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1 11:40: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资源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71―02
针对市场需求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应选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校对此做了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实训教学模式。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法注重对工作过程的逻辑描述和具体展示,强调由工作过程导出“技能要求”,再经教学设计形成“学习项目”,最后通过相应的“模拟实训”来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就是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入手,根据工作分析或职位标准罗列出相关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要求,通过分析、归纳和提炼,形成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然后逐一分解序化成若干个实训项目,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最能体现培养学生相应职业能力的工作场景和流程。由于紧紧围绕职业活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大大拉近了抽象的理论与真实而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距离,学生可以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工作流程,体验各岗位的技能要求,真正培养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难度分析
鉴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其实训教学多半只能采取模拟方式,这就要求尽量提供仿真的环境。首先是要提供开展实训教学的硬环境,如专门实验室、测试场所等,这些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要提供仿真的人力资源管理人际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无论是招聘、绩效考核还是培训,都强调人际的互动,比之于其他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有着更高的人际环境要求,而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单靠实训教师是无法提供这样的人际环境的,这是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其三,在教学组织中遇到的其他困难,比如工作分析、薪酬调查等必须深入到企业中去,就很难执行到位,其最终成果也不可避免地有想当然的成分。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指导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的指导思路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岗位要求为依据,针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等进行实训演练。因此,在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上,应以职业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目标,以创设仿真的人际环境为宗旨,综合考虑各模块的内在联系,精心选择实训模块。
模块一:组建实训小组;
模块二:新建小组培训。由任课教师模拟培训师进行新员工培训;
模块三:制定小组绩效管理方案;
模块四:组织结构设计;
模块五:工作流程分析实训;
模块六:工作分析实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评价与薪酬设计;
模块七:模拟招聘面试;
模块八:职业生涯设计;
模块九:小组绩效考核。实训课程将专业知识、课堂控制和成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设计
1.前期准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调查分析,系统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编写实训操作指导书并制定合理的实训考核方案等。
2.实训分组
指导教师按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公司,以5~7人为宜,在磨合期内,教师可对每组成员进行微调。每组实力相对均衡,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员的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又要考虑他们的职务、性别、性格、兴趣等因素。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角色分工
各小组选出负责人,拟定公司名称,设计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在每个模块的实训演练中,每人都要按各自扮演的角色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如小组的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汇报员等。其中组长要求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作意识;汇报员要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再现企业的真实环境:要有仿真的办公环境,如办公桌椅布局、企业标志的张贴、企业文化宣传栏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员工,无论是在讨论、发言,还是书面报告时都要使用职业性的语言。
5.制度建设
教师事先设定好任务,小组成员依据实训指导书要求,了解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并进入实际操作。教师要给各组制定统一的奖惩制度,规定各组做好过程记录,指导各组做好最终考核。教师可选2~3 名学生作为助理,由教师和助理对实训各个环节实施考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有效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如此亦会大大减轻教师维护教学秩序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专业的指导上来。
6.软件支持
教学中尽量选购企业广泛使用的管理软件,充分、合理地利用模拟软件或沙盘技术来提高实训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五、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的考评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学生在实训过程或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老师应及时评价并加以肯定,因此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评可采取过程性考评和总结性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1.过程性考评
通过反映实训中表现效果的过程表或反映实训成果的质量表来评定,表格制定内容包括组织水平、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创新、时间控制等,并赋予不同权重,过程性考评强调实训过程、强调实践技能的养成。
2.总结性考评
实训项目结束后,各小组要撰写实训报告并进行汇报,最后成绩以小组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当然,教师还将根据每组成员的分工和参与程度,如组织者、设计者、内容执笔者、上台讲解者、补充讲解者、资料收集者等,在各组综合得分的基础上进行分数调整,以区别不同成员的的贡献度。
3.教师要做好点评工作
一方面,学生希望自己的付出和表现能得到教师的肯定,不足之处能得到教师悉心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与思考。适当的点评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
六、结束语
实训教学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增长才干的“实战平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不仅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还对学生成绩考评体系进行了完善。通过实训,能够使学生主动去感受,去参与,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组织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把社会需求、教育职能、学生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柳雨霁.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J].理论界,2009(10).
[2]唐毅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网络管理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42).
[3]李琦.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教学实践[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生以来,国内高校相继开设该专业,培养层次也延伸到了专科。由于在该专业尤其是专科层次在国内发展历史较短,专业建设还不够成熟,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本文将在分析实践教学意义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1、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逐渐增加,对于专科生而言,企业更加需求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应转变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自身成为操作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较短,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而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提升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相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获得专业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求。另外,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积累对理论教学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和案例资源,使理论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3、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来说,实践教学迫使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技能和要求,这对于教师开拓专业视野、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二、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
1、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的保密性和稀缺性随着国内企业主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了重要的决策支撑部门,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机密和员工的敏感信息,因此,很多企业一般很难轻易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也只接受极少量的同学从事最基础的工作,很多工作,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基本不允许学生甚至教师介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在企业很难完全实现。2、校内实训基地不健全为弥补校外实习不足,不少院校希望建立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通过专业教学软件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实践教学。但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很多院校即使建立了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对软件的投入远远不够,导致软件功能欠缺,不能真正的解决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3、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建设中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已经纳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但是对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明确具体的要求,更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流于形式。4、缺乏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高职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的专职教师,另一类是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大部分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只能利用理论知识和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还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实训任务。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多半因工作时间限制无法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且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待改善和加强。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教学的地位日渐突出,对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构建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客观规律,围绕准备阶段、校内应用阶段和企业实践锻炼阶段三个阶梯科学有序地进行构建。1)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市场需求调查、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课程。另外,向学生灌输实践教学理念和讲解实践教学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2)校内应用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室模拟实训和校内学生管理实践两个内容。校内实训室主要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实训。实训软件可大致分为企业认知、技能训练和综合模拟三个层次。企业认知指通过人力资源沙盘模拟软件感知企业,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基本分工和运作原理。技能训练指通过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按招聘、培训、绩效、薪酬、测评五个模块分别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模拟指通过软件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分组对抗实战,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战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应用信息管理工具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校内学生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不仅要求能够应用于企事业单位,也能够应用于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因此,我们可以将专业技能训练的一部分实践环节放在学校的学生管理和社团管理工作上。一般高职院校都有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等机构,这些机构基本由学生自主管理,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各校的学生社团组织也是名目繁多,这些组织每年都有招聘新成员、组织社团成员培训、评选优秀成员、选拔新领导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如果能够将人力资源专业实践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实践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3)企业实践锻炼阶段。高职实践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情景下实现技能的应用与巩固提高,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教学企业”模式无疑是保证实践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学企业”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有三种形式:“校中厂”模式,以学校为主体构建的内置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模式,以企业为本位的内外置生产性实训基地;“双主体”模式,由校企双主体共建共管的实训实习基地或者是在政府主导下、校企紧密合作、通过第三方组织运作的实训实习独立实体。“教学企业”的主要内容包括:校企共建教师团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等,最终实现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共融。与其它实践教学模式相比,“教学企业”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项目并按照企业标准来评价项目完成情况,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要求。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高职院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逐步推行“双师制”教学,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师结构队伍,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的良性机制,鼓励教师带着课题下企业,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岗位胜任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二是支持教师参加一些由实践专家授课的专项研讨及培训班,鼓励青年教师担任企业培训讲师,加强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担任专业带头人、引进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程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和开发实训教材。同时,在教学时间、场所等方面对企业兼职教师给与照顾,实行“弹性教学制”。3、构建分层实施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是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成果,检验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之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首先,围绕教育目标设立考核指标体系。学生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按各教学模块进行分解。考核指标体系主要从主要知识点、主要技能、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发展四个方面进一步分解。其次,做好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的态度、操作技能、娴熟程度、职业素养,可采取操作考试、口试、笔试等多种形式。结果考核主要考核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可通过实践报告、成果展示与答辩、第三方证明等形式。再次,引入社会考评机制。建立学内考核与校外实训基地考核的双重考核机制,学院聘请校外教师和专家组成校外考核委员会,对学院考核合格的学生进行随机抽考,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检测学院内部的考核质量。另外,引入国家技能鉴定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鼓励学生参与国家技能鉴定并认可考试成绩。同时,对于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证书的同学给予额外奖励。最后,建立实践指导教师质量考评体系。由于实践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把规范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纳入考核范围。对指导教师的考评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被指导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二是校内外指导教师互评,三是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评价,对校内教师重点考核其企业锻炼情况及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而校外兼职教师则重点考核其教学规范情况和教学资料完备情况。考核结果每学期与本人见面,并纳入人事考核之中,与教师聘用、晋级、外出培训,评优评先结合,促进实践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需要抓好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改变以往“动手少、感触少”的不足,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也离不开学院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俊娜.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1):57…-59
[2]…白迎超.…基于国家职业资格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3,(7):113…-114
[3]…高慎淦.…基于校企“双元主体“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0-182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
所谓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现存所处行业的大型企业相比在人员、资产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营利性经济单位。中小企业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决策较快、员工数量较少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需求。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也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经过我们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发现,中小企在人力资源管理用人方面明显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第一,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其职能部门及岗位的划分比较粗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职权和职责不明确。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是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企业的事。在大多数中小企业中,要么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员,要么就是由企业行政主管兼任,要么就是有一二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并且隶属于行政管理部门领导。所以,这类企业在用人方面,不仅要求招录的人力管理人员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被招录人员必须同时有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即就是要求知识全面,能够一才多能,一人多用,并且最好是不需要培训就能够直接上岗,胜任岗位要求,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第二,企业从自身利益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实际管理方面并不完全按照我国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中小企业在实际用人和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人规则和方法,特别是在人员管理方面,并不是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六大模块内容操作,甚至在人员的管理方面也不是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去做。
第三,中小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由企业决策层来主持和决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只是起协助作用。其人员进出的频率相对较高,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人才要求更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工作压力比大企业大,工作的强度也较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经常进行超强度的工作,如果薪酬待遇或个人的发展机会不像预期的那样好,他们很容易就从企业流失。这就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各方面的要求更高。
第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位,要求人力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实现永久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保证,但现实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不重视,或者这方面人才的缺失导致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与经营者倡导的价值理念错位,在企业遇到危机时根本无法吸引、留住人才,造成管理方面的空白。这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改革
我们设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小企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创办该专业几年下来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并不完全适应中小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改革与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走的路。经过到企业大量的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和自身教学过程体会,发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1.教学课时的改革设计
当初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点走访多所高职类兄弟院校,并借鉴其课程设置中运用课时安排,普遍对该专业六个核心模块课程《人员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各72面授课时。现在看来并不适应高职学生培养的目标。经过这次大量的调研中小企业,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在整体课时安排上采用“2+1”模式,集中2年在校面授,1年在企业实训,并将原来6个核心课程课时修改为“36+18”(理论+课堂实训)较为科学,更符合中小企业所需的“招来就能上手”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内容的改革设计
注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基本理论够用为原则,只占用36学时,另外18学时作为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课堂实训,做到课堂实训必须结合实际,内容丰富,串通理论知识或者几个关键知识点的情景教学,初步达到课堂与实践有机衔接。使在校学生基本具备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日常事务处理能力、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综合能力,以初步具备中小企业所需的“一人多能”人才。
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特点,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教育的内容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设计的课程内容。同时要求教师要紧密联系当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案例,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实际应用性,以便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和充实,激发和吸引学生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的改革设计
如何真正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方式多为单向的、灌输式的。并非理论不重要,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我们认为,“教为辅、学为主、做为重点”的过程改革设计,更能使学生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动手能力、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教的改革创新。教师利用理论面授课时,应采用大信息量,重点讲授主要内容,尤其是企业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处理时怎么和理论结合,把每2节课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由教师引入典型案例,再讲解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规定。每个教学单元应有1/3的时间由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讨论引入案例,以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并抛出新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看书,查资料,准备下次上课前5-10分钟演讲或讨论。
(2)学的改革创新。对于学生的学习方面,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及训练内容深入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师结合课程项目布置的课后训练、调查任务。同时鼓励学生报考和参加本专业的专升本考试,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探求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和参与本专业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及知识竞赛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印证理论。
(3)做的改革创新。要求教师针对所讲的课程内容做好相关项目实训练习的教学安排和具体实施方案,力争每个教学章节都有单项项目训练,每个单元章节都有单元项目训练,使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能够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践运用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达到学有所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要求学生自己针对学习内容可以分组讨论,实际操作或者情景模拟,必要时可针对某些普遍性问题到实训单位走访和调查研究。总体上使学生达到熟悉理论知识,掌握操作要领,联系实务处理,充分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三、课程实训改革创新
目前,在中小企业乃至大中型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创造力强,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但是,由于普遍缺乏职业技能定向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技巧方面不能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所以,实训课程改革与创新也是本专业学生必须要加强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训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将来胜任工作能力的关键,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实训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的不足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院校在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理论知识,增强其应用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如开展相关的模拟训练、实训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和训练、教学案例讨论、人力管理游戏等活动,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乃至管理能力,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理解和要求,视乎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些学生慢慢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最终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实训教学环节的创新
(1)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整合和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例。实训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所以,在教师的选任上就要严格把关,相关的教师必须自身有实践经验或者有在企业实务部门从事过相关工作的经历,或有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锻炼的经历,这样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时就会有针对性和仿真性,从而真正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要对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例。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应以实践创新为导向,通过企业实际调研或企业相关课题的研究,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系统全面地制定好实践课的计划、实践教学的设计、实务教材的内容、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案例集和教学要求,做到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实践实训课程的实验室,并配备好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器材,当然也要建立必要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有足够宽松的环境和精神状态自发的参与实践实训,切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努力探索实践实训教学的方法,增强实训课程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实训课中,应结合专业技能要求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除通过在理论课教学中穿插教学案例的方法之外,可以采取情景模拟和项目案例教学、观看视频录像、实验室体验和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等方法。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鼓励学生进行企业社会人力实践调查和积极开展、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相对的真实性,进而增强学生参与实践实训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其与教学的互动性。
(3)针对本专业核心技能项目进行分段设计实训方案。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要实践实训,而是要对本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项目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实训计划和方案。针对一年级同学,主要培养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注重职业修养和沟通技巧能力,进行职业认知训练,可以通过办讲座、参观高新企业、实地考察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和环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认同感。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二年级同学,则要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流程和实务具体操作,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实训。如利用企业常用软件进行公文写作、局域网的和运用、模拟招聘和人力测评、角色扮演、入职和辞职等,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务相联系,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操作实务的专业化人才。针对更高年级的同学,则可以一方面鼓励参与教师和学校的相关课题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通过由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指导下到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强专业综合实训,达到工作即能胜任的效果。同时,在学生毕业时,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所学专业模块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制作毕业设计,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创新解决企业实务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中均开设。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应突出技能性培养目标。然而,从现有的教学状况来看,高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依然沿用本科教育的知识理论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型训练目标尚处在探索之中。可以说,积极开展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迫在眉睫。期冀本文能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的基本建设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应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总体指导思想。即在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联系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理念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充分体现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特色。
具体而言,基本建设思路为:(1)立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强调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2)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4)课程建设体现整体观和以生为本的建设观。
二、课程的建设方法
1.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累一线教学经验。主讲教师上好每堂课,形成经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成包含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视频等的“课程资源库”。通过一线教学,将新取得的建设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用实践来检验建设的实际成效,促使最终炼成精品。
2.师生到现场感受现实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人才招聘会现场参观,直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流程和相关管理经验,使其亲身体验、感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模拟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此外,课程组的主讲教师也应定期走访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不断征求企业需求意见,以之为基础不断调整原有教学内容、方式等教学方案的设计。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课程组可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训使学生对关键技能进行反复巩固练习,增加学生熟练程度,规范操作程序。
4.多种渠道并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通过相互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共同建设课程、集体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进步;其次,通过参加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再次,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到校开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跟听、跟学,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实现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利用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以及与校外兼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标准、需求,提高其实践技能。
5.全面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交流,使广大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以培养容纳高职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能力为着眼点,强调“面向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好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以及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课程体系。该教学内容体系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而以满足高职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课程实践环节建设。本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采用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训。根据六大教学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实训任务,注重岗位针对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到企业、人才市场去实地调查的方式,达到既增加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又把知识讲授融入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去的目的,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直观、深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兼职教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等到学校开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管理动态和实践中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开阔眼界。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战型实训系统,全面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的典型职能和工作,使学生通过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掌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结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收集并制作大量与课程内容配套的、实时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资料。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4.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展开师资队伍建设。按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的比例引入兼职教师。通过相互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共同建设课程、集体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进步;通过参加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利用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以及与校外兼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标准、需求,提高其实践技能。最终,逐步形成以“双师型”主讲教师为主体、企业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和教师梯队。
5.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实施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应用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课程教学在任务安排和设计上将遵循由易到难(即通过图片、实用表格、实例等形象化的材料阐述知识和任务,以可感知、可想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案例到实训(即先呈现企业真实的案例并对之加以讲解,再结合情境设计实训任务)、由实践到理论的方式相结合(即在每一个模块及任务结束之后再将教学任务结果及模块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6.教学手段建设。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采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经营实战演练等虚拟企业与项目,构建全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7.教学资源建设。围绕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情境设计、单元设计、授课计划、课件、试题库、案例资源库等资源的建设,整合完善已有的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使课程教学团队能实现标准相同、资源共享的目的。所有教学资源全部免费上网并开通网络交流平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谢一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陈胜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08,(158).
关键词:现代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改革
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有必要结合2015年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目录的调整改革对商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定位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就业岗位之间的吻合度,以便通过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创新、考核方式的创新以及教学管理系统的创新[1],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院校过于注重教材,使用的专业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变革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来,很难跟上前沿知识更新的速度。一些高职院校开发的教材名目众多、五花八门,但很多教材还是沿用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真正以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现代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依然缺乏。同时,一些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情绪不高。可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想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首先必须创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教学模式,并加大专业教师国内外培训和社会机构挂职锻炼力度,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开发理念及其内容体系与产业升级、就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产学结合不够紧密,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融合不足,理论性课程开设过多,实践性课程建设严重缺乏,从而难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依据
1.课程改革的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学习,既要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运作规程,将所学知识与职业发展、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软技能”,实现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课程改革的依据
首先,要符合产业发展和就业岗位要求,按照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职业资格课程培训与企业课程见习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合理确定课程标准,精心选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课程平台。其次,要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明确学院的“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发展目标要求和行业优势,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不同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实践、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见习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建设水平。第三,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和学情状况,在课程内容上,坚持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度,酌情增加实践内容和实践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努力提高实际教学效果[2]。
三.课程改革目标与思路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性工作。
1.明确课程改革目标
及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分阶段实施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及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精品课程开发水平,持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适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标准体系、实践体系、考核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并通过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与教学管理创新,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成果,辐射带动财经商贸类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2.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全面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阐述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招募选拔、培训开发、使用调配、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以及职业规划等内容的专业课程。[3]该课程与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渗透性、交叉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课程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员工招聘时,通过增加一些面试技巧、面试礼仪及面试心理等知识,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课程内容参考《人力资源管理》教材,辅以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所需的多类型的知识资源,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多样化和立体化。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的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也无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综合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练习,逐步实现由教师“单向教学”向“师生互动”转变。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在课程每一章节前后都安排相应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技巧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锻炼了学生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学录像、教学视频以及课程网站等,有效的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感大大缩短。比如,考虑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和反映课程内容,我们通过课程网站,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展示教案、习题、课件、参考文献、教学视频等课程资源,开通网上答疑、教学资源下载等活动,既节省了时间、又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4.完善课程实训体系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结合实训教学实施情况,编写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实践教材,做到每项技能要求有实训,每项实践环节有大纲,并随着产业调整和就业岗位要求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基地和校内人力资源沙盘推演实训室建设,校内实训室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学生模拟训练主要在教室和实训室内进行;但是,校内实训毕竟缺乏真实的市场环境和工作情境,因此,本着立足当地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积极贯彻产学合作,给学生提供校外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此外,要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采用模拟训练、拓展训练等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改变课程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重心逐步由“教”转变为“学”。[2]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补充性学习资料和学院数字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将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信息;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增加拓展性的专业知识,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措施,主要包括灵活设置“管理在线”、“人力资源网站资料”等平台,通过夯实实践技能教学环节,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范围。
6.健全课程考核方式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学生个人与团队考核相衔接,加强过程性考核,增加介绍、口试、课堂讨论、社会调研、课程实训等课程考核方式[4],使考核能够真正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专业思维等素质的全面测试评价,形成有利于学生思考、实践及创新的考核机制。同时,课程教学团队要加强试卷库建设,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每年坚持修订试卷库。
7.加强课程管理
整合教师资源优势,课程团队成员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施团队式专题化教学[5],每位教师负责一至两个专题,发挥课程组集体优势和团队力量,使每位教师都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专题上,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帮助年轻教师明确各自的教学科研方向,促进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同时,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中青年教师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并给予经费资助;对精品课程建设给予优先的资金支持,对精品课程的实验室建设所需的资金给予优先考虑。总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出台课程建设配套政策,真正建立有效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洪松.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促进高校课程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2:102-103
[2]汪源浩,沙其富.中德合作视角下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65-168
[3]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6):1-317
[4]孙欣,杨东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经贸,2011(05):147-148
广东省高职教指委教改项目:《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研究》论文,项目编号:YGL2013050。
【摘要】
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视角,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是基于课程开发的有序、整体及生成,从职业需求和教育需要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开发出能够同时遵循职业成长和理论认知学习两个规律的教育逻辑路线。在课程设计上在考虑课程内容选择的同时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排序,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应用的参照系,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力资管理
党的十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指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等明确要求,也把职业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通过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产教对话活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凸显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提升了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的辨识度。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规模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22万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虽然高职院校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院校,但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若想让中国职业教育不再“低人一等”,除了政府部门需要努力为职业学院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就业和学历歧视之外。还需要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改方面下苦功夫。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实践工作过程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市场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熟练实践操作,履行好岗位职责。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理
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观盛行于德国,其出发点是为了摆脱“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及培养企业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达到“参与构建或工作世界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观”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008年,国内专家学者姜大源教授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一书中将理论延伸到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姜大源认为,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视角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讲授模块的选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多数职业院校授课方式与所用教材,未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打转。通常一门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概念、特征、原理等方面的“描述性知识”,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是涉及经验策略及操作步骤的“操作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普通高教注重学科逻辑结构,主要以传授“描述性知识”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培养的是“科学型”人才。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操作性知识,由经验上升到策略讲究知识的快速回报,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即培养“职业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课程结构分为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学科体系课程的编排体现的是一种“横向延伸”,易于使各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人力资源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心理学、劳动关系管理等。但平行课程的展开,导致了描述性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分裂,大部分学生即使学习了学科领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依然不能应用于实践。显然这与我们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行动体系课程的编排则表现为一种“纵向拓展”。基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情景,对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后形成的职业工作顺序。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基于串连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课程内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也同时强化了操作步骤,理实融合,效果事半功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并未改变教授知识的总量,而是打破原有框架,将知识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排序,这便是其改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化”模式,将所要学习课程内容融入与实践当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类课程改革与开发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论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是现下许多高职一线教师提出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填写就业调查问卷时表示,在校学习的许多理论并不能解决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起来。其实,管理类课程是研究一般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方法的学科,高职院校开设此类课程主要用于提升学生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因此,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有较为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才能自如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情景模式。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操作情况来看,管理类课程的改革与开发主要聚焦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及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目前来看,专家与一线教学人员对其必要性都已达成共识。在其实施路径方面,还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虽然北京社会保障学院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着傲人的成绩,但其成功的条件对于其他职业院校而言不具有可复制性。在教学体系设计方面,多数老师强调“多元化”实践教学,从案例、软件运用及实践实习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但多元化本身亦存在隐性冲突的问题。其一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时间分配问题;其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之间也会有冲突,如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如何有效融合,以及理论点讲解和实践操作之间的紧密性程度也会影响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混合使用的功能和效用;其三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愿意扮演主体角色。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管理类课改与开发是每个高职院校的教改工作重点工作之一,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改革方法和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还没有成型,还没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课程教学之路,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中,因此改革过程也会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一: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是否意味着淡化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序列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二重属性。前者重在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后者强调通识性与学术性,便于以后的研究能力发展。高职教改实施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更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工具”作用,甚至一些学校提出去理论化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不同于中职或技能培训机构,若是过渡弱化其通识教育的功能,一味地倾向“职业”功能最终将背离高职教育本来的意义。问题二:如何解决管理类课程开发中针对性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高职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性强,其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某一行业或职业范围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上岗必须的相关技能,以便能在入职后缩短适应期,快速上手。根据这一目标要求,高职课程体系就必须保持动态开放的形式,紧跟行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要求,及时了解企业职位变动及岗位素质要求,然后将其体现在课程设计之中,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紧跟时展,迅速适应工作。但是,这并不是将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旧式学徒,高职课程开发既要体现专业性,又不能过于细致,这是从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灵活适应社会职位变化的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要求高职生成为“通才”,但需要培养学生有职业发展与规划的能力。问题三:如何避免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陷入中自编自导自演的误区?高职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方案表明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或社会其他机构的基层管理及服务人员”,明确了培养的是对行政事务、财务会计及市场营销等学科有所了解的操作性人才,但实际上大多高职院校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定位与本科区别不大。从教学大纲到实训手册,并没有体现技能和操作的特色,或者没有条件去体现其技能和操作的性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又要受到实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管理类课程上无法做出突破性创新。学生在教学课堂上难以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又无法经历模拟工作情景,导致“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多少带着“纸上谈兵”的意味,效果大打折扣。最终教师难以避免陷入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训环节设计之中。问题四: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管理类实训课程的工作情景设计与构建?管理类课程实训环节的开发,意味着接下来要主动创造实施条件。但与理工科的实训环境不同,管理类课程的实训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方案上,管理类课程通常设计为理实一体,但实际上老师在课堂要保证理论教学,就难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社会有针对性地参与实际管理或进行社会调研,课堂实训难免有隔靴捎痒之嫌。在实训机电建设方面,由于管理类课程实训室的经济效益难以估量,导致部分院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较少,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案例分析或是模拟管理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没有高仿真的工作情景设计,学生难以进入角色,也缺少对具体工作情景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凡此种种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高职课程改革的程度和进程。
三、工作导向系统化视角下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反思
高职课程开发是高职教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管理类课程中,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例,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如何“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创造财富的行动者”?如何摆脱教师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的状况?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入国内发展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相较而言,国外整个人力资源学科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构建适合我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来说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来看,除了案例教学模式之外,还包括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模拟教学”是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内容来结合相关软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模拟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将角色模拟与上机演练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定向培养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其教学效果也较为突出。“社会实践教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到企业中检验课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工学结合”。当然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在充足的实习基地和参与社会实习多种渠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二)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实训基地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硬件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管理类课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应用型课程,配套实训设施建设及方案设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一般来说,管理类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建设多个功能类似,作用相同的实训室。若想使得实训室的效用最大化,可以学院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工作情景模块分别建立不同的模块实训室,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另外,对于人力资源专业而言,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重要。实训基地建设可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即模块实训室及模拟人力资源工作室,用于满足课程实践教学以及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校企结合模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师与企业及其它社会机构;学生与岗位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推动优势就业。
(三)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方案也是课程设计与开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课堂方面做出较多改革和新的尝试,但回归到期末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例如笔试或是课程报告。笔试,作为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为考试而学习”,考完之后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课程报告能够结合平时实训环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专业思路,但是,伴随着网络及科技的发展,信息获取的简单化和大量化使得课程报告演变成学生偷懒躲巧的温床。在各类搜索引擎中输入课程名称,数以百计的格式课程报告便可随意复制黏贴。最终使得考核沦为形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元化课程考核方案,并不是摒弃传统考核手段,而是去粗取精,组建课程考核研究小组,在确保考试科学规范的前提下,注重考核形式的全面性,照顾管理类课程的实操环节考核,将模块方案设计、模拟实训参与融入考核中来,注重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避免课程考核流于形式。
(四)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研究,笔者选取所在学院2012级文秘专业人力方向66位同学,其中男生5人,女生61人。实验分组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形式,全部学生即使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课程的全部内容均由具有同一教师授课。教材采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李琦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笔者将授课模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按两个教学时段进行教学。第一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中将“人力资源规划、薪酬及劳动关系”三个模块以理论讲述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第二教学时段将剩余三个模块:“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采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工作导向系统化”课程观,教师为“导演”,学生做“演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学习热情。随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的渠道及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管理实践能力”等7各方面进行调研,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发放66份问卷,回收6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模拟“工作情景”组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提升95.45%;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提升的达到90.91%,有84.85%的学生认为,工作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基于工作导向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实践优势,是值得管理类课程在开发和改革中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焓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J].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康灵姝.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
[3]姜大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广州: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9.
[4]马树超,范唯,郭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职业教育词典[J].教育发展研究,2011.10.
[5]王长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际职教论坛上的讲话[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
[6]吴婉怡,罗杰.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建设研究——以H学校课程建设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
[7]张成涛.职业教育与教育体系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5.4.
[8]杨海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调整策略——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1.
页面第三行起:顶岗实训总结报告,一号字黑体居中;页面第十六行起: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小二号字宋体居中;页面第十七行起:专业、班级、姓名 小二号字宋体居中;页面第十八行起:年月日,小二号字宋体居中。
第二部分:标题:××专业××级顶岗实训总结报告
要求:××专业××级为宋体三号字居中;顶岗实训总结报告为黑体二号字加粗居中。
第三部分:正文:宋体四号字
一、实训单位基本情况(200字以内)
二、实训过程总结(800至1000字)
三、主要收获(500字以内)实习
四、实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300字以内)
五、专业、班级
六、本人签名
七、年月日
第四部分:实训单位评价(单置一页,格式见附件2):由实训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服务部门主管做出实训鉴定并盖章。
第五部分:经济管理系评价(单置一页空白,格式见附件3)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建设1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作用,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二、申报条件
1.技能大师的条件
技能大师应当是某一行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方面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能够承担技能大师工作室日常工作。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称号。
(2)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或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积极开展技术技能革新,取得有一定影响的发明创造,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具有一定的绝技绝活,并在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工艺上作出较大贡献。
2.依托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
有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技能人才比较密集;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政策制度;2011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费用不低于50%,能够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及包括场所、设备在内的必要工作条件。
3.依托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城市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应当具备的条件
有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能够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及包括场所、设备在内的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申报要求及评审程序
1.申报名额
每省申报名额不得超过4个(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候选人不占4个申报名额)。凡超出申报名额的,一律不予评审。
2.地方预审推荐
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审核把关,按照名额、条件要求择优确定项目候选单位,并于4月16日前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提交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申报材料包括:
(1)本地区推荐申报2012年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项目报告,包含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及项目候选单位名单(按优先次序排序)。
(2)项目候选单位呈报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表。
(3)项目候选单位呈报的申报报告。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职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的必要性和现有优势、技能大师简介、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目标等。
(4)项目候选单位呈报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所依托的企业或公共实训基地有关情况说明。包括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2011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费用不低于50%的证明材料,能够为技能大师工作室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场所、设备等工作条件的情况说明。
(5)项目候选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文件以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
(6)技能大师的身份证、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获奖证书及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3.组织评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弄虚作假或存在不实情况的,一经核实,将取消单位评审资格。
四、项目产出
技能大师工作室具备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完善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办法,规范运作;通过传、帮、带,使技艺技能得到传承,年均为企业或社会培养8个以上青年技术技能骨干;将创新成果、绝技绝活、具有特色的生产操作法及时总结推广;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经费保障
中央财政对每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培训设施设备购置及技能交流推广等费用。项目单位所在省或大型企业,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工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所依托单位也要对项目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带徒津贴、培训场地、实训设备等补助。
摘要: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是一个系统化、流程化的工作,在电力企业由各层级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本文结合对企业发展战略背景进行概述,总结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开展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工作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调查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发展战略 组织保障 系统 流程 专业管理
一、电力企业培训需求调查的意义
1.是培训系统有效运转的前提。培训系统流程由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及反馈组成,培训需求调查是整个流程的首要环节。通过深入基层单位及职能部室,运用调查问卷、专家小组座谈等方式,对岗位人员知识、技能及态度水平进行分析,才能找到组织发展期望与个人现状之间的差别。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急需开展的培训内容,找寻最有效的培训方法,预算培训费用,为培训专项计划及培训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决策。
2.为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开展需求调查工作,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各专业发展状况、人力资源基本状况、电网结构及建设、技能人员队伍现状等情况,结合对现有实训基地及实训室的数量、地域分布、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培训功能、培训设备与现场同步状况等情况进行分析,从管理机制、师资配备、资金投入、培训需求与资源现状等方面,总结网省公司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培训功能定位,对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内容进行预测。
3.通过交流合作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开展需求调查工作,培训管理部门通过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员配置变动、企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变动活动中,和其他部门之间保持更密切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为培训收集到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同时,将所收集的信息形成书面报告后,更容易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得到组织上的支持和保证。
二、电力企业培训需求调查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电力企业主管培训高层领导一般由主管生产领导负责,对培训相关专业管理知识储备不足,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管理,而对于人才培训与开发没有在战略层面予以重视,在企业变革加快的过程中,不能提高理念层面的工作部署。人力资源部是培训的主要管理部门,而从领导到专责的整体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文件要求,做好全员能力素质分析工作,未能向公司领导提供决策数据,更加阻碍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2.组织实施不严密。各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只是对开展调查活动进行通知,各专业部门按照时间节点上报后,仅仅对结果进行搜集整理,并未开展可行性、实效性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就直接将需求调查项目上报,使得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实际问题。
3.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技能水平不高。培训需求调查由培训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从前期计划、组织实施及分析提炼都是由培训管理人员负责,这就要求相关负责人熟悉相关业务流程,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有沟通协调能力。而在电力企业中培训管理人员大部分非人力资源专业出身,持有企业培训师资格率较低,大部分人只忙于日常琐碎工作,而对相关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差,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对工作缺乏思路和实施技巧。
三、如何开展需求调查工作
1.争取高层支持。人力资源部应及时把握公司战略转变及改革发展,及时了解国家及公司相关政策,及时掌握工作岗位内容变化及分析工作,并充分利用人资管控系统信息统计数据,尽量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领导层及时汇报企业人才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争取领导的支持,然后开展调查工作。
2.进行人员培训。为保证培训需求调查工作能够按照流程高效开展,在调查工作开始前应该对调查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需求工作的作用、开展流程及开展方法等内容。从长期来看,培养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培训管理队伍,是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应加大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核,可以通过考取企业培训师资质奖励等方式,提高专业技术技能。
关键词:绩效管理 岗位工作流程 项目导向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其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应更加突出岗位要求,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本文介绍了运用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对高职《绩效管理》课程进行的初步设计。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绩效管理》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与课程所对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进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从而设置相应的课程目标。
通过调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如果从事绩效管理工作,首先进入绩效专员岗位,随着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后续会进入绩效主管和人力资源经理岗位。因此笔者根据对绩效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进行了序化,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绩效计划设计能力,绩效计划监督能力以及绩效评估与改进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为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工作过程”展开,确定了以绩效管理岗位工作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为路径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模式。按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内容项目化,让学生在具体项目过程中发展职业能力。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将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围绕项目展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学生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具体项目任务,教师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
(二)设计思路
主要的思想是突出绩效管理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时采用的步骤为:
1、突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专家介绍绩效管理实际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
2、专业教师归纳相关的工作任务集合,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即确定绩效管理岗位的职业行动领域;
3、参照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明确岗位工作标准、工作目标,将行动领导转换为学习领域;
4、将学习领域进行情境化设计,构建具体的学习项目;
5、通过教学组织与实施,把教室变为工作场所,把企业变为课堂,学生学习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最终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一)内容选取
本课程在内容的取舍上,重点考虑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对绩效管理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需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绩效管理岗位就业为导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按企业工作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设定具体的学习情境。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模式上主要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实际工作情境”。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将情境模拟、任务分解,教学做用有机结合,采用了“教师介绍项目情况任务布置小组任务实施教师提出意见小组修正任务获得最优方案教师总结问题反馈”完整实训模式,学生按自愿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实行任务负责制,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指导。通过 “实践-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工学结合、实际工作情境
教学始终在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氛围中进行,每个学生担任企业中的员工,按小组分配工作任务后,要求学生按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实训,整个实训过程按企业要求严格把关,组员责任到人,小组协作。小组成员即是学生,又是员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企业经营和学生实训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手段
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工作过程、工作表现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充分体现 “强化能力训练与培养,弱化纯理论知识”的考核思想。
基于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检验,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轻松地掌握了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了绩效管理工作一般流程,并具备了在实践中开展日常绩效管理工作的能力,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好提升。
注释:
本文隶属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立项课题《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JKT-12-31.
参考资料:
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区应急管理局、教体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全市高危行业领域职工安全技能水平,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全生产基础,根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教育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市场监督管理局 能源局关于加强全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20〕30号)和《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办〔2019〕5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印发《铜陵市2020-2021年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馈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中心(联系电话:0562-2110082)。
铜陵市应急管理局 铜陵市教体局
铜陵市财政局 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铜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5月 26 日
铜陵市2020-2021年高危行业领域
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教育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市场监督管理局 能源局关于加强全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20〕30号)、《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办〔2019〕5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精神,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契机,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以下简称“高危企业”)为重点,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培训补贴政策,补齐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的重大短板,大幅度推动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1年底,重点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动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具体目标如下:
1、高危企业在岗和新招录的特种作业人员(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00%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从业人员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努力建设功能相对齐全的铜陵市安全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培育1-2个以上具有辐射全市的安全技能实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考试基地;依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社会培训机构、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实操考试点等,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和安全技能培训基础,提升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
3、安全技能培训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各类机构积极参与、职工踊跃参加、部门协调配合、政府激励推动的安全技能培训格局。
三、重点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督促高危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实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一)加强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
以新录用员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外包施工队伍人员)、转岗职工为重点,支持高危企业面向拟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开展从业资格培训,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实施,或委托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对职工培训结业后,经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取得相应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件取得区间为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 月31日的,按 3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同一职业同一工种不得重复享受补贴,补贴对象具体由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从业资格培训不得少于3天(24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其中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原则不低于总课时 60%。其中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烟花爆竹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要求的规定学时。企业或其委托的培训机构在培训开班前,须将加盖公章的《培训计划》,按照组织开展培训班的类型,报送至对口管理的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报备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实施单位、培训对象、项目类别、培训课时、课程安排、师资安排、教学地点等。
(二)广泛开展高危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
1、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以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装置操作、矿山井下作业、油气管道带压开孔、金属冶炼煤气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等风险偏高的技能操作型岗位为重点,支持高危企业对与其签订12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新录用人员,在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以内实施岗前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符合规定的劳务派遣人员在派遣期限截止前参加用工企业组织的岗前技能培训的,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高危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每学时45分钟,其中技术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安全生产、工伤预防等)的培训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30%。高危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对符合条件的新录用人员(不含劳务派遣人员)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按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培训时长为1—3年。
2、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在高危企业工作12个月以上且已取得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的在职职工(含劳务派遣人员)为重点,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职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按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技师50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职工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标准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重点企业(困难企业)的高危企业,可结合安全生产需要,组织开展职工转岗转业培训,即新培训的工种(项目)与职工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工种(项目)不隶属于同一个职业分类之下,具有实质性转岗转业特征的,根据培训合格人数,按不低于人均1200元标准给予企业培训补贴。
各地在开展“岗前技能”、“技能提升”培训课程中,要安排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识,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不可以岗位技能培训替代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
2019年各高危行业企业已开展并取得的各类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可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申报各项补贴。
(三)强化高危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管理
建立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能源管理(发展改革)等分别负责的高危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管理机制。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由企业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确定的管理规程)负责监督管理;高危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由企业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本级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具体管理规程依照《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释义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78号)等有关文件执行。
切实加强培训后的考核评价工作,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启动实施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实操考试点提升创优计划,坚持“以用为本、能力至上”原则,取消以问答代替实际操作的考试考核方式,强化对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应用的测评。
(四)加强培训考评机构的监管服务。进一步规范高危行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对培训机构设置的标准条件,履行好联合实地核查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能培训机构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并向社会公示公开有关服务信息事项。各级教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加强安全生产领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和教材开发,要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中增加安全生产知识作为必修内容,着力打造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主阵地。严格落实国家对安全技能培训教学场所、设施设备等的基础要求,不具备实际操作条件的机构不得承担培训任务。统筹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加强工作质量督导,充分发挥技能等级认定的“指挥棒”作用,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凭技能得到使用、凭贡献提高待遇的评用结合机制。
(五)推进安全生产公共培训平台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教体、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发展改革等部门要联合遴选公布1—2家以上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能力较强的示范职业院校、大型企业(集团),辐射全市高危行业安全技能培训供给,支持申报省级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和奖补资金。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编制课程体系、建立考核标准和题库,自主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积极支持高危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产教融合联盟,支持高危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设置职工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共建一批安全生产特色职业院校。
(六)落实企业安全技能培训主体责任。高危企业是安全技能培训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并推动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含企业职工、被派遣劳动者、外包施工队伍人员),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台账,新录用特种作业的人员、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要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须具备高中阶段及以上文化程度。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委托其他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保证安全培训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要落实好培训到位的责任。高危企业要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和安全生产费用,并在经费预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训资金,确保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
(七)规范补贴申请拨付程序。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补贴实行分类申请拨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之日即可申请补贴,统一由企业向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确定培训补贴。
申请时须登录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权限下的安徽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录入从业资格培训合格人员信息,内容包括:职工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码、证书编号、作业(准操)项目类别、所在企业的规范全称、企业或承训单位在金融机构设立的基本账户(开户行规范全称、账号)。同时上传以下申请材料扫描件一份:
(一)安全生产从业资格培训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
(二)承训机构向委托企业依法开具的培训收费发票复印件(仅采取委托培训方式时提供)。
所在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审核申请材料,审核通过的,提交至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未通过的,应说明理由并退回申请单位。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录培训合格人数,于2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拨入申请单位在金融机构设立的基本账户。
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转岗转业培训的监督管理和资金拨付等,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现行规定执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健全补贴资金实名制拨付制度,推动信息共享,严防虚假培训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不断提高补贴资金的安全绩效。
(八)明确补贴经费来源渠道。高危企业安全生产一线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资金从各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中列支,安全生产任务较重的地区可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符合条件的职工申领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申请省级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获批的,其补助资金,由批准的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补助并从省级补助资金中列支。通过现有渠道安排资金,对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数字资源建设等给予支持。
四、时间安排
实施方案分为动员部署、示范推进、组织实施、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10日前,各县区应急管理局、经开区安环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并将方案宣传至辖区所有高危行业企业(单位)。2020年6月底以前,各高危行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单位培训计划并实施。
(二)示范推进阶段。到2020年底前,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大型企业(集团)等新建或提升改造安全生产和技能实训基地,组织学习先进典型经验;联合公布一批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能力和意愿较强的示范职业院校;推动一批高危企业依托职业院校设置职工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全面推动高危企业实施安全技能培训。
(三)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10月底以前,各高危企业和有关单位全面实施并扎实推进提升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工作。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11月底以前,各级各单位总结提升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相关工作总结,并用于指导实际工作,建立保障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的长效机制。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市教体、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等部门密切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将各地提升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计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综合考核内容,各高危企业的落实情况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抽查评估和情况通报机制,细化落实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二)落实安全技能培训补贴资金来源等相关政策。将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中相关内容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危企业要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和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训资金,要落实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各地区要将统筹的地区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比例用于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机构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AQ 9010-2019),对参保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日常培训和专项培训。
(三)加大执法考核力度。各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高危企业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将企业(机构)培训计划、培训材料管理、企业持证情况、补贴领取情况、从业员工安全技能掌握情况、培训过程监管等作为培训执法检要内容。对检查发现的违背市场竞争、违背行业自律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附件:安全生产从业资格培训补贴资金申请表
附件
安全生产从业资格培训补贴资金申请表
申请单位名称: 申请时间: 年 月 日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法人代表
法人身份证
经办人手机
(委托)培训机构名称
培训工种及
对应人数
培训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取证人数
申请补贴金额
申请
单位
书面
承诺
本(委托)企业与职工依法建立了劳动(用工)关系,本单位按照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已经完成培训任务,培训资金由企业统一支付(产生);补贴资金申请信息真实全面、准确无误。愿意承担虚假培训及申报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其他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利益分享机制;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19-05
一、校企合作的利益
1984年,弗里曼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者至少包括国家、学校和企业,校企合作可以给三方带来相应的利益,认识和分析这些利益是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
(一)国家的利益
1.实现国家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最小化
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功能更多地看到的是人才培养,缺乏对其系统深刻的认识。事实上,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办学成本上可以实现最小化。职业教育是一种投资比较大的教育,但培养的人才个人收益小,是一种公益性事业,如果完全依托学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购买实习实训设备。不仅如此,在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实习实训所耗费的材料以及支付设备运行维护费用等,而这些支出都是政府收缴的纳税人的钱;相反,实行校企合作,国家允许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的费用在税前列支,旨在减少企业上交的税收,实际上相当于国家把企业应纳的税收留在企业,由企业来完成对学生的实训,与国家从财政中拿钱给职业学校购买设备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但这一变化,可以减少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可以减少财政支付过程中的跑冒滴漏;二是投资购买的学校实训设备,并非一劳永逸,由于技术进步,一次投资购买的先进设备几年后可能成为技术落后的设备,需要重新投资购买;而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因企业为了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持续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即使原有设备按照财务制度也需要每年提取折旧,按照规定的年限及时更新,所以学生接触的永远的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三是企业实训是完完全全的生产性实训,不需要单独购买实习实训材料,即使在企业内单独开辟专门的实训基地,也可以利用企业的下脚料,无需大量购买实训材料。总之,从总的实训成本来看,校企合作的实训成本比国家投资职业学校独立开展实训成本要低,可以减少国家的总投入,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成本的最小化。当然,并非国家不需要对职业学校投资建立实训基地,而是国家应按照校企优势互补原则对职业学校进行合理投资,满足基本的实习实训条件,而最大限度地把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内开展。这也是许多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根本原因。
2.弥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独立运行的缺陷
从历史的角度看,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大阵营,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择其一而为之,或二者兼有之。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认为职业教育是企业内部的事情,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完全有能力搞好自身员工的培训,因此,职业教育主要依靠企业培训。实行学校职业教育的国家或地区大多是职业教育刚开始起步,这种形式使受教育者理论水平较高,教育培训效率也较高,但最大的弊端是远离工作现场,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多,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集成化,单独的企业培训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现代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开发已从传统的学校和企业分而治之的双轨运行发展为以现代学徒制为标志的产教高度融合,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交集越来越大。以往在学校进行的正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双元制、实习和顶岗培训等多种实训的模式;以往单一的企业培训也加强了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制度开始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进行改革[1]。这样培养的人才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和应对多变的社会环境。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3.放大了国家技术技能传承积累的功效
众所周知,对工业革命产生重要影响、改变人类历史的瓦特,他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改造,研制出瓦特蒸汽机,这与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经常和教授讨论理论和技术问题,接受大学文化熏陶有很大关系。这一事例说明了技术技能积累与知识的关系。在手工业时代,技术技能积累靠师徒制传承,往往会因为徒弟选择不当等原因将一些精湛的技艺失传,而且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师傅怕发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象的出现而人为地阻碍技术技能传承。现代企业培训若是封闭独立进行的,仍难以克服传统学徒制的弊端。企业技术人员主要是增加企业的营利性,注重的是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而缺乏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传播,有的甚至出于商业利益相互之间保密。实行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毕业后不仅掌握了这些技术技能,也有利于把这些技术技能传播出去;教师到企业实践无疑会把企业技术技能成果提炼总结后反映到教学中,学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也会把企业的技术技能成果传授到学生和学校。可见,校企合作有利于把优秀企业的技术技能进行有效传播和积累,也促进了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国家的技术技能传承积累。
(二)学校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