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

时间:2022-06-23 00:33:26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

第1篇

摘要:文章论述了智能agent搜索理论的提出背景,阐述了智能agent的搜索理论及多种智能agent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多种智能agent个性计算机科学信息

检索系统,得出该系统是当今图书馆智能化的主动服务模式。

关键词:智能agent;智能化;主动服务;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04—0093—02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齐齐哈尔大学加快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设与

发展,检索大量的有关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信息资源成为学科馆员的必须工作,但网上计算机科学信息资源浩如烟海,专业数据库不计其数。通过计算机科学类信息检索实践发现浩瀚如

海且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科学信息资源与有效获取之间存在着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且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搜索准确性问题

目前我们使用的大部分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检索都是依据查询字段的匹配来收集信息,在

查询的结果中,常常包含着一些无用信息即信息过载和资源迷向,浪费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

1.2

个性同化问题

不同的用户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对同一个关键词进行查找,得到的结果均是相同的,毫无个

性可言。

1.3

结果差异问题

我们对相同的“计算机编程”进行搜索时,在百度能搜到770个网页,而在雅虎中却可搜到8832765个网页,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到10624篇(精确)论文,而在

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却搜到208篇(精确)论文,体现出不同搜索引擎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同一关键词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

1.4

主动服务问题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搜索引擎

都是通过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词搜索才能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而引擎本身不能为用户提供主动的服务,这是一种较为被动的信息获取方法。

1.5

动态监测问题

网络中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信息是实时动态变化的,如果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提供更新的信息

,我们只有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实时查询网络,才能做好服务工作,而在现有搜索引擎技术条件下,对我们来说是极为不便的。

这些问题正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所要解决的。对于搜索引擎来说,也是其自身无法

克服的,为适应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一种智能agent搜索工具已被研发出来,在工业、商业领域广泛应用,本文拟将该理论引入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中来,探讨其在计算机科学信息

检索中的应用。

2

agent智能搜索理论

智能agent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工智能和技术的集成运用,它代表了信息

技术最前沿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开发领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智能化、主动服务用户的研究热点。

agent智能搜索理论,核心功能就是智能,利用一种计算机软件(实体)自动执行用户

委托的任务来达到用户的检索需求,如学习agent、中介agent、通信agent、信息协作查询agent、信息采集agent、信息分析agent、信息传递agent等等,每种智能agent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了人工智能和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近年来的研究已非常成熟

,在这些技术支持下的多种agent组成的智能系统已被开发者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智能agent能把用者的需求通过自身的自治性、性、学习性、分析性描绘读者需求、建立导出信息模块、自动搜索信息。专家学者设计了许多面向agent的建模语言以支持基于借助于面向agent的软件,和支持不同系统模型之间转换的软件,以使各系统之间相互兼容,

从而建立起一种逐步求精的agent系统,为解决网络中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服务与计算机科学专业信息搜索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遵循这一理论,我们进行计算机科学专业专业智能检索

的探讨。

3基于多种智能agent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

完成用户的完整的检索过程需要许多智能agent的有机配合,以下分别介绍相关的agent在完成用户检索过程的工作原理。

3.1

信息采集agent执行网络的搜索任务

信息采集agent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信息采集agent是一组独立运行于各个物理节点上的

网络信息搜索程序,它根据所分配的任务和知识库中的信息对网络站点进行遍历,并把采集到的信息存进本地信息库中。

信息采集agent工作流程如下:①初始化时,信息采集agent派遣信息协作agent取回知识库中适当的外部地址作为运行种子;②由取回的外部地址作为初始种子,采集该网站信息,并把采集到的内部地址信息存储到本地信息库中的内部地址列表结构中去

;③从本地信息库中的内部地址列表中取地址,采集信息;④内部地址列表为空,则表示完成该网站采集任务,执行步骤。

3.2

学习agent总结用户检索习惯形成个性化的检索模式

学习agent安装在用户个人机上,每个用户一个学习agent,学习agent根据用户注册信息了解用户背景、兴趣、爱好、检索目的、任务等,自动从用户提交的初始的兴趣样本中提取特征自动学习,并且根据用户经常的检索习惯,自动完成用户检索习惯的反馈学习任务和用户

个性化模式的生成。学习agent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能主动地分析和获取用户的个性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兴趣模型或当前的环境状态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以主动服务方式提供服务,例

如,设定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学习agent可根据用户的信息和检索习惯,获取信息服务网站地址,自动监测相关网站的更新情况,自动将新信息推送给用户,将主动报告网络上计

算机科学资源的使用现状。

工作流程:①学习agent将用户使用类似自然语言的描述限制在一个概念区域中,拥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准备知;②然后agent在用户的教导下不断训练,直至能有效地找到用户感兴趣的检索语言;③学习agent发挥它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形成一种记忆型的模式,能自动代表

用户将用户经常检索的问题在网上搜索,推送给用户。

3.3

中介agent协调整个信息搜索过程

中介agent在整个搜索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实现系统分布式透明性的关键。主要用于协调采集、管理、统计、查询等各种agent,按其功能分类或建立联盟,保证各种agent之间的安全通信机制。

工作流程:①当学习agent从本地机知识库储存的信息状态,了解到用户和个性化信息及多次关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检索习惯形成固定的检索模块;②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推送计算机

科学专业信息给中介agent检索;③中介agent首先把信息传递给各个采集系统中的信息采集

协作agent;④信息采集协作agent,与各个信息采集agent进行交流;⑤与此同时中介agent与信息分析agent交流;⑥信息分析agent通过调取本地知识库进行分析,把结果通过信息

分析agent递给信息中介agent,中介agent从信息分析系统中获得数据,再传递给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信息采集。

3.4

信息协作agen在动态的情况下自主完成搜索任务

这是一个可移动的agent(mobileagent),能根据当前动态变化的环境状态,在无需外界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地发现和利用完成任务所(来源:文秘站 )需的资源,

独立地制定完成任务的规划,最终实现规划、达到目标。

工作流程:①信息协作查询agen移动于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②从信息采集agent和数据传送agent处接受协作信息查询请求;③再从中介agent系统获得目标系统地址后,移动到这个新的目标主机,完成信息查询任务。

3.5

信息传输agent

信息传输agent负责把本地信息库中已经采集到的信息安全传送到sad中去。由于各子系统分

别处于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数据传送agent通过与信息协作查询agent以及中介agent的合作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工作流程:①数据传送agent向信息协作查询agent发出对目的地系统地址的查询请求;②信息查询agent从中介agent处取得数据分析子系统的ip地址,并返回给数据传送agent;③数据传送agent根据所得到的目的地址,创建一个数据接收mobileagent,并移动到数

据分析系统所在地;④数据接收mobileagent对数据分析系统所在地的网络通讯质量和系统空闲时间进行评价;⑤若评价值满足数据传送质量的要求,数据传送agent开始向数据接收agent传送数据,直到数据传送完毕,收回并销毁数据接受mobileagent,若评价值不能满足要求,直接收回并销毁数据接收mobile

agent。

3.6

数据分析agent通过智能筛选呈现给用户理想的检索结果

数据分析agent负担着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文本化、中文分词和评价网站的任务。由数据接收mobileagent、信息协作查询agent、数据分析agent协作完成。平时,数据分析agent处于休眠状态,不加载入内存,当有新数据传送到sad本地时,数据分析agent被激活,从硬盘上读入状态数据,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流程:①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化,采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一段html代码、pdf文件、word文件等,统一化就是利用代码转换方法把这些数据转化成纯文本格式;②如果其中有

中文词汇,则调用中文分词模块进行中文分词,并调用专业词库与其中的专业词汇相比较,统计网站中出现专业词汇的频率,把结果写入知识库中,作为对网站与本专业相关度的评价,把

相关内容插入索引数据库,若没有中文词汇,则与专业词汇比较,并形成索引。

4

基于多种智能agent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检索系统的工作流程

多种智能agent相互协作完成计算机科学检索任务的工作流程如下图:

本地知识库存储用户的注册信息,学习agent由中介agent获取用户的检索模式交给采集agen并通过采集agent采集信息,采集agent把采集的结果通过协作agent、接收agent交于分析agent,分析agent经过处理把理想化的结果储存到知识库中,完成检索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体

现的是智能化的主动的推送的服务,是智能采集agen根据用户注册的个性化信息资料、并把多次的检索习惯通过学习建立模块,自动采集网络,完成服务的。整个过程体现的是主动的

服务方式,是当今图书馆智能化的主动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蔡栋.第二代搜索引擎模式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3).

[2]漆宏,等.谈谈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4).

[3]韩立新,等.一个面向

第2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信息安全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34-01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国家电网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进而不断的研究智能变电站建设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而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要求其占地面积少、检修维护成本低,而且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数字化特点,进而能够实时的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而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有效的促进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完成。

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概念和系统分析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进而不断的降低变电站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用电资源。下面,就针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架构分析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其就逐渐发展成为了智能变电站。因此,智能变电站主要就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而建立的,进而再结合相应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以此来有效的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进而有效的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功能。其中,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高速的网络信息平台为一定的信息传输基础,进而自行的完成相应的信息采集、测量以及控制和保护等功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对用电量的控制和调节功能,进而不断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以此来有效的节约电能资源。而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主要可分为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因此,智能变电站的体系结构就具有分层分布式的特点。

1.2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分析

智能变电站可有效的对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而信息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运用,可有效的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进而不断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主要特征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互动化和整合资源等几大特征,进而不断的对电网的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处理,以此来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从而不断的降低电能资源。

2 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认识与了解,我们可更高效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保护电网所传输的数据。下面,就针对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2.1.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立一定的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以及不断的提升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应不断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而不断的增强电网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为了有效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体系,我们就应首先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进而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有效的降低资产存在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应不断的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进而当出现一定的信息安全事故时,我们可及时对其进行解决,

2.2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2.1 基本原则

智能变电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确保电网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不断的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可控性以及能控性,进而有效的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水平。因此,在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我们就应遵循相应的原则,即:遵循相应的信息系统安全登记保护制度,针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我们应进行安全区域的划分,以此来有效的对电网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

2.2.2 安全职责

在构建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不仅要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而且还应遵循一定的安全原则,进而才能有效的加强对电网的信息安全管理。因此,在构建相应的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时,我们应首先不断的落实网络与信息系统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进而制定相应的电力二次管理制度,以此来有效的对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进而不断的降低信息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此外,相应的业务应用部门还应不断的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进而当电网出现相应的事故时,可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运行,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进而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2.2.3 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此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因此,我们就应设置相应的防盗监控报警系统或安排专人进行值守,以此来有效的控制电网运行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有效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此外,为了有效的提高电网信息安全性,我们还应采取部署防火墙的措施,来加强对病毒的防范,进而不断的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此外,我们还可不断的深化信息内外网边界的安全防护,进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的隔离性能和效率。为了有效的增强电网信息的安全性,我们还可不断的加强信息内网远程接入边界的安全防护,进而不断的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3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不断的加强研究与分析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能以及有效的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系统分析,进而不断的构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体系,以此来有效的促进电网的可靠运行,从而不断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安全,以此来有效的满足越来越多人对电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社交商务智能;商务智能;合作博弈

一、绪论

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社会化商务智能(social BI)是指经由云技术的终端用户实现的对顾客业务分析报告和显示盘的创建、推介和分享,社会化商务智能使得基于用户生成的分析和基于专业人士的商业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二者实现协同发展。它是对传统商务智能(BI)所涉范围的拓展,将商务智能的决策支持功能延伸到企业视角,使得企业商务决策的来源、方法和标准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是更多企业决策能力的协同。Spotfire的市场总监Mark Lorion把社会化商务智能看作是“更为协作型的分析”。对于一个企业,它意味着跨企业协作时代的来临,即利用建立在核心商务智能工具上的商务智能功能在社会化程度上的 “互动”。直观上讲,社会化商务智能的价值在于扩大了信息来源的范围,优化了分析方法,使得商务决策更加合理有效。同时,它还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基于社会化商务智能背景下的企业必须调整自身行为,扩大企业网络,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二、文献回顾

Fei-Yue Wang et al(2007)认为社会信息学向社会智能的转移是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建模分析、提取人类社会动力学因素以及认为创立社会机构并产生可行的社会认知而形成的。James E. Powell(2011)收集了如何将社会化媒体整合到商务智能的分析之中,并对其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增加作了阐述。Lynn Wu(2013)则考察了社交网络效应对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作保障的影响,并将该用户间的效应关系分为两个独立方面,工具性关系和表达性关系。

在此,基于企业间协同的社会化商务智能把企业看作社交网络中的结点,联系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来传递客户信息和决策分析方法等,以此提升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然而,理性的企业个体更多地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而非集体利益,这就有可能在协同企业间产生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的结果。为此,分析不同企业间的策略是独具价值的。

三、社会化商务智能下的企业竞争行为分析

1、企业竞争行为的变革

社会化商务智能的作用在于提高企业间的协作,由这种协同效用而推动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然而,由于现实中的企业行为难以观测,往往只是等到个别企业采取不合作策略之后才能发觉其破坏行为。这对于合作次数有限的企业来说无疑造成了机会损失。由此,在社会化商务智能的环境下,企业间订立合理的信息披露标准和统一的考量标准,使得企业间的行为更加透明,信息更加对称。这样,就可以从技术角度上杜绝个别企业的毁约行为。

2、博弈分析

考量企业集团内企业间的行为普遍的是两个企业间的互动。更加实时透明的企业行为使得社会化商务智能背景下的企业行为由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见图1)。

示例图 1 两个企业时的策略性行动

情况(1)和(2)表示采用社会化商务智能前后,企业集团间的状况;参与者A和参与者B分别代表由社会化商务智能而互动起来的两类能力和规模均相同的企业或企业集团。C代表真实披露企业信息和检测手段;N则代表有意误报信息。支付矩阵中的支付值仅用于说明情况(策略(N,N)表示博弈回到采用社会化商务智能前的情况),不代表具体某些具体支付。

显然,从上述支付举证中可以看出,采用社会化商务智能后,两个企业集团间的状况转变为正和博弈,其最优结果由一个纳什均衡解(C,C)构成,即在采用社会化商务智能手段后,企业集团间的行为为双方都合作时,企业彼此均达到最优情况,形成双赢局面。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于社会化商务智能的分析探讨,论文前瞻性的对社会化商务智能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在社会化商务智能的背景下企业的策略,并得出结论,在社会化商务智能的大背景下,企业集团间的竞争行为由原先的零和博弈转变为正和博弈,合作有利于参与者双方。所以,“社交”产生的协同效应为企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利益增长点。而商务智能则使得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综合这两个方面,社会化商务智能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优化了企业间的行为,促使社会福利增加,最终提升了市场效率。

尽管论文为商务智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其中也不乏些许不足之处。一方面,对社会化商务智能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在分析中难以深入社会化商务智能的核心,量化社会化因素。另一方面,对于企业集团的策略行为分析及其分析模式没有很具有说服力的来源。而以上这些都可以成为论文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Ching-Yung Lin et al.SmallBlu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Expertise Search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J].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2009 (6).

[2] F. Wang.Social Computing: A Digital and Dynamical Integ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and Social Studies[J]. China Basic Science. 2005. vol. 7.

[3] Fei-Yue Wang.Carley, K.M,Daniel Zeng and Wenji Mao.Social Computing: From Social Informatics to Social Intelligence[J].Intelligent Systems, IEEE.2007(3).Volume: 22.

[4] James E. Powell.Q&A: Integrating Social Media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J].[2011(5)].http:///articles/2011/05/11/integrating-social-media-and-bi.aspx.

第4篇

关键词:知识服务;医学图书馆;智库;体系;定位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04-04

Abstract: Facing the era of informatization and reclamation, medical libraries should transform into a think tank providing knowledge service as the center. In this article, the orientation of building such think tank (medical library system)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service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ink tank, that is, resource orientation principle with the knowledge service as the connotation, service orientation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libraries, think tank mechanism orientation principl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study, with a purpose to promote the soft power of medical libraries, and remain competitivenes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ra.

Key words: knowledge service; medical libraries; think tank; system; orientation

S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知识信息逐渐向数字化形式转化,智库体系的融合加速了医学图书馆的转型。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体系定位,应遵从以知识服务为内涵的资源定位原则、结合医学图书馆特色的服务定位原则、学研兼顾的智库机制定位原则。从智库与医学图书馆的融合设计到整体体系的构建,对其体系的定位研究至关重要。

1 知识服务与图书馆智库

1.1 知识服务内涵及意义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随着知识管理概念的普及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针对用户对知识获取和利用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和创新的过程。知识服务的内涵十分广泛,一方面体现

作者简介:左红,馆员,研究方向为医院图书馆建设。 E-mail:

在信息资源的直接提供,以及挖掘大量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表现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以及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和知识网络,提供高效的知识服务保障。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即针对用户需求提供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目标驱动服务、个性化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诉求,促进图书馆服务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1.2 图书馆智库

智库型服务起源于美国。所谓智库,是指思想库、脑库、智囊团,最早是帮助决策者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和思想方法以处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1]。智库的参与决策特性决定了它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的重视。图书馆集合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行业专家,为智库的发展搭建了天然的优势平台。我国智库一般分为政府性质的官方智库、民间发起的研究型智库机构和设立在大学内部的研究智库中心,本文着重讨论医学图书馆智库。

基于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体系,是指医学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的整体系统。

2 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定位原则

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的定位原则包括资源、服务和机制3个维度。

2.1 以知识服务为内涵的资源定位原则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资源定位为满足医学专业知识的需要,建设面向公共卫生、医学知识、医疗医护、医学教育及日常健康知识的信息资源库。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对各类资源库进行高水平结构化与集中化的建设,最大程度满足医学图书馆的知识需求 [2]。此外,医学图书馆智库还要广泛吸纳学界尖端研究成果,积极与国内外相关组织展开互惠互利合作。医学图书馆智库系统的医学知识经过系统采集与转化、加工与存储,通过服务模块传递给用户,以便于用户有的放矢,快捷高效地解决难题。

2.2 结合医学图书馆特色的服务定位原则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服务往往贯穿于科研学习的整个过程,结合当前互联网、知识服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图书馆要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服务,以区别于传统的服务。医学知识的复杂性也要求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内容应具有知识性与多样化的特色定位。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方式要具有主动化与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帮助与指导用户。

2.3 学研兼顾的智库机制定位原则

机制定位主要指其组织构建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图书馆,应加强图书馆智库的管理,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效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医学图书馆智库的运行效率。广纳医学方面不同的专业人才,完善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构成,组建学研兼顾的图书馆智库体系。

3 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资源定位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用户对医学图书馆智库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的资源定位应包括知识服务,完善文献资源供应链;知识创新,充实数据库资源;知识管理,整合与提升知识信息3个方面。

3.1 知识服务,完善文献资源供应链

医学图书馆智库文献供应商的供应体系是影响资源采购、资源储备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医学图书馆智库需明确信息定位,在选择供应商方面,要认真审查,确保医学文献资源供应链的完整性[3]。形成以医学知识资源为核心的特色供应链,是构建完善的医学图书馆智库、满足用户需求智库体系的第一环节。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文献供应链中,可分为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两大类,又分别包括期刊、图书、电子资源。用户通过团购或单独订购的方式可获取智库提供的收费文献。此外,医学图书馆智库的免费资源可公开为用户提供阅览或下载服务。这样,用户通过付费或免费的方式,可以获取医学图书馆智库中有关医学知识、医疗医护、医学教育的知识内容。完善文献资源供应链,有利于保证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文献质量,方便图书馆文献的管理,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权威的知识信息。

3.2 知识创新,充实数据库资源

数据库是医学图书馆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基础,需要不断开发和补充。图书馆要利用技术对已存文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使其能够与互联网接轨。同时,还应进一步开发各种医学专题数据库,发挥医学图书馆的特色优势。例如中国人民医院图书馆(http://.cn),近年来加大了数字电子文献资源的采购力度,购买了诸如SDOS(ScienceDirectOnSite,荷兰Elsevier公司提供的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EMBAS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美国Medline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等中外文数据库多达40余种,还专门设置了数据库研究开发部门,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开展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研发,自主研制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MA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医学图书馆馆藏生物医学外文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药物使用指南》等一系列医学文献信息数据库,加强了医学文献资源的储备,丰富了该^的数据库资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医学类文献数据库,创造了国内领先的医学图书馆智库。

3.3 知识管理,整合与提升知识信息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作用在于对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信息文献进行有序化和整合化的分析处理,以一种更加完整和直观的形态呈现于用户面前,最快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增强信息资源的活性与利用价值。因此,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应加强分析资源、整合资源、提升信息价值的能力,以实现文献资源的流通与增值。

4 面向知识服务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服务定位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知识取向决定了其服务定位,图书馆应以知识为导向、发展特色馆藏文献,以用户需求为基础、采用灵活服务方式,以实际服务效果为标准,及时征求用户意见,获取反馈信息。

4.1 以知识为导向,发展特色馆藏文献

面向知识服务医学图书馆智库开展社会化、网络化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检索。在实现智库体系时,首先应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本馆特色的馆藏文献服务系统。不同高校、不同企业因信息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其侧重点。医学知识库是信息资源的储存,包含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内容。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例,它汇集了大量的生物医学文献信息,同时也对信息源进行了拓展延伸。类似CBM的知识库还有COCHRANCE协作网、美国Medline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等。因此,医学图书馆智库应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兼顾外部知识库与内部知识库,建立包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医学特色馆藏[4],使之达到知识系统性、检索便利性的目的。

4.2 以用户需求为基础,采用灵活服务方式

所谓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是指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应该根据用户对信息需求的特点,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个,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用户考虑,以满足用户要求作为终极服务目标。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方式应在网络化和远程化的服务体系中加以融合发展,以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开展网络读者服务、网络医学知识检索服务、网络医学知识咨询服务、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及远程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内容[5]。

4.3 以实际效果为依据,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体系的设计与规划最终是否呈现出应有的效果,还需在实践过程中对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搜集与分析,用户的满意度是衡量服务体系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医学院图书馆智库服务定位必须以实际效果为依据,通过认真调研分析用户在智库资源信息服务领域里的真实需求以及接受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而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具体操作流程可以简述为,医学图书馆首先将医学知识进行采集转化与加工储存,然后通过检索、借阅等服务提供给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设置用户反馈环节。用户对医学图书馆智库体验之后将意见或建议反馈给图书馆馆员,馆员将集中的问题进行统一处理或者生成新的服务,再次参与到信息服务的体系当中。由此形成一个开放式、循环式的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反馈信息机制在医学图书馆智库服务体系当中起着促进工作、改善系统的作用,是下一阶段工作调整的重要依据。

5 面向知识服务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机制定位

基于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要按照知识服务的要求,全面建设用户需求机制,以便符合知识服务的导向原则。还要广纳高水平的馆员,注重创新性团队的建设,组建科学的知识管理机制。要兼顾“学”与“研”,打造多重发展的医学图书馆智库机制。

5.1 从知识服务角度出发,分析用户需求

“知识服务、用户需求”并非一句口号,医学图书馆智库要将分析用户作为一个机制进行构建。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http://)十分重视用户分析机制,该图书馆定期分析目标读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近期的检索情况、借阅习惯和需求方向,掌握读者、用户的大致取向,为其提供特定的个性化服务,定期定时将用户有可能感兴趣的资源信息进行推送,真正实现“急人之所急”的服务理念。此外,分析用户需求机制还为医学图书馆智库的发展点亮了方向。医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对象不仅包含了医疗工作者,如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护士、卫生部门人员,还包括了医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等,通过分析各行业用户需求机制,可以有效地对不同需求者进行知识信息定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用户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为医学图书馆提出不同层面的意见及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积极对用户访问图书馆资源的详细情况进行搜集与分析,将不同人群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分类存放,简化检索程序,缩短了资源信息获取的时间,切实做到了从知识服务和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的个性化服务机制。

5.2 闹强夥⒄菇嵌瓤悸牵组建科学知识管理机制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管理机制,集中体现在对知识资源的管理。依据知识服务的理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采集与加工、存储与积累、传播与共享、使用与创新4个环节,每个环节按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即为科学的知识管理机制。结合医学图书馆智库特点,具体表现为医学知识的采集、转化、加工、存储、服务链性发展顺序。医学知识的采集是智库构建的起点,也是医学知识得以利用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医学图书馆智库的质量;医学知识的转化是指将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医学知识的加工是按照不同的要求和一定的方法程序,将获取的零散的、无序的资源信息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剔除和整理,使得医学图书馆智库中的资源信息条理化、准确化、规范化,使医学知识内容具有使用价值,便于下一步的储存与利用;医学知识的存储功能是指将医学知识进行科学有序的存放、保管,方便用户的检索和阅览;医学知识的服务即知识管理机制的最后一步,是将医学知识传递给用户,使其得到使用。

5.3 从学研兼顾角度构建,吸收高素质人才

医学图书馆智库的机制定位在于多学科的交叉和多维度的决策。因此,图书馆智库构建不仅要对日常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还要外延至科研领域。例如,遵义医学院图书馆智库(http:/// tsgcms/index.php),遵循边建设边培养的机制定位,在专业医学知识学科信息资源和咨询服务复合效应下,构建了图书馆服务能力共生机制和高素质人员培养模型。遵义医学院图书馆设立了研究骨干创新团队,兼顾“学”与“研”,既考虑眼前目标,又注重长远发展,广泛吸收高素质人才,丰富图书馆科研团队。此外,医学图书馆内还应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前沿的医学动态进行了解和分析,定期将医学研究项目进行汇报、交流讨论,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者的业务技能。

6 结语

面向知识服务的医学图书馆智库并不是简单的为科、教、研献计献策,而是资源定位、服务定位、机制定位三大部分的综合体系。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主动向资源化转型,构建智库服务体系,提升医学图书馆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徐晓虎,陈圻.智库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12(7): 63-68.

[2] 付佳.泛在知识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5):72-74,78.

[3] 周慧.医学院校图书馆向地方医院开展智库服务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4):75-78.

[4] 夏旭,孙懿斌,张草贤.医学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31(6):326-339.

[5] 武咏斐.医学图书馆延伸服务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5): 103-105.

第5篇

关键词: 智慧课堂;大数据分析;结构性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12-04

从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慧教室,到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智慧学习,以及基于云计算和网络技术搭建的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增强了课堂互动交流,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大数据时代,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动态学习评价,建立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为现代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智慧课堂的定义

目前对智慧课堂的定义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智慧”的语义学上定义,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另一类是从信息化视角定义的。本文的定义是基于后者。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从早期的辅助手段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传统课堂向信息化、智能化课堂发展,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目前基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课堂概念的定义有三种。一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感知特点。二是基于电子书包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化”智能终端特点。三是基于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应用特点。

这里我们结合实际开发应用,提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概念。即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的主要特点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运用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技术和教学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创新价值。主要特点有:

①基于数据的课堂:一切靠数据说话,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准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

②高效互动的课堂: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化,能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

③动态开放的课堂:借助于新兴信息技术及各种智能终端,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实现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让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

④合作探究的课堂: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小组合作进行实时的数字化评价和及时的反馈。

⑤个性化学习的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⑥教学机智的课堂:教师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进程,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智慧课堂的信息化环境

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为此,需要构建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端”应用的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的总体架构包括三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

①微云服务器:提供本地网络、存储和计算服务,可以方便、直接地将即时录制的当堂课程进行本地化存储;构建无线局域网,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在无需互联网的状态下,实现任意点对点的通讯与交互,节省大量互联网资源的占用;当连接互联网时,可以实现教室的跨越空间的直播。

②端应用工具: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实现微课制作、授课、交流和评价工具,导入PPT并实现动画及视频的插入,电子白板式任意书写,实现任务、批改作业、解答问答等。学生端可以接收并管理任务(作业),直接完成作业,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③云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支撑平台、资源服务、教学服务等,如构建完整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数据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支持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综合应用。

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为“3+10”模式,即由3个阶段和10个环节组成。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1.课前环节

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学生作业成绩分析,精确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推送微课或富媒体预习及检测的内容。

预习测评: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内容,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并可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记录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和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反馈的情况,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优化教学方案设计。

2.课中环节

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测评练习和创设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程,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

探究学习: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探究、游戏教学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实时测评: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后,教师将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学生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教师进行实时诊断和反馈。

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实时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难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3.课后环节

课后作业:教师利用平台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

微课辅导:教师依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结合批改作业,录制、讲解微课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反思评价: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或论坛上感想与疑问,与教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进行反思评价。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实例

我们研究与开发的“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已经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进行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1月10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办的“蚌埠首届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蚌埠二中举行,来自安徽、上海、江苏、深圳、武汉等省市的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前来观摩6节课,《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这次观摩活动。在观摩会上,蚌埠第二实验学校基于“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一堂教学实践课“认识三角形”。该堂课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课前学习微课;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金字塔闯关”的游戏情境,并进行实时测评和资源推送,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

1.观摩课名称

认识三角形。

2.课程描述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

3.教学目标

①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③体验并掌握自主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模式

(1)课前环节

发放资源:在微课平台发放学习资源,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并完成教师在作业平台发放的作业包。

微课学习内容:①三角形的基本特征;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课中环节

集体分享:利用平台观看学生作业平台中的“生活中的三角形”。

游戏教学:利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与同学合作探究,巩固深化学习内容。

①自主创造。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创造一个三角形,或与同学合作,创造一个三角形拍照并上传。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②分组探究。小组合作,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写出所有选法。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学生上传的数据记录,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③自主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平台中的测评练习。教师借助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实时反馈图,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④巩固练习。依据所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把20厘米长的吸管截成3段,每段长是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思考:最长的一条边最多是多少厘米?)和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操作。

(3)课后环节

总结讨论,教师提出课后任务: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5.效果评价

这是一节充分展示“智慧课堂”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教师在没有“刻意”应用“技术”的痕迹下,以极其自然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小组协作以及“云+端”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一系列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是一节形式与内容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高效课堂,充分展现了教师基于动态信息反馈的教学机智。

参考文献:

[1]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中学版,2014(4).

[2]林利尧.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

第6篇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通信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237-01

信息系统指的是通过对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以及利用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种通信以及信息组成的系统。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或者其余的电子设备以达到对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处理以及显示等功能,能够实现无人化处理,从而大大降低用户的工作压力。对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比如信息以及知识处理的数学原理、复杂的算法设计原理、并行处理的算法以及原理、生物以及量子计算等全新的计算模式、机器学习理论、神经网络以及生物信息处理等。以运用互联网为基本背景的各种领域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比如:处理大规模的文本、检索并处理图像视频等信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知识集成、提炼以及升华等。此外还包括对各种商务以及金融活动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比如电子商务、政务以及金融活动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智能化信息技术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运用,从而不断提升信息处理技术的经济以及社会效应。

最近几年以来,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充分发挥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自身优势是该行业发展的方向,而目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为综合性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平台等。比如:智能化的机器人系统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的程度;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的传感数据及其特征的相互补充,同时利用多重模型的决策融合以便增强决策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计算机的图象以及视觉处理技术是通过摄像头所获取的图象达到对目标进行检测与辨识以及避开障碍物等;最终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加以表达、对相关的决策加以推理、对故障进行诊断等各种基本功能。

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将会有十分广泛的的应用前景,除了能够在军事、医疗以及工业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之外,还可以应用在其它领域,比如:在防治灾害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该技术使得图像监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充分运用图象分析技术从而达到对有关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如:人的脸部、指纹等)、各种非法的入侵物以及火焰等进行有效辨识,进而运用于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安保中的门禁、辨识身份以及防火防盗等各个方面。

通过运用遥感图象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从而实现对森林火灾以及洪灾进行有效监测和预报等工作。在农业领域,数据挖掘以及专家系统等相关技术将有效运用于农作物中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的选择、预防与治疗病虫害等方面,同时还可以运用于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估计等。在电子商务领域,该技术将有效运用在对于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大型超市的货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于电子商务中各种个性化的购物进行分析与预测等。

在保险与金融业领域,数据挖掘以及专家系统技术将有效运用于对外汇以及期货、股市进行分析、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评估、设计保险产品等方面。在生活过程中用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也是十分广泛。比如:各种智能卡、手机、空调、电饭煲等,汽车智能报警系统等等。机器人可以分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两种类型。定理证明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证明定理或者数学猜想,比如最非常著名四色定理的证明。

模式辨识,关键的是图形以及语言的辨识,比如刑侦学中的识别指纹、辨识手写汉字、语音的辨识等都是模式辨识的运用实例。专家系统是一种可以模仿专家的思想、知识以及经验等,取代专家实施判断以及推理工作,并且做出最终决策的人工智能化的软件,目前已经有医疗专家系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的运用价值:

(1)互联网是由很多台服务器以及路由器所构成的,其中路由器的功能是为各自数据的通道进行选择并且进行传送,假如通过智能化的网络技术的路由器能够进行有效协作,从而对传输数据最理想的路径分析出来,有效避免网络的堵塞。

(2)取代我们的部分脑力劳动。

(3)辨识文字、语音与图像、语音的合成工作、机器的翻译和理解自然语言等相关技术已得到广发应用。

(4)由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愈来愈快、存储容量愈来愈大、价格愈来愈低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理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突破,很多以往难以实现的功能现在已经可以实现。

当前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存在两种趋势:第一,朝着大规模以及多介质的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第二,和人工智能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计算机系统处理信息方面能够更加智能化。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比较先进的交叉学科,其最终的目标是处理十分繁杂而大量的信息,对于全新的、前沿的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将会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获得更好地运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了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它不但具有理论价值,并且对于我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智力资本;自愿披露;内容分析法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与智力资本相关的信息,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也是其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关键所在。Lev and Zarowin (1999)通过分析会计数据和市场价值的相关性,证明过去20年来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已经降低。普华永道2001年进行的一系列调查发现,在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中,只有三种属于财务信息(现金流、利润、毛利率),剩下的七种信息中有两种源于内部数据(战略方向和竞争格局),余下的五种均是无形的信息,包括市场增长、管理团队的素质、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拓展;投资者认为中等重要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类:顾客(分销渠道、品牌、客户周转率)、雇员(智力资本、雇员保留率和每名雇员的收入)和创新(新产品收入、新产品的成功率、研发支出和产品开发周期)。这些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重要的信息几乎都属于智力资本,然而多数没有被管理层披露,因而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的自愿披露行为,对于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自愿披露程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会计界致力于研究外部报告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Healey and Palepu, 2001)。Botosan(1997)发现提高信息披露程度能降低资本成本;Sengupta(1998)证明提高披露能降低债务成本;Healey et al. (1999)则发现提高披露能增加每股业绩,但与当期及预期盈余无关;Gelb and Zarowin (2000)发现披露水平高的公司,其股价与未来收益的相关性越高。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许多国家呼吁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程度,丹麦还编制了专门的智力资本披露指南。基于智力资本开发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批先驱企业率先开始对智力资本报告的探索,首开先河的是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公司——斯堪迪亚(Skandia),他们于1994年设计了导航仪模型,系统化地解释了智力资本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1997年,丹麦组织一批企业从事智力资本开发,这些企业陆续公布了智力资本报告,随后亚洲、欧洲、中东地区的一些企业在智力资本披露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国对智力资本披露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最后几年,起步较晚,大部分停留在介绍国外的报告模式,并提出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式。其研究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在传统的财务报告中增加与智力资本有关的账户并在表内披露,非财务信息在表外披露(谭劲松,2001;梁莱歆、官小春,2004);另一种是单独编制智力资本报告,如徐程兴(2003)提出的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主表和附表及报表附注所组成的报告框架。张炳发、万威武(2004)提出的企业知识资本报告,从知识资本投资、知识资本积累和知识资本绩效三大方面对企业的智力资本进行报告。对智力资本披露的实践研究涉及较少,张丹(2008)以中国社科院公司治理中心评出的2006年度上市公司100强中在A股上市的49家企业2001年至2005年的226份年度报告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有关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客户资本等构成的智力资本披露内容已经存在,且披露内容逐年增加;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对市价影响显著;智力资本披露具有行业差异。冉秋红等(2007)对我国2005年223家上市公司年报公开披露的非货币计量智力资本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对以货币计量的智力资本信息进行估算,实证结果表明,智力资本对组织经营绩效产生了积极的、正向的影响,以货币计量的智力资本信息对资本市场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非货币计量的智力资本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未得到明显体现,同时,这些发现存在行业差异。

然而,由于智力资本披露程度的度量采用内容分析法,其重现性比较差,因而很有必要扩大样本容量,对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披露状况进行持续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公司智力资本披露的特征,为我国建立智力资本披露指南、有效指导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披露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2007年规模居前的100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为样本,选择了可以减少规模效应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已有文献指出,智力资本披露程度与公司规模相关(Bozzolan et al.,2006;张丹,2008)。虽然Striukova et al.(2008)的实证结果指出,年度报告并不是研究智力资本披露程度最好的载体,然而大部分文献还是选择年报为分析样本(Abeysekera and Guthrie,2005;Bozzolan et al.,2006;Guthrie et al.,2007),而且除了年报外,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其他信息如网络信息、新闻发布会等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分析样本公司的年度报告。样本公司所属行业如表1所示,主要行业的划分依据CSRC的行业分类。

(二)智力资本披露程度的度量

由于年报中的智力资本信息多为文字和图表形式,为了辨别和比较不同企业披露的智力资本信息,目前已有的大部分文献均采用内容分析法(Beattie and Thomson, 2007; Guthrie and Abeysekera, 2006; Guthrie and Petty, 2000; Guthrie et al., 2004)。然而此方法近年来颇受批评,譬如Beattie and Thomson(2007)认为,由于没有提供详细的编码规则,智力资本要素的概念边界不清,读者很难判断智力资本要素的类别。因此本文将详细论述智力资本的分类以及各要素的涵义、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计量方法。

1.智力资本分类及要素的涵义

虽然目前没有公认的智力资本定义,智力资本报告的形式也各式各样,但包含的内容是相似的,主要是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即“H-S-C”结构。Guthrie and Petty(2000)提出三类24要素的智力资本披露框架,人力资本包含6要素,即Know-how、教育、职业资格、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与工作相关的能力、创新精神;组织资本包含9要素,即版权、专利、商标、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信息系统、网络系统、财务关系;顾客资本包含9要素,即品牌、客户、顾客满意度、企业声誉、分销渠道、业务合作、许可合约、有利的契约、特许权合约。此框架被Brennan(2001)和April et al.(2003)所采用。Bozzolan et al.(2003)删减掉管理哲学、财务关系和创新精神三个要素,加入研究项目要素后形成22要素的分析框架。Abeysekera and Guthrie(2005)对智力资本要素进一步优化,并对各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基于该结构,同时考虑我国目前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以及年报的内容结构,笔者将企业智力资本类别即要素结构设置为3类17个要素。

(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的总和,包括培训与发展、创新精神、雇员安全、雇员关系、雇员福利以及雇员状况6个要素。培训与发展指Know-how、职业资格和培训;创新精神指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雇员安全指企业采取的安全措施、安全认证等;雇员关系指工会举办活动、雇员参与社会活动;雇员福利指雇员和管理层的报酬、雇员福利、雇员持股计划;雇员状况包括雇员人数、专业构成、教育水平、专家资历、雇员年龄以及人事变动等。

(2)组织资本。组织资本是企业的基本构架,是将人力资本组织起来的机制和流程,包括智力资产、管理过程、信息和网络系统、企业文化、财务关系、研发6个要素。智力资本包括版权、商标和专利;管理过程指管理方法与运作过程;信息和网络系统是保障智力资本有效运转的技术保障,主要指公司的信息系统,譬如内联网、信息密集度、资讯科技能力等;企业文化是公司全体员工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财务关系是指企业与投资者、银行以及其他融资者的关系;研发是指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而进行的研究。

(3)顾客资本。顾客资本包括品牌与公司形象、顾客忠诚度、业务合作、分销渠道以及市场份额5个要素。品牌与公司形象包括品牌、质量标准和公司美誉;顾客忠诚度包括顾客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客户拥有量、客户保持、客户服务等;业务合作包括商业合作、许可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分销渠道包括销售、零售、经销权和网络等;市场份额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

2.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程度的度量方法

依据前人的研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度量公司的智力资本信息自愿披露程度。内容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披露的次数或频率越高,表明该问题越重要。一些文献根据相关字词、短语、句子、段落的长度来计量要素披露的次数,而一些文献仅仅只计量字词出现的次数,不论其长度(Beattie and Thomson,2007)。如果限制年度报告的篇幅,那么要素所占的长度越大,则该要素越重要,如果年报没有篇幅限制,由于没有额外成本,增加要素披露的长度可能并不能提供额外信息。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没有篇幅限制,报告长度参差不齐,长的超过200页,短的不到100页,因此本文选择只计数、不计长度的方法来度量智力资本披露的程度。参照Bozzolan et al.(2003)的计数法,本文选择段落作为分析单位来计量智力资本要素自愿披露的次数,判断的依据主要是段落的意思,而不仅仅是特定的词汇。如果智力资本信息框架中的任一要素在某段被披露,则该要素披露记数1,如果没有披露,则记数0,如果某要素信息在年报中重复披露,则仅记录一次。年报分析完后进行分类汇总,即可得该公司智力资本信息中每一种类每一要素的自愿披露程度。

在度量每一上市公司年报智力资本自愿披露程度之前,必须认真研读年报,确认并计数与智力资本要素涵义相符的内容。为了提高该过程的可信度,本文作者之一和一名研究生通读10份年报样本,分别独立计量各样本公司的智力资本披露程度,然后将两份计分表进行比较讨论,经过几番讨论后,两名计分者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直至达成一致。两名评分者再分别独立对余下的90份年报进行评分,若评分结果一致,则计分过程结束,若不一致,则继续讨论,直至达成一致。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对智力资本要素自愿披露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列示了年报中智力资本要素自愿披露频次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样本公司年报智力资本自愿披露的频次在2-55之间,均值为22.98,标准差为14.419,说明样本公司年报智力资本信息自愿披露的程度较低(英国为42.5,意大利为46.33,见Bozzolan et al.,2003),公司之间的差别比较大,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信息披露程度不高的环境相符。也可能是因为我国缺乏智力资本,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底颁布的“国家财富报告”,美国的无形资产是中国的99倍,这是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财富差距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致力于向知识经济转型,但是由于法制不健全,尤其是知识产权法的执行力度不够,效果并不明显。智力资本的三元素中,组织资本自愿披露的频率最高,均值达14.64;其次是顾客资本,均值为6.14;最后是人力资本,均值仅为2.2。这与Xiao(2008)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与其他国家譬如英国和意大利(Bozzolan et al.,2003)、斯里兰卡(Abeysekera and Guthrie,2005)的研究结论不同,上述国家披露程度最高的是顾客资本信息,其次是结构资本信息。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尤其强调智力资本的管理过程,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和积累不太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核心,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价值驱动器,我国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培育人力资本,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管理。另外上市公司组织资本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披露次数的标准差分别为5.595和2.688,说明各公司的信息披露差别非常大。在组织资本的信息披露中,管理过程披露最多,均值高达10.38,说明上市公司强调如何管理智力资本,突出管理层的管理意图和能力。在顾客资本的信息披露中,品牌及公司形象的披露频次较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越来越注重品牌的培育,通过品牌培育、公司形象塑造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长期竞争优势。雇员福利是人力资本信息中披露程度最高的要素,通过披露员工福利计划,吸引并留住拔尖人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智力资本要素自愿披露行业差异的比较分析

使用表1中的行业分类作为调查智力资本要素披露行业差异的依据,由于“造纸和印刷业”只有一个企业,因此去掉该行业,对余下的13个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业的智力资本披露程度最高;其次是电子行业,这两个行业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很高,其对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掌握和应用将决定经营的成败;披露程度最低的行业是“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行业属于传统行业,竞争不是很激烈,主要靠规模获取竞争优势。人力资本信息披露程度最高的是“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其次是采掘业,这些行业工作条件较差,企业越来越关注雇员的安全健康及培训,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他行业对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程度都较低,相差不大。组织资本信息披露程度最高的是信息技术业;其次是建筑业和电子行业;披露程度最低的是“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顾客资本信息披露程度最高的是信息技术业,关注与外界建立关系,重视顾客忠诚度的培育,与顾客和供应商合作,最低的是“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五、研究结论

本文在构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三元素的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我国规模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披露程度,结果表明:

1. 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自愿披露的程度不仅比较低,而且相互之间差别比较大;在智力资本披露框架的三元素中,组织资本信息的披露程度最高,其次是顾客资本信息,最后是人力资本信息。

2. 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自愿披露程度行业间的差异比较明显,信息技术及电子等高科技行业公司的披露程度较高,而电力、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行业的披露程度较低。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智能化现状

(一)电子商务档案管理流程

借助于数字信息以及存储介质可以将电子商务档案完成,而在进行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直接做到手动进行关于电子商务档案的操作或者是管理的,这个时候,计算机系统就是最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化的深入,当电子商务档案其信息是存储在不一样的储存介质上时,对于其中的信息规范与格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网络服务商而导致的传输协议或者网络链接方式的差异,同样会让其储存形式、数字化程度以及计算机功能都不一样,这些情况的存在让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变得复杂起来。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和过去的纸质档案信息存在很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其未被单一的数字,或者文字信息局限,并且可以让信息得到系统的、全方位的存储。无论是图像信息还是音频视频之类的音像信息,都是可以用合适的形式在文件当中进行完整记录的。在查找读取信息的时候,这要打开文件夹就可以完成,并且可以记录得更加详细与真实。

(二)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缺陷

电子档案并不会受到时间或者是地点的限制就能够做到查找信息或者是信息共享,并且和纸质档案对于保存的环境与条件要求高不一样,电子档案其在进行保存的时候主要是对防磁性以及温湿度要求高,但是其保存所需空间并不大。只不过,在对电子商务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关于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存在复杂性,也就让其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有难度。这是因为很多负责电子文件档案处理的工作人员其在工作的时候,受到关于纸质档案管理思想的影响,对于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意识不够高。或者是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并没有主动关注关于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还有可能是工作人员其本身的技术不足,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操作并不熟练,既无法对电子文件在归档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正确处理,也没有办法做好点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

对于档案而言,其原始记录性是很重要的属性,并且体现在了档案的内容与形式上,正是因为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它才拥有法律凭证的作用。电子商务档案属于电子文件,它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是相对对立的,而其内容很容易被改动,固有形式会有所变化,也就会影响到其原始记录性。和纸质档案不同,电子档案不但容易被篡改,且篡改之后还可以不留下痕迹,因而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容易造成一些问题。电子文件本身还存在虚拟性,那么关于原件的界定就会很困难。即使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数字签署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要在电子文件上进行盖章或者签名也并不存在可行性,那么在对电子文件进行真伪鉴别的时候也就会变得艰难。正因如此,在讨论电子商务档案其原始记录性的时候,必须有全新的概念才行。

在电子文件越来越多的现在,对于文件原始顺序的来源原则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想要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尊重其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能够更好的从行政管理与法律责任的角度去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问题进行处理。在实际使用当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电子文件的随时复制,又再对其信息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这么一来,电子文件原有的顺序就很容易被打乱。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当电子文件在运转期间,要把握好它的原始性并不容易,而在进行文件整理的时候,关于文件原始联系的说明不可或缺。要让来源原则变得更加丰富,也可以以所有生命周期当中的文件其组合变化以及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作为基础与依据。只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电子文件来源的明确判定要求比较高,不单单是将档案与文件维护好,在进行整理时要根据原始顺序来进行。

二、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存储智能化

1.借助智能存储设备 电子商务档案在进行信息保存的时候需要借助于电脑、服务器和相关的移动存储设备等,而在对电子档案文件进行访问的时候也离不开这些设备的支持。电子商务其发展方向在于信息提取的及时性、便利性,以及不受到时间地点等的约束与限制,能够达到随时获取档案信息的标准。对于将来的智能化存储设备来说,这是基本的要求,对电子档案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个特征也在于电子档案存放之后的提取方式的转变。当智能化信息存储在进行输出的时候,应该是能够对不同的智能化设备都支持的,而且对于拥有权限的智能化设备还应该给与其关于电子档案信息的编辑、备份、安全管理等特别操作的权利,这也是为了让档案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2.存储设备智能化管理 未来信息储存的发展方向就在于信息存储智能化,这种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让存储和管理结合在了一起,也让计算机系统、工作模式以及连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将一些不必要的行为省略了,还可以让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其安全以及实时访问得到保证。实际上,电子商务档案存储的智能化是由计算机系统当中的软件与硬件来进行决定的,而所谓智能化存储就需要让计算机其部分的运算以及控制功能可以下放到存储设备当中,让存储设备不只是能够进行数据存储,还可以拥有一定的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借助于智能存储技术,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可以获得更多效益,不但可以让人工操作得带减少,也能够让过去对于档案管理所需空间得到节约,更能够缩短时间以及让运输、仓储相关费用得到节约。智能化存储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存储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控与调整工作,从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潜在隐患,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让数据存储的安全与持续得到保证,也让电子商务档案存储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二)信息检索智能化

1.智能检索 对于诸多档案信息而言,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只是其中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才出现的。通常情况下,对于档案信息的检索主要发展在于自然检索、手动检索、计算机辅助检索以及计算机智能检索,对于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其检索来说,也是类似的。计算机的智能技术不断带动着电子商务档案学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而面对拥有各式各样信息存储方式的电子商务档案,因为其信息内容可能包含文字、数字、图片、图像、声音等,还可能有加密信息与不加密信息的区别以及本地存储与其他存储等情况,关于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有关的智能检索就拥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对于智能检索而言,其基础就在于文献以及检索词的相关度,并且对文献重要性进行综合考察作为指标,再对检索的结果进行排序,从而让检索效率得到提升。

2.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智能检索结果排序的时候,相关性与重要性都是需要考虑的,而相关系选择各个字段其加权混合索引能够分析得更加准确,而重要性则是与文献来源权威性有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检索结果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也让检索的效率得到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速也让其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特征,而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其全球性、信息管理系统的分布性、交易语言复杂性以及交易方式多样性等特点越来越显著。这样的事情势必导致过去的档案信息检索工具无法让用户需求得到满足,而智能检索工具开发的必然性与必须性也得到了凸显。

3.推理化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拥有技术支撑。计算机推理思想对于档案管理其智能化的应用,可以让档案管理其检索系统做到对于基于模式识别以及物景分析的图形图像检索系统,也更有利于档案信息搜索工具借助于别的基础理论实现更智能的模式开发。

(三)档案应用智能化

1.客户管理智能化管理 电子商务档案其应用智能化,首先在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对于电子商务档案而言,客户档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档案也相当于是让商家客户之间有了新的交流方式,那么企业的管理者在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变化思维方式。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让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得到加强,也让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得到提升,更能够让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得到提升,这同样需要加强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开发以及应用。

2.商情智能化预测 智能化的商情预测,是电子商务档案应用智能化的另一个重点。客户数据庞大,而企业的营销信息、销售信息以及服务信息也非常多,只有高度商业智能的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才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于它们的分析与管理。智能化的商情预测系统,借助于数据挖掘思想以及数据仓库的管理技巧,一对一的营销策略、以及个性化的售后服务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可以使得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让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空间得到拓展与提升。

3.商业数据智能分析 商业价值的实践以及商业需求的满足,只是智能化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的部分效用,关于对于市场以及客户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让企业的商业流程重新进行塑造,更是让企业管理者拥有更加智能化决策分析工具的重要方式。智能化的营销策划,需要利用到智能化营销策划其管理系统,而企业借助于此可以对产品以及市场信息做到全面分析,对高效的营销计划进行制定,而销售与服务指标应该切实可行,从而让企业管理得到优化。

结语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档案的发展,而关于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其智能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相比于纸质档案管理,电子商务管理更加复杂,不但包含文字图像信息还包括声音视频等数据资料。对于电子商务档案的智能化管理,需要来自于企业的多方面配合,而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时代 人工智能 应用研究

当前,世界已全面进入以大数据共享、信息爆炸为特点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富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成为了人们青睐和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凝聚高端技术的超值网络服务,在增强互联网安全性、提高网络操作自动化等方面意义重大。现阶段,已有更多行业领域的用户在应用人工智能,体验这一技术所带来的新生活。

1 人工智能简述

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综合类前沿学科,交叉云集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方法论、信息论、神经生物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知识,主要用来研究机器在思考、学习、规划等行为的拟人态进化,使之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有超过60载岁月,其成就在整个历程中熠熠生辉,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超越。人工智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革:第一阶段是以人工智能驱动机器设备,代替或辅助人类思考并解答难题;第二阶段是研发智能机器人,处理不同系统及环境信息的交互工作,如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工作;第三阶段的代表成果就是数据挖掘系统,可实现海量模糊信息采集与分析,可视化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2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代表成就

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源于人类开展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也不例外,发展至今已经为解决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众多技术应用。目前,人工智能在下列应用领域中取得了代表性成就:

2.1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其实是由庞大的程序组编写完成的数据系统,广泛积累不同专业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均可事先归纳分析,可按具体模式表示,从而帮助用户凭借领域专家的固有知识进行推理解决问题。专家系统可系统化分析输入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推理,提出建O性的决策建议,相当于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

2.2 数据库智能检索

人工智能想要做到全面模拟人类思维和动作,需要建设强大的数据库资源,便于及时开展智能检索。数据库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展,存储了海量专业学科知识,也称之为知识库系统,一旦有用户需要查阅解决该学科的专业问题,都可通过智能检索功能实现快速精准地检索。

2.3 程序自动设计

自动化的程序设计就是借助更高规格高标准的程序设计系统来完成指定功能的程序设计,该系统需要用户输入所设计程序的需求目标,并对整个流程和架构有更为高级的描述,系统就能自动组织对应程序完成设计。高度自动化的程序设计编写方式,也展现了人工智能系统的思考、学习、修正自身缺陷的拟人态功能。

2.4 目标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顾名思义正是为识别不同物体的特征是否匹配目标对象而具备的功能。现代计算机加强了模式识别系统功能,能够提高机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能力,不断接受外界信息,对所处环境的特征进行识别,加强概念理解。当前,目标模式识别已由二维向三维层面升级,为研究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远不止上述这些,还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图像处理(machine vision)、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自然信息博弈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不同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例

目前,众多企业为求发展,与内部运营管理中加强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聚力解决各项问题,为企业赢得了经济效益,推动着社会发展。

3.1 企业管理应用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需要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灵活运用工智能应用平台加强对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智能软件的开发工作,借助灵活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企业实施科学决策。

3.2 水利管理应用

人工智能能够在水情控制与洪灾预报中发挥作用。如可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技术,模拟汛期的最大洪峰与洪水总量,研究更有针对性的抗洪模型,提高了洪灾预报精度和汛期准度,有效发挥防洪降灾、拦洪储水的重要作用。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够分析大江大河的复杂地质与环境系统,对治理河流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3.3 建筑行业应用

目前,建筑行业的用地规划、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等内容都在应用人工智能。已有企业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发明了结构节点探伤法,可查探建筑结构损伤度;也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不断强化正反向混合推理的理论思想,查明城市污水处理管网故障;可构建用于分析建筑工程性能效益的系统,加强建设项目性能效益预测和实际效益分析。

3.4 机械行业应用

人工智能同样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机械行业技术中的重头戏。如:人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设计出土方工程的机械调度的优化方案;多个工程都可搭建含多目标的寻优函数模型。许多大型机械装置,都配置了人工智能操作平台,可提高安全风险监控水平,增强机械操作自动化,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

3.5 商品销售预测应用

人工智能的各种函数模型或优化算法,可在商品销售金额的预测中发挥巨大作用。如:在计算机中输入不同商品某一时间段的销售额,形成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各种影响因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不断放大自分布处理、自组织学习、自适应与自容错等特性,体现强大的预测功能。

当然,人工智能还广泛应用到电子网络技术应用、企业财务管理、航班信息查询、教学服务、心理咨询公路建设、焊接制造、等众多方面,为更多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会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而实现更多的应用。人们应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探究,从而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承.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探讨[J].信息通信,2016(03):180-181.

[2]韩晔彤.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J].电子制作,2016(12):95-95.

[3]王宇飞,孙欣.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6(05):115-117.

作者简介

李君,男,江西省上饶市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主要从事教学软件管理类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254-02

近年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技术有机融合了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高效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任务。开展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及运用状况,并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1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1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产生

早在1930年就产生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然而因为运算功能强大的工具,致使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功能无法得到全面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研发出多种智能信息处理产品,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针对当前医学领域中的GT机而言,该机器充分运用了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优势[1];同时美国科学家J. W.Coolev领导多位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先进的FFT算法,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随后硬件电路就借助FFT算法对智能监测仪器进行开发研究,推出多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设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2]。科学技术的实时发展使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也不断更新,科技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

1.2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的发展

信息处理技术顺应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更新了传统的发展理论及方式,在研究领域方面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构建出全新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在信息处理技术最初发展阶段,线性、最小相位及因果等系统是几大关键研究内容,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转向非最小相位、非因果和非线性等研究领域,能够结合信息的变化开展针对性的处理工作。能够处理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信息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最显著的特征,能够使其转变为可靠和确定的信息。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在确定性较差的信息内获取相对精确的结果,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充分的利用,显著改善了信息的整体利用率。

构建具有良好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开展智能化信息技术研究的根本目标,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主要借助不同算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利用,最终达到智能化管控的效果。由此得知,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主要研究内容为:1)环境、机器同人的彼此智能化交互协作。该技术能够对语音或文字开展自动识别研究,并尝试理解自然语言,对图像、视觉信息进行自主化的加工和处理,确保环境、机器同人三者能够实现信息的互动沟通、交流[3];2)将有价值、有效信息从数据库内进行提取,并总结基本规律。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根本研究内容为机器学习及简约数据,需要借助已经掌握的模式识别理论、知识,针对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处理,通过可阅读的方式将信息呈献给决策人员,便于制定出科学的决策。也能够自动化的学习多种数据,进而进行数据的评价和分类处理工作,对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3)合理规划和优化智能系统,发挥系统的协作、决策功能。应对计算机决策系统、辅助规划系统进行构建,参考优化指标改善社会及经济效益。还应对系统建模内容进行探究,对智能决策、规划、体系协作的基础理论和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2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理论及方法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涵盖多个研究领域,融合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涉及多个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综合当前的研究及发展情况,可以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归为以下几类:

2.1模糊理论

若需要对无法确定对现象进行探究和分析,就必须要借助模糊理论来实现。由于事物本身拥有不确定的特性,同数学理论下的二元性原则没有直接关系,属于对象差异的中间过渡状态,无法进行准确的划分,从而不能明确对象类型。模糊系统具有模糊性特征,能够结合模糊理论发挥模糊信息处理功能,是一种动态化的模型。一般在模糊系统内,输入、输出彼此对应,能够将其视为连续函数的通用逼近器,主要包括模糊推理机、反模糊化器、模糊产生器及模糊规则库[4]。建立在神经网络、模糊系统之上的模糊神经网络,有效整合了模糊系统机理、神经网络,将二者的优势进行了整合,同时也融合了多种理论,包括动力学、逻辑计算、处理方式及语言等。模糊神经网络不仅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识别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还拥有良好的模糊信息处理性能。在普通神经网络内,对模糊输入信号、权值进行添加是模糊神经网络的核心所在,在优势互补的原理下,能够使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优势和功能充分展示出来,同时也弥补了二者各自的弊端和不足。构建的模糊神经网络使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发展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层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通信;IEC61850,贝叶斯网络

1、引言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的稳定、可靠、安全、信息交互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变电站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网未来的发展需求。因此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是日后变电站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2、智能化变电站的特点

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1、一次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内将原有的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使用电子式或光电式互感器替代,它优点是可以向外提供数字式光纤以太网接口,通过与站内可向外进行数字通信的智能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相连,实现一次设备数字化的要求。

2、二次设备网络化。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与传统变电站信息传输以电缆为媒介不同,它加装了对外光纤网络通信接口,基于光纤以太网实现的二次信号的传输。

3、通信网络系统实现IEC61850标准化。以往传统变电站中由于不同厂家标准不同,因而不同设备的信息描述和网络通信协议标准存在差异,这就导致了设备间信号互操作性差、识别困难。而智能化变电站全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均采用国际IEC61850标准,保证了智能化变电站站内设备可以实现互操作性。

3、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要求

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可靠性。由于电力生产存在连续性,所以电力系统对可靠性要求很高。通信网络对于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应避免装置损坏迫使站内通信中断事故的发生。

2、实时性。站内要求实时传送的数据量有测量数据、保护信号、控制命令等。这些数据特别是出现故障时,对于电力系统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很重要,所以需要站内通信网络上快速传送各种数据,保证严格的时限要求。

3、良好的开放性。站内通信网络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一个子系统,系统在发展中规模会逐渐扩大,因此通信网络的硬件接口应满足国际标准,选用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方便用户的系统集成。

4、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的基本物理结构

1、环型架构。环环型架构图1所示,它的特点是冗余度较高,环中任意一点发生故障后,可经由其他链路传输,不会引起通信中断。但其不足是通信经过多级交换机,延时增加;对交换机性能要求较高,每台交换机均通过全站所有数据,需强大的数据传输功能,而且不同厂家的交换机可能采用不同的生成树协议,不利于组网[2]。

2、星型架构。星型架构如上图2所示,由一个主交换机,连接所有其他交换机,这种网络架构清晰简单,任意两点之间通信最多经过三级交换机,等待时间最短;缺点是没有冗余度,主交换机故障将会失去所有的其他交换机的IED信息。

5、可靠性分析

我们通常把网络连续无故障工作的能力叫做网络可靠性。网络设备链路、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都决定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的高低。由于智能化变电站对于通信网络有高可靠性的要求,因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对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智能化变电站通信网络设计之前,对其进行网络可靠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结构各式各样复杂多变,无统一模型,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分析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贝叶斯分析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元器件故障模式下的系统性分析,评估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贝叶斯网络方法[3]是基于概率分析、图论的一种不确定性表达和推理模型,是一种将因果知识和概率知识相结合的一种信息表示框架。其数学描述为,对于一个论域A={a1…an}, a1, a2…an对应于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其条件概率为:

贝叶斯网络不但能由原因导出结果,进行前向推理,更重要的是进行后向推理,也就是由结果分析原因。对于变电站通信网络,其推理方法是根据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已知的网络节点信息子集,利用贝叶斯定理中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得出需要决策节点子集的条件分布概率,然后把结果用于决策分析。

根据分析可得,环型网络的可靠性要好于星型。环型结构的网络自愈性、可靠性比星型拓扑结构好。但星型结构可以通过网络双重化,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可靠性,满足数字化变电站要求。

第12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司在买方市场中面临着复杂多样的个人需求。到目前为止,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手工或计算机计算的基础上输出的一般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个人会计信息的需求。为了满足买方市场的个人需求,满足企业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有必要在物质经济阶段设计规范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定制和完善人类经济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使用会计信息作为向量的传统会计报告表格转换为自定义会计报告表格。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笔者考虑了人工智能如何参与构建买方市场中用户需求各个阶段的人类经济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带来了新的思路。

1.人工智能对会计的影响

人工智能对会计业务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会计业务的阶段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迄今为止,国内外会计学者已就人工智能对会计工作的影响达成共识。大范围、高频率、标准化和清晰规则的会计任务将被AI取代,具有价值和专业判断力的会计任务将与AI共存。“互联网+”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去中心化与区块链的瓦解以及信用损失导致共享经济的诞生。在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追求共享价值成为共享经济的新顶峰,并采用系统的整体方法为会计去中心化信任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因此,作为未来研究的核心,利用人工智能将是会计师能力的延伸,并将在分散的信任结构下使用系统理论的整体方法来完成和实现智能会计功能。

2.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扩展了计算机功能,它通过认知表达、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编程等为机器人提供智能模拟,从而实现人类智能。这个定义清楚表明,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自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定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塑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汇处。它也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处理逻辑思维、形式思维和鼓舞性思维。基于这三个思想,人类构建了AI符号,联想和行为智能,AI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我们在标准逻辑和基于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强大人工智能的前提下开发了弱人工智能导致生产力要素和结构发生破坏性变化,使人们从就业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人工智能作为其开创性技术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已进入基于信息不匹配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鉴于马斯洛对自由竞争的理论编码顺序要求,默认要求值具有信用币总数的特征,而高要求值具有非信用币总数的特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对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阶段。买方的销售市场工作经验要求利用价值来对第三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公司财务信息的作用,有必要根据所需使用值的总数对具有不同理论和逻辑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预处理,并将其应用于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人们使用价值的定制企业财务信息取代了基于类型使用价值的标准化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本文明确指出,当今收费的关键缺陷在于当前的收费信息内容简单,与客户关系不密切。对于客户而言,决策供应是必需的。顾客将不再购买公司制造的物品,而只会购买公司制造的自己必需的物品。这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分配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有利于创造最大化利润使用价值。财务会计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客户经验,以及对财务会计和监督目标的新认识和定义,在特定的两个层次上使企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3.会计信息系统开发

在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相同。后者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关键的专用工具来收集、存储和解析用于财务会计的各种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并提供会计审计、分析和服务项目。与管理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的实质是将财务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这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子系统。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它最初是由公司建立的,随后出现了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极大地推动了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和进步。在1990年代中期至后期,传统财务会计计算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业务不再满足单一会计功能,不仅限于诸如簿记和报告输出之类的基本要求,而且对相关的业务收益、成本等具有更大的影响。随着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原始财务软件正逐渐过渡到高度集成软件,例如ERP,因此,全国各地的财务软件供应商也已转变为ERP供应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也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逐渐发展成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大数据背景下,许多文献从各个角度对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明确提出了新的规定。商业管理财务信息是当代信息技术在公司财务中的应用,提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应由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等五部分组成。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合法化,其主要途径是建立专业的会计法令和制度,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4.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人本经济阶段企业

4.1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促进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基础信息技术的传播,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的角度讨论在人类经济阶段建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问题。信息内容非对称理论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趋势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信息的不对称已经取代了基于化学物质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基于人力资源使用价值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定制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长期取代了基于使用价值类型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标准化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在以人为本的信息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环节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关联方合同的特点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

4.2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实体

构成了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实体的假设。以人为本的经济实体存在的连续性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可持续经营的假说。马斯洛的买方市场订单的需求价值度量属性确定了以人为中心的企业会计的全货币假设。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周期,而循环又决定了基于人的企业的固定会计期间的假设。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会计目标,因此,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确定了有关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目标决策的有用观点。会计职能由会计目标确定,以人为本的决策和公司会计目标从有用的角度确定了积极反映和控制的以人为本的公司会计职能。根据会计功能设计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质量序列需求值与买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结合起来,具有跨货币量化的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出适当的会计准则。顺序作为买方的市场质量,形成需求值,会计组织程序和方法标准化。因此,本文将以人为中心的会计要素划分为专门的分工,形成的会计等式为“基于人的价值资产=基于人权的权利”。低水平(基本)的需求价格适应编程的会计功能,生成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而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会计工作。高需求值的特点是非本国货币价值量化,适应非过程会计功能,生成非结构化会计数据,并且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会计师的工作。在基础层中,计算模块添加计费计算子模块,数据库模块添加计费数据库子模块,存储模块添加计费存储子模块。平台层添加了三个子模块:经济业务识别、会计语言处理和会计业务处理。在服务层中,会计工具和技术服务增加了三个人工智能验证工具,用于会计计量和标准逻辑,模糊逻辑和符号逻辑,并增加了会计结构数据库和会计非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会计信息的作用。

4.3信息对称的人本经济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技术实力的发展,从而完成了以共享经济模型代替不对称理论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结构下的以人为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创新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方式,在共享经济模型中,智能参与者将以客户为主导,从而创建一个超越合同的实质性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主题将规定新的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会计主题的假设,新的区块链技术共享经济模型的参与者可能具有长期运营标准,或者可能会发生变化。

5.结语

本文分析了根据以人为本的经济阶段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对称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第三、第四代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工业革命在信息不对称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中,以“企业+区块链”为基础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在以人为中心的经济阶段,以“本地区块链+企业”为基础围绕“对称信息”建设“人工智能+企业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本研究为探索人工智能与会计工作方法的创新整合以及会计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丁胜红,胡俊.人工智能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1(08):98-102.

[2]戈闯.会计信息化对财会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67.

[3]成瑗.采购业务核算的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

[4]李萌.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

[5]唐杰,李华丽.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调整方案设计[J].财会通讯,2020(01):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