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活动教育月总结

心理活动教育月总结

时间:2022-11-23 03:3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活动教育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活动教育月总结

第1篇

一、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的调查分析

自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以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力求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系列中能有所收获,有所触动。因此,每年的活动现场都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活动组织提供有力支持。以2012年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现场调查为例进行分析。

1.学生对开展心理活动重要性认识的调查。在2012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现场,随机调查的1499名学生中,1358名学生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体验活动中的轻松,感悟心理点评带来的触动,具有重要意义,占91%;仅有31人(2%)认为是否开展活动不重要,关键在自觉。

2.学生对“我喜欢的心理活动”投票的调查。2012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中,仅就几项心理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学生的欢迎程度。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些轻松、简单、易投人、具有创意性和专业性的活动形式,部分学生对所喜欢的多个活动项目进行投票。心理游戏、许愿树、涂鸦等有现场指导或解答的活动更受学生欢迎。这些活动形式也是我院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保留项目之一。在调查“学生对参与心理活动后的主观反馈(收获、意见或建议)”的主观反馈条目中,95%的学生表示“有收获”、“在活动中认识到新朋友”、“在活动中对自己有了新发现”、“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处理方式不一样”等;约so%的学生表示“自己希望能接受有关心理活动的培训,便于在班级中操作”;也有14%的学生提出“希望能在平时也组织类似的心理活动内容和项目”。

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成效及经验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生学生群体或个体的极端事件。学院的心理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之进行系统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将校园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根据近年来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总结,可以看到:

1.“情景体验式”先进教育理念的导入。“情境体验式”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在吸收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认知”的活动模式,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验,感受互动双方的尊重、理解,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面对活动情景需要,进行人际关系的协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捕捉心灵碰撞的火花,探寻及建立适应,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我院2009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实践表明,情景体验式的教育理念大受学生欢迎,在此理念指导下各种活动内容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2009年以后的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方案策划中,有意加重了“情景体验式”活动形式的比重,包括许愿树、心理游戏、心理涂鸦、师生讲堂、心理手抄报、心理海报、沙盘体验等活动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乐在其中、感悟心中”,甚至有不少学生提议平时也要多开展类似的活动,也有学生建议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会掌握后便于班级活动的开展。

2.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一2011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数据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造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87%的大学生会开导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而约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抱“讳疾忌医”的态度,不愿暴露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部分学生找不到与他人沟通的契机,无法倾诉自己的烦恼,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而心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融人活动场景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调节压抑的情绪,感受愉悦与轻松;在多人互动中可“以人为镜”,通过他人与自己的互动进一步了解自我;在活动的互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学习他人的言行,逐步认同自己与他人,将自己的问题“常态化”,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3.学院高度重视、组织实施有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每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启动仪式、闭幕式、各活动现场,分管学生管理的院领导、学生处处长、副处长、系书记等领导都会亲临现场,与学生共同参与各种心理活动,体验心理活动的乐趣,倾听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所需的人力、物力也得到学生处、系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尽可能将资源进行调配、组织、并付诸于实施,才使得各年度心理健康活动月的开展越来越充满活力。

第2篇

(一)“机构到位”。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指导组委会,负责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工处心理健康中心具体执行,同时各院设置具体负责心理的老师,各班增设心理委员,形成“学校———院部———班级———寝室”四级心理教育网络模式。全校开设大学生心理课程、针对部分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特殊学生心理干预三个层面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师资到位”。

学校层面突出专业化建设,目前我校专兼职咨询员均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且大部分就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心理教学、咨询以及危机干预三个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层面突出准专业化的队伍建设,充分发货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的优越性,挑选责任心强、工作热心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老师或学生工作者,经过培训使他们成为相对专业的心理疏导员。

(三)“场地到位”。

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接受咨询和心理拓展的需求。

二、“学校———院部———班级———寝室”四级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初显成效

学校积极践行"平行渗透”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各院学生骨干、心理社团、各班心理委员在大学生日常心理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在班级层面选择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在寝室中选择寝室长担任心理调解员,突出朋辈互助队伍的建设。这一体系的构建既可以实现学校———院部———班级———寝室的纵向联系与互动,也可以加强院部与院部,学生与学生横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于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工作,我校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即快速预警和及时干预双管齐下。学校还根据四级网络的不同功能,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训体系:一是“送出去”、“请进来”。学校不定期邀请心理专家讲学,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心理案例解析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学生干部业务培训。;三是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三、“教育———测验———咨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一)立足教育。

一是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把心理教育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都会给入校生进行心理知识的讲座,从而提高新生的心理保健意识;二是心理活动分类指导。就我校经济贸易学院为例,自2010年起,每年不定期邀请武汉理工等高校心理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进行分类指导;三是心理团体辅导。切合实际的开展不同内容团体辅导活动,2010年学校以“寝室关系”为主题,给各学院代表寝室做了有关寝室融洽关系的团体辅导。在院部也经常开展不同内容的团体辅导,就经济贸易学院为例,在2011年为2010级学生做了“相识湖科”的新生工作坊、为2009级学生做了“我的团体我的家”的团体工作坊;四是就业心理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每到大二下学期,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在第三上学期开设的毕业生求职心理讲座,在不同层面提升了我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焦虑,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好铺垫。

(二)实施测验。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了全国心理学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开发了一套高可靠性和有效性,符合国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这些量表的研制和使用,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依据。大学生心理测量常用的量表有16PF、SCL-90以及UPI等,三种量表各有千秋。我校在大学新生入校伊始,就启用心海导航系统,采用SCL—90和UPI系列量表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筛查。历年的心理测验,可以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就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类指导,积极做好预防、疏导、干预、治疗等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个别与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构建体相结合的日常心理测量,并为学生提供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主动咨询。

实施主动咨询措施:一是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帮助特殊学生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和疑惑,提高心理品质的一种措施。我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常规心理咨询,即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小组,开展日常的、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二是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即面向特殊群体和热点问题进行团体咨询,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对特殊学生(就业困难、违规违纪、贫困生)群体的共性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团体咨询和心理训练,保证咨询的针对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时效性;二是建立危机干预体系。探讨大学生建立早期发现,早期评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入学伊始建立心理档案,然后定期对高年级进行抽查。学校实施班级心理委员机制、心理月报制度,异常学生及时汇报制度、访谈对象反馈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四、心理教育实施途径多元化

(一)进入教学课堂。

学校在不同学期为各行政班级开设心理课程,将知识普及与问题探索、行为训练、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心理教学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学校融课堂教育与心理训练于一体,通过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教育。

(二)步入宣传阵地。

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介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宣传阵地,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并使他们熟练掌握维护身心健康的方法,使有问题学生能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三)融入校园文化。每年五月为我校心理健康月,各院系举办特色心理活动,如:工商管理学院的心理知识竞赛、经济贸易学院的心理趣味运动会、机电工程学院的心理主题班会等。此类活动已成为心理健康月的校园活动品牌,对大力弘扬我校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46-03

据2010年11月30日的《哈尔滨日报》中的文章报道:2010年7月以黑龙江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96311”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热线为平台,由来自黑龙江省的10余名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专家,联合完成了一项对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据调查数据反映,因学业负担过重引发的心理问题咨询人数最多,学习压力导致厌学、情绪反应、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有825人次,占咨询总人次的38.8%。家庭教育不当导致心理问题位列热点咨询问题的第二位,其中青春期教育成为热点话题。专家分析,忽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中小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与创造的空间,更需要心理的支持和心灵的沟通。许多中小学因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电话咨询、网络联系、板报宣传等多种渠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记录档案,进行心理辅导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或活动周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许多学校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却存在着一些显性的问题,怎样改进是目前一个值得思考的热点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三个显性问题

由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始的时间不长,还存在不少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其中有三个突出的显性问题。

(一)课程开设存在随意性

目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由于课时量少,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不丰富,教师上课的方式较为松散,使课堂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学校每周一节心理活动课还常常被其他活动替换。这些原因导致该课程的开设不能较好的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辅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效果。

(二)任课教师存在非专业性

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归入一个范畴,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甚至把心理问题当做思想品德问题来看待。把心理健康教育看做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加强德育工作就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于是没有专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课或心理健康活动课。一些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前或现在就是担任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的老师,没有机会和时间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仍然相当匮乏,有的甚至配置专兼职的心理教师都难以做到。心理老师兼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训练等种种工作,人少任务多就不能充分满足学校心理服务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从教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既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科专业知识,又要积累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安排一些其他学科或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老师来做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这些勉为其难的老师既缺少心理学理论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又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常常导致心理健康活动课效果欠佳和心理辅导没有成效的窘境。

(三)心理辅导存在片面性

有些学校忽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咨询上,忽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理解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把他们当做患者,不考虑问题的成因、涉及的心理深度和有针对性地改进目标;有的用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量表来测评学生,对一些国外的量表照搬照套,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草率得出存在偏差的结论,导致学生高度紧张,甚至引发害怕心理辅导的焦虑。近年来,许多学校为了评上示范学校,按照评选条件和要求,纷纷配备心理咨询室,然而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三个显性问题的对策

根据存在的上述三个显性问题,解决的策略如下: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性

要做好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每堂心理活动课都是以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的,针对中小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并不需要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教师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掌握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境,精心设计心理辅导方案和心理干预措施,调适学生亚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矫正问题心理,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心理活动课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和组织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问卷法、座谈法等方式,通过与学生、教师及家长的交流和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觉察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身心发展、学习、适应等普遍性的困惑和烦恼,以便教师课前确定教学目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疏通。其次,注重学生体验活动的过程。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主持课堂活动,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同伴友爱、群体活力和团队力量,促进形成健康人格,达到心理活动课的作用和目的。再次,课后适当留些思考。心理活动课需要唤起学生更多的感悟,在情感体验和情绪释放中,促进自身的心情调节和问题解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把课堂里悟出的道理进行正向迁移,处理好当前和其他的生活、学习困惑和问题。同时提倡学生把心理活动课后的所思所感写成心得或日记,适当的时候在小组或班组中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这三个关键点突出了心理活动课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的特点。

(二)增强专职教师培训的科学性

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重中之重。从多个方面培养专职、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对此,可以通过菜单式培训的方式来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首先是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中小学心理活动课或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与高校联合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学专家、教授,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可以同相关部门联合测试,颁发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从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其次是研讨式培训。通过各类主题、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就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有利于学校之间和学科老师之间互相切磋、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再次是以评促教式培训。以公开课、交流课或示范课的形式,让教师们相互学习,课后由专家进行点评,从中交流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第四是专题式培训。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某个方面的专题或问题,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或资深教师对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讲解、指导,并进行互动交流和提高。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对心理辅导教师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因个体差异,有的方法有效,有的未必凑效。所以,要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程序,并做到身体力行,内外和谐,心神专一,化解隔阂,达到与孩子的真正沟通和理解。对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或开设心理活动课的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势在必行,其专业性不容忽视。

(三)增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

学校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对来访的师生和家长而言,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他们获取心理指导的场所,是心理咨询教师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以真诚为前提交流、沟通和解困的地方。心理老师与来访者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共同尝试,最终使来访者自己进行正确选择,从而达到促进来访者获得心理能量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从实际和有效的角度来说,应该发挥好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首先,针对学生的常见心理障碍,为他们解决学校适应不良、轻微神经症、常见的人格缺陷等心理问题,指导学生找到原因,进行自助,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其次,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学习困难和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学业不良的类型和学业不良的成因诊断,帮助他们了解各自的学习心理特征,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进行改变和调适,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升学业水平;再次,发现心理问题较重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已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及时向家长或监护人沟通,不放弃,不离去,共同寻找突破口,制定心理长期辅导方案;第四,开展对学校校教学教辅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咨询工作,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良好氛围;第五,做好家庭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协助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成长与发展所带来的家庭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法、亲子关系的调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等问题。

心理辅导教师任重道远,在工作中既要认真耐心,又要善解人意,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伙伴”,切实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排除成长路上的心理障碍。心理辅导老师是学生的拐杖,心理咨询和训练要通过对学生的理解和帮助,从心理上增强他们自身的能量,让他们调整和改善认知、情感、人格、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和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培养积极的人格,开发自身潜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完善与发展,生活和学习更加愉悦,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The Evident Problems of the Mental Health for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nd Targeted Strategies

WEI Pan-sh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Xingyi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107-03

我国的早期教育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尤其忽视对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全,甚至造成心理疾患。有关调查表明,仅北京、上海学前独生子女心理变态的比率就高达50%以上。[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以下几条途径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

(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它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因此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1.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超出幼儿实际水平的运动项目不仅会使幼儿运动机能损伤,还使幼儿屡次遭受失败,产生否定的自我;过低的学习内容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小朋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2.认真做好课前的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3.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的动作,让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①客观。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孩子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②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证据,事实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③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在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优秀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有意识地进行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夜里出来偷东西的老鼠时,会自觉地踮起脚尖轻轻地走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使人精力充沛,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3]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做到:

1.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前滚翻的儿歌是:一立正,二弯腰,三低头,四蹬腿,翻过身来站站好。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玩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不做示范,让幼儿自己想出玩球的方法,并交流,有些动作还可以拿出来集体练习。

2.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3.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感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试想如果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也很有艺术性,并能将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就有利于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教师乃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与监督者”,因此,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优美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利用心理活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组织心理活动课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在准备阶段,首先要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有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及程序;要主题鲜明、科学合理,依据教材、教参及《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要生动活泼,能激发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心理活动课的设计必须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注意创设情景,安排情趣盎然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和强化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还应制作好活动所需的道具,准备好相应的文字材料、挂图、音像材料等。如活动中有短剧、小品表演,还应在课前物色“小演员”,向他们讲解“剧情”,并指导和协助他们排练等等。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具体,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实施阶段,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组织得当,学生踊跃参加,形式新颖别致,过程活跃可控。只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才能防止出现学生参与率低,气氛沉闷或活动过程中跑题等现象。在总结阶段,教师一定要升华主题,加深印象,充分肯定,正面教育,提出要求,巩固成果。防止总结片面肤浅,一味训斥,无巩固性措施。

心理活动课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现列举常见的几种:

故事会。将深奥的心理知识寓于趣味故事中,将具体的行为要求寓于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中。教师可以让一名或多名幼儿上台主讲,但必须在主题范围内。例如,我们在学习《开拓进取--可贵的品质》时,让学生讲述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诸葛亮谋划“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的故事来阐述开拓进取的五个特点:要强、求实、奉献、不满足和胆识。

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课堂演讲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准备材料,各组在课堂推荐一名幼儿上台演讲。专题讨论要让幼儿有话可说,容易形成两极或多极观点,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避免跑题。课堂演讲和专题讨论都要调动全体幼儿的热情;而不是让几名幼儿对讲对论。小品短剧表演。小品短剧表演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趣味性较强。一般事先要选好角色精心排练,充分准备道具。表演时教师要合理组织,注意把握时间,注重节目的衔接。

设置展示台。当堂展示幼儿的小制作,如折纸、航模等,劳动技术成果图片展如陶器、蜡染等,还有科学小论文会、新闻会、诗歌朗诵会,专题知识系列讲座。通过设置展示台,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和胆量,显示幼儿才能,体验成功喜悦。

心理活动课不是纯粹的幼儿活动,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心理体验和心理训练的机会,达到教师有的放矢的目的。因此,心理活动课要处理好幼儿活动与教师讲解点评的关系,幼儿活动是前提,教师讲解点评是手段。讲解是升华主题,画龙点晴,而非面面俱到。只有既注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也注重教师科学引导活动,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三、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心理卫生保健功能

(一)游戏是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的途径

随着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及与成人接触的日益频繁,幼儿渴望能像成人一样独立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而这种心理需要与他们独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及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促成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便是幼儿教育中值得关注的主题。殊不知,游戏在其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事实上许多游戏都为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警察”、“医生”,去“烧菜”、“煮饭”,去“开汽车”、“开飞机”、“开火车”……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地想象,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从而获得巨大的快乐。

(二)游戏是帮助幼儿宣泄紧张和负性情绪的形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在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难免会使幼儿的心理产生紧张或受到压抑,而游戏则是松弛幼儿紧张情绪的良好方式。男孩特别爱玩粘土,那一系列用劲的“挤”、“压”、“扭”、“捏”、“摔”等动作,就具有宣泄功能;有的幼儿喜欢反复地搭积木,然后又用力地把它推倒,这也具有宣泄意义;有的幼儿喜欢玩娃娃家游戏,他们把布娃娃的裤子拉下来,然后狠狠地打它的屁股,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还有的幼儿喜欢玩打针游戏,他们将自己在打针时受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等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幼儿通过游戏把精力和情绪发泄之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适当的宣泄。幼儿自发地表现出来的一些具有宣泄意义的行为,即使有一定的破坏性,我们也应多一分理解。当幼儿表现出这种自发的宣泄行为时,教师应意识到孩子正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他们需要帮助。教师要努力找出引起幼儿处于这种心理紧张状态的原因,对症下药,消除造成幼儿心理紧张的种种因素,从而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三)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诊断的手段

实践证明,从游戏中可以了解幼儿对周围现实的态度,既有他们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有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游戏好比是指示器,能够为我们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喜、怒、哀、乐等提供线索。如:一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口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防卫意识和抑郁性格。一害羞的女孩用积木为自己搭了一栅栏,在这栅栏中,她可以获得安全感。一女孩一直不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后来,了解到她的父母已离婚。还有一个女孩,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总是喜欢当“爸爸”而不愿当“妈妈”,她在其他角色游戏中担当的也都是男性角色,后来,才知道她父母一直希望她是个“男孩”…… 只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从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四)“游戏疗法”是矫治幼儿心理问题的妙方

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叫做“游戏疗法”,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如孩子对黑暗产生恐惧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将房间里的灯全关上,在黑暗中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多。多次活动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又如,当孩子有恐惧、害怕狗的典型症状时,可以和孩子做捉“狗”的游戏。开始时成人扮演“狗”,让孩子捉“狗”。多次游戏后,可以调换角色,由孩子扮演“狗”,这样,可以引起孩子对狗的兴趣,进而使孩子不怕狗。

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教师在运用游戏来矫治幼儿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行为稳定性差的幼儿,我们可以多安排他们在游戏中担任安静的角色(如交警、医生、门卫、木头人等);让患有孤僻症的幼儿多参加集体游戏,等等。这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逐渐改掉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要注意循序渐进,否则游戏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常常看到能力强的幼儿扮演的“儿子”或“女儿”指挥着能力弱的幼儿扮演的“爸爸”或“妈妈”做这做那,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因此,在安排幼儿进行类似的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 刘道敏:《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幼教博览》(京),2001.11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必须发展教学思维,形成个人教育模式,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适应课程

在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应主要注重实际操作,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东西有些比较抽象,不但应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进行实践。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以适应该课程的特点,比如我们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给同学们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利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软件,它们通过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溶为一体的最佳教学手段,能充分协调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一种方法。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计算机教学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更新的快,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从而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计算机教学应以实训为主。并要求教师角色要转变,把传统的教师角色知识的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变成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

二)教学方法采取相互学习、启发式教学

计算机操作学生学习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即使一些知识点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学生自己实训摸索也能很好的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它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如:windwos画图工具中画笔,首先简单介绍绘图工具中一些常用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创意画,可围绕老师提出的主题,也可以自由发挥,要求充分利用绘图工具。以达到学生熟练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目的。

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鉴别,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授课中还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授课方法。如上例,当学生学会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提出绘图中如何绘出某以图形?提示利用windows文件操作的技巧,请学生自己在操作中发现操作方法。利用激将法,让学生当小老师,让最先绘出的同学操作给大家听,给同学们很大的刺激,他们马上钻研、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当然教学效果就很明显了。计算机教学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要面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气氛,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总之。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教学效果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知识迁移,激发兴趣

传统教学采取常规教学,即先讲理论,在实训,效果不是很好,在教室里讲的知识,到了实训室,学生差不多都忘了,计算机的理论非常抽象,很多知识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是非常抽象的,在授课中,即使讲解生动,学生也可能没有听懂,有的即使听懂了,也因为没有及时巩固上机实践,一段时间后也就陌生了。如键盘的使用,在第一课时在教室先将键盘的分区、特殊键的功能等,详细讲解,并带上键盘实物图,告知每个键的位置及其功能,第二课时同学们上机实践,到了机房,第一课时讲的内容,还得重复一遍,学生才能慢慢的进入状态。经过调查,有同学开玩笑说:“老师,你早点把我们领进机房,每讲一个键,就让我们操作一下就记住了”。虽然是一个玩笑但是说明教学要有创意,尤其是新的课程,传统的常规教学不在适应本课程的特点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的感性认识远比理性认识接受来的更快一些。同样是讲述键盘,现在只需要一个课时,同学们就能基本掌握使用方法,每介绍一个键,大家立即动手,立竿见影。这种教学方法不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跟上计算机软硬件形势的发展,教学方法上要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为准绳。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才能使教学达到最高的实施效果。

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上习惯于采取单一的教学思维方式,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辩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的发展。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现把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归纳出一下几点。

一)被动接受式

该模式是一些理论学科一般采用的方法,但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科,要注意使用地方。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激发学习兴趣—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总结实训—反思评价。

1、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经验的概括,一般来说激发学习动机有以下四种主要途径:

* 阐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意义;

* 说明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 设置知识悬念,促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

* 利用周围生活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即可活跃教学气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旧课

通过有机的重复逐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根据教学需要,既可以复习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讲授新课

教师将一门学科系统地按课时进行单元分配,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加工,通过讲授,引导学生了解学科新知识的基本结构体系,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总结及实训

对所讲授知识进行简短总结,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思考、练习或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消化,以达到巩固和运用的目的。让学生回顾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查看自己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解自己的不足。

5、反思评价

通过反思,弥补授课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可以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学生作业、测试或组织学生进行自检、互检等方法来印证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二)示范模仿操作式

一般使用于班级人数多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采用该方法最有效。示范—模仿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模式之一,多用于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因为许多行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单一动作有机组合而成的,而口耳相授、形体相传是人们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的行为结果立即得到反馈,使正确的动作不断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不断得到纠正,短时间内便可以大大提高行为质量。

三)引导启迪式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创设教学条件、环境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其次设置假设,教师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再次进行验证,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靠进一步的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最后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对认识的性质及其发展的过程作出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求得在后来的认识和发展中有进一步的借鉴意义。该教学模式实用于计算机内比较枯燥的课程如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课程。

四)情境教学式

情境教学式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首先设置情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或场景表演等手段构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融入情境,求得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效统一。其次参与各类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使他们在特定的气氛中,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创设情境的活动之中。最后进行总结转化,通过教师的启发与总结,使学生实现科学知识和道德情感的内化。该教学模式实用于艺术性的课程,利用情景的设置,让学生融入情景中进行发挥,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总结:

计算机是当今最先进的生产力的标志,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时刻更新发展的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授课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症下药。才能使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守群 李彦军    多元化教学模式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年01月

[2] 刘明    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与规范化管理及规章制度实务全书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7

[3] 郭涛    最新国外基础教育先进理念与教学模式方法通览  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

第6篇

一、 工作总结

1、XX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暑期先后赴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 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多人服务。

三、 工作计划

(一)完成咨询部本职工作,扩大咨询部社会影响。

1、立足活动中心,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推广

亲职教育公益讲堂,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

2、继续搞好学生心智成长主题冬夏令营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辅导。

3、做好课题研究。申请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并发展有积极性和有能力的学校和老师加入,尝试走出一条边学边研,以研促教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4、完善资料归档留存,为明年文明城市验收检查打基础。

5、完成咨询部室软硬件建设。

6、做好咨询部对外报道工作。

7、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沙龙运作机制,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模式。

1、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持续开展培训和学习,让我们的心理老师有一个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五年之内,帮助我区心理老师有理念、会技术、能研究,在所在学校生动、活泼、有效、多渠道、多形式、独立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以心理教师为主体,通过集体教研、公开课展示等形式,尝试以绘本为载体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班级教学实验,探索形成我区学校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区学校应用的《生活素质教育》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

3、主动对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帮助。选择有兴趣、有潜力的重点学校重点辅导。

第7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心理分析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51-02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Du Wanyi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summarize the measures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49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between March 2008 and May 2009 in our hospital, discus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ummariz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observe effects of clinical nursing. Results By effectiv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ones before implement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mber of 49 patients with bad mental states in this study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is 91.8%. Conclusion By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sychiatrics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he mental states of patients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an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recover and return to normal life more quickly.

【Key Words】Schizophreni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Clinical Nursing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中青年较多见[1],多具有情感,思维及行为多方面异常。同时精神分裂症无确切治疗方法,病情进展个体差异较大,迁延不愈易复发[2]。精神分裂症引起患者行为异常,发病严重时常攻击他人,身体,导致人们对于这一类病人往往敬而远之;因此患者往往产生自卑,孤独等不良情绪,使得病情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尽管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异常,但依然具有部分正常心理活动,通过分析探讨患者心理特点,正确判断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以及早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避免病情反复,加快康复过程[3]。针对我院精神科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通过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我院精神科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9-56岁,平均35.4岁;均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所有患者入院后生活均不能自理,临床治疗机护理干预时间均为5个月。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2.1 急性期心理特点

急性期患者多刚入院接受治疗,不良心理状态持续存在,自知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行为及情绪失常频发,产生自杀,自残,伤人等问题。同时逆反心理,焦虑恐惧,怀疑拒绝及悲观厌世情绪强烈,经常拒绝服药,接受治疗或护理,怀疑他人想要加害于他。

2.2 缓解期心理特点

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急性期症状得到减轻,进入缓解期。缓解期患者幻觉或幻听减少,被害妄想基本消失,但是易受周围不利因素刺激,病情反复,不能稳定控制。患者常顽固认为疾病已经治愈,拒绝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要求出院;药物常不能按时按量服用,以致病情恶化,症状加重。

2.3 恢复期心理特点

此期患者经长时间治疗,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不良心理状态基本驱除,接近康复出院;但是患者此时因正常心理活动增加,开始考虑家庭,婚姻,未来等问题,心理负担加重,常使得已经好转症状再次恶化,部分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过程。

3 结果

经过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 0.05),见表1。治疗护理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45例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康复总有效率为91.8%。

表1 干预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比较(n,%)

p< 0.05

4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4.1 基础护理

对于年纪较大,长期卧床患者,应当注意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呼吸系统感染发生;以精神症状亚种,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人员应按时给其更换衣物,洗澡,助其排泄大小便等。加强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按时按量进餐,营养搭配要合理;对于食欲不振患者,在劝导其进餐的同时,保证日常饮水量,必要时可营养滴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睡眠障碍,应当鼓励其白天适度活动,睡前避免观看刺激性较强电影,电视节目,同时保证夜间病房安静;严重者可给予镇静药物以促进睡眠。加强病房巡视,一般20min巡视病房一次,保证患者在护理人员观察视野内,避免患者独处,同时应当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防止意外发生[4]。

4.2 安全护理

安全防范制度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需要严格遵循的制度之一。护理人员应当加强病房管理,每天至少三次检查病房,对于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可能导致伤人的物品应当严格控制;同时对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精神科病房安全制度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支持;对于家属看望病人所携带物品应当严格审查,避免危险物进入病房。

4.3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恐惧,拒绝怀疑等不良心理状态较为严重,临床护理工作应当将心理护理作为重点。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主动与患者沟通;交谈时,应当态度和蔼,有耐心,增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心,使其感觉到温暖,亲切,以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及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拒绝服药等不配合行为,尽量避免强制服药,手法应当和缓,如对于因被害妄想患者,可让其与其他患者互相调换服药,或通过药片对照消除患者疑虑,加强心理疏导及安慰,防止逆反心理发生。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之间交流,组织文娱活动,丰富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转移患者注意力,排解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还应与患者一同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同时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不利刺激影响,保证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早日康复。

4.4 用药护理

临床药物治疗为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患者常因不良心理状态支配拒绝服药或藏匿药物,护理人员在做好心理指导的同时,还应加强用药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应当目送患者服药,确保药物吞咽后方能离开;对于拒绝服药行为强烈或有既往藏药史患者,应当注意检查舌下,手中及床上是否有药物[2],以避免因漏服药物导致的病情反复或恶化。

4.5 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及预后,让其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引导患者建立可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情绪,表达需要,有效减少攻击,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同时在出院有也应当加强相关教育,保证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于劲松.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8,(29):313-314.

[2]孟庆珍,李宗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134.

第8篇

[关键词] 影视音乐;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程教学,应该形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教学理念。

显而易见,《新课程标准》中将音乐审美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它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之中来。

一、影视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

影视音乐是专门为影视剧创作、编配的音乐,是影视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影视音乐通常需要遵循影片叙事的时空关系,与画面紧密结合。通常,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关系分为音画同步、音画对位和音画并行三种方式。

其中最常用的是音画同步,即用音乐来复述、强调画面的视觉内容,音乐与画面的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音乐的作用是更好地烘托和渲染画面的内容,它服务于画面,与画面是一种“合一”的关系。如伴随追击、格斗的惊险场面配上紧张、剧烈的音乐,为主人公百感交集的面孔特写配上强烈内心体验的音乐等。

音画对位方式,即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所呈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反衬,烘托出画面的内容。这种结合方式有利于音乐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影片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音画并行方式,即音乐与影片已不是简单的附属关系,音乐自身已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与画面宛如两条平行线。是一种“并行”而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在艺术表现上与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更加趋向一致。

二、影视音乐的审美价值

(一)影视音乐的功能

为了更好地研究影视音乐的审美价值,必须先了解其基本功能。《电影艺术词典》中,将影视音乐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六种:

1.抒情

用音乐抒发人物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情是影视音乐最主要的功能。抒情性音乐在影视剧中大量存在。

2.渲染气氛

音乐能为影视剧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用以深化视觉效果。它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穿全片。对后者,音乐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

3.评论

在影片中用音乐来表达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同情、哀悼等。

4.描绘

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加以描绘,如鸟鸣追逐、机器运转等。

5.剧作功能

有的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

6.连贯作用

用音乐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空的跳跃、交错等。

(二)影视音乐的审美价值

1.影视音乐通常依附于画面,音乐和画面共同完成影视艺术形象的塑造

通常音乐具有固定的曲调节奏,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整体的美感。虽然不同的乐章之间会有差异,但在旋律的运动中仍旧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基调走向。而影视音乐则必须跟随着画面镜头的蒙太奇组接来配合画面和剧情,它往往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改变,使得故事情节看上去与听起来都十分顺当和合理。因此影视音乐必须与视觉形象相结合,使画中有声,声中有画,声画交融,达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统一,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影片《埃及艳后》这部史诗般的电影当中,在表现埃及艳后迷人的风姿和贵族们豪华奢侈的生活时,导演却用了大量雄壮恢宏的音乐和繁复的镜头进行大肆的渲染,使得观众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异常震撼的感觉。《埃及艳后》的主题音乐整体都采用了庄严宏大的大调式音乐,很好地突出了该片故事的主题。可以说,在这里,影视音乐已构成了故事内容的另一维度,是影视剧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影视音乐是建立影视剧、影视音乐、观众三者之间情感互动的纽带

当音乐与剧中人物情绪的发展完全配合默契之时,观众往往会被剧中情节的发展所深深吸引,与人物情感共起伏,显现出音乐与剧情融为一体,音画融合,这时观众会感受到绝佳的艺术享受;当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出现烘托人物、烘托情节发展的环境音乐,这时的音乐往往紧扣剧情发展和情感表达,虽然是一种营造氛围的音乐,但往往让人感受到气氛中蕴涵着一种更深层的寓意。随着音乐在场景中绵延,它所创造的是超越时空的整体气氛,并以一种潜隐的方式使人们受到它的影响和心理控制。从审美的角度讲,影视剧、影视音乐、欣赏者三者之间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在这一层次上,三者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的。

3.影视音乐能够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表达其情感变化

人的心理活动本身具有隐秘性,如果不借助于语言、表情等符号系统将其外化为可感知的对象,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很难被他人把握的。但影视剧自身的特殊性质,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其中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又必须呈现给观众,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影视音乐当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为理想的工具。影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会借助于内心独白、身体表情或动作、音乐音响等符号来揭示,尤其在表现人物情感或情绪心理活动时,音乐元素的采用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海上钢琴师》中就成功运用了许多这样的插曲,其中一些将人物的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1900决定去三等舱找女孩的时候,旋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机:1-2-3-5;但是为了体现他矛盾的心态,在2上叠置了一个小二度,不和谐的音程恰好体现了他那种犹豫不决的心情。另外在体现1900童年生活的时候,插曲选用长笛来吹奏主旋律,并且在比较高的音区演奏,轻巧跳跃的音符也配合着画面体现了他童年的自由自在以及快乐的感受。

4.影视音乐比影视作品的受众更广,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和传唱

影视剧受条件所限,必须在影院或电视、电脑上才能观看,但影视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离开影院和电视等媒体,人们在口头上也可以传唱,而且歌曲往往朗朗上口,魅力无穷。往往一首好的影视歌曲刚刚推出,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多少年后,影视剧早已无人问津,而其中的音乐作品却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广泛传唱。甚至随着岁月的流逝,耳熟能详的歌曲,却没有几个人知晓其具体的出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影视作品,是否有好的影视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流传开来。

三、利用影视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鉴于影视音乐作品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影视音乐完全可以成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不要将影视音乐孤立出来,而要结合影视剧来欣赏音乐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首先要紧密结合影视画面,并注意影视音乐、人声及音响的关系。影视音乐作为影视声音总谱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与其他构成元素之间艺术性结合所表现的复杂感情及在影视表意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把这几个关系充分结合才能更大限度地享受音乐、理解音乐。

2.引导学生在欣赏影视音乐时应细细品味影视作品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

任何影视音乐都是以该民族的文化宝库作为文化根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例如,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清官谣》及片尾歌《故事就是故事》,吸收了曲艺大鼓的因素以及其他民间音乐如童谣或绕口令等因素,这两首歌基本上是北方的民间风格,以鲜明的艺术性和突出的风格特色获得了成功与人们的喜爱。

再如电视剧《大清粮仓》中的音乐《热天、热地、热太阳》中的音乐旋律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锣、鼓、钹等乐器演奏,并且配以童声合唱作为引子引入主题,有力地烘托了热天、热地、热太阳的“三热”效果。这些萌生于民族土壤中的特色鲜明的影视音乐作品,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它不仅能给影片带来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能够自然激发深藏于观众内心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给人深刻的审美教育。

教师在学生欣赏时,要引导其除了注意作品的节奏和旋律外,应该着重把握作品在民族文化和时代特征方面的突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作品,领会精髓,在潜移默化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四、结 语

影视音乐发展至今,以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迅速发展,日趋完美,已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的审美,有其独特的方式,必须时刻明确地将其置于画面、音响和人声等系统元素的背景中进行体悟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电影音乐独具魅力的美感。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其引入学校审美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实际,加强理论学习,并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 许庆逸.影视剧音乐艺术形态的美学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 陈越红,那彦.影视音乐与影视情节的双向互动[J].电影,2002(09).

[4] 宋金环.浅谈影视音乐的声画对应关系[J].音乐天地,2005(09).

第9篇

[关键词]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1 青少年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员心理训练分析

(1)心理学的重要性。无论你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无论你从属于任何职业,良好的心理都是你制胜的必备条件。现代体育训练更是离不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指导,一个人的良好心理素质是靠平时的锻炼所积累的,而在青少年体育运动中,教练的角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这把万能钥匙去打开运动员心灵的窗户,紧扣运动员心弦,正确地引导、教育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以提高训练质量。

(2)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wWw.133229.coM

(3)心理训练的内容。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有关的心理因素,由于在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

“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比赛而进行的心理准备,一般在比赛前两三个月开始练习,并一直持续到比赛期间。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2 青少年心理特点及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

(1)青少年心理特点:8岁~10岁儿童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性、模仿性。11岁~12岁儿童心理特点是幼稚向成熟迈步,表现在开始认识自我,但容易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13岁~15岁的少年在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半幼稚是指容易冲动,意气用事,往往出现违规的自我主张。

(2)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的概况。目前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4.7岁,最小为11岁,最大为17岁,从年龄结构来看我队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基本上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已能认识自我,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通过“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调查卷的形式把自己所想所感写出来。“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运动员信息及其处理方式”答题说明

一、需要你做的事情

1)你在比赛、测验、唱歌、文化考试等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信息(或事件)?请写出来。

2)你对这些信息有哪些反应?在每个信息之后,写出对这个信息的真实反应。

3)你会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写出2-3种处理信息的方式。

举例:

信息:今天训练一号落差,难度大。

反应:啊,又那么大的浪,怎么划啊,不要翻艇了。

处理方式1:不要紧张,一定可以成功。

处理方式2:翻就翻,管不了那么多了。

处理方式3:千万不要啊,我不希望翻啊。

……

(3)心理调查卷的整理与分析。在参加调查的近50名运动员200多条信息中,通过分析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类:

a.在某个场景中心理状态失衡,过度紧张或者过度放松(7.41%)

b.对某种特定场景产生心理变化(47.22%)

c.对某种结果产生心理变化(0.92%)

d.在特定场景中出现突发状况(43.52%)

e.在特定场景中因外界比赛条件产生心理变化(0.92%)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青少年运动员所能参加的比赛较少,因此将测验、唱歌和文化考试这三项也列入调查卷的范围,通过侧面制造比赛的氛围。

这五类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大致有紧张、胆怯、情绪、意志、自信心等。

(1)心理过度紧张:青少年运动员在投入某种特定场景之前需要一定的心理紧张以便把肌体的各组织、器官、系统动员起来,特别是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但是,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影响其发挥。

(2)出现胆怯心理:这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具有的普遍特征。而对于参加比赛、测验或者其他需要变现自我的活动中的运动员来说,都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对自己估计过高,一心想比赛好,害怕失利,比赛不好同学和教练埋怨,思想负担重。看起来很镇静,往往若无其事,但内心却显得比较空虚,通过同学、教练打听对手实力和成绩,这期间有些无心的同学和个别教练把对方成绩告知,如果听说对方发挥很好便会造成心理压力,背上包袱。

(3)情绪的不稳定:情绪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较强的情感,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并有明显的外在表现。不同的情绪能引起人体内部一系列不同的生理变化,对人体的工作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肌肉紧张增加,对人体的生命起到良好作用,为神经系统增添力量,动员和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潜力,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当人的情绪适当高涨时,往往能克服不良的身体条件,作出当时根本无法办到的事,甚至创造出奇迹来。而消极的情绪一般会给人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对肌体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易导致急躁、紧张、动作不协调,有时甚至会失去理智。

(4)意志品质:意志,这一克服困难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意志坚强可以使条件并不优越的运动员通过艰苦的磨炼登上冠军的宝座;意志薄弱,也可以使条件好的运动员经不起各种困难的考验而半途夭折。

第10篇

一、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持久的活动。学生要搞好学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独特的心理效应,即群体制约效应。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很重视班级的凝聚力,懂得利用群体约束力,这是班级群体健康成长的共同心理环境。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材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良的心境则会降低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阻碍人才的成长。在心理学别强调的注意的概念给我在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方面提供了启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界的事物,如教室、桌椅、行人、飞鸟等,又可以是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如观察、记忆、思考、想象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疲劳,引起注意分散,却又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最好的办法是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这样就能使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和集中。

受此启发,我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偷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如果一个班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和谐的,温馨的,向上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那么集体对于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的影响就是积极的。因此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良的班风能使学生形成乐观的、豁达的、进取的、良好的心态和巨大的凝聚力。加强班级环境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心理凝聚力

在心理学中,特别强调动机的作用。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愿望或意念。动机是人们活动的推动者,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们活动的激励作用。学生在学校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有他的动机,当学生在需要基础之产生某种动机时,如果出现某种诱因,动机就付诸行动,推动个体向着一定目标前进,达到目标,即满足需要,紧张的心理便会消除。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许多措施,都是把学生的行为引向学习的目标。例如,分数、评定等级等,这些措施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提供的诱因。学生在这些诱因和目标的激发下积极行动。为了追求诱因和目标去积极学习,又在学习活动中强化了目标和诱因,个体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目标、诱因就这样相互结合起来了,而丰富多彩的活动正是强化学生积极内驱力的良好诱因。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努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十分严重。心理压力是指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波动。长时间过强的心理压力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会引起许多生理、心理疾病。研究表明,神经衰弱、忧郁症、高血压、癌症等都与心理压力有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因素,更有着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从学生身上往往能够折射出家庭、家长的影子。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以及他们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心理,如何切合实际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呢?我认为,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实际工作中,我非常重视利用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学生心理动向,同时也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基本步骤程序,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打破了以往全班一起开家长会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分层、分组的形式。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同问题,将具有同一类问题的几个家长集中在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并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样做,不仅针对性强,而且老师和家长之间能够近距离地坐下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能够更透彻地发现并谈清学生的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我还利用网络为班级建立了校信通和班级博客。在这个平台中,我可以非常及时地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把他们在家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我,使双方都能及时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虽然这样做要额外付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学生的成长受到了更全面的呵护,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四、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第11篇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方的.。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方的.,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12篇

一、教育目的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一)兴趣及其特性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对兴趣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并且将其放在科学的范畴进行专门研究的教育家。他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内在活动和主观体验,是一种对事物保持有高度吸引力和注意力的心理状态,它处于“单纯的观望和和着手进行之间”,“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的多个部分中对兴趣进行了阐述,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性: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这种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自由的想象,让他们脱离被动接受的状态,通过教学活动的强化形成自由的观念,自由产生的观念能够引起主体的注意,在不断的吸收和累积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但赫尔巴特又强调,并非所有的主动性都是教育者所期望的,如果任由观念在学生头脑中胡乱地堆积,教育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唯有正当和适度的主动性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育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心理活动和认识规律,端正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的方向,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积极的道路。赫尔巴特重视兴趣的主动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对其进行了限制,明确了教育者要集中精力发掘和激发学生较好的主动性这一重要工作。

(二)兴趣应该是多方面的

赫尔巴特认为,人们的追求是多方面的, “教育者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因而他们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是教育者当前必须要关心的;他必须使孩子为顺利达到这些目的而事先做好内心的准备”。可见,教育目的的制订既不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也不是针对学生当前的状态,而是按照未来成年人的意向目的和道德目的来区分的。教育者力求教育的普遍性,而学生是个别的人。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侵犯学生的个性,当他们的行为与教育者的愿望不一致,而两者之间又没有实质性好坏的时候,教育者应该考虑抑制或者放弃自己原有的愿望。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孩子,就“如同在没有刨过的木头上涂上各种油漆,这种油漆在孩子开始独立的岁月中将重新被强行抹去”,给心灵带来痛苦和损伤。赫尔巴特认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

(三)兴趣是首要目的

赫尔巴特意识到“人类社会早就发现了分工的必要……要做的事越局限,分得越细致,那么每个人从其他人那儿接受的东西就会越多”,为了适应将来社会生产的需要,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这种多方面的兴趣不是从某个人狭隘的职业圈子或日常生活出发,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利己和私人的东西,而是与整个人类的生活密切相连。因此,兴趣是教育过程中的首要目的,赫尔巴特认为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设想的各种差别来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多方面的、均衡的和结合得很好的兴趣作为一切详细教学的目的放在首位。在他看来,知识是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从事自身职业所必需的,并且可以通过教学获得。因此他试图通过教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使学生累积多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课程理论要以兴趣为中心

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课程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奇等人都曾经对课程问题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赫尔巴特继承了前人思想,以观念心理学为依据,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为课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根据兴趣设置广泛的课程内容

赫尔巴特指出,只有课程教学才能平衡地培养广泛的兴趣,他认为“兴趣来源于使人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多方面兴趣就产生于这些事物和活动的富源之中。创造这种富源,并把它恰当地奉献给学生乃是教学的任务。”具体而言,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就是要设置多方面的课程,这种课程本身必须是令人倍感兴趣的。赫尔巴特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必须同学生的兴趣保持一致。只有能够引起兴趣的内容,才能促使学生的意识保持高度的集中,继而充分发挥个体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最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为此,他建立起了一个广泛的课程体系:

以经验的兴趣对应使学生获得自然知识的物理、化学、地理和自然等科目;以思辨的兴趣对应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数学、逻辑和文法等科目;以审美的兴趣对应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绘画、音乐等科目;以同情的兴趣对应培养学生友爱和谅解精神的外国语、本国语等科目;以社会的兴趣对应培养群体合作精神的历史、政治和法律等科目,以宗教兴趣对应培养恭顺和感恩之情的神学和宗教学等科目。六种兴趣在人们的认识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着。这一系列的划分,进一步启发了人们从学生的内部发展特征来思考教育的问题,推动了教育的心理学化。赫尔巴特以多方面兴趣为基础设置广泛的课程内容,涵盖了人文科目与自然科学科目,顺应了工业时代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确立了近代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形式。

(二)针对多种学科有效地统整课程

根据多学科分科课程的组织问题,赫尔巴特在课程设计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则:一是强调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致性,即历史原则。学生在一定发展阶段中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以种族发展在相应阶段的文化成果为基础的。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继承哲学、文学、音乐等优秀文化遗产课程,同时也要适应当前社会对课程的需要,设置一些能够反映人类知识宝库中最新成果的课程。二是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即相关原则。通过恰当的教学计划避免了课程之间对兴趣培养的削弱或重复,有效地利用不同课程对同一兴趣的合力,从而达到课程对兴趣培养的合理安排。三是强调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它科目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即集中原则。他把历史和数学当做所有学科的中心,以此划分出课程教学中的两条主线――包含历史科目、语言常识科目的“历史主线”和包含数学科目、自然科学科目的“自然科学主线”。尽管如此,基于兴趣的均衡统一性,赫尔巴塔主张教学内容不应该按照学科名称分割开来,他根据相关和集中原则首次提出了课程统整的问题,试图消除多种学科课程教学引起的片面性和分散性,因为孤立地从各种角度出发编制广泛而丰富的学习内容的课程,对学生的个性没有什么帮助。

(三)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组织课程内容

赫尔巴特有关课程的理论都是围绕着兴趣展开的,他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须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保持一致,“经验与交际是学生产生观念的首要源泉”,只有在借助这种源泉时才谈得上各种科学的教学。同时,他认为只有那种现在就能引起兴趣,并能为未来引起新的兴趣做好准备的书,才有价值被用作教材。如果缺乏这种兴趣,教学无疑会是空洞乏味、令人反感的。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经验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兴趣中最为初始的兴趣,因而“教学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拟定教学计划之前,教育者首先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做充分的研究,使得教学既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又能够借助有趣的内容均衡发展学生兴趣的多方面性。

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基点,课程设置以多方面的兴趣类型为指导,课程目标以均衡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为主旨,总的来说,其内涵体现为:“基于兴趣,在兴趣中,为了兴趣”。他把兴趣的课程理论融合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赋予它严格、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使课程的设置和组织有了明确的依据,避免了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散乱性和随意性,在课程论的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把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兴趣产生的过程

兴趣是主体和客体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它通过观念的运动,与知识一起形成。主体对客体的注意会引起相应的观念活动,当新观念对客体的反映延迟于人的感觉时,兴趣就在期待中产生了。观念运动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与新观念结合,使得学生的知识不断地丰富起来。然而兴趣不仅仅是用知识来满足的。只有掌握了知识并打算继续扩充它的人才是对知识有了兴趣。赫尔巴特把兴趣产生的过程划分为“注意”、“期望”、“探究”、“行动”四个阶段: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注意激发了新的观念;当事物延缓于感觉之前出现时,兴趣便以期望的形式进行;如果主体期望的事物与激发期望的事物不一致,兴趣就转变为欲望,通过对事物的探究体现出来,最终付诸于行动。赫尔巴特把四种连续的心理活动视作个体行为的内在依据,为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开启了清晰的思路,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二)以教学作为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

赫尔巴特把教学问题作为其全部教育理论的中心问题,他认为从经验中获得的自然知识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交往中产生的对人的认识也并不全面,而经验在知识范围内的缺陷和交际在情感范围内的缺陷必须通过教学来弥补。对这两种方式不足的思考,让他确立了教学在兴趣培养中的主导地位。作为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本身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丰富而直接的经验对象,孩子从教学一开始就会随着他的想象而想象。“教师和学生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就会相互成为伟大的、精选的伙伴。”其次它可以借助广泛、丰富的课程内容深入到思想当中去,通过宗教教义、哲学演讲以及小说读物的力量,将一切兴趣的对象集中于未成年人的心中。经验和交际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只有教学才能平衡地培养学生广泛的多方面兴趣。

(三)四段教学法的应用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中较为明确地提出了教学阶段的概念,在赫尔巴特看来,多方面的教学必须是全面统一的,不允许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和轻率地态度。为了实现这种全面的教学途径,就必须要对教学做出适当的安排,按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设置一种合理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