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5 03:0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毕业设计旅游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各大高校相继幵设經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然而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本科教育作为中坚力量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
旅游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屆家教育部1998年颃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鹿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然而由于学校缺乏对旅游行业特点的深刻理解在确定培养目标时不能准确把握行业的需求变化造成与市场需求脱节。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管理本科课程在设置时为了与专科教育相区别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开设了很多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却忽视了学生进行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旅游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服务的行业对于一名旅游从业人员不管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又或者是研究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才能搞好服务。
3、本科生缺乏竞争优势
从现阶段旅游企业对旅游专门人才的需求和接受程度来看,最受旅游企业欢迎而且需求量最大的是专科层次的旅游专业毕业生,他们所具有的职业思想、适当的期望值、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的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更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而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在科研理论研究以及管理方面又有着明显不足。因此,造成很多本科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二、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带有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是在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可以进一步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曾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最终效果影响重大。
作为传统文科教育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学生没有做过任何实证研究,只是在阅读一些文献后对资料进行一番总结激作为自己最终的毕业论文。再加上个别指导教师对待毕业论文态度不够认真指导方式单一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本科生在缺乏实践的基础上弟纯的文字堆砌问题,也很容易出现抄袭、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最后一次考核此一来,为学生在工作后实践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短时间内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埋下了隐患。
三、以模拟导游为基础的毕业设计改革
1、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主要归纳为重理论轻实践浮生动手能力差。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现状很难但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能更好的椴炼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方法这就跟我们的毕业论文结合到了一起。我们说过库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的一次考核,是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一个过程。我们的改革目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次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不再是毫无实践基础的文字堆砌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论文质置。
2、模拟导游的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论文存在的问题箱合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方针,对我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试点改革毕业论文以毕业设计的形式来完成。通过指定一个未开发的景点,要求学生在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规划幵发认识、了解、分析、借鉴的基础上对该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开发,并模拟导游进行现场讲解,以一段完整的旅游景点讲解视频作为毕业设计。使得学生独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距离学校5公里的洞林寺和洞林湖(合称为洞林景区)作为此次毕业设计的研究景点,并以《郑州市洞林景区模拟导游设计》为作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十个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完成此次任务。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对洞林景区的实地模拟导游设计对景区进行规划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景区规划与开发上。学生需要亲身体验,对洞林景区各个景点深入调查及导游词的编写,直至完成最终的视频拍摄。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洞林景区的深度调研,资料汇总;(2)洞林景区导游词编写,场景设计,编写脚本;(3)洞林景区讲解路线的设计与整体规划(4)洞林景区模拟导游的拍摄、后期编辑与合成。
3、模拟导游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安排
《郑州市洞林景区模拟导游设计》是一次全新的毕业设计改革,它摆脱了传统的文字性的论文形式最后的毕业设计将以视频的形式完成。
由于是试点改革我们只在08级毕业生中选取了十个学生,分成两组来完成。每一组成员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需要负责洞林景区其中某一个小的景点这个小景点的导游词编写以及讲解都由该同学负责而对于整个景区的规划、游览路线等则是由整个小组通力合作完成的。
这次毕业设计虽然是小组合作完成,但毕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最终还是要以成缋来体现,因此,不仅两个小组间会进行竞争海一个小组间组员也会分高低。评判的标准就由每个学生在视频里的表现来决定,这也会成为学生们毕业设计最后的得分。
按照学校的要求庠业生的毕业设计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幵始进行到第二学期的五月底进行最终答辩,期间我们共有14周时间准备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第1周一第2周,洞林景区模拟导游总体方案(路线重点景点)和表达形式(图,语言解说动画,视频)的拟定浣成幵题报告和文献综述;(2)第3周一第4周,每人所负责景点的场景设计,编与脚本(3)弟5周一弟9周,景点表达形式制作(图,视频,解说词);(4)第10周一第12周,景点表达形式编辑与合成。(5)第13周一第14周編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4、毕业设计改革的推广应用
(1)纵向推广
《郑州市洞林景区模拟导游设计》是在我校08级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中进行的一次试验改革,最后的毕业设计将以视频的形式完成海个学生负责其中某一个小的景点,视频包括了对整个景区的规划、游览路线设计、导游词的编写以及讲解。毕业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将最后的成果播放给其他年级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其观摩,并作为新的毕业设计思路,为之后的本科毕业生提供新的论文选题素材,受益范围覆盖了整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例如,在08级学生尝试新的毕业设计之后,我们紧接着在下一年让09级毕业生接着做这个课题,令人欣喜的是,由于09级学生之前看过08级的作品他们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做出来的成果无论是在路线安排还是在讲解风格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横向推广
《郑州市洞林景区模拟导游》只是我们这次毕业设计改革的第一步,我们不会只满足于做这一个景区。我们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郑州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很多成熟的景区,也有很多开发不完善或者待开发的景区。如果我们能够吸取这一次改革的经验,并将这种设计经验推广到其他旅游景区,例如黄河游览区、山风景区等等,指导学生在更多的旅游景区内开展模拟导游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为我们的学校争取到校企合作的机会,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选择。
四、结语
依据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第八学期安排12〜17周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这个环节是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旅游专业极为重要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学生可综合地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长时间的独立研究与学习,掌握与应用本专业综合知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快适应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
二、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园林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承担社会生产实践题目 此类题目多由生产单位向园林学院提出要求,学院根据题目的性质、规模、要求统一安排计划。此外,学院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广泛联系,解决了许多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2)参与教师、设计院主持的生产实践项目 此类题目是指由园林学院的教师或园林规划设计院承担的生产实践项目。教师或设计师根据任务的要求,将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有机地与其承担的项目结合起来,既完成了生产实践任务,又使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髙。
(3)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论文题目,结合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划分不同的单项或子课题,由学生负责完成。
(4)科技扶贫项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题目,由学院与各地有关部门联系,对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工作。我院唐学山教授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区规划设计项目,瞿志、李雄副教授承担的北京市远郊县的风景旅游规划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真题假做”的题目 此类题目多为毕业设计,由于其它类型的题目没有联系好,一般采用“真题假做”的方法解决。即采用已完成的生产实际项目的图纸,采用同样的甲方要求,由同学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再与已完成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比较,找出毕业设计中的差距。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
园林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前接受综合能力的训练,提前接触社会与生产,使同学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社会效益 学生承担了大量的生产实践项目,完成和解决了地方生产建设的需要,得到了大多数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扶贫项目,其社会效益尤为显著。
(2)素质效益 学生通过毕血论文(设计)提前半年走上了社会,走上了生产实践。这对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是学生业务素质、口语表达、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实践表明,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3)经济效益 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部门的实际题目相结合,由生产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缓解了学校教学经费的紧张。据统计,我院99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全部为生产实际题目,共计18项,以每个项目平均3万元计,就有50-60万元补充到教学经费中来。每年园林学院派5~8名学生赴深圳园林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直接节省教学经费1~2万元。同时,学生也为设计单位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4)能力效益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是最根本的目标。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提髙。①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学生由原有单纯的课程设计改变为面向社会、生产的综合设计。因而在方案构思上,学生可了解到甲方的要求,懂得把主观的构想与客观条件相结合,了解了主观设想与方案的可实施性相协调,了解从方案设计到方案实施的整个环节。②绘图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校内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部用计算机绘制图纸,而目前社会所要求的图纸大多要用计算机绘制。这样迫使学生不得不强化自己的计算机能力。而结合生产实际的设计项目可为学生租赁计算机,或直接使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③方案汇报能力的提高。学生过去由于缺乏接触生产实践,往往形成了图面较好,而方案汇报时口语表达较差的状况。通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其实践过程中,学生已通过了多次方案汇报的锻炼。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口语表达通顺、流畅。
(5)压力效益 学生承担生产实践题目,可以使其明确生产单位的要求,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责任心,改变以往课程设计的拖拉问题。
四、面临的问题与今后改革探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结合生产的方法,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其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1)市场竞争问题 园林规划设计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关联,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有时难以承担到生产实际题目,不能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
(2)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的局限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一般在每年3~7月进行,而一般园林规划设计任务多在年底和春节前进行设计和报项,时间的差异造成了较大的矛盾。
(3)规划设计项目的难度问题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受题目的难度限制较大。题目难度过大、面积、规模过大,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难度小、面积规模不够,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题目的来源 调动学院教师的积极性,进行广泛的业务联系,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来源。
(2)改进传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 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布置工作,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由于目前新形势的要求,已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时间改在7月底进行。一则可以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的南方综合实习为毕业论文(设计)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二则延长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时间。
(3)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由于学生目前所面临的自主择业的压力,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够重视毕业论文(设计),使第八学期的教学工作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査势在必行。每年4~5月应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1~2次的中期检査,督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度,对不够认真或进度较慢的同学应提出批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
(4)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定环节 应制定统一的学生答辩事项、答辩委员事项、评分标准,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
[1]赵书博,王秀哲,谷文辉,平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5(5).
[2]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3]王颖,尹勤,王晨,陆凯霞,万振东,唐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学教育,2014(12).
[4]刘国华,张伟东.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5]王晓波.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流程和质量研究[J].大学教育,2013(5).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就业报告已出炉法学失业率排名第一.东南网.http://fjsen.com/m/2009-12/12/content_2478007.htm.
[2]凌斌.论文写作的提问和选题.中外法学.2015(1).
[3]刘继峰.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之分析及解决——以本科生法学专业为基础.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3).
[4]张英丽、杨景麟.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与对策——基于调查的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13(12).
[5]叶云飞.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焦飞,等.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态度的网络调查解析.医学与哲学.2015(1).
参考文献
[1]张晓帆.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改革实践与探索[J].人民论坛,2015,(33):151-152.
[2]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余嘉元,汪存友.基于VPRS和证据理论的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4):230-232.
[4]李敦东.基于AHP-FCE的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79-82.
[5]刘任熊,杨财根.引进第三方评价: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5,(32):91-96.
本科毕业论文是中国本科教育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的重要平台。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1]
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界定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学生运用本科所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对实际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不仅是高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专业工作之前的预演。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修订,沿用至今)中,对于学士学位已明确了两条考核标准: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2](P4)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
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2001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1人,指导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而到2013年,共有专业指导教师14人,指导教师中教授有2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此外,还从学院地理系、教师教育系等聘请相关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扩大,职称、学历不断提升。
(二)旅游管理专业论文选题逐渐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基础宽且实践性强,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范围相对较宽,增加了选题的难度,导致学生选题出现空泛的问题。如“我国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等。从2002年开始至今,从各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已逐步向细致化、具体化转变,多以中国、云南的某一县市、某一区域的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抑或某一酒店某一类型服务项目的开发,抑或某一旅行社产品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现状等进行探讨研究。
(三)旅游管理专业论文指导工作已实现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论文指导工作从第七学期学生教育实习回来后的11月初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的5月中下旬,历时6个月的时间中,对学生毕业论文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交代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中的整个流程、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分旅行社管理、区域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三个方向要求学生报名,按照学生报名情况进行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按计划进行各组开题,要求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论文研究综述,之后再进行论文撰写及一、二、三稿的修改工作,同时学生还要对指导教师论文每一稿的修改意见进行整理记录,提交论文指导记录表。论文指导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程序环环相扣,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这种论文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也说明了论文指导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出国的冲突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6~2009 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13 万人、495 万人、559 万人、611 万人,而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高校毕业生增至630万人。扩招与就业的双重压力使大部分学生奔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无法专心致志地完成或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仓促
毕业论文的撰写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从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师范类学生)等返校后仅6个月或8个月时间,在仅有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学生既要确定选题又要参与一系列的实证调研、收集文献、撰写等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加之找工作、考研等,论文质量往往不尽人意。有的学生为节省时间,干脆省略了实地调研的环节,使论文空泛、缺乏论证数据。有的学生甚至从网络或其他途径大篇幅抄袭他人论文,学校对此虽三令五申并采取将学生毕业论文上网、学术不端检测等手段,但抄袭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毕业论文的指导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除了论文指导费用外,没有其他经费的支持。学生为撰写论文的实地调研、实习等经费也十分有限。[3](P17)
(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大学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截至200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为2900 余万人,居世界第一。[4](P23)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是面向全国招生,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间本身在学习水平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学习态度和对自身要求的不同,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把握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一、二稿就可通过,有的却需要五、六稿甚至更多。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排除时间的仓促外,有的学生虽已找到了工作,但考虑到毕业论文并未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依然不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完成论文撰写。[4]
(五)部分教师缺乏责任心
在高校论文指导教师学历、职称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的同时,仍有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高度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出现学生找不到教师或教师不能及时修改学生提交的论文;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缺乏新意、条理不清、论证不充分等论文质量问题。
(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在整个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虽让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完成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的审核工作,但这些做法流于形式,除了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外并未产生真正监督的作用。另外,在奖惩机制方面,除对为数较少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外,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论文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严重挫伤了那些责任心强,认真指导论文教师的积极性。
四、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改革的措施
(一) 调整毕业论文工作时间
将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调整至大四上学期,在大三时就确定论文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布置科研任务、阅读材料,大四下学期学生便可专心进行实证调研、收集资料数据,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论文的撰写,也能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也能减少大四下学期中论文撰写与就业、考研的冲突。
(二) 设置“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也有增无减,一个教师指导8~10个学生已是家常便饭。通过学校和学院共同承担的方式,可设置一个“本科毕业论文专项基金”,根据教师指导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也可增加学生论文调研、实习中的经费。
(三) 加强学生监管、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除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教育学生重视毕业论文、了解毕业论文外,还应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论文指导”之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指导教师也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
(四)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检查
学校以及学院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方面的教育,为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供条件。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监督必须实现具体化、量化管理,如修改次数、与学生见面次数等都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五) 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
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从大三开始组织学生确定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布置调研任务、推荐阅读材料,到大四上学期,对学生论文的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学院负责本科论文工作的领导、应对教师完成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奖惩机制方面,除了评选学生优秀论文并给予奖励之外,还应对指导优秀论文的教师、指导学生论文整体水平较高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缺乏责任心、指导的多数学生论文存在质量问题的教师予以惩罚。
【关键词】水利院校;自然资源学;实践性教学模式
自然资源学是地理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概念、性质、特点及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探讨人与自然资源关系、资源经济学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关系等丰富内容,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的特点。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用专业理论思考问题,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水利院校,因水而生,缘水而成,特殊的历史铸就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自然资源学课程主要安排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是蔡运龙编著的《自然资源学原理》,学时为64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没有安排集中的实践性环节。经过五年来的探索,根据自然资源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然资源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构建具有水利院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水、电等自然资源,充分体现自然资源学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结合水利行业的重大工程项目,反映行业的难点和前沿。学生将自然资源学理论应用于水利行业,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根据资源条件,应用基本知识进行准确的专业判断。坚持利用学生毕业实习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和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精心凝练和设计一批有深度、有目标、有乐趣的自然资源学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自然资源学的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课外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经验丰富的老师把自己在水资源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制成充满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案例,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判,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招投标和项目计划是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老师将自己制定的投标书和项目计划改动后,发给学生。将每个班分成5-6组,学生先在组内讨论,指出投标书和项目计划的错误和不足,并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技术方案,修改投标书和项目计划,由学生模拟评标、投标,相互打分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模拟过程十分欢迎,理论学习中模糊或不懂的概念、原理,在模拟的过程中得到了正确的理解。
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来源广,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紧跟水利行业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干线全长1432km,一期工程年均调水规模95亿m3,是解决黄淮海平原尤其是京津、华北平原缺水的重大基础设施。中线工程干线线路从郑州市穿过黄河,是学生讨论的热点话题。老师在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基本情况后,每10个学生分成一组,让学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讨论水资源的基本属性,探讨工程建设过程和工程运行后可能产生的效益和作用,对水源地和汉江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用资源经济学相关知识讨论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价值及价格、水资源利用中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学生在讨论后,积极发言,受水地和水源地的学生关于资源补偿问题的讨论尤其热烈,大家从水资源的价值、属性、权属出发,引用书中的概念、理论及原理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讲解目前学术界关于水资源的价值与价格、水权交易等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及其研究的难点,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研究及工作做了基础的准备。
二、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学校每年在寒暑假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生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自然资源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机会。一部分学生参与自主实践活动,另一部分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在寒暑假,让学生根据自然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自主设计实践活动。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尝试对实践方法进行改进,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或职业生涯做了较好的准备,并为实践教学不断注入新内容,创新教学实践机制,实践教学成为学科发展的创新源。
实用性强、表现学科前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外实践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中。2007年十余名学生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测量,掌握项目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学生白天走访、调查、测量,晚上整理资料、绘图,一个月干下来,学生变黑变瘦了,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加深了对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基本知识的理解。2008年24名学生参与到水资源项目中,项目区分成8个子区,学生被分成8组,每组由1名老师带队,1组负责1个子区的水资源调查、采样。学生走遍了子区的每一条小溪,每天要行走20km,晚上整理资料、绘图。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三、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就业之前综合培训的一个阶段,对于学生自身就业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我校毕业实习时间为4周,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为12周。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是真题真做,这就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工程实践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主要集中在新农村规划、资源环境、水资源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以自然资源学为基础,是自然资源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毕业生在第七学期期末分配到各个指导老师名下,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有工作单位的学生,指导老师一般会鼓励他们到工作单位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与工作单位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征得学院批准后,用人单位指定一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生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学生在答辩前,必须出示由用人单位指导老师的评定意见,评定合格者方能参加毕业答辩。毕业答辩时邀请校外指导教师一起进行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这样的学生一到单位就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考研的学生,如果考的是本校,就直接把他分配想考的导师,考上的学生跟着导师做课题,没考上的学生由指导老师负责安排学生到设计院或工程单位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与工作单位的实际工程相结合。如果考的是外校,一般根据学生考研的方向,把学生分配给从事相同或相近方向研究的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负责安排学生到设计院或工程单位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是根据实习单位提供的资料,回学校由指导老师指定毕业设计。年轻教师与外面单位联系不紧密,安排学生实习有困难,他们的学生可由学院统一安排到实习基地实习。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的特点。水利院校的自然资源学实践教学模式,应根据水利院校的特点及办学思想,精心设计自然资源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体现自然资源学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结合水利行业的重大工程项目,反映行业的难点和前沿,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基本技能,应用基本知识进行准确的专业判断。
2.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自然资源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运龙. 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邓琳,杜楠楠,董龙丹.《自然资源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23(6):77-79.
[3]朱海风. 在办学实践中把树立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3):1-6.
[4]顾文权,邵东国,黄显峰等. 水资源优化配置多目标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 2008,39(3):339-345.
[5]龚建龙. 结合专业进行毕业实习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03-105.
[6]居荣,鞠勇,唐小波. 毕业设计环节教学实践与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5(3):255-256.
[7]季民,马德刚.建立毕业设计管理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5):20-22.
每逢毕业,大学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莫过于毕业论文,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都期望学校取消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能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入门阶段,是对四年大学专业学习的一个成果展现。因而,毕业论文或设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务英语专业的选题方向是什么?在毕业论文开题意见和成绩评定表中往往会有这么一条: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规定,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培养定位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以文学、语言学作为选题对象肯定是不怡当的,选题的核心还应是商务英语。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由于教育部已经将这类院校定义为应用型高校,选题的重点还应放在商务英语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上。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甚至是指导老师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到底该研究什么。无法明确这一点,就会导致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笼统空泛、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
(一)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
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除了熟悉教育部的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外,还一定要明确什么是商务英语。对于商务英语的定义,Hutchinson和Waters称: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分支,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ESP。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商务英语可以根据实际用途来界定,其范围涉及到许多不同行业和领域,所以商务英语涵盖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物流英语、广告英语等。因此,商务英语的一般定义是一切与商业相关领域的英语。
这样看来,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选题范围相当广泛,只要涉及与商务相关的专业英语领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语中赘述现象的语用分析’、“物流英语语篇的语法衔接研究”、“从张家界景点的翻译看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等均是相当不错的商务英语选题。但是,脱离了商务界定的选题就很可能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快乐大本营》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从英汉句法差异看长难句的翻译”等选题就明显不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二)选题笼统、空乏、单一陈旧
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的系统了解,学生的选题往往笼统空乏,很多同学感觉无题可选,纷纷借助网络,从而产生选题陈旧、雷同等问题。在对几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发现,毕业设计的形式比较单一,全部是采用传统的学术研究性毕业论文模式,居然没有学生采用调查报告或策划方案。就毕业论文选题的领域而言,写商标和广告的占40%以上;写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两篇涉及到新闻、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险、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没有。
(三)选题与社会实践脱节,无实际价值
理论结合实际一直是需要解决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而很多商务英语选题脱离社会实践,缺乏新意,无实际意义。有些选题不像是研究论文,更像是教课书里的内容,例如像“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国际商务谈判的语言特点”这样的选题可以在相关教课书上发现完全一样的内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经没有必要进行的,例如,随着高等教育的全民化,进出口行业从业人员一般都已具备直接阅读和撰写外贸函电的能力。因此,没必要研究类似“英汉外贸函电翻译”和“论商务函电翻译”的选题,而且之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务英语研究氛围
根据叶兴国教授对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发表过的商务英语论文从研究领域看,笼统地研究商务英语的论文多,研究英语广告和商标的论文多,深入研究国际商务具体领域专门用途英语的论文少。另外,据统计,过去30年总共发表了约5000篇商务英语论文,其中,研究广告英语和英语商标、品牌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1%。由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主要文献来源是中国期刊网,这一现状无疑对学生的选题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二)往届学生论文选题倾向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都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践调查,因而很多同学就直接上网搜索现成的选题,似乎写起来有更多资料可查。这样一来,往届学生论文的选题,尤其是其他院校上传到网上的选题就成为很多毕业生使用“拿来主义”的对象,这也是学生选题单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导理念落后
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指导理念落后、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造成的。现在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仍然坚持按照传统的学术论文模式进行,基本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论文指导的管理机制也不合理,例如写作指导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往往与找工作、考研时间相冲突;选择指导教师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根本没有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常常出现研究文学或教学法的教师指导商务英语选题学生的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理念落后,单一要求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忽视了商务英语的社会调查和商务英语的实证性研究。
四、解决方案
(一)熟悉商务英语研究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论文写作最常见的模式,要想写好这类论文,首先要熟悉相关领域的理论。在进行论文写作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系统地学习商务英语理论,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针对商务英语语言理论体系,提出了商务英语词汇学、商务语用学、商务话语分析、商务翻译学、商务对比语言学、商务社会语言学、英语经济学等十二种研究理论和商务英语研究方法。
(二)扩大商务英语研究范围
掌握好了商务英语理论,接下来就是明确要指导的实际问题。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与商务有关的各个领域,商务英语研究的范围也随之非常广泛。研究内容可涉及商务英语语言、广告、商标、函电、经贸、谈判、合同、标识语、公示语、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还可包括金融、会计、会展、物流、涉外礼仪、电影、产品说明、公司宣传、证券、电子商务等领域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三)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要求选题有价值、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商务英语专业应鼓励学生采用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等,用英语写作。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因而,除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型论文写作外,还可以采用实践性毕业论文形式。论文的内容可围绕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岗位进行选题,以解决具体职业岗位的具体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针对工作过程,用英语写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汇报;或者是为某项促销活动写一份详细的策划案;也可以就某个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调查,写一份创业计划书等等。
五、结语
Nie Donghu; Zhang Ziying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0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摘要: 本文对本科生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构想。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eaching practice for undergraduate. Then the reason of problems was also analyzed. At last the vision of solving existed problem was proposed.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 课程设计
Key words: teaching practice;collaborative design;collaborative practice;course desig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08-02
1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实践教学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及基本科学思维素质养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科学研究与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我所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实践部分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①部分课程开设了课程实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或者结束时,授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题目、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所用的知识点、所使用的实验平台和工具等,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课程的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②课程设计开设在第六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和系统结构等)。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之前所修的课程,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展,同时培养工程实践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操作方式通常一般为单位,安排一到两个指导老师,以一人一题得原则,在两到三周之内完成;
③毕业实习开设在第7学期末和第8学期初,由具有多年毕业实习经验的老师带队和一到两名其他老师辅助集中进行毕业实习,一般选择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主要以参观学习和编制一些小的实用软件为主。毕业实习的时间一般三周左右。
④毕业设计开设在第8学期,在第7学期,依靠毕业设计系统,指导老师给出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题目,在14周左右的时间,分别经过选题、开题、中期答辩、撰写论文和答辩等过程。
以上是我院的主要的教学实践环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科生毕业设计系统就是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它们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指导理论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本人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很难体现实践教学应该起到的训练和检验的目的。试分析如下:
①对于课程实验,因为接触不多,可能理解有误。课程实验多数在院机房进行,根据实验任务书进行相关的实验,最后提交实验报告。课程的实验一般比较简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经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不担心提交不上报告(时候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似的内容),许多学生出工不出力,许多并没有进行试验,甚至个别的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玩游戏等。这样实验课程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②课程设计的开设和执行方式决定了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人一题的设计方案对于指导老师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负担,在2周左右的时间内,学生也很难完成一个具有较好效果的作品。信息化的发展,是学生不劳而获,抄袭的状况很多。
③毕业实习被戏称为大学四年唯一免费的参观旅游,或者也应该是一次旅游。学生学不到太多知识,带队老师战战兢兢担心学生安全,形式大于意义。每个人都知道问题的所在,但却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④毕业设计是学生拿到学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其意义不言而喻。多年的指导学生发现,很多学生更愿意学者比较简单的题目(比如网赚制作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但最后还是有许多学生难以完成,或者是任务书的简化版或者删减版。当然,有些优秀的学生因为读研等原因,会选择对应导师的题目,效果会好很多,但14周的时间仍然不足以完成很好的作品。观察学生的周记也发现,下达任务书后,学生开始的几周都是在熟悉开发工具中度过,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给后面的工作增加难度。另外,考研与找工作和毕业设计时间冲突,使很多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很难集中精神做毕业设计。
2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实践内容。由于上述的问题,致使这些环节的教学效果不佳,从老师到学生到教务管理部门都很无奈,其原因何在呢?试分析如下:
2.1 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问题。不说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整个设计周期都相对短暂,短期内很难获得较好的作品,或者只能得到被copy的作品。每设计一个题目,学生可能都在熟悉工具和熟悉编程语言中度过,最后或者download一个类似的作品,稍作更该了事。另外,时间冲突问题,前文稍作提及,即考研时间、找工作时间与毕业设计或者实习冲突。
2.2 实践环节的题目平均简单,原因无它,学生平时训练较少,敢在集中一个时间进行培训,实际就是赶鸭子上架,匆匆而久,显然效果很难理想。也不是没有难的题目,难的题目学生不愿意选,也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简单的题目当然就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2.3 学生缺乏课后的自学训练过程,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
3解决现存问题的构想
要想解决现存问题的就要合理安排好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协调就业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这里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本科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如下构想:
3.1 成立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协调好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的关系,让这些实践过程按照时间的顺序连续的进行。具体的做法是,在3或第4学期,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会给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教学特长),有条件的老师可以把学生加入到自己的实验室中,学生自备电脑,学生在课后就可以在实验室学习或者跟研究生学习,潜移默化的培养科研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按照教师的研究兴趣自由组合,按早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给出具有一定难度和知识覆盖面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一直延续到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在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类似的软件或系统进行模拟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是根据之前的学习的再创造过程,独立完成自己的开发设计。这里关键形成一个常态机制,一个贯穿始终的具有相当难度的项目。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利于教师选拔合适的人才,保研的候选等。
3.2 协调教学计划、就业计划和考研活动。毕业指导部门可以把找工作的实践安排在第6和第7学期,和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一方面可以使第7学期考研的学生专心一志,同时也可找不到工作的同学留出再选择的实践。另一方面,找到工作的同学,可以在第7学期合适的时间到对应单位实习。在第7和第8学期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做毕业设计工作,或者之前已经有所成果的同学继续深入研究,保研的同学也可在最后一年到所选导师实验室,提前进入课题。这样,无论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会大幅提高,也有利于学院科研的发展。
3.3 建立完善中期考核机制,在较长的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时将情况对其进行考核,督促其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局部会局限在机房或者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学习,课后的自学将会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我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广告学;本科;课程体系;三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011-02
融媒时代,广告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与信息飞速发展、营销与传播思想动态革新、知识与技能迅速更新等特征明显。201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的《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目前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规模梯次,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1]。”这对高校广告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民办高校,“十三五”时期,三亚学院正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号召,朝着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而奋勇前行。2016年开始,学校着力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绘制课程地图,让学生从入校一开始就能清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走向。为此,该校广告学专业开始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其首要任务便是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选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召开行业座谈研讨与专家论证会、开展深度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工作。调研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行业用人标准与能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岗位需求情况;用人单位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对高校的建议;国内相关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亚学院2013-2015届广告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走向。在此基础上,他们确立了新形势下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等。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对于目前国内高校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现状,《人民日报》曾有过相关新闻报道:“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学,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仿,一窝蜂往综合性大学这条路上挤;应用型高校缺乏发展空间,高水平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2]。”
通过对国内众多高校广告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后发现,现在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凭借传统优势,他们的广告学专业多以培养理论基础深厚的高级专门研究型人才为主,其毕业生中有较多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出国或是报考公务员。用人单位集中反映这些学生的理论功底相对较强,但动手能力偏弱。而一些地方“二本”、“三本”院校为了差异化生存的发展需要,开始将其广告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瞄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上,他们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对这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大多持肯定的态度,但与优秀高校毕业生相比,其理论基础偏弱,职业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中国著名广告教育专家丁俊杰教授在其《新时代的广告产业新格局》中指出,“广告这个概念当中让我们关注的是新媒体的技术、新媒体的渠道、新媒体的终端、新媒体的互动,这四个层面是我们当下广告业要注重的[3]。”此次行业调研让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一定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此,该专业形成环境响应力,借助海南旅游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集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多方研究与实践力量,重点培养适应新媒体不断涌现和广告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的,“以与旅游产业链相关的广告创意、文案、策划见长,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前该专业进一步明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系统掌握广告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与媒介素养,同时具备广告(公关)创意、文案、策划、设计制作以及新媒体推广的能力,能在各级广告(公关)公司、传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营销与宣传推广部门从事广告策划推广、设计相关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健康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人才培养标准
通过行业调研,结合三亚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该校广告学专业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标准。标准主要包括专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可以分解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体如下:
1.基本素养。共同素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人文情怀和生存智慧;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身意识。专业素养:良好的人文通识素养、媒介素养、广告写作素养、基本设计素养。
2.核心能力。一般能力:广告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软件使用能力、广告文案写作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口语表达与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广告经营能力、广告策划能力。岗位能力:广告策划文案专员:具备品牌策划能力、新媒体营销策划能力、旅游广告(公关)推广能力;广告设计专员:具备包装设计能力、平面广告设计能力、企业VI形象设计能力、影视后期制作能力。
3.学制:4年。
4.毕业学分、学位授予要求:所学课程全部合格,修满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按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
按照三亚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广告学专业以“用得着、带得走、接得上”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简要来说,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搭建主要根据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来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性课程,进一步打破原有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从能力出发进行课程的选择,专业方向课体现岗位(学生就业)方向,以模块课程形成。各模块课程设置、模块名称与培养目标中提出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相对应。专业方向课中岗位方向的确定根据专业行业调研的结果而确定(如表1所示)。
在此,本文特别对该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课程进行具体说明。学科专业基礎课程包括:专业入门指导、广告学概论、设计素描、传播学概论、广告创意、中外广告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文案写作基础、广告媒体、Coreldraw软件设计、Illustrator软件设计、字体与版面设计、公关理论与实务、口语表达与沟通艺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提案软件设计、网络广告、广告摄影与摄像、平面广告设计、新媒体文案写作、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广告经典作品赏析、广告创业与经营、广告职业伦理教育等。
专业方向课程分为“策划文案模块”和“广告设计模块”。
“策划文案模块”课程包括:品牌战略、旅游广告实务、旅游公关策划、旅游新媒体营销、中外艺术史。
“广告设计模块”课程包括:POP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技术、联合创作。
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广告作品赏析)、专业实习1(广告行业调查)、专业实习2(广告效果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四、目前专业的建设成效
目前,三亚学院广告学专业构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2016级开始执行。他们正力图以通识核心课程为基础支持,以专业课程地图建设为中心平台,以建设混合式慕课教学为技术突破口,以小班化教学推广为路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坚持在教学环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积极组建实战型教学团队,并积极将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创新竞赛活动(如大广赛、学院奖、金犊奖等)纳入课程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命题企业要求组队进行实战创作,“以赛促学”、“以赛验学”,切实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已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广告专业学科竞赛,共获得包括一等奖(金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奖项超过200个,较好地彰显了专业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一些学生在积累众多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敏锐地意识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广告策划、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众多需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了广告公司,并成功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对外独立开展品牌(活动)策划、广告设计服务等业务。
[关键词]毕业论文 质量评价 AHP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44-02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了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准和各种能力外,也是衡量整个教学环节的质量乃至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对高等院校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工作进行得十分困难。如何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和模糊性问题成为解决毕业论文质量评价难题的关键之所在。
1 研究背景
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许骏提出了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估方法,将针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抽查与对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质量评价结合起来,实现了面向过程与面向结果相结合的评价[2];余嘉元等在建立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技术路线等10个涉及论文写作全过程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PRS和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毕业论文综合评价方法[3];也有学者实现了AHP和FCE两种方法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具备良好操作性的评价方法[4]。除了传统的学校评价、主管部门评价等方式外,第三方评价也成为解决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5]。
目前,各大高校主要运用直接打分法、加权求和法、经验评估法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评价。但是,这些方法却普遍存在着操作性难,主观性太强等不可避免的缺点。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效解决了评价过程中评价因素的复杂性、评价对象的层次性、评价标准中存在的模糊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该方法对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反映在选题的合理性、专业理论知识的扎实程度与研究能力、成果的创新水平以及行文写作的规范性等方面[5],其评价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选题质量
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第一步,它将决定论文工作是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般可从专业相关性、选题难度、、可行性、应用价值、选题范围、新颖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2)能力水平
能力水平是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以从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知识水平三大方面进行考察。
(3)成果质量
成果质量指标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是论文成果的一种评价。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所构成:①成果水平;②写作能力;③论文规范。
3 毕业论文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3.1 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结合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大都难以定量的特点,本研究采用AHP法求指标权重[6]:
(1)构造判断矩阵
在层次结构中,比较其对于准则的重要程度,将比较结果按重要程度以1至9级进行量化标度,构成判断矩阵。以一级指标为例,一级指标a=(a1, a2, a3),其判断矩阵A={bij},i, j=1, 2, 3,bij=ai/aj。本文综合几位教授意见及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于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采用Saaty的1-9标度法给出bij,得到判断矩阵A。
(2)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Wa。[Wa,λ]=eig(A)
Wa=( 0.1460,0.8540,0.4994 ),λ=3.0246。
(3)一致性检验
通过两因素比较得到的两两比较矩阵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得到一些不一致性的结论,只有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结果才能进一步进行分析,一般我们通过计算一致性比例(CR)进行检验:CR=CI/RI。当CR≤0.1 时,两两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0.1 时,两两比较矩阵应做适当修正。
本文中,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0212
(4)求指标a的权重
归一化处理特征向量Wa,得到指标a的权重Wa=(0.0974,0.5696,0.3330)。
(5)重复步骤(1)至(4),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
设B是指标a中第i个指标对应的下一级指标b的判断矩阵,指标b由m个指标组成。Wb(j)是矩阵B的第j个特征向量,则第j个指标的权重为: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Wa。按[Wb λ]=eig(A)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结果:Wb=(0.2123,0.3993,0.2123,0.0644,0.8016,0.8600)λ=6.1995。归一化处理特征向量Wb,Wb’=(0.1160,0.2182,0.1160,0.0352,0.0446,0.4700),由于选题质量a1=0.0974,则Wb(a1)=(0.0113,0.0213,0.0113,0.0034,0.0043,0.0458)。同理可得到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各个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3.2 毕业论文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1)获得模糊评价矩阵方法
首先,制定论文质量的评语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假设共有W名评审委员,对第Xij项指标因素合计有kijt个人在第t个评语上划“√”,那么可以认为整个评审委员会对该评价对象企业在第Xij项指标因素的评价中划“√”的概率(第Xij项指标因素属于第t个评语的程度,即频率分布)为rijt=kijt/w。根据评审委员在该项指标因素的5个评语划“√”的频率统计数据,可以写成一个单项指标评价的行向量,即:
Rij=(rij1,rij2,…,rij5)=(kij1/w,kij2/w,…,kij5/w)
其中rijt表示某指艘蛩夭慵吨械牡ij个因素xij在第t个评语上的频率分布,一般将其归一化,使之满足。
由此可以得到某一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i=(Ri1,Ri2,…,Rit。)。
如可得到c1,c2这两个指标模糊评价矩阵:
获得b1b2b3b5b6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同理,对所有外层的指标用到的模糊评价矩阵都可通过该方法获得。
(2)数据处理
将指标因素权重向量A和与其相对应的指标模糊评价矩阵进行复合运算,其中B=AR,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当得出下一层级的综合评价Bi后,把Bi归一化得到Bi’,以作为上一层级指标因素的单因素评价,于是得到上一层级的模糊评价矩阵,进而可以求得此层级的综合评价结果[7]。类似地,可逐级计算,最终得出毕业论文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以指标b4为例,它的下一层级指标为c1,c2。
(3)计算综合评价值
为了更好更直观的表现某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可以将评语集数量化。对于评语集引入百分制,显然,评语集中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这5个等级的分数重心依次为:95、85、75、65、55,于是可用算出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得分。
从而,我们可以确定这篇论文的得分为79.9095。
4 结束语
针对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过大、随意性太强的问题,本文在建立了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科学评价。该方法全面考虑了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张晓帆.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改革实践与探索[J].人民论坛, 2015,(33):151-152.
[2] 许骏.本科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静态与动态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余嘉元,汪存友.基于VPRS和证据理论的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4):230-232.
[4] 李敦东.基于AHP-FCE的外语专业毕业论文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79-82.
[5] 刘任熊,杨财根.引进第三方评价: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5,(32):91-96.
论文关键词:涉海企业;工程类专业;人才;互动平台
一、国内外海洋产业的发展状况
海洋产业是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所进行的种类生产和服务活动。按三次产业法分类,海洋产业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农、林、渔业)、海洋第二产业(海洋油气业、海滨矿砂业、海洋盐业、水产加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和海洋第三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涉海企业中的工程类专业”一般指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油气业等行业。
1.国外海洋产业发展迅速
美国海洋经济与海岸经济息息相关。海洋经济和海岸经济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海洋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一个小部分,但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而海岸经济则是更为人们所认知的一个领域。美国的经济中,80%的GDP受到了海岸地区的驱动,40%以上的GDP受到了海岸线的驱动,只有8%来自于陆地领域的驱动。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对于美国整体经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分别占到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
1998年,加拿大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4亿美元,占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1.4%,为社会提供了12万个就业机会。
近年日本海洋经济跨入新的成长期。其发展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海洋经济区域业已形成。所谓海洋经济区域,是指以沿海陆地为依托,向海洋延伸的陆海部分,它是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经济中心,以广阔海域为重要经济腹地的经济区域。第二,海洋开发纵深发展。海洋开发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经济开发;二是海洋技术开发。通常所说的海洋开发多指对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日本的海洋开发正在向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全方位推进,已形成近20种海洋产业,构筑起新型的海洋产业体系。如沿海旅游业、港口及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这四种海洋产业已占日本海洋经济总产值的70%左右。第三,海洋相关经济活动急剧扩大。近年日本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相关经济活动也在急剧扩大,正在形成包括科技、教育、环保、公共服务等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2.国内海洋产业发展也很快
200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海洋产业增加值18742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3222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2009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270万人,其中新增就业52万人。
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有7个连接海洋,沿海或海岛县(市、区)有37个。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到2005年止,浙江海洋经济的状况是: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浙江省海洋经济总产出为3123.34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6.8%;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稳健发展,2005年全省海洋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9.74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占全部海洋经济增加值的38%。
舟山市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市,海洋产业突飞猛进。全市临港工业发展强劲,特别是依托舟山港口及区位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的船舶修造业发展亮点最为突出。2006年全市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43.4亿元,同比增长97.1%,发展速度为全市工业行业之最,高出全市平均72个百分点。在船舶修造业发展带动下,海洋运输业发展迅速,海运运力进一步增加,全市现有航运企业159家,运输船舶1546艘,海运运力达到210.26万载重吨,居浙江省第一位,海运大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在运力不断扩大的同时,运力结构也加快了调整步伐,船舶大型化、多样化、专业化趋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保持旺盛势头,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突出。2009年舟山市临港工业总产值763.89亿元,增长24.3%,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6.0%,占全部工业比重为75.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涉海企业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
海洋产业的发展促进专业人才的需求。“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涉海企业欢迎呢?”据浙海院机电学院学工办日前对舟山40多家与海洋产业有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70%的企业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条件是不求企业地域限制(涉海企业如船舶修造企业往往在岛屿上),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不苛求名校出身,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其次才是有较好的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涉海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越来越重,学生的素质也有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尤为突出。
1.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许多普通高校大量接收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补充进入教师队伍,一方面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着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特别是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些硕士、博士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在企业生产一线锻炼过或锻炼时间少,分配到学校就马上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有的一学期教好几门课,根本没有时间接触生产实际,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所想的问题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教师虽然从教多年,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没时间经常下基层、下车间,长期脱离生产实际,不能跟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海洋类高等学校,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由于师资缺乏,有些教师根本没有海洋背景。
2.培养目标宣贯不力
有些学校重视招生,但不重视后期的教育,特别是始业教育,有相关调查表明,约有70%的同学在大一进校时对大学的学习、专业、生活都感到迷茫,不知怎么学,[4]学哪些知识,怎样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怎么锻炼能力等等。学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及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只是按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盲目学习,虽设置多个培养方向,但每个方向培养什么、提高哪些能力不清楚。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海洋类高等学校,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近几年大量引进师资,有些教师没有海洋教育背景,对涉海企业的特点了解不够,导致毕业生很难适应涉海企业的需求。
3.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不符
工程类专业实践性较强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涉海企业更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受扩招和购买设备经费的限制,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越来越少,教学的内容脱离生产实际。另外,我国不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缺乏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企业对工学结合的需求动力不强,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的操作能力比正式职工差,生产效率和所生产产品的合格率比较低,企业往往必须花费时间与金钱进行培训,学生给企业迅速创造利润的可能性很小,不愿意接受学生去企业实习,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具体工程的管理,动手能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转贴于 4.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定位不准
目前涉海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多地被其他类课程挤占,但人文素质尤其是海洋人文素质不高。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80后”、“90后”,对于新一代劳动者,由于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择业观念除谋求获得高薪外,更加注重对就业环境的选择,许多涉海企业(如船舶修造企业)普遍分布在悬水岛屿或偏僻地区,交通不便、文化娱乐设施相对滞后,船舶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跳槽人次与频率越来越高,眼高手低,还缺乏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5.与企业联系不够
在与企业联系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学生去企业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效益和利润等,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直接拒绝,高校教师也碍于面子,与企业联系不够,办学效益较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做得不够,学生的视野不够宽阔,创新能力不强。
四、互动平台构建
1.改革内容
(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根据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和要求,改革传统的大众化知识系统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增强涉海专门知识为原则,确定富有海洋特色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在对涉海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改革以知识验证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以开放实验为辅的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由操作型向实物制作型转变。
(3)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有海洋特色的学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与实践、专业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专业技能认证等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企业—高校互动的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过程管理,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有机结合。
(4)校企合作体系改革。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素质。第一,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第二,建立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或兼课制度,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三,构建企业—高校专家的研究型教学团队,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第四,成立由涉海企业为主、高校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委员会和教材编写委员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
(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改革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将封闭型的课堂教学引入企业中,实施现场教学,让企业参与课堂教学,既让学生熟悉企业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6)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由单一的高校命题转换为企业-高校联合命题。根据企业需要,对于到企业实习的学生,为了尽快适应企业需要,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主要由企业提供,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高校监督考核,有利于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系统化培养。
2.平台构建
(1)构建主要由涉海企业—高校共同管理的实践实训互动平台。[5]创建面向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互动机制。改革单一的实践手段与实践内容,使实践手段与实践内容紧紧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应对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力。
(2)成立主要由涉海企业—高校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委员会指导平台。教学改革委员会负责工程类专业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使改革调整后的课程体系符合现代企业特别是涉海企业的要求,使培养出来的工程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特色与优势明显、很快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
(3)成立由企业-高校专家组成的教材编写委员会的教材平台。工程类专业涉海课程的可选教材数量较少,版本陈旧,特色不明显,无法满足大量学生面向涉海企业发展的要求,但单纯由高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往往存在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操作性等问题,成立由企业与高校专家组成的教材编写与审定委员会是当务之急。
(4)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平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学生在第七学期就与企业联系,毕业设计由单一的高校命题转换为企业-高校联合命题,缩短企业培训的时间,最后由企业决定要不要学生,企业只会得到利益。实践证明,企业非常欢迎这样的模式,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充分发挥。
五、实施方法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涉海工程类人才专业工作能力要求。成立由企业-高校专家组成的教学改革委员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在基本培养计划实施的基础上,着重根据涉海企业特点及企业的要求,在涉海工程制图能力、工程计算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以及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船舶及配套产品设计与建造)等进行强化培训。
构建由企业-高校共同管理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第一,根据企业需求,提出对涉海工程类专业的实习与实践内容,完善相关实践手段,建立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体系,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素质。第二,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涉海企业挂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海洋工程设计能力,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企业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第三,建立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座或兼课制度,开阔学生的视野。第四,构建研究型教学团队,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见长。
改革毕业设计方法,创新毕业设计模式。根据企业需要,在毕业实习阶段,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到企业特别是涉海类企业实习,为了尽快适应企业需要,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由企业提供,高校监督考核,实施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这种方式能大大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实习时间,企业也非常喜欢这种模式。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我们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和职业能力发展前景,将课程体系切分为五大课程模块:职业领域公共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素质教育模块。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主干系列课程由旅游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的课程构成,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序列关系应当很强,由此形成本专业课程体系最基本的骨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确定的主干课程有7门,分别是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咨询与接待、旅行社计调实务,主干课程的开设保证了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非主干课程可以结合当地旅游行业的特点,开设一些能力素质拓展方面的课程以及地方特色的课程。这一部分课程并无统一的必要,但也必须围绕国家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而设。但主干课程和非干课程总门数不宜超过40门,以免造成蜻蜓点水,泛而不精。
二、课程课时比例分配的优化
我国旅游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各校课时比例不一,但差距不是太大,大致为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41%~43%,专业课占37%左右,选修课占20%左右。国外如欧洲的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语言课,四类课程所占比例大致为33%、50%、8%,8%。以上比例均未计毕业论文和实习。欧洲旅游专业学校比较注重专业课的教学,这类课程占到总课时的一半,而我国的专业课只占1/3,反而公共基础课超过40%,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偏态结构,偏重于语言类课程,尤其是外语。据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理论功底不扎实。因此,笔者对课程体系中的课时比例进行重新设计,具体为:旅游管理专业总课时为2764,其中公共课占22.3%、职业基础课为10.9%、职业能力课为44.9%、职业拓展课为17.6%、素质教育课占4.3%。这样,既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也能保证其在某一方向领域有一定的发展。
三、课程学习层级的优化
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必须要与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相符,同时还要考虑行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是采用六个学习层级,三年学习流程完成课程学习。依次为专业认知、职业体验、专业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学习、顶岗轮岗实习六个层级,形成一个“工”与“学”递进式交替、螺旋式上升、“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第一,二学期以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景区服务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认知学习为主,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第三学期利用项目教学、校内仿真性实训到企业见习等方式和途径,侧重团组接待能力训练、营销、计调等业务训练,同时根据能力与兴趣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专业方向。第四学期分旅行社、景点景区两个方向,统一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尤其是针对景区、旅行社等企业的工作流程与经营实际,注重学生对旅游接待服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线路的设计等工作过程对应的导游业务、市场营销等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第五学期学习职业认证课程,强化职业核心技能,针对顶岗实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返校进行强化训练,针对游客管理、旅游线路设计、高端营销等高层次能力结合实际进行重点训练;通过旅游企业顶岗实习与实习后强化训练实现学生第二阶段职业能力的学习。第六学期主要通过面向就业的毕业综合职业能力实习与毕业设计,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第三阶段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旅游职业岗位群的对接,做好就业准备。综上所述,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展开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课程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优选方案。
作者:何叶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顶岗实习 实习管理 管理模式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56-03
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以往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缺乏独立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合理,评价与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同时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与企业合作程度低等等问题。这导致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注重实习单位的待遇,忽略实践技能的锻炼,经常由于种种原因中途放弃实习,更有一些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出现只盖章不实习的现象。为了确保实习实训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与广西山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柳州东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合同,将这些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企业。联合校企双方的专业教师及技术人员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集中实习,统一管理,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系统规范的训练。以下主要介绍我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的建立
为了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校企双方选派专业人员组成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包括负责顶岗实习的系部副主任、生物技术专业带头人及相关专业老师、企业生产部副部长以及负责学生培训工作的企业技术骨干。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的构建旨在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完成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管理小组负责整个顶岗实习的计划制订与组织实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细则,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内容与项目,构建学生督导检查与日常管理机制以及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为顶岗实习保质保量地实施奠定基础。
二、加强学生管理
第一,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全系范围的实习动员大会,并与学生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通过签订承诺书,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顶岗实习时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要从学生向企业员工进行转变。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与团队精神。
第三,教导学生学会沟通交流。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不同于学校,而且企业社会员工的成分相对复杂,因此如何与企业的员工沟通交流,如何与领导沟通交流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会的,这也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第四,在实习过程中,有校企双方老师的指导与管理,同时也进行学生自主管理。挑选工作表现优秀且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协调处理组员内部的问题,做好学生们的日常安全工作,汇报学生的工作出勤情况,做好同学之间的团结工作并及时向带队老师汇报同学的思想动态、日常工作情况。
三、加强企业管理
企业是学生顶岗实纲与计划的制订者,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与场所,安排轮岗作业。在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企业对学生宣讲企业文化,让学生对所处的企业产生一定的兴趣,并能安心于企业工作。
企业指派技术过硬、具有丰富带徒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企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就是负责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根据实习计划,落实顶岗实习的任务,做好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并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强化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的训练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参与学生实习鉴定工作,依托顶岗实习管理的平台,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状况和思想表现。企业技术骨干还负责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填写好《顶岗实习工作日志》以及《顶岗实习考核表》,使得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进行后备培养对象的考察,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的才能,看看是否可以有可用之才。这样也为企业进行了后备人员的培养。
四、加强顶岗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建设
顶岗实习学校带队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专任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与较高的教学水平;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能够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和技术开发;具备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与良好的沟通能力,负责实训期间的学生管理与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的沟通工作,担当企业与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队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实行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分别负责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加强沟通,相互配合,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学生带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在岗考勤、业务考核,同时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及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维护学生的利益,帮助学生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指导学生撰写专业实习报告,做好学生工作日志,顶岗实习鉴定等相关工作的检查工作,确保整个顶岗实习能够按期进行。
五、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评价方法
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根据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制订,并实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技能、平时工作表现、安全生产纪律状况、团队精神以及出勤状况等等。考核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打分,且企业技术人员占60%的权重,学校带队教师占40%的权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分阶段进行,每周实习进行一次小评,两周实习进行评价总结,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同学们在轮岗之后进行工作总结。同时还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日志、工作周记、月记、实训报告、自我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按20%的比例评选实训优秀学员。
在实习结束后,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实习报告等三部分进行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为30%,40%,30%等。毕业设计考核可以根据顶岗过程中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一两个问题评判学生将学术理论应用到工作实际中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评判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构成评委会。答辩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保质保量地进行,学校教务处成立督导组进行全程跟踪与检查,定期到企业检查工学结合的执行情况,与企业领导、学生及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交换意见,了解校企合作情况、技能培训、实习实训以及学生在企业生活学习的相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作阶段性的总结与信息反馈。通过督导与检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督导管理体制。
六、结论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企业实地的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了解,强化了学生职业道德和确立了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职业途径,推进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化”进程。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工作,从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通过生产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变得更为理性,做人做事的方式也有很多改进,提高了自己的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双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综合职业素质也得到很好的提高。
通过规范系统的管理,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以往毕业设计所存在的抄袭、低劣的论文数量大大地减少。而且,通过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质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学生就业率增高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接受企业提供的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了解到与自己今后就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念,就业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自开展顶岗实习以来,有一部分学生被企业留下来继续工作,且作为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养,其他大部分学生也找到了很满意的工作单位,而且均有良好的发展。
(三)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校企合作共建的顶岗实习平台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设备以及实训场所等供学生实习实训。学校利用校内的教学与科研条件为企业进行新员工的岗前素质、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以及老员工再培训,系部的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工艺改进、新品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带队的老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参与了企业一线的生产,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研发能力,同时教师对岗位、企业及行业的需求了如指掌,对以后的顶岗实习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填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师力量不足的状况。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与实习企业均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企业可以优先争取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渠道筹集资金,引进企业新建实训厂房,节约经营成本,通过政府支持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与实习学生,企业可以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从而形成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培训、生产实践以及科技研发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紧密型合作局面,达到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目的,充分实现校企双向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朱于芝,张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3(6):87-88.
[2] 姜云,邱立姝.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2013(4):138-140.
[3] 周登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0):222-223.
[4] 凌成树,李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考评方法探索[J].电子世界,2013(3):147-148.
[5] 尚润玲.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4):92-93.
[6] 潘雅辉,何光明.浅谈TQM理论在高职酒店专业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3(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