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5 03:47: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文化产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一、抓规划,促长远发展。
今年年初,修改完善了《__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为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抓项目,促整体发展。今年以来,市文化局坚持以抓龙头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各方努力、积极筹备,极力促成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这一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三、抓调研,促深度发展。为深入了解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我市农村文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市文化馆组织力量对全市农村文化设施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同时,为促进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参与市委办的课题调研;走访临近县市;形成了5000字的《关于我市文化旅游现状的思考》调研论文。
四、抓合作,促品牌挖掘。
上半年,我局通过市民论坛文化知识课堂这一平台,与电视台合作,重点策划了《孟姜女民俗文化讲座》、《品读__文物》、《车胤文化导读》、《文化旅游在__》四大讲座活动,现已制作出第一期节目。与外侨旅办密切合作,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筹备拍摄专题片《文化旅游在__》,为__文化旅游一日行的早日实现服务导向。
五、抓活动,促事业建设。
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活动的支撑和推动。上半年,市文化局以节庆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工作和各类文艺活动。
一是节庆活动多姿多彩。年初,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拉开节庆活动序幕,20__年党政军民春节文艺晚会、民间龙狮舞拜年表演、灯谜一条街活动,丰富了我市春节期间市民的文艺生活。
二是围绕企事业、机关单位宣传活动(如总工会的5.1演出、城管局的节目调演、职教集团的节目创编等)开展的节目创编或调演活动。4.23日市图书馆开展了世界读书日街头阅活动,5.18世界博物馆日的开馆活动均得到市民好评。
三是实施惠民工程。市民论坛文化知识课堂的组织实施,免费数码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97个基层网点的设备配套、15个农家书屋各类图书的计划配送等奉献给了城乡人民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是拓宽服务渠道,走市场化路子。市青年艺术团3月份印制了500份精美的宣传册,深入到学校、厂矿、机关、乡镇发放,推介宣传艺术团取得的艺术成果,利用舞台形象宣传各行各业新风新貌。为李家铺乡、职教集团、总工会等单位进行节目创编演出;打造排练精品音乐剧《囊萤照读》参加《沅澧风情》大型演出,为演出市场的定位夯实了基础。
五是整章建制,规范执法。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主题,以诚信服务为主线,认真管好管活文化市场,强力查处违规网吧和取缔违规经营户。经初步摸底,全市现拥有正规网吧城区经营户48家,印刷业4家,打字复印店17 家,书刊音像店12家,卡拉ok等歌舞娱乐场所27家,并重新建立台帐,跟踪服务,动员其成立行业协会组织,以协会工作促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使文化市场、文博、图书、电影、演出均得到向前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市场的培植和产业氛围逐渐形成。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全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项目的整合实施;
一、我县文化事业单位及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文化系统共有在职职工52人。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歌舞团、文物管理所5个事业单位。
全县社会办的文化产业较为繁荣,书报刊市场、音像、网络、印刷、娱乐休闲市场发展较快,有的已形成规模。据统计,全县书报刊摊点16家,印刷厂5家,音像制品出售16家,打字复印7家,网络经营户11家,电子游戏室6家,桌球3家,娱乐休闲业6家。
二、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对文化的产业化存在错误的认识。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分强调,没有把文化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种观念导致对文化产业的政策理解不透。同时,文化产业市场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头管理,无利益没人管理,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
2、对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规划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约大部分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整体档次不高,许多经营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活、经营项目单一,消费者光顾少,导致经营情况差,时开时停,造成了文化资源极大的浪费。
3、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滞后,财政投入力度不大,公办文化产业没有起到主导地位。引导民意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4、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需要高素质人才,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1、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宽松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适合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产业组织、投资融资、财政税收、分配激励等措施,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用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2、加强总体发展战略,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要在制定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
3、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合理布局文化基础设施。目前我县文化基础建设薄弱,文化阵地少,不利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4、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
5、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现实,抓住机遇,还要充分利用文化自身资源,利用现有的阵地,改扩、新建的文化设施。
四、解放思想,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增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1、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活力、彰显文化魅力、永葆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呈现文化建设新的亮点。积极推动文化体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文化,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积极推动文化主体创新,通过完善文化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文化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积极发现、大胆启用文化创新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新之本的思想,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创新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使之成为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2、积极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我们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时,始终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文化权益的共享,推动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弱势群体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文化权益。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努力创造文化精品,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今后几年,我们应以扎实推进以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档次。与此同时,我们要围绕丰富__特色文化内涵,发展特色艺术,打造文化精品,培育特色品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加强思想舆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打造__山歌等文化品牌。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以传媒、文化旅游、体育、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信息网络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产业,大力提升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县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我县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深入挖掘我县文化、人文历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制定我县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建立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打造__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我县的文化品位,塑造我县的优秀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尽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为我县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挥群众文化创新精神、增强文化创新活力的需要,是推进改革,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现代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坚持群众自发与精心组织相结合,专业文化与业余文化相结合,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结合,城市文化活动与乡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的普及率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档次,深化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使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我省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送文化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三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
5、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县城为主干、以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为中心点,覆盖全县的文化设施网络。一要整合全县资源,集中在县城建设集艺术性、标志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辐射功能。二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上以小城镇文化设施建设为中心点,以点辐射面。加强中心点的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中心点文化设施为载体,为周边区域提供文化服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民间艺术大市,拥有众多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构成中原地区文化母体的重要分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商丘市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民间艺术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亦暴露出传承体系不健全、产业运行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审慎对待。笔者在几次走访王公庄画虎村时,除了对其发展的速度、现有规模及运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核心问题表示赞叹,另一方面也考虑其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艺术产业,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继承与创新,画虎村目前的现状为大力开拓虎画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来说对于该产业所依托的民间艺术门类本身艺术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所做出的“软投入”相形见绌。
关键词:中原地区;民间艺术;产业化;现实意义
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源泉。我国的民间艺术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和全人类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是民间艺术大省,民权王公庄画虎是全省有影响和地位,产业化有一定成效的民间艺术门类。本文选择王公庄画虎村作为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实践探索等方式,访谈了包括民权县北关镇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和画家艺人,基本摸清了民权虎画的资源价值、传承传播与产业化现状、面临的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大众文化消费的变化,提出一系列思考及新的发展方式。以期以民权虎为典型案例,寻找和探索商丘地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可操作和可借鉴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和模式。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和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其中,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斓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尤其在中原及广大的西北地区,得以保留下来并持续发挥价值的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品类齐全,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力的单纯追求逐步转变为对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的追求,民间艺术的受众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民间艺术的传统功能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而变得模糊化、边缘化,呈现出新的意识形态。农村民间艺术的需求由个体转向共求,其作用也由单纯的精神生活抒发转向运用民间艺术观念思想的表达转为艺术形式的多维性表现。当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功能特征发生了新的方向,从单纯的农民精神生活抒发转向市场化、产业化。民间艺术充当起农村娱乐产业制造的推手,其特殊的形式语言、表达方式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鲜明地确立了不同地域农村的文化特征。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被各种媒体广泛传播。此时的地方民间艺术在农村产业化建设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方式。
也有人认为,能实现经济价值的民间艺术固然是好,但是一味追求民间艺术产业化,很容易将那些比较难实现经济价值但同样珍贵的民间艺术逼入死胡同,反而不利于民间艺术的整体发展。如今的民间艺术主要是缺少一种氛围,民间艺术要生存和发展,主要还是靠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组织的重视才能支撑下去,产业化的各方条件都尚未成熟,言之过早。针对这种观点,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艺术门类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生存空间,但大部分民间艺术还有着深厚的土壤,能够在农村产业结构市场化的背景下谋求新的发展。
当历史进入到20世纪,民间艺术受到其从属性的制约,逐渐失去活力,面临着生存困境,民间文化正受到来自商业社会外束文化的冲击。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人脱离了维系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谋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尤其是工业化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的艺术理念和艺术方式很难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可以说,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脱离导致其加速衰落。
通过对王公庄画虎产业发展个案进行探究,进而联合商丘地区其他的民间艺术门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虞城县的花木兰传说、柘城县的大仵民间舞蹈和李秀山泥塑、商丘市的四平调、睢阳区的火神祭祀、睢县的二夹弦等。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要重点打造“华商之都”文化品牌,围绕“商”字做文章、谋发展、求振兴,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认为:“艺术作品毫无疑义应走近普通大众,他们有这样的文化权利也有这些需求。但现在的艺术创作,似乎还没有把面向普通百姓、进入寻常人家作为目标或方向。出现在展览会、博览会、画廊等场合的作品,大都指向特定受众。进入市场领域的作品,主要是按商品的游戏规则在流动。”因此,民间艺术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该艺术门类本身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也极大地丰富并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要发展传统艺术文化,首先是这种文化对于接受者是否有价值。目前不少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希望能够保护传统文化,但是能够真正发展传统文化的就没有多少。文化的传承很大的程度上属于说教,没有实质内容。而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结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成为一个产业的保护促进方式,渐渐成为共识。当代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间艺术产业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民间艺术指明了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 庞向辉.“画虎村”的变与不变[J].农家参谋,2010(07).
[2] 郭俊华.小画笔画出大产业[J].村委主任,2010(03).
[关键词]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互动发展动力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25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1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1.1 城乡居民是促使文化互动发展根本动力
城乡居民不仅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代表,作家、艺术家是文化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且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新文化形态的发明者、创制者。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同时城乡居民还是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享受者。文化消费不仅消费着文化产品,而且推动文化需求,这新的需求又期待巨大的生产来满足,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推动文化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就要增强其意识,进而促进其生存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对于自我发展能力而言,主要指的是利用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资源,通过获取自然资源,对社会资源予以合理利用,最终提升民族自身利益的能力,其更是对资源及社会结构、规则的认识能力,是从边缘到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和途径的能力。
1.2 文化创意人才与文化互动发展息息相关
在明确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是其发展相关的主要因素,企业与中介在经营发展期间,为了优化产业链,将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区域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在发展期间,文化产品能否成功与文化创意有着必然联系,所以文化产业在发展时,过多的依赖于文化创意人才,由此表明,创意人才对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原因是人才是创造文化产品的主体,而文化产业又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文化创意者的技能、创造性与才智等关系到文化产品质量。
同时,在创造文化产品时,其是比较柔性的生产活动,无论是制作广告、开发游戏,这些文化产品的质量由创意人才所决定。
1.3 文化需求是消费者选择文化服务、产品的主要依据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变化为:①文化需求总量呈现逐步增长趋势;②社会对文化服务与产品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③文化消费向市场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④人们要求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制作应当向现代化与科技化方向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总量增加、质量要求提高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类差日益明显直接导致文化生产方式、供给方式、流通方式、消费方式的进步。个体精神文化需求愈加复杂直接对现有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风格以及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出挑战。
近年来,城市与农村文化消费呈现增长趋势,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限制,并且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文化素养、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及文化消费偏好及休闲时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高,相应地文化消费能力会较强。文化消费的主体是人类,并且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和艺术消费水平与结构等有着必然联系,尤其是城市与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与消费习惯等作为主观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消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文化产品的选择。
2 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分析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阶段不同,因而发展动力有所不同,在现代化先行国家和后发国家,文化发展动力也有差别。这里讨论文化发展的一般外在环境。
当前,有关人类学家与社会学家在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导致社会变迁的因素有七种,包含了非物质文化、人口和经济发展等。①据研究文化现代化的专家的观点,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于八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达、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②据此,影响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来自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完善、科技进步、教育发展、文化互动、环境变化和全球化等八个方面,如图1所示。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文化发展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促进因素。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各种社会派别力量及各阶级、阶层的斗争,形成了文化不断演进的思想、经济及政治基础,构成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30年,从闭关锁国到国门洞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促进文化现代化转型。
政治制度完善是文化发展的政治保证。相对于物态文化、精神文化,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作为精神的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一个终极关怀;而制度则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制度与文化既相对对立,又在互动中发展。在制度变迁的研究中要注意文化的因素。在对古今中外制度的演变史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无形的支配将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在文化发展研究中要注意制度的动因。所有文化进化或传播过程都首先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发生。
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教育发达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育人,通过实施教育使得人们能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对知识予以吸收和消化,再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在社会上。总而言之,教育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传授、传播。一个社会,其民众所受教育程度高,那么他们欣赏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也很高,进而推动文化向更高层次和更多形式发展。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表明,教育发达,不仅会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添加后劲,还会为文化自身的发展培育人才和后劲。
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引导因子,文化资源、文化资本、文化人才、文化新创意、文化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全球分配、流通和消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鲍曼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在贸易、商务和金融等领域出现,甚至是固定与本土化的空间也将文化加以融合。一般来讲,有的人认为是全球化的东西,在另外一部分人心目中并一定是全球化,也许是本土化。因此,通过对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互动发展环境机制进行分析,本土化与全球化可以是同时进行。为分得国际文化市场一杯羹,各国加大了竞争的马力,赚取外汇,贩卖本国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繁荣和文化企业强大。文化互动是文化发展的激励因素,与文化发展互为因果。文化是在传播中实现其价值,在交流中不停发展。在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不是单向的流动,而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向流动,并产生文化增殖,激励文化的发展变化。
环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向。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文化理理学研究范畴,各式各样的文化都依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发展、成熟、衰亡。半封闭的大河大陆生存环境,大致确立了中华文化发展方向;农耕文化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居民生活的稳定性有关,海洋文化的外向开拓,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了劈波斩浪、扬岘异域的环境相关。影响文化发展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不是文化变化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孕育并滋养着文化的特色性、民族性,使文化发展呈现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历史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蓉.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3(28).
[2]范大平.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5(4).
[3]李长健,伍文辉,涂晓菊.和谐与发展:新农村文化动力机制建构研究[J].长白学刊,2007(1).
[4]甄峰,宁登,张敏.城乡现代化与城乡文化──对城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9(1).
[5]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09(22).
[6]程渝.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文化冲突及整合研究[D].南充:西南石油大学,2012.
[7]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J]魅力中国,2009(32).
作者简介:顾江(1965D ),男,汉,江苏南京人,经济学博士,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公司与证券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经济,产业组织管理。)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充分凸显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
关键词: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发展战略;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必将深入到文化层次。换而言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要有足够强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而这又要依托正确的发展战略。目前,文化产业辐射经济、社会,正以其强悍的吸附力和扩张力改变着地域间竞争的格局。
江苏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创新为重点,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竞争力,使江苏由文化资源大省变为文化强省。面对这种新形势,找准自身的文化产业竞争比较优势,并适时将文化产业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地位和作用,提升总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以加快“文化江苏”建设为中心,江苏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是多学科支持的区域文化公共政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多年来,江苏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国家批准了南京大学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两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内社科和综合艺术类杂志发表过一些江苏文化和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章,2005年江苏文化蓝皮书关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报告,还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发展战略的研究逐步兴起,即竞争力问题研究。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也逐渐建立完善。但竞争力问题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竞争力理论研究影响较大的为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理论。该理论的研究框架如下:城市竞争力=f(软竞争力,硬竞争力);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其中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价值取向指数、创业精神指数、创新氛围指数和交往操守指数。此外,有关竞争力的理论还有文化产业竞争力及企业文化竞争力等。如祁述裕在其《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开创性地设计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多侧面的比较,对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给予了尽可能准确的定位,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企业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竞争力、行为文化竞争力、制度文化竞争力和精神文化竞争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就产业竞争问题研究来看,关于产业竞争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俄林的资源要素禀赋说,我们已经熟知。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以及威廉姆森等强调外部经济性、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从产业区、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的集聚竞争力。对产业竞争力最深入研究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0)在其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四要素加上机遇和政府的“钻石模型”,为研究产业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Rugman(1993)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构建了“双重钻石模型”;Moon、 Ruman 和Verbeke(1998)将“双重钻石模型”进一步拓展为“一般化的钻石模型”。Padmore和Gibson(1998)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GEM模型,这些拓展的钻石模型更多关注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金碚(2003,2006)认为,体制因素和竞争所依赖的优势资源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大,提出了人气指数等评价指标。曾国宁(2006)认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根本上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徐占忱、何明升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协作力、耦合力和集群创新力。李孔岳、钟天送(2006)采用GEM模型,对汕头澄海玩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刘林青、谭力文(2006)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构建了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认为通过吸收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国家竞争力,而产业的企业竞争力并没有同步显著提高。
二、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与终极目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同年,世界银行在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也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增加社会资本与社会凝聚力”。文化逐步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综合竞争力研究的兴起,人们对文化本身的竞争力也开始加以关注。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2004-2007年,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汇聚,这些独特的文化底蕴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反之,经济实力的增强又为江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早在1996年,江苏就提出了“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全面而科学的规划了江苏的文化大省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到2007年底,江苏文化大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科学发展观和“三创精神”正逐步成为江苏人们新的精神价值观,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有了根本性转变,文化发展的现代体系初见雏形,文化事业建设成就突出,一个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与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创新,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断发展,集团化带动作用增强,在优势与特色产业的形成中,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精品战略成效显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学艺术佳作纷呈。
2.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出现三个层次,经济越发达,竞争优势越强
江苏省城市文化竞争力水平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3个省辖市文化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次,排在第一方阵的是南京、苏州、无锡;第二方阵为常州、南通、扬州、镇江;第三方阵有徐州、盐城、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
三个方阵内部,第一方阵是苏州和南京“两强相争”,无锡则与两市相差较大,呈“两强一弱”态势。苏州在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优于南京,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以及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逊于南京。无锡仅在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方面与南京、苏州相近,在其它指标上与南京、苏州都有一定差距。第二方阵中的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四市形成“四虎争霸”局面,文化竞争力差别不大。“四小虎”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在这一方阵中,常州文化竞争力最高,镇江文化竞争力处于末位。第三方阵的城市间文化竞争力指数相差也不大,各市互相角逐,呈“群雄逐鹿”之势。徐州是这一方阵的领头羊,宿迁处于末位,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宿迁在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比较薄弱。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阵中的徐州和盐城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较高。
3.基础竞争力与文化资源是竞争优势突出
从2001-2005年,江苏文化资源竞争力指标一直居于全国第一。从总体来看,拉动江苏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主要因素是江苏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环境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等。但是,必须看到的是,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只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文化的最终发展还是来源于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文化创新等主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文化资源是江苏文化竞争力的传统优势。江苏经济在十五期间的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其文化基础竞争力水平。基础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建设情况、道路密度,这些因素都是该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厚,境内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从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三次(分别是1982年2月8日、1986年12月8日、1994年1月4日)批准并公布了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江苏省共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七座城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和2008年又有无锡、南通两座城市入选,共计九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苏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名家迭出。现存的戏种有20余个,影响较大的有昆剧、锡剧、淮剧、扬剧、滑稽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等。
4.与兄弟省市比较,优势和挑战并存
北京、上海两市一直处于江苏前列。考虑到GDP、报刊发行量、图书发行量、社会零售总额、中外旅游者人次数、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指标与一个地区的人口总量、自然禀赋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江苏与上述两市的差距十分明显。广东与江苏文化竞争力最为接近。基础竞争力、公共文化服务与传媒竞争力差距不大,江苏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广东,但是,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竞争力、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两个指标均低于广东省。除广东外,山东和浙江两省与江苏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总的来说,江苏超过广东的指标主要是经济竞争力与对外文化交流程度以及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等,其文化创新竞争力远远不如广东。同时,广东的GDP、均绿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江苏,其基础竞争力之雄厚,不容小视。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广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江苏发达,其群艺馆、艺术团体个数,人均事业费等均高于江苏。与浙江相比,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远超过浙江,但是,R&D投入占GDP比重、城乡恩格尔系数、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各地区人均事业费、均远低于浙江。近年来,浙江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文化研究与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加快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设,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山东是一个经济强省,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很多指标虽然在排名上低于江苏,但是差距不大,江苏在人均绿化面积、人均公共图书占有量、广电覆盖率、居民文化消费系数、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上超出山东较多,但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则远低于山东。因此,江苏随时都有被上述三省赶超的可能。
三、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未来几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江苏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文化国际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平衡化,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城市文化辐射农村,使文化发展成果普惠于民。进一步提升我省思想文化凝聚力、区域文化辐射力、精神产品的生产力、文化性格的扩张力、体制创新的牵动力。实施“三优先”战略,即公共文化服务优先、品牌文化优先、文化产业优先。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繁荣的文化事业、先进的文化设施、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内容创意时尚战略
江苏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着力点是进行文化创新,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更是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行动。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文化创新及其如何实现的问题。文化创新包括对影响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发展的某些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的纠正和创新,以及对文化知识的改善和增进,对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较低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提升等。江苏省文化创新包括以下内容:
1.文化精神创新。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文化观念与文化精神的现代化。文化精神创新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创新,价值心理的创新。一个没有先进的文化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必定是没有竞争力的。江苏省委适时提出的“创业、创新、创优”就是对我省传统文化精神的创新与升级。要继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着力构建诚信江苏,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我们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认识,确立全新的文化观念。只要有利于提高我省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应当予以鼓励、支持和推广。
2.文化知识创新。文化知识创新包括个人的知识创新和国家、地区的知识创新,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创新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等。如果文化知识普及和创新的程度受限,特别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水平不理想,就会使文化创新基础欠牢,根基不深,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均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严重制约和影响文化现代化的创建。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知识普及与创新的载体和舞台。我省人均事业费投入较低,需要加大文化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代表江苏文化形象的重点文化项目,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重要社科研究机构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重大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在国民教育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优先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文化产业体系。根据中央的精神和文化工作的实际,当前我省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必须把握好这样几条:一是划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二是政府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放低准入门槛,采取政策扶持,使之更快发展,尽快适应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继续创新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方式,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国有资本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若干个文化圈或文化带,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引领作用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三)文化市场国际拓展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我国将在新起点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这为江苏提升文化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进一步提高江苏文化对外开放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使江苏对外文化交流保持全国领先,成为开放交流活动的文化高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文化,必将增强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推动作用,促进江苏经济文化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省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江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扩大江苏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
1.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组织举办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世界对江苏的了解。重视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在国外举办江苏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工作。城市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龙头作用。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重点办好国际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有影响的对外文化演出、展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艺术比赛,扩大江苏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出口,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利用国外营销渠道,进入国外市场。
2.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销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扩大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的影响。建立健全中外学者交流机制,加强与外国有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中国问题专家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外贸、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展演、展映和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3.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重点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骨干人才。发展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积极引入适应江苏需要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体系。充分尊重人才,建立能体现人才价值、灵活有效的薪酬机制,创造宽松的氛围,为国际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和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及外国专家的力度。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制度,鼓励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江苏服务、创业。(责任编辑:郭妍琳)
参考文献:
[1]Richard E. Cav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Ordonez, Jennifer. 2002.“Artists Seek to Ease Recording-Pact Law.”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25, p. B2.
[3]骆品亮.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红旗出版社,2003.
[7]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8]刘新荣.文化个性与企业价值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9]徐占忱,何明升.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性质[J].工业技术经济,2005,(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Jiangsu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eveloping Strategy
GU Jiang, ZHU Wen-yan, ZAN Sheng-feng
(1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Shandong Yingcai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104)
摘要: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问等多种研究方式,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对廊坊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推进京津冀鲁城际快捷交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的张家口绿色崛起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研究 自组织视域下的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衡水学院民族音乐教学资源共享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廊坊市高端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廊坊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延庆县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文化对接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京津冀地区梯度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产业发展的空间维度探究 京津冀网球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京津冀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赵钢,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5,(2):9
[4]黄银华,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风险管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
作者简历:张小青(1977.2――),男,硕士,山西平原人,华北科技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注:本论文是2017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廊坊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17059)”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张小青 张学生 马 文慧 王晶
[关键词]孝感;孝文化;孝人物;孝景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昊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关键词:融资方式;华谊集团;中影集团;金融贷款
一、电影融资渠道介绍
我国电影业主要使用的电影融资方式有八种:金融贷款、版权预售、政府出资、电影基金、间接赞助、个人融资、广告投入、风险投资、以及海内外企业投资等。随着电影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香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地区的资金也逐步进入中国制片领域。而随着这些资金的逐步进入,单一的资金制作的影片比例已经越来越小,混合资金运作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影融资的主要形式。
二、案例分析
(一)广告投入的代表——华谊集团。
华谊公司与冯小刚合作的多部电影,如《手机》、《大腕》、《天下无贼》等将广告投入这一融资渠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新片《非诚勿扰》为例,影片5000万投资里有一大半是来源于广告收入。(另有招行的独家贷款。)在过去的几年中,华谊兄弟保持100%增长率,占据了国内制片市场40%的份额、电影发行市场30%的份额。从2000年至今,华谊兄弟先后获得来自太合集团、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总计4亿多元,这些资金保证了华谊兄弟能够持续不断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2009年,华谊兄弟正式上市成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华谊”兄弟的上市将为国有公司的新一轮发展带来契机。“
(二)海内外企业投资代表——中影集团。
由韩三平领导的中影集团把我国的国营制片厂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仅08年一年,中影集团发行的影片票房总收入高达27亿元,占全国票房总产值67%。中影集团以独家、联合、、协助等不同形式发行了国产影片150部,共产出票房19.5亿元,比07年狂增10亿元,全年8部过亿影片中影集团参与。从08年的《赤壁》到09年的《建国大业》,有了中影集团在背后做力盾,影片吸引到许多国内外的影视公司融资。拿《赤壁》为例,总投资额8000万美元的影片投资方包括中国电影集团、美国狮门山制作公司、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橙天智鸿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北大春秋鸿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日本AVEX、韩国Show-box等11家单位。该片采取“主打中国文化、集合亚洲资源、全球营销”的制作模式,涵盖了国有、民营、社会、境外等多种渠道的资金,影片上映不到一周内地票房即突破1.5亿元,创造了新的记录,同时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等地上映后均位居首周票房榜之首。
此外,以《建国大业》、《长江七号》、《宝葫芦的秘密》、《投名状》、《面纱》、《玉战士》、《风云2》为代表的一批影片,就吸引了美国、芬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制片公司。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打好全球营销的王牌,中影集团自然稳坐我国电影业的龙头宝座。
(三)银行金融贷款。
在金融贷款这一融资渠道方面,目前已有招行、交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
行介入文化产业融资市场。北京地区文化产业融资气氛活跃主要与大环境有关,目前北京市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获得商业银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贷款的企业,按照项目贷款利息总额的50%---100%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这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北京银行以版权质押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一亿元的电视剧打包贷款,共14部456集电视剧,包括张纪中的《兵圣》、胡玫的《望族》、康洪雷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为控制风险,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约定,银行贷款不能超过其投资总额50%。08年,北京银行还为《画皮》提供了1000万元版权质押贷款。在这个项目上,北京银行不仅在贷前对借款人提出严格的用款计划、还款措施,采取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等有效的担保措施,贷中、贷后还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监管措施。截至2008年9月末,北京银行累计审批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贷款46笔,8.53亿元。《长江七号》、《赤壁》、《深海寻人》、《白银帝国》、《爱情呼叫转移》等影片都获得了北京银行的融资支持。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消息,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也正在进入我们的视野。香港国际影视展及HAF(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已经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影视展以及电影投资会,以外,亚洲电影节及韩国釜山PPP计划、东京影展及东京国际映画节、中国台北金马影展等也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
三、发展中国电影投融资体系的建议
客观上说,我国电影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家已经明文提出一定要发展好中国电影。这也给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政治气候。
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电影业应继续在投融资的体系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进一步完善政策,推动我国的电影投融资模式的建立。在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的同时,要对它们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我国投融资体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成本昂贵的胶片电影已经满足不了观众日益增长的对电影的需求量,发展好数字化电影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电影业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之一。此外,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如果能开发好农村电影市场,吸引7亿的农村观影群,这将大大加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编者按: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致力于岭南文化和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科学与宗教、道德哲学、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既着力于基础理论,也关注现实问题;既着重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研究,又对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怀有深厚的人文关怀。在加强文化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岭南文化、公共文化、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等为重点方向,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在科研目标、人才培养、科研基地及其站点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长曾德雄任职多年以来,以自身深厚的哲学文化积淀致力于岭南文化、道德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为广州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期本刊特邀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曾德雄做客《今传媒》,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位文化学者的风采。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曾所长您好,很荣幸采访到您!感谢您对《今传媒》一直以来的支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岭南文化和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科学与宗教、道德哲学、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请您谈谈您任所长以来,研究所有何变化?取得主要成就有哪些?
曾德雄:很感谢你对广州社科院哲文所的关注,我从2009年担任哲文所所长以来,秉承过去的研究方向,注重基础理论,关注现实问题,着重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研究。由于地方社科院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学术依据,因此,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广州文化的发展规划研究、广州文化软实力研究等。广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比如广州宗教形态丰富,宗教活动场所融合了优秀的建筑、绘画、园林等艺术元素,是广州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城市文化比较,广州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建设“图书馆之城”,有利于广州市民吸收文化信息,传承和弘扬广州文化。广州流行音乐,传唱广州流行文化。香港流行音乐的盛行,推动了广州本土文化的传播,一些取材于广州本土风俗、人文传统的流行歌曲被广泛传唱。建设美丽乡村,保护民俗,尊重乡村历史和文化,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广州传统民俗文化在都市化演进中,不断调整和适应现代文化,既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又有机地融入了现代文化。广州全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新岭南文化中心。新岭南文化能够自我调整,自我更新,形成了有效的活性机制。
这些研究一方面会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市领导,另一方面也会形成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
记者:可否谈谈贵所在岭南文化和道德哲学两大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何?
曾德雄:岭南文化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前就出过很多大型的研究成果,比如大型专著《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收录在《岭南文库》中,主要介绍了岭南文化地方史。《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从2010年,我们启动了一个大型的研究项目:广州城市文化论坛,在广州12个区(县级市)分别举办一场城市文化论坛,请广州地区知名的文化学者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就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价值,挖掘、保护与利用展开深入研讨,并对下一步文化的发展规划提出具体的建议。这一活动从2010年4月启动,2012年10月圆满结束,广州地区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论坛成果也集结出版。今年,我们正在开展新岭南文化的研究,重点在于岭南文化的现代转型。岭南文化的现代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要转变岭南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使岭南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以适应时代前进和社会进步,使其能够尽快转化为新的主流文化。
道德哲学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西方道德哲学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注意到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建构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脱离这样的影响。
记者:贵所既着力于基础理论,也关注现实问题;既着重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研究,又对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怀有深厚人文关怀。其研究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请您详细谈一谈。
曾德雄:从事研究工作,就必须将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高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以致用。要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没有深厚的学理基础是不行的,那样会导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口开河;反之,如果学理基础不能运用于实际,也会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实际上也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学用相长,相得益彰。
哲文所开展新岭南文化研究,我们重视文化的精神层面,传播文化是影响几代人的事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我们致力于文化发展研究,切记要严谨。我们在发展岭南文化的过程中,遇到民俗文化的都市化演进问题,既要保护民俗文化,又要怀有人文关怀,保留传统并融入现代性,使岭南文化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性又具有时尚的现代性,充满活力。
中国人的“人文”概念来自《易经》,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现在提倡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关怀需要发展和创新,当今时代的人文关怀要与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注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做文化研究更应该强调人文关怀。我们倡导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以人文主义的角度,促进文化研究的发展,发掘文化现象的文化价值。马修·阿诺德文化观就实现了学术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他通过教育理论探讨追求人性禀赋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文化研究就是要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构建和谐文化。
近些年,我们还进行一些很有意义的探索,一方面深入学术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发出学者的声音,承担学者的社会责任,为中国社会的转型进步发挥自己的作用。
记者:您对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在制度的建设和研究的模式方面有何创新?前景展望有哪些?
曾德雄:现如今,我们都在强调创新,创新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哲文所的创新主要是改变。我们改变了原有模式,确立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看待制度模式,这会偏离社会实际。做学术研究要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展开学术研究。现实社会问题涵盖面广,思想史、公共文化、文化批评等等,学术研究角度不同,成果各异。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出发点都不能脱离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例如,研究岭南文化,就得了解岭南的地理特征、风俗文化、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家对当地的政策,分析传播岭南文化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岭南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些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才谈得上我们要去研究岭南文化,如果抛开了现实社会需要,那我们的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哲文所的未来发展,要有好的文化引导,研究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造诣,既要研究文化又要引导地方政府发展文化。文化研究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文化,发展、创新、衍伸新文化。文化研究者也应该掌握最新的文化传播媒介,这也是深入文化研究的一种渠道。从研究的角度来讲,研究不仅仅只停留在研究层面上,哲学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感染力与穿透力强,影响力大,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拓宽研究的范围,挖掘研究的新角度,把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更为广阔的传播途径传播出去,我觉得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会获得生命力!
记者:“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以传承创新为核心,将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中之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一直从事着文化方面的研究,肩负着巨大的文化使命,您作为所长,是如何看待这种使命的?
曾德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转型的根本是思想文化的转型。文化研究者承担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引导我们认清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方向以及实现路径。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密切关注和紧密联系中国的社会现实,还必须深入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思想史,对中国的过去深刻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除了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和规范的学术训练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者的人格独立,不依附、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力量,独立思考,有钻研的精神,才能真正致力于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如果缺乏这一点,不仅不会有真实的表达,也难以接近问题的本质,更做不到韦伯所说的“知识的彻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吐故纳新、发展融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弘扬先进文化,肩负起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一个民族的复兴其核心在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发扬。您认为,哲学文化的研究对实现“中国梦”有何促进?
曾德雄:“中国梦”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的前提是共同的价值认同。所谓价值认同,就是一种价值共识,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它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民族精神。中国梦是一种价值和文化的愿景,是一种对美好社会体系的想象。
县文化馆是由政府设立的、为我县文化建设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岫岩新一轮大发展中,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群众文化建设,把文化作为全县发展的“软实力”来对待,要求全县树立起“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文化就是抓发展”观念。我们文化馆对此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振奋精神,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县新一轮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角色定位认清职责
去年国家出台的《文化馆管理办法》中规定:
文化馆主要职能是:
(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三)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
(四)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五)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六)指导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为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
(七)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
(八)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
由此看来,我们在我县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很繁重的组织、指导、辅导和服务工作,还有一些专业的具体事务。
二、加强文化馆建设当好文化工作的先锋
(一)、加强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建设
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宣传廊、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舞蹈(综合)排练厅、资料室、老年人活动室、文艺创作室等,以及管理用房、辅助用房。有条件的应建有小型剧场和室外活动场所。我县目前文化馆这些设施基本具备,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使之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人才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的建设,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社会感召力。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要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文化馆目前专业人员还很缺乏,特别是高级创作人才、导演策划人才尤为缺乏,已经影响到文化馆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引入激励机制、利益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对优秀的特殊人才经考核后可以破格录用,对公共文化服务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使文化馆成为结构合理、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三)、强化社会公益功能,加大无偿服务力度。文化馆在我县文化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强化自己的服务功能,实际上就是强化社会公益公能,就是文化馆如何面向社会搞好服务。我们要把文化馆的服务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大无偿服务力度,包括服务的面和服务的量,从服务内容到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都要兼顾。一要出新。要更新观念,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要适应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馆各类辅导人员齐全的优势,善于挖掘人才资源的潜力,进一步充实无偿服务的力量。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我县新一轮大发展,使文化馆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文化特色村建设的开展,给文化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机。群众有各种文化生活的需求,或传统的、或现代的、或艺术的、或娱乐的,文化馆要及时掌握群众的文化生活信息,从中列入自己的服务计划,将无偿服务工作作为文化馆业务工作的主体之一。提高服务质量,文化馆要做到主动出击,上门服务,及时反馈信息。无论办班辅导、活动策划、还是展示演出,送戏(节目)下乡,都力求精益求精,真正体现文化馆的整体实力、良好素质和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文化馆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四)、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县满族文化遗产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目前我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岫岩玉雕工艺、东北大鼓、皮影戏、满族剪纸、满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单鼓、满族民间歌曲等7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婚俗、农民画、民间鼓乐等13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今后的日常保护和挖掘工作量还很大,我们要按计划把这性工作扎扎实实开展下去使具有岫岩特色、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而且要传承发展下去。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Thekeytopicsaboutthemoviestudiesin2007-2008aremainlyfocusedonexploringandreflectingthedevelopmenthistoryofChinesemovieinthepast30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waslaunchedin1978.Therefinementofmovieindustrysystemandreformoftheaterchainmanagementarealsowidelydiscussed.Thestudiesoftelevisionartaremainlyfocusedontheproductionsoftelevisiondrama,andtheresearchmakesprogressinthefiledoftelevisionartcolumnsanddocumentary.
Keywords:China;Movie;TelevisionArt;ResearchDevelopment;Annual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彰显人性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