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04:2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房地产辞职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天工地产领导:
您们好!
面对房地产冰期的阴霾,为了节约成本与人力支出,并消除职场疲钝所产生的“7年之痒”,在第一个法定端午节刚刚结束之时,我不得不遗憾而凄婉地正式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在过去的6年中,天工地产给予了我很多很多,尤其是把我从一个房地产门外汉培养成了业内的专业人士。为此,我将永远对天工地产充满感激之情,这种情愫亦将永远伴随我未来的人生旅程。XX年4月17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到天工地产报到的日子,它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2019年6月10日,也将是我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正式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它同样会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除了父母与自己的生日以外,我还将永远记住前述两个日子。因为这几个日子,要么赋予我生命,要么改变我人生,要么使我懂得为人的基本准则-孝道。尽管如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不谢的花朵,为了自己自以为是的未来,我也必须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并按公司的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在天工地产的6年,是我努力的6年、学习的6年、进步的6年、感动的6年,也是刻骨铭心的6年。多少风雨历程,多少日日夜夜,多少同仁们夜以继日、日以追夜的共同作战场面,多少始于惊心动魄终于喜笑颜开的事件,多少……令人数不胜数的感人场景,一出出、一幕幕,似乎随时都在我的眼前闪现,让人荡气回肠,令人浮想联翩。人生没有多少6年,也没有多少能有深刻记忆的6年,但在天工地产的6年,也许将成为我生命中最为闪光和值得回味的6年。天工地产的未来还很漫长,我的人生也还很漫长。无论将来如何,我将继续关注天工地产,并在竭尽所能的情况下帮助天工地产。在为自己祈祷的同时,更为天工地产祝福,祝自己未来幸运,也祝天工地产一路走好!我相信自己的人生会很精彩,我也深信天工地产的未来会更加精彩!
以上辞呈,恳请批准。谢谢!
此致
【范文一】
尊敬的公司领导:您们好!
在经过我的考虑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决定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递交这份辞呈时,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现在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由于我身体状态不佳,和一些个人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自已心里也不能承受现在这样坐在公司却无所作为,因此请求允许离开。
面对房地产冰期的阴霾,为了节约成本与人力支出,并消除职场疲钝所产生的 7年之痒 ,在第一个法定端午节刚刚结束之时,我不得不遗憾而凄婉地正式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在过去的6年中,天工地产给予了我很多很多,尤其是把我从一个房地产门外汉培养成了业内的专业人士。为此,我将永远对天工地产充满感激之情,这种情愫亦将永远伴随我未来的人生旅程。
XX年x月x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到天工地产报到的日子,它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2015年x月x日,也将是我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正式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它同样会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除了父母与自己的生日以外,我还将永远记住前述两个日子。因为这几个日子,要么赋予我生命,要么改变我人生,要么使我懂得为人的基本准则-孝道。尽管如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不谢的花朵,为了自己自以为是的未来,我也必须向天工地产提出辞呈,并按公司的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在天工地产的6年,是我努力的6年、学习的6年、进步的6年、感动的6年,也是刻骨铭心的6年。多少风雨历程,多少日日夜夜,多少同仁们夜以继日、日以追夜的共同作战场面,多少始于惊心动魄终于喜笑颜开的事件,多少 令人数不胜数的感人场景,一出出、一幕幕,似乎随时都在我的眼前闪现,让人荡气回肠,令人浮想联翩。
人生没有多少6年,也没有多少能有深刻记忆的6年,但在天工地产的6年,也许将成为我生命中最为闪光和值得回味的6年。天工地产的未来还很漫长,我的人生也还很漫长。无论将来如何,我将继续关注天工地产,并在竭尽所能的情况下帮助天工地产。在为自己祈祷的同时,更为天工地产祝福,祝自己未来幸运,也祝天工地产一路走好!我相信自己的人生会很精彩,我也深信天工地产的未来会更加精彩!
很抱歉,不能继续和大家一起努力了。很遗憾,不能有大家的陪伴了。不管以后走到哪,我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这里有我的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最终做出辞职的决定。我只是希望有个明确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上辞呈,恳请批准。谢谢!
【范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公司能在我迷茫求职中给了我一个自我实现的平台,感谢公司让我了解到了房地产这一行业,感谢公司的同事及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及照顾,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辞掉在公司所担任的职务。
在公司的两个月里,我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我无憾于领取每个月的工资。不管是因为运气,碰巧,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总之,因为我的存在,有将近20万元的价值进入公司的账户,相对于那些两三个月带了无数批客户,却没有签一单的人而言,我也是有价值的,因此我对自己是否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感到无憾。
因为自身的原因,我无法适应公司的规则,无法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业绩,实在很抱歉。我决定离开这个岗位,去寻求适合自己的生活规则。都知道我比别人更努力,在任何事情上,我都是这样认真对待,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我都会用这种态度去面对。但我的努力,并不只是想和最差的人相比较,何况在这个行业中,我比最差的人还要差。
公司需要成绩,同样,我也需要成绩。我不想在付出了更多,却得不到回报的工作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至少我还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规则。我上无老,下无小,自己的生活水平又不高,也不急着去挣多少钱。
我会按照公司的规则,在递交辞职信之后的一个星期离开目前的岗位。不管我以后走到哪里,在公司的这段宝贵经历将伴随我一生,这将是我求职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我想向公司提个小小的建议:在针对兼职大学生,何不实行按日,按周结算工资?在大学里,能够出来做兼职的人,本身就是一些不平凡的人,他们只会尽职尽责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会像某些人那样如何去弄虚作假。或许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签单,但他们会对得起应该得到的工资。
或许他们为了利用课余时间去挣取一点生活费,零花钱,一个月只做那几天,甚至一天,把他们的工资移到下个月发放,的确不太好。何况在这个社会中,欺骗的东西太多,兼职也按月结,的确让人心惊胆颤。在公司业绩不太好的情况下,在全职业务员较少的情况下,何不给那些想做兼职的大学生一次机会呢?
最后衷心的祝愿凤华名邸能够蓬勃发展!祝福同事们能够再创佳绩!
此致
去年3月18日,蓝思科技登陆中国创业板,股价连续“一”字涨停。公司董事长周群飞持有5.92亿股,市值高达420.2亿元。同时,蓝思科技股票总市值也排进了创业板前三位。这位女掌门人开始进入大众投资者的视线,人们需要知晓其幕后的故事。
为生存远赴他乡打工
周群飞的老家,位于距湖南省湘乡市近60公里的群山之中,偏僻而闭塞。20多年前,周群飞随着打工潮南下,成为深圳一家玻璃加工企业的打工妹。
周群飞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做炸药出现事故,致使双目失明,手指也被炸掉了两根。事故后,周父就靠篾工手艺养活了三个孩子,还供他们读了一段时间的书。邻居透露,因为生计艰辛,周父曾几次轻生,但最终都被人救了下来。
她的婶婶夸赞说,周群飞从小就帮家里做各种家务,上学的时候每天背着竹篮到山上砍柴、砍竹子、打猪草,然后回家喂猪、喂鸡。因为付不起学费,周群飞的哥哥和姐姐小学还没读完就辍学了,而周群飞则在当地的山坪中学读完了初二就辍学了。
蓝思科技上市仪式结束后,周群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他请人教她念三字经,要她抄写《增广贤文》。周群飞称,自己比较喜欢搞创新、研发,这跟父亲也有很大关系,因为父亲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拜过很多师傅。
周群飞辍学后就选择了外出打工,曾在广东建筑工地看守工棚,后又去深圳澳亚光学厂打工。周群飞与许多打工妹不同,她坚持白天打工,晚上去读夜校。那个时候一部名为《外来妹》的电视剧火遍神州,而主人公赵小芸的故事,现在看来就是周群飞的最好预演。
历经磨难,不弃追求
历经如此多的磨难,周群飞长大后很低调,哪怕事业有成时,也称自己没有高调的资本。
周群飞毫不讳言自己的事业起点。“二十几年前来深圳打工,那天从韶关出发坐了十几个钟头车,下车后是晚上,还下着雨。我要找一家开在深圳大学附近的工厂,可怎么也找不到。我只好走进深圳大学,找到一个大学生,是他把我送到了那家工厂―――工厂规模实在太小,连个显眼的招牌都没有。现在我还记着那个好心人,因晚上没灯光,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子,只能在心里一直感激他。是他让我找到了事业的起点!”
在打工的日子里,她先后考取了会计证、电脑操作员证、报关证,甚至包括一张B牌驾驶证。父亲的勤劳好学影响着她,“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要求我背诵的《增广贤文》、《三字经》等一些经典的句子现在还记得。它也成为我做人做事的一个准则。”从懂事起,她就暗下决心,必须靠努力学习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蓝思科技有一款镀膜视窗玻璃的专利发明,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周群飞回想小时候对荷叶的观察。“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形成水珠,水珠滚动后叶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周群飞笑着回忆那个细节:“要不是家乡老师教我细心观察,我可能就没这灵感发明这个专利。”
一封辞职信带来的人生转折
周群飞南下深圳打工,最初是做手表玻璃。她认为这工艺实在太简单,“一片普通的玻璃原料,经过切割、仿形、抛光,就可以出货了。”仅做了三个月,她便觉得这个小厂“没有东西给我学”。于是,她写了人生第一封辞职信。
在那个年代,打工妹给厂长递辞职信是一件很文艺的事,周群飞在信中还对厂方给予她工作机会表示诚挚感谢,这让厂方深觉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优秀女工。结果,厂方不仅挽留她,还给她升职,要她去筹备和负责一个全新的丝网印刷部。
厂里没有谁掌握丝网印刷技术,当然也就没有谁可以教周群飞。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从一个北京来的同事那里得到了一本《丝网印刷》,如获至宝,天天捧着看。在生产过程中,她遇到疑难问题就翻书,边学边做,从最初学习丝印工艺,到后来熟练掌握出菲林、晒网版、烘烤、调色、褪油等所有流程,她倾注了全部心血。据说现在行业使用的玻璃油墨也源于她的配方,行业首条自动印刷线、烘烤线、褪镀线、CNC加工的设备和工艺都来自于她和她的团队。她也乐于将这些成果与同行们共享。
然而好景不长,周群飞正干劲十足的时候,厂长离职了,出资人打算关闭工厂。听到这个消息,她立马找到了出资人,说:“公司的工艺我都懂了,我也很年轻,需要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如果亏了你的钱,我一辈子给你打工;如果赚了,工资随便你给!”她的勇气和前期的努力打动了出资人,她也因此由印刷部门的一个小主管,变成了统管全厂的责任人。三年后,原本的小小加工厂变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正规工厂。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个工厂出现了太多老板的‘皇亲国戚’,我越来越受排挤,无论怎么做都是错。”同时在1993年,员工们鉴于当时澳亚光学做手表玻璃利润很高,就要求加薪,老板不同意,周群飞在内的100多名员工于是愤然辞职。
辞职后,周群飞在澳亚光学旁边开了一个小作坊,与五六名辞职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直至2003年,周群飞羽翼渐丰,创立了深圳蓝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手机防护视窗玻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此事业越做越大。后来,周群飞将工厂迁往湖南老家,在家乡大刀阔斧地发展起来。
视窗防护玻璃多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蓝思,其实是‘镜片’英语单词‘lens’的谐音。”周群飞解释称,“取这个名字,也成就了我。外国客商在网上一搜‘lens’,就会跳出蓝思科技公司。”在3月18日深交所的蓝思科技上市仪式的发言中,周群飞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上市,是因为22年前的今天,她和八个家人正式开始了创业历程。
坎坷路上坚持到底的勇气
在人们眼中,周群飞是个神秘的女富豪。确实,有关她的公开消息少之又少,若不是蓝思科技上市,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了解她和她那庞大的视窗防护玻璃的王国。
想听她亲口说自己的故事真的很不容易,但当你真诚走近她时,会发现她比你多的,正是那份在坎坷路上坚持到底的勇气。
周群飞说:有一次我站在红|地铁站的月台上,心如刀绞。日本供应商掐断了原材料来源,深圳的生产线几乎弹尽粮绝,美国的客户在等着我履约交货,若此事无法解决,十余年的辛苦将毁于一旦……一刹那,我悲愤得几乎要跳下路轨……
当然她没有去跳。她的人生中有过太多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历,她总能在逆境中经过顽强拼搏站了起来。
据媒体报道,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是中国最大的两家手机玻璃视窗制造商。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2013年的产值达到100多亿元,而伯恩光学的总产值达到200多亿元。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是苹果、三星全球最大的两大玻璃面板供货商,二者的商业竞争、人才争夺从未停止。
其实,当我们看到了文中所列的这位“田总”的履历和市场操作思路和手段就可以猜测到败局已定,只不过没有料到的是从“豪情满志”到“痛心反思”的历程竟然这么短暂。
残缺的职业历程
“田总”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进入医药保健品行业,可谓正当其时,赶上了“大牛市”,这是个“短暂的时势”却造就出“众多英雄”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的英雄大多均属半路出家却成了“专家”,基本上都缺乏“逆境”的考验。这个田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田总一入行在一家企业一干就是五年,从普通的业务员干到西北大区经理,后来又历任省区经理和营销总监,从此之后进军了房地产行业三年之久,直到2006年方才回炉重操旧业。但2006年的前三年,即2003、2004、2005年这三年期间的医药市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自2000年零售药店的“开店禁令”开放之后,原先要求店与店之间必须间隔300米的禁令被废除,到02、03年时开店的“激情”得到了过度的“释放”,药店像春笋般地冒出来,使得医药零售的竞争一下子由“蓝海”进入“红海”;其次,处方药的双轨制和医药产品广告等若干限制均对医药行业进行规范的同时又暂时束缚了相关医药企业的营销手段。因此这三年不论对医药保健品行业还是对身处这个行业的营销人员而言都是最“关健”的三年、最“难捱”的三年、也是“最考验人”的三年。可以说,没出经过03、04、05这三年市场洗礼的医药行业营销人绝对不能说是“成熟”。
“刻舟求剑”的思维
虽说田总没有经过关健三年的市场洗礼,但与其重操旧业后的败局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最要命的是其“刻舟求剑”式的市场思维,市场环境变了、竞争要素变了、监管政策也变了。“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但还是用“老办法”来解决,焉能不败?
其一,田总未能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而无法规避政策风险。以致一再冲撞“政策底线”而招来屡次处罚甚至灭顶之灾:
1、 电视广告被叫停,罚款10万;
2、 地面宣传物没有备案和批文,罚款3万;
3、 营销公司的仓库缺乏相关手续被查封;
4、 更要命的还在后头,2007年5月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叫停了处方药品在大众媒体上的广告,尤其是其公司主营的“补肾壮阳”产品更是名列其中,这对田总所在的公司来讲是一场灭顶之灾。
以上这几条触犯政策的错误其实是非常初级的,完全可能避免,这即暴露了“田总”对政策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同时也反应出其公关能力的极度溃乏。
其二,从田总在营销公司构建之初的架构设置上可以判定其营销意识是非常陈旧滞后的。营销公司下设营销部、推广部、后勤部。第一,这样的设置只能是初放式的管理,还是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第二,营销部与推广部平行更与市场的主流营销模式背道而驰,“推广部”作为一个独立于营销部而单独存在的组织设置方式是与典型的“终端拦截”理念相匹配的,但是到了2006年,“终端拦截”的营销模式已经成了“鸡肋”,已经显得有点过时,因为一个产品可以在一个药店里进行“拦截”,一个企业可以在一个连锁或一个小的区域进行“拦截”,但是如果市场再要扩张,“终端拦截”就会力不从心,靠“终端拦截”绝不可能造就上亿规模的企业。再说了,从事“终端拦截”的人多了,到底谁“拦截”谁呢?
其三,田总的营销公司竟然出现了业务员卷款潜逃的事件,其实这并不是新闻,这类事件在90年代的医药保健品类公司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走过的桥应该比路多的田总为何没有引以为戒呢?这只能说明这个公司只有人而没有制度;
其四,田总在一个市场还没有稳定、扎实的事况下,还抱着侥幸去开拓多个新市场,这是在用一个错误去掩盖一个“同样的错误”, 最终却败阵而归,也充分说明了90年代那种“跑马圈地”式的营销模式已经被市场完全抛弃。
监管缺失
权力一旦失去监督那将是灾难的开始。本案例中的半路出家由地产转投医药行业的陈总可以说是个极好的老板,他自己不懂医药行业的营运,全职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赋予了人事、财务、经营决策几乎所有的权力。但唯一缺失的就是对职业经理人缺乏监督,不管是制度监督还是人事监督,以至于职业经理人出现决策失误后一错再错。同时这促“无监管”的授权还出现在田总身上,以至于整个团队一盘散沙毫无整合的迹象,甚至出出卷款失踪。但值庆幸的是,从本案中提供的材料来看,田总还算是一位有操守、有责任心、敬业的职业经理人,否事态的结局可能还要更悲观,陈总幸甚!
当然,本案的败局还很大程度上也涉及到企业的人才培养与选拨机制,这一点田总在最后显然已经悟到了。
2009年9月 陕西省广坪镇
这是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的第一天。大家从各地赶来,都还有些拘谨。有个风风火火的大男生跳将出来,操着由粤语直译而来的普通话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小孩子们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好时,他自会坦诚待你。渐渐地,气氛活络起来。及至上课,也使见他拿了本户外拓展的笔记,领着全班学生,绕着已被救灾帐篷积压到只剩一角的操场,欢快做游戏。他是这期的队长,大家都叫他粱队。
粱队在遥远的广东经营了十数年的房地产事业,他的义工生涯同样可以追溯到十年前。而红粉笔,也已经是第三回。他说,在城市久了,人便会变得浮躁,欲望和脾气都与日俱增。所以每年,他都会腾出一些时间来,让自己恢复平衡。
嘉嘉则是另一种范儿。曾在芝麻街教过儿童英语又做过公关总监的她,一颦一笑,都能带给孩子们莫大的鼓励。她的课,宛若有个无形的气场笼罩在教室墙面。门外边,嬉笑依然,门里面,嘉嘉老师变魔术般,随便拎出一个英语单词,或者身边的一个故事,就已带着大家坐上云霄飞车,阅遍人生中的各种性情道理。所到之处,花木盛开,孩童雀跃。
她说,所谓善念,终究还是关乎自己的事情。就好像路边遇见乞丐,其实明明心里知道,或许是个骗局罢了,但如果佯装没有看见,一走了之,就会过不去自己这关。她还说,自己在职场上这么多年,看见如此多糟糕的事情和生命的芥蒂。自己对人性,亦变得爱之深恨之切起来。直到这一次,她又重新觉得,人世还是留给单纯和爱很多空间的。所以她很珍惜,后来几期还分别带了老公和读四年级的儿子来。她说,要让家里人也能感受到那些难得的美好。
2009年10月 甘肃省康县
马沙长得有些像新疆的少数民族,性情也煞是活泼。平日里没事,就会自顾自跳段舞,又或者,跟大家讲两个冷笑话。上课第一天,她便带着全班同学俩俩拥抱,让那些羞涩的孩子们学会如何去表达爱意。后来编纂教案集,她的标题更是直接一“关于爱、被爱和表达爱”。洋洋洒洒万余字,热烈而至性至情。她说,之前在汶川地震做采访,从学校的废墟里翻出的孩子们的大头贴、砸碎了的手表、言语稚嫩的作文本。在那个瞬间,她便决定有朝一日,以非记者的身份返回灾区,做一些更能直接帮助别人的事情。譬如,张开双臂去拥抱保护这些孩子。然后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着很多种可能性的,只要你还保有一颗好奇而单纯质朴的心。
同行的小雪也是编辑。可是她的所作所为,似乎大大超出了原本的任务一来此地采访红粉笔。作为一个旁观者,每次夜间的备课会议上,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讨论中来。我觉得这堂课开头这样引入比较好,我觉得对那个小孩子,大概还是要更严厉一些。
后来才知道,小雪原本是正正规规的师范毕业,还曾做过几年的麻辣教师。听她描述当年如何不小心闯进杭州的一家酒吧,看见满墙的云南希望小学照片,便如着了疯魔般和店主彻夜长谈希冀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又如何在递出辞职信的当天大病突降难以成行。那些恍若眼前的细节,会让每个听者误以为,自己也曾去过那乌托邦般的所在。她说,编辑部里应征采访,她想都没想就接下了单。自然也不出所料,小雪紧接着又参加了下一期的活动。而那次的身份,是志愿者。
2009年5月 广州
连续参加了三期红粉笔之后,嘉嘉决定成立―个教育机构。为了多做些善事,也为了让那些红粉笔的“同僚”们可以重新相聚。“有时候想想,广坪和康县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便在大城市里,孩子们也没可能接受到那么美好而有诚意的课程。我们为何不能推而广之?”她这样思量。
马沙也这样说。她采访过一些其他的公益活动,觉得红粉笔们教授的主要是素质类课程,不仅可以开阔偏远山区孩子的视野,还可以让他们暂时摆脱应试教育的痛苦,真正快乐起来。如果支教依旧以升学为目的,又到底有何意义呢?她最后反问。粱队拿红粉笔和以前参加过的义工活动比较。最大的区别是,红粉笔就好似以前的知识青年下乡,可以遇见很多有共鸣的同伴,然后大家一起利用这个空间,来寻回那些最初的纯真念想。换成小雪的话来讲便是,有些事情,身边的好友也会劝你,说这其实也不怎么靠谱。
你心中想想。或许真是自己错了,大家也都是为你好。可是有一天,不小心闻进了个寨子,发现里面原来人人都如你般,就突然又踏实了。其实错的不是你,是之前没有找到应许之地。
2009年9月 各地
嘉嘉的夏令营很成功,也给予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她说,每个人都应该生而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她希望能通过这个非营利的教育机构来实现梦想。嘉嘉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慧爱。大抵就是“智慧地爱”的意思吧。
粱队的新楼开盘了。他在电话里开心地描述,Lohas、单身公寓、艺术品专区,这些在当地还是耳目一新的元素。他说,人啊一定年龄之前什么都想尝试,之后便只会专注于一个点。他现在就只想读读书,能在四十岁的时候退休,去大学里做个老师。那样便不会因为工作而不得不去改变个人的价值和生活原本的意义了。小雪已经彻底退出了时尚媒体圈,一边和朋友们为西部的偏远小学筹资盖图书馆,一边继续参加更多有心的公益活动。那个图书馆已经盖了四座,而她最近做过的义工,是为卡夫的希望厨房在全国各地奔波。她说自己明白真正想要些什么,那就是教育和公益的结合。而目前所能做,只是慢慢积累经验,等待那些热情开花结果。
张志峰
经济滑坡、企业裁员,在如此世况下鼓励创业怎么听都觉得不合时宜。但从天时、地和、人和三个角度来看,此时开始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你已经考虑得足够全面了。让我们列出右边这样一张表。你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情况后面作个标记。看看现在的情况究竟对你有什么影响:
天时,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伟大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危机中诞生的,如我们熟悉的宝洁和通用电器是在1837年的经济恐慌期出现,而19世纪末的大衰退中诞生了IBM,通用汽车和福特在1907年的萧条中崛起,1929年大萧条时诞生了美国联合科技公司,1973年石油危机时出现了联邦快递。那么,当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降临,你难道不想亲手缔造一个伟大的帝国吗?
危机更容易催生出伟大的公司。这绝不是巧合,经济学家熊彼特五十年前提出的“创造性破坏”概念,将“创造”与“破坏”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就说明了两者间的辩证关系。不破坏很难谈创造,危机是对旧事物的破坏,也就孕育着对新事物的创造。
在危机中,僵化的组织模式和行业形态受到挑战。并伴随着一批大公司的衰落,比如深受此次金融危机之害的雷曼兄弟公司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国内,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昔日明星企业的褪色,这就为创新性组织
的出现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
经济危机一般是生产过剩导致的,在消灭过剩产能过程中(伴着企业的倒闭),也需要创造出新的需求。这样,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就有了充分发挥的市场环境。如宝洁的清洁科技、通用的电器、福特的汽车、美国联合科技的飞机应用、旧的个人电脑和微软的软件,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新需求,也都发源于经济衰退期孕育的新科技萌芽。当然,衰退期中更容易诞生新技术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市场繁荣时会压抑技术创新(怕冲击既得的利益结构),而一旦危机来临,抓住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和服务创新,就能够开拓出崭新的事业。
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危机爆发后,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租金成本都会出现下降,这意味着开创事业的门槛降低。所以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致力于创业的人来说也是百年一遇的机会。
地利!中国庞大内需市场的呼唤
对于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它源自于全球经济的失衡。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对修补全球经济失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刺激内需将是未来长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贴近于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老百姓消费需求的创新型企业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放眼未来,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些红利已经消失。只有勇于创新、精耕细作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甚至登上世界之巅。可以预言,未来三十年中国会出现一批令世界尊敬的优秀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起点很可能就在危机还未消散的当前。
人和!政府、银行、媒体的空前一致
整个社会运行是由几个轮子推动的,包括政治、金融、产业、文化。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媒体,在鼓励支持创业上达成了出奇的一致。
从政府角度来看,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保增长、促就业。而中小企业是保证就业的基石,大企业富国、
小企业富民,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必须鼓励创业型企业的大量涌现。从最近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为中小企业减轻税费等政策上,明显地可以感受到这种信号。
如今政府所做的政策倾斜,更多的可以看成是对过去几年历史欠账的一种补偿。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为经济结构转变提供了一个良机,鼓励创业成为最优的政策选择。
银行一直以来因为“抓大放小”而饱受诟病,不过在全球经济危机面前,银监会也出台多项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一些银行还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来鼓励创业。在土地泡沫破裂的情况下,缺少土地抵押的中小企业贷款反倒会被银行看成是优质资产。鉴于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高,再配合宽松的货币环境,创业型企业或用不会再为资金饥渴而着急。
媒体所营造的社会舆论长期以来都是支持创业型企业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对自主创新品牌的呼唤更显急迫。其实,只要割裂官商结合的纽带,避免陷入“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以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经过艰苦创业、缔造世界一流的百年老店是完全有可能的。
你所可能遭遇的不利局面
虽然当前创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利,但是,如果因此就对创业前景过于乐观,那明显是被梦想和激情冲昏了头脑。忽略了眼前严峻的现实。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创业的困难当然会更大。
一、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企业库存压力大,挤压新产品的市场空间。
国外是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中国是经济问题波及金融市场。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的问题已经困扰中国经济多年,在危机的背景下更突显出来,目前还没有缓解的迹象。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其产品的市场空间必然狭小,因为还有那么多同行业企业在消化库存。假如创业者拿不出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如何能够争得一席之地呢?
二,危机即使降低了创业的成本,也是在通货紧缩的前提下。
在危机中,尽管租金、人力的成本可能降低,但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有向下的压力。危机爆发以来,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就是令人恐惧的通货紧缩。于是,我们看到各国政府拼命的印货币,结果又让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滞胀”的幽灵可能重现,企业成本增加。算来算去,对于弱小的创业型企业都不是好消息。除非在组织模式和体系上有更好的创新,让生产更有效率。
三、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中小创业型企业的政策,但执行的结果未必让能创业企业获益。
“四万亿”、叫“大产业振兴计划”、放松信贷――政府刺激经济的急切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不要忘记,任何政策的执行可能因利益集团的左右而偏离初衷。这些经济刺激计划也许会让投资更加过热、落后的产能得不到淘汰、信贷资金更多的涌向国有垄断企业。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前提就是通过经济衰退淘汰落后的旧模式,但政府拯救经济的所有政策却保护了落后,这就无法给新企业赢得空间。
找人找钱找模式
Karin
创业三件事――找人、找钱、找模式。三者居其一,创业可行:居其三,创业可行。
我们在固定的组织体系里待得太久,以至于过分依赖传说中的组织结构,还对变化过分敏感,对未来充满假想。这让创业者更显两级分化:理想主义者或是典型的逐利者。
我们见到的大多数创业者,在创业之初习惯“在无序的情况下凭感觉做事”――大部分的成功是通过深思熟虑、全面周全的计划才得以实现的,从混沌中脱颖而出是可能的,但不是有效的。
回到“找人找钱找模式”的话题中来,创业,哪一个要素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是什么使得创业精神薪火相
传?表面看来,是理想和追求,但我更愿意引用一个法国人的论述,他叫高登・雷丁:
创业的本质有点像医学。你靠什么方式培养出一名医生?医学最重要的技能是诊断。如果你诊断失误,将会葬送一个人的生命。如果人们能做出适当的诊断,就不能成为一名医生――这是一种需要高度培养的技能。医学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技术,融合了天赋、兴趣还有技术。而且,你还要通过实践才能最终掌握它。
创业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一个人从实践中掌握了这种技巧,否则,无论他读过多少本书、定制了怎样精美的计划书亦或是有很好的起步条件,都毫无用处――你必须犯过错、并学会如何改正、避免将来再犯错。
创业的学习其实很简单:理论理解的升华+现实生活的锤炼。找人找钱找模式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关键是“找自己”。
我们将从下面的几位创业者及他们的公司中,看到一些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作为企业家,你要传递哪些信息
王雪吟
互联网正在经历第几代变革?技术型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的不断革新还是精准应用?全球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是否认为世界经济的未来就存于电脑中……
作为浪淘金科技公司的CEO,周杰显然不准备满足关于大家对于这些问题的好奇心。他只是讲述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
广告其实分两种: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品牌广告是传统的广告模式,的目的是让用户记住,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回报;效果广告追求的是短期回报,能快速带回销售额。在美国,互联网的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是均分天下的,各占50%的市场份额。效果广告从2002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2008年已能够和传统品牌广告均分天下,6年时间规模增长了大约180亿。这正是浪淘金所看重的市场机会。
不同于美国成熟的互联网发展环境、电子商务的用户、依靠点击直接进入到业务流并产生购买或其他消费行为,中国企业和用户都更习惯使用电话成为业务流的入口,依靠打入电话计算,让客户感受广告效果明显。于是,浪淘金的收费标准是以电话量为单位的,他们计算过同样订单量的前提下,他们所服务的企业投放效果广告的成本基本保持在品牌广告的1/5~1/3。在渐冷的经济环境中,这不失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好方法。
这家公司找到了他们产品(效果广告)的买家(更在乎广告性价比的企业),有帮助客户创造收益的方法(智能广告投放),并已经取得了收效,创业的第一步还不错,对吧?
但是,如周杰所说。以电话量计费这个主意并不是他们创造的,效果广告的模式也借鉴了美国的情况,甚至是他本人最引以为傲的技术实现。也是以他曾在Google做过的广告匹配、反欺诈平台的核心为雏形,只是不同领域的应用而已――如果我这样总结,你会觉得这是一家非常有潜质的创业公司么?
答案多半是保守的,人们总是期待看到令人兴奋的东西。
但如果论述的过程是这样的:
Google给他机会学了足够多
在外人看来,技术派创业最大的问题是不善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
周杰的背后光环闪耀、清华、耶鲁、Google的“super star”级工程师、Google中国的创业元老……名头背后的他语音轻柔、外表温和、透足了谦逊,除言语间难免流露的对于“技术出身”的自豪外,他已经是一个企业家了。他对自己以数学建模为基础形成的盈利模式有着很通俗的讲解方法;在Google所鼓励的内部创业机制中,他两次作为创始人把项目组从1个人扩建到30多人,有创建项目和团队管理的经验;他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不止一次经历从工程师向团队管理者的身份转换,他还经历了Google从400人发展到过两万人的壮大过程和管理体系再造;他是热情和精力旺盛的水瓶座,有冲劲、敢于创新的“橙色性格”,对团队的管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作为运营者职责有明确的认识,不论是被Google造就还是拥有创业特质而选择了Google,周杰在Google工作的五年里学到的绝不仅仅是最先进的技术,他在自己的创业团队中的贡献也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始人,而是那个会在各方面说“来,跟我上”的人。
清楚自己企业的长短板所在
效果广告的优势在于,很可能改变市场部的地位:原本花钱的部门可能因为广告模式的改变,转为可以赚钱的部门,因为广告带来直接的用户或是订单。如此新颖的观点,浪淘金需要通过有效地途径传递给客户。
“我们虽然是一个销售型的公司,可是这个行业的销售难度并不是很大,因为客户很容易接受这种模式,但难度在真正准确的投放和让用户产生实际的兴奋点。”周杰总结,浪淘金的“优缺点非常分明-,_优点是拥有世界上可能是最先进的技术、数学建模可以更准确地找到企业想要的客户;缺点是技术型的公司更喜欢实际,不擅概念包装,“比如我们的付费方式就是一种很实际的选择,客户不需要了解我们是怎么做的,只要看到我们带来的结果就好。”
通过技术手段的实现,浪淘金将传统广告投放时的无效投放降至最低,“如果说广告目标受众的数量不变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是在剔除分母,使广告投放更有效”。从客户感受来讲,有效性可以提高三到五倍。通过这样的技术革新,浪淘金的客户已经涉及了18个收费行业,绝大多数是服务行业。
周杰总结能否成功时,运用了木桶理论:“一家企业的长板决定了它在这个行业中能达到的高度,短板决定它能否生存。我们的长板肯定是技术优势,而短板目前是销售或称为包装不足,因此我们选择了现在的这种付费模式,客户也都是那些很务实的企业。”
人很重要,团队精神很重要
浪淘金的团队是Google创业“DNA”的部分复制。在所有的创业元素中,他最注重人的因素。目前的四位合作伙伴中,商务部的负责人是以前百度的创业元老,直销部的负责人来自于新京报的前广告总监,渠道和客服部的负责人则来自以前雅虎、3721的创业团队――他在选择伙伴时的要求很高,宁缺勿烂。
周杰倡导的企业文化“敢想、直言、担当、奋斗”,其实是为了将创业精神的DNA复制到每一个进入浪淘金的人。他愿意接受志同道合的人与他并肩奋斗,更愿意看到在某个合适的时候,这些人带着创业的DNA去做一番自己的事业――这些跟Google的内部文化很相似,企业在招聘时就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创业理想的“橙色人”。周杰2002年从耶鲁毕业去硅谷,希望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或机会自主创业,他说当时的计划是“在Google工作半年”,结果这家公司不但给他提供了内部创业的平台,还让他获得了可贵的经验。即使因为更高的梦想而离开,周杰也还是充满理想主义,希望复制一个“橙色团队”出来――Google不是第一个做搜索引擎的,却是做得最好的,团队的投入程度与效果的实现是分不开的。
创业中的困难是什么?
周杰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他更倾向于化问题为动力。在他30年的人生里,大多时候都被外界当做天才对待,他的优秀可能难以复制,之前在职业上取得的成功,可以使他超越很多青年人创业的困扰,比如:初始资金、合作伙伴甚至是良性的宣传渠道。
作为一个企业创立者或是一个准创业人,周杰的信息传递方式是最值得学习的经验――乐观。这种性格的形成究竟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尚无从总结,但他时刻向企业内部传递这样的信息――充满理想和信心、目标远大、寻找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敢于担当成为“救火队员”,要做就做最好。
快速职业转型可能的“后遗症”
鞠 兵
“创业是颗种子,应该一直在心里。”2008年10月,杨石头心中的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作为2008年北京奥组委官方执行顾问,石头接到了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颁发的金质颁奖函:“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人生的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的剧本是什么?”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工体东门的阳光就已经洋洋洒洒的落在“智立方”门外矗立的企业logo上。“我不认为环境是个坏事情,但也不认为是个好机会。来了的只是波峰浪谷,只是看怎么去冲浪。”面对寒冷,杨石头很是豁达,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干得很光荣,赔得很悲壮,最后回去做职业经理人。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杨石头一样豁达到可以陪得很悲壮?或是今天还是奥美北中国区集团事业发展总监兼奥美广告国内事业部副总经理,明天就可以去成立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这样快速的职业转型,很可能为你的创业留下“后遗症”。的心理过渡空间。”去意已决的石头不但要同客户解释还要面对如何为老东家收场的局面,“最后达成的盟约就是客户不能跟奥美解约,而我免费配合这些项目的后续工作,谁也不用付给我钱。”
从百万年薪的外企高管变成了月薪寥寥几千元、“最小大公司”的董事长,事业急转弯后,他没机会松口气:新公司刚刚起步,集结号带来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接踵而来的客户,他还要兼顾奥美的工作。 虽然在人脉、资金、管理经验上成功的职业经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唯独时间最不“爱”他们。由于前一份作影响面广,一封辞职信和几十天的工作交接是否可以完身而退?在创业初期身兼两职,是不少高管在转型创业中无法避免的后遗症。
石头坦言,从高位直接转轨创业,会生出很多猜测、波澜、好奇、传言,这些都是正常的,足球场上是用脚说话的,你把公司做好了,这些东西就没人提了。
1 转型后遗症 强制时间分散
症状:创业初期为前任工俐娓而分散时间和精力
“我到2008年10月份才有了创业的想法。”去年11月,杨石头结束了在奥委会的兼职工作,在北师大做就业指导,然后正式辞掉了在奥美的职务。“我(辞职)对客户有一定震动,没有给客户留够足够
2 转型后遗症 新老板实习期
・症状:不懂管理,不会取舍
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转变不仅仅停留在股权、头衔抑或是地位,而是工作本质的大转弯。很多缺乏管理应验的创业者更是需要一段时间完成作为老板的“实习期”,在磕磕绊绊的发展路上学会管理。中国著名的“打工皇帝”唐骏在早年美国创业期间也经历了这个“新老板的实习期”。
1992年10月,唐骏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名为“美国双鹰软件公司”。公司最初的三名雇员,都是唐骏的朋友。后来公司发展到二十几名员工,但核心技术团队还是这三个人。公司内部事务全是唐骏一个人拍板,虽然他也在公司内设立了经理,但当时的他根本就不听别人的,是一个典型的民营企业小老板。多年后,他总结,实际上个人魅力可以管理企业的最大上限也就是200~300名员工。当公司变大的时候,必须通过架构式的管理,企业才能有可扩展性。
3 转型后遗症 伪创业心态
・症状:重方法轻心态,看不清自己的根本任务
杨石头提过,自己迟迟没有创业就是在工作的时候“思维中毒”――人脑是不能杀毒的。刚入行的时候,大家很容易将工作观当做人生观。要知道,彻底转变身份易、完全转变多年的人生观难。这会直接导致面对事业发展中产生的责任态度不稳,留恋辉煌历史,心态无法归零等“伪创业心态”。
要拜托人家买产品就必须放低姿态。佳能的小泽秀树说:“刚开始的那个时候,我的抵抗感非常强,但后来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高志低姿’,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很高的目标,很高的志向,但是心态应该是低的,是平和的。这样人家才会去买你的产品。”
创业路上无法回避各种考验,把握准确的心态才可以在这场“过关游戏”中掌握正确的方向。调整心态,抛弃对过去辉煌成就的留恋,为自己的大脑“杀毒”吧。
创业与媒体报道完全两回事
宋慧敏
“实际问题是,创业是个动词!”吴海菁华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志勇不无调侃地说道:“当你实际创业后,你会发现和媒体报道的完全不一样!”
到底真实的创业是怎样的?当你准备创业时,那些媒体报道曾经灌输给我们的直观概念经验,都要好好清理一下了!
“从我的经验看来,在创业初进行项目选择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防止机会误导!不要光看到目前市场上什么最有可能赚钱,什么项目在市场上是最有机会的,就上马干!”朱希铎谈道,“以我40多年的管理经验观察来看,多数创业者都会在机会激励下失败,仅有少数成功。”
媒体误导 找项目,不愁!
先后任职四通分公司总经理、中关村软件公司职务、日本松下电工(中国区)总裁,现为华志泰欧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裁的朱希铎,从职业经理人到自己创业,先后经历过8次创业。
媒体误导 有好的商业计划书,就能融到钱!
随着近几年风险投资业在国内的发展,创业的资金支持多数人都能想到融资。否见就是做小本生意的,创业这么高深的词儿还够格享用。看看媒体报道就知道,据说当年MYSEE创始人高燃,先曾拿着电子商务的商业计划书在电梯“堵”过杨致远,后赢来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的100万投资。更有媒体报道,风投们无不在抱怨手里大把的钱都不知道投到哪里!
徐志勇回国创业初,拿着手中的商业计划书,经常参加一些风投们出现的各大论坛,甚至给各个投资公司打电话谈项目。“我拟定了四五份商业计划书,实践起来才发现远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风投们根本就不会理睬你!”说这话时,徐志勇觉得自己当时有些幼稚,“后来,还是靠朋友关系,找到了天使投资人!当然商业计划书肯定还是不能少。”多次论证后,2007年3月,徐志勇从天使投资人处得到了100万作为启动资金。如今,公司已经逐渐实现盈利。
“要想从风险投资机构融到钱,必须要等到公司运营状态比较好,实现盈利,有比
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校友会互联网俱乐部会员部长的徐志勇,从很多校友创业者们的经历中,感悟融资已经不是那个有计划书就能拿到钱的年代了。
财客在线创始人田克山更是自己掏腰包、加上从亲戚朋友们那里借到的30万作为启动资金。现在他频频在各大媒体上出镜,到处演说着自己的项目,扩大知名度的同时,只为能够获得天使投资们的青睐。田克山解释:“因为在创业初期,想融到资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天使投资人。”
媒体误导 合伙人一定要找自己人!
说到创业初期的团队组建,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家族企业,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是同窗:还有携程最初的创业团队……于是,有创业打算的年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周围的人谁能和自己共搭一班车。
然而事实是:创业不成也许朋友都做不了!中易安房地产担保的总经理徐志东对此深有体会。“在创业项目启动初期,熟人一起做事,发挥的效力可能更大。彼此都很了解,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做事。发挥各自的长处、集合优势。不过,公司开始运营后,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徐志东身上有过亲身经历,“2002年,我和几个朋友曾经创办过一个类似文化传媒公司。起初,就是一位朋友这方面的很多资源优势,其他人也都各有所长。那个项目运营得很好,也盈利了。但最终就是因为组织架构,大家只好散了!”
从国外归来得徐志勇,在选择创业合伙人时,反而要简单的多。“通过网络招聘了,当然有些也是朋友介绍的。之前大家都不熟悉,只是基于创业项目的理念认同走到一起。”对于薪酬问题,徐志勇早有考虑,“我建立了一套科学而合理的股份机制,将大家的利益都绑定在一起。当然,前提已经明确了的,因为大家对彼此都很认同才能走在一起。可能这种关系,要比熟人创业更便于管理!”
诚如冯仑在《野蛮生长》中写道的。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去掉熟人化是一定要执行的。
媒体误导 “海龟”创业更具优势
从国内商界的诸多名人中,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沈南鹏、俞渝、张兰、张欣等等,创业前都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经历。透过媒体报道,我们发现,这些人往往都是将国外的前沿项目抑或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吸收中外精华后的爆发力、影响力自然要大很多。
创业前要先出国么?
“创业阶段,是没有周末的!”第一次与徐志勇短暂的电话联系中,这句话深深地印在笔者心中――“海龟”与“土鳖”在创业的辛苦度上并无差别。
要说真正的优势,徐志勇想了半天:“好像目前就一条,国家为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很多创业科技园都会为留学创业者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我注册公司时,就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10万元的资金投入。”相比自己的大学同学――华人英才网创始人杨勇,徐志勇反而觉得自己会有很多劣势,“北大读书时,杨勇成绩很好,毕业时更获得了斯坦福的入学机会。不过他选择了留国内创业!辛苦自然可以想象,但这几年他在国内积累的人脉资源、公司发展经验,是我们在留学过程中无法比及的。”
媒体误导 风投青睐反复失败的经历
据说,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往往更偏爱那些有着三四次创业失败经历的创始人。
然而,有着8次创业经历,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朱希铎却认为,任何平台都是积累管理经验的资源,不论失败与否。“担任职业经理人和现在自己创业。从运作公司的模式上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在管理上,各类公司管理都是相通的。”朱希铎总结他的创业经验时,说:“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要想变成真正的强者,肯定要经历一番波折。没有不经历过失败的成功人生,企业同样如此!”
“无论是在四通、中关村科技,还是后来的松下电机,其间遇到的阻力、困难,甚至实施过程中的不顺利,可以说一切想到、想不到的挫折都经历过。但回顾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会发现最有价值的经验都是基于这样丰富的经历。金领在选择创业过程中,无论启动的资金规模如何,大多数人的着眼点都会很高!毕竟曾经的经历和经验资源积累,都会让你有勇气、有信心进行大手笔运作模式!”朱希铎谈道,“不过创业过程中,保持平常心很重要。放下名和利的包袱,保持自己的兴趣点,平心静气地做事,创业都更实际!”
如何开始创业这件事?
张志峰
1 创业是一种冒险,却又是最安全的
人一旦开始创业,就失去了稳固的收入来源,要独自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何况在创业初期,无论是从资金、客户、人力上来说,都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从结果来看。创业一旦成功取得的收益会是数千倍、数万倍。本着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创业自然会被认为是高风险的投资理财行为。
不过,仅仅看到创业的风险而不敢尝试更不足取。创业有风险,难道职场就没有风险了吗?投资就没有风险了吗?如果人到40岁的时候,失去了职场竞争力,那不是更危险的事?投资也是“七亏二平一赚”。只有10%的可能获利,这难道不是高风险吗?
创业表面上来看有风险,但创业过程中积累的能力、经验以及市场感觉都能让^受益终生,创过业的人假如重回打工位置一般也能做得很好。这样看来,创业反倒是最安全的。因为直面过残酷市场环境的考验,一般的风险已经不在话下了。当然,如果创业失败者既失去了金钱、又失去了斗志,那确实是很可悲的。
2 创业需要规划,但不能囿于规划
创业既然属于广义的理财范畴,必然也是与人生规划联系在一起。何时创业?做什么?怎么做?在创业开始之前一般都有个大致的规划,我们也很赞同“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能事先把模式、客户、市场、利润都大致圈定个范围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创业既然是要开创新的事业,就无法做到按部就班,这是与其他的理财活动(比如定投基金)非常重要的差别。
创业最忌讳的就是先设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不顾现实情况,一味的朝这个目标前进却不知变通,甚至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到最后还怨天尤人。
对创业者有三句忠告: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下去,还有一句最重要就是先保证自己还活着。创业者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即使有再好的创意、再缜密的思维,也不可能规划出整个创业过程,所以能随时的积极应对变化和挑战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3 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成功则属于谨小慎微的人
谁都不会否认创业需要勇气、激情,毕竟要独自面对无法预知的市场风险。但“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对于创业这种勇敢者的游戏,最后的赢家往往是谨小慎微的人。创业最容易失败的时候不是在起步之初,大多数人在创业之初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资金、渠道、客户储备,所以立刻夭折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事业发展或者原地踏步,就面临着两种风险:一种
是盲目扩张,而管理、服务跟不上,导致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一种是安于现状,脚步路不上市场变化,最终被市场淘汰。这两种风险都源于缺乏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够谨慎、有勇而无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形容自己日常的状态是如履薄冰,比尔・盖茨曾一度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看来谨小慎微勇于尝试共同融合在创业者的基因里。
4 创业是因为不愿打工,打不好工的人也创不好业
有些人选择创业的原因是想摆脱办公室的束缚。不再受制于人。创业确实可以赢得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过如果将此作为创业的首要目标,那就谬之千里了。创业者看似自由,实则最不自由。他要替客户着想、为员工负责、受市场制约、甚至看投资人脸色。告别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却陷入时刻殚精竭虑的状态。所以说,创业者虽然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时时在为市场、客户、员工打工。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打工者,或者说在曾经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过成功的经历,在职场中缺乏老板思维,那么也很难成功创业。
当然-也有那种没经过职场锤炼而成功创业的故事,但这样的人也绝不会自由散漫,而是身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正如一句话所说:自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独自承担命运的作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是无法享受到真正的自由的。
5 创业者需要创意,但更多的是模仿
创业就是要发现人们还未满足的需求,然后组织各种资源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来占领市场。显然,人们的吃穿住行这些基本生活需求都已经充分满足,创业者或者挖掘、创造新的细分市场需求,或者通过组织模式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戴尔通过颠覆传统的电脑销售方式而异军突起,如家通过打造连锁经济型酒店在本已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这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不要求该行业的全新性,但其体系、组织必须是全新的。
创新并不排斥模仿。很多创新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微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纳别人的创新成果。百度也是模仿谷歌,但它根据中国本土市场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反过来在本土超越了谷歌。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哪怕最初的创意是从别人那里借用的,只要最后能成功就算胜利者,当然也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在创业者中,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先驱成为先烈,这说明创业不是只凭创意就行,还需要综合的能力甚至包括运气。而创业者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是学习能力,不会学习就不会模仿,更无法创新。
6 创业者与其说是干一番事业,不如说是选择一种生活
创业是为什么――自由?财富?声望?都对也都不对。前面已经说过,创业者未必如一些人想象中的自由。对于财富和声望,不创业的人也可以得到,还不用承担那么大的风险。这个问题必须得想清楚,否则就很容易在创业的道路上放弃,而放弃是比失败更可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