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商扶贫工作计划

电商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01 21:04:04

电商扶贫工作计划

第1篇

2017年,全区精准扶贫电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落实区委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电商扶贫纳入区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全面完成电商扶贫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完善区电商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县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等“三有一能”为目标,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2017年,建设完善乡镇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个,实现全区贫困乡镇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支持区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服务点建设发展,鼓励乡镇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村电商服务点提供技术和创业孵化服务。

二、健全网络物流配送体系

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紧抓国家《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和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的政策机遇,实施宽带乡村和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延伸等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光缆进村入户,扩大贫困村组宽带网络覆盖面,提高贫困家庭宽带普及率。完成贫困村通网络核查验收工作。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整合利用本地物流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农村快递物流服务业,健全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区域物流配送网络,鼓励和扶持物流快递企业在贫困乡村建立物流配送门店或快递服务点,提高网货配送效率。年内基本实现全区贫困乡镇物流快递全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三、完善电商激励评价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市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5〕58号),对全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等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电商扶贫工作考核评价,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和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

四、提高农村网店运营效益

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络产品品牌。学习陇南等地网店运营管理先进经验,采取教育培训、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一对一”帮助指导贫困户开办网店,提高运营效益。对运营差的网店,鼓励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接管经营,着力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等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开设扶贫网店,代销产品。推进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落地区,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区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五、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

认真落实《区精准扶贫青年电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把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纳入全区人才培训总体计划,扩大电子商务培训覆盖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专家理论讲解与店主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商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电商从业人员的网络运营技能。全年计划培训电商人员600人次以上,实现区乡村电商培训全覆盖,努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第2篇

2016年以来,XX县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推动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电商企业+电商扶贫合作社+电商扶贫基地+贫困户”四位一体电商扶贫订单农业模式,推动电商扶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让深藏在山中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走出了一条电商与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相融合的造血式扶贫新路子,使农村因电商“活”起来、产业因电商“兴”起来、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让贫困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就地脱贫。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府引导,形成电商扶贫强劲态势。一是政策起势。XX县将电商扶贫作为全县十大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正科级事业单位电子商务办公室,统筹推动电商扶贫工作。县政府每年出台《电商扶贫工作方案》,县财政每年安排电商扶贫专项发展资金,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参与电商扶贫的企业,推出产业基地补助、快递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措施。2018年县政府出台了《电子商务扶贫“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全县有一定基础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电商扶贫“六个一”工程。二是示范聚势。开展电商扶贫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十佳电商扶贫示范企业及电商扶贫带头人。2017年,通过示范创建,全县有3家电商企业荣获XX市农村电商“十佳”精准脱贫带头人。同时,充分利用“XX电商圈”、“XX电商扶贫”、“XX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向社会传递电商扶贫典型事例,营造人人参与电商扶贫的浓厚社会氛围。2016开展了“XXX”杯XX脐橙电商扶贫销售大赛;2017年开展了电商扶贫产品全网推介会和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网络专场直播活动,2018年开展了电商扶贫节暨电商扶贫产品全网销售推介会、电商扶贫产品全网推介会——三百山猕猴桃·紫山药·红蜜薯开采季、XX脐橙网络博览会、XX脐橙社群电商峰会等,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三是培训提势。成立县级电商学院和电商技能培训中心,组建专业电商扶贫讲师团。通过开展“电商培训进乡(镇)”行动、“万名电商扶贫培养计划”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商培训活动,将电商扶贫政策及技能培训拓展到村组一线,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引领电商产业发展能力和贫困户、返乡创业青年电商创业能力,达到了既扶“志”又扶“智”的目的。2016年来,全县先后开办电商培训班141期,培训贫困户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涌现出一大批电商创业脱贫群体。

(二)突出市场主导,培育电商扶贫多元主体。一是建产业基地。把电商扶贫的重点放在产业培育上,通过建产业基地,推动电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以电商扶贫倒逼农产品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一方面,壮大存量。将现有XX脐橙等传统产业线上转型,建成全国唯一、世界最大的脐橙电商产地批发市场,解决市场对接问题,让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卖出好价钱,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焕发出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培育增量。扶持引导贫困户种植紫山药、红蜜薯、百香果等“短平快”网货产品,组建电商扶贫产业种植专家团队,走村入户对全县各乡镇紫山药、红蜜薯、百香果等电商扶贫产业基地进行生产指导和日间督促,帮助贫困户降成本、强技术、增产量、提品质。目前,全县已建有1万亩红薯、3000亩紫山药、1000亩百香果电商扶贫基地,覆盖4000户贫困户。二是育龙头企业。围绕电商全产业链,突出产品供给、平台支撑、运营服务、仓储物流等各环节,建设了“一园两基地”(即县级电商产业园,孔田、版石两个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商从业人员提供了低成本、环境优的创业服务平台。集中要素资源,招引和培育一批平台类、销售类、服务类电商企业,全力培育、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全县登记注册的电商企业600多家,微商从业人员1.42万人,淘宝网店2200多家,涌现出了中国水果电商领军者世果汇、阿里巴巴微供渠道行业领先奖企业峪品鲜、省级电商示范企业信立、生鲜水果龙头企业拼好果等一大批发展势头强劲的农特产品电商企业。三是建合作组织。发动电商企业参与合作社组建,县级成立电商扶贫产业联社、乡级组建电商扶贫产业总社、村级组建电商扶贫产业合作社,形成电商扶贫三级联动,让合作社直接对接市场需求。采取“大户带小户,社员互相帮”和“基地委托农户代管”等模式,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力等方式入股,由合作社优化组合,统一供种、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流转土地,成片推进种植基地建设,破解贫困户自行种植产业难成规模的难题。目前全县共建有75个电商扶贫合作社。紫山药从肩挑手扛0.8元每斤到电商企业家门口包销2.5元每斤,红薯从0.5元每斤到1.3元每斤。

(三)注重利益联结,提升电商扶贫带动效益。一是打造电商平台。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486亩的XX县农产品电商产业园,按照“电商人才高地、物流价格洼地、区域农产品聚集地、大众创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规划建设有电商大楼、电商人才公寓、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农特产品展示馆、人才培训基地及国家级农产品检测检疫大楼等,是一个集办公、培训、住宿、物流、仓储、检验检疫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园综合体。投资1000万元,建成顺丰、中通、圆通、申通等农产品快递分拨中心,开通城市直发专线26条,解决快递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低等问题,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同时,搭建了江西省首家生鲜专业批发市场、江西省第四个阿里巴巴专业批发市场平台--阿里巴巴XX优鲜专业批发市场。二是培育电商品牌。申请注册了“XXX”品牌,大力推进电商品牌建设。线上,在天猫聚划算、顺丰优选、工商银行融易购等主流电商平台组织“三百山”电商扶贫品牌主题促销活动,邀请京东在XX召开了京东生鲜专场招商会,天猫生鲜在XX举行了三百山XX脐橙天猫首发仪式。线下,相继开展了“三百山”XX脐橙电商扶贫销售大赛、“一村一品”电商扶贫产销对接、紫山药电商扶贫采挖体验、电商扶贫“百日行动”助力红薯干销售、“电商扶贫·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电商扶贫产品全网销售推介会等活动。“三百山”商标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在XX脐橙品质评比中,多次荣获“XX脐橙王”荣誉称号,“三百山”XX脐橙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海内外。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发展包销订单农业,发动电商企业包村扶贫、包销合作,为合作社贫困户按照春季红薯1.3元每斤,秋薯1元每斤保价回收红薯,2018年已在全县12个乡镇签订红薯包销合同,红薯包销面积达9450亩,XX销往全国各地的生鲜红薯达1000万斤以上,电商包销共覆盖3000余户贫困户。同时结合电商的运作规律,XX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电商订单农业,已经形成春瓜,夏桃,秋薯,冬橙四个规模化的电商生鲜拳头产品,解决了原来只有脐橙单一品种的问题,有力促进了电商和扶贫,电商和农业产业的有机融合。并与当前的主流社交电商平台每日一淘、云集、贝店、颐和果园、百果园等15家电商企业建立了电商扶贫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订单包销贫困户农产品。

二、工作成效

(一)促进“小散户”向“大市场”转变。通过引入电商平台,打破传统农户家庭小散生产模式和提篮叫卖方式,由过去的“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模式向“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精准化模式转变。建立电商扶贫站点,实现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引导贫困户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卖点,依托覆盖全县乡村的电商基础设施,通过在电商平台自主销售或电商扶贫合作社上门收购等方式,把电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一个个有意愿、有能力的“小散户”对接上网络销售“大市场”,搭上了致富“快车”。2017年,全县电商产品网络交易总额突破15亿元,快递单量突破1000万单。2017年,全县电商产品网络交易总额突破18亿元,快递单量突破1500万单。

(二)促进“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针对贫困群众“单打独斗”发展电商产业规模产量小、应对风险能力差等实际情况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改变“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资金入股等“抱团取暖”的模式,与电商企业、电商扶贫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体。同时,鼓励电商扶贫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引导电商企业包村扶贫、建设电商产品供应基地、包销合作、保价回收贫困户农产品,全力打造“电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链,让贫困户吃下电商扶贫“定心丸”,贫困户干劲十足,脱贫更有信心,一片点赞叫好。全县电商扶贫产业覆盖18个乡镇4000余户贫困户,贫困户覆盖率达32.4%。

(三)促进“粗放生产”向“品牌打造”转变。将打造优质品牌作为推动电商扶贫长效化发展的“生命线”,以良田、良种、良肥、良品、良心“五良”生态农业体系为标准,制定出台本地网货农产品标准,建设本地农产品追溯和质量认证体系,通过条形码或二维码溯源,完成产品从田头到发货完整原始数据,倒逼贫困户进行产品提质升级,大力生产绿色安全、附加值高的有机农产品。同时,将生态资源和浓郁的客家风情进行有机整合,倾力打造了九龙山贡茶、原味香菇、三鲜粉等60多个独具特色的“XXX”系列电商品牌,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电商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商扶贫产业化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组织化、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靠人工采挖;品牌意识不强,快递仓储物流等亟待完善。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存在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高、冷链物流空缺,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不足、电商实用人才稀缺,对电商企业的扶贫力度不够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规模化发展适合网销的红薯、紫山药、百香果三大新兴电商产业,振兴传统脐橙产业,推动传统脐橙产业的互联网转型升级。2019年发展扶贫红薯2万亩,紫山药5千亩,百香果5千亩。

(二)强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扶持、规范县乡村三级经济合作组织,突出电商企业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创新补贴方式,将电商扶贫合作社会的补贴改为由包销的电商企业支配,使电商扶贫合作社的运行能够匹配到电商包销企业的要求。

(三)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一是推进种植技术标准化。聘请组建红蜜薯、紫山药、百香果等农业专家团队,对生产端进行规范性技术指导。根据电商企业的要求生产出符合网络销售的农产品。二是加大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推广力度。红蜜薯、紫山药、百香果三大新兴电商产业,从育苗、翻耕、播种、施肥、打药、灌溉、收割、分级、分选、打包、发货全流程,推广普及新的农业生产机具,通过出台农机奖补政策,提高生产效率,匹配电商订单的规模化、标准化及时效性的要求。

(四)建立三大电商新兴产业农产品追溯体系,打造XX电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拟申请中国防伪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县,提升我县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提高农产品的溢价能力。开发建设我县的电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脱贫的数据可视化、质量可追溯,扶贫能精准,成效能体现。

(五)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继续全网推介三百山品牌,创新区域性品牌的运作模式,推动“三百山”品牌的“五网合一”运作(APP、小程序、网站、PC端、公众号运营)。

(六)加大电商本土人才的培养。将乡村两级干部、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等纳入电商人才培训范围,每村择优选择3-5人进行重点培训;实施一村一名电商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

第3篇

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按照上级要求,笔者深入到挂点乡镇xx镇以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扶贫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后盾单位扶贫工作情况

1、精准摸底。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驻村队员组成两个调查组深入到所有村民小组,用三天的时间,走家串户,摸清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贫穷现状、对34户123人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详细分类,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科学规划。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村队贫困户三年脱贫工作规划和每年的脱贫计划、脱贫人员名单,明确帮扶人员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贫困户家庭实际的脱贫方案,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精准确定扶贫攻坚的“路线图”。

3、精准措施。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的最大政治任务、最紧迫的中心工作、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财力支出、项目布局、基础设施、排忧解难、工作举措上聚焦精力,集中攻坚,全力落实。一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植、养殖户借助商务部《新农商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开展网络购销业务,促进消费拓展,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推进;二是通过招商引资促发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优势,抓好招商引资是充分发掘资源潜力,促进贫困村尽快脱贫的有效途径。深入分析了解水银江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积极帮助该村规划招商项目,加强对水银江村农业招商工作的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联系村的资源开发前景,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我们拟引进恒康药业集团在该村建立中草药基地,大力扶持中草药合作社做强做大,目前,基地正在烧山整土阶段;三是抓新农村建设。根据规划,2015年计划通村公路1公里,目前,该村公路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四是建设村级活动室。目前村民活动室正在抓紧建设,活动室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村支部、村委会无办公场所的状况。

二、部门职能扶贫工作情况

1、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为契机,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商务部门实施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来抓。一是培育电商扶贫创客群体。发挥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技术有意向的农村贫困户进行电商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加盟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或自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就业力度。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优先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电商创业培训和指导。利用与阿里巴巴、杰夫、高格等电商对接契机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乡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2、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商贸重镇建设”、“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和“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

进一步优化农村市场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加快商贸重镇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搭建城乡流通网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搭建贸易平台。

3、搭建农村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物流市场发展,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商、供销、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资源,依托大型流通企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

4、全力推进外派劳务。把外派劳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健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完善监测、评估、预警及安全保护工作体系。积极与人社、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强出国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国务工增收致富。

5、营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强化商务执法,规范建设12312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城乡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

深入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严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商业欺诈行为,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质量安全保障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经商环境和安全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二:

201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xx乡xx村工作组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新一轮精准扶贫,按照工作计划,已圆满完成年度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xx乡xx村位于xx县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距xx乡政府约4公里,长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国道从村内通过,对外交通甚为便利。全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寨,

168户,

715人,劳动力330人,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89人。土地总面积xx亩,其中耕地550亩(水田483亩,旱地73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xx亩,草地xx亩,农村建设用地xx亩,交通用地64.2亩,未利用地xx亩。2012年,全村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620元。通过识别,2014年全村共有贫困户27户、181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8户39人。在贫困农户中,残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户3户,缺乏劳动能力农户62户,因长期患病致贫农户2户,长期缺粮农户4户16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全局成立新一轮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长石国兴任组长,副局长xx为副组长,相关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副局长xx负责局驻xx乡xx村精准扶贫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xx和工作队长xx常驻村开展工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局长亲自牵头,率领干部100余人次深入扶贫联系村同老百姓一道进入田间地头同吃同劳动。

(二)狠抓群众思想转变。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中国梦”。紧紧围绕省委“四化两型”战略和州委“坚守三个一、用活三个优、瞄准四个目标、实现四个成为”以及县委的“一合三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提高群众思想素质,与群众座谈,拉家常,了解群众的需求,并着力转化干部群众滞后的思想观念。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召开了高标准村级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将全村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礼,同时也让群众从中感悟到思想的转变。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制一卡”党建工作方法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扶贫村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载体、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为扶贫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是指导村党支部定期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村、支两委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导驻点村党员结合村里发展,搞好驻点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驻点村发展的整体合力;三是切实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配合村支两委班子及和民兵营、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等其它组织,做到各项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实;四是指导村支部每年培养建党积极分子2名以上,发展新党员1名,同时培养3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五是建立管理规范、功能综合和党员活动室和村活动场所,做到有标牌、党旗、远程教育设备、宣传栏和党员实试阵地;六是建立健全三会一得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四)认真识别贫困对象。

今年,根据县扶贫开发办的要求,对xx村进行了一次贫困对象调查摸底,并按照贫困户识别的标准,在全村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海选,成功识别出贫困对象27户,贫困人181人(其中新识别贫困农户2

6

人,原两项制度户1户1人,原低保户2户6人)。现已上报乡扶贫办审核,并报县扶贫开发办审核。通过贫困对象的识别,为精准实施扶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统筹协调扶贫资金。

全力协调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发展、通达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国土整治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调度到位。同时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局严格财政纪律,严格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及时将扶贫资金拨付到位,严禁对扶贫资金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挥霍。统筹协调到位资金67.4万元,其中解决65套太阳能财政补贴资金10万余元,扶贫开发办为xx村大小自然寨1公里机耕道硬化资金38万元,财政古井改造5.5万元,财政水沟维修8.2万元,争取养殖大户国家财政补贴1.5万元,同建同治我局出资给双龙村、xx村4.3万元,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缺粮户慰问金2万元,自然灾害我局出资1万元。项目资金100万元,修建一个活动场所,修建一条两个自然寨1600米的通村道,同时已硬化,水沟维修、地质灾害(垮塌50米,已堡坎)。

(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联系交通局新修硬化从xx村至319国道2.5公里村道,硬化宽4米;新修xx村小寨至大寨通村道长1.6公里宽4米的机耕道,并已完成硬化;维修水沟1条共800米;改造古井1口。二是扶持65户农户建设了65套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三是联系组织部投入资金10万元建设双龙村村部并联系县交通局投资10万元修好双龙下寨半坡3公里进寨公路保护栏工程。

(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巩固粮食生产。积极争取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全村土地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提高耕地面积的质量和数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推广优质杂交水稻良种,实行科学种田,努力提高单产,确保全村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二是发动群众扩大烟叶种植面积,2014年种植大烟叶138亩,2015年种植190亩,通过广大群众的努力,创下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三是努力发展家禽养殖,通过大户带动办法,发展家禽养殖业,扶持驻点村“种”、“养”、“加”大户4户共1.5万元,全村养羊190只,牛21头,养羊大户吴金建养羊125只,龙巴四38只,龙天玉27只。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2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发展村级协会组织,送2名骨干去安江农校学习,提高农村实务技能。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荒山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林木业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1800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八)开展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

(九)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道德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十)因xx村龙德友在2014年六月期间失火,烧掉了全部房屋和农产,扶贫工作队和千名干部下乡排忧解难,工作组和乡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帮他到县保险公司办好保险费xxx元。

国土资源局帮扶解决龙德友5000元,联系民政局给龙德友补助xx元,住建局扶持无房资金xx元,合计3.08万元,解决了龙德友无房的困难。给失火户麻文庆,联系合险公司解决房屋保险费1.48万元,住建局解决xx元,联系民政局解决1000元,合计2.58万元,也解决了麻文庆无房的困难。

(十一)同步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修建垃圾站6个。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通工程,搞好村级文艺队伍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与建整扶贫相结合,投资xx元计划生育经费,对5户结扎户落实结扎,每户补助300元,3户上环户每户补助200元,对5户五保户每户补助300元。对1户独生子女户补助300元,全村无一列超生,并多次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四是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普法宣传,增加群众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抓好社会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妥善处理多种社会矛盾,努力创造农村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五是开展文明创建。开展“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建好农家书屋,投资10000元购书3千册。六是关心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思想引导,从心理等多层面帮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局领导对xx村两个孤儿全年帮扶xx元。七是关爱扶贫村贫困户,全局27名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定点到户扶贫问苦,每人自己拿500元给贫困户,合计xx元。

三、抗旱救灾

在20年一遇的大旱之中,我局给双龙村抗旱救灾解决抗旱资金xx元及xx村解决抗旱资金xx元;联系405对及xx村大寨排灌抽水维修联系资金1.5万元;解决了在抗旱期间xx大寨600对人的饮水和200多牲口的饮水问题。

2015年投入xx乡xx村和双龙村的资金共计278万元整。

第4篇

当前的电商扶贫实践情况及其特点

最早的电商扶贫实践可以追溯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阿里巴巴通过在青川县扶持赵海伶等青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出售当地农产品,在促进灾后重建的同时,已经实现了部分扶贫的目标。此后,在河南太行山贫困区,出现了杜千里这样的通过电商致富成才并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开发的典型。到2012年以后,随着农产品电商的爆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出现了赵海伶、杜千里式的人物,一些企业、政府也积极介入,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电商扶贫洪流。

一、政府推动下的电商扶贫实践

在敏锐地发现电商推动了农村人才回流、促进当地特色产品销售等新的扶贫道路后,一些县开始探索用电商的工具推进扶贫,并取得了实际成效。

扶持草根创业的“成县模式”。甘肃成县所处的陇南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电商为当地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带来新的路径。从2013年起,在成县县委书记李祥的“一把手”推动下,以罕见的政府微博方阵为先导,以核桃这一当地特色产品为突破口,以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为主力,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产品电商运动,成功实现“一个核桃”的逆袭。随后,政府顺势而为,推出了“六位一体”的工作措施,通过与平台合作、新媒体推广等途径,让成县电商从核桃逐渐延伸到多个农特产品,电商经济初具规模。成县实践带来的启示是:当电商的工具与青年这一“大众创业”的主体相结合时,只要有适当的政府推动,就能迅速爆发出生机活力。

通过服务商系统推进的“通榆模式”。地处吉林黑土地的通榆县,在发展电商时,面临无人懂、无人干、无路径的尴尬现状。为了找到系统推进的突破口,通榆引入杭州常春藤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注册“云飞鹤舞”公司,承担起电商规划、人才培养、产品打造、平台对接、政策研究等综合电商服务职能,而政府则配套做好资金项目落实和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在短期内实现了破局。其启示在于,贫困地区面临的思维、人才、资源等制约,如果自身难以打破的话,靠引进外力来系统推进,也是可行的思路。

优势资源互联网化的“元阳模式”。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井然哲在云南元阳的挂职副县长经历,让元阳这片美丽的地方有了一场与互联网的热切拥抱。通过对当地梯田、古村落、丹霞地貌、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的系统开发,综合运用农产品电商、众筹、旅游电商等工具,让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特色产品上线加速,当地的百姓与产业均受益良多。元阳的启示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贫困地区的追赶现代化步伐空前加速,带给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更多可能。

二、电商巨头参与的企业电商扶贫实践

电商向农村的渗透催生了新的电商蓝海市场,广大贫困地区像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一样,是电商的重要宝藏。各大电商巨头下乡的过程,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

从输出平台到构建生态的阿里巴巴。平台是阿里巴巴的固有基因,通过阿里平台,客观上为农特资源开发、人才培养提供了宽阔的路径。据报道,阿里平台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农人”群体已过百万,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但阿里巴巴对此并不满足,从2014年10月启动农村综合战略计划,提出了打造农村电商生态的新使命,不仅活跃电商交易,还要培养人才,而且渗透农村金融工具,形成涵盖农村生产生活多方面的生态系统。从整个推进状况看,虽然带有明显的“重资产”模式,投入较大,费力较多,但一年时间已经在27个省启动,覆盖300个县,相当一部分是贫困县。

从电商进村到“三F”战略综合应用的京东。在进村入户方面,京东相当积极,早在2014年春天就开通了农资下乡直通车。但迟至2014年11月,在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之后,京东才急忙抛出“千县燎原”方案,核心是在1000个县设立京东帮,在500个县建立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京东推广员10万人。不过,其推进速度相当迅速,到2015年9月,上述目标基本实现。由于京东是自营平台,其农村电商的推进相较于阿里巴巴属于“轻资产”,也带有明显的“卖货”思维。为了弥补这一战略上的单薄,经由刘强东提出的“3F”战略最终形成京东农村新战略,即把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和农村金融一并解决。在农产品进城方面,于四川仁寿策划了“枇杷行”活动,京东集采后再用京东的平台物流优势卖出,为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走出去探索出一条“电商扶贫”新路。

把线上线下进行充分结合的苏宁。苏宁是由线下企业转入线上的,“O2O”是其鲜明的旗帜。在农村战略方面,初期提出了建设1万个乡镇苏宁易购服务站的设想。随着实践的深入,其农村战略日益丰满,即在将线上线下优势综合发挥上做文章,并于2015年“国际扶贫日”来临之际,正式启动“双百示范工程”,为100个贫困县建设苏宁易购服务站的同时,在苏宁易购平台上开设县级馆,进而设想为一个村推广一个优势产品。这确实是一条符合苏宁实际,也为贫困地区需要的电商扶贫新战略,效果值得期待。

当前电商扶贫的问题与推进建议

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天生完美,一定是伴随实践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电商扶贫同样如此。

一、电商扶贫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从企业的实践看,企业的目标与政府的、农民的目标还需要契合。各大平台的电商扶贫实践,不管战略如何宏大、完备,但在实际中目前仍然集中在“工业品下乡”上,卖到农村的多,而帮农村卖出去的少。当然,这不能简单地从道德层面批判,而是要看到现实的原因,因为工业品下乡的产品是标准的、营销是成熟的、农民是需要的、困难也是比较容易克服的,而农产品进城明显要困难得多,表面是卖的问题,背后是整个产业链的“跑风漏水”,单靠电商企业,短期内根本无法突破。

从政府的实践看,电商扶贫的经营如何与新时期扶贫的精准要求契合还需要探讨。目前已经实践的县域电商扶贫,叫作农村电商或县域电商实践更准确些,如何实现中央提出的“到人到户”还有距离,在激活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方面成效明显,而在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开发方面做得还比较少,通过电商深度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转型也缺乏系统性方案。

二、进一步推动电商扶贫要放宽视野

在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电商国八条”中明确要求电商要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要成为“四化同步”的关键性因素。与这一要求相比,目前的电商扶贫,显然格局太小,程度太浅。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拓宽电商扶贫的视野,从更宽广的层次去推进。

首先,要提升电商扶贫在贫困地区的战略定位。将之作为系统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真正将电商作为发展新动力、新基础设施、新常态下的新型经济业态来深刻思谋;不是作为一个单项工作、单一工程来推进,而是作为重要战略、中心工作,增强谋划的科学性、系统性。

其次,要在打造电商扶贫生态上下功夫。即使马云亲自上手,但青川的电商帮扶计划仅仅是出现了赵海伶等创业英雄,并没有催生出一个电商扶贫的“青川模式”来。电商扶贫一旦启动,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多部门协调,多领域联动,多要素聚集,形成完备的生态系统,包括“一把手”推动、大量项目资金的推动、优势资源的系统开发、电商主体的培育、电商服务体系的建设等,要有“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再次,在激发农民群众创造力上下功夫,长期的宣传报道,让我们对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产生了偏差性的认识,长期的单向扶助、公益补助,并没有让当地群众成为真正的脱贫主动者。阿里巴巴把农村淘宝模式迅速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使其成为村淘事业的合伙人,而还是简单依托现有门店形成兼业经营,那么真实的运营成效是差强人意的。所以,无论是电商扶贫中的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要认认真真地走群众路线,细心听取当地群众的真实想法、主要诉求,在把他们变成电商扶贫的主力军上下功夫。只要贫困地区的农民主动参与到电商扶贫,这项事业就一定能大踏步前进。

第5篇

2020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x省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x市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精神,为推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我县贫困人口在xxxx年全部实现脱贫,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三年(xxxx—xxxx年)攻坚战,到xxxx年,按照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标准,确保全县x.xxxx万贫困人口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x个贫困村出列,解决区域性贫困。

时序目标:xxxx年,x.xxxx万贫困人口脱贫、x个贫困村出列;xxxx—xxxx年,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

二、重点任务

聚焦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以及贫困村出列“九有”标准,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一)开展安全饮水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群众饮水安全未保障

x.工作目标: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的饮用水。

x.工作措施:把保障贫困户安全饮水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全县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面核查,核实项目建设需求,列出项目建设清单,督促项目建设验收,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的饮用水。

(二)开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人口产业覆盖率、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产业奖补覆盖率不高,贫困群众缺少稳定增收渠道。

x.工作目标: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以“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为基本要求,确保每个镇建成x个以上适度规模的产业扶贫基地,每个贫困村培育x个以上特色扶贫产业、有x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比例达到xx%以上。

x.工作措施:(x)全面推进产业扶贫。按照“平原粮菜、滨湖鱼虾、丘陵油茶苗木和红薯”的布局,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镇因地选准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形成村村有产业、有合作社、有公司带动,为群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x)加快推进金融扶贫。坚持因户施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推动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加强信贷风险防范。(x)落实到户扶贫项目资金。调整产业奖补政策,实行奖补对象、奖补范围扩面,增加到户扶贫项目的投入。(x)完善光伏扶贫收益分配。进一步推动光伏电站业务发展,加大分散式光伏项目建设。加强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管护和结算,增加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x)创新推进旅游扶贫。加快推出一批本土旅游商品品牌,实施旅游扶贫政策支持计划。创建特色旅游扶贫示范村,积极引导旅游资源带动创收脱贫。(x)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加强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引导贫困户参与电商扶贫。组织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标准化生产,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模式,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x)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增设生态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户发展生态产业增收。

(三)开展就业扶贫攻坚行动

x.突出问题:贫困群众就业能力不足,贫困群众缺少稳定增收渠道。

x.工作目标:坚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就业率,确保零就业贫困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x.工作措施:(x)加强实用技能培训。通过“x之星”、“雨露计划”,提升群众就业技能。统筹使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x)大力推进转移就业。举办“春风行动”、“送岗位、送政策、送技术”等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强化县、镇、村三级就业信息共享联动,引导贫困户转移就业。(x)能人创业带动就业。将能人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扶贫车间”模式,鼓励返乡创业能人在村头、街道、小区和创业孵化园设置产品加工车间,开展一定规模的“种、养、贸、游(旅游)”,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力度,发挥“扶一个、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x)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围绕完善村庄治理,改善乡村环境,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重点在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等领域开发一批公益性扶贫岗位,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

(四)实施健康扶贫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因病致贫率高、贫困群众看不起病。

x.工作目标:构建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因病致贫、贫困群众看不起病问题。

x.工作措施:(x)夯实健康扶贫基础。构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将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xx%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xx%左右,个人年度自负医疗费用控制在xxxx元以内。(x)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行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计划,增强健康扶贫的精准性,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x)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完善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推进村级标准卫生室建设,配备完善医疗设备、医疗药品以及村医,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简化优化县域外报销程序,实现县域外就医贫困户只需支付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五)实施教育扶贫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贫困家庭学生因贫辍学。

x.工作目标: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对象认定机制,确保不因贫辍学。

x.工作措施:(x)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分学前教育、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高职生和大学生等五个档次,对贫困家庭子女予以资助。重点推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教育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x)完善资助对象认定机制。加强学籍信息与建档立卡数据比对,健全以县为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数据库,推进分类核实认定工作。(x)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计划。全面加强控辍保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职教育继续给予扶贫助学补贴,确保不因贫辍学。

(六)实施住房保障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政策落实不严,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危房改造难度大。

x.工作目标: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x.工作措施:(x)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实行易地搬迁人口,强化后续扶持,加大技能培训与就业引导力度,实现搬迁贫困人口有项目发展、有岗位就业、有稳定收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x)全面夯实住房保障。开展全面核查,对全县贫困户的C、D级危房户除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外,全部实施危房改造,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

(七)实施兜底保障提升工程

x.突出问题: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x.工作目标:确保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x.工作措施:(x)坚持应保尽保。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按照“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低保对象,必须用尽产业扶贫等政策措施,帮助其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脱贫。对于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低保标准的,宣布脱贫后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x)坚持应扶尽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和因灾因病返贫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凡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村低保家庭,不能脱贫。脱贫攻坚期内脱贫后,医疗、教育、住房等扶持政策不变。(x)实施重点救助。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按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xx%增发补助金。

(八)聚焦深度贫困村建设

x.突出问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支柱产业等短板制约贫困村发展,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

x.工作目标:集中资源,创造条件,对照贫困村出列标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确保xxxx年底深度贫困村如期出列。

x.工作措施:(x)全力攻坚深度贫困村。对深度贫困村高铁岭镇x村,组建强有力的攻坚队伍,创新举措推动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加大投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百企帮百村”行动向x村倾斜发力;加大力量帮扶深度贫困对象,重点关注家有重度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病患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深度贫困对象,提高政策性保障兜底力度;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优先聘请深度贫困对象,推动深度贫困对象稳定脱贫。(x)聚焦短板发力。一是实施道路建设行动计划。对全县行政村通村公路、通组公路进行实地踏勘,核实项目建设需求,列出项目建设清单,督促项目建设验收。做到贫困村通村公路、通组公路通畅,无“断头路”现象,做到所有村组公路路面硬化,做到行政村全部开通运营客车。二是实施数据乡村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宽带进村和xG网络进村,实现全县所有村光纤网络、xG网络有效覆盖和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工程,解决农村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的问题。三是实施公共服务完善行动计划。建设好行政村的群众服务中心,完善村图书室、阅览室,确保村村建有卫生计生室、文化服务综合中心及体育设施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九)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建设

x.突出问题:非贫困村投入不足。

x.工作目标:做到贫困人口在哪里,措施就跟进到哪里,政策就落实到哪里,投入就落地到哪里。

x.工作措施:整合资金、落实项目、凝聚力量,既重点推进贫困村脱贫攻坚,又统筹推进非贫困村脱贫攻坚,加大对非贫困村投入力度,推进非贫困村通路、通电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x.突出问题:人居环境脏、乱、差。

x.工作目标: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培育振兴新动能,改善人居环境。

x.工作措施:(x)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做到“市民下乡”与资产收益扶贫对接、“能人回乡”与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对接、“企业兴乡”与“百企帮百村”对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培育贫困村振兴新动能。(x)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厕所革命,整治私搭乱建,提升村容村貌,建成“通畅、方便、洁净、绿化、美化、和谐”的美丽村湾。

(十一)构建社会扶贫大格局

x.突出问题:社会参与力度不足。

x.工作目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x.工作措施:(x)做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应用推广工作。建立完善网上网下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平台,积极发布信息对接,为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与贫困对象构建沟通、结对帮扶平台,推动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扶贫大格局。(x)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结对帮扶贫困村,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x)积极开展“xx.xx扶贫日”纪念活动,广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全力营造精准扶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氛围,鼓励爱心人士参与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帮助贫困对象加快脱贫步伐。

(十二)完善链条紧扣式责任机制

x.突出问题:帮扶力度不足。

x.工作目标:紧扣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压实帮扶工作责任。

x.工作措施:保持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出列不调离。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办。镇村两级也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县直各驻村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沉到基层,与所驻村加强协调与配合,相互通气,相互支持,合力攻坚,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强调帮扶对象的主体地位而把自己的责任高高挂起。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脱贫攻坚责任。

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党委和政府对脱贫攻坚履行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攻坚期内党政正职严格保持稳定,把主要精力用在脱攻坚上。组建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精准脱贫行动计划,明确x年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按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将扶持政策延续到xxxx年。统筹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得吊高胃口,避免产生“悬崖效应”。县直各单位要逐一落实贫困村脱贫规划中确定的各类项目,确保资金精准投入到村到户到项目。县财政局要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体系,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xx%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可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xx%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县精准扶贫指挥部要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机制,结合实际采取政策叠加、差异化扶持办法,分类制定资金补助标准。加大对深度贫困村的倾斜支持力度,同时统筹解决好非贫困村的精准脱贫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切实抓好干部培训。

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加强镇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提高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的能力。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特别要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培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能力。抓好公务员培训,开展扶贫开发理论政策、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提升抓改革、促脱贫、助发展的能力。

(四)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扎实开展xxxx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扶贫领域专项巡视成果综合运用,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集中治理,切实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扶贫领域的腐败等问题,下大力气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克服浮躁、厌战情绪。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违反“十不准”规定的,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全程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项目论证和储备,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绩效。落实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五)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会商机制,根据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不定期、分层次、分类别、分部门的专项会商,统筹解决各类问题。完善约谈机制,依据年度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成效考核评估结果,对各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集中约谈。对在巡视、督查、考核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健全问题督查通报机制,攻坚期内实现对全县有扶贫任务的镇暗访全覆盖;对暗访发现的问题,通报给各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抄送纪检监察机关,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六)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坚持因村选人组队,优先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驻村帮扶、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干部召回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将村支书培育成致富能人,将回乡能人培育成村支书,引导贫困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大力引进企业、人才到贫困村创新创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群体增收脱贫。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附件:x.县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工作专班及工作运行机制

x.x县精准脱贫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x

县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工作专班

及工作运行机制

一、指挥部工作专班

长:x

副指挥长:x

x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县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专班

(一)产业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制定全县产业扶贫规划,指导发展扶贫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协调组织开展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工作。(牵头单位:县委农办,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经信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旅游局、县扶贫办、县供电公司)

(二)教育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控辍保学措施,实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权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牵头单位:县教育局,团县委参与)

(三)健康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县人社局负责落实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政策,督促社保经办机构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及时掌握医疗保险精准扶贫对象变动情况,通过信息系统,实行“一站式”结算。县卫计局负责大病集中救治管理、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建立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机制、应急救助、医疗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妇联、县残联)

(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县发改局(物价局)牵头负责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做好搬迁后扶工作;县住建局牵头负责实施危房改造年度计划。(牵头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

(五)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贫困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聘用生态护林员等政策。(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

(六)保障兜底工作专班。

负责落实贫困对象兜底保障政策,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落实特困对象救助供养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落实“三留守”人员关爱措施。(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残联、县妇联、团县委)

(七)金融扶贫工作专班。

负责督办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加强信贷风险防范;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织开展保险扶贫。(牵头单位:县政府金融办,责任单位:县银监局、县农商行、县邮储银行、县建行)

(八)就业扶贫工作专班。

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各镇开展劳务对接,帮助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组织开展干部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农业局)

(九)驻村帮扶工作专班。

负责全县驻村工作队的选派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和管理考核工作;培育脱贫主导产业,确保贫困村如期脱贫。(牵头单位:县委农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

(十)贫困村提升工程工作专班。

负责组织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网和环境改善到村到户工程,提升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村治理,推广实施“三乡”工程。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县水务局负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县供电公司负责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县环保局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县经信局负责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牵头单位: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物价局)、县经信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电信公司、县供电公司)

第6篇

Abstract: As one of the key counties for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Nanhua has its unique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is well known as “China wild mushroom town” and “China walnut town”. However, due to the relatively conservative local residents,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s not so effective. Since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proposed in 2013, Nanhua has accelerated its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achieved some remarkable result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anhua, we put forward some problems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et forth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精准扶贫;现状;问题

Key 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021-02

1 研究背景

自1978年至2010年,我国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贫困人口数从1978年的25000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2.8%,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按照现行贫困标准,2016年底,我国仍有4335万贫困人口。据云南省农村工作会议报道,2016年云南省尚有471万贫困人口(居全国第二)和88个国家贫困县(居全国第一)。

南华县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有“中国野生菌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的称誉。但由于当地居民思想较为保守,导致很多农产品销路不畅,扶贫成效不大。自2013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南华县加快了扶贫工作的开展。2014年南华县积极响应国家电商扶贫政策,建立了中国野生菌第一信息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2015年南华县成功申请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进一步促进了其扶贫工作的发展。

2 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现状

据南华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南华县现有人口240891人。其中,乡村人口196171人,占81.4%,是全省8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3年以来,南华县精准扶贫现状如下:

2.1 制定精准扶贫政策

为促进南华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南华县研究制定了《南华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明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户不少于5000元安排产业发展扶贫资金,进一步加快扶持产业发展;并出台了《南华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2016―2018)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补助标准及贴息贷款等各项优惠措施。同时,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帮助和督促,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快速推进。

2.2 明确精准扶贫对象

南华县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把帮扶措施精准到一家一户。2014年,南华县已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419户20661人,并通过省审核认定。2015年以来,南华县从加强建档立卡业务、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及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培训入手,严格按照省、州贫困人口识别、管理、退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建档立卡“回头看”的相关要求,抓实、抓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及动态管理等各项工作,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2.3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南华县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扶贫工作经费不低于30万元。2015年,南华县共争取扶贫资金2101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无偿资金3811万元,信贷扶贫资金17200万元。全县共争取实施2015年度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3个,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3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12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1个,扶贫到户贷款指标8000万元,扶贫安居工程计划200户,产业扶贫项目1个,竞争性项目1个,继续实施一街乡整乡推进项目1个。

2.4 注重优势产业扶贫

南华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产业扶持资金,组织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推进行动。南华县围绕到户脱贫计划,以企业规模化种植为龙头,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在全县新种植花椒2万亩、核桃4.5万亩、魔芋1.6万亩、马铃薯6万亩、萝卜6.5万亩、蔬菜6.5万亩、中药材3.6万亩,实现了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据南华县统计局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南华县实现农业产值75286万元,同比增长4.3%;林业产值15660万元,同比增长10.3%;畜牧业产值52764万元,同比增长7.4%。

2.5 发展电商助力脱贫

南华县积极响应国家电商扶贫政策,推动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2014年,南华县率先建成了全省首家跨境电商交易结算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线的新突破。2014年,南华县实现网上销售额1200万。2015年,南华县实现网上交易4150万元,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南华县委书记李云升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南华县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支持农产品网店建设,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

3 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问题分析

南华县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贫困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3年,南华县贫困人口2.62万人。2014年年底,南华县全年贫困人口减少至20661人。2015年,南华县贫困人口减少至16167人。2016年,南华县5710人脱贫。中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何文明在南华县人大十七届一次会议上表示,2017年,南华县将确保15个贫困行政村10951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全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然而,由于南华县贫困人口总数大,贫困程度不一,导致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南华县农户参与精准识别积极性不高

南华县主要是由省、州、县、乡(镇)四级机关干部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形式,对应帮扶全县贫困户及贫困人口。但很多农民在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时,存在一些消极应对情况。一部分农户认为调查只是形式,贫困户是由“领导”决定的。一部分农户“等、靠、要”的思想较为牢固,为了多得补贴,认为家庭收入填的越少越好,并没有如实填写资料。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准识别的实现,导致部分真正贫困农户并没有得到帮扶。

3.2 南华县部分扶贫资金管理不当

近年,南华县扶贫资金管理逐年规范,管理措施越来越严格,但仍然有部分资金出现管理不当情况。据南华县纪检监察局2016年5月报道,南华县在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个别人员法纪意识不强的情况,所在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等现象。有的单位扶贫资金账目设置不规范,审批程序不严格,导致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据统计,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南华县立案已查处1名涉嫌违法使用扶贫项目资金和3名套取国家补贴资金人员。

3.3 南华县产业扶贫集约化程度不高

通过全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南华县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区域布局不够优化,“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特色优势不够明显,处于“零、散、小”和无档次状况,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二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部分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不强,附加值偏低。三是产业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够规范。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3.4 南华县电商扶贫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南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以果蔬、核桃和食用野生菌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然而,这些农产品在网络销售商有许多限制性条件,果蔬时间要求比较高,需要低温冷藏保鲜,物流成本较高。其次,南华县虽然在2016年8月至10月对开展电子商务站点的雨露镇、五街镇、兔街镇、五街镇镇、红土坡镇、罗武庄乡等乡镇的电商服务站共计84名站长进行了实操培训,但贫困地区农户文化程度偏低,多数农民都不知道电子商务为何物,会实际操作的更是不多。

4 促进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针对楚雄州南华县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提高南华县农户参与精准识别的意识

针对农户参与精准识别意识不高的问题,南华县村干部要多与农户谈心,深入农户,掌握农户的贫困现状,加大农户思想力度的教育。首先,要坚决杜绝一些农户“等、靠、要”的思想,从观念上先“脱贫”,帮助农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其次,对一些真正贫困的农户,南华县村干部要动员农户积极参与精准识别调查,鼓励其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努力,掌握一门生产技能,自力更生,实现致富之路。

4.2 加强南华县扶贫资金管理工作

针对部分扶贫资金管理不当的问题,南华县要强化扶贫队伍法纪教育,充分认识扶贫资金是“保命钱”、“高压线”,树立廉洁意识、服务意识、吃苦意识。加大扶贫专业人员培训指导力度,提升在项目方案编报、项目实施指导监督、项目竣工验收等的专业素养。市、县两级应进一步优化扶贫资源配置,适当增加专职人员,为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4.3 促进南华县产业扶贫规模化经营

针对产业扶贫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南华县应该促进产业扶贫规模化经营。一是改变过去“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做法,适度集中连片开发,带动大量贫困农户参与、实现规模化经营。二是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小巨人”,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三是规范产业化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流通网络和产地市场建设,促进南华县产业扶贫规范化发展。

4.4 完善南华县电商扶贫模式

针对电商扶贫模式中物流设施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南华县需完善电商扶贫模式。在物流方面,可以通过农村公交携带配送等方式,解决农村快递配送数量少、成本高的难题。在有能力条件下,加强物流冷链建设,解决野生菌、果蔬冷链贮藏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性地对识字青年进行电商知识培训,再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进行培训,让普通农户了解电商平台,并能主动参与电商平台操作,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2]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28-30.

[3]王国勇,邢.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46-50.

第7篇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需求与制约

一、引言

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扶贫开发理念。精准扶贫的路径有很多,如金融扶贫,发展产业扶贫等,本文主要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扶贫工作。电商扶贫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思维,帮助贫困户提升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并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及包装,促进长期销售,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以便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农业是我国传统的基础产业,部分农户在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不发达,导致运输成本太高。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农业产生巨大潜力。但是要把互联网与农产品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要解决电商人才培养、产品标准化、服务体系、以及政策坏境的系统等问题。亟需用现代化手段改善。农村电商联合物流业正推动农业的现代化M程,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到配送整个流程实现互联网化操作和管理[1]。与政府共同构建集约化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在区域内形成多种协同能力结构,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为本地商贸、农贸、电商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和数据化供应链服务。截止到2016年8月底,菜鸟网络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区,覆盖了430个县、1.9万个行政村,为农村物流的打通做出了重要探索[2]。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户生产效率,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二)建立淘宝村精准扶贫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14年年底为止,中国国内的上网人数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左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4]。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购物的人数已达到7714万,年增长率为40.6%,从中反映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给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条件。建立淘宝村,使得电商入户,各农村网商主要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自己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环节,并通过淘宝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经营,鼓励贫苦户自主创业。乡镇政府部门可以整合乡村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并进行统一标准化生产,使该产品更好的投向市场,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其中,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龙头的电商企业也为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机会。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0月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新的农村战略,这个计划将于未来的3到5年内,以100亿元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该体系将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

与此同时,京东、苏宁等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也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农村电商计划[5],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助力。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这样农村网商可以通过电商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三、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随着互联网普及,城镇化发展及相关政策落地,农村居民也开始有了运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的习惯,一则价格实惠,二则方便快捷,给贫困户们省去多余的成本开销,下面从两点进行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

(一)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以及农业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一般来说,贫困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需求量大,贫困户生产的产品自己销售的话,不但效率低,而且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极其高。但是市场回报率低,与所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而使用电子商务便能很好的解决贫困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使之降低贫困户的购买成本,在销售环节实现规模化和统一化,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网络购买农资降低成本、通过透明生产提升质量、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提升价值、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以此提高农民收入[2]。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生活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且没有大型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但是却不能每天到县上或镇上进行购置物料,使得购物或娱乐十分不便。贫困户的收入较低,若是能有实惠的价格且便利购物的条件,对贫困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电子商务网站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和快捷的运输正在吸引着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不仅给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贫困户的生活成本。

四、农村贫困户在应用电子商务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贫困户生产技术有限,当地产品特色不明显

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抓手就是推进电商与农村、农业、农民相结合,特别把电商与农产品市场相结合,但在电商充分融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制约瓶颈。由于贫困户身处偏远地区,接受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生产技术无法跟上现代化,再加上各贫困户是分散种植,属于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导致各贫困户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无法与外部市场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户在网上销售的规模不断扩大,有许多农户开始“跟风”生产,导致大量的农产品涌现,其中不乏有相似的农产品。不仅影响了当地产品的特色形象,还很难保证网上市场上的产品的质量,导致网友们不知从何挑选优良的特色产品,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上缺失了竞争力。这样不但影响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而且损害了当地产品的品牌价值,不利于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投入力度不足

现今,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整体推进难度大。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位于偏远地区,农村互联网建设跟不上,公共上网资源有限导致信息不畅,媒介难以渗入到农村偏远地区。交通设施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还较差,限制了物流的发展。由于农产品需要保持新鲜,使得农产品在储存时间和配送时间都需付出极大的成本。

(三)农村电商融资困难

扶贫工作的主要推手在于资金的支持,电商扶贫作为新生扶贫工程,更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5]。如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良好,市场需求较大,但因农村电商发展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一些金融机构没有给予过多的支持,致使资金成为农村电商扶贫的瓶颈,很难扩大经营,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停滞不前。

(四)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有限,农民受到的教育较少,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深,不愿去接受电子商务的出现以及使用。农村地区对于电商扶贫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在培训规模、培训能力上都o法满足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

五、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品牌战略,主打特色产品

建立农产品品牌,能够在市场上有标识度,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促进标准化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品牌:

1.创建农产品商标注册

农产品的品牌代表其市场价值,农产品的商标也具有区别功能,便于消费者进行识别。因此,贫困户在网上经营特色产品时应积极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形象和网店声誉,奠定在市场上的地位。

2.打造特色产品

选择当地优良的品种来种植,主要打造一种当地产品来进行外销,打响市场。其次,质量也是不可疏忽的,是农产品创建品牌形象的根本。可以请外来农产品专家进行种植指导,使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利有利于销售。

(二)丰富金融形式,拓宽融资途径

扩大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首先,政府部门应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贫困户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对农村电商扶贫的资助,使贫困户可以减少对资金的担忧,大力发展自己的农产品产业。其次,增加小额信贷和金额机构的支持。同时乡镇政府部门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使其能够放宽对贫困户的贷款额度以及评估信用机制,加强对贫困户电子商务创业的支持。此外,为了增强金融机构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应增强社会借贷的信用体系,宣传农户需信用消费。

(三)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的前提,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缺乏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知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电子商务的应用,充分调动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乡镇政府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或具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使贫困户能够基本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以及可以运用,从而能够为贫困户经营电子商务网站奠定基础。

乡镇政府部门应引入水平高且能让贫困户们听懂的电商培训机构,同时也对对培训对象进行一些甄选,对其中一些素质相对好,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进而引导更多的贫困户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使用。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下的需求是极大的,随着互联网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电子商务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物流系统的不断发展,都有利于贫困户销售当地产品,提升当地产品效益。另外,创造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能够有利于打响市场,增加品牌带来的产品溢值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能够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津津.“互联网+农业”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蓬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6(16).

[2]阿里研究院.“新农业・新乡村――农业电子商务论坛”在苏州举办.2016-09-07.

[3]王嘉伟.“十三五”时期特困地区电商扶贫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04).

[4]阿里研究院.农村网络消费报告[J].中国电信业,2015(12).

第8篇

 

 

一、电商扶贫是“互联网+”时代扶贫脱困的一种全新模式

 

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电商赋能弱鸟高飞——电商消贫报告(2015)》也提出了电商消贫的定义,即通过建设和安装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和培养电商生态和电商意识,建立本地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从而促进贫困人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创新与创业,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最终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脱贫致富。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电商扶贫主要采取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是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直接帮扶贫困家庭,帮助贫困户直接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如帮助贫困户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开办网店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二是通过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龙头企业、网商经纪人、能人、大户、专业协会与地方电商交易平台等,构建起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完全或不完全就业,从而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三是通过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在一定地域内形成良性的市场生态,当地原有的贫困户即便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电子商务产业链,也可以从中分享发展成果。如果说授人以“鱼”的救济式扶贫、授人以“渔”的开发式扶贫是扶贫“1.0版”“2.0版”,电商扶贫则是扶贫“3.0版”,是与各方跨界营造渔场,扶贫不仅需要让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还需要“营造渔场”使之丰饶,以电子商务解决市场对接问题,让贫困户的好“鱼”卖出好价钱。

 

一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赋予了使用者低成本对接市场的能力。从传统思维来看,贫困地区要么缺少资源,要么交通闭塞,要么产业落后,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其中贫困的根源更在于无法有效对接市场,无法纳入新的社会分工。电子商务恰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新的“逆袭”通道,与传统模式相比,电商扶贫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农民前所未有的对接市场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对接广域市场克服本地市场局限,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使农民实现增收 。

 

二是让消费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商品选择能力,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据商务部领导介绍,目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可观, 100个县中75%位于中西部,亿元淘宝县中,移动网购消费增幅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有21个。贫困地区大部分在偏远山区,远离城市,市场不发达,贫困农民购买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非常困难,而网购可以在网上海量商品中自主选择,通过农村淘宝网店高价卖出自家农产品、低价买进所需农资及生活用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群众收入,而且还在于通过互联网的理念,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生产和思维习惯,在思维层面和社会方式上向现代社会转型。

 

三是通过打造电子商务的全产业链,让贫困户参与到网上产品种植、产品包装运输、快递物流等全产业链中,实现就业增收。贫困地区多处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市场需求信息不畅通,生产水平落后,虽然有大量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在产品向商品转化时普遍在销售渠道狭窄,产品品牌方面存在发展滞后和不足,产业开发收效甚微。而依托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农户)与市场(消费者)的链接,这为农村产业扶贫带来了重要机遇和极大发展空间。通过借助电商的网络系统,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流通向精细化、高效化发展,使贫困人口离市场更近,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同时,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可以为当地产业开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信息引导,反映的是当地市场潜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转型的可能,可为市场主体产业开发方向的选择提供备选空间。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电商扶贫的实践探索和政策创新

 

从实践层面看,电商扶贫是电商平台、政府和民间草根积极实践的产物。一是2012年以后,随着农产品电商的爆发,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开始根据本地实际探索电商脱贫的路径,涌现出了如甘肃成县、吉林通榆、黑龙江明水、甘肃陇南等一批电商扶贫的县域先行者,为县域电商扶贫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典范。目前已有山东、甘肃、河北等多地印发电商扶贫文件,将通过“平台+园区+培训”

 

等方式,整合贫困地区优势产品对接市场。 二是各大电商平台的电商下乡战略为县域扶贫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至2015年上半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零售平台上,共有用户1972.65万个,共有卖家29.27万人。截至2015年9月,农村淘宝已覆盖22个省份147个县市,包括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京东集团在京签署《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大模式,发挥京东电商平台优势,以电子商务手段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三是政策创新。从“互联网+”、农村电商、“双创”、物流快递等一系列电商政策的推出,以及“五大平台、三大集中、六大行动、十大工程”等扶贫体系的形成,电商扶贫在基层实践基础上逐渐上升到政策层面,政策框架体系日渐清晰和完善。2015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其中2015年的20亿元专项资金将全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资金的使用重点向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倾斜。在新公布的200个示范县中,中西部县区占82.5%,贫困县占比超过43.5%,尤其是赣南、黔东、陇南、陕北等革命老区成片上榜,希望通过财政资金的引领、鼓励,带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贫困地区的农村电商领域,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在顶层设计上为电商扶贫发展明确了思路。

 

三、“十三五”扶贫攻坚期电商扶贫的政策思路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领扶持作用

 

电商扶贫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力,这其中政府在电商扶贫当中的规划引领作用非常关键,政府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前提是要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政府而言,应专注于补充“市场失灵”的缺陷,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进公共服务,并在基于市场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扶贫主体的资源,以实现跨界合作和机制创新。一是积极出台落实电商扶贫的系列政策。电商扶贫作为新的扶贫模式刚刚起步,需要一系列政策推动,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应加快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补齐电商扶贫在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在组织协调上发挥整合合力,形成主要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动机制,使各级部门在政策上相互配合,保证扶贫绩效。二是加快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为政府和贫困农民赋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通过设立扶贫对象数据中心,创新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扶贫宣传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率和信息化率,保证精准性。通过互联网整合各方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提高扶贫效能。通过推动电子政务、电子村务、便民服务、电子农务等建设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拓展服务内容,使贫困农民在享受远程办事及服务的同时,加快与信息化对接。三是加强和完善扶贫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普及信息服务,优先实施重点县的“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邮政网建设和三网融合,加快从信息服务到电商应用的拓展,在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继续构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夯实电子商务扶贫基础。

 

引进培育并举,加快完善电商支撑体系

 

充分利用电商渠道下沉的市场发展机遇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政策红利,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合作,积极借鉴扶贫开发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并积极推广,利用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的政府扶持契机,探索电商下乡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的新路径。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健全电子商务服务网络。积极建设具有辐射作用的县域电子商务平台,围绕网销网购、在线支付、设计包装、人员培训、咨询服务、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补贴扶持;加强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运营管理,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在贫困县(市)依托当地小卖店、合作社、村部等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在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等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服务。二是注重品牌化建设,从梳理和整合本地优势产品资源入手,构建本地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多平台销售,鼓励当地特色食品、农产品企业在各大电商平台建设县域特色馆,加快培育县域农、特产品品牌,实现品牌化或电子商务化营销;三是以建设电子商务园区作为政策载体,聚合电商发展要素,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为本地电商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吸引贫困人口进驻园区,并为其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办公等方面支持,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困。

 

强化人才培养,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培训

 

一是搭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扶贫人员的培训平台,包括县、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二是以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有志于立足农村创业人员为重点,充分利用各大电商等资源,如阿里的“万名电商培养计划” “电商扶贫培训进乡镇”等活动,为贫困村培训电商应用人才和合格的信息员,确保每户贫困户家中都有人参加电商实用技术培训,做到贫困群众对于电子商务学懂、会用。三是充分发挥“领头羊”的示范效应,贫困地区的熟人社会特点尤其有利于电商扶贫,积极鼓励宣传先行者的脱贫事迹,有利于成功模式的复制和致富知识的扩散,从而大大降低农村电商扶贫的难度。

 

积极引入电子商务金融扶贫

 

在继续深化金融扶贫改革创新的同时,政府应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在扶贫领域的应用,应努力将电商扶贫与金融扶贫结合起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发起成立电商扶贫公益基金,统筹管理和整合使用财政投入、公益支持、社会帮扶等各类资金,重点对参与电子商务融资困难的贫困村、贫困户予以扶持。充分发挥阿里、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作用,为贫困人口开办网店和从事电商服务业等提供资金支持。依托他们的信用数据优势,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探索,以解决“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引导传统金融机构从加大信贷投入、创新信贷产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线下传统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携手合作,将前者的资金优势和后者的电子商务信用数据,优势互补,如通过降低信贷准入门槛、下放授信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缩短贷款审批时间等措施,为贫困地区电商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第9篇

如今,提起“互联网+”,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对社会、经济、文化各层面产生的巨大影响。而同样这些影响也正在农村地区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

“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正借助互联网工具,在市场的推动下,爆发出惊人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他们迅速摆脱贫困,对接并融入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阿里巴巴副总裁孙利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事实上,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新型基础设施和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创新出的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等模式在很多实践中都发挥出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电商扶贫的效果备受关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所具备的公平、包容、大规模降低信息成本等特性,都使其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条新路。”孙利军说。

那么,如何理解和认识电商扶贫,如何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方法、新手段,思考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对于扶贫工作的意义,如何看待新型服务体系对于扶贫工作的影响,对于当下已经全面吹响号角的扶贫攻坚战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双核+N”

“5・12大地震”的震后援建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其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电商扶贫实践的初次尝试。

在对四川省青川县援建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的核心思路是,采取商业模式扶持灾区经济发展,不仅帮助人民重建家园,更要使其具备致富脱贫的能力。几年下来,不但涌现出一批优秀网商,同时也使得整个地区的电商生态日渐完善,快递企业从无到有,每年通过电商卖出的山货价值超千万元。

“但这一过程绝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孙利军介绍,在这一时期,阿里巴巴通过中国特色馆等几个农村项目的摸索,在2014年10月正式了农村战略,提出了“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变美好”的目标,计划在接下来的3-5年拿出100亿元投入到1000个县的10万个行政村,用于当地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建设。

围绕这一战略,阿里巴巴推出的“农村淘宝”模式,构筑县、村两级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成为当前电商平台下乡的主流模式。一方面打通“消费品下乡”的信息流和物流通道,另一方面探索“农产品上行”渠道,最终形成面向农民的互联网生态服务中心。

“通过具体的实践,阿里巴巴的电商扶贫工作逐渐形成了‘双核+N’的战略体系。”孙利军说,其中包含了三个层面,即通过给贫困地区带来便捷实惠的商品和生活服务,让他们充分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福利;为农村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帮助农村建立起电商基础设施,包括交易、物流、支付、金融、云计算、数据等。

至2015年9月30日,农村淘宝已经在全国22个省份147个县市上线,其中涉及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1个,省级贫困县42个,贫困县占比49.66%。

不难看出,阿里巴巴试图构建起的是,通过建设和安装新型基础设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各种智能终端等),培育和培养电商生态和电商意识,建立本地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从而促进贫困人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创新与创业,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最终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完成脱贫致富。 释放电商扶贫潜力

在孙利军看来,电商扶贫主要具有两个特征。

首先是帮助当地产业升级。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往往是公益逻辑和政府逻辑。而电商扶贫主要是帮助当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的补偿和增加利润,帮助当地赋能,同时,再附加上公益投入,例如投入补贴当地基础设施,同时把文化活动引入农村,例如广场舞大赛、留守儿童图书角、免费的爱心视频连线点等。

其次是强调营造“渔场”,培育贫困地区电商生态。扶贫工作从“授人以鱼”模式,发展到当前“授人以渔”模式。而电商扶贫不仅强调“授人以渔”的技术赋能,更加注重“营造渔场”的生态培育和建设,为贫困地区建设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地区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健康生态体系。

针对缺乏“双创”带头人等目前制约电商扶贫的几个关键要素,阿里巴巴开始尝试“天网、地网、人网”的三网构建,即县域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顶层设计,物流、信息流、支付流三合一的基础设施,锻造农村的“双创”带头人队伍。

“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县域领导干部的思想和意识。”孙利军说,曾有一位基层干部统计过一个比例:在实践中的农村电商项目中,如果是县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功率80%,县长任组长,成功率50%,副书记或常务副县长任组长,成功率30%。“可见关键人物的重大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光伏扶贫;飞地模式;研究

一、引言

甘肃光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之一,国家能源局推进的光伏扶贫工作,是解决甘肃贫困人口“无业可扶、无力脱贫”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涉及的问题,简单介绍如下。

二、现有光伏扶贫模式

一是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产权归贫困户所有,收益全部归贫困户。二是村级光伏电站,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少部分收益可留存为村集体公益性扶贫资金,其余部分直接分配给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三是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资产归投融资主体和投资企业共有,收益按股比分成,投融资主体按月向扶贫对象分配资产收益。

三、甘肃省“十三五”光伏扶贫规划及开展的相关工作

根据甘肃省“十三五”光伏扶贫发展规划,重点建设5万个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包含村级光伏电站)和50座2万千瓦集中式电站,并网容量分别为15万千瓦及100万千瓦左右。2015年,甘肃省结合对安徽省光伏扶贫工作调研及本省河西地区实际,拓展光伏扶贫思路,创新光伏扶贫工作,逐步开展飞地光伏建设模式探索。甘肃省十三五光伏扶贫工程将围绕三种光伏扶贫模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设模式,对于不具备村级光伏电站、集中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条件的地区,可考虑采取异地建设模式,即光伏飞地模式。

四、光伏飞地模式概述

光伏飞地模式指两个互相独立的, 经济有一定落差的或者资源互补性强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 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 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保障光伏飞地模式顺畅运行,合作共赢局面,两地政府部门应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一是建立飞入地、飞出地各级地方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建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对接平台。三是不定期举办合作共建洽谈会。四是要确立飞地园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五、创新甘肃光伏扶贫飞地模式及优惠模式

(一)飞地模式特点。相较于一般的飞地模式,甘肃省光伏扶贫项目的飞地扶贫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明确性,须根据甘肃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利益分配机制、管理模式和协调机制。可将陇东陇中各试点县的光伏扶贫指标通过飞地模式转让调整到河西地区,参与各方均为甘肃省内市、县级地方政府,涉及产业单一,仅为光伏发电项目,不包含其他类型工业。

在合同协商基础上,光伏扶贫项目的飞地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飞入地光伏电站企业必须优先满足飞出地带贫户的收益,保障扶贫户年度收益,其利润收益应不包含这部分扶贫资金;二是飞出地不承担飞入地项目的建设和运维费用,主要采用飞出地交给飞入地托管的管理模式,若飞出地与飞入地共同建设,飞出地应获得更大的收益分配比例与经济指标分配比例;三是各飞出地资源条件、指标情况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飞入地与各飞出地之间的谈判协商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同。

(二)优惠政策探讨。飞入地应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土地供应方面,土地价格应给予优惠地价。财税优惠方面,省财政厅对飞入地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纳入中央财政贴息范围,同时,省级财政对各飞出地在飞入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给予适当支持。税收分成方面,各飞出地引入飞入地的项目产生的税收中地方留成部分,按协商比例在各级政府之间分享,并在每年年终由省级财政部门结算。指标统计方面,飞出地引入飞入地的光伏扶贫项目,自项目落地开始,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由统计部门分别纳入各自统计考核范围,指标分享比例由飞入地与飞出地自行协定。

六、光伏扶贫项目飞地模式具体实施方法

(一)未核先建光伏项目。由于河西地区弃光现象严重,未核先建光伏项目光伏装机短期内无法获取年度规模指标而不能并网,对电源企业而言,投资效率低下,若引导其承担带贫任务,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基础上,获得能源主管部门同意,将东部贫困地区的扶贫指标转移给该类项目,然后给贫困县和贫困户按照带贫指标进行转移支付,并且此类项目本体和送出工程已基本建成,转化为光伏扶贫项目即解决了指标规模的难题可很快并网发电,又可使贫困户尽快获得收益,实现多赢局面。

(二)已并网光伏电站转化为光伏扶贫项目。2015年甘肃全网光伏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偏低,弃光比例较高,在合作共赢基础上,可考虑将已并网光伏项目转化为光伏扶贫电站,提高平均利用小时数的同时,提升并网发电光伏电站项目业主的年度收益,同时实现贫困户获得收益。

(三)已有指标未并网光伏电站转化为光伏扶贫项目。依据此类项目多集中在河西地区、消纳困难、发电收益难以得到保障实际,可考虑将此类已有指标未并网光伏电站转化为光伏扶贫项,同时取得光伏特许权电站的电价保障性收购政策,实现企业、政府、贫困户共赢局面。

七、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力电量消纳市场确定的前提下,若要提高光伏扶贫电站的收购比例,将势必挤占其他光伏项目或者其他类型电源项目的发电空间,因此转化规模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并实施类似特许权招标的管理办法在光伏企业间竞标。甘肃酒泉至湖南湘潭市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并网后可再生能源输送能力的增加,也是甘肃地区开展光伏扶贫飞地模式的支撑,同时在政府相关部门、光伏电站企业、电力服务部门的共同研究实践中,光伏扶贫飞地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成为甘肃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第11篇

省妇联将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做好妇女脱贫工作。包括:重点对贫困村妇代会主任和建档立卡贫困妇女骨干,开展电商创业入门知识培训;联合省工艺美术协会开展万名贫困妇女手工艺培训;联合省旅游局等做好百名旅游从业管理者、百名厨艺师、百名巾帼乡村旅游示范村负责人、百名巾帼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利用省级巾帼创业专项资金对精准扶贫工作业绩突出的妇字号中小企业给以贴息扶持;配合人社部门开展巾帼创业贷,对贫困地区妇字号中小微企业加大贴息贷款支持。(山东省妇联发展部)

山东省妇联启动村妇代会主任电商创业培训计划

潍坊巾帼电商居家创业行动培训班开班,标志着全省村妇代会主任电商创业培训计划正式启动。今年,省妇联与海尔集团、山东志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志昊众创提供1000万元培训资金,采取“妇联+企业+培训+项目+服务”模式,利用企业的技术、资金、产品资源,面向全省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开展普及性电商创业培训。帮助妇女实现居家创业、增收致富。妇女电商创业是妇联组织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进妇女创业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山东省妇联发展部)

山东多数扶贫开发重点村学校将设留守儿童关爱室

为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素质和脱贫能力,山东推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323”工程。对扶贫开发重点村不达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改造,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启动城镇与乡村学校一对一帮扶,到2017年实现省扶贫开发重点村中小学结对全覆盖;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50%以上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学校设留守儿童关爱室;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山东省妇联儿童部)

山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精准分配支持脱贫攻坚

山东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扶贫资金怎么来、怎么分、怎么用、怎么管等问题,提出了45条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9.2亿元,支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专项扶贫资金按照贫困人口数量、人均财力等因素,精准分配到县。行业扶贫资金由省财政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切块分配,除明确到村、到户、到人的资金外,都可由县级整合统筹使用。

集中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开展易地搬迁和生态修复脱贫,完善教育脱贫和社保兜底政策,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完善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机制,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安徽社保兜底脱贫:不丢下一个贫困户

安徽《关于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意见》提出农村低保和扶贫标准并轨,“农村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的地区,要将所有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要将所有低保对象纳入扶贫对象。”

对特困供养人员,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确定供养标准,探索建设护理型特困供养机构或在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中设立特护区,为患病或失能失智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推进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建设,为特困供养人员中精神病患者提供专业养护场所。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民生工程,做到应补尽补。

甘肃在脱贫摘帽村干部中公选公务员

从精准扶贫一线选拔人才、“穷帽子”与“官帽子”挂钩,甘肃省面向脱贫“摘帽”村的村干部,公开考录公务员。该省每年都从优秀村干部中遴选乡镇机关公务员,但考录对象仅限于大学生村干部、全省所有村支书和村主任。今年,该省首次在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市、区)、17个插花型贫困县中,面向2015年度脱贫“摘帽”村的村支书与村主任,招录46名乡镇机关公务员。

脱贫“摘帽”村村支书与村主任通过考录成为公务员后,此前担任村支书或村主任的时间计入工龄。

第12篇

峰回路转,驱车近五个小时,这个离省城最远的地级区域――黔西南州,“大数据”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早在2014年12月,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黔西南州成立了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并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国际喀斯特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黔西南对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和窗口。接着,2015年5月,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西南中心在该院揭牌成立;今年,贵州省明确将黔西南州作为全省三大数据产业基地之一……

当前,黔西南州正以“日新月异”的态势,稳步朝“智慧城市”迈进。

集成平台融合发展

“您今天还未签到,请及时签到!”10月25日,兴义市木贾街道枫塘村第一书记刘佰武早早来到村委会,他娴熟地打开“党建扶贫云”APP,在考勤签到栏点击签到。

在刘佰武的个人用户界面,看到待办事项显示为零,他又点击到日台账,开始规划当天的工作。

在黔西南州,像刘佰武一样每天使用“党建扶贫云”客户端的各级党员干部有41000余人。负责该平台技术研发和维护的贵州纳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强告诉记者,平台集成了“五人小组”“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倍增计划”“督查督办”“民意调查”“民生监督”六大模块,主要为基层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数据参考辅助决策。

林强打开手机APP进行现场演示。客户端除了待办事项、考勤签到、台账等功能,还有工作目标、个人计划、观察评价、统计指标、资讯空间、通知公告、即时通讯和扶贫户等功能。“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州的党员干部通讯录,通过平台,可以很精准地查找到已录入数据的任何一名干部,并可以与他即时通话。”

黔西南曾因力推干部“召回”制度,引起全国关注和热议。借鉴从严管理干部的S富经验,围绕贵州两大战略行动,黔西南运用大数据手段助推脱贫攻坚,将“大扶贫”和“大数据”有机结合。

贫困户建档立卡、异地扶贫搬迁登记是目前该平台最活跃的两项功能。党员干部用户打开“我的贫困户”,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户主姓名、家庭人数、年龄、住址、手机号以及主要致贫原因。“这些数据已基本录入完成,并能够实时更新。通过线下和线上双线审计,力求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

谈到黔西南的党建扶贫工作,林强“信手拈来”,且直击“痛点”。去年初,他携妻子儿女从福建来到贵州黔西南“创业”,不到两年时间,全州各地风土人情全都装在他的脑海。

“接下来,我们将以‘一个基础云平台+N个应用’的架构,以‘党建扶贫云’为抓手,建成全州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借助‘党建扶贫云’普及和应用,在平台中扩展教育、医疗、旅游等N个应用,将相关部门的数据汇聚、打通,形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融合发展。”林强一脸自信。

多元电商精准扶贫

“提到黔西南的大数据,你会想到什么?”

“不知道。”

“淘手游做的不错!”

记者在兴义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其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淘手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游成品账号交易平台,而其创始人杨鹏是土生土长的兴义人,令人“称奇”。

10月26日,记者来到主营“淘手游”项目的贵州指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近300名员工正在电脑前忙碌着。“公司于2014年1月成立,总部职场面积约3300平米,员工总数500余人。”该公司副总裁郭超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注册会员有1288737人,用户分布于全国各地,是贵州省唯一一家获贵州省文化厅批准拥有虚拟货币交易资质的企业。

为响应贵州电商精准扶贫政策,今年1月,贵州指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兴义市政府合作推出了“淘手游电商创业扶持”项目,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可获得政府“小微企业名额申请、精装办公场地免3年租金、5万元资金支持、15万元免息贷款支持、15万元免税支持”等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免费获得“淘手游”公司的培训辅导、创业指导和平台资源等。

杨朝平是黔西南州人,高中学历,先后在浙江,江西等多地工作。2015年,他辞去外地的工作,毅然决然返乡创业。“看到‘游戏电商扶贫合伙人’的宣传册,我第一反应是暗喜,因为机会来了。”杨朝平告诉记者,参加完“淘手游”的系统培训后,他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兴义市腾媒网络技术服务中心),现在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在兴义市浙兴商贸城“淘手游”游戏合伙创业孵化基地,和杨朝平一样的创业团队现有28家,合伙人员工200余人。“其中贫困家庭子女创业15家,带动就业187人,合伙人平均月收入达1.2万元。”郭超告诉记者,预计到2018年,孵化规模将达到150家创业团队,员工1300余人。

在黔西南州,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有390余家。除了游戏电商,农村电商也颇有“看点”:200万元以上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5家,各县市电商运营中心已全部建成,全州共建乡村电商服务站和网点570个,建制村快递物流覆盖316个。

“截至9月底,全州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8.19亿元。”黔西南州电商办负责人田云江告诉记者,全州共培育电商平台213个、物流企业141家、合作社2313个,完成电商人才培训10000余人。

培育“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让更多的农民受益“黔货出州”、脱贫致富。田云江既为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同时也丝毫不敢放松。

“绿色数谷”日新月异

“今年国庆,黔西南州‘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平台可以显示实时的景区车辆、人员出入数据,还能自动分析游客性别、年龄层次……”

“‘田源记农志记录溯源数据平台’于下半年上线运营,通过手机端‘田源记APP’实时记录农作事件,实现农产品的实时监控,并通过二维码的生成,让消费者可以看见农产品的生长情况,能有效解决大、中、小型农场对农作物种植过程进行实时记录、产品溯源追踪的问题。目前,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全州近百家中小企业。”

“今年3月,州政府与华大基因签订了《打造基因检测‘黔西南模式’合作框架协议》。黔西南州将与华大基因共建华大西南数据中心。”

……

10月26日,在黔西南州大数据展示中心,州大数据办副主任龙声卫一边指着展位,一边为记者讲解。“目前已有党建、扶贫、教育、旅游、商粮(展示电商、淘手游)、投促、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华为、中联创(展示交通及公安大数据)、北斗卫星、兴义市医院以及上海等地的20多家大数据企业参展。”

黔西南地处北纬25度黄金气候生态群,年均气温13.6-19.1℃,常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在20-45之间,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美誉,既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养生福地,也具有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气候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数据中心运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