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04 08:13:55

马克思实践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采用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时候都会认为与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必然联系,同时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抽象难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实践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也就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利用已有的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

1

课堂实践教学

(1)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中,老师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课堂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堂提问与讨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就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或者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培养其协作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课堂视频。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定的网络技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符合学生思维以及需求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通过学生的主动发言或者是进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进行分析研究,达到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2

社会实践教学

(1)社会调研。就目前来看,学校会定期布置社会调研工作,学生根据班级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进行调查工作。而学生可以选择团体或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填写报告,最终上交给老师,老师按照标准进行成绩的判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选择一个课题与学生一同完成,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校园实践。校园实践一般是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校通过聘请知名的教授或者是学者到学校开展专题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观念。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调整报告、布置会场,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深层次地接触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各大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入高校课堂,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生以为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各大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而进行实践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

【 正 文 】

创新主要指在已有事物基础上的一种拓展性与创造性活动。这一活动,既与已有事物有一定联系,又是对已有事物的发展与重构。毛泽东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所以能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有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这既来源于他不竭的创新动力,又与他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透过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鲜明的思维特征。

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出发点

创新既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纵观毛泽东的创新思维,其出发点基本上都是紧紧围绕中国实际,并由此延伸、展开的。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所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作了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俗地讲,实事求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发生的事情中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

毛泽东无论做事还是思考问题,最大的特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譬如,同样对中国民主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问题的思考,早期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就只知道围绕马克思主义书本找答案。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万宝全书”。总以为经典作家的书本里什么都有,而很少去考虑中国的实际。结果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对此,毛泽东曾指出:“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许多人凡事引经据典,“言必称希腊”,“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神。马克思、列宁既不可能对他们在世的时候,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问题都做出回答,更不可能对他们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世界上出现的问题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只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理,而不是包治一切疾病的“圣丹妙药”。有些问题,各个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去解决。

比之教条主义者,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尤其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许多方面,都是如此。如关于统一战线问题,马列主义都提到过“一个联盟”,既工农联盟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创造性提出“两个联盟”的思想。由此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其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所以十分强调凡事要实事求是,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从本质上讲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具体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所以能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他能够正确理解与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明白理论指导必须要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际上,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正因为毛泽东踏在了中国社会实际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会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如同邓小平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月革命吗?列宁能预料到中国会用农村包围城市夺取胜利吗?”由此可见,专从书本里讨生活的人,是创不了新的。只有像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本本’是要学的,但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所创新。毛泽东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所以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即在于此。不难想象,如果毛泽东也类同于教条主义者,只会抱着书本,背诵书本,从书本里讨生活,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将与他无缘。所以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毛泽东创新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 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从客观上讲,创新有一困难,就是已有事物的权威性。有些人往往受此困扰和束缚,而不敢去创新。尤其是面对伟人的思想,索性关闭自己的思考机器,更不用说去创新,结果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其实,这些人没有真正领悟伟人思想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自己说过,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可是,我们有些人,偏偏不相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说的,以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硬是把马克思主义神化和教条化,人为地板结与僵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他曾经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毫无疑问,超过马克思,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创新。

毛泽东在创新过程中,同样遇到伟大思想和权威模式的影响。但他的方法是,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对权威思想和模式,既不迷信,也不弃之,而坚持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再拿民主革命道路为例来讲,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模式。然而,它在中国却遇到了挫折。面对这样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成功模式,而且在不少人仍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怎么办?是继续按原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走下去,无疑仍将面临失败。另辟蹊径,就要面对创新风险。然而,毛泽东以他的胆略与睿智,选择了后者。他用自己的大脑,面对中国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既不简单否定城市道路模式,(事实上,十月革命道路模式本身的合理性是不用怀疑的)也不迷信“本本”。而是,一方面看到城市道路模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从两者比较与结合中,意识到特殊国情需要特殊道路,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点的新道路,正因为毛泽东有这么一种既坚持独立思考,又善于辩证思维;既尊重别人的经验,又不盲从的思维方式,所以他能够讲出“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但是我们还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这样一种充满辩证思维、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能够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转贴于

其实,创新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已有理论的权威性,而恰恰在于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思考与辩证思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不是权威理论,也不会有创新之举。毛泽东的这一创新思维特征,正从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实证与演绎。事实上,毛泽东亦非天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也有过与他人相似的、简单地把领袖的话当真理的经历。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中,曾讲起党对农村问题、主要是对地主的政策,在他未到长沙时,无由反对。但是,在湖南住了三十多天后,有了不同看法,并向中央作了报告。然而,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素以为领袖同志的意见是对的,所以结果我未十分坚持我的意见。”后来的事实表明,“领袖同志”的话未必句句正确。当然,这不是说,“领袖同志”的话都不必去相信。而关键是对“领袖同志”的话,也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准绳。无端怀疑与因相信而成迷信,都不可能孕出创新。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既能正视错误,又能改正错误。正如他自己说的,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正因为,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辩证关系,才使他及时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在实践中打造成善于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方式,为创新铺下基石。

以上可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基本方式。有思考,才会有思想,善于思考,才会出新思想。毛泽东正是在对待任何问题上,既不为某种思维定势或他人思想所束缚,也不拘泥于已有理论和模式,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想,才有所创新。

三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不仅强调从实际出发,而且十分重视对问题的思考与下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把调查研究看作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他说:“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以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实践基础,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他的许多创新思想均源于此。

把调查研究作为创新的基础,实际上是创新的必然要求。因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客观活动。所以,要创新就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只有了解了实际,才能踏着实际说话。而了解与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研究。毛泽东一向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9]为此,他一生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这不仅为他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践环境,而且为他的创新思想提供了大量实际资料。比如,毛泽东在农民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就同他做了大量实地调查直接相关,不少创新思想直接来自于此。1926年,毛泽东在为《农民问题丛刊》所作的序中,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10]这一思想就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当时,我们党内许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工人运动上,很少关注农民问题。而毛泽东正是在率农讲所学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上述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在这篇调查报告里,毛泽东同样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把农民称作“革命先锋”。这实际上是他后来提出“农民是革命主力军”思想的雏形。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不仅看到,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权力的革命,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而且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11]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独创性提出与形成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提供了现实依据与立论基础。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用心最多的时候。当时党内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一种只是唯上唯书,一种提倡唯实。毛泽东坚持唯实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后在闽赣两省做了十多次实地考察。如江西的寻乌、东塘等处调查,福建的才溪乡调查等,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当时农村从群众生活、政治组织、地方部队、土地状况到农村各阶级的面貌,作了详尽介绍。正是以这些实地调查为现实基础,我们党才正确制定了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并独创性提出了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关系的一系列思想。

在长期革命中,尤其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凡需决策之前,或亲自,或要求中央和地方其他同志先做调查研究,使决策能与实际相符,收到实效。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以后他又说:“去做调查,就是要使自己心里有底,没有底是不能行动的。”[12]建国初期,毛泽东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避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重犯苏联的错误,以苏为鉴戒,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一文,提出了许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思想。正确的政策,只能产生于实践,来源于调查研究。正如毛泽东在《〈兴国调查〉前言》一文中所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很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须。”[13]

调查研究为毛泽东的创新思维铺实了基础,也避免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正因为有了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认识,所以毛泽东能够精辟地提出许多独创性的思想理论。可以这么说,离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也未必会有创造性见解。30年代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不做调查研究,就很难说真正了解客观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只能“唯书,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当然就不会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实践基础,也是他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领导者的工作风范。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795-79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9][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172.109-110.16.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45.

[10][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7.37.254.

第3篇

关键词: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60-02

一、

一、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十分落后,纸张资源极度缺乏,作为技术支持的印刷设备更是相当简陋,再加上当时的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封建意识由于由来已久导致陈旧思想根深蒂固的存在,并且苏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信息闭塞的偏僻山区,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发挥新闻传播在战争中的作用,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输以、、等为领导的执政党的革命思想,是极其困难艰巨的。尽管条件艰苦,但是这种思想的传播对于战争来说是很有利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和宣传得到了当时苏区各级党政委的重视和支持,并且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运用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致力于把中央苏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方向发展。

(一)注重调查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始,马克思一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也深深地明白调查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性。一直秉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以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实践论为出发点,在中央苏区时期的江西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查研究,以寻乌调查为主,另外还有包括兴国调查、永新富农土地问题调查等在内的对土地分配问题的调查研究活动。极其反对离开调查研究的“本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下车伊始未作调查就乱发评论的主观主义,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1]。的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调查方法更加系统化,并将之运用到了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中,“大中地主阶级的全部都是反革命”是在寻乌进行大量实地调查,与社会各个阶级进行交谈,询问当地22个行业和130多家商店历史,通过了解城市商业、城郊土地分配的情况,作了十万多字的材料记录后得出其中一个论断。

(二)走实事求是路线

在中央苏区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拿来主义、一味推崇苏联经验等问题严重,甚至带着土地革命朝“左倾”方向发展,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共产党内这些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问题的提出,为党中央对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发展思路。前面提及到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经济、政治、科技、交通等方面都极其落后,亟需科学的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哲学唯物论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二选择,但是以西方思想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完美的解决中国革命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党组织工作走实事求是路线,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改良。

例如当时的人民群众以农民为主,农村广大土地对于战争十分有利,结合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原则,提出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广泛地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再如当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中国共产党明白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结合实际,先把人民群众文盲的现象改善,于是因材施教,对不同阶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组织大范围的群众教育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三)深入群众生活中

在谈到宣传工作时说:“宣传工作要与群众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2]”一方面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群众自发成立的组织,另一方面广泛集结群众的力量投入宣传工作中,将宣传活动和群众日常生活放在一起,强调人人都参与宣传工作。在中央苏区时期,无论标语、漫画、图书还是报刊等宣传载体都十分注重群众基础,当时党领导号召出版社多出版一些易于人民群众阅读的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读物,以便贯彻党“一切活动都深入到群众生活中”的宗旨。由于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过程中,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苏区时期新闻报刊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群众,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办报,建立起了广泛的群众通讯网,把群众发展成最优秀的通讯员。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同样注重群众的力量,主张一切活动依靠群众,从群众的实际出发,在红军工作中以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并且得出了凡事要经过群众检验,“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3]的观点。

二、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带来的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才能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科学有效理论

土地革命早期,党内出现了几次“左”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进行了包括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在内的多次调查研究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功转化为中国适用的理论,例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论断,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指南针而不是书本教条;再如《本本主义》中谈到的对“唯书”、“唯上”的批评,其实就是要求中共在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制定出同中国当下相适应的方针、政策、路线。

(二)要想进行大范围的思想传播,各种传播方式都要用到

中央区苏时期的人民群众文盲较多,那时候的中国封闭、落后,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竟然能在那样的环境下传播开来,并且带有中国化,这得益于党中央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标语、传单、布告这些具备鼓动性的方式大大增强了革命的群众基础;漫画、山歌、图画、演讲、戏曲、戏剧表演、邮票等方式表现力强的同时又便于群众学习、理解;图书、报刊更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利器。而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拓展,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传播锦上添花。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对促进当代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必要的

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成立后,面对复杂艰难的时局,在随后的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关于党的建设决议中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时任《斗争》主编期间,一直主张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苏区党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央苏区时期正是因为中共如此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才能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有力的武器,甚至在党内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正确科学有效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指导。而现在的中国处于时刻变化的大环境中,需要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规律,不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新的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

三、结 语

自中共十七大指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具备中国的民族、实践、时代特色”后,十再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坚持不懈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任务[4]。

然而,中央区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说中共党内的马克思理论准备不足,一些领导人对中国的实际状况了解的不够而导致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就像苏联方面派到党内指导的王明,他常年在国外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可以说是倒背如流,尽管他的理论基础十分稳固,但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了解却少之又少,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滞后。

中央苏区时期是我国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时期,苏区政府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尽可能的中国化,并在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教育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使得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同样也需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新的国情和国际形势,再一次创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中国化,从而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理论、传播对象和方法等方面得到创新,为当代新闻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 .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第4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践论》《矛盾论》的坚持和运用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报告灵活运用《实践论》《矛盾论》提供的实践学说和矛盾学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一是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源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实践。二是强调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出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检验和发展。三是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一是强调抓重点、抓主要矛盾。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强调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但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但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推动检察工作

学哲学、用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际工作、推动实践发展。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践出发,找准检察工作历史方位。领导干部要切实扛起抓改革落实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要深入一线亲自办案,带头破解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体检察干警树榜样、作表率;在实践中切实体会普通检察官办案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科学完善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增强检察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抓住新阶段新形势的新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服务大局。在首都“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首都建设发展“一纵一横多项”新格局下,如何发挥检察职能服务辖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进行深入调研。要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明确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方向。

三是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作为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要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找准职责定位,查找不足、盯紧短板,明确靶向,精准发力,破解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学会抓主要矛盾,抓好事关检察工作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要牢牢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总目标,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要充分利用业绩考评的重要抓手,为检察官的晋升、奖惩和“进退留转”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依法、规范、积极履职,加强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向更高、更深处落实。要深入开展“一流检察院、一流检察队伍”创建活动,明确“一流检察院”是总体要求、宏观目标,“一流检察队伍”是关键、是根本、是重中之重。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治霾、治水、治垃圾等熱点问题,运用公益诉讼主打“生态保护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房山力量。

第5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坚定三个自信;对策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调查”。“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当代中国正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多层面、多方位的深刻变化,出现了各种思潮的激荡、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冲突,并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对高职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又产生了一些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和坚定三个自信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一、对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对成都市及周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采取了问卷和座谈等方式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0份。其中,调查人员基本情况:男性比例77%,女性比例23%。政治面貌:党员2%,团员81%,入党积极分子14%,群众占3%。调查对象中,学生干部占43%,独生子女占49%。生源地是城镇的占22%,农村的占78%。文科生占24%,理科生占76%。我们所调查的院校和学生具有广泛性和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基本真实地反映当代高职学院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设计范围涉及大学生对政治的参与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度,对马克思主义认知度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心度。问卷的答案,显示递进关系,以此来量化大学生们对政治信仰的程度,因此具有新颖性。

1. 高职大学生对政治参与度不高,缺乏兴趣

政治参与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从调查中发现,问卷涉及到了“您是否经常和同学讨论政治问题?”其中回答很少谈论的比例较大占41%,几乎不谈占到36%。问到“您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其中回答喜欢和比较喜欢的总人数,占48%,不太喜欢的占44%。对政治参与的调查结果,在座谈中了解,一些同学的解释是,“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选举,没有体会过作为公民的政治权利”。有的同学解释到:“选举都流于形式,对被选举人不了解,只是在指定的名字上面划圈圈,选举没有意义”。由于身份和就业压力,高职大学生对专业课和实用技能有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对于政治参与根本不关心。

2. 高职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存在疑惑

调查中,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取得的成就,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是好的方面。但是,一部分同学也对党中央领导和党员的一些现象存在着疑惑。当问及“您对目前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的看法时,选择充满信心的占16%,有信心的占24%,但选择信心不足的占到56%。当问及“总体而言,您身边的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的看法时,选择很好和比较好的总人数占39%,但是选择不太好的占到45%。当问及“您会加入(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情况,选择“肯定会,可以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占20%,选择“可能会,党员的发展机会多”占43%。以上的调查表明,一些高职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存在着一些疑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几个方面:一是党内个别不良现象让群众失望;比如腐败现象,比如有些领导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做的很不够,让人民感觉到,一些党员干部,不能体现公仆的形象和作用,因此让大学生对党员的形象产生了怀疑。二是某些大学生存在着入党动机功利化或跟风的问题。在座谈中,大学生认为毕业前入党,可以更好地获得工作机会,有些同学认为,入党是一种积极的象征,别人都争着入党,自己也应该入党。

3. 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理论有所了解,但不够深入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有所了解,但不深入和全面。绝大多数同学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觉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现在,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还是有其正确性和必然性。当问及“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的态度如何”时,37%的同学选择有信心,47%的同学选择比较有信心。当问及“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等内容”时,45%的同学选择了“有所了解,但不全面”;问及“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吗?”,31%的同学回答“了解一些”,36%的同学选择“听说过,具体内容不怎么了解”。在针对这些问题,座谈中了解到,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来源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学习和广播电视新闻的宣传。所以他们这些理论的了解程度不深,兴趣不大。

4. 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前景总体看好,但对作用和实现表示迷茫

从调查中发现,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对共产主义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当问及“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的态度如何”时,9%的同学选择非常有信心,32%的同学选择了有信心,47%的同学选择了比较有信心。但是问到“您是否觉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过时”,25%的同学选择了“没有过时,还有一点作用”,34%的同学选择了“可能没有过时,但实际意义很小”。这里我们发现了高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存在着迷茫了。问及“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您的看法是”,17%的同学选择“一定会实现”,34%的同学选择“可能会实现”,30%的同学选择“不一定会实现”。对这个问题,在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觉得共产主义社会是未来的事情,离现在太远了,并且大家没有感受到共产主义的实际好处。有的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只是马克思这些革命导师们的一个设想,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感到渺茫。

二、政治信仰状况与三个自信

(一)政治信仰调查现状与结论

19 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明确指出过政治信仰的重要意义:“一个社会要是没有政治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 信仰对大学生同样重要。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思想上也出现或者存在一种类似称为“亚信仰”的现象。亚信仰是思想上的一种临界点,过之则会由“疾”到“病”,成为一种假信仰、不信仰,最终导致信仰危机和信仰丧失。客观地讲,亚信仰也不是完全不信仰和没有信仰,它有一点信仰,但总是摇摆不定,显得不坚定。“亚信仰的出现,根本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缺乏自觉而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因此对于高职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构,必须坚定三个自信。

(二)三个自信的内涵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和阐释了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他在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并且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提出“三个自信”,这表明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更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所表现出的一种非凡气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的新境界。

“三个自信”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不断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三个自信”,才能在不断坚定自信的基础上,增强自觉,实现自强。

三、高职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作用,增强理论自信

根据调查分析,现在高职学生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等都是在思政课堂中学到的,较少的同学会主动的关心政治理论。《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贯彻执行《意见》精神,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从当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是把党的十精神贯彻到教学中去,而“三个自信”就是党的十精神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时刻关注党的方针政策,把最新思想最新观点带进课堂。因此高职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内容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在信息化网络时代,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推进三个自信进头脑的工程。

增强道路自信,还要在高职学院加快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当代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首先必须以真信、真懂、敢讲的态度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然后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优化信仰教育环境,不断缩短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做好自身学习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理论自信提供科学系统的校园载体。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增强道路自信

十报告指出: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来源于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到肯定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为广大中国人民的福祉提供了保障。目前调查中出现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质疑;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疏离倾向;政治信仰的淡化,共产主义理想淡化;偏重实际技能,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减退等现象,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潜在威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其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思想认同,在容纳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打牢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自身的发展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自身的成长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身的言行,科学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优秀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三)以发展创新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从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程序或行动准则角度去考察的,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宣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一定要以哲学的辩证思维引导学生,以发展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党内和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非完美设计,我国把发展中的成就制度化,与资本主义制度比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坚信尽管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相比,我国的制度中虽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总体上它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它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同时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宝库。事实胜于雄辩,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20年来,中国创造了连续20年没有恶性通胀、GDP年均增幅10%左右的“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奇迹,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实现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十报告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因此,有必要进行制度盘点和制度审视。要客观地分析清楚,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是制度本身不好,制度有缺陷,还是制度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制度的推行环境出现了问题,阻碍了制度正常运行,还是说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因此大学生们要从实践成果中获得制度自信,辩证地看待问题,以发展创新的眼光,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徐文秀.谨防“亚信仰”[J].求是,2013(7).

[4] 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N].北京:人民日报,2013.

[7] 韩喜平.理论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北京:人民日报,2013.

[8] 陈跃,熊洁.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深层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4).

第6篇

本文以调研的形式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教育机构、教学工作者和大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对策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各界都在学习和践行这一体系。在十报告中,在谈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再次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和实践情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笔者以调查问卷所获得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价值观要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实现其根本指导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现状是指在大学阶段由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体系开展的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认知、认同和实践情况[2]。

此次调查主要在西安邮电大学和西安文理学院两所高校中进行。调查采取了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现场回答问卷,问卷现场收回,以保证调查问卷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96%。其中男生11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1%,女生17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59%。党员6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2%,团员212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4%,无党派人士12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问卷回收后,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现状

调查显示,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提法的,占98%。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问题,非常同意的占62%,基本同意的占38%。这一数据显示了大学生是非常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被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时,很了解的占5%,一般了解的占54%,不太了解的占35%,不知道的占5%。这一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程度还是比较低。在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渠道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占69%,选择电视、网络和报纸的占54%,选择其他的占27%。可见高校的思想理论课以及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对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实践现状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和认同现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问题上,选择非常赞同的占51%,选择基本赞同的占45%。这一数据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当问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时,59%的大学生选择了有重要的影响,2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什么影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已经趋向于大众化,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学思想比较僵化,没有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对于“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选择信仰的占49%,选择不信仰的占32%,选择不知道的占19%,这一数据显示了目前大学生在总体上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严重的信仰危机,这提醒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亟待提高。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和实践现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本内容的的认知问题上,当被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时,8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5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在具体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总体上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已经达成共识。在问及“你能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做的事情”时,87%的学生选择了“认真读书,将来回报祖国”,仅21%的学生选择了“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个数据表明了大学生在总体上认识到自己与社会的共同理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坚持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育现状。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赞同。92%的学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而感到自豪,68%的学生愿意在祖国遇到危难时毫不犹豫的奉献自己,这些都证明了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当被问及“您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怎么看待?”,14%的大学生持宽容的态度。在回答“当路遇坏人行凶抢劫时”,19%的大学生选择了“挺身而出,见义勇为”,11%的大学生选择了“尽量回避,少惹麻烦”。这表明了部分学生只顾自我保护,不愿多管别人的事,社会道德责任感不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问题上,67%的学生选择了“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新办法”,36%的大学生选择了“借鉴别人的经验,想出新办法”,29%的大学生选择了“请别人帮忙解决”。这说明了大学生普遍赞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积极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不愿动脑,缺乏创新的积极性。

(4)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和实践现状。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人民判断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具体价值标准。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非常赞同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78%的大学生认为“八荣八耻”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77%的大学生选择了在公交车上会毫不犹豫的给老弱病残让座。对考试作弊现象,选择“这是不应该的”达到85%,这从总体说明了大学生普遍崇尚良好的社会道德。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整体调查状况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状况呈现出积极向上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透彻,认识趋于表面化,存在认识模糊、不系统、不深刻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高校在理论教育上采取了非常简单、粗糙的教学方式,本来是感知和认知,最终变成了“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成了考试,很大一部分同学为了考试而学习。以至于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没有系统化的认识。

2、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

表现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失去信心。

3、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目前中国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另一方面是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模式僵化,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多老师在传授知识时,照本宣科,老调重弹,没有丝毫的创新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4、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理论脱离实际

这主要是因为理论认同与现实困惑间的矛盾。当下社会是一个商品社会,最大特征就是趋利避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公私兼行。这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矛盾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变的很实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理想的坚信,需要诚实守信,但在现实中,“现实”的人比抱有理想主义原则的人更容易生产,也活的更为精彩。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了“本本主义”,脱离了实践。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措施。对于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以求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从教育机构方面出发

首先,更新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更新教育方法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创新,才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激起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教育载体,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之中, 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怀。最后,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高校可以创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把最新的党的精神、文件到网站上,供学生浏览学习。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从教育工作者角度出发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高尚的师德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学习成长氛围,在师德作用下形成的学习方法、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都将会影响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要明确德育教学目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考虑将德育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因素相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育人的作用。教学不能把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作为唯一目的,而应以此为载体,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运用于实践。最后,要贴近学生的内心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着手。首先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要尊重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包容度和影响力,要努力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进而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从大学生自身出发

首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一方面,大学生应该认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要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党的重要文献报告,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人文讲座、学术报告等。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然实现的信念,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记“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做一个爱国、守法、敬业、诚信的好公民。其次,大学生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大学生要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

第7篇

《江泽民文选》的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江泽民文选》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深邃的理论贡献和执政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特点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同时又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学习《江泽民文选》,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问题上的一些创新思想和科学论断,而且更要学习和认识这一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验,研究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党的历史经验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之,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原则。这就是:“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关于这种科学方法,江泽民同志把它概括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只要考察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可以证明这一科学方法论正是我们党在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过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其次,重视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在调查研究中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江泽民同志也十分重视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总是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来后,为了解决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他在2000年5月以后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在西北五省区,在东北三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地方和基层的同志求教,总结各地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再次,重视专家的科学研究成果,在集体攻关中进行理论阐述和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

还有,重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研究和借鉴,以世界眼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辞典里增加了许多引进的术语和理论。比如“知识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创新”、“学习型社会”等等,这些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成果,现在都成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的词汇和看法。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在实践创新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进一步推进实践创新。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十六大报告中,他还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论。学习、研究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不仅要了解“继承和发展”的成果,而且更要总结“继承和发展”的经验。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不能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学习,结合本职工作来学习,要学以致用,要通过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依法行政的水平,能够更高效、更便捷地为群众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新高潮中,真正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实践中取得新的成效。

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课程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晓林(1978- ),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辽宁 大连 11602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62-0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归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曾经多次发文予以指导,近年来更是强化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社会实践教育。例如,《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特别提出在本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有2个学分用于相关的实践课程教育,在专科层次的教育中要给予1个学分的实践教育课程。当前,很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应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教学内容,鼓励教师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有课堂上的讨论式实践教育,也有针对学生的参与性教学环节,通过这些具体教学方法的变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课前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要

教育是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进行改变的,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掌握了受教育对象的想法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对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改造。现在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而相关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60后”“70后”,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太了解。教师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仍然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就很难让学生静下心去思考、学习和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中,就要让教师和学生有交流的过程,让教师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也让学生充分表达其想法、表明其疑惑,这样就能让教授课程的教师在上课之前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够在和教师的交流中,合理地安排一些教学内容,这样就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互动的课堂讨论式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帮助学生透过各种纷繁的现象认识本质的一门学科。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未来向正确方向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学生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困惑是比较多的,而且每个学生所面临的具体情形又有所不同,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课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立一些讨论问题,根据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然后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一些辩论赛、主旨发言等,让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的交流、教师最后的点评,将学习融汇在互动式的交流之中。

(三)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专题演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比较深刻的,而且比较难以与实际相结合。针对这部分课程内容,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专题演讲来进行。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先制定部分专题,然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相关专题进行准备,然后根据相关顺序,由每组学生在课堂上做相关的专题演讲。由于演讲的内容已事先制定好,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进行一定深度的准备。演讲的形式也不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选择专题的情况、小组成员的特长等,自由地安排演讲的形式。有些小组采用一般的演讲形式,有些小组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还有部分小组采用模拟记者采访的模式,这些形式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于该专题的表现形式,对于专题内涵的挖掘也更加深刻。学生通过专题演讲的方式,能够将很多较为深奥的理论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师专题座谈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在组织专题讲座时,可根据现实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然后再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座谈内容组织方式,既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清楚,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些专题演讲往往安排在课余时间,演讲结束后,还有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互动环节,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除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使其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规律。

(五)成立课程案例编写小组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案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内容,相对而言是比较枯燥和晦涩的,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增加一些教学案例。如果每个上课的教师都自己组织案例,那么就会产生教学差异,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年轻教师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准备教学案例时,可以成立以老带新的案例编写小组,教师先分别收集案例,接着一起讨论各个案例的内容和适用的章节,然后组织相关的语言表达,形成一个案例库,以供各个教师在上课时使用。

(六)利用各种渠道增加直观教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大部分的理论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凝练,而学生在大学以前的学习往往都是脱离社会的,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认识非常有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大幅度地增加视频、音频和图表等资料,让学生对现实社会建立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其次,要多增加课余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主要是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的相关社会实践调查。学生在班级中根据辅导员和专门的思想教师的安排,对相关的社会现象进行专题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学校也选拔一些优秀的学生,然后集中安排到延安、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和小岗村、华西村等社会发展新景象的地方去集中考察。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增加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也引导他们更好地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都未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思想下,学生对于参加实践不够积极,教师贯彻得不够到位,领导也不是很重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育环节最终流于形式。

(二)学生对实践教学简单敷衍

高校新生都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些高校由于教师数量不足,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带一两百个学生的现象。在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时,学生缺乏积极性,很多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环节处于失控状态。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很多学生往往是随便应付了事。

(三)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的素质和经验

教育的主导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成败的关键。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下培养的,因此他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由于很多教师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驾驭实践教学环节,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也有欠缺,容易出现冷场或者跑题的情况。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学生讨论的问题一旦超出了事先准备的范围,就只能敷衍了事或者转移话题,使得实践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下,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接受的信息多,传统的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就必须让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要明确这一点,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的领导机制,同时要增加专业课教师的参与,这样才能提高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程度。

(二)实践教育环节要贴近学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实践过程要想吸引学生参加,就要重视学生的想法。如果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那么实践教学环节就没有实际的意义。要设计出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首先就要符合学生的要求。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相关的实践教育环节就要根据这些不同而有所调整。其次就是实践教育环节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就业,如果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结合他们的专业,就能有效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完善和丰富他们的专业横向知识发展,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最后就是实践教育环节要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大学生对于社会是比较关注的,因此在设计实践教育环节的时候,要选择一些时事热点。

同时,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考核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应建立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促使学生真正地参加社会实践。对于社会调查报告,可以采取上传到校园网的形式来展现,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抄袭。对于经过网络评选出来的优秀社会调查资料,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素质和能力

提升教师实践环节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可以较快地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首先,在选择实践教学教师的时候,要选择综合素质强的教师,特别是有社会实践经历的教师,这样可以加快教师的成熟。其次,学校要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让相关教师有参观、交流的机会,这样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了,那么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最后,要注意整个实践环节的师资力量构成,形成一个良性的梯队建设,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保证教学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凌小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尝试[J].教育探索,2012(3).

[2]刘宇.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艺术化的有效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J].学理论,2012(4).

[3]罗贤娇.转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理念[J].南方论坛,2011(1).

[4]金丽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高教,2012(2).

[5]刘宇.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效果的路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

[6]杜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话语维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态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体现了真理的过程性和具体性。它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而不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实际的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结合的提出和实施,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课题展开的。每一次结合的实现,都是新一次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思想是这一路径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任何一种主义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它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具体国情相适应,实现这种主义的本土化,才能得以在不同的土地上,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原理的实际运用时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也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由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不断接近事实真相的过程,正由于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把握,对中国实际的认识,都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我们通过实践的一次次检验,来修正我们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曾经正确的认识也可能变得不再正确,也需要我们不断修正,不断超越与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绝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帆风顺的。正如所说:“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的肤浅,何等贫乏”。由于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它的某些具体论断区分开来,与俄国革命经验及苏联建设模式区分开来,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都付出过巨大代价。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才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回顾新中国60年的伟大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书本词句”到注重“现实关切”、由被当作“公式标签”到当作“行动指南”的曲折过程。综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什么时候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由于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别国道路,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1957年之后我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就与我们教条地、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过分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等不无关系,其实质,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坚持好。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所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延展,不断实现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这是一个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加以总结,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实践,再总结,再发展,循环往复、不断超越与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永恒真理。事物是过程,实践是过程,认识是过程,真理也是过程。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之所以没有成为历史的陈迹,关键就在于它与时俱进,保持了自己的动态性。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片面地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所作出的某些具体论断,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其补充新鲜血液,使其永葆青春活力,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真理,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固定的道路和模式是没有的,照抄照搬绝不可能取得成功。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当然,在中国更不同于其他各国,因为中国在国情上更具有特殊性,辽阔的国土,13亿多的人口,没有经历像西方国家的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种国情的特殊性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胆量与创新的气魄,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性与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着重学习其所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不要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邓小平曾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回顾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怎样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语录,当《圣经》,奉行“拿来主义”,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总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得出的,简章地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结果导致了理论的“水土不服”。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用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指导思想科学,目标指向明确,使理论在中国结出了累累硕果。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没有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看起来思想不够革命,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问卷

党的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教育活动。通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分析,必将对我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有所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宣传引向深入。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奠定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对大学生来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抽象的、理论化的话语体系,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喜闻乐见的语言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并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推动其发展,则无法避免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空谈”,也无法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和要求。高校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统一和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指明方向。

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共有4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南财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理解。

对于问题,您了解马克思主义吗。有35%的同学选择基本不了解,有15%的学生市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不包括哪些理论思想这一题,60%的学生得出正确答案是科学发展观,可看出在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部分掌握较好。但也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透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的兴趣不高。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高于实际生活。书本知识太过哲理化、权威化;其次,中国的“考试”国情促使大学生靠记、背为主,缺乏自己的思辨与批判。较低年级中开展此课程,在潜意识中加深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思想学习的厌恶。

针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2%的绝大本分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不清楚。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这部分在校大学生被迫学习理论知识。原因则为多方面: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老师的教授中又失去其兴趣导致放弃。其二,对于教材教法,他们也厌倦了老师的“经典人物+经典示例”教学模式,导致其厌学情绪。其三,课程的评价以考试为主,生搬硬套答题模式,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在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课堂的教学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在大学生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关注。而我们现在的图书资源中,马克思主义相关读物所占的比例不大。其中很大部分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实例。

2,当代大学生更重视实践能力,更喜欢参与到实际操作得并享受出理论的过程。传播者大费周章地空讲理论,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所以传播者应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改进现代的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

3,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帮助教师树立工作责任心和职业自豪感和;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由此可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任重道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务之急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11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体现了真理的过程性和具体性。它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而不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同时要时刻注重对实际的调查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每一次结合的提出和实施,都是围绕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课题展开的。每一次结合的实现,都是新一次结合的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毛泽东思想是这一路径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任何一种主义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它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具体国情相适应,实现这种主义的本土化,才能得以在不同的土地上,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原理的实际运用时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也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见,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再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由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不断接近事实真相的过程,正由于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把握,对中国实际的认识,都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我们通过实践的一次次检验,来修正我们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认识。而随着实践的深入,曾经正确的认识也可能变得不再正确,也需要我们不断修正,不断超越与创新。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绝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帆风顺的。正如毛泽东所说:“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的肤浅,何等贫乏”。由于没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它的某些具体论断区分开来,与俄国革命经验及苏联建设模式区分开来,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都付出过巨大代价。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才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是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回顾新中国60年的伟大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书本词句”到注重“现实关切”、由被当作“公式标签”到当作“行动指南”的曲折过程。综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什么时候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比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由于我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别国道路,而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1957年之后我国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就与我们教条地、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过分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等不无关系,其实质,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坚持好。

由此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所强调的,认识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的。随着历史的推进以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延展,不断实现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这是一个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加以总结,进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实践,再总结,再发展,循环往复、不断超越与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体现了真理的过程性。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永恒真理。事物是过程,实践是过程,认识是过程,真理也是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之所以没有成为历史的陈迹,关键就在于它与时俱进,保持了自己的动态性。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片面地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所作出的某些具体论断,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其补充新鲜血液,使其永葆青春活力,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真理,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固定的道路和模式是没有的,照抄照搬绝不可能取得成功。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当然,在中国更不同于其他各国,因为中国在国情上更具有特殊性,辽阔的国土,13亿多的人口,没有经历像西方国家的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种国情的特殊性就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勇气、创新的胆量与创新的气魄,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性与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精神实质,着重学习其所提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不要纠缠于其具体论断、个别词句。邓小平曾倡导,“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回顾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怎样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语录,当《圣经》,奉行“拿来主义”,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总结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得出的,简章地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结果导致了理论的“水土不服”。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指导思想科学,目标指向明确,使理论在中国结出了累累硕果。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没有忠实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看起来思想不够革命,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它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源于群众,他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命运,因而必须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报告以十年成功实践为基础,明确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广大青年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出身于各个社会阶层,具有范围广阔的空间特点;而且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各条建设战线的主体,一旦走出校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将经由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时空辐射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和主要承担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推动、示范和导向作用,在他们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省处于我国东北地区,处于我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吉林省现在包括民办高校在内共有约六十所,大学生数量在吉林省人口比例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样也说明我们需要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普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吉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分析

2012年5月,笔者对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等地八所高校的青年学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研究问卷调查”的抽样,这些高校涵盖了国家和省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民办院校,组合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抽样待查的学生所学学科包含了理工、文史、艺术等,同时学层次也覆盖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因而调查数据具有可信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挥手问卷1422份,其中有效问卷1369份,有效回收率为91.27%。有效问卷中男生占58.22%,女生占41.78%;学生干部占13.81,普通学生占86.19%;理工类占43.02%,文史类占49.89%,艺术类占7.09%;研究生占6.28%,本科生占78.38%,专科生占14.53%。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青年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比例仅占26.88%;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觉得重要的仅占24.03,其他均认为不太重要或是不重要;大部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动力仅仅是为了考试,可以看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青年学生中实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关键在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根据主要问题找出原因,并探索出有效地途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有: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不同;

大学生所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不能通俗易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课堂教育效果不太理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受到限制。

二、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各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可是,在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课又处在一个尴尬的环境中。第一,广大青年学生从根本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就不重视,相比起专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其量也就是副科,学习也仅仅是为了考试。第二,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广大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不感兴趣。鉴于这种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必须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建设。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贴近生活,做到联系实际,从书本上的理论出发,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课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自身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抓住学生的心理,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高校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加大投入,积极有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改革,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二)主题班会及党团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催化剂

班级是广大青年学生在高校群体学习生活的集合,是他们情生和集体荣誉感产生的基础。而基层党支部、基层团支部作为班级大集体中更精锐的小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主题班会及党团活动,从中普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主题班会是进行班级教育的最佳形式之一,是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或是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或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或根据是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班级学生干部组织,全体班级成员参与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集体活动,比如学习党的十等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开展使同学们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主题班会为大家创造了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的机会,能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二、党团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为基础开展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为目的的基层活动。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敢于探索和发掘新的事物和看法,需要正确的引导。党团活动应运而生,在基层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和开展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活动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其中党团活动的主题正是活动的关键,要经过至少支部书记甚至分管的领导教师的认真审查和引导,使活动达到真正的教育的意义,从而潜移默化的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此外,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2。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助推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环境、校园设施、校园活动、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教职工文化素质等多方面3。大学学习生活已然不再像中学那样繁重,这样学生就有了相对较多的空闲时间。高校正是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好这一点,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熏陶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净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第二举办健康的科技、娱乐、体育文化活动,使同学们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引导他们思想正确的发展;第三,健全高校规章制度,提高教职工素质建设,规范学生的同时树立模范作用。总之高校必须建设适合学生成长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社会实践是推进马克思大众化教育的有效方法

社会实践作为如今大学生中最为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的有着实际意义的活动。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社会仅仅是在书本和网络的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第一、社会实践对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离开校园之后融入社会,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志愿活动中去,更有很大部分大学生甚至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到偏远的农村去支教。第三、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第四、社会实践能缓解特殊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的生活压力,他们利用社会实践中能换来一定的报酬。

(五)媒体媒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媒介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高校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媒体媒介,除了原有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产生了手机短信息、网络等现代化传媒,从而形成了具有受众广、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深远的信息传播系统4,其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院报等都成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网络相结合,如有些高校开辟红色教育专题网站、热点评论论坛、校园交流平台,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融入其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微博、社交网站等青年学生经接触的现代化技术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校园广播和校报院报作为高校直接把握和引导舆论导向的校园宣传阵地更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相比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院报更具有权威性和积极性,去除了网络等媒体媒介中消极的一面,避免青年学生受错误的引导。(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2]梁英.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