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紫砂工艺论文

紫砂工艺论文

时间:2022-05-30 16:4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紫砂工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紫砂工艺论文

第1篇

中华禅茶文化和禅画艺术的当世传承者――月照上人引诗、书、画、禅皆人茶道,即茶道而作佛事,开创“月照禅茶”品牌体系,携手砂艺名家,研发贴合“月照禅”品牌精髓,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紫砂茶具尚品。上人诗、书、画已称“三绝”,而治茶必至全美而灵异;治壶必至浑朴而精减――谓形减损而质精诚也!明窗净几,是为道场;一壶一具,尽是法器;零露瓣芽,即为无上醍醐。刷洗、啜饮、冲泡、品鉴、歌咏之间,便是直敞本怀之时,直契真心之机。真是好一派“道在平常,不劳远求”的本地风光!

茶者,疗渴解醪,涤昏醒神,疗形安心,于身于心,堪称“双重绿色”、保生正命之饮。当今世界,公推茶、丝绸、瓷器此三者乃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对人类社会生活发展之最重要贡献。中国物产虽富,若以普世价值而论,则余无一物可及此三大贡献者,况乎茶居此三者之首。故茶,诚可谓得兹土地利之先也!

众所周知,决定茶之品质优劣的,除了它的天赋性味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冲茶之水与盛茶之器了,可以说,无好水精器不足以论茶道。月照上人因而曾说:“水为茶之母,壶乃茶之父。”而壶中的宜兴紫砂,正是中华茶道最宝贵的载体之一,是久远灿烂的民族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从古至今,在具眼方家及鉴藏之士的眼中,紫砂器都是有灵性之物,它可以自由呼吸,可与自然沟通,可与人的心灵交流。紫砂之性温润如玉,如果长久地把玩、养护,还可使它滋长如黄金紫铜一样古朴厚重的美感和品德,故而有了“紫玉金砂”的美誉。于是它的价值也超越了世间诸般珍奇,无可方物了,诚如古人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紫砂艺术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大匠圣手代不乏人。而李昌鸿大师,就是我国当代陶瓷艺术和宜兴紫砂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

李昌鸿先生,1937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宜兴紫砂壶艺术领域十大师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总工艺师,现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昌鸿先生与其夫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沈遽华女士皆为已故紫砂艺术泰斗顾景舟先生第一代人室弟子。伉俪二人洵承顾老文人派壶艺风貌,并博采各家之长,铸成自家面貌。作品构思巧妙出新,造型端丽大气,风格儒雅隽秀,驰誉海内外,深获茶人及藏家喜爱及追捧。1984年,大师与沈遽华女士合作的“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首次荣获国际大奖的中国当代紫砂作品。大师的“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先后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或一等奖。

大师早年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了《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了《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鉴赏类或理论研究书籍。2002年编写的《紫田耕陶》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了大师及夫人沈遽华女士的重要作品及艺术理论,对后人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价值。大师还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见解独到,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和紫砂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师为人谦厚,尊师重道,提携后进,培育新人,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春秋,其业绩被海内外众多媒体广泛报道。鉴于大师在紫砂艺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他的名字和生平被载入1997年《英国剑桥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被国家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200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大师夫人沈遽华女士及公子、著名陶艺家李铭先生并夫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徐萍女士都是杰出的陶艺大师,这是一个真正的紫砂艺术世家!

2007年,月照上人为了寻找合作设计、开发贴合月照禅茶品牌精髓,且具有脱俗品位的尚品紫砂茶具的伙伴,数度亲赴江苏宜兴考察宜兴紫砂壶的文化传承和制造工艺,受到了李昌鸿大师偕夫人沈遽华女士及公子李铭先生、夫人徐萍女士阖家上下的热忱欢迎和接待。双方在探讨禅画与紫砂艺术话题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共鸣,上人与李府老少两代“大师伉俪”结为艺术知己,并达成了当代极为罕见的禅画与紫砂艺术领域的“强强联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年(农历戊子新年),五位大师特别合作命意,设计出了一整套以中华哲学传统中的五行学说为灵感之源的新品方案,包括了象征五行之德的传统“五灵”和蕴藏丰富佛教吉祥祈福意味的五种标识物这两大系列,创意可谓“迁想妙得”,别出机杼,具有的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和水准。作为五位大师向北京奥运献礼的联袂之作,“五德壶”的问世,自然引起了业界及鉴藏爱好人士的广泛瞩目与持久关注。尽管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地落幕了,但是人们购藏“五德壶”的热度至今也远未消退。

08年初,由李昌鸿、沈遽华两位大师设计,月照上人书绘,李铭先生和徐萍女士共同制作的月照禅茶――“烟霞鼎”问世。该系列由李昌鸿先生亲为题名,得名自月照上人禅诗“不求闻达只烟霞”这一名句。“烟霞鼎”尚品紫砂系列以其卓异的文化品味,精绝的艺术匠心、高超的工艺水准以及形神兼备、表里相当的特点,准确地传达出了月照禅融合佛法正理,饱含释、儒、道三家精义,会通中西方哲理的形式及内容,面世不久,即获得了众多禅学知识、茶道友人、鉴藏方家及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肯定和赞誉。

而今,由李、沈两位大师特别为月照上人量身设计打造的“月照十景”壶也经过了几度方案修改,现已开始前期试制。相信过不了多久,另一道令人耳目一新的紫砂文化景观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8年8月中龋奥运赛场群雄鏊兵之际,坐落于奥运分会场沈阳的月照禅茶楼顺应时机地恭邀十方禅学知识、茶道中人及书画、传统文化爱好者齐聚月照禅茶楼,共赴月照禅茶楼首期茶会。茶会之目的,正在于采撷中华故物,品茶、赏壶,共话茶道,乃将茶、禅二者揉捏地水融、怡怡一味,冀于一事一物之中,兼得天时、地利、人和,远绍释教弹茶风规,近播中华文化芳誉,这不也正是契符并丰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内涵之举吗?作为月照禅茶楼的导师,李昌鸿大师偕夫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沈遽华女士及公子李铭先生、夫人徐萍女士共同应邀莅临首期茶会,为众多来宾作“中国紫砂艺术”主题演讲,并于现场演示紫砂壶制作过程。在茶会之前,还先期举办了李大师紫砂艺术精品展,以来宾。离茶会开始还有一些时候,应邀或慕名而来的法师、禅学知识、学者、企业家、鉴藏家以及众多新老茶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们,就已把偌大的茶艺厅挤得水泄不通。当李氏“紫砂世家”的四位成员,在月照上人的陪同下抵达茶艺厅的时候,来宾们久候的热情立刻被点燃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整栋月照禅茶楼里回响着。由于会场的座位有限,许多来宾只能远远地站在茶艺厅靠后的位置,翘首聆听李大师的讲演。从他们如醉如痴的神情不难看出,在大师的讲演中所收获的精神愉悦和满足,已使他们完全忘却了久站的辛劳。茶会中,李、沈大师伉俪除了为来宾们作深入浅出的紫砂文化阐述外,还与李公子伉俪一起各展其技,现场演示了紫砂造型技巧和制作工艺,令观者无不啧啧称奇。众多来宾也藉由月照禅茶楼首期茶会的见闻,大长了品鉴紫砂艺术的功力。

第2篇

本文是立于女性阐释视角,读解赵坤陶艺。将自己与土泥交互渗透,带着心诚和虔敬,是赵坤陶艺创作的别具特色。故此,她创造出许多不无稚拙、象与非象的动物性灵,趋得素心不涉语之境界。本文探幽索隐,旨在揭示赵坤陶艺的独有千秋。

关键词

女 人瓷 土颜色釉灵 魂

从第一次接触赵坤陶艺,就直觉泥土的成型与女人的生命形态不可分割。与我,那土,这灵,皆与女性灵魂缠绵悱恻、难舍难分。曾有将赵坤的创作状态喻为“醉泥”,一种痴迷入境的状态。那是需要激情、心动,还要有酣醇蕴于其中的合一。酣酒与醉酒,还有不同,前者蕴藉着执着与崇尚;后者却夹杂着些许发泄,故此,我认为,作为艺术家赵坤与泥的缠绵,那“醉泥”的状态,更多是属于“酣酒”之崇尚,是女人将自己与土泥交互渗透,带着心诚和虔敬。而这才是赵坤别具的特色。纵观对赵坤不少的评价,无论文字的还是口头的,似乎都离不开她的导师——名人xxx。于市场,是标签,贴上名人光环而徒增价码。想必无论是捧场还是心仪恳切者,将一个晚辈与著名前辈相系,多为善意再加上一点儿市场影响而已。但我却认为,这善意在某种程度上恰削弱了赵坤作为创作主体的独特性。本来赵坤作品的题材、体裁,领域面并不广,她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动物,特别是生肖的塑造中,这局限,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其创作很容易被前辈的阴影覆没。(当然,从手把手的师徒学艺来说,讲究私家真传,还有秘笈,赵坤在其师门,本着自己的悟性,还有与师合作多年的机会,较同门师兄,更近于师之手法亦是自然。)尽管从作品的具象细节来看,赵坤一直在力求变异,比如鸡、或猴的制作,通过变形和灵动,不无艰难地发挥着自己。但由于题材的具象规范,难能获得醒目的超越;特别是被放于大众文化的工艺场域中,这独自个体的突破,真如泥牛下水,细涓入海,只有自家知。但是我要说的,是否仅仅只是因为她的创作题材,比如不像她的师兄吕品昌般有更多的机会拓展,甚至有他种体裁操作空间;抑或是吕品昌的地位,较其师,也决定了名师仅仅只能作为吕品昌的一个履历过程而已。而在赵坤,似乎这“师”就是她难走出的阴影,不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因为她是女人,社会给予女性石破天惊的才华和独有千秋的成就之宽容和接纳,太虚弱太吝啬、还太世俗太低级!甚至当下,有的恶俗到对女人的努力,不管怎样一概盲视贬斥的地步。故此,我对赵坤陶艺的读解,恰恰得天独厚于她是女人!在我看来,周国桢大师在创作中不管如何具有刚柔兼备,但他总归难成女人切身之体验,也就不可能在表达女性生命形态中他能盖过弟子。(写此文时,得较多机会于赵坤工作室深谈。一如她坦承,在合作期间,相互的影响,作品的相近是当然的;但从自己独当一面,独立工作室多年,个性创作追求到今天,可以自信地说,对前辈“影响的焦虑”已经很少,几乎荡无。)布鲁姆曾经指出创作的渊源脉络,晚辈的创作理念、风格、甚至作品形式和语言,都深深浸染着过往从前的历史印迹,以至于总有“影响的焦虑”。但是,本文,意在立于女性阐释视角,探幽索隐,旨在揭示赵坤陶艺的独有千秋。

沧桑化肌理

为求肌理丰富,赵坤的《草原》,给予其母羊及数个小羊肤色的铁质肌理效果,她说是掺和铁的磨削,拍打而成。这工艺传承,我们亦可追寻到秦汉时期无论是建筑的瓦饰还是陶器制作。但我更有兴趣的是,赵坤以如此掺和之法,创造了一份古铜之厚重与草原之羊,这艺术语言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情绪潜伏其中?习惯中,草原之羊洁白如雪,一身斑驳的母羊,真是化沧桑为大地哺育,于是“羊”就多了一份雍容与坚实,好似草原不在脚下绵延,而是起伏于生命。要是铁质掺和进柔软陶泥,一如坚强渗透进女性生命,于是天地万物无论如何翻天覆地,世事不管怎样荒诞变迁,生命都可以超然泰然,女体从容、仪态万方;且只酿造乳汁和牧歌,而不再有泪水和哀泣,那艺术就真的不再只是追求,而是给力了。

女体对于艺术一如泉源,无论诗画雕塑。维克多?雨果曾这样赞美:“女人的肌肉,理想的泥土,奇迹呀,崇高的精神渗入那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天神塑造的泥土中......”诗人将情爱喻于“火焰”,与女体的圣洁缠绵,一如亲吻大地。于是“紧抱着的美就是上帝”的诗意,在罗丹口述中,已转换为雕塑家形塑的灵感,所以他称“艺术是一种宗教”。赵坤陶艺并不注重雕塑营造的肌肉及经脉的手捏把握,反倒是材质的掺和配置,及“醉泥”的追求,让我感受到了女体的流动。比如《狐》,是用瓷泥混合紫砂泥而成。高岭土的瓷泥及高白釉的流淌,向来被艺术语言喻为晶莹娇柔。《狐》作并未追寻这样简单妩媚,而是有意掺和进紫砂的细腻,于是在色泽上,就多了一份内容,就好比女体增添进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通过深浅变化,我认为,增添了一份生命的神秘。赵坤说紫砂泥在景德镇难烧,因为遇上高温就坍塌了。而《狐》却恰到好处地让这“坍塌”转换成艺术的潜伏,一种“趴”而沉眠的“思”之形态,好似罗丹以人体来质问的:“何必要有这种规律,把人类牢系在生活之上,使他们受苦呢?何必要用这种永恒的诱惑,使他们喜爱生命,可是生命又那么苦痛呢?”于是合眼憩息,悠然成态。

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艺术史上向来青睐“地中海”型女体,不只是因为古希腊有善于发现美的艺术眼睛,使得远古女性美得以在雕塑中永存,还因为她们肩和胯的形体结构,罗丹在自述中说:其特征是肩部和盘骨大小相等。能不能这样推测,维纳斯曾经的至善至美,就因了出水芙蓉之魅,还有该隐的大地孕育之脉。赵坤陶艺中缺乏具象的女性形体,即使是以神话为模本。(也许是这样的缘故,竟然有男性朋友断言说赵坤陶艺是最不女性之谬论。)自然,要以陶艺的形式来表现比如海的荡漾,除抽象之外,很难具象如真。当然景德镇的雕塑理念还有待他方讨论,且这不是赵坤的追求。我认为,恰是材质掺和的方法,却别样地追寻到了女性形体内在的律动。(难怪发现不了女性内在美的男性眼光看不到。)赵坤陶艺中比如《农家乐》、《驼》、《蜕》、《智者》等就掺和了匣钵土,给肌理营造出了一份遒劲。但粗犷到非钢且柔,为何?恰是这匣钵土有着特殊的透气功效。特别是在《智者》作品中,不只是猿的神态、眼睛有着远古的深邃,或是粗壮的臂膀,及躬倾的姿态有祖先旷远的承担,更是在这“猿”像凝塑中,材质还加进了一点点石膏粉。景德镇的瓷业,多以石膏模具倒模成型,于是若在瓷上沾染了石膏粉,就被认为是瑕疵。而赵坤却有意以石膏粉材质的独特来对其作品加以点染,如《智者》头颅的绿色,这点缀,使得“猿”智性的头颅,不只有如罗丹作品《思》的帽檐起伏,还有智慧之灵光闪闪。石膏粉在赵坤陶艺上恰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一如女体的韵律,不着釉色,却成釉之幽光。

参考文献:

①此文参与“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多维视角中的女性文化研究》”,项目编号sh1108。特注。

②参见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北京三联1989版。

第3篇

关键词具象人物陶瓷雕塑,中国特色,东方情境,传统文脉

1引 言

随着西方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大量引入,从事陶艺的工作者基于“民间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逐渐把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与全球背景下的西方现代文明为主导的文化潮流相融合,中国的当代陶艺逐步发展起来,并得以在当代陶瓷发展史上发光溢彩。如今,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文化交流的扩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当代陶艺将作如何发展;陶艺媒介的语言如何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陶艺家又如何确立自己民族的文化品格和话语方式,并进而确立自己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以上都值得陶艺工作者的思考。

中国传统人物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造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而且具备传统精神和东方文化意蕴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

2 人物陶瓷雕塑的理解

人作为万物之灵,是美的主体,以人的形象为主体的人物陶瓷雕塑一直是陶艺家们最为钟爱的主题,而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很具有东方情境、中国特色。我们很容易从当代陶艺家们的人物陶瓷雕塑创作中寻找到既有传统情怀又具有当代精神的,既有对当代生活的关注,又有东方审美情境的艺术品。

所谓人物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作为物质材料,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具象或抽象的实体性的立体人物艺术现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利用物质性的陶土和瓷泥,在窑火中进行变幻和融合,凝聚艺术特性于造型创作的一门独特艺术手法。人物陶瓷雕塑要求陶艺家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最为平常朴实却让人感动喜爱的对象,并概括、归纳、选择其最有特征的东西进行表现。

3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发展及其创作表现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艺术概念的大量涌入,中国的现代艺术渐渐萌发和活跃起来,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突出的是对“传统的恢复”,其中曾鹏、曾力运用了概括的、简约的、夸张的形式语言,创作出具有很强形式意味的石湾“公仔”系列。

20世纪90年代前期,陶艺家受到国外艺术理念的影响,又缺乏理论指导,只是追求单纯的造型语言,并没有进行纯粹的现代陶艺的思考。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热衷于材料本体语言追求的艺术家,拓展了陶瓷的艺术形式,这期间的人物陶瓷雕塑,像一股清流,使中国当代陶艺对人物陶瓷塑造方面呈现出清晰明朗的发展脉络,寻找到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话语权”。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其间必然涵盖了原料工艺(坯料、釉料等)、成形工艺(注浆、拉坯、印坯、手工等)、烧成工艺(高温、中温、低温、氧化、还原等气氛)、装饰工艺(贴花、手绘、釉下、釉中、釉上等工艺)诸多工艺技术以及不定因素。综合原料、装饰、成形、烧成等工艺考虑,笔者认为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表现有以下几种形态:

3.1 从原料工艺角度考虑

3.1.1用粗质材料以写意手法进行表现

粗质泥料本身的空隙大、透气性好,在成形过程中,随意性强,干燥后不易开裂和变形,所以许多陶艺家喜欢选择它做较大件的雕塑作品和一次性完成的原作。但因粗质泥料颗粒太粗,在深入刻画过程中受到限制,于是有很多陶艺家对粗质泥料进行精加工,使之成为较细的泥料,用雕塑的语言来塑造出可视和可触的人物形象,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人物的造型风格有的似乎中国的写意水墨画,有的则近乎工笔。

如图1所示的陶艺家吕品昌的作品《阿福系列》,则已经从学院的严谨转换成一种相当东方式的塑造方法,线与体的聚合、神与形的抒发都体现了东方主义的美。作品采用了泥板成形的手法,在人物的动作、肢体截取和烧成手法上都极为大胆放松。体积庞大、风格独特、雕塑感强,吕品晶借用民间吉祥寓意的大阿福形象,强化了作为一个东方陶艺家的一种东方的塑造方式,大片泥片的采用、线条的勾勒,都有点类似中国的水墨画。人物造像厚实丰满,松紧得益,气韵生动。阿福福态的体态,含蓄而耐人寻味的面容,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认为:“一件有生命的雕塑,是活生生和有能力的,都应给人一股由内而外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感受。”正是这生生不息的感受,这种对文化的默默垂顾,留给人们深深的思索和眷顾,使陶艺获得升华,文化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罗小平是中国陶艺家里运用泥片卷捏塑造人物最有感觉的一位。”罗小平走的是一条最简短的“返朴归真”的道路。“罗小平的心目中始终浓烈地散发着中国雕塑造型的情感景象,充满文儒气的人物、表情木讷的姿态,是他传统文化深层精神和当代文化品格的机敏把握。“罗小平从宜兴壶拍身桶的方法中演变出用泥片在转、压、拆的方法中塑造人物,将传统的紫砂材料与中国现代陶艺表现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熟练的造型语言和雕塑能力运用到泥板的卷曲中,巧妙地利用泥在延展中所产生的张力和柔韧性,以及延展开的泥片在卷、叠、摁、压等不同的作用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再运用粗质泥料与原始熏烧工艺的结合,达到朴拙感的绝妙补充与完善。罗小平的作品成熟细腻,富于感情,传达出随意与舒展、松动与张扬的特性,以一种大气的样式、朴实的手法、坚实的材料感给人以单纯质朴的视觉感受,传达了佛道等传统文化境界,窥视了人内心的心理感受,保留了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开阔了西方现代艺术对“真实性”的理解和“永恒性”的追求。图2为罗小平作品《愚者》之四。

3.1.2 用粗质材料以工笔手法进行表现

刘正的作品也是用粗质的材料陶土作为原料,以造型难度极大的人物为主,不但挑战了人体动作的极限也挑战了陶艺烧成品的工艺极限。他采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构成人体,将人体造型放置在很小的支点上。其作品《惊蛰》(见图3),女人体只有手指和脚尖着地,人体如同冲出地面,清瘦而有力,昂着头,动作歇斯底里,似乎要挣扎同时又有并非痛苦的抑制。

刘正的人物造型风格近乎工笔,造型细腻,人物刻画细致,似乎很难把他的作品归类为粗质材料运用之中。他采用极为西方的雕塑塑造方式,呈现和表达当代人实实在在的情绪。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感触到他对生命的原始冲动与理解,生命、死亡、悲怜、温情从他流动的形态中流露出来,可以说是一种西方的造型方式与当代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一种现代塑造手法与当代生活感受的完美再现。

3.1.3 细质瓷泥的施釉表现

细质材料主要是指瓷泥。瓷泥与陶土相比,在塑造成形过程中更难把握,它的可塑性较差,结合性能不强,在干燥过程别容易开裂,而且烧成温度较高,但它洁白的色质和温润舒适的手感,以及烧成后“白如玉”的品质,是许多陶艺家偏爱的材质。

如姚永康创造了一系列直立造型的瓷泥娃娃和小动物相结合的作品――《世纪娃》系列(见图4),就以细质瓷泥来表现娃娃的细嫩皮肤。作品以娃娃的造型作为主线,在娃娃四周穿插着莲藕、荷杆和荷叶,有的将底座塑造成大鱼或方型的符号,表层施以薄薄的青釉,釉色明暗对比丰富,表层烧制出龟裂细纹,使作品富于自然气息。作品将中国画写意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泥片的卷曲自然形成人物的表情和形态,随意在头部刻线和挤压出人物神似的五官,有的作品甚至如中国画盖满印章。姚永康将中国水墨画的语言自然充分地运用到这组瓷土作品上,褪去了作品表面的火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东方瓷性,品味到一种瓷的韵味,是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创作成果。

而陶艺家黄胜则是在唐的自足精神与宋的内在气质要求的结合中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他的作品与姚永康的作品风格较为相近,采用细质瓷泥,通体用青釉装饰,其作品以泥板成形的人物雕塑为主。其中《女孩》系列(见图5)是对现实生活中青春的赞美,在雕塑造型饱满的体量感和空间占有上,泥板经手捏制的衣纹与影青釉相结合,产生了斑驳的色彩变化与明暗对比,视觉好像沿着光来的方向产生富有音乐的旋律、韵味,整个形态似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生动而富有庄重典雅的口味,隐约散发出张弛的韵外之致,供欣赏者细细体味。

3.2 从装饰工艺角度考虑

陶瓷装饰一是在坯体上进行装饰处理,二是在釉上或釉下彩绘。创作者可利用各种装饰手法来装饰自己的作品,探寻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使人物陶瓷雕塑在装饰意象上更具魅力。

陶艺家刘建华就是运用景德镇别具特色的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来表现陶瓷雕塑的典型。他曾从事过较长时间的抽象造型实验,更早地“恢复”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他认为具像人物更有利于表现对当下社会文化变革的现实,更能表达中国古代绘画中对追求人的“传神写照”手法的继承,更具现实的批判意义。

因此,刘建华从90年代开始就用一系列中国式的服装作为创作的元素,从中山装到对襟衣服再到旗袍,利用青花和粉彩等传统工艺,将这些工艺进行改造利用,并赋予作品全新的造型。例如其作品《嬉戏》(见图6),穿着旗袍的东方女性蜷曲在瓷盘上,让人看起来更像是一道中国文化烹饪出来的色彩艳丽的佳肴,女性和旗袍的美丽在这里被展示成一道可以享用的大餐,但给观者的感觉却很遥远,美丽的躯干,没有头颅和手臂,没有了表情,没有了手势,让人失去了判断。同时对当代的女性的处理也给予出警示:掌握好自己的命运和地位,以免重新面临沦为 “盘中餐”的危险。他用“旗袍”这样一个阴性的符号,开始将作品放在一个全国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来进行思考。通过作品个体的“缺失”和“性感”的存在,他在作品和观众之间建立起玩味的态度,暗示出西方艺术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当代艺术的实际关系,将抽干个性化内容的文化躯壳用“青花和粉彩”的瓷盘托出,精心制作了一场以文化的名义享受异国情调的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没有个体,也没有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只有那些文化和文化的名义。他这种嬉戏的态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

3.3 从造型语言考虑

随着现代人物陶瓷雕塑理念上的突破,陶艺家已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整体性转向造型的本向性,从点、线、面、体等形式语言中建构起自己作品的生长点。很多陶艺家在采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在造型上进行夸张,运用现代的色彩理念来进行装饰,在形体上和色彩上都体现出点、线、面的运用。如刘海峰创作的《梦界》系列(见图7),作品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分析,有别于传统的甜美型风格,材质的选用及表现手法都使整体视觉冲击力较强。采用传统题材的佛头作为媒介,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形,头发、眼睛、脖子等的点、鼻子的线与脸的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从造型上充分体现了点、线、面的运用,用饱满的造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境。中国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而传统宗教文化用现代的陶艺理念来诠释,更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境界的升华。

有的陶艺家在现代人物形象造型基础上,配以传统的陶瓷装饰手法,运用色彩装饰上的点、线、面的烘托,表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形式美感。周玲的作品《女人花》系列就是用现代人物形象造型,采用传统的釉上装饰手法绘出吉祥喜庆的传统纹样,表现具有现代时尚的审美感受与形态样式,充分体现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花样世界的热爱。

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总能从传统和现念中找到契合点,创造出体现当代人的审美感受和生活情趣的作品。“在当下陶瓷媒介的语言问题上,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生活方式、体验相匹配,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意义的传达功能的语言形态。”要找到适合的艺术语言方式,前提是不能远离当下现实感受和生活体验,使用通俗的、日常的、生活化的符号,来强调艺术的针对性和批判性,来强调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

4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历史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陶艺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很具东方情境、中国特色。作为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并没有中断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文脉,而是用西方构筑观念加上本民族文化,使之脱胎为中国腔、中国调,最终加强了东方文化的身份,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的资源。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正是基于“民间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拥有了独特的、鲜明的“中国身份”,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并没有失去话语权,而充分体现出其传统的文化优势和丰实的语言资源。不少陶艺家从民族化的风格和背景出发,对自己作出了准确的身份定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创作出独特的造型风格,使作品具备足够的精神力度。而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陶艺家用很具有东方、传统精神的话语方式来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表达当代人当下的生活和情趣。陶艺家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审视当下,在国际性与本土风格、民族性中找寻出结合的可能,使本土的文化观念、审美主张等与国际化视觉语言和谐发展。同时,应关注人自身的精神价值,让泥和火更进一步地切入自己的心灵,让心灵更加切入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促成当代文化的融合,推动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5结 束 语

笔者认为,陶艺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及时代气息,中国的当代陶艺更应该推向一个超越现状的新境界。中国人物陶瓷雕塑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应在传统人物陶瓷雕塑的工艺与设计理念方面去探索和研究,扩展陶艺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语言方向。当代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陶艺家的艺术创作,陶艺家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感受它,体验它,并融入艺术创作中。中国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须明确民族身份,保持民族文化魅力和特色,在作品蕴涵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更加富有内涵与深意。创作者应更加关心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生存问题,也应更加关心个人的命运和其他周围的生活及社会环境。在对人物陶瓷雕塑进行创作的同时,陶艺家还要多考虑作品所展示的环境和场所,使作品真正融入当代生活与环境,更好地展现出中国人物陶瓷雕塑的东方气质和本土文化,发扬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文脉。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瓷工业编辑部.2004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2004

2 吕品昌.中国当代陶艺[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1)

3 孙 晶,邬烈炎编.现代陶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7)

4 余祖球,梁爱莲.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0)

5 颜新元.中国现代陶艺家[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6)

6 张景辉,邓和清,刘海峰.陶瓷雕塑[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

7 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8 左正尧.超越泥性[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1)

9 胡存喜,赵坤.景德镇名瓷鉴赏与收藏[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12)

第4篇

作为女子,也喜欢胭脂水粉,也喜欢七彩霓裳,但我最爱的还是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籍。自小外祖父家的线装书是诱惑我的佳品,比糖果更甚。逢年过节或平日里去外祖父家,他的床头总是放着几本略显陈旧的书和一些水果软糖小蛋糕,书的边边角角都已被磨损,但我每次都会毫不犹豫地拿起一本书就往楼上的房间走,老人家在我身后捻须微笑,慈眉善目里写满怜爱与赞赏。那时年龄太小并不懂得之乎者也,满腹诗书的外祖父常常会给我讲解书里的内容,即使我一知半解,即使我懵懵懂懂,老人与小孙却依然乐此不疲。“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外祖父总是一身粗布麻衣,一双千层底布鞋,不嗜烟酒,每日里粗茶淡饭,九十高龄不曾打过点滴,更不知医院长什么样子。我一直崇尚节俭,喜欢清淡朴素,欣闻茶暖书香,不喜豪华奢侈,不沾麻将扑克,许是自小受外祖父爱诗书、勤劳作的熏陶所致吧。

年幼时因家道贫寒,父母给我买不起书,可我对书如此痴迷让他们自是欣慰。每每从外面劳作回来,总会想方设法给我借回一两本好书,我必是寝食不思、贪婪地阅读。在那个物质匾乏的年代,饿肚子是家常便饭,偶尔能得到一本好书,那简直是上苍的馈赠。且因是借来的,我将书看得比新鞋新衣都要宝贝,看后放下总要用一张干净的纸包着,生怕将书弄脏,渐渐地不由得对书爱之惜之如友如玉。

在外地求学期间,是我读书的黄金季节。床头柜上一杯茶一束花一碟曲一盏灯,手上一本书,就此,“不寝到天明”。那时最为喜欢光顾的是三联书店和外文书店,总能在那里不经意地发现佳品。花季年龄一心扑在书丛里,一不留神就错过了爱情。虽如此,却也不曾抱憾,只因:“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几年前,从武汉辗转回到家乡,书是我唯一的行李,成捆成捆地堆着,差点将朋友的车压垮。回来后不久,我辞别教师一职,挥手作别学生的泪眸,选择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同时兼做电台主持,在安静祥和的夜里选读精美的文章与播放恬静的音乐。想以声音与文字为火为灯,以期温暖照亮更多疲惫的夜归人。

“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人,自然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今,总听朋友们无奈地抱怨:唉,我呀很久很久没看书了。都在诉说:想在碌碌红尘里每日读上几页好书已然成为一种奢望。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一切早已填满整个心胸。而且这也已不再是个遇事打躬作揖,你谦我让、读书风气不变的时代了。工作应酬、柴米油盐、亲朋往来,我们不得不随时变通应付,由此心变得浮躁,情变得易迁。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如此,若数日、数月不曾读书,面目当何可示人?……不敢想象。

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谁都一样,富有富的烦,穷有穷的苦。在生命旅程中,我们总难免为情感、为生活、为工作的事情纠结、烦恼、心绪凌乱,总是无端陷入一些看似无解的矛盾、漩涡里。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看看书,或许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为纠结的事情找到合适的出口;或许会不经意地将不愉快落在那一行行精彩的文字里,拾起的是安宁愉悦。

忙碌的生活、快速的节奏、隐形的压力,总让我们心浮气躁、疲惫倦怠。平时,不妨在我们随身携带的包里、家里的沙发上、床头柜上、还有办公桌上,放上一本精典名著或是随笔闲书,可以随取随阅。如果我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喝一杯清茶读几页好书,如董桥小品文,清泉煮茶;梁实秋雅舍,理趣兼具。心,自会渐渐地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杂乱到纯净。

能饮一杯无

因家乡在山区,雨水较多,适于茶树生长。年幼时家贫,盛夏买不起酸酸甜甜的饮料解渴,唯有喝下几大杯茶叶水,却也止渴生津。新茶刚绿时,母亲总会采回一些。余下的则让其在茶树上再长上数日,尔后采下卖给茶农,以换些零钱贴补家用,有时我的学费也是指望着茶树上那些嫩芽和其他的一些微薄收入。

后来花季年龄北上求学,山窝窝里飞出的灰姑娘感受到大城市橱窗里的五彩缤纷。勤工俭学攒得些零花钱,也学城里的同学在炎热的夏日买回一瓶饮料。只是习惯了茶叶的浅涩,酸甜于我反而不适。哪像母亲亲手泡的绿茶呀,嫩嫩的绿叶在杯中,上下漂浮,香气四溢,抿一口,齿颊留下淡淡的、苦涩的清香。三毛说过一句话,饮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那时不懂,却也喜欢茶滋味。

由此更是怀念——家与家乡的那片翠绿。

因了喜欢茶的淡若清风,甘之如饴,厚似生命,在他乡求学期间,实无法抗拒茶道的诱惑,于是拜著名的茶道老师周洲为师。每逢周末,便去临湖而建的雅致茶馆,在华美流畅的古筝曲里欣赏周老师的慧心巧手。现在想想,当时学习茶道,除了对茶的喜爱外,还与周老师的兰心蕙性、淡雅脱俗有关。与周老师初见面时,不禁被她“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美丽所深深吸引,也被她娓娓朗诵的那首茶诗所打动。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依赖我的无味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 相缠

一盏茶功夫

我俩才决定完成一种颜色

噢 轻轻地落下

攒聚在我最深处

让你的干枯柔柔地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湿润

舒展你的容颜

无论你怎么浮沉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

我必须热 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那时候

我们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他人最甘美的一口茶

由周老师指引,渐渐走近茶道。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庄晚芳先生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当我们走进茶馆茶楼,橱柜里总是五彩斑斓。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的铁观音;条形整齐,手感光滑的西湖龙井;叶底幼嫩,均匀明亮的碧螺春;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的君山银针;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的武夷岩茶。虽然看似琳琅满目眼花缭乱,其实中国的茶叶也就只分为基本茶类与再加工茶类二类。 基本茶类分为六种,即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再加工茶类是以六大茶类作为基本原料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紧压茶、速溶茶、茶饮料等。

每到春季,我的老家总飘着淡淡的茶香,那定是父母白天采了新茶回来,然后连夜开始加工。茶的制作流程因茶类不同而其工艺也有所区别。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红茶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乌龙茶则制作严谨,因为其属于半发酵茶。而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因其制作工艺的不一样,所以各类茶都有其独特的韵味。绿茶香高,味醇,形美;红茶以“红茶、红汤,红叶”为其主要特点;而乌龙茶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虽然非专业茶农茶商的制茶过程相对简单、朴素一些,但这并不影响茶的甘醇与清香。如经过我父母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均匀揉搓后,茶香丝毫不减,甚至更为纯正。

茶的冲泡,对水是有要求的,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也提到过妙玉泡茶选水。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音寺住着,收的梅花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妙玉不但精于择茶,更善于选水。我的老家门前有股山泉,夏天冷冽,冬日微温,四季澄澈。用其泡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爽馥郁,滋味醇正甘洌。回到家中,放一碟好曲,烧一壶山泉水泡茶,人生一大乐事也!

而对茶具,宜推紫砂壶,因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历史上曾有这样的说法“一壶重不数两,价值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如果把玩紫兴茶具,就会发觉握在手中的壶或者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一股高贵优雅的气质,不由得心态也会变得淡泊宁静,俗世红尘的琐事渐渐远离……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则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其实茶道要遵循的法则,一如人之交友。与人初识,乍看上去一般无二,如茶一般。若想分辨优劣,还需用心去品。茶可以分三六九等,人亦如此。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水的考验,真正的君子同样也要能承受纷繁尘世的侵蚀,眼明心清,保持天赋本色。

王蒙先生写过一本书《闻香识女人》,而我们大体也可“闻茶识男人”。男人的一生是干涩的,这一点和茶相似。“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有经历的男人看上去总是别有一番意味,那是因为他们经受过热火的洗礼、粉身碎骨的折磨之后,才百炼成钢百炙成茶。男人的心如同被裹在叶片里的茶芽,无论经历多少历练,总是紧紧地收拢在层层包裹之中,他积累一生的隐秘、痛苦或者无奈亦这样被自己牢牢收藏,从不与人言说……

男人如茶,是一包取之于深山茶树枝头的叶片,经过晾晒、烘烤、焙制,然后束紧深藏,等待一个清纯如水,温润如玉,柔媚如花的女子,来舒展他的筋骨,温润他的胸臆,点亮他的人生……

也许,以茶来形容男人,很矫情甚至有点哗众取宠,这个世界上也许很少有男人能真正配得上茶这个称呼?就像很少有女子能真正配得上玉这个称呼一样,就算有漂亮的女子颜如玉,但心未必真正纯净温软如玉。尽管爱茶、品茶者以男士居多,只可惜他们品出了茶的味道,感悟出一些人生的味道,却没能把茶的品质与真谛渗透进自己的血液和骨子里,所以总还是感觉有些附庸风雅的。

当然,生活中睿智如茶甘美如茶体贴如茶平和如茶的男子还是存在的,作为男人中的“精品”,他们坚持固有的生存方式,在命运的河流中,无论波涛汹涌还是上下沉浮,都淡然自若,从从容容,他们懂得:“士君子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矣。”……这样的男人,哪怕有一天真成了茶叶渣,也会有人把其晾晒干净,装进枕头里。这样的男人,是可以相伴一生入眠的。即使无缘牵手一生,也可以当知音珍藏心里,温暖行程。

喜欢初秋,桂花开得正浓的时节,捧一本好书,泡一壶好茶,坐在那棵花容内敛、花香低调的丹桂下,念念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阵清风拂来,小小花朵纷纷投怀,花香满身,茶香满心……

在家乡看四季的容颜

在乡村,在儿时的乡村,四季是分明的,一年四季山里地里能给人们薄薄的希望,虽然父辈们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常常洒下汗水和泪水,却也依然食不裹腹破衣遮体。但春天绿油油的青菜,夏秋金灿灿的稻谷肥嘟嘟的瓜果,总能给父母布满沧桑的脸庞涂上一层亮晶晶的笑容,阳光照着,那种透亮晃得人心疼,心疼那笑容里的苍凉。

而我最爱的则是春天山坡与路边的野花,粉红、浅紫、鹅黄,润眼暖心。还有秋季林中的野果,如棕色的小板栗、毛茸茸的野弥猴桃……因是野花野果,自是不需培育,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自然而然。即使野果是酸的涩的甚或微苦,即使手上衣服上被野果汁染得深红一片酱紫一跎,也依然满心喜悦,山里的孩子与山亲了,山也就给予这些不算丰厚却能让孩子们得到极大满足的回报。

二十多年前,曾在如萤火虫般的煤油灯下熬着,常常趴在书堆上睡着了,浅浅地睡几分钟,醒来后继续撑起疲惫的双眼,如此地废寝忘食,只为跳出农门,跳出这苍凉的希望。跳出农门后选择什么样的路,心里一片茫然,那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山那边更荒的青山或者更贫瘠的村庄。对于山区的孩子,想像不出山外的世界有着怎样的精彩与忧伤。

终于有一天我们似乎长大了,怀揣着那重若千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与对未来茫然的梦想,在父亲欢喜与落寞交织的叹气声和母亲不舍的泪光中踏上了离家的路。那个年代,贫穷与落后的乡村只有一趟班车通往县城,清晨得早早起来在那条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守候,不论寒风冷雨或是艳阳高照。

这一走,我们就在城里扎下了根。哪怕是流浪,也是从一座城飘荡到另一座城。这一走,不问归期。很多很多年后,才想起那句“何日归家洗客袍”。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迷上了旅游,喜欢背起行囊去向远方。我们想抛下琐碎与杂事去向远方,想远离人群与喧嚣,只因生命中难舍蓝蓝的白云天。喜欢寻一片山清水净的地方,静静地呆着。不需要手机电脑,有花开的轻吟水流的欢唱相陪伴,其他一切都显多余。

其实我们的家乡不就是这样的吗?只是那时我们似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谁又有闲情去闻那一缕淡淡的花香。后来,在繁华与缤纷的城市留连久了,更是漠视了家乡的绿青山,而只是不知疲倦地去寻找他乡的美晨。哪怕舟车劳顿,哪怕长途跋涉后到达的是一个游人如织的地方,我们跟着一拨又一拨的人看着前方一拨又一拨的人的背影,却也依然乐此不疲。

某年,出差到福州。下飞机后,坐在接待单位的车上,司机驾驶技术娴熟,一路上似《姑苏行》般行云流水,一片片白云从天窗上悠然飘过,高速两旁远远近近的风景如画一般令人心情愉悦。我迷惑,他乡为何处处皆美景呢。

那次从福州回到星城,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特意回了趟老家,一路上请朋友慢点开车,我静静地欣赏着车窗外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亩田每一眼塘,蓦然惊觉,原来回家的路是那样美。远远近近的群山连绵起伏,山上郁郁葱葱,一亩亩稻田因四季的更替而变幻着不同的颜色。曾经一味地喜欢在路上,一味地去远方寻找风景。殊不知,在回家的路上,同样美不胜收。近处,那一簇簇浅黄的迎春花含蓄地开着,不像芙蓉般开得恣意而热烈。夹竹桃不喜严寒,盛开时必是烈日炎炎,花自然也是开得张扬。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好似一幅山体清明上河图。因为季节的变化而窗外也时刻变换着不一样的景色。

我们总是借着旅游的名义,跟着导游吃不好睡不香气喘吁吁紧赶慢赶,却也难得想起利用周末利用假期好好地回到老家,看看田里稻穗扬花,听听林中晨鸟啼鸣,或与父母乡邻讲讲城市生活的精彩与无奈,拉拉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其实美景并不全在他乡,家乡的一草一木皆为景皆有情啊,只因我们喜欢在路上,所以总是去向远方寻找所谓的山水天堂。

“偷得浮生半日闲”,足矣!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有一说法,叫做“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如果家乡有一方小水库,那更是难得。带条小凳携本好书,或者兜里揣个随身听,坐在夏日的树荫下或者冬日的暖阳里,鱼儿上不上钩不要紧,音乐听不听懂也不要紧,只因钓得的是一日或半日的闲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