们的中医药是健康、绿色的,都是用草根树皮等纯天然的东西来治病,不像西药那样用化学的东西。段先生说,“未来我们要站得高远,要有团队的精神,尤其是要重视民间很多的高手,要给他们机会,只要给这些人一个平台,去干事,就能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向前发展。”

第8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健身;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069-03

Inspi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on Fitness Exercises

LI Xiao-lan, TIAN Hai-yan, JIA Jun-Jie

(1. P.E.Dep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2. P.E.Dept., Shenyang Engineering College, Shenyang110131, Liaoning China)

Abstract:As an esse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physical culture,the traditional fitnessoriented sport has its characteristic connotation, expression form and principles. Its essence, non-har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itness-oriented sport,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promoting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moral quality, spreading national spirit, increasing fun in life and forming cultural awareness for mass sports. Its role in the culture is irreplaceab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fitness-oriented sport; health-keepingexercise; inspiration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编号:102400430088)。

作者简介:李小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生活和居住的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破坏,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如心血管病、肿瘤,还有各种不可知的如非典,猪流感等,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这种风险下,如何养生和保持健康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养生预防显然要比治疗更明智,更便宜,养生保健越来越受重视。基于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保健应该从机构帮助(医疗单位的帮助)向自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转变[1]。早在1986年,时任中国卫生部长的崔月犁就在日内瓦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发言上指出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民自我保健能力”。据调查,我国平均每10万人拥有50.82个体育场馆,场馆不但数量少,而且开放率低[2]。说明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制约了人们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因此,找到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适合大众健身的方法和手段显得尤其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推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重大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1 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

根据《吕氏春秋・节丧》中记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3]”。所谓“养”就是扶正祛邪,所谓“生”,就是指生命、身体,合而为一,“养生”就是指人的生命体在自然和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护平衡和适应,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的最早记载应当首推甲骨文,现存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调理生活、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论述。也有人认为养生始见于道家的《道德经》或《庄子・内篇》[4]。《庄子・盗拓》[5]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古人夜宿于树木之上不仅可避禽兽的侵扰,而且在纺织未兴的古代亦可避免夜间地面的寒湿之气对身体的侵害。《庄子・齐物论》曰:“民湿寝则腰疾偏死。”认为气候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暮栖木上”可以看作是古人最原始的养生防病法萌芽。

而传统体育养生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在那时中华先民就已经开始了漫长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化之旅;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已具雏形,而其核心――中国古代哲学也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意象思维模式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已经形成,并且影响着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日后的历史走向。而这些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现在有学者把传统体育养生定义为:是建立在我国传统生命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以人体自身的调形、调气、调神为修身养性的基本手段,能够改善性命协调程度、增强生命健康水平、延长生命长度、诱发生命内在潜能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养生理论和技法体系,简而言之,是近代之前就已产生发展,并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传承或影响至现代甚至未来、内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式的性命修炼方式[6]。

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式

传统体育养生主要包括服气、行气、呼吸吐纳、导引、按摩、按跷、桩功、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十二段锦、太极拳等。本文以易筋经为例阐述。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是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导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养生家健身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庄子・刻意篇》中记载:“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汉书艺文志》中也载有《黄帝歧伯按摩》等有关导引的内容,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导引术》中有四十多幅各种姿势的导引动作,分解这些姿势可以发现,现今流传的易筋经基本动作都能徒中找到原型。

易筋经除具有动功功法的基本特点外,在健脾强肾,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易筋经・总论》[7]曰:“易者变也,筋者劲也,原夫人身骨髓,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动非筋,联络周身,通行气血,助冀梢神,提挚动用,试观筋弛则痪,筋缨则痪,筋靡则疾,筋弱则懈,筋绝则亡,再观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令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可见易筋经锻炼具有健脾强肾、增强体质的功效,可使机体发生本质性变化。

3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3.1 注重预防,强调整体,神形俱养 我国传统养生主张未雨绸缪:“消未起之患,治未福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抱朴子外传・地真》)这种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做法突出了养生体育中预防的观点。除了强调预防之外,还强调整体。前人的阴阳五行学说就表明了人应该做到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心身统一,简而言之即形神同一。由于“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类经》),所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所以,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神形具养,实现性命双修,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3.2 注重实践,强调内倾,刚柔结合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强调动静结合,所谓动即指实践。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并非一般性地理论上解析人体系统,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解决人的现实问题而展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换言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体育健身来养生。所谓静即指“内倾”。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宗旨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除了上述的“动以养形”之外,还须静以养神。静以养神即内倾是通过内求达到自身的完美,例如儒家强调内省。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要求人的形体运动应该保持适量,同时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现代运动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5 min的身体练习是机体取得变化的最低限度,强度越小,所需时间越长;而60 min是坚持正常运动的人最大的时间限度,因此专家赞成每次练习在20~60 min以内。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提倡的运动以负荷不大的导引、功法、拳术等套路为主,这些项目都是刚柔结合。如孙思邈所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符合人类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符合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4 传统体育养生对现代人保持健康的启示

4.1 传统体育养生中“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对保持身体健康的启示 宋代曾糙编辑的《道枢・颐生篇》中的养生名句“养生者以不损为本,进道者以无病为先。少思寡欲,则声色自无矣。虚心弱志,则神气永宁矣[8]”,道出了传统体育养生“以人为本、不伤不损”的价值取向。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生命健康与长寿的过程中,就必须遵循自然、心理、饮食、劳逸、起居等方面的合理科学行为,尽可能地防止生命受到伤害而影响健康长寿。梁朝的陶弘景在其编辑的《养性延命录》说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9]”;葛洪《抱朴子・极言》中以“养生以不伤为本”要言,引出一系列伤生之事:“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沈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积伤至尽则早亡,早亡非道也[10]”这些相关养生的论述都明确指出,进行传统体育养生必须遵循以不伤不损为生命健康长寿之本的价值取向。

4.2 传统体育养生的“形神具养”对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启示 早在先秦时期的《管子・内业》中就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黄帝内经》提出“能形与神俱,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的形神统一观点[11]。《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精神同肉体的统一:“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斥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精神同肉体不能分离,二者是合二为一的辨证统一关系。

1984年中国体育报载:通过对11省市20所大专院校与科学院的调查,二万名知识分子死亡的平均年龄为58.2岁,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寿命70岁。1995年中国青年报载:死亡的知识分子平均年龄降至55.34岁。知识分子的过劳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锻炼。而一项持续3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锻炼的人比经常锻炼的人早逝的可能性为31%[12]。因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的动养之道、静养之道、食养之道、居养之道,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具养、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保持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提倡与推广。

4.3 “治未病”思想对现代人健康的启示 “治未病”思想是我国传统养生观的重要思想,分为五个层面:1)治其未生,即针对健康人的养生防病、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2)治其未发,即针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先病服药,治在症先之意;3)治其未盛,即选择正确的治疗时机,在疾病病势不是十分强盛时进行治疗;4)治其未传,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既病防变,指己病慎治防变、防传、防盛、防逆,先安未受邪之地。二是既病之后,通过治疗未病脏腑来达到治疗己病脏腑的目的;5)治其未复,瘦后防复亦是治未病,防止死灰复燃,杜绝病根[13]。

在现代社会,人们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就要预防为上,防患于未然。而体育手段则是预防的灵丹妙药。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 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养生体育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养生体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14]。传统体育养生能够对一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已经被医学研究所证明,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久治不愈病症能够通过传统体育养生术的锻炼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是一些药物和仪器达不到的效果,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养生对亚健康、慢性病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总之,在传统体育养生理论观念的指导下,长期适时、适度运动能使人强健身体、延年益寿,调其心志;能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端正人生态度、积极努力工作、认真做人、淡泊名利、笑对人生的成败得失;使人逐步具备宽厚、仁慈、博大的胸怀,具备抵御因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的能力,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能有效的回避和克服现代社会在人类健康上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麻仲学.中国医学预防法大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

[2] 赵军,王小美.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促进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3(8):80-82.

[3] 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556-1557.

[4] 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0(1):61-65.

[5] 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老子・庄子(下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55.

[6]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0:33.

[7] [明]宗衡道人著,〔清〕李鸿江校译.白话少林易筋经[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4:108-109.

[8] 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 霍桂桓.文化哲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 何萍.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1] 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4.

[12]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678.

第9篇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国家已经从政策上鼓励老年产业发展,尤其是推进涉老服务业的社会化和标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从老年群体、及其所在的家庭,还是涉老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老职业技术人才。有人曾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全国每年需要的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管理、老年养生保健等方面中专以上的专业人才至少在1万人以上(不包括大量的从事老年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总体上看来,涉老职业技术人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涉老机构管理人员。比如养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的管理人员,他们的管理理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二是涉老技术工作人员。他们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科学观念、精湛技术、高超技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志愿者队伍。近年来,志愿者队伍成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以热情为先导,以使命感为动力,就近对老年人提供临时性的服务,但他们的工作往往具有临时性。从目前的这些服务队伍来看,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缺乏养老服务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经验。而目前活跃在养老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往往将养老服务理解为是简单的生活照料,从观念到技能方面都亟待提高。志愿者队伍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之前往往没有专业的技能准备。由此可见,要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的需求,必须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技术队伍。但是,我国目前涉老职业技术教育尚不能满足

上述要求,不论是从专业建设、培养体系还是科学科研的水平都尚待提高。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学校在尝试进行涉老职业技术教育,但从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来看,此类教育尚不成熟。而在发达国家,同类工作起步较早,一些国家已经有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相关职业教育。早在1976年,美国开设老年学课程的学校就达1275所,其中27%是大学。1980年,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一些发达国家涉老服务人员已占总人口的1%以上,这些人员一般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如日本,目前有324所大学设置了介护福祉专业,只有考取了介护员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从事涉老产业工作。因此,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需求,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相关调整,既是建设和谐老龄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社会整体幸福感的需要,更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职业技术院校需要着重搞好涉老专业建设、完善涉老职业培训机制、加强涉老课题的科学研究。

二、加强老年学类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1.坚持实用性的专业建设理念与思路

老龄化社会需要大批经过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懂得现代老年养护技术、有较强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职业技术院校需要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建立一系列老年学类的职业技术专业,诸如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体育运动与保健、老年营养与保健、老年休闲旅游等。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政结合、校企结合”的理念。在专业建设时应该坚持的整体思路为:职业技术院校和相关老年学院系要主动与各级老年学学会、养老服务协会等组织,以及民政局、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加强联合,建立与多个涉老行业组织和机构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施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2.制定可操作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整体思路为老年学专业提供了宏观的方法论,但是老年学类的专业是一个专业群,包括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具体专业。各专业建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总体上说来,在培养目标上都应该达成培养具有敬老爱老美德、专业思想坚定、专业理念先进、专业技能扎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各具体=号业方向的特色应该鲜明,在具体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确定针对性强、实用价值大、可操作的专业目标。比如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就应该培养具有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服务意识与创业精神,不怕吃苦、乐于奉献,能在各级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社会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应该面向基层民政部门、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年社团组织第一线,培养具有助人自助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创业精神,不怕吃苦、乐于奉献,能从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老年运动与保健方向的培养目标则应该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养生、康复及管理、社工、护理、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胜任社区、大型企业、疗养院、体育健身俱乐部(会所)、高档养老机构、体育与健康产品企业、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涉及老年运动健身、养生保健领域的研究、指导、推广、组织等工作的全面发展、创业发展、创新发展的一号多能型人才。

3.制定立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黾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环节。与专业体系相适应,应该建设一整套课程体系,应该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老年社会学、老年政策与法规、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老年教育学、老年生理等多方面的通用知识。还要结合各自具体专业建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则要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康复训练、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涉老产业经营与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的知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则要掌握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中医养生、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兴趣活动设计、老年政策与法规、老年康复训练、老年营养与膳食等学科的知识。老年运动与保健专业则应该掌握老年护理与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中医养生、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养生法、老年兴趣活动设计、老年康复评定、老年康复训练、老年营养与膳食等课程知识。

三、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涉老职业培训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及其老年产业的发展,涉老学历教育需求上升的同时,社会对林林总总的涉老在职培训的需求将日趋旺盛。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劳永逸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社会对老年学人才的定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老年人护理的一般知识、技能,还要掌握老年行为学、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部分的从业者在从事此项工作之前,不一定有较好的教育准备,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补偿教育,要求职业技术院校要提供多方面的培训服务,为此,需要建立好三个体系:

1.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层次体系涉老工作人员的种类是多样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必须建立立体的层次体系,服务于多种类型的要求。当前,应该建设好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培训。面对较早进入社会,基础知识并不牢靠的群体,比如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受众,对他们的培训侧重技能技术的掌握;二是中等职业培训。这类培训的受众为知识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职业技能,这类培i~ilN既要重视技术也要重视知识体系;三是涉老产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涉老产业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是老年学的原理性知识、涉老工作人员专业发展的规律、涉老产业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这类培i#II~U不应该是技术型的培训,而是层次较高的综合型培训。

2.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模块体系培训模块是针对涉老产业、行业、机构设计的成型的培训目标与内容的整合。比如针对养老公益事业设计的模块,其目标应该是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促使其更加符合标准与规范。为此,需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保健、老年运动保健、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护理、养老需求评估、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老年常见疾病康复等内容。针对福利协会设计的模块,其目标应该是针对老年福利协会下属养老机构管理人才缺乏而设置,所开课程应该包括老年社会工作、护理人际沟通、老年运动保健、养老机构管理实务、养老机构信息化管理、老年政策与法规、社会管理学、老年活动策划等内容。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涉外养老将成为一种新兴事物,为此还可以设计涉外养老模块,主要是针对有外国人的家庭,有外国人消费的行业组织、机构设计的,所开课程除了养老照护课程之外,还应该新增英语口语、专业英语、老年心理护理、护理多元文化、涉外岗前培训、世界文化及风俗等。当然类似模块还很多,职业培训单位可以随时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设计、完善和创新。’

3.建立和完善涉老培训的师资队伍体系完备的师资队伍体系应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职业技术院校优秀的教师。这一部分培训师资需要职业技术院校尽快打造,并针对培训群体尽快形成自己的培训方法,特别是要分析校内学生教学与社会人群教学在方法上的差异;二是来自各高校和研究部门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一部分研究人员的优势是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从思维和方法上启发受众,并为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指导;三是来自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型专家。“让实践者走上前台”是目前培训的特色,一线实践型专家的最大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所掌握的案例丰富,他们能够加强培训的情境性和现实感。这三类培训师资各具优势,职业技术院校应该认真分析区域内的资源,尽快建立起培训师资资源库。

四、加强并促进涉老职业教育研究

1.通过多种形式激励教师进行涉老科研首先,各职业院校应该高度重视涉老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涉老职业教育的专项研究经费,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申报校级层面的科研课题,这样既能激励年轻教师的科研热情,又能够达到发现好课题、好苗子,为申报更高级别涉老研究课题做准备的目的;其次,应该制定和完善系列“课题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科研奖励办法”。对于公开发表涉老研究的论文、专著及纵向课题立项予以奖励,特别是应该建立学校层面的科研配套政策。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有类似配套措施,比如对纵向国家级和部级课题实施一比一配套,对于结题鉴定为优的还有奖励;对于涉老横向课题可以通过减少管理费的形式予以鼓励。这些科研投入必然会激发教师参与涉老科研课题的积极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

第10篇

一.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我们可搜集到的中国研究者与茶爱好者完成的图书与著作有3000余种(包括茶具类)。通过“读秀”搜索引擎,以“茶”为标题关键字,可得到1832种图书(截至2011年3月22日),说明多于一半的图书被一些学术引擎纳入其中,促进了传播与利用,但也有少数仍处于沉默状态。总体而言,这些图书可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茶文化类(如《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张顺高、梁凤铭著,2007)、茶的种植加工类(如《种茶和制茶》,刘佩娥等编,1983)、茶贸易类(如《官营茶马贸易研究》,王晓燕著,2004)、经营管理类(如《茶业经营管理》,姜爱芹编著,2005)、茶道茶艺类(如《非常茶非常道》,林清玄著,2008)、茶具类(如《图说茶具》,唐译主编,2009)、养生保健类(如《中国茶与养生保健》,朱永兴、张友炯、黄永生编著,2008)、工具书辞典类(如《中国茶典》,中国茶典编委会编,1995)、小说散文类(如《国茶恩仇记》,赵宗琳著,2007)、人物介绍类(如《回甘人生:世界茶王李瑞河传奇》,蔡慧菁著,2003)、茶馆文化类(如《中国茶馆的流变与未来走向》,刘清荣著,2007)、茶马古道类(如《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木霁弘著,2003)、古代典籍介绍、翻译与选读类(如《中国茶文化典籍选读》,陈文华主编,2008)、生活哲学类(如《一杯茶的生活哲学》,池宗宪著,2005)等等几大类。

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展的研究涉及到了美学、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贸易学、生物化学、文化学等诸多方面。主要的代表作品有:《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朱海燕著,2009)、《茶叶生物化学》(宛晓春主编,2003)、《茶业经济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业管理学》(杨江帆主编,2010)、《茶叶市场营销学》(姜含春主编,2010)、《茶叶经济管理学》(陈椽著,1992)、《唐宋茶业经济》(孙洪升著,2001)、《茶文化学》(徐晓村主编,2009)、《茶文化学》(刘勤晋主编,2001)、《茶叶经济管理学》(杨江帆、管曦编著,2004),等等。

社会学与茶、茶文化相关联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有《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王家扬主编,1992)、《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林满红著,1997)、《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徐明宏著,2007)、《茶与宋代社会生活》(沈冬梅著,2007)等。

《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是一部研究论文集,收录了1992年5月在湖南常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40篇,内容涉及茶文化的内涵发展、社会功能、饮茶习俗与茶艺、茶道等诸多方面,从社会学视角的研究特色并不明显,主要集中于对个别性的茶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分析。

《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是一本从茶、糖、樟脑业研究台湾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作品。1860-1863年,台湾在及其附属条约下,正式对外开放淡水、基隆等地,1895年,台湾被日本人统治。在此期间,茶、糖、樟脑是台湾的三大出口品。该书分析了1860-1895年间三者的出口市场、生产及产销组织,探讨了三项产业对晚清台湾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学特色。

《茶与宋代社会生活》对茶与宋代政治、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中外交往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宋代茶艺做了系统梳理与历史比较,对宋代贡茶和赐茶的政治意蕴、茶与宋代社会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中外文化交流、宋人茶观念、宋代茶书、茶与宋代诗词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和剖析。全书更注重社会史的研究,并在其中穿插社会功能分析。

《杭州茶馆:城市休闲方式的社会学分析》以杭州茶馆作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视角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茶馆”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在杭州市的存在状态,考察了茶馆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各类社会角色及发挥的社会功能,同时分析了茶馆休闲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杭州茶馆休闲的未来,社会学研究特色明显。关于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论文情况,我们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了搜索。以“茶”为“主题”字,可得到115400多条记录(截至2011年2月28日),其中包括了硕博论文与报纸文章。但以“茶社会学”为“主题”、“题目”、“内容”进行检索,均未得到有效的文章。可见,茶与社会学并没有在学术论文中被直接联系在一起,至少在论文题目中反映了这一情况。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研究者没有开展社会学视角的茶产业或茶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茶的社会功能研究(成青,1995;徐永城,1997)、茶文化的社会特征研究(邹明华,1994;沈海宝,2006)、茶与社会机体关系(卢祺义,1994)、茶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朱云松、江平,2007;邹跃光、余玉荣,2006)等。总体而言,中国的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茶产业的发展与茶实体的应用、茶文化的传统视野(茶艺、茶道、茶疗等等),这与茶产业、茶文化实践情况相匹配,为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现实基础,是中国茶产业在世界茶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我们讨论的研究中(著作与论文),社会学视野已经有了明显体现,多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产业与茶文化应该具有更为广泛的视野与包容力。尤其在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中,茶与茶文化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责。因而,从社会学与茶产业、茶文化的交叉视角开展深入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二.国外研究概况

在茶、茶文化和与茶相关的研究领域中,除了中国的研究者外,英、美、日、韩、印等国的研究者开展的研究也相对较多,研究成果丰富;同时,这些国家都具有较为深厚的饮茶文化与习俗,饮茶的历史也较为久远;另外,考虑到英语在学术研究中应用的广泛性,一部好的研究作品势必会有英文版本。所以,我们在进行外国文献的梳理时,更多的是注重英文作品。在梳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日本、韩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研究者的著作均有英文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我们选择的可行性。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梳理是相对的,是对茶学及以其他学科视角开展的对茶与茶文化的研究的一种总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发现国外对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总体情况,尤其是茶研究与社会学的关系。我们首先对国外与茶、茶文化有关的图书、著作进行大致分类,并列出一些主要代表作品,进而再对这些研究中与社会学有关的著作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科普类。主要介绍一些茶的种类,茶饮(餐)知识与方法,不同国家的茶文化,茶具、茶道、茶俗等等,如《Tea》(LydiaGautier,Jean-FrancoisMallet,2006)、《AlltheteainChina》(KitBoeyChow,IoneKramer,1990)、《TeaandEtiquette》(DorotheaJohnson,JamesNorwoodPratt,2002)、《TeaforAllSeasons》(ShellyRichardson,BruceRichardson,1996)、《TheTeaCompanion》(JanePettigrew,2004)、《Japaneseteaculture:art,history,andpractice》(MorganPitelka,2003)、《TeaandCeremony》(DianaSaltoon,2008)、《TeaCuisine:ANewApproachtoFlavoringContemporaryandTraditionalDishes》(JoannaPruess,JohnHarney,2006)、《CulinaryTea:MoreThan150RecipesSteepedinTraditionfromAroundtheWorld》(CynthiaGold,LiseStern,2010)、《Theteaceremony》(SenōTanaka,SendōTanaka,2000)、《Chadō:thewayoftea:aJapaneseteamastersalmanac》(SanmiSasaki,ShaunMcCabe,SatokoIwasaki,2001)、《TeaTimeEntertaining:ACollectionofTeaThemes&Recipes》(DoloresSnyder,2004)、《AnintroductiontoJapanesetearitual》(JenniferLeaAnderson,1991)、《TheUltimateTeaDiet》(MarkUkra,SharynKol-berg,2007)、《ThebookofKoreantea:aguidetothehistory,cultureandphilosophyofKoreanteaandtheteacere-mony》(Yang-SeokYoo,2007)、《TheSpiritofTea》(SenSoshitsu,SōshitsuSen,2002),等等。

第二,专业性较强的对茶的发展史及茶文化影响的形成和扩散过程的研究类。如《Tea:thedrinkthatchangedtheworld》(LauraC.Martin,2007)、《Atimefortea:women,labor,andpost/colonialpoliticsonanIndi-anplantation》(PiyaChatterjee,2001)、《Tea:cultivationtoconsumption》(KenC.Willson,MichaelN.Clifford,1992)、《PassionforTea:ItsHistory,ItsFuture,ItsHealthBenefits》(BeverlyRorem,2008)、《Theempireoftea:theremarkablehistoryoftheplantthattookovertheworld》(AlanMacfarlane,IrisMacfarlane,2004)、《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SarahRose,2009),等等。

第三,以茶为名、主题或线索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类。如诗集《Tea》(DouglasA.Powell,1998)、《TeaPartyToday:PoemstoSipandSavor》(EileenSpinelli,KarenDugan,2006),小说《Tea》(StaceyDErasmo,2001)、《Thetea-planter》(FEPenny,1906),纪实作品《Threecupsoftea:onemansmissiontopromotepeace———oneschoolatatime》(GregMortenson,DavidOliverRelin,2006)、《TheMeaningofTea:ATeaInspiredJourney》(ScottChamberlinHoyt,PhilCousineau,2009),包括了历史、宣传、文学作品介绍的《Anecessaryluxury:teainVictorianEngland》(JulieE.Fromer,2008)、《DrinktheTea:AMystery》(ThomasKaufman,2010),等等。

第四,从不同视角对茶的诸多功能进行专门研究与介绍的著作类。如关于茶的医药功能研究的有《Tea:bioactivityandtherapeuticpotential》(Yong-suZhen,2002)、《Greentea:healthbenefitsandapplications》(YukihikoHara,EbooksCorporation,2001)、《Protectiveeffectsofteaonhumanhealth》(NarenderKumarJain,MaqsoodSid-diqi,J.H.Weisburger,2006),关于茶与人生修养和人生智慧的《MeditationswithTea:PathstoInnerPeace》(DianaRosen,2006),关于茶与宗教的《TeaTimewithJesus》(LauraSanders,2008),等等。

第五,以茶为线索的政治、经济史的研究类。如《Tea:Addiction,Exploitation,andEmpire》(RoyMoxham,2004)、《TheBostonTeaParty》(MattDoeden,2005),等等。

第六,以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类。主要有:《Asocialhistoryoftea》(JanePettigrew,2001)、《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KhemrajSharma,2003)、《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KhemrajSharma,2005)、《Socio-economicandpoliticalproblemsofteagardenworkers:astudyofAs-sam》(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SarthakSengupta,2009),等等。

《Asocialhistoryoftea》对17世纪到21世纪(2001年)茶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社会视角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对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以及与这些角色、功能相对应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如茶舞蹈、茶的社会礼仪等等。该书主要谈了英国和美国的许多城市的茶社会历史,还涉及到了日本、印度、德国、意大利,对中国的城市涉及不多。该书对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做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部较为综合的从社会学视角来考查茶的功能的著作;但显然,其主要集中于对社会历史中这些功能发挥的考查,没有系统化地运用社会学的视域来分析茶的社会性。

《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重点讲述了印度、锡金的喜玛拉雅山脉地区的茶农的生存状况:该书认为,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一旦受雇于种植园,便成为工薪阶层,但从社会角度而言,他们是一种异质的结构。即使有着不同方言的两个部族间难以达成有效互动,但尼泊尔社会的异质性有助于维持这种种植园系统的封闭状态。该研究基于2000-2001年对TemiTeaEstateofSikkimHimalayas进行的调查。他首先进行了家庭统计(householdcensus),共设计了15个问题;然后,他又针对茶农(工人)开展了社会文化方面(socio-cul-turalaspects)的调查,共设计了60个问题。通过这些数据收集来深入考察这些茶农各方面的生存状况。这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茶产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尚欠缺交叉学科的特色与高度。

《SociologyofIndianteaindustry:astudyof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主要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迁移人口与当地人口在印度茶产业内的融合与整合问题开展的研究。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介绍、背景与范围、工人的经济生活、工人的社会生活、外来文化群体关系(inter-ethnicrelationships)。作者首先收集了相关数据,包括对家庭情况的调查和个人情况的调查。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在背景与范围部分,分别讨论了劳动力的固有限制、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动力的演化、劳动力结构、工人的年龄结构、ArunachalPradesh地区劳工的迁移、工人的出生地情况、工人与出生地的关联、工人的教育、人口统计情况等等方面。作者进而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工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印度茶产业内人口融合与整合的研究。如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样(《TeaplantationworkersinaHimalayanregion》),本书也是采用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以茶产业中的某一构成(人口)为研究对象。这带动了印度学术界以社会学的视域对茶农研究的热潮,如ShyamNarainSingh,AmarendraNarain,PurnenduKumar(2006)的研究以及SarthakSengupta(2009)的研究。我们以SarthakSengupta的研究为例再简要介绍一下。

《ThetealabourersofNorthEastIndia:ananthropo-historicalPerspective》是一本以人类社会学视角对印度东北地区茶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集。该书共收入了22篇针对茶农的学术文章,研究内容涉及茶农们各方面的生存状况,如生活状况、社区、身份认同、女性工人、居住及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状况、教育设施、童工的雇佣、发展问题、茶农的人口统计、健康卫生等等,茶农们的生存状况与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相互的反衬状态。该书以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茶农开展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印度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于该书是研究论文的集合,必要的系统性尚不具备,没有形成交叉学科成果。

以上图书与著作只是从不同时段、不同方面做的简要介绍,是对茶进行研究的各类图书的冰山一角。我们根据有关资料发现,在2008年出版的关于茶的各类图书达350余种,2009年全年出版的图书达300余种,2010年达340余种。可见,英语世界对茶的关注近来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但同时,我们很清晰地发现,这些图书与研究多集中于科普类,真正从学术的视角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类。以印度研究者为主开展的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了茶园、产茶区的人口问题。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或系统全面地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特征的著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第11篇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第12篇

    中国的“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英文原文Non-gover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非营利组织”(英文原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简称NPO)相对应,相类似的概念还有“公民社会组织”(CovilSocietyOrganization,简称CSO)、“公益团体”(CommonwealOrganization)、“志愿组织”(VoluntaryOrgani-tion,缩写为VO)等,不同的词汇强调了组织性质的不同侧面。尽管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不一,相关属性的理解也不尽一样,但有一个具有相当程度的共识,即认同该类组织所具有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本文文中“民间”一词即立足人们意识形态的“民间”内涵,又结合社会学视角“民间”的界定。其次对“武术”内容分析。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特点,当今社会是开放性社会,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特点,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吸纳了很多外来文化,并很快融为一体。

    显然用传统定义的“武术”来界定本文研究的“武术”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例如李小龙创立的风靡世界的“截拳道”就是以咏春拳为母体,并充分吸收世界其它拳种的格斗技巧糅合而成的综合格斗技术。从李小龙的国籍和“截拳道”的创办地上来看,“截拳道”已经不是中国的传统武术。社会的进步更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很多武术人士即可走出去学习,又可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各种自己喜欢的传统和外来武术,如“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菲律宾武术、综合格斗技等,从网络里很简单就能搜索数以万计的相关视频。由此看来本文要研究的“武术”其内容必须包括传统武术和各种外来“武术”。综上所述,现代民间武术要注重起内容的涵盖,着眼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武术,不光是自己国家的武术还要把外来武术项目涵盖在内。

    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国内有关于民间武术的研究论述比较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当代民间武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解决对策。从所获得研究资料来看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涉及民间武术文化的理论研究,如刘存忠在其论文《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从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经济利益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的三个核心层面,系统地阐述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必须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提倡配置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用商业体育的发展思路推动武术文化更大范围的转播;并重视民间武术的普及与传播。第二个方面是有关武术发展理论的研究,诸多研究者着眼全局,主要阐述了中国武术发展和现实环境制约之间的关系,如福建师范大学的苏肖晴针对武术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对武术价值功能的认识、武术经营管理理论、武术走向世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三个方面主要是研究者就地域性民间武术现状、发展对策的论述,如姜玉泽的《山东省武术馆校的现状与思考》、张绰庵,韩红雨,马振水等《河北民间武术发展的SWOT分析》、杨太礼的《重庆市社区武术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王福满,施建明的《山西民间武术社团现状分析》……诸如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见。

    在对诸多研究论着充分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学者和研究人员们大多着眼中国传统武术,并没有把外来“武术”纳入自己的研究范畴,在诸多有关民间武术的研究中以大众武术需求为出发点的研究较少,更没发现把中国传统武术和外来“武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因为当今社会的开放、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不一已经决定了中国传统武术在发展上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全面的研究民间各种武术的现状,争取更全面的描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促进民间武术前进的脚步。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使得社会各种体育需求更为强烈。民间武术以其广泛的适应性,被人们首选为满足体育需求的手段。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身锻炼需求更为强烈,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保健功能更为明显。因此大力发展民间武术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