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4 09:2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卫生救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mergency Rescue
主管单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1326
国内刊号:31-1719/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全科护理;培训
作者单位:563003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增多,如多年难遇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人感染高致敏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及损害是巨大的,均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及人员伤亡。笔者作为护理管理人员均参与了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相关工作,深刻体会到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决不可忽视。在专科护理规范化培训逐步走向正轨的今天,全科护理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将专科护理与全科护理相结合,对未来灾害医学应急状态下救援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今后培养救援全科护理人员奠定了基础。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护理实践,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任何院内外的医学救援均伴随着护理活动,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救援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救援工作缺乏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很难满足重大灾难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的需要。因此,我国《护士条例》规定,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应参加医疗救护工作[1]。在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疗队组成中均有护理人员参加。在四川汶川地震救援中,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批派出了11名护士、第二批派出了8名护士,第三批派出了92名护士、第四批派出了80名护士在灾害后的不同时期开展了现场救护,参与了运输疏散伤员,协助医生进行了伤员分类,与多个国内救援队联合转运了危重伤员,为当地医院培训了护理人员,开展了卫生防疫和各种护理安全管理,完成了巡诊、转运重患者、各科患者的护理以及消毒隔离工作,参与了灾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儿童感染性脓疱疮的防治,对灾民进行了相关疾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制定了院内《灾区伤员接诊流程》、《帐篷清洗流程》、《可疑气性坏疽患者分诊流程》,完善《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和《四川地震灾害伤病员救治护理小组实施方案》,营造爱心病区走廊、病室温馨装饰、爱心标识等建设工作,为伤员们创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编写了《温馨健康手册》等工作。并且本院急诊科、ICU、手术室、骨外科护士首次在地震灾害救援中显现出优势;在抗凝救灾及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救援中,本院派出了14名护士承担当地受灾群众及伤员的相关救护工作;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人感染高致敏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中,护士积极参与了相关疾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及救护工作。通过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队灾害救援实践,无论是医治灾民身体疾患还是修复灾后心理创伤,护理人员均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2 专科护理与全科护理相结合的一专多能团队,拓宽了医疗救治范围
在灾害医学领域内,对医护人员提出了高素质的“全科”要求[2]。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受人员编制限制, 派出医疗队成员有限,组队时充分考虑了护理成员专科结构。采取专科护理与全科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全科互补、一专多能的护理团队,以适应现代灾害救援的需要。2008 年,本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的近百名护士,曾有急诊、手术室、ICU、骨外科、脑外科、妇产科、普外科、康复科、呼吸内科、眼科、耳鼻喉等多科临床护理工作经历,其中急诊、手术室、ICU 19 名护士曾参加四川汶川地震现场救援,有一定救援实战经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的大批患者中,病种覆盖了内、外、妇、儿、危重病、皮肤科、五官科及感染性疾病,在救援期间护理团队专科与全科护理合理组合,一人多专、一专多能,使有限的护理人员发挥了最大作用, 拓宽了医疗救治范围,受到灾区及卫生行政救援机构的好评。
3 未来救援护理培训方向
3.1 开展灾难医学及护理学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护能力 建议在临床护士培训中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课程,使临床护士掌握灾难医学、护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3],利用急诊、ICU 护理培训基地,开展救援专科技术培训和加强灾难状态下的心理素质训练。此外,应建立灾难医学及护理学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网络化教育[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急诊、ICU专科护理优势,由参加过救援的护士传授救援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开展在职人员培训,以适应灾害应急救援的需要。
3.2 培养全科护理人才,组织实施临床护士轮转 为了更好地应对现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任务,建立一支精干的灾害救援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者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护理实践,发现工作 3 个以上科室、每个科室工作时间>2 年且应变能力较强的护理人员,其护理知识及专科技术较全面,处理问题能力较强;而从事护理岗位数年,但未轮转科室,总在单一科室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在救援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临床护士培训中,除了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急诊、ICU专科培训外,对临床护士应组织实施内、外、妇、儿等科室的轮转,促进全科知识储备,掌握各科护理学知识和技能,是灾害医学对救援护理人员提出的全新要求。培养并建立一支训练有素、一专多能、精干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全科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3.3 拓宽应急救援培训内容与考核.全面提高救援护理队伍综合素质 目前现代救援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集应急搜救、应急救援、应急医疗为主体,并融合应急通讯、应急运输和应急给氧等三项保障[5]。
为适应现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需要,临床护士培训除了法律法规、三基三严、护士岗位技能等基本专业训练外,应新增培训内容有:应急救援环境下的语言交流(普通话、外语交流、非语言交流)、应急搜救、应急救援、应急医疗救助和电脑网络通讯知识,各类传染病防护知识、相关护理管理知识等;要求护士学会驾驶汽车、游泳以及野外条件下的炊事烹调技术等多种技能;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体现人文关怀,树立良好的人道主义形象,力争全方位培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护理人才,提高应急状态下各种野外环境生存、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建立与完善三级培训考核制度,认真落实护理部-片区-科室三级培训考核,注重对培训考核各环节的管理,将三级培训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修改培训计划和内容,及时补充先进知识及技术,保证整个培训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救援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7号).护士条例,2008.
[2] 王建凤,李桂耘,姜秀珍.灾害救援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6):619.
[3] 胡爱招,王志红.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5,19(5):833.
[4] 刘振立.关于我国灾难医学教育的思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25(4):274.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人民负有基本保护的义务,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类正处于随时可能因为气候极端异常而爆发大灾难的风险社会当中,气候极端已经不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议题。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江南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处,山地众多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球环境异常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活动日益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风、暴雨、洪涝干旱、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灾的重点。面对灾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着一贯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为目标,高度重视浙江的救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如《全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医疗救援给予全面性的法律规范的指导,以实现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绍
抗击灾害,拯救生命,不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而言,也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其中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设置了比较先进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其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了解及借鉴。
(一)美国
1.法律法规。美国《国家应急预案》是有关处置灾害的综合性法法律,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统一为一个整体结构,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美国突发公共卫生实际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这是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此外,还有《减灾和紧急救助法》、《联邦紧急相应计划》、《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国家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一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一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二个子系统胡。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合作部门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医疗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的主席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在《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担紧急救援和为灾民提供后勤服务方面,被公认为是第一应对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还有1881年成立的美国红十字会,履行包括国内和国际灾难救援在内的某些美国政府的责任,具有“联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国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美国在联邦 C D C 中专门设有负责与媒体沟通的通讯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和医疗救援人员及时告之灾害事态信息,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判断灾害发展状态。此外,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全球应急管理系统,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
美国对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体现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项专门的减灾法之中,并且还有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并且该职责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灾害发生后的“临危受命”;把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串联起来,使得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等领域内的人员可以综合有效的协作;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力量,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应对体系及具体程序和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二)日本
1.法律法规。 1 9 6 1 年颁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预防灾害、对应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事业方面的根本大法,对其他相关法律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其他相关法律的立法依据。该法就防灾救灾中政府的责任、地方团体的责任以及市町村的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布于1 9 4 7 年的《灾害救助法》是关于灾害应急救助问题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发生灾害时,国家要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其他团体及国民的协助下,进行应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来保护受灾者和维护社会秩序。此外,针对多发行地震灾害,还制定了详尽的地震灾害对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2. 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三级政府负责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即中央一都( 道、府、县) 一市( 町、村 )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日本政府会向国民及有关机构发出紧急通报,通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同召开了干事会,研讨对策。中央主管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实施应急对策。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系统中,消防(急救):警察、医师会、医疗机构协会、通信、铁道、电力、煤气、供水等部门,也按照各自的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和平时的约定相互配合。平时,在灾害疾病的预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2007年修订的《灾害基本对策法》把红十字会在内的61个非政府机构制定为全国性公共事业,要求其无条件配合灾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的灾害救援机制。建立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医疗救援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立了应急措施:灾后6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医疗队救助伤病;灾后12-24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转移伤病。
5.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可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了包括紧急联络通讯网在内的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另外,还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有关灾害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日本同样也制定了详尽的灾害应对法律法规,使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同样的该各行政部门是承担该职责的常设机构;把非政府部门规定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定主体,调动了政府和民间的各方面积极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协作;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政府负责日常应急体系及具体24小时应急救援程序,并重视对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预防工作;将来完善的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一项切实有效地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灾害医疗救援法律渊源多元。灾害医疗救援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防治等领域的行政法律法规、卫生法规等不同的部门法中都应重视设置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也可制定单项灾害医疗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灾害医疗救援日常应急体系,有备无患。在该系统中,应依法确立非卫生行政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部门之间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依法确认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主体地位,将其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给予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发挥非政府组织分布广泛,在后反应快速,医疗救援力量专业化的优势;
4. 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现状介绍
自然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及危害性特点,使其被定义为突发事件的范畴[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都包括对灾害医疗救援的适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国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继而制定的预案与办法等主要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霍乱等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职责》、《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质的规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干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
虽然浙江的灾害救援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抵抗灾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灾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缘由如下:
(1)完善社会立法,构建成熟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为浙江省抗灾救险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促建和谐社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如地震、风灾等灾害事件的防治和应对就较为得力。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应急法服务法》,它规定州长可以根据《健康和安全法》对灾害事故中的救助问题给予豁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国民健康计划。与之对比的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有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关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之中,且对于医疗救援方面的规定也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缺乏针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系统性的完善立法,这会导致灾害医疗救援不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具体权利,导致社会矛盾出现,不利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汶川地震不仅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中国现有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在抗险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新的法律问题需去研究,如在灾害救援中的医生为拯救生命对遇险者进行截肢的紧急处置的权利与遇险者知情同意权的对抗;灾害国际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在灾害医疗救援中遇害者的尸体应急处置的法与情的冲突;灾害医疗救援中出现的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和药物等重要救援物资调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问题。汶川地震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会是偶然现象,今后也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灾害医疗救援中有所表现。《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的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浙江省的现状,对浙江省的灾害医疗救援给予深层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补浙江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前所述,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医事法律问题,法学界对医事法律研究的相对陌生和不重视,导致该研究领域出现研究的空白点,而本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温州医学院,具有法学研究背景,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从法学特别是医事法学的角度,对我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树。
三、浙江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灾害医疗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调整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相关国家和省级的预案或者办法等,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前者是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工作所依据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并有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后者是落实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操作性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内部指导性文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前者法律法规,导致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综合性规范或者专类性规范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单独规范。
综合性规范主要指的是针对所有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综合性法律规范,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类性规范是对具体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单独性法律规范,如《防震减灾法》、《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等。在综合性和专类性规范中,灾害医疗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已,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和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执行。虽然后面制定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有具体救援措施的落实,但是也是针对整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所有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规定简单统一,对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实施缺乏针对性,对于自然灾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务,但如果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事态控制比医疗救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虽二者同属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当今社会地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也是形势所逼。
(三)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环节的法律建设优于灾害疾病急救环节的法律建设,立法层次上存在漏洞环节。
国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卫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会该如何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灾害疾病急救仅是简单片语而已,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规定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可以实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只有一条,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灾害医疗救援立法体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规定必然影响浙江省在制定灾害医疗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规时,重疾病防疫,轻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医疗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灾害医疗救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于上述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都在法律法规中有详尽的规定。但对于非政府的医疗救援组织,如红十字会组织、自愿者等仅是简单规定了其可以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对其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政府医疗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冲突协调等实际会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告诉我们的,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对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医疗救援工作上的专业性也是得到认同的。随着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日益参加到各类灾害医疗的救援工作中,重视其医疗救援法律主体地位,依法规范其医疗救援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文美、陈进、李幼平、陈燕玲、郑会贤、周丽萍.美日俄中四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 ( 8 )。
[2]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中国知网,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慰刚.日本灾害处置的应急机制与常态管理[DB/OL].维普资讯。
[5]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规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演练在现场模拟的地震音效声中开始,“轰隆”的巨响仿佛大地都在颤抖,紧接着就是人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医疗救护车呼叫而来??
卫生应急队员火速到达“灾区”,救援“灾情”就是命令,抢救“伤员”就是责任,救援人员随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对心脏骤停的危重“病人”实施心肺复苏紧急救治和转运;给外伤出血、骨折“伤员”实施止血、包扎治疗;在临时搭建的产房对临产“孕妇”实施紧急接生;为情绪绝望的“灾民”实行心理干预等辅助治疗;对“灾区”饮用水源进行安全检测,封锁不合格的饮用水源;对“灾区”进行疫情监测和杀毒处置;卫生宣传员对“灾民”进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整个卫生救援队和广大“灾区”民众上演了一幕“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抗击灾害”的生命赞歌。
一个半小时的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实战演练,仿佛把每一位现场观摩的人员带进了“满目疮痍”、情况复杂又随时充满次生灾害的地震“灾区”,紧张、恐惧、危机四伏,而参加演练的卫生救援人员能够专业、有序、临危不惧地展开救援工作。
“整个卫生救援实战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演练结束后,专家评审和指挥部对此次演练的综合评价。
对于本次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实战演练的重要意义,演练指挥部组长河北省卫生和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占凯在讲话中指出:“医疗救援是整个灾害救援的重要环节,对于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意义重大,要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要在思想上始终紧绷做好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工作这根弦;二是要扎实做好应急值守、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应急装备和健康教育等应急准备工作;三是强化领导,确保卫生应急队伍做到‘养兵千日能打仗,用兵一时打胜仗’。”
河北省卫生和计生委对本次应急实战演练高度重视,梁占凯在演练前一个小时就赶到了现场,在指挥部其他领导成员的陪同下,走进每一个宿营帐篷查看救援队伍的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的准备情况。
看到帐篷内救援队准备的电磁炉,梁占凯说:“在灾区的特殊环境下,电磁炉有可能用不上,要因时、因地携带,可以准备两个大液化气罐,再备上几个小罐方便携带,应急装备物资既要保证齐全又要轻便。”打开应急队员的背包,梁占凯要求:“队员的生活用品、药品要齐备,防蚊、防虫用品不能少,男女的生活用品要分开有个性,牙膏等洗漱用品要用小包装,确保我们队员的包裹又轻又小带的东西又全。储备的食品要定期检查,随时更新、避免出现临近过期的食品,保证队员的身体健康。”
事无巨细,作为实战演练的总指挥,大到液化气罐小到牙膏等用品都考虑的十分周全,梁占凯说:“灾区的困难条件和恶劣环境我们是难以想象的,在断水、断电、断交通、断通讯的条件下,我们的队员既要开展救援工作更要确保自己的生存,否则自己都无法生存,甚至成了灾民,谈何去救援别人?只有平时准备充分,做足预案,才能在救灾工作中不出现大的问题。”
(地址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推荐,甲方审核认定承担涉外医疗救援任务的网络医院。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救死扶伤的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同意合作开展针对上述商业保险客户(以下简称伤患者)的免押金医疗救援服务项目。为了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任务,特签订本协议。
第一章 甲方职责和任务
1.协助卫生部医政司认定乙方作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并向乙方颁发网络医院标识牌、证书。
2.组织、协调乙方在中国大陆开展及时、便捷的免押金医疗救援服务,并及时向乙方提供甲方已确定合作关系的机构情况等相关信息。
3.设立(或授权设立)24小时服务的呼叫中心,并保持电话、传真通畅,如有变化及时通知乙方。
4.向乙方提供甲方制定的《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和甲方合作机构?quot;意外急救医疗保险卡等。
5.承诺担保伤患者救治和住院治疗免押金及向乙方结算还款手续的责任,及时将前往乙方就医的伤患者的基本信息、费用担保额度,用传真的形式告知乙方。接到乙方提供的伤患者诊疗费用清单后,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详见《工作手册》。
6.有计划地组织乙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学习、培训及国际紧急救援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章 乙方职责和任务
1.承担为甲方出具担保的伤患者的免押金救治工作, 严格执行甲方制定的《工作手册》,协助甲方确认伤患者身份。乙方不得随意拒绝为伤患者提供医疗救援服务。
2.责成专人负责落实向伤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救援服务,并向甲方提供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和传真,发生变化时,及时书面通知甲方。
3.在醒目位置悬挂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标识牌,在急诊室(科、部)特需医疗部和收费处等醒目位置悬挂甲方提供的意外急救医疗保险卡宣传画等。
4.按照甲方提供的《工作手册》中确定的责任范围和医疗救援服务流程实施救治工作,履行帐务结算手续。
5.伤患者未与甲方呼叫中心联系而直接就诊时,乙方应在做好伤患者救治工作的同时,即与甲方呼叫中心联系,确认伤患者身份和付费手续。详见《工作手册》。
6.协助甲方为伤患者提供转院和其它医疗救援服务。
7.可以使用网络医院特定标识并对外宣传。
第三章 协议生效及其它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有效期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2.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可签订备忘录,备忘录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在有效期内,如一方欲终止协议,应提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最终获对方书面确认。
甲方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法人代表(签字)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和完善各类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应急队伍体系。
2.建设目标。到2017年底,基本建成镇、村(居)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2016年9月,普遍建立行政村(居、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规范应急志愿服务,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一)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民兵预备役和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一专多能”的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的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2.村(居)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居)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员,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专业应急队伍体系
1.防汛抗旱队伍。由镇水务站负责组建。镇级防汛抗旱队伍建设要突出针对性,与村、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防汛抗旱队伍结合起来,人员可包括水利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及有关镇防汛防旱人员。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统一组织各级防汛抗旱队伍开展培训和演练工作。
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由镇安全办负责组建,同时,指导和督促危险化学品单位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对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的小型企业,要督促其与邻近建有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3.气象灾害应急队伍。由村(居)负责组建相关技术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参加的村(居)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台风、强降雨、沙尘暴、冰雹、雷电、冰雪等极端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4.卫生应急队伍。由镇卫生院负责组建镇级卫生应急队伍,指导和督促各医疗单位组建应急救援小组。卫生应急队伍要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并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5.水上搜救队伍。由镇交通办负责组建,并指导和督促重点区域建立相应队伍。水上搜救队伍主要承担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
6.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由镇有关站所分别负责组建镇级供气、供水(排水)、供电等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督促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组建相关队伍。各类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7.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由镇农技站负责组建,人员包括兽医、卫生、公安、交通运输、工商、质监等部门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主要承担畜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
8.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队伍。由镇质监站负责组建,并指导和督促特种设备保有单位组建相应队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队伍要突出技术性,吸纳各类特种设备检验师加入。
9.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镇应急办负责组建镇级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各村(居)及相关部门负责组建基层面上及各类专业的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协助做好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隐患排查整改以及本镇、村(居、社区)应急预案制订、应急处置和应急知识科普宣传。
1.队伍规模。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应在30人以上,各村(居)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应在20人左右,镇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必须在20人以上,行政村(居、社区)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应在20
人左右。要求把素质好、能力强、热爱应急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和有救援经验的志愿者选拔到应急救援队伍中来。队伍组建后,组建单位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应急救援工作人员,保持队伍稳定,确保应急救援能力。2.装备建设。组建单位应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各种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并建立定期更新、轮换制度,加强管理,保障应急救援需要。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能够随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3.队伍管理。各应急救援队伍要设立队长,明确联络员,建立花名册,确定24小时联系方式,明确集结地点和工作任务。各类应急队伍由组建单位统一领导管理,应急状态下,接受镇政府的统一指挥、调度和使用。
4.培训演练。组建单位对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负总责,应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应急救援的业务学习、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镇应急办和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指挥员、骨干力量开展培训,培养实际应对能力和指挥水平。
5.检查验收。由镇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镇、村(居)两级综合性应急队伍和重点领域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年底镇应急办牵头开展专项检查。行政村(居、社区),企业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队伍的建设工作由各村(居)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并将情况报镇应急办。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各村(居)是推进我镇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结合地区特点和部门职责,进一步细化应急队伍建设方案,严格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工作,确保按时高质完成任务。
2010年7月20日夜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因暴雨而引发特大洪灾,截至8月26日,洪灾仍在继续,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120多万间房屋被毁,受灾人口达1800万,死亡人数已达1667人。作为巴基斯坦人民的好朋友,中国政府紧急派谴中国国际救援队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我也再次义不容辞地踏上了第二次赴海外参加国际救援任务的征程,可这次救援经历却给了我无比强烈的震撼。
受灾范围广人民居无定所
救援队在信德省Thatha市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医疗救援,我们看到整片的家园房屋淹没在一片洪水中,虽然灾民被紧急疏散,但仍居无定所,在公路两旁略显高处的地带随处可见露天席地的难民群,还有许多死去的牲畜,依然暴露在泥滩和公路边,来不及掩埋,让人感到触目惊心。8月26日,印度河第二次洪峰到达Thatha市,造成多处决口,人员、财产又受到了重大损失,有94万灾民在营地安置(但是这一数字不包括信德省特达地区的灾民)。在随后的信德省特达、Dadu和Qambar Shahdadkot地区又有2个城市被淹没;Baloctustan省已经设置了28处灾民安置点。在受灾严重的地区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WASH)等方面的需求只覆盖了27%。在灾民区,他们缺衣少食,甚至连水源都很难找到,看到我们的救援车队,他们主动地向我们挥手致意,甚至有人高呼“China”“Chinese”,这是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汇,因为我们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总之无论是巴方军人,还是巴方民众,他们都操着当地不太纯正的英语说着“China is the best fnend of Pakastan,we are proud of China”。这让我永生难忘。我们把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都分给他们,他们非常的感激,好多人用手势告诉我们,真主在他们心中占第一位,我们是高居第二位的,是真主派来拯救他们的,我们是他们最尊贵的朋友。
医疗条件差传染病大流行
由于当地的城市供水系统不健全,长期缺水,污染严重,将灌溉用水作为安全饮用水,因此,细菌含量过高,容易引发肠道疾病,不能直接饮用。城市也因缺水问题导致绿化极低,空气粉尘含量大,又加上是高温高湿天气,每日气温38℃以上,地表温度高达40℃以上,蚊蝇虫类肆虐。在局部地区还发生了霍乱流行,肠胃病、肺病、结核病、肝病以及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多发,患皮肤病的人也非常多,儿童发热病例与日俱增,灾区群众健康问题非常严重,急需外界力量提供帮助。我们共携带了100余种、价值300万元的物资装备和16大类、1500余种、价值500万元的救援药品和耗材,开设了相当于国内二级医院水平的“中国流动医院”。我们在为期20天的医疗救援中就诊治了11020例病人,其中以皮肤病、上呼吸道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随着灾情的持续,痢疾也已经开始在灾区传播,会有很多人感染上疟疾、猩红热、腹泻、霍乱等病毒,这些都给医疗救援带来了新的难度和危险。虽然这些疾病都可以致命,但大家没有因此而退缩。我们在艰难困苦面前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展示了武警部队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宣传卫生常识拯救生命健康
由于当地正值斋月,每天只能等太阳下山了才可以吃饭喝水,最多一天只能吃2顿餐,又加上灾害后缺衣少食,天气炎热,绝大部分灾民贫血、营养不良和脱水非常明显,身体非常虚弱。其中当地志愿者(是指那些能会英文和汉语的人们)在配合我们工作中,因劳动强度大,斋月时不能饮水很多人中暑,在我们的极力劝说下,他们才勉强吃点东西。
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灾害是残酷的,人类如何面对灾害,如何用智慧和努力来减轻灾害,是我们救援者的责任和义务。在20天的医疗救援中,我们急切地呼吁和渴望巴基斯坦人民能够靠自己来拯救健康拯救未来,我们积极的用科学知识向当地志愿者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并发放了英文宣教材料,开设了宣教小课堂,向他们宣教基本卫生常识,帮助认知腹泻、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皮肤病等疾病,都是通过手及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和爆发流行的,并示教科学洗手方法,志愿者们就像卫生知识的播种机,在巴基斯坦的国土上洒下呼唤健康、呵护生命、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种子。通过他们让人人注意手部卫生,让人人知道洗手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途径;是预防传染病自我保护的第一道防线;是筑起了一道公共卫生的“安全长城”。
总理曾经说:“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作为一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员,我为巴基斯坦民众生活堪忧,基本卫生医疗现状不容乐观,卫生防护刻不容缓。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公众健康卫生教育应从儿童、学生抓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任重道远。
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希望中国人民的爱在巴基斯坦人民的心中蔓延!永恒!
县局机关办公区域。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三)救助中,要坚持先主后次、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先人员、后物品;先重要物品、后次要物品;
(四)县局机关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参加或配合应急救援工作,并服从统一指挥。
为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局机关成立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家琳奎局长任组长,许武才、段俊杰任副组长,成员为各股室负责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救援办”),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现场指挥、临机处理;
(二)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及救援工作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
(三)组织局机关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及应急预案的演练;
(四)组织对安全设备的检查和隐患排除,落实季度检查和重点部位的月检查制度。
工作时间内,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和应急救援办及相关报警部门报告,同时积极组织自救。节假日、下班期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值班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办领导和相关报警部门报告,同时开展自救。
(一)事故灾害
1.火灾
(1)办公楼发生火灾时,应积极自救,扑灭火灾,同时立即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说明单位、地点、物质燃烧种类、是否有人员被围困、火势情况,请求灭火,报告人姓名,并记录报警时间。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要现场指挥,组织灭火;视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出口,下达启动应急广播命令,组织人员、贵重物资疏散。
(2)报警后应急救援办要安排人员到指定地点迎接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辆人员到达指定位置。
(3)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挥员要向消防负责同志报告情况,移交指挥权,协同公安消防做好灭火工作。
(4)救援办要按照现场指挥的要求边救火边负责内外警戒,维护公共秩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证人员通道畅通。
(5)火灾扑灭后,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负责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消防人员调查火灾发生的原因。同时,联系维修人员迅速检修、恢复各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全体机关人员要积极清洗打扫现场卫生。
2.突发跑水
(1)局机关工作人员发现跑水事件后,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和工作联系人,局办公室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掌握情况,报告局领导,同时联系维修人员处置。
(2)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视跑水情况,妥善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若水势过大跑水严重,应切断电源,防止跑水漏电伤人。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漏水点控制住(如关闭水阀、用水桶接住漏水点等)。
(3)应急救援办组织现场机关工作人员撤离、转移跑水现场重要资料、贵重物品,并指定人员看管,防止丢失。
(4)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组织人员查明漏水原因,排除故障后清理事故现场积水,防止损失扩大。
(5)跑水严重,依靠自救难已控制局面、需要自来水公司专业人员排除故障的,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工作联系人要迅速求救自来水公司。
__县自来水公司电话:____
3.交通事故
局机关交通车辆如发生交通肇事,无论何方责任,车辆驾驶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交警部门和投保保险公司,并上报局领导和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
交通肇事报警:
__财产保险公司电话:
4.公共设施事故
(1)如有楼体墙面脱落和办公室内的花盆等物品从空中坠落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送伤者去医院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2)由应急救援办(局办公室)组织人员保护好现场并通知拍照留存,待有关责任人协商事故处理达成统一意见后,再清扫现场。
急救中心电话:120
(二)社会安全事件
5.盗窃案件
(1)遇到或
发现有盗窃案件时,发现人要立即报警并向局应急救援办报告,同时要封锁办公楼的各个出口,应急办要组织人员马上赶赴现场抓捕犯罪嫌疑人,若犯罪嫌疑人逃跑,一时又追捕不上时要记清人数、衣着、相貌、身体特征,逃离方向。如犯罪嫌疑人驾车逃跑时应记下车牌号码,向警方提供相关信息。(2)应急救援办要组织人员保护好案发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触摸和移动任何东西,包括罪犯经过的通道,爬越的窗户、打开的箱柜、抽屉等留下的一切手痕、脚印、烟头等,待公安部门人员勘察现场或勘察完毕后,方可恢复原状。
(3)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记录好被盗物品的名称、价值等情况。
(4)应急救援办组织对犯罪分子遗留下的各种物品、作案工具等妥善保存,交公安部门处理。
报警电话:110
6.恐怖袭击事件
(1)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或发现可疑爆炸物等危险物品时,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并拨打报警电话。
(2)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禁止任何人接触可疑物。
(3)应急救援办对附近区域人员疏散,设置临时警戒线,禁止人员入内。
(4)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对附近区域全面搜索,消除隐患。
(5)应急救援办协助警方排除爆炸等危险隐患和调查。
(6)如危险已经发生,应急救援办组织好抢救和转移伤员,同时组织人员安全撤离,保护好现场。
报警电话:110
急救中心电话:120
7.群体访影响机关办公秩序事件
(1)有5人以上上访者来局机关群访时,接待股室应通知局办公室,局办公室负责或协调有关股室接待来访人员。
(2)局办公室通知局领导和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
(3)经解释、劝阻无效,发生上访人员群体性冲击办公楼情况,办公室领导立即向紧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组织安保人员阻止。
(4)在工作人员阻止无效的情况下,局办公室迅速向县政府办请示并经同意后报警,由警方负责解决。
县政府办电话:____x
报警电话:110
(三)公共卫生事件
8、食物中毒
(1)如发现食物中毒,发现人立即向局领导及应急救援办报告,应急办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或求救“120”。
(2)应急救援办组织封存剩余食物、留存呕吐物,并上报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电话:____x
9.传染病疫情
(1)如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向局领导和应急救援办报告,并立即上报县卫生局。
(2)在送往医院前,应急救援办组织对病人进行隔离,禁止人员接触。
(3)应急救援办安排人员拨打“120”将传染病人送往县人民医院,并通知其家人。
(4)应急救援办组织对病人工作的房间和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5)应急救援办协助卫生部门对接触病人的人员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县卫生局电话:
(四)自然灾害
10.破坏性地震
(1)发生破坏性地震,要迅速躲在桌、墙角等坚固处,禁止跳楼逃生。
(2)应急救援办立即向上级报告,启动应急广播,指挥并疏散人员快速在室内安全地带避震或沿安全通道向室外安全地带转移。
(3)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自救同时拨打“120”和“110”求救。
(4)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维护现场,防止失窃。
11.因大风、水灾、地震等自然气象灾害而造成停水、停电、停气事故
(1)应急救援办组织人员检查有无人员受伤和其它财产损失,如有人员受伤迅速送往医院或求救“120”发生财产丢失,报“110”,并保护好现场。
(2)应急救援办组织相关部门查找原因后,再进行处理并与有关部门协调,迅速恢复水、电、气。
__县供电支公司电话: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综合医院突发灾害应对能力的现状,结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实际,提出综合医院应从应急文化、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及信息化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有效提高医院处置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医院 突发灾害 应急能力 建设
自2003年非典后,国家开始重视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相继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建立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尤其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更加大应急工作投入力度,不断扩大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医院覆盖面,重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至2012年底卫生部门已在全国各省市共成立了11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并提出将依托综合实力强的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和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全国分片区建立区域性的医疗救援中心,以切实加强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完善,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和救援力量尚未完全建立并高效运转起来。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所处区域内的综合医院毫无疑问的成为第一时间承担医学救援的主要力量。汶川大地震中的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急医疗逐渐融入到常态医疗中,尤其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强调公益性回归,综合医院有责任与义务维护公众的全面健康,将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综合医院突发灾害应对能力的现状分析
1.1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
面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综合性医院在同级医疗机构(如急救中心、专科医院、中医院等)中是救治条件最好、救治能力是最强的,而且责无旁贷、责任重大。但由于当前医院面临市场化的激烈竞争,综合医院大多集中力量加强内部经营,发展专科实力,却往往忽略了发展医院应急能力,以至于各医院在抢救突发灾害的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1]。在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综合医院应重视发展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能力。
1.2缺乏必要补偿渠道
一直以来,我国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都是比较低的,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据统计,2011年,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7%,占当年GDP总量的1.7%。2012年,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14%,占当年GDP总量的1.38%[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对应急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但相较实际需求而言,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尤其对综合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投入方面没有一个适宜的补偿机制。但综合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骨干力量,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责无旁贷且责任重大,在当前尚无明确政策补偿机制的情况下,综合医院仍应从自身各个层面加强投入,促进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2综合医院突发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2.1树立全员应急意识,营造应急文化氛围
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内部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机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应急文化则是公共安全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它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包含了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应急文化的建设,将公共安全提高到社会文化层次,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和应急活动来促使应急文化的沉淀,促使应急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观念[3]。综合医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首先应树立全员应急意识,从医院领导班子到职能部门到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从上至下的应急组织机构,其次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各项制度,将应急文化渗透于医院制度之中,最后通过加强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应急文化氛围,使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去切身感受与体会,不断促进医院应急文化的沉淀,使应急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去。
2.2详细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动态管理
根据国家、省、市卫生系统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与编制,包括总体预案及各类专项预案。预案编写应按照应急反应计划,做到具备灵活性、协调性、开放性、可持续性、预见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权威性,同时做好预案可行性论证。经论证确定后的预案不能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应加强动态管理,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学习、研究及适应性演练,不断修订与完善,做到发生突发灾害事件时,能真正按照应急预案有条不紊进行,而不是盲目依靠个人经验。
2.3明确应急队伍定位,制定长效培训机制,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
综合医院应急队伍所有队员均来自医院的各个科室,平时他们要承担日常的医疗工作,“战时”则紧急抽调出来完成应急医疗任务。如何确保“战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关键还得在平时。作为广东省应急医院,我院结合实际组建了一支60人的应急队伍,平均年龄32岁,男女比例2∶1,分两个梯队,三种建制(5人分队、10人分队、20人分队),以便根据救援任务性质,机动调整救援力量。2011年我院应急队伍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首批6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之一。医院结合日常医疗工作,制定了应急队伍的长效培训机制,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英语口语培训、封闭式专项培训以及野外团队作战训练等,不断强化应急队伍应急反应能力、机动部署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以及自我保障能力,此外还定期(如每两年)进行应急队伍人员更新、补充,以保证救援队伍整体力量和水平。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2013年菲律宾超强台风灾害,我院应急队伍均能在接到命令后,快速反应2小时内完成携行装备的配置及集结,随时为救援任务做好准备。
2.4结合救援实战要求,科学合理编配救援装备
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在突发灾害事故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救援作用,不仅仅取决于专业的救援人员和高水平的救援技术,同时也取决于精良的救援装备,这两者缺一不可。装备的配置应结合救援实践需求,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如个人装备应讲究配套实用,携行装备应强调高度集成化,车载移动医院应体现机动灵活性等。目前,我院利用中央转移地方项目经费和部分自筹资金已完成了全套队伍装备配置,包括个人装备、系列携行背囊、便携式医疗救援设备以及大型应急车辆等,并定期开展人机培训与演练,不断强化装备使用。
2.5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纵横向信息共享
综合医院在应对突发灾害过程中,确保通讯联络的畅通和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十分关键,它对于识别事件苗头、准确判断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及时应急处置、控制事态扩大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医院必须重视应急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信息手段,提高通讯联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院投入500万元建设了以现代化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结合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数字集群技术、无线视频传输以及计算机辅助决策预案系统的应急指挥智能化系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医院为主体机构的应急医疗指挥中心。该中心可在突发灾害发生时,立即实现应急启动、应急通知、应急会商决策、指令分解、指挥调度、跟踪反馈、现场反馈、事件终止及善后处理、事件总结、统计分析、信息等工作。
我国时刻面临着突发灾害的威胁,突发灾害事件是对综合医院应急能力的全面考验,应急能力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应急工作的特点,制定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队伍定位,制定长效培训机制,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结合救援实战要求,科学合理编配救援装备;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应急工作规范化、日常化。同时,管理者还必须在院内树立全员应急的工作思想,注重宣传与教育,营造积极的应急文化氛围,从思想上、组织上到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出发,真正将医院应急工作形成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景才.综合医院应对群发性灾害事故的策略[J].现代医院,2007,7(10):7-8.
本预案试用于我乡辖区内可能发生的造成一次死亡1人以上(含1人)、重伤3人以上或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安全生产事故包括:
1、火灾事故;
2、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3、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4、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
5、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6、非煤矿山安全事故;
7、其他安全事故。
二、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上述安全生产事故或乡人民政府认为性质严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事故,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救援原则
坚持统一指挥、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现场急救与社会救援、现场急救与信息服务、现场急救与平时积极准备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的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四、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成立树皮乡春节期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基础,设立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和总指挥长由乡长担任;副组长和副总指挥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党政办、派出所、安监站、民政办、司法所、卫生院、财政所、水管站、兽医站、林业站、农技站、供电所、邮电所、国土所、各村民委等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常设机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乡党政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由党政办主任担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
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2、指挥部:负责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在辖区内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向县有关部门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现场调查取证,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总指挥: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根据预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需要社会支援时,迅速组织有能力救援的组织和单位进行处置;迅速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并组织实施救援。
4、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5、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根据总指挥的指示下达救援指令、协调救援工作、调度救援力量(含人员、物资、设备等)。
6、事故发生地单位:事故发生后,迅速报警并发出警报信号;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组织自救;配合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事故现场情况、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事故可能发生的后果等有关信息;提供相应的救援装备。
(二)设立事故应急处置专业小组
1、抢险救援组:组长:叶XX,副组长:杨XX,组员:由安监站、武装部、派出所、水管、林业、教育和民兵组织等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进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根据需要,随时调遣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
2、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组:组长:左XX,组员:由卫生院、计生站、兽医站等部门组成,负责疾病控制、心理救助和人畜间疫情控制等工作。
3、交通管制组:组长:雷XX,组员:由派出所、安监、交通协会等部门以及义务交通协管员组成,负责事发地交通管制工作。
4、治安警戒组:组长:雷XX,组员:由派出所、司法等部门以及巡防队、联防队组成,负责实施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
5、人员疏散和安置组:组长:何XX,组员:由派出所、教育、土地等部门以及乡民政助理员组成,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和安置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疏散措施,保证被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
6、后勤保障组:组长:陈XX,组员:由党政办、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负责交通运输工具的调集、征用应急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
7、综合信息组:组长:左XX,成员由党政办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工作。
五、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包括报警与接警、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救援后备队的预备、实施应急救援(抢救伤员、险情处置、疏散人员、现场保护、维持秩序)等几个方面。
(一)事故报警
发生事故或发生可能危及周边区域安全的事故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事故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必须以最快的方法,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报告或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类别、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
(二)、救援程序
1、乡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有关部门接到报告或报警后,应立即报告乡长和副乡长,由乡长或副乡长按本预案规定,迅速组成事故现场指挥部,同时通知有关成员单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2、事故发生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控制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伍任务。
4、各专业对口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按各自的分工展开处置和救援工作。
(三)要求
1、现场指挥和各专业救援队伍之间保持良好的通讯联系。
2、车辆应服从指挥部的调度,并按要求行驶和停放。
六、事故应急措施
(一)事故发生后,乡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应立即投入运作,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严格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
(二)供水、供电、电信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尽快恢复被损坏的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公安部门应加强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有关直接责任人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四)卫生部门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全力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五)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
(六)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七、其他事项
(一)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由总指挥决定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政府各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工作目标
通过半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以区、街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以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以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我区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需要,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区、街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1、组建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依托区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区应急救援大队,除承担本职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灾害、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依托预备役二团组建区应急抢险机动专业分队,下设森林扑火、抗洪抢险两支机动队。区应急救援大队、应急抢险机动专业分队领导班子构成及隶属关系与原部队编制、体制设置保持一致。
2、组建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街道分别组建一支综合性应急救援分队,成员以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和医务人员等为主,人数应不少于20-30人。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在街道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
(二)完善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1、加强区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专业应急队建设。由区城建局牵头建设,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民兵、预备役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台风、风暴潮、强降雨、暴雪、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和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加强区山林防火专业应急队建设。由区城建局风景林管理处牵头建设,主要负责辖区山林火灾的防范和扑救工作。
3、加强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队建设。由区国土资源和房屋分局牵头建设,主要负责各类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工作。
4、加强区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建设。由区安监局牵头建设,组织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由企业保安、物业管理员和职工组成的专职或兼职综合应急队伍,小型企业采取兼职或联建等形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应急队伍调运机制,主要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危险化学品泄露等应急救援工作。
5、加强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建设。由区电力、供水、燃气、供热、交通、通信、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加强各自领域的应急队伍建设,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
6、加强区环境污染专业应急队建设。由区环保分局牵头建设,主要负责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7、加强区卫生专业应急队建设。由区卫生局牵头建设,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分局、食安办配合,主要负责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动情、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及其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以上每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数应不少于10人,由组建单位配备各种必要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
(三)发挥志愿者应急队伍作用
依托团区委和区红十字会,建立共青团志愿者和红十字会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
三、具体步骤
全区应急队伍建设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筹建阶段(年7月-8月)。各组建单位优选人员,组建队伍,每支队伍都要设立队长、副队长,明确联络员,形成队员花名册,严明组织纪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抢险救援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配备应急救援的设备和物资。统计汇总上述资料,于8月31日前报区应急办备案。区政府适时召开全区应急队伍成立大会。
(二)建设阶段(年9月-10月)。各组建单位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业务学习、教育和培训,利用季节变换及重大活动等有利时机,开展救援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和水平。区应急办要协调督促相关应急队伍适时开展跨部门、跨地域、多专业的综合演练,提高队伍之间的应急响应速度与协同作战能力。在此期间,每支应急救援队伍组织至少2次以上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内的培训和演练。各应急队伍要于8月31日前将培训、演练计划报区应急办,同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报送培训、演练的评估报告。
(三)总结阶段(年11月-12月)。召开全区应急队伍建设年度总结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督促提高建设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应急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副区长谭军任组长,各组建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建设和指挥全区应急队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应急办,由区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王志敏兼任主任,负责应急队伍建设的检查、督促和调用。各组建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部署落实,明确组建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 本文立足玉树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实践,从使命任务、灾区特点、救援方法、技术帮带、卫生防病、心理疏导、弘扬精神七个方面总结了本次玉树救灾经验体会,旨在青藏高原地区军队医院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藏地区;抗震救灾;救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发生7.1级破坏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迫在眉睫,作为青海省内军队医院,迅速抽组救援医疗队、准备物资、集合车辆,赶赴灾区,实施抗震救灾医学救援,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本次救援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和医院多年来以锻炼快速反应、突出机动保障、提高外伤救治和野外适应能力演练密不可分。
1 实施应急救援,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1 快速反应,抗震救灾预案启动迅速
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党委快速反应,及时启动了抗震救灾预案。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标准要求,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于4月14日当天迅速赶赴玉树灾区实施应急医疗救援任务。
1.2 保障有力,竭力救治灾区伤病人员
经过长途快速机动,抗震救灾医疗队及时抵达灾区,不顾高寒缺氧恶劣气候条件和长途跋涉身心疲惫状态,在1个小时内抗震救灾救护队展开完毕,并立即开展救援工作,主要承担早期治疗与部分专科治疗任务。
1.2.1 全面掌握情况,周密筹划部署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掌握地震灾害造成的伤病情况以及地形、气象等自然条件,迅速到救援联合指挥部请领救治任务,并根据掌握的有关情况,结合医疗队的任务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周密筹划探索,有针对性的制定伤员救治方案,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1.2.2 抓好检伤分类,保证医疗秩序
针对后送至医疗队的伤员,进行紧急检伤分类,对伤部、伤类、伤势等做出明确区分,对急需手术、择期手术的作出明确判定,对需紧急后送的伤病员,立即组织医疗后送,确保伤病员收治工作紧张有序,顺利开展。
1.2.3 注重专家指导,确保医疗质量
在骨折伤、挤压伤、多发伤等伤情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医疗队成立了由各组室组长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发挥技术优势,对收治的疑难、复杂、危重伤病员实施技术指导,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1.2.4 强化救治能力,力求快速准确
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员,救治时效性要求高。尽可能使伤员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内就得到紧急救治,同时还要兼顾高原病的发生,避免伤情加重。对各类伤员根据伤情进行早期处理和救治手术,经紧急救治后病情稳定者,立即组织后送至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针对危重伤员,强调以人为本,尽可能选择肢体伤害小、技术要求高的治疗方案,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把对身体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2]。
1.2.5 开展医疗巡诊,拓展服务范围
在收容治疗的基础上,我们主动深入玉树县大街小巷及周边乡镇,开展医疗巡诊,遇到急需住院的伤病员,马上后送至医疗队进行详细诊治,贯彻以人为本,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全面拓展医疗卫生服务范围,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
1.3 协同地方力量,维护社会安定
积极配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抢救和运送伤病员,开展健康危害因素控制;协助进行现场常态恢复和伤病员处理;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的健康伤害。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有效维护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3]。
1.4 开展技术帮扶,推动基层卫生发展
在做好当地群众与救援部队卫勤保障的同时,我院抗震救灾医疗队深入结古镇、隆宝镇、禅古村、甘达村,广泛开展技术帮扶,了解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及医疗单位技术软硬件条件。有针对性的实施医学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指导以及心理疏导培训,促进软件建设,推动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另外,立足基层卫生单位药品仪器设备落后现状,我们大力实施对口支援,并赠送药品、仪器、设备,开展用药指导及仪器设备使用辅导,打牢硬件基础。同时对帮扶单位禅古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便于今后更好的实施技术帮扶与健康指导。
2 抓好卫生防病,严密控制疫情蔓延
大灾之后容易出现大疫,医疗卫生机构要严密监控疫情动态,掌握时间、地点、人群分布情况,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研究疫情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并建立疫情报告制度,为上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1 把好尸体处理关
人员、工具、车辆必须尽快集中消毒处理,用漂白粉精或三合二乳剂喷洒消毒尸体和现场,将尸体包裹深埋1.5~2.0m,或焚烧。
2.2 把好饮水、饮食卫生关
要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做好食品、水源卫生检疫检验工作,确保军民生活,确保身体健康。
2.3 把好消毒杀虫关
加强营区环境消毒杀虫,对粪便、污水、垃圾等及时处理,保持营区环境卫生,保障官兵身体健康,并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严防传染病进入营区。
2.4 把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关
根据当地的疫情、过去接种疫苗的情况及人群免疫情况,进行普种或补种相应的疫苗,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工作,防止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
3 实施心理干预,积极治疗心灵创伤
玉树地震发生后,部分人出现紧张、焦虑、惊恐等灾害心理应激,严重者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转为灾害心理应激障碍,抚平心理创伤的最好办法就是心理干预。抗震救灾医疗队专门组织2名心理咨询师对收治灾区伤员实施一对一心理干预。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当好倾听者,用情意、温暖和力量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鼓舞士气,重振雄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