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近代史调查报告

近代史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23 19:1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代史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代史调查报告

第1篇

人文精神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它是直接针对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精神价值失落、精神环境恶化及人的“物化、机器化、商品化”等人格扭曲现象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关注个人、人类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且努力在生活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需求的精神。倡导人文精神,就是在呼唤信仰、道德和良知,确保人的尊严与平等,真诚地关怀人类社会的未来,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使命感。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以及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中学生独立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性质、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培养中学生独立的人格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石,也是中学生形成创新精神的前提条件。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处境与历史任务,人的解放并没有直接走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并没有走向个人主义,而是走向了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的生命解放表现为一种自我牺牲精神,表现为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表现为一种崇高的人格价值——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因为依靠着这样一种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但是无条件地把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及超越历史的乌托邦精神绝对化、极端化,就难免会变成一种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权力的借口,甚至导致集权与专制,从而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挫伤了人的积极性。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人的解放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也就是如何把人从“计划”中解脱出来,把人由“螺丝钉”变成“自由分子”,赋予个人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历史教师在此新形势下,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在历史课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为此,历史教师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往往有超出教材、教参及教师的观点。这时,教学活动尤其要体现民主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扮演成学生的咨询对象、意见交换的参与者。

2.开放性原则。时代需要开放型人才,开放型人才需要开放型教育来培养。历史教师应面向未来建构开放型的教学体系,用好新课程,包括进行开卷考试,引导学生写历史调查报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等,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形成自身独立的人格。

3.层次性原则。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其自身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出独立、丰富的主体人格。

二、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精神的价值核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上,世界各国的代表就谈到要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环境、对社会有责任感。这是针对高度物质文明带来了人际关系淡漠、道德水准下降、犯罪增加提出的一个世界性教育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历史部分)却未明确提及。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论者纷纷发表文章谈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谨强调两点心得。

1.在进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遵循活动性原则,探索新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道德品质教育等。历史教师在进行这类教育时,利用学科优势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但要转化为持久的社会责任感,仅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贯彻活动性原则,让学生投身于活动之中,去实践“历史”。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救亡运动时,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材料,并适当作出各阶层人士救国方案的调查报告,提供学生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救国方案,同时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评判各方案。这就把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把“责任”推给学生,而学生则在调查、分析、比较中,潜移默化地以救国为己任,从而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渗透。这是新时期对历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高要求。历史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现代人文精神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引导学生思索这一问题,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素养。以工业革命为例,关于工业革命的后果,教材主要阐述了生产力的提高、阶级结构的巨变、城市化进程、对世界政治经济面貌的改变等,而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明确提及,这是教材的不足之处。历史教师应就此结合现实问题予以补充讲解,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顽疾,所以,忽视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的历史教训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通过教师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讲述,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人性的危机——急功近利、自私贪婪、竭泽而渔等。而人性的危机,导致了人对自然环境的漠不关心,进而导致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因此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首先在于修复残缺的人性,在于个人超越一己之眼前利益而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自觉。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法

根据《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二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思考的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及图表的形式陈述史实的表达能力。

从教初中历史多年,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提问法,不失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

一、运用提问法加强学生记忆

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对教材中大量的史实进行记忆,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加强记忆的方式很多,其中,课堂提问法就是加强记忆的有效手段之一。即老师针对教材内容,精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把重大历史事件与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相对零碎的知识点链接起来,整理成相互关联的知识框架。在以后复习时,只要提及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学生就能联想起该知识框架中的相关内容,起到“以一统万”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对于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然后启发学生回忆林则徐“”的经过,回忆中英《》的内容,回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回忆英法联军,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系统的总结,将“零碎”的知识点总结成便于记忆的知识链,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运用提问法时,设计的问题既要巩固原有的知识,又要恰如其分地导入新课内容;不仅要承上启下,而且要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比如,教师在上完新课后,提出问题,总结新课内容,提出下堂课的思考题。在下堂课上课之前,提出问题,复习上堂课内容。需要强调的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涵盖性和代表性,能将新知识和旧知识都纳入其中,真正达到强化记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运用提问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并让学生在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新课的预习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避免盲目地通读,而是带着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寻求答案,即边阅读,边思考,边解决问题。学生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就会主动在阅读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并终身受益。

我在《中华文明的起源》的教学活动中,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对其中几个小组布置的预习要求是:仔细通读两遍新课内容。对另外几个小组的预习要求是:带着老师布置的思考题阅读教材。第二天,分别向这两批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结果是,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学生的阅读效果明显好于只是通读教材的学生。然后,我让学生现场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区别,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两种阅读方式存在的差异,使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和动机越明晰,理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由此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并逐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运用提问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通过图表进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与初中历史课程有关的《甲午风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美国的悲剧》等电影,然后,组织学生简述影片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实后,向同学们讲述左宗棠的历史故事,讲述林则徐的故事。还可以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给学生留下思考题,让学生提交书面作业,比如,在讲授《社会生活》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继而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人们的衣、食、住、行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从而锻炼学生书面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表格,比如,引导学生将《》、《》、《》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分门别类地填入事先制好的表格,使历史知识更加内容明晰、条理清楚。表格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分析、归纳和处理历史信息方面,明显胜于其他表达方式,可增加学生的表达渠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3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思考、探索、创造。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设计探究性调查课题、培养创新思维

设计探究性社会调查课题,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我国的国情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联想我国的近代史,自己设计一个社会调查课题。该课题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又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意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构建初步的创新活动的框架。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小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可让学生收集样本,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解决办法,将结果写成调查报告;也可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一些有趣、有味、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成政治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和质疑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形成,它与教师的启发教学有突出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动脑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对问题提出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都要充分肯定。而且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因为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问题并为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的精神,而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出自思维的创新过程。例如在讲授科教兴国战略时,我不是直接给出教材的知识点,而是补充了我国与外国在科技方面的巨大差距的材料,引导他们从材料中去讨论,自己得出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进而思考我国应该如何实施此战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目的。

四、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发挥,不利于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现代社会必须的素质的养成。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对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信息资源,学生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容量大,而且是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以旧的学习方式学习新课程,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是单一被动地接受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倡导自主性学习,即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不同见解。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见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多设置一些发散型问题,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

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成人”教育 德育 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即教育首先应是“成人”的教育。所谓“成人”就是要把学生教育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即具有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远大的理想的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初中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加上影视、网络中的自私自利、腐化堕落的熏染,常常导致一些初中学生不守规矩,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过分关注自我,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初中学生的“成人”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如何利用学科进行“成人”教育呢?本人结合教育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育人先育德”。要让初中学生“成人”,首先必须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过:“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中学德育大纲》也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中。”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渗透着德育思想的好材料,如:名人事迹、历史故事、发展历程等,教师要发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长,找出好的德育素材,有机地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德育深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熏陶,使初中学生既接受知识教育,又受到德育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可进行的德育渗透很多,下面介绍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提高,世人对中国人的尊重,离不开祖国的强大,祖国的富强与繁荣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付出。因此,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品质的人非常重要。在教学《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从签订《》,到第二次签订《》,到中日签订《》,到签订《》,不断地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主权不断地丧失。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要想不挨打,就要使国家强大。结合国际形势,介绍利比亚发生内乱,中国出动海陆空把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撤回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个人的安全就没有保障,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强大的社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为自己现在有强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因为目前我国的有些领域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从而激发学生们学好知识、振兴祖国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遵纪守法的规则教育。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初中生“说”的潜能被极大的挖掘出来,上课话很多,善长瞎扯谈;上课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制止、改正,必将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教学效果更说不上了。在追求素质教育,主张人性化教学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想出多种办法,以理服人,让学生遵纪守规,利用教学内容进行教育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如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生活不能没有规则,否则公平、公正将得不到保证,上课将无法正常进行,人生将得不到安全保障等等,要求学生人人都要遵守规则,而且从现在做起。并让学生说哪些行为是不守规则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上课讲废话,做小动作,趴在桌子上等等,都是不守规则的表现。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守规,课堂有序,不仅能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知识的学习上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信用是金的诚信教育。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是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诚信才能获取信任,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会失去朋友、亲人和一切。在“信用是金”一框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我选择了二十年前的海尔 “砸”了有问题的76台冰箱,最后砸出了海尔的质量,海尔的信誉,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还选择了北京同仁堂应一位老人的来信说药里少了西洋参,同仁堂的业务员大李带上一包西洋参连夜赶去。第二天早晨一到老人的家,大李就在老人没有打开的一个包里找到了西洋参。来回折腾了两夜,此行着实有点“冤”。可大李说为了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再冤也值。通过故事对使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没有使命般的激情,不思进取,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总是缺少了热情,学习是被学习,劳动是被劳动……。对初中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气神。 如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上,从林则徐的到的反封建反侵略到反抗八国联军侵华等等故事中,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自强不息的奋斗才使西方列强的计划没有成功,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此我们要不断进取,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5.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息息相关的话题。在初一学生中结合“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教学让学生去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通过调查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环境污染情况: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白色污染等,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从我做起,共同来爱护、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在初三学生中对环境问题进一步进行指导,分析环境污染恶化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让学生思考对策,在思考中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使学生自觉地成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来。

二、针对初中学生的情感特点,讲究“成人”教育的方法

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它关系到年轻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所进行的“成人”教育,必须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思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教师的形象和课堂教学艺术的提高,平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信其言、听其行。

1.利用名言警句引导学生。

“成人”教育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讲究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特点,增加“成人”教育的实效性、趣味性。名言警句是浓缩的精华,有时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初中学生爱说话的问题,我寻找了一些名言警句,如“言多必失,谨开言,慢开口。”“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等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的说上一句,既避免了直接批评,又制止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2.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

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有的会失去向上的动力,有的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因此作为老师应首先尊重学生,放下架子,多学会聆听学生们的意见,与学生交朋友,多与学生沟通。同时要求学生也要尊重别人,他人在讲话、回答问题时,都要认真倾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或弥补他人的不足,这样是对他人的尊重,反过来其实是对自己的尊重,因为尊重他人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3.教师要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进入学校后,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要求学生上课提前一分钟进教室,静下心来,以便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自己也是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做些准备工作,看看电脑有没有打开,把窗帘拉拉好,把课件展示出来。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由原来的迟到一大批到个别迟到,最后没有人迟到。总之,教师对学生、对集体有高度的责任心,学生也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有责任心;教师讲诚信,学生也讲诚信;教师善良宽容,学生也善良宽容;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不断进取,学生也会积极进取……,这就是教师的榜样作有用。

4.教师要转变观念,形成“成才先成人”的意识。

中学生身心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单单重视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而疏忽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会导致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使思想步入误区,这样的人才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因为学习不好只是次品,品德不好就是废品,甚至是危险品。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形成“成人先成才,育人先育德”的思想,重视成人教育,使学生形成即便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人才,至少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的观念。

三、结语:中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人”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成长,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是一件关系到国运兴衰的大事,作为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总之,教师要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成人”的塑造,努力把“成人”溶于教学之中,德育、智育一起抓,使未来的建设者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品行:正直、诚实、宽容、自信、大度,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

参考文献

【1】学生“成人”教育点滴

陈学林

【2】小议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

张阳

【3】提高综合素质 成才更需成人 陈长虹

第5篇

关键词:广州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情绪;特征;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在各大高校和大学生中的影响有扩大之势,成为一种各方关注的社会思潮。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笔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民族情绪、民族理念的表达(《想象的共同体》);又如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民族主义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情感的共同契约(《国家社会学》)。有学者总结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四个特点:历史性,它首先是一个历史问题,产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因素;时代性,它的变异和发展受现实因素的影响;阶级性,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任何一种民族主义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全民性。①民族主义是人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利益等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

近年来各类中日间的冲突事件,如日本政府非法扣押我渔民事件、日本“国有化”事件等,不仅牵动中国民众视线,也极大地影响着全国高校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近代以来广州高校大学生就曾通过示威游行、建立学生组织、抵制日货等方式表达涉日民族主义情绪。例如初期,广州青年各抗日团体相继出现,大批爱国青年公开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举行抗日游行示威。②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广州高校大学生针对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体现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学术界对“大学生民族主义”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关注。高瑞泉教授在其著作《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中就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出相关论述;③梅荣政教授在《用引领社会思潮》中对当前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梳理,分章对民族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该如何运用正确对待和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也提出了系统的观点;④赵光平先生在《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就“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要积极应对“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民族主义的影响;⑤陈海青在《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机制研究》中对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⑥这些研究都为本课题调查的开展和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011年6月,我们成立课题组,以“当代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涉日民族主义情绪调查”为主题,对广州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选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八所综合性大学以及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四所专业学科类院校,涵盖文、理、工、农、医、艺、体各专业学生,类别较为齐全;既包括本科生又涉及研究生,覆盖面较为广泛。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发放问卷940份,回收870份,有效问卷812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为0.8:1,访谈8人。本文以此次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分析,就“广州高校大学生的涉日情绪”这一民族主义情绪的表现形态和特征作分析。

二、广州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征

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理国教育的实施,广州高校大学生的涉日民族主义整体体现出较理智的特点,但也呈现出矛盾性、网络化等特征。理性之中夹杂着矛盾,务实之中也不乏极端。语言民族主义上的相对极端和行动民族主义上的相对理性,是广州高校大学生涉日民族主义的总体特征。

(一)总体上的务实性

调查发现,广州大学生对待涉日问题一贯秉持了较为理性的态度。

1.理性看待反日游行、抵制日货等行为

近年中日摩擦不断,一些激进民族主义者的言论和行为也愈发激烈。百度搜索“反日游行”一词,关于全国各地反日游行示威的消息就多达3020000条。谷歌搜索“反日游行”,竟有3310000之多。⑦再联系到今年中日关于问题的种种争端,可发现近些年中国国内反日情绪有所高涨。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广州高校的学生对于类似反日游行等较为激进的民族主义行为却能较为理性地看待。关于“对此类反日游行活动的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受访者持否定态度,认为反日游行示威过于激进而不可取,明确表示愿意参与反日游行的仅占27.4%。这表明多数广州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爱国热情并非一定要通过激烈的方式来表达。针对于国民中出现的抵制日货现象,超过七成的广州大学生认为应当“理性对待,根据市场做选择,不做情绪化抵制”,由此可见,大部分广州高校大学生对待抵制日货问题理性、务实,能够认识到全球化浪潮、市场经济调节的情况下,盲目抵制日货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2.理智看待中日争端

为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日态度,特别调查了他们对一些中日热点问题的看法。结果显示,就目前对日关系,大部分受访者保持友好态度,主张理性对待中日争端,更希望中日之间能够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削减摩擦。⑧近65.5%的受访者表示中日双方在问题上应“通过谈判解决,维护和平”。2012年8月份的日本“国有化”事件,北京、西安、太原、广州、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行动。在广州游行示威的参与者中,高校大学生人数并不多,行为也不过于激进。据在场维持秩序的警员表示:“此次示威游行的民众都较为理智,没有发生过激行为。”⑨

(二)思想理念的矛盾性

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呈现出“政冷经热”的不协调发展趋势。两国之间对于历史问题的分歧,以及国内外政治氛围,阻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对日态度矛盾性的重要原因。

1.宽容与芥蒂并存

日本的商品和文化在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不熏染着广州大学生。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对日本的经济科技、影视和传统文化等方面颇为关注,甚至有少数的“哈日”⑩一族。在一般情况下,对日本产品与文化并没有抵触情绪。广州高校大学生对于日本的产品和文化对于自身生活的渗透与影响表现出宽容甚至乐于接受的态度。大多数广州高校大学生希望中日间的交流能够正常前行,共享经贸文化交往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在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无法磨灭的伤害又依然介怀。由于历史与现实问题,日本总是不肯正视历史问题,这更加使得大学生们对日本心存芥蒂。笔者就曾选取网络上的一种流行观点“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帐最多的国家,做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就要数日本”进行调查,过半的受访者同意此观点,可见,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日本的反感主要来自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不过对于“历史应该向前看,为了中日世代友好,日本不需要向中国道歉”这一观点,89.3%的受访者持反对意见。可以看出,在对日本的态度上,广州高校的大学生是又“爱”又“恨”,“爱”其独特的文化和发达的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恨”其否认历史、篡改历史的罪行。

2.极端与理智并存

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日本历史上所犯的罪行深恶痛绝。笔者选取网络上流行的一些极端言论对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日本对待侵华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存在“反感”情绪,部分甚至持极端态度,但大多是语言上表现得相对极端,鲜有付诸行动者。因此,广州高校大学生在涉日情绪方面带有言语上的极端与行动上的理智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状况。

3.人道主义与民族情绪并存

关于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国内民众看法不一。受访者中同情者达79%,反映出绝大多数广州高校大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关切,甚至愿尽自己的一份力。但在面对中国政府以官方形式对日进行援助时,情况则大有不同。明确支持比例只有48.2%。这反映了广州高校大学生们对于日本的人道主义立场上的同情与民族情绪上的反感之间的矛盾性。对比之下,在只需要从个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时,当代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往往战胜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是一旦以民族、国家立场做选择时,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原本秉承人道主义观念的人转向了民族主义一边,将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置于施予人道主义援助之上,反映出在面对涉日问题时思想观念的矛盾性。

(三)表达方式的网络性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民族主义”悄然升温。在870位被调查者中有462人会采取网络途径发表对日看法,反映出网络已成为广州高校大学生了解和表达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途径。

1.信息获取网络化

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大军的主力,加之广州优越的经济条件和开放的城市风气,更便利了大学生运用网络关注中日问题。调查中发现,广州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网络化明显。关于“什么渠道的信息比较大地影响影响了您对日本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所占比重最大。广州高校大学生依赖网络获取消息,这与广州互联网普及、高校互联网建设完备、高校学生互联网水平提高不无关系。但令人忧虑的是,互联网中所充斥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刺激下网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走向激进、网络极端民族主义产生,这也是民族主义网络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2.表达方式网络化

广州高校大学生表达民族主义情绪的方式也呈现网络化的趋势。关于“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表您的对日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博客、论坛、微博等网络表达方式的受青睐程度居于第二位,仅次于最传统的“与朋友交流”方式,网络成为广州高校大学生发表涉日看法最为重要的渠道之一。笔者通过登陆国内某些知名论坛也证实了这一情况。如近期中日在的争端上骤然升温,天涯论坛广州版出现如下标题的文章:《“再论”问题,其归属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那些主张是日本的傻B,你们怎么就这么糊弄大众》《在的问题上,美国人很蠢!》等,有言辞激烈的,也有理性分析的。无论如何,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州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发出自己声音、表达自身看法的重要平台。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微博”的出现,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三、广州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广州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与表达,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点与成长历程。

(一)社会环境

中国现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层的现实。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的广州体现得更为明显。广州作为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具有强大的文化吸收力和融合力,对各种文化和思想兼收并蓄,而且一直以来政治氛围又不及北京等地浓厚,因此各种社会思潮也得以在广州萌发与发展。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广州高校大学生更具有包容态度和理性的精神。面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广州高校的大学生们并未过多地被单一的思考模式和是非标准所局限,而是更加理智、具体地分析问题,更具备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看待包括民族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思潮。

(二)校园因素

1.教师与课堂

大学校园是各种信息、观点、思想的大本营,也往往成为“群众性民族主义”的温床。学生在这种信息杂糅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笔者调查发现,影响广州高校大学生对日看法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老师和课堂”。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过中日关系的问题、发表过自身的看法。课堂与老师,是大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观念的形成的最主要的渠道,这样一来,大学教师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某种思潮的拥护者、宣传者或是反对者。各类信息与不同教师影响的叠加,对于广州高校大学生矛盾性的涉日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有着很大的影响。

2.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对于学什么知识、坚持什么信仰,大学生有选择的自由。校园往往是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的集中之地,甚至是阵地。广州作为教育强市,高校云集,许多学校还开设了国际学院,引进国际知名的科研人物,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其中就包括来自日本的教授和留学生。广州高校大学生能近距离的与日本人接触、交流,听到别人的声音,也发出自己的声音。直接的交流使得广州高校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产生更直观的感受和判断。这样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助于广州高校大学生形成更加理性的民族主义情感。

(三)自身因素

1.较为成熟的思想

大学阶段是广泛地吸收知识的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快速形成,思想开始成熟的阶段。广州高校大学生虽然与其他地区的大学生一样,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判断力,但是得益于广州地区社会风气的开放性,以及各种理性的社会思潮的发展,在看待涉日问题和民族主义时,广州高校大学生显得比其他地区的大学生更加理性。当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观点和思潮难以分辨时,表现出比较能够克制自身情绪,谨慎对待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的激进民族主义的思潮与做法。

2.理性务实的心态

广东是受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80、90后广州本土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有切身体会,深知父辈们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从无到有、步步打拼、积累今天的财富之不易。外省来粤的学子同样也受到广州社会环境的浸润。这些都造就了他们理性务实的心态。因而广州高校大学生往往不会简单冲动地付诸行动以宣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更为理性地分析问题。

四、结语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涉日民族主义情绪有着很多独特的表征:矛盾中夹杂着理性,理性中不缺乏务实,网络化十分明显。近日广州爆发的较大规模的保钓反日示威游行中,虽有大学生的身影,虽然也打出过言辞激烈的标语和口号,但没有出现过于混乱的局面,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广州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情绪偏理性的特征,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号——对于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政府不必持“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而是应该引导其合理有序开展,使之成为民众合法合理表达自身爱国情感、适当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作为规范和保障,但还远远不够。诸如去年“九·一八”纪念日全国各地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虽然政府部门早有耳闻,也有所准备,但在游行示威过程中,全国各地还是出现了一些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恶劣事件。因此,持续开展倡导理国和理性表达民族主义情绪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坚持开展全社会范围的普法活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做好预警工作,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和民众理性表达民族主义情绪。(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彭萍萍:《民族主义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1期。

② 陈家文:《抗日初期广州青年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初探》,《时期青年运动专题论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③ 高瑞泉:《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④ 梅荣政:《用引领社会思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 赵广平:《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⑥ 陈海青:《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机制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1(8)。

⑦ 搜素截止日期为2012.9.9。

⑧ 见调查报告分析。

⑨ 欧洲时报转载自中新社:http:///172-4427-189867.aspx。

⑩ “哈日族”泛指日本流行文化的喜好者。

猫书记:《“再论”问题,其归属的法律依据是什么?》,http:///tianyacity/content/329/1/403914.shtml,2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