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时间:2022-11-27 18:4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民主主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民主主义

第1篇

【点击进入>>>

选择题

1.D 2.A 3.C 4 .C 5.A 6.B 7.D 8.C 9.C 10.D

11.C 12.B 13.D 14.C 15.C 16.A 17.B 18.D 19. 20.B

21.A 22.D 23.A 24.A 25.B 26.D 27.D 28.B 29.B 30.D

31.C 32.D 33.A 34.B 35.C 36. 37.A 38.C 39.D 40.B

41.答案要点 错误。

(1)1949年,标志着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的确立。

42.答案要点: 错误。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生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4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这一制度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存在的依据是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突破。

考后关注:点击进入>>>各地2014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点击进入>>>各地2014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历年成人高考分数线汇总

第2篇

关键词: 文学史 现代文学 新文学 当代文学

相信对于每一个文学研究者来说,文学史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大多是从文学史著作中来的。“形式纷繁的文学史已经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个体系通常被视为文学学科的重要基石,许多人对于文学史具有一种特殊的好感:文学史意味着某种坚硬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描述,在他们心目中,文学史是文学知识的集大成。因此,文学史甚至如同某种有效的证书:文学史的写作标志了一个成熟的学术阶段――标志写作者业已可能纵论和总结一个学科积累的全部资料”。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文学史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现代文学”取代“新文学”

我们都知道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文学”的前身是“新文学”。“新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从1922年写作《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开始,新文学史的写作一直持续到了50年代中期,出现过《中国新文学大系》和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等具有范式意义的文学史著作。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新文学”之“新”显然已经难以“新”下去了,“新文学”并不能指代五四以后所有的文学现象,而只是指某种“文学”。随着历史观的改变,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的“文学史”的观念也必然会随之改变。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重新确立了历史的分期,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旧民主主义阶段(1840―1919)、新民主主义阶段(1919―1949)与社会主义阶段(1949以后)。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概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不仅确立了新的历史分期和性质,而且确立了“新文学”的性质。以务实为开端的“新文学”必然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学,其指导思想必然是无产阶级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新文学”是“”的反映,那么,在“”被“社会主义革命”取代之后,“新文学”将会被什么文学取代呢?当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基础上的更新型的文学,这个更新的文学也就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出现,意味着“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新文学”不能再称之为“新”文学了,它针对“旧民主主义”文学来说确实是“新”的,但是在更新的“新文学”面前却是“旧”的。于是,文学史家用“现代文学”取代了“新文学”这个概念,用“当代文学”来指称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出现

“现代文学”的出现即意味着“新文学”的死亡,因为更新的文学――“当代文学”出现了,“现代文学”要想存在就需要有个更新的文学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如是“当代文学”被创制出来了。

早在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歧问题就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的历史已经超过了“现代文学”,再叫“当代文学”有些名副其实了,因此主张把80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并入“现代文学”,让“当代文学”专门研究当下的文学现象,专作文学批评。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在他们眼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现代”、“当代”这样一些概念都是客观的、不需质疑的,是能够自我说明的,“现代”和“当代”之间的界限也是清晰的。可是这种起点、这种界限到底存在吗?如果以线性的历史观念来看,古代、近代、现代与当代确实是有不同的起点的,但也只有在线性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才能找到这种起点。王德威曾经说过:“一味按照时间直线进行表来探勘中国文学的进展,或追问我们何时才能‘现代’起来,其实是画地自限的(文学)历史观。”再者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概念产生于特定的时空,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的范畴,它们本身就是被建构出来的,用来说明特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在线性的时间进程中的这种划分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是否应该打破这种惯性的文学史秩序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三、“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

作为现代历史学的一种类型,“文学史”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为目标,是一门有起点、有开端、有源头的学科,是对连续性的描述,对线性发展的重建。在某种意义上,“文学史”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已经把文学史的内容当成真实的文学与真实的历史。但实际上只要我们是在“文学史”之内思考问题,只要“文学史”仍然是国家教育体制中的一门学科,它就不得不受到各方面制度的制约,它的写作就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自由。自然,我们也就不可能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或者“重写”来接近甚至认清真实的文学与历史。在这一前提下,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跳到“文学史”之外思考,或者说,把“文学史”本身当作一个问题来对待。

按照公认的“文学史”的分期,“中国古代文学”指的是先秦至晚清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指的是晚清到“五四”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五四”到1949年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依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当然是先有“古代文学”,再是“近代文学”,再是“现代文学”,再是“当代文学”。因此在大学的中文系里经常会存在着“厚古薄今”的传统,大家都在无意识中觉得历史越长的越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学科史方面来看这个分期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结论。“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正是在这一角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样的命题可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它违背了起码的常识,打破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历史的逻辑,但是我们所遵循的这种“常识”和“逻辑”难道就不能怀疑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在“文学史”内还是“文学史”外来理解。在“文学史”内,“文学史”反映的是一个线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历史是不可逆的。当然是先有现代,再有当代。但是当我们跳出“文学史”,站在其外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来讨论的话,就会发现这些概念都是被建构出来的现代性意识形态范畴,它们之间的分期本身就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抽象地讨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而是应该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回到这一对概念产生的历史语境中,看看这些概念产生时它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兰桂先生认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学无外乎两种状态:一种是“自律的文学”,一种是“他律的文学”。所谓“自律”即文学获得了自身的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有一种没有外在强权压制的审美自觉和以抒写个性、性灵为旨趣,以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自由。同时,文学又自觉履行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对个体的终极关怀。所谓“他律”,即文学部分地失去了本体自由与审美权力,必须服从于某种外力与外在目的的强制与负载。文学被迫为政治、为权力、为帝王、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从而作家部分地失去了他的主体性,文学也部分地失去了它的主体性。回首百年,我们可以看到,现当代中国文学正是在“自律”与“他律”中反复徘徊,疏离又回归。百年中国文学史可谓走过了一条迂回前进的曲线。其间,有不少现象是相映成趣而又发人深思的,将相关的文学现象联系起来相对照,更能让我们看清其本质,看清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位置。比如问题小说与反思文学、乡土小说与寻根文学、解放区文学与改革开放前的当代文学等。我们看到历史发展的暗合与关联,也看到因时代背景不同造成的文学发展的不同态势。正如郜元宝先生指出的:“如果放在整个现代文学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所有这些(当代文学)不过是未曾中断的历史的延续。”

因此,“当代文学”并未与“现代文学”有质的差别,只是文学在发展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表现而已。黄修己先生说过:“我们以前写文学史,只讲新的战胜旧的,取代旧的,这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应该是有的部门新的取代了旧的;有的部门则创造了新品种,推进了文学的现代化,与此后继续存在、发展的旧形式并存,谁也不能取代谁。……新与旧既相颉颃又相渗透,这才是历史的实相。”因此,研究者不抓住决定审美面貌差异性这一最基本因素而去漫论文学的分期和学科差异性显然未见得有多大意义。可以说,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异同均有,但基本显现形式还是同大于异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已不再只是为新的文学的存在进行合法性辩护,而主要是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进行合乎理性的描述、阐释和判断。时至今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依然在迂回发展,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分期依然尚未出现,唯一可资期待的是,中国文学依然“在路上”,中国文学的任务依然是寻找文学。

概而言之,“没有‘当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这个命题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可能比我们目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得多。近年来学术界围绕这种问题及其相关的领域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了讨论,而本文在此对这一命题的解读主要目的在于将文学自身作为问题来反思,在于“考掘”出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南帆.文学史与经典.文艺理论研究,1998,5.

[2]李扬.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文学评论,2003,6.

[3]周兰桂,彭国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变及其反思――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期问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

[4]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5]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10.

[6]唐|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8.

[7]林国红.疏离与回归――也谈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学科性差异.文艺理论,2009,1:65.

[8]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8.1.

[9]张志平.建构“‘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范式.文艺理论研究,2005,5.

[10]刘为钦.现当代文学分界问题之我见.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7,4.

第3篇

王保生:二十四五岁,东北排长。

桂花:二十二三岁,王之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

小明子:十四五岁,王之妹。

王老汉:四十六七岁,王之父。

村长 妇女会长

儿童团员:男二女二,均穿花衣。

群众:男女各三五人。

地点:天津附近解放区某村。

景:如有条件可搭一“欢迎东北进关”的彩楼,或空台演出亦可。

幕启:锣鼓声,歌声非常热闹。奏曲,桂花手执布鞋边走边绣鞋头上的“雄”字,愉快地唱第一曲。

桂:(一)风吹去散露青天,东北进了关,敲锣打鼓齐欢迎,家家户户真喜欢。

(二)常胜向前进,胜利捷报飞满天,解放平津在眼前,全国胜利在今年。

(三)河里的鱼要使水养,队要百姓帮,担架运粮做军鞋,支援前线日夜忙。

(白)这几天庄上闹的热火朝天,比过年都热闹,还扎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彩楼,这些都是为的欢迎东北进关。前几天一听说东北进关,早就乐的我心里直跳,什么工作做起来都起劲。天津卫快解放了,这是头一件高兴。我男人他也在东北里呢,这是二一件高兴。啊,想着心事就停了活,还是赶快把这个“雄”字绣起来,好送去慰劳咱们东北。

(唱第一曲)

(四)千针缝来万针引,万针缝来千针行,千层鞋底黑布梆,灰布又把口儿镶。

(五)红绿丝线把字绣,英雄二字绣鞋上,手艺巧妙人人夸,针针为了打老蒋。

(六)绣字绣在我心中,心里想起王保生,大前年参加,全庄上他是第一名。小明上,偷偷走到桂花背后。

桂:(白)王保生大前年参军,后来就随开到关外去了,这几年也不捎个信回家。他在家是个生产模范,又是个参军模范,到军队后,不是个英雄,也该是个模范吧!这几天一听说东北军进关,我就想,他能不能也进了关哪……

小(调皮地)吓!

桂:唉哟,小丫头,把我咋死了!

小:嫂子!这几天怎么这么乐呀?

桂:要打天津卫了,谁不乐呀!

小:别人乐的是打天津卫,你可不是。

桂:那你说乐什么?

小:(学桂花口气)不是个英雄,也该是个模范,唉,你乐的就是那个“他”!

桂:(假生气)要死了,小丫头,你再胡说,我就揍你。

小:揍我是假的,你心里乐的直跳是真的。嫂子,东北过庄的时候,好好一个一个看清哪,不要让“他”走过去了!

桂:你自己好好看着吧,看着那个八路好,我给你作媒人。

小:哟,谁有你的那个他好嘿!(唱第一曲)(七)黄黄军装皮带腰中记,三八式步枪扛在肩。为人民去打蒋匪军,哥哥本是个英雄汉。(八)排山倒海冲向平津,各路大进军。人民的军队永远打胜仗,好像猛虎下山林。

(白)嫂子,这回要是看见哥哥,他要是战斗英雄,那正好!你们两个是一对,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生产模范。要是我哥哥落后,你怎么办呢?

桂:那就批评他,

小:批评他不接受,还开小差回家,怎么办?

桂:那我和他离婚。

小:哈哈,恐怕你舍不得吧。啊,倒忘了,青年团要你去开会哩。

桂:唔,小明,你把大路上扫扫,好欢迎!

小:不,我还要烧一大锅开水,给路过时

喝呢!

桂:好,那我先走了,

桂花笑着下,小明活泼地唱第一曲,并从幕后搬小桌小凳上。

(唱九)小桌小凳大路上摆,黄烟开水桌上放

。男女老少欢迎,拿下平津打向南方。小明下,王保生全副武装精神饱满地唱“三大纪律歌”上。

(白)喂,你们家里有人吗?

小:(幕后)谁呀!

保:我,!

小:(热情地)啊,来了。啊嗬,哥哥,哥哥,你回家了?

保:不,要等打败了才回家啦。今天我是打前站,刚才村长张罗地方去了,我顺便来家看看。喂,爸爸呢,还有你嫂于呢?

小:爸爸赶集去了,嫂子上青年团开会去了。

保:啊,都不在家。

小:(摸保生口袋)哥哥,这是什么呀?

保:(拿出一硬片)你认的字吗?

小:(拿过来)“战斗英雄”,“给王排长”啊!哥哥,你是战斗英雄。还当了排长,嫂子听见了要高兴坏了。

保:你嫂子这几年有进步吗?

小:吓,可了不得,嫂子是全村的生产模范,今年还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啦。哦,哥哥也喜欢的笑了。

保:(笑)那就好了。

小:嫂子什么都好,就是想哥哥这点不好。

保:(笑)哦,真这么着呀?那倒不知道她是真进步呢,还是假进步?来,小妹妹,趁着村长这会儿还没来叫我呢,咱们来试试她!(和小明耳语,小明点头赶快把枪,子弹和背包拿进家,桂花从保生背后上)

小:(上)嫂子,你来的正好。你看,来了一个八路军。

桂:你怎么不请他喝水抽烟呀?

小:他说,不抽我的烟,就要抽嫂子的烟呢。

桂:瞎说。呢?你回来了?

保:(故作冷淡)唔。回家了。

桂:(亲热地)请了几天假呀?

保:不用请假了,这趟回家,再也用不着回队伍去了。

桂:(惊)莫非你受了伤吗?

保:咳,你看,腿不是好好的。

桂:莫非是你跟同志们吵了架吗?

保:同志们在一起,比兄弟还亲热

桂:莫非是队伍上生活不好?

保:白面馍馍不比家里强。

桂:(急)左不是,右不是,那你为什么离开队,伍呢?

保:(唱第二曲)

(一)想起了家中心不安,第一怕田地没人管,再就怕有困难你遭难,家中的事儿怎么办?

第4篇

2012年,我承接了中国作家协会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中的《朱自清传》的撰写任务。从那时到现在,一直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中,因为这期间在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比较紧张,加上要撰写博士毕业论文以及写作完成乡土中国三部曲第三部、长篇小说《后土》,可谓处于高度战备状态;另外就是看到这批丛书已经有许多作家顺利写完并交付作家出版社出版,且质量很高,这些成果让我感到很有些压力。紧绷的状态和感受到的压力让我对《朱自清传》的撰写工作不敢怠慢,利用几乎所有可能的时间查阅了视野范围内关于朱自清的所有材料,并断断续续地撰写了一些篇章。在写作过程中,我充分领略到朱自清作为一代文学宗师的大家风范。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新民主主义战士。他在五雨的狂飘下步入文坛,直到1948年去世,几乎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虽然不算最多,但却写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之先,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下)》所评价的那样: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足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身上集合着斗士、诗人、学者三重人格,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李广田称赞朱自清具有最完整的人格,他在《朱自清先生的道路》一文中说:朱先生是积极的捐者,是并不止于有所不为而已的,这使他免于成为迂腐的捐者或乡愿式的捐者,这使他成为一般知识分子所最容易追随的先驱,成为一般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在朱自清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以及好友纷纷发表纪念性文章,文坛大家郑振铎、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许多文化名人都撰文称赞他的道德文章,怀念其一代宗师的风范。

朱自清一生致力于新文学的写作与研究,在诗歌、散文、学术研究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朱自清以散文名世,文学起步于诗歌,写过小说,进入清华以后,又把多数精力放在了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他的教学和研究以古代诗歌开始,讲李白、杜甫、李贺、陶渊明、谢灵运,而讲得最多的还是宋诗。后来,他又讲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散文研究、文辞研究乃至文学史,他还开过两门最具意义的课:中国新文学研究和中国歌谣。此外,他关注新诗发展,写过多篇论文。如果我们把朱自清放在与他同时代以至不同时代的学者中进行比较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既教大学又兼教中学者,有之;既从事创作又进行研究者,有之;既勤勉学问又关注教育者,有之;既推崇古代文学又倡导现代文学者,有之;既偏重文学又看重语言者,有之;既著述学术论文又撰写普及读物者,有之。但把这几种工作合在一起进行的人,恐怕就少了。

朱自清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在五四作家中,朱自清是少有的经过高等学府系统学科训练的作家,是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文人典型,是作家型的学者,又是学者型的作家,他的身上既有知识分子风骨,又有着学者风度和文人的风范。

朱自清辞世后,他的旧日相知好友虽历经艰辛却多半活得长久,成了文化老人,而这些老人在岁月的隧道中所一再回味的却是朱自清那匆匆离去的背影。朱自清的离世引发了国内的纪念风潮,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杨晦、和以香港邵荃麟主编的《大众文艺》同人名义刊发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是强调朱自清作为自由主义作家向民主战士转变的意义一一晚年朱自清成为一个标本,他的选择被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

因此,在尊重史实的原则下,书写一部权威性和文学性俱佳、既生动有趣又扎实耐读的朱自清传记意义非凡。作为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精神思想还远远没有被普通读者所熟悉,即便是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部传记也是他们所共同期待的。

在已完成的《朱自清传》篇章中,我写得十分谨慎。许多人都以为,历史久远的传主不好立传,因为牵扯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实,稍不注意就会落入戏说乃至胡说的境地。其实,近现代人物的传记也不好写,因为史料过于丰富,有许多资料都是读者所耳熟能详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传主进行重新发现。对于朱自清传记的写作,我给自己列出了一个底线:就是宁愿慢一点,也要把这本书写好。

在前期的写作中,我基本上依据的都是史料,没有进行一些起码的实地考察。朱自清一生辗转多地,其足迹遍布海州、扬州、北京、温州、宁波、昆明等,由此其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少年时期(1898-1916)、北大求学时期(1916-1920)、中学执教时期(1920-1925)、清华任教时期(1925-1937)、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重返清华时期(1946-1948)等。在后期的写作中,我觉得有必要尽可能地沿着朱自清的足迹走一走,感受一下朱自清所生活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氛围,这样写起来更有历史感和现场感,让历史烟云融入当下语境,保证写作的鲜活性。

因为此前写了不少长篇小说,我想完全可以把自己在小说语言方面的训练转化为写作《朱自清传》的一大特色,用充满感性的语言写已然尘封的历史,让这本传记带上小说的感性色彩,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注重情节的营构和编排,灵动展现朱自清的人生轨迹和婚姻感情,以及他在诗歌、散文、学术研究、教学、文学编辑方面的成绩,通过营构朱自清作为教师、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斗士和文学编辑的多重身份,让读者在阅读中切实体会到一代文学宗师的大家风范。

第5篇

我们机关里有几位同志,去年一月里从无线电讯学校毕业后,被分派到轮船上实习。

当他们在毕业典礼上,听到宣布自己是分派到海轮上工作时,个个都兴高采烈。心里想:航海的机会是难得的。海洋的风光是多末美丽呵:蓝色的天,绿色的海洋,微微的海风。随着银色的波浪,多么富有诗意!我早就有航海的宏愿,今天实现了,非轰轰烈烈干他一番不可,以便将来成为航海家。因此在会上都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好好的干。

在火车上,他们高兴得不如疲倦,互相谈论着美好的远景,说:海上的生活如何如何有趣,到处码头跑跑,将来还有机会到苏联去,到新民主主义国家去,又听人家说航行外洋的轮船都是几万吨的,船上设备很好,有电影院、篮球场、游泳池,有澡堂、饭厅……生活条件又好,真是梦里也难找到的机会。

具体工作分派了,使他们大失所望,上的都是较小的轮船,既没有电影院,更没有篮球场和游泳池,看到这情形,大家心里就冷了大半截。但心里还想:船虽小,见识见识海洋,欣赏欣赏各地风光也还不错。

第一次航行回来了,互相碰面大都唉声叹气的说:哪里是自己所想像的:蓝色的天,绿色的海洋……。天还不是一样的天,海水并不是绿的,看去像黄落的树叶,一点没有欣赏价值。海风吹来刺骨头,浪来头就发晕、呕吐,连饭都吃不下,难受的不得了,“这碗饭简直难吃下去!”

好,几个月之后,都悲观起来了。工作没有信心,认为船上学不到技术,生活又枯燥,礼拜天也没有。看看自己的同学分派在陆地电告实习的,都比自己好,生活又“如意”,技术提高又快,因此不想干了,闹着情绪,几次三番向领导提意见,要求调到陆地电告去,甚至有的想转业。就这样,实习了一年多,技术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工作也没有干好,对国家造成了损失,於自己也不能很快进步。

离开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目的,在工作中不付出自己的劳动,而追求个人的前途,结果等於“海底捞月”,永远沉浸在苦海中。史连才如果他不改变他对革命工作的看法,树立革命人生观,就是让他到他认为满意的工作岗位上,结果也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上述的同志刚来的时候不是认为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吗?但他们是为了“享福”来的,是为了“欣赏海洋的风光”来的,结果“享”不到“福”,就认为是没有前途面悲观沮丧了。史连才被分派到海南岛工作时,心里是想着“海南岛的风景很美丽”“工作之暇,可以在树下吃椰子、西瓜”,而不是想要把工作搞好准备着“吃苦”去的,结果不能满足私欲,就脱离革命队伍了。诸如此类的人,他越是要追求个人的前途,他越是找不到自己的前途,结果是要断送自己前途的 。

(上海海运局彦)

第6篇

是1919年5月4日产生于北京市的以青年人大学生主导的学生运动,及其包含社会各界、群众、工商局人员等中下阶层普遍参加的一回示威游行、请愿、罢课、游行、爆力抵抗政府部门等多方式的爱国运动。

历史时间特性

1、主要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是一回真实的群众运动。假如说,的本质缺点之首,是沒有普遍地鼓励和机构民众,那麼,自身 就是说这场集体性的改革健身运动。

3、推动了马列主义在我国还有、散播以及与我国工人运动的融合。

4、是由大学生先进行,由职工扩张的果断的反帝反封建的老百姓健身运动。

5、,是一回完全地抵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的刚开始。

与不一样

1、反帝反封建比完全。

2、比有更普遍的民众基本。

3、无产阶级起了关键功效,刚开始走上政演出舞台。

4、归属于。

的暴发

1、国际性、中国背景图

国际背景

1天宫一战期内,日本国抓紧侵略战争,激发全国性老百姓义愤,反帝热情高涨;

2俄国十月革命获胜,强调了释放的路面;

中国背景图

1社会发展基本 北洋政府执政黑喑,阶级矛盾持续威风;

2阶层基本 民资深化发展趋势,工人阶级团队持续发展壮大;

3观念基本 释放了老百姓的观念;根本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不成功

2、历经

3、特性

是这场中国近代史上初次完全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健身运动。

反帝的依据

1从抗争前因后果看 健身运动由山东省难题引燃,此难题是在再次分赃的巴黎和会上所造成的。

2从抗争标语看 外争国权,不认可和会对山东省难题的决定。

反封建的依据

1从抗争总体目标看 刚开始时明确提出免去曹、陆、章,后职工报名参加后,深化偏向段祺瑞。

2从抗争标语看 内惩国贼。完全的依据 指与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军伐势不两立的抗争精神实质来讲。

4、实际意义

首位,是这场杰出的民众爱国运动。它的抗争另一半直取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主要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史无前例的。它充足启动了民众,工、商、学协同起來,农户也是一部分报名参加了,事实上解开了全中华民族开展完全的反帝反封建抗争的帷幕。

其次,是这场刻骨铭心的思想解放健身运动。它使中华人民深化了解到帝国主义入侵的实质和军阀统治的黑喑,一起全面提高了中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醒悟;推动了全国性老百姓对更新改造我国的难题的思考和探寻,也推动了新文学思潮的朝气蓬勃盛行和马列主义的散播。

第7篇

接7月26日来函,关于继承问题,我们基本上同意处理继承问题目前尚不宜作太具体的规定,且继承应不局限于血统关系及平均分配。但对处理继承问题,如果列举其应考虑的条件多了,伸缩性就大,则与社会实际情况不易相合,且因处理问题之人不易掌握运用,适用恐有困难。本院认为继承问题在目前似可暂不作全面指示,而仅就个别问题解决。这一意见,先请你会考虑。如认为有全面指示之必要,本院提出如下意见:

继承人之分列先后顺序,依照实际情况,应当是:继承人之第一顺序,应以配偶、子女(包括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及无劳动能力或其他生活条件的父母及祖父母。此外向受被继承人扶养而无劳动能力或其他生活条件的亲属或非亲属亦有酌分遗产的权利。第一顺序中之子女,有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者,应由其所生之孙子女或外孙子女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之有生活条件的父母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被继承人之有生活条件的兄弟姊妹为第三顺序的继承人。

如无继承人时,死亡者的遗产应归国有。

至于你会综合意见第一段所述“死亡者意愿”一点,主要是指遗嘱效力而言,我们认为这点可俟决定的有关遗嘱的法令或指示时再为全面考虑,现在似可不提。

二、关于同一顺序继承人间,各人应得继承份额多寡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不遽作硬性的规定,目前可以平均为原则;但得斟酌具体情况,如各继承人的生活情况,发展生产等条件,而有所增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中有属代位继承者,一般的应按房代位继承;其应继的份额,遇有特殊情况亦得予以照顾。

三、关于处理继承纠纷的问题,把调查亲友意见,作为群众路线的调查方法是好的;有领导的进行调解也是好的;惟作硬性的规定。综合意见中所说“一般应经死亡者亲友共同商议调解,调解成立即可执行”一节似可不作硬性规定。

以上意见,请你会考量!

附: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函(1951年7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

中央司法部提出关于继承权问题的意见,送请政委审核,因此问题有关各方意见尚不一致,经我们于7月21日邀集司法部、法制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的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开会研究,取得一致意见,兹录送请复阅见示。

关于处理继承遗产问题,认为目前还不宜于作出太具体的规定,仅能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供参照应用:

一、按照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及一般城乡人民的家庭关系,在处理继承遗产问题上,应根据所有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作通盘的考虑。对于遗产的分配,必须注意到所有继承人的生产条件、生活状况、劳动态度、对所继承财产付出的劳动质量、以及是否因分配遗产而影响生产事业的发展等各方面的条件。不能以局限于血统关系或死亡者意愿为原则。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反思 重构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32

0 引言

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速度快,也衍生出了一大批的新兴事物。例如微信、微博等新型的传播工具,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将消息快速传播出去。而且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了解当下最新、最热的事件。但是,任何事情往往都是有两面性的,虽然这些传播工具能够给我们带来及时的资讯,但是资讯里面也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尤其会给那些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带来很多误导。所以我们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1 思政课教学现状

1.1 内容改进,形式创新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分四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最近几年,高校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所以针对这几门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并且坚持实践教学,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容易去理解、去接受所学的内容。

1.2 教学改革稳步进行

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就是一定要先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这样后续的工作才能稳定有序的开展。近两年里,大部分高校都创建了相关的机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推广,而且还可以通过建立的组织使工作顺利开展,无论是资金的帮助,还是实践理论的支持。

2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反思

2.1 参与的学生较少

我国高校课程始终在不断进行改革,思想政治课程也是一直在进行教学的创新,希望将实践教学恰当的融入到学习中。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就是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的一门课程,传统授课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一直为学生讲解理论概念,这样根本无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改革后,将实践引入课堂,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虽然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受大家欢迎,但是实际参与的学生较少。因为有很多因素制约,例如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课程中,资金相对缺乏,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学生能真正的参与进去,这样实践教学课程的意义就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2 间断性严重

现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与实践结合,而只是一部分可以与教学相结合,这样就出现了严重的间断性问题。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真正的目的远远没有达到。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高校教师在平时的讲课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这样与其它课程无法有效结合,这样就没有办法将课程连续的设计出来。由此一来,一部分课程内容是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展开学习的,而其余的课程就只能像以前一样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3 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近期,高校将实践教学积极应用到教学模式中,很多学生表示尽管参与了这样的教学,也感受到了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但是成绩并没有多少提升,也没有让学生们记忆犹新。所以现在的实践教学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仅仅是改变讲课的表面形式,而不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初期阶段高校思想政治课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得不够完善,在教学方面某些地方做得还是不够精细,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3.1 增强师生的相互配合

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不但要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还要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如果要想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成效,那么,就必须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还要让学生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践教W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3.2 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到教学中

现在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猛,我国每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中,都会增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视觉上、听觉上都会将学生吸引进来。例如:现在高校设计教学课程时候,都会采用图片、视频影像、影音等多媒体技术,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课程产生兴趣,会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下面介绍一个例子: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例如:播放 “拉美陷阱”图片资料等,这样会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直观的去理解这样的课程。或者是学习新民主主义改革的时候,可以将的《沁园春・长沙》播放给大家听,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理解来促进对新民主主义改革的学习,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来体会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及深刻影响。

3.3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在我国,高校都在积极的创新与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将教学实践模式引入其中。希望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像传统模式那样只是教师一味的讲解,没有互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参与每一个环节。首先,应该向学生大力宣传新模式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到新奇,产生兴趣,这样会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由被动变成主动,这样会大大的提升学习效率。然后,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到实践教学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去总结不足之处,这样的教育体会会更加深刻,进而能够激励自己和完善自己。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一直坚持着实践教学的模式,不断去创新,去改革,将我们的学生放在课堂第一位,让每个人充分的去参与,只有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3.4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功能

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学生逐渐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会帮助他们主动积极的去探讨知识。教师们也要掌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把握好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尺度,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功能。如果要想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那么首先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课程前,教师应该充分的去设计课程,在行动、语言等方面进行改善,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们多多参加实践活动,争取独立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疑难之处进行解答,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的掌握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课堂实践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课程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要脱离实际,只有做到这点学生才会被吸引,进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实践中的道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5 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高校要保证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就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指导,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出理论点,而且还要有切合实际的事件相关联。不仅如此,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化,制订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3.6 创新实践活动形式

现阶段,高校对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始终在变革、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去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在创新主要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通过合理科学的安排实践教学时间,使实践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些去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设计课程中也可加入一些新奇有趣的课外活动,提高我们学生的参与程度。除此之外,课外活动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因此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教学经费的问题,避免过度消耗,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3.7 注重实践教学的监督

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学校与社会都应该给予一些资源上的保障,为这样的教学形式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我们要通过管理、监督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能够真正的为学生们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才会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4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教学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应该要提高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水平。教师应该通过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去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并且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水平,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充分的满足学生各个阶段的实际水平。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本文为武昌工学院校级教研项目“三本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实践类教学方法的运用”(项目编号:2013JY3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彭川.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c重构研究[J].亚太育,2016,05:22-23.

[2] 孙佳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分析[J/OL].求知导刊,2016,(03).

第9篇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是必要的,但我认为纪念的主题不能永远停留在对恢复高考的感激、对高考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讴歌上。现在应该从单纯的怀旧转向改革,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往回走。面对千百万仍然挣扎在“应试教育”苦海之中的青少年,面对未来的中国教育,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变革。

近年来,以应试教育、择校热、“上学难上学贵”为特征的教育弊病十分严重,教育品质与教育规模的巨大扩张形成了强烈反差。其实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价值,大致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高度政治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现在的社会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

我们的教育不能“目中无人”

1950年代起为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赶超战略、1980年代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使我们过分强调了教育对经济振兴所具有的功利价值。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优先发展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工程技术,无疑有很大的合理性,但必须看到,教育还具有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的功能。现代国家的教育,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功利价值,同时具有促进社会平等和社会整合,促进人格养成、心智发展及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等非功利价值。而后者是教育更为本质的功能,远在教育还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价值之前,这一功能就已经存在了。

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教育同样重要的两翼。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功利价值,会导致教育价值的失衡、教育品质的异化,沦为“目中无人”、见物不见人的教育。可以看到,当前我国人口素质的落后不仅表现为平均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而且表现为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在“做人”的能力和公民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正是教育中“人”的价值缺失、教育功能异化的结果。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实践,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问题。1960年代之后,拉美国家认识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视之为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其后果却是造成教育的两极分化,在白领阶层兴起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文盲,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动荡。有鉴于此,墨西哥于1980年代末重新提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让高质量的教育和平等的教育机会真正向一切人开放,实现平等的增长”,1990年代初又提出了“公正的现代化”的社会理想。

面向全体学生还是少数优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人。能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人的成长、幸福、快乐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这意味着需要改变强烈影响我国教育现实的国家主义、精英主义、经济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价值,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和有用的教育。

多年实践已经显示,要求学生“全优”已经成为家长、老师的一种心理定势,成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倾向于批量培养、塑造整齐划一的“标准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的活力和创造性上的,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还有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

那么,教育是面向大多数人,还是主要培养少数优才?这涉及对教育价值、教育功能的基本判断。长期以来,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造成了一种面向少数优秀学生的教育价值,它成为升学教育的基础。今天重申教育的大众主义价值,就是要改变主要面向城市、面向重点学校,着重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转为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优先关注弱势地区、弱势人群的教育,恢复教育的公平性和民主性、人文性,使教育真正成为社会文明和道德的灯塔,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源泉。

接续被中断的历史进程

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不仅是针对泛政治化的国家主义、经济主义、功利主义,也是针对学校教育中的学科中心、考试主义。20世纪初,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曾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等都曾为重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今天,我们应当重新接续这一被中断的历史进程。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脱胎自杜威的教育哲学,却是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本土化、民族化特征。他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其实,生活教育的反面就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其基本特征就是“与民众生活无关”,只对考试升学有用。

构建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本质上是民族的现代教育文化再造的任务,即五四时期提出的民族的新文化再造的任务。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这一新文化构建的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武术;校园;文化

1 前言

武术能成为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练武之人的行为和思想准则是以“武德”为核心,它能够造就出练武之人特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了练武之人的“武魂”。“武魂”也融入民族精神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因而中华武术成为了一种文化也就理所当然了。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武德应贯穿、渗透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这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传统文化对武德的渗透使得传统武术在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历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进行武术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武术学习中懂得为人处事,培养崇高的思想及品格。

2 教武先教德

崇尚武德是古今习武者必须遵守的信条,遵守武德就遵守了社会行为准则,反之,就违背了社会行为准则。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历史上,很多武术门派都把武德教育置于第一住,提倡尊师重道,轻财重义,谦逊忍让等。像闻名的杨家将、岳飞、戚继光、李自成、石达开、霍元甲、韩慕侠、王子平,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心,以国事为重,虚怀若谷,嫉恶如仇,品德高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传统的武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发生了冲突。像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及带有三纲五常思想的“唯师命是从”行为,已经和现代社会道德观格格不入了。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武德观。在继承方面,教育学生要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要培养学生怀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要养成乐于助人的美德;要懂得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努力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定意志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

所以,在进行武术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要用矛盾的观点来教育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武术精神。

3 武术专业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3.1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的争创

我们应该知道,品牌的力量是无可估计的。例如,李宁牌。它是亲和的、有魅力的、时尚的。李宁牌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这个品牌的魅力在于年轻、在于活力。在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它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更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一种人生境界。在品牌意识的推动下,可以采用“一年树成型、二年显特色、三年亮品牌”的武术教学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是以“人生教育”和“特色打造”为两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方案的实施中,学生通过武术文化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魄,积累起实现未来成功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坚信成功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样,就能够把学校的武术教学亮点彰显了出来,成了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体育项目。

3.2 武术课程的开设

武术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学到专门的武术知识,还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其身体协调性、敏捷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初中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武术课程的开设中,本校主要开展趣味武术、双节棍和咏春拳。

3.3 大课间武术操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有益于学生在课间进行身体锻炼、让身体得到放松,促进大脑吸取氧气的有效方式。为了促进和体现学校的武术特色,学校在课间操时间采用的锻炼形式就是武术操。学生在进行武术操的锻炼中,不仅仅让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放松,也让学生在时而飘逸、时而洒脱、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劲挺拔秀中感受到中华武术的美感。在整齐有力的集体操中,增强了班级的集体感,也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

3.4 体艺2+1阳光武术运动队的组建

武术可以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说过:“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信心,我们学校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武术体操的锻炼。而为了保障体艺2+1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体艺2+1阳光体育小组。在小组活动中,落实每天一小时的武术锻炼,让学生得到武术学习的机会,也促进学校体艺2+1阳光武术活动方案得到更有效的展开,让学生有序地开展武术练习的活动,让武术活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生和生活当中。

3.5 组建学生武术社团

武术社团可以吸收不同年龄层次的在校武术爱好者加入,每周活动一次。为了让社团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教研组成立了"武术特色"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成员在对师生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形式对"武术教育教学"进行规划。

4 武术师资力量的提升

武术是一种攻防格斗技能,一旦练成,即具有超乎常人的技能。这种技能在有德人身上可以有益于民,防身抗暴,维持治安。在无德人身上便会有害于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武术是靠着习武者的品德发扬光大的。习武者没有好的品德,武术就成了危害人民的本领,它的名声也就坏了。所以称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传统武术最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就是最讲究遵守人们共同的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讲究具有优良的思想、行为和作风。

5 结论

在挖掘和提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对初中生进行武术文化教育是很有价值的。我们提倡学生沿袭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就是教育学生把个人的习武行为与社会责任、义务联系起来,树立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争做一个“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人。在日常行为表现出尊师重道、品德端正、虚心谦让、以礼待人的生活作风以及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孙术友.武术伦理文化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2010(05)

第11篇

   《跨过鸭绿江》的精选观后感范文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们追求和平,可是战争却每一天都在发生,小到同学之间的分歧,邻居间的争吵;大到将一亿人送入天堂的二战,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朝鲜爆发的战争,主角就是中国和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中朝以一百一十万人打败了联军一百二十万超级大军。说到朝鲜战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愿军虽然衣着简陋,饥肠辘辘,但就是这样,他们往往能够穿着单衣,在大雪地中埋伏数天,然后徒步追击美军的坦克;能够冒着无数飞机大炮穿过死亡屏障,用胸膛将手榴弹顶进敌人的枪口;能够在大冰河上一个接一个用身体滚过雷区,为部队开路……每一个都那么年轻,却牺牲得惊天动地。正因为他们,三年后,战争终于停止在了它发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愿军的背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时刻支援他们:

   在前线,朝鲜人民顶着炮火为志愿军送食物,把他们当自己的儿子看待,拿起斧头,木棒,甚至菜刀冲向联军,保卫祖国;在祖国的东北,无数人民,志愿军家属在家里做炒面,支援志愿军。志愿军四十二军就是从我们齐齐哈尔出发的,我们的祖先,可能就在他们的队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军,这样才体现出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最让我感动,也最让我难忘的,是战争的最后时刻。停战谈判结束,距最后时刻两小时前,一个士兵冒着炮火将停战的消息送往前线,一个个炮弹在他身旁爆炸,他刚把消息送到就牺牲了,仅差两小时。最后两小时,双方把所有的弹药尽力打出,证明自己的强大,好像又发生了一场大战。停战的那一刻终于来了,那是成千上万人民以及军队一直盼望的事,没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没有一丝动静,一种奇特的寂静后,双方他探了头,让后一起欢呼,庆祝,赠送礼品,他们之间拼过命,有分歧,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谁喜欢战争?其实在朝鲜战争中,谁也没有获胜,双方都因为这场战争让无数家庭破碎,让无数人留下伤疤,谁都不想要战争,但战争却一定要发生。

   长大以后,我一要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才能有美好的人间。到现在为止,叙利亚问题还没有解决,美国的军队,还在世界各地“捣乱”,各种核武器还在秘密研发,来往的船只还在忍受海盗的劫持。虽然战争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记,金山是无数人的生命堆积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会越高。我们更不要忘记五星红旗就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不要让它,让中国在染上鲜血。让世界和平,没有战争,这是七十亿地球人共同的心愿!

   《跨过鸭绿江》的精选观后感范文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无数的志愿军英勇捐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抗美援朝战争,是伟大的战争、光荣的战争、胜利的战争、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会感恩,关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对民族苦难的铭记,对抗美援朝英雄的缅怀,对民族尊严的维护!

   每一位为祖国奋战过的人,都不会被遗忘!战争的硝烟已经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的残酷,老兵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讲述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讲述战争岁月!不论是美国当年的武力威胁,还是今天的经济制裁,都不会让中国人屈服!善待这些为国征战的老兵,因为国家有难的时候,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是军人!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人民的英雄。这些,我们的志愿军当之无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强敌,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回顾抗美援朝战争,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做为一名退休党员,要以志愿军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不怕牺牲精神,发挥余热,为家乡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跨过鸭绿江》的精选观后感范文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涌现了很多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罗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一天,连观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军飞机轰炸,他冒着浓烟烈火,抢救出一位朝鲜老大娘和一名儿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

第12篇

《云水谣》的隆重登场给2006年的寒冬带来一缕温情。影片从关注女性命运的角度讲述了遭遇战争和社会动荡的女性对爱情的执著和勇敢,见证了大时代变迁中女性的生命成长。它“在爱情婚姻的基本架构中,透过女性人生领域的描写来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层面”。所以,在书写女性意识层面,《云水谣》无疑是国产影片中的一个亮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论述创作者的女性意识。

爱情哲学

《云水谣》致力于讴歌高洁的爱情,颇富浪漫色彩,意在为现实宇宙增添一份真善美。也许观影者不向往那个年代。却会羡慕那个年代里生长的爱情。台湾“二二八”运动之际动荡不安的台北、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恢宏壮美的雪域高原,都见证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而这正是故事的讲述者――八零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小芮满世界奔波所要追寻的东西。尽管她和她所代表的族群“生活得很好,不搞同性恋,也不得抑郁症,连感冒都得不上”,但却一直寻觅不到真正的爱情。当现代人在为心灵的孤单而苦闷,为人生意义的缺失而颓废时,《云水谣》的出现无疑是检验现代人情感的一个标尺,导演安排小芮带领人们去寻找心灵故乡中早已遗失的那床能使心灵得以安栖的童年旧花被。

而在这场伟大的爱情之战中,王碧云,王金娣等女性形象更能触动观影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确切地讲,《云水谣》是关于女性的故事,女性的勇敢、执著、真诚、奉献等诸多美好的品性都在影片中得以生动地演绎。陈秋水只是一条金线,贯穿着两位如珍珠般无瑕的女性,她们并非情感的依附者,在爱情上有着自己的主张。在许多作品中,女性往往在对爱情的追求中丧失了自我,泯灭了主体意识,而只是作为空洞的男性附属物存在。《云水谣》的进步之处就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并非女性一味迁就男性的奴化之爱。影片安排了碧云两度寻秋水的戏:第一幕是作为家庭教师的秋水与王家小姐碧云爱意萌生之后却被王家母亲阻挠,碧云跋山涉水寻找已经回老家西螺的心上人:当金娣改名为王碧云为爱远赴时。与前一次的碧云寻秋水遥相呼应,虽然时过境迁,可对爱情的执著却丝毫没有在寒冷的天气中冷却。反而更加挚热,这一当代的爱情童话映衬了两位女主人公高洁的情爱观。碧云在等待中衰老了红颜:金娣鲜活的生命定格在雪崩的瞬间。依常理,她们都很不幸。都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理想的爱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又是圆满的,无论生与死都执著坚守心中的爱情,支撑这种力量的精神是一种由爱情升华而来的信仰。

人生哲学

《云水谣》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还表现在它以“写实的眼睛”来观察和描写女性的人生命运与情感境遇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留给观影者许多可供思考的人生问题。综观整部影片,都在试图回答碧云侄女小芮的疑问:“隔开生者和死者的是什么?隔开相爱的人的是什么?”影片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情叙事,更多地关注女性的现实人生。隔开生者和死者、隔开相爱的人的固然是战争。但更是主人公阶级身份的差别及由此带来的信仰上的冲突。陈秋水和王碧云相逢于青涩年华,穷学生秋水家境败落,是位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信奉新民主主义的“左翼分子”,他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志在“让更多的人,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碧云则出身富裕之家,是位纯真善良,只想与爱人活在二人世界中的美丽女孩。而那次始于狭窄楼道里擦肩而过的一见钟情,却改变了碧云的人生轨迹。码头分别后,碧云伴着一幅肖像、一粒纽扣,半生寻找、一生等待。如果让碧云一见倾心的是整日守候在王家门前的薛子路,就不会有影片中所展示的碧云平淡而热烈的一生。她会像大多的女子一样,与薛子路恋爱、结婚、养育子女,拥有平凡的家庭生活。而影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碧云这一女性形象选择了别样的人生。这种选择无所谓对错,影片对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合平时代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逻辑。与其说造成秋水和碧云分离的是战争,不如说是不同阶级的不可融合性。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圈,秋水和碧云本属于不相交的两个圈,秋水闯入了碧云的圈,却破坏了碧云一生的幸福生活,殊不知两个圈只是偶尔的相交。最终还得回归自己的运行轨道。秋水要的是人类的自由、平等和解放:而碧云则向往安逸、平和与幸福,不论秋水和碧云如何地相爱,都无法改变他们阶级上的差别。所以,他们的故事是一则爱情童话,注定无法走进婚姻:也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引发观影者对“女性在爱情面前应该如何自处”的思考。

随后,在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下,秋水结识了战地护士王金娣。她率真而痴情,对秋水一见倾心并大胆追求。当故事发展到秋水要调到战俘管理所去工作时,暗含了他要拒绝金娣的意思。因为秋水此时所坚守的感情已变成一种信仰,不能改变的也许并不是爱情,而是革命者不得不执著的性格。同样金娣作为革命者也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她改名王碧云,远赴雪域高原追寻爱人,共同的信仰和成长经历使他们必然成为志气相投的革命爱人,最终他们也因救助一位高原产妇。共同牺牲在雪崩的瞬间。这是比较好的结局,正如片头的海浪呼应片尾的雪崩,影片描绘了童话般地爱情。远离世俗生活的琐屑,带领观影者进入纯美的情感地带。《云水谣》宣扬的人生哲学在理想中含蕴着一定的现实色彩,也是影片虽唯美但仍真实可信之处。

人性哲学

《云水谣》之所以称为一部爱情童话,还在于它以女性意识观照女性人生,传达了对一份美好爱情、纯真人性的向往和追求。影片虽描写女性在爱情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现实命题和人性挣扎,但其中的女性并没有因为现实人生面临着多重危机而造成人性迷失或情感变异。残酷的现实可以隔开生者和死者、隔开相爱的人,却不会泯灭人性中出乎本能的真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散发着人性中的某种可贵面:秋水的爱国与仁爱,碧云的忠贞与坚守,金娣的率真与痴情,薛子路的执著与宽容《云水谣》在讲述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之外,透露出诸多有关女性的现实命题和创作者对人生、爱情的哲理发现。碧云忠实于少女时代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一生忠诚于秋水,是时代造就了碧云和秋水的爱情童话,注定了纯情女性碧云一生的命运。同样,新新人类小芮们也应该思考在当代女性应该如何自处的问题。暮年的碧云希望侄女小芮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找个安静的男人嫁过去。世界这么大。你总得给自己找个落脚的地方,跑来跑去,哪天是完。人是不可以这样漂浮于世上的。”这是主人公孤独终生后总结的人生经验。这样,影片就超越在情感层面上的简单表述,而上升到对现实、对人性的关注。

《云水谣》用一段似乎已“绝种”的爱情探索人性的最隐秘处,让观影者带着热情与美好愿望进行感性的置换反应。实现生命与灵魂的净化与升华。影片中表达了有关爱情、人生和人性的哲理,能够教育现代人该如何做到男女两性的和谐共存,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见证了女性意识的发展,彰显出创作者浓厚的人生意识和女性关怀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