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温州文化论文

温州文化论文

时间:2022-05-10 00: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温州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温州文化论文

第1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第一届创业管理双专业班的班长-李芳,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创业管理班的全体同学向各位关心我们的老师和领导,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有人说,大学是让人成长最快的几年,的却如此。我很庆幸,我的母校是一个创业氛围如此开放,资源如此丰富,老师如此令人尊敬的可爱校园。在温大,在创业学院,我结识了一群思想睿智,热衷创业的有志青年,他们每一个人都如此优秀,每一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炙热的光芒,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光芒会照亮更高更远的地方,他们感动的不止你我。

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如今我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开始新的人生,庆幸的是我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遇到了一位好的导师为我新的人生路护航,我要将这一切归功于创业学院和各位在座的可爱老师和同学们。我还记得,进创业管理班的第一堂课刘洋老师就说过,创业其实不仅仅是你自己去开一个公司,发明一项新的技术,你也可以选择找一份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你的梦想。是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对前者很狂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心智还够成熟,所以我选择了工作,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有很多都和我一样选择了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梦想,放弃创业,我们只是选择以退为进。黄院长说过,我们创业学院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精英!同学们,我们可不能让院长丢脸啊!

有一件事我一直都记在心里,就是我们班举行的那一次唯一的班会,我还记得我们在桌子上随意的吃着瓜子聊着天南地北的话题,唱着《爱情买卖》,每次回想起来心里都很温暖,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缘分,我们应当好好珍藏。同学们,创业学院给我们每一个人都中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我希望这颗种子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因为我们是创业学院的骄傲,我们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

最后祝愿母校越走越辉煌,祝愿创业学院越办越红火,祝愿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温大首届创业管理班班长 李芳

温大首届创业管理班部分学员致谢语

沈宏楠:通过几个月辛勤的写作,本文终于完成了,但这也意味着我即将结束我的大学生活迈入一个新的环境。回顾在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就读的将近二年时间感慨良多,不敢说成就有多大,但至少是问心无愧,凡事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就像这次的论文写作,也是倾注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学校以及指导老师刘洋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撰写初期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遇到某些自己不明确的观点,比如温州文化的发展状况,温州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也都得到了学校各位老师的指点和教育。在此要另感谢孙启声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抽空给我解答问题。从论文的选题到写作到完成,刘老师都循循善诱,悉心教导,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可以说这次论文的完成跟刘老师的指导帮助是离不开的,在这里衷心感谢。另外,还要感谢所以的任课老师和同学,是他们细心的教导才使我在学校里学到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支持和动力。

孔明:在本次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几位老师深深鞠躬,感谢他们在我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巨大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此次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肖文旺教授--正是肖老师从我学习创业管理双专业课程开始,耐心授予我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以及拓展自己的商业视野,使得我能够在处事沟通、学习工作等方面有长足进步,让我感觉到大学生活更具有充实感。感谢他在我此次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倾注的大量心血,并详细地指导我如何修改开题报告和论文正稿,肖文旺老师所具备的专业的教学素质、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另外,衷心感谢张瑶琴老师,由担任我们创业管理班的班主任开始到身兼两个班级班主任的她对我们班级的工作依旧负责认真,丝毫没有偏袒任何一个班级,对我们每位同学更是无微不至,正是在张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才能获得这次毕业论文相关的部分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感谢所有在此次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朋友和专业老师们,感谢您们的宝贵意见。最后,我再次衷心地感谢肖文旺老师,感谢张瑶琴老师,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们,在此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刘思莹:本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雅。从论文的选题、课题的研究以及论文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陈老师的心血,她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同时对我的学业和个人发展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尽管陈老师的工作繁忙,在百忙之中他依然给予了本文详尽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对陈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感谢我的学校温州大学,正是学校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才能使我的研究顺利进行。感谢所有帮助我、支持我的同学。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正是他们始终不渝地给予我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不断地鼓励我和相信我,才能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动力,在今后漫长的求学之路上,我会带着他们的期望奋勇向前。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新区规划城市文化历史特色保护与延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各地城市规模的普遍扩大,新区占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比重不断上升甚至成为城市的主体。因此,新区逐渐取代旧城而成为一个城市主体风貌的体现。通常谈到“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都局限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以及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等,而往往忽视了新区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阶段国内很多城市建设中都出现了传统风貌特色消失、历史文脉中断的现象,并造成“千城一面”的后果”。

因此,如何在新区规划中延续城市文脉、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新兴城市的新区开发,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以下就以浙江省近年来部分新城建设的规划实践为例,对在新区规划中保护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希望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对策。

l新区规划中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的意义

忽视城市文化特色的继承,一味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正在使今天很多城市富有历史意义的城市结构、城市意象和城市景观消失和破坏,城市历史文化在逐渐地被消磨殆尽,城市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城市空间环境形象平淡、雷同等诸多问题。而在新区规划中注重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手段,从更深层面上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体现,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

1.1有利于传承与延续城市的文脉,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缺失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其鲜明的文化特色,象上海的海派文化,绍兴、苏州的水乡文化,温州的山水文化等等。城市的文化特色经过历史的积淀,也就形成了城市的文脉,城市的生命力也就源于此。这并不仅指欣欣向荣的经济景象或者直插云天的高楼大厦,而更多的是指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由城市人文精神所构成的城市文明才能说明城市的厚重感。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发展已成为主题的必然趋势之时,城市文化的延续也就成为当务之急。继承和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延续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不仅仅局限在老城区中,更要注重在新区规划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城市文化归属感缺失与城市精神模糊的困境,为城市居民创造具有生活感的城市空间,使城市文脉得以传承与延续,才能使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和城市性格乃至整个城市更具生命力。

1.2有利于塑造历史城市景观特色,构筑鲜明的城市特色

每个城市的空问都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象温州的“斗城”、绍兴的“水城”、重庆的“山城”等等。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同样表现在城市的空间营造上,对新区规划而言,就是指城市的空间设计、建筑风格是否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维、是否体现了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是否顾及了人性化的目标、是否演绎了城市性格、是否承载了城市的文化理念。通过新区规划,可以重塑城市形象,有利于塑造历史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并创造全新的有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形象,进而使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力。

2新区规划中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的方法与对策

如何在新区规划中体现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将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真正渗透于规划中去呢?笔者结合具体项目实例,提出三点方法与对策:

2.1强化与再造历史城市空间格局,延续城市原有认知意象

借鉴历史城市具有特色的空间和景观,运用于新的城市空间,并经过梳理、调整和改良,生成现代版本的新的城市认知意象。以《温州三江口片区概念规划》为例,温州建城历史悠久,有“斗城”之称,市区有号称“鹿城九山”的松台、郭公、海坛、华盖、积谷、巽吉、仁王、黄土、灵宫九座小山,相互环列,大致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斗城”之称由此而来(图1)。

而规划的三江口片区周边山环水绕,与温州古城选址环境颇有相似,规划借鉴温州古城的筑城思想,延续温州古城的北斗七星的“斗城”传统风水布局,从古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按北斗七星的“斗柄”、“斗魁”、“辅弼”三个部分布局(图2)。

以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广场和公园形成的东西向文化公共轴带构成“斗柄”,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交往活动空间和娱乐游览空间,同时形成片区内部的步行系统;以多个公园和广场构成“斗魁”和“辅弼”,丰富了滨水的带形公共开敞空间,形成沿瓯江和楠溪江富有变化的连续的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图3)。

“斗城”的格局蕴含着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二元对比的片区特征,在延续传统风水格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现代城市需求等多元要素,将三江口片区塑造成一个现代型的“斗城“和“山水城市”,并实现新区中的人能够“亲水”(瓯江和楠溪江)、“见山”(大嶂山和双塔公园山体)、“望塔”(罗浮双塔和江心双塔)、“忆城”(文化公共轴带)和“观都”(瓯江南岸主城区都市界面)(图4)。

2.2用象形隐喻城市文化图形的方式来塑造特色城市空间意象

找到反映城市文化精华的空间结构形态要素,在规划中借助建筑和道路系统,水系和绿化空间的设计,象形隐喻城市文化图形,从而来突出地方的空间文化内涵,表现城市的文化精髓。

以《绍兴市迪荡新城规划》为例,绍兴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越文化中心。规划通过对绍兴地方深厚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首先从绍兴画家的《稽山鉴水图》(图5)

作品中得到启示,提炼出“远山、村庄、流水、拱桥、渔舟、古树”作为城市重要的意向特征:绍兴城市与山水的和谐,从而确立了“和谐”城市发展与山水和谐是本规划的主要立意。然后又从绍兴的书法艺术家的《王和女》作品中获得灵感(图6)

书法作品集中体现了越王与西施这两个在绍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图7),

越王勾践的隐忍、坚毅和谋略使他最终复国,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传奇人物,而西施的美丽、以身为国的高尚情操使她成为美的化身,受到后人的怀念。规划从这幅作品中找到两个反映绍兴文化精华的空间结构形态要素。规划经过一定的图形艺术处理,用网格形的道路系统和有秩序的建筑群体与自由流畅的水体和灵活、丰富的绿化空间互相穿插,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体现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温柔的对立和统一。网格形的道路体系隐喻书法家的笔下的“王”字,自由灵动的水体则隐喻“女”字(图8)

规划用象形隐喻城市文化图形的方式实现了传统城市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以现代城市空间承载了传统的绍兴文化(图9、图l0)。

2.3挖掘本土、本地文化特色,创造一个全新的具有原生文化生态传承的城市空间

挖掘本土、本地文化特色,依据规划片区的空间特色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城市空间格局。这种创新与原有城市空间格局并不是完全无关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即在创新中注重原生文化生态的传承与转化,形成全新的具有城市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

以《湖州市东部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湖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之称。新区规划并不是简单地在此处复制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而是首先仔细分析片区的地段环境特征,挖掘基地的独特性—塘浦抒田系统(图11)

第3篇

一、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内容与课程设置

温州市从校长高级研修的价值取向出发,培训课程的设计采用大课程的观念,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提升校长领导力,塑造温州教育家”的主题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架构为“模块化+菜单式”,顾名思义,校长高级研修班必须要“研”字当头,以研激训,借研深化;要高起点,大手笔,针对性要强,实效性要突出,可持续性明显;不仅要立足校长本身素质的提升,更要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温州本土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科的优势,设置5块“以学员需求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手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具有逻辑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并相应设计54项“菜单式”的活动单元。模块化的培训课程设置既可以满足校长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发挥培训机构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更能体现研修的主题目标。“菜单式”既可以突出校长在研修中的主体性、主动能动性和交互性,也能够凸显名优校长向教育家发展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具体模块与菜单如下。

1.教育理论学识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理论问题与进展,如教育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当代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等;二是现代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如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提高德育实效性问题,聚焦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知识管理等;三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与学术规范。

2.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管理前沿信息、国际比较视野、校长领导力理论的最新进展;二是校长如何管理和领导学校,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是校长沟通力的提升与学校管理诊断等内容。

3.名校管理实践与经验课程模块

邀请京沪两地全国知名的中小学校长与温州本土名校长走进课堂,在感悟他们的办学理念、管理实践和领导体会的同时,加强互动交流,以“问题会诊”式就校长在平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开展互动交流,真正起到解校长之所急,急校长之所需的作用。

4.考察实践与挂职锻炼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进京沪两地名校考察,深入课堂,听经验介绍,感受名校文化,并与之深度交流;二是学员进京沪两地名校挂职锻炼,为期半月,实践“导学、导思、导行三合一”的有效培训模式。

5.学术活动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学习期间的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活动、学术导师的科研指导工作;二是学习间隔期间与集训结束后的校长自培与校长主题论坛活动,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性;三是学术成果的呈现。

二、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培训方式

1.高级研修班形式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研修主题务必明确,研修内容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实际、实效;其次,在研修时突出“研”字,重在激活思想,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第三,严格把关专题内容的审核,与主题偏离的专题一律删除,要求专题报告立意要高、观念要有前瞻性,内容力求丰满实在;第四,经常组织“校长论坛”,围绕研修主题进行高层次研究、研讨和修习。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聘请京沪两地著名专家学者、知名校长担任主讲和各种形式的主持人,所有研修班的校长均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

2.双重导师制度

当前参训的温州校长大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与专家的引领,积极跟进尚不够。建立导师制度能有效的解决校长的迫切需求。我们采用“双向选择制度”,导师可以选择学员,学员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首先是建立学术导师制度:即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3~4名学员的学术把关工作。研修校长可适当加入学术导师的课题研究中,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的写作以及完成自己已有的课题研究。其次是建立校长导师制度:即由两合作单位联系京沪两地知名校长担任校长导师,让挂职锻炼的研习校长以名校长为师,进校全息参与挂职实践两周,进行情境参与式学习。并规定研习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积极交互经验、做好专题报告、开展校长小沙龙等形式,学习知名学校及其校长的管理经验。每位校长导师负责3~4名研修校长的实践学习。研习校长必须完成一份学校考察和挂职实践报告。冯大鸣《IT支持下的校长培训模式》中认为“校长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在做中领会,在做中接受”。这样的研修过程,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更培养了校长们的合作意识与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意识,也契合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目标。

3.研修档案袋制度

这是一种对研修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管理方式,并为学员个体研修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对研修校长而言,这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又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作为一种档案的形式,既翔实记录了校长研修期间的行思方式与感悟,又为培训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检阅研修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校长研修档案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资料:一是简历类:校长个人信息记录表;二是校长个人培训计划书:校长结合自身条件与已有经验,与学术导师共同研制,这将保证校长培训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成果呈现:包括校长在培训期间必须要完成的论文、案例、挂职考察报告、学术发言稿等;四是评估类:即挂职实践中的校长导师评价表、学术导师对学员表现及其档案袋的评价表、专家对沙龙发言的点评记录与评价表;五是研修成绩总表与结业证书。

4.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方式

在集中研修期间,每个研修班都确立相应主题,开展诸如校长座谈会、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形式的自主学术活动。2007年4月15日,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校长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沪温两地校长论坛”,参加人员有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与上海市名初中近50名校长、沪温两地各派四位校长上台演讲,现场气氛紧张而严肃,校长的演讲既精彩又具智慧,颇受点评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12月28日,在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组织以“校长领导力与现代学校建设”为主题的温州市第二期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校长沙龙,采取“头脑风暴式”来剖析、解决、探讨校长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与会校长各抒己见,气氛既热烈又有思想高度,成效显著。

5.促进校长研修和学术成果公开化

这既是校长总结办学经验,反思学习研修的成果呈现方式,也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校长研修展示自我风格成就教育家的平台。我们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术优势和影响,整合教育学术刊物资源,为校长高质量的学术和研修成果的发表提供平台。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班在结业时还完成了两部专著:一部是学员的论文集《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部是学员挂职学结《上海挂职学习行思录》,由我院编印。第二期的省市重点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与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期间,各学员热情高涨,每人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相信将会有几部高质量的校长专著问世。

第4篇

这个学期,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先后花费资金十几万元为学校新添置了一个拥有三十台微机的电子阅览室,为一个拥有四十三台微机的旧机房从10M带宽的集线器升级到100M带宽的交换机,从而实现了我校两百多台电脑全部接入校园网的愿望,撤除电子备课室,新置课件制作中心,为每个学科办公室配备一台微机,解决了教师做课件、查找获取信息不方便的难题,并为三个计算机教室配备了新椅子。使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老师得到了莫大的鼓舞。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信息技术组的老师也在这个学期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基础上,还为各级信息技术竞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现将这个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1、 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拥有一些转学生,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这些转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而其他的学生呢?已经会在网上邻居查找游戏,知道怎么将一个文件夹共享、隐藏、给共享加访问权限,有的时候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们组的老师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

2、 立足教学、搞好教研组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每个月都有教研组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落实,并有记载,每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内容针对强,且有带头中心发言,积极参加教研组的课堂教学专题性研究。每月组内至少开出两节研究课,每月至少听课四节以上。并做好听课笔记。

3、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组内三位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文化、业务学习,能攻记一本教学理论书,泛读两种以上杂志,撰写一定质量、教学论文,卡片摘记每月十张以上。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参加了xxxx年浙江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备课会,参加了温州市低年级信息技术备课会,组内三位老师参加了市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讨会。笔者制作的两个课件被市电教馆评为两个一等奖,在该次评比中一等奖仅十三名,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4、 竞赛辅导成果较好

本学期我组组织学生竞赛辅导八十余次,合计八百余人次,温州市信息学奥赛中,吴艳丽老师指导的朱蕾同学以温州市第十四名的成绩获得了瑞安市唯一的三等奖,为我校及我市争得了荣誉。我校的周允庆同学被市电教馆选拨为瑞安市三个之一的选手参加温州市青少年现场网页制作比赛,比赛未果,我校的胡玉树同学被市电教馆选拨为瑞安市五个之一的选手参加温州市现场手操报制作比赛,比赛未果。但本身能参加就是一种荣誉,说明了市教育局、电教馆对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充分肯定。

根据上述总结,我们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准军事化;企业管理;管理创新;调控中心

一、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的意义

全球500强企业中,近1/3的高级管理人员有着军人出身的背景。全球最成功的商学院——美国西点军校,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1000多位董事长、2000多位副董事长、5000多位总经理来自西点军校。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有军人背景的占30%以上。此外,企业员工和军人队伍比较,可以看出,前者松松垮垮,像一盘散沙,后者军令如山,众志成城;面对困难,前者敷衍了事,搪塞推诿,后者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什么神奇的原因为军队提供强大的能量?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正是军队所特有的军事化管理手段,军事化管理所强调的基本原则:军令如山、绝对服从、团队精神、永不放弃,不但能培养个人过硬的综合素质,而且能造就强大的团队战斗力。

军事化管理可以在军队中产生巨大能量,同样可以适用于企业管理。准军事化管理,是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和日常管理中,有机地引用军事管理所特有的组织形式、标准的行为准则、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厉的考核手段,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员工的自觉行为,以军人的严纪培养员工的文明习惯,以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员工的坚毅品格,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以军人的报国之心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旨在加强组织的纪律性和指挥的统一性,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的潮流、遵循现代管理理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在供电企业中,不缺乏翔实的战略决策,但缺少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有严密的规章制度,但员工缺少不折不扣的执行意识;员工数量庞大,但员工团队精神却比较薄弱,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准军事化管理方法,以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执行力,提升团队精神,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温州电力调控系统推进准军事化管理的措施

温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集电网调度和监控于一体,负责温州电网的组织、指挥、协调,异常监视和事故处理等工作,肩负着保障温州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为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政令畅通、反应迅速”的调控运行队伍,促进温州市电力调控系统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管理的全面提升,温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本着“先立后破、敢为人先”的自强不息精神,按照省公司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率先在温州调控系统全面推行准军事化管理。

1.开展全员军训活动

我们知道,军队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便是平时的军事化训练,正是日常军事化训练保证了军队的步调一致、令行禁止、能征善战。我们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的第一步便是效仿军队在调控系统对全体员工进行军事化训练,因为只有先做到形似才能实现神似。

军训之初,训练队伍稀稀拉拉不整齐,就像一盘散沙,而经过队列训练、站军姿、齐步走等项目的操练后,队伍变得整齐划一,每位员工的动作都标准规范。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每位员工都明白了听从指挥,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只有认真执行教官的指令,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并充分信任团队,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否则,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会付诸东流。因此,军训使每位员工认识到在调控系统推行准军事化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员工的执行力、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确保在工作中使上级的指令准确、无误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得到贯彻和执行。军训结束后,我们仍然要求员工按照军训的标准规范工作行为,以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2.按照“六化”要求推进准军事化管理的实施

温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三抓一促”,即抓规范、抓作风、抓形象,促进温州地区调控系统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指导思想,按照“六化”标准,即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行为规范化、作业流程程序化、物品摆放定制化、现场环境整洁化、考核监督制度化作为实施手段,积极推进准军事化管理的实施。

规章制度标准化:温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温州电网调控准军事化管理准则(试行)》,并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使每个规章制度都标准规范;人员行为规范化:制定温州电力调控中心员工的规范行为准则,规范员工的着装、举止、言行,要求工作中声音洪亮、精神饱满,交接班队列整齐划一;作业流程程序化:制定调控中心的各项工作,如:交接班流程、接转发令流程、操作流程、异常及事故处理流程的标准程序,做到“工作细化,内容规范,任务拆分,讲解详细”并要求员工严格遵照实行;物品摆放定制化:每个办公室、休息室等都要按实际情况画出定置管理图,并上墙悬挂,上墙的内容及时更新,对所有物品的摆放定制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使资料查找快速便捷;现场环境整洁化:办公室桌面整洁,不得堆放私人用品,更衣室的衣物必须整齐悬挂,洗漱间洗漱用品也要按要求统一规范摆放;考核监督制度化:严格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并在各值之间实行竞赛评分制,值与值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3.准军事化管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有人说,一年发展靠领导,三年发展靠制度,十年发展靠文化。军事化管理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军队有其特殊的文化氛围,而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也必须要靠管理中蕴涵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强大的内在推动力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调控中心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时,特别注重将准军事化管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统一部署、同步开展、互相促进”。

我们将准军事化的内容、标准和要求拍摄成宣传视频以供员工学习培训;利用内部网络、刊物向员工宣传贯彻准军事化理念、内容和方法;利用班组文化墙展现员工的优秀风采,实现“领导干部101%,党员做榜样,员工精气神”;通过划定交接班区域,列队交接班,执行“立正”、“稍息”、“报数”的军事化流程,形成调控中心的交接班文化;通过制定准军事化的接发令流程、汇报流程等工作流程,以及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着装标准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调控中心特色的准军事化管理文化。此外,我们还注重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以促成“以人为本,从严管理”的管理文化。

三、准军事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经过温州电力调控中心的积极努力,目前准军事化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办公环境整洁标准

准军事化管理成效的一个明显表现便是办公环境的改进。办公区域与休息区域分开,避免相互干扰;调控大厅四周摆放绿色盆景,使员工时刻能吸收清新空气;办公桌上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没有任何不相关物品;生活区域包括被褥、洗漱用品等都按要求统一摆放,一眼望去整齐整洁。整个调控大厅的环境干净而又舒适,使员工能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中。

2.提升员工精气神

准军事化管理成效的另一个显著表现便是提升员工的精气神。员工仪表严整、服装统一、工作标准规范、步伐整齐、声音铿锵洪亮,“精气神”十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每天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发挥最大能动力,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3.强化执行力

通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员工的执行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不找任何借口只找理由执行,将执行力深入到细节,固化到习惯,彻底地践行“实践主义”。每位员工都认识到执行力对企业、对调控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性,自觉形成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上下级的政令畅通,指令、政策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4.提升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通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使每位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保障安全生产

准军事化管理,对于普通的管理方式来说,看起来“严”得没有一丝人情味,而正是这种“严”才处处体现了对职工的呵护和关爱,因为只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才能有效的保障安全生产。自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以来,调控运行的无差错率持续降低接近至零,电压合格率、功率因数合格率等考核指标持续升高,进一步验证了准军事化管理对安全生产的巨大作用。

第6篇

2009年的上半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上半年的教学中,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取得了长远的进步,这是一直以来不断的努力的结果,现在也该到出成绩的时候了。我们应该坚持下去,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这才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在不断地成长中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这才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在2009年的秋季教学中,我们会坚持的之前不断的努力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农村小学四项规范达标”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学科联片教研,促进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校本教研文章,重在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教研组,周二下午(语文)、周四下午(数学)、周三下午(英语)、周三上午(英语)为半日教研活动时间。根据各教研组、教师取得成绩参加片、区先进教研组和教研组长以及课改先进教师的评选。

2、组织利用教学开放周或开放日,上好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促进教研活动百科齐放、百师争鸣,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的舞台。

3、继续开展作文和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应用题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指导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教研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 (二)、做好“各项评比”文章,重在提高师生素养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瑞安市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提倡诚信教研,严防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不断增强实效意识和精品意识。

2、认真做好市二、四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小学毕业班学生科学实验技能操作设计比赛,促进学生书写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举办校级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中高年级作文竞赛比赛;

(2)、四年级学生英文书写比赛;

(3)、温州市小学二、四年级书写竞赛;

(4)、一、二年级口算竞赛;

(5)、小学六年级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设计比赛;

(三)、做好新课程实施文章,重在“三课”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第十二次新课程学科语文、数学备课会,不断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加强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活跃课外生活,加强教材研读和学生研究,强化课型创新,力求体现“扎实、有效、简洁、灵动”的特色。

3、针对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积极抓好必修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工作。结合实际用好省编通用地方课程和《话说温州》地方专题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5、加强、深化联片校本教研工作。以改变联片教研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为突破口,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做好“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文章,重在教学常规管理

1、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评测、参加规范活动等方面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叙事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表套用《温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规范达标”评估表》,并予以具体化、数字化。

3、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规范,开足开齐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2009年上学期要通过市级达标验收。

4、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的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要编拟试卷一份,会做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5、加强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培养培训,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6、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工程”,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7、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博客”建设,创建个人工作室。

(五)、做好师资提升文章,重在“素质年”培训

1、读书活动。全校教师进行阅读教育名著活动,每位教师每年阅读不低于3本名著,每本理论书籍名著要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

2、博客开设。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页,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教育博客,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6篇。

第7篇

[关键词] 创业教育;大学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78?03

一、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竞争力现状的调查

1. 样本选取

为了解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竞争力的现状,从样本的有效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随机性等角度出发,对浙江地区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等若干高校的相关老师、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调查。一方面,老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对创业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及大学生创业在接受和实践创业教育上存在着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作者结合当地特色、各高校文化和各年级实际情况,通过撒网的方式进行非等比例分阶段随机抽样。

2. 实测过程

调查方式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问卷的填写一部分通过调查员发给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一部分通过网络传阅即借助QQ、E-mail等网络平台来完成。前者的受众方主要分布在温州茶山高教园区,后者的面向方主要为杭州、宁波等非温州地区的高校。2012年8月下旬开始问卷的下发及访谈,截止至9月末,共下发300份问卷,收回294份,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作用、大学文化的本质和作用、提高大学文化竞争力的途径等。

3. 数据处理

本研究全部的问卷资料、访谈资料及其它文献资料全部由作者核实、录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逻辑查错处理,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分析,在确保真实性、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以定量研究为主。

二、创业教育和大学文化存在的问题

1. 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7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极度不完善,创业教育极不成熟。对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学生自身素质问题分别占29.3%,46.9%和20.8%。事实上,不论是社会的支持程度,包括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在资金、技术、人脉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还是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师资力量的专业程度等确实不够到位。

一个完整的创业活动应该包括创新想法、开创事业和价值创造,即前奏、进行、尾音三部曲。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和阻碍着学生的创新创造本能,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造,但是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得一部分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意识与习惯,被动取代了主动,模仿代替了创新。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例如创新创意程度、吃苦耐劳程度等。同时,由于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大学生创业面临四座大山:资金短缺、技术短缺、创意短缺、人脉短缺。于此,价值创造无从谈起。

另外,现有创业教育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创业实战少之又少。温州大学是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是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可以说,在创业教育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虽然他的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课程设置分为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三大课程模块,但是创业实践的执行率极低。据创业学院2010级A同学透露,他们只有暑假去企业实习过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实习远不等于创业。浙江工商大学的创业孵化班的B同学说,学生能真正走出校园进行创业的机会亦是微乎其微。

对比国内外的创业教育,不难发现成熟的创业教育应当配有耳熟能详的创业模式。美国有聚焦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日本有创业家专门教育型、经营技能综合演戏型、创业技能副专业型和企业家精神涵养型。但是,中国没有完善的本土创业模式。据资料显示,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启动较晚,属于一种由政府要求、毕业生就业压力沉重的强制,不是大学价值观转型的自主行为,从而呈现为功利性。

2. 创业项目深度不够,局限于校短期创业

调查结果显示:创业项目服务类占69%,网络类占21.8%,技术类占8.2%,即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餐饮、服装、鞋帽、二手书等服务类项目,其中占21.8%的网络类项目中包括网店类似的不具创新性和技术性的项目,相反,最具创新性、技术性和战斗力的技术类项目只占8.2%。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项目深度不够。80%的大学生创业者都将目标集中在“赚多少”“哪个项目的成本最低”“哪个项目的成本回收时间最短”等类似的肤浅问题上。他们没有把目光放长远,没有将项目与社会长期创业项目对接,只是局限于校园短期创业,满足于在校期间的创业。温州大学的商臣传媒(原名“蓝蜗牛工作室”)开创者安乐和安顺两兄弟,只是在校期间对工作室进行经营管理,毕业之后就另谋生路。至今为止,商臣传媒的每一届掌管者都是做出这种选择,即“在校—经营管理,离校—另谋生路”。

3. 大学文化呈现趋同化与边缘化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故各高校应当重视个性教育,这是应当也是必然趋势。大学的地理位置不同、人文环境不同、学科特色不同、教授师资不同、大学管理不同等必然要求多样性、差异性的大学文化形态[1]。然而,当前我国大学办学思想的随意化、组织机构的科层化、办学目标的趋同化,造成了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2]。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普遍注重形式性的师资力量、校园美化、特色活动建设,忽略了大学文化内涵性、本质性的建设,走向愈来愈肤浅。文化的缺失与肤浅即趋同化、边缘化。

当下是文化营销的时代,特色深远的大学文化建设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现实意义和战略高度。然而,当问及“请您简略概括一下浙江高校的大学文化特点,比如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这一问题时,将近百分之百的被调查者仅仅知道自己所在学校的大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比如温州大学的创业文化,有的甚至连自己学校最显著的大学文化特征都无从知晓。很多被调查者反应,大学文化建设停留于口号阶段,很多高校提出的大学文化建设都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本土特色与深刻内涵。若干高校把精力放在“扩大”上,狠抓物质建设、师资力量等,使得大学文化应有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逐年减弱。其次,大学文化的趋同化和边缘化,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和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教育面临严重警告。

4. 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逐渐流失

大学文化包括四大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创新创造是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大学文化的延展之基。大学的创新性是由大学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学作为保存、传承、弘扬和创造先进文化的关键阵地,有责任进一步发挥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提升功能,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传承创新文化的神圣使命[3]。

但是,对于当今高校文化建设的侧重点,调研结果给予我们的数据是:校园美化占31%,特色活动站23.8%,师资力量占19.4%,专业学术占15%,创新创造占9.9%。显然,当今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其次,大学生创业的众多创业项目也反映了大学生创业者在自主创新、价值创造、吃苦耐劳素质上的严重欠缺。从论文造假到网店、餐饮店的加盟,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不论是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还是在创业领域的涉猎,都无法摆脱抄袭与模仿的影子,自主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个人素质又何去何从?

三、几点建议

1.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一,形成五方联动。知识与网络经济下的创业时代需要创业教育。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份完备美好的创业计划书,一个理念相融的优秀团队,一些必备的创业知识与技能,若干接近有去无回的风险资本等。同样地,创业教育也是一项极具前瞻性、挑战性的大工程。它不可能仅仅由学校这一个角色孤军奋战,而应是一个“家族事业”,应该有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等成员,并以这五者为主要、重点成员,五方联动、凝聚力量、缺一不可,形成“高校主导”“政府扶持”“企业参与”“行业支持”“社会关注”的创业教育体系,不仅使得创业教育得到了全社会人的关注,也能有效地解决资金瓶颈,从而全方面多角度地倡导、参与、完善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体系。

第二,完善课程设置。创业教育的载体是创业课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理念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等浙江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及实践情况来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创业课程集中在理论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的创业实践占所有课程的20%都不到。并且,有些课程直接从国外移植过来,没有结合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同时,创业教育应当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普及,高校阶段则是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例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服务指导站等。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夯实的基础必须通过良好的平台才能展现出来。

第三,提高师资素质。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没有创业经历的学者,甚至没有在企业工作过,他们的经验与能力局限于理论部分。师资中真正具有丰富的创业实战经验的老师都是凤毛麟角,其课程内容和教授方式也就难以“脱离理论,面向实战”。因此,创业教育亟待有丰富创业阅历的企业家的加入,急需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2. 将创业教育上升到文化高度

国际创意产业泰斗、“红岁之父”姚研成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一个文化家等于一万个企业家。大连大学在短短的20年里,从被撤销建制警告到如今辽宁省名列前茅的高等院校,其质上的飞跃源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显而易见,大学文化则是一所大学的灵气所在,具有引导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辐射功能等。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处事风格、交谈能力。可以说,当今中国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问题。当今高校的竞争其实就是大学文化的竞争,大学文化的传承程深度、创新程度决定了大学的厚度与高度。创业教育、创业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条循序渐进的文化链,三者的核心都是创意、创新、创造。在某种角度上,创业活动的背后是创业文化的作用、支撑和体现。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硅谷就是最有利的说明。

因此,把创业教育、创业文化转换为外显文化徽证,把创业教育提升到文化高度是时代主流的要求,是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大学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息息相关,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创业精神,这种既内敛又外放的精神凝练于创业文化,作用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应当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创业文化是它的一条主要干流即细分文化,必不可缺。由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内涵与外显着她所在高校的大学文化,这对于大学文化的宣传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性价比最高、效果最好的宣传,对于提高大学文化的竞争力无疑是最有说服力,最具霸性的一种成品展现。所以,想要将创业教育做到极致,必须采用一颗文化之心。

3. 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文化建设和创业教育的契合点有着高度的相融性,即创新创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正在走下坡路。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今大学生都是全家的宝贝,经历的磨难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中国教育在学生个性素质培养上的短板。

注重个性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文化的竞争力。第一,要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必须传承本土的优秀文化,借鉴外来的经典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加强国际交流;第二,明确办学理念,坚持系统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创新创造的大学文化并非一蹴而就、你我共通。系统性是指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整体规划,不能盲目跟随,从最初地设想到最后的落实,必须有理可依,有据可凭,有序可循。个性化则指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本土特色,区别于一般化和大众化,结合当地特色、办学以来的传统特色和成就和世界、国家、学校、师生对未来的展望,制定并实施一种独特唯一的大学文化身份证。第三,让创新创造之风遍布大学每个角落。可以设立相关的形象标识物,倡导并提供广阔的创新创造创业平台,例如科技园区、创业大赛等,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 就业导向 英语课堂教学 职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性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满足各职业对英语的要求。结合课标的要求,2008年,温州市教研室提出了《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英语课堂改革及课时调整的参考方案》,要求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实用生活英语》的教学,有效的整合了《基础英语》与《实用生活英语》教材内容,使之相辅相成。2009年9月,温州市教研室出台了另一套教材,即《温州市地方实验教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要求中职学校选择班级进行实验教学。这两套改革的英语教材很好的体现了英语教学职业性强、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针对就业导向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加强学生对英语教学职业性的认识

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明白:拥有一定职业英语技能的中职学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我们中职英语教师在就业形势、需求信息、择业技巧、升学咨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职业指导,把英语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突出英语教学职业性,使学生们意识到“学好英语,就等同于拥有了敲开理想工作大门的金钥匙”,促使他们有想学好英语的欲望,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迈好他们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二、突出中职英语课程内容的职业

温州市现有的三套中职英语教材,是按照结构一功能相结合或话题一功能一结构一任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写的,它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社会、贴近行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

我校中职生升入高三年级后,通常是外出实习,而我们英语教师却很少参与中职学生的实习工作,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工作实境及工作过程中英语的使用范围和内容不甚了解。事实上,学生在实习时所遇到的工作环境和所承担的工作内容是非常有利的素材,可促使我们英语教师根据就业需要和市场需求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适当选择、补充英语教材,达到深化学习内容的目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

2.英语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生存需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用来交流的工具。时代快速发展,英语无处不在,大到与人交流时的一句话,小到衣领后面的一个商标,谁也不能忽视英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能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更是自我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作为中职英语教师,我们应加强学生对这种观点的认识,让学生把英语的学习当成一种技能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英语环境中更好的生活。

三、加深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树立“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的服务意识

中职学校设置课程,通常以一个专业为范畴,各个学科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转变学科本位思想,具有“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服务意识,并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明确专业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加强英语教学与学科之间的渗透,力求英语教学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要求及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学科间的渗透并不是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拼装,而是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尽量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充实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并努力寻找英语与其他学科之问的契合点,对知识进行重组,然后,在英语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培养某一英语能力或解决某一英语问题。

四、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终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懂得在生活中、就业中如何运用。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又生活转化为知识,再用知识去认识生活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常见的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即把课程的教学过程放进一个模拟的场景中进行训练,如学校接待室接待的工作,总务处外出采购的工作等,将课堂教学任务与实训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和实景操作能力。当然,条件是有限的,但我们英语教师仍要尽可能的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训练中去,使学生所学知识能伴随学生走出教师,融于实践训练中,这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成功之举。

五、有效结合课堂教学评价和实习单位评价。促进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9篇

转变观念,重视科研

高职教育虽然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与普通高校分属不同教育类别。高职教育比别的类型的教育更应注重产学合作。鉴于此,地方高职院校应主动与当地行业、企业合作,把高职教育办成企业眼中、心中的教育;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把产学研合作当成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我院为例,从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创办以来,我院的科研活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找课题研究逐渐转向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立项课题,从教师自筹资金到与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开发研究,走出了一条高职搞科研的新路子。如今我们已与温州当地的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开设“奥康班”“旧城班”“正泰班”等,拓展了办学道路,毕业生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

不可否认,一些教师仍沿袭以往在中职的教学经验,想当然认为授课课时多,课时费就可多拿,而搞科研是业余的爱好。在学校没有出台一些好的鼓励科研政策之前,好多人是在静观等候、按兵不动。现实的问题也确实出现在高职教学课堂上。由于最近几年,高校扩招以及沿海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不断地增大,使得这些地区的高职教师授课任务相当繁重,有时根本无法顾及科研。即使有,也是停留在独自“单干”层面上,集体合作搞科研少之又少。我院在办学初期也遇到类似问题。经过五年的发展和提升,我们现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从办学初期的教师搞科研是自己的事到如今科研是教学中教师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的转变,可以看出学院对教师的科研有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在2005年9月我院举办的迎校庆活动的同时,适时地推出全院教师科研成果展;在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成果评比活动中,我院在这次论文统计排序中并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十四名。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对科研的重视和有力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至此,我院已把科研工作从过去的鼓励性、建议性的要求提升为量化的教学指标,并针对一些优秀的科研课题和教学论文给予物质奖励。

营造强烈的高职科研意识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专职科研人员极为匮乏。部分院校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而由教务处附属或连带管理,即使某些院校虽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但却无法得到有关学院领导应有的重视,最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部门作用而成为校内虚设机构。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一部分院级领导和教师在对待高职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有关。他们往往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即可,没必要搞科研”,这一看法较为普遍。而对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他们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企业和行业的事。

事实上,科研工作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外高职合作交流的需要。与一般全国重点和普通高校处处弥漫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气息相比,高职院校则不然,由于这些学校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少,学术氛围差,真正有兴趣、有能力搞科研的领导、教师不多。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科研压力,也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因此就不能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为评职称而搞科研,一旦职称问题解决,科研工作也就宣告完毕。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不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经验,但一旦接触到具体的科研项目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和写出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和报告,也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刊物发表自己的文章。科研经费紧张也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又一突出瓶颈。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家底薄,科研经费渠道也不畅通,大量资金又都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很少能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科研工作。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来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因此,很有必要在高职院校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

鉴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高职科研应以突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面向社会实践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注重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技术、工艺问题上找课题,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我院院长周锦成同志领衔主持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自动融合生成课件及检索技术研究》荣获温州市2005年第一期科技计划项目20万元资助,这在我院科研史上开创了先河。其余一些专业老师也分别成功地申请到了省厅级、市局级和院级等不同种类的科研项目十余项。

建立和健全高职科研体制

高职院校有关科研机构应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一线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既要发挥校内外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笔者本人科研经历为例,五年来,笔者笔耕不辍,已经在全国各类期刊和杂志上近50来篇。尤其于去年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四届英语国际教学研讨会后,有幸受邀赴美参加了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第14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并成功主持了一场“外语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专题研讨会,这不仅丰富了笔者教育科研的国际视野,同时对于提升我院在国内外院校的知名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制定科研管理文件

为使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点,制定《科研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方法》《科研经费使用办法》等校内有关教学文件。而且要做到落实,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使那些真正认真搞科研的教师获益。如我院出台的《温职院教科研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对于本院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按照《国内学术期刊定级标准》给予奖励。学院自出台这一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政策后,教师们踊跃撰写论文并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积极性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99年创办学院时的寥寥数篇教学论文到现在能够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在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从建院时的1位副教授(不含原中职的高讲)到现在全院已有97位高校系列的高级职称(截至2005年10月)。他们分布在全院各系部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成长为各学科的院级学术带头人。

提供物质保障,加强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

第10篇

程思选择到南安普敦大学留学,源于电影《泰坦尼克号》。

那时程思读高二,在尖子班。学校是封闭式的,进出必须有老师的批条,上边不仅有班主任的签名,还有学校的公章。那一年,第一波海啸是金融危机,第二波是《泰坦尼克号》,但程思所在的学校,却像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为了看电影,程思先是装病,但被老师识破了。周末,他干脆约了个死党跳墙,冒死去看《泰坦尼克号》。

躁动又压抑的青春,在美国大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宣泄,程思跟他的死党都看哭了。爱与死亡苦苦纠缠,却那样凄美又壮美,叫人生出一种甜蜜的痛楚与忧伤。从此,程思开始搜集与《泰坦尼克号》有关的一切,于是他知道了南安普敦——泰坦尼克号起航的地方。

大学四年,程思表现平平,不过他读了大量的书,还有过一场失败的恋爱。他感觉,自己的“初恋”是《泰坦尼克号》,而缠绵悱恻又荡气回肠的爱情,似乎只会生长在英国南部那个叫做南安普敦的地方。

对于留学,父亲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他有三个厂子,儿子的当务之急是抓紧进入角色并准备接班。温州是个只认钱的地方,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一次酒后,父亲给程思训话说:我中学都没读完,我的事业怎么样?我手下的大头兵,本科生一抓一大把!什么留学?你就是想出去游山玩水给我烧钱呗!

程思恼了:你不让去我偏要去!内心里,程思瞧不起父亲,在他最早的记忆中,父亲除了点头哈腰给人家送礼,就是把自己当一头老牛使,后来有钱了便开始吃喝玩乐——这样的成功,含金量未免太低。

程思到乡下找爷爷,爷爷一个电话,留学的事就敲定了。爷爷是文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孙子多读书。

程思的“雅思”成绩很理想,因为为了留学,大学期间他除了看闲书就是弄外语。另外,他对留学英国的所有问题,都做了全面研究,甚至包括南安普敦的气候与物价。

办完签证后,程思去看爷爷,顺便请教种菜问题。爷爷给生产队种了大半辈子菜,自然是倾囊相授,不过,他认为孙子是闹着玩的,最后说:你别贪多,先弄最好种的试试。程思走的时候,爷爷给他包了些菜种,一种是白菜,一种是萝卜。根据程思的研究,南安普敦的纬度,与哈尔滨差不多,但因为紧靠大海,是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所以北方的蔬菜应该都能适应。

程思还专门跑了趟义乌,采购了一包精致的小饰品。江浙一带在海外经商的人很多,程思已经做了周密的调研。临上飞机的时候,程思对父亲说:老爸,你放心,我不会花你很多钱的。父亲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伤感,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小子,你放开花,十个留学生我也供得起!

从飞机腾空的那一刻起,程思心中一直回响着《我心永恒》的旋律。

到达南安普敦后,程思没急着租房,而是先借住在浙江老乡那里,每天骑着老乡的单车四处乱蹿,大有把南安普敦兜底翻过来的架势。

这个人口只有20万的城市,学生就有一两万,所以学校附近的学生公寓租金最贵。程思转了两天,最后选中了一处房子,房租便宜且不说,关键它有一个长满杂草的大院子可以种菜——这正是程思理想中的伊甸园。从一个要回国的师哥手里,程思花300元买下了一辆单车加一些厨房用具,一个家就全了。

第一年读研功课很紧,打工是不可能的,不过在周末的时候,程思会带上一本书,到市场上摆摊,出售那些他带来的宝贝。在这里,中国货极少见,一条一二十元的项链,好的时候能卖到10英镑,这已经是暴利了。程思带的货不多,所以他的方针是待价而沽,顺便还可以在讨价还价中练练口语。

他种下的白菜与萝卜,也先后破土而出,那怯生生的嫩芽,宛如新生儿白胖的小手,程思蹲在地上瞅啊瞅,心中满是母亲一样的惊喜。每天,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巡视自己的菜地,很多同胞前来参观并惊叹:程思同学,你简直成精啦!

不知何故,白菜一直病怏怏的,但萝卜却长势喜人,还在夏末的时候,就有同学来拔萝卜吃。能在异国他乡吃上正宗的中国萝卜,能做菜也能当水果吃,且未施一点农药化肥,是一种怎样的成就和享受!

第二年,程思开始试种青椒、油菜和西红柿。这时,他已经硕士毕业,正准备考博。这是个空档期,时间比较从容,他打着两份工,也还不时出去摆摊,因为圣诞节回国度假返英时,他带了大量适销对路的货。

这一年,油菜长得最好,青椒次之,西红柿完全失败。到了第三年春天,程思开始种韭菜。爷爷说,韭菜好种,又随割随长,最适合你。这时程思已经读博,时间基本上可以自己安排,除了应付学业,他把闲暇时间一分为三:一是打工,二是摆摊,三是侍弄菜园。当然,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放松一把,比如听着音乐练练书法,或者约几个死党到香港人开的中式餐馆腐败一回。

一次,几个死党酒后一定要来参观菜园,看到绿油油的韭菜后不禁啧啧称奇。程思借着酒兴挥毫泼墨: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其中一个叫田青的女孩,跟程思是初识,指着对子好奇地问:你的原创?程思说:不敢不敢,这是从人家曹雪芹那里抄来的。

田青很有些自惭形秽,回去便开始重读《红楼梦》,并不时来跟程思切磋。其实,令她好奇的不是韭菜,也不是《红楼梦》,而是程思这个人。

田青在京城长大,学习一直很优异,为了供她留学,属于工薪阶层的父母已经开始借债,但她用了两年还没拿下硕士。在田青印象中,温州人只会赚钱,没想到眼前这个温州小伙不仅生存能力超强,还如此优雅!尤其是了解了程思的家庭背景后,她第一次感到,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了。

天生丽质的田青,一下爱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的温州小伙。她跟着他种菜,跟着他摆摊,并平生第一回为一个男人下厨。

闺密问田青:他比你都矮,你有安全感吗?田青说:有,我感觉他像一座山。哥儿们问程思:她比你都高,你不自卑吗?程思说:不,正相反,我感觉特自信特自豪!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重点:

(一)以课题为抓手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启动教育局《打造特色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建设做好参谋。

2、继续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的研究,推进有效校本研训。

3、深化“提高学校教育科研实效”、“ 中小学校园心理剧教学”和“小班化教育”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1、健全学校教科研网络,继续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调研和指导。

2、规范和健全课题研究的开题指导、过程研究和结题报告撰写指导工作,对立项课题负责人进行教科研知识培训。

3、做好优秀课题成果和优秀论文的宣传推广工作,编印《2012年瑞安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论文集》。

4、做好一年一度的全市教师教学案例评比工作。

(三)发挥《瑞安教育》的宣传作用。

继续办好《瑞安教育》,积极为各级领导和教师提供教科研信息服务,刊登有关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教科研知识,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推广先进的教科研经验,为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鼓而呼。

(四)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召开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会议,做好优秀校园心理剧剧本的评比,开好瑞安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会,积极参加浙江省和温州市组织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温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评估等工作。

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2012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2、公布2011年瑞安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科研论文评比结果。

4、刊出《瑞安教育》。

5、浙江省A、B、C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书发放。

6、瑞安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现场观摩会。

2、启动教育局课题《打造特色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研究工作。

3、组织参加温州市心理辅导活动优质课评比暨现场观摩会。

4、2012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A、B、C级资格申请材料上报(10月30日前)。

5、组织申报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等级站评估工作。

2、学校教科研工作和重点课题调研指导。

3、瑞安市“特色学校建设”调研。

4、组织参加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优”评比。

2、学校教科研工作和重点课题调研指导。

4、刊出《瑞安教育》。

5、瑞安市“特色学校建设”课题座谈会。

6、组织参加温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市级评估。 1月 1、召开瑞安市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1、以本为本,严格教学常规管理。

“以本为本”,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去年以来,学校以更加具体的备教辅考析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行为,落实了目标责任,向常规管理要质量更加深入人心。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代主课,带头参加教科研, 每人学期听课都在20节以上。副校长杜晓波、雷传明分别担任数学、英语课教学,亲自参加、具体指导数学、英语组的教科研活动,并在“三式互动”教科研活动中带头讲公开课。

2、以纲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纲要和方案,严格按照省、市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必修课100%开设,思品课、科学课、选修课、校本课、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一落实,同时严格遵照教育局规定征订教材与资料,学生在校时间符合上级要求,学生没有超重的课业负担。

2009年,我校按照新课程评价方案改革教学评价,做好各科计划总结;学校按要求管理学籍和学生异动资料;学校以优化课堂为重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良课率在80%以上,每位教师都已比较熟练地制作课件和使用多媒体;学生实验演示率达100%。

抓好体卫美劳,促进全面发展。2009年,学校调整了体卫领导小组,体卫工作有措施、有计划、有总结,按国家规定开足课程,按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规范了两操和大课间,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举办了秋季学生体育运动会和教工运动会,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动,开放了心理咨询室,5月下旬间,我校被评为“樟木头镇心理咨询室检查评比先进学校”。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要求新教师进行了体检,一年内学生做了两次体检,体卫工作效果较好,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93%、93%、23%以上。我校的周边环境管理得到落实,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卫生工作负责人积极争取和配合卫生部门科学预防各种传染病,防污染、防甲流、防近视措施得力,专题会议、专项教育、专刊宣传及班主任跟踪,收到了实效。

我校注重美育,按音乐、美术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将美育融入教育全过程,不断通过美化学校、优化校园文化等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巨型标语、名人头像、名言警句、文化专栏等都对学生起到了无痕教育效果;全年举办过两次美术展览,艺术作品在有关评奖中取得了好成绩,有27位学生的美术作品获镇以上奖,其中丁莎、赖伴英、张曼红、洪文洁、胡欢、吴文馨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技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因地制宜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学校举行了手工制作比赛,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去太粮米业参观实操,到银马市场搞义务劳动,给班级绿化地段养花护草。

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办读书节、朗诵会、演讲赛、拔河赛、跳绳赛,有英语角、广播站、篮球队、合唱队、音乐、书法、绘画、奥数、健美操、军体拳等兴趣活动小组37个。

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推广普通话,每天每班在文字课前都得开展课前演讲,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所有师生均要讲普通话。

我校不按分数编班,注重后进生帮教,后进生转化有计划、有辅导、有跟踪,,转化率在95%以上,学生成绩检测合格率大于95%,学生辍学率为0,信息技术、英语考核合格率均超出90%,中考合格率超出50%。

3、以人为本,潜心开展教学科研。

课堂中成长,课题中成熟。从往日的校本教研“堂堂清”到如今的科研课题“三式互动”,四年时间,凡在我校工作过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无不感到受益无穷,先后涌现了张国玲、杜晓波、周文武、张金霞、谭平姣、吴辉、陈志辉、甘海燕、王丽丽、叶新喜、王俊燕、王伟、明章文、左迁、陈状元、吕雄、杨丽、陈带兰、刘延力、钟彩云、葛凤、蔡雪珍、李苏钰、杨蓉、张彦等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就是因为在我校课堂研究中得到实惠、获得资本而跳入高收费学校去拿高工资的已经有十几位老师了。

第12篇

为什么要组织读书会?

麦小麦:几年前我们有一帮文化界、媒体朋友经常一起吃喝玩乐,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觉得大家应该有偏精神一点的聚会方式。于是读书会成立了。

我们的活动两周一次,每期会有一个主题,后来又引入了嘉宾制,请嘉宾来谈某本书或某个话题。活动基本不产生任何费用,因为有很多商业机构会过来邀约。

阅读态度

麦小麦:如果让我选一本书带上荒岛,那肯定是 《红楼梦》。它的内容太庞杂了,以至你可以无穷无尽地读下去。这也造成我对新见面的人有一个判断,喜欢《红楼梦》的就是我这一国的,不喜欢的就是另一国的(笑)。

架构

创始人―麦小麦、姚远东方、黄佟佟、曾敏儿

会员―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更多是来自出版社、文化公司和媒体行业。后来30~40岁的女性商业精英不断加入,人数上有渐渐超过文化人的势头。

参与方式:朋友带朋友的方式。

阅读邻居读书会

为什么要组织读书会?

绿茶:北京是一个阅读氛围很浓的城市,我一直从事阅读推广,刚好我居住的小区有一个书店,有一些我熟悉的爱阅读的朋友,于是我们就一拍即合了。我们的读书会很纯粹,抽离一个下午,在一起读书、聊书、谈书。目前没有其他的附加内容。我们提供给会员的就是一次美好的阅读时光,一场有意义的下午时光。

阅读态度

绿茶:对于畅销书,我的态度是:不阅读,不推荐,不批评。很多时候,我们主题先行,然后找相关的读物。我不爱在枕边放书,通常被我放枕边的书,放很久都不看。我喜欢把书放在厕所里,一翻再翻的都是如厕书。

架构

创始人―绿茶、杨早、邱小石

理事长―3少奶奶、出版人周筠、沉醉寒冬会员―主要是出版、媒体人和学生。

参与方式:通过微博报名。

星期天读书会

为什么要组织读书会?

何家炜:缘起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身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觉得需要做点什么,来带动读书的风气,让读书成为都市青年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读书会固定在每个星期天下午2点到4点进行活动,除了读书,我们还有星期天观影会、诗歌沙龙和人文沙龙。每期的地点都不同,旨在带领大家领略上海各处有书香有风景的阅读场所。

阅读态度

何家炜:我把读书分作有用与无用两种,我们读书会提倡阅读“无用”这一种。读书如果具有功用性,那会变得无趣乏味,而且只有“无用”的读书,也就是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自己对知识和思想的好奇,对文字美感的享受,才是真正的阅读行为。

架构

创始人―何家炜 安小羽

会员―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0多岁到4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和退休教师来参加。

参与方式:通过豆瓣和微博报名。

《欲望都市―上海70后女性研究》

裴谕新 著

一本同时适合研究者和普通读者阅读的学术著作,是前段时间因为搜集话题而在网上爆红的社会学博士裴谕新的博士论文。

《中国故事》

蒋一谈 著

短篇小说对蒋一谈老师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把它作为事业,作为自己与世界连接的通道,正如作家李洱所说:“他的短篇小说,就生活容量和艺术难度而言,堪比长篇小说。”

《越弱越暗越美丽》

李淼 著

李淼是一位热爱文学与艺术的理论物理学家,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有一种身处俗世、心怀宇宙的情怀,这对我这种热爱科幻的文科生具有致命吸引力。

荐书

《老人与书》

李辉 著

李辉兄说,编选这本《老人与书》,是一次温暖的记忆打捞,作为读者,阅读这样的温暖记忆,感受这样的隐痛,内心也为之动容。老人们纷纷故去,而这些书成为永恒。

《寻找・苏慧廉》

沈迦 著

温州学人沈迦通过各种史料,沿着苏慧廉的足迹,详实地再现一位传教士给近代中国留下的浓浓文化脚印。

绿茶

《无声无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