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07:4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学习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
在高中化学教育阶段,随着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化学实验的总结阶段,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字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接下来将主要从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总结的提升策略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
1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研究的意义
通过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相关研究,可以对目前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总结状况以及能力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总结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正,促进学生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中化学实验总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过程中,必须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的总结工作,为实验总结奠定一个良好的材料基础。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以及对化学实验分析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记录化学实验的过程的时候,出现各种不科学和不详细的问题,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并且不利于学生做出一份合格的化学实验总结报告。[1]因为,对于化学实验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过程的记录,如果不能够详细的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这份化学实验报告就是没有任何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因此学生必须要改正自身对实验过程的记录不详细的问题。
2.2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对于高中阶段而言,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这样就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在化学学习和实验操作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这样就会导致化学实验报告的总结问题。[2]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实验总结格式的了解。很多学生在写完化学实验报告之后发现,自己总结的内容和教师要求的内容根本不一致,这样一来就会使自己的总结时间白白浪费,而且没有达到任何实际的效果。对于化学实验总结报告而言,正确的格式也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不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样也会影响实验总结的最终效果。
2.3学生缺乏独立总结实验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要具备化学实验的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文字总结能力。因为,对于任何实验成果和重大发现都是需要借助文字来进行阐述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文字阐述能力,就会出现化学实验总结报告内容不完善、甚至是记录不严谨的问题。因此,面对学生缺乏独立总结实验的能力的现状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改变学生的化学学习现状。
3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总结的提升策略
3.1学生应端正态度,详细记载实验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学生自身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严格的进行化学实验过程的记录,并且对于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科学的记录,保证化学实验总结可以得到科学的记录和总结。所以,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化学实验报告的总结提供详细的实验资料。
3.2学生应该严格规范化学实验的总结要求与格式: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总结的时候,还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总结的格式和要求进行,包括对实验的材料部分的记录、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原理和实验反应的记录等等,最后还要根据此次实验过程进行科学的实验报告总结和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学生通过不断地严格规范自身对化学实验的总结要求与格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化学实验总结的水平和能力。
3.3学会应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化学素养:学生还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身的化学素养。对于化学实验总结来说,也同样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断规范自己的化学实验的总结报告,提高文字叙述和总结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化学实验报告总结的质量。而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实验报告总结,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化学素养,从而促进化学课程的学习。
4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进行锻炼,并且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学生化学实验总结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
作者:吴新宇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廖剑强;;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2014(02):56-60
摘 要:初中学习内容看似简单,但由于初中知识起着衔接小学与高中知识的作用,所以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学生的一大难关。在初中学习中存在着很多“学困生”,即智力正常但成绩却难以提高的学生,尤其是在化学这门学科上。就如何促进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困生”;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并非学生一进入初中便开始接触,而是在学生进入初三后才开始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仅有一年的时间来接受这门全新的课程,导致初中化学学时少、内容重,“学困生”的产生也就理所当然了。那么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帮助“学困生”学习化学也就成为了许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了。所以充分调动“学困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热情成为了初中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培养化学“学困生”对化学的热情
学生之所以会变为“学困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学习的热情不够,没有兴趣参与学习,尤其是化学这门课。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我认为学校应该多开一些化学实验课,促进学生自己动手,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发现化学的有趣性及其魅力,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将化学学习从一项任务转变为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改善“学困生”的状况。
二、帮助“学困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一种适合而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懂得总结与归纳,懂得让学生记住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对知识总结、交流和反思,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困生”
在班级上,“学困生”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严重打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更加想要逃避学习,不敢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同时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更加困难。所以,教师在班级中应该鼓励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找到学习方法,重建学习信心,并同时激起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根本的过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亦是如此,而最主要的转化方法就是要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不懈努力与坚持,初中化学“学困生”的现象一定能够有所改善。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第二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课堂建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322-01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要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这一要求与我国一言式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现象相悖。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理论大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在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压抑之下,人的学习动机会伴随着每个人的一身。其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址,教师在教育教学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情感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高中化学教材,大力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需要从课堂构建方面入手。
一、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的课堂建构
高中化学课堂中所讲的“教材精读法”具有自身的独特含义,并不像语文阅读一样,其主要是根据某一化学知识点,通过精度教材的相关内容,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内容,利用发散性思维掌握更多相关的化学知识。
1.教材精读的要求。精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教材进行详细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笔记,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掌握。化学学习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进行精读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读懂修饰中心词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词起到界定的作用,比如对化学概念、规律的条件、范围进行界定,指出该知识点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范围中存在。高中化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较为严谨的学科,因此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小组精读形式的建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育教学活动要进行互动式教学,其互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后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中要建立精读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促进化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性。
3.进行及时的总结。通过学生个人和小组精读课堂的构建之后,要及时对精读效果进行总结。学生在分组学习之后,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每个小组之间需要相互进行对比总结,这样对于精读的全面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应该根据整个学生精读的状况以及精读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便能够查漏补缺。
二、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应关注的四个维度
1.语言维度。化学中的科学语言,通常指化学名词、描述性的化学概念(定性描述的,或者理解上不能一步到位,逐步加深的)、定义性的化学概念(定量描述的,有定义式,有量纲的)以及定性描述化学概念之间、化学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建立在科学概念基础上的化学中的科学语言,是整个化学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因此在其课堂构建过程中,需要给予语言维度一定的关注,力求在精读的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精读效果的提升。
2.思维维度。思维维度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具体化学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后者是根据前者的认识进行的逻辑推理,在高中“化学精读”课堂的构建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后者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教师在精读课堂的构建中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实验思维。高中化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门计算性的学科,其计算量在高中学科中独树一帜,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对于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其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思维的培养更是应该引起足够的注重。通过对简单化学逻辑的计算来引导学生相更高层次以及向相关同类型的计算题目进行扩散,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
4.反馈重构思维。精读反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书面表达或者相关联系等手段反馈精读的效果,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精读的状况,进而促进学生精效果的提升。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个方面,前者是对学生学校效果的肯定,后者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和总结的作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内容和知识。
通过本文的论述,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需要通过各种的途径来实现其课堂构建,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在其过程中需要从语言、思维、实验、反馈四个维度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中,高中化学“教材精读法”不失为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能系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能力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J].课堂教学论,2009(12).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化学结论都是科学家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学科,它既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化学实验不仅能将抽象的化学理论通过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观看到,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而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观看实验演示,还有些教师甚至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化学结论进行死记硬背,致使化学学习机械化,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化学学习兴趣。这些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还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处在较低的状态。新课改强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倡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学习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直接地获取化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形成化学概念。
一、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发展的源泉,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神奇生动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化学实验来进行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化学结论。
如在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笔者就带领学生利用井穴板(用装元宵的塑料盒、调色板或果冻盒等代替)来做实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在学生看到神奇的化学现象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这样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亲自动手验证了化学结论,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结果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对实验过程中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才能准确地记录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实验者才能从实验过程中掌握到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对化学反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实验原理,并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使学生掌握实验要领,把握好实验目标,明确观察实验重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
如在进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笔者先提出了几个引导性的问题:金属钠的颜色?金属钠有什么性质?金属钠和水反应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在实验中重点观察,并在实验后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化学知识的积累和学习。
三、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正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是一个人难以完成的,所以就需要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在小组内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化学实验。对此,笔者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即一个小组分别由具备某种优点的学生组成,这样学生在小组内既有合作又有分工,他们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仅能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来完成实验。学生纷纷投入到讨论当中,并很快地动手尝试,学生在小组内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很快就完成了实验。这样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实验,在小组内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并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一化学;学习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062-03
一、引言
初中时学生大都喜欢化学,因为化学有趣,学习起来较物理也相对简单。而高一化学是在初三化学学习基础上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都要比初三高得多。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时自身的学法、教师的教法等的影响,往往不能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他们普遍感觉高中化学枯燥、乏味、抽象,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不知从何下手。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都进入了化学学习的“困难期”,渐渐地开始感到化学陌生了,产生了畏惧感,从而动摇了学好化学的信心,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调查实施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鄞州咸祥中学高一八个班级进行调查。
(二)编制调查问卷
1.确定调查内容。咸祥中学是鄞州区一所普通高中,由于地方偏僻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所招收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上略有劣势,对于高中课程的学部分学生表示存在困难。在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学习一个半月时进行调查,是对他们能否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一次调查,提出教学调整计划,使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得心应手。
2.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内容为基准,科学合理的开展调查问卷设计。参照该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理念以及高中生的心理,并上网搜集了类似问卷,多方面考虑,最后确定问卷内容,一共8题。
(三)收集研究资料
1.确立调查对象。咸祥中学高一年级共有8个班级,每个班级约有50个学生。每班抽取10名学生进行调查,男女各占一半。
2.收集原始资料。共打印80份,回收78份,其中2份为无效问卷。回收率为97.5%。
3.资料统计分析。统计问卷,输入Excel,并对问卷数据做出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化学目的的调查。(1)你觉得化学重要吗?A重要80%,B一般18%,C不重要2%。(2)你为什么学习化学?A感兴趣13%,B增长生活知识28%,C为了高考和会考59%。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化学重要,这说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不管对提高个人自身科学素质还是增长生活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59%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高考和会考,我在设计这项答案时,是抱着“用以考察学生受考试压力激进有多大”的用意,结果发现,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去学习化学。
2.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查。(1)对于学习化学中遇到的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A自己查书解决17%,B请教同学,和同学讨论74%,C马上去问老师9%。(2)与初中化学相比,你现在学习化学的方法是?A没变化27%,B改进了许多,学起来得心应手22%,C觉得原方法不管用,试图改进,但不知如何下手51%(3)小考或测试后,你会进行总结反思吗?A经常反思22%,B有时反思68%,C没有反思10%。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高中化学学习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差异,初中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应高中的课程,然而还是有51%的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感到迷茫,试图改进,却不知如何下手。在初中,教师讲得慢、讲得细,知识点少,学生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需靠记忆,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善于独立思考,也不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而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最重要是掌握化学思考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而部分学生,仍然沿用初中的学法和思维方式,没有及时有效地自我调节,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
3.化学实验态度的调查。对于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的态度?A有趣,很想亲自动手做一遍59%,B很少有机会做19%,C觉得很有趣,但不想去做13%,D无所谓9%。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这就像是化学理论课的调味剂,而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紧张,演示实验的机会非常少,即使是老师在台上演示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的,进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似乎只看到了化学理论性的东西,从而慢慢失去了化学实验的兴趣。
4.化学困难原因的调查。(1)你认为化学容易学吗?A容易学9%,B一般59%,C不容易32%。(2)你觉得化学难学的原因(容易学的同学不用填,多选)是?A枯燥21%,B记忆内容太多44%,C内容太多抽象70%,D不知如何学习66%,E怕做实验3%,F对什么课都不感兴趣6%。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并不大,对于某些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讲解、学生多次练习,从而突破难点和重点。另外,只为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采用重复练习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教材内涵丰富,题目难度加深,灵活度高。重点和难点知识,不能像初中一样光靠记忆来应对考试,高中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考以及测试更加偏向对于能力的测试。70%的学生选择化学难学的原因在是太多抽象内容,这也表露出学生还没从初中的知识体系中转变出来。
四、教学改进对策
【摘 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几个方面。化学学习策略是通用学习策略与化学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习策略时,要因人因时而异,并注意灵活把握,不可“形而上学”。
【关键词】学习策略 化学学习策略 化学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涵义、结构与特征
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于1956年由布鲁纳首先提出,而后逐步发展和完善。虽然人们对“什么是学习策略”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基本都认同“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非方法)”[1];而且学习策略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能,后者指向特定的学习课题,前者是对后者的调用,是一种具有控制与调节功能的上位技能,即学习策略更具有上位性。为了便于理解,也有学者用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来形象地辨析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认为学习方法好比战术,涉及用具体的手段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学习策略则好比战略,涉及多种综合因素,是一个抽象的总概念[2]。
关于学习策略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要素。根据作用的不同,丹塞路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根据学习的进程,加涅把学习策略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记忆搜寻策略、提取策略以及思维策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1994年丹博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中,能对信息进行直接加工的有关方法技术属于认知策略,而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控制、监视和指导方式与方法,属于元认知策略[3]。后来,迈克卡等人又进一步将学习策略拓展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部分。其中,认知策略主要指向人类对于客体的了解和认知,元认知则是一种对认知的认知,此外,资源管理策略可理解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学习者对学习环境、时间、资源及各种学习情绪的管理。经过以上分解所得的每一类学习策略还有很丰富的内涵,在具体运用时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解。有学者就曾认为,“认知策略包括选择信息策略、信息编码策略、深加工贮存策略、检索应用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督策略、反馈调节策略、总结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他人支持策略”[4]。
学习策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和动态性两个方面。其中学习策略的稳定性表现在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的规划性,以及兼具的外显性和内潜性两个方面。(1)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的规划性。学习策略是受到一定的目的驱动的。失去了目的的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颓废和迷茫,并容易滑入低效、机械的学习状态。明确了目的,学生就会自觉学习和摸索最佳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在有了明确的目的之后,还需要依靠合理的规划去推进学习进程,进而逐步提升学习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学习策略既然具有目的性也必然具有规划性。也就是说,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以及自身的学习基础,应该分别采取各自不同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2)兼具的外显性和内潜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体使用哪些策略并外显为相应的行为和操作,都是可以直接观察的。但是,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意识是如何对学习策略做出抉择的,则深潜在学生头脑之中,这些都不具有外显性,即学习策略同时兼具内潜性。
学习策略的动态性是指学习策略会因学科特征、教学目标、评价方式等的变化而变化。(1)因课程目标的变化而调整。课程目标是制订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依据和基础,而课程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行“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学生在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时,必须将学习策略指向三维目标。如尝试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形成必要的学科观念,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等等。(2)因评价方式和学科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学科在中考、高考中的权重以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动态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要求也时常发生变化,面对不同的要求和考试评价方式,必须对学习策略做出针对性的调整,这样才能有的放矢。(3)因学习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学习的效果因知识难度、身心条件、个人兴趣等时常发生变化,能及时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现状,这属于元认知的范畴,而对进步、退步原因做出分析,做出学习行为和策略的调整并形成新的规划,则需要综合运用到多种类别的策略。换言之,学习策略不是死板机械的,它因人因时而异,需灵活掌握和使用,并注意把握好度,不可“形而上学”。
二、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意义
化学学习策略是学科化了的学习策略,所以,化学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顺利掌握化学学习内容,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在将通用学习策略和化学学科结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者的关注点不完全相同,所以,对化学学习策略结构的划分也略有差异。如有学者认为化学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思维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节策略、动力策略、监控策略。也有学者认为化学学习策略包括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中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包括信息组织策略、信息简约策略、信息类比策略、信息引申策略、信息转换策略、信息评价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5]。总的来说,这些化学学习策略的分类方法与通用学习策略的分类基本一致。
研究和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策略对化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内在综合素质的提升。就学习而言,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学会学习”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或被动地接受,帮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个人的素质。(2)能拓展化学教育研究思路,是扩大研究视野的必要。实践表明,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掌握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而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中,这方面尚属薄弱环节。所以,提高化学学习策略研究的意识,大力开展相关实践研究,有利于丰富化学教育研究的内涵,同时汲取其他学科研究的经验,提升化学教育的质量。(3)能彰显化学的学科价值,是培养化学人才的必需和必然。作为一门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许多学生对于化学充满了陌生感和畏惧感,由于一时不能适应、没能入门或认知的偏差而失去了在化学学习上的兴趣和动力,社会上许多人也对化学充满了敌意或误解。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帮助他们把握化学学习的规律和技巧,从而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和障碍,将会有更多学生懂得欣赏化学,乐意探索化学,立志于从事化学研究事业,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将会有更多人愿意接触化学、了解化学、热爱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兴趣;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热潮的兴起,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逐渐成为教学领域最响亮的教育口号。初中化学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在追寻着“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落实。那么,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如何转变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逐渐构建起高效率的化学课堂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话题进行探讨与阐述。
一、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充分表明了兴趣在推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尝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积极调动其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如此方能为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不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对于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为他们更加热情、更加主动地融入其余知识的学习过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化学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要求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展开化学教学活动”。我个人认为,新课标的这一精神对于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我自身为例,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时,我没有将化学教材上已经总结好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验以及现象对燃烧和灭火的必备条件进行自主探究与归纳。这样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同样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提供了充足保障。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当今的初中化学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因此,广大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其为指导展开自身的实践教学,如此才能真正将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与构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高中教育的关注也放在了如何才能够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方面。作为高中的重点学科――化学,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展开以培养与提高高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素养;教学策略
化学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能够利用化学知识、化学学习方法等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学科品质。就现实而言,虽然人们一直在强调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但是化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依然放在了高考之上,师生所展开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无法继续学习化学,更遑论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W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以此培养与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一、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设计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而要想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就势必要将生活与化学联系起来。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化学教材,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化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具体的生活再现于课堂之上,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促进他们对化学知识加深理解。再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将课上资源与课下资源进行整合,多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之中。在《走进化学科学》一课中,鲁教版化学教材中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我抓住教材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生活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生活现象的照片,比如升空的热气球、有生锈的铁丝、污染空气的汽车尾气等。
二、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化学实验除了是学生所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化学技能之外,还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然而,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十分紧迫,他们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很多教师也因为准备学生实验程序复杂,组织不易,渐渐放弃了实验教学,即使展开实验,也总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演示实验虽然丰富了化学课堂,但依然没有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增加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自己的认知。在《观察金属钠与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金属钠、蒸馏水、无色酚酞溶液、酒精灯、镊子、烧杯、滤纸等实验用品,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需要认真记录每一个实验步骤,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从而探究出金属钠的性质。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
自新课改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型时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中化学新课标也指出要用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培养化学学科素养也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使其在丰富自身化学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能够总结出学习化学的规律,从而提高自身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新知识的教学重点,并在预习时记录学习难点。在化学课堂上,我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一带而过,重点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探究疑难知识。比如,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课,学生对于元素周期表在工业中的应用原理及其位置、结构、性质关系了解不深,于是,我播放了有关农药用途的视频,利用半导体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小组内部要,总结本组探究结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是新课标为广大化学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挑战,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综合提高高中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化学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用生活来促进化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师要增加学生动手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应用化学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使其具备科学的、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从而促进高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学困生; 转化 ;策略
随着初中新课程教育的普及,初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数量也逐渐增多,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造成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因素很多,探索初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成因及矫正对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1. 缺乏自信和动力
具体表现在: 无上进心;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 缺乏刻苦钻研、知难而上的意志品质; 自卑胆怯,不愿意请教他人; 自制力差 , 注意力不集中 , 爱讲小话等。
一个人的学习自信和动力的缺乏必定有其复杂的个人因素及形成过程。学困生缺乏信心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教师不重视甚至忽视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即便是今天这个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改革形势下,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教师只关心教书,而忽视了育人,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志向。其次,教师还没有树立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成长成才的的责任感和迫切感,致使学习问题在发生的萌芽阶段未得到及时纠正。再次,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2. 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
具体表现在:上课不知做什么; 不预习或不知怎样预习; 不复习或不懂得怎样复习; 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抄作业; 记忆力差,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等。
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教师和学生一直以来都不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实学生还是会有意无意地运用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 , 学习的佼佼者往往在这方面更具有先天优势 , 相比之下 , 学困生就比较缺乏学习的策略意识和方法了。
3. 缺乏应有的科学探究能力
具体表现在: 不会观察或不懂怎样观察化学实验; 畏惧化学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能力差; 不会收集处理信息; 连起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说不出来; 不会做鉴别题,不能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通常我们发现学困生智力正常 , 聪明机灵的也为数不少,可是为什么一学化学却不灵了呢 ?
我通过对学困生的观察 ,学困生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 绝大部分学困生回答问题都吞吞吐吐 , 不能顺畅表达化学概念 , 更不能顺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 即学困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4. 缺乏必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具体表现在: 化学基础理论及化合物知识薄弱; 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不能进行有关的化学计算特别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不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等。
由于前边的三个“缺乏”, 必将导致第四个“缺乏”, 加之化学知识的表达形式不是纯汉字的 , 附加了许多陌生的符号和式子 , 所以学生学起来头痛。那么 , 怎样为化学学困生排忧解难呢 ?
二、培养学困生化学学习兴趣
1.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学困生遇到疑难问题,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他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让优等生积极参与,还要多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感觉到同学们和教师都关心他,也能与优等生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让学困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参与学习,能极大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2.降低门槛,引入殿堂
作为教师,要降低门槛,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很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实状况的知识。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轻松地引入学习的殿堂。在教学中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类别,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优等尖子生作难题,中等生作较难的题,学困生作浅显的题。让学困生在完成浅显的作业中培养他们的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锐,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攀升,最终成为中等生或优等生。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探究的精神,使他们终身受益。
3.不断鼓励,放大亮点
虽然学困生学习有困难,但不是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学困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充满青春,充满活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不算太难。学困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会在某一个时间或某是一个学科中取得成绩,尽管他们的成绩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是,我们还是要及时发现,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成绩。
4.创造机会,树立自信
在与学生座谈中,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基础挺差,我也曾经努力过,但还是不行,无论我怎样努力,总是学不好。很多学生由于经常遭受学习失败的打击,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学习上提不起任何兴趣。转化这些学生首先要运用情感激励艺术,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学生热爱某一个老师,也会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但是要想让学生热爱老师,老师必须爱护学生。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教师上课和颜悦色,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5.发挥实验魅力,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由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对任何事都想亲身体验一下,因此,实验是学困生产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活动,从中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兴趣,理解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本质,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6. 精心设置疑问,培养学习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注意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适时适度巧设悬念,使学困生心理上产生兴奋,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困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诱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们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显得非常高兴,特别是学困生看到自己也行,也能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自信,使他们感受成功。
三、让老师真正关爱到每一位学困生
当然无论是哪类学困生,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教师关爱的阳光和真诚的赏识。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无私地向学困生播撒关爱的阳光,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持,他们才能成为学习上的阳光少年。因此,在爱的阳光下,实施针对性的帮困赏识教育是我们培养学困生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步探索了以下关爱学困生的方式。
1.谈话,书信或电子邮件
谈话是常用的沟通手段,它包括师生谈话和老师与家长的谈话。谈话形式可以是师生座谈,也可以是家长座谈,还可以是电话谈话。由于学生个别差异因素的影响,往往使谈话具有一定的难度。谈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对学生要做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谈话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性,考虑好适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达到谈话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但在平时的谈话过程中,往往是老师主动找学生,多少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有些事情学生未必能当面说。这时就可以采用写信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学生主动写信给老师,是学生对老师的谈话,这样可以更努力地做到师生平等,做到对话的双向性、互动性。学生写信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心灵的剖析、自我教育与提高的过程。老师应鼓励每位学生向老师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在信中反映自己的疑难、困惑,老师对学生的来信进行阅读和整理,可以书面或口头答复。
2.学业辅导
有些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主要特征是:学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遇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就难以应付,缺乏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老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帮助其找到并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张某同学学习态度端正,然而学习方法较死板,学习效率较低。课前很少预习,学习缺少计划,只是每天去多做题,不去归纳整理,知识漏洞较多。这导致他的成绩下滑,对化学产生一种无奈的心理感觉。
针对张某同学的以上问题,采取针对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对初中所采用的好的方法要沿用,对不好的方法要放弃和改进。如:肯下功夫积极解题就要沿用,而预习方法就要改进。
(2)改进预习方法。预习要明确概念、性质是否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抓住,自己还有哪些疑难不能解决的,听课时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3)改进听课方法。上课时“听”什么,听自己在预习中的疑惑,听自己的理解和老师、同学的理解的不同之处。上课“记”什么,记重点和难点,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化学思想和方法。
(4)改进复习方法。在平时每一节、每一章结束都要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解剖,总结章节知识体系结构,总结解题的思想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邓某同学已充分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逐步地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化学学习方法,成绩也有了稳步上升。
3.学生成长记录
老师应该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在记录中收集学生一般状况,基础学情分析,每月表现,成果记录等信息,让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变化。教师要适当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老师要赏识关爱学生,在老师眼中,学生应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各有特点,相信学困生能行,引导学困生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从而摆脱困难,走向成功。教师应积极采用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困生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学习困难学生的类型与特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小学自然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将使用鲁科版教科书《化学2》(必修)开展教学活动。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有四位教师。为更好的化学教学工作,特制化学备课组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 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 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 观。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 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 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继续坚持“同课异构”的备课方式,搞好化学必修2的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2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二化学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本学年度这一年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选修5及必修1一轮复习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3听了将小钢老师,林文兴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一下几点体会:
1 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1).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2).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2 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 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
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2)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尽可能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等,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3)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4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年已经结束,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高一年7班的班主任和7、8班的化学的教学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又是新课改年段,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感觉有成功也有不足,现本人就从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班级管理和工作考勤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标,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 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刻以做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把握住重要的课堂时间。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做到全面的备课
新课改使得原来简单的写写教案,列列知识点就算是备课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认真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⑴、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⑵、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⑶、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课堂语言简洁明,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引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作业少而精,注重层次。
3、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包括辅导学生课业和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的赶超其他同学
三、班级管理方面: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所以一个好的班主任要细心耐心,宽严并济。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培养好班干部,辅助班级管理。从生活、思想和学习上多方面关心学生,争取做学生的朋友,使学生信任自己亲近自己,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多和学生沟通,多理解他们,争取做到民主处理各种问题,不能一味的处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多给学生解释和改正的机会。在这一学年的班级管理中收获很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继续努力,多读书、多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四、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力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得更好。但是作为一名年轻的、刚入职的新老师,在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
1、工作中大胆实践、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
2、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平时注重了学习,但学得不深,学得不透。学习的层次不高。尤其科学思想、管理方法、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新课改的形式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成为新形式下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学校肯定的合格教师。
学校化学学科工作总结5今年我担任初三2、3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灵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问题。化学学科是新开的学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放在初三开设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社会、家庭、自身因素,普遍学习情绪不高,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面对每周三课时的安排,我们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今年我校实行快乐教学法的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时,我设计并实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猜想或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 p96 实验二 p96
[结论] 1、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探究“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时,
若装置是敞口的,则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若选择的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必须是密封的,
[练习]1、下列说法符合“质守定律”的有()
(1)1g红磷在2g氧气中燃烧生成了3g五氧化二磷。
(2)完全电解10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仍是10g。
(3)镁条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10g水完全汽化后仍为10g水蒸气。
(5)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后的质量为200g。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守定律”
[归纳化学变化中“五不变”及“两必变”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学期作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文理分科,结果作者发现班上一些理科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然选择了读文科。作者通过调察,发现一些学生是因为化学学科而不读理科的,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对他们的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初中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差异太大,心理落差大。初三时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全新的学科、新奇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热情,而且初中化学简单易懂,学生的化学成绩非常不错。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使这些目标过高而理解能力并不出众的学生感到不适应而产生焦虑。这些学生以前缺少受挫折的体验,更缺少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和心理,因而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一段时间后,由于成绩不甚理想,思想包袱也变得很沉重。开始不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前途感到迷惘。心理负担的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进入高中后,学习科目多,作业压力大。进入高一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一科都重要,每一科都有作业,而做作业的时间又只有每天的晚自习时间,有时还会有教师把晚自习时间用来讲题或上课,更是没有时间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就开始选择抄作业,这样的结果导致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和训练,知识记不住,掌握不了做题方法,考试就考得一塌糊涂。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一步步走入差生行列。
3.缺乏学习方法。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注入式的成分较多,启发式的成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分析、思维、知识迁移、综合等能力,而一些学生对知识点不进行透彻的理解只一味做题,一些学生又天天抄作业,不注意习题的积累,几次考试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4.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着重大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家庭比较民主,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恰当,这些学生学习心态往往较好。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经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认识不足,似乎自己的孩子非得上名牌大学不可。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还常讽刺、挖苦。尽管他们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与优秀生存在先天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成绩不甚理想。加上来自家庭等的沉重压力,心理崩溃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鉴于上述种种引起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正确应对呢?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状态,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而学习上的顺逆、工作中的成败、人际关系的亲疏、健康状况的好坏、生物节律的起伏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要如何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以供参考:
1.学生要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有正确的定位。高中化学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比初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仅仅看分数来定位自己学习的好坏。要确定自己学习得如何,可以跟其他的同学来进行下比较,比如说看一看自己的名次与开始时的名次相比或者与上一次的名次相比来看看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
2.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劲。教学激励机制是寓教于乐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情绪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水平。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第一条便是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人总是很爱面子,不喜欢别人批评。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又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老师提问的一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极其简单的,但学生就不认为简单。即使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很简单的问题也可能回答不出来。因此,当老师提问时,对回答不出的学生,要有耐心,应多暗示、多提示、多鼓励、多肯定。要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否则,对于已经化了很大苦功的学生而言,其伤害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跟别人进行思想交流,自卑心理又强,也许就在你的一次不经意的批评中,使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恐惧,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3.教师要注意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业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业量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沉重的作业负担是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催化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过多的作业量,必有过多的重复训练。而这种重复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占用了很多应该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学生感到厌倦,影响了学习兴趣。古人也懂得乐学,更何况我们呢?作为一名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
习并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活动和任务。现在倡导的是终身教育,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学习者更加需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
能力。
关键词:自学能力;化学教学;培养能力
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赞誉数不胜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还只是那个秉着红烛精神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吗?不,往事越千年,时代在召唤。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就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学生间的合作探索、学生间的互评、质疑等来实现学习目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与做法。
一、要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化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更主要的是要从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欣赏到化学的美,从而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后,学习化学的兴趣才得以产生。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为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往往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教师的正确诱导,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自主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交流反馈”“互助辅导”等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在教师“导演”下以学生为主演,学习不等于必须“从师”,“从师”而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或者一小部分。离开学习就没有老师,离开老师却有学习,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教育目标。学生通过展示从而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每个环节完毕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每节课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这些内容的方法和意义又是什么?在小组合作和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会初步总结出化学课文的学致分实验、分析、领悟、获得四个环节。然后老师再出示达标检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总结归纳。当然,这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操作的时候要有耐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保障。
在学生拥有自主学习习惯之后,我们怎样才能确保一节课的顺利开展呢?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和学生做好沟通,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讨论具体上课流程。然后选定本节课的课堂主持人,与其单独交流,讨论课堂细节问题,比如,课堂中的导入语、过渡语的设计,板书的要求,学生的展示标准和全员参与情况等等。如果学生的观察、实验方法不当,思维方向不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帮助解决。“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灵性的,他们爱老师,但更爱真理。在开放的课堂中,他们的思维会彻底打开并产生碰撞,使得课堂中质疑声阵阵。当学生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就要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站出来指点迷津,用巧妙的语言拨开云雾,既能让学生茅塞顿开,又能保护他们探究质疑的兴趣。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在备课时深入地研究教材,充分预设各种问题,以保障课堂中学生能力有所提升。
当一堂课结束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这需要课后的达标测评让学生进行笔头沉淀。达标测评可以是老师推荐,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出题检测,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贡永生.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化学,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