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5:5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地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着基础厚实、主体发展的观念,开学至今高三地理复习全面展开,遵循计划,有序地开展复习。总结这段时间,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改进。
首先,注重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用好一本教材。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基础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复习,仔细研究大纲要求,竟量全面、仔细地帮学生复习到每一个细节。同时培养地理思维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迎合高考的需要精讲多练,定期测验,反复练习。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每课都有作业,每星期都有练习卷,并且进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高三复习,练习测验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只有反复操练,不断巩固知识点,使知识真正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当然,批改练习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再通过讲解题目加深他们的印象。
第三,要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今后的复习阶段中,我们会继续上阶段好的环节,不断改进,全心全意为学生提高成绩而努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三地理教学;思考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人文现象和大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地理学科是初中到高中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尤其在高中,地理学科更是高考科目之一。由于地理学科是高考科目之一,因此,高三的地理教学承担着高考的压力。实行素质教育阶段,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既要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
1新课标下高三地理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1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实行新课改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尽管教育目标发生了改变,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因此,高三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2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高低,而高三地理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是与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是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方式[1]。
1.3新课标标准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在地理新课标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材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例如,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活动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等板块,极大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2提高高三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2.1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和原理是教材的基础,它是前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总结等漫长过程中推导出来的,因此,在讲授概念和原理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单纯的死记硬背地理概念和原理,并不能取得较理想的地理成绩,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应用地理概念和原理,是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方式。例如,在高三地理进入专题复习阶段时,地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习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
2.2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具有地理思维:选拔人才是实行高考的原因,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最近发生的地理事实,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促使学生能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各类地图的判断、大气的运动和变化、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等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良好条件,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具有地理思维。例如,地利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位于赤道附近的著名河流,以及河流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同一纬度,不同流量、地形地貌的原因,具体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然后能够根据同一原理、概念的不同的提问形式,来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地理教师可以以尼罗河与亚马孙河为例,让学生分析两河的径流量、汛期、降雨量、流经地区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具有地理思维[2]。
2.3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地理图像是高考地理题目中的必考知识,其中剖面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好、用好地图,引导学生在有限的做题时间里,很快地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例如,地理教师可以采用习题训练的方式,精心选择训练试题,合理限制做题时间,有针对性的突出学科重点、薄弱点以及显示现实问题等,以促使学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地理思维,具有良好的地理能力。同时,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地理所涉及的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合理的讲解有关地理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3总结
总而言之,高三地理教学对于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着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创新地理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3]。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涿州中学
参考文献:
[1]赵舒锋.新课标下高三地理复习课堂教学模式浅探[J].考试周刊,2012,82:132.
高中地理作为文综三大组成科目之一,也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三大复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一
1、复习应选择一本栏目设计新颖的参考资料。不要盲目地追求参考书的数量,因为每本参考书的编写都是依据教材,形成一个独立的高三地理体系,如果参考书过多,反而会使知识失去系统性。
2、复习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对概念、原理等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高三地理知识网络图。复习时不仅要依靠老师的引导,更要自我消化,围绕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适当的课时练xxx行巩固,分阶段进行单元综合检测。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二
1、在很多高三同学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搬来各种各样的教辅书猛做习题。我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不能一味扎入题海,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意思就是,在你高三地理相对薄弱了环节,你可以采取一定的题海战术,做出“手感”来。当然,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做完题目,对完答案,错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找老师询问,参考答案有时只能“参考”,不一定完全正确。
复习高三地理的方法三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做高三地理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
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
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适宜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高中地理学法指导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这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怎么写?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1
一、加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教学
1.全面、扎实地复习基础知识
近年来,对基础知识要求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但这并没有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反而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应用在不断地加强。不直接考查并不意味着不考查,更不意味着学生不必要掌握,而是变相考查、深化考查。
因此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不应该是让学生记住地理术语、地理原理,关键是理解和应用。①认真、细致地复习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近年来常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情境和素材来进行考查,要求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对地理概念教学一要准确、全面、系统,二要进行适当拓展。
②把握原理规律,重在联系应用
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近年来对地理原理的考查主要呈现在分析应用上。
在复习地理原理时,一般先分析原理、总结规律,再结合实例、拓展运用,接着推理演绎、寻求步骤,最后强调难点,突破瓶颈。
2.把握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近年来,虽然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但有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和分值比较高,其实这些知识正是学科里的主干知识。为了提高备考效率,必须弄清教材的主干知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知识观(地理学科特有的知识)、地理学科的价值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的能力观(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图象图表技能)等。
二、培养学科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1.构建思维模型,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气候问题分析模式、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等。
地理学特征的思维品质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把握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运动的特征,与地图关系密切。综合思维能力表现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过程。
2.重视图表分析,培养图表技能
地理图表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201_年高考试卷全卷共有各类图表23幅,提高学生的图表技能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审图能力也是重要的地理能力。审图的一般过程为:①看图名定主题;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3.注意创新意识,理解探究过程
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从201_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学习终身有用的能力和意识。
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全过程,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4.指导解题方法,突破论述瓶颈
首先是提高审题能力,包括审读文字的能力和审图的能力。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要做到“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赋分。
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对综合题中的简答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在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①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标明①②③④;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②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答案文字要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可以适当多答。
③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如自然的与人文的,有利的与不利的,等等,要全面考虑。
在平时要训练学生做到答题语言规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天气和气候”、“地形和地势”、“水利和水力”、“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土地和土壤”等,一定要能区分,否则就会词不达意。
三、平时教学关注身边、联系实际。
(1)体现“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及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在教学中要关注地方特色、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2)关注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教学中仍需大力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区域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单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是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因此区域也是地理学科试题的重点内容。热点性、新闻性的问题,不必专门设立一个专题,在复习到每一个具体专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联系和联想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哪些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新闻事件,思考一下其中含有什么样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意义。
四、二轮复xxx度安排与专题设置
(1)201_年2月至3月5日,复习完选修《海洋地理》、《环境保护》(各2个教学案),不再进行二轮复习。
(2)201_年3月月7日——4月30日,完成必修1、2、3的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要体现跨章节和跨版本的整合,不能照本宣科再来一遍。我们的构想是设置13个专题25个教学案:
①地球运动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等基础知识1个,日照图解读与训练1个)
②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圈层结构及地壳物质循环、海底扩张学说1个;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板块运动1个)
③大气运动及天气系统专题(3个教学案,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1个,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1个,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及气候类型判断1个)
④气候类型分布与自然带分异规律专题(1个教学案)
⑤水循环与洋流专题(1个教学案)
⑥自然资源及其跨区域调配专题(结合必修3及海洋地理、环境保护,2个教学案)⑦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专题(结合中国地理、海洋地理、环境保护,1个教学案)
⑧区位分析专题(6个教学案,工业区位类型与工业区位条件分析1个,世界和中国重要工业基地1个,农业区位因素(包括东北农业基地建设)1个,农业地域类型(包括亚洲水稻种植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乳畜业)1个,交通点线布局与建设热点1个,城市区位因素及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1个)
⑨人口与城市化专题(2个教学案,人口增长特点与人口问题和人口容量1个,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个)
⑩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2个教学案,水土流失(包括滑坡泥石流)与土地荒漠化(包括沙尘暴)治理1个,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包括五大湖、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长江流域等)1个)
⑾产业转移专题(1个教学案)
⑿空间定位专题(结合世界区域地图、中国区域地图,1个教学案)
⒀等值线专题(自然、人文,1个教学案)
(3)201_年5月3日——28日,综合模拟训练
(4)201_年5月30日——高考前,考前应试心理辅导,学生自主回顾、质疑问难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2
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19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19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__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那么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2020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0年、2020年、2020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和广东省地理单科试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以及对高考试题的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和全区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结合)、世界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为本阶段的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个单元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三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广州一模考试(3月7日)
指导思想:以自然、人文、专题复习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
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个单元,一部分是专题复习。运用知识结构,在知识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第一轮复习结束)
目标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安排:某一模考试以后
指导思想:提升能力(二轮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三轮复习)
教学任务: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补缺,进行答题训练。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做过多、过难的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精选练习题。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做各区县的模拟试题发现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突破和练习,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复的、已会的试题,巩固基础知识,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答题的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知识准备迎接高考。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高二学期,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
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文化课考生,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75%-85%,大部分考生为65%--75%;艺体生而言,地理得分锁定在65%--75%,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真正文化课的复习应从2月开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复习时间应在3、4、5月,时间特别紧,其他门课得分又难,文综锁定200分,地理分数应在70分左右。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体生回校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预案。
三、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与检测
1.内容:本学期主要复习内容为2020.9.1-10.31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重在读图、填图以及与高考有关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检测卷和月考来检测复习情况,强调看图、读图和填图能力提升,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读背;2020.11.1-2020.1.16复习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试,以合肥市一模考试为风向标,调整复习进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试结束转为必修1、2复习的补缺补差和必修3复习。(必修3大致2.15-3.12四个星期完成,进行二模考试)
2.检测:自己的试卷随堂考试、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拟考试。
四、自我再成长模式
1.基础教学与实践
(1)独立做《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世纪金榜一轮复习》以及《新题策》,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整理纸质备课笔记和PPT;
(2)制作PPT、微课视频,通过安徽基础教育云平台、优酷、qq群等进行网络推送,解决重难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艺体生学习;
(3)继续结合时政材料开展“拓展讲堂”7分钟微课堂及网络视频教学,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教学;
(4)通过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并推出免费教学和付费教学模式,实现利于自己学生,又服务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习与研究
(1)读书、学习:目前订阅有两种杂志,分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学》,需要认真阅读学习。除此外,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也应花时间研读。大学课本、《地理学报》等书籍、杂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径。
(2)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相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值得探索,这种途径可让论文真正落实于实践,而非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此项也为职称做准备)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修炼!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学生因爱上你的课堂,爱上这门课,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必然学好本课。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最终成为一流的教育者。
五、实现目标的措施
1.充分备课,合理掌控教学速度、难度、广度,使教学不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取得最佳效果;
2.课堂40分钟,必须追求效率,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3.布置好作业和复习,并进行监督和指导,直至学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复习;
4.全体学生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跟踪,部分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和严格要求,比如读背书;
5.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6.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人始终是第一位,因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指导。
六、可预见的成果
1.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过去好;
2.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教学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数目标迈进;
4.培养出一批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07--2009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1.问题提出
在高三的地理教程安排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比如随堂考试、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全市模拟考试等,这样一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大量占用。而且如今教育部规定学校禁止补课,另外还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期,于是就导致高三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被缩减。所以,目前高三地理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在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内提升学习质量。
2.什么是微课
微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在某项教学主题活动中,除了主要的课堂教学视频,其余还有教学设计、素材资料、授课反思、课程测验、学生反馈、教师互相评价等,这些内容对课堂教学视频加以辅助,通过紧密联系的作用,形成一个教学组织,在一个科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有效学习。
3.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短,灵活易懂。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学视频。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在普通45分钟的教学课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多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微课的课程时长设定为5—8分钟,特殊情况下也不会超过10分钟。
(2)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普通教学课堂中,因为时间较为充裕,所以课程重点讲述的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记忆。而微课为了让学生有效学习,所以就要在短时间内将重点内容展示出来,在一节课程中只针对某个知识点作教学内容加以讲述。
4.地理微课的运用
(1)节约课堂时间,主攻重点。教师在讲试卷或者习题之前,通过调查,对于一些出错不多的题目,就可以录制成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学习,节省出来的时间把学生问题集中的题目作全面的讲解,可以拓展、延伸,还可以增加点对点的练习。
(2)因材施教,拓展延伸。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微课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既做到查缺补漏,又强化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为了照顾其他学生,保持一致学习进度,老师通常不做另外安排,以致剩余时间不能被有效利用。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章节知识的特点,制作一些微课,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通过观看微视频预习下一章节内容,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章节知识中拓展延伸的部分。
(3)再现遗忘知识,解放机械重复。如在学期末复习区时计算题时,学生显然对学过的知识有所遗忘,只记得计算公式,对于解题思路和步骤却不甚清晰。我让学生重复观看微课,通过知识点的再现,结合实际问题提炼解题步骤,例如,求时区、区时的计算问题等。这样教师就不用再机械地重复讲过的知识,只需解答学生在复习中产生的新问题,此时微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教师角度看,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它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还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从学生角度看,微课给他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无论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只要有条件,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个性化学习,主动掌握学习节奏,构建知识体系。
5.总结
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依据,复习时,不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合理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整、完善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达到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点,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游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五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
第二节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一 地理基本技能
第一讲 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
第二讲 等值线的判读
第三讲 统计图表的分析
第四讲 地理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培养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大气的运动规律
第二讲 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
第三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四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五 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
第一讲 区位因素分析
第二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第三讲 人口、交通和城市
专题六 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第一讲 区域空间定位
第二讲 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
第三讲 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
专题七 选修部分
第一讲 旅游地理
第二讲 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三讲 环境保护
考前冲刺
专题八 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
第一讲 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
第二讲 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
专题九 热点问题
专题十 规范答题要诀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二)一.工作思路
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19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二.工作目标
1.上好每堂课,规范课堂教学。根据2019年考试说明,逐一落实考点。努力完成学校下荙的高考任务。上重点线的人数超过目标上本科线的人数超过要求上专科线的人数超过98%。开展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关注尖子生力争在2019年的高考中再现地理学科的辉煌。
2.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在创建工作中所下荙的各项工作。根据教学处和教务处各项工作计划高三地理科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档案资料工作(包括教师个人计划、总结、教案、听课本、积分册;教研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科组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报表、第二课堂活动报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80%以上的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50%以上;能纯熟制作开发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3.按新高考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做到考点过关,能力过关。
三、工作要求
在第一轮复习中,坚持从严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必修概念系统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全面了解教材,掌握重点。
(2)突出主干,落实基础,做好用好概念系统化。
(3)留意总结,特殊是地理事现象、规律分析与归纳。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掌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聪明。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按学校安排本科组每周于周三下午第八节在五楼教师办公室进行。
(2)上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留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总结课堂得失,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求进步。
(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共同提高。
(5)遵照学校安排,坚持做好教学常规。
3、全面备考,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坚定执行学校提出的习题系列化教学要求,对试题要精心组合。从不同的习题难度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合理安排学生训练时间。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留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回元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地理语言的专业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析题能力。
四.工作措施
为荙到今年的高考目标我们高三地理科a组决心: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既要质量、又元数量。清楚措施如下:
1.充分利用每节课,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在高考中提高基础分;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力争提高第二卷的分数。为荙到这一目的,我们全体高三教师要齐心协力,
共同抓重点,释疑点,收集今年的高考信息。
2.切实搞好培优和补差的工作,培优工作主要由周、罗老师负责,对象主要以第一层次班的学生为主,清楚措施是:关注尖子学生答题的正确规范,上课加大容量;每两周训练一套高质量的模仿试题;与尖子生进行个别谈话
辅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补差工作主措施是,按照考纲的要求落实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衡量高考的成败标准,但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考生的思想负担过重,精神过度紧张,势必影响到考生的知识水平的畸形发挥。临考之际,良好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好的心态,不要使学生在平时的考试中患得患失,要培养他们大度的心理。
4.加强文科地理的教学,本期文科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轮专题复习任务、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深圳一模、二模和高考作预备。
5.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科组及老师果断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三)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又一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组工作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时间安排:
1, 一轮结束:2月底。
2, 二轮时间:3月初——4月20日左右。
3, 三轮时间:4月下旬——5月底。
4, 自由复习:6月1日——考试前。
三、具体模式:
1,二轮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相结合,每一个专题又系统的知识直接归纳,一套训练题,一至两套试题(所选复习资料试题量偏少),不定期进行单科综合和文综综合测试。即做到“三个一”:一个专题、一套练习、一套测试(最少)。
2,三轮复习以综合训练为主,重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养成,心理素养的培养,削减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和失分,培养良好健康的应考心理。
3,考前个别诊断辅导,针对个别成绩好,答题有小瑕疵,心理不稳定的学生在考前适时进行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过程中进行知识提醒。
4,考前总动员,集中进行地理解题方法指导。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四)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2019年高考的成败,关系到本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学期教学工作绝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20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以xx2019年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其他学科的配合。
初中地理的内容,主要是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高一必修课以系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高二地理主要介绍部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如人口地理、城市形态和地域结构、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及政治地理等内容。高三地理选修课是在高一系统地理的基础上,着重讲授环境保护和海洋地理的相关内容,初中和高中地理必修三以区域地理知识为基本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计划安排表
略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五)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8年高考题,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考试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
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我们做老师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关键词:教学案;二轮复习;作用;设计
教学案,即教案学案一体化,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练习、笔记、评价等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教学案可以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
目的。
一、教学案对二轮复习的作用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基础知识,但还达不到地理高考的要求。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使得高三地理后期复习重心应放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题等地理能力的培养上。二轮复习正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二轮复习仍要继续强化对主干基础知识的复习,所以二轮复习的难度比一轮复习的要大,但是,二轮复习的时间却比一轮复习的时间要短很多。这就要求二轮复习课堂效率一定要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在高三地理的二轮复习中,采用教学案的形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教学案可以强化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案与教案一体化,让学生充分理解考纲要求,明确复习目标,明确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意图,能够根据个体差异主动地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2.教学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轮复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每节课都是大容量的教学。很多学生顾到听课就顾不到记笔记,显得手忙脚乱。教学案通过对基础知识板块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温习基础,修补知识漏洞,同时减少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时间。
3.节约复习时间,不必盲目地做大量练习
教学案对于重点知识、规律,要落实到考点,并配以精选典型例题,加强针对性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从繁多的教辅资料中解放出来,针对考点和典型例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的二轮复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复习任务。
4.教学案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里的主体地位,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整理与本学案有关的内容,而不要教师重复讲解,以达到回顾基础、扩充深度、完善基础知识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学得更多,记得更牢。另一方面,教案案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案设计,对专题内容适当增减,
但是,教学案的使用对二轮复习也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案的设计受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风格限制。不一定符合全体学生的复习习惯。学生要学会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体现出教学案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教学案利弊兼有,关键看老师如何设计,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最终有利于提高二轮复习的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的设计
1.二轮复习教学要求
(1)在知识处理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师在制订教学案时,应充分依据《考试说明》,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复习时对知识的处理要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增减,要重视知识重组,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延伸,而不必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
对自然地理部分重点复习原理和规律,使学生具有灵活运用原理规律的能力。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理解、运用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应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重点理清知识脉络,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位置、气候、地形、水文、资源、交通、农业、工业以及人口经济等情况。区域地理两大主题:即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对人类社会活动的
影响;应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表现以及产生
原因。
(2)在能力培养上,注重全面提高信息提取、分析问题、调运知识和解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问题,调运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年地理高考试题,几乎每一道试题都与图表有关,这也是由地理学科特征决定的。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因此,复习中首先要强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处理能力以及图文转换、图图转换能力。在提取了有效地理信息之后,通过各种类型的典型例题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调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方面,将知识框架设计成图表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总结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2.二轮复习教学案设计思路
通过教学案,落实地理学习的目标、疑问、核心问题、练习巩固等细节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落实双基、提高地理解题能力的预期要求。二轮复习教学案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考纲解读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考对课时内容的考试要求,学生明白本课时不同知识点应该掌握的深度以及历年高考对本章节知识的考查方式。解读考纲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或本课时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2)章节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宏观把握章节内容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内容主要采取框架填空法
(3)主干知识回顾
详细呈现章节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地理规律,突破难点知识。
(4)考点呈现
以高考真题为例,分析章节考点以及考查方式。该环节上除了让学生明确考点还要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
(5)方法点拨
对章节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行整体点拨提高。
(6)专题训练精选
在精选练习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大量的相关练习,帮助学生选取有代表性的、全面的练习题型。不仅如此,教师要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只有精才能落实二轮复习的教学目标,才能切实区别于一轮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解题技能。
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在于,既不能像一轮复习那样细腻扎实地走基础路线,也不能像三轮复习一样,在学生具备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真题以及模拟训练,二轮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复习效果不一,本文通过教学案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标,每节课对照目标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二轮复习的效率,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1.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05.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高考命题的趋向更加注意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考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强;自然地理难点知识理解困难;文字表述不准确、规范等问题,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们认为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关注
①紧扣考试说明,运用图导法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地理能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扎实知识体系,考试才有源和本。
②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搞题海战术。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1. 史地班1个26人,物地班2个52人。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好,但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属于中后学生多,前头学生少的情况。
2. 普遍存在对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读图综合题却无丛下手。
三、本学期复体思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抓基础落实图
1、抓住重点骨干知识,突破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复习过程中不留盲点,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2、重视主干知识,训练掌握出现率高的知识点。
3、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
4、教学研究上关注课程改革,研究高考,提升质量。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必然会对高考模式和高考内容产生影响。高考试卷的命题趋势和走向,会在坚持对重点知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的同时,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备课讨论交流。在教学与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重点落实《考试说明》的能力水平要求,把教学内容与之对号入座,使知识与能力形成网络。
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十分注意联系生产、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产实际、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
高三的学生时间很宝贵,只有科学有效的安排好课堂,才能减少浪费。因此要精讲、精练、精批、精评,做到讲练结合,单元过关:解决好以讲代练问题,学生懂的不要讲,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近年来江苏省地理高考命题强调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难度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备课组教师及教研组的老师都要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作为教学与复习的参考。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XX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轮复习强调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2017年高三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 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XX--20XX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关键字:多媒体 PPT 高三地理 讲评课 培养
高三地理讲评课是高三地理复习的一种特殊而重要课型,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已经形成不良的审题、答题书写习惯的矫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结束后,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明显增多,讲评课成为中后期的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上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主要表现在:1. 更好地培养规范书写习惯;2. 更好地培养审题习惯;3. 更好地培养正确的答题思路 4.更好地培养科学表述习惯;5.更直观形象,补充拓展,提高课堂容量。下面谈谈这几个方面的个人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培养规范书写习惯
大家都知道现在高考评卷是网上阅卷,评卷老师要在规定的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任务,所以每天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整个评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眼睛都是盯着电脑屏幕,很容易疲劳。高考文科综合中的综合题部分要书写的字也较多,所以卷面字迹工整在很大程度上给评卷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给评卷老师觉得这是很认真的学生,往往评分较高。相反,卷面字迹潦草或涂改较多的,往往评分较低。
平时,为了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学校也要求教师强调规范书写,并定期在期中、期末考试、月考后用板报展示卷面较好的学生考卷样板,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学生会认为,学校这么多同学,肯定有几个书写好的同学。我在周考、月考后,把每个班中好的和不好的几个卷面用扫描仪扫描成图片然后用多媒体PPT课件展示,好的卷面有:字迹娟秀工整或字体漂亮或字迹虽然有些幼稚但没有勾抹勾画的,并分点答题的;不好的卷面有(PPT醒目地标注:“非典”来了):字迹潦草、勾抹勾画、涂改较多(PPT标注:草稿?)、写错位置标箭头的(PPT标注:“乾坤大挪移”)、用草稿纸粘贴修改的、用涂改液修改的(PPT标注:高考写错位置不得分!禁止用草稿纸粘贴修改!!禁止用涂改液!!!)。把好的和不好的几个卷面展示后,书写不规范的学生不好意思低了头,心理也有些不舒服了,心想“我们班那么多同学都能书写好,我也可以,至少可以书写工整。”。我连续做了3次这样的展示后,卷面满意率由原来的50%上升到了98%以上,这是我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包括在平时课堂限时训练综合题36题并当堂讲评时,我先要求学生用有下划线条的作业纸用作答卷,之后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答案卷面,学生自然而然地注意了规范书写。
当然,对于主观题的表达书写,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的,也要明确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修改,最好的改法是用简单的“\” (单斜杠)或“=”(双横杠)将要修改的答案划去,新答案写在划去答案的上方或下方,但不能超出该题的答题区域。这种错别字删改方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卷面的美观整洁,也可以让评卷老师看出考生良好的处事风格。
二、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培养审题习惯
高考中审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包括审题目和审材料信息,而地理题的信息既有文字材料部分,又有图表材料。在审题中,对题目中的关键字(有关时间、地点信息和中心词)、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特点是相关图例),老师可以在PPT课件中用动画形式的下划线、方框、圆框或用其他醒目的字体颜色来展示加以强调,让学生养成找关键字的审题习惯。
在审题时,特别是在做主观题时,更要重视题目中的行为动词,不同的行为动词要求不同,我们在用PPT讲评时,可以更直观明了的展示如下:
明确试题要求:
1.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考查“看图说话”能力,要求用词精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说明――是高考思维考查中最复杂的要求,要根据说明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要求,可能是概述类型的、是列举类型的、也可能分析比较类型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分析、推测、比较――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结论要具有比较、综合、区域思维三大能力要求,强调论据和论点的对应,即“前因后果”,所以答题语言一定要具有因果关系,既要全面分析,又要通过具体的区域来例证因果关系中的果。
4.简述、概述、综述――是考查地理思维能力的较高体现。结论一般只要求具有比较和综合思维,不要求通过具体的区域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来论证结果,答题语言也不要求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5.列举――是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最低要求。很多指出、说明类试题也和列举一样。如指出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因素、说明影响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的主导因素等都和列举类要求相同。
另外,审题时学生往往不注意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所以经常因此丢分。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讲评时除了用语言强调外,可以经常用多媒体PPT放大字体和用醒目颜色(红色)凸显出来,效果更明显。
三、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培养正确的答题思路
特别是对图中信息的地理事物发展的发展过程,我们在分析提炼整理思路时,可以用多媒体在图附近边分析边用文字展示解题目思路。如在讲评下面两道题时,可以很明显的体现。
四、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表述习惯
讲评主观题时,我们老师分析解题思路后,一般都展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容易出现表达错误的或不全的(如半句话),我们可能用比较特殊的颜色字体凸显出来,让学生更加注意如何表述。
展示参考答案之后,可以让学生看屏幕再朗读一遍,然后按“page up”键,不再显示既参考答案让某个学生或全班看屏幕中的题目、归纳总结的答题思路文字和材料信息进行当堂背诵,既可以加强语感、加强记忆,也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科学表述习惯。
五、利用多媒体,更直观形象,补充拓展,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而综合的学科,地理的知识不但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更需要图表来表达,可以是图表是地理学科的骨架。考试后发现学生对相关地图不熟悉的,我们可让学生看课本或地图,但占课堂时间比较多,而高三后阶段的复习时间非常紧,所以讲评课堂上如果我们能经常用多媒体快速展示相关的图(可以在PPT上展示书本页码,便于课后再次复习),可以更直观形象,节省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地球运动的题目,更需要老师去画图加工,快速、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当然需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和思考)。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所反映的缺漏知识,我们可以用PPT进行补充拓展,当堂针对考试中暴露的较弱的某一类型某一方面的题目进行加强针对性加强训练,也体现了讲练结合,从而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
六、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用课件上课容易出现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人讲、分析,即满堂灌,所以应该避免,可以让学生分析易错题目的解题思路,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分析、分享解题思路。其次是对于一些需要加工的图,有时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我们老师要掌握一定的电脑技术,学习一些的画图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软件。为了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平时我们要把一些常考的知识模块(如自然特征规律、区位模块等)的答题模式,做成PPT幻灯片,在上讲评课时再次调用播放给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2]《高考行为动词的研究》,达贵银,网络。
(上接第24页)学实验的热爱,同时对于促进学生树立端正的科学研究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三地理;学法指导
高三阶段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应试教育”并不是与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矛盾。“以能力立意,考查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是高考的要求。因此,在高三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听有法,学有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1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高三的学习也是对每位考生心态和毅力的一种磨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出现以下问题:①信心不足,易烦躁。部分学生模拟成绩刚开始不理想,显得信心不足,容易烦躁。②意志薄弱,想放弃。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中等生,想学好,却怕吃苦,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意志薄弱、缺乏坚持,自我主观上想放弃,易打退堂鼓,出现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的情况等等。基于上述原因,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进行了解和监控,及时进行谈心指导和强制纠正。
2指导学生对不同模块,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好“诠释”或“说明”。“地理的瓶颈是区域,区域的瓶颈是地图”通过指导学生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建立起复习的网络式思路,(如下图所示)把区域地理这种思维的“模式”分析给学生,让他们把分析、比较、综合的方法应用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绘图技巧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承载有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以图表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能力的特色。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其读图分析能力。并精选一批有代表性的读图题作为例题,在实践中提升。
其次是指导学生绘图的能力,尤其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就有很多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绘图的形式来掌握。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简图、光照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大气热力作用原理、洋流分布图、板块分布图等等。“会绘图者拿高分”这在学习最难的地球运动的做题中显得尤其突出。画图的好处有利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一边画一边学,手脑并用,培养了兴趣,又落实了技能目标。
4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和技巧,学会考试
教师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的强化训练中。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掌握地理高考题型解答方法与思路的训练和培养。教师要把审题、答题的步骤、答题的技巧、答题的策略和检查的方法教给学生,可以利用典型的地理试题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检测与讲评.通过讲评试卷,把考试的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辅导与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地理答题规范、书写表达规范、地理思维规范的应试技巧和答题技巧。例如在多次考试后,学生会发现在分值56分的综合分析题中,有常见的代表型的地理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这类问题的答题规律,形成比较全面的答题模板。如描述水文特征类、地形地势类、区位类、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原因和措施类等等,整理成笔记。同时应强调答题时一定要与区域的实际相结合,灵活应用。实践证明,掌握地理中常见问题的答题技巧后,学生综合题得分很明显提高了。
5指导学生查漏补缺,不断提高成绩
高三学生参加模拟考试的次数较多,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的“盲点”,以便及时补救。学生在考试时失分的原因不一,有的粗心,有的概念不清,有的读图能力差,有的记忆不牢,有的回答不准确。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必须用红笔在试卷上纠正自己的错漏,及时地改错。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述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解题分析能力。否则,很有可能重蹈覆辙。其次,要教学生分析错漏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存在的实际问题查漏补缺。教师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如程度好的学生,其丢分主要在审题和答题的准确性方面。通过查漏补缺,使他们能进行准确审题。答题的表述做到科学规范、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程度中等的学生,主要补能力和技巧方面的不足;而漏缺太多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们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最基本的读图技能。教师还可以逐一检查落实,做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复习效率。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以此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地理复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商治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N].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83.
[2]郑幼兰.加强地理学法指导,提高高考复习效率[J].政史地教学.2009.7(下旬刊):179.
一、注重地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因此,掌握了地图也就掌握了地理的脉络。针对艺术特长生立体感强、对表象知识接受能力强的特点,笔者培养他们学地理看地图、左图右书的好习惯,尤其在复习区域地理时,引导学生读图、看图,建立空间概念,将一些重要的轮廓映入脑海,也将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在图上反映出来,从而轻松掌握知识。同时在后期复习中,笔者还教会学生从地理位置的判断入手,在全球地理分布的大格局中,找准小区域的具置,然后根据小区域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结合地形因素进行相关的综合分析,对小区域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二、重视地理知识的理解
学习实践表明,要想记得,必先懂得,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针对特长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的特点,在复习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对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如在复习《大气》这一单元时,对于大气运动、三圈环流及气旋和锋面等知识,笔者从气压差异这一根本原因,来分析各种风向的形成,使学生掌握风形成的本质,把握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三、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命题的立意在考查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因此,只有扎扎实实抓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考生失分最多的往往不是那些能力要求高的试题,也不是跨学科的综合题,反而是大家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试题往往通过引用课本内容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在构成学科最基本的内容或理论主体范围内。针对现阶段特长生底子薄、任务重的特点,笔者将课本上的一些主干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勤看、勤翻,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强化,使学生眼熟、耳熟,通过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强化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四、善于进行地理比较
比较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探求知识规律的综合复习法,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中笔者指导学生把一些相似的或不同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同类事物的异同,在掌握共性的同时,突出个性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学生减少头绪,减轻负担。如在“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时,笔者把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比较中亚与西亚、大洋洲、北美南美安第斯山东段等干旱的成因、特点,通过对区域的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思维潜能,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区域的特征,还使学生对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重视复习中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有利于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体系,深化知识。尤其在艺术特长生高三冲刺阶段的地理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帮学生在章节内、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区域与洲际之间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网,提高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区位因素时,将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的区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寻找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复习河流综合效益时,从不同河段,结合地形和气候来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和航运价值,在落差大、水量多的地方水能资源丰富,在地形平坦、江宽水阔的河段具有航运价值。对一些有共性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重视习题的精讲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