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21:2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外出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类必修课程之一,是在大三学生掌握一定专业设计后,为了增加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认识、开阔其视野、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而设立的。文章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设计考察;教学方法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创意无限、瞬息万变的行业。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之前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源自教师的传授,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认识比较片面。设计考察课程是在大三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专业设计、开阔视野、提高自身设计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意义在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并为学生日后的设计积累大量素材。
一、课程目的和考察点的选择
设计考察是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过教学改革新增设的一门课程,时间为两周,一般安排在大三,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开阔其视野,使其积累人生阅历,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与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更紧密地衔接起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性比较强,学生上大学前接触到的行业信息一般比较少。通过设计考察,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设计行业信息和设计资源,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有很大帮助。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千年商都”的美誉。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的经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中国第一家成功为企业导入CI设计的广告公司就诞生于此。近年来,广州聚集了数十家4A广告公司,广告设计行业发达,从设计、制作到有着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此外,广州市区还有多家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设计院校。深厚的设计产业背景和众多的文化机构,使广州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考察的理想目的地。
二、根据课程定位安排考察内容、明确考察目的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延展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主张多元化的设计教学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让课程成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设计师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后继的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考察课程总学时只有两周,学时少,考察内容多、范围广。课程教学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介绍行业特点、专业特色、企业的运转流程和行业运作规律等知识,引导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拓展思维,加强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信息变化大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对时展需求有准确的领悟,既要关心商家的诉求,又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该行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设计、制作和应用等三个环节的相互衔接。为了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由行业概况、参观交流、视觉观察和资料收集等四部分教学内容构成,其中参观交流和视觉观察是本课程的重点。
1.行业概况教师通过PPT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涉及的行业,特别是行业的特点、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重点介绍在大时代背景下广州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特色、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分布情况。
2.参观交流第一,参观广告公司。教师选择一到两家实力较强的4A广告公司进行参观交流,通过观摩和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公司与客户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设计策划方案等方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参观文化创意产业园。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是艺术文化交流机构、国际画廊、艺术家工作室、私人博物馆、私人美术馆、设计公司、创意产品商店的聚集地。学生可以自由参观体验,观摩最新的国际创意设计、展示设计和创意产品,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资讯。第三,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分别陈列着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和视觉艺术品,是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研究、提高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理想场所。教师可以选择几家广州市区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让学生参观,了解广东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重点思考艺术的发展和变迁,并收集相关设计元素为以后的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第四,美术院校交流。选择广州的一家美术院校进行参观交流,包括参观实训室、设计工作室,听学术讲座,与本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等,相互交流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设计思想。
3.视觉观察第一,观察城市视觉导向系统。城市交通视觉导向系统、商业视觉导向系统以及文化视觉导向系统等城市视觉导向系统,能有效地将复杂的城市空间层次化、条理化,极大地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同的城市、地域和文化影响了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对城市视觉导向的观察,主要是对广州市不同类型的导向系统及其关系进行观察研究。第二,观察城市公共空间广告。城市建筑物、道路、广场、市政公共设施等的公共空间广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出行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对广州市公共空间中的户外广告、灯箱广告、多媒体的电子LED广告等进行观察,重点分析广告的创意、诉求点、受众及其影响力。第三,观察商业卖场视觉营销设计。城市大型商业卖场中的展示空间设计、照明设计、道具设计、商品陈列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视觉营销设计,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促进销售,是现代商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教师可选择广州市的一到两家大型商业卖场,让学生针对其视觉营销设计进行观察,思考卖场是如何通过合理地展示和营造视觉冲击力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资料收集第一,宣传册、广告单。博物馆、美术馆、商业卖场等场所免费发放的宣传册和广告单是很好的视觉设计研究资料。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收集设计宣传资料,为以后的设计创作提供实物参考。第二,照片。设计考察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新颖的设计或者有启发的设计,可以用相机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创作的参考素材。
三、合理安排,科学组织考察
设计考察课程有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信息量大、考察点分布广、实践性强、学生人数多等特点。怎样合理组织安排学生开展考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鉴于此,可以根据考察点和考察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1.集中考察,统一行动对于学生获得信息量是相同的考察点,可以通过集体组织的形式统一考察。如,企业参观以座谈会和观摩为主,采取统一行动,比较方便开展考察;院校交流主要是学术讲座、参观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强调团体间的沟通和互动,也适合集体行动。
2.分组考察,先集中后分散部分公共场所的场地空间有限,考察信息点分布广,采用统一行动的形式显然难以组织开展,有时还会因为考察点同时涌入大量人员造成拥堵,人为地制造障碍,导致考察效率低下。这样的考察点比较适合分组考察,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教师统一带队到考察点,明确当天的考察重点,然后分组进行考察。分组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数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5~6人一组为宜,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活动。如,广州红专厂创意艺术区总占地16万平方米,园区内的私人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创意产品商店等空间容量有限且分布广泛,教师可将学生统一带队到园区,然后根据园区地图,拟定多条考察路线,让学生按小组分路线进行考察。此外,每天外出考察前,教师要让学生制订当天的考察计划、明确考察内容和目标,拟定交通线路和考察时间,锻炼学生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和行业从业者沟通交流,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活动能力。每天考察结束后,教师可在晚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考察方法、考察心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四、整理资料,举办考察汇报展
设计考察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应及时整理与总结考察成果,方便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设计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考察成果的体现。
1.整理考察资料和存档教师应对考察、参观过程中收集的图片、实物、影像等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档,方便以后研究和调用。可以根据资料类型进行分类,如地域文化素材、现代设计元素、商业广告、橱窗设计、创意产品等分类归档。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找一两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作品的创意、表现、制作以及优缺点等,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材料存档,锻炼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2.撰写考察报告撰写考察报告是考察实践活动重要的后续任务,学生应在整理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对考察的总项目或者子项目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可以从考察概况、考察内容、考察分析和考察收获等四个方面进行撰写,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客观、语言平实、叙述合理。
3.举办考察汇报展将整理后的考察资料、报告以及主题设计作品以汇报展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这是检验学生考察成果的良好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组织展览的过程中回顾考察活动的过程,加深对设计的感悟,锻炼学生的设计、组织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扩大设计考察成果的受益范围,让更多人通过展览享受考察成果,激励学生在设计道路上不断前进。为了从多方面检验学生的考察成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汇报展分成若干个主题板块进行展示,如分成主题海报设计、设计分析、考察报告、实物资料、照片素材等五个主题板块。主题海报设计板块以考察的城市为主题,用收集的素材进行城市形象海报创作,检验学生考察后的创作水平,如,以“印象广州”为主题,要求学生创作一幅广州城市形象海报;设计分析板块,则将前面整理的作品分析文档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展出;考察报告板块,把考察报告设计成可展示的折页;实物资料板块,将收集的宣传册、宣传单、海报等实物资料精选部分展示;照片素材板块,精选一部分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说明进行展示,检验学生的设计审美水平,如,以“设计新发现”为主题,要求学生精选十张新颖的设计作品照片,辅以文字解说,以照片墙的形式展出。总之,通过多元化主题的汇报展,可以多角度地检验学生设计考察的收获,同时让未参与考察的师生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魅力。
五、结语
设计考察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学时短,考察内容多,但它对拓展学生的视野、转变设计观念、培养团队精神、增强自身设计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于设计考察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还要多关注行业新动态,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嘉健.服装专业设计考察课程教学初探.装饰,2013(3).
[2]陈家友.开阔艺术视野传承民族文化——谈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田野采风.大舞台,2010(6).
带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课题,4月22日随市委新农村建设考察团一行,对江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市县乡村进行了考察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了解了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一些有益经验,实实在在地说,收效很大,但回过头来,光看人家不行,自己怎样做,值得深思,是照搬照抄?还是别出心裁?我想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们乡的实际,认为建设新农村不仅要把握好“主人、主体、主导”的关系,而且要明确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一、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认识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了谁?这是一个主人的问题,直接的答案十分明确,当然是农民,但深层次答案并不简单。通过十二天的考察学习,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新农村建设群众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群众要有积极性,在我们考察的一些村当中,有经济实力强的,各种基础建设村里全包,如辽宁的兴城四家村、山东寿光的三元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非常强,建一个村部50多万元,不用群众拿一分钱。江西的石城县大坝新村、益兰花村,经济较落后,资源困乏,但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有特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关键是思想工作做得好,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民间理事会解决新农村建设,做得很好。理事会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奉献意识浓、组织能力强的“五老”、村干部、党员和致富能人组成。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因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是教育群众,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要改变群众无政府状态,目前我市农民(包括我乡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有许多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国家和政府要给群众多少好处,一切都由国家和政府掏腰包,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问题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等活动,让农民真正认识到他们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又是主体,通过建立理事会制度,使村屯很多事通过理事会来解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既要尊重群众意愿,又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无异议、满意。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问题
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是一个“谁来干”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全部成为买单者。过去有不少类似“人民某某人民办”的口号,新农村建设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广泛参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党委领导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思想和思路必须统一。政府主导,就是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实、抓投入。农民主体就是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能指望政府包办一切。社会参与就是解决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的出人,有智的出智,有钱的出钱。当然,发展生产必不可少,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增加收入,凡是典型投入必须慎之又慎,避免政府投钱,个别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虽然政府在主导上有“鸡”随“米”走的情况,但“米”必须是引导性的,投米是让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决不能什么事都由政府包办。
三、抓好新农村建设主导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这是一个“怎么干”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短期就可以完成的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推动新农村建设,政府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前提,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要的问题规划必须先行,根据各村屯情况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做出既适合于本村,又体现出本屯特点的规划,让村民理解和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不失时机地把握和利用好上级政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阳光普照,抓住中央的政策能解决一件就先解决一件,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外,同时又不脱离实际,不改变群众好的传统生活习惯。
我们虽然没有像“四家村、三元朱村”那样的经济基础,所有的事由村里全部包办,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按江西大坝新村和益兰花村那样完全用农民腰包里的钱办自己的事,我们要多掌握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政策,多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物质和社会帮助,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
中央在新农村建设中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我们的国情地域广阔、农民人口众多,十里不同天,三里不同俗,平均到每个人头就不多了,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要切实把发展自还给农民,坚持既尽力又量力而行,引导、帮助和支持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积极、稳妥、扎实地建设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防止一哄而起、大拆大建,真正把中央的惠民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福祉,切实把事情办好,让农民舒展疑虑的眉头,不让百姓吃亏。
(横道河子乡党委书记、袁文义供稿)
结合实际,努力开创我村新农村
建设新局面
有幸随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对江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四省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实地参观,走访农户和座谈讨论,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学到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所考察村屯,既有比较富裕的村,也有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干得有声有色。
回来后,我们村党支部就考察情况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必须更新观念、主动迎上。做为横道河子文华村双河社作为市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社,我们准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农民“钱袋子”。充分利用好现有耕地,进行科学种植,增加单产,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养牛、羊、猪等;搞毛皮动物养殖:狐狸、貉、獭兔、貂等;鼓励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增加收入;利用现有的玉米皮资源搞艺术品加工(拖鞋、地毯、壁挂、兜、筐、各种垫件等),还能出口创汇,增加收入。要走一条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搞建设的新路子。
一、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概述
寒地黑土是世界上得天独厚、弥足珍贵的土壤资源,其因十分稀缺而珍贵,因土地肥沃而宝贵,因物产丰饶而金贵。目前,在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一块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之上,位于东经125°~127°、北纬44°~49°;北起黑龙江,南至辽宁盘锦市、西到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佳寒地黑土核心区域[1]。专家考证,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形成的黑土土壤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合农耕,黑土区就成为了我国优质粮食主产区。绥化市就处于几块典型黑土地的中心区,是典型的寒地黑土区,绥化市用“寒地黑土”打造中国农业第一品牌,蕴含着无尽的财富。
绥化市作为典型黑土地的中心区,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文化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归属于一定的地域。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2]。“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自然人文景观、方言、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信仰、民居、民间文化等[3]。寒地黑土区多年积淀形成了寒地黑土特色文化,其中民族、民俗文化资源闻名全国,如海伦的剪纸、兰西的挂钱、绥棱农民画、庆安版画、海伦黑纸刻画、明水玻璃画,绥棱的黑陶制作技艺、望奎的皮影戏、肇东国画等。绥化市多个县市区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其中,海伦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兰西为中国民间挂钱艺术之乡,望奎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绥棱为中国黑陶和农民画艺术之乡,庆安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望奎县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县”荣誉称号,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中华诗词之县”。海伦市东北二人转、望奎县皮影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海伦剪纸、东北二人转、刘氏中医正骨、兰西挂钱、锡伯族清明节民俗、望奎皮影戏、绥棱二人转、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庆安花棍舞、源升河大米酿酒法、绥棱农民画、米醋酿造工艺、安达描金工艺、北林区东北二人转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德育的天然契合
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独特民俗风情,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宝贵的资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寒地黑土地域文化的德育教育的价值,使寒地黑土地域文化成为地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爱国情感的培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寒地黑土区具有优秀的爱国传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爱国人士和感人的爱国事迹。绥化市注重爱国情感的培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6处,基本形成了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以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肇东金代八里城遗址、安达日军731侵华罪证遗址、望奎林枫故居纪念馆已成为省、地级传统教育基地。寒地黑土区浓厚的爱国情感,让大学生生活在洋溢着爱国情感的氛围中,有助于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熏陶感染功能
寒地黑土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大自然、黑土地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绥化市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设与提速发展,得益于大自然的风调雨顺、黑土地的无私馈赠。多年来,寒地黑土人常常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的心,感恩大自然、黑土地的无私赋予。高校可以运用这些资源,培育感恩奋进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实践参与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校大学生接受了许多课堂传授的知识,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也乐于理性思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参与性。那么,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性,把课堂传授的间接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单调的学习变成丰富生动的体验过程,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个难题。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参与功能,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俗村的建设等等,满足大学生体验需求,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参与性。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锤炼品质,培养能力。
三、融合与共享:基于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拓展高校德育实效性路径的探讨
(一)凝练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的优秀基因,培育特色大学精神文化
绥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绥化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绥化精神之本。吃苦耐劳、豁达乐观是绥化精神之源。顾全大局、团结奋进是绥化精神之魂。绥化学院是一所土生土长的地方高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正是绥化这块丰富宝贵的精神沃土孕育了它的成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绥化学院始终秉承绥化精神,将校训、校园精神与绥化精神文化结合起来,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凝练概括出了“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质朴校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学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绥化学院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确定了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开展了接力式顶岗支教活动。该项活动的开展既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水平偏低等实际问题。顶岗支教工作感动了龙江人民。绥化学院首批大学生顶岗支教队获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电视台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08感动龙江人物(群体)”评选提名奖。绥化市政府授予绥化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贡献单位”。
(二)依托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的宝贵资源,形成富有寒地黑土特色的教学科研
地域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寒地黑土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寒地黑土文化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寒地黑土人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绥化学院作为地处寒地黑土区的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一直担负着传承和提升寒地黑土区文化的重要使命。绥化学院在寒地黑土区地域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学院先后成立了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绥化学院陶艺研究所、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也已成为绥化学院独具特色的研究项目,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承担了寒地黑土文化产业研究,寒地黑土文学研究,海伦民间剪纸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及剪纸艺术理论研究,绥棱黑陶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发掘、抢救、保护、整理的考察研究等项目,该研究所成果丰厚,已出版“寒地黑土文化”丛书7部,考察报告10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绘画剪纸作品等100多篇(幅),多数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前瞻性,填补了黑龙江省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绥化学院陶艺研究所教学科研团队实力雄厚,该研究所在宣传普及陶艺知识、传授陶器制作技艺,为绥棱黑陶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所设计制作的黑陶工艺品在哈洽会和深圳文博会上均受到好评,该所已经成为绥化学院对外展示、交流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之一。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注重新品种的培育研发,新培育的绥研1号、绥研2号黑木耳,取得了该行业的领先水平和科研突破。学校积极利用寒地黑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援建黑龙江省兰西县黄崖子民俗村,参与雕塑民俗村民俗景观大道两旁的雕塑群。
关键词:社会文化:旅游者:客源地: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自19世纪托马斯库克的旅行社诞生拉开现代旅游的序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旅游也经历了从个别到大众经营的历史发展过程。当旅游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时它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而当现代旅游兴起后,随着旅游规模、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旅游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并加以研究。在现代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关注目光主要指向旅游所带来的主导效益,即经济作用,却很少关注它的整体效应。当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因旅游而引起的负面效应时,有关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生态影响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中国旅游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系统出现并发展却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因而我国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并相对滞后于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影响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就在于:我们要对旅游及其后果要有客观切实的认识与理解,调解各方的矛盾与>中突,促进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尽可能使各方关系协调高度和谐是旅游业的至高境界。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影响社会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环境的改变、文化内部的>中突、文化的传播等。人们外出旅游是本土文化与异地文化接触的过程,属于地道的文化传播过程。尽管旅游不是文化的主体,但它可以加速文化信息的传播。传播又可以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他们构成了当代社会中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造成了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文化交流的特征表现在:
(一)旅游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
在旅游者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从属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他们的相互影响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在价值观念、、文化程度方面大致相同时,双方的交流就顺畅而频繁。因为主客双方的经验范围重叠越多就越容易沟通,这在文化传播学中叫做同属文化传播现象。同属文化传播使得双方原有的知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取得一定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效果,因为旅游者总是在寻找文化的差异性,而文化的差异性会长期存在下去。一旦主客双方属性完全趋同,那么人们就没有外出旅游的必要了。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俗文化中体现的尤为典型,例如,新疆,云南之所以会成为广大旅游者最为向往的地方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大就对旅游者越具有吸引力。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和目的地双方会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
相反的情况是,各种属性完全相异,这种交往所能影响的范围就会缩小。信息交流受阻碍。这种情况较容易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在语言,信仰,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能会出出现矛盾与冲突,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抵制。这是文化的异属传播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游者应先寻找观念的沟通,尊重客地文化中的传统,对变革传统的非强制性和长期性要给予足够认识。
(二)旅游所导致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平衡性。
主客双方交流不平衡表现为接受过程的不平衡。对于发展水平并不对等的双方,其接受模式常见为垂直接受。在垂直接受的模式中出现文化的强弱差别,强势文化更多地将自己的观念、思维、和价值标准加于弱势文化,使后者在文化上有适应,而这种适应与传播过程并不对等,在强势文化的主导下弱势文化短时间内较难取得平等交流的机会,许多旅游目的地正是处于这种弱势地位,他们从提高旅游业收益的宗旨出发,往往被迫从属于外来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与强势文化交手的另一结果是在目的地居民中产生一种模仿和示范作用,而其中一部分是消极的有害的。
(三)旅游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
大众旅游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发达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当旅游者将外来文化携带并传播到目的地时,必将对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造成一定的>中击波,从而影响它的生活方式、社会构造等方面,因此带来了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然后引起了文化的变迁。
二、旅游对客源地和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影响。
旅游能促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文化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旅游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文化差异,也以此呈现出文化多姿多彩的格局和文化内涵。旅游者离开长居地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例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喜好和禁忌,中国喜好红色象征吉祥,而德国却忌红色,中国喜梅而日本忌梅。这是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作为旅游服务者有义务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并及时提醒,作为旅游者也应该事先做好了解当地的各种风俗尤其是禁忌,做好“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准备,增进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
旅游能促进智力资源开发,使人获得丰富知识,激发认的艺术情感。许多历史上有作为有贡献的学者,名流无不与旅游结下深缘。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即是游中求知,它可以培养求知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激发人的情趣,使人获得创作灵感。
旅游能增强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内聚力。来自同一地区的旅游者往往具有本民族的某些特征和共性,当他们与目的地居民接触时,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便突显出来,于是某种一致和亲近感出现在旅游者群体中,冲突又促进着群体的团结,整和着他们内部的一致性。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会自觉使用内部的语言或其他的交流方式,这种小集团的共性与其他集团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性,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更多地趋向于团体活动而非个人活动,无形中整合了集团内部的一致性。世界旅游组织1981年颁布的一项考察报告也表明:从社会文化观念出发,旅游对输出国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加旅游者所属民族政治共同体的内部一致性。
(二)消极影响。
由于旅游是旅游者在一个时期内支付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他们花钱大方与当地居民之间有报酬的交往关系容易使他们产生物质和文化上的优越感,甚至言行傲慢。同时旅游者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和相对隔离的状态使他们不能深层了解当地文化知识,而只是表层认识。另外旅游机构追求的是商业利润,将当地文化作为商品来出售,旅游者体验到的是包装的带有虚幻色彩的异质文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未必能从旅游中获得更多教益。
目前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旅游业,这说明旅游业的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很多的效应,但是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只有当它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时候,旅游业才能够顺利发展,所以为了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要客观地认识旅游影响,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削弱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雪华, 《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2]安群, 《我国国内旅游影响研究的阶段性及特点》J,辽宁信息职业技术教育,2006。5期
[3]周星, 《旅游产业得少数民族带来了什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4]苏勤, 《旅游学概论》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l刘振礼, 《新编中国旅游地理》n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国洪, 《中国现代旅游.天津》n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态环境; 影响
1 前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涌向大城市并向周边辐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城市交通需求的高速增长。
当前, 中国许多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以高于10 % 的速度增加[ 1 ] ,交通拥堵和机动车尾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因此,科学深入地研究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选架构科学、合理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引导提高人们出行的绿色交通消费观念,是根治大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现代“城市病”的最佳方案。本文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2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地球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1 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命群落由于其物种的物候、时空分布及适应习性的不同,在地球生物圈某一地域形成了各具特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连同其所处地域、时空统称生态环境。
2.2.1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未被人类干扰的海洋、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环境为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相对的“ 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该环境中不同的原生物种种群分工有序、和谐相处、相互制约以实现系统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2.2.2 人工生态环境
人工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优势种群,并按照人类自己的意志对某一选定地域进行改造以大幅度提高其生产力和消费水平的生态环境。该环境生产与消费平衡的维持需要相关的其它生态系统大量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的投入,它的运行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人工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自我调控能力低于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平衡与稳定是脆弱的。
2.2.3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是由城市城区及其郊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三部分构成[2 ] 。
(1)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
(2) 经济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生产力的主要体现;
(3) 社会生态系统体现了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层面。
3 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公共交通方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曾一度受到冷落。实践证明,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迅速提高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以全新的面貌成为都市交通圈中公共交通骨干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21 世纪的“绿色交通”系统。
3.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城市(郊区) 铁路、地下铁路、轻轨铁路组成。其中轻轨铁路又含多种类型:轻轨电车、自动导轨电车、单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
3.2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城市公交客运功能。其特点见表1 。
表1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
3.3 城市轨道交通适用范围
城市(郊区) 铁路适宜长距离、大运量运输, 可做为联系城市中心区、边缘集团和卫星城的客运交通走廊; 地铁适宜城市中心区运行, 并可延伸到市区的边缘集团; 轻轨交通因运量较小, 造价较低, 可配合地铁、城市(郊区) 铁路共同组成都市交通圈的轨道交通网。
4 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 北京市常住人口1100 万余人, 流动人口超过200 万。城市交通圈内出行人次为8216 亿人次, 公交客运量达37.2 亿人次。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0 万辆。人均道路面积1997 年为5.8 m2,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2 %[4 ] 。机动车交通拥堵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因此, 科学、合理的发展城市交通已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4.1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4.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据报道, 全欧铁路用地占欧洲总面积的0.03 % ; 而公路用地却占到1.3 % , 为铁路用地的43.3 倍[5 ] 。西欧高速铁路用地只相当于同等运量的公路用地量的40 %[6 ]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相比速度低、编组小、防护距离小, 用地率小于高速铁路。根据规划, 北京市将建设13 条主线和2 条支线总延长为408 Km 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 ] 。其占用土地资源情况见表2 。
表2 城市公交系统占用土地一览表
由上表知, 若考虑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一半走行于地下, 一半走行于地面, 则规划实施后可节约土地资源9.8 km2 ~17.9 km2 。对于北京市规划区面积为1 040 km2 、规划路网占地超过1.5 km2 、且寸土寸金的市区来说, 这笔土地资源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北京市最近启动的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尚不足4 km2 。若不建轨道交通而改用公路交通承担公交运输时, 公路占用土地资源之多是北京市城区改造难以承受的。
4.1.2 城市轨道交通可节约大量的能源
以2020 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预测值估算, 铁路运量每增加1 个百分点, 将少占用333.4 km2 的土地资源, 同时减少能耗2Mt 标准煤[7 ] 。据东日本铁路公司统计, 该公司完成了客运总量的30 % , 却只消耗了总能耗的7 %[8 ] 。铁路与其它交通系统的综合能耗比为1∶5.7 。
截止1998 年底, 北京地铁正式运营线路41.6 km , 年运量为5.85 亿人次; 运营地铁长度仅为北京市区公交线路延长的1.3 % , 却完成了公交客运量的15 %[3 ] 。
图1 为几种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位能源消耗示意图[9 ] 。铁路交通的单位能源消耗量相当于公共汽车单位能耗的57.8 % , 节约能源42.2 %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车体轻、路况好, 单位能耗要低于一般铁路。按一般铁路能耗计, 由图1 可知, 城市轨道交通单位能耗比公共汽车节约能耗79 千卡, 比私用汽车节约509 千卡。据此可算出, 2000 年北京市因地铁完成城市公交客运量的15 % (5.58 亿人次), 可节约燃料油17.63 万t , 以现价计折合人民币5 亿元左右。
注: 单位能源消耗= 各交通工具消耗的能源(千卡)/ 各交通工具运送的数量(人·km , t·km) 图1 几种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位能源消耗
4.1.3 城市轨道交通缓解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电力牵引, 因此, 可以在城市城区实现大气污染物的零排放, 有利于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虽然轨道交通在城区实现了零排放, 但为城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及发电燃料的相关区域却承受着为城市供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的破坏所产生的后果。但由于上述地区一般位于郊区或边远地区, 环境容量一般较大, 自净能力较强, 只要治理防护措施到位, 可大大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 轨道交通单位能耗仅相当于城市公路公交的57.8 % , 因此发电站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明显减少。经调查测试, 我国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以上海为例, 1997 年上海汽车保有量为53.8 万辆, 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4[10 ] 。
经监测分析, 1995 年北京市城区机动车CO 和NOx 排放量占全市各污染源排放总量的比例(即排放分担率) 分别为63 % 和50 %[4 ] 。而1996 年, 上海机动车尾气CO 、NOx 、NMHC 占市中心区排污分担率分别为86 % 、56 % 和96 %[4 ] 。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可缓解因公路交通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
4.1.4 城市轨道交通对市区声环境的影响
城市交通噪声是市区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调查, 大城市交通高峰地带噪声明显超过70 dB , 有些地带甚至超过80 dB[11 ] 。交通噪声已明显干扰了部分居民的工作与生活。由于轨道交通的特点(市中心区在地下、运行速度适中、车流密度低、昼间运行夜间停运等), 该系统的运行噪声(Leq) 比公路交通干道噪声低5 dB~10 dB 左右。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区段通过噪声敏感区时一般均设声屏障。因此, 轨道交通对城区声环境的影响明显低于公路干道交通。
图2 不同交通工具排放的相对单位运输数量的CO2
4.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涵养补给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路基具有良好的渗水性。排一定宽度的绿化带。若把建设轨道交通系统而节约的土地用于绿化可明显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与小气候。
4.1.6 轨道交通减轻了视觉光污染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路基及两侧绿化带的光漫反射, 减轻驾驶员和乘客乘座公共汽车而由公路路面光反射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光污染, 改善了工作条件和出行质量。
4.1.6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新的环境影响 电磁环境影响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是电力牵引, 因此, 该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脉冲干扰, 对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电磁敏感设施和居民电视的收看产生一定影响。
经研究测试分析, 电气化铁道对线路两侧20 m 以外的电视收看基本无影响, 可以保证正常收看。沿线的电磁敏感设施在勘测设计阶段将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进行防护处理而不会受到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电压等级低(为1.5 千伏, 而电气化铁道为27.5 千伏) 、电流强度小, 产生的电磁干扰信号低于电气化铁道。所以, 只要按有关法规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实施有效的防护治理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将不会对线路两侧的电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2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
4.2.1 轨道交通快速准时提高了出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快速、高效、准时, 可以大大节约人们外出旅行的时间。根据北京市乘座公交车出行平均距离5 km 计算, 单程出行可节约12.5 min~20 min 的旅行时间。若设定乘座地铁的乘客有50 %为上班族, 以232 个有效工作日计算, 则2000 年, 北京市因乘坐轨道交通而节约的有效工时为0198 亿小时, 按人时效益9.36 元计, 全年北京市上班族因乘地铁节约出行时间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91.7 亿元。
4.2.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促进沿线周边地区的房地产、物业开发, 促进经济发展。交通干线两侧环境质量的好坏, 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据研究分析, 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 , 周边的土地价格就会下降0.08 %~ 1.26 % , 平均为0.9 %左右。反之, 则升值0.9 %[13 ] 。因此, 城市由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所产生的声环境改善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由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也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研究表明, 铁路建设每投资10 亿人民币, 每年可创造2 500 个就业机会, 这其中还不包括因这2 500 人购买消费而连带产生的就业机会[16] 。
4.3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
4.3.1 改善了人们的出行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压缩了时空距离, 减少了出行时间, 提高了人们的出行质量和生活质量。
4.3.2 加强了交流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
轨道交通密切了人际间的交往,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信息流以及文化艺术的交流, 因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轨道交通系统将促使城市圈科学合理地向周边扩散延伸, 因而也有助于人们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4.3.3 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据报导, 铁路运输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以10 亿人km 统计, 航空伤亡人数为0.26 , 铁路为0.18 , 公路为16 ; 在货运中, 铁路事故率和伤亡人数仅为公路的1/ 38[6 ] 。而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部分走行于地下, 部分高架, 地面部分也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 它的安全性能更高。而城市居民的出行经验和感受也表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准时和舒适性。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 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和骑车人改乘轨道交通工具上下班。届时, 城市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更好的改观。
4.4 城市轨道交通对相关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由于以能源产地生态环境影响和恶化为代价致使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而被人们视为“绿色交通”方式时, 受益城市应从其节约的自然资源成本和利润中提出一定额度的生态环境补偿费, 用做相关区域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防护治理费用, 以保证大环境的正常运行。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使轨道交通系统发挥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在规划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时, 不仅要研究都市交通圈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量、流向和节点分布, 研究轨道交通系统与公路交通网的科学、有机地配合, 以取长补短; 还要研究分析相关地域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关系;
参考文献
1“面向2049 年北京的城市发展”论文集.北京市科协、北京铁道学会、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0:17~32.
2 张 炯. 生态城市 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 中国环境管理, 1999 (5) : 10~11.
3 蔡庆华. 中国铁路技术创新工程.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 258~264.
4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论文集. 中国环境与交通国际合作委员会. 1999 : 1~10.
5 李业进摘译. 铁路的环保优势及法国国营铁路的环境措施. 中国铁路, 1998 (8) : 21.
6 西欧四国高速铁路考察团. 西欧四国高速铁路考察报告. 中国铁路, 1998 (6) : 38~46.
7 李伯溪. 铁路提高速度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中国铁路,1999 (10):14~18.
8 郑 陵译. 东日本铁路公司的环保措施. 中国铁路, 1998 , (6) : 46~49.
9 日中铁道友好推进促进协议会.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99918 , 东京.
10 刘昶, 徐谓芳, 王书惠等. 上海市交通与机动车排气污染调查. 上海环境科学, 1999,18(2):554~557.
11 张鹏飞, 姚成.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沿线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 26 (3): 29~31.
12 张平. 城市区域光热资源特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9 , 12 (1) : 40~43.
13 陈长虹, 鲍仙华. 全球能源消耗与CO2 排放量. 上海环境科学, 1999 , 18 (2) : 62~64.
14 曹志平.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概况. 生态学杂志, 1998 , 17 (1) :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