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17:5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谣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网络的政治小论文
在21世纪这个信息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抖音,快手,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微信,QQ,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百度,京东,淘宝,更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但,网络带来的,真的只有好方面的影响吗?
17岁少年小新,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于是小新就想到了偷。2017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他想起爸爸曾给过爷爷4000块钱,就想去偷爷爷的钱。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
多么令人毛骨悚然!这是为了上网,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所以,我们在了解这把双刃剑时,不仅要发现好的一面,也要留意它的弊端:
1.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再来看看近来备受关注的华为天才少年。姚婷,来自湖南益阳,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直博五年级学生,即将完成论文答辩离校,现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年薪达156万,是颠覆人们认知的“天才少女”。在高中学习时,姚婷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她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物联网大赛。2018年、2019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7-2018年在美国天普大学访问学习。
同样是使用互联网,只要我们用在正确的道路上,也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的。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二,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前停留,不应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应该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三,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四,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论文关键词]公信力;法院;为民
提高司法公信力,确立司法权威,这是新时期下法院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人民法院作为国家专门的审判机关,在确立法律权威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只有具有权威性,才能做到司法独立,才能做到司法公正,成为维护社会的正义和法律的权威,完成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它的职责,在社会上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一、从根源上找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办法
地基深埋地下从不作声,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支撑着大厦。笔者认为要提高法院在人民心中地位,提高司法公信力,确立司法权威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牢固确立“执法为民”这个理念。 “执法为民”不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利益观此起彼伏,一些不良思想不断涌现,身处其中的法院工作者和法院队伍不能不受影响。在诸多现实影响面前,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自己的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被滥用。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抓住执法理念这个思想核心,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和认识问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保护人民的“执法为民”意识,才能有效地防止法院执法中的权力错位,以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行为抵御腐朽思想对法院干警的侵蚀。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正确的执法观,再好的制度规定在实践中也会被扭曲。只有执法为民这个地基打牢了,打深了。才能把司法公信力这座大厦建好。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工作及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解决了核心问题,我们再来谈谈周边环境对建立司法公信力的影响,现在是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一个小消息不再像古代那样需要快马传递好几个月才能到达,如今你只用按按键盘全世界的新闻就跳出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2011年5月的数据表明,中国的网民超过了4.77亿这个数字,远远把美国甩到后头,中国的网络是世界上网民最多,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加上网民数量的迅速攀升,网络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一只重要的中坚力量,随之而生的网络舆论正在成为引导主流与论的主要途径。
“舆论”,考究其古汉语语源,缘于“舆人之论”,“舆”出现于春秋末期,本意指车轮,后引申为车子,“舆人”指的是造车之人,当时人分十等,舆人为第六等,“舆人之论”意为下层百姓的议论,“舆论”即是“舆人之论”的简称。1762年,卢梭将拉丁文中的“公众”和“意见”两个词语联在一起,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舆论”概念,就是“公众的意见”。相对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来说,舆论更多的是一种民间声音。
2003年8月16日,有关媒体报道了刘涌二审被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消息,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网民纷纷撰文抨击,间接促使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并罕见地推翻沈阳高法的判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网络舆论对本案的最终结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还有2011年网络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云南男子李昌奎杀人,一审获死刑,二审改判获死缓的事情。两年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男子李昌奎奸杀了同村女孩王家飞,又将她3岁的弟弟摔死。一年前,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李昌奎死刑。李昌奎上诉后,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因李昌奎有自首情节而改判其死刑缓期执行。这一次改判经过三个多月的发酵,终于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并最终将云南省高院推向了风口浪尖。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质疑云南省高院的判决结果,面对网络舆论的质询,2011年7月16日,云南省高院向李昌奎案件被害人家属送达了再审决定书,将对该案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无论这次再审结果如何,本次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又一次影响了司法工作的开展。
英国媒体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读,一般分为三种:优势解读、妥协式解读、对抗式解读。
“对抗式解读”,是指受众把编码者的意思抛到脑后,解读出来的意义与编码者相互对立。信息因此被误读、曲解的可能性时常发生,网络则加剧了这种可能。网络上的信息会迅速地变异、曲解,一旦网民非理性跟风后,网络舆论愈加偏离常轨。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和公平性的不断提升,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对抗式解读也来越多地显露出来。由此可见如果网络舆论是很容易被错误引导的。
霍尔指出:“根据这种一般看法,我们可以粗略地勾勒出电视传播过程的如下特点。广播的制度结构及其实践和生产网络、它们的构成的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都是制作一个节目所必须的。这里,生产建构了信息。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流通就从这里开始。当然,生产过程并非没有其‘话语的’方面:它也完全是由意义和思想来架构的:即应用中的知识——这关乎生产和日常秩序、历史地界定了的技术技巧、职业观念、制度知识、定义和设想,有关观众的设想等等,所有这些都通过这种生产结构来架构节目的体例。进而言之,尽管电视节目的种种生产结构开创了电视话语,但并未构成一个封闭系统。”由于各种事物——世上的物、人、事——本身并没有任何固定的、最终的或真正的意义。是我们——在社会中,在人类文化中——使事物有意义,对其指意,因而从一个文化或时期到另一个文化或时期,意义常常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个意义从来就不只是关于其自身的,而且是涉及到文化过程和文化关系的。每一个符号都加入了一个我们称之为文化的意义之网。关于斯图亚特·霍尔对于传统媒体的理论,其实和现在社会的网民对于网络媒体的信息接受方式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在这次的“我爸是李刚”这个事件里,因为关于法院审判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加上事件处理的跨度较长,网络上出现很多谣言,例如李启铭被判缓刑啦,家属没有得到赔偿啦,对法院审判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动摇了法院的公信力,其实事实上最后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而我们现在法院公众信息好比是一台蒸汽发动的汽车,怎么追也追不上。703804论坛是在温州本地有很大影响力的论坛,2010年在703804上出现一个贴名字是2010年温州最牛的警车,反映的是鹿城区人民法院警车闯红灯的事情,后来法院针对这个帖子在703804发表了公告,说明了当时警车押解犯人的情况,网络舆论的导向就站在了支持法院的这边。这件事情法院及时公开信息,解答了人民群众的疑虑,消除了不良后果。
我们放眼看看现在的互联网,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网民“聚”到一起,所关注的主题也各种各样,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也造成了网上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网民的身份是隐匿的,名字也是虚拟的,没有道德的束缚,不受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的审查,因此讨论时常常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给一些信息造假者和谣言传播者提供了绝好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
当然在网络社区中也存在着一批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新事物接受快,富有爱国主义和正义感,对我国现行法律熟悉,这批人也可称为网络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网民中常常比较有威信,这群人的言行对网络中的舆论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他们常常能够解答平常人所不了解的问题,当时这批人对法院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常常只从浅处看到问题,只会单单按照法律规条来分析事情,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发表的言论就会和事实相偏离,因为他们是权威,所以,普通网民就会被严重误导。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例如,有人说,网上许多人都说法院判的有问题,我们看法院怎么办?看法院怎么改判?等等。某些人心理上存有一定的误区,以为网上的质疑都是有道理的,而法院判案肯定有问题,要不然怎么会有人对法院判案有异议呢?其实,法院和法官分别作为裁判机关和审判案件的裁决者总体上都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将世界带入信息时代。作为一种信息平台,互联网被认为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其最大的特点在对各类传播媒体具有兼容性。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形成了多媒体的强势传播平台,如人民网、央视网、中广网、新华网等;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和网络结合,形成了新兴传播媒介,如bbs论坛、微博、qq、msn、飞信等等。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传播媒介形式不断扩张,对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高等学校,以互联网、手机通讯为平台的新的传播环境正在形成,对以信息沟通、说服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本文从分析网络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信息环境入手,结合网络信息环境的特点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理念和方式。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信息环境的特点
(一)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环境正在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到36.2%,其中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占29.9%,远高于其他职业者。这其中大学生更是学生网民的主力。互联网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视频点播、网络音乐、即时通信技术、网络动漫、微博、网络百科等媒介形式不断涌现、日新月异,把更多的大学生从报刊、广播、电视和书籍等传统媒介上吸引到计算机旁。在一项河南省大学媒介接触调查中,高达74.4%的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接触最多的媒介,平均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周,其次是电视、书籍和报刊。可以说,在高职院校校园以网络等媒介为主的信息环境已经形成。
(二)新媒介适时性、交互性通讯方式强烈吸引着大学生。根据传播学原理,“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网络上信息量大、知识结构多元、各种检索手段方便快捷,在“报偿的保证”方面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而在“费力程度”上,手机上网功能的开启已经使上网越来越便捷。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者达到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在笔者进行的一次河南省大学生媒介接触的调查中也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者已经达到91.2%。借助手机通讯手段,大学生在校园里保持对网络媒介的随时随地接触。网络交互性特点是大学生选择网络媒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网络上,大学生不仅可以非常便利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将自己观点及时反馈给信息的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观点采集所见所闻,并通过微博、论坛、通讯软件等采集到的信息出去,从而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
(三)鉴别能力较低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瓶颈。网络新媒介和传统媒介是有着巨大差异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主要特征是职业化、专业化,不仅传播者本身是进行信息传播的专业化机构,而且有完备的政策、制度、法律和管理部门对这些媒介机构进行约束,其信息“把关”严格,具有权威性。而在新媒介环境中,传播者不再是一个管理严密的媒介组织,可以是一个商业性的传播机构,可以是众多网友参与构建的论坛或社区,还可以是一个普通的网站,更一个人的博客、微博。传播者本身就不一定具备信息传播的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在信息的“把关”上先天不足。同时,网络媒介信息的多元化、海量性、流通的多向性,都是原有媒介控制手段所无能为力的。可以说,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已经不是经过严格“把关”的信息,其真实性、权威性、倾向性、价值观到底如何,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分析鉴别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非常薄弱,基本上靠自己在网络的世界里摸索,以被动的、零散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介信息鉴别能力,这对他们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二、网络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
1.开辟了新的沟通交流平台。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没有参与者人数的限制,利用这种新的信息沟通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检索方便快捷等也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思想政治工作技术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信息形式已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画面,这些新的信息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是仅从教育者到被教育者的单线传播,而可以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方式。如思政信息可以通过网站、论坛、及时通讯软件、qq群、博客、微博等方式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
2.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主动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发表评论、网络留言等方式与信息的发出者进行反馈,这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果能够合理引导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封闭式的、单向性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至少可以带来两方面优势:第一,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更为明确;第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大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帮助”的作用,把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不良信息的的冲击。网络媒介的“把关人”弱化,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网络上的信息“信息既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既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既可能是高雅的,也可能是低俗的;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等等”。尤其是非主流的价值观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品位。更有甚者,一些不良信息及低俗无聊的网络游戏、形形聊天网站,把大学生引向歧途。网络是个没有边际的世界,负面不良信息大行其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网络非理性行为的曼延。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把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作为第一选择,因此,网络信息越发达,人们从现实中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网络媒介通过各式各样的信息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信息环境”,这个“信息环境”不是“客观环境”本身,需要通过自己的社会经验进行辨别。然而,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信息环境”的认识,更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根本无法区分“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的界限,在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理性、鉴别性分析上更是困难重重。再加上的大学生自身理性思维的惰性,他们非常容易产生非理性反应。例如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发生的弑师事件中,正当很多师生在对这个悲剧进行反思的时候,却有不少学生从“情杀”、解气等理由出发,在网络论坛上发出了令人遗憾的言论。
3.信息传播道德的缺失。网络给了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人都拥有网络世界的一部分,都是自己的主人。只要自己认为是可以,没有人可以阻止,这种“绝对自由”的思想充斥着网络。再加上,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逃避社会身份的约束,说什么话、干什么事似乎不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在这种思想的怂恿下,“网络人”很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淡化思想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在自我意识的驱动下,逞一时之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2010年2月20日,发生在山西的地震谣言事件就是一例。地震谣言导致太原等6个地市成千上万的居民在寒风中滞留5个小时以躲避地震。警察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散布谣言的就有一名在校大学生,其动机只是“闹着玩”。
三、网络信息时代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引入“双主体”的工作理念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南京大学段京肃教授首先提出了了“双主体”理论,认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受传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一样都深刻影响着传播的效果,都应该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教育活动的控制者,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最终成效,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他们作为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器”,那么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模式的引进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教育客体”模式,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凸现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对等。而网络时代学生更加崇尚的是自由、平等交流,适应这种思想引入双“主体”模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放在的平等的位置,自然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了深层次的亲和力。第二,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可以平等、民主地共同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必然增强他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把他们从一个被动接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寻找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去面对社会。
(二)构建先进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新闻宣传网、学生工作网、共青团网站以及和思政相关的部门网站,承担了部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由于这些网站不是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针对性较弱,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必须整合网上资源,共同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旗帜鲜明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库,进行一般的网络讲座和辅导;建立聊天室、bbs论坛,了解和收集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同时,要从增强影响力着手,把大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来。如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特征,充实网络信息的内容,使之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从而做到服务大学生、凝聚大学生、吸引大学生。再如针对学生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网站的管理者可以主动设立议题,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各种思想碰撞,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建立良好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具有反馈的传播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想要获得良好的转播效果,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至关重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良好的反馈机制是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教育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机制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如开设网上论坛、校务信箱、飞信群、qq群等。但这些沟通信息方式已经广泛存在,关键在于改变思路,尽快建立一套完成的工作机制,让这种借助网络新媒介的反馈沟通方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技术的培训,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教师不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者,要转变角色,学会使用平等身份、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否则,肯定不会被学生接受。
(四)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媒介信息的分析解读能力、批评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为个人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在国外由来已久,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造成青少年媒介知识较为贫乏、媒介素养较低的局面。在网络等新媒介的浪潮袭来时,大学生因媒介素养缺失带来的困惑是显而易见的。信息量太大让他们无所适从,信息互相抵触让他们感到真假难辨。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构建和谐的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让参与的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有深入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信息鉴别能力,明白哪些信息是客观的,哪些信息是虚假的;哪些信息高雅的,哪些信息是低俗的;哪些价值观是主流的,哪些价值观是非主流的,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树立起自我警示、自我教育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规则、道德、方法、技巧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遵守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使用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式在新媒介上进行信息传播活动。
论文关键词 大众传媒 新媒体时代 侵犯隐私权 保护隐私权
媒体的形成,在开始之初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于唐朝的官报也称邸报,是由唐朝政府发行的,它是用于记述宫廷动态的,是最早的报纸雏形。在逐渐的发展中,报纸的性质与内容渐渐的发生变化,直到我国清朝后期,报纸的真正作用才被突出出来。报纸的发展是我国媒体发展的开始,为媒体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直到近现代时期,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的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当今的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信息来源,把我们个人与全世界联系起来,构成整个世界的大网络,使全球信息更加丰富起来,把世界各地缩小到一个地球村。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我们的隐私带来了安全隐患。使我们对这个时代又爱又恨。
一、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新媒体时代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载体表现为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期刊等形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方式得知外界的信息,满足我们的资讯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把这些形式的信息载体更具体化的放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不必要去为了等待某一时间段的节目而坐在电视机旁苦等,不再需要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报纸,只要是我们想知道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帮我们实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满足了我们更多的需求,这些都是以方便快捷为前提。这就是新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实惠。
新媒体时代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信息平台网络化,我们也叫这个时代为网络时代,现在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也必须要依赖网络的发展,可谓是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新科技的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契机,并也推动着他们的发展。信息化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新媒体,来引领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开拓进取。
可是,正当我们在享受新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我们的个人隐私,也在悄悄的流失,我们的隐私在不知不觉绝发生泄露,甚至沦为他人牟利的工具。
二、新媒体时代隐私权侵权现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人权的一种形式,公民的隐私权得到保护,是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法制化和文明化的程度。当前社会,公民的隐私权的侵害,主要是网络隐私权的侵害,具体在如下几方面:
(一)网络上无限制的对公民“人肉搜索”
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公民缺乏正确的引导,监管的缺位,以及网民的不负责任的猜测和推理,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如果网民通过人肉搜索将得到的信息再次传播出去,将会一传十,十传百,呈不可挽回的趋势将此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而在这一过程中,事件的当事人的资料被公开,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木马、黑客对公民隐私侵犯
黑客传播木马在当今已经行成完整产业链,他们利用木马病毒植入到网站,使网站瘫痪,借此来窃取游戏账号、银行卡账号、虚拟货币等,甚至有些黑客可以从用户的电脑中窃取一些私人信息,从而导致用户的财务或隐私丢失。
(三)各种软件及技术措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在网络时代的与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相比,普通人则处于弱势地位,网络高手可以对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这又是造成我们信息的丢失的一大问题。这就要求一些网络机构及网络高手个人要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规范操作,合法操作。我们通过论坛、社交网站或者微博来上传我们的个人信息或与好友交换信息,这也给一些不法分子下手的机会。再则,一些公司设立局域网,在监测员工工作的同时,员工的个人隐私也被暴露在局域网上,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四)侦查机构的电子证据搜集对公民的隐私权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侦查机构办理案件也需要靠网络化来实现,需要搜集工民的个人信息,整理为电子数据传到侦查网络上,以便及时调取信息。这就需要网络运营商的协助,但是民间的一些侦查机构也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公民信息,这些公民信息涉及到公民的隐私,在搜查证据时,就有可能侵犯到公民的隐私。
三、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和大众传播对人们生活的进一步影响,网络的公开化,使公民的信息面临着“被”公开的危险,然而隐私权是事关我们个人利益的事情,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也得到社会个层次、各行业人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提出各种见解来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首先,需要公民自身树立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不随意把自己的信息传播给他人,及时更新电脑内的杀毒软件,查杀木马,保持良好的使用软件的习惯,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随意在网上注册用户信息,提高安全意识。
其次,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规范。有关部门明确自己的任务,对网络运营商制定相关的政策,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提出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及时的对网民的合法权益施与保护,加强对私人数据的保护。
最后,建立惩戒赔偿制度。制定明确的惩罚制度,在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后,要及时的帮助公民挽救自己私有信息机财产,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明确指出侵及者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给受害者一种补偿;也可以是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四、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一)完善宪法保护隐私权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执行的依据。目前《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还有一些不足,还存在一些漏洞,侵权人往往利用这些漏洞来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侵犯,所以,我国的宪法必须对隐私权这部分进行完善,避免有些人利用宪法的不足来侵权。
(二)提高隐私权法律地位
我国的宪法要对公民所享有隐私权做出明确规定,为公民的隐私权提供保障。立法机关也要及时修订刑法,让侵权的人付出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建立并完善网络信息法规
计算机网络对用户的资料的保护主要表现在:第一,保护个人的所有信息资料;第二,保护所有用户的联络方式;第三,计算机网络保护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四)各国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互联网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交流的,一个国家的网络保护,并不能使世界的网络得到保护,所以必须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为维护世界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去努力。
(五)网络实名制,保护网民隐私安全
人们要遵循网络空间的秩序和规则,合理浏览,不做有损他人隐私安全的行为。建立实名制网络,是限制不合理行为、不规范言论的有效手段,保持对全体公民的公平、公正的待遇。网络的实名制,可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较少虚假谣言、恶意诽谤、过激行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如何做到网络实名制、保护公民隐私,需要更多的具体完善的操作方法,来实现网络的安全。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高校意识形态;现状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根基,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阶层不断分化,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文化全球化与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消极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逐渐成为各种思潮的集散地,呈现出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信息流主客体活跃、传播渠道高效泛化等特点,从而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冲击。
一、社会转型期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权威
1、社会转型期导致社会思潮多元化趋势。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当前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一是经济体制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二是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1]。这种急剧的社会转型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经济领域的急剧转变必然引起政治生活领域、文化领域的急剧社会转型。随着中国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实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急剧变化,使社会公众的思想意识倾向于开放性;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出现了道德失范、规章制度失灵等社会现象,从而促使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在社会上流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逐利因素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带来消极影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必然导致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蔓延,必然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趋势,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冲击。在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的时代,部分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必然产生信仰淡漠、理想信念混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腐朽享乐思想等问题,我国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瓦解,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2]。
2、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急剧的社会转型必然对高校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市场经济过于注重竞争、效益、效率的片面追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社会公众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注重金钱至上的竞争理念,而忽视了注重社会公正、公平正义的理念,容易导致腐朽堕落、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高校师生产生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社会风气,从而导致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缺乏,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享乐、追求金钱等不良风气。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转型。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是90后出生的,许多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所经历的家庭教育只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感恩意识、平等意识、勤俭意识、奋斗意识的教育。同时,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日益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许多高校为实现生存,必然导致高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同时,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的忽视,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必然对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产生侵蚀。高校教师对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负有重要的责任,社会转型必然对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产生冲击。等价交换与竞争是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重要手段,高校教师必然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卢梭曾经这样说过:“有些职业是这样高尚,以至一个人如果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3]”这正是对教师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但是,高校教师是生长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从而唤醒了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也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由一元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高校教师的价值选择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陷入两难的境界。
二、网络技术的大众化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以移动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现代网络技术媒体的便捷性、快捷性、普及性使其影响力更强大,现代传媒技术的技术优势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随时交流、传播信息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媒体平台,对社会公众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对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权带来挑战。但是,部分现代媒体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传播西方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信仰带来冲击。当前,高校青年师生是现代媒体技术的主要受众,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面临严重的挑战。
1、对舆论监督的严重冲击。网络技术平台的大众化打破了传统舆论监督的控制权和主导权。与传统的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因其迅捷性、快速性、便捷性特点,不受任何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从而对传统的舆论监督造成严重的挑战。现代网络媒体的技术性特征可以使世界各地连接在一起,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可以促使不同地区、不同出身、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社会公众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地随时利用新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言论,对同一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隐匿性、便捷性可以促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对某一共同感兴趣的事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同时,网络技术的超时空性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并不断促使这种网络舆论声势更加壮大,使其社会公众参与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引起其他社会公众的注意,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这种造成网络舆论压力的舆论内容,其形式与内容已经实现多样化,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极颓废的。但对传统媒体的舆论监控不能够约束现代传媒的舆论,从而对舆论监督造成困难,导致各种网络社会思潮的大肆传播。
2、对党意识形态控制能力的挑战。当前的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技术全球化的主导权,其网络信息技术处于世界最发达的水平,由此可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霸权掌握着舆论控制权。“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CNN”表达出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主导权与控制权,并垄断了网络技术的信息优势与信息控制权,主导着网络信息的话语权、控制权,从而掌握着世界舆论导向的控制权与话语权。同时,我国新闻媒体由于受到技术、实力、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够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西方媒体的“传话筒”。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体虽然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技术水平,但仍然没有掌握网络信息的话语权。同时,网络技术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便捷性等特征,使社会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网络发表信息,从而增加了政府对网络舆论控制的难度,从而削弱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公众的号召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也受到挤压,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受到挑战。
3、对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4]。现代网络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弥补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网络技术的快捷性、便捷性、生动性特征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含量,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网络技术的虚拟性特征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同时,西方社会思潮也借助网络技术不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渗透,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带来巨大冲击,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三、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1、现代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网络技术的普及性给高校师生提供了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教育内容,同时,网络空间的腐朽、庸俗内容和西方社会思潮也必然对高校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从而对高校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造成混乱,对高校师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冲击。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交织在一起,网络技术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捷性、普及性和便捷性使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日益复杂。
2、各类思潮在网络环境下尖锐交锋,精华与糟粕共舞,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三观”教育带来挑战。当前的网络信息鱼目混杂,各种封建腐朽文化、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充斥其中,如果不对高校师生加以引导教育,必然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冲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网络技术对高校师生不断实施文化入侵,企图让高校师生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与社会生活方式。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必然对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意识形态在高校校园的主导性地位。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多发的时期。西方新闻媒体必然借助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报道虚假新闻,散布各种社会谣言,从而对高校师生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部分高校师生因缺少判断能力从而成为部分虚假新闻的传播者与追随者。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局面,部分大学生无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对自身的前途感到迷茫,对当前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感到不满,特别是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震撼,往往导致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特别是西方媒体借助网络技术扩大这种社会负面新闻时,造成的网络冲击更加明显。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净化网络空间,不断加强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抵制网络技术对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缩影。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社会思想传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实效性[5],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前的网络民族主义思潮,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软环境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和途径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6],巩固师生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体系,由于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在学校整个建设与发展全局中占有主线地位和主导地位,教育为本、质量立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落实在教学质量建设的各个环节中[7]。同时,加强对网络技术的控制,全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复杂性和主动权,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注释]
[1]莫岳云,周云,张青红.西方的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2]卜建华.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教育的信仰问题[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5).
[3][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7.
[4]杨丽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渗透背景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3:36.
[5]卜建华.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8):177.
【关键词】 多元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主导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增加,社会呈现出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出现了向“自我”倾斜,“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了解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并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切实有效地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重大的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1、高校正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部分,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及评价大学生行为的重要指标。[1]目前,高校多措并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结合党政府、社会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断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新理论在宏观上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除了开设相关理论的必修课程,还不断挖掘、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型教育方式。二是不断创新实践载体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以实践活动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调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条最重要,抓紧社会实践占了45.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不断深化,但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还缺乏深入的思考,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的主导意识对大学生的侵袭从未停止过,意识形态上的和平演变越演越烈,不少大学生出现一定的思想误区,甚至政治信仰方面的动摇。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掌握上,“完全清楚”的只占32%,不少大学生对其内容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对内涵上理解和研究的就更少了。调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18%是通过思想政治课,且与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社会活动等渠道占比相当,说明高校思政理论课并未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和内容延展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2、全球化多元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不断被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分化,对应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断被资本主义价值观所同化,情况越演越烈且方法手段更隐蔽多样。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缺乏对错误与落后价值观的判断与甄别。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思想敏锐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且数据显示超过50%的信息传递来自于网络,网络因其虚拟隐蔽、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使得西方不良意识形态能以电子书、电影、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不断渗透,悄无声息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灌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多元化发展,消极的多元价值观严重制约着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引发如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守问题。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实际,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最大限度地限制不良价值观念的入侵,把国际社会的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
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缺失,尤其是个人层面价值观意识严重不足
(1)爱国意识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爱国排在个人层面的第一位。大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确立目标,坚定信念。调查显示,虽然整体上大学生对国家时事关注度普遍提高,但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大学生爱国意识出现弱化趋势,不少同学认为国家利益的维护是领导干部们应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实际生活中较少接触需要去维护的国家利益,因而容易形成国家利益与己无关的思想。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有54%会以“实际行动做贡献”;对汶川大地震,将近三分之一的认为与自己无关或能力薄弱;面对日本上演闹剧,选择“冷静对话”32%,“非武力不解决”也有27%,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利益维护上意见分歧较大,政治生活中抱有功利性思想的人数增多,爱国主义观念弱化趋势明显。
(2)敬业精神缺失。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这一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而言其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但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眼前利益,将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作为择业的第一要素,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严重的功利化和现实化,缺少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常以“功利”为标尺进行自我设计,对薪水或工作条件的不满意成了大学生跳槽首要原因,传统的“干一行爱一行”、“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传统美德已渐渐被抛在脑后,工作中不乏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思想态度,且这样的人数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真正能够爱岗敬业的已是凤毛麟角。
(3)诚信观念缺失。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储备力量,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首先是学术不端。各高校为鼓励学术科研、倡导学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但也因此加剧了学生的学术造假,论文中大量抄袭,东拼西凑,甚至雇他人。调查对论文的看法,“坚决取缔”的只占45%,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居然有48%。其次是学业不端。考试作弊是诚信缺失严重的重要表现,调查中认为应取缔或摈弃的只占43%,“见怪不怪”的却占34%,有些甚至认为考试作弊者是所谓的真正高手,因而雇佣、使用电子高科技等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再次是经济和社会关系中诚信缺失严重。有些大学生拖欠学校的助学贷款,甚至还恶意拖欠学费。为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只有56%%会照实说。在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如学生干部竞选中存在暗箱操作;同学交往中出现一些欺骗隐瞒行为,如偷窃他人财物,网上恶意撒布谣言诋毁他人,利用不正当手段盗取他人成果等;还有些学生在求职中简历造假、编造工作经验、篡改学习成绩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活原有的公平公正、和谐文明。
(4)友善情感淡漠。友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需求为标尺,为人处世中情感较淡薄,与人交往不够友善,如某些社会事件处理上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与我无关”的心态。调查对老弱病残孕的让座,有11%直接表明会拒绝让座,有9%表示要看心情,可见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面对善意的行为选择逃避或回绝,表现出人情的冷漠。近年来,因友善观念缺失和对生活琐事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不法行为和犯罪事件越来越多,如大学生杀人案、投毒案屡见不鲜,这些震惊社会的案件除了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之外,与大学生友善情感的淡漠不无关系。
4、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现实出现知行脱节甚至相悖冲突的现象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灌输和深入推进,多数大学生能以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努力践行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知行脱节甚至知行相冲突的现象,表现在“表里不一”或“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是大学生表面上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但内心往往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守住既定的信念或目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47%认为因为恋爱丢掉学业是不适当的,但实际处理上,80%以上会选择“恋爱是大学必修课”。“言行不一”是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出现与自己言语表达相背的一面,往往采取对现实妥协或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方法。如考试诚信问题,面对面采访时大部分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作弊可耻,不可取”,但在匿名调查时却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认为作弊“是正常现象”或“见怪不怪”,表现出对不诚信行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知行统一。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尚未充分贯彻落实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以大学生作为对象,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与行为。但事实上许多的高校并未深刻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不能意识到大学生价值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难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而是狭隘地以知识灌输和单一化考评方式来考察学生理论的掌握程度,难以达到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不完善
目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还是体现在“两课”上,但传统单一刻板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加上传统的教育培育体制和评价机制偏向关注大学生的智育成绩,轻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因而不能全面系统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也脱离学生实际,并未将科学的理论引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即使大学生接触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及平台未充分利用
在推动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高校积极挖掘各种途径,创新载体形式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实际操作中受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的教育方式和平台利用还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并未发挥出预期的良好效果。如创设校园公共网络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其信息储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达到快捷方便地促进学生的自主的学习,但从实施情况看,很多的校园公共网络还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虚幌子,网站缺少专业力量维护、信息含金量少、更新频率滞后,难以发挥互联网及时、快速、互动的优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
4、多元文化格局下许多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格局下,引入国外的先进思想意识时总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某些不良思想浪潮的渗透,大学生由于处于性格转型期,其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在各种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冲击中往往很容易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从而冲淡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价值观取向上的多元化发展,也产生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思想也在束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如封建思想中的专制专权、迷信保守、男尊女悲等因不能与时俱进,严重阻碍着大学生健康的行为生活和科学价值观的选择。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应辨证选择学习优秀的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自觉摒弃西方不良思想和国内落后观念的侵袭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1、强化组织领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高校应充分学习研究特定社会下被赋予的新的内容,挖掘出多元文化对价值观教育的支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办学理念的层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结构、道德追求和心理素质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应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强大功效,以大学生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己去领悟教育要求,达到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其次,要树立“和谐包容”的教育理念。高校要理性对待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理智对待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包容非主流价值的存在并进行规范和引导,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再次,要树立“系统工程”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杆见影,需要长远计划和长线实施。高校找准价值观教育切入点,在人才培养的整个系统中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遵循和践行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主流价值观。
2、注重教育实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在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以发挥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强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高校应积极改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观念和教育内容,增加课程的层次性和时代感,引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育内容,特别要分析和解决大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冲突下所表现的困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信与行的问题。其次,要创新教育形式。思政教育工作中,显性教育就是面对面的知识灌输,主打理论说服教育,隐性教育则是以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达到教育的熏陶功能。[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注重显性、隐性双结合,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内化式教育,激发学生主动理解和内化核心价值观要求,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再次,要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枯燥的思政理论课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双结合,针对学生所呈现的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多维互动教学等学生喜爱的方式,灵活机动、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达到知识获取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双重功效。最后,把握教学重点强化机制建设。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缩短学校理论价值与社会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因此,思政理论课重点在“三进”上下功夫,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判,建立科学、合理、开放的机制提高大学生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纳力。
二要在专业教育中进行熏陶和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思政教育上下工夫,还要注重专业教育的有效参与,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4]一是强化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打造职业模范作用。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态度、职业道德等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教师应利用专业授课、指导学业、行业认知交流、与学生面谈等机会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问题,扫除思想障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二是立足专业特色,开展有目的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是进行专业知识检验和技能巩固的重要渠道,既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职业思想觉悟,又可以锻炼和完善职业服务能力,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
3、创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我教育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种能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品味和综合实力的精神环境和人文氛围,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高校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主义优越感。第一,充分利用社团文化的主平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文明礼仪、爱国爱校、社会公德等教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价值认同。第二,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以专题讲座、校内巡演、校园展览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通俗演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重绽时代新光芒。第三,发挥典型教育的引领作用。在广大学生中挖掘事迹典型,以真实的例子引导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范作用,特别是要求学生党员和干部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身边的同学,并进一步利用校园论坛、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大力进行宣传,调动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第四,启动文化的交流融合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开放互动、包容更新的文化,它既涵盖当下核心价值观文化也应容纳非主流的优秀文化,达到兼容并蓄的作用。高校要加强校校交流、校社融合不断更新和壮大优秀文化。
4、开拓教育载体,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优势作用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大众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主阵地,并因其特有的信息量大、互动性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使思想传播得更加迅速和容易。毫无疑问,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高校传播思想和宣传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利用校园BBS、微博、微信、QQ群等网上互动平台,积极推进民族复兴、中国梦、青春理想等网上健康言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话题、微课堂、微新闻等一系列校园价值观融合教育,号召广大大学生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动态并积极投身于建构活动中。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力度。通过科学的分析、摸索、探究出一套集舆情监测、汇集、分析的预警机制,完善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达到一体化、联动式的管理要求,发挥舆情监控的正面引导,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力拓展。
5、促进知行合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转化功效
开展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使之“知”,更要使之“行”,达到“知行合一”的维度。而要做到“知行结合”,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把践行情况纳入日常行为表现范畴。一是注重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校规校纪中,以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来优化高校制度环境,发挥制度建设在价值观建构行为中的导向作用。如在宿舍和班级生活中,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生活学习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体验功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提高自我探索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渠道。高校应清晰地意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强大效应,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实践体验,促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并在实践中使大学生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逐步实现社会化。
6、健全考评机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保障作用
好的考评制度不仅能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还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因此,要建立符合实际、适应形势、贴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具体性,通过科学研究设定考评目标和内容,建立立体、多元、全面的评价方案。立体是指根据学生的层次与差别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多元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采取自我测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是指综合考查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术学风等情况的动态评价。通过一套理性化、科学化的考评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保障整个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王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3-255.
[2] 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04-106.
[3] 崔海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江苏高教,2010.5.114-115.
[4] 白莲莲.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困境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