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04 08:13: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知识;个人发展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句话反应的是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一、关于个人发展

现实生活中,大家关于个人发展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要取得较好的发展首先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其次再是其他;也有的人认为现今社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是为人处世能力。两种观点无论持那种都可以使人成功,但看家本领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在理论中,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用公式表达: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就个人发展而言可以将其生存能力和看家本领理解为其生产力,那个公式也可改写为:生产力=个人能力+工具+资源。在同样的资源、工具条件下,个人能力起决定作用。个人能力不存在优劣之分,但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在运用工具和分配资源时候人与人的差异就表现出来了,导致的结果就有了优劣之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付诸于其中任何一种,即使成功,那在成功路上另一种有可能成为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成功和发展是不能对等的,成功的前提是发展,同样成功之后也需要新的发展。

二、最优化个人发展

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社会能得到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充分说明,正是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适合生产力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The 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US Department of Laboor)就21世纪美国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并对国家调整劳动力市场、指导就业培训的咨询意见发表了《美国21世纪事业对学校的要求》的调查报告(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 )。该报告提出的21世纪美国全体就业人员应具备的五大能力是:(1)资源统筹能力──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发现和对

这些资源加以计划组织和分配的能力;(2)善处人际关系同他

人合作的能力;(3)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4)认识复杂交错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运作的能力;(5)能利用多种科技知识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三大基础是:(1)能力基础,即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的能力。(2)思维基础,即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3)素质基础,即有责任心和自尊心,善交际,能自律,为人诚实正派。这个委员会提出的调查报告已引起美国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被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发展美国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可以看出该该报告中其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的全面的,从基础能力,掌握工具和分配资源的能力还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些缺一不可,人才应该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这是电影《天下无贼》的一句对白。21世纪不会出现怀才不遇,这个社会从“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就开始改变了。本文开头引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就个人发展而言我想把它变为:任何一个人,在他的生产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之前,他都由可能被他人所超越;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没达到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机遇时是不会出现。

综上所述可看出个人的发展和学习密不可分,也就是和知识的形成有很大联系,再通过组合资源、改善工具调整生产关系来创造出最大生产力和个人所能获得的最优化的发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一个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对于个人发展的思考,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并适时的调整生产关系使其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同时现实中由于资源和工具的多样化,个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潜力,获得最佳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实践报告的封面、扉页和目录

1.封面内容: 实践报告题目、团队名称;

2.扉页:成员组成(姓名、班级、)、实践单位、实践时间等;

3.目录:正文的各章节、团员感言、附件等。

二、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调研报告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用5号宋体字。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摘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c)关键词。

4、前言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5.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主要是实践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要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进行详细叙述。可按照实践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 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践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正文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左右。

6.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7.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9.队员感言

团队成员感言:实践队员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10、附件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可手写或用计算机打印。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五号”“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摘要(“小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小四号”“楷体”),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正文部分一级目录用小4号黑体,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页边距:上3.0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设计页眉、页脚、页码。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着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第3篇

截至去年年底,国民传统纸质阅读率已保持6年持续下滑的态势,识字者图书阅读率不到一半,网络阅读率6年增加了6.5倍,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是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的内容。由此引发今年伊始关于“全民阅读”的讨论尤为热烈。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干部读书学习”这个时时刻刻存在、却不常被瞩目的话题,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人都有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本能,也都需要通过读书来提高境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读一本好书,如同在与一位大师对话。人们可以从读书中找到有用的知识,在知识的积累中提高本领;在读书中训练完善的思维;还可以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干部读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利益,正确对待领导和群众。号召党政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固然值得提倡,但我们所期待的“书香干部”绝不仅仅是书卷气十足和唯学历至上的领导干部,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注意:研究型、学习型、学者型。

书籍之于干部的颜色是否真的褪去?

一位部级领导在百忙中参加了中央党校5年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轮训。领导干部在党校学习期间原则上是原有的工作量不减少,再加上额外的学习任务。

他一边要处理工作,书桌上每天都堆着好几摞一尺多高的文件;一边要尽全力在学校认真学习,完成培训的课程和任务。只有在周六日和晚上坚持工作,白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尽量坚持上课。他不光认真阅读了教材和推荐书目,而且也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多读一些平时想读而没有时间读的书,所以只有挤占休息时间和社交时间。这样,在为期两个月的充电之后,他又可以带着许多崭新的想法回到繁忙的工作岗位中去了,虽然身体疲惫,但巨大的收获却使他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中央党校一位从事干部培训工作10余年的老师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她说,每一期的干部培训,像这样的干部会接触到很多,自己也深受感动,一些干部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是她10多年来兢兢业业研究干部培训工作的巨大动力所在。她认为,干部对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并不理想,受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繁忙的工作和社交等。

调查和采访中接触到一些党政干部,他们绝大多数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闲暇时读书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爱好,但是,根据本刊编辑部和人民论坛网、人民网时政频道的联合调查显示,每周累计读书时间在10小时以下的干部占到了50.3%,70%的干部每月读书不足3本,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有一半干部每天的读书时间仅仅为1小时左右。爱读书却没时间读书,阅读的习惯被谁干扰了?有调查显示是因为应酬过多,工作过忙。

在读书学习上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党政干部尚且因公务和应酬耽误了读书学习,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出全民习惯阅读率不足5%也就不足为奇。

因为种种繁忙的确不能作为放弃阅读的理由,工作之外可以挤出时间,应酬也是可以推掉或者尽量简化。对书的酷爱令人感动,几十年间,他博览群书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之余的分分秒秒中挤出来的;马克思流亡期间,一边精心指导国内工人运动,一边挤时间研读了90多部经济学著作和上千种书籍,还凭着顽强毅力,写出了巨著《资本论》。

对于一些干部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的现象,重庆市委书记直言:我们有的干部在责任加重的情况下,不仅没有紧迫感,抓紧时间学习补课,反而自满自足、坐享其成。我在今年的党风廉政会议上就指出,现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作风令人担忧,8小时之外疲于应酬、沉溺玩乐,“学风不浓、玩风太盛”。

“书香干部”绝不仅仅是只会读书和高学历

“书香干部”可不是只要死读书、教条主义的干部。我们需要的是学研究型干部、学习型干部、学者型干部。可以准确地根据本地实际做出科学决策的高素质干部――中央党校的林教授在听到“书香干部”这个新名词后,迅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也有专家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的,知识增加了,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获取知识是提高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途径。重学历是对的,但唯学历相当片面。因为知识和学历并不等同,能力与学历也不直接挂钩,现在有许多浅学历干部在工作中也相当出色,他们先有的学历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并不是一回事,后天的积累远远超过他的实际水平。他们都是非常有特点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都更胜一筹。反观之,一些很高学历干部未必在工作中十分出色。

中央党校培训部一位教授认为,凡是有作为的干部,都是善于学习的干部,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根底和理论功底。这是最基本的判断。一般的浑浑噩噩的干部肯定不会有大的作为,不善于学习不善于动脑思考,没有相当的积累,想形成一个很好的工作思路,恐怕很难。知识水平很高、学历很高,但太书生气也未必能成为很好的干部。这里的“书生气”,指的是太从本本出发、太教条、太死板,忽视实践,轻视实际,片面强调应该怎么样。选拔干部,第一人品要好,其次,要有相当的知识和能力,要相当了解自己,第三,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干部带头读书的示范作用

今年号召干部读书热始于春节前夕重庆市委书记同志的倡议。年初他在党校参加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文选》专题研讨班时,一边静下心来汲取精神食粮,一边思考平时繁忙的工作中无暇琢磨的一些问题。思考得越多,越觉得学习的重要。这次经历让他倍感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十分紧迫,愈发感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认真读书,我们才能立于前人的肩膀之上,‘不畏浮云遮望眼’,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倡议,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并唤起全社会的读书意识,让读书成为全社会的风尚。春节前在读书座谈会上的这席讲话不仅带动了重庆从干部到群众阅读由书记推荐的《世界是平的》一书的热潮,也为新兴直辖市不断增加着清新的书卷墨香气息。

我们所提倡的“书香干部”

阅读的习惯通过干部带头示范的途径“飘”向广大群众,的确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是“书香”对于干部自身的涵义却更加深刻:

我们所提倡的“书香干部”,是能够在新媒体的浪潮中保持清醒头脑,能够在繁忙中沉下心来读书学习的干部;是能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好读书、乐读书,又不拘泥于书本的学习型干部。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有效教学;课程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包括德智体美等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发展。因此,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德育方面的课程教育。随着改革的进行,德育方面也是得到了更多的注重,教学的目标也得到了更明确的确认,因此德育方面的教学应当增加时效性。以先进的思想为基础,教育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为社会主义做出自身的贡献。

一、精选教学内容,努力与专业结合

教学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不正确,学生的兴趣比较低,效率比较低,成效就比较差。因此教学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当努力与专业相结合。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实习的时候,都会感觉知识的储备量不够,有些方面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做。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果能结合专业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提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能力。有些学生在二年级时就会去实习,然而生活经验不够,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在德育课中能够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实习。例如:在教学“经济政治与社会”时,教师讲解“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列一个清单,是关于学生自己一周的生活费计划清单,接着让学生列出自己一周前的生活费用消耗情况清单。学生在列过计划之后,再回想自己的消费情况,能够明白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浪费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应当更加合理的规划。这些贴近生活的规划,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对于生活有着规划,为以后能够确定生活目标坐下铺垫。

二、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德育说服力

实践教学是应当注重注意的,因为区别于其他普通教育机构,中职学校更贴近于社会,学生提早进入实习阶段,更快的适应社会。那么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进入社会初期阶段,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能力如果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那么初入社会的学生会显得茫然。例如:在教学“机械与设备”时,教师应当让学生首先将基础知识方面牢牢掌握了,因为只有有了知识基础才能更好的提升,接着要让学生明白机器是一体化的,不是单独零件发挥全部功能,需要学生们共同去合作完成,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哪些细节方面,如何灵活的运用机器。老师还可以通过网上例子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些社会形势。例如:讲解“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要让学生更容易的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式,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重要的资料,让学生有着初步的了解,接着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一次,去“面试”一次,这个面试可以由教师组织,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就业的情形。注重实践的相关教学,才能提升德育的实用性,增加说服力。

三、开展团队教育,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在社会中只有合作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正如马克思说的,人是社会中的人,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因此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活。学科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也需要合作。例如在核电商务与旅游专业上德育课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德育课的教学,比如让学生去调查一次旅游的满意度,来认知在实践中,旅游过程中应到注意的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但是在汇总报告时,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综合多个人的建议,最终完善出一个实践报告。学生在讨论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完善,在不断的讨论中学会如何去在团队中与其他人相处。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课中,让学生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去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机器是一个整体,独自一个学生是不能完美的操作一台机器的,学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机器的功能。展开团队教育,学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后自然也会学习如何更好的在团队中发挥自身能力。

四、注重学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实践是最为重要的,理论知识是为实践做铺垫,为实践指明一条方向。然而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情况,学生由于心理发育还没有彻底完善,因此面对这些体验时,如果有一些负面情绪,处理不好的话对于身心的成长是有着阻碍的。因此在注重体验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绪。例如在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课内的实践是有限的,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体验,接触社会中的积极方面,才能更好的发展身心。学生从社会中调查职业道德的现状,学生需要自己去写调查报告并且加以总结,在学期末还可以将所有的报告拿出来进行一次汇总,让学生去总结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在健康的体验中,心理的发展逐渐完善,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中职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作为培养一线工人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作者:徐春梅 单位:淮阴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丁宏军.浅析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教育三部曲[J].中等职业教育,2014(26)

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理论课在大学生中不太受重视的实际出发,阐述理论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从而说明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理论

人类思维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时代不同,不仅思维的对象、内容不同,而且思维的方式、思维规律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从根本上讲,决定人类思维发展的原因是社会实践。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在从远古的原始思维走向现代文明思维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方式也随之由传统的实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从静态思维向动态的变革思维转变。在人类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创新性思维方式将成为2l世纪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而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唯物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的统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我们认识壮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且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勇于进行创新思维的智慧之源。因此,开展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想今后在社会中谋求一种比较好的工作,最莺要的是在校期间多掌握几门有用的实用技术,如计算机、英语,等等。这种对实用技术的注重,导致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其知识结构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关系中,片面看重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知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既然大学学习有专业的区别,并且学习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和导向的,那么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至于说基础性的知识,既然是基础,那么也就可学可不学,因为这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尤其明显的表现是,在不同的基础知识中,大学中一般只重视专业性的基础知识,而忽视其他各种基础性的知识。在这些学生的眼中,基础性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本专业有关系的基础知识,而把诸如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作为思维方法的哲学知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伦理道德和政策法规知识等都排斥在基础知识范围之外,以至于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活动仅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最后将无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要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需要很多实用性的技能,因此,在大学生中片而强调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知识,而忽视其他专业知识以及“重理轻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把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当成其成才立业的根本,过分热衷于过级考证.并且常常把这两种知识与教学计划歼没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是“实用”的知识,而后者是“无用”的知识,因而放松了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事实上,要想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全面学习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因为理工科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对于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宽广知识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现实牛活的情况是,文史哲等学科在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心目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理工科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学了以后可以大有作为。而相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则足虚的,学与不学都无所谓,其中尤其是对理论的系列知识更是不屑一顾,根本看不到其特殊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

二、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一,理论作为科学理论,它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因为理论是根据时展需要而产生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性知识,因此,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在的伞部理论体系中,科学实践观是贯穿于其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无论考察哲学的发展,还是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是离不开对实践特点和实践要求的正确把握的,任何创新思想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的。通过的理论教学,我们能深刻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为我们进行创新思维奠定的基础。因为创新思维本身就是要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去思考现实问题的思维。要实现这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就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理论教学所能提供的恰恰就是这种科学的指导和内在的肯定。马克思卡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都是进行思维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第二,理论有助于打破阻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维定式,并能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来说,阻碍人们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思维的传统定势,即人们习惯依据原有的思路和方式进行思考的一种倾向性,尤其是盲目地迷信权威,惟书、惟上、惟经验等错误倾向。通过理论的学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些思维定式,因为马克思本人就有一句名言:怀疑一切。马克思正是以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前人的成果,才超越了前人,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理论特别是哲学,是形成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其辩证思维知识对人们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理论有助下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认识,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例如,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相应的就产生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就必然导致空想、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要求全面、发展、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

理论课的教学正是向大学生系统进行正确世界观教育的主渠道,这既是造就社会屯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需要,也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建设人才的需要,作为系统的理论课程,理论不仅具有传播政治理念、思想意识的功能,而且也具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的作用。其次,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重要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评价,它在总体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自我、事物的态度,不同的人生观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错误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而正确的人生观对人生具有正面的、积极的价值。一般而言,人生观通过影响人的态度、兴趣、志向、意志等方而来进一步决定着人生的动力与努力程度,因此,一个人的人生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理论教育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发扬传统,继续发挥好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要创新观念,深入研究,觅分挖掘理论教学在开发创新思维方面的独特价值。马克思义理沦不仪教给人们正确的世界观,而且教育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发展人生,努力去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从根本卜说,理论足进行人生创造的力量源泉。

第四,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人与人关系本质的总的认识和评价,不同的人由下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做出的评价自然也就各异。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活动方向和对事物的取舍态度。在现实活动中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因此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提出了价值的问题,即人类的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危害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进行科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满着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要有价值标准;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关注社会需求;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带来的后果。坚持的价值观,实现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有机统一,是进行创新思维时应该明确的目标。

三、创新理论教学。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提高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要求对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首先,要创新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局面,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由此人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教师变成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把教材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天地。在这当中,教师应尽量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的三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做是非判断,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以求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挑战性原则足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当中,留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己去寻求看似已经完成的学习答案;体验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仿某个情景或生活片段,以感受其思考与决策的不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等等。作为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善于把握理论重点、难点,捕捉社会热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因地制宜,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因为第二课堂具有灵活、多样、生动、贴近学生的特点,因而更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如特邀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市长、乡(镇)长、厂长、工人、农民以及知名的教授学者给学生讲经历、做报告,等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经济论坛”、“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汇报”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将使得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而缩短了与工农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可贵情感。

其次,要创新理论课教学的思维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是要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大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现有成果和知识的分析、综合和反思,探究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抛弃以往追求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加适应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三是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独特功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6篇

关键词:生命化;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育

当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在高校中常有发生,生命教育越来越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形式有三种:(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渗透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中;(3)开展体验活动(如拓展训练等)及专题讲座。调查研究发现,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存在师资难度和短暂型等缺陷,而专题讲座的内容零散,效果难以持久,所以将生命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相近与相关性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融合生命教育的理念与知识,分担相当大一部分生命教育的任务。那么,在该课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与践行生命教育?

一、在教学方法上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

生命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生命化的教育”,它将个体视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尊严与价值的生命,从而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与差异性,关注生命的自由成长。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让学生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并进而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与德育的目标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秉承“生命化”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理念最终会通过教育与教学方法来体现。

1.“问题中心法”教学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对“尊重”的需要

生命教育的理念实质上是对个体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包括教师所持的平等的态度、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尊重、对个体人格的尊重等。

教师的任务,不是将某个所谓“正确”的观点灌输甚至是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倾听他们心灵最深处的声音,然后以平等的态度探讨、引导,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会涉及种种社会现象的剖析,可以将这些讨论置于课堂之上,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思辨,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同所有人分享。老师的角色在于辅助、引导,而不是斥责、纠正。这样,学生更能够抛开顾虑充分地思考、大胆地发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都有获得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2.“小组协作式学习”鼓励学生课外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按照个体自身发展的规律将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同时也是德育的核心目标。

将课程内容同社会现实相融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会使他们的生命获得更自由、更全面的发展。

“小组协作式学习”主要体现在该课的道德实践环节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学生自由分成4~8人的小组,每组确定组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安排,小组自由选择或自行确定道德实践的选题。除选题外,小组需确定每位成员的具体分工和实践计划,并将其形成书面材料交由老师备案。

小组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查或实践之后,形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汇报时需做PPT。汇报后老师或其他同学可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汇报人所在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回答。调查报告的分数由每组选出的“评委”进行打分,各“评委”的平均成绩即为最终得分。

在这种小组协作的形式中,教师只起了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学会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的方式,学会将自己的利益融于社会的利益;另外,小组协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人际沟通的平台,增加了他们人际交流的机会,锻炼了他们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生命感悟,使他们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人是情感与理智兼具的动物,生命教育的理念重视人的情感的丰富性。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了情感的力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通了学生感性与理性的通道。这样到达学生大脑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情感体验产生的真实的感受。

二、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德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得以呈现,后者的教育目标包含着前者的部分教育目标,用生命教育的视角去剖析道德教育的问题,往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1.珍惜生命之美好与德育内容的融合

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甚至是动植物的生命。而这正是学生道德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品德教育中如果能真正树立起学生的生命意识,一些道德问题便也可以迎刃而解。

2.担起生命之责任与德育内容的融合

品德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在于个体责任感的养成,这一点同生命教育的要义不谋而合。爱国、爱情与人生、道德、公德,无不是对个体责任感的要求,因此,这些章节的学习,实际上是关于个体对生命责任的探讨。

3.体现生命之价值与德育内容的融合

要想让生命绽放出异彩,必定要寻求人生的意义,体现生命的价值,而这正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为了更好更具体地说明生命教育与德育在教学上的融合,特提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贯穿生命教育的部分教案:

生命是什么?一个人的生命应该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讲授:生命具有丰富的层次。

与其他生命存在相比,人的生命更加绚烂多彩。它既遵循生物体共同的运行机理和规律,有生有死,又在后来的社会化进程中反映出巨大差异。人的生命,在不同的层次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第一层次: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是最基本的生命尺度。人的自然生命具有动物性、本能性、功利性和有限性等特征,它是人的一切存在的基础,是人的一切高级生命存在的物质前提。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人的其他生命形式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层次: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

人的肉体生命所关注的是人的生理、物质欲望的满足,是形而下的肉体享受,是对于自身的物质、感性、有限性暂时的实现。人在实现自己肉体生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人的意识的萌生、精神的关注和价值的指导,那么它就仅仅停留在动物的生命层次,而不成其为人的生命。正是有了精神生命的存在,才使人的生命有了人文意义和价值,有了理性的意蕴和道德的升华。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确,人总是处在“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角色。人的生命是在一定的社会框架中展开的,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人的生命是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经由社会规范后的高级形态。

第三层次:超越生命

人类与动物区别最大的地方也许就在有超越性精神生命了,包括人之精神、意识、思维、心理等等。人之精神生命最大的特征即在其“超越性”。

将自然生命视为生命的全部,导致对生命的虚度或漠视。

社会性生命与超越性生命的存在使得我们必须重视生命的意义。

由此,我们便可以在死亡面前寻获人生意义之所在:既然我们的生命不仅存在于现在,还可以存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应该也必须好好地把握生活,珍惜生命,创造价值,让人生精彩绝伦,以使我们的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在自然生命终结之后,还能得到更好地、永远地延续。这便是关于人在死亡导致的虚无性面前寻找生命意义何在的答案,这也是我们需要人生奋斗的根本理由之一。

结合上面所说的生命的内涵,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没有劳动能力且需要人照顾的婴儿或者病人,有没有人生的意义?第二个问题:金钱或权力是否可以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1)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总结:因为生命的丰富性,个体生来就有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从出生看生命的意义:个体生命的诞生就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巧合与机遇。

(2)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总结:劳动和贡献才是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为什么说劳动和贡献是人生价值评价的尺度?

首先,劳动和贡献充实着我们的实体生命。劳动是我们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其次,劳动和贡献充实着关系性生命。你从劳动中获得了社会和社会成员的尊重;你通过劳动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你的痕迹,即便你死后,这些痕迹依然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最后,劳动和贡献是唯一能够同时满足人的全部生命需求的衡量标准。

可见,对“生命”的剖析,使得本章的讲授更加深刻。

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贯穿生命教育,同该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并不冲突,相反,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德育更深入学生的内心,更加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人格的成长。

第7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8 — 02

上世纪八十年代,学界曾有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进行过讨论。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关系,但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上进行的,而极少在哲学视域内展开。本文旨在厘清“社会心理”哲学内涵的前提下,着重探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社会心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我们的因应之策。

一、社会心理的哲学意义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唯物史观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发展以来,人们在研究社会意识问题之中会非常注重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忽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所以在理解“社会意识”时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绝对化,对问题的认识只存在于表面。

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并未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最早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经典作家是普列汉诺夫。但以往文章只以《的基本问题》为例,认为普列汉诺夫仅最早在此书中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即社会意识形式,并明确将“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重要范畴纳入哲学体系。学界常说的社会心理范畴最早见于普列汉诺夫于1907年写就的《的基本问题》,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在这部著作中,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而是用“社会人类的心理”“社会的心理”“社会中的人的心理”来表达“社会心理”概念。但应该肯定的是唯物史观社会心理思想在这部著作中已较为成熟并得到系统阐述,这就是学者们广泛引用的“社会结构五项论”的主要思想:“若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现在非常有名的‘基础’和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说明,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下面一些相关认识:(一)生产力的基本状况(二)受到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发展壮大的社会政治制度(四)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变化一部分由经济状况直接决定,而另一部分则由经济上存在的各种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影响(五)有哪些思想体系对这种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反映。〔3〕(195)

比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之中的社会心理与作为社会学范畴的社会心理的不同是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的另外一种方法。社会学学界对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研究逐步深入,在近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社会心理范畴仍有较大分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唯物史观重在研究群体心理而非个人心理,因为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的社会意识,群体心理的影响力要比个体心理大得多,也有意义的多。群体心理中的阶级心理、阶层心理和民族心理,又为唯物史观所注重。但是,社会学研究者往往从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层面关注社会心理,且难分轻重。第二,研究角度不同。唯物史观立足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关系的宏大层面上讨论社会心理。社会学当中的心理问题则散落在各个具体话题中,如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以及社会控制等。第三,研究意义不同。唯物史观旨在彰显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宏观能动作用,社会学则是针对指导在具体领域的不同问题。

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心理的作用

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中间环节的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需要通过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产生作用,经济基础也要通过社会心理才能对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作用。对于该问题,普列汉诺夫已在多篇文章中进行过相应的探索与思考。本文则将社会心理置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事业中,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社会心理的巨大作用。

第一,社会心理与社会存在的双向互动。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心理便因社会变迁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并以其超前性或滞后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反映着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社会运行态势。是晴雨表,也是风向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心理的由于经济体制的单一和“左”的思想的束缚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封闭性。长期受到压抑的愿望诉求最终必然会有冲破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而由于人们的思想一时难以完全转变,改革开放在初期遇到巨大阻力。但如同马克思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所提到的:“任何一个阶级要想扮演这个角色,就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5〕(16),随着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自主开拓、求真务实、多元开放最终成为主导社会心理,群众高涨的建设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促进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开放。

第二,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双向互动。

社会心理在由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形式和由社会意识形式返归于社会存在的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主流意识理论的形成提供来源,也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弘扬提供基础材料。故而采取类似解释学中“视域融合”的方法,使与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思想动向、愿望要求以及观念传统相一致,以“本土化”提高适用性,以“再消化”实现发展创新是将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形式特别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践行也至关重要。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与历史主体不论是选择、认识和接受社会价值体系和国家发展战略,还是对拥护与执行执政理念和各项政策,从而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力量都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制约。

第三, 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多向互动。

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心理的阶层性特征日趋明显。由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阶层不断涌现。各阶层因社会地位,资源占有,生活状况,利益诉求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理。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社会心理在不同阶层的社会交往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四, 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

民族性是社会心理具有的一大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群,因共同的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生产方式而产生共同的利益和诉求,形成共同的理想信仰、情感意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民族性社会心理对国家是否能够统一富强、民族是否能够团结合作、社会是否能够繁荣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民族家庭成员们分享着相同民族心理。但这些不同民族的家庭成员们因历史发展变化所具备民族心理在这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甚至有时会突出表现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促进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加强各民族社会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不同民族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否则一旦遇到外国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挑唆,而我们没有关注、研究过不同民族之间的这种心理差异,加之个别单位和个人工作方法上的简单和粗暴更甚至不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就可能引发民族地区的社会心理波动与不满,继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乃至于上升冲突。

三、从社会心理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心理的积极作用,努力克服与消解其消极作用,不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体来说:

第一,制定各项政策重要依据人应该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即使各种棘手的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与现代化建设阶段中频频发生,还需要通过其过程本身去解决与消除,可是人民群众的各种心理变化也要高度重视。若能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制定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社会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进行疏通指导,并且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那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各项事业发展将更加顺利高效。所以,有些学者则提出:“社会心理对执政向政绩的不断转化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驾驭住了社会心理,在执政能力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还会增强在执政过程中所遇困难的施政能力”。〔7〕

第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社会心理的引导与调整。如果说资产阶级统治者是虚伪地“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5〕(100)那么,我们党则是统一站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同时弘扬和增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其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团结的纽带,而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其本质体现。它可以带领和指导疏通各种社会心理,尽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社会不良风气,以便使得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

第三,充分的重视与尊重不同民族所存在的社会心理差异,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我们首先要在法律上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主体的制度建设,充分的肯定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达到实现民族心理的稳定和谐的目的。〔8〕然后,还应该利用媒体舆论、志愿服务、政策倾斜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扩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宣传工作,加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归属感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荣誉感。最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加强现代科学文化、国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宣传与感染渗透,并通过文化和经济不断交流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加强民族心理的同质性与相融性。根本之点是加大支援力度和基础建设,并逐步由“输血”转变为“造血”,以实现经济繁荣。 因为归根到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5〕 (68)

总之,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既是实践活动中的和谐,又是社会心理上的和谐。要想实现这诸多方面的和谐,就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与整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心理保障和精神动力。

〔参 考 文 献〕

〔1〕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2〕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3〕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 北京:三联书店,1962.

〔4〕 心理学百科全书(第1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 2004,(6).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原则

分类号 G252.1

Abstract University library plays its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to carry out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Five basic principles should be followed: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university predominance, library’s conscious and active, success and user-centered.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Principle.

经过全国图书馆界十多年的努力,阅读推广逐渐从一种自发、零星、补充式的图书馆服务发展为一种自觉、普遍、不可或缺的图书馆服务[1],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认识到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正积极进行着实践性探索,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活动实践基本上是借鉴公共图书馆,没有结合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特点,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推广活动,还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2]。因此,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进行理论研究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托自身丰富的有序信息资源,整合全校阅读资源,为唤起经典阅读、普及经典阅读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本文所指的经典读物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著作。当前,社会媒体对经典阅读、经典教育的宣传,特别是高校对经典教育的推动、普及,是高校图书馆成功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契机。高校图书馆成功开展阅读推广服务一般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最高价值目标。我国已步入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中,但人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甚至牺牲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我们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来进行社会的改革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马克思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不能同现实脱节,现阶段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基于对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分析及个人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提出来的。

图书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里的“人”,不仅包括服务对象――读者,也包括服务主体――馆员。图书馆从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收集、整理、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社会职责,被誉为“人类知识的宝库”。正是有了这一知识宝库,人们才能够纵情饱览人类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反过来,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阅读,知识阅读是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的重要标准。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一个社会产生出巨大的阅读需求量时,表明人正越来越注重文化修养和自我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彰显图书馆的职业价值。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是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的现实关注,图书馆应着眼于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积极指导用户的阅读行为,正确引导用户的阅读倾向,踏实培养用户正确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文化活动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学校主导原则

就法律地位而言,高校图书馆隶属所在高校,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长期处于学校“教辅”单位系列。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调动学校多个部门的资源。学校的主导作用很重要,高校投入的资金和设立的组织能保证图书馆顺利高效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另外,高校开展普及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强化经典解读,这对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也起到引领、促进作用。

2.1 开设经典研读课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开展经典教育,在高校普及通识教育,不少高校积极响应。如复旦大学在2005年成立复旦学院专门做通识教育;清华大学在2007年举办“全国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中山大学在2009年实施由甘阳学者制定的中大通识教育课程计划[4]。高校汇集很多学识渊博深受学生喜爱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会引领各个领域阅读的主流。

国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主要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进行的。韩国江原大学推出毕业资格读书认证制度,该制度要求大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阅读数量,或参加读书活动达到规定的积分点数,并在读书认证计算机评价室(Computer-Based Reading Test,简称 CBRT)通过评价考试,获得认证后才能毕业[5]。 美国学校也非常重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多学校参加政府组织的阅读推广项目或自己举办阅读促进活动。美国政府推出的“卓越阅读方案”是一项国家支持、各学校参与的阅读项目,该方案一方面着重帮助提高学校教师的阅读技巧进而带动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重点给学生指定科学的阅读指导计划,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一些美国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阅读书目”来督促其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6]。

2.2 成立阅读促进委员会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下设阅读促进委员会,统筹安排阅读指导、推广和服务活动。阅读促进委员会的成员以各系部学术修养深厚的专家和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为主,吸收学生参加。阅读促进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图书馆阅读推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讨论阅读推广服务中重大问题,反映师生意见和要求。这种组织形式能合理利用学校的优势和资源,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主观能动作用,将阅读教育无缝嵌入教学的整个过程,纳入到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的体系中来[1]。如在阅读方法辅导方面,委员会借助相关系部优质的教学资源,开设阅读课教程,以及阅读方法和名著鉴赏讲座。在阅读教育内容方面全校范围内作系统化的安排。

从构建常务职能机构入手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开展工作的必由之路。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以项目管理方式,建立了以分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为负责人,以党委办公室(宣传部)为指导单位,以校图书馆、校团委为主办单位,以二级学院和各学生社团组织为协办单位的组织机制。该机制采用了突出学生社团组织为主体,各单位上下交互、纵横联动的团队合作组织方式,确保始终贯彻活动主题,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保障了活动的可持续良性发展[7]。

3 图书馆自觉积极性原则

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郑重表达了图书馆服务的行业承诺:图书馆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己任,努力促进全民阅读。图书馆是公民终身学习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图书馆资源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这个职业理念宣言需要图书馆人自觉积极地履行。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求图书馆在充分理解阅读推广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自觉积极性原则要求图书馆克服因循守旧的惰性思想,摒弃被动等待读者上门的服务观念,铲除活动来时门庭若市,活动过后门可罗雀的病根,顺应高校读书与治学的规律,找到适合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的独特方法,引领阅读风尚,一如既往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图书馆自觉积极性强调的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口号,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担当,一种有为。这种有为主要体现在日常的阅读推广组织结构构建和工作流程上。

3.1 采用矩阵型组织模式,指定专人负责

阅读是一项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因此阅读推广活动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短效性、节日型、运动型活动,必须探索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使阅读推广活动成为图书馆的常规活动[8],并引导阅读推广活动向系统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最可行的办法是在校阅读促进委员会下设图书馆阅读推广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日常运作。阅读推广办公室制定适合本校用户的阅读推广政策和计划;指定负责人要既熟悉本馆馆藏信息资源,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查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又懂得宣传策划、营销原理,并能深入学校各系部和职能部门同老师就阅读推广事宜充分对话、协商规划。

指定负责人和传统图书馆职能部门主任拥有共同的权力安排工作。指定负责人受馆长领导,拥有的责任比权力更大。这种双头负责的矩阵型组织模式(如图1)优点是既能按专业技术能力分组提高馆员专业领域的知识,保持他们的技能优势,又能打破专业壁垒依焦点任务集合,减少传统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有效地集成资源;同时馆员之间既能吸取经验教训又能共享专业知识。

图1 矩阵型组织模式

3.2 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理念 建立阅读推广制度

阅读推广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活动进展取决于有限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符合项目管理特性。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充分规划而后行动。项目从起点到终点经过四个有顺序的阶段:开始、计划、行动、完成。这四个过程构成一完整生命周期。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划分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与教学周期一致,以教学周年为一周期,以后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每一期目标和业绩应该在上一个生命周期上有所提升和提高。

开始阶段,做好活动前期的调研工作。采取问卷形式和馆藏借阅数据分析形式,对用户阅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联系校教务部门,对本学期不同专业开设课程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授课教师进行归档分析。联系校宣传、学生工作等部门,对本学期学校计划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归档分析,并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以及学生志愿者组织就协作开展阅读推广相关事宜达成初步意向。

计划阶段,明确目标,确定主题,为完成目标围绕主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得到主管部门和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认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总目标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行动计划围绕“用户经典阅读”“促进用户阅读经典”而展开。如在全校范围内,计划开设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方面的公选课,并有一定学分要求。活动式阅读推广服务计划具体到活动开展时间、活动前期的宣传报道和活动协作部门及活动的场次;计划招募多少大学生为阅读推广志愿者,并规定他们的权利义务;进行新媒体的阅读推广,能提供什么样的硬件系统,利用哪些相关的阅读软件,等等。

行动阶段,图书馆配置和协调人力等其他资源完成工作。图书馆将任务分解到组、落实到人,按计划开展工作,做好每项任务进展情况的归档工作。阅读推广负责人做好监督控制、沟通协调工作。校园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要把握一个度,即活动的开展既不惊扰图书馆的常客,又能吸引潜在读者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使阅读推广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完成阶段,收集读者评价数据或者调用馆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查完成力度,总结成败得失,提出必要的改正方案。对有创意、效果好的活动分析优化,努力打造成品牌活动;对差强人意的活动进行完善甚至取消,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总结报告,备案保存,为下一学年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4 成功原则

成功原则是构筑阅读推广活动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重要基石。基于成功原则,应制定阅读推广服务标准,阅读推广服务标准的制定应在服务开始就已经定义好。基于主观的随意性和客观的多样性,不同的馆有不同的看法和认定标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标准的制定不能偏离其办馆的基本目标。撇开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方向的不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应着眼于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辅助专业内经典阅读,培养专业外经典阅读,只有专业内阅读出效率,专业外阅读才有时间。

阅读推广服务成功的界定不只是完成了预先要做的事,同时还要能接受结果对劳动投入必要性的检验。因此,日常工作中必须收集数据、时时测评,在推广效率及其重要性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提高阅读推广项目的成功率[9]。如参加活动后的到馆率、借阅率是否提高,或阅读兴趣、用户满意度是否提高。如果有数据表明这些指标提高了,就是好的活动,否则就需要改进[9]。

阅读推广活动成功与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王姝[10]等认为,重庆大学图书馆品牌化活动是阅读推广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活动品牌化既能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传承,又能在用户中形成固定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后期成果的保存和后续活动的开展。姚显霞[11]认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与读者认可度、图书馆重视程度、馆藏以及其他因素,如图书馆内外合作程度,整体服务水平,阅读环境的净化与美化有重要关系。

5 以用户为中心原则

以用户为中心原则是图书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的行动准则,是图书馆很好地体现其服务职能的重要标杆。以用户为中心原则要求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做好推广的内容有针对性、服务方式灵活多样、重视用户评价工作三方面的工作。

5.1 推广内容具针对性

图书馆在分析用户的阅读规律、倾向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的具体设置以及办馆目标,及时补充纸质馆藏,整理、收集数字资源来合法建设虚拟馆藏,构建一个有特色的、丰富的馆藏系统。同时,开发易见易用的虚拟馆藏的访问平台,向用户提供多种媒介形式的阅读体验;并大力借助第三方平台,推出基于全媒体的多终端服务。

5.2 推广形式灵活多样

推广形式是图书馆丰富的藏与用户便捷的用之间的桥梁。根据《大学生阅读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卷调查报告(2010)》,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方式有14种: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馆徽设计征集、名著名篇朗诵、品茗书香思辩赛、评选优秀读者[11]。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阅读推广开辟了崭新的推广渠道,如图书馆网站、社会网络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媒体形式。这种应用新媒体进行的阅读推广能加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将成为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

“用户在哪儿,服务就在哪儿”需要图书馆提供实实在在、方便快捷的服务。传统阅读服务可以“化整为零”:专题书目推荐进驻各系部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校园内的文化景点设阅览架;必要时推出送书上门服务。新型服务模式快速跟进,运用阅读2.0 模式进行阅读推广。

5.3 重视用户评价工作

对于阅读推广的效果评估,大部分图书馆的做法是仅以自己举办活动场次、参与人次等指标来衡量,以自己付出多少劳动及表面上参与者人数的多寡作为评价方法很不科学。前文成功原则中已谈到阅读推广活动的成功不只是完成了预先要做的事,还要能接受结果对劳动投入必要性的检验,即重视用户评价工作。用户的评价是检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用户满意度是反映用户是否满意及其程度如何的一项重要的可测控的指数。

用户评价研究的最原始方法是选取部分用户进行调查研究访谈,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来改进工作。目前图书馆界成熟的做法是利用LibQUIL+项目模型组织用户调查,进行用户评价研究。该模型是按类细分出一些可控制、可测量的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要求用户从可接受的最低服务水平、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和期望的服务水平三个角度予以评判打分,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图书馆总体的服务质量水平。通过这种定量分析的方式,图书馆可以了解服务质量的现状,又能分析掌握用户的潜在需求,便于图书馆积极改进服务工作,对用户的不满意甚至抱怨予以重视和警惕,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 1 ] 范并思.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 (2):1-4.

[ 2 ] 刘彩娥.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几个误区[J].图书馆,2014(3):111-112,123.

[ 3 ]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

[ 4 ] 王丽丽.经典教育研究与经典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6):24-27.

[ 5 ] 程文艳,张军亮.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2(5):47-50,54.

[ 6 ] 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96-101.

[ 7 ] 吴海春.以品牌建设为推手构建高职校园阅读文化[J].图书馆学刊,2014(11):21-23.

[ 8 ] 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35,45.

[ 9 ] 范并思.阅读推广的理论自觉[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4(6):3-8.

[10] 王姝,魏群义,黄娟,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架构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4(6):73-76,103.

[11] 姚显霞.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1):144-147.

第9篇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并不能排除孩子参加劳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

如湖南省湘潭清联小学的许卫东和张永义,在他们十一、二岁时早晨起来要帮家里烧饭,但又想利用烧饭的时间看书,有时读书入了迷,忘了熄火,饭就烧糊了。为了解决看书和烧饭两不误这个难题,这两个孩子一起研制了一个饭熟报讯器。它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一头是装了米和水的锅,一头是相当重量的沙罐。当饭熟时气体蒸发,重量减轻,沙罐下垂接通电源,电铃便自动报警。如果人在外面,听不到电铃的声音,报讯器还可以自动将炉门关闭。这项成果,在湖南省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劳动能激发孩子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的生动一例。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三、学习发达国家家教经验,走出家庭劳动教育误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劳动之美德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第10篇

【关键词】实践 创新 主体 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职业课程已成为一大趋势。美国70年代推广生计教育,强调把普通教育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法国在75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强调职业教育,在初中三、四年级必须开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科目。80年代末,法国更加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提出学校必须“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劳动市场”。我国也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方向——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与较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实践观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就是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所有环节之中,使他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列宁从认识论的角度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时代的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因为创新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创新能力又来自哪里?它必然来自教育。

二、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操作要点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政治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和鼓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第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从这意义上说,掌握理论就是掌握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说:“理想的教学主要是讲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架着科学的联系。”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满足于学生对观点的死记硬背,以记得牢、会答题,作为衡量以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这必然出现那种考试完了,脑子里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就随“分”而去,不留任何痕迹了。从某种角度看,我们过去的那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科教学不能使学生了解理论观点的实质,掌握理论思维及其方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说是失败者。思想政治科实践教学要求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任务交由学生来实现和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比如,我在讲授国有企业的改革时,要求学生到企业做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讲授商品的价格时,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做市场价格调查,并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市场的价格现象;在讲授依法治国问题时,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等等,都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进而对所学内容理解更为透彻,掌握更加牢固。

第三,我们应该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运用于中学和大学教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了。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判断一种教学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另一个外显特征便是“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便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传统教学。

第四,国家还要进行思想政治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

第11篇

一、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原则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坚持以相应的理论课程为中心,让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实现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完善,内容广泛、理论性强,系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要真正达到让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学目标,促使青年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需要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志强调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为之,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老师的指导下,让青年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和能动性,投身实践教学,在现实生活中体会、领悟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

(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教学机制相结合,以体现对教育规律的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需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

二、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

(一)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系统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键。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之中,补充实践教学教师数量。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现实来看,如果仅仅依靠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作为实践教学教师,难以有效组织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因此需要系统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补充和壮大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为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吸纳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支队伍壮大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从不同的层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渠道。一是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内平台。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自身就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因此需要积极挖掘和培育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内实践平台。为之,可以通过建立诸如校史馆等具有历史和人文底蕴的文化载体;采取措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紧密融合,促使大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团,设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题项目,组织开展类似于全国大学生科技类的竞赛活动等方式建立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二是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校外基地。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着主题吻合度高、地点就近就便的原则统筹规划,通过制定和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指定本省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以便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场地和平台。同时,高校应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联系,建立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与评价机制

(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是扎实推进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单独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和制度,统筹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系统设计教学体系、科学制定教学标准。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执行落实情况和教育质量效果作为评价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要求和指导高校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一是建立侧重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的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及主要分管校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年终考核指标和教学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考核指标。全面激励各高校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二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机制。借鉴对专任教师理论教学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以重点考核实践教学教师的实践教案、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工作投入情况的评价考核制度。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结果与对应教师的绩效工资、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奖等挂钩,切实体现评价结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激励与约束作用。三是建立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建立侧重考核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时间投入、实践表现以及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所撰写的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建立综合考核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等制度。促使青年学生主动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转变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历练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自主建构,通过实践教学“让受教育者在‘时空交错’或‘身临其境’中获得课堂、课本上所无法获得的知识体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魏可王利荣单位:张家口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

[作者简介]关翠玲(1975-),女,满族,黑龙江双城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46-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社会中的人为生成者和被生成者,本质属于人类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始步入重视提升有效性的科学发展之路。将实践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内涵

实践性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特性。有效性,即效度(Validity)。实践有效性又可称为实践效度,是指人类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可以用质化或量化指标来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取得的实践效果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活动的实践效度,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效果程度;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日常品德修养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要素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的高度综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研究的必然性分析

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包含实践有效性评价和理论成果水平评价两个方面,但应以实践有效性评价为主。原因如下:

1.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来看。目的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特性,其中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实践观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活动方式,“物质生产是人和动物区别的基础,但精神生产是人的真正生产,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最高的区别。”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以受教育者的意识领悟和精神生成为实践的最终结果。对于这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践有效性机制无疑是符合其本质要求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本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探索出的教育规律等理论成果,始终为实现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而服务。

2.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来看。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实践是人的本质实现的根本途径。实践活动内在地参与了人的生成。个人的一切生产生活技能均由社会实践而来,在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经由教育活动而实现自身发展,教育主体和对象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论证和发展了自己的实践本质,提升了自身的精神生产实践能力。因而,从实践效果而非理论效果出发来考量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符合人的本质论的必然选择。

3.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来看。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应并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的规律,简称“适应超越规律”。教育者必须遵循适应超越规律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去认知和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继而通过细致耐心的教育改造实践活动去超越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质层次。因而,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造实践活动的效果,决定着适应超越规律的实现程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走上了可持续提升之路。近年来,在、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经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与个性特质,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共识理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了明显和可持续的提升。2011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二十年,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持续高涨;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态势。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理论思维不够成熟,因而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14.8%的人几乎每天了解时事新闻,24.8%的人每周了解时事新闻,56.3%的人偶尔了解时事新闻,4.2%的人不了解时事新闻。在问及“你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只有28.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喜欢”。

第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仍显不足。受到诸多因素以及大学生以往已有的观念认识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效果仍不显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矛盾性日益凸显。他们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实践中却又不完全反对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亟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教育工作,其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具备过硬素质的心理学专门人才。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量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来担当,从而使其专业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多数学校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机制,将心理健康工作定位于少数问题学生的疏导层次,导致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预防性及普遍性教育功能。2011年5月,由近万名大学生参与投票,中国大学生网了《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思考

1.确立以实践有效性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任何华而不实和不切实际的做法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要求教育者必须踏踏实实地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问题,并运用方法论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2)个性与个案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密不可分。提高针对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同时还要求教育者因事、因情况施教,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找到解决个体问题的特殊规律。(3)辩证与发展原则。认识论要求教育者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发展中的个性特质,以辩证与发展眼光来看待教育对象,对问题学生不丧失信心,对优秀学生不掉以轻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长期可持续的效果。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个人观及心理教育等方面,要密切关注大学生观念与心理的发展变化,及时改变教育方法或制订新的教育方案。(4)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的内在素质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对教育对象的内心潜质进行了解和改造。培养健康的心理与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学知识积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以学生的心为先导,达到和谐共进的教育境界。

2.重视实践主体因素,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关键。人是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教育双主体论”主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均是教育活动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在同一时间、空间以及同一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因而实践主体因素包含教师主体因素、学生主体因素及主体间质因素。教师主体因素,主要应从教师主体特性开发的角度考量,充分研究和挖掘思政教师的主体特质,积极鼓励教师自觉自主发展教育主体特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因而要进一步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道德品质高、业务素质精、综合能力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生主体因素,应从大学生主体积极性开发的角度考量,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潜在与内在主观能动性,并要善于营造和收集各种有利的文化和环境因素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同时要加强双主体间质因素建设,为师生的有效沟通广开渠道,提倡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实现双主体之间的高效沟通扫清障碍。

3.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党团组织以及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密切合作。实践中各方力量仍然未能有效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不足,工作方式与形式单调,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效提升受限。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合力机制,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综合会议,制定部门沟通制度,形成协同工作局面,可以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效果。

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推动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同时也是接受实践检验、修正和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过程。运用教学理论传授、教学实验法、教学模式与行为研究等方法,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还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质,并给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性的丰富实践经验,有助于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因而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