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06:1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包劳务合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条、双方义务
1、甲方义务
a、负责与船东签订劳务外派协议,负责向乙方解释本外派合同,说明工作性质和内容。维护乙方在外派期间的合法权益。
b 负责办理派遣乙方赴外轮工作的有关出国手续。负责办理乙方的外籍证件。办证费用根据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约定执行。
c 对乙方有绝对领导权,有责任监督乙方在派出期间的行为。劳务合同范文节选!
2、已访义务
a 身体健康,具有符合甲方要求的合格的远洋船员资格。
b 绝对服从甲方领导,同意并服从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劳务外派协议,同意并承诺严格履行本合同的各项规定。
c 遵守所服务的船舶所有者或其管理者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船员的指挥。遵守国际法规,为个人行为负责。
d 必须具备海员证、护照、船员服务簿、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书、适任证书(高级船员)等有关证件。所有证件应当符合中国海事局对船员的要求。负责提供甲方所需的其他证明材料及办证用照片(自费)等。
第二条、合同期限及合同的履行
1、本合同期限为___个月(在船期间)。合同起止日期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协议执行。合同期内乙方不得擅自离船终止服务。
2、乙方在合同期内因任何个人原因请求辞职均视为违约,由此产生的下船交通费用由乙方自负,同时扣发全部合同奖金。
3、乙方如遇配偶或直系尊亲病危或举丧之事,要在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提前离船。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甲、乙双方各负责一半。
a 本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航行中或停靠不方便之港口,则合同自动延续到船舶到达船员可以离船之港口。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远离中国之港口,且几个月后才能抵达远东港口,乙方有义务继续履行合同直至船舶回到远东地区方便下船之港口。
b 乙方因工伤、病,且有医生证明或由于船舶原因及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乙方不能继续在船工作的,从下船之日起,合同自行终止。
c 本合同期内,根据船东安排调遣乙方到其它船舶工作,乙方应服从安排,本合同继续履行。
d 乙方在船上工作时间为 8 小时/天,每周七天。因船上工作需要加班时,除非得到船长的批准,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大副、大管轮每天上午安排、带领、监督本部船员工作)。
第三条、乙方待遇
1、在合同期内实行国外工资制,外币工资标准按本合同本条第二款的标准执行。
2、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资标准(以美元计算):a=b+c
a 合同工资总额:_ usd____(美元____元整) /月
b合同奖金:___usd____(美元____元整) /月。
c实际每月留船薪:usd____(美元____ 元整) /月
3、乙方的合同奖金,在合同履行期间,暂由甲方保管,待乙方完成合同后,由甲方代船东或其管理者一并发还(不计利息)。如乙方违约,则根据合同规定,酌情扣发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
4、乙方因正常履行合同上、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指接到甲方通知从实际居住地至集结地和返回中国下船港至实际居住地),按甲方规定的标准由甲方负担。
4、甲方与乙方为劳务关系。合同期内乙方在国内的其他福利待遇及其家属生活问题与甲方无关。
第四条、违约条款
1、 乙方在合同期内因违反船东或甲方的规定或国家外事纪律,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玩忽职守、消极怠工、无理取闹、不服从指挥以及工作不称职等原因而被遣返,甲方有权扣除乙方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同时有权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
2、乙方因走私、贩毒、吸毒、或违反船舶停靠地法律、法规而被刑事处罚或罚款时,刑事责任乙方自行承担,罚款由乙方自负。甲方有权扣除乙方的全部合同奖金并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3、乙方承诺完全同意本合同规定的薪酬标准,并承诺在合同期内不向任何组织就船员薪酬问题提出要求,不接受任何组织或在其影响下由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额外报酬。对于在国际组织强行要求下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合同工资以外的报酬,乙方有义务全额将此报酬返还船东或管理者。违反本规定者,甲方有权以此数额为标准从乙方合同奖金中扣除,同时保留向乙方追偿因此而产生的其他经济损失的权利。
第五条、劳动保护与保险
1、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与船上其他船员同等的劳动保护权利。甲方按船东规定发给乙方工作服或工作服费用。
2、甲方保证船东或其管理者为乙方办理合同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亡,甲方负责向船东或其管理者索要保险公司按规定赔付的保险金,并全部交付乙方或乙方的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病住院,医疗费用由船东或其管理者支付。甲方负责督促船东或其管理者按合同规定执行。
3、甲方不得挪用支付给船员的因工伤、亡赔偿金;乙方也不得向甲方索要超出船东或其管理者赔付标准以外的补偿。
4、乙方在船期间,由于潜在的疾病突发或乙方有意隐瞒的旧病复发,其在船期间的治疗费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规定办理,甲方不再负责其再次发作后的治疗费用。
乙方在上船前及合同终止后发生的疾病及意外人身伤害与甲方无关。
6、乙方在合同期内罹患、发现的下列疾病,医疗费用由乙方自负:
各种性博_艾滋病;镶牙;乙方在未上船前已经患有的各种慢性疾博_
第六条、双方商定补充条款
第七条、其它
1、本合同于_____年___月__ 日在____ 签订,共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本合同解释权在甲方。
3、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该仲裁为终局仲裁。
甲方: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
外派劳务合同附件:
关于因公伤亡保险赔偿金分配的声明
姓名:
职务:
所服务船舶名称:
本人在__________ 轮服务期间,如果因意外身亡,根据保险合同应得人身保险金,按如下百分比,在表格所列亲属中分配。本人在船上应得的工资余额及其他私人财物,全部归(妻子_ 父母_ 子女_ )所有。劳务合同范文节选!
序号_ 姓名__ 与本人关系______ 联系地址/电话_________ 百分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名:_____________
乙方手印:
【摘要】 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编制外劳动用工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和目的出发,归纳出五类编外人员用工方式并进行阐述,同时对各种用工方式的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地勘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现状;风险规避
一、我国法律规定的主要用工方式
1.直接用工是指企业直接使用员工的用工方式。直接用工又可以分为两类,即劳动关系基础上的用工方式和非劳动关系基础上的用工方式。(1)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的用工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属于直接用工。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常规用工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与劳动者订立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二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三是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2)非劳动关系基础上的用工方式。
2.间接用工是指企业不直接用工,通过由第三方用工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生产经营任务。主要是业务外包、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1)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将自己总体业务中的一部分,委托外包给个人或者外包单位来处理的经营方式。企业与外包个人或者外包单位之间存在民事合同关系,与外包个人或者外包单位雇用的员工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业务外包实际上不存在用工问题。(2)劳务派遣。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间,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形成劳务关系的一种用工方式。(3)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企业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重要的灵活用工方式。
二、地勘单位编制外用工现状及风险规避
1.直接用工是目前地勘单位编制外用工最多的方式,根据工作需要,多数地勘单位选择与编外人员定立1至3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有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基本上不存在。风险规避:根据地勘单位的特点,与编外人员定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比较合适。地勘项目多数工期长,完成一个项目要2~3年,与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间差不多,二是规避以后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中第三十九条和第二四十条第一、第二项规定的情形,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的,都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特别注意的是,不管签定哪种期限的合同,用人单位都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要在自用工之日起一月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2.非劳动关系基础上的用工,接收中专(技)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返聘退休人员。目前地勘单位接收中专(技)校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比较普遍。风险规避:一般来讲,非劳动关系用工方式能减少经营成本。因为使用实习学生,与其建立的是民事合同关系,企业只要支付实习学生劳动报酬,无需缴纳社会保险。对退休返聘人员,双方也不存在劳动关系,同样无须为聘用的退休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且在工资方面执行双方的约定即可,并不受限于最低工资标准。不足之处是实习生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返聘退休人员的随意离岗性较大。
3.业务外包。地勘单位业务外包主要发生在以下情况下:一是时间紧任务重,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二是一些非核心的、次要的或辅的业务;三是自身缺少能力的业务。风险规避:地勘单位在业务外包时,一定要重视对方的资质,地勘单位将自己的业务外包给个人承包经营者或者无资质承包单位时,如果他们违法招用劳动者并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时,地勘企业是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地勘单位要做好对外包业务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4.使用劳务派遣。地勘单位多数在项目不大时使用劳务派遣。风险规避:地勘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可以降低招聘、社保办理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地勘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时,应与劳务人员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关系和合同条件,适当参加必要的商业保险,以减轻甚至免除劳务人员在提供劳务遭受伤害或者造成人或物损害时给单位带来的各种损失。
5.使用非全日制用工。地勘单位野外流动作业时,对一些非技术性、辅的工作,一般都在当地雇用农民工。风险规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与非全日制员工以口头协议的方式签订劳动合同,减少了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成本;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不必为非全日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保。在用工过程中,地勘单位一定要注意用工报酬支付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关键词:劳务派遣;业务外包
随着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国家着重解决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劳务派遣问题。为进一步理顺劳动用工关系,逐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减低用工风险,笔者参与了对X公司当前劳动用工情况自查,主要情况如下:
一、劳动用工自查情况
(一)劳务派遣用工
(1)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截至目前,劳务派遣用工人数75人,占公司人数的16.2%。(2)劳务派遣用工岗位为:驾驶员、经济保安、安防监控、食堂厨师、食堂服务员、接待员。上述岗位在公司符合“三性”岗位范围,但个别人员存在不同身份“混岗”,有“同工不同酬”问题。(3)劳务派遣单位为:A公司,具备劳务派遣经营条件。公司与A公司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协议条款有:劳务报酬和支付办法、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及工伤事故的处理等,协议期为两年。A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4)公司制定并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劳动报酬等管理制度,为其缴纳五险及住房公积金,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等。
(二)业务外包情况
(1)因公司用工关系较为复杂,目前有股东单位委派员工(3个股东单位委派)、公司员工、劳务派遣用工、业务外包用工。业务外包量多、用人多且流动性较大等因素,业务外包管理规范性不足,存在不同身份的“混岗”现象。(2)公务小车服务类外包业务服务合同中,未明确界定承包任务,未与公司员工岗位区分,人员管理界限相对模糊,出现“混岗”的情况,存在劳动用工风险。
二、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的区别
经过考察调研,因公司用工关系复杂,业务外包也多;同时发现现在许多员工把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混为一谈,想通过业务外包取代劳务派遣,那到底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派遣等,即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派遣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人员到用人单位工作。它本为一体的雇佣、使用相分离,形成派遣公司、用工单位、受派员工三方关系。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只用人不招人”。业务外包,也称资源外包、资源外置,它是指企业整合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为了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竞争优势,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企业完成。
(一)相同点
(1)劳务派遣员工与派遣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其要被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工作地点在用工单位。因此,派遣员工就要同时接受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管理。(2)业务发包员工也同样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因业务开展的需要,有时承包公司会将员工派驻到发包企业工作,实际的工作地点可能在发包公司,承包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同样要接受承包公司和发包企业管理。
(二)区别
因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在工作上的表象使得二者易于混淆。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1)支付对价的对象不同。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用工单位以劳动力的使用作为标的,用工单位通过派遣企业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向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企业针对劳动力的使用支付对价。而业务外包是一种承揽合同关系,是按照发包企业的要求,由承包人完成的工作成果为标的,企业针对完成的工作成果支付对价。(2)适用法律不同。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用工模式,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业务外包是种经济、业务合作关系,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签订业务合作合同,由承包企业独立完成所承包业务,合作针对的是业务。因而业务外包关系是受《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调整的。(3)劳动者管理主体不同。因业务外包针对的是业务。因此,承包公司主宰业务的进程,管理现场人员。而劳务派遣则由实际用工单位控制业务的进程,派遣员工完全受控于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对其管理,派遣公司不涉及任何用工单位的业务问题。(4)给付员工工资的标准不同。劳务派遣员工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通常比照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实行同工同酬。但业务外包虽有时业务人员也进驻发包企业工作,但其工资完全由承包公司决定并进行发放。(5)费用结算周期不同。劳务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一样。因此,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间通常是按照月进行结算的。但业务外包则不同,发包企业与承包企业通常按照业务的进展程度,约定结算周期。
虽然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有许多的不同点,但在实践中存在发包单位因对外包服务或产品质量控制的客观需要,而介入到外包服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从而实质上对劳动力实施一定程度管理控制的做法。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于外包单位实质上将对劳动者的管理控制权全部让给了发包单位。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也正是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用工难以清晰划分的原因。
三、加强劳务派遣规制的应对
加强劳务派遣用工规制,提高劳务派遣用工成本,必将打破当前企业与市场的平衡,以及企业内部用工方式的平衡。我们要如何应对?总的来讲有以下三个方向:部分劳务派遣用工仍然得以保留,部分劳务派遣用工将转化为直接用工,部分劳务派遣用工将转向业务外包。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目前公司期望将劳务派遣用工转向业务外包。根据之前的论述,只要是真正的业务外包,显然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们恰恰存在部分是“假外包、真派遣”。这种情况下,对劳务派遣单位来说,因大部分劳务派遣单位不能承担雇主责任,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特别设置了双向连带责任制度,如果其轻易转向业务外包,那么发生问题后只有自己独自承担,无形中也是自讨苦吃。反过来说,公司在简单地把原有劳务派遣部分转为业务外包,只变形式而内在的管理流程没有改变的话,将会带来很多用工风险。
四、公司发展整改应对
随着国家对劳动关系界定得越来越严格,必然走向以 “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对是否属于业务外包进行认定,并逐步加强综合管制。在此大背景下,公司应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劳务派遣 风险 应对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劳务派遣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相分离.被派遣的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被派遣至用工单位形成了“有关系没劳动.有劳动没关系” 的特殊形式。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但劳务派遣方面存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劳动关系不清晰。
劳务型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用人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别属于两家单位的情况。
二是工资支付不透明。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属两家,出现部分劳务型企业及用人单位随意克扣工资,不按月发放工资、不按规定结付加班工资等情况,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后责任主体不明确。
三是社会保险不参加。
有的用人单位利用劳务派遣用人形式,逃避社会保险义务,而劳务型公司又不为劳务人员办理参保手续,不缴纳社保费,或者是让劳务人员自己承担缴纳全部的社保费。
四是同等劳动不同报酬。
劳务人员在用人单位往往成为另类,从事的是苦、脏、累、重的工作,报酬待遇低,不享受用人单位的奖金和福利等。
五是工作时间不规范。
被派遣的劳务人员需遵守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这本属正常,但有的用人单位对劳务人员任意安排加班加点,工作时间大大超过国家规定,并且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还把违章责任推卸给劳务型企业。劳务型企业为与用人单位维持劳务派遣关系,不敢帮劳务人员维权。
六是员工结构不合理。
一些经济欠发地区的劳务型公司,以劳务派遣形式,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企业派遣“低价”劳务人员,造成这些企业用人结构出现正式员工少、劳务人员多的不正常现象。有的企业甚至整条生产线包给外地劳务型公司,再由劳务型公司招收劳务人员,采取“外包内做”形式。
以上这些问题,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社会保险和劳动者权益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保障劳务型公司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作用,控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劳务公司及其劳务派遣行为,以及企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行为进行规范。从劳务型企业的运转情况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首先,要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的范围。企事业单位用工,应以直接招聘录用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建立一支基本职工队伍为主,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并不适合所有企事业用人单位,只适合一些特殊用人单位或特殊岗位。因此,劳动保障部门对劳务型公司进行劳务派遣,应明确规定派遣的范围。如外地企业进入当地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或当地未注册机构的所需用工,因其不具法人资格而不能直接招用工,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所以要由劳务型公司派遣劳务人员供其使用。再如,企业的保安、保洁、绿化养护等特殊岗位用人,银行、保险公司因编制所限需使用编外人员,也可由劳务公司派遣劳务人员。
其次,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型企业,应与招聘录用的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明确作为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及工种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及工资支付方式,参加社会保险等,并在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相关的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签订证和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手续。劳务型公司在进行劳务派遣时,还必须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依法建立劳务派遣与使用关系,明确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标准,以及社会保险费结付标准和缴纳办法。可以说,劳务型公司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是依法规范用工、避免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企业;劳务派遣;问题;对策
【abstract】that labour service is dispatched is that our country develops the quickest one kind of talented person intermediary services business at present, chapters and sections dispatches the part reaching “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and “employment law of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rule” specially specifically for labour service having worked out relevance regulation, but enterprise dispatches in actual usage labour service to use working hour, to have problem for comparatively much still. in dispatching the labour service relating that in labour service dispatching the company, the enterprise (use the labor unit), the labour service labor (labourer) three sides interested party, enterprise acts as good self role will be playing important rol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ow the norm uses delicate angle to have brought forward a few constructive ideas from enterprise, three sides wins to look forward to realizing labour service dispatching the company, enterprise and labourer together.
【key words】enterprise; labour service is dispatched;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劳动者)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由于它符合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规则,因而这种人力资源外包的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
1 劳务派遣的法律背景
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方式的初衷是为了降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把用人单位从繁琐的劳动人事管理中解脱出来,将其精力集中投入到市场开发、产品更新等工作上去,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再就业机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与《劳动法》配套的法规及一些地方性规章对劳务派遣作了一些规定,并且进行了有益尝试。但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制派遣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的法律规范,劳务派遣公司和企业如何对劳务工承担责任是一个空白问题。在实践中,劳务派遣逐渐演变成某些企业逃避责任、转嫁风险的手段,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升级。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制定《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设专门章节对劳务派遣作了规定。自法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等组织通过电视、网络、书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法制宣传,并通过多种形式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一方面,使劳动者明确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使劳务派遣公司、企业明确各自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在此种背景下,笔者认为使用劳务派遣的企业应根据新的法律要求,规范用工行为,重新评估使用劳务派遣的利弊,诊断目前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转变用工观念,保障劳务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的优势
劳务派遣用工是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工本人及企业三方共赢的用工方式。具体来讲,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向企业收取管理费及服务费给其带来了经济利益和规模效益。扩大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有利于劳务派遣公司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对于加入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工而言,改变用工方式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有了保证,工资、社保由劳务公司承担,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增加。企业在推行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净化用工的管理职能,节约管理成本,减轻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大量烦琐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2.1 用工管理便捷。招募工作均由派遣公司负责,劳务工的档案接转、户口落实、工资发放、各类社会保险的办理等诸多人事工作也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完成。企业使用这些劳务工时只要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对约定的工作任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管理。因此,企业可以节省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所需花费的人力、资金和时间。
2.2 用人机动灵活。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务变化很大,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在增加业务时增加人员,在业务减少时相应减少人员。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期满,派遣协议立即终止。是否续签合同,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决定,这解决了企业原先“招工容易辞退难”的问题。
2.3 用工风险降低。在劳务派遣中,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劳务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的岗位、人数等,派遣合适人选到企业工作。劳务派遣公司作为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企业只是事实用工单位,企业与劳务工不发生劳动关系,避免了与劳务工因劳动关系而发生劳动纠纷的情形。劳务合同期满,劳务派遣协议也就终止,企业不必承担安置劳务工的就业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而大大减少了用工风险。
3 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中出现的问题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企业实践中已被充分肯定,并且劳务派遣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3.1 出现劳务纠纷时,责任划分不清。现在社会上的劳务派遣公司林林总总,很多小型的派遣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以收取较低的管理费用等方式来吸引企业与之建立业务。一旦用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麻烦就伴随而来。典型问题集中在劳务工的社会保险上。很多小型的派遣公司并没有依法为所有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特别是针对劳务工流动性大这一特点,劳务公司为了节省费用,赚取更多收入,往往在劳动者试用期满后才开始上交社会保险;另一些派遣公司仅为劳务工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或人身伤害保险,这虽然解决了劳务工在派遣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但是劳务工一旦在用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矛盾就突现出来。本应由派遣公司按法律规定承担办理劳务工的工伤申报、理赔事宜,企业只负责协助办理。但事实上,由于派遣公司没有及时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导致劳务工得不到及时的补偿,企业最终须承担连带责任,这就造成了企业用工风险及用工成本的增加。目前出现的结果是企业花了钱,而结果还是逃脱不了责任,所花的成本与精力更大。
3.2 工资支付不及时、不透明,报酬不公平。由于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兴起,劳务公司招聘的劳务工人数骤增,劳务公司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跟不上发展的步伐。经常会出现延迟发放工资或是不按固定日期放工资等现象。更有甚者,有一些劳务派遣公司,混淆劳务费与劳动报酬的概念,没有把劳务工的工资落实到实处,不按规定结付加班费,从中克扣工资报酬,损害劳务工利益。虽然很多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逐级意识到同工同酬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受过去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的领导、员工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解,习惯于划分正式工、临时工,在企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而劳务工通常被界定为临时工,从事的是苦、脏、累、重的工作,报酬待遇低,并且很少能够享受企业的奖金和福利等,这直接影响了劳务工的实际生活与工作热情,不利于企业的运行与发展。
3.3 企业对劳务工的管理过于散漫。很多企业在实行劳务用工后,把所有的员工管理职责都扔给了劳务派遣公司,只是简单地负责劳务工的考勤报告,检查出勤情况,缺乏完整的员工信息记录。企业没有制定对劳务工的工作表现的考核标准、奖惩措施以及派遣员工参加工会和党团活动等情形,缺乏对劳务工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旦劳务工与企业发生用工纠纷时,企业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基本的信息与评判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明确了职工名册,应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地址及现住址、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企业若以上述条例规定为参考,完善员工信息,将会变被动为主动,企业也可以经常性地进行用工的自我检查、监督与改进。
4 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途径
虽然劳务工和企业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劳务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形象乃至社会声誉,因而企业积极探求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企业选择劳务派遣公司时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企业主要从资金能力、业务能力、信誉等方面综合审查劳务派遣公司是否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对劳务派遣作了特别规定,这使得大量资质差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企业被“淘汰出局”,为企业及劳务工带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派遣环境。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劳务派遣公司仍然鱼目混杂,很多公司为了眼前利益,对企业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承诺,不惜一切代价拉拢业务,这样使得企业在选择劳务派遣公司时陷入困境。《劳动合同法》在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九十二条中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而,企业为了避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用工风险,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的作用,一定要选择实力强、资力深、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的劳务派遣公司。现在很多地方人事局下面设立了劳务派遣公司,管理比较规范,管理人员大多也比较专业,相对比较有保障,企业在做选择时可以首先考虑。
4.2 监督劳务派遣公司的行为,加强劳务派遣合同管理。企业和劳务派遣公司应以派遣合同的形式明确三方的法律关系,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以及对派遣员工的管理分工。企业尤其应当对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其与每一位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合同的内容与劳动合同内容应当一致。企业与劳务工签订工作协议时,应当谨慎细致,避免被误认为劳动关系。在派遣员工的管理分工上,总的来说,企业负责劳动过程管理,派遣公司负责劳动关系管理。劳务工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绩效评估由企业负责;劳务工的招聘、录用手续办理、劳动合同签订与解除、工资发放、社保办理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企业应要求劳务公司及时开具劳务工的薪酬、社会保险费和管理费等票据,并对企业单独列帐,不得与其它单位合帐处理,以便于核查落实情况。企业还应监督劳务公司按月根据工作业绩、考核记录对劳务工的工资支付情况、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企业还应与劳务派遣公司在派遣合同中约定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应避免合同中出现以劳务费代替劳动报酬等称谓,进而可能侵占劳务工工资及各项社保利益,转手支付劳动报酬等可能造成的各种风险。若劳务派遣公司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劳务工劳动报酬,克扣劳动报酬或是延迟向劳务工支付工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或是缴纳滞纳金。
4.3 企业要规范自己的用工行为,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企业应经常进行自查,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劳务派遣合同和使用劳务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找出目前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法》相悖的地方。企业可以按照民主程序,制定本企业劳务工管理办法,明确考核制度、工作纪律、办事流程、奖惩措施、工资晋升制度等内容。并让劳务工拥有知情权,将规章制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示、告知劳务工,也便于他们遵守。企业还应制作劳务工用工明细,完善劳务工信息。企业作为具体的用工单位,不能只要求劳务工提供劳动,而是应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劳务工的工作岗位、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进行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做好劳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进行安全生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按月将所使用劳务工的考勤、业绩等信息反馈给劳务派遣公司,及时将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管理费转移给劳务派遣公司,并监督落实。
5 结束语
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从源头上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已初步形成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再加上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宣传与教育,劳动者的法律知识普遍提高,法律意识逐渐加强,更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权。企业应当革除以往把劳务工与原有的固定员工区别对待的陈旧用工观念,对劳务工和固定员工一视同仁。同时,企业应对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所获得的综合效益和直接用工的综合效益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对比,以此决定是否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正江.用人单位适用劳动合同制度疑难问题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夏波光,邱婕.劳务派遣,期待走向正规.中国劳动,2005(6)
工程劳务外包合同范文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有关精神,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本项目的_____工程的劳务承包给乙方,为明确双方权力与义务,特签订如下协议条款,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与地点
该工程为长沙某学校教学实验楼工程,地点在长沙市体育新城。
二、承包方式与要求
该工程甲方采取分工种,单价组合成总价的形式,以包税、包工、包食宿方式承包给乙方。要求承包队伍具备劳务承包资质,主要工种要有上岗证书,并且编制人员花名册交甲方存档备查。
三、工程承包单价与内容
经双方协商,该_______工程按 _______元/(m2、m3、t)的承包单价由乙方进行承包,其承包单价包括以下内容:完成建设方提供的全套施工图纸、交底纪要、变更的有关施工的全 部内容;现场规整与清理;200米范围内地面水平运输;制作设备的维护、保养;材料的节约;与其他队伍配合等内容。
四、工程质量与安全
根据业主要求,该工程质量要求达到优良,因此单项承包必须确保优良,如本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工程,甲方适当给予奖励,如承包单项评定为不合格,由乙方进行返工修理直至合格,其返工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并从乙方劳务结算中扣回。
乙方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甲方管理人员的安排,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为使工人增强安全意识,带队及班组负责人每天安排工作量,要进行安全交底教育, 强调安全操作,带好安全帽,装好安全网系好安全带,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因乙方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 经济、法律责任。
五、文明施工与奖罚
乙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文明施工手册,在自己承包的范围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格把好材料节约关,不准乱锯、乱丢、浪费材料,如发现在分清责任后 给予罚款。同时,乙方负责人必须管好自己的队伍,长沙市以外的人员,进入现场前,办好“暂住证”,严禁有“非典”疑似病人进入施工现场,严格遵守治安管理 条例,违者予以罚款,乙方人员必须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遵守工地
六、付款方式与工期:
该工程乙方队伍进场后,其先期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借给乙方一定数量的生活费,主体封顶付至劳务费的50%。工程竣工付至劳务费的 70%。办完工程结算付至劳务费的90%。留10%待保修期满后一个月内付清。由于该工程工期紧,而且业主奖罚严励,为确保工程按工期竣工竣工,故乙方进 场须交纳工期保证金_______万元。乙方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甲方确定的工期控制点,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如因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 误。除扣工期保证金外,将根据甲方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给予处罚。
七、双方权力与义务
(一)甲方
1.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资格审查,对乙方违反合同条款内容实施处罚,经济赔偿及辞退的权力。
2.甲方根据工程要求,安排乙方实施工程承包内容,乙方应无条件遵照执行。
3.甲方提供给乙方尽可能方便的施工条件,并按劳务合同约定和业主付款情况支付劳务费。
4.甲方对乙方提供来的施工作业人员实行实名制,建立健康状况档案,对有残疾及智力障碍的作业人员一律清退,不得入场施工。
(二)乙方
1.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交符合承包资质并有权对甲方提出合法要求,主动承担合同内容的全部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2.乙主必须按甲方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乙方不得擅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出现的人身伤害及死亡事故,乙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甲方概不负责。
3.乙方有权拒绝甲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指令,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甲方参考。
4.乙方不得使用残疾及智力障碍的作业人员,不得瞒报,私自使用。同时乙方应提供人员名单、身份证。
5.乙方要管好自己的队伍,不得在工地及之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赌博、、等。一旦造成的犯罪的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6.为确保工期,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保证工程足够的劳动力,不得消极怠工。
八、违约责任与其他
1.以上条款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违反或造成工程停工,必须追究违约方责任。
2.如因乙方原因损害公司信誉、现场设备及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全部损失,并从承包劳务费中扣除。
3.属于乙方自备设备,自带工具用具等,乙方必须自己保管,不得因此对甲方提出其他要求,更不得找借口影响开程质量和进度,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4.本合同一式叁份,甲方二份,乙方一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工程劳务外包合同范文2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就xx工程施工的劳务人工费事宜,达成本合同条款如下,双方共同遵照执行。
第一条 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施工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承包范围
人工挖运土石方、回填土;现浇砼工程(综合)、支模(含脚手架)、钢筋制作、安装;预制构件制作、安装;砌砖;铺贴花岗石、广场砖、柱面、柱头、瓜米石地面及抹灰;安砌青石路沿及草坪路沿;二布六油防水层;脚手架搭拆;梯踏步贴面砌、缸砖粘贴;建筑拆除(含除渣)、搭建临设;零星估工等(除水电安装及绿化工程外的所有工程)。
第三条 承包金额
详见本合同附件所包含的单价及名分项包干价。
承包金额的构成=单价×实收方量+上、下浮比例金额
本工程劳务人工费除绿化工程外,所有工程价格均已包括,不再另立项目,若有,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工程进场前乙方向甲方缴纳五佰元保证金,工程顺利进场15日后甲方退还保证金。主要分项工程单价附在本合同后面,作为合同附件。本单价已包含了管理费、工具费、交通费、保险费等一系列费用。
第四条 工期(三个月)
(一)开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竣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施工技术要求
(一)每一项工程开工前由甲方施工技术人员向乙方交底,并以书面形式由乙方代表签字。
(二)乙方代表必须指挥工人按技术交底和施工规范施工。先作样板,达标后再施工。
(三)第一道工序必须按交底、施工、检查、验收几个步骤进行,本工序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工作。
第六条 双方责任及工作
(一)甲方工作
1.提供食宿条件:
2.为乙方施工协调有关工作关系:
3.派施工管理班子驻现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施工步骤进行安排,指导乙方施工,并对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乙方工作
1.严格执行合同中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的要求,调配甲方要求的相应工种及工人数量,服从施工人员的安排,按规范进行施工。
2.加强对工人的管理,教育工人遵纪守法,办理流动人员务工的暂住证等相关手续。加强安全、防火、防盗意识。
3.组织工人文明施工、钢筋工、电焊工等重要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工完场清。文明施工,周转材料包干使用。①。扣件按3%,②。u形扣按15%,③。钢管、钢模按0.5%包干,全奖全赔。
第七条 工程验收
(一)工程质量,以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优良等级进行要求以分项工程优良确保分部工程优良,分部工程确保单位工程优良。
(二)以甲方施工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签证为验收依据。
(三)因乙方造成的质量问题返工,由乙方负责全部责任并承担其材料及人工费损失。
(四)因甲方指挥错误造成的返工,由甲方按乙方已作部分的实际记工,以每人30元一天支付给乙方。
第八条 人工费支付
(一)工程开工后,由甲方向乙方预支工人生活费,每人每月共借支代金卷250元,现金50元,每10天借支一次,总额控制。
(二)每30天根据形象进度计算工作量,若达到预计工期则支付总工作量的70%人工费用,完成工作量超出计划量,则支付80%,达不到则支付60%.付款时必须扣除预支金额。如甲方不按时支付工资,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发放工资的要求或罢工。
(三)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再计算总工作量,扣除总借支(预支代缴保险费),交还借出的全部工具、设备、周转材料、剩余材料、生活用品等,扣除损毁、短缺部份赔偿后10日内付足总额的95%,余款一个月后付清。
(四)本工程若经有权单位评定质量标准为优良工程,甲方按附件单价上浮30%结算;将乙方在施工期间的工具费报销作为奖励;若不能达到优良,甲方则按附件单价下浮10%与乙方作结算。
第九条 安全责任
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因乙方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由乙方全权负责,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与甲方无关,工程施工期间乙方必须购买全部工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由乙方自理,乙方提交工人名单,甲方为乙方代办保险手续。
第十条 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并成为本合同之附件,双方共同遵守。
第十一条 其它约定
若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其工艺水平、工期达不到甲方要求,甲方则有权要求乙方无条件退场并不予进行结算,甲方所受的工期、信誉损失也不向乙方索赔。
第十二条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捃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结清尾款后自然失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工程劳务外包合同范文3甲方(承包人):
乙方(劳务分包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劳务分包事项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
1、劳务分包工作对象及提供劳务内容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地点:
1.3分包范围:图纸清单内的所有工程量
1.4承包方式:包轻工(含辅料)。
2、合同价款
2.1工程合同价款:(大写)人民币伍拾万元,(小写)人民币 元。
2.2合同价款的计价方法:__________。
2.3结算方式:
3、分包工作期限
开工日期:20xx年 月 日 竣工日期:20xx 年 月 日 总日历天数为: 天
4、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按国家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本工作必须达到质量评定 等级。
5、甲方代表:
6、乙方代表:
7、工程承包人义务
7.1组建与工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班子,全面履行总(分)包合同,组织实施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向发包人负责;
7.2向劳务分包人交付具备开工条件的施工场地。
7.3负责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监督、检查和验收。
7.4负责统一安排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交工验收。
7.5按时提供图纸,及时交付应供材料、设备,所提供的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安全设施保证施工需要。
7.6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8、劳务分包人义务
8.1、对本合同劳务分包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向工程承包人负责,组织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熟练工人投入工作;未经工程承包人授权或允许,不得擅自与发包人及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8.2、劳务分包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每月底前 天提交下月施工计划,有阶段工期要求的提交阶段施工计划,必要时按工程承包人要求提交旬、周施工计划,以及与完成上述阶段、时段施工计划相应的劳动力安排计划,经工程承包人批准后严格实施;
8.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约定的标准;科学安排作业计划,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保证工期;加强安全教育,认真执行安全技术规范,严格遵守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建设主管部门及环保、消防、环卫等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施工;承担由于自身责任造成的质量修改、返工、工期拖延、安全事故、现场脏乱造成的损失及各种罚款;
8.4、自觉接受工程承包人及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接受工程承包人随时检查其设备、材料保管、使用情况,及其操作人员的有效证件、持证上岗情况;与现场其他单位协调配合,照顾全局;
8.5、按工程承包人统一规划堆放材料、机具,按工程承包人标准化工地要求设置标牌,搞好生活区的管理,做好自身责任区的治安保卫工作;
8.6、按时提交报表、完整的原始技术经济资料,配合工程承包人办理交工验收;
8.7、做好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和已完工程部分的成品保护工作,因劳务分包人责任发生损坏,劳务分包人自行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及各种罚款;
8.8、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工程承包人提供或租赁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机具、周转材料及其他设施;
8.9劳务分包人须服从工程承包人转发的发包人及工程师的指令。
8.10除非本合同另有约定,劳务分包人应对其作业内容的实施、完工负责,劳务分包人应承担并履行总(分)包合同约定的、与劳务作业有关的所有义务及工作程序。
9、质量检查与验收
9.1劳务分包人应随时允许并配合承包人或监理单位进入分包人施工场地检查工程质量。
9.2劳务分包工程质量应达到分包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的质量标准,劳务分包人应承担相应的一切责任。
10、合同价款支付与支付方式
10.1合同签订生效,本工程劳务分包人进场施工后七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10%作为预付款。
10.2工程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完成工程量过半后七个工作日内支付已完成工程量对应合同款的70%
10.3本工程全部完工并达到质量标准,经发包人、监理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七个工作日内支付至合同总价的80%。
10.4结算完成并验收后支付至总合同额的95%。
10.5余款95%作为保修金,一年保修期满后付清。
11、质量保修
11.1劳务分包人按国家规定对分包工程承担保修责任。工程出现需维修、返工等事宜劳务分包人应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维修(除管材质量外的)。保修期内,甲方按结算总价的_5___%预留质量保修金。保修期满无质量问题的,退还预留的质量保修金。
12、分包合同解除与撤场
12.1劳务分包人应严格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和承包人的要求施工。如劳务分包人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明显不能满足分包合同和承包人要求,承包人有权要求劳务分包人采取整改措施和加快施工进度。劳务分包人应无条件的采取各种措施满足承包人要求。如劳务分包人在收到承包人通知后5日内仍不能满足承包人要求,承包人有权解除劳务分包合同并要求劳务分包人撤场。劳务分包人在收到承包人要求撤场的通知后应在5日内无条件撤出分包工程施工场地,并妥善保护施工现场的所有承包人财产和已完工程。劳务分包人应承担因此给承包人造成的所有损失。
12.2对于劳务分包人在施工过程中搭建的临时设施,如承包人要求拆除,劳务分包人应按承包人要求拆除,并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直至令承包人满意。
13、违约责任
13.1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视为劳务分包人违约。劳务分包人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其违约给承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13.1.1因劳务分包人原因不能按照本合同协议书约定的竣工日期或承包人同意顺延的工期竣工的;
13.1.2因劳务分包人原因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的质量标准的;
13.1.3劳务分包人将其承包的分包工程转包或再分包的;
13.1.4劳务分包人不履行分包合同义务或不按分包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其他情况。
13.1.5劳务分包人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人身伤害等),一切责任全由劳务分包人负责,与承包人无关。
13.1.6因承包人进厂材料不及时导致窝工的由承包人承担(双方友好协商) 14、分包合同生效与终止
分包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并在分包工程竣工交付、双方签订分包工程保修合同、承包人付清分包工程结算尾款后终止。
15、合同份数
本合同正本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承包人劳务分包人分别保存一份。副本___份,由承包人、分包人各执__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关键词]油田企业;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02-01
1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概述
业务外包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是指企业将非主营业务或技术含量较低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以实现企业各类资源的重新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及其管理效率。业务外包一经引用,便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企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油田企业不少服务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可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进行管理。
2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的优势
2.1 用人比较灵活
采用业务外包的用人形式,可在增加业务时,增加人员;在业务减少时,减少人员,用人灵活,不受编制限制,人员进出手续由业务外包服务商进行专业化服务。
2.2 可适当提高员工薪酬
采用业务外包方式比使用正式在编职工大幅度减少了直接用工,降低了人工成本,员工薪酬待遇上升提供了空间。
2.3 人事纠纷少
避免与外包人员劳动人事纠纷的发生,降低了用工风险,业务外包项目中,外包人员与业务外包服务商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将风险转移到专业外包服务商,出现劳动纠纷由其出面解决。而且外包人员对日常考核的不同意见,也可以通过外包服务商统一协调处理,节省了企业的管理精力。
2.4 抵御风险的能力强
业务外包可规避一些工作风险,增强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风险高、管理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业务,也可采用外包的服务方式以确保在服务提供的同时规避管理责任风险。
3 油田企业外包业务风险分析
氖导史⒄骨榭隼纯矗业务外包管理方式虽然提高了管理效率,缓解了油田企业人员不足问题,但业务外包规模和费用不断增加,直接增加了企业外包业务成本;而外包业务质量及其效果却没有明显提升,存在诸多风险。
3.1 管理体制缺失
业务外包是一项需要多个部门参与的系统业务,不仅涉及到工作量的管理,还涉及到外包单位的资质审查、人工费用的测算、合同制定及履行等。外包业务实施过程中,需要人事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的参与和配合。现有的管理模式只强调了分工,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这就影响了业务外包程序的实施、合同制定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各部门的主要职能的发挥,业务外包处于失控状态,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劳务纠纷,给油田企业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3.2 成本增加
企业采用业务外包的费用相对于直接用工费用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业务外包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费和税费;第二,对业务外包费用没有进行统一、规范的核算,核算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费用核算时,要综合考虑地域、时间、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核算缺乏科学、全面的依据,因此降低了核算结果的可靠性;第三,发包单位在选择外包单位时,可选择范围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降低了业务外包费用下降的空间。
3.3 具体风险分析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后,会存在多项风险,其主要表现有:①生产安全隐患较多。实施外包业务前,电焊、气焊以及房屋维修等工作由外雇人员担任,油田企业可对聘用人员进行统一组织和培训,确保了施工质量;实时业务外包管理模式后,以上工作岗位过于分散,对人员的需求量不大,而外包单位对特殊作业工种的培训力度极为有限,这就给后续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②用工隐患。实施业务外包后,仍采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外包单位只负责发放工资;而外包单位为了逃避用工风险,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也没有建立社会保险。③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业务外包后不利于部分业务内部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风险控制对策
4.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业务外包不仅要管理工作量,还要对外包单位服务质量、履约能力、信誉水平进行评估,各项工作不能依靠单个部门完成,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协同作业。
(1)要建立入网资格审查小组。入网资格审查小组应由人事部、企业管理部、生产部、财务部、服务质量监督部以及纪委监察部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入网单位的资格审查、信誉评估、履约能力评估等。人事处设立办公室,相关单位协助完成组织审核会议、发放邀请、统计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2)成立专家审核组。业务外包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外包业务、外包价格、价格制定方法、外包单位选择标准、业务评价及方法等内容进行确定,需要成立专业的审查小组,组员可由人事、财务、法规、生产、基层单位、外包单位、服务监督部门的代表组成,总人数控制为奇数,确保集体商议时能得出有效结果。
4.2 加强用工管理
企业非核心业务的岗位采用直接用工的模式,实施业务外包后,就需要将部分员工进行调剂,这就对用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企业应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组织生产。(2)做好人力资源调剂工作。(3)做好岗位培训工作。对于调剂人员,其面对的工作将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为使其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应加强专业培训力度。通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和实训工作,使职工明确新岗位的职责,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4.3 外包业务管理
外包业务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若不对其进行管控,将会给企业带来诸多风险,为规避风险,企业应加强对外包业务的管理。(1)做好业务培训。(2)明确用工主体。(3)加强沟通。(4)外包效果评价。发包单位应制定有效的效果评价机制,对于服务质量较差的单位,依据合同规定追究外包单位的责任。
5 油田企业业务外包的成效
5.1 规避了用工风险
通过实施业务外包,缓解了缺员矛盾。此外,通过实施业务外包,变劳动合同为经济合同,劳动者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与乙方存在劳动关系,对于乙方使用谁、使用多少,油田企业不干涉。油田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对服务效果进行监督,对外包单位信誉度进行评估,选择实力强、信誉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外包单位。
5.2 符合上级用工政策
油田企业要积极推行非主营业务、后勤服务业务或低端市场业务工作任务外包,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减少企业直接用工、优化队伍结构,改进工作任务外包方式,减少了用工成本,防范用工风险。
5.3 降低了企业管理风险
通过市场化运作队伍在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规律的驱使下,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更加专业,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加速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5.4 人力资源得到优化
通过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有效将分散的、有限的人力、资产等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整合使用,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采油等核心业务上,精简了机构和人员,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5.5 提高了业务外包管理水平
针对油田企业油气生产区域分散、社会依托较差等实际,实施业务外包,适当调整劳动组织架构和生产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地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有效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使业务外包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业服务 业务外包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事业部自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优化劳动组织方式,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对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保安等业务实施外包,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质量管理、价格核算、市场准入、风险防控等体系,为做优做好矿区服务、建设和谐美丽矿区奠定坚实基础。
一、实施背景
(一)业务外包前的概况
1.油田矿区业务发展沿革
长庆油田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后勤服务实行分散式管理,油田机关和各二级单位的生活服务公司、生活服务站负责本单位生产生活基地的保洁、清扫、水电气暖运行等服务管理,生产生活基地点多线长、高度分散、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社会依托条件差,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服务模式。
2007年事业部成立后,在“三保一修”的基础上,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各单位切实抓好物业与公用事业服务,积极做好离退休老同志服务工作,稳妥推进社区居委会建设和幼教工作,持续搞好社会保险工作。居民低保、医疗保险,“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以及社区居委会等公益性事务不断增加;独居和患病、高龄老人的家居照顾慰问,以及住户自有部分,如灯具、炉灶维修等特殊服务陆续开展;绿色食品销售、社区养老、“小课桌、小饭桌”等增值服务逐步落实。
2.劳动用工情况
2007年底事业部用工总量中正式职工占比59.8%,临时性用工占比40.2%(包括职工家属、子女、退休人员、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和社会人员)。职工队伍呈现出“两高”即平均年龄偏高,女员工比例高;“两低”即队伍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偏低;“两多”即低技能的一般性操作服务人员多,老、弱、病、残等不在岗和岗位性安置人员多等特点。
3.生产运行方式
物业服务工作量急剧增大,正式职工总量不足,一些单位将部分绿化及养护、垃圾清运、保洁清扫等简单重复业务,聘用临时用工人员完成。一是物业服务单位与临时用工签订劳务合同,按人数和工作天数结算劳务费用;二是职工与临时性用工混岗作业;三是对临时用工实施直接管理。
(二)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集团公司对矿区服务系统的职责定位,事业部传统用工模式与法律环境、人员结构、用工成本产生诸多矛盾,主要体现在:
1.用工不规范、法律风险大。
随着国家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极大增强,传统的用工方式和管理模式,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严重影响和谐美丽矿区建设。
2.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直接雇佣短期临时性用工,给企业日常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事业部在人力资源“选、育、用、留”四个管理环节上,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临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意外伤害等不确定风险,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物业服务行业社会劳动力市场价位低,岗位技能要求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保安岗位,事业部已成为社会保安机构的免费培训点,每3个月人员流失率达到80%以上,增加企业管理难度,人员招聘费用长年居高不下。大量季节工的使用,如冬季供暖聘用热力司炉工,短期临时性用工的特点决定其工资待遇远高于长期用工。
3.专业化水平低、质量提升慢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偏大,岗位培训针对性不强,职工队伍现状与专业化服务需求不适应。特种设备少,无法承担高层建筑外立面清洗、消防电梯安全保养、石材地面保洁等特殊作业。油田矿区单位“大而全”的管理模式,与周边社会物业服务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服务项目创新不够,精细化服务水平不高,标准化服务实践不足,难以迅速满足油田单位和职工家属“保障生活、服务生产、维护稳定”的现实需求。
(二)主要工作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事业部认真总结业务外包取得的经验,按照“1234”的管理思路,着力加强对业务外包的统一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业务外包带来的诸多优势,提升风险防控,提高运行效率。
1.建立一套体制
事业部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制定《业务外包管理办法(暂行)》,统一和规范外包服务的业务范围、运行模式、审批程序、招标与合同管理、外包公司资质审查、安全生产责任、监督管理与考核、费用结算等事宜。在运行管理上,事业部对外包服务业务按照工作量和服务标准,参照社会市场价格,采取招标方式组织外包。物业服务单位依据业务外包合同、服务标准和考核办法,负责对外包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依据考核结果支付外包费用。
2.推行两个准入
明确外包公司准入条件。事业部严格执行招标选商和报批制度,通过外包公司自行申请、服务单位排序推荐,以招标方式择优选商。建立准入公司业绩档案、年度审核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在调研考察、招标组织和价格洽谈方面,由业务主管部门牵头,纪检、审计、财务等相关部门参加,运作规范程序公正。
培育业务外包准入队伍。事业部依托社会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进市场化队伍,不断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化运作服务保障机制,培育一批诚信、专业、有实力、有资质的市场化队伍,提升了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事业部对6大项业务进行系统划分,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低端和简单重复劳动型三大类工作,分门别类实施市场化,适应专业维护型工作对特殊工种用工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3.实现三个统一
统一业务外包范围。按照“简单易替换、社会资源丰富、市场价格透明”的原则,将业务外包范围界定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保安服务、公寓服务、食堂服务、办公区服务等6大类业务。
统一外包管理职能。明确两级机关、基层服务站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业务外包的管理职能和工作流程,确保业务外包全面受控。强化事前防范,两级机关执行3项审查审批管理制度;强化现场沟通,基层单位监管合同日常履行结果;强化结果应用,机关主管部门考核评价,注重全过程监管,防控合同纠纷。
统一标准合同文本。在事业部层面编制保洁、保安、绿化三大业务外包标准合同,统一合同名称、起止时间和主要条款,规范工作任务计量单位、计价单位、费用单价、价格构成、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险等内容,增强业务外包价格的可比性,规避业务外包过程中因合同重要事项疏漏、责任不清、权责不符而引起的纠纷。
4.落实四个加强
加强外包价格管理。环卫保洁、绿化养护依据面积计价,公寓服务依据房间数计价,食堂服务依据就餐人数计价,保安服务依据岗位计价。具体运作模式分为两种,一是按照"简单、清晰、易计量"的原则划分确定各项业务的计价项目,在统一计价方式、统一价格构成内容的前提下,由事业部主管部门按不同地区、不同业务、不同项目定期外包指导价格,各单位原则上应在事业部指导价格区间内确定外包价格。二是事业部分区域组织招标,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组成招标工作小组,每年集中开展各项业务招标,确定业务外包价格,各单位在业务外包准入单位范围内确定外包公司。
加强监督考核管理。事业部制订环卫保洁、保安服务、绿地建植与管护等相关服务标准规范,作为对外包公司监督考核的依据,将考核结果与费用支付挂钩,日检查、周考核、月兑现。对劳动合同、安全环保以及队伍稳定管理不善,且严重影响正常服务或损毁矿区声誉的外包公司,以及不能完成合同规定服务任务的,一票否决,责令退出。
加强企业文化融入。物业单位与外包公司在充分沟通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协调,将管理要求和管理理念、大庆精神、长庆文化准确传递,互相依靠、互惠互利、互促互帮,让他们融入到长庆矿区文化中,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同时帮助外包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并创造更多价值。
加强资金结算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油田公司财务制度和业务外包合同约定,禁止无合同付款、工资以及已支付外包费用回流等违规行为,杜绝“隐形”小金库的出现。
四、物业服务业务外包管理效果评价
(一)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认真落实事业部“十六字”基调,坚持“程序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精品管理”的理念,以矿区事业部20条服务标准为蓝本,建立严密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关注服务的关键点和环节的衔接点,在外包队伍管理上设计多项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提升了管理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开支,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
(二)运行机制科学灵活。社会化服务监管扎实有效,实现“督查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措施”,形成有效控制物业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建立质量分析、内部例会、巡检督查、服务协调、意见征询等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健全质量考核奖惩管理办法、“投诉、取证、责任追究”程序、激活承包队伍退出机制,充分体现了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管理的保障优势。
(三)助推美丽矿区建设。统一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功能,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助推油田矿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美丽家园。外包公司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小区居民营造了舒适、安逸、和谐的生活空间,矿区住户综合满意度2013年上半年达到96.89%。
(四)用工总量合理控制。事业部充分利用内、外两种人力资源,找准业务专业化运作和人员精干高效使用的平衡点,在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展、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情况下,用工总量逐年减少,2008-2012年用工总量减少5000余人,年递减率9.7%,用工水平持续位于集团公司矿区服务系统前列。
五、需进一步改进完善的问题和建议
(一)需进一步改进完善的问题
业务外包虽然在优化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等方面对事业部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在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外包规模过大。首先是外包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除水电气运行、公益及离退休服务和440等少数业务外,其他业务都存在外包情况,其次是外包规模不断增大,目前外包总规模已超过50%,第三是外包费用逐年攀升,年增长超过了10%,个别单位户均外包费用达到了2700多元,第四是一些人员相对富余的单位,其外包规模也比较大,用工效率不高。
2.市场准入和竞争机制有待完善。在选择业务外包公司时,事业部各单位虽然都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然而在招标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个别公司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以抢占市场为目标,通过价格上的极大优势,获取物业服务单位在外包费用上的认可,影响后期服务质量。另外,社会治安属地管理,物业服务单位只能与当地保安公司签约,保安队伍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增加监督管理的难度,外包费用较高。
3.员工“白领化”的倾向严重。综合管理服务人员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平均已占到全部员工的46.2%。员工不愿从事条件艰苦岗位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单位没有员工从事维修工作,有些单位扩大外包规模后将富余员工安置到专职“管家”岗位。
4.业务外包工作量有待进一步核定。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单位工作量统计不准确,出现了如室外硬化保洁面积、绿化面积之和大于全部占地面积的情况,有些小区户均楼道面积达到了18.2平方米。
5.业务外包合同有待规范统一。在工作量的计算方法,确认内容,以及不同业务的计价方式和计费内容等方面,各单位都不尽相同,差异过大。
(二)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事业部从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上,应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物业服务业务外包模式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为持续推动美丽矿区建设,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控制外包规模。首先由事业部统一各类业务实物工作量计算办法,建立统一的基础资料数据库,核实核准业务工作量;其次在事业部层面统一研究界定可以进行外包的业务项目,不能外包的项目;第三依据各单位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确定其外包的规模;第四探索业务外包效能审计,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资金效用。
2.健全业务外包方资格准入审查制度。定期开展专业公司资格审查工作,验证工商行政部门许可的业务范围,核对企业资质,从源头保证服务质量,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利用事业部工作量的规模优势,分业务在同一区域培养2-3家协作态度好、责任心强、技术可靠、实力雄厚的专业公司,鼓励良性竞争。定期检查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隐性薪酬实际支付情况,重点检查人员劳保着装和基本保险缴费,细化考核扣分项目,考核结果与外包费用支付挂钩,特别对未按协议提供岗位安全保护设置的专业公司,终止履行业务承包合同,加强全过程监管。
关键词:人才派遣 人力资源 管理
一、人才派遣的内涵及特征
人才派遣又称为人才租赁,是指由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单位签订派遣合同,让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通过派遣单位向被派遣单位派遣人员,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新型用人方式。人才派遣的实质在于通过人才租赁公司以服务合同或劳务合同来实现的服务交易,主要由人才租赁公司与用人单位和派遣人员进行人才租赁协议签订和合同,以规范租赁期间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和被租赁人员不具有人事隶属关系,而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才的知识的法定所有权在签署劳动协议之前属于人才个体,但是在人才与派遣公司签署协议之后就向人才派遣公司发生了转移,而在人才派遣公司将人才派遣出去,产权中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又向用人单位转移,而人才派遣公司仍然占有人才的占有权。因此,人才派遣的内涵其实就是人才产权的分离、转移的过程。人才派遣的特征是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单位之间签订派遣协议,建立的是劳务关系;派遣公司与雇员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二、人才派遣的运作流程
第一,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和工作需要与人才派遣公司签订人才派遣协议,并提出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数量和价格等要素。第二,派遣公司根据自己的人才库或者现场招聘的方式选择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名单或者资料,并将其交给企业,让企业进行选择和确定。第三,派遣公司与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相应的用人手续。第四,被派遣人员按照劳动合同的要求到用人单位就职,而薪酬的发放由派遣公司承担。第五,派遣到期后,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续签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由此可见:第一,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为劳务关系,即派遣公司负责向用人单位派遣人才,而用人单位只负责被派遣人才的在岗使用、管理和考核,并定期支付被派遣人才的工资福利等。第二,派遣公司与被派遣人才的关系为劳动人事关系,派遣公司向被派遣人才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工作,并支付派遣人才的工资福利等,而被派遣人才则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遵守派遣公司的管理规定。第三,被派遣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为服务关系,被派遣人才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者服务,而用人单位则负责人才的在岗服务和考核工作,剩下的工资薪酬发放、保险代收、合同签订解除等都由人才派遣公司承担。
三、人才派遣与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
第一,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动态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定岗定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积极对人才进行开发和利用,让人才发挥最大价值。首先,企业的组织设置、岗位设置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调整,并在企业人才的数量、人力结构需求上进行调整,以促进人才派遣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其次,企业要及时与派遣公司进行沟通,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和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能动性,让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二,企业要及时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及职能,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长远地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除了进行业务活动的创新之外,还要积极和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合作与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权限较低,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创新的实施。因此,企业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积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促进其更好地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实现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
第三,制定“三赢”的人才派遣行动目标。人才派遣机制涉及到人才派遣公司、企业本身和人才三方的利益,企业在制定人才派遣行动目标的时候,除了考虑自身的利益之外,还应该兼顾人才派遣公司和被派遣人才的利益,让节约人才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提供良好的派遣服务、派遣公司得到一定收益和实现被派遣人员价值、取得一定经济收入相互统一起来。
第四,企业应该打破传统“被派遣业务和被派遣人才的管理完全是人才派遣公司的事”观念,积极融入到人才派遣活动中来,为派遣公司与派遣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并将被派遣人员纳入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来,将其与企业核心人才、外包业务流程与核心业务流程集成起来,提高被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忠仁,李国良,邹晓.人才派遣——一种新型的用人模式[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5(11)
[2]安应民.论人才派遣的模式选择与规范管理[J].新资本,2005(2)
[3]梁江华.人才派遣:企业和人才的双赢选择[J].河北企业,2006(3)
关键词:对外开放;开放引领战略;利用外资;对外合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进一步推进大连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7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系列国家全面推进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优惠政策,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2009年颁布《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12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大连的对外开放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大连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优化大连的产业结构,把大连做大做强,增强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加强大连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中的龙头和核心地位,构筑辽宁乃至东北沿海和腹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连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一)对外贸易出口规模和速度呈上升趋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时期,全球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影响严重,除了2009年有小幅下降外,大连的对外贸易却逆袭上扬,出口规模和速度都有显著的上升。2006年大连对外贸易出口额156.56亿美元,进口额136.6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93.25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比2006年增长了23.8%,达到364亿美元。2008年,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200亿美元,达到449.09亿美元,增长23.7%。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出口208.8亿美元,下降12.42%,进口195.27亿美元,下降9.25%。2010年对外贸易出现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01.96亿美元,增长24.4%。2011年进出口总额飙升至585.25亿美元,增长16.6%,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0%,外贸出口超过300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62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额336.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进口额288.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二)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在出口增量上升的同时,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额16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4.9%,软件服务外包出口发展迅速,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2012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额180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9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3.9%,软件服务外包出口发展迅速,全年在线登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92亿美元,执行额15.29亿美元。到2012年末,全市拥有服务外包企业988家,从业人员11.98万人。(表1)
(三)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大连实施的“双百强招商工程”以吸引产业100强,世界500强为主要发展目标,大力开展与跨国公司和企业的合作,提高大连在经济全球化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债券融资、境外上市、吸收国际资金投资、外商股权投资、跨境人民币投资、通过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创业投资等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扩大引资,利用外商投资额不断上升,2006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45亿美元,2007年达到31.6亿美元,2008年利用外资额50.1亿美元,2009年达到60.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2010年突破100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居同类城市之首。“十一五”期间,大连累计新批准2985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额的项目600个,超过5,000万美元的项目40个,2011年新建成366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110亿美元,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24个,超过亿美元的1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0.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2012年新批外商企业320家,实际使用外资额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四)对外合作不断加深。2011年大连核准境外投资项目67个,协议投资总额8.1亿美元,中方占7.6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2%,对外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自2007年大连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3家,总投资额5,289万美元,签订对外承包劳务合同1,015项,实现营业额3.59亿美元,增速22.48%。2008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额0.79亿美元。2009年境外投资额3.02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589亿美元,劳务合作达1.69亿美元。2012年全年核准境外投资项目75个,中方总投资额20.88亿美元,增长178.82%,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75亿美元,增长9%,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88亿美元,增长16%。2009~2012年大连境外投资总额37.35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9.5亿美元,年均增长49.98%,实现劳务合作总额6.68亿美元,年均增长10%。
二、大连对外开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2011年,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态势,由于发达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产品价格上扬,增加了企业的进口成本,传统出口产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企业的利润率下降,从大连企业自身看,大连出口贸易的主体是大型出口生产企业,加工贸易为出口的主要方式,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高,不能维持出口持续的强劲增长。另外,大连出口贸易市场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几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而对日贸易又占其中的50%,过度依赖这几大传统市场,表明出口结构不尽合理,抵御风险能力差,尤其2011年日本大地震对大连出口影响很大。
(二)利用外资存在差距。国际金融危机带给跨国投资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全面得到恢复,加上大连面临国内各城市间的招商引资竞争,无疑增加了大连招商引资的难度。从大连自身看:一是招商引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差,手续复杂繁琐;二是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业的外资项目不多,规模也不大;三是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没有专业化较强的产业集群,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备,加大了外资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规模小、盈利弱。一是企业“走出去”缺乏国际竞争力,境外加工、研发中心发展迟缓;二是支持对外经济合作的力度不够,专项资金门槛比较高,中小企业融资、信贷成本增加,打消了一部分企业走出去的念头;三是对外投资地区集中在资金不充裕、财政紧张、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差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国家从保护就业的角度限制劳务输入所以导致境外劳务纠纷频繁出现,使企业走出去积极性不高。
三、进一步扩大大连对外开放的对策
(一)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措施
1、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知名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出口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实现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鼓励企业用好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专项资金,加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比重,注重完善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大品牌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知名品牌展览会,扩大自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大连外贸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2、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限制能耗高和污染重的产业,开展加工贸易,积极鼓励和引导服装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由单纯的加工逐步向设计研发等上游环节以及营销服务等下游环节发展,扩大配套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同时扶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积极开展加工贸易,并从加工贸易制造为主向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等方向转型升级。
3、发展生产业,提升产业链的地位。从全球产业链分工来看,我国处于附加值最低的产业链条底端-加工组装环节,而处于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仓储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环节被发达国家的生产业所垄断。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正朝着低碳经济、绿色能源的方向发展,服务贸易由于具有高附加值与环保节能的双重优势,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以生产业为突破口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加强价值链两端的环节所涉及的服务业的发展,即努力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建设、营销渠道创造、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从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通过渐进的方式,由低素质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或工序),逐步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制成品(或工序)过渡,实现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和出口的升级;其次,企业则应积极参与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在市场竞争中学习服务业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大连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4、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建立进出口运行监测和协调联动机制,为对外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密切关注国际市场行情,做好重点出口出口市场以及重点展会等的分析调研工作,及时把握大连外贸出口的运行态势,强化关贸检贸银贸税贸合作,提高报关报检结汇和退税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能力,在防范内部无序竞争的基础上组织企业形成对外谈判合力,提高大连出口产品的集体议价能力,积极应对来自国外的各种贸易壁垒贸易摩擦以及反倾销案件。
(二)发展利用外资的具体措施
1、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鼓励跨国公司通过组建合资企业等形式向大连转移高端技术,并通过生产制造和配套基地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完善生产体系,加大对世界500强和产业1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大连高新技术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科研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外资流向更应重点流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类的项目盲目流入,全面提升大连利用外资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化水平。
2、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一是利用外资应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引资重点放到提升产业层次、配置主导产业以及增强发展后劲上,将大连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进行有效结合,创立和推广自主品牌,促进大连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变化。另外,还应尽可能地引导外资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攻关,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并不断探索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使大连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二是调整和改善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外资企业增加对国内中间投入品的采购,提高其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比率,发挥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效应;提高生产资料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加大低碳环保技术和设备的进口,适应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关键技术设备的引进,把技术引进政策纳入统一的产业政策之中。同时,要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创新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自己的研发技术团队,提高自身研发能力,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
3、强化外资监管力度,优化外资利用环境。应加强对外资项目的监管力度,认真做好对外资的筛选和评估工作,有效规避投资风险,要严格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强化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防止其违法排污破坏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引资环境,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打造“重商、护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大连利用外资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三)发展对外合作的具体措施
1、不断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要组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经济实体,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壮大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队伍,鼓励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申请国际承包工程经营权,促进其与实力较强的国外承包商联合共同投标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项目,培育更多的企业进入全球承包工程500强的行列,同时还应在巩固欧美等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对外经贸援助成套设备输出等方式大力开拓东南亚、中东、西非等国的承包工程市场。
2、切实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按照“壮大优秀企业、扶持中间企业、淘汰较差企业”的原则对外派劳务企业进行筛选和整顿,规范经营秩序,制止恶性竞争,督促外派劳务企业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等机构的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防范和化解境外雇主破产违约风险以及境外政治风险等,保障外派劳务企业以及在外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完善的对外劳务合作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定期对外派企业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护士、文秘研修生等技术性劳务的输出,提升大连外派劳务的质量和层次。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经济与工程的交叉学科的工程经济学也随之发展起来。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属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并且建筑市场的经济越来越激烈,这就使得施工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并且严重的困扰及制约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怎样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规避风险、预测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充分的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虽然我国已有规范标准来制约现在建筑市场,但再完美的规范都有不足之处,所以施工企业在投标中还存在一些风险。
(一)施工图与初设工程量不符
至今都讲究抢先一步抢占商机,所以部分业主都是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就组织招标工作,由于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都缺乏深度,初设的工程量清单会有项目的丢项漏项情况。在项目开工实施过程中,施工图纸与初设图纸对比,会存在较大不符情况,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费用会有所增加,施工方将承担这部分费用。施工前签订合同中还有风险费用百分比的规定,一般为总承包费用的 2%,但由于实际施工项目往往因为招标初设漏项、施工要求大、地理条件差异大、文明施工标准高等问题,增加的费用往往大于合同规定的 2%,这样超出的费用就由施工企业自行解决。
(二)清单与招标计量规则不符
一方面是招标方提供的计量规则与清单的项目内容相差较大,使投标方在理解上出现偏差,造成报价不靠近工程实际价格。另一方面是招标方在提供文件时,没有提供计量规则,只提供图纸,这样投标方只根据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造成投标报价不靠近工程实际价格。若因报价低而中标,会在施工中承担较大部分后增费用。
(三)压价竞标风险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使建筑市场存在“狼多肉少”的局面,在一项工程的招投标中,企业间为了提高竞争力,盲目压低投标价格,这样使企业存在风险之中。
二、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双方签订合同中的风险
合同是双方行驶权力的依据。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应享有的权力和应履行的义务。应秉着公平、互利平等的原则。而现在许多工程的合同,都缺乏公平平等的原则,业主方为了保证自己最大权益,在合同条款中,最大限度地约束承包方的行为,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全部转移到承包方身上,使承包方承受更多无法承受的风险。
(二)在管理中存在安全、质量、工期的风险
安全事故是工程施工工程中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方面,所以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严格规范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工程中对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要严格管理,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还有在工程建设工程中如需搭设脚手架,搭建和拆卸过程要严格按照搭建和拆卸顺序和要求进行。
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专业不熟练,对规范不了解,致使所施工项目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耽误工期,增大工作量。所以施工人员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但实际在施工前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对设备和操作不熟练,对工艺施工不了解,致使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延误工期,增加工作量。
(三)劳务分包风险
工程有些专业项目的施工是可以分包给专业的队伍进行施工的,但在分包时,没有严格审查施工队的资质,造成把项目分包给资质不够或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造成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或工期延误,致使自身和分包劳务队伍存在合同纠纷风险,也使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索赔纠纷,间接造成承包商经济损失。
(四)物资采购价格上涨风险
在施工期间会出现材料价格上涨的可能,致使施工工程部分材料的价格高于投标报价时所报材料价格,增加的费用由施工方自行解决。大型的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采用租赁方式,按小时或天数算钱,但由于施工工程由于停水、停电或雨雪、暴风天气等因素停工,致使租赁时间增长,租金增加,这笔费用由施工方自行承担。
(五)施工方案的风险
工程施工常常要考虑自然条件等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风险。在施工前,会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该项目的施工方案,如陆地工程要考虑水文地理条件、设备材料、规范要求等;水中作业的工程,除要考虑上述条件,还应考虑截留、排水和季节性洪水等。在现在的施工设计中,常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虽然方案先进了,施工要求和难度也提高了,随之带来的风险也加大了。
三、防范措施
(一)掌握投标报价方法,提高报价水平
首先,招投标双方要对招标这一行业有正确的认识,摆正思想,明确双方各自的地位和职责。在投标报价时,投标方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投标方要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案,针对合理的方案进行工程计算报价;②提高企业自身管理,对投标项目进行认真的测算,全方面地进行成本的测算,以免漏项报低价格;③不应故意抬高或压低价格,应进行合理报价,考虑全面,并对报价进行专家评审,确保报价合理。其次,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招标和投标双方的行为,避免压价竞标的现象出现。
(二)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设计与施工状况不符的情况。工程造价人员按设计图纸计预算,而现场实际施工工程中会出现一些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样设计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而作调整,造价人员还是按照最初设计进行预算,就会出现预算和实际存在误差。造成施工过程中费用增加。所以提倡造价人员要和设计工程师经常进行沟通,经常就项目设计或变更进行开会研究,使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这样就避免了工程造价和实际施工费用不符合的情况出现。
(三)提高劳务队伍素质
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企业的人才,要想使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就得需要一个好的管理队伍和一个高素质的劳务队伍。若企业自招劳务人员,组建劳务队伍,应在招聘时就提高要求,提高招聘门槛,直接招收有工作经验或资质高的人员,并对所招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对其进行教育,强调安全知识,进出现场都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及防滑鞋。施工过程中按照操作顺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安全意识增强,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若企业把工程分部分项外包给有相关资质和技术成熟的专业队伍,应对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签订合法的劳务合同。
(四)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
要想提高企业受益,减低风险,应在企业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增设专项部门,负责合同管理、事件索赔、工程预算、工程检测等。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得必备各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层中配备商务管理人员,这样在企业进行工程建设时,对于成本的控制会在合理范围内。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
四、结语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存在风险。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减轻或避免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就得做到经济与工程相结合。运用工程经济学对工程项目进行研究、科学的预测和方案的对比,尽可能使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成效;用低寿命周期的成本实现最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功效。
参考文献
[1] 向敏,剖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J]. 中国经贸导刊,2010(08).
深化社区管理改革 建实基层治理网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社区管理改革,建实基层治理网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实网格,完善治理体系。一是科学整合,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前期我们重新规划调整3大类20个社区网格,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组建以社区牵头总览,包保单位、驻区单位企业共荣共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分割管理的壁垒,社区为核,共同治理。依托党群综合服务大厅及各便民服务店,缩小服务半径,20个社区基本建立“15分钟服务圈”,精准快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用'小网格'撑起社会治理的'大平安'。二是健实网络,强化单元长职能发挥。每个社区网格下完善了“社区—片区—楼院—楼栋—单元”五级网络,明确负责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单元长选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听取各项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把单元长选实选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楼栋单元。三是抓好带头人,建立专业化基层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年青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利用近期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把基层“好班长”选出来,用起来。11个“以村为核”社区平移过渡社区“两委”成员,街道选派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实行书记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发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按照“工作在居住地社区”的原则,调整了52名社区工作人员,增强配齐了470余楼院长,签订正规劳务合同,把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中间力量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位。
二、兜底管理,扩充治理覆盖面。一是统筹融合,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把社区网格内的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针对社区内执法力量分散、共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心要求每个城市社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楼附近设立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配齐必须办公用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城市执法中队、城市巡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目前来看,效果良好,对于一些单个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联合执法机制下,都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如店外经营、对抗执法等棘手问题。二是服务为本,主动承接治理职能。社区加快服务职能下沉,统一设置了“党建综合”、“民生服务”、“安全环保”、“社会秩序”四个服务窗口,全权负责事项受理和业务办理,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职责,明确权限边界,制定监督细则,正在探索建立环卫、绿化、秩序化等外包服务保证金制度和物业公司服务保证金制度,规范监督流程,用好监督结果,充分发挥监督在落实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依托六化,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难点,我们依托六化问题处理,逐步弱化分化矛盾,制定了“六化”管理工作细则、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建立400余人的巡查队伍,定人、定位、定责,盯靠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目前累计督促解决居民关注、矛盾集中的“六化”问题1890条,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片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三、广泛动员,提升治理参与度。一是主动对接,强化联系包保力量。市委、市政府为每个社区网格明确了一名副县级包保领导、一个市直包保部门,新城街道把全处所有领导干部、站室所全部纳入包保社区网格范围,每名领导干部、站室所都有所包保的社区,扩充基层网格治理力量。社区书记与联系社区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对接,持续不断邀请市领导、市直部门到社区进行指导,目前20个社区并就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六化问题落实等问题邀请市级联系领导、市直包保部门多次磋商,解决问题60余项。二是共享共荣,联席共驻共建。20社区逐一走访对接了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制定了花名册、联系站位图,明确联络员,加强沟通联系。制定了驻区单位联席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驻区单位共商共建会,对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判,研究对策,制定方案,推动落实。
下一步,城市社区促进中心将此调研为契机,更加科学规范,更加深层次的指导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构建"党建引领、政府搭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打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凸显“责任网格”的总体要求和“百姓网格”的人文理念,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共同绘制美好蓝图,共同筑就实力、品质、文化、幸福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