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物考试总结

高中生物考试总结

时间:2022-07-16 05:31: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物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物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有效性

高中生物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高中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学生马上就要面对人生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做好高中的总复习,能够帮助学生把高中阶段的所学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每位高中老师关心的重点问题。

一、高中生物总复习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各科特别是生物而言,总复习尤为重要,因为高中的生物学习其实并不十分复杂,经过学习,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还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不少缺乏经验的教师认为,高中生物总复习只是帮助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只是一个回顾原有知识的过程。其实不然,高中生物总复习,是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通过整个高中生物总复习,帮助学生回顾原有知识的过程,巩固和加强系统性和归类性,提高学生实际的生物能力;在解决原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究新的生物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

二、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高中生物总复习对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又应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个人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做到局部复习到整体复习

在高中生物总复习阶段,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已有了全面认识,所以在进行生物复习时,不能单纯地像上新课一般去让学生做单方面知识的回顾和练习,而要从整个高中生物知识出发,帮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具体来说,就是在复习局部知识时,引入其他高中生物知识,进而让学生对整个高中生物知识的联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高中生物总复习不是单纯地帮助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回顾,而是帮助学生对过去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在回顾已有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物创新和研究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对习题的讲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大量的练习题、讲义和历年真题可以说是高中每一门课程总复习共有的特性了。但庞大的习题量并不能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做习题贵在精而不在多,相对于习题量的增大,高中生物教师更应把注意力放在对习题的讲解上,乏味地进行大量习题只能培养出一群只会解固定题型的书呆子。教师应该在课 下下足工夫,对大量习题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学生整理出最合适的复习题集,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几点:(1)针对性。明确地知道讲解这一题型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哪种生物知识类型、生物知识概念。(2)总结归纳。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类相同知识的习题, 而不能单单教会学生解某一题。教师在详细的讲解这道题目以后可以对整个题所考察的知识点的思路进行归纳,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3.旁敲侧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单纯地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习题讲解,只能解决教师以为学生没有掌握的生物知识,而实际学生自己没有掌握的生物知识,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会被遗 忘,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到底哪里不懂,切实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生物知识盲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己依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进 行出题,加强对薄弱点的强化。这样,一方面在学生自己出题时,学生可以有机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认真研究某一 块生物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大大提高高中生物总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学生的解题规范性

很多教师在高中生物总复习中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复习,而忽视了学生解题的规范性,要知道学生在经过总复习之后还要面对高考,而对于高考而言,解题的规范性极为重要,在必要时要加上文字表述。

5.强化对重要名词、观点、结论的理解和记忆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0-01

系统理论是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用逻辑的方式逐步推演,寻求并确立适用于微观、宏观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它研究各种组成部分的内在规律,推论并指导对系统内在知识的认识及建构、甚至于解构。系统理论的这些凸显特征及其指导性,已经在各种学科中得到明显体现,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系统理论的应用上更应如此。

一、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

高中生物教学涉及基因、分子、细胞等微观知识和稳态与环境等宏观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概念多、层次多、结构复杂,各种物质转运机制、代谢方式均有不同的特点并密切联系,整个高中生物呈现出复杂性特征。特别是长期以来高中生物教学采用学科为基础,考试为导向,教师为核心,传统讲授,单线沟通的“被动”教学模式。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该课程时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物的意义,没有建立起生物学的系统概念、模式概念,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及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造就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正好与系统的复杂性完全切合。正如普利高津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上都遇到复杂性,必须“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这一传统信念,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建立复杂性科学。”

二、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性

高中生物贯穿微观、宏观,经历细胞与生态系统等各种知识,各种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多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科。也就是学高中生物的教学离不开整体性。而系统理论完全可以指导高中生物的教学的这种整体性。把系统理论引入高中生物教学,首先它强调生物知识整体性教学,引导学生摸清知识的基本发展脉络,从整体设置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和应用,建构生物学习的一种系统。学生通过建立这种系统,掌握该学科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及其整体结构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这种建模方式,引导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整体性学习,从而深刻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这才真正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当教师把系统的这一思想引入生物教学时,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想到这一属性,正如著名学者贝塔朗菲所言“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

三、系统理论有助于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

高中生物教学具有复杂性与整体性,其本身应当是一个系统。而作为一门学科,高中生物无法确定所有生物未知领域的知识。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物的各种知识均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所具有的知识应当逐步更新,呈现出开放性、动态性。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种实用性极强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系统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动态性指导可概括如下:生物学系统由于其内外部联系复杂的相互作用,总是处于无序与有序、平衡与非平衡的相互转化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都要经历一个系统的发生、系统的维生、系统的消亡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也就是说,生物学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动态过程。

四、系统理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方法论导向作用

系统理论由于其独特的思考问题方式,已成为各学科发展的指导,其统筹考虑的整体性思维及层次性研究问题的突出特征,对各学科已形成深刻影响。特别是其层次性与动态性、整体性相结合的逻辑思维方式更是对传统教学、尤其是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讨论较热的生物“框架式”教学法就是发端与此,可以说“框架式”教学法是系统理论在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总之,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要积极探索教学理论,力争使系统理论和方法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在系统中研究教学,将系统理论与教学行为、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

第3篇

>> 浅议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过渡的认识 初高中生物重要概念衔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物课堂的学案在新课标下的运用浅析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新课标下做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在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转化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探析 记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 新课标中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研究 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而且是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的合理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生物教育上的实践问题,高中生物课程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学科,文科学业水平测试学科,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期望通过生物的学习,能够对生物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将来的学习方向和择业有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生物课程 内容衔接 教法衔接 学法衔接 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从整体来讲,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的基础,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基础的引申和发展。初中生物教师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特别要把握好四个衔接点的教学,为高中生物的教学做好孕伏,渗透和铺垫工作。

1.知识内容的衔接

中学生物课程包括十大主题,我国初中生物课程基本全部包括了这些主题,其中生物的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的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等较为抽象并且对学生认知难度较高的则安排在初,高中两个阶段来完成。相同的主题则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

如:细胞 在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 在高中则侧重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以及功能

种子 在初中侧重于结构和萌发条件 在高中则侧重于种子结构与基因型分析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在初中侧重于现象 在高中则侧重于本质及作用机理

营养物质的代谢 在初中侧重于消化器官的认识 在高中则侧重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个体发育 初中主要是认识植物和动物的生殖器官 在高中主要是注重个体发育过程

2.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确保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延续性

作为中学生物教师首先要通读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全盘梳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些知识点上适当拓展,从教材内容上补充“间断点”,使初、高中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初中生物突出人体和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3.做好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围着教师“转”,没有完全养成独立思考和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而高中教学,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初中更加重视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科知识体系要求学生了解的成分更多,达到掌握的学科知识相对减少;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诚然,人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与年龄有关的,但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各个年级各个环节的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以教材具体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给学生以具体方法的指导,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的指导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4.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的生物知识相对高中而言简单基础,学生只需能记住就可以得高分,而高中知识却是深度广度都很大,只记住那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更进一步地分析,把考题中的创新能力、关键性考点提炼出来,才能得高分。

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我在初中讲授种子萌发的条件时,按尝试教学法组织教学,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自学课本―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课本给出的实验是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证明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和空气。那怎么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温度这个条件呢?阳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吗?启发学生完成对温度和阳光这两个条件的实验设计。

初中教师应注重在每学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生物知识网,通过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联成线,织成网,形成一个清晰、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步入高中学习时,对初中生物知识有一个系统地回顾和全面地了解,使之适应高中学科乃至今后的学习。

高中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的紧张则更多采用的是“满堂灌”“满堂问”这样的教学方式,跟学生以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学生各种知识予具体指导。高中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就是做不来题。这主要还是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学习中还要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也就是让学生针对每次作业,考试后的错题进行深入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基础知识欠缺还是能力欠缺?然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题不在多,在于如何运用和举一反三。有时反思一道题有胜做10道题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梳理衔接知识点,构建生物知识网,夯实初中生物学基础。总之,研究初高中衔接问题,可使中学生物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教学 2003 第9期 《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生物学通报 2006第7期 《关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对策

当今教育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学生接受到的知识也由过去的简单化变成了多样化,在高中阶段更是如此,每一位高中学生都要上至少七到八门课程。高中生物课在高考理综考试中越来越凸显出其地位,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学习方法,如何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创新型找到解决对策,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责任和教学任务。本文首先分析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学习生物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高中教育,还是针对性地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不同的教育,许多高中文科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不是非常感兴趣,导致了文科生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对高中理科生而言,尽管理科学生认真学习生物学,但笔者依然发现很多理科的同学往往由于实验分析与总结能力不足,而在生物知识的应用方面显得非常薄弱。综上,本文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1.课程理念认识模糊

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很多生物课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于高中学生生物课兴趣点的激发与培养不是非常重视,导致了许多学生在高一还未分文理科时就对生物课丧失了基本的学习兴趣,对于生物现象和生物概念更是模糊不清,这是当下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

2.教学内容难以把握

生物课的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在教师对生物课所授内容的熟悉度和把握方式上,一旦教师熟知生物知识,良好运用生物教学方式,那么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必然会上升一个高的台阶。目前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略显薄弱,所讲述的生物内容呆板无趣,所运用的方法抽象难懂。

3.教学实验条件有限

生物科学其实与化学和物理等学科一样,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验性,生物课上做一些必备的生物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论得出相关的生物结果是生物课常见的学习和授课形式,然而很多时候生物课程的实验条件与实验装备等不能够满足生物课程的教学要求。

4.教学方式难以执行

很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方法来进行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应试教育来侧重教授学生高考生物考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最初生物科学学习的目的扭曲。

除了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重要的教学问题外,还有一些学生偏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不足等现象,也严重影响到当下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上述几个实际问题,本文经过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政策和解决方案。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的美好

如何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一门课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学科的有趣现象,吸引并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创造和谐而宽松的生物学习环境

生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放下自身是权威者的高姿态,要走入学生群中,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索新知,共同解决问题。在长久合作的过程中,创设一种民主、和平、轻快而宽松的生物学习环境,给学生自由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时间,这也是当下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一个有效对策。

3.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内容以及生物的教科书在短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风格可以灵活改变,这需要教师形成生物教研组,定期讨论和评比,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生物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开展生物教学。

4.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生物课堂变得与时俱进

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我们21世纪最为鲜明的特征,多媒体教学早已经步入中小学教育,高中生物教师在此方面的运用能力急需要提高。一定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力量,提升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5.教授学生合理的生物学习方法

之所以很多学生厌恶生物学习,是由于其未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渗透一些必要的生物学习方法给高中生,让他们从最开始就养成严谨、科学、求真的生物学习品质和学习态度,运用合理正确的生物实验总结生物知识,提高生物成绩。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作,尽管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根正,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物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广大家长和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笔者认为,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生物教材的挖掘和探索,创新新方法和新思路,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取得好的收获。希望本文对于高中生物学的相关思考对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生物总分值在理科综合里所占的比例为24%,相比于物理、化学,这个比例是最小的,所以许多高中生对生物并不那么重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生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物理成绩,实现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高中生生物学习现状总结

高中生在生物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有待改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措施。

(一)学习习惯不好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知识接收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能够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所以不愿意预习功课。以为课堂上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堂上的知识点都已经深深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因此不愿意动手动笔,一堂课下来,笔记本上还是空白。课后也不加强复习,不做习题巩固知识,等到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时,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落下的知识太多。

(二)没有好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我们对学习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减小我们的学习压力。但是,据了解,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制定过学习计划,或者制定了计划却没按照计划去执行,做不到持之以恒。有的学生想制定学习计划,由于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没进行过自我分析,更不懂得如何去安排学习时间,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制定学习计划。

(三)对生物没有兴趣

高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许多知识又比较抽象,与其他科目之间还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导致许多学生认为生物太难,学不懂,所以对生物没有学习的兴趣。比如,在DNA的学习中,涉及到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工程,DNA变异造成的人类疾病等等知识,其内容不仅多,而且复杂,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

比如,学习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早上我们的头脑最清醒,适合记忆,我们可以对爬行动物的胚胎结构、原肠胚的结构进行记忆,掌握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和细胞的变化;下午可以对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做一个对比分析,帮助我们理解两种发育过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晚上的学习状态好,则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对知识总结分析。另外,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其也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计划。如果对每一个大的知识点,我们都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那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不会累计起来,我们的学习压力也会小很多,学习成绩还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要养成多练题的习惯

理科讲究题海战术,多做练习题,一是能够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且,练题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只求数量,要选择性的练。比如,在减数分裂中,对于减数分裂的定义、类型、过程、细胞变化、染色体的变化等都应该做一部分练习题,而不能只重视一部分内容,忽略其他内容。对于做错的练习题,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整理出来进行分析、总结,找到出错的原因,加深对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的知识点的巩固。练题可以训练学生的生物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做题的过程中查漏补缺,真正的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

(三)养成多思考,勤总结的习惯

在学习中,要保持自己的大脑处于活动状态,多思考、多提问,在思考中找到问题,在提问中找到答案。尤其是在生物实验中,对于实验中的每一个生物现象,我们都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寻找答案。例如,在生物实验还原糖的鉴定中,我们应该思考其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选用斐林试剂来作为实验的检测物质,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总结出,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就是选取实验材料的依据。那么,斐林试剂是如何制出来的,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比例来配制呢?在试验中斐林试剂的用量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吗?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前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才能正确的操作实验。实验后,我们应该对实验的每个环节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办法。总之,多思考、多总结,对生物学习是有利无害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有效的提升生物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对生物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做练习题、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些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将这些习惯带到生物学习中,一定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艳.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

[2]李韧.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15,(30).

第6篇

(一)实验观念的缺乏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是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更改。学生的总目的就是高考,一切在高考制度下,社会、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依然是高考成绩。这样的价值观对中国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教育不自觉的就向“高考指挥棒”制定的目标靠拢,这种情况下,学生是为了考试才实验,老师也是为了升学率而开实验课,实验课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观念陈旧、老套,实验教学工作就难以开展,课程的改革就更加谈不上了。

(二)实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的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在高中这个即将进入大学的关键阶段,很多实验只是文本形式,生物实验也不例外。很多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很多实验只流于演示实验的形式,学生没有经过亲自动手体验,自然没有清晰的概念,只有抽象的印象。这样下去,学生虽然可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但是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会沦为考试的机器,教育体系也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较为缺乏

开展生物实验的教学就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器材,但是现在,在有些欠发达地区,实验设施并没有得到完善,很多高中生物的实验器材呈老化状态,有些易耗品如试管、烧杯等得不到及时补充,很多的实验用具和药品,原材料也很缺乏。由于实验没有纳入高考的考试范围,没有以具体的分数来衡量,导致学校领导的忽视,进一步导致资金问题得不到落实,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尽管国家做出了极大努力,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加强管理,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四)学生实验能力普遍不高,且参差不齐

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以及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不高。在高中阶段,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区别,再上学生初中实验教育的各有不同,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较薄弱,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出现了差异。有的学生一点就通,而有的学生很难将知识消化,这就给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既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这无疑给教师的工作带来难度。

二、改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状况的对策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以下的解决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提高对于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高中生物教材的很多实验都用文字的方式叙述了,但是实验的开展也是有必要的,如果学校没有开学生实验的条件,那么教师就应当做实验演示。因为只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育是不可取的,难以加强学生的印象。所以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让抽象艰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实验教学的快速发展。

(二)增加实验教学课程,把实验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目前的实验教学课数量较少,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只能严格按照课表的课程规定完成教学内容。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实验时间较短,达不到以实践学习支撑理论学习的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划出一定的时间用于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这样的话,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学生都全心全意的投入实验,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实验应当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一部分。经过了长期锻炼,学生应当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是以实验的方式来考核,便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了部分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生的优势,使得整个考评体系更加完善和公平,达到重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设备

高中实验想要顺利开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幅投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对于生物实验的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对此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很多学校的实验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所以学校必须取得国家政府已经教育部门的支持,大幅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如建立大型的生物实验室、配备实验的仪器设备,购买实验用的药品等等。此外,应该请部分老师作为固定的实验员,配合生物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通过种种努力,是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迈向新的台阶。

三、总结

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设置问题;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87-01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高中生物教师往往过分放大高考重点,反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则是“填鸭式”的教学,不管是真正理解还是死记硬背,只要按照既定套路做题即可,久而久之,学生们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维,面对新知识时提不出自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必须淡化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学习生物世界中的奥秘。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创设的原则与意义

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是高中生物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不当的设疑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问题的创设不是毫无章法的随意设问,而要遵循一定的设疑原则:

1、问题创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一般来说,问题的创设都是有针对性的,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都是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的。

二是适度性原则。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掌握好问题的难易的分寸,太难会阻塞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则可能提不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设疑一定要把握好适度原则。

2、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创设的意义

创设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中生物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性,有的内容甚至非常枯燥,如果老师只是在讲台上讲课,难以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那么,适度的课堂提问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如果老师通过一个个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分解掉。

二、巧妙设置问题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巧妙地设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及自身的切身感受,探析高中生物课堂设置问题的具体路径:

1、从学生错误中设置问题

在日常生物教学中,我十分关注学生的错误,因为从学生的犯错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内容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每次作业和考试之后,我都会仔细分析每位学生的试卷,针对学生犯错误比较集中的内容进行二次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巧妙渗透问题,以确保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相关内容。

比如,在一次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正确答案为C,但是很多同学都选错了,由此我认识到很多同学对于DNA与RNA的异同点这一知识点并没有掌握起来,于是,我在讲解试题时,设置了如下问题:“DNA与RNA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们关于这一相关知识点的思考与回顾,让几位学生回答之后,我又将DNA与RNA的区别进行了总结:“两者区别有五点:一是组成单位不同,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二是组成碱基不同,DNA的组成碱基是ATGC,RNA的组成碱基是AUGC;三是组成五碳糖不同,DNA的组成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的组成五碳糖是核糖四是空间结构不同,DNA是双螺旋结构,RNA一般是单链;五是功能不同,DNA是遗传物质,RNA一般在细胞中不作为遗传物质。”如此,经过系统化的总结,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了。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实际的生活问题又是学生们最熟悉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结合当前北京的沙尘暴,让学生了解西北植被破坏和滥砍滥伐对背景天气的影响;结合当前的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转基因作物、基因工程等生物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体的摄影展,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拍摄生活中的低碳实例,加深学生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增强他们爱护生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比如,在讲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时,我指着教室里养的盆栽给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将这棵盆栽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如果把它放在阴暗的角落里,这盆花会怎样?”由于这属于常识性问题,学生们都非常踊跃回答,但是我接下来的一问却让大家犯了难:“有谁知道其中的原理呢?”然后开始今天的课程,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讲,更有针对性的听课,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利用趣人趣事创设问题

一般说来,多数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兴致不大,却对听故事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与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结合起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学习,以此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提问问题是每一位老师都会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但很多老师的提问是无意识的行为,根本起不到设置问题应有的效果,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设疑的重要性,把握好设置问题的基本原则,深入思考问题设置的具体方法,确保设置的问题真正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 忠.谈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4(17)

第8篇

一、当前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上的断层

目前,初中在初一、初二开设生物课,高中在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三开设生物课。由于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初二期末所进行的生物会考(开卷)成绩只作为初中升重点高中的参考。因此,初中个别学校存在着生物课时不足,实验设备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知识的准确性等现象。

2.初中师资力量状况

在吴志华[1]等主编的《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谈到:师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对学生所在学校的初中师资状况,调查统计如下:

调查数据显示:统计学生中原初中生物教师中非生物教育专

业毕业和兼教生物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大,达到27.1%;对初中生物教师上课态度的调查中,上课照本宣科者竟达33.3%,还有6.3%的教师根本不授课。

在中考的压力下,学校安排非生物专业出身的教师应付其所不熟悉的生物教学。而教师上课也只是把考试内容讲完,学生仅在教材上勾出重点;认真点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让课堂

充满趣味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评价标准的大背景下,学生忙于应付主课,教师的热情也逐渐被消磨殆尽。初中生物教学态度的放松和教学质量的低下给学生升入高中接受新知识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3.生物科目在初中阶段的地位

初中生物课堂被中考科目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占用很多的达4.2%,而在中考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影响调查中,18%的学生觉得中考对他学习生物的态度影响很大。中考科目教师随意占用生物课时,学生也因为生物不是中考科目而主观意识上对生物不重视,在学生的心目中生物是一门副科,只要在期末检测时临时突击就可以。

初中生物地位低下,导致师生对生物课集体不重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4.学生生物基础

对学生生物基础的调查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不知道初中生物知识对其高中生物学习有何影响;几乎64%的学生认为没有生物基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课外自己补充初中生物知识的人不超过30%。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例如,提前预习新课的学生少之又少,不预习的学生竟达70%以上。另外,不记或不会记课堂笔记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知道要记录重点和难点,还有一部人认为听课的时候记笔记浪费时间,更有甚者,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需要记。

初中生物知识是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必备条件,但从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另外,由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不同,其知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节。初中生物教材与现在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之间不配套,部分知识形成了初、高中两不管的现象,也给学生的后继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如,高中生物必修Ⅰ(人教版)第一章里提到了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但是哪些具体的生物属于细菌和蓝藻,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因此,高一新生在做题时,往往看到“藻”和“菌”字就认为是蓝藻和细菌,就属于原核生物;第二章第二节关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形成,学生没有有机化学及氨基酸的知识基础,往往一节课下来不仅内容讲不完,学生还不理解,碰到习题就更无所适从了。笔者深有感触,本来2课时的内容,笔者花费3课时还达不到教学效

果。所以,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很有必要,也必须引起广大生物学科工作者的重视。

二、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对策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衔接初中生物知识,让老师觉得高中课程很难推进,学生的负担加重。笔者也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思考:在目前这种初高中生物课程现状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给老师减轻点负担,

也能让学生也学得轻松一点呢?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层面发挥作用

注重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如果只是一线教师个人的事

情,教学上因为要推进新课内容同时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必然使得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而对于刚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间隔一年再学习生物,知识点连接不上,学习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笔者觉得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初三增设生物课程,起码学生不会因为时间的间隔忘记太多的生物知识。另外,衔接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个人的私事,应该形成规模。管理层可以对初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衔接培训,搭建教师研究和经验

交流的平台。笔者在任教单位从教以来,每学期都要准备一节初高中教师组内公开课,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笔者也从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了很多关于初高中生物知识教授、衔接的经验

和方法。再者,可选取高中生物学科学习所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初中未涉及的内容和初中已学过但因种种原因学生未能达到掌握要求的知识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再辅以其他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等领域与生物相关的内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2]。初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压力,也是机遇与责任。对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本学科知识进行安排,让课程更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

2.生物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学科无论在教法上还是学法上,都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递进性。

在教法上,初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高中知识由于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

发式教学法,辅以直观教学法[3]。对于一些结构性的知识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领会和巩固知识。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器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总结每种细胞器的特点、功能,然后教师仅做好辅助、评价和总结即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增殖的教学,教师则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领会、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要灵活地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为了赶课,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做到该慢就慢,该快就快。在学法上,初中学生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独立学习,且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差。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增强,很多东西是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的,所以,学生要继续在学习初中生物的热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初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自然过渡和衔接[3]。另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如何预习、上课如何高效听课、课后怎样复习等。

3.生物实验的衔接

初中生物实验多为重复、模仿等方法,而高中实验则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性的培养,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模型建构等,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完成。在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设计及多样化的思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释疑,从而使学生具备批判的思维品质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4.家长关注孩子高中—初中生物知识的衔接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是一个普遍且长久存在的问题。作为家长,关注学生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孩子步入高中大门做好准备,必然会减轻学生刚进高中时的很多不适应。学生在中考结束后有很长的假期,家长督促孩子在假期阅读初中生物课本,此

时,孩子是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孩子一定会越看书越有趣味,毕竟生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放假而养成懒散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加深了孩子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印象,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永茂.浅谈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2011.

第9篇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28-02

随着世界各国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备受关注。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并为其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质量。为适应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国际上涌现出一些大型测评机构,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素质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改革。

相对于西方教育而言,我国在教学评价方面研究较少,大部分教育理论都参考或借鉴于国外。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中教育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在此背景下,生物学科应注重学生动手、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我国高中生物素质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现状及主要问题

教学评价由评价者、评价依据、评价对象三要素构成,其目的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使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对文献的调研,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陈旧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中西部地区则更是主要以一个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当前我国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课程标准》评价内容理解不够。《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其包含的教育理念、教学评价范围、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目的是每位教师应该熟悉并落实于教学中的。通过对四川、湖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的100位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对《课程标准》熟悉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比较了解”的教师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3,这反映出部分生物教师对《课程标准》重视不够,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呈现出随意评价、缺少符合理论依据的评价,达不到预期的评价目的,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2.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成单一。目前,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重结果轻过程,采用同一量化尺度去评价个性有差异的不同学生。学校层面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加剧了教师对考试结果的重视和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忽视,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得不到实现。由于对新课程概念的理解相对滞后,终结性评价模式并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难以培养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

3.对生物实验课堂的评价重视不够。生物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又是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升学的压力、课时的限制、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教师的缺乏等因素,许多高中往往淡化了实验教学,而主要采取书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不能正确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对课堂教学中情感方面的评价重视不够。《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态度的评价应从不同途径进行。由于传统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使得生物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难以得到真实、有效的评价,妨碍了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抑制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5.对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各方面能力关注不够。现行的教学评价模式主要采取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优劣的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考察和评价,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一个误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评价模式改革应当跟上时展的步伐,在兼顾分数高低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同时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推动素质教育的有力发展,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逐渐摆脱传统的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学生能力优劣的陈旧评价模式,而要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界应当确立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而言,要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鼓励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在新形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其教学评价观,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过程评价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通过不同途径去激发不同发展层次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学生是高中生物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培养其主人翁意识,不能一味追求分数高低,而应培养其积极去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态度。整个评价观念的转变要认识到评价是一个双向的活动,教师要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高中生物评价体系的构成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实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逐步过渡到关注学生努力过程、求知过程和探究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评价。

1.情感态度与价值评价。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大。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引导并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鼓励高中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好环境,培养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精神。

2.实验操作技能评价。生物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学生要求掌握的。高中生应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观察生物的方法并绘制生物简图,要具备较强的撰写生物实验报告的能力。教师可制定相应实验的评价表,根据学生每次实验的表现进行评分,对进行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奖励加分。

3.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评价。新形势下的学生不应该一味地接受知识,而应学会主动去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热点生命现象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合,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讲解相关知识,教师再针对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提高新时代高中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4.校外调查与实践能力评价。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应将学生带进大自然或社会生活中,针对某个生物问题进行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校园调查与实践,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状况有所认识,思索现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能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遗传部分时,可以带领学生分组对某个人群进行单双眼皮的调查,不仅可以考察他们的分组合作以及调查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5.纸笔考试。纸笔考试是衡量一个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但对高中生物学习而言,应同时将月考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共同纳入笔试总成绩中,这样对于高中生成绩评价而言,既重了过程,也重了结果。

四、高中生物教学评价内容

1.采用档案袋评价模式。新课改倡议针对高中生物教学评价,应建立专门的档案袋评价体系。在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下,对每个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袋,由专门的学生保管,将学生在生物教学课堂、实验课堂、课外活动及期末考试的各种表现都记录在档案袋内,同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学期末,学生、家长、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都可以查看档案袋,学生可以更详尽地了解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家长和教师们也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在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我们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一次笔试测试结果上,而要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学生这段时间的努力程度、价值观形成、综合能力的提升上。建立评价表,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综合考察学生在某段时间内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总体来说,生物学是一门内涵丰富、实用性强的学科,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只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通过教育实践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应用的重要前提。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改变教学评价模式至关重要,而新的教学评价模式的探讨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杨再峰.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现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葛学文.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1,(33):141.

[3]陈刚.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李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9-02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以构建高效生物课堂为核心目标,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收获最大的知识提高。

一、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低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提高,最大限度的满足现阶段社会与学生自身对于教学效果的需求。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高效课堂的含义:高效课堂的构建始终贯穿“教学”二字,“教”与“学”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片面的追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势必会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果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育工作者的“教”,也不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备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强化教育工作者备课质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备课,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备课质量,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才能在备课时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设置教学坡度,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优生能从中获得生物知识水平的拔高,学困生能从中获得生物基础知识的提高,为提升其生物知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规律总结为以下几点,即理论实验知识探究化、科学史知识故事化、考试重点知识生活化、生物学科知识趣味化、题型方法知识规律化、活动课知识家庭化,只要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遵循以上几项原则,那么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也就成为必然。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拓展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与创新性

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拓展知识为辅的教学活动。因此,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以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将新课内容关键知识点整理出来,并以图表的形式相互连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初步掌握本课学习基础知识框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生物课堂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拓展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创新性。生物作为一门起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将生物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便于学生了解生物现象、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生物教学的内容。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则体现在现阶段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亲手实践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生物现象,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抽象的语言教学造成学生学习障碍。

(三)重难点题型思路点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模式的形成

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重难点题型讲解的时候,不能将题型的讲解作为唯一目标,而是需要对重难点题型进行延伸与发散,使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够迅速抓住题目核心,保证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讲解题型的时候,需要重视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讲解,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思维模式,即审题第一,其次抓住题目核心、分析解题思路,最后规范答题内容。在重难点题型讲解完毕后,可以提出设立一些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加深对于类似题型解题思维模式的印象。

(四)重视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馈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与接收的过程,同时,反思与反馈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毕后,需要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后反思,及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展开探讨,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氛围。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中存在疑惑的问题,提升生物教学效果。人无完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疏漏,此时学生需要及时将课堂学习中的疑惑向生物教育工作者反映,便于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助教学工作。

本文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含义切入,结合笔者多年生物教学经验,试探性的提出几点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以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整体生物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苏迎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教育方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生物老师的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同样离不开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是长久以来,我们仅仅是注重单一的生物内容理论,更确切的来说是只注重单一的知识体系,这样就不能全面的展现知识精华、解题的步骤以及学习的态度三个不同层次的目的。这也就需要老师要抛弃之前的教育方式。换种说法也就是,建立和增加一部分形象的生物习题把学生引入生活遇见的现实问题,以此方法来增加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的范围。所以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课程上,我会让学生先通读一下课本,之后说明一下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功能,因为能够在课本上直接找到,但是我不希望他们仅仅是照搬课本,我希望他们能够表演出来,用此来培养他们的表达、合作、交流的水平,除此之外,我还思考着把问题稍微改变一下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所以,我会讲:“请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演绎‘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这三种角色,设想如果生态系统缺少了自己扮演的成分,会发生什么呢?”学生们都会跟着讨论、跟着研究。

二、引导学生在疑问中学会假设

高中生只有会运用假设,才能提高“探究”教学的素质。因此,生物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假设方法。比如说:联想法、反推法、类比法等。生物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创建设立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例如我在讲解细胞的问题上,我会首先问学生们:细胞鲜重中包含最多的化合物是哪些?进而点评一下学生的回答,然后在引入“细胞中所含的水”这一主要问题。进而讲解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之后便有学生问;细胞中水的含量是墨守成规的吗?在探究教学中,掌握理解科学的探究技巧与方法,并逐步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精神,于此同时,一种假设提出来,第一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其有效性,对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第二,学生还需要考虑应该取得怎么样的结论以及依据来坚持或驳回想象,来保证“研究”的可运行性、可实施性。更好地反思生物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三、积极进行中学生物实验的开发

在生物实验操作的开发过程中能够参照本地现实状况,发现、探析新的实验资料。像是“观察细胞质以及叶绿体的流动”实验,运用的是新鲜的黑藻这个材料,黑藻是生活在淡水里的生物。但是我们的学校是在普通大陆上,这里淡水生物种类不多,不具备实验所需的黑藻。所以“观察叶绿体以及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就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之后我们就鼓励学生,让学生试着利用其余的能够代替黑藻的材料。学生寻找了许多材料,像是雄蕊花丝的表皮毛、黄瓜嫩茎的表皮毛或者是鸭跖草的蓝色花瓣等,最后发现菠菜叶的实验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菠菜叶比较容易取得。经过这次实验,学生们锻炼了自身的动手水平,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得到激发。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反思意味着,老师对生物教学现实过程的重新反省、重新思考,同时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更深一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高中生以及高中生物老师都需要及时的意识到: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意义以及目的,绝不只是为了参加高考这么简单,最主要的是经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积极思考的研究精神。

五、总结

新课程有着优越的教学想法,目的是“增加高中生的科学素质”,给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实验探析、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机会,把生物教学的目的性增加到更加显著的位置。培养高中生理论结合现实的学习方法以及认真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新课标下的生物课教学的方法以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学科教育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应逐渐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教育水平,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水平,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臧凤龙.《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世纪桥,2011(09)

[2]杨铁民.《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目标的陈述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4期

[3]魏志文.《新课标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J]. 考试周刊,2008(38)

第12篇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展示知识的时候,往往比较单调、刻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可以给学生展示漂亮的图片、展示一些奇怪的生物现象、展示学生从未见过的生物种类及它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DNA结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DNA的结构和排列,再播放相应的视频,演示DNA的配对过程。在展示相关内容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相关的警告提示,在DNA分裂不符合相应规定或DNA配对不成功的时候,系统就会发出相应的警告提示,让学生对出错的地方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并充分了解DNA排列的正确顺序,最终来提高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大自然中生物的种类多达上万,而这些生物的种类、结构和行为各不相同、千姿百态,书本中只对小部分比较特殊的生物运用图片进行了展示,多数生物的特征只是用文字进行了描述。借助于多媒体则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多的在学生生活中并不常见生物,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对这些生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比起书本中死板的知识,多媒体则更加灵活。例如在讲解细胞时,学生虽然对细胞有所了解,但是凭借人类的肉眼却无法直接观察,如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细胞的结构和生长的过程,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在学生的面前生动地展示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过程,学生对所讲知识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拘泥于教材的,多数教师都认为完成书本内容的讲解是自己的教学任务,即使部分教师想拓展书本以外的相关知识,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且还可以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技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内容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认真做好课件,充分利用课件的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后再根据上课所讲内容设计好反馈练习题,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生物学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得出的,学生若要想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亲身体验,进行实验,并对每次的实验过程认真的推敲,所以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内容。但就目前来看,还存在相当一部分高中的实验条件是满足不了高中生物实验需要的,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则是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长此以往,他们就可以养成正确的生物思维。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方法

1.多媒体的使用次数要适当

虽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有许多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教师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视觉会产生疲劳感,不但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会对多媒体教学产生厌烦感。另外,不可以完全用多媒体教学来代替高中生物实验操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就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为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而这些在多媒体演示实验中是无法实现的。

2.多媒体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所以多媒体教学内容不但要与实际实验现象、过程相吻合,而且还应当具有针对性。例如,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运用一些新鲜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的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整节课的学习热情。课后再安排他们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让他们牢牢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3.多媒体的演示要有多样性

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高中生物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法,结合使用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接受知识。比如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可以利用动画来进行展示,从而让演示效果更加完美,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而对于一些次要的内容则可以采用图片、声音等形式来表现。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多媒体的运用也要适度,否则物极必反。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控制多媒体的使用次数、把握课件内容的针对性、发挥多媒体演示的多样性,使多媒体更好地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

[2]任艳君.高中生物教学如何巧用多媒体[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