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走访心得体会

大走访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5 22:11:15

大走访心得体会

第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心连心大走访活动,心连心大走访”活动精神,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提升百姓群众对开发区工作的满意度,按照“百分之百入户”的要求,实打实推进“心连心大走访”活动。,后海子村共有5个队,我们分成5组,其中1队和2对是农户最多的队,一张个人联系卡、一张产业城宣传简介,一张惠农政策表、征求群众意见表、做好笔记本”。切实做到以走访推动工作。三是登记好没有在家的农户。每汇总走访情况,做到详细记录,在走访过程中认真讲解,认真做好走访宣传、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二是走访好。走访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注意走访事项和纪律规定,分派具体走访任务

心连心大走访活动,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树立党和政府光辉形象,是体现党员全心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色的具体行动,也是了解民生、掌握民意,开展扶贫帮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大走访可以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架起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深入到生活条件不同层次的农户中开展走访活动,全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向他们征求方方面的意见、建议;虽然天气炎热,走访的时间长、走访户数较多,但获益匪浅,感触很深,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而且深受感染和教育。总之,在这20多天的大走访活动中,与群众感情的交流、苦难的分享、微笑的面对,我的心里受到了震撼。 今后,我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牢记宗旨、干好工作,不辱使命,密切群众、甘当公仆和学生,一切工作以体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真正造福群众。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赋有青春朝气蓬勃,和向上的力量,我们心连心的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以积极热情奔放的精神面貌去干工作,以真心实意的感情去对待群众,一切的一切围绕着服务发展,相信我们宁阳经济开发区的明天会更美好。

大走访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讨论,感受很深,收获较大,我认为这两个领导的讲话既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员讲话,更是转变工作作风、解放思想、事实求实抓工作、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察布查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又一次动员。我体会到,这次“大学习、大讨论、大走访”活动是找对、找好、找准目标和方向,了解民情、寻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压力,树立心态,激发斗志,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的一次机会。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老干部、老党员、居民和贫困户62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关于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谋划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两件,为贫困户和贫困党员解决当前的生活困难,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两位领导的讲话、实地走访,我感到压力很大,责任重大,但通过反复、认真、仔细地学习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不但提高了我学习的信心与责任感,更主要的是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自治区党委、州党委对察布查尔县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李湘林书记和王奕文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使我对当前工作有了信心和决心,两位领导的重要讲话,对察布查尔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发展目标。

我作为察布查尔县的一名工商干部,精神得到振奋,对工作鼓足了干劲。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我们察布查尔县发展前景大,所以我们在察布查尔生活的少数民族干部更应该充分发挥好我们少数民族的优势和力量,为我县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首先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工商部门应该做的贡献。同时要管理好市场主体,为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此,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边学边对照检查。通过这次活动,充分感到自己工作离组织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碰到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不争论、不懈怠、不气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突破,努力做到和发扬要干、要亲自干、要率先干、要早干、要精益求精地干、要齐心协力地干的“六干”精神,把学习收获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与管理方式去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只有思想的解放,主动的学习,及时的行动,树立超前的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转变工作作风,才能为察布查尔的发展贡献力量。

结合工商职能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发展地方经济为中心,来我县注册的企业开录色通道,开展当场受理、当场审核、当场办结服务。

二是开展行政指导工作,轻微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指导改正违法行为,引导他们走上合法经营。三是开展红盾护农、商标富农、订单帮农工作。四是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第2篇

当前公安机关开展的“保平安、促和谐、全警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安工作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最大化,切实在构建和谐环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民警,我们必须要会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从走访群众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走访面要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辖区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务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居(村)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本地人员、常住人口,所以,我们在走访工作中首先就要面广,本地居民、本地干部、流动人口都应该是我们走访、工作、宣传的对象,因为走访的意义和工作的收获并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二、走访时机要准。走访工作是随机的,一般都由民警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但重要的是时机选择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走访的效果,从普遍意义上讲,走访时机应该选择在群众方便时、需要帮助时、重大喜庆或变故时,因为这一时机走访,群众愿意沟通交流,也更需要您的安慰和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选择在星期天、节假日着便服走访,这会让被访者感觉得到了你的尊重,认为你把他当朋友看,自然而然,你就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走访次数要频。当民警因为纠纷调解或需要群众配合提供线索时,走访的次数要增多,要连续数次地上门工作,特别是面对一时误解或不理解的群众,绝对不要“硬碰硬”对着干,要不怕难堪,不怕尴尬,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当群众被你多次的走访感动或不耐烦时,就是你工作进展之时。

四、走访时不要顾忌细节。我们在走访群众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的细节,如好客的群众端一杯浮满泡沫、杯沿布满黑垢的茶给你喝,被访者给你一支低价的烟抽等情况,这时,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必须做到热情坦然而不顾忌细节,因为这是群众对你的尊重,更是群众与你套近乎,你受了,心近了,事好办,你顾忌这顾忌那,留给群众的便是遗憾,甚至是埋怨,所以,这种类似“同甘共苦”的举动是拉近心灵距离的最好抓手。

五、不要失约拖沓。责任区民警管的事情碎杂,稍有不慎便会漏掉遗忘一些事情,但对于走访群众的工作,必须做有心人,群众托你办的事,多留个心眼,在本子上记一记,定时疏理完成情况;你约群众走访谈话的日子,千万不能失约拖沓,说不定被访的群众还请了假在等你呢!俗话说“以小见大”,群众会认为你架子大,说话不算数,面对这样警官,谁会信任他,谁跟他讲心理话,要是再去事后补救可能就“事倍功半”了。

六、走访要有亲疏远近。民警走访对象是很广泛的,、也有帮教对象、高危人员,但绝不能不分远近、毫无原则地一味交往,一般而言,居(村)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要多走访、多体察,帮教对象和高危人员要多了解、多关心,但与私人业主、年青异性、帮教对象走得太近太勤是大忌,这会使群众误认为你们是“好朋友”而冲淡对你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损害你的公正廉洁形象。

七、走访形式要多样。走访工作的形式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下基层工作时可以走访,参加会议前后可与村居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平时路上偶遇也可以驻心。笔者认为,只要有机会,责任区民警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敌社情状况,不要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做到啥时顺手啥时出手即可。

八、走访时要树立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形象即代表着国家、政府和公权,是正义的化身,所以民警除了特定情况以外,一般都要规范着装,做到言词得体、礼貌可亲,最忌讳的是“张口大话”和以管人者自居的姿态,要诀是多用“可以吗”“好吗”“能不能”等肯求性语言,建立互信、博得好感是圆满走访的前提和基础。

九、走访后要不断总结。群众工作是一门艺术,走访工作更像是一门哲学,简单而又深奥,有时此法用在此人身上立竿见影,但用在彼人身上却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走访工作中摸索研究走访艺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总之,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是公安机关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也是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治安形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全体干警一定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出爱民、便民、利民措施,努力做到以民警“大走访”促进警民“大和谐”,真正的做到警民一家亲。

第3篇

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1: 我县开展的“三进三帮”大走访工作,要求各领导、各部门要深入到基层一线,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帮助基层理思路、定措施、送政策、谋发展。我理解的“三进三帮”工作为:走进每一户,摸清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人民群众出谋划策,并在各个环节长期有领导挂勾,有责任部门负责到底,不搞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只是填一张登记表,而是一项持之以恒的承诺,是深入群众,和群众说一样的语言,帮群众解决实际的难题。

我认为,真正的落实好“三进三帮”大走访工作目的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是走访要入户。自“三进三帮”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合理的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自行安排好时间,到各自负责的小区街道,配合居委会干部深入民众家中,开展“三进三帮”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居民家庭信息、收入情况、实际需求。切实为理清民众家庭困难、工作生活难点、促进居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记录要深刻。走访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走访干部职工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好民情笔记,着重记好居民所需所急所盼所想,并将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按相关渠道,做好问题反馈工作。

三是问题要解决。真正将身子沉下去;做到“真知”,切实将情况带上来;做到“真帮”。关心关注困难群体,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申报低保、区域供水、医疗服务、社会救助、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要把脚印留在大街小巷,把口碑立在群众心中。

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2: 从2017年末到2017年初,可以称之为我们法院的走访跨年月。围绕民调工作,我们对滨河小区进行了“进社区大走访”活动。根据安排,我走访的是28幢的30户居民。走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入户工作中“走”是形式,“访”是内容,不仅仅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当前困扰社区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要送去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爱和温暖,真正做到进家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我在走访实践中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要用"心"去访。"大走访"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提升人民满意度的一条主线,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我们走进居民家中,学会倾听,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实事求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大走访"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切切实实为民办实事,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二要当好信息员、宣传员和调解员。通过“大走访”活动,我们及时把社情民意进行分析、研判、汇总,第一时间向院党组汇报,能解决的法院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给党委政,当好党和政府的"信息员"。深入群众家中,宣传党委政府及法院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把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法院的便民举措带到了居民家中,当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同时,我们也要当好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把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为居民群众创造平安祥和的生活环境。

三要搞好服务。通过"大走访"活动,我们以拉家常的形式更深入地了解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收集了一些居民最为关注、最需要的服务信息,为进一步开展好"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保障。通过"大走访"活动,我们也收集居民对党和政府及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将收集情况汇总后,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做好参谋,解决一些属于法律层面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3: 根据旌德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从今年7月初开始,俞村镇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这次走访意义重大,是“十二五”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走访的。通过本次带着不同意义的目的走访基层民情来看,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原来工作在基层一线不同的感受,我感受到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 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组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第4篇

一、主要任务

(一)开展宣传教育。通过群众大走访活动,发放《今日开发区》增刊和《为民办实事问答》,广泛宣传工委管委近年来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工程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投入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用群众身边实例宣传我区实施的惠民政策,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广泛听取民声。发放征求意见反馈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体察群众的困难疾苦,密切党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为群众解疑释惑,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三)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大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二、走访方式

(一)工委管委领导主要采取到村居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做好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及时把我区改革发展的目标思路、重大决策、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果传递给广大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工委管委决策提供依据。

(二)区直部门主要选派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有关政策、擅长群众工作的同志到所包村和社区进行宣讲,让群众全面了解工委管委工作情况,体谅、理解和支持工委管委在建设新农村、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要把群众大走访活动与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活动有机结合,完善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入户谈心、实地察看、送温暖活动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镇、办事处主要采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的形式,认真组织入户走访和宣传材料发放工作。要科学合理安排走访时间,要特别注重对外出务工人员、镇驻地工商业户、社区沿街商户的走访宣传,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化解积案,提高息诉罢访率。

(四)村居“两委”干部要把大走访作为经常性工作,通过逐户走访活动,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树立村居干部的良好形象。要组织村居“两委”干部采取分片包干形式,实行网格化走访,从源头发现和解决问题。各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要担负起群众大走访活动的主要责任,亲自走访,带头走访,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大走访工作的重点,积极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具体要求

(一)工委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每人走访村居居民10户以上。区直部门机关干部走访所包村居民比例要达到10%,同时承担部分社区居民的走访任务;各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要走访所包村居居民户数的20%;其余70%的居民由各村居“两委”干部负责走访。

(二)由群工办牵头,建设局、社会事业局、教育局、人社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对参加大走访活动的机关干部进行工委管委惠民政策和相关工作情况辅导,使机关干部准确掌握我区惠民政策,提高宣传效果。

(三)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考虑群众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除正常工作日走访外,还可以利用工作日晚上、双休日等群众方便的时间进行走访,做到既不影响群众正常工作生活,又全面了解社情民意。

(四)由管委办公室和考核办负责,制定大走访活动详细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大走访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任务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对区直各部门、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两委”干部走访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四、考核办法

(一)对村居干部的考核。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委主任)未进行走访的,所在村居全体两委干部重点工作考核不得分;村居两委干部走访入户率未达到应走访户数10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在重点工作考核中扣10分。

第5篇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所长,自2008年12月份相应公安部以及**部长的号召,开展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和全所民警一道走村访寨,问计于民、亲近于民,构建和谐民警关系,构筑警民全面联防,无不感受到爱民实践活动不仅是我国当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求,更是新时期公安工作走近群众,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需求。在具体的走访工作中,我们带着思考的脑袋,每走一步便要停下来思考一阵,如何将大走访的成果最大化?站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看,具体说来,必须首先厘清四组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厘清理念和实践的关系

先进的理念对实践活动无疑会带来良好效果,反过来说,成功的实践对理念的完善和修订又能起到很好的指导。大走访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警民关系建设的先进理念,是我们开展一系列爱民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然而,公安部以及**部长提出的大走访理念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全国公安机关,是粗线条的规划,作为一个基层派出所,面对的实际社情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开展这些爱民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大胆对一些理念进行深化和完善,要努力切近辖区社情民意,真正向辖区老百姓问计求策,使得大走访能访出实情,结出真果。大走访期间,我带领民警走村串寨,深入到各乡镇、社区的干部当中、个体老板中间、治安积极分子中间、普通老百姓之间,在此过程中得出了很多具体的方式方法,跟不同人流使用不同的方法,而没有死扣文件、照本宣科。事实证明,只要大方向把握正确了,采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得到的效果好得多。

二、厘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系

大走访,顾名思义是要走到群众中去,走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去,发现老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社会矛盾源,而不是把群众请到派出所来。发现最真实的问题,发现最现实的情况,但这只是大走访的一个环节。要使得大走访出实效,还必须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大走访也就失去了意思,流于形式了。例如,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经过2008年爆发的吉首地区非法集资风暴后,普通群众对公安队伍,对社会治安都戴有一副有色的眼镜,普遍都抱着消极的态度,为了缓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扭转群众的消极观念,树立他们对公安队伍以及社会治安形势的乐观心态,我决定组织全所民警每天上午从8点半开始,开展为期半个小时的拉练。通过拉练活动,不但提高了群众见警率,提升了队伍形象和群众信心,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辖区人民群众反响较大的侵财性多发案件普遍下降,“两抢”案件几乎实现了“零发案”。找到和发现问题的所在,然后找出一个适当的方式,很好地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地做好了大走访工作的所有环节。

三、厘清近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

在大走访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做一些看似非常“琐碎”的事情。这些细小的事情一些人认为根本不值得去做,甚至有些同志认为超出了一个警察的职责范围。比如帮助社区居民做一些很实际的事情,比如为了调解一个很小很小的纠纷,常常花费几天的时间等等。积少成多,任何大事件都是由小矛盾引发的。我们绝对不能忽略这些小矛盾、小纠纷,万万不能以公安机关调解不好,让当时双方上法院打官司为由推脱麻烦。一个优秀的民警,善于从当事人心理出发,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心怀终极目标,要有大局观念。化解一起小矛盾,这是近期的目标,而扫除这个隐患,以免日后引发“大事件”,才是终极目的。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在调解矛盾纠纷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不厌其烦,真正为民着想为国家建设着想,具体的工作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大走访过程中,我所民警及时化解各类纠纷、矛盾多达近百起,明显地高于往年同期数据。这就是大走访带给大家的财富,无论爱民实践活动何时结束,民警的终极目标思想已经确立,从而使得全所民警在日后工作中更有大局观。

四、厘清大走访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大走访从其内涵来看,这是一项公安民警问计求策于民的走访活动,为的是更好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更加坚实地巩固警民联防,从而优化社会治安环境。然而,除了这个内涵之外,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无限宽阔的外延。大走访其实还是一项最具力量,最有鲜活生命力的民生工程,是提高公安队伍素质和形象的务虚工程。在具体操作工程中,我们必须把握务实与务虚的关系,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走访活动的作用。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给当地的社会治安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对于该问题,我们联系当地政府、社区以及企业,共同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安置工作,一方面真正为社会治安的稳定做出了实事,而在另一方面,这也为我们日后更好地开展农村警务以及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四组关系,是相依相存的,既相冲突又相扶持,去掉其中一面都不能成立,可谓唇亡齿寒,真正厘清了二者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大走访活动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如何将“大走访”变为“常走访”,建立走访长效机制也具有指导意义。

第6篇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为进一步关心、照顾好老党员、困难党员,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同时,就创先争优工作进行调研,根据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文件要求,我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立即行动、周密安排、有效落实,确保了走访慰问和调研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我中心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和调研指导争先创优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以市中心主任为组长的走访慰问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各基层单位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自身活动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同时把走访慰问活动作为广泛征求创先争优工作意见和建议、总结工作宝贵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抓手,并切实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把建立慰问老党员、帮扶困难党员制度作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困难党员解决好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体现了党的关怀。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开展好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充分运用各种载体,积极宣传老党员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老党员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在全中心营造了尊重老党员、爱护老党员、关心困难党员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实际,开展调查。为确保市中心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生活困难流动党员走访慰问工作选准对象,掌握重点,突出典型,使困难党员、老党员能充分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中心党委组织了干部深入开展调查,从中选出最为贫困、年龄偏大、思想工作又比较积极的党员和退离休老干部及军、烈属及伤残军人作为慰问对象。

四、形式多样,走访慰问。确保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深入开展。春节前夕,各级各部门积极从实际出发,采取召开座谈会、联欢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使走访慰问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一是组织召开迎新春座谈会。春节前夕,市中心组织老干部召开了迎新春座谈会,市中心党委领导和走访慰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市中心主任同志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向老党员通报了中心工作状况,征求了老干部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给老干部送去了新春的祝福;二是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腊月二十七,市中心领导成员,走访看望中心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多户,每到一处,中心领导都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给他们送去节日物资和新春祝福,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的心坎上。

五、落实工作,搞好结合。一是开展工作落实大检查。活动开展中,我们按照文件要求对老党员、困难党员待遇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进行了督促落实。二是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活动。针对困难党员的生活现状,积极在中心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活动,对他们实施重点救助。对生病住院的党员本单位也积极采取措施,送去慰问金并安排专人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三是开展亲情化服务活动。坚持做到把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创先争优调研活动相结合,积极为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提供细微的便利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走访慰问和调研活动为契机,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第7篇

关于开展大走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通过深入村组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我深切地感受到“大走访”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际行动,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牢公安工作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我感到要使大走访工作取得实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把大走访工作与基层基础工作结合起来,澄清模糊认识。大走访活动是新形势下公安部党委创新公安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克服警力难以下沉,信息触角不灵,基层基础不牢的一剂妙药。在大走访活动中,既要泛泛而谈,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关心群众冷暖,更要牢记神圣职责。泛泛而谈、关心群众冷暖是为了打开工作局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泛泛而谈的基础上要围绕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重点人口与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重点年龄段内没有外出务工人员的活动迹象等方面收集情报信息,做到对辖区的治安情况心知肚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从而为“中原卫士杯”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对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适时组织打击或向群众发出预警信息,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走访回来后,不能把收集到的情况束之高阁,上报了之。那样的话,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比如群众向我们反映某村近期偷鸡摸狗现象较为突出后,我们既不采取加大巡逻力度打压犯罪空间,又不采取蹲坑守候抓获现行的办法抓紧去改善这一区域的治安状况,群众就会认为我们无能,从而丧失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碰见情况他们也不愿意再向我们反映了。

三、要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大走访,防止工作浮在面上。在大走访工作布置伊始,我也和许多民警一样对此项工作存在有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在具体工作中,有时只满足于嘘寒问暖、捐钱送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回到所内不仅身体困乏且收获廖廖。大走访到底作用有多大?应该怎么去抓?怀疑推动学习,学习带来提高。我通过深入学习孟部长的讲话、向老民警取经问计、组织民警开展讨论等方式逐渐认识到没有真情感,没下真功夫,没干真实事,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也不会很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只有带着感情去登门、带着责任去服务,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敲开门、能说上话、能交上心、能办成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接待、欢迎、理解和支持。

四、要创新大走访形式,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全方位走访。“走出去,请进来”,我们不流于形式,选择了群众们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大走访”活动,将活动落到实处并获得了实效,努力做到在走访中为群众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次“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开展了领导结对送温暖、辖区民警访贫问苦、警务室开放日、法制宣传进课堂、送身份证进农家、座谈倾听民意等活动。送慰问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000余元,为群众做好事80多件。走访企业10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妥善解决不稳定因素5起。为群众及时办理各类证照40多件,送证上门200余份,受到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誉。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开展“双走访、三服务”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和省总工会统一部署,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深入走访企业、走访职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把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组织领导及目标任务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指导,市总工会决定成立市工会系统“双走访、三服务”活动指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1)。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双走访、三服务”活动指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对活动组织指导,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各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工会干部的工作作风,真实反映职工的意愿,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三、活动时间及参加人员

1、活动时间:根据省总工会统一部署,全市“双走访、三服务”活动从2011年9月开始,2012年2月底结束。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要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并将实施方案于2011年10月26日前报送至市总工会组织部。

2、参加人员:全市各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广大工会干部。

四、活动安排

市总工会全体机关干部及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走访时间不少于3天,活动期间走访企业不少于10户。其他工会干部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确定后,报市总工会备案。

五、活动内容

(一)走访企业和职工

主要采取上门走访、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驻点指导、集中调研、建立联系点等方式,加强与企业、职工的联系,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走访重点对象。各级工会干部要把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困难劳模和农民工作为走访重点对象,深入了解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市、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主席及领导班子成员,乡镇(街道)工会主席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要经常深系点调研,帮助指导联系点工会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1、各级工会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近一时期维权维稳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维权维稳工作,按照“四个一”(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报告领导,第一时间参与处理)的要求,对维权维稳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对有不稳定因素的企业加强联系沟通,对不稳定的苗头和倾向要及时上报,协助党政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好职工队伍的稳定。

2、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开发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日常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实现帮扶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加强乡镇、街道帮扶站的建设,完善帮扶网络体系,加大帮扶中心(站)检查考核工作。

3、进一步做好《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加大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积极构建社会化维权格局。

4、建立帮扶中心工会主席接待日、机关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市、县(市、区、开发区)工会主席和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在帮扶中心接待职工不少于2次。

(三)围绕工作大局,突出工作重点

1、认真扎实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广大工会干部在走访中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本系统“两个普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乡镇(街道)以上工会主席及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活动中主动联系2个未建会的非公企业和1个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公企业,攻坚克难,切实将“两个普遍”工作向纵深推进。

2、结合2012年市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奖的评选表彰工作,服务、指导基层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3、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会员评家”、建设职工之家活动,进一步激发企业工会的活力,促进企业工会切实发挥作用。

4、重视发挥帮扶超市的功能和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日常生活救助;结合2012年“两节”送温暖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困难职工、困难劳动模范的心坎上,组织协调各级党政工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形成常态机制;注重做好巢湖市和庐江县困难职工和困难劳动模范的帮扶和慰问工作,确保区划调整后困难职工和困难劳动模范都能够过上愉快、祥和的节日。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务求实效。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大走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双走访、三服务”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工作的优势,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要找准岗位职能与服务职工的结合点,及时整改和反馈意见,确保走访过程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在第一时间内有回应,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活动简报等载体,加强对大走访活动,特别是有影响的活动事项的宣传报道,市总将通过《工运》、晚报职工之家专版、工会网络及工会动态等开设专题和专栏介绍全市工会系统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9篇

当前,竹山县大多数“三万”活动工作队已完成了宣传发动阶段,正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本人通过这几天的入户走访,深深体会到要完成好这一阶段任务,务必要做到“五心”、“五忌”,保证入户走访的稳步推进。

“五心”、“五忌”即一是带着细心去走访,忌无准备。走访入户前,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做好入户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找村干部对走访对象有一个初步了解,不仅知道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有的群众不配合,有的不说实话,所以要事先要找村干部了解座对象一些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失。

二是带着诚心去走访,忌盘问式。与人民群众打交道需要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不要把走访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走访,这样群众就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的走访有抵触,轻者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向我们透露,重者就会直接拒绝我们的走访。所以在走访时要带着诚意和微笑,把走访群众当作“走亲戚”,把走访的群众当亲人。与群众交谈时切忌盘问式,夸夸其谈,要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多请教多夸奖,江心比心,让群众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才能让群众“掏心窝子”,才能实话实说,有事敢说。

三是带着真心去走访,忌形式化。我们走访的目的就是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所以在走访的过程中切忌流入形式,一走访了之,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群众疾苦的眼睛,视群众的事为自己的事,察颜观色,见什么个性的人说什么开场白的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要有一颗为群众解决困难的热心和真心。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遇到群众需要办的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主动给他们办。

四是带着爱心去走访,忌教条化。不要将走访刻板化、教条化、单纯化,要做好结合文章。走访座谈时,认真考虑一下你要走访的群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谈话过程处处充满着爱心,用爱心为村民服务,如对于偏远的农户,群众办理建房、生育等许可手续十分不便,我们可以在走访的同时,代其办理、对发展农业产业化遇到难题时,需要找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要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联系。让群众真正在干部走访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乐于接受干部的走访调查。只要我们有爱民之心,就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群众就会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将走访的目的落到实处。五是带着责任心去走访,忌翻烧饼。在走访座谈时,一定要展前顾后,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对过去由于当时政策等原因的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老百姓反映的怨气不能挖根问底,点到为止,要正面引导,防止算历史帐翻烧饼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和引发新的上访事件。因此,在走访时,既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着感情,又要带着对现在对当地基层组织负责的责任心,保证走访座谈的有序进行。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报道思路; 营造声势; 亮点报道; 参与互动

摘   要:

关键词:     进村入企大走访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大活动,义乌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进村入企访市场的大走访活动。作为当地主流媒体的《义乌商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组织策划宣传这一重大主题报道,大力营造进村入企访市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浓厚舆论氛围,表现出声势壮、亮点多、形式活的特点。

1 谋篇布局明确报道思路

     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干部作风建设,事关我们的事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因此,精心做好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报道,无疑是当前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之一,也是主流媒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重大主题报道,事先都应当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和周详的策划,包括该从哪些方面报道入手,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报道,这些报道应该起到怎样的效果等等,才能做出有力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报道,才能起到舆论引导、助推工作的积极作用。

     《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报道中,一开始就提出了“有声势、抓亮点、求创新”的宣传报道思路,并把当前开展的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出自己的报道特色和舆论强势。“有声势”,就是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地做足做强大走访的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抓亮点”,就是突出大走访中的典型报道和特色做法,见人见事,具体鲜活,让报道更接“地气”;“求创新”,就是创新报道形式,形成记者报道和市民参与互动的立体式架构,使大走访的报道多姿多彩、有声有色。

2 连续集纳报道营造声势

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报道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事事关系民生,时效性强。根据报纸不同版面的分工,如果把它们以农村、企业、市场各自的内容安排在不同的板块中刊发,势必零零散散,难以形成一定的报道声势。如果采用编排模块状、集纳式报道的方法,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义乌商报》在头版专门开辟了“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 开展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专栏,把所有的大走访活动报道都集中在这个大栏目里面,化零为整,突现一个主题,形成集聚的大篇幅大板块的视觉效应。并确保应有的报道数量,在这个专栏中,每天刊发大走访的专题报道都在五六篇以上,如2月25日的《义乌商报》一版关于大走访的报道就达8篇。同时,在二版的“综合新闻”和九版的“经贸新闻”板块上,分别推出“记者进农村(社区)”和“记者蹲市场”、“记者进企业”等专栏,报道本报记者深入基层“走转改”的文章。“走转改”报道和大走访报道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义乌商报》通过这种编排模块状、集纳式报道的方法,每天持续大篇幅大板块的报道,图文并茂,打造声势,营造了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浓厚氛围,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 点面结合突出亮点报道

     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既有各镇街部门面上的部署和安排,又有领导干部深入某个村、某个企业、某个市场了解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点上的具体生动事例。《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的报道中,特别注意做到报道上的点面结合。

     如2月23日的《义乌商报》一版,《真走真访融真情 解疑解忧惠民生》一文,报道的是全市各镇街干部陆续进村入企察民情、办实事、解民忧,这里综合报道了廿三里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上溪镇等大走访的有关情况。这是面上的报道。《市长来到马畈村》和《5天卖了8万公斤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这是点上的报道。《市长来到马畈村》写市长何美华来到大陈镇马畈村调研,走进农家嘘寒问暖,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了解村里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市长和村干部、村民共同分析研究,提出了破解的办法。《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写的是赤岸镇的干部深入柑桔种植专业村五柳村,如何帮助因柑桔滞销而陷入困境的桔农打开销路,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把6篇“进村入企”的报道和一幅相关照片,集中地组合安排在“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 开展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的这个大栏目里面,占据了头版三分之二的版面,十分突出和抢眼。文章见报后,第二天就得到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卢照洋的批示:“本期大走访报道点面结合,有血有肉,很鲜活又有声势,予以表扬。望继续保持大走访活动宣传的热度。”

     此外,《义乌商报》还注意同中求异,挖掘大走访中那些有特色的“亮点”做法进行报道。如《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佛堂镇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廿三里干部走访种粮大户》、《上溪开展干部“暴走行动”》、《稠城街道:走访对象全覆盖 解决问题有反馈》、《北苑街道:“组团入村对接服务”解民忧》、《稠江街道:大走访活动做实“五个带”》、《义亭镇:“网格化”走访集难题 “项目化”攻坚求突破》、《赤岸镇开通夜访夜谈“民情直通车”》、《公安局:千名民警进村入企“一对一”》……这些报道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镇街部门在大走访活动中的不同举措和鲜明特色。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件件贴心的服务,一次次嘘寒问暖的关照,一桩桩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里,犹如和煦的阳光温暖了基层百姓的心,激发了他们创业创新发展的干劲和热情,也融洽了干群之间的关系。

     《义乌商报》的大走访报道既做到端庄凝重,又不失鲜活和生动。通过点面结合突出亮点报道,使广大群众真切地看到我们的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急基层所急,想群众所想,转变工作作风,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帮扶解困、排忧解难的一颗赤诚之心,也为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创新形式群众参与互动

     创新是主题策划报道的核心。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本身的素材的广泛性决定了报道的多样性。它要求报社摒弃以往一般主题的单一报道模式,站在更高的视野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大走访活动做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如果就报道记者跟随走访人员深入基层,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这是一种单向的报道形式,明显缺 少生气和活力。《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报道中,采用了记者报道和市民群众参与的方式,把报道做得立体化、动起来。在头版“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开展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的大栏目中,又陆续开辟了“稠州新语”、“走访手记”、“回音壁”等几个小栏目。这些小栏目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要让市民群众参与进来,和报社互动。

     “稠州新语”刊发一些小言论,如《走,下基层》,作者呼吁在“走”的过程中要真正地沉下心去,只有在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过程中才能了解百姓的苦楚,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进而与人民群众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不妨听听大学生村官“怎么说”》,作者提醒在选取走访对象时,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扎根农村,往往对满足群众的需求、发展经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言论观点鲜明,针对性强,为大走访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回音壁”是大走访相关新闻的追踪报道或情况反馈。“走访手记”栏目刊发的都是镇街部门干部工作员,甚至是镇街部门主要领导的走访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日记体形式,报道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走访体会。通过走访者本人的述说,写体会谈感受,更为情真意切。如赤岸镇干部朱惠刚写的“走访手记”《卖桔经历,收获感动无数》,记述了自己连续几天深入五柳村,如何帮助桔农解决桔子滞销困境的经历;上溪镇工作员贾良友写的《给有潜力的“小企业”扶一把》,通过自己对某小微企业的走访,了解到这家企业资金不缺、用工不愁,但限于产业的特殊性,存在企业厂区面积过小、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呼吁政府在“抓大”的同时,也应该为那些发展态势良好有潜力的“小企业”扶上一把……这个栏目的推出和文章见报后,受到读者好评。义乌市“两创两提”办公室领导在大加赞赏的同时也深受启发,要求每个干部工作员,都要写进村入企(市场)大走访活动的“走访手记”。 记者的报道和市民群众的参与互动,使大走访的报道更加立体和丰满,宣传报道效果也明显增强了。

第1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干部大兴“五风”,争当“五型”干部,将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坚持下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宁办发[20xx]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我市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和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持群众工作路线,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建立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访的长效机制,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2、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走访活动,充分发挥班子成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带头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思想认识,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形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二、对象范围

局领导班子成员;

三、基本要求

1、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调研走访不少于4次;

2、调研走访一般安排在局联系点(含企业)、选派干部任职村、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村,每年走访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要达10家以上。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特别是发展问题较多的企业,帮扶村的老党员、军烈属、贫困户家中,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3、调研走访要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实地察看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虚心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和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共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之计。

4、在调研走访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要问题,要及时汇报,并妥善解决。

5、要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在基层和企业建立工作联系点,要与农村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真心实意与他们交朋友,热忱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四、方法步骤

1、拟定工作方案。要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走访活动方案,重点是对调研走访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切实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上来,提高调研走访的针对性、实效性,防止随意性。

2、把握调研走访程序。调研走访一般按照“五步工作法”的程序进行,即要坚持做到“一看二听三问四理五析”。一看:上门入户,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掌握基本情况;二听:召开座谈会、民情沟通会、民主恳谈会,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问:选择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征求意见表,接待来访,进一步掌握重点情况;四理:梳理汇总意见建议;五析:组织召开民情分析会,专题分析研究收集到的社情民意。

3、形成调研走访材料。调研走访结束后,要分别形成调研报告和走访材料,调研报告要努力做到内容清楚,分析透彻,措施可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走访活动要做好走访记录,填写被访群众的基本情况、意见建议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办理情况及反馈意见、并整理成走访材料。

4、推进工作成果转化。对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坚持即知即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调研走访带来的实际成效,使调研走访过程成为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过程。

五、加强组织领导

1、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具体负责调研走访活动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要把深入开展此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则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调研走访取得实际成效。

第12篇

自年3月区委开展“问百家事、解千人忧,我与群众心连心——绘制《为民地图》”活动至今,已历时3年多时间。3年来,在区委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以建设和锻炼基层工作者队伍为基础,以掌握社情民意为内容,以构建信息平台为载体,以解决党员群众困难为目的,采用“走、听、绘、解”的方法,有序、有效、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为民地图”活动围绕“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总体目标,在服务、预警、维稳、民主、文化、就业、环境、信息、队伍、示范等社区党建十个项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的凝聚力、动员力、控制力;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实际问题,提高了群众对安居乐业的满意程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基本建立了一支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工作者队伍。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有近1300个单位的党组织、15000多名基层干部纷纷参与进来,我们通过建立起由基层党员干部、党小组长、党员骨干、居民区干部、楼组长、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者队伍,把党的工作落实到社会的每个细胞“家庭”上,有力地推进了党的活动全覆盖。二是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通过走访,深入百姓家中,准确掌握了社情民意,共采集到社会人家庭信息约3430万条,单位人职工家庭信息约128万条。在感情上更加贴近群众,行动上更加贴近实际,作风上更加扎实深入,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逐步改变了机关化倾向,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三是活动初步取得了群众满意、凝心聚力的效果。在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共梳理出党员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1737条,其中需由各镇、街道解决的134条,由区协调解决的66条,已解决党员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776条。让干部受到了锻炼,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问百家事、解千人忧,我与群众心连心——绘制《为民地图》”活动现场会,其目的就是通过宣传、总结、推广友谊路社区(街道)在“为民地图”活动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进“为民地图”活动在构建和谐宝山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刚才,友谊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宝山八村党总支、基层走访工作者代表和被走访居民群众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很生动,也很实在,应该说他们对于“为民地图”活动的实践、探索和体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受启发。我觉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区(街道)党工委对活动的领导和重视,离不开居民区党组织勇于探索和实践,更离不开广大基层走访同志的辛勤工作和理解支持。刚才,樊锦同志已经对下一步的推进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下面,我再谈四点意见:

一、大力推进“为民地图”活动,立足点在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做出了全面部署。社区党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因此,各级社区基层党组织应将“为民地图”活动作为我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通过“为民地图”活动,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困难,畅通群众利益的表达渠道,来逐步实现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

区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努力形成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贯彻这一任务的落脚点就是要让群众“安居乐业”。我们实现“安居乐业”的具体措施,就是通过把“为民地图”活动做实,把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我们宝山关于和谐社区的建设,就是要从十个方面入手:一要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二要努力形成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三要着力建设一支维护社会稳定的队伍;四要积极探索基层民主议政的新方式;五要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六要全力构筑社会保障和再就业体系;七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卫生条件;八要科学构建社区信息化体系;九要切实架起党、政府与社区群众沟通的桥梁;十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大力推进“为民地图”活动,重点在于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深受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为民地图”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一支由基层党员干部、党小组长、党员骨干、居民区干部、楼组长、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者队伍。他们身处问题和矛盾的第一线,肩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发挥着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这些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进一步深化“为民地图”活动中,我们首先要不断壮大充实这支社会工作者队伍。一要有量的保证。“为民地图”活动覆盖面广,信息采集数量大,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才能保证走访的覆盖面,才能保证采集信息的全面性。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社区干部人手紧张,事务性工作多,这与“为民地图”活动所要求的走访人员的配置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社区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常规的走访队伍之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在社区中挖掘和吸引更多的具有群众工作热情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志愿者和党员群众代表,投身到社区管理和建设中,充实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二要有质的提高。我们在组织这支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时候,也不能仅仅追求数量,还要认识到他们是代表党组织和政府的形象出现在群众面前,履行各项社会工作职责的。因此,在组建这支队伍时,要选好人,用好人,全面考察他们是否对群众有感情,是否热心于社区工作,是否具有做社会工作的能力,并通过明确责任、进行培训、加强考核,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

我们不但要建立起这支社会工作者队伍,还要管理和使用好这支队伍。在教育、培训走访者时,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使走访者成为广泛收集民意的信息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点在于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和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维护上。社会工作者在走访过程中,要主动地、敏感地关注基层,成为广泛收集民意的信息员;要牢牢抓住就业、安居、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重点,切实关心社会困难群体的疾苦,收集和梳理群众最盼、最愁、最忧、最怨的问题。除了关心困难群体外,也要高度重视其他群体的具体利益,努力搜集不同群体的声音,并及时汇总、梳理,传递给党组织,便于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二要使走访者成为积极化解矛盾的调解员。走访者不仅要在走访的过程中掌握群众的基本信息,而且要带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去走访,不能将走访机械化为“问情况、填表格”。走访者一定要把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将大部分的问题化解在基层中;有需要协调的问题,要认真归纳,及时和有关部门沟通,分层分类地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总之,使群众感到自己的声音有回响,自己的要求有关注,自己的问题有帮助。三要使走访者成为正确引导群众的宣传员。走访者对群众进行走访,本身就是活动成效的一部分。我们既要看到他们化解矛盾的成效,也要看到他们通过走访在先进文化宣传和疏导群众情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和被走访者拉家常、谈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先进文化的宣传,加深群众对党的路线主张的理解,起到宣传、教育和引领群众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和群众直接接触,使群众觉得自己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些矛盾和问题虽然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但通过让群众情绪上的宣泄和正确引导,也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获得群众对我们的谅解和对工作的支持。

三、大力推进“为民地图”活动,见效在于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现在,虽然通讯技术很发达,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比以前疏远了,少数单位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群众工作在一些地方削弱了,一些党员干部不想做、不会做、不敢做,也做不了。因此,开展“为民地图”活动是用一个更好的主题使我们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得到拓展、提炼和升华,我们一定要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认识这项活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让老百姓觉得我们是实实在在关心群众、推动发展的。

一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能叩开群众的门。今年是作风建设年,作风建设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提的,也是对一切面向群众服务的社会工作人员提的。我们经常强调党员干部要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走进家门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没有做到,那么群众工作就无从开展。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扑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真正走进群众的家,以真诚的态度,以为民服务的真情打动群众,让他们愿意给你开门,愿意让你走进他们的家中。

二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能讲出群众的话。我们现在有的同志到群众中去了,但无法和群众打成一片,仿佛始终存在着隔阂。究其原因,关键是我们缺少了群众的语言,缺乏了和群众交流的能力。如果你不把群众当成“自家人”,用群众的语言和他对话,那么群众肯定不会给你“掏心窝”。这里我还是要强调,我们的干部,我们的走访工作者一定要平等地、朴素地、真心地和群众拉家常、交朋友,真正取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群众是朴实的,他们不要听官话、套话、废话,他们要听的就是寻常的百姓话;他们要的不是空泛的指导性意见,他们关心的是直接涉及他们切实利益的东西;我们要少一些腔调、噱头和口号,多一些群众听得进去的南腔北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群众也才愿意敞开心胸和我们说出心里话。

三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能办好群众的事。“为民地图”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解民忧”。我们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基层干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具体行动,贯穿到落实政策的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让基层干部克服形式主义和,真抓实干,报实情、做实事、求实效;让基层干部及时分析本地区群众思想动态,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有的同志会疑虑,采集整理出来的问题是否能解决?有这样的担心,我看是件好事,说明找到了工作的难点,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绝不是我们嘴里信誓旦旦的口号、纸上秀才的“妙笔生辉”。我们要把问题一一罗列出来,虽然没办法一下子全部解决掉,但发现问题本身也就是工作成果的一部分,解决一部分问题总比不解决的好,“防患于未然”总比“迟早要出问题”的好。

四、大力推进“为民地图”活动,关键在于加强党的组织领导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是党凝聚群众最广泛、最直接的主体。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再好的机遇也无法抓住,再好的决策也可能落空,再好的条件也难以发展。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组织领导。

1、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将深化“为民地图”活动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开展好“为民地图”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长远的规划,有足够的认识。目前,有的单位在活动中,存在着“上面拨一拨,下面动一动”的现象,工作缺少主动性;有的单位就事论事,就活动而谈活动,认为活动是短期任务,不动脑,不用心,不结合实际,不找活动落实的方法;有的单位落实不到位,存在着严重的任务观,有应付现象。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为民地图”活动列入党建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现场会后,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每一个居民区和行政村内明确“为民地图”活动的走访责任区,建立走访队伍,形成走访网络,并做到上墙公示;要建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2、各级党组织要切实为深化“为民地图”活动加强制度保障。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避免活动流于形式,保证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坚持每月专题会议制度,掌握活动的进展和难点;坚持信息沟通例会制度,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资源,解决问题;坚持信息定期上报制度,及时更新、上报、汇总信息;坚持指导督查制度,定期对下属党组织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和督促社会工作者队伍稳定、有效地发挥作用;坚持多部门协调制度,为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困难、需求和问题整合力量,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坚持信息安全制度,确保信息不外泄,尊重公民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