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拆除施工方案

拆除施工方案

时间:2022-10-22 04:3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拆除施工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拆除施工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塔吊;安拆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控制

塔吊是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主要起重机械之一,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起升高度和工作幅度的性能优势,使其被建筑施工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处于高空环境,使高层塔吊的安装、拆除成了高危作业,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层塔吊安装、拆除方案的编制,加强其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机械性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之目的,作用巨大。下面就本人从事安全管理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1高层塔吊装、拆方案的编制

1.1方案编制的准备工作

1.1.1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部是高层塔吊的使用单位。方案编制前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部应汇同高层塔吊的专业施工、产权单位,对本工程所需塔吊进行合理选型,对方案编制中涉及的图纸、有关的土建计算数据,产权单位在应及时、准确提供给专业施工单位。选型时应确定塔吊外扶或内爬的形式,注意塔吊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覆盖最大的施工面;塔吊是否有足够的安装、拆卸空间和进、出场道路;塔吊安装、拆除、使用时间及综合成本效益比等。因此高层塔吊选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总承包单位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1.1.2专业施工单位是高层塔吊安装、拆除施工方案的编制单位。在编制方案前,必须查看施工现场,详细阅读工程施工图及地质报告,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作充分了解,特别是建筑物外型尺寸(高度、施工层面积)、构件的最大重量、建筑施工工艺、施工工期、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周边建筑物和高压线)等,结合高层塔吊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机械性能进行编制。

1.2方案编制的内容

1.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地址、结构类型、施工面积、总高度、层数、标准层高、计划工期等。

1.2.2选用高层塔吊技术性能主要参数:型号、规格、起重力矩、起重量、回转半径、起升(安装)高度、附墙道数、整机(主要零部件)重量和尺寸、塔吊基础受力、用电负荷,包括安装、拆除用起重机械的技术参数(如:起重量、回转半径、起升高度、整机重量、支承点的反力等)。

1.2.3高层塔吊相关布置图:高层塔吊平面布置图(包括离建筑物、高压线的距离,附墙杆平面布置及附墙节点详图等);高层塔吊立面布置图、附墙杆标高;塔吊基础图及地基、基础结构加固剖面图;内爬塔吊爬升过程图;高层塔吊安装、拆除过程中所需辅助起重机构平面布置图(如拆除内爬塔吊用屋面吊平面布置图)及辅助起重机械支承点加固图;重要部件吊装位置图(起重臂、平衡臂、回转总成吊装位置平面、立面图,并指明拆卸过程中重要部件在屋面上的临时旋转位置等)。

1.2.4塔吊基础承载及有关节点的受力计算

1.2.4.1塔吊基础的设计。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及高层塔吊说明书提供的塔吊基础所承受的自重、倾覆力矩、扭矩及水平力的值进行本工程塔吊基础承载能力(抗倾覆稳定性和地面压应力)验算,确定塔吊基础几何尺寸、钢筋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如采用桩基加固,应进行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计算。

1.2.4.2塔吊附着装置的定位。塔吊附着高度、间距、预埋件的制作应根据塔吊说明书及工程结构实际进行,预埋节点一般设置在结构的梁、柱、板交接处附近。进行受力最大位置附墙节点预埋件(螺栓)及焊缝的设计;并对附墙后受力最不利部位(墙、梁、柱)的配筋及强度验算;塔吊加长附墙杆的设计及稳定性验算。

1.2.4.3内爬吊钢梁设计,拆除时台楞吊钢梁强度、刚度计算、屋面承载能力验算。

1.2.4.4辅助机械设备支承点承载能力验算(如汽车式起重机在地下室顶板上的支承点承载能力验算,以确定地下室顶板加固措施)。

1.2.5塔吊安装、加节、拆除的步骤及质量要求:塔吊整体安装、拆除顺序;附墙装置安装及标高和间距控制措施;塔身加节、油缸顶升的步骤,垂直度的控制要求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塔吊说明书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的要求编写。

1.2.6塔吊安装、拆除的人员组织:参加装拆的人员应按岗位进行分工,协调作业,绘制安装、拆除作业组织网络图,制定各类专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如机械施工员(技术):负责作业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设备调度和技术问题的处理;现场指挥:负责统一指挥信号,各工种协调;起重装拆工:负责起重吊装的捆扎、挂钩、零部件的装拆;塔吊司机:配合各类起重操作、顶升作业;电工:负责各控制机构的电器装拆、维修、调试;安全员:监督检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

1.2.7安装、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混凝土浇捣、预埋件设置的质量及隐蔽工程验收要求;安装以后的使用验收,设备检测措施;每一道附墙、加节以后的验收要求;台楞吊安装完毕后螺栓、焊缝的质量验收要求、试吊措施;塔吊安装、拆除前由机构施工员组织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对有关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签字交底,包括安装、拆除的顺序、操作人员的责任分工、通信装置配备、装拆机具检查、安全警戒区设置、安全监护人员到位、现场动火报告、防止高空坠落措施等。

2加强高层塔吊装、拆的安全技术管理

2.1施工单位要重视高层塔吊装、拆过程的安全管理

2.1.1施工现场从事塔吊拆装作业的单位必须取得专业承包资质。未取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一律不得从事塔吊的拆装业务。拆装企业要有固定的管理机构,专职管理人员。拆装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作业人员调整必须经企业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审定。

2.1.2建立高层塔吊安装、拆除施工方案二级审批制度。塔吊在拆装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塔吊机械性能以及辅助起重设备特性,编制装、拆方案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由专业施工、产权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2.1.3按已审批的高层塔吊装、拆施工方案实施。高层塔吊整体安装前应对其基础进行验收;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根据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安全技术签字交底,按照操作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拆装作业中各工序应定人、定岗、定责,专人统一指挥。拆装作业应设置警戒区,并设专人监护。

2.1.4必须保证安装、拆卸过程中各种状态下塔吊的稳定性。高层塔吊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

2.1.5高层塔吊顶升时应严格遵守说明书规定。顶升作业时液压系统应进行空载运转,调整顶升套回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使起重力矩与平衡力矩保持平衡;顶升过程中将回转机构制定,严禁塔吊回转和其他作业。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风力在四级及以上时必须停止;在塔吊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

2.1.6严格执行高层塔吊使用验收、检测管理制度。塔吊整体安装完毕,必须经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安装单位、出租单位的共同验收,并委托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有法定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每次附墙加节后,必须由相关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未通过验收,未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高层塔吊不得投入使用。

2.2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高层塔吊监督管理

2.2.1通过行业监管,逐步建立塔吊租赁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度,完善塔吊租赁市场。出租单位(产权单位)对出租的塔吊要提供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合格证明。行业监管中如发现安全性能、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要求的塔吊应立即清出施工现场。对使用年限长,经检测安全技术性能严重下降的塔吊,必须作出强行报废处理,不得继续在市场上租赁和使用。

2.2.2加强对安装、拆卸专业单位的资质管理。根据拆装专业单位工作业绩和有关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进行动态管理。要建立一套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发现安全、技术管理等不能满足要求的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整改,直至取消承包资格。

2.2.3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高层塔吊监督管理,建立高层塔吊安装备案、登记制度。塔吊安装前由总承包单位将塔吊的租赁合同、装拆单位的资质证书、经营手册、已经过二级审批的安装、拆除施工方案、塔吊基础验收单、特殊工种上岗证、有关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到受监的安监站备案。塔吊安装检测完毕,总承包单位将塔吊检测合格报告到受监的安监站登记备案。

第2篇

关键词: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施

工程实践证明,规范化、标准化的专项施工方案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人下面就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涉及到的几个实际问题,做一简要的探讨和论述。

一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1)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文要求:凡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做专项施工方案。一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包括:(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 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2)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5)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 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吊篮脚手架工程。5)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6)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1)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2)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7)其它: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4)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5)预应力工程。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内容

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附图等。

(3)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和要求

专项施工方案更能体现其分项和分部工程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故要求方案的编制原则应围绕工程质量的形成,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更应体现针对性、可操作性、及时性。具体说明如:1)工程概况:对工程总体框架作简要说明,并结合专项方案题材,对相关情况进行针对性介绍。2)施工方法和程序:应符合总进度计划、质量目标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方法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程序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并能与工程总体安排相适应。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应符合总进度控制计划要求,并编制线条横道图、计划表。4)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应突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到位,责任到人。5)结构安全性能验算:计算过程思路清晰,运算准确,数据明白。6)参插图示说明:包括主要平面、剖面和节点详图,图示含义表明清楚,文字尺寸清晰。

二 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

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签认后,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实施。(1)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施工方案。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重新组织审核。(2)项目部编写的专项方案,必须由公司技术部门评审,写出评审记录,由总工程师签字。已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动,实施方案所需的安全技术措施之经费不得挪作它用。(3)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项目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置、防护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否则不得进行作业。(4)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整改合格的,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在要害部位和危险区域,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施工现场要有专职安全人员巡回检查,并设明显标志及警示牌。(5)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作业过程中需变更方案和措施时,必须由原编审人员同意,并有书面签证。(6)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专项施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旁站监督。当实施危险性比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时,公司质安部门和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必须全过程旁站监督。(7)对不认真执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更改措施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实践体会和理论认识,在工程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本文仅次而已,今后,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人还将不断积累经验和实践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 胡文书。如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J],民营科技,2009年第08期.

[2] 罗海,朱百涛。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实施[J],浙江建筑,2006年03期.

第3篇

【关键词】落地式摩擦提升机;快速更换天轮;施工方案

1 概述

随着集团公司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淮南矿区建立了很多矿井,矿井的提升系统都是采用落地式绞车。提升系统长时间运行以后,天轮的轴瓦或轴承就会出现损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就需要对天轮进行更换。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认真的思考,我们运用了这种新的施工方案,比传统的施工方案更换天轮,在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上均大大提高。现以朱集矿主井西车下天轮的更换为例详细说明新方案。

朱集矿主井西车下天轮由于长时间运行,游动轮的轴瓦出现了损坏,需要对天轮进行更换。该提升系统所涉及的参数如下:

(1)主提升绳

型号B级镀锌6T混合层6×28 直径φ48mm 长度1172m 9.56kg/m

(2)扁尾绳

型号B级镀锌P8×4×9长度1024m 尺寸206×33 19.12kg/m

(3)箕斗

包含主绳悬挂尾绳悬挂总重38t

(4)天轮

φ4.5m 单重39t(包括轴承座)

2 施工方案

2.1 施工总方案

调整边箕斗位置,棚边箕斗卡中间箕斗主提升绳反留上、下天轮主绳,扒上、下天轮上的主绳下天轮拆除下天轮安装恢复上、下天轮上的主绳,拆除棚箕斗、卡绳的设施,试运转

2.2 具体施工步骤

2.2.1 调整边箕斗位置,棚边箕斗

(1)将边箕斗顶提至井口,施工人员先调整边箕斗四个悬挂油缸的油缸伸长量调至差不多,然后利用打压泵对四个悬挂同时打压,待有悬挂油缸到底以后,关闭总阀门。

(2)施工人员从边箕斗乘人间穿过两根I45b工字钢担在井口锁口梁上,在两根I45b工字钢上布置两根长度为600mm的I45b工字钢,两根I45b工字钢正上方为乘人间两端横梁位置。

(3)再次调整边箕斗位置,使得边箕斗乘人间两端横梁离I45b工字钢50mm左右的距离。

2.2.2 卡中间箕斗主绳

(1)施工人员在中间箕斗井口大梁罐道两边各布置一根I63b的工字钢,将工字钢与套架底梁之间连续满焊连接,并在两端使用[10槽钢将两根工字钢连接在一起。

(2)施工人员在4根主绳两侧各穿入一根I36b工字钢(800mm根),共计8根。I36b工字钢要与I63工字钢断续焊接牢靠,并在I36b工字钢两端用[10槽钢将8根I36b工字钢连接成整体。

(3)施工人员在I36b工字钢上布置四个卡绳器,将四根主绳卡牢,然后将卡绳器上方增卡2付板卡,用红漆在钢丝绳卡上方的主绳位置作好标记,并派人进行监视。然后泄边箕斗悬挂油压,使得边箕斗担放在棚箕斗梁上。

2.2.3 反留上、下天轮主绳,扒上、下天轮上的主绳

(1)将下天轮平台靠近横梁上对应主绳的位置挂设四根φ18.5mm钢丝绳头,并分别在每根钢丝绳头上挂设一个3t手拉葫芦。

(2)分别在四根主绳上利用2个Y-50的钢丝绳卡卡设一根φ18.5mm钢丝绳头,再将手拉葫芦与卡设在主绳上的钢丝绳头相连。

(3)施工人员在下天轮旁井架斜腿上焊接的四个吊耳上各挂设一个3t手拉葫芦。然后分别在下天轮与滚筒之间的4根主绳上采用2个Y-50钢丝绳卡卡一根φ18.5mm钢丝绳头,再将手拉葫芦与卡设在主绳上的φ18.5mm钢丝绳头相连。

(4)用相同的方法将上天轮两边的主绳与挂设的手拉葫芦相连。

(5)拉下天轮南边第一根钢丝绳东边挂设的手拉葫芦,在此同时拉同一根钢丝绳西边挂设的手拉葫芦带上劲,当边箕斗上方主绳被东边挂设的手拉葫芦完全收紧时,停止拉手拉葫芦。此时所有的松绳量都在下天轮处,施工人员利用棕绳将此根主绳扒到轴承座旁边,利用相同的方法将下天轮上的另外三根主绳扒到轴承座旁边。

(6)施工人员慢慢松下天轮与滚筒之间的四个手拉葫芦,然后将滚筒盘型闸打开,最后利用手拉葫芦将下天轮与滚筒之间松绳量窜到上天轮与滚筒之间。

(4)施工人员拉南边主绳上天轮西边挂设的手拉葫芦,与此同时将主绳东边手拉葫芦带上劲,直至将上天轮与滚筒之间的松绳量都拉到上天轮上方为止。然后利用棕绳将上天轮南边的主绳扒到轴承座旁边,利用相同的施工方法将其余三根主绳扒到轴承座旁。

2.2.4 下天轮拆除及安装

(1)施工人员先将下天轮的轴承座端盖、上下部之间的连接螺栓、基础连接螺栓拆除,将轴承座及做好定位记号,然后利用千斤顶将下天轮往外顶,直至天轮中心线露出。

(2)施工人员将500t吊车钩头与天轮之间利用φ40mm的钢丝绳头连接好,指挥吊车将天轮吊至地面摆放好,最后利用500t吊车将新天轮吊至轴承座内,利用手拉葫芦及千斤顶将天轮找平、找正,恢复上盖及端盖。

2.2.5 恢复上、下天轮上的主绳,拆除棚箕斗、卡绳的设施,试运转

(1)施工人员先将上天轮上的主绳恢复好,然后再恢复下天轮上的主绳,待主绳都恢复好后将主绳上留绳用的钢丝绳头、绳卡及手拉葫芦拆除。

(2)利用打压泵对边箕斗的悬挂进行打压,直至将边箕斗脱离I45b工字钢时停止,此时迅速拆除棚箕斗的I45b工字钢。

(3)先将每个卡绳器上方的两副板卡拆除,通知机房反提边箕斗200mm左右,通知车房打上闭锁不准动,再利用手拉葫芦拆除四个卡绳器,施工将8根I36b工字钢拆除及I63b工字钢拆除。在确认所有的临时设施都拆除后,交予矿方试运转。

3 施工方案对比

3.1 老方案

布置稳车及滑车组调整边箕斗位置,卡中间箕斗的主绳反留上、下天轮主绳上提边箕斗,将天轮上的主绳扒到轴承座的两边下天轮拆除下天轮安装将主绳扒进绳槽,拆除卡绳、滑车组等设施,试运转

3.2 新方案

调整边箕斗位置,棚边箕斗卡中间箕斗主提升绳反留上、下天轮主绳,扒上、下天轮上的主绳下天轮拆除下天轮安装恢复上、下天轮上的主绳,拆除棚箕斗、卡绳的设施,试运转

3.3 新方案与老方案对比

新方案与老方案对比,减少了布置稳车及滑车组、拆除滑车组及稳车的时间,也减小提箕斗时所担的风险,减少了租凭稳车的费用。

4 总结

旧方案中布置稳车时间需要2天,稳车的缠绳及挂设三穿滑需要1天,等待施工完成以后还要花费1天的时间进行拆除,新方案省去了这些步骤。也就是说利用新方案施工,我们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减小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施工风险,省去了稳车等设备的租凭费用,为矿方争取了生产时间,为本单位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第4篇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方案;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高支模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门式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门式架顶托上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于门式脚手架顶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铺设、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拆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钢管架。

2.高支模的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2.1扣件式钢管支架的组合形式灵活,钢管承载力高,支架整体稳定性好,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超高、超大、超重支撑系统的应用更为普遍。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泵送混凝土产生的施工荷载。

2.2高支模的受力杆件如立杆、主次龙骨等应选用截面、强度均满足受力要求的材料,对多次周转使用的材料应送相关部门进行强度检测。

2.3 钢管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不得采用搭接,并确保对接端头平整),水平拉杆及剪刀撑的连接应采用扣接。

2.4 高支模的安全稳定与支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密切相关,要通过水平拉杆、剪刀撑、与结构混凝土墙柱纵横拉结来加强其整体稳定性,局都小面积高支模与应相邻的普通楼面支架纵横拉结来保证。为此,钢管立杆的排间距应统一为模数形式,便于水平拉杆纵横拉结,局部可用短钢管加以辅助。

梁模板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不足,应在梁支顶架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问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应打人木楔。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挡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梁底搁枋,随即把斜撑钉牢。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其底板及侧板两头是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

2.5对于每层均为高支模的工程,模板拆除要考虑上层支撑荷载的影响,支撑架拆除时要保留部分支顶后拆(或加设回头顶),尽可能使上下楼层支撑架的立柱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以保证荷载能安全地向下传。

3. 高支模专项施工中的存在问题

3.1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中的存在问题

(1)高支模专项方案编制前,技术人员未针对施工现场条件、使用材料情况进行相应验算,出现现场施工与方案完全脱离的情况。

(2)高支模方案中工程概况对现场施工条件表述不清晰;立杆基础承载力未经过验算;恒载、活载计算未考虑最不利组合:模板及支架计算对施工荷载取值考虑不周;材料的强度、刚度理想化,与现场实际材料不符,如钢管壁厚、木枋截面尺寸、材料新旧等:方案未经审批就先行施工而造成整改困难:方案审批后未对现场操作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高支模安装与拆除中的存在问题

(1)高支模安装与拆除

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认真及时地进行方案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管马虎,操作人员按经验施工,随意性大,造成实际搭设结果与方案相差很大,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2)高支模的搭设

高支模的整体安全稳定性是与立杆排距布设、水平杆纵横拉结、剪刀撑布置、材料质量优劣等紧密相关的,与支架搭设时上下调节螺杆的伸出长度(上托300ram,下托200ram)、基础的密实度也密切相关,但现场施工中通常存在以下质量问题:

①立杆基础的土层未进行夯实处理,基础高低不平,立杆稳定性差。

② 立杆底部未设置底座.或上托当作下托使用;

③ 立杆排距、水平杆步距超出方案设计要求,梁侧楼板在梁横枋上直接加短顶而未采取任何拉结措施:

④ 钢管立杆违反规范要求而采用搭接,影响立杆的直接传力:

⑤ 扫地杆与地面距离大多超出规范要求的200~ 300ram:纵横水平拉杆由于梁板立杆模数不统一,无法拉通形成整体:

⑥ 水平杆多数未与已浇筑的结构混凝土柱拉结.整体抗倾覆能力薄弱:

⑦ 纵向、水平剪刀撑未按规范要求设置,严重影响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⑧ 受力构件如钢管、扣件、木枋未送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就直接使用;钢管材料周转次数多,保养不当,部分锈蚀严重、弯曲,其强度大幅降低:木枋截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甚至采用残旧木枋代替:

⑨ 上、下顶托螺杆超出规范要求的长度,规范要求上托和下托分别只允许伸出300,200ram.而实际某些高支模项目中上托伸出长度为500~600ram.下托为400~500ram,且未采取其它拉结固定措施,影响了承载力及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3)高支模拆除

①拆除前未办理报审手续。高大模板的拆除,待现场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及时报验,在监理公司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其中大跨度和悬挑阳台在强度达到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拆模。

②高支模拆除未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拆除顺序应为:梁上托梁底木枋、模板一板上顶托板底木枋、模板剪刀撑纵横水平拉杆钢管立柱下托座、垫木。

③拆除侧模板时未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很难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任何损伤。

④拆除4m高度以上的梁模板时未搭设操作平台和设防护栏杆,拆除时未做到逐块拆卸。造成成片松动、撬落或拉倒。

⑤拆除楼板底模时,工人操作时未做好监督和设警戒区和临时支撑,容易因模板掉落而伤人。

⑥拆除支顶模板时未设置警戒区和警示标志,以及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⑦拆除不服从统一指挥,支顶、模板拆除未能统一指挥,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进行。

⑧高大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戒标志和提示标语,并由专人看护。混凝土浇筑前后,项目部做好高支模体系监测,发现险情应及时疏散人员和进行整改。项目部对支顶、模板构件和材料质量验收应严格把关,主要构件和材料必须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模板完全拆除后,应及时将扣件和钢管清离现场,并对其进行清理、保养,按规格堆放。

3.高支模的施工管理措施

3.1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

建筑高支模属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企业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3.2认真编制和审批高支模施工方案,并按上级文件要求办理专家评审论证,整改后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方案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的工程。高支模方案必须由专业人员编制勘探施工现场和会同项目部确定使用材料,计算书统一使用软件程序。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工程概况;②编制依据;③基础情况;④材料选用;⑤方案计算程序;⑥搭设、拆除安全技术管理措施:⑦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注意事项;⑧监测方案;⑨应急预案。

3.3重视建筑高支模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的施工过程监控,做好高支模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边施工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办理好施工过程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3.4加强对建筑高支模施工现场和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督促帮助企业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生产机构,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第5篇

关键词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自国家住建部颁发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以来,各施工企业已建立起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制度,行业管理部门和建筑学会有组织地开展了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工作,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得到了有力促进。 但是,对众多的施工企业和广大的施工项目来说,规范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尚需长期的努力。而从以往参加专项方案论证中看到,有些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存在着内容残缺、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等缺陷,不能有效地指导工程施工。究其原因是不少施工技术人员还缺乏对专项方案编制方法的了解。

一、 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开展模板的安装工作前,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模板的施工设计图及施工方案。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及安全教育工作。为了确保模板的安装的质量,在施工现场合理的设置测量控制点,以方便开展检查工作。

根据模板及配件的要求对其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有缺陷的部件严禁施工在工程中。在安装模板前还需要对模板的内侧涂适量的脱模剂。如果在土壤中支设梁和楼板的模板时,需要先对地面进行平整然后再夯实。

在安装竖向模板的过程中,低面一定要平整且坚实度满足要求,同时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免出现偏位的不良现象。为确保竖向模板的稳固性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的情况预埋支撑锚固件。

二、模板的安装要求1、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基本要求是:(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的的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本身自重及钢筋、浇捣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产生的其他荷载。(3)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模板拼缝严密,不漏浆。

(5)所用木料受潮后不易变形。(6)支撑必须安装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所浇筑的结构不致发生下沉。(7)节约材料。(8)为了保证梁柱接头处尺寸准确

三、 施工方法

施工操作方法是施工方案的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说明。

1)应根据本单位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什么形式的架体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常见的是扣件式钢管架。

2)应根据计算书上所采用的材料、传力路径、杆件设置进行施工,很多方案在这里都脱节了,文本方案与计算书的材料选用不一致,支撑体系间距、步距、拉结点位置与数量不相符,而往往都采用的是更不安全的做法。

3)方案搭设中的构造要求是不能省略或减少的。如:支撑体系中的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的设置、立杆、水平杆的搭接长度、洞口等特殊部位的加强杆设置、架体的拉结;还有临时固定架体时抛撑、该临时拉结点。

4)底层支撑体系的搭设。

底层架体搭设时,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如果架体坐落在自然地面或回填土地面,往往不能满足模板体系承载力的要求,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以防地基失稳造成架体坍塌事故;如果架体坐落在混凝土楼板上,就需要验算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若不满足,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5)架体的搭设应按顺序进行,要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要做到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要求。

四、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计算书是模板及支撑设计的重要依据,方案文本的编写在施工措施上都是按计算书上计算的结果进行的。好的计算书思路明确,计算步骤详细,每个公式都有出处,每个数据都能在计算过程中找到来源。

由于人工计算模板费时费力,计算错误很难避免,而遇到超静定计算时很多人不知所措。现阶段有计算软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能力,但软件的应用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随便的套用。只有计算人员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的部位清楚,所用的材料、机械、机具熟悉,对作业人员素质了解,对环境、气候了解,才能正确选用软件上数据;计算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正确调整软件上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才能把计算书做好做到位,就不会在计算书上出现莫名其妙的数字或用语。

当模板支撑落在地面时,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模板支撑落在混凝土结构上时,应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承载力的验算。计算书上的示意图、计算简图应画在相应位置,应清晰正确表示,必要时应有节点详图,且符合制图规则。

五、模板拆除技术要点

严格控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的强度,对砼的强度进行检测,强度满足要求后方能拆除,强度不满足要求的杜绝提前拆模。在多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指挥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作业区与非作业进行隔离,以免非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区。

1)支设模板要按操作工序进行,在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 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横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2)拆除模板要施工工长同意。拆除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乱 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拉倒。拆完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来的模板要及时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好,防止钉子扎脚。

3)对下一施工层所需的模板,经整理后放好等待下一次使用。模 板对方时要严格按楼面施工容许荷载的要求堆放,做到整齐有序。对需要修理的模板运到模板制作处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米

4)模板操作工要严格按照模板操作安全规程进行操作,装拆模时 要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或酒后作业。

5)在对地下室模板和基础模板进行拆除时,首先对土壁龟裂、松软的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没有不良的现象后,人员方能进行作业。将拆除的模板堆放整齐同时将拆除的模板及时的运出。

六、模板的运输、维修与保管

钢模板运输时,不同规格的模板不得混装,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模板滑动。钢模板和配件拆除后,应及时清除粘结的灰浆,对变形及损坏的钢模板及配件应及时修理校正,并宜采用机械整形和清理。

对暂不使用的钢模板,板面应涂刷脱模剂或防锈油,背面油漆脱落处,应补涂防锈漆,并按规格分类堆放。钢模板宜放在室内或敞棚内,模板的底面应垫离地面100mm以上,露天堆放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高度不超过2m。

结论

综上所述,在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对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程传美.谈建筑工程高大模板不容忽视的施工要点[J].广东建材,2012(11).

[2]谭皓,张电吉,章国成.模板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江苏建材,2010(4).

[3]陈刚.南国大厦工程结构转换大梁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及施工要点[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2).

第6篇

关键词: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坍塌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08

0 引言

近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因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支模”)坍塌造成的死亡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高层建筑,各种高、新、奇建筑的日益增多,对“高支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2013年8月,辽宁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为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了《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辽住建[2013]223号),通知中明确规定,推广应用《房屋建筑工程常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标准图集》(试用)(统一编号:DBJT05-257;图集号:辽2013G901),将其作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时采用,监理单位进行监督。“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省厅培训,并取得“高支模”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论证专家资格证书的专家论证合格后才能施工。同时,项目负责人在“高支模”搭设完成时,应邀请参与论证的专家参加验收。笔者参与了多个“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本文就论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高支模”概述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规定:对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范围: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O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分的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邀请相关人员召开专家论证会。参与论证会的人员包括:专家组成员(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勘察和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 “高支模”坍塌原因分析

随着高层、大跨结构的出现,如果模板工程不经设计,或者还按小跨、低层的一般模板来设计、来施工,很容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事故。“高支模”的突然倒塌,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坍塌事故的预防,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高支模”危险性的重视、熟悉和执行力度,加强对操作工人的规范管理和培训,防止按固有经验进行安装,盲目拆除等。分析其倒塌原因,主要存在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从设计角度来说,主要是编制者选取的计算参数、计算简图不对,对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不重视,凭经验设计。从施工角度来说,“高支模”坍塌,不仅有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还有盲目施工问题,即施工方案不合理,实际施工时存在“四无”,即无方案、无设计、无交底、无技术安全措施。因此,应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严格把关,坚持先进行模板设计后施工,同时邀请“高支模”专家进行论证后再施工。

3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常见问题

3.1 图纸问题

专项施工方案缺少可操作的规范图纸。有些专项施工方案,用原有的施工图替代;有些专项施工方案,虽有图,但图纸不全,或者是图纸与实际结构对不上,或者是示意图,或者是图纸尺寸标注不全,位置不明确,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有些图,不符合规范的构造要求。而实际施工时,工人凭经验盲目操作。

图集辽2013G901明确规定,专项施工方案必备的主要图纸包括:(1)高支模区域梁、板下立杆平面布置图,应标出所在区域梁轴线具置、给出具体尺寸;(2)立杆基础及其构造图;(3)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布置及构造图,应标出高支模所在区域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布置具置和尺寸;(4)抱柱构造图,应标出实际尺寸、布置方法和位置等;(5)梁、板模板支撑剖面图、立面图,应标出板下次楞、主楞,梁下主、次楞或纵楞,梁侧次楞、主楞和对拉螺栓的规格、尺寸、布置间距,水平杆步距的具体尺寸等。

3.2 计算问题

大多数方案编制者为了省事,多采用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如PKPM。对高支模计算的原理理解不透彻,计算公式不能正确运用。高支模的设计,不建议采用软件计算,可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和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计算。在计算中,常出现如下问题:(1)荷载取值不合理。(2)计算参数取值不对,如把胶合板的弹性模量取成木方的弹性模量。(3)计算简图不对。简支梁和连续梁不分,当为等跨连续梁时,超过三跨还是按实际跨数计算。计算简图与实际方案不对应,包括力的作用点、类型、尺寸、支座约束等情况。(4)荷载组合不对或缺少荷载组合,组合时采用的荷载值不对。

3.3 构造措施

有些方案虽然计算书完整无误,但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立杆的间距过大,立杆的接长不符合规范要求,立杆的接头设在同一步距内。(2)立杆下不设底座或钢垫板,直接立在地面或楼板上。(3)梁下无立杆或只有一根立杆,将立杆设计为偏心受力构件。(4)板下的支架立杆间距,沿梁的纵向与梁下的支架立杆间距不相等,导致水平杆不能直线拉通成整体;(5)水平杆两端与四周建筑物不能顶紧或顶牢;水平杆步距过大;横向扫地杆设置在纵向扫地杆的上面;相邻纵、横向水平杆接头位置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6)竖向剪刀撑不连续,下不与地面抵紧。剪刀撑杆件的底部和顶部远离主节点处。(7)支模时,不同材料、不同规格、不同型式的立杆杆件混用。(8)扣件式钢管立杆支架立杆底部采用可调U型托撑。(9)上端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于水平杆上。尽管计算很重要,但构造措施也不能忽视,构造是计算的前提,必须满足各项构造要求,构造和计算同等重要。

3.4 内容不全

专项施工方案内容不完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些施工方案缺少应急预案,或虽有应急预案,但应急预案缺少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机构、联系方式,应急措施等。(2)冬季或雨季施工时,缺少相应的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3)忽视模板工程的管理内容,对模板工作人员无具体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要求。(4)对现场的防火和用电也没提出具体要求。(5)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混凝土浇筑

(下转第244页)(上接第114页)

顺序和方法没明确,缺少模板的拆除顺序及支架立杆拆除的技术要求,这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实际中,由于拆模导致坍塌的事故也较为常见,必须引起重视。(6)缺少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等措施。除此以外,还存在编制依据选用不对,或采用一些非现行规范,方案所用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不合理等问题。

4 结语

为预防“高支模”倒塌事故的发生,需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建立完善的“高支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单位应加强“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搭设验收、使用检查、混凝土浇筑、模板和支架拆除等环节的管理;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不严格按方案执行的,必须责令其整改。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高支模”施工监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加大对“高支模”施工的检查、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JGJ 162-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房屋建筑工程常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试用)(辽2013G901)[S].沈阳建筑大学,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S].2009.

第7篇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事故;种类;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脚手架常见安全事故种类

1、脚手架局部失稳或整体坍塌。这类事故中发生的人员伤亡数量往往最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是最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安全事故类别。

2、扣件或脚手架钢管坠落砸伤下方人员。这种安全事故主要是脚手架在架设和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卫意识是关键。

3、脚手架与安全网封闭不严发生人员高处坠亡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忽略了脚手架架设后的安全检查,或者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

4、脚手板搭设不严发生人员脚手架内坠落事故。这类事故与上类事故的主要导致原因相似,只是伤者的坠落位置有所不同,都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

5、各种突发因素引发的相关意外事故。这类事故的诱因多种多样,存在许多无法预料和无法正规回避的因素,必须要随机应变,确保安全第一。

二、脚手架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不少建筑公司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并没有对脚手架施工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教育。架子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即无证上岗作业,甚至冒险违章作业。

2、脚手架设计、搭设、拆除等专项施工方案不全面

脚手架方案设计时对所承受的荷载特别是可变荷载等考虑不周、设计计算验证不全面、构造设计不合理,导致脚手架设计抗滑承载力、稳定性、强度等不足;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中的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条件考虑不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及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导致脚手架在安装和拆除过程中隐患连连。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因为脚手架在建设工地属于周转材料,工程参建各方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质量要求重视度不够。

4、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

少数工程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未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执行,全凭操作工人经验搭设。存在水平杆的构造、连接和脚手板的设置忽略细节、剪刀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没有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或规范执行、随意更改门洞桁架形式和门洞开设位置、脚手架搭设进度与施工进度不同步、高出相邻连墙件两步以上并未设置撑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每搭设完一步后不按规定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等一系列的问题。

5、脚手架使用过程中荷载超过原定设计荷载极限

施工中少量施工单位将混凝土输送泵管直接固定在外脚手架上,在砼输送时给脚手架造成较大震动;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违规将脚手架当做卸料、堆料平台,脚手架局部堆放过多建筑材料或施工设备,结果造成脚手架局部或整体失稳;特定地区的施工单位还应考虑突遇超强台风造成荷载组合效应超过设计考虑等诸多影响因素。

6、安全网、脚手板防护不严

安全平网、密目网支杆、横杆和锚固点设置有松动、相邻安全网连接不严密等安全网架设中的技术问题,极易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脚手板铺设不满、不实或兜网设置不符合要求等脚手架架设中的技术问题也易造成物体坠落砸伤下方人员的事故。

三、预防和控制脚手架安全事故的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开始之前严格审核脚手架材料质量,确保材料满足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荷载计算进行搭建设计,慎重确定相应的安全设计计算。根据脚手架荷载计算定制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出应对方案。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专项施工严格进行,交底双方签字存档,以备后用。

2、脚手架拆除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拆除前清理脚手架的周边环境,设置警示标志,确定拆除区域没有人、物,不会造成以外损伤;以及对脚手架扣件连接、连墙件等的检查,保证除脚手架部件外没有杂物,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拆除顺序。拆除中脚手架拆除范围15m不允许有人员走动、滞留,非操作人员部不得入内。

3、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灌输安全意识

经常性的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对架子工的专项技能进行培训考核。对新进场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要是施工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能力。

4、无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定应急方案

即使是按照各项数据指定的施工方案,也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急方案。比如不可预计的天气原因,大风、雨雪等天气应停止脚手架作业,复工前检查设备没有问题才可以继续作业;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以免发生意外。

5、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一些安全行为作出硬性要求,如着装要求和行为动作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条款,时刻提醒大家安全生产,以减少施工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情况。

7、基础及底座

脚手架基础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脚手架地基必须采取硬地化处理,25m以下低架浇筑C15砼,厚度100mm;25m以上的高架浇注C20砼,厚度应满足搭设高度的要求。基础标高应高于自然地面50mm,宽度超过外立杆200mm。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有基础设计计算书。脚手架底部必须有垫板或底座,底座采用厚度为5~8mm钢板(150mm×150mm)和直径32mm(150mm长)钢管焊接而成。垫板也可采用槽钢、定型钢板或长二跨以上、宽200mm、厚度50mm的木板。脚手架排水沟内侧距脚手架外立杆200mm,排水沟应与建筑工地排水体系连接,保持畅通、不积水。脚手架底部因施工原因造成连续两跨以上立杆悬空,必须采取门洞处理方式或采取悬挑措施,保证架体稳固。

8、架体搭设

脚手架搭设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须经过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审批签名。架体搭设及其地基基础,应按规范要求在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进行阶段验收,并做到定期检查,保证架体搭设的技术要求。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设置应符合: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两个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规定:立杆上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脚手架顶端的立杆应平齐,用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连接,并超过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四跨以上必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宜在45o~60o之间,从架体投影面的端部开始设置。24m以上的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杆件接长宜采用两个以上的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扣件端不应小于100mm。

9、脚手板、挡脚板

每步架必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可采用冲压钢脚手板、50mm厚木板脚手板、竹笆板脚手板或竹串片脚手板等,严禁用毛竹或蒿竹平铺的方式。脚手架每步架必须设置挡脚板,挡脚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木板制作,高度不小于180mm。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水平杆、立杆上。挡脚板安装在外立杆的内侧、密目式安全网的外侧,并与脚手板同步设置。挡脚板外侧刷红白相间油漆标识。

10、防护栏杆安全网

脚手架外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每一步之间设置二道水平防护栏杆,间距600mm。防护栏杆禁止使用毛竹或蒿竹材质。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应用18#铅丝张持严密。

11、连墙件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坚向间距为每层,横向间距为4跨。连墙件的布置;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连墙杆,连墙件的垂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可采用Φ12钢筋预埋或砼中,钢筋与钢管焊接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12、通道

脚手架应设立上下斜通道,斜通道应设置至施工层。通道应设立防护拦杆和挡脚板。踏步式通道应铺设脚手板封闭,不得只采用两根钢管作踏步。不采用踏步式的斜通道,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mm。

13、避雷装置

脚手架顶部高于2m,四角设置(长度大于35m,应中间设几根)避雷针。

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结束语

事故需防范、安全需管理。在脚手架的施工过程中,只要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对日常安全管理监督常抓不懈,才能够避免和降低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木清.加强扣件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2,(7).

[2]周中伟.安全控制之脚手架施工[J].经营管理者.2011,(10).

[3]张红仁.浅谈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第8篇

1 模板支撑失稳的原因

1.1 支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工地上常见的有:用腐朽变质或干裂、虫蛀木材制作的支撑。

1.2 支撑不够平直。检查时,常发现轴心偏移达5cm以上的原木也用来制作支撑,使支撑的受力状态由轴心受压变成偏心受压。

1.3 支撑的长度不符合要求。为了节约材料,一些工地在安装模板支撑时,采用“长杆短用”或“短杆长用”,致使支撑倾斜或在其底部垫上石块、砖块。

1.4 支撑的基地处理不好。有的支撑支承在松软的土层上,使个别支撑受力后下沉,增大了附近支撑的荷载而致失稳;也有的支撑在砂土上,一场大雨冲走砂土,使支撑失去支承。

1.5 支撑的直径太小,支撑间的拉杆不可靠。工地上常发现有小头∮5-∮6cm的原木支撑;也有用小树枝或边角料拼凑而成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且多数水平拉杆不与墙、柱拉结

1.6 对大跨度或高支模工程,支撑安装前没有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稳定性验算。《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规定: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和工程监理单位批准。对大跨度或高支模工程,这项工作相当重要。很多坍塌事故,分析原因,大多是无模板支撑的方案设计或设计不合理造成的。

1.7 质检人员对安装好的模板工程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1.8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没有派出专门人员在下层巡视、观察模板支撑受力后的变形情况,是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1.9 施工作业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作粗放、蛮干,加大了施工荷载。

2 预防支撑失稳的措施

2.1 支撑的选材应按现行《木结构设计规范》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用木材作支撑时,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2 应尽量选择较为平直的材料作模板的支撑,安装时要垂直,若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线上,防止“长杆短用”和“短杆长用”,安装时严禁在支撑的底部采用砖块垫高的办法进行加固。

2.3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支撑的基底要进行妥善处理,如支承在基土上,基土应整平夯实,支撑下加垫木楔子和通长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并做好排水措施。

2.4 木支撑的选材不能过细,常用小头直径不小于∮8~∮12cm的原木,其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纵横方向应设相互垂直的水平拉杆,一般离地50cm 设一道,然后每隔1.5-2m 设一道,立柱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承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拉杆的材料及其与支撑的联结应满足计算,作为铰支承点的要求;当层高大于5m 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的方法;对于高度、跨度较大的工程要适当设置剪刀撑,以增强支持的整体稳定性。

2.5 支撑安装前应编制施工方案,现浇式整体模板的施工荷载一般按2.5KN\m2计算,并以2.5KN的集中荷载进行验算,现浇的混凝土按实际厚度计算重量。当模板上荷载有特殊要求时,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检查。要根据具体工程进行必要的稳定性验算,并报上一级技术部门和工程监理部门审批。

2.6 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应严格执行,模板工程安装后,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验收。对验收结果应逐项认真填写,并记录问题和整改后达到合格的情况。

2.7 施工过程中,要派出专人在下层观察支撑的受力变形情况;模板上荷载堆料和施工设备合理分散堆放,不应造成荷载过分集中。教育施工作业人员文明施工,操作轻放,以减小实际的施工荷载。

2.8 应建立模板拆除的审批制度,模板拆除前应有批准手续,防止随意拆除发生事故。模板安装和拆除工作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 支撑计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9篇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势头,其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层数越来越高,对建筑施工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近些年,时有模板支架失稳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带来了很大影响,高模板支架系统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过程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仅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才能够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及安全需要。

一、高支模施工中的存在问题

1.高支模施工方案存在问题

在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进行编制之前,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对现场施工条件及材料使用情况给予相应验算,现场施工和施工方案出现了相脱离的情况。另外,在高支模的施工方案里,其工程概述没有清晰地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表述;活载及恒载计算没有对不利组合进行考虑;立杆的基础承载力没有经过验算;材料刚度及强度过于理想化,和现场的实际材料情况不相符,像材料新旧、钢管厚度及木枋截面的尺寸等;支架和模板计算对工程施工的荷载取值没有周全考虑;方案没有经过审批就先进行施工了,从而导致方案整改的困难;即使方案审批之后,并没有及时向现场施工人员给予安全技术交底,在方案编制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给工程高支模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应该给予重视。

2.高支模安装存在问题

进行高支模安装的时候,相关技术负责人并没有及时认真地给予方案技术交底,施工过程里,其监管也比较马虎,施工操作人员仅依靠经验进行施工,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实际安装搭建效果和施工方案间存在较大差别,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在现场搭建过程里存在较多的安全质量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下列几方面,一是立杆基础土层没有给予夯实处理,致使基础高低不平,给立杆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立杆的底部没有设置底座,并且出现了上托作为下托使用的情况;二是水平杆的步距与立杆的排距与工程方案设计要求不相符,当在梁的侧楼板梁横枋之上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拉结措施而是直接加短顶。其钢管立杆与规范要求不相符,采用的是搭接方法,对立杆直接传力产生了影响;三是水平杆大部分没有和已经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土柱进行拉结,这样使得整体的抗倾覆能力降低,扫地杆和地面间的距离超出了相关规范要求的20-30cm,在纵横的水平拉杆上,因梁板立杆的模数不够统一,使其无法拉通构成整体;四是水平及纵向的剪刀撑没有依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对模板支架整体的稳定性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对于受力构件像扣件、钢管及木枋等没有送到相关部门检验直接进行使用,这样就存在着木枋截面与设计要求不相符,甚至使用残旧的木枋来代替新木枋,钢管材料因周转次数比较多及保养不恰当等,从而造成部分钢管弯曲及锈蚀严重,强度受到了很大影响;五是上顶及下顶托螺杆与规范要求长度不相符,在规定中,要求上托及下托所允许伸出长度分别为30cm及20cm,可实际施工中上托伸出的长度有50-60cm,其下托长度也要有40-50cm,并且没有采取相关拉结固定对策来保证支架整体稳定性。

3.高支模拆除存在问题

在高支模的拆除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拆除之前,通常应该把混凝土试块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只有试块符合规定强度及经过监理师同意,并交底之后才能够拆除,可是有些施工单位没有办理相关报审手续就擅自进行了拆除;在高支模进行拆除时,没有依照相关规定顺序进行拆除;侧模板拆除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这样就不能确保混凝土棱角及表面不会受到损伤;4m以上高度模板进行拆除的时候,没有进行防护栏杆及操作平台的搭设,再加上没有逐块拆除,其模板就易造成成片松动及拉到;楼板底模进行拆除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监督、临时支撑及警戒区设立等,这样会因模板掉落造成伤人事故发生;顶模板拆除时,没有警示标志、警戒区或者专门人员进行警戒,还有在拆除过程里,模板及支顶没能按照先装后拆及后装先拆的顺序进行,这样在高支模拆除的时候,也就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二、高支模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高支模施工,并且认真编制高支模方案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在高支模施工中,很多安全隐患问题均来自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及文件进行施工造成的,因此,应该按照高支模施工的相关标准文件及当地安全管理办法及规范进行施工,高支模安装及拆除时,也应该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才可以。当进行高支模方案的编制时,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编制,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与工程项目部共同确定所使用的材料,其计算书要进行统一软件程序的使用,计算书的内容有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材料选用、基础情况、方案计算程序、监测方案、高支模安装及拆除的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应急方案及混凝土的浇筑法与注意事项。高支模的施工方案要经过认真编制及审批,并上交文件经过专家评审及论证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如果方案整改,工程施工现场应该依照方案来严格执行,从而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

2.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措施

在高支模施工中,其技术措施是非常关键的,在整个过程里,应该依照有关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侧模板进行安装时,应该在侧模板和连续墙间设置有关的外防水层,无法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固定,支顶架应采用构建钢管的脚手架和钢管进行斜撑,两侧钢管安装时,要具有对称性,其承受力位于同一直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该平衡同时浇筑以防两侧模板压力不均,致使高支模失稳。进行高支模拆除的时候,要严格依照各模板安全要求进行施工拆除,如果运用到吊车,要严格遵循安全起重操作规范及十不吊的规定,要持证上岗,并设立相关警戒区,派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工作人员之外的无关人员不能进入;当拆除侧模的时候,要确保混凝土强度同时,保证其棱角及表面不会受损情况下,再对非承重模板进行拆除,底模应该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00%之后,才可以拆除;模板拆除顺序及方法可按照配板设计规定来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再拆除承重部分、先拆板再拆梁以及从中间向两边进行拆除的顺序来实施,当拆除底部受力模板的时候,要先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试块强度的检查,当确认其强度达到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拆除,只有通过准确的技术措施才能够有效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从而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3.加强高支模施工监管工作

在高支模施工中,仅依靠施工单位的自觉性是不够的,需要多方面的监督管理及配合,才可能最大程度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实施,要做好相关安全技术交底方面的工作,同时要边施工边检查,当发现施工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并做好工程检查及验收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及高度的不断增加,在工程施工中,因高支模失稳倒塌事件造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加强高支模施工安全,对施工人员及企业均是很有必要的,这需要规范施工过程,严格依照相关高支模施工文件及标准来施工,施工技术也应该规范到位,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工程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锦和,冯启浩,霍庆华.浅谈高支模施工中的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04)

第10篇

[关键词] 地道 破除 优化设计 修复

1 工程概况

福州火车站高架候车室工程是福建省重点工程、也是福州市窗口工程。位于福州火车站内,层数二层,横跨福州站三个站台及六条铁路线。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分布于三个站台,主体为框架结构。本工程施工环境非常特殊:三个站台地下有错综复杂的通信、信号、广播、照明、电力等各种电缆线及各种给排水管道,空中有纵横交错的二万七千五百伏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上6个股道的线路,每天有18对旅客列车到发,16对货运列车通过及20余次调车作业。

2 原设计地道施工方案分析

以福州站第二站台为例进行地道施工方案的阐述。

如图1-1示,站台中部位置的旅客出站地道,按原设计承台及基础梁必须埋设在最深8米处的既有铁路线地道出入口下,需要对基础各部分施工做出详细的分析。

施工桩基前需要破除部分地道壁(含顶板、侧壁及底板,下同),破除后立即在桩孔位置垂直插入钢护筒,钢护筒比桩身直径大200mm,以保证土体稳定及满足钻孔桩施工需要。

为施工承台及基础梁,须如2-2图示,在地道侧墙外侧设置挡土墙,经综合考虑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多种挡土方案,最终认为钢板桩为最佳选择。

但钢板桩的打入位置却难以确定。由于既有铁路线路为夯填路基,并且,施工中铁路线仍要通行列车,不允许路基有任何的塌陷沉降,哪怕是轻微沉降都将酿成重大的行车事故。而钢板桩打入深度多达10余米,能否支撑住巨大的土压力,以保证路基的稳定,不发生任何的土移,还是一个未知数。而要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至少需1米)进行安装承台及基础梁模板、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则钢板桩距离站台墙边沿的距离仅为2975-1000=1975mm,这将使钢板桩受土压力更大。

按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钢板桩应尽量远离线路,尽可能靠近基础梁,且为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要求将地道出入口部分全部拆除,再进行基础施工,待基础施工完成后再对地道进行全面重建。

但这种方案仍存在诸多的难点:

(1)钢板桩距离铁路仍较近,恐仍无法保证路基稳定。

(2)基础与线路的距离较近,十余米高的钢板桩从站台面打入地下,极易导致钢板桩或打压设备侵入铁路限界,发生安全事故,并且,一旦设备触及铁路线上的27500伏的高压电接触网,将造成供电线路瘫痪、列车停运及巨大的人员伤亡事故等。

(3)三个站台地道出入口部分全长达120米,全部拆除,这将增加工程投资约50万元,并延长工期3个月以上,将难以保证本工程在春运前交付使用。

(4)开挖深度大、范围广,将导致地下大量错综复杂的管线需要移位,而这些管线涉及铁路铁通、电务、工务、水电、客运等多家单位,牵涉范围广,协调处理难度大,影响工程进展。

(5)基础施工完成后,对回填土的施工,由于空间狭小,只能采取人工夯实,夯填密实度是难以达到铁路路基要求的。

因此,地道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优化。

3 地道施工的优化方案

经研究基础各部分与地道壁的位置关系发现,承台及横向基础梁(JL3)处于地道侧墙的外侧及底板下方,与地道壁接触部分仅占地道壁很少的一部分,约15%,即只需在承台及横向基础梁的位置将这15%的地道壁局部破除,就能够施工承台及横向基础梁。再考虑纵向基础梁(JL1),处于地道侧墙的外侧及底板的斜下方位置,埋深大,正如前述原因,必须全部拆除地道壁才能进行施工。

因此,将纵向基础梁的标高提高至站台面下1米处,大大减少其埋深,如1-1剖面(优化后的地道剖面图)示,这样,纵向基础梁的位置就可以不破除地道墙,只需明挖土即可施工。因此,优化后的地道施工方案只需对地道进行局部破除即可施工基础,未破除的地道壁仍起着支撑土体稳定的作用,故优化方案摒除了原施工方案的全部难点,有利于工程的安全进展,并保证施工质量。

4 柱墩的增设

由于纵向基础梁提高后,承台间在纵向拉结减弱,为此,需在承台面至纵向基础梁间增设钢筋混凝土柱墩,以满足结构受力的需要,见优化后的地道剖面图示。各柱墩宽同承台宽,长度为承台外侧面至地道外侧墙面的距离。即柱墩相当于该承台在位于地道侧墙外侧的部分加高至纵向基础梁底。

5 承台、柱墩的施工

承台、柱墩的施工仍需要破除部分的地道墙,为保证破除部分的路基土体稳定,承台及柱墩的施工方案为:

在承台位置,自站台面往下,边挖土边现浇制作方形钢筋混凝土护壁(原理同人工挖孔桩护壁),护壁内侧尺寸同承台、柱墩,既作为基坑支撑,又作为承台及柱墩外模;保证了路基的稳定,又方便了施工。

第11篇

近年来,我局范围内邻近营业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加强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减少施工对行车的干扰尤为重要。通过对近几年邻近营业线施工影响行车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提出若干加强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

施工;行车;安全

2014年至2015年8月全局因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不到位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构成的行车事故12件,占施工类24件的50%(同期全局行车事故共计218件),这些事故有影响线路稳定中断行车的,有造成接触网设备断线、接触网设备烧损等,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可见加强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是多么重要,是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邻近营业线施工的定义

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运〔2012〕280号)的规定,邻近营业线施工主要是指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与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在既有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包括上跨、下穿既有铁路)涉及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邻近营业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管理范畴。邻近营业线施工分为:A、B、C三类。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外侧2m(接触网支柱外侧附加悬挂外2m,有下锚拉线地段时在下锚拉线外2m)、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m范围称为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1)列为A类邻近营业线施工,有可能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必须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①吊装作业时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②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③开挖路基、路基注浆、基桩施工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④需要对邻近的营业线进行限速的施工。(2)邻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B类施工。B类施工应设置防护设施并经铁路局有关部门审批,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①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的吊车吊装作业。②影响铁路通信杆塔、通信基站、信号中继站、箱式机房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的各类施工。③邻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脚手架、膺架等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④营业线路塹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坠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3)邻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C类施工。①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②开挖基坑、降水和挖孔桩施工。③邻近供电、通信、信号电(光)缆沟槽及供电支柱、通信信号杆塔(箱盒、通话柱)10m范围内的挖沟、取土、路基碾压等施工。④绑扎钢筋、安装拆除模板等未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⑤路基填筑或弃土等施工。邻近营业线A类及B类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的施工按营业线施工有关规定执行。邻近营业线B类不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的施工及C类施工纳入铁路局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计划,并与作为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的附件公布执行。

2邻近营业线施工典型事故案例

案例1:2014年3月8日15:09,中铁电化局在近邻合武绕行上行线K9+770处违章进行蚌福联络线接触网立柱吊装作业,吊装带断裂立柱倾倒碰压桃花店站8道正馈线上,导致合武绕行线合武211、212供电单元跳闸。经临时处置后,212、211供电单元分别于15:27、15:30送电成功;影响G592次、G7285次、G7685次列车运行。该事故暴露出施工方案、施工监督计划审查不细致,未发现施工方案缺失邻近营业线施工内容,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上报月度施工计划审核流于形式,没有发现电化立柱吊装等可能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的问题。案例2:2014年12月16日北仑线下穿立交施工,在便梁架设未到位,未逐孔分步开挖的情况下,提前开挖3号基坑,导致路基失稳、线路下沉,中断行车。施工单位违反施工方案操作程序,监理单位人员监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未实施旁站监理;建设单位管理不到位,对施工单位违反施工方案施工、监理单位未履行职责等情况未及时发现指出,并督促整改。宁波工务段施工监督员及时发现险情并提出封锁请求,防止事故扩大。案例3:2014年5月29日13:50,中铁九局杭长客专浙江段项目部在沪昆线衢州站改造进行天桥墩柱拆除施工时,天桥支承柱倾倒砸中衢州站一号站台的通信、信号电缆沟,导致沟内电缆多处损伤,影响行车。暴露出施工安全源头控制不到位,施工方案对支承柱拆除施工方法、程序和安全措施不明确,以及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未认真开展安全风险研判,仅凭老经验办事,未考虑支承柱倾倒可能对既有线及行车设备的影响,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导致重达60t的天桥支承柱倾倒直接冲击电缆沟。案例4:2015年2月3日,中铁十二局七公司郑徐客专徐州特大桥施工吊装水泥作业,塔吊起重臂吊重小车的牵引钢丝绳绷断,甩向搭在夹北线接触网承力索上,导致承力索烧断,中断行车。工务、供电单位在日常设备巡视检查中,早已发现该处施工使用塔吊作业,但没有主动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对塔吊作业可能存在危及营业线安全的隐患进行告知,施工安全监督监管不到位。案例5:2014年7月9日,陇海线铜山站迁改10kV电力线路施工,在无设计方案、未签安全协议、无施工方案,无施工计划,无施工命令,无设备管理单位监护的情况下,非法利用定向钻穿越线路过轨施工,造成线路路基下沉塌陷,中断行车。教训十分深刻,事故直接原因是迁改10kV电力线设备管理单位徐州供电段组织路外施工单位,过程中管理人员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触碰安全"红线"规定。同时,建设单位徐州枢纽指挥部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工程分包情况不掌握,对无方案、无计划施工失管失察。暴露出相关管理人员及单位领导安全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无施工方案、无施工计划、无施工命令违法违章组织施工心存侥幸,严重缺乏安全工作责任感和敬畏感。

3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

邻近营业线施工具有线长点多、多兵团作战,使用机械种类多,施工周期长、全天候,一年四季均有,涉及专业多,有的邻近营业线施工需要在封锁点内施工,有的则不需要封锁点进行,特别是在铁路最最繁忙的春运及黄金周停止营业线施工情况下邻近营业线施工经批准仍可以安排,因此邻近营业线的施工,对营业线行车安全威胁始终存在,对运输安全构成威胁。

(1)施工方案、施工监督计划审查不细致,未发现施工方案缺失邻近营业线施工内容。

(2)未按照审核通过并完善的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简化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

(3)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研判,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4)大型施工机械未执行一人一机防护,甚至没有工班长带班的情况下盲目施工。

(5)施工单位未按照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中的有关要求通知设备管理单位监督配合的情况下盲目施工。

(6)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巡查管控有漏洞。

(7)施工单位心存侥幸,无邻近营业线施工监督计划(或以为施工不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擅自施工。

(8)设备管理单位未履行监督配合职责,施工安全监督监管不到位。

4加强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针对主要问题和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薄弱环节,强调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路局审批单位抓好源头管理,设备管理单位抓好过程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可控。

(1)严格施工方案、计划审批制度,认真审核确定施工等级,严禁违反规定降低施工等级,严密卡控超范围、无计划施工及人员、机具违章上道等行为,从源头上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2)严格落实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和工作标准,严把施工准备、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受控。

(3)设备管理单位要切实强化"守土有责"意识,严格履行营业线和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做好施工配合,加强现场盯控,选派胜任人员盯住现场,设备管理单位不到场监管严禁施工,加强施工全过程监控,全面掌握施工组织、进度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各类隐患问题信息要及时上报处置,严防路料机具侵限、扰动线路基础及损坏行车设备、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发生。

(4)强化邻近营业线设备设施吊装及拆除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严格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要认真落实干部包保和现场把关制度,要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坚决制止路外施工单位超范围、计划外和非法擅自施工,严格施工安全过程控制。

(5)认真落实路局安监部门《关于邻近营业线设备设施吊装及拆除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的通知》,强化此类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6)坚决卡住高温时段扰动线路基础施工。

(7)对未签施工合同、施工安全协议及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一律不准进行施工。

第12篇

关键词:高大模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高大模架体系近年来因其危险性较大,所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建设部颁发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在这规定了对于高大模架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其方案的内容、监督监测、实施都作了相应的要求,为更好的保证高大模架的施工安全。对高大模架施工中的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高大模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相关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对于模架支撑体系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然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对于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仍然存在着对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的问题,有些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在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没有设立专门的模架支撑体系安全管理部门,进而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导致模架支撑的随意性比较大,模架支撑体系不稳,甚至会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红出现坍塌事故,这将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对材料的质量不够重视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由于模架支撑是一种临时性结构,所以对于相关支撑材料的安装以及拆除工作要尽量的简便化,但是在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相关的建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在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对模架支撑的材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模架支撑体系中的材料问题。具体说来,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的扣件质量不合格、钢管的质量差等方面,施工单位对模架支撑材料质量的忽视,将直接影响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模板及整个模架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最终可能会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导致模板的坍塌。

2.3、随意简化模架支撑体系的操作程序

对于模架支撑体系,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施工过程非常复杂,那么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要想保证模架支撑体系工程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进行模板设计计算。然而,就目前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现状来看,很多人员由于对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认识不够深刻,相关的施工单位常常忽视模架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忽视模板设计计算,使模架支撑体系的建设受到一定的阻碍。我们知道,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施工单位忽视模板设计的计算,就不能在模板施工方案中提供关于模板及支撑立柱的强度和刚度的精确计算结果,这将导致模架支撑体系的稳定性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影响模架支撑体系的实际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4、忽视模架支撑体系拆除的安全性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模架支撑是是一种临时性结构,所以使用之后必须对其进行拆除。现阶段,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模板拆除操作不当的现象,这也是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问题之一。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对于模板拆除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主要有:一些施工单位先拆除承重构件后拆除非承重构件的做法,这样就很可能会造成整个支撑体系失去平衡,造成人员伤亡。其次,一些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前就强行拆模,可能会造成模板坍塌。另外,在拆模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为了方便,在构件上不断堆载新的构件,超出了构件自身的最大强度,不仅可能致使构件产生裂缝遭到破坏,也有可能造成模架支撑体系的坍塌。

3、强化高大模架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模架支撑体系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安全性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而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于模架支撑体系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促进模架支撑体系工程的顺利建成和使用。安全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模架支撑体系工程的施工方案,模范方案的制定应该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主持编制,充分考虑模板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及其他施工条件,制定模板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定应该详细具体,并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模架支撑体系施工的安全进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施工方案完成之后应该严格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施工方案,保证模架支撑体系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2、强化模架支撑材料控制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模架支撑是一种临时性结构,是为保证模板的形状和位置,并承受模板传来的各种荷载而建立的。因此,模架支撑体系必须是稳定的结构,模架支撑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注重模架支撑体系的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模架支撑材料的质量,严防伪劣扣件和刚度差的钢管进入施工现场。

3.3、强化设计计算控制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模架支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因此,为了保证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循模架支撑体系的操作程序,尤其是要加强对于模板设计计算的控制。具体来说,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对于模板设计的计算,应该对立杆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水平杆的强度和挠度等进行仔细计算和验算,保证模架支撑体系的具体施工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模架支撑体系的建设应该先设计计算后具体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和变换。当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向模板设计人员或上一级技术主管部门反应,经同意或批准后及时修改施工方案,保证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施工。

3.4、强化具体施工控制

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模架支撑体系的质量、安全管理不仅应该体现在模架支撑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深入到模板的使用和最终拆除中。在使用模架支撑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不随意拆除和松动任何杆件和扣件,保证整个模架支撑体系的顺利运行。其次,在具体的高大模架支撑工作中,对于模架支撑体系包括模板在内的各项荷载的承重构件应该均匀堆置,并保证施工的总荷载量不超过设计计算中所提出的荷载要求。

总之,建筑结构形式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的今天,大跨度的模架支撑系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商业综合体以及公共建筑,高大支模体系已经十分普遍。我们知道,高大支模架属于具有一定规模危险性的工作,所以对其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是工作的重点环节之一。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将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质量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强化施工技术,努力强化模架支撑体系的安全、质量以及技术管理,以此有效的促进高大模架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文伍,唐恩宽,冯学林.高大模架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建筑施工,2012,02:139-140.

[2]万润贵.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架的编制方案和搭设[J].山西建筑,2014,0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