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2022-12-01 18:0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1篇

1、×××有理想,有抱负,有自信,这些都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品质。但是,理想如何实现,抱负如何施展,自信如何树立,都要体现在我们一朝一夕的学习之中。今后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充分利用好上课的时间,使自己每一天的学习都充实愉快,并且达到“日日有所得”的目的。

2、该生进入高三之后,有明显的进取心,学习劲头足,遵守纪律,取得很大进步,开朗乐观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够热心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积极融入班级中。学习中,不会的问题虚心请教老师同学,坚持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按时交作业,上课精神饱满。遇到困难能用乐观心态处理,在生活中独立自主,有明确的目标与学习计划,希望该生能持之以恒的学习,踏入理想的学府。

3、××× 你好像阳光一般的热情大方,在做事方面,有激情,也有能力。希望在今后能在各个方面培养自己,在学习上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处事上要做到沉稳内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好学生。

4、本学期,该生学习有了很大进步,首先能从态度上端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再者能用实践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劲头,在学习上可以说是做到了刻苦努力,很有干劲,另外,在生活中,能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平时相处融洽,团结友爱,在班集体学重大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为班集体争光添彩,总体在德、智、体方面都有了提高,值得肯定。

5、×××学业上已有稳步前进的趋势,性格上也还知情懂礼,可见你正在健康成长。要知道,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长,要用宽容博大的心胸去包容一切,要用冷静理智的思维去处理世事,这样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有滋味。

6、×××你是个吃苦耐劳、安分守己的女孩,一直兢兢业业地学习,就想着有朝一日能鲤鱼跳龙门。老师建议你多去阅读一些名人的传记,多去观赏一些秀丽的河山,这可以给予你丰富的精神滋养。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一种充实饱满而又轻松自如的状态,那样才能真正做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7、该学生品德良好,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无任何违规违纪现象,持有乐观积极地心态,自高一入校以来,学习认真刻苦,在课间活动与阳光体育时间认真锻炼,上体育课表现良好,不旷课,不迟到,身体素质良好,积极参加各项班级活动,爱劳动,德智体美综合发展。

8、××× 笑容甜美,行事温柔,在生活中颇有亲和力。学习上比较刻苦,也很有毅力,将来一定会学有所成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建议你可以多多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找准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使自己的学习能事半功倍。

9、×××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强烈的自尊心,要学会涵养自我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上要积极探索合适高效的方法,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从而取得重大的进步。记住:在这个社会,有实力自然会有魅力。

10、这是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段拼搏,带着高一的梦想,高二的执着和高三的坚强,你再次突破自己,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你的成绩一跃而起像直冲云霄的雄鹰,你的性格内敛刚强。蕴藏无限韬略,唯一没有改变你的单纯善良,还是感动着老师温暖着同学。

11、××× 昨天已经永远地过去了,而明天却永远都不会到来,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今天。昨天和明天,都是虚的;而只有今天,才是实的。所以,请你忘却昨天的不得意,也不要过度沉迷于明天的幻想中,好好地抓住今天,使用今天,成就今天。

12、该学生在高三开学后一段时间内,表现令人比较满意,在学习方面能够积极记录及时巩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而且在可惜啊也比较刻苦,能积极的和别人交流探讨,与同学及老师相处的融洽,和睦,且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积极产于体后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较好,总体来说,是一名不错的学生。

13、你你是一位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女孩,在老师的眼里,你一向沉默寡言,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一学期来,你在学习上稳扎稳打,一直在尖子生的行列,让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可又有谁知道,在这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你多少心血,勤奋是人最可贵的品质,它将使你终身受益,助你取得成功!

14、×××你是个洋溢着豪情壮志的女生,并且有矢志不渝的精神。我相信你的前程一定繁花似锦,你的青春一定光彩夺目。继续努力吧,为着你的梦想,勇往直前。

15、×××在校遵守纪律,与师长和同学的关系都很和睦,只是对自己的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显得比较漫不经心、蜻蜓点水。建议今后转变自己的态度,把在校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业中去,要知道你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已经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时候了。希望你能走向成功。

16、××× 在校表现良好,只是更加的沉默。希望今后能够多阅读书籍,多感悟人生,让自己的视界和胸怀都变得宽广无垠。不要为过往的岁月惆怅,不要为尚未到来的明天忧虑。既然你自己认为并非笼中之鸟,那就要蓄养你的羽翼,以期有朝一日能展翅高飞。

17、你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你是个听话懂事、善解人意、诚实质朴、令人信任的女孩。各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有计划,有条理。学习刻苦,能从严要求自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文娱活动。希望你能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18、××× 性格温顺,做事细心,学习上也堪称努力,只是效果不是特别显著。今后要改善自己的心境,改进学习的方法,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从而稳步前进。

19、该生品质优秀,道德品质良好,学习比较认真刻苦并能以班级荣誉为荣,积极维护班级和学校形象,团结他人尊敬师长,热爱劳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具有较高思想道德觉悟,半年来,以学习为重,勇于相当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年级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并能一级级的心态面对困难,战胜挫折,能团结他人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20、×××要谨记: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没有天生的智慧,所以为了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们只能加倍努力。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只准前进,不许后退。在生活中,你还要学会圆融地处事,不可太过倔强。

21、××× 在学习上颇有天分,只是努力的程度不够,因此成绩比较一般;在纪律上有时会散漫,没有什么坚定的主见,因而有时会随大流。今后要让自己变得更出众一些,而不是单纯地做个普通的学生,考一个普通的成绩,过一种普通的生活。人生可以多姿多彩,就*你自己去把握。

22、该生品行端正,活泼乐观,乐于助人,在学习上有明确的目标,有所进步,但应坚持下去,该生能够积极参与各项班级实践活动,有较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体魄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待人坦率真诚,能主动与老师交流,有正确的认知观,审美观和荣辱观,道德观念强,能正确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23、是一个心胸宽广,志存高远的好学生。 学习上你勤奋刻苦,努力奋斗,在各科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学无止境,望你继续努力。多思考,多总结,多学习,将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生活上,你尊师敬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校级、市级各种活动。是学校学生会的骨干力量。希望你继续保持良好的带头作用,成为班级的道德标兵。高三,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痛苦并快乐的成长。作为老师,作为朋友,作为亲人。我深深地祝福你在高三的磨砺中成长为一个坚强得的人,成为一个刚毅的人。6月的烟花定会为你而绽放。孩子,努力吧!拼搏吧

24、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日臻成熟,心理趋于稳定,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你文静、乖巧而又带点害羞。你总是默默无语地认真学习,即使遇到了挫折也毫不气馁,沉静之中带着几分倔犟,淳朴之中透着踏实,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外表温柔谦逊的你,内心深藏着坚不可摧的毅力。以你刻苦的学习,执着的追求,在学习及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望你继续努力,将来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25、该生在校内是一个言行举止非常得体的人,积极主动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并能与老师进行深入透彻的沟通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学习态度十分端正,学习效率十分高,学习积极性十分号,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课堂上听讲认真,一丝不苟,并有举一反三,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精神,在于别人交往之中不拘小节,深明大义,深爱同学们的热爱,在班级事中该生敢为人先,积极承极自己作为为班级一分子的责任。

26、自高三开学以来该生表现良好,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不怕苦,不怕累能积极地投入学习状态中,与他人交往中,能以诚待人,乐于帮助他人,与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能以班级荣誉为自己的荣誉,融于班级体中,积极为班级做贡献。希望该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努力。

27、该生在高二下学期学习中成绩优异,在学习生活中,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在同学需要时,热心给予帮助,在班级需要时,舍小我成大我。无私奉献,为班级建设积极出谋划策。积极维护校风校纪,主动遵守班规班纪道德品质高尚素质较高,热爱劳动,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自己。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学习中奋发向上,在生活中努力拼搏,望日后再接再励更进一步。

28、该生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不论在哪个方面,你都具有巨大的潜能。现在你已经在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文学才华令大伙刮目相看,艺术才华令人耳目一新。课后你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越来越清秀,老师常常为你生动流畅的日记而感到高兴。你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同学相处时宽容大度,热心班上的人和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文体活动,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老师期待你在学习中能更胆大心细,博览群书,不断积累,相信你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2篇

【关键词】完善 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04-02

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开展全面的高中学生发展状况综合素质的评价成为当下改革方案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教育的目的,还可以让他们明确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学习和提高,也就是说完善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可以消除将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体系存在的片面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和家长的育人观念的转变,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要改进与完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作为高中学校的管理阶层,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还要从思想理念入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思想意识里重视评价,树立起评价也是为帮助学生成长的观念,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配合工作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评价体系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真正地做到为高中教学服务。

一、评价体系建立与实施中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结果的公正性。要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也有利于因材施教,但评价的结果是否具有可信度,是否具有代表性呢?综合评价所要的结果一定是多元化、多方位的,比如说学生自己的评价、同学对他的评价、老师对他的评价以及家长对他的评价,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把所有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总结出这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因此,评价的公平、公正、客观性就成为我们获取评价结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再加上评价本身并不是随便一个人说说就可以的,它需要评价主体具有一定的素质,掌握相关的知识,而这些条件并不是所有的评价主体都能达到的,所以也就很难保证其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也很难让学生信服。

(二)评价材料的真实性。评价材料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结果,既然是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所要包含的内容必须要全面而周到,需要从思想素质、学习能力、修养道德、合作与交流、团队精神等多个方面进行材料的搜集与整理,而且在各个方面还需要有记录,如果不注意平时积累的话,这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而且即使所有的材料都齐全了,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因为材料搜集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可能导致评价材料失真。

(三)评价主体的规范性。这里所说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除了学校老师以外的家长、社区等,如果要想保证评价主体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要保证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对评价体系的意见进行交流与分享,然后再共同研究其解决办法,但在现实工作中,这种和谐的场景是很难实现的。一是因为每个评价主体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上面;二是因为老师本身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没有命令或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的资格,这就造成评价信息研究的不现实性,没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体系,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四)评价内容的可操作性。有些高中学校为了达到对学生了解的全面性、细致性和深入性,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内容特别丰富,可以包括很多个要点和要素,还分多个方面进行探析,其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能达到其实效性,当然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但这些内容的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内容形同虚设,没有可考核的标准,比如说对学生规划发展目标的评价、远大理想的评价等,虽然这些内容都是给学生思想一个良好的定位,但却会让评价主体无法进行合理的把握,更不具有现实考核的意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评价工作要有创造性。首先对于评价主体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只有让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才能让评价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要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价内容的设置,利用每个评价主体的优点,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评价,以达到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再者要加深对评价主体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也才能让评价体系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此外,对于评价的内容制订也要做到尽且可操作,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现象而设立一些不可考核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保证考核内容及方案规范化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合理化、可操作化,尤其是在家长作为评价主体的时候,因为各位家长的水平不一,除了要让家长进行必要的培训以外,还要从思想意识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下转第6页)(上接第4页)交流与沟通,让家长可以清楚并明白地理解评价对象的各个要素,从思想意识上认可对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从而做出准确的评价。

(二)评价手段要有时代性。对于评价手段与方法要进行创新与完善,不能总是以传统的手法来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因为当今是信息化社会,而且当今的高中生又是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因此,可以运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来进行评价内容的记载,这样不仅有利于材料的查询,还能做到电子存档,方便、快捷、及时。比如说在班级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或手机、数码相机等形式进行记录与收集,让这些都成为评价高中生综合素质的素材,而且现在的青少年对于网络也是比较衷爱的,如果能以他们所喜欢的手段来进行评价的话,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更有利于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深入。

(三)评价方式要有多样性。对高中生进行综合评价的传统方式总是以座谈、报告等形式来进行,方式单调、枯燥,内容单一、乏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开放,所以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式及内容也要向着开放化的形式迈进,比如说可以利用军训活动,对他们实践能力及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培养;利用一些高科技的竞技活动,对高中生创造能力进行锻炼;还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提高素质,张扬个性。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活动及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在接受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得到思想政治方面的修炼,还能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强大,从而让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评价过程要渗透到生活中。进行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并不是在搞形式,做表面文章,而是为了让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评价的内容及形式不能只拘泥于课堂上、学校里,也就是说评价体系除了要加强学校管理、课堂管理以外,还要让这种评价体系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能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评价体系下得到成长。因此,作为高中老师除了要从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教育,还要与学生加强交流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做到对学生学习、心理、成长轨迹的全面监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化的发展,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总而言之,在对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但只要科学认识、合理管理,就一定能让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开阔视野,更好地规划人生,从而有利于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罗海,李新毅,刘辉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

[2]崔允t,柯 政.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9)

[3]蔡 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1(1)

[4]张建华.完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6)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

一、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要素

1.学科知识

虽然发展性评价强调的重点不是学科知识,但是学科知识也是高中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高中生以掌握的学科知识为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高中生发展性评价也不能忽视学科知识。

2.综合素质

不同于传统评价,发展性评价除了学科知识,关注的是综合素质的评价,高中生更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除了教师的教学,学生更应该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来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和各种实践,锻炼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遵守各项纪律和管理制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力,形成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发展潜力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在考虑学生过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由于高中生的特长与个性存在差异,其在发展潜力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技能的理解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分析处理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

4.评价方式和主体

以往学生评价的基点往往放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从而评价方式被窄化为纸笔测试。发展性评价需要对高中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衡量,不同的评价项目由此而生。对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则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因此,发展性评价采用多样评价方式,诸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能力检测与知识考核相结合,质性评定与量性测量相结合,分数评价与评语评价相结合等。评价主体也不再单单是教师,而是多元评价主体,学生、家长和社会也参与到评价中,促使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5.改进计划

发展性评价在时间指向性上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发展性评价也要做到对学生后续发展的规划。评价主体根据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来判断学生现状中的不足。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有个体特征的改进意见。

二、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步骤

1.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对学生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内容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明确的评价内容,并最终形成评价指标。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学科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

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通常包括字词句的认知与使用,各种文体常识的掌握,一定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提升几方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语文学习能力、同伴间的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综合素质发展目标。

在实施评价时,以上两种目标是相互包涵渗透的,要全面考虑。

2.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倡导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综合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不同维度上的进步和发展情况。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多种评价方法与评价工具相结合,如,教师评语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成长档案袋等。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设计制作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作业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

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其结果对评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收集作业结果时,要注意不同形式的结果收集,纸质作业可以直接收集,而讨论作业需要教师适当记录,实践作业可以收集学生的实践报告。收集的作业结果要涵盖学生的各个方面,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全面建立学生发展的客观资料档案。

完成收集工作后,根据收集的资料,客观进行分析,形成对每个学生学习、作业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语文课外作业评价资料时,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讨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尽可能地通过多手段、多评价主体全面描述学生学习、发展情况,动态看待评价。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关怀。

4.制订学生改进计划

语文课外作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发现并改进不足。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制订改进计划,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积极改进的意愿,认同改进计划,促进发展。

这样制订的改进计划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改进意见具有针对性和个体特征。还要讲究评价结果和改进计划的反馈方式和策略,针对于负面反馈,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公开的方式进行反馈,使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功效。

三、语文课外作业发展性评价的教学反馈作用

语文课外作业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积极的功能。通过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各种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对教学的各种效果做出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语文课外作业的评价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不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考查,更要注重从作业中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和学习夯实基础,所以要重视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促进高中语文课外作业变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万秀霞.浅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第4篇

关键词:90后高中生;挫折;挫折承受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可以使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挫折承受力弱,那么他在遭遇挫折时就会表现为心态消极,怨天尤人,甚至轻生。90后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道路平坦,生活阅历浅,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生化磨练,自我评价高,理想色彩浓,很容易在学习、社交、爱情等方面遭遇挫折。在高中这个人生重要的阶段如果因此而陷入自卑、孤独、焦虑等情感当中,会严重影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现阶段对90后高中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挫折承受力刻不容缓。

一、90后高中生在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的不良反应

90后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浅,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因紧张表现出本能色彩的不良反应,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种情况:

1、焦虑情绪

这是90后高中生在人际交往和感情上遭遇挫折后的常见心理反应。这种焦虑情绪使得他们无法再进行其他正常的活动,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攻击行为

90后高中生在遭遇挫折后常常表现出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攻击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另一种是间接地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或者其他一些无关事物。

3、退缩行为

不少90后高中生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评价高,但是在遇到大的挫折后,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常常以退缩行为来逃避困难。

4、固执行为

一些90后高中生在受到挫折打击时看不清挫折的实质,不但拒绝接受别人提出的批评和劝导,而且还固执地坚持自己错误的行为,这种固执行为常常使得他们在陷入挫折后不能自拔。

二、90后高中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

90后高中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

1、主观原因

一些90后高中生多在家庭的环境中长大,性格内向,社交方面能力差,一些人际关系障碍或者突发事件都会给他们产生挫折感。还有一些学生从小就有升学的压力,成绩一直是他们的一块心病,上了高中后这些学生会因成绩不好产生挫折感。再有就是一些学生在高中期间因竞选学生干部失败,或者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会产生挫折感,他们有些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2、客观原因

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属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易冲动,情绪波动大。另外加上将来会面临严峻的高考形势,高考不理想就意味着终身的定位不理想,这样如果成绩不好就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进行挫折教育,增强90后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

依据上面90后高中生遭遇挫折的表现和对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笔者建议采取以下的挫折教育来增强90后高中生的挫折承受力。

1、引导90后高中生正确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90后高中生挫折承受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挫折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或者沟通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学校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双面性,即挫折具有消极性,会使人产生自卑感,焦虑情绪,失去心理平衡,甚至有产生轻生的念头。然而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积极性,挫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可以使人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要引导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不慌张,不灰心,要勇敢地面对挫折。这样就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挫折观,对挫折就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引导90后高中生适度降低自我期望水平

90后高中生自小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大多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和挑战,在高中,他们正处于激情澎湃的时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充满希望,所以无论对学习还是对以后的工作,都有较高的期望水平。但是90后高中生对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还缺乏全面的认识,经历的坎坷和打击也不多,一旦在遇到的事情与自己的期望不符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适度地降低期望水平,避免高估自己而遭受挫折。

3、构建心理防御机制,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90后高中生还不够成熟,遇事常表现为孩子气,这就需要帮助他们构建成熟的、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他们到挫折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焦虑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保持平衡的心理。另外90后高中生也应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将不良的情绪进行宣泄或者转移到其他活动上面。比如说遇到挫折后,心情比较压抑,这时就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通过运动来宣泄不良情绪。还可以用积极暗示的方法来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可以努力奋斗的事情上,这样不但摆脱了不良情绪,还增强了战胜挫折的信心。

4、加强90后学生的意志力锻炼,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事物

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高,就可以帮助他控制情绪、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时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事物。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名人事迹或者开展实践活动来帮助90后高中生调节心理活动,然后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提高90后高中生的意志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要善于从挫折中寻找进步的路径。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90后高中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需要具备较强的挫折承受力,这样才能去体味人生真谛,才能克服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才能肩负起振兴国家的重任。学校要重视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挫折承受力。

参考文献:

【1】 戴巍,高中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

第5篇

【关键词】学生为本;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策略

前言

篮球教学作为高中生较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自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篮球教学质量逐渐受到了高中学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积极促进篮球教学与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

一、高中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不达标。学生体能是影响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相对来说,一些家庭条件较落后的学生没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充足的营养摄取,加之高中阶段的学习较紧张,很多学生都忙于学习,忽视了日常锻炼,所以他们的身体素质难以满足篮球运动标准需求。其次,教学方式传统。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选取的仍是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于:体育教师在某教学活动开展之前,会向学生讲解训练任务,演示相应的简单动作,学生则结合教师动作加以模仿训练。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高中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又影响了高中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最后,教学目标单一。不少高中学校将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与把握基础的篮球技能视作篮球教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通常,体育教师在演练完之后,部分学生可以自由联系,而学生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缺乏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学生难以完成基础教学练习任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

二、以学生为本的高中篮球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式及发挥体育教学优势。从教学方式角度而言,首先教师需要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其次教师需要全面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最后,教师需要采取“以赛代练”教学方式。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首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篮球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实况的制定适宜的训练规划。如,在开展篮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运动,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或者可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让学生身体在比赛过程中得以运动,心情得以放松,以促使学生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提到较高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其次,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第一,教育与引导学生了解基础篮球技巧,以保障篮球运动技能的提升,所以教师既需要认真剖析篮球运动所有的基础技术,又需要有目的性地介绍易产生错误的动作;第二,强化“无球”技术练习,“无球”技术练习较灵活,基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随意进行练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篮球技能;第三,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比赛项目,以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意识,并在比赛中注入活力,以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3.树立全面教学目标及创新评价方法。从教学目标角度而言,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高中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相应方式使学生充分融合至篮球学习之中,如篮球游戏与篮球比赛等,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学习篮球技巧,在剧烈篮球比赛中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从评价方法角度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接受能力,单一评价方式难以较为全面的评价全部学生,对于基础较差学生而言,单一评价方式会打击他们的信心,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本的高中篮球教学策略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即提升篮球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高中篮球教学实效的提升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树立合理的教学观念,学生需要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学校需要提升篮球教学资金投入力度,从而真正促进高中篮球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金平.新课改下高中篮球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2013(05).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 志愿服务 问题 对策

1993年,发起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扶贫支教、社区发展、抢险救灾、扶危济困、城市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如在南京举行的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有众多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也包括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高中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研究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不足,提升志愿服务实效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1.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志愿服务精神则对志愿者提倡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相帮助,其精神的精髓是无私奉献。在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抓手

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校园风气,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大高中生中广泛践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以关爱消除隔阂、以奉献凝聚人心,促进校园形成人际和睦、充满关爱的氛围,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自觉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能动地与校园氛围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

3.开展志愿服务是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开展志愿服务势必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了解情况,这将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提供一个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提升自己的渠道。高中生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接触到社会中各个群体、阶层的真实情况,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促使自己加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前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组织自上而下,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是由学校团委组织发动,以班级或志愿服务队为单位整体参加。根据《上海中学生报》2013年3月25日的报道,在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中,74.3%主要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志愿服务,12.3%通过公益组织参加志愿服务,还有13.4%的学生则是个人行动,这说明学校组织是目前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最主要途径。学校作为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其优势在于在组织发动环节上,通过行政的力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广泛地将志愿服务的要求告知到每位学生,从而使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同时,学校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可以在活动的参与环节上能够较好地控制安全责任风险。

2.活动项目以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为主,活动内容单薄

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大体上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两类,受制于高中生年龄特点和面临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大多以适宜适量的指导思想结合志愿服务的热点时段、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大型会展、大型运动会等活动服务,以此增强高中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在校内的志愿服务中,一般以校园卫生打扫、校园活动服务、文明服务、图书馆、食堂实验室等场地服务为主,在校外开展的志愿服务大体可分为环保类、爱心类、文明创建类三种类型,环保类志愿服务目前主要体现在为社区打扫卫生、收集废旧品、进行环保宣传等;爱心类志愿服务主要体现为去福利院陪伴孤儿、去敬老院陪伴老人,或在街头进行爱心募捐、在校园举行爱心义卖等,文明创建类主要是进行行人的文明出行宣传、在地铁、车站等场所进行秩序维护和人员引导,在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参观讲解、秩序引导、现场咨询等便民服务。这些活动相对对服务的技能要求不高,活动的辐射面较窄,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相对较低,志愿服务活动很容易就流于形式。

3.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参与动力不足

虽然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加入志愿活动内容,可作为学生评优和高校选拔招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在实际过程中,中学更多的是提倡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在考核环节中,学校对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考核绝大多数是以寒暑假中接待单位的盖章证明以及本人的活动总结,存在着“一张表格走过场,一个公章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志愿服务的考核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人人都能过关,个个都能通过,这就难以发挥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的作用和功能。

三、提升高中生志愿服务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前,志愿服务已被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所知晓和认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和认识,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在“雷锋月”或学校重要活动期间进行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甚至将志愿者仅仅看成是“义务劳动力”。因此,学校及社会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要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在新生入校、特定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大力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储备足够的人才。同时,学校要明确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激发高中生的参与热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

2.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动力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对高中生进行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关联的多层次、多样式的学生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以增强高中生自我成就认同,提升自我价值,长期保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

学校要梳理现有表彰评定、荣誉授予、升学资格认定等激励措施,把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作为参评指标纳入其中;学校要逐步形成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认定制度和奖励制度;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园志愿服务明星、优秀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先进典型等各项评比,树立身边榜样,通过在学雷锋主题活动月、志愿服务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中进行集中表彰,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校的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在学生中倡导“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

3.依托校内外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化

学校要积极拓展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发挥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依托校内外的服务平台,将志愿服务覆盖到校内,延伸到社会。

学校可通过设立和开辟校内的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内的绿化清洁,文明督察,节能环保,图书馆、实验室的图书资料、实验器具的整理摆放,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学校要积极建立与周边社区、政府职能部门、文化场馆等的共建关系,大力开拓校外阵地,引导高中生在健康、环境、卫生等领域寻找服务内容,比如,围绕公共文明交通,在繁华路段、地铁站台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围绕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在社区、公共场所开展捡拾垃圾志愿服务;围绕关爱孤寡老人,开展敬老志愿服务;围绕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开展旅游景点、文博场馆秩序维护志愿服务。

4.适应移动互联的发展,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达和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移动互联的便捷性、社交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高中生们了解资讯、获取信息、参与评论的渠道和方式大为丰富。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发挥移动互联的优势和特点,结合传统的组织形式搭建志愿服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即时和交互性平台。要借助移动互联的功能,增加志愿服务的形式,提高志愿服务的便捷度,使更多人能参与志愿服务,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转发网民的求助信息,开展网络公益调查,通过“随手拍”查找汉字使用不规范的地方,公布社会不文明现象等等,不断丰富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形式。

学校也要结合当前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活动习惯,突破之前传统的集中式的志愿服务,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引导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鼓励学生“人人都做志愿者,随时随地做公益”。比如,在校内引导学生养成垃圾随手捡起,出门随手关灯,课间擦净黑板,捐赠争先恐后,献血排起长队……的文明习惯,真正将助人精神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把志愿行动作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姜思哲.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机制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30-132.

[2]杨云涵.论志愿精神与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方式[J].南方论刊,2011,(2):69-71.

[3].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5):135-136.

[4]应露晨,黎霞芳.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56.

[5]任朋辉.论志愿服务法制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273-274.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但是在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习方式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盲点较多,更谈不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再加之受制于高考升学及高中阶段办学思路的制约与影响,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其相关研究还难以真正实施,其必然影响学习的进程和效率,并在某种程度将制约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对于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某种必然性的联系,更好地指导高中阶段的教与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策略,目的在于认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外部影响因素,争取有效地帮助高中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

二、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社会接触面渐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快。其认知结构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因此,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与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学习不同的特点。

1.学习的自主意识增强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自主性要求学生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和观念,培养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依赖性减少。相关研究表明:学习的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能够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以及辅导材料等。

随着高中学生心理的发展和升学压力的增加,学生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的动机更强烈,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能主动地制订计划,较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持久的学习,并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并排除各种干扰。他们常能自觉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地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2.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仍以掌握系统的、理性的间接经验为主,但他们也注意向社会学习,开始重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高中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速度并重,懂得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力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把对所学知识的吸收理解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由于高中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身心发展水平、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致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可能都按照相同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但在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相关知识学习的经验,基本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学习方式和技巧,建立了一定的学习理论体系,并且趋于完善。

3.学习活动表征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知识的积累、自身能力的锻炼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基于对以上几个目标的追求,并且受制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学习环境的局限,很多时候出于个人的利益,他们会表现出利用已有的条件抢占有限的学习资源来强化学习中的优势,再通过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去占有好的学习资源的行为,这就出现了竞争。合理的学习竞争是有益的,它能够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学习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竞争的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合作的产生。合作性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人所在群体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高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繁多,难度增大,任务重,学生经常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有些问题在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这时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相关研究表明:有86.36%的学生在当同学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会详细耐心的解答,既帮助同学,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这说明学生既愿意得到同学的帮助,也愿意帮助同学,能够认识到学习中合作的互惠互利,并没有因为学习中的竞争而相互保守。

4.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水平提高

现代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特征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高中生生活经验增加,科学知识增多,其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对事物了解得更深人。他们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结构,不再对书本上或老师讲授得的知识一味地全盘接受,开始拥有自己的观点并敢于批判和怀疑原有事物或他人观点的不足不妥之处,并能按照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系统工程,对于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策略的讨论,应从理论与实践进行两个层面考虑。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过程,需要从变革文化观念、学校家庭氛围、教师能力等各个方面做起。

1.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塑造的积极作用

由于文化是长期以来积累在人们内心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因而文化对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思维方式等具有弥漫性的影响。这种弥漫性既表现为它对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表现为它对人在所有问题上的观

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基于思维方式的文化传统对学习方式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更为明显、更为久远。

影响高中生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学校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稳定、具有封闭与保守的特征,并且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在我国教育中,教师权威化、专制化,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经典等取向与这种文化如出一辙。因此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首先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界新的文化思想和思潮,积极地、批判性地汲取其精华部分,使学校师生在与不同文化的接触中扩大视野,进而以开阔的心胸去理解、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次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内的革新和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其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及其成员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生活方式的变革,才会有真正的变化产生。

发挥文化因素对学习方式的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而反思是转变观念的最主要方式。一方面是进行课后小结通过集体的力量改进;另一方面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查等方式对其背后隐藏的观念进行理性的、深刻的剖析和反思,探索新的观念和相应的教学行为。

2.变革评价制度,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制度是调控学习方式的杠杆,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看,变革评价制度主要涉及改革传统的高考体制,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高考是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典型代表,也是影响学校教与学改革的最大因素。现行高考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科考试分数的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以纸笔测验作为唯一形式。但新课程所强调的是合作、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因此,要“回归”多样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所以变革考试制度首先应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强学生对多种多样学习方式的重视,并通过这些方式培养起相应的学习能力。其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做能否升人大学的一项评分重要因素,促使学生在学习以外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有更全面地发展,帮助学生从“听讲型”的学习方式向“实践型”的学习方式转变。

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应朝向实行多元、多维评价体制的方向发展,建立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另外,这种完整体系的建立也要求我们不断丰富现有的评价手段,要积极借鉴和运用质性评价,增强对学生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形成和发展积极的学习方式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生物教学,它既要满足传授学生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方法,还要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正确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些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标准。笔者结合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从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偏重生物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往往不重视甚至忽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忽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推进,对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现代意识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1.2 现有生物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生物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法,很少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教学中还经常有教师“满堂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给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时间,更无法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些教师虽然领悟到新课程生物教学的内涵,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开展探索式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达到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理解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内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3 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匮乏

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没有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内涵,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所用的课件大多都是考试的知识点,没能按照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来制作课件,更没有给学生提供生物科技比较前沿的相关资料。有些教师不按教学目标要求,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得不到激发,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得不到。

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采取兴趣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兴趣教学的理念被提出,并很快被学生接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而且比较容易接受该科的知识。在课间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教师,听课兴趣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其实这就是兴趣教学的一个方面,而这一教学方式也类似于情感教学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能很大程度上培养和和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追求向学生不断灌输知识,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打造兴趣教学理念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因素,科学合理的设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发展思维,增强课堂活跃程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提问“为什么班上有些人的大拇指弯曲度很大,有的就很小?”让同学们试着弯曲大拇指,发现许多学生的弯曲度都很小。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很多这样的问题,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带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2 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倡探究式学习,学生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一些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讨论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法。

2.3 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现代化程度的标尺。新课程背景下如果仅仅靠传统的板书教学,高中生物教师不但任务重,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有些教学内容是板书无法书写的,没有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学生掌握起来很困难。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的放映出来,学生可以和荧幕形成一种直接的对流,不仅增加了教和学的信息量,还培养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在讲动植物细胞结构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完成的细胞剖面图展示给学生,这样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更加容易,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动植物细胞内部的结构。

2.4 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法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也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评价在新课程中有质量监控和导向作用。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体系能为素质教育的的实施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体系促进发展的功能,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的鱼提高的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是舍弃考试制度,而是要端正目的,要学生明白学习最终是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公民,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工程的艰巨性,做好相应的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为目标,采取兴趣教学法、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水平,实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现状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1(52)

第9篇

【关键词】高中 音乐教学 审美素质

一、高中音乐教学审美素质培养的意义

当前,我国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以鉴赏模块为主,并结合其他学习方式进行综合培养。加强学生们的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和表现力的增强,对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和问题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各高中基本都开设音乐课,高一和高二的音乐课程安排得相对较多,但是当其他文化课有需要时往往会占用音乐课的时间。高三面临高考,时间紧迫,相对来说音乐课的安排比较少。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各高校对音乐课的重视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素质较差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对音乐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清楚,很多学生对五线谱知识了解甚至很少,在进行音乐鉴赏时有一定的困难。对其他的音乐知识也只是略懂皮毛,例如说对于国外的一些著名的音乐家,也只是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对他们的作品一概不知,更不用说作品的风格和内涵。

(二)盲目随众,只爱流行乐

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在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音乐,但是他们最喜欢听的是流行乐。由于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较弱,不能对如此之多的流行乐进行优劣评价,于是容易全盘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正常教学,如在进行民俗音乐教学时,学生们的兴趣不大,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高中音乐教学缺乏人性化

高中的学习主要目标是高考,所以在学习时,学生们只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对音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也不能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利于其创造力的提高。例如在音乐的鉴赏课上,教师们只重视对理论的讲解,放的音乐虽是世界名曲,但是不能引导学生们提高学习兴趣,学生们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学校在进行音乐老师的招聘时,往往对他们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在综合素质方面会放低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不能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只是对课本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教学内容比较有局限性;有很多音乐教师对乐器的了解也比较少,不能进行课堂演奏,这样就很难促使学生的审美素质难达到理想效果。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审美素质培养的研究

(一)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的音乐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乐曲的旋律,对其内涵和风格也要有一定的体会,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有自己的审美见解。所以教师要通过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受传统思想和高考的影响,学生对音乐的重视度较低,教师们要转变学生们这种思想,鼓励他们通过音乐课来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在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学生们熟悉的乐曲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大胆对相关乐曲做出评价,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遵循学生的心理进行音乐教学

通过对高中生心理的研究发现,高中生的情感比较细腻,表现欲强,但是面临高考,压力非常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多加鼓励,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例如:歌曲表演,一方面活跃了活动气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在进行传统音乐的学习时,可以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情景再现。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在进行招聘时要重视音乐教师综合能力的考察,对在职的老师也要进行定期培训,不管是乐器的学习还是教学能力都要加以重视,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教师们对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高中的音乐教育对学生们的审美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校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不断加强高中生审美素质的培养。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中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陆琴霞.高中音乐教学重在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探微[J].音乐大观,2013(09).

[2]易亮.高中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6).

第10篇

一、重视实验原理的学习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实验教学突出的是实验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实验原理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介绍各个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而忽略对实验原理的讲解。那么,学生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只能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失去了实验学习的主动性。而如果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原理,那么就会清楚地知道,实验过程中需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接下来要再做什么等,这样有利于实验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做“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时,可让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先了解该实验的原理(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会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变紫色、脂肪加入苏丹Ⅲ会变橘黄色),学生知道实验原理后,就会自然地对实验材料、试剂进行适当的分组,并且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验原理主动地检测自己的实验操作方式是否正确,实验结果是否正常等,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较于理论课,学生在实验课堂上往往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然而,在实验教学中,一些看似学生在自主操作的实验,事实上却是完全由教师操纵。在实验课上,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把每个实验步骤记下来,接着再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地进行模仿实验,这样的实验表面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但事实上,学生仅仅是实验的操作工而已。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甚至完全不需要动脑筋,只要一步步地模仿教师的每个动作和步骤就可以了。试想一下,这样的实验又怎么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但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还要鼓励学生适当地参与实验的设计、创新和改进过程,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注意实验技巧的传授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实验操作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工作。在生物实验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甚至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例如,“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在选用马铃薯做实验材料的时候,由于需要事先将马铃薯绞碎放置,所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马铃薯就会被空气迅速氧化而变成褐色。学生在取样的时候,如果取的是浅褐色的马铃薯浆,在把它同碘液混合以后并不会呈现出蓝色,这样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实验效果。由此可见,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些实验技巧的掌握是必须的。作为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就要给学生传授一些技巧。如,可以教学生在取马铃薯浆样本的时候,将滴管尖伸向烧杯的底部,取一些没有被氧化的马铃薯浆,这样把白色的马铃薯浆同碘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理想的实验效果。

四、开展有效的实验评价

在传统的实验课堂上,评价环节始终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往往局限于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结论性的内容上。要知道,与理论课不同,实验课是一个更加动态化、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如果采取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很难全面而科学地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效果进行评价,这自然会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为了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开展一些更加有效的实验评价,更加细化实验评价内容,扩展评价范围。例如,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实验前的准备环节(如材料、试剂、器械的准备),教师可以进行计分评价。对于实验过程中操作的准确性、方法的创新性、合作的有效性、思考的深刻性及最后的实验结果、结论总结等,再各个环节来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评价,这样会让学生更加重视实验的过程,而非单一地重视实验结果,从而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既是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培养生物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把实验教学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积极创新,努力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上来实现整个生物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猛.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技巧[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21).

第11篇

(一)教学观念固化,评价标准单一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未跟上国家新课改步伐,未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采用的仍是“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一些年龄稍大的教师过分强调教师的威严,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仍以传统的“满堂灌”为主,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认识不足;某些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解上存在误区,例如,有教师认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只会使学生在实验室打闹嬉戏、浪费时间,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知识;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考升学率,教学内容仅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单方面、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甚至挤占学生周末的休息和体育锻炼的时间,未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就评价方式而言,分数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人格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励学生考取更好的成绩,一些教师往往将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考试分数直接联系起来,甚至在学生的褒扬与批评方面有意袒护高分学生,最终造成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错误观念,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等行为。目前,应试教育之风盛行,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仍是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欠缺

专业素养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高中生物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学生会问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就必须具备全面、扎实的生物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而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有所欠缺。有关调查显示,一些地区高中生物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

(三)职业倦怠突出,心理压力过大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调查显示某些地区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个人成就感丧失严重。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偏低,情绪不够稳定,教学中安于现状,不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提倡表现冷漠。目前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结业考试和高考的双重压力,还要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重压力,高强度的职业压力易使教师忽略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

二、从教师方面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清自身的主导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体角色,善于从工作当中总结经验,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需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转变观念,丰富评价方式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师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的现象,首先,学校需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可通过学校宣传教育、专家讲座、同行交流等方式开展。其次,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联系当地学校、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切实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与考试成绩成正相关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此外,评价学生的方式应多样化和科学化。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动手能力等适当量化,加入总考核测评。日常教学中,可对学生平时生物课上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和准确、是否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与人相处是否和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适当进行点评和勉励。期末生物总分测评中,应将学生的实验课表现、日常表现、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以一定百分比的形式加入。

(二)升华知识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内容覆盖广泛,涉及范围涵盖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免疫学等。因此,专业知识结构方面,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具备丰富、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满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此外,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技能,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最佳方式传递给学生。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有多种途径:可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并结合到自身实际教学中。或者通过网络视频或现场观摩优秀教师授课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技巧的有效途径。还可通过同行相互听课和评课,了解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定期总结,努力完善自身教学观念与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三)创新工作方式,避免职业倦怠

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压力、职业幸福感存在一定关联。教师创新教学和管理方式可避免职业倦怠,第一,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新颖感;第二,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第三,关心关爱学生,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肯定学生,而不单从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第四,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和终生着想,而非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第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减少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课堂引导和课堂评价

1.正确的课堂引导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和提出有效的问题来进行必要的课堂引导。教师可以在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设计难易程度相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诸如在讲授“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率先提出相关的问题,如“说一说植物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通过多媒体视频软件观看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吸收细胞分裂的知识。

2.有效的课堂评价

必要的课堂评价是实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课堂评价是师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的心理互动过程。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正。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以确定今后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对“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章进行讲授之后,教师发现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普遍不佳。这时,教师就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大多会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是自己讲课的方式不对,或者是对练习难度的设置不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学科综合教学

此外,生物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据调查,在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物理、化学、地理甚至哲学和历史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共同构成了多样化的生物教材。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看到学科之间的重要联系。运用综合教学的方法对高中生物课程进行新的阐释。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熟练的掌握,在此基础上了解与生物教学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有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章节时,便可以联系地理教学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教学

另外,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生物实验。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以它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运用实验教学这一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和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大致可以以两种形式参与生物实验,一种是观察式,主要是利用显微镜等主要的试验工具来观察生物的形态与结构。例如,学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核,通过这种直观的观察,能够加深他们对于细胞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另外一种是参与式,即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实验,便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在装有淀粉的试管中加入碘液,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这类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促使他们开始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四、生活化教学

生物教学还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物教学是研究生物活动的现象和规律,通过对这些现象和规律的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他们,从而保护他们,也使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一定的贡献。生物是一种实用性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割裂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平时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通过更加直观具体形象的了解生物。使学生与生物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学生对生物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讲到“生长素中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植物园等植物较多的地方,观察植物的生长。学生就会发现大多没有修剪的植物顶端都比侧芽生长得好。通过这些观察,教师可以借机讲解生长素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明白顶端优势的含义。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什么”,而是“怎样学”。每个高中生物教师都有义务做好自身的工作,在充分地掌握了生物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好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策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生物实验和生活化实践,将生物与生活紧密相连,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内在理解。另外,还要看到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实行必要的学科综合教学,并鼓励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生物学习。

参考文献:

[1]袁建全.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2]李文兵.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理论导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