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时间:2022-08-09 13:14:20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第1篇

非营利组织实行项目预算管理是现代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迫切需要,控制与管理是非营利组织项目预算管理活动的两大职能,其中控制是非营利组织项目预算管理活动的核心职能,管理则是非营利组织依据财务预算编制实现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各个项目的推进时的实时控制活动。总而言之,控制在非营利组织中起到规范各部门工作行为的作用,是保证非营利组织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行项目预算管理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对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的发展状况,各种活动的推进情况进行一个合理地权衡,对提高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非营利组织项目预算管理主要体现为非营利组织对财务支出权力的控制。非营利组织开展项目预算管理活动不仅有助于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而且能使非营利组织以固有方式衍生的合理方式实现权力控制,有利于组织内各部门准确认识预算的本质意义,并对项目预算管理形成新的认识,对壮大和发展非营利组织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预算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本身存在矛盾

随着现代化信息水平的不断提升,非营利组织的信息化程度也不断加深,项目预算管理是建立在组织结构基础上的。当前很多非营利组织还是以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相应的工作分工,使得项目的预算管理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管理出现交叉,容易产生矛盾。

2.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针对非营利组织还没有形成一套权威的项目预算管理标准体系,导致非营利组织在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风险的控制没有得到统一规范的指导。同时,很多的非营利组织对项目预算管理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管理者风控意识不强,对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及控制预算风险也不够重视,使得项目预算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和运行往往流于形式。

3.非营利组织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对项目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没有理解到其真正意义是为了降低非营利组织的经营风险,对组织进行科学合理的资金配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组织发展。财务人员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对风险的控制都停留在被动的状态上,一味的等待上级指令,自发参与管理的程度较低,导致项目事前和事中的控制环节薄弱,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预防功能。

4.对各阶段存在的风险的认识不够

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项目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始末,因此对其进行的风险控制也应贯穿于整个项目。但是在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无论是预算管理人员还是非营利组织领导者,对于各阶段的管理过程中隐藏的各种风险认识不足,因此导致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效率不高,如在管理过程中,很多非营利组织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对于超出预算的行为原因并没有深入分析,也就无法就此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

5.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也要逐渐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对于一些传统的人工处理的问题改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以降低工作强度和出错率,如对于各项目所需的物资进行归档等。纵观当前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可以发现,不仅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整个组织都存在类似问题,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造成阻碍。

三、非营利组织项目预算管理的策略

1.提高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管理的认识

各个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层都要按照国家提出的要求,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重视项目预算的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工作。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可以将项目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与管理者的工作测评进行联系,建立预算管理的考核机制,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最终实现非营利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经营。

2.完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在加强非营利组织的项目预算管理风险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对组织进行全面的了解,以确保非营利组织的整体管理机制和项目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机制相一致。项目预算管理应该与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联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项目预算管理的具体责任进行落实,强化执行力。为了推进这一举措,可考虑将责任落实情况与岗位考核、职位晋升等联系起来,以强化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管理体系完善的职责。

3.建立全面、全过程的项目预算管理的风险控制体系

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中,风险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在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过程中,要注意涵盖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切实将风险控制落实到财务人员的工作中去。此外还要推进各阶段的风险控制工作。首先,在事前,应该加强预算的制定与核对,科学合理的对项目成本进行测算和预估。其次,在事中,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对于超预算的现象要加强问题调查,对成因进行有效地分析,不断提高项目预算管理水平。第三,在事后,要积极加强对整个项目的实际费用与预算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对比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构建合理的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全面地对组织项目预算管理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帮助非营利组织规避风险。

4.加强组织项目全过程的成本动态管理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各个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是当前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非营利组织项目成本管理中,大都比较注重事后管理,对事前准备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也不够,因此导致成本控制效率不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在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积极践行成本动态管理理念。在事前控制过程中,要在决策阶段加强对各个项目的预算管理的重视,在项目设计阶段要将成本预算纳入考量。在事中应加强对成本的动态控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在项目成本管理中,需要对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的把控,从而估计各项目所需的费用,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资金的配置进行优化调节,使得组织内的各个项目都能在充足的资金保证下顺利推进。在项目结束后应将预算和实际成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辨别管理过程中的优点和缺憾,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为未来的预算管理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从而全面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5.提升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水平预算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是时展背景下的一个全新要求。无论是非营利组织各种业务的完成和解决,还是各种信息的传递,抑或是非营利组织的各种活动组织,都应该要努力实现信息化。首先,应对基金会组织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确保各类项目的全程管理都能使用自动化办公,促进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消除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隐患。其次要实现财务部门、资产部门、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使得预算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得各方面的必要信息,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也有利于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部门参与到预算控制过程中来,对项目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

6.加强内外监督,增进监督效力

第2篇

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重要就业领域之一。2010—2014年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显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非营利组织就业比例达到53%。在这一背景下,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领域与就业技能培育需要,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加强该课程教学管理研究,便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非营利组织以非营利为宗旨,但不论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管理是所有组织的首要功能,而不仅仅是利润的附庸,所有组织都需要管理。非营利组织不仅需要管理,而且还需要实现优质的管理。首先,非营利组织主要经费来源于社会捐赠,优质管理之下的非营利组织能通过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宗旨与使命,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获得良好的服务效果和社会赞誉,从而使组织行为与组织形象更加符合社会期望,为组织获取可持续发展资源。其次,非营利组织大量使用志愿者劳动,优质的管理能使非营利组织吸引到更多数量、更高素质的志愿者,为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1]。最后,在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组织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营利组织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都需要经过组织管理的改变和提升。而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行职业化管理:培育专门的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在大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开设非营利组织管理教育课程,便是非营利组织职业管理人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为G市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总学时40课时。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授课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方法为主,针对非营利组织定义与分类、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筹款管理八个方面展开理论教学[2]。同时,针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搜寻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因教师自身无任何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在课堂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方面存在不够深入的弊端,无法深入浅出地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致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且因教师所选案例与受教育者生活背景和社会认知差距过大,导致受教育者对案例内容理解有限,无法产生强烈共鸣、激发思考,出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无法实现预定教学效果的情形。

学生良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不仅需要为其提供优质的课堂知识传授,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更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技巧。而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并未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教学者受自身实践能力水平限制亦无法予以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指导,致使学习者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实现有效培养,从而呼唤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新的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2012年5月,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注册成立了G市第一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投身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之一——民办非企业管理实践,并在民办非企业管理过程中,积极与非营利组织另外两种类型——基金会与社会团体互动,全面了解、掌握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X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过程中积累管理案例与经验,实现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予学生生动的专业知识讲解,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部分管理工作,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形成实践——教学——实践这一循环体系,实现师生专业共同成长。

(一)重新厘定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人才”为“培养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取并积累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能力,能更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使用教师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践作为案例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讲解,使案例“有血有肉,接地气、有人气”。教师自身实践所形成的案例不仅使课堂讲述更加生动深刻、深入浅出,同时本土案例的应用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讲授法之外,布置课外作业,同步使用实践教学法。学习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教师所创办非营利组织为平台开展实践,交流、讨论实践心得,培养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改革后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主题在沿袭旧有模式八个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对全部主题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在明确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之外,制定课外作业实践内容,根据课程教学改革内容表(见表1)开展教学工作。

   (四)变革考核方式

根据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考核方式亦随之发生变更,考核方式围绕课程目标而制定,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考核方式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更改为考核,从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与课外实践成果各占 课程总分值的50%,在此基础上,课堂表现细分为课堂出勤率、课堂听课投入程度与课堂讨论参与情况,课堂出勤率占课程总分值的15%,课堂听课投入程度占课程总分值的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占课程总分值的15%,综合多方面表现和成就确定最终成绩。

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2013—2014年, X高校在两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开展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在课外作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设计与工作策划方案共被B机构采纳三项,同时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得分相较于2012年评价得分平均增加了11.34分。从学生能力提升、教学成果实际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三个方面证实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和必要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实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丰富受教育者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发掘、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增强其实践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教育,能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良好满足社会变化和需求,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此外,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互相依托、互相促进,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背景下开展,既依托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舞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突破,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两类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P·盖拉特(James P.Gelatt);邓国胜等译.

第3篇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治理缺失问题已经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正常发展。文章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内部治理的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非营利组织目前所处的困境,发现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昭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国现在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易发多发,就业、腐败、分配不公、社会治安、环节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以分配不公来说,200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国家统计局,2007);2004年末国家统计局测算的绝对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有374万人、中部地区有931万人、西部地区有1305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14.3%、35.7%和50%,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国家统计局,2005);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总体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进合国的警戒线;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占城市居民10%的财富少的人只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企业的经理职位与一般职务间的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余丰慧,2005)。

各类非营利组织在解决易发多发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方面大有作为,本文列举3个案例窥斑知豹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2002年实现扶贫项目九大类45项,项目总投资5132.28万元,项目受益农户9万余户,40多万人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2004年,扶贫事业取得更大成就,共筹募善款善物1.12亿元人民币,完成项目投入1.16亿元人民币,约有45.85万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

2005年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众对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有420多万人参与,提出9个方面27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2002年,重庆市决定在主城区建30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市民反映强烈。重庆市绿色环保联合会组织市民召开研讨会,建议政府停建以牺牲重庆市主城区空气环境为代价的工程。2003年底,重庆市政府采纳了建议,停建该工程。

二、治理缺失严重阻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全国各地都可以看见不胜枚举的非营利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工程中贡献的案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日益重要,也越发深入人心。虽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但仍有许多方面亟需完善,有些方面的不足甚至导致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缺失。加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还存在许多诸如管理不善、定位不准、目标不明、资源约束等问题,致使内部治理环节也问题重重。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缺失导致该行业内公益腐败、公益低效、公益异化等违规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公信力不足,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受阻,严重制约着该行业的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行业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云南“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事件等等。

无独有偶,国外非营利组织因治理缺失导致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受损的事件同样高发,说明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治理问题剖析

1.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低下的原因。钱颜文、姚芳和孙林岩(2006)通过比较非营利组织和营利性组织在行业环境、组织内部、公共关系三个方面的差异,从非营利组织法人属性类别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法人进行划分,对比公司治理结构,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的典型治理结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之间的区别,认为不一致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以及多监督主体是非营利组织治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李小宁和田大山(2003b)与毛刚、朱莲和郭耀煌(2005)等则认为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励走出困境的对策。

2.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无论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还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都揭示出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要重于企业董事会,清晰地界定理事会角色与责任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首要课题。马迎贤(2005)以资源依赖视角为解释框架,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边界跨越职能,分析了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贡献和局限性,并且简要讨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现状和发展。刘宏鹏(2006)通过中美之间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在承担角色和责任方面要全面领先于中国;就中国而言,基金会理事会在某些方面优于社会团体。

3.非营利组织的失信及其治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是社会、被服务对象、政府、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及捐赠方对其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生命(李虹,2003)。蔡宁和张彬(2004)从交易协调问题和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协调机制下的协调失灵问题,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交易特征多样化的特点,存在着市场失灵、互惠失灵和公共失灵的情况。非营利界的失灵正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少数官员腐败的侵染使非营利部门失灵。为此,应该从立法、信息管理、道德机制入手进行治理(陈晓春和赵晋湘,2003)。

当前,影响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主要原因是其组织内部自律机制缺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自身性质定位不明确,有不当营利行为,公共责任缺失等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外部环境不佳(刘晓佳,2003;曹现强和侯春飞,2004;仲伟周等,2004;庞娜,2005)。常瑜(2006)从产权模糊、信息不对称、道德失控、组织规范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并从完善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以及评估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

曾维和(2004)提出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统一的综合监督模型,以期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非营利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

1.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外部法律环境。陈金罗等(2006)在《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指出: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来说,我国现在的法律环境已经对其构成了严重的制约,这已经基本成为共识。比如,现行法对非营利组织采取了限制成立、限制竞争、限制规模的政策。不仅成立条件苛刻、设立程序繁琐,而且禁止非法人社团、未登记社团的合法存在;行政管理上采用双重管理体制,给非营利组织带来了沉重负担,同时赋予了管理机关非常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有关的民事法律十分混乱,并且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这直接导致非营利组织成立和运作的成本增加,并且增加了发生各种纠纷的危险,等等。对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还有魏定仁(2006)主编的《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律模式论文集》、金锦萍和葛云松(2006)主编的《外国非营利组织法译汇》和蔡磊(2003)的博士学位论文《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等。

2.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关系。刘太刚(2005)通过对事业单位在非营利组织群落中的地位分析,以及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共识和分歧的考察,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李培林、徐崇温和李林,2006)。与李培林等持有不同的意见,吴东民和王孝贡(2005)从对改革的理论准备、宏观环境、事业单位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失灵”以及事业单位与非营利组织性质的不对称等方面的分析看,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化这一目标模式并不是当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佳选择。

3.与政府的关系界定。陈晓春等(2004)基于共生的理念,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成志刚和周巍(2005)指出,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是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扶松茂(2005)系统研究了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开放与和谐的关系。任慧颖(2005)以中国青基会为研究个案,考察了中国现实中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互动,进而透视出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所形成的权威关系。

五、结论与评价

由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营利组织不同,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受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的制约,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带来非营利组织的低运营效率。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备受责难,构建一个适宜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早期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更多是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后来,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是涉及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忽视令人吃惊,或许是由于主体的利他精神和利己主义在不同的非营利组织需要达到不同程度的均衡所导致的问题复杂性引起。

近2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发展非营利组织,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近几年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尽管如此,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仍显滞后:数量偏少、质量较低、活力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引起的。如何构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一般框架,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已经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迫切课题。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A070400008):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机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蔡宁,胡杨成,张彬.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合作获取竞争优势的机理[J].科学学研究,2006(3)

3.陈金罗等.中国非营利组织法的基本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陈晓春,陈玉娥.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J].云梦学刊,2005(6)

5.陈晓春,胡扬名.非营利组织中的人本管理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5(6)

6.陈晓春,赵晋湘.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

7.陈岳堂,颜克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8.董文琪.合作营销: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实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7)

9.扶松茂.开放与和谐——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2.28

11.李宏,单学勇.论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使命缺失”与“使命为先”[J].生产力研究,2005(11)

12.廖鸿.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民政,2005(2)

13.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

14.钱颜文,孙林岩,梁莉.非营利性组织战略管理形成及其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5(5)

15.申毅.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经济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6.沈亚平、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研究[J].学会,2006(5)

17.沈晔.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的成因剖析[J].金融经济,2006(12)

第4篇

论文摘要:非营利组织的失灵是困扰我国公益事业发展一个重要因素,理论界对如何治理非营利组织的失灵做出了积极的探讨。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失灵的治理进行了探索,认为加强强制性信息披露、激发自愿性信息披露、完善非营利领域的产品市场、筹资市场、管理者市场,实现三者的联动将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失灵的治理。

非营利组织失灵是指非营利组织偏离社会公益或共益的宗旨,片面地以功利主义为取向,并给消费者、社会、生态带来负效应。2007年初,有媒体曾披露“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将各企业交给基金会的62万多元管理费用于日常开销,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基金会诚信的质疑,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像基金会这样的非营利组织应该增强透明度,向社会公布相关的业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本文即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探讨非营利组织失灵的治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信息披露与非营利组织失灵的治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赵晋湘等提出,如同企业界的“市场失败”、政府部门的“政府失灵”一样,非营利组织的失灵正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应该从立法、信息管理、道德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治理[1]。马敬卫等也认为,为应对失灵,非营利性组织应该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相应的惩戒制度,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体系,完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道德约束机制[2]。

孙芳城等在对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进行论述时,提出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模式应该以绩效评价作为导向[3]。李静等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缺口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也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4]。

美国学者里贾纳·e·赫茨琳杰指出,非营利组织的不法行为和不善经营已经严重地削弱了公众对此类组织的信任,非营利组织缺少商业领域中的那种强制性责任机制,因而应该采取一定的规则来加以约束。赫茨琳杰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披露——分析————惩罚(dads),要求非营利组织及其管理机构向大众披露、分析、信息,同时对不遵守相关规定的组织进行惩罚。她强调,对于非营利组织,应该增加披露量化的非财务性信息,以便衡量这些组织的效率[5]。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有关特殊行业会计制度要求非营利组织编制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外,有关管理部门只针对基金会行业出台了《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而用于规范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一套完整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赵晋湘、马敬卫、孙芳城等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可以利用信息管理来对非营利组织的失灵进行治理,但对其实现机制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里贾纳·e·赫茨琳杰的研究则比较深入,并根据美国的实际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方案。笔者旨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以上问题作拓展性的探讨。

信号理论认为,如果市场竞争是充分而有效的,那么一个成功的组织通过向市场传递信息,能够将自己与其

他组织区分开来,从而可以在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声誉和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组织管理者的能力水平将被市场所认可。在这种条件下,其他保持沉默的组织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将会在市场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这个角度讲,市场中的每个组织都具有进行信息披露的动机。

委托关系理论也有类似的观点。该理论认为,每个组织都是由一系列的委托关系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管理者为得到市场的认可或者实现心理预期,存在借助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动机,以降低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

根据以上两个理论,在管理者市场评价机制比较健全、产品及资源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同样应该存在进行信息披露的动机。因为在“经济人”的假设条件下,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会按其所在的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章程进行经营管理,主并动将其利好信息向市场,那样可以得到一个好的市场地位,其本人也可以在市场上得到一个良好的市场评价,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积累,同时,市场也可以将表现不好的管理者逐出管理者市场。在这些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的失灵会较少地出现,因为管理者的经营不善或不法行为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存亡及管理者本人的切身利益。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部分非营利组织并不愿意进行信息披露,他们并没有向利益相关者(捐赠者、公众等)提供任何信息,但每年还是可以获得许多捐赠,甚至有些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对社会捐赠的违规使用,因为没有被发现,所以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主要与信息的不对称性、垄断性及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价值取向相关。信息的不对称性、垄断性会使管理者的不轨行为很难为局外人所发现或识别,从而使他们有产生不轨动机的可能。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并不是每个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都将他的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或自身价值实现的平台,他的价值取向可能与非营利组织的宗旨或使命并不一致,而将这个岗位视为其谋取私利的机会。在这种条件下,像前面所述的那种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就不再适用,而是需要强制性力量的干预,迫使他们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信息披露,以便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和监督,这种信息披露称之为强制性信息披露。通过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使那些企图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违规使用公益资源的可操作空间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失灵问题,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实现机制可借助于里贾纳·e·赫茨琳杰提出的披露—分析——惩罚(dads)的方案。

非营利组织是一种公益组织,其大部分资源来自于社会,其所有者处于缺位状态,所有者对管理者的监督在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系统中不可能得到实现。对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监督(不包括理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就只能依靠外部组织或利益相关者(政府、捐赠者、受益者、公众)来实施,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又必须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那到底要求它们披露什么样的信息才有利于监督,从而对其失灵的治理产生促进作用呢?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各种相关的会计准则要求非营利组织提供“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但仍有不足的地方。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报表只是一些复杂数据的罗列,他们可能无法看懂其所代表的含义,即使少数利益相关者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也无法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其具体的情况做出判断。《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也只对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公布年度工作报告、募捐活动的信息、开展公益资助项目的信息做出笼统性的规定,而对应该如何公布、公布信息的详细程度、格式等方面的内容并未做出具体的规定。

不可否认,以上政策的出台,能够对非营利组织起到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但是单纯依靠以上笼统的规定难以起到充分制约的作用。所以,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程度作出具体规定,对治理非营利组织失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理论界对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研究为我们的深入思考提供了启发。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战略信息、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6]。在结合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及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基于利于监督的原则,我们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了设计,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审计信息、非财务信息。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组织简介、组织章程、机构设置及相关管理制度等,这些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作基本了解,同时也为判断其经营行为是否违规提供标准;财务信息主是指会计准则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这些信息将会反映非营利组织使用资金的整体情况;审计信息主要用于衡量财务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以及组织治理、制衡状况的分析和评价,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监事会报告等;非财务信息主要有资助(实施)的项目、项目时间、项目当事人等,这些信息的披露能够使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财务信息相比,利益相关者更加愿意关注非财务信息,一是因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其公益使命,而不是利润,二是非财务信息提供的是具体项目的实施情况,涉及项目实施或服务提供的每一个环节,利益相关者只须支付较低成本就能够直接了解。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信息,利益相关者就能够比较容易判断一个非营利组织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经营行为,其管理者是否在遵循组织的宗旨,进而决定自己的捐赠行为。在信息社会,信息传递速度快于以往任何社会,非营利组织的违规行为能够很快在利益相关者中间传播,最终导致非营利组织困境的到来。这种惩罚(政府制裁、捐赠者撤回捐赠、潜在的捐赠者改变决策、公众丧失信心)将会使部分掌管非营利组织并存在不良动机的管理者不得不有所顾忌,从而降低非营利组织失灵的程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加强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其失灵的治理,但是要改变目前的现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管部门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主要包括:

第一,完善立法,加强非营利组织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经验不足,则需要一定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引导。此外,有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并不认为组织的信息披露是组织发展的当务之急,甚至有些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为了一己之私而拒绝或不愿意将组织的信息进行披露。从这个角度讲,就需要强制性力量来约束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借助于法律法规来明确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义务,并对拒绝履行义务的非营利组织进行惩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实现信息披露在非营利组织失灵治理方面的作用,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成为迫切的需要。

第二,引入竞争,激发非营利组织信息的自愿性披露。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非营利组织,其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如行业的垄断、地域的垄断、资源的垄断等,这种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披露信息的自觉性。按照信号理论和委托关系理论,管理者存在通过信息披露来显示自己和降低成本的动机,但那是以市场竞争为前提条件的。在垄断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可以依赖于自身的垄断优势得以持续经营并获得资源,但是这样会降低公益的效率。因此,在非营利领域引入竞争,将非营利组织推向市场,将迫使非营利组织为获得好的市场地位而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从而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减少非营利组织的失灵。

第三,完善非营利领域的产品市场、筹资市场、管理者市场,实现三者的联动。信息披露对非营利组织失灵治理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惩罚机制:行政惩罚、市场惩罚。行政惩罚是指相关管理机构按法律法规对非营利组织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这种惩罚的方式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市场惩罚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对非营利组织不合理的经营行为做出惩罚,但是这种惩罚的实现需要产品市场、筹资市场、管理者市场之间联动。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假定某个非营利组织将捐赠者的捐款用于改善员工福利(内部分配),而没有用于捐赠者所关心的公益项目,经过一段时间后,捐赠者可能会发现他所关心的公益项目并没有改善(非营利组织可能并没有向市场提供公益产品或只提供了低质产品),他会认为该非营利组织在整个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产品市场上的这个不利消息很快在利益相关者之间传播。此时,该非营利组织就会发现以前稳定的捐赠者已经丧失了往日的热情,使得筹资变得异常困难。管理者市场也迅速对该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做出评价,认为该组织的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值得怀疑(因为他所管理的组织背离该行业的基本准则),从而使管理者处于不利的地位。由此可见,信息披露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以上三个市场的发展、完善和三者之间有效的联动。

注释:

①本文受到湖南大学陈晓春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17201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jj30213);湖南省软科学资助项目(05zk3053)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晓春、赵晋湘. 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2)

[2]马敬卫、杨同卫. 非营利性组织失灵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6)

[3]孙芳城、王海兵等.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披露. 财会月刊,2006(21)

[4]李静、万继峰.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解读.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2)

第5篇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独立学院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它与政府及社会管理需要密切相关,在公民社会越来越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公民责任感,是独立学院在本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特点

1.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化的“结社革命”浪潮中得到了空前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纷纷出现。我国非营利组织出现得比较晚,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而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也是近几年在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相关的教材较少,大部分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而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很少。同时,相关的案例教材也比较缺乏。这些都提高了本课程教学的难度。

2.是一门综合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吸收了管理学、社会学、领导学、会计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授课教师也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非营利组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管理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使得必须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典型案例和情景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并结合学生课外实践如各类志愿活动、慈善义卖、义教活动等,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4.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在讲授公民社会等理念的同时帮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感。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非营利组织就业的能力,增加他们的选择。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课程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也要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在兼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重视实践环节,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上,要从基础理论入手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涵义、内容以及从它的发展脉络探讨其生成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在微观上,主要从非营利组织的具体运营维度来深入了解和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治理、财务运作、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等方面。

在整个教学体系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知识是课程的基础和起点。独立学院虽然区别于其他科研型的大学,但是作为本科生教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理论,为后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各章当中,再通过案例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要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尝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坚持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内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结合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确定和修订具体实验项目,并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可参与实验过程的程度和参与兴趣,设计具体实验环节,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一章中,以团队形式进行营销策划,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营销策划的步骤和要义,为日后的工作积累实践能力;在“非营利组织领导”一章中,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团队领导人,由领导人带领团队完成战略规划等任务。也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如“郭美美事件”等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失范事件,引导学生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非营利组织角色”等进行深入探讨。

课外实践主要是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的情况,如参加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党团组织开展的福利院、孤儿院探访活动,各种慈善义卖活动,社区一对一帮扶和义教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开展课题调研,并在课堂上进行经验交流,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观察调研能力。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在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要适时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和反思的过程,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的判定、分析和意见,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引入一个案例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每一章都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行分组讨论。

在案例的来源方面,鉴于相关的案例教材较少,除了利用案例教材如罗伯特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①民间公益机构编制的案例集,如NPO信息咨询中心主持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集》、由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组织编撰的《温洛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参考资料系列》等;②各类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网站,如中国社会组织网、中国公益热线、中国NPO服务网等;③各高校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网站,如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等。

在案例的选取方面,除了要选取国外经典的案例以外,主要集中选取国内的案例。因为国内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加有亲身体会,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其次,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时间较短,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更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唤醒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最近令非营利组织陷入信任危机的各类事件——郭美美事件、“希望工程”违规投资和假信事件、章子怡“诈捐门”事件、红十字会志愿者马书军侵吞公益善款等等备受公众关注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就这些事件进行资料搜集,了解事件的全貌,并对这些事件进行问题讨论。或者就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建立自己观点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如在非营利组织任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者是研究非营利组织资深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讲座,介绍自身的工作经验或研究成果;或者组织学生到非营利组织的办事处参观,启发学生对非营利组织具体管理实践的思考。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形成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在体验情景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这章中,首先由老师讲授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进行营销策划的步骤等基础知识,然后分组让学生回去准备各自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策划,写成营销策划书,最后回到课堂上分享和讨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评价,评出优秀的营销策划书。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参与的志愿活动就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自己充当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时应该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立体化教学法

立体化教学法主要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类课程网站、网络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等资料,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信息量的最大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课程视频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结合香港乐施会、宣明会等知名非营利组织的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等展开对非营利组织劝募方式的讨论;结合“自然之友”的十年发展之路来深入探析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等。

四、结论

总之,《非营利组织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的发展适时更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动手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贾名清,方琳.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非营利组织起步较晚,其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保证非营利组织正常、高效地发挥职能。

今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引发了关于慈善机构有效处理募捐物资及现金的广泛讨论。但讨论重点集中在对慈善机构是否应计提10% 管理 费方面,或仅片面涉及了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内容。为促进慈善机构有效利用 社会 资源,笔者对加强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提高慈善机构效率,保证募捐和受捐人的利益。

一、非营利组织及内部控制

(一)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 会计 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 财务 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 经济 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

根据内部控制的定义,要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注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结合。目前,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管理控制案例及问题导出

1、案例:全国牙防组被撤销。原因:(1)未经批准开设账户。1997年牙防组未经批准,开立了 银行 基本账户,这个账户在2006年11月被撤销。(2)对外贷款问题。1994年牙防组贷给广东澄海县黑妹 保健 用品厂50万元,未及时收回,造成直接损失15.4万元。(3)补记入账。牙防组1994~2006年收取赞助款等18.4万元,并直接支出7.6万元,没有及时入账,到2006年7个月才补记入账。(4)奖金、补贴、劳务费发放名目繁多,支出随意。(5)资产管理不规范。牙防组印制的牙防宣传的书刊、图书资料等没有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严格的核算和管理。(6)牙防组使用牙防基金会票据收取赞助等款项,使用基金会外汇账户提取外汇,用于牙防组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2、问题导出:(1)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重视不够,监管不力;(2)财会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一是没有规范的账簿,收入和支出管理混乱。二是 成本 管理混乱;(3)民间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财会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4)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偷税现象严重。

(二)会计控制案例及问题导出

1、案例:新加坡慈善机构“青年挑战者”2006~2007年暴露的问题。该机构被投诉滥用善款和至少一笔违规转账,经相关部门查证确实存在企业管理、内部监控及执行理事长薪酬缺乏透明度及具误导性的问题。“该机构只有一个全职员工(就能展开那么多的活动),以及网站没有财务报告”足以说明其情况。

2、问题导出:(1)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2)货币资金的收付授权审批制度不严。(3)对非营利组织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力。(4)非营利组织的费用控制不严。(5)非营利组织单位的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普遍认识不够。

三、问题的解决

(一)加强基层 审计 监督

1、基层慈善机构建立有效运行的募捐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2、落实捐款金额的核实工作。

3、重视款项拨付和物资发运。

4、对捐赠专用收据的完整性进行分析。

(二)加强管理控制。erm框架的借鉴:

1、增强非营利组织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 环境 。

3、设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4、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5、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

(三)加强会计控制

1、严格界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性质。

2、健全 法律 法规,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行业自律与诚信服务。

3、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 财务管理 制度。

4、积极开展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出资人和管理人培训,使其认真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综上,笔者认为,要有效地结合审计监督、管理控制、会计控制,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这样慈善机构的效率和人们关注的募捐资源合理分配就有所保证了。

第7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评估机制 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成为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热点问题。在非营利组织发展初期,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他们能否将捐赠的资金真正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能否正常遵守非营利组织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否真正取信于民;非营利组织的诚信评估机制就此建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资源的分配日趋紧张,能否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以实现组织所追求的目标成为当代非营利组织管理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构建涵盖诚信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绩效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的多元、全方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框架成为当代非营利组织健康、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

一、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概述

非营利组织体现政府职能的延伸、企业职能的优化,在现代社会其影响和功能不断扩大。构建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是非营利组织发展完善的必然选择。

“评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然而不同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评估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义的评估是指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的评价、判断、预测的活动,是人们认识、把握某些事物或某些活动的价值的行为。狭义的评估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尽可能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实施过程中或已完成的项目、计划或政策的设计、实施和结果的相关性、效果、效率、影响和持续性进行判定和评价。这里所讲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根据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判断,对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最终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进行评定和认可。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具有评估的一般属性,同时由于其评估对象的特殊性,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绩效评估和政府绩效评估的独特方面:

1.评估对象的特殊性。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对象是非营利组织,它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特点。非营利组织的上述特点反过来又深深地烙印在其行为和绩效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评估区别于企业、政府评估的特殊的规定性。

2.评估过程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由于其非营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企业评估那样可以通过市场交换以价格信息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样,它不像政府评估那样可以通过公民的支持率这一政治投票机制反映出来;一般情况下,非营利组织的评估需要借助评估指标、评估方法等工具得以实现,具有复杂性。

3.评估机制的多元性。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机制是一个涵盖诚信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绩效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在内的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框架。另外,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具有内部和外部两种不同的评估机制:外部评估机制为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提供制度保障,内部评估机制为外部评估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奠定基础。

4.评估体系的开放性。非营利组织的评估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输出的过程。评估体系与评估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的评估环境可以对评估主体、评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对评估过程的影响,更加证明了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具有开放性。

5.评估效用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目的在于监测和评估非营利组织工作和服务的绩效能力和水平,为整个社会其他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与企业和政府的评估不同,非营利组织的评估能够对所有顾客群的生产、生活提供普遍的、广泛的、平等的信息资源,实现公益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在当代社会,构建科学合理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开展非营利组织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广义的角度讲,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要致力于效率目标的一个理由是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公益资源匮乏、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的现象。公益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而非营利组织引入效率意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公益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开展非营利组织评估,有利于管理部门公平公正地评价非营利组织,有利于优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社会稳定。从狭义的角度讲,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良好健康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评估有助于为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二是评估有助于改善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绩效,可以为组织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三是评估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对外树立形象,提高组织的公信度。

另外,非营利组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要求非营利组织建立评估体系。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特点,加上资金来源有公众的捐赠和政府的支持,组织结构不是等级森严的官僚科层制。这些优点使人们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然而,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在很多时候的表现却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不尽人意。因此,构建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成为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99年的大约6000个注册团体发展到2005年的约150000个。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民间组织38.1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0.7万个。但总体而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诸如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人才短缺,志愿者参与不足;组织内部管理不完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使政府、公众能够有效地对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非营利组织需要引入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尤其是要构建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才能在现有条件下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全面发展。

1.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环境

除受到国外非营利组织评估风潮的影响外,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变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兴起和发展。

宏观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改革、法制环境和全球化六个方面,也正是这六个方面促进了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它们一方面在数量上刺激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一方面在质量上提高了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能力;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环境,使得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了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为广泛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以及相关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宏观环境上为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与此同时,我国非营利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微观环境也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对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中间层的形成、公众参与和志愿者行为以及西部开发。

总之,非营利组织在现阶段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一个健康的、富有能力的非营利部门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前进以及国外非营利部门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日渐受到重视和关注。改革开放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持;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崛起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整体素质偏低。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构建一套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显得日趋重要。

我国非营利组织兴起时间较晚,非营利组织的评估一开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日渐提高,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机制也越来越重视;非营利组织开始尝试构建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使得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在实践上取得长足进步。

首先,在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方面,充分地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加以改造,探索符合具体国情的理论和方法。毛寿龙的《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俞可平的《治理与善治引论》、张璋的《治理公共行政的新理念》、唐贤兴的《全球治理与第三世界的变革》等,都是将国外治理理论应用于非营利组织的评估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利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理论与方法,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进行原创性开发。在经济学领域,逻辑框架法、综合指数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在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非营利组织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增强了评估结果的效度和信度。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方法和理论大都有所局限,属“拿来”的成分居多,“吸收”改造的成分较少,形成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估体系日渐重要。

其次,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非营利组织的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国内外部专家评估、非营利组织自我评估和国际组织评估。这三种类型的评估实践各有利弊,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中较为常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曾委托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会对“希望工程”进行的评估属于第一种类型的评估实践,在这次实践中,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会便是非营利机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高费用聘请的“外部专家”;第三方的引进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国外的资助机构、国际NGO组织、国际金融组织、联合国体系对所资助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的评估实践也日渐流行。另外,非营利组织的自我评估由于其评估费用相对较低而在国内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实践中最为常见。

3.非营利组织评估的问题和不足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非营利组织运营绩效、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基本手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体系,评估的理念还未在非营利组织及相关人员、机构中普及,构建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总体上仍然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评估机制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运用较少,缺乏“评估文化”和评估的制度化;现有的评估机制缺乏规范性,难以真正发挥评估的功能和作用;现有评估机制和评估框架不全面,难以全方位反映机构的运营管理状况;评估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端正,忽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改进和完善;评估结果得不到及时的扩散和反馈,浪费评估资源。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由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非营利组织评估本身存在的困难。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的问题和不足,就必须把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与非营利组织评估自身环节出现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分析。

首先,我国非营利组织运营、管理的独立性欠缺,主要包括法律地位的低微和独立人事权的缺乏。依据我国《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一个机构要想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会团体必须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独立性的缺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业务主管单位的附属物。另外,有数据表明我国有近2/3的非营利部门的主要干部或者直接来源于业务主管部门,或者由组织负责人提名并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由此可见,我国非营利组织普遍缺乏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其负责人的管理控制权也相对较小,不仅造成非营利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低迷,而且也造成非营利组织运作效率的低下。独立性的缺乏使得非营利组织评估的质量难以保证,评估目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更为重要的是,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结果无法落实、无法正确归位到提高机构管理效率、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的功能和价值上来。

其次,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政困难使得评估的实施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绝大部分的非营利组织被理解为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由政府机构改革转换而来,真正由民间自发形成的所占比例很小。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使得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缺乏竞争的动力和机制;非营利组织服务数量不多、服务质量偏低、营利性收入过少,造成了当前非营利组织的财政危机。

然后,我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出现尚属新兴事物,其理论和方法仍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估体系。首先,由于不同的非营利组织往往采用不同的评估形式和规范,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理论很难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无法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全方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其次,评估方法过于单一。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方法包括逻辑框架法、对比法、快速农村评估法、参与式评估法等多种手段,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所采用的评估手段基本没有超出经济学的范畴,仅局限于非营利组织的直接投入和产出,而忽视了对社会效果与影响的推定。另外,有些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方法难以在我国实地推广和应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容易受到伦理道德、价值理性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摆脱主观判断的片面性。再次,评估指标体系不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是包括诚信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绩效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四方面指标在内的多元、全方位的评估机制。我国尚未形成全方面、规范化、制度化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最后,开展评估所必需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截至目前,非营利组织没有建立全国的评估数据网络,评估资料不足,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扩散能力较差,缺乏专门的评估人员,缺少评估的管理保障体系。

三、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发展对策

21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构建多元、全方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成为当前非营利组织发展、崛起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公信力,共同关心和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工作。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机制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然而,非营利组织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机制。政府应首先加大对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宣传力度,将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尽可能地普及到全体社会公民。与此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强调评估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社会公众树立“评估意识”,形成“评估文化”。非营利组织应该遵守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实现社会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取信于民。通过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努力,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改变对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的漠视、消极态度,正确对待评估工作,从各方面对评估工作予以配合和支持,推动非营利组织评估事业的发展、进步。

2.从多方面体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为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无论在组织管理还是人事调用方面都缺乏独立性。今后,政府应将部分权力逐渐下放,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非营利组织足够的空间放任其独立发展。首先,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规制,放任其在政府控制的范围内自由发展,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评估远离政府干预的影响,保证评估目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另外,政府需要健全治理机制,给予非营利组织独立的人事任免权,保证非营利组织评估回归至应有的作用和导向上,保证非营利组织员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高效发挥。最后,政府应返还非营利组织部分社会管理职能,给予非营利组织评估以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机构,构建多元、全方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机构是推进评估事业发展,提高非营利组织评估水平的关键。目前,我国缺少专业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构,绝大部分的评估缺乏专业性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论支持。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不仅要在非营利组织内部建立评估机构,而且必须在立法、审计部门建立一整套的评估的实施和监督部门。另外,在评估机构的监督和支持下,各非营利组织应加强合作与交流,致力于构建包括诚信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绩效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四方面指标体系在内的全方位的、统一的评估体制,共同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全面发展。

4.培养评估人才,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奠定人力基础。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人才的培养是开展非营利组织评估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非营利组织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机构内现有员工的培养,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广纳贤才”,不断吸收、引进机构外的优秀人士,使机构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评估人才队伍,提高非营利组织及社会对评估机制的认识水平,推动非营利组织评估工作的全面发展。

5.建立一个开放的评估信息沟通平台,保证非营利组织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高效、全面地利用信息资源,全方位、系统地收集评估资料,成为当今信息时代下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非营利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将全国范围内的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数据、结果以及开展评估所需的资料,汇总成全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数据库,进而实现非营利组织评估信息系统的现代化、评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评估信息利用的高效化,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多元全方位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机制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保证非营利组织评估实践的高效、现代化运行。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非营利组织;实证分析;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国对非营利组织范围的界定比较模糊,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松散,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理论的滞后导致实践中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指导,以至于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控制随意性的直接后果是非营利组织内部有许多违法事件的发生。为了规范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4年8月18日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适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自200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制度是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做了以下系统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所称的内部控制,是由组织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确保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从宏观上来考虑,在中国,政府不仅仅是以“资金和指导的提供者”的角色出现的,政府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非营利组织的人事任免权和较大资金的运用权力。外部监管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导向性,是非营利组织实现其社会公益价值的主要动力因素。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它要求非营利组织在实现社会公益价值的基础上关注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要以社会公益价值为重,要以实现社会责任为重,即以满足社会需要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失去了这个前提就跟企业没什么区别了。站在这个角度,不难理解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研究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时,假设外部监管健全完善且得到了有效执行;从而我们在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分析时假定非营利组织是与企业相同的经营主体,即微观上不考虑外部因素时,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由追逐利益的人组成的团体,它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统一性,即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我们可以按企业的业务流程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来进行分类研究,会计控制方面可归结为:货币资金控制系统、收入及应收账款控制系统、支出及应付账款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实物资产控制系统、财会电子信息化控制系统;管理控制方面,我们可以分析非营利组织各控制要素与其担任的社会责任的相关程度,并且我们不难预期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越完善、运行越有效,对非营利组织社会使命的实现越有利。

三、内部控制研究方法探寻

鉴于非营利组织目前的现状是管理工作滞后、内部监督措施不力、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本文认为这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存在很大的关系。不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是不成功的内部控制,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有效地去执行也是无济于事。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来探寻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得不到执行的真正原因,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四、设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指标理论分析

我们考虑,如果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健全合理,符合以上五大要素的要求,并且得到了有效执行,不难推断内部控制的目标将得到很好的实现。然而,如果存在内部监督不力,即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非常健全合理,只要存在领导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现象,内部控制结果最终仍将是失败的。因此,我们在考虑对内部控制做实证分析时应重点考虑内部监督方面的指标,并且我们预期内部监督指标与内部控制的成功存在高度相关。

作为非营利组织,尽管不以盈利为目的,同样也存在着以上所描述的控制目标、控制要素和控制手段。由于外部监管的目标主要是保证非营利组织实现它的社会效益,我们在考虑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时可以假定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一般企业在运营,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在运营时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因此,我们在设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时完全可以效仿企业的控制流程来设计。为了明确我们的分析过程:首先,宏观上我们要明确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也就是研究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与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的相关性,微观上则是研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各控制指标的相关关系;即宏观上研究的是一种间接相关性,其路径分析可以表示为如下关系:内部控制指标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的实现程度。

五、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指标的构建方法

(一)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建立的具体方法。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对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进行鉴定,如数理统计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模糊概念法等。这些管理鉴定办法根据鲁宾斯坦分类可分为四大类:1、专家评价法;2、经济分析法;3、运筹学评价法;4、综合评价法。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因为鉴定对象、鉴定范围、鉴定目的差异,各种方法在选用上各具特色、各有利弊。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筛选。目前,常见的指标筛选方法有:1、专家咨询法。采取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然后将他们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再反馈给各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2、基本统计量法。通过各指标一些基本的统计量来确定指标是否有评价意义及区分的能力。3、聚类分析法。在指标分类的基础上,从每一类具有相近性质的多个指标中选择典型指标,以典型指标来替代原来的多个指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评价指标间重复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4、主成分分析法。从代表性指标的角度来挑选。即将原来众多且相关的指标,转化为少数且相互独立的因子(即合成主成分),并保留大部分信息的方法。

(三)用系统综合集成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系统综合集成方法是一种新研究的开放的复杂评价系统,将专家体系、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有机结合。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加以实施:1、考核指标的选择:专家咨询法,分类指标;2、考核指标的筛选:德尔斐法;3、指标体系建立的技术路线:文献调研――专家讨论――拟订调查表――专家咨询――数据录入――数理统计分析――合理性议定――指标体系产生。

第9篇

【摘要】目前,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已经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激励机制不能照搬企业的做法,这样注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文章从非营利组织的人员的种类及激励特性出发,结合员工的不同的偏好、需求及差异对员工进行了很好的激励,从而努力达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激励特性;人性理论;差异化需求;薪酬设计

21世纪,组织竞争的主体已经从过去的实物资源与市场开始向实力与创新思想转移,智力与人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激励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成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常关键的一环。与营利组织不同,非营利组织是基于共同利益、愿望、价值观或使命而自愿结成的团队,它不是以获取最大投资回报率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实现其社会使命和共同愿望为宗旨。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个人与组织之间缺乏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在对其人力资源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只有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采取恰当激励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激励效用的最大化。

一、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构成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构成一般有三种,分别是理事、专职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董事会

董事会成员一般包括出资人、社区居民代表、政治家和社会工作者。董事会是非营利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组织制定方案、确立目标和招聘成员等。

(二)公职管理人员

公职管理人员包括执行总裁和付薪职员。执行总裁由董事会任免。其工作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制定的方案、管理机构资源、开发服务项目、拓展外界联系、争取社会募捐、考核和评估雇用人员。付薪职员,如同在营利组织中的职员一样,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总裁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开展人员培训,对志愿者进行评价和监督等。

(三)志愿者

志愿者是指出于自由意志而非基于个人义务或法律责任,秉承以知识、体能、能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各项辅助的人员。志愿者也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的人力资源,非营利组织的很多活动都是依靠志愿者来完成的。但是这部分人力资源相对不固定,往往是根据具体的组织或活动而临时招募的。值得说明的事,由于理事会成员并不拿报酬,具有志愿性,有人认为,理事会成员应归于志愿者,这样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构成便可分为两部分,即有酬员工和志愿者。相应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涵盖这两类人员。

二、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的特性

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组织,它除了具有一般的人力资源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一)在人力资源激励上更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的原动力来源于它的价值体系,它更强调一种公益性、慈善性和志愿性,强调对整个人类的关怀。同时,理想主义和使命感在非营利组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感,它是这个机构的凝聚力之所在,能赋予这个机构以明确的目标,激励其工作人员,并能为其活动争取到财务和公共的支持。在非营利组织中,虽然报酬与工作条件在激励上也很重要,但人们不仅仅关注这些,对其工作计划和社会目标的献身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日常的人力资源激励中,特别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对员工的激励和凝聚作用。

(二)强调人力资源激励上的责信度

责信度的伦理守则为:无私的社会承诺、遵守法令规章道德承诺、公益使命优先、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包括社会的多元性并维护社会公平、开诚布公的做法、慎用社会资源等。责信度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有助于员工将工作与使命、满足社会期待结合起来,提高员工的容忍力,而且有利于在一个组织内形成彼此信任和负责的组织文化。因此,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激励一定要与组织责信度密切结合起来。

三、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激励具体举措

(一)人性理论——对非营利组织中人员激励的主要方向的确定

在人性理论中,经常提到的是经济人这个理论,假设人都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但是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它应该讲求诚信、讲求对社会的承诺与责任,讲求对社会的责信度,这样就要求非营利组织的员工在追求自己正当的经济利益之外,更应该努力去追求对社会的道德,获取社会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目标,才能满足非营利组织中员工的需求。所以非营利组织的人不仅仅是经济人,而且更是道德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在非营利组织中这种人性理论就要求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员工的偏好、需求及每个员工的差异性,看他们是侧重于哪个方面,是侧重于经济人呢还是侧重于道德人,根据他们差异化的需求,合理地设计激励机制,才能使非营利组织中员工的激励效用最大化。侧重于经济人的设计好薪酬机制,侧重于道德人的注重柔性管理。

(二)差异理论——正确分析非营利组织中不同人员的差异化需求

在组织中,不同类型员工的个体差异,是激励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非营利组织中,是由我们前面提到的三部分员工构成的,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而在设计激励模式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首先分析每类员工的具体需求。比如对于执行总裁他们更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的事务,因而对他们应采用名誉的激励,高弹性的薪酬模式,给予他们良好的文化氛围,广阔的发展机会,富有魅力的工作环境,这些都可以对执行总裁形成良好的激励绩效;而对于付薪职员应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并且要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员工进行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上的改革,给予他们稳定的生活保障,从而防止人员的频繁流动;而对于志愿者,不能仅仅看到他们志愿积极的一面,而应该去分析他们的需求,比如一些志愿者在志愿后想得到一些社会的赞同与理解,而且这类志愿者并不少见,如果不给予他们一种回馈的反应,会减弱他们的志愿的积极性,所以应具体分析不同人员的需求,给予一定的满足与回馈,这样才能使激励更有效。

(三)需求理论——对侧重于“经济人”的员工进行合理的薪酬设计

如果对非营利组织中人员的分析,认为他侧重于“经济人”的,根据激励理论,薪酬分配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机制。那就要设计符合他们的薪酬机制。薪酬机制的设计并不意味着仅仅是金钱的多少,而是首先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在非营利组织中,员工即使是侧重于经济人的,但也不意味着员工的需求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需求,他们能选择非营利组织,那么他们就还具有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在设计薪酬时一定也要关注到员工的心理层面上的需求,要注意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合理的比例。一般来说外在薪酬由基薪、绩效工资、激励工资(奖金、股权)、津贴和保险福利服务等组成;内在薪酬指雇佣关系中隐含的个人地位、安全感、晋升机会、成就感等员工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薪酬构成形式组合,一定要考虑到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的合理比例。一般来说这两者的搭配具有四种组合。首先是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水平都很高的组合,该组织使员工对组织具有坚定的信任和高度的责任感,甚至是狂热地投入工作;其次是外在薪酬高与内在薪酬低的组合,该组合错误地把金钱看成了使员工与组织之间全部的关系,认为“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忽视对员工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再次就是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水平都很低的组合,该组合中员工被视为纯粹的商品,对组织缺乏信任和责任感,通常是组织对临时工所采用的薪酬组合方式;最后是外在薪酬低、内在薪酬高的组合,该组合试图形成一种家庭式管理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了员工的自主意识。

由于非营利组织员工的特性,即使他们侧重于经济人,但由于他的特性决定他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比营利性的组织的员工追求一种自我的实现,一种成就感与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因而应采取最后一种组合方式,即外在薪酬低但内在薪酬比较高的薪酬组合模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员工的要求,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领导人; 绩效

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中领导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不可小视。关于非营利组织绩效方面的研究不多,特别是领导人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本文试图将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影响因素作为切入点,观察上海地区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行为,从微观视野揭示影响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的领导人因素。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susan l. kichuk和willih. wiesner(1997)认为五个性格方面的因素:谨慎(conscientiousness)、性格外向(extraversion)、亲和力(agreeableness)、情绪稳定(emotional stability)和良好的悟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对于团队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1]。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应根据团队性格的特点,合理配备团队构成,选择良好的合作者,才能使个体绩效及团体绩效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在开创非营利事业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无助,这需要领导人倾注更多的热情与耐性,因此,论文提出假设h1:领导人的性格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2]。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在于“使命”,使命代表了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公共性和信念,并引导着非营利组织的行为,更隐含着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价值;而且非营利组织往往具有多元的目标,又面临多方面的干预,因此领导人的价值观和使命感直接决定了非营利组织的成败[3]。鉴于此,提出假设h2:领导人的价值观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非营利组织层级结构相对柔性,这种相对弹性化的组织更强调领导功能的发挥;尽管非营利组织领导者负有很大的责任,但他们常常并没有与责任相匹配的强大而明确的职位权力,在这种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一种“仆从式领导”的精神来发挥出超职权的影响力[4]。仆从式领导得以创造出不同一般的组织绩效,并彻底改善个体和群体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因此,提出假设h3:领导人的风格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非营利组织团队结构主要受其领导人的影响与制约,其特征的研究主要考虑同质性与异质性两个方面: 同质性是指高层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特征以及重要态度、价值观的趋同化;异质性是指成员之间的差异化,包括认识性差异与经验差异,经研究发现在团队异质性能增强战略重新定位的灵活性,对团队绩效有积极作用。尹军(1999)认为人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到了一定年龄后,由于生理规律作用,人的能力则转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5]。smith等(1994),wiersema和bantel(1992)认为,个人的教育水平通常能反映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技巧[6]。因此,个人的教育水平与灵活应变、信息处理能力存在正相关。佘元冠(2007)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一个团队的特征越是合理,领导的绩效也越高[7]。由此,我们提出假设h4:团队结构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激励理论认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而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能够减轻这种行为。领导人希望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努力工作、相互合作,而团队成员则从个人利益出发,投入到项目上的精力或努力的方向与管理者预期的不一致,因此为了团队的效率问题就必须实施激励措施。itoh (1991)认为团队是内生的,因团队的协作可以增加总收益。非营利组织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志愿者,他们往往不是为了钱才来工作的。因此,非营利组织的领导方式,更加弹性化和人性化。因此,论文提出假设h5:团队激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劳伦斯和洛斯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确定了环境的类型和性质对组织稳定性的影响[8]。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要取得高的团队绩效,必须正确认识、适应自然环境,努力利用其积极因素,尽量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不仅作为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团队工作的客观物质基础对团队绩效发挥影响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团队成员的情感、情绪、性格、动机、意志和能力,进而间接的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此外,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发展需依靠政府的补贴或资助、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的非营利组织相比,那些位于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筹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论文提出假设h6:自然环境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其筹资以及理念的推广。社会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组织高层管理团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条件的总和[9]。社会环境是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团队生存的社会土壤,是团队取得绩效的历史舞台。非营利组织高层管理团队只有正确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并懂得利用和改造这些环境条件,才能取得领导活动的成功。所以,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要确立牢固的公共关系意识,视形象如生命,讲求诚信,搞好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协作机构的支持配合,才能确保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我们提出假设h7:社会环境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

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2.1 变量定义:

本文重点的研究内容是影响非营利组织领导绩效的因素,因此将因变量设置为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绩效,而自变量是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

2.1.1 因变量:因变量即非营利组织领导的绩效。本文以曾韶华等(2008)提出的指标为参考标准,结合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提出了主要涉及服务价值维的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指标。服务价值是非营利组织达成使命、实现愿景的核心驱动因素。在外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非营利组织要想在“资源争夺”中获得竞争优势,服务价值是决定性因素。可以说,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认可、给予美誉并进而支持的根本动力在于组织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服务价值因素主要评价非营利组织为目标对象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其社会影响,包括顾客满意度、服务可得性、服务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度这4个关键绩效指标。本文选取服务价值因素中的顾客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为非营利组织领导绩效的测量指标。

2.1.2 自变量:本模型的自变量详见表1。

2.2 模型的设定:依据上面的变量定义,设定如下的多元回归模型:

performace1=β0+β1character+β2value+β3age+β4structure+β5motivation+β6ne+β7se+ε

performace2=β0+β1character+β2value+β3age+β4structure+β5motivation+β6ne+β7se+ε

3 实证过程及结果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按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典型行业,本文以上海地区的教育、医疗、慈善和宗教等四类非营利组织为调查对象,并在每类机构派发问卷不少于30份,共发出问卷140份,收回115份,回收率为82.14%,有效问卷100份。在有效问卷中,男性被调查者47人,占47%,女性被调查者53人,占53%;在文化程度方面:专科以下16人,占16%,大专41人,占41%,本科36人,占36%,研究生7人,占7%;在被调查者的工龄方面:5年以下的27人,占27%,5至10年的35人,占35%,10年以上的38人,占38%;在被调查者的职位层次方面:居于高层的8人,占8%,居于中层的32人,占32%,居于基层的60人,占60%。填写问卷者均是其非营利组织的专职员工。以上调查数据显示,本次接受调研的样本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类别等方面分布面较广,代表性较强。

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利用spss11.5软件,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见表2。各模型的相关系数分析如上。两个模型的adj.r2值分别达到了44.0%和30.2%,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回归结构表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的性格、价值观以及团队激励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影响较大。

回归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领导人性格和价值观与非营利组织绩效在1%或5%的水平上正相关,这与假设h1和h2相一致。表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越是自信,越有毅力,对非营利事业越有热情,那么他的工作将越富成效,并能带动员工更积极进取,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更加主动的献身于非营利事业,从而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同时,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在将个人价值观结合为组织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中,影响了下属对组织发展的认同,指明了他们的工作方向,使他们产生了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跟随行为,提高了他们对组织的承诺和工作投入,使他们积极投身工作,也提高了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

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团队激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在5%或10%的水平上成正相关,这与假设h5基本一致。表明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如果能经常激励下属职员,职员间又能经常互相鼓励的话,那么,非营利组织的绩效会显著提高。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应对下属有信心并积极授权,鼓励他们为实现使命而努力工作,这会令下属感到受信任、被支持、内心涌现出一种成为大人物的自豪感和积极向前的冲劲,并激发出超越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一积极的效果有利于形成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并不计回报维持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进而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

回归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领导人风格、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虽然正相关,但只在某一个模型中有5%的显著性水平。虽然不能充分印证h3、h6、h7这三个假设,但得到了部分支持,说明这三个关键因素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作用。仆从式领导人忠实于非营利组织的愿景,服务于身边的员工,让他们潜在的领导力和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发展,进而扩展至各个团队为人们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以至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产生作用;非营利组织所处的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对其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经济发达区域政府往往能利用其雄厚的资金优势,大力推动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全力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工作,扩大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功效,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非营利组织利益相关者(主要指政府、社区、出资人、捐赠者以及服务对象)的认可和支持对非营利组织非常重要,其一旦脱离相关利益者支持将很难实现其目标。

回归结果显示团队结构与非营利组织绩效不相关,故而不能支持假设h4。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数被调查者不能认同团队异质性对于组织绩效的正面影响作用。由年龄相近的成员组成的管理团队比年龄异质性高的团队的凝聚力要高,成员之间的合作会更加顺利,能更快速地制订有效的战略决策,这样的能力能更好地处理突发性事件。也就是说,团队成员间差异过于明显的话,更多的是带来情感的冲突,而不像同质性的团队能较好地实现团队内不同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发挥团队的效率。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上海地区的教育、医疗、慈善与宗教四类非营利组织为调查样本,考察了领导人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领导人性格与非营利组织绩效正相关,领导人的热情与耐性越多,组织的绩效越好。(2)领导人价值观越强,贯彻组织使命与价值观的能力越强,组织的绩效越好。(3)领导方式越人性化和弹性化,组织的绩效越好。(4)领导风格、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水平有一定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应在组织中强调价值和使命的重要性,要清晰地阐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与愿景;领导人要以正面情绪注入工作,对下属有足够的信心,交给他重要的、有意义的工作,使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被器重与尊重,这样才能直接引发领导者与追随者的感情共鸣,非营利组织的价值观也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2)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非营利组织与顾客、捐赠者、员工、志愿者以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领导人必须处理好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susan, l.kichuk, willi, h.wiesner.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team performance:implications for selecting successful product design teams[j]. journal of engineer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7(14):195-221

[2] 彼得•杜拉克.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m].远流出版社, 1994:45-46

[3] 黄伟. 浅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23):240-241

[4] 李维安.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2-93

[5] 尹军.对安徽省优秀教练员年龄结构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1999(4):34-36

[6] 肖久灵.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特征对团队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6:31-34

[7] 佘元冠等.企业中层领导者绩效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的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73

[8] 金延平.领导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6-51

第11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调整;新专业;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80-02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较单一,专业特色不明显

国家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在《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规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目录》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实用型新专业,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与综合的学科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涉及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领域和公共事业部门。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属性,对某一高校来说,其教学资源很难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所有领域,因此,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专业发展方向和定位认识不清。

(二)招生规模和我国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的社会需求不协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增设以来,招生的院校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有197所,2003年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增加到220多所,至2006年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已发展到403所,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了一倍多,涉及综合类、师范类、农林类、医学类、艺术类、财政类等各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专业。

按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应从社会需要出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前景如何,应该进行需求分析和预测。高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需要是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可能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热门专业,但目前决不能夸大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具有优势。

(三)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

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通过课程体系反映出来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突出专业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但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杂乱,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特性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不规范,现行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拼盘式”,各门课程自成体系,拼装的多,整合的少,可以说有多少个专业方向,就有多少种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设置,基本上未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也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合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数仍是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专业壁垒未打破,学生知识面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不仅实习基地缺乏,教学实习也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适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变单一的培养模式为多规格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进一步打破专业壁垒,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必须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作为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加深理论教学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开发,使学生既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师资力量不足,现有师资的专业适应性不强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学科和新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师资队伍力量严重不足。现有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卫生管理专业调整和转变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其专业方向仍然定位为教育管理、体育管理、卫生管理,这部分师资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成型的,他们多半与原来的专业基础相关,对原来的专业适应性较强。其原来单一的专业方向调整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后,在他们的知识结构里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的知识基础较弱,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适应性不够强。另一部分是综合性大学或其它文科院校,依托于社会科学、行政管理或其它管理专业的师资新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部分专业师资的知识结构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基础比较成型。但是缺乏教育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等交叉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还有一些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是半路出家或新出校门的,他们存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整体的了解,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其知识结构和专业适应性也较差。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项基本建设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进修工作,加强学术交流和开办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生教育工作,多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师资力量,有效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和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国外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的比较

“公共事业管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专业类型,国外相近的专业,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设置在于公共事务院系或商学院内。如美国的公共健康、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社会公益事业等,一般都属于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有相似之处。了解国外大学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对于我们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

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School of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的非营利组织管理(Nonprofit Management)在2005年排名全美第一名,该项目注重政府管理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整合,开设的核心课程有:公共组织和管理、管理专题研究、公民社会与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资金募集、公共项目评估、公共和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和志愿部门专题介绍、公民社会的比较观点等。

(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y,JohnsHopkins University)的非营利组织管理项目,是在面对激烈竞争和财政压力的情况下开设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为社会公益服务。该项目强调非营利组织在当代社会的战略位置和独特的解题特色,注重采用整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该项目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非营利组织概论:范围、结构和动态、非赢利组织管理的战略框架、社会问题的整合解决方案:非营利组织的角色、财务管理、管理与领导、组织理论等。

(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人才的培养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The Haas School ofBusiness,University ofCaliforniaBerkeley)是2005年全美商学院排名第四的顶级商学院。该学院为学生开设的非营利组织和公共管理(NonDrofit and PublicManagement)项目,其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成为商界领袖,也是为了要在公共部门展露头脚。哈斯商学院在商学院开设的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管理项目的为数不多的学院之一。该项目有成熟的培养方式,其独到的特色是强调公私部门的沟通和整合。目前该项目提供的核心课程主要有: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公共和非营利组织营销推广、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公私跨部门整合、跨文化管理等。另外,该项目还每个月邀请非营利组织和公共管理领域的著名人士进行演讲和共同探讨,为学生提供非营利组织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习机会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

三、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在管理的内容和范围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而比较国外公共事业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得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的培养体系等方面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突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核心课程和项目(专业)特色

比较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课程设置,国外是以突出管理类核心课程来设置课程体系的。一是课程设置适应现代管理科学化、管理环境复杂化的要求,重视非营利组织的量化方法、非营利组织信息技术、公私跨部门整合、跨文化管理、公共行政与法律等课程的设置。二是非营利组织管理和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效率和公平的权衡,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大多数非营利组织要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为了能够坚持长期进行公共服务,必须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因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也应该重视预算过程和财务管理。三是坚持理论训练的宽口径、厚基础,重视管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非营利组织管理项目的课程设置上,政策分析、分析工具、人力资源管理、资金募集、项目评估等体现能力培养的课程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二)专业训练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整合策略

在传统的社会部门划分中,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被称为第一部门,公司企业等营利组织被称为第二部门,这两大部门分工协作共同解决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如消费品的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不但市场失灵政府也出现了失灵,传统的两大部门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迅速兴起。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可以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无法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此非赢利组织必须与政府部门、营利组织通力合作,才能为社会问题提供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强调整合策略,不但要懂得公共和非营利组织,还必须了解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因而开设了有关公共行政、工商管理的基本课程,在方法和能力培养上强调整合策略的训练。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不是单一的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能够完全解决的。必然涉及到政府部门、私人企业等,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应涉及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的管理和运行,强调解决问题的整合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养老 SWOT分析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老年问题也就成为了焦点。未富先老的弱点给国家支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传统养老成为了威胁。在此条件下,非营利组织就越来越受欢迎。 国内研究学者研究了现状和中国养老的政策和建议。

一、用SWOT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SWOT分析法可以将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起来,找到不足之处,并改正。

(一)优势

处理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利的。为了使养老资源的合理利用,非营利组织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非营利组织的的一大特色是志愿者,有利于扩大养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二)劣势

公信度低同时舆论宣传滞后的问题存在于非营利组织,伴随着诚信危机的出现。首先非营利组织体制自身不完善,第二中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过分严格控制,使得非营利组织根本无法更好发展业务。第三点,物质资源有限和筹资能力不足也是一大困难。同时 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缺乏也是一大缺点。

(三)机会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加速伴随着养老的问题出现,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供给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一种重要的供给主体。并且随着政府支持的力度增大,非营利组织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养老保障如果由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开支过大的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从而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在转型期间,大量老人的出现,政府无法独立适应养老需求,需要依靠多方力量的共同解决。非营利组织的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建立相一致,志愿者精神激发,为非营利组织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更为雄厚的资源。同时国际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国外养老服务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提供了科学的借鉴为非营利组织。

(四)威胁

非营利组织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非营利组织在养老事业中的发展艰难。目前没有专门系统规范非营利部门的法律出台,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也很有限。在中国,养老服务中出现多个组织竞争的局面,竞争的形成对中国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非营利养老机构,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对国内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政策建议

根据SWOT分析法得出非营利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很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非营利组织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1、提高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能力

非营利组织应该始终保持非营利性的理念,坚决防止组织走向营利性方向。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在受到捐赠或费用时不能用于组织成员的分红。只能用于组织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或组织本身的生存发展。

首先,加强营销观念。非营利组织需加强自身的营销理念同时开展一些相关的营销活动,扩大自身影响,提高社会的关注程度。

再者,与政府的联系更需要加强,获得政府的资助;同时争取群众、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强与国际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与联系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

2、拓宽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渠道

目前中国主要采取提供养老保障服务一种方式,并零星的有一些举办会议、私人接触、提起行政诉讼这几种方式。因此可以拓宽参与渠道:政府机构任职、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听证会、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向政府建言献策、私人接触、举办学术会议、出版杂志、借助新闻媒介、借助国际力量。在非营利组织的网站上系统介绍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起因和作用等,增进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关爱,提高自身能力,督促政府的作为。

3、改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环境

转变政府的职能,让非营利组织在养老保障领域内发挥应有的功能。首先,认识到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不足,认识到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的重要性。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将权力下放于已经明确要由非营利组织来履行的职能。再次,培育观念成为发展趋势。对于非营利组织要改变过去以管为主的观念,变控制思想为培育观念。最后,非营利组织不可营利的观念也可以存在。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性”并不排斥运营中的营利行为,关键是对剩余使用的监督和限制。

健全政府监督机制。政府通过立法和政府规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系统约束,主要监督非营利组织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参与养老保障的相关规定,是否存在不正当的竞争或者不公平的竞争等等。

其次,依靠社会监督。依靠捐赠者的监督成为社会主流;要求非营利组织定期公布相关报表,做到操作透明化;要指定便于捐赠者监督非营利组织的相关制度,使非营利组织及所涉及的其他部门进行配合,监督好非营利组织。同时第三方审计和鉴定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即独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评估机构管理。还可以通过强大的舆论监督,如大众传媒,对非营利组织形成巨大的压力。

构建合乎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领域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指标体系成为中国的组建相对独立的权威机构。同时要非营利组织成员有一个明确意识,从认识到评估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改变人们对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消极态度。

参考文献:

[1]彭川宇,张红宇;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保障的理论解释及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2]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J];管理世界;2000年01期

[3]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4]王圆圆;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社区化与非营利组织[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5]杨郁军;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需要非营利组织的介入[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55期

[6]陈树文,王玲;非营利组织社会保障的功能[J];科学与管理;2003年04期

[7]范颖;;论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8]毛红华;王瑞红;;非政府组织资金来源的一个保障问题[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田凯;中国的非营利部门与城市反贫困治理[J];学术探索;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