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06:4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品质量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质量工程;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践与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于2007年获校级质量工程立项,2009年获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立项。三年来,项目建设坚持以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主导,逐步形成一整套改革实践的实施办法和保障措施,特别是注重将“四条主线”、“四个学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荣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二等奖,学生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频频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实验区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三年来,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1实验区改革实践
1.1紧密结合学位评审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凝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大家充分认识到人才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三明学院作为教学型地方性本科大学,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应该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培养能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凝练出“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十六字教学理念,并在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实际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2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建设[1]
目前中国的大学层次不一,各个层次的大学代表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就成为各个高校能否有特色,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关键。而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认真研究、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基本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际上是教育部给予各个高校如何根据自己的社会定位、办学目标去探索人才培养途径的尝试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可以有施展的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在模式创新中必须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来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在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定位清楚的条件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相符合,这是创新实验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3努力构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将实验区改革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除了模式创新性、先进性外,更关键的是模式的可操作性,能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活动中加以实施和实现。本实验区提出的模式具有通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P[2]P。实验区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经验、
新模式基本指导思想P[1-2]:全面贯切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三明学院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生为本,质量取胜,凸显应用,办出特色”的教学理念;坚持用“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来启发、教育和要求学生;教学中坚持基本理论、核心能力、基本技能、人文素质等四条培养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坚持以计算机学科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编程能力培养为主导,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外显能力的培养,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规范化、系列化。切实加强教学、思想政治和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质量工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应用实践能力强,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海西建设服务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1.4实验区改革成效
实验区改革实践3年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已初见成效。
1) 本项目作为三明学院《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内容之一,2009年获福建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排名第三)。
2)2010年11月,2007级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参加2009首届海峡(三明)动漫大赛《生肖足球》获该赛设立的唯一最佳创意奖,《酒后驾车》获第三名。
3)2010年5月,2008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组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编程大赛(ACM),与全国100多所院校同学同场竞技,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铜奖。
4)2010年4月,2008级学生临时组队,参加福建省年职业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获三等奖。
5)2010年6月,由2007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班陈夏、李嘉琪同学制作的《数字安贞堡》作品,在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获最高优秀奖。
6) 本实验区启动班级2006网络工程专业班的毕业设计,获优秀等级的作品数占整个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四分之三。
2实验区改革的思考
历经三年多的实验区教学改革实践,虽然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效,但教学改革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更多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人才的思考,这种思考其实是改革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困惑,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2.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设计,更要注重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培养路径的问题,它在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上承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目标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是一个总体的要求,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来体现和落实;下启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给出要求,对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方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也就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对过程的设计很可能被忽视,最终出现的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培养方案很新,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跟上,教师们对培养方案的理解不到位,每门课程的教学未能达到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因此,在精心制定培养方案之后,更重要的是抓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的落实。
前面说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高级工厂,学生的质量也就是产品质量,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的做法引入到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来,如图2所示。
此模型也叫“三次质量关”管理模型。从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只看最后结果。把好成品质量,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社会。首先从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就牢牢把好设计质量,也就是把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质量,否则,过程工艺和出口检验机制再好,产品也未必受社会的欢迎。所以,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改革中必须认真调研学习,既要了解市场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必须从学科专业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精心从功能、过程和出口检验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重视反馈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整个实验区的改革工作。
2.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创建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
为实现大学大众化教育和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从战略的高度审批新建了一大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并提出了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教学型大学的分层次办学的思想,对地方性本科大学的宏观定位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大学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开始从草创期进入成长期,如何办好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摆在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
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的成长道路,不能简单模仿老本科大学的发展道路,只有认真贯彻教育部在审批这类大学时的初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让大学教育接近社会需求、接近工程实际,是大学教育回报社会的正确追求。在办学中实实在在地按教学型的要求,搞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建设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本科硕士点博士点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高校来培养硕士、博士?这样的模式硕士、博士质量又如何?当今在各个行业最缺的是工程师这一级善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是中国实现人力资源大国梦想的关键,因此,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该为国家实现人才资源大国的战略服务。
由于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是植根于本地(以地/市为划分单元),各个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支柱产业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的人才种类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不论发展何种产业,都需要大量工程师级的应用型人才。这也就给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留下了发展空间,新建地方性本科大学应根据自己所处地方的实际,努力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当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部在高校招生政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等方面应该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2.3建设一支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干部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
从图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绝非易事,必须有一支懂得高等教育内涵和规律、清楚学科内涵和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管理队伍,使改革的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建立起由系领导、教授和热心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组成的领导团队是顺利推进模式创新的关键。
2.4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让全体人员理解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团队外,让全体参与改革的教师理解
改革的意义、改革的内涵和如何进行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获得成功,真正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因为再好的设想或改革方案最终的落实是通过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没有全体教师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要想让教师们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一是要让教师清楚改革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系和改革的意义;二是要建立起相应责任制和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使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建立一定的学习培训制度,及时把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改革的具体要求告诉全体教师,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总的要求就是通过改革活动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我们实验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3结语
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探索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虽然得到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好的想法,但如何培养好应用型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一个摆在地方性新建本科大学面前的一大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卢昌荆. 新建本科院校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4):15-17.
[2] 卢昌荆.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刍议[C]//三明学院. 全国新建综合本科大学第七次研讨会议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24-227.
[3] 庞思勤. 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R]. 北京:全国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专题研讨班,2010,5.
Innovational on Experimental Area for the Practical IT Talents Development
LU Changjing, QIU Jinming, LIN Keming, YAN jianjun
(Department of 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4, China)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百年大计,质量为天” 同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方针政策。这充分说明了安全与质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他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业本身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变化大、形状不规则,建筑施工中危险性较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预防难度较大。加上民工进城比较多,主要从事的工作就是建筑施工,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比较缺乏,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跟不上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经常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
建筑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设计和管理。只有重视安全,工程质量才可以得到持续和保证。只有安全生产才能有质量,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只有确保工程质量,建筑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才有保障。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会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与否,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安全和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两大硬指标,只有保证了这两个硬指标,项目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圆满。
二、建筑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合格的建筑材料。
3、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创造优质量工程重要条件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三、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实行安全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开工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编制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用电、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等专项施工方案。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建立安全机制、完善系统、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全面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和约束,日常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培训、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达到施工安全的目的。可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对比出现事故教训的安全典型事例进行对全体人员的综合教育,同时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
2.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各岗位细则责任制。建立可操作的细则,细分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监督、监控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责任落实到人,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序和工序交接环节,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随时了解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 同时加强日常的施工机械的检测、维修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作业,防止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放松。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的去探索和改进,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把好质量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并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起到震慑、吸取教训,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安全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丰;;关于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2】杨伟文;;浅谈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关键词 ] 供应链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知识传递 质量短板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推进,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从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有形资源迅速地转向知识、信誉、专利等无形资源,市场竞争的焦点从已有产品的成本竞争转向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知识创新的竞争。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供应链上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共享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能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益,从而增强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成为供应链上协同质量管理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有效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高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的协同质量管理效率,强化各成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能力。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目标、模式、影响因素和传递步骤等,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质量间知识的传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概念和意义
知识传递是由Teece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Nonaka认为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之一就是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传递。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和Prusark认为,知识传递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美国知识管理学者Sue Newell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时对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创造的知识的再利用的过程。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就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尽管对于知识传递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知识传递包含有价值的知识在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知识扩散,使得有知识需求的组织或个体通过吸纳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或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和运作效率等内容。因此,可以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就是企业间通过能够帮助其积累有价值的质量管理知识的转移,促进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从而缩小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质量管理的差距,提高质量协同能力,进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知识的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对各成员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出现“质量短板”
由于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拥有的质量管理知识参差不齐导致其质量管理水平各异,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成为“质量短板”,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知识不足的企业通过吸纳供应链上其它企业所传递的质量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消除供应链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质量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创造出1+1>2的集体效应。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它使得某个成员企业所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被放大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知识的一部分,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益。知识提供者能够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提炼和升华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促成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制度化,在企业内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传递可以有效提高各成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流在各成员企业间更为顺畅的流动,不仅会提高产品品质,相应的也能促进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及时供货率,从而在质量和及时交货两个方面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3.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各企业间的协同能力
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传递是基于互惠模式的知识交换,交换行为的基础是信任。在质量管理知识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层次地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间的协同能力,有利于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模式与影响因素
1.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模式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自发模式。供应链上成员企业之间的个体质量管理知识传递行为偶尔发生,没有目的也并不系统。
(2)竞争模式。成员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为交换基础,此时交换的多为通用型知识,所产生的利益也是很有限的。
(3)合作模式。此种模式下,知识交换的频次比较高,而且交换的知识多属专有型,所产生的利益也在局部范围内。
(4)利他模式。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为本企业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这种模式需要核心企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措施才可能取得更加长远的效益。
为提高供应链上各企业传递质量管理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各企业间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应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使企业间的知识交流模式向利他模式转化。
2.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知识需求不清
企业不清楚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以及需要知识供应者给予那些帮助。
(2)知识的吸纳能力差
知识接受企业吸纳质量管理知识的能力差,不能将传递过来的质量管理知识翻译为自己企业的语言,转化到或者纳入到自己企业的质量体系之中,生搬硬套,往往适得其反。
(3)知识供应者的输出壁垒。
由于行业的相似性,知识提供者自设传递壁垒,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给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是有保留的传递,这样会导致知识接受者在接纳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的时候,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进而无法纳入到他们的质量体系中去。
(4)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协同能力差。
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严重不对等造成两个企业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对方的需求或传输的信息,影响吸纳对方的先进经验。
三、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是基于需求识别的知识传递。首先,知识接受者识别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寻求上级供应商或核心企业的帮助找到知识供应源。然后,知识提供者将质量管理知识传送到供应链的共享知识信息库,并帮助知识接受者将这些质量管理知识编译成制度或指导手册,纳入知识接受者的质量体系之中。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1.识别知识需求
识别知识需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核心企业发现供应链上总是因为某一成员企业的质量水平低下而影响整体的质量水平,由核心企业直接帮助该企业梳理质量问题和识别知识需求;供应商自己因为质量水平受限,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供应商自己梳理质量问题、识别需求;客户明确指出产品某一方面需要改进,核心企业召集所有供应商一起商讨,一起梳理质量问题,识别质量管理知识需求。
对提出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可以按照其影响程度分为三类。
(1)系统需求:企业某些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需要针对某类产品的全部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传递,一般在建立供应链协作初期,或产品、设备发生重大革新,或核心企业质量系统出现重大变革等情况下产生系统需求。
(2)局部需求:涉及某类产品的某些过程的质量管控,发生在该产品的升级换代或客户提出更为严格或先进的质量要求等情况下。
(3)个别需求:需要某个产品的一些单个过程的质量管理知识需求,仅在为满足日常质量管理时发生。
2.确定知识接受者
根据知识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同,知识接受者的覆盖面也不同。系统需求几乎包含全员的质量意识培训,需要拟定规划,制定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方案等。局部需求仅涉及某一生产线的工人、工艺人员和质量人员,需要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工程师驻厂进行短期指导。个别需求仅涉及个别工人、工艺,到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学习,或寻找知识供应源专门请教[5]。在确定知识接受者后,其知识吸收能力的是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要注意对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培养。
3.寻找知识供应源
如果知识需求识别清楚,知识接受者定义明确后,就开始做知识传递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了――寻找知识供应源。在供应链上,知识供应源应该从供应链上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等三个方面来寻找。一般能够提供有效知识的供应源包括:
(1)核心企业或上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
核心企业和上级供应商更加接近最终产品,能更加有效地感知产品质量,更为主动地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改进产品质量,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类似企业。
竞争相关度不大,但运营模式相类似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帮助。
(3)外部的质量管理专家或质量诊断师。
质量管理专家或者质量诊断师可以根据其丰富的质量管理知识和企业质量诊断经验,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知识,解决企业面临的知识需求。
4.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效率,让质量管理知识在供应链上有效传递,要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包含所有成员企业在内的质量管理知识共享机制。
(1)完善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交流机制。以核心企业为发起人,定期组织所有成员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知识交流会议,促进知识共享。
(2)建立质量管理知识共享信息库。各成员企业将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以及因质量管理不善导致严重质量问题产生的教训输入共享信息库中,以供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
(3)组建质量管理知识专家顾问团队。由核心企业为发起人,邀请国内外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和质量诊断师组成顾问专家团队,定期对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进行质量诊断,及时发现、消除供应链上的“质量短板”,提升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间协同质量管理能力,打破质量短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本文对供应链环境下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间质量管理知识传递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传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微徐向艺:企业战略联盟知识传递研究[D]. 山东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3
[2]王咏源汪波: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 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12
[3]易秋霞郭斌:知识密集产业企业间缄默知识传递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4
关键词:印刷工程专业;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02-03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印刷业正在高速发展并伴随着印刷业的结构巨大转变。印刷行业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1]。在规划中指出了印刷行业的发展目标,并指出了行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创意人才等的缺乏及加强人才培养来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的急切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者,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以之作指导,积极进行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
一、确定新形势下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者对所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它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又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践。它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3]。
我校的印刷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氛围浓厚,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及印刷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我校印刷工程系对印刷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印刷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擅长图文信息处理及印刷复制技术,熟悉印刷设备、印刷质量检测技术、印后加工工艺,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能在印刷及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从事印刷工艺设计、生产操作、质量管理、组织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印刷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印刷及相关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印刷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印刷、制版等工艺、印刷设备维护、印刷质量检测、印刷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3.具有印前图文信息的编排处理以及电子出版物的策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印刷复制工艺的策划、设计、操作和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测、测试以及印刷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印刷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测试和使用以及印刷复制工程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开发等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印刷以及相关传媒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印刷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理论前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系到人才获得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本专业从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各知识层次、各教学环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避免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知识脱节和内容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加强课外指导,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以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次调研、讨论,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经过调整之后,本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为2356,实践教学环节为43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生的理论教学学时满足基本学分的前提下,又保证了课程内容的优化,且扩大了选修课程的范围,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全面发展。具体调整如下。
1.通识类与大类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8%,以突出厚基础的要求,既实现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培养,又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以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2.通识课程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形势与政策》等职业素质类及身心健康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促进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
3.加大了通识类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分别从原来的6学分增加到10学分和8学分,进行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更好的个性发展。
4.新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了优化综合,综合考虑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授,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衔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将原《大学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两门课合并成《印刷化学基础》,将《网络印刷出版技术》合并到《印刷多媒体技术A》中;对《印刷设备电路与控制》合并到《印刷设备》等。为了适应印刷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对印前知识及数字印刷等技术方面知识的培养,对部分课程的学时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5.为了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和理解印刷专业的性质及内涵,第二学期就开有专业基础课程,且专业课几乎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使课程之间衔接得更好,将一些课程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如将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学、印刷信息记录材料等课程提前一学期开出;而电子出版技术由第五学期改在第六学期开出等。
三、层次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印刷工程专业是一个由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起来的综合体,为了适应市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势在必行。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设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等几个层次,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我校印刷工程专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建有计算机房、印刷测试、制版、激光、印刷设备、印前图像处理中心、CTP、印刷材料等实验室;建立了株洲外贸包装厂、长沙金沙利、长沙晚报及以东莞包装印刷基地为中心,辐射珠江三角洲的实习基地,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教学条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国家、地方经济及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教”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重视校内实验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方面。
1.运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平台,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利用校外企业先进设备、管理到位等优势,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安排到企业中去,通过顶岗实习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择业、就业及毕业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和培养能力,并可为毕业设计积累素材。鉴于企业及学生择业的要求,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使学生的毕业课题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样可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实践教学、生产应用、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形式。
2.整合专业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教师引领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产学研教”合作,吸引企业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教学的平台。
四、构建一支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教师具备印刷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坚定的基础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建设好一支科研团队、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搞好本专业的根本保证,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大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素质好、热爱教育事业、进取心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对象,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压担子,使之能承担较大的教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出较高水平的成果,上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并根据学科、专业和办学发展需要,大力引进人才,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2.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工作。切实营造学术氛围,加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学术进修的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报告、进行专题进修和课题研究。组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印刷工艺技术、印刷材料等科研小组,打造科研品牌,不断提高印刷工程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
3.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专业进修、培训是教师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各方面素质好的教师到学校、企业进修提高。大力倡导贴近市场,加强产、学、研、教的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进修、培训,充分重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师资培养。
五、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教与学的重要导向。本专业已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体系,通过笔试、报告、作品制作、论文、胶印及柔印模拟系统综合考核等形式,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系统、客观和科学,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核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等。考核后做到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老师,便于纠正教与学的偏差,以促进更好地开展教与学的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印刷工程专业的人才。在此从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发,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探索。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及实际条件,结合社会、行业需求,为把湖南工业大学的印刷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J].中国出版,2011,(17):22-24.
[2]龙志军,等.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1):27-32.
[3]刘志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9-84.
与上一季度相比,2015年1季度全球的织物产量也出现下滑。其中,亚洲和欧洲的织物产量下滑明显。值得一提的是亚洲的产量通常都是1季度明显低于上一年的4季度。这是由于中国的春节假期通常都是在1月底左右,中国1季度的工作日少于其他季节。与2014年1季度相比,全球织物产量持平。亚洲的织物产量攀升,而欧洲的产量减少。由于欧洲库存量的明显增加,2015年1季度全球织物库存比上一季度有所提高。其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库存小幅提高。从同比来看,亚洲和北美洲的库存提高,欧洲的库存下降。总体来讲,全球织物库存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1季度,欧洲的织物订单明显增加。
继2014年4季度出现29%的下滑之后,2015年1季度的全球纱线产量较上一季下降了15%。出现如此明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亚洲的数字异常疲软。亚洲的纱线产量环比下降了16%。欧洲的产量下滑近10%,而北美洲的产量则增长了4.4%。与2014年1季度相比,全球纱线产量下降了近31%。其中,亚洲的产量下滑33%,欧洲的产量下滑13%,而北美洲的产量略增1%。
2015年1季度,全球织物产量的环比下降11%。其中,亚洲和欧洲分别下降了12%和5%。全球织物产量同比持平。其中亚洲的产量攀升了1.5%,欧洲的产量则下降了7.8%。
2015年1季度,全球纱线库存环比增加近4%。其中,欧洲的库存下降3.6%。全球纱线库存同比下降3.6%,其中欧洲出现5%的明显降幅,亚洲的纱线库存则增加了5%。
2015年1季度,全球织物库存环比略增0.3%。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库存分别增加0.3%、2.2%和0.4%。同期,全球织物库存的同比提高了0.5%。其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库存分别增长0.8%和0.7%,欧洲的库存则减少了0.9%。
2015年1季度,欧洲的纱线订单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5%。同期,欧洲的织物订单环比增加2.9%,同比增加0.2%。
互联网时代的针织科技
――2015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7月16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互联网时代的针织科技”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江南大学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俞建勇,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以及针织行业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等430余人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主持,陈坚致欢迎辞。王树田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未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应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制造过程,加强协作与配套,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并做好行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工作。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王智则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针织行业的产业转移、产品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设备自动化、产业用领域延伸、电子商务等发展变化进行了总结。
在大会报告与交流阶段,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蒋高明分别对纺织机械工业的智能制造、互联网+针织的战略构想、针织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为针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施楣梧、东华大学教授张佩华、江南大学教授缪旭红、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陈严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其在针织产品开发、新一代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开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来自江渡、浙江华峰氨纶、江苏润源、卡尔迈耶(中国)等企业和浙江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从针织服装、原料、设备、产品开发等角度解读了互联网时代下针织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会上还进行了2015年“宗平生针织基金会”优秀论文颁奖活动。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137篇,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欧瑞康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加强缩聚生产市场地位
Oerlikon(欧瑞康)日前宣布旗下的化学纤维事业板块与中国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通”)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合资企业的成立将有助于欧瑞康在缩聚设备设计、装配和服务这一日益增长的市场上进一步巩固地位。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据此将能为客户提供从最初的熔体、加弹丝线至瓶级聚合物生产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完整工艺过程。
欧瑞康一贯秉持对旗下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业务加大投资,以实现业务组合的战略性发展。凭借旗下化学纤维事业板块在工程设计和服务方面的能力,欧瑞康将持有合资企业60%的股权。这一举措将加快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缩聚设备业务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脚步。惠通是中国第一家聚酯工程公司,致力于为从事聚酯、双氧水以及尼龙业务的客户提供专业技术和高质量工程解决方案。此番欧瑞康创新科技、工程、服务与惠通工程及聚酯技术的牵手可谓强强联合,这将为生产包装瓶或薄膜的化学纤维市场及相关的缩聚市场打造最完整的工程服务。
欧瑞康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睿思先生说:“为巩固和发展我们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业务,欧瑞康一直积极致力于研发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及开拓相关市场。目前,我们的化学纤维事业板块已成功进入缩聚市场,与惠通的合作则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在这一市场的技术和业务发展。无论从技术、业务模式还是市场准入等角度来看,此次合作堪称完美。这必将为我们双方在诸多市场,比如化学纤维市场、相关的设备工程市场和缩聚技术市场,带来令人兴奋的机遇。”
欧瑞康巴马格作为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旗下的知名品牌,自2007年起便与惠通在一系列国际项目上开展密切合作。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后,巴马格与惠通将凭借富有竞争力的全球化的工程架构和高科技的产品组合,共同开拓中国乃至国际市场。合资企业将于中国政府机关批准后成立。
瑞士纺机协会选举Ernesto Maurer先生为新任主席
瑞士电子机械联合会(Swissmem)下属的瑞士纺机协会于5月底选出了新一届主席。在2002年以来担任董事会成员、2013年以来担任主席的Peter Gn gi先生退休后,集团成员们选举Ernesto Maurer先生担任他的继任者。
作为国际纺机行业的行家,在过去多年里,Ernesto Maurer先生曾在多家著名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目前,他是SSM(丝丝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新的董事会由主席Ernesto Maurer、副主席Urban Germann(史陶比尔公司)以及新一届董事会成员Norbert Klapper(立达公司)、Robert Reimann(约科布?缪勒公司)和Ralph von Arx(瑞泰公司)组成。
今年,瑞士纺机协会将庆祝其成立75周年。自1940年以来,它一直支持其成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今年的庆祝活动包括将参加于米兰举办的ITMA展会。除此之外,其还将举办以“创新”和“快速成型加工技术”为题的技术交流活动。
安德里茨非织造将在Hightex/ ITM 2015上展出最新非织造和纺织技术
9月11―13日,跨国技术集团ANDRITZ(安德里茨)集团将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Hightex/ITM 2015(土耳其国际技术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国际纺机展)。安德里茨集团旗下的非织造布业务板块――安德里茨Nonwoven由安德里茨Asselin-Thibeau、安德里茨Küsters和安德里茨 Perfojet组成。该业务板块多年来在土耳其市场上一直非常活跃并取得成功。它向该市场提供水刺、湿法成网、针刺和纺粘法非织造布粘合和整理方面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及纺织轧光机。
安德里茨水刺技术新的里程碑
在水刺方面,无论是直铺还是交叉铺网,安德里茨关注的都是在生产效率、织物质量、工艺可靠性和节能方面达到最高效率。要实现薄型非织造布(最小克重为20g/m2的且横/纵强力比低)的高效率生产,将TT梳理机与Jetlace Essentiel水刺工艺相结合一直是市场上公认的不错选择。
安德里茨在气流穿透式烘干机技术界开发高效率生产设备方面独有的技术给水刺行业带来新的和高效的工艺技术。通过采用新的neXecodry烘干技术,安德里茨的客户可不断降低能耗。
针刺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
在针刺领域,创新型安德里茨非织造布产品产生高附加值。无论是薄型还是厚型非织造布,安德里茨neXline针刺生产线都能优化整条线中每台单机的生产速度,使产品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力、更低的纵横向强力比或更好的均匀性。通过使产品在横向和纵向具有相同的强力性能及良好的弹性,可进一步降低非织造布的平均克重,从而节省纤维。这可以帮助用户缩短投资回报期和提高投资效益。
灵活多用的安德里茨湿法成网技术
安德里茨还是成套湿法成网非织造布生产线的供应商。这些生产线用于加工新型、灵活的终端产品,如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和技术产品。其中,安德里茨WetlaceTM工艺是生产可水冲、可分散和100%可生物降解的纸巾方面的标杆系统。
非织造布和纺织品后整理
在非织造布后整理方面,安德里茨提供用于热粘合、压花、层压和校准工艺的neXcal高效轧光机。在用功能性化学品进行湿整理方面,安德里茨提供轧车和带有相应计量站的给液辊等产品。纺织轧光机家族最近又新增添了为技术纺织品设计的teXcal高效率三辊轧光机。
SSM公司任命林毅先生为中国区销售总监
丝丝姆公司将改革自身的销售架构,以加强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地位。调整的主要目标是要为了更加贴近用户,而不再采用商作为中介。在此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担任中国区销售代表的林毅先生被晋升为中国区销售总监。
丝丝姆中国区销售总监林毅先生
林毅先生将带领一支由现有销售经理以及新的销售经理组建成的销售团队。该团队于7月1日开始工作。
尽管纺织机械业务竞争激烈,丝丝姆始终保持着市场领导地位,并在施威特技术控股公司内拥有领先优势。瑞士丝丝姆公司将继续强化其人员结构,从而保持强大的市场地位。
亨斯迈公司宣布由RohitAggarwal接任印度次大陆地区副总裁和经营总监职务
Huntsman(亨斯迈)国际(印度)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的跨国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特种化学品。Rohit Aggarwal先生自2015年7月1日起被任命为该公司的副总裁和经营总监。这也是Aggarwal先生在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任亚洲区首席执行官两年之后再次回归亨斯迈。Aggarwal先生将接替Steve Stilliard先生在印度次大陆促进业务增长、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第三方投资方面的领导职责。
谈到此次任命,亨斯迈公司负责印度次大陆地区企业合作的高级官员Paul Hulme先生说:“我首先要感谢Steve Stilliard先生在其任期内对公司作出的宝贵贡献。他展现了难能可贵的领导才能和对印度业务的敏锐直觉,这些都帮助了我们在印度的业务不断成长。对Rohit的任命体现了我们的关注点,即在印度这样一个令人振奋和充满机遇的市场加快增长速度。他拥有在化工行业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曾在包括添加剂、涂层、先进材料和纺织品等特种化学品领域担任领导职务。他在2003―2012年间在亨斯迈公司的工作经历更加深了他对亨斯迈公司的业务和企业文化的理解,为在印度的战略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谈到自己的任命时,Rohit Aggarwal先生说道:“我非常高兴再次成为亨斯迈公司的一份子,并肩负起跨部门义务和挑战。印度是一个我熟悉和令我激动的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上亨斯迈已经把自己的份额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很高兴能够领导在印度的各个部门进行下一阶段的发展,对获得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的机会感到荣幸。”
亨斯迈公司帮助Argo Pantes公司巩固业务领先地位
随着纺织行业面临的经济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Huntsman Textile Effects(亨斯迈纺织染化)继续通过自己的“生产力改进计划”(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Program, PIP)帮助工厂减轻压力。
Argo Manunggal集团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作为该集团纺织业务板块的旗舰公司,Argo Pantes公司最近加入了“生产力改进计划”。作为一家纺织链条完整的领先企业,Argo Pantes公司力图通过以增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提高效益来巩固自己的商业地位。
通过与亨斯迈纺织染化公司的技术专家们一起工作,Argo Pantes公司将能通过改进现有最优方法和优化操作工艺提高产品产出和质量。该公司还将采用NOVACRON C染料和CLARITE ONE一体化预处理等技术,以实现在提高经济和环保效益的同时提高产品性能。
亨斯迈的“生产力改进计划”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工厂所采用。它能有效改进生产力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该计划还能帮助工厂在现有生产能力基础上将产出提高30%以上,同时提高工厂“一次性成功”的能力。
Argo Pantes公司董事长Deepak Anand先生说:“作为一家致力于让自己的产品符合最严苛的行业质量标准的著名纺织厂,我们希望把亨斯迈公司作为一个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并通过与该公司的合作来巩固我们作为世界品牌商和零售商首选供应商的地位。”
亨斯迈纺织染化负责商业和技术资源的副总裁Chuck Hirsch先生补充说:“纺织业在印度尼西亚加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想保持竞争性,纺织厂必须拥有最佳技术专有知识、高效率运作、最佳产品质量和强调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通过此次合作,亨斯迈纺织染化公司将与Argo Pantes公司紧密合作,在帮助该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地位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
随着成本提高和外部竞争日益加剧,印度尼西亚纺织生产商不断增大对工厂的投资以理顺供应链,形成上下游互补和与ISO 9001等国际行业标准接轨。亨斯迈纺织染化为能够帮助当地纺织厂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而感到自豪,希望通过合作帮助他们以产品质量、可持续性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更多的国际著名时装品牌。
昂高完成收购巴斯夫纺织化学品业务
Archroma(昂高)是纺织特种化学品、造纸解决方案和乳剂产品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美国私人投资公司SK Capital Partners旗下的投资组合公司。该公司日前宣布完成收购巴斯夫的全球纺织化学品业务。该项收购进一步巩固了昂高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的地位,以便更好地为全球纺织行业供应化学品和染料。
这是昂高自2013年从科莱恩拆分以来的第二次战略易,此前它还于2014年收购了纺织染料和化学品生产商M. Dohmen的部分股份。此次交易涉及全球大约225名员工,其中包括亚洲约175名员工。合并之后的纺织化学品业务总部仍然位于新加坡,以靠近快速增长的亚洲纺织市场上的客户。
巴斯夫的纺织化学品业务可提供整个纺织化学品领域的各种产品和技术,尤其是在印花、整理和涂料化学品领域实力不俗。该项收购对昂高的产品组合和地区运营起到了战略性的补充作用,使得昂高能够充分利用巴斯夫在亚洲及其它几个高增长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合并之后的纺织化学品业务将延续它们的成功历程,继续恪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昂高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Wessels表示:“纺织行业正在经历宏观供求关系变化所导致的转型,并且面临着客户对于可持续性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巴斯夫和昂高的运营和智慧相融合,使得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创新、质量、可靠性、专业技术和市场覆盖范围,以便他们在这些市场条件下实现繁荣发展。”
恒天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6月25日,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40楼国华厅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总经理李晓鹏、财务总监付刚峰、副总经理余利明、总经理助理兼招商金融董事长洪小源、办公厅主任李亚东、资本运营部部长邓伟栋,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总裁刘海涛、总会计师颜甫全、董事会秘书刘洁伯、经纬股份总经理姚育明、恒天立信董事局主席石廷洪、战略管理部总经理王小虎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李建红首先对招商局集团的总体情况、历史沿革、改革发展情况和集团管控模式进行了介绍,李建红还结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对招商局集团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做了介绍和说明,新时期招商局集团将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来统领集团的各项工作,培育出“三个世界一流”和“四个全国领先”,即:世界一流的超级油轮船队、世界一流的港口投资运营商、世界一流的海工装备制造商,以及全国领先的特色金融(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服务商、全国领先的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运营商、全国领先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服务商、全国领先的全供应链物流服务商,力争在2020年招商局成立150周年之际,实现主要经营和资产指标翻一番,“再造一个招商局”。并希望通过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深入推动与恒天集团的全面战略合作。
张杰向招商局集团介绍了恒天集团的总体发展情况和改革转型发展目标,着重介绍了恒天集团纺织产业装备、新型纤维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业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情况,总结了恒天集团在资本运作、金融投资和文化创意地产等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形成的优势。未来恒天将以“聚焦主业、战略转型、价值创造”为宗旨,逐步实现由“高端制造,金融创新、文化服务”构成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张杰提出,由传统机械制造企业发展转型起来的恒天集团,和具备国际经营视野、较好管理经验和良好企业文化的招商局集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相互协作,共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晓星集团参展Indo Intertex 2015雅加达国际纺织及制衣展
拥有creora氨纶品牌的晓星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商,目前与各大品牌合作展开了多种的营销活动。在印尼,从穆斯林民族服装到牛仔,晓星与多家品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届雅加达国际纺织及制衣展开幕当天,晓星集团举办了第三届穆斯林民族服装设计竞赛颁奖典礼。一等奖的设计灵感源自上世纪50年代的时尚,那时女人们流行峰峰裙和淑女风的优雅着装。评委来自晓星雅加达办事处和穆斯林民族服装知名品牌Shasmira。获奖者的设计将由Shasmira商业化。同时,获奖者还有机会去韩国并获得奖金。
晓星雅加达总裁Im Sang Soo先生表示:“我们想通过举办第三届穆斯林民族服装设计竞赛来激活印尼的时尚产业,希望通过本次竞赛可以激励并挖掘时尚产业的新生代力量。”
晓星长期以来与印尼的诸多知名品牌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内衣品牌Sorella和Viena Fair。他们在晓星展位上展出了新一季的产品系列:使用了creora Power Fit和creora? eco-soft的内衣表现出完美的塑型效果和柔软的手感。
另外,晓星集团与当地主要的牛仔品牌Lee Cooper合作发起了SNS(社交网络)活动,意在增加creora在印尼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将带有creora吊牌的牛仔图片上传至SNS,消费者将获得由晓星集团提供的前往韩国的免费机票。Lee Cooper带来了最新的牛仔在晓星展位上展出,使用了creora? Power Fit的牛仔非常合身。
对话人造纤维的未来 ―― 第54届多恩比恩人造纤维大会将于9月举行
第54届多恩比恩人造纤维大会(Dornbirn-MFC)将于9月16―18日在奥地利多恩比恩市举行。Dornbirn-MFC的主办方努力按照奥地利“绿色会议/绿色活动”环保标志的环保标准组织会议。本届大会将首次在餐饮方面向环保标准看齐。
学术研究领域和业内国际著名专家提交的论文为大会增添独特性。除了大会讲座和特邀论文外,今年的大会还将增加与国际著名品牌代表的小组谈论。其中,Lenzing(兰精)公司将把大会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创新引擎”。通过与下游纺织加工领域的合作伙伴近距离接触,兰精公司将收获纤维素纤维技术领域的研究结果和最新见解。
第54届多恩比恩人造纤维大会今年将发表100多篇涉及下列领域的专业论文:纤维和长丝的创新,(生物)聚合物;纤维及表面的功能性和适应性;非织造布/过滤;环境与健康;先进的纤维与加工技术。初步大会议程提供将要发表的论文的预览。要想了解关于100多篇专业论文的详细情况,可登录大会官方网站下载初步大会议程。
大会对早注册者提供优惠政策。与前几年一样,许多参会者享受到大会对5月底之前注册提供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注册人数使大会组织者有理由相信,大会作为创意发源地和网络平台的角色在今后几年将进一步增强并将吸引来自其他领域的参会者。注册参会者可以通过与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800多名与会者的交流来了解国际人造纤维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2015 Texcare Asia将全面展示最新纺织品处理产品及最前沿技术
第8届Texcare Asia国际纺织品专业处理(洗衣)亚洲展览会将于11月25―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和N2馆举行。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纺织品专业处理展览会,Texcare Asia将为业内专业人士展示最全面的创新技术和最领先的解决方案。
两年一届的Texcare Asia由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轻工机械协会联合主办,展览面积达17000 m2,预计将吸引超过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50家企业参展。去年展会向来自全球55个国家及地区逾8500名专业观众展示最新的水洗、干洗、熨平、洗染机械及纺织品处理系统等技术,打造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开拓业务和了解市场趋势的专业平台。
海外参展企业视Texcare Asia为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提升亚洲市场销售份额的最佳盛会。来自丹麦的简森集团的市场总监Gerda Jank女士表示:“本届展会我们将为专业观众展示最新的洗涤技术、后整理技术和制服处理技术 ;同时我们也将聚焦洗涤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绩效改进,确保最高的生产效率和对环境的最低影响,我们非常期待11月在上海与新老客户相见。”
备受行业认可和瞩目的国际纺织品专业护理亚洲论坛(Texcare Forum Asia)由CINET欧盟纺织品护理委员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轻工机械协会联合主办,将于11月25―26日,与Texcare Asia同期同地举行。论坛将为大家提供最新的市场发展趋势介绍和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为纺织品处理行业的专家和专业参会人士提供信息交流的最优渠道。
“纺织周效应”为纽约展加温――第16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隆重举行
当地时间7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与法兰克福展览(美国)公司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暨纽约国际家纺采购展(HTSE)、纽约国际服装采购展(APP)、美国TEXWORLD USA服装面料展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展会为期3天,作为同期举办的“纽约纺织周”的组成部分,纽约展与同期在纽约市举办的其他纺织服装类专业展会,发挥纽约市时尚中心的优势,为全球业界的采购商提供了一个集约、高效的集合时尚采购平台,已经成为美国东海岸乃至全球重要的时尚产业供应链节点之一。
7月21日上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张延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总领事章启月、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朱洪、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商务参赞刘怡,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董事Detlef Braun、法兰克福展览美国公司总裁Dennis Smith等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并参与剪彩。
孙瑞哲在致辞中表示,众多纺织服装专业展会汇聚于贾维茨展览中心,彰显了纽约作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和时尚产业中心的重要地位。今年参展的中国企业,在原创设计、自有品牌建设、践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集中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围绕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人才等4个强国目标建设的综合成就,将为美国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和服务。
本届纽约展是该项展会举办的第16个年头,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哥伦比亚、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家参展商参展,展品涵盖服装服饰、服装面料及辅料、家用纺织品等。展会为期3天,展出面积近30000m2,比上届增加了近30%。其中,中国企业展出面积增长明显,服装同比增加50%,面料同比增加36%,家纺与去年持平。这一方面反映出在当前国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对美国市场的期待加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主办方平台升级、服务优化的持续努力受到参展商的认可。此外,土耳其展团展出面积扩大了1倍,美国本土企业则首次以展团形式在纽约展亮相。
走过15年的办展历程,纽约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目前纽约展不仅为众多国内企业所熟悉知晓,更成长为美国东海岸的一个重要的纺织服装采购平台,在美国主流商贸群体中已经享有相当的知名度。众多纽约周边商贸公司、品牌、设计师、买手等带着采购意向到场参观洽谈,而JC Penny、CK、Adidas等众多知名服装服饰品牌更是纽约展常客。
规范销售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共荣共生―― 锦纶民用丝行业启动规范赊销工作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需求低迷、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锦纶上下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困扰锦纶民用丝行业多年的赊销问题日复一日,已成为悬于行业企业头上随时可能崩塌的水坝,严重威胁产业链安全。
7月13日,8家锦纶民用丝龙头企业齐聚长乐力恒,召开第 2 次规范销售行为的龙头企业峰会。会上,化纤协会通报了行业欠款客户调研报告,与会企业讨论研究了规范销售、清欠应收账款的详细工作方案,经过讨论,企业一致同意自2015年9月起,8家龙头企业开始实施现款现货的销售模式,并根据企业各自情况,制订本企业应收款清欠方案。
为保证规范销售工作的协同进行,支持8家龙头企业的规范工作,化纤协会向锦纶民用丝行业发出倡议:要团结思想,统一行动,共同遵守全行业规范赊销工作原则,积极配合、支持并参与8家龙头企业的规范赊销和应收款清理工作,互相支援,协同行动,互相监督,杜绝向同行相关客户赊销,恶意竞争,破坏协同行动的行为。
同时,化纤协会代表锦纶民用丝行业向下游客户发出呼吁和请求:上下游行业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不尽快解决锦纶民用丝行业的赊销问题,不仅上游行业运行困难加剧,更会伤害下游利益。客户是企业的上帝,此次规范活动离不开下游客户的理解和配合,协会恳请并呼吁下游客户,为推动锦纶民用丝产业链健康和持续发展,希望下游客户理解此次锦纶行业规范销售的行为,并统一行动,积极配合。
锦纶各企业将加强资金投入、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等,为下游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好的产品,更周到、更细致的服务,促进产业链更优质发展,实现共荣共生。
中国化纤:转型升级的宏观与微观―― 中国纤维馆开馆仪式暨第21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新闻会召开
7月28日,中国纤维馆开馆仪式暨第21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盛泽 2015)新闻会在江苏盛泽镇“中国盛泽纺织科技创业园”隆重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处长陈新伟,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传媒中心主任魏林,吴江高新区、盛泽镇、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
会共有两项重要内容,即中国纤维馆在盛泽开馆和第21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新闻。9月7―9日第21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盛泽2015)将在盛泽召开,这是盛泽2015年又一件“化纤盛事”。
在开馆仪式结束后主办方还举办了一场“共创价值?纤维新产品技术与应用对接会(盛泽)”,将入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5/2016的优秀纤维的生产技术和消费理念与下游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沟通。
中国纤维馆开馆――加深产业链深度融合
中国纤维馆在盛泽的设立,为中国纤维提供了国际性的展示窗口与全产业链的交流平台,是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与活动的实体延展。通过这个常设的平台,除了将每届纤维流行趋势的最新产品进行展示以外,还将通过一系列的纤维流行趋势解读、流行事件、产品和技术应用推广等活动,加深产业链深度融合,引领化纤新品开发方向,促进中国纤维品牌建设,提升中国纤维的话语权。
化纤界年度盛会――2015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27-02
高等院校的实习基地是学校的重要教学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智育和科研等育人功能。目前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在实践教学的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
一、实习基地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的持续扩招使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企业接纳众多学生实习、解决食宿、保证安全、跟踪指导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增加企业的负担,如企业不能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得到利益,便不愿承担长期的实践教学任务。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关系来维持长久的实习是不现实的。各实习基地可接纳的实习学生数量与大学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的矛盾目前普遍存在。
企业生产品种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实习教学内容的要求,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果酒生产企业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比较适合,而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专业对口性就不太强;如食品类专业的学生仅在一个淀粉糖厂或果酒厂进行实习显然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多数企业不能提供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由于实习单位都有一定的生产任务,行业竞争导致产品配方和生产技术具有保密性,产品质量也有严格要求,食品企业对环境卫生要求普遍较高。因此厂方很难放手让学生操作,一般的做法是限定学生在有限的范围内参观,难以达到实践效果。
学生接触先进设备、生产工艺、图纸资料的机会较少。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单位担心泄露商业机密和不愿增加企业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践基础,企业对他们不放心。
实习经费紧张、办事难。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教育的经费总量已有明显增加,但对于基地建设所需要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与物价的上涨相比,生均实习经费增长较慢。因经费所限,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就近安排参观实习。
二、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做法与效果
1.在实习基地建设中谋求校、企双赢的发展战略
多途径合作建设实习基地,通过资源共享,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近年来我院聘用部分企业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提高实习效果。学校按照双方受益的原则,积极为实习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如: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申报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同组建技术研发中心。通过合作巩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但加强了实践教学,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长期合作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企业成为我院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院成为企业可靠的技术伙伴,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不断发展。
2.校内外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完全靠学校自身建立基地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根据我校办学条件的实际状况,我院的基地建设采用校内外结合,以校外为主的方法。几年来,我院在抓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改造的同时,注意发挥农产品储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开放实验室,引导部分学生开展创新基金研发项目,支持学生课余科研兴趣小组的实践活动。同时学院与十多个校外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3.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保障效果。
校外实习基地各具特色,采取学生在不同单位轮换实习的方式弥补实践内容单一的缺陷,保障实习效果,并对不能达到要求或效果不理想的实习基地及时予以淘汰。在实习基地的布局时注意了地区的平衡,有省内的实习基地,也有外省的实习基地。在省内实习基地的选择时除了考虑专业对口,技术满足教学要求,企业管理有序外,还注意尽量使省内各地区都有实践教学点,以便学生全面了解省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企业技术状况,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情况下,生产实习期间采取以一项实习内容为主,多项实习内容轮换的教学方式,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涉及该专业教学内容的多个工厂进行实习,例如在饼干厂、淀粉糖厂、饮料厂、水果加工厂、调味品、乳品加工厂、啤酒厂等实习。毕业实习可以与毕业设计及就业联系,大学生通过到相关行业的先进企业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实践能力,结合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同时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就业的方向性与就业优势明显增强。我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根据企业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基地建设模式,以适应各自不同的需求,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共识。大型企业对生产安全要求严格,一般不接收学生进行现场操作,相对可行的办法是先安排学生到中、小型企业实习,争取较多的实践机会、再到大企业观摩学习、聘请行业专家讲座。某些食品加工企业存在生产负荷变化问题,生产负荷大时一线工作人员比较紧张,学校可以适时安排学生实习并参与一些生产劳动,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的过程,也为企业缓解了部分劳力短时紧张的压力。实践表明,企业生产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稳定教学基地有积极作用。同时应指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要清楚,我们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目的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环节应要有一定的知识性,技术性,要防止把实习变成简单的劳动过程,忘记了学习任务。多数食品工厂规模较小,可接纳学生的数量有限,生产过程相对简单,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受实习经费的限制学生一次实习只能去一至两个食品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一个专业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到不同的工厂实习,实习后组织学生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学生通过图片、ppt等将自己组实习的精华内容在其他同学前再现。实践表明,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学生可以了解更多食品工厂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企业管理等情况,学生制作演讲报告的过程,也是一次总结提高的过程。
4.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数量与水平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引进了较多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学历较高,但工厂经验与实践能力有待加强。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有计划的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企业学习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锻炼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如技术学习、技术调研、合作研发、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组建教学团队与有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设计等。聘请企业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教师,不但可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实践教师数量的不足,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校内实践教学
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同时加大投入进行原有实验室改造,把部分实验室改造成全校共用的实验平台,通过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通过多个教学单位共建单元操作实验室,增加传质单元操作设备,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全面了解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间的类比关系,掌握更多单元操作的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三、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1.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满足“综合性”和“先进性”
综合性是指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由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地建设应首先选择具有稳定的产品或项目,且产品种类较多、规模较大的企业或单位,以满足专业特点及培养方案的要求。与此同时,应尽量发掘能够满足在实践要求上具有一定共性的不同学科专业需要的教学基地,使不同学科专业共享同一实习基地的资源。基地建设还应具有先进性,为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工艺、管理模式创造条件。
2.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
由于校内基地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必要补充,因此校内基地的建设应采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实习指导教师也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到本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善校内基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功能。
3.要重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高水平的实习基地离不开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学校要把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和健全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一支兼有教师资格和其它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各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深度挖掘校内和社会各种资源,走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4.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思考
当前,我国每年大学的招生量已经达600多万,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能力、掌握专业技术的有效途径,其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质量最直观的反映。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专题实习以及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等内容。
高等院校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摆正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实验设备和经费的影响,困难较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多方面筹集资金,增加实验设备。如结合科研项目,利用科研课题经费引进新的实验设备;与企业共建中试车间、共建工程中心,增加实践教学设施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还包括各类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重组等。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实验课尤其是工艺实验课要逐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要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主操作、自由探讨的空间,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增加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尽早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改变以往在学业后期短时集中进行毕业实践的陈旧模式,在丰富的实践教学工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最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就业的能力。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改善经费使用效果,全面提高办学效率。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与更多生产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提供条件,使学生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市场销售的全过程,亲自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适当的增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与人员投入。学校应考虑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生活点,解决实习师生住宿、吃饭问题,减轻实习单位负担。
参考文献
1 杨华胜.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6):20~23
2 阎军印、岳连香、方 慈等.由实习基地到三结合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59~60
主导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明确指向性、广泛共识性、相对稳定性和实践规范性等特点,它通常体现为国家、社会或者举办者的意志,并反映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府有关文件、大学有关规定或者社会习俗之中,影响和左右某一时期国家、社会或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政策;非主导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多样性、分散性和变动性特点,通常表现为政治家、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想、主张和情怀或者是民众的心理感识。各种质量观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质量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高等教育实践发展而更新变化。社会发展及其要求是高等教育质量观更新变革的依据和动力,同样,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更新也会引导和促进高等教育实践发展。
一、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传统及当代认知
1.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三大传统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一样古老和悠久。可以说,有高等教育那一天,就产生了高等教育质量观。虽然那个时期人们并未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和质量命题,但我们注意到,最早与质量问题相通的是对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关注,换言之,教育质量问题是以对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提问的形态呈现出来的。那个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经常遇到和思考的问题就是:大学的目的何在?大学应该秉持何种价值?对这些问题的一系列不同回答及其解决形成了高等教育质量观(价值观、目的论)的三大传统,即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和知识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质量观强调,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高于一切,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使命就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公民,只有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才能获得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因此才具有质量。“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1]个人本位论质量观主张,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要根据个人完善自身和发展理性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实施教育活动,评价教育价值和质量也应当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为标准。知识本位论质量观则特别重视学科自身的逻辑和结构,掌握前人和他人的知识就是教育目的,教育的价值即在于传承人类知识精华,培养知识精英,促进知识进步。这种观念认为,只有促进学术发展和知识进步的高等教育,才谈得上价值和质量。美国学者布鲁贝克(John S. Brubacher)把第一种观点概括为“政治论的高等教育”,把第三种观点概括为“认识论的高等教育”[2];而第二种观点,即个人本位论质量观,我国有学者将之归结为“生命论的高等教育”[3]。
历史上,三大质量观互相对立又互为统一地发展演变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当代纷繁多样的质量观都有三大传统质量观的影子,或者说都是在三大质量观根基上结合时展需要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变体。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和国家,三大质量观各自的地位、作用和遭遇并不相同。总体上,若循时间顺序而言,近代之前的社会是一个普遍强调和突出社会需要(统一的政治、道德和宗教)的时代,社会本位质量观居主导;近代以后,工业革命和技术成就日趋兴盛,科学取代了神学,甚至科学理性成为人的崇拜物,知识本位质量观获得至尊地位;20世纪以来,由于强大的科技及其利益操作带来了诸如环境、生态、道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重新审视科技,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发展问题,人本主义质量观抬头(但很难说取得了主导地位)。如以空间分布来说,情况更为复杂。在强调社会和集体利益至上的国家,如中国、俄国、日本等,社会本位论质量观显然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而如德、英、法、意等欧洲工业和技术革命发祥地国家有崇尚理性的传统,知识本位质量观有广泛市场,在那里,大学是作为学术机构存在的,传授和研究高深学问被视为大学天经地义的使命,研究与教学结合成为普适性的大学理念和模式。在19世纪中叶以来的美国、20世纪初期的中国和日本,高等教育都深受此影响,以至于今天仍难以撼动其根基。这种学术精英主义质量观往往被视作高品质大学的象征,为各高等教育机构所向往和选择。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崇尚个人奋斗和自由民主的传统,人本主义一直是很时髦的教育思潮,其质量观也深刻地反映着个人本位的价值诉求。当代国际社会掀起的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观,可以说是个人本位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反映。
2.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新发展与新认知
在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上,尽管存在着三大传统,但确切地说,它只是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价值定向,即它只表达了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怎样,却并未告诉人们高等教育质量事实上是什么样,因为传统的质量观并不重视、也没有给人们提供相应的测量工具及其方法。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它是高等教育社会化和大众化发展的产物。精英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当小,深处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心与过问并不紧迫,甚至不成为思考的对象。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特别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导致一系列新的问题出现,比如政府的财政压力、家庭经济支持压力、学校管理压力、学生就业压力、学校竞争压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质量问题、绩效问题、效果问题自然而然地为政府、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了一场比质量、比绩效、比声誉、比特色的运动,由此激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认证等现代质 量测量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也被正式提出。但对于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不同的人看法各异。
其一,高等教育质量即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这是比较早期的教育质量观,也是一种最为狭义的质量观。那时在人们看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表现为学生学业水平,而表达学业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学业成绩或者分数。在这种质量观影响下,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掀起了诸如标准化考试之类的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运动,并且一些国家在数学、科学和外语等学科领域展开了持续的质量竞争。在今天,这种观点仍然有市场,比如,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测试项目——“高等教育学习成就评估”(AHELO)就是典型。
其二,高等教育质量是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这种质量观借鉴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概念,它比上面第一种质量概念有所扩展,不仅包括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包括高等学校相关教育职能活动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众所周知,现代高等教育职能除了培养人才,还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所以,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与知识产品(专利、论文、技术发明等)及其服务社会产生的效益,也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范畴中。考察高等教育质量,就是看学校主要职能活动所产生的实际效用。
其三,高等教育质量即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目标控制与目标管理,假定目标是既定的,结果若符合或达成了既定的目标,即意味着质量有保证。然而,目标又是依据什么确立的?在其之下,又出现了三种认识分支:一种叫“外适性质量”,即社会需要导向的质量观;一种叫“内适性质量”,即学科知识需要导向的质量观;此外还有一种所谓“个适性质量”,即个体发展需要导向的质量观。[4]无疑,这些都是传统质量观的翻版。
其四,高等教育质量是满足不同主体(用户)的需求程度。“高等教育满足教育需求主体明确或潜在的需求的程度。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同实际所感知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对比。”[5]把高等教育质量看作满足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关系的新变化。在精英教育时代,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供不应求,学校无需市场意识,更不必操心市场化运作。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必须研究市场需要,主动运用市场信号及规律来制定发展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方式与途径等,如此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这种质量观把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神圣位置上拉了下来,是教育质量观的本质变革。现在各国非常重视不同用户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如学生学习满意度、社会用人部门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等,体现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
其五,高等教育质量即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或学校工作质量。这种质量观典型地受到了现代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任何一种活动都由相应的结构组成,整体的质量取决于各个结构及部分的质量。一所高校的教育活动分为不同部门、不同工种和不同环节,高等教育质量就是由这些部门、工种、环节的质量构成的,如教学工作质量、科研工作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教学工作质量又可分为教学条件投入水平、师资队伍质量、管理水平、课程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课程与教学质量可进一步分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上课、辅导、答疑、作业、考试、实验实习实践)、教学途径等等。依此类推,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开展的高校教学评估、科研评估、专业认证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将高等教育质量看作工作质量,评的是工作,工作做好了,质量就会有保证。
在这些质量概念基础上,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一些新的质量理念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比如,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观、系统化质量观、动态发展质量观等。多样化质量观反对传统单一质量观,强调不同需求主体的合理性及其导致的质量差异性与特殊性,从而认为,不同性质、层次、类型和形式的高等学校,其质量是不同的,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机械规范,主张办学和教育应该个性化;系统化质量观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各方面连动,不能片面突出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要整体建设和综合治理;动态发展质量观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发展的概念,在不断生成,是一种教育价值增值过程。不存在现成的、绝对的质量,质量在于持续改进。
从历史到今天,高等教育质量观在发展和演变,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人们对质量的理解也从一开始停留在抽象理解转移到寻找可观察和测量的标准,即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由此开发了多种多样的质量测量工具,当前不仅有学生学业成绩测评,还有教育质量认证、质量评估、质量监控、质量数据分析等。此外,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把握也逐渐全面和合理,不仅强调学业成绩、学生素质,还更加重视用户需要和各方面工作质量。这些都是质量观的重大进步,必须给予充分肯定。
二、作为一种过程态的高等教育质量
尽管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和把握愈益全面深入,但仍然存在较大缺欠。由于受行为主义、工具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质量保障运动和绩效评估影响,高等教育质量被深深地打上数量化、客观化、外在化的烙印,追求那种看得见、可测量、可比较的结果,即追求质量的确定性。事实上,人们在使用“质量”这个概念时,就已经不由自主地打上“以量言质”的观念,质量总是要被衡量和评价的,也是能够衡量和评价出来的。既然衡量和评价必然着眼于那些可观测和可量化的指标、项目或要素,这也是质量评价中总是重视硬件、强调结果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无论在大学排名还是质量评估中,人们常常将高等教育质量与学校规模、办学层次、经费收入、办学设施、师资队伍、学生就业、研究成果、获奖级别、国际交流、标志性工程等联系甚至等同起来,许多高校在宣传介绍自身教育质量和成就时也毫无例外地列举出一系列闪亮的数据以及各种荣誉,从中不难发现工具主义质量观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影响。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或者至少是 质量的重要表征;但如果将其过分夸大,就难免偏离高等教育方向,而若以此为指导制定相应的质量政策,不仅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甚至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不少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建设既要强调硬件、强调结果,又要着眼于软件和发展过程。尤其是以培养人为己任的高等教育,更应该确立“过程导向”的质量观。
1.梅贻琦“大师论”与“钱学森难题”说明了什么
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人都知道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里的大楼,指的是硬件、物的因素;这里的大师,说的是软件、人的因素。梅校长通过否定一个却肯定另一个的极端方式来强调人及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未免太片面和武断,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办学都少不了必要的财力和设施,尤其在今天,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更离不开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他不遗余力地张扬人的因素,却抓到了事物的本质与内核,显示了他超凡的见解。要知道,没有人,一切物的东西都是空洞的。当前高校的硬件条件不知要比过去好多少倍,有些重点建设大学的硬件设施甚至超过国外一流大学,但至少在三十年的顺境办学中,我们仍然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或创新人才,“钱学森难题”充分说明办学硬件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教育质量并不主要取决于物的因素,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进一步说在物的条件相当时,人的因素、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在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上,不能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重物是对的,但轻人是错的;也不能重结果轻过程,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须物我兼具、结果与过程统一,特别是突出人及其活动过程,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发展,发挥人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质量,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过程。
2.过程何以主导高等教育质量
过程主导高等教育质量有两层含义:其一,教育过程本身意味着质量,换言之,教育质量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考察教育质量,需要注重教育活动过程本身的品质,而不能只看结果。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不是为了生活的准备,恰恰在于生活本身,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这个内在于过程的目的,就是人的生活、成长和发展。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教育质量,不能离开教育活动过程谈教育质量。其二,教育过程的品质决定教育质量。实际上,杜威说对了一半,无论如何,教育都是一个有预期的活动,而质量就是那个预期的结果,或者是目标的兑现。如此,目标能否实现,教育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过程是目的的展开,过程不仅将目标与结果连接起来,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把目标摆渡到结果。
先来讨论第一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教育?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科书都告诉我们,所谓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过程。教育培养人,当然要有目的和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活动不可能丢开过程直奔结果。事实上,培养人主要在过程中,教育在于经历,或者用杜威的话说,学生在过程中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的品质、生长的品质就意味着质量。换句话说,重视教育质量,必须首先使教育过程本身对人、对生长、对生活、对发展有意义和价值,教育教学过程对学习者(包括教育者)而言应该是符合人性、富有智慧和美感、充满着快乐和幸福的。
在教育生活中,教与学双方围绕着知识、智慧、品行、才能等展开主体间活动。这一过程既是学生获得对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和社会从生涩到成熟、从贫乏到丰富、从局限到自由的发展过程。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不管怎样,教育过程是积极向上的,其间展开的探索未知、挑战智慧、价值判断、观念选择、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林林总总的活动,使学生或惊奇,或兴奋,或困惑,或矛盾。学生就是在这些活动与心理感受中获得了真善美。因此,教育质量即在于探求真善美和感受真善美本身。这一点启示我们,真正高质量的教育寓于这些有意义的教育过程之中。
但现实情况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和排斥了过程质量,教育似乎变成了一件令人痛苦、无聊的把戏。且不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过程变成了分数的工具,分数就是质量、分数就是命令、分数就是一切,教育目的在于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师生成了分数的奴隶,分数成了痛苦的根源,本应充满真善美的教育过程因分数而丧失殆尽。分数扭曲了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质量,使教育过程成为非人性的机械操作。高等教育的情况也难于乐观。在大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导向、过死的共性制约、过弱的人文陶冶”等现象[6],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教育、专业训练和就业导向,忽视基础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个性培养,教育教学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师生间缺乏生命交往和精神对话,缺乏情感交流,难以体验到认知快乐、审美快乐、道德快乐和爱的快乐,甚至大面积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
再讨论第二方面内容。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种预期,要实现预期,少不了过程的参与。众所周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要素很多,大体包括物质要素、制度要素和过程要素。物质要素(如经费、场所、设施等办学条件)是质量的基础,制度要素(各种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是质量的保证,而过程要素(人及其活动)则是质量的关键。
三大要素中过程要素最为重要。没有过程,物质要素就是废品和空壳,变成孤立的部件;只有有了过程,它才能被激活并发挥作用。制度也是这样,制度是人制定和给人制定的,不管制度多么完善,没有过程也会变成一纸空文。同时,更重要的是,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劳动会使教育质量不断增值。
正因如此,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必须注重过程要素,尤其应该重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人的因素。就高校教育教学过程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包括领导和教师;二是学习者,主要是学生;三是教育内容与手段。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可以归并为两大要素,即教育者和学习者,至于内容与手段内含于教者与学者之中,因此,全部教育过程就是教者之教与学者之学的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教者与学者的共同努力,具体言之,离不开领导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离不开教师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也离不 开学生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如果有各主体倾情投入、全力投入和创造性投入,何愁教育质量不会提高。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教育过程主体三个方面投入严重不足[7],已经成为掣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顽疾。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高校领导的时间、精力和兴奋点在抓外延建设和发展上,对内涵建设、过程建设、质量建设重视不够;教师的时间、精力和兴奋点在科研、项目以及成果发表上,对教学和学生缺乏热情。一些教师视教学为负担,不肯在教学上用心、用力和用时,应付教学现象突出。以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43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例,在全部39个观测点中,教师教学普遍评价不高,位居第24位。笔者新近在一所“985”高校进行的教师教学投入情况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看法。在收回的80份问卷中,有13人认为教学经常不备课,53人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57人不关心教学研究最新成果,38人课外很少与学生交流,28人很少给学生布置并批改作业,35人不愿意尝试进行教学改革,33人每周辅导学生一小时,15人认为教学很无奈,19人不进行教学设计、缺乏教学思想,58人采用单纯讲授法教学。清华大学的一项学情调查研究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教学过程最大的弱点就是教学过程停留在单一灌输,对学生心智发展挑战性严重不足,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自主发展。[8]而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也相当不够,习惯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质量和效益低下的教育过程不足以支撑起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厦。
三、过程主导的质量观与高等教育改革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作为教育质量重要成分的教育生活过程本身不理想、质量不高;二是教育活动主体的过程投入严重不足,根本上影响教育质量提升。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因素,也有习惯因素,还有制度因素。
就观念因素而论,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学在教学过程本质认识上一直将其视作单纯的认识过程,认为“教学过程就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具体说来,教学过程以认识、接受和传承人类已有知识或间接经验为目的,使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前人或他人的认识活动。受此观念影响,教师把传授知识、学生将接受知识当成唯一任务,而知识之外的发展、修养、审美、个性等被忽略。于是,学习、记忆、复习、考试成为必需的环节,灌输、填鸭、应试变为主要方法,教材、书本、教师成为学习的主要来源,使得原本丰富的教学生活变为单调贫乏的认识活动,过程本身因此失去了探究的乐趣和发展的价值。同时,我们的教育过程一直强调可见的功利性,被分数、升学、就业、前程等外在目的绑架和左右,没有西方教育中单纯为求知和怡情的教育理念。过强的功利导向牺牲了教育过程内含的认知、审美、智慧、批判、自由等价值。
就习惯因素来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业已形成了固定的教学生活方式,即授受方式,这种方式一经形成,即为习惯或积习,深刻地影响师生认知和行为,改变起来相当困难。因为改变不仅需要勇气、意志和信念,更需要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事实上,在过程变革中,作为理性的人,教师总是在计算和评估其间的投入与产出。当感到投入的成本(时间、精力及机会)可能小于产出(教育效果及其可能带来的收益)或者实际投入的成本无法带来效益时,多数教师不愿意变革而宁愿选择维持现状,虽然明知安于现状会导致质量无法改进和提升,但它却是保证眼前可见收益不受损失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办法。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各要素中,改善过程要比改善物质和制度艰巨得多、困难得多。对于后者,只要有财力和决心,短期内即可显著改变;但若想在短期内改变师生过程行为、提高过程增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政策因素看,提高教育过程质量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效果。当一种政策激励足以抵消或者显著高于师生各种投入成本时,过程的变革就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可能全面启动变革,反之,变革无从谈起。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重研究轻教育的政策取向,高校资源配置、人事、劳动和奖励制度都倾向于科研,人们按照市场投入产出规律,自然会将主要时间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科研领域以取得最大收益。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和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启动,高校开始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但由于受资源的刚性。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确立过程主导的教育质量观,需要进行整体改革和综合治理。
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如何认识教育教学过程,对师生教学过程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过程具有多重本质属性,既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发展过程和实践交往过程,是真善美统一过程。从认识过程看,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传播传授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但同时,作为高等教育过程,不同于普通教育过程之处在于,高等教育过程中传播和传授的是那些“处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高深学问”,发现和探索未知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学与研究结合的教育原则。所以,高等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承知识,也要激发师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是为求知而生发出来的内在乐趣,是高质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仅仅将教育过程看作简单传授和灌输已有知识,就会扼杀师生的学习和创造,也会大大降低教育过程的质量。教育过程还是师生主体间交往的过程,交往是双向、平等和开放的,指向于师生双向实践和建构。我国古代教育家就认识到教学相长,相长就是现代社会学意义上的建构,它表明教育过程不是既定的、现成的和给定的东西,而是师生主体间生成的,知识也好,观念也罢,不存在一个现成的东西放在那里,它们 都是师生共同实践、研究和探索的产物,具有生成性。在这个生成过程中,观念碰撞,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审美融合,启发思考,启迪人生,师生从一个个具体真实的教育过程中获得诸种认知和心灵体验,身心得到发展和擢升。如此,教育教学过程展开了内在的丰富性和高品质。而这种具体过程的不断累积,最终自然导致教育总体质量的真正提高。从这一意义上看,所谓高等教育质量,不过是连续的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过程的累加所带来的质的变化。
其次,要强化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激励机制,要让激励机制在根本上足够激起师生教育教学变革的动力和决心。因此,对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激励机制必须适当大于和高于科研等其他政策激励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制度或政策激励机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消极的处罚性机制,即通过禁令防止出现与目标和效果相抵的行为,使那些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人无利可图,甚至因此会失掉部分利益;另一个是积极的鼓励性机制,通过表扬、奖励等政策引导和强化师生教育教学过程的高投入,使人们能够从中有利(物质的、荣誉的)可图,而且这种利益要明显高于非教学活动所得到的利益。当然,单纯靠外在激励并不是万能的,重要的还在于内在的激励机制,要让师生感受到教育过程投入与变革带来的成就以及成功的内在喜悦,进一步激发和强化过程变革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