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

时间:2022-02-02 06:5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主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主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班级 民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the College Classes

YU Huiping

(Shanghai Business College, Shanghai 200235)

Abstract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college class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now.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errors in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 which is not only contrary to the "people first" spirit, but also affects other students' to achieve other legal rights, such as education right. Therefore, the university is emergently needs to change management idea, establish democratic awareness and reach democratic management in college classes.

Key wordsuniversity; college classes; democratic management

1 高校班级管理上的问题

(1)绝对开放式。班级民主管理的重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实现自主管理。有些老师一方面忙于学院事务或者自身学术研究、职称评定;另一方面又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凡事应该自己解决,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这些老师认为,他们只是承担着上传下达的中间角色,自己无需过问,凡事不论大小一律由班干部代办、包办,全权负责班级事务。诚然,这的确有利于锻炼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能力,但是任何权力一旦没有约束,就会成为个人谋私利私的工具,如果班干部不受任何监督,也容易出现滥用权力、打击异己的情形。这样其实易造成学生隐性散漫的后果,不利于班级管理。

(2)唯我独尊型。这些老师常用以自己的地位来压制学生,甚至恐吓学生,常造成学生畏惧之感。学生做错事或者有什么疏忽,老师常以一种斥责的口气对待,毫不顾忌学生的感受。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只能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做事会觉得束手束脚,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会觉得老师不可亲近,无法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他们摸不透学生所想所思,无法了解班级同学的真实动态,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同学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3)事必躬亲型。这些老师总是抱着“别人做,还不如自己做”的心态,觉得班干部做事不够理想,总是达不到自己要求。于是,将所有工作都揽下来,使自己整天置于琐事当中,疲于奔命。长期下去,不仅养成了班干部的依赖性和惰性,使班干部得不到锻炼,也让自己身心处于疲惫状态,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及自身的工作创新和职业发展,班级各方面工作也难有大的起色。

(4)角色模糊型。这些老师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地位把握不当,认为只要自己和学生“打成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和班级的动态了。其实,这样会让老师失去了应有的身份和威信,也使班级管理陷入困境之中。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老师对科学管理班级没有一个科学的人事,对民主管理班级的实质缺乏了解。

2 民主管理班级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教育认为学校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自主思维的个人,民主管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民主管理的班集体是学生们通过自己努力而自主建设的班集体。民主的管理方法可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由于对民主管理班级的内涵没有掌握好,在某些老师民主管理班级中就出现了民主的随意化和单向化。所谓民主随意化是指,因为民主强调平等和尊重,就使得一些班级管理中,过分放任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民主的严肃性,这主要集中表现在班干部选举和激励制度上,经常出现一些“老好人”现象。而民主的单向化是指,仅有老师对学生的民主,而缺乏学生对老师的民主。班级民主管理化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一种尊重并善待他人、听取并采纳别人意见。因此,民主意识应该包括多方面,即老师对学生的民主、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学生对老师的民主、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以及学生直接的尊重和包容。换句话说,这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种相互的民主。

班级民主管理包含班级管理的共性,但也有其个性特征。他的个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主体意识。班级民主管理要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应该掌握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自觉参加班级管理,并且接受管理,并不是仅仅把学生看成被管理的对象。第二是尊重他人。班级民主管理应该尊重班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要集中每一个人的才智,发挥大家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基本权利。第三是管理的多样化。在班级民主管理过程中,注意设计适当的方式,比如说应该做到管理和教育的结合、强制和疏导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结合,以多种途径,实现班级民主管理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班级民主管理是形成优良学风和班风的必要途径。为此,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应该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让班级的环境不断完善。进而将班级建设成特有的平等性和广泛参与性的民主管理模式,学生的性格也会因此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班级中,他们会懂得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也能够明白要尊重别人和珍惜自己;同时在民主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发现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也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 大学班级的民主管理途径

3.1 转变管理理念,增强大学生民主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的班级管理目标是培养听话、顺从和守纪律的学生,一味的强调管理者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这也造成了学生无法全面自有的发展。其实,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先进思想意识,促其成才,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在掌控活动的情况下,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规划、组织活动,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锻炼成长。

3.2 明确角色定位,实现大学生民主管理方式

当下,大学生民主意识日益增长,老师们应该对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有一个清楚的定位,不能再重复以前“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的的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民主管理需要有一套透明并且公正的程序。为此,老师们对班级进行制度建设,及时讨论,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出有利于班级管理与个人发展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在民主管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已经形成的制度,实现角色转换,由教育管理的操纵者转变成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为主动,由服从者变为班级管理的共同参与者。

3.3 增强持续性,引导大学生民主意识

第2篇

关键词:班主任;规矩;人格;班干部;主次

担任班主任几年下来,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终于悟出一套班主任管理的方法――民主管理。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订立规矩,以理治班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民主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不要规则,相反,我觉得要制订详细的班规,包括班级管理条例、量化细分、奖惩条例、班费开支、组织活动等,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规的制订与实施,遵循“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从学生中来”,就是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让学生集体讨论,消除分歧,统一意见后制订并贯彻落实。“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检测自己,通过量化打分来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通过这一行为,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制订目标,共同努力

班主任的民主管理,需要通过制订班级的发展目标作为方向,引领学生共同努力。班级目标可以是短期的、具体的,例如某次考试拿到第几名;也可以是长远的、抽象的,例如把班级建设成一个积极、乐观、和谐的班集体。我认为长远目标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民主管理。例如“养成勤奋、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一长远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勤奋、认真来武装思想并严格贯彻执行,在班级中形成学习勤奋、态度认真的良好班风。

三、人格魅力,以德服人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师长、朋友、家人……而这多重角色的转换,没有导演,没有剧本,只能靠班主任临场发挥。一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变换角色,劳心劳力,却徒劳而无功。实际上这就陷入民主管理的误区,是宠爱式的管理。民主管理是班主任在“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科学地将管理思想进行传播,协调学生各种行为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但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群心智正在发展的群体,强迫、惩罚等高压手段已行不通,需要班主任以人格魅力、以德服人,才能成功实行民主管理。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班主任的权威。所谓班主任权威,是指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动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它不同于强迫命令、独断专行。班级管理事务繁多,需要班主任在千头万绪中牢牢把握班级发展的方向,对班集体的重大问题有决策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有指导、监督、奖罚的权利。班主任的权威产生的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班级的民主管理。

2.班主任的威信。如果班主任威信高,各项工作就能很好地开展;相反,班主任威信不高,学生有抵触情绪,各项工作就不能顺利实施。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主要来源于其渊博的学识。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博学多才的老师,班主任渊博的学识会在学生中产生一种精神动力和催人奋进的压力。班主任的人格魅力的另一来源是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爱。班主任要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倾听学生的心声,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3.班主任的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言而有信,用崇高的精神境界感染学生。

四、培养班干,自主管理

班主任的工作很繁琐:既是学校和学生之间上传下达的桥梁,又是家校联系的纽带,还是协调各科教学的中介,更是班级工作具体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仅仅靠单枪匹马是难以应付的。因此,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才能促进班级的良好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适应未来的需要。首先,创设民主氛围。通过班会、板报宣传民主管理的意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懂得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其次,民主选举班干部,每个班干部都要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最后,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里的大小事务,都与每个学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时,要民主对待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放手让学生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其实,某些班级事务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效果会更佳。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班主任坚决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班主任则充当“幕后功臣”的角色。

五、分清主次,胸怀广阔

怎样让班主任从“繁、烦”中脱身?根据哲学“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观点,我们处理班级事务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班主任实行民主管理,不要什么事都交给学生来做“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必须把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必须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前提。实行民主治班,还应认识到事物都有两面性,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无论什么样的班级,都会有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捣蛋鬼在学习上不够勤奋,自然就会“无事生非”。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胸怀广阔,不仅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老师必须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气量,以四海心胸直面生活中的大小坎坷和风波,才能将积极温暖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民主管理可以使班级形成浓厚的民主风气,在班内形成一个民主法制的小社会,使班级管理更富有成效,使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民主管理是一种艺术,需要智慧、胸怀、体力,需要我辈不断探索、总结。

第3篇

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并不仅仅是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同时还充当着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把关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只有认真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重视优等生,又不忽视中等生和学习后进生,一心为提高整个班集体学生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的班主任,才是称职的班主任。

几年来,我尝试实行的班级民主管理,提高了班级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的状态,下面就是我在日常管理的几点具体做法。

班级日常管理并不是无章可循的,它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但同时它又不是只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此,班主任不应该满足于按常规办事,更应树立创新意识,在工作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积极探索出更多的班级管理新办法和经验。

一、严明班规班纪,实行民主管理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素质良好,能够独立工作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班主任工作的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队伍。所以,在日常工作中, 我首先做好班级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1.自荐法。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在自荐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班主任通过“毛遂自荐”,观言察色,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发现和选拔人才。特别是对一些外表及平时表现不起眼而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比任命法、选举法更易发现其价值和潜能。“毛遂自荐”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自荐时,每个自荐者都要当众发表演说,阐述“施政方针”,对自荐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自我评价能力都是一个考验。

2.竞选法。班级实行干部竞选制,一些有志于提高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学生纷纷毛遂自荐,班主任再给他们一周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表现的内容有: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前一任干部为使自己不落选要努力工作,竞选的同学为使竞选成功而不断地表现自己,提高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这就使每一位干部都有危机感,并能从失败与成功中总结经验。

二、实行责任承包,积极做好班级纪律和卫生工作

每个学期开始,我们要进行教室承包分配的工作。除了将个人学习用品保护好,还要将学生自己使用的学习桌,学习椅包用包修,各负其责。教室内的门、窗、玻璃、黑板等,每天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教室地面分成六大区,由每天的值日生固定打扫,卫生委员每天做好检查记录,并公布评分。班主任老师只是检查督促,防止工作流于形式,也要防止个别懒惰的同学扯小组的后腿。

三、注重思想教育,构建良好班风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第一,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社会上成功人士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学习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进而产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班级内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积极上进的良好风气。第二,组织并开展竞赛活动,实行量化管理。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评分项目要多元化,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根据学生成绩加分,然后根据分值择优进行奖励。奖励的方法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这样让奖品丰富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贴红旗,奖给小红花,网购的各种印章图案(这些看起来简单,内容却非常丰富多彩),还有自己制作的评语奖励等。第三,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要动员来自社会、家长、学校等多方力量来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鼓励学生树立“立身向上,处世为人”的人生观。第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是构建良好班级风尚、实现优质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老师要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启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是讲故事大会、歌咏比赛,也可以是集体春游或其他公益活动,还可以是类似拔河等体育比赛,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集体活动扩大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不仅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还和同学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从而学会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共同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第4篇

思想领导是小学校长实施学校管理的生命线。对此,应转变学校管理理念。长期以来,小学校长管理中存在官本位思想,形成了“一言堂”的管理风气,导致了学校所有事情校长一人说了算,教师、学生及家长较少参与到管理的局面的出现。久而久之,此种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学校发展,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学生及家长民主意识的增强,校长的独断专行及等级制已脱离了大家的期望,逐渐被学校所淘汰。对此,校长应树立民主管理思想,认识到自身不仅仅是管理者,而且还是服务者及设计师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够放低身段,端正心态,为学校发展服务。当然,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校长应提高非权力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其行为,建立良好的领导威望,从而获得全校师生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校长的知识、品质、作风及其业绩等,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德正己,用自身激情点燃教师的激情,通过智慧开启教师的智慧,用自己的成功引领教师的成功,才能够在学校内部形成极强的号召力,更好地领导学校。

二、营造民主管理氛围

校长应善于将资金用于刀刃上,从而发挥资金的最大作用。而经费要想保证其正常运转,必须保证其稳定性,促进实现教师专业、学生个性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设民主管理环境,从而营造出合力及合拍的民主管理环境,带头做好班子建设,在行动上做到团结协调,在效率上受到师生信任,并做到服务师生。此外,小学校长还应创造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氛围,强化校兴我衰的观念,并邀请专家来校举行讲座,向师生传达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派遣本校教师到其他校深造或者学习,通过此种方式,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校长还应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推广法治及民主的管理方法,建立符合小学发展的法律制度及管理制度,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的民主管理权利,并充分应用这些权利,形成合力及民主管理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校实现长远发展。

三、创新决策管理机制

决策管理机制是指学校管理中所形成的机制,只有不断创新决策管理机制,才能够建立及发展决策,通过创新机制,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民主管理。可选择一些优秀的教学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甚至还可邀请公益人员、社会成员等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其具有代表性及广泛性,使决策制定参与面较广泛,最终推动民主管理。此外,小学校长还可建立阳光型的决策机制,实现阳光操作,让制度、过程透明化,让决策透明化等,通过收费、招生、竞绩等在校内公式栏中张贴、投影等,公开物资采购、资源建设等,从而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校长积极支持中层管理者的工作,中层管理者的权威因为没有得到很好地树立,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被管理者不听从的现象,所以校长要用于承担责任,成为学校中层管理者的主心骨,只有这样,中层管理者在管理方面才能更加积极,不至于推卸责任。

校长还要注意中层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平衡。管理的中层有着很多的部门,而学校管理的事项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校长作为协调人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校长作为学校上层管理者对于中层的管理要及时地给予建议和肯定。在管理过程中上级的肯定评价可以增加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在面对中层管理者的失误时,校长不可一味地指责和尖刻地批评。这样不仅会造成上下层关系的不和谐,对以后工作的安排和执行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打击中层管理者的信心。

四、实现师生、家校联合

校长还应积极鼓励全体师生参与到民主管理队伍之中,尤其是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力量,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校长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教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及其自觉性。积极组织及召集全体教师参与到民主讨论中,激发其主人翁意识,最终激发其责任感。

第5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使医德医风教育和行风建设工作有切实的组织保障,医院成立了职业道德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由院长安明任组长,办公室主任王文燕、医务科主任杨莉、护理部主任龙秀华任副组长,具体分管,其他领导分工负责。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确保职业道德、行风建设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行医的有关规定;目标考核与奖惩挂钩,医德医风问题采取一票否决制;对在优质医疗、文明服务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医德医风高尚的医务人员和综合满意度高的科室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确保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奖惩,使行风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制定工作内容。为使医院行风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医院领导小组制定了行风建设具体工作内容:

1、行政管理情况:①医院政令畅通;②医院行政管理公平、公正、一视同仁;③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有效、到位;④医院物资药品采购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公开。

2、廉洁行医情况:①克服乱收费现象;②杜绝索、拿、卡、要现象;③杜绝医疗活动中存在接受礼金、礼品和请吃、请喝现象;④禁止存在开大处方、人情处方、搭车药、做人情检查和治疗现象;⑤查处私自收取现金和立科室小金库现象;⑥杜绝药品和开单提成现象。

3、办事效率情况:①落实首问、首办、首诊责任制;②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医疗文件的书写、记录工作;③办事优质、高效、医疗工作无差错;④及时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和检查,缩短住院周期。

4、诚信服务情况:就行风建设问题向社会公开承诺,并公布监督电话*-*;②向社会公布有关收费标准,向住院病人提供一日清单;③确保投诉、举报渠道畅通,受理方式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④规范服务行为,确立服务标准;⑤杜绝工作推诿、扯皮现象;⑥强化服务意识,杜绝顶、冷、硬等不良现象;⑦建立院内外医德医风监督体系。

二、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宣传动员。

全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检验,是对我们深入学习“三个代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检验。我院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在全院开展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工作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十查十看十纠”活动,推进全院行风建设健康、有序地开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通过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强化管理与监督,使全院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机制和内外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满意率进一步提升,以达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三、制定工作措施,规范医疗行为。

(一)加强医院管理,坚持合理诊疗。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安全、医患和谐”为主题的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拓宽院务公开范围;进一步规范科室收支管理,对于开单提成、收受回扣、红包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对于医生收受回扣造成严重后果等恶劣情节的,依法规追究责任;各科室要切实提高认识,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严禁科室内部工作人员和科室之间出现不团结现象;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抓好以领导为对象的表率教育;以中层干部为对象的骨干教育;以问题易发科室、人员为对象的重点教育;广泛开展各种职业理想、职业规范、职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全体医护人员切实树立宗旨意识和奉献意识。自觉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医疗行为。要强化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依法办事,做到克服推诿扯皮、散漫拖拉作风,切实把服务摆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为群众热情服务,尽心竭力解难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坚决杜绝生、冷、硬、推、拖等现象的发生。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诊疗气氛,让患者来院体会到家的感觉,以此不断推动我院行风建设的实施。

(四)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几年来,我院在行风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行风建设。今年要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将首诊负责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作为推进行风建设的有效手段,并抓出新成效;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各科室要结合本部门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岗位过错责任处罚措施,要让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认真负责上岗,兢兢业业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实行招标采购,降低医药费用。我院将继续参加市区各级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通过招标,确保患者用上质优、价廉、安全、有效的药品。坚决治理接受药品、医用设备供应商以各种名义给予财物、回扣或提成的商业贿赂行为。有关行政职能科室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要严于律己、公正廉洁,杜绝吃拿卡要行为。要继续做好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努力保障职工医保、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员的权益。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8月14日—8月31日)

1、召开全院动员大会,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和领会区卫生局方案精神和意义。

2、组织落实,成立院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各科室应有相关负责人,公布行风评议电话及信箱,及宣传横幅,标牌等。

3、全院根据文件精神要求,统一思想认识,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讨论。

4、向社会公布具有自身特色的作风建设承诺责任状,并接受监督。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9月1日—9月30日)

1、根据“十查十看十纠”结合单位情况,查找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认真梳理,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工休会、坐谈会、问卷调查,使用多种媒体手段,及时汇总分析,分类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接受检查,加强整改。(10月1日—月底)

1、制定整改方案:针对医院行业建设中需要改善、规范的一些现象,及时在全院大会上进行讲评,并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认真的整改。

第6篇

  1、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民主管理工作,并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

  2、建立健全了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并努力解决教职工普遍关心、迫切要求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

  3、工会组织健全、委员分工明确,工会按时换届选举并履行了法定程序。

  4、学校重视工会工作,工会主席享有同级副职相关待遇。

  二、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

  1、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按程序召开教代会,并且保证每年不少于两次。

  2、教代会按规程进行换届选举,教代会代表分配名额按规定占教职工总数的34%左右,教师代表不少于总数的60%。

  3、能落实教代会职权,包括落实审议建议权,落实审议通过权,落实审议决定权,落实评议监督权。

  4、做好了对学校领导干部的评议工作,并把民评情况向教代会报告,同时向上级工会报告。

5、建立民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努力做到组织到位,日常工作有序,档案齐全。

6、做好教代会提案工作,特别是教师评聘方案的意见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校务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应该说,我校关于校务公开已做了许多工作,许多政务、教务在公示栏里进行公示,但有待规范。

2、目前,我校关于校务公开工作正在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补缺补差。

第7篇

随着民主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普通中学党政领导普遍开始重视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管理,重视教代会制度建设和职能的发挥,逐步使用多种形式来公开校务,接受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尊重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建设和谐而稳定的学校。从面上来看,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如果进行细心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教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和进程参差不齐,不少学校仍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到位的还不多。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以下现象存在:

一、教代会制度不健全,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1、有些学校教代会不能如期换届,也未按规定每年举行不少于一次的代表会议。

2、在举行换届教代会的同时,未按要求做好经审会和女职工委员会的同步换届工作。

3、有些学校教代会程序不完善,比如没有学校和工会的财务 三、工会得不到重视,难以发挥作用。

工会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社会法人资格的群众团体组织,肩负着参与(民主参与)和维护(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两项重要职责,应该在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工会往往受制于行政领导,难于真正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

1、有些学校首先从工会主席设置上加以限制。一种情况是只设工会副主席,没有正主席,从组织地位上就未给予重视;第二种情况是工会主席由学校校长或副校长担任,再设一个工会副主席,负责日常工作。这种做法首先是违规。工会主席是劳工组织的首席代表,代表的是全体职工的利益,民主参与本单位行政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校长和副校长都是行政领导,他们代表的是行政领导的利益还是职工的利益?他们接受自己的监督还是接受职工的民主监督?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制约工会主席的权限。

2、有些学校行政领导违反《工会法》,不同意工会建立独立帐户,也不同意给予工会主席独立工会财务一支笔的审批权,大揽工会财务权,使工会主席失去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利,受制于行政领导,难以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3、工会主席的选用普遍都体现了学校行政领导的意愿,不是会员自己推选出来的、能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主席,这样的主席难以真正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往往屈服于行政领导的压力。

4、有些工会主席不是党委(党支部)书记或委员,不能参加党委或支部委员会议,也不能参加党政联席会议,从而就谈不上从源头上参与决策,这是从源头上参与和监督的缺憾。

5、工会主席本身不过硬。社会上对工会工作有两种评价,一种是“工会是我家,主席是我妈”;另一种是“垫底领导凑个数,有他没他一样过”。后一种情况的出现,既有工会主席所处的生存环境方面的问题,更有工会主席自身主观能动作用发挥方面的问题,即未能站在积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位置上,理直气壮地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纵观上述种种不足,笔者认为,学校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应加强下列工作的力度。

1、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党委应进一步强调和突出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并按照《工会法》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民主选举教职工信赖的工会主席,建立工会的独立财务帐户,实行工会主席对工会财务一支笔的审批权,从组织和经济上确保工会工作的独立性。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行政领导进行有关民主管理的教育,强化学校行政领导民主管理的意识,促使学校行政领导积极建立本单位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层面把民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定期到基层学校召开民主管理测评会,准确了解学校民主管理情况,并把民主管理实施情况作为学校领导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3、学校行政领导应摆正行政与工会的关系,应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邀请工会参与管理和监督。工会的参与和监督是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是对行政领导工作的支持,是为行政领导分忧解难,也是融洽干群关系的重要环节,决不是与行政领导对抗,更不是争权夺利。

4、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学校重大改革项目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定要经过教代会代表的审议和通过,方能实施。

5、除教代会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校务公开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公开所有不涉及机密的校务,主动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凝聚民心。

第8篇

【关键词】城市 社区民主 管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出现许多新问题:①政府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观事务管理过多;②企业分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交给了政府,使之难以承受;③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政府难以“消化”;④老龄问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⑤政府难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困难;⑥令政府大伤脑筋的社会治安问题;⑦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造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矛盾;⑧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格局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这都是改革中涉及到城市社区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

一、从改革全局来说,加强社区民主管理

第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程,是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途径。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要转变管理职能、改革机构、改进管理方式。根据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要以制定和执行城市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为主,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如行业管理职能要逐步转给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管理职能要逐步转给企业,部分社会性事务管理职能要逐步转给社会,政府的机构和行政管理方式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出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许多社会职能将要更多地依托社区来承担,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作用比计划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改革越是深化,就越需要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

第二,是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既要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更要通过社区管理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跟不上,就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建设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城市街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重心也正在下移,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职能逐步向街道社区聚集。这样一来,街道社区的任务会不断加重,管理难度会不断增大,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才能将城市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三,是加强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需要。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提高有助于政府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成员的意愿,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种社区组织,有助于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使政治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分化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鼓励,社会成员日益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和更强的参与意识,对加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也是一个促进。

第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稳定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要条件。城市社区保持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稳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总的来说,现在社会秩序是稳定的。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生的矛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出现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外来流动人口增加造成的矛盾,历史遗留下来的矛盾等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把这些矛盾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就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五,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不能完全采用市场化方式行事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政府的行政化方式难以幅及的区域范围内,社区是一种重要的机制与有效的力量。如果一个个地区协调发展了,国家与社会便得到了共同的进步。要充分依靠民间与社会的力量,利用社区自身的努力,使这些力量和努力跟政府的规划目标保持一致,把社区和整个国家联为一体,密切合作,共同来解决地区内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仍需要调动这种“原生性”的社会力量。

二、如何加强社区民主管理

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建设主体的作用。社区建设主体包括政府法人、企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要充分发挥政府法人的主体作用,理顺政府法人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企事业法人的支持作用,利用本企事业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完成自身承担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要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的中介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中介组织角色;要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基础作用,形成广泛参与、共同创建的局面。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民主管理 三务公开

一、前言

深入推进企业厂务公开、党务公开和业务公开等”三务”公开工作,是企业深化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各项民利的重要举措。”三务”公开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既反映了企业工作的透明程度,也成为企业干群关系好不好的反光镜。因此,企业要把厂务公开与党务公开、业务公开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三务”公开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建立完善和推行“三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满意度。

二、建立完善”三务”公开制度体系,优化“三务”公开模式

推进”三务”公开,制度是保障。要通过建立完善”三务”公开制度体系,不断创新和深化“三务”公开的形式和途径,由过去公开什么职工群众看什么,变为职工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以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三务”公开效果的首要标准,切实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推行“四制三书”制度,促进“三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为保证“三务”公开制度扎实深入得到落实,加强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发挥各级企业党、政、纪、工和组织劳资等部门在“三务”公开工作中的联动作用,强化公开工作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应用, 要积极推行“四制三书”制度,对违反“三务”公开规定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从而形成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的公开工作运行机制。

“四制”,即:一是建立“三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坚持企业党委是“三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行政是“三务”公开的第一执行人;企业纪委、工会为”三务”公开的第一监督人的原则,详细划分各项职责、分级管理、同步实施;二是建立“三务”公开工作责任考核制。目的是明确考核工作的组织、对象、标准、方式、程序。在考核内容上,要制定包括组织领导、公开内容、形式、时间、程序、资料管理和公开效果等百分制考核表和职工民主测评表,并对未建立和推行”三务”公开制度、未召开职代会和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因公开工作不落实给单位带来负面影响和职工满意率未达85%以上等情形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在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要将”三务”公开纳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考核结果与单位奖惩挂钩,并作为调整班子和对领导干部业绩评价、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和奖惩的力度;三是《建立“三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追究的原则、对象、内容、程序和处理方式。对“三务”公开工作考核不合格、不公开或假公开、侵害职工民利、影响单位稳定等情况,在查清责任后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处理;四是建立“三务”公开工作督查落实机制。企业工会要牵头组织职代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和职工代表,每年年中对职代会决议、集体合同履行情况、“三务”公开推进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报送有关领导、转发企业有关单位,促进有关工作落实。

“三书”,即:一是建立”三务”公开重大问题报告书。公开小组和企业基层单位对“三务”公开重大问题进行公开的情况,每季度一上报的书面表格;二是建立”三务”公开重大问题整改通知书。对三务公开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并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并责令企业有关单位或部门按期反馈整改落实情况;三是建立“三务”公开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建议书。由企业“三务”公开领导小组或监督小组对公开责任部门、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或提出责任追究建议并对整改或追究结果进行反馈的书面文书。

在“三务”公开的过程中,要按时、按规定、按质量执行三书, 确保责任制、考核制、追究制的落实。

(二)优化“三务”公开模式, 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要不断完善“一会、一栏、一网”公开模式,运用网络平台,打造快速高效的公开“绿色”通道。要进一步落实网络实施“三务”公开“内容规范、时限明确、形式可靠、程序可循、资料齐全、资源共享”的要求, 将“三务”公开制度所规定的可以公开的内容全部挂在网上供职工查阅,并及时对”三务”公开网页的结构和版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要大力推动企业内部网络与企业基层单位间的链接,有条件的单位要将公开的网络延伸到班组。要规范完善“公开栏”建设,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职工聚集的地方设置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及时公开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三务”公开的透明度。

为方便职工多渠道监督“三务”公开工作,要在网上建立互动平台,公布监督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 利用QQ群,飞秋等软件,开展网上论坛交流、合理化建议征集等互动活动,扩大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激发职工参与”三务”公开、监督”三务”公开的热情。

第10篇

【关键词】管理 民主 细化

近年来,在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开放式办报理念的指导下,淮北日报社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形成了三报、一刊、两网、两公司的全媒体、集团化格局,在综合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各种业务和行政事务也在成倍增加,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破解管理难题成为其面临的一个挑战。

一、在发展和壮大的同时出现的管理上的问题

1、民主制度不健全难以管理

民主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当广大的职工积极地参与工作,积极地发挥创造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每日的任务,才能更好的维持单位的良性运转。而要想让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社务中来,就必须要做到民主管理。当前一些议事机构不健全,不能有效的发挥沟通协调和民主管理职能的作用。另外党报的社务在公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社务本该向社内或社外公开的,却没有公开,这使得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能有效的实施,因而大大降低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2、责任制度不明确效率不高

当前报社的责任制度不明确,职工该负的责任究竟有哪些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一些阶段性的单项工作没能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一旦出现问题推诿避责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责任制度的不明确,职工对待工作方面也是不负责任,有的因为早上起不来而迟到,有的还没到下班时间便提前回家做饭等,这些迟到早退现象比比皆是。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惰散漫的风气,大大降低了办事的效率。

3、岗薪制度不合理活力不强

以淮北日报社为例,可以说长期以来党报实行的体制机制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许多制度都不合时宜。首先是分配制度不合理不能充分增强职工的活力调动其积极性。淮北日报社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是2003年实施的,经过10年的变化,期间对该方案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修补,人员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已经无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与我市同类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不同步。工资结构没有按照我市主管部门审批的工资方案执行,职工的社保金的缴纳也无法跟上其他事业单位的步伐,工资名目也不符合要求。另外体制内外同岗不同薪,导致人才流失。这些现象导致报社内部缺乏活力,外部缺乏竞争力。

二、如何破解党报民主管理难题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加强党报的管理,促进其良好的发展,党报应该在民主化管理上有所扩展;精细化管理上有所加强;岗薪制度管理上有所突破。

1、以民主化管理推动和谐团队建设

首先要畅通渠道,健全各种议事机构。比如淮北日报社成立了社务委员会,下设编务委员会、经营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有效的范围内充分对人事、薪酬、经营、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决策进行研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发扬民主。其次报社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不同人群要求,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向社会公开或在单位内部公开。特别是在推动社务公开向决策层面拓展,注意及时将事关报社发展的重要决策和措施向职工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另外报社成立的社务委员会,在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延长重大事项决策的时间长度,重要单项工作在提交各专门委员会讨论和审议的过程,也是社务公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征求和吸收普通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发扬了民主,形成较为成熟和相对统一的意见;既能省去不少前期的调查研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这样一来,民主化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调动了广大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党委会决策的偏失。

2、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创新发展

管理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要想管理得好,细节问题不容忽视。责任意识、制度规范等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好无疑会影响工作效率。报社应该注重细节,以精细化管理来推动自身的发展。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填补管理制度的空白。淮北日报社为了规范车辆管理,出台了《淮北日报社车辆管理暂行规定》,对各种车辆的管辖权、驾驶员工作职责、交通违章的处理、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车辆的年检和保养、旧车辆的处置、节假日值班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近年的快速发展,淮北日报社现有报刊发行公司、尚德传媒公司、淮北报业网络传媒公司等三个经营实体,还有一个正在筹备成立的印务公司,再加上广告中心的四个业务部室,财务核算业务量急剧增加,迫切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财务管理。为此,出台了《淮北日报社财务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淮北日报社财务核算中心工作制度》《淮北日报社财务核算中心收入管理制度》《淮北日报社财务核算中心资金支付审批制度》《淮北日报社财务核算中心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淮北日报社财务核算中心资产管理制度》等七项管理制度。

另外,报社也在逐步提高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对阶段性的单项工作,组建专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到底。报社党委也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组建不同的领导小组,职责到人,限定期限,保障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效消除了推诿避责现象。对员工采用指纹考勤的考勤制度,这个考勤方案充分注重细节,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对考勤也进行了细致的区分,逐渐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

3、以新岗薪模式激发党报活力

传统的岗薪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党报事业的良好发展,同岗不同薪的弊病也逐步体现,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削弱,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针对此种问题,淮北日报社结合实际,开始实施了新的岗薪模式,即:以岗定薪、薪随岗动。党报兼具机关、事业、企业三者的性质,又不完全属于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采取以岗定薪、薪随岗动的模式能更加充分地提高职工的活力,高效地发挥人才的能力。对于突破党报的管理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工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市人才服务中心,对人事身份的职工整理了个人档案,按照我市事业单位最新标准核定了档案工资,规范调整了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金的基数和缴纳金额;对缺失不全的资料进行了拾遗补漏;使得在编、人事、劳务派遣人员实现了同岗同酬、同工同酬。

其次理顺了工资关系。自2003年淮北日报社实行绩效工资后,市人社局审批的工资只是档案工资,并作为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保金扣除的基数使用,不仅没有执行,而且工资名目和数量落后我市其他事业单位三到五年的步伐。对报社来讲,与市人社局的审批口径不一致,每年的工资申报与审批都很别扭;对个人而言,缴纳公积金和社保金的基数低了,职工有不满情绪。新方案实施后,在工资名目的设置、构成比例上也与市里的工资体系实现了接轨,消除了原来档案工资和实发工资差距甚远的现象。

再次是体现了多劳多得和向编采一线倾斜的理念。按照工作量和贡献大小等因素,工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多方意见,把报社的岗位分成了五个梯队,第一梯队是记者和广告业务员,第二梯队是文字编辑、视觉编辑和美术编辑,第三是新媒体编辑和广告设计人员,第四是财务和其他技术人员,第五是后勤管理人员,这个五个梯队的绩效工资依此递减。

另外还实现了动态管理。以报社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员工的职称、职务、任职年限、工龄和报社的工资总额为依据,把全体员工分成了四种岗位,其中报社领导三级五档共十五个档级,中层管理、专业技术、工勤管理等三种岗位都是五级五档共二十五个档级,合计九十个档级。这种多层级的设计为各种人员的复杂情况,以及今后的加减档预留了充足的调整空间。也实现了以岗定薪、薪随岗动的动态管理,结合岗位公开竞聘和双向选择改革,共同解决了报社所有人员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问题。

如今在新的坏境的影响下,诸多党报在管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能更好地加强自身的发展,突破党报管理难题也成为时代赋予党报的一项挑战。淮北日报社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制度上和管理上都有所转变,开始了自己新模式的进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他党报也可以以此为借鉴,结合自身的发展现实以民主化管理推动和谐团队建设;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创新发展;以新岗薪模式激发党报活力。

第11篇

自担任班主任以来,感觉工作任务一直很重,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而不为其所困,那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民主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体贴和关爱学生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这是班主任能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学初我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要与一名学生谈心交流。平时,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跳绳,一起踢毽子等,这样,孩子们觉得老师很亲切。下课了,我不是回到办公室,而是站在教室里、走廊里,和他们聊聊天,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题,有时帮他们旋开拧得太紧的杯盖,总之,当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绝不会有厌烦的神色。半学期下来,我感觉受益匪浅,孩子们与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因此,在进行班级各项工作时也就能够得心应手。其次,要了解班级的班风、学风,了解家长的情况;再次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等。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一个班集体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他们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所以只有慎重挑选和培养班干部,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轻松。如班长张明振,该学生不但学习好,而且富有爱心,善于团结帮助同学,对待班级工作积极主动。除了造好班长以外,我还设立了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卫生小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同学的卫生,包括衣服,进餐,课桌椅的卫生;宣传小组,组长负责班级墙报和黑板报的设计编辑等,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有了这些责任心强的班组长,就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班主任平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题班队会是主阵地。本班的主题班队会能够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结合一些特定日子,如教师节,开展“向教师献礼”活动,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如国庆节,组织学生观看“国庆庆典”,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到武昌湖春游,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感情等。同时,也结合学生的思想动向、偶发事件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每一次活动,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力求每一次班队会都是对学生思想的一次洗礼,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影响和指导学生今后的言行。

二、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一片真诚的爱心,叩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我们班有胡开锐、胡一慧等几名后进生,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课外积极跟踪辅导、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同时采取由组长帮组员,优等生帮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或“众帮一”活动,像班上的张敏慧同学就是个很特殊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的性格比较孤僻,学习习惯也非常不好,通过关心、鼓励、学习互助等一系列措施,她的学习成绩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管理,就必须要把握一个“度”:刚柔相济,软硬适中,要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章可循,对照班级公约行事,同时安排三个同学负责对班级的违规违纪、好人好事进行检查和记录,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民主管理班级并不是班主任撒手不管,班主任一定要注意做到多方面与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在这方面,平时我注意通过多教育学生,让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从而树立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三、讲究与家长联系的方式

在班主任工作中,和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我们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教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我们联系家长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按我们的要求来做,这样家长一看到我们的信息或接到我们的电话,就会在那里发牢骚,一个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一个是管教孩子的教师,怎么办呢?只能是当着老师的面来批评孩子,背着教师的面来指责教师,这也值得我们思考。如班上有个叫张可的学生,是个调皮的男孩,做题很马虎,字也写得不规范,上课听讲也不安心。有一次,我发现他听得很认真,于是在他爷爷来接他的时候,我就主动和他沟通了一下,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而且是很诚恳的表扬,家长很高兴,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回家后孩子出乎意料的高兴,因为他没有想到,他今天的表现会得到老师这么大的表扬,就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上课的时候都特别认真,家庭作业也比以前有进步了,一看就知道得到了家长的帮助。看来我们把表扬作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一种方式也很重要。

四、用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开学之初,多数学生有随手扔食品包装袋、纸片的不良习惯,看到后我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是亲自捡起地上的废纸或小包装袋等,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干净起来,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如,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怕吃苦受累;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窗子;课前走进教室,随时整理一下学生放得不齐的用品;主题班会上,主动写几个漂亮的粉笔字;午餐中,及时为学生倒上一杯开水;学生发烧了,用手测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意,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第12篇

一、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是加强民主管理的前提

在民主管理上,一些企业少数领导和同志存在着三种认识:一是认为企业早已走向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的命运,民主管理应当弱化;二是认为民主管理是个政治概念,只是作为口号喊喊而已,不宜宣传和提倡:三是认为民主管理有工会抓就行了。

产生这三种认识的原因就是未能认识到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原因是1.尽管市场经济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但若忽视了广大职工在企业内部的潜在力量和他们适应市场变化的内在因素也是不行的。2.坚决维护行政领导的指挥权和决策权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切不可忽视企业的主体即广大职工的存在。3.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工会组织的重要工作。但绝不能只是工会唱“独角戏”,而应是党、政、工三方的“一台戏”,既依靠党委在思想上的领导,又需要行政领导在工作上的支持。

二、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是加强民主管理的关键

如何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其在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呢?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要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人翁地位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主人翁”便无处可言。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克服因循守旧观念,针对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对症下药。要弘扬企业精神和培养先进人物。我们要在企业精神的鼓舞下,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2.企业要创造一个“成为”主人翁的氛围环境。要创造这样的氛围环境,一是要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努力形成“企业靠我振兴,我靠企业生存”的共识,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应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职工更关心、更爱护、更尊重,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主人翁地位的存在。三是利用职工大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宣传企业的难点、热点、新的措施、管理的办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广大职工感到自己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四是开展合理化建议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人人出主意、想办法。活跃职工思想。及时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五是开展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等活动。让职工发挥聪明才智。

3.民主要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企业的改革举措、制度更新比任何时候都快。民主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才能保证民主管理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延伸。

三、结合企业实际。认真抓好民主管理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对企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职工为本,职工是生产经营的主力,是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为企业创造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新时期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没有变,而企业工会恰是党在企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理所应当的,也是企业所必须遵循的。

2.强化企业管理层,落实民主管理的意识。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经济组织。所以企业的管理层在企业的管理中既要做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又要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还要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要耐心、细心、精心地为员工服务,这更是企业高层要始终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接受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