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22:0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与计算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半衰期是衡量文献老化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科半衰期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学科研究的时效特性。文章侧重于学科半衰期这一概念,以化学学科为分析对象,在CNKI数据库中以中图分类号为检索条件获取了该学科的相关数据,按学科分类号重新分类后,计算了化学各子学科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通过主要子学科文献老化分析,揭示了我国化学研究中文献老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学科半衰期 化学 引用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 文献计量学 引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4-0061-06
1 引言
为了揭示某篇文献的贡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半衰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J.D.Bernal从自然科学领域引入到图书隋报学科中,经过若干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文献半衰期、期刊半衰期和著者研究半衰期等相关概念。王洵在20世纪80年文对当时半衰期的相关研究作了概述,并认为研究文献的老化与半衰期是很有意义的,这是我国最早发表的半衰期方面的论文。之后,孟连生勾画出中文自然科学论文的引文结构图并试图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解决诸如中文科学期刊的半衰期、各科学期刊之间的引证关系等问题。王崇德通过数据验证后指出现行计算文献半衰期的方法中,前苏联学者的修正式是较为准确而实用的,后来又有学者对文章中的数学方法进行了修正。罗式胜的贡献主要是对科技文献半衰期与期刊半衰期的概念、类型和应用做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张黄群通过分析期刊被引半衰期与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载文量、出版时滞、普赖斯指数和是否是核心期刊之间的关系,对被引半襄溯的相关关性了进一步=研究。罗烨和徐克敏认为对化学文献的老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虽然近十几年来关于各种学科的各种期刊评价及期刊质量分析的文章大量涌现,但在化学领域关于半衰期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付利对2007~2011年我国化学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党亚茹对JCR自然科学版期刊半衰期指标的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综上所述,早期的半衰期研究重点一般都在文献半衰期上,后来逐渐转移到期刊半衰期的研究,而很少有文章从引用角度观察学科半衰期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学科半衰期为重点,选取了化学这个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该学科的发文信息与引用情况,对该领域子学科引用半衰期与被引半衰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以此反映我国化学研究的文献老化情况。
环境科学论文2800字(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论文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创新
一、引言
“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研究领域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学科。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环境科学专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及环保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急需探索出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路径,强化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专业创办以来,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和科任老师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实施体系,课程体系建构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在常规学习中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积极实践,锤炼自身,适应专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既要包含体育、外语、人文社会科学等通识类学科,又要包含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分析化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既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有集中实践环节;既要有必修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又要有选修课程,给予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与未来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此外,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不断调整课程结构,随时增加或者删除科目,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和市场引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重视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电工、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环境学导论、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地学、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其中环境工程方向包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创新创业基础;环境科学方向包括环保设备的设计与应用、饮用水处理工艺与工程、环境法学、创新创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规划选择除“创新创业基础”之外的任意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三)重视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让学生通过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体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实际工作所需知识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将来参加工作、选择就业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将生产实习的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就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为其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提升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二)强化专业实践模块
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发展、不断动态变化的应用学科,环境科学时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在生态发展层面、学术层面、企业实践层面,抑或是高校教学层面。因此,环境科学教学应当紧跟发展潮流,注重专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参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得以锻炼和提高。首先,强化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引入项目化教学,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根据某一相对独立的项目展开学习,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其次,可以组织技能比赛、开设校级科研项目,一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作业训练,另一方面,专业的评审队伍和结果能够使学生得到反馈、取得更大进步。
五、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全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优化,构建具有應用型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环境科学概论实践教学中引入科研热点知识和成果,能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的同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的经验介绍和实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应用方法,为环境科学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成果;环境科学;教学;途径
1前言
环境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热点问题,环境科学涵盖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技术理论和方法指导,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一直受到环境相关专业的重视。但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其科学内涵。为提高教学效果、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前沿科技和热点,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效果。
2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现状
环境科学的高等教育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没能发挥该学科应有的作用。
2.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发展飞速,前沿热点实时变化,而教科书从修订、审批到最终通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教材很难紧跟科学前沿实时更新。一般来说,环境科学概论的教科书会用大多数篇幅介绍基础理论知识,极少涵盖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应用。教科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只是理论知识和针对过去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及技术方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2.2教学形式单一
环境科学概论包含许多基础理论知識,且如上文所言,教科书的内容局限落后。在这种前提下,仍存在许多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单方面讲解理论知识,而不进行扩展和应用。学生面对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思维,甚至会产生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现象。在形式单一的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仅为纸上谈兵的理论,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其科研应用,也没有掌握该课程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教学,也会影响毕业生质量。
3在教学中引入科技成果的途径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科学问题也日渐增多,如雾霾、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工程三废排放等。但同时,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也推动了环境科学的发展,大量科研人员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案例。教科书存在难以及时更新的局限性,考虑到教科书的严谨性和受限制的信息量,也很难选择涵盖哪些案例和技术更为合适。因此,教师需要成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的主力。
3.1紧跟学科发展方向,关注科研动态
时刻关注前沿,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和热点,是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唯有多关注前沿动态,教师才可能选择合适的、前沿的学术成果补充进原有的知识体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讲解并探讨案例,促进学生实践水平的发展。例如教科书中有关“伦敦烟雾”的叙述部分,教师可以补充中国治理雾霾的有效技术和措施,以及国内外对治理大气污染问题的新技术、新理论,同时还可以对几次重大大气污染事件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清楚大气污染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也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内外科学研究者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思路。
3.2传统知识体系穿插前沿科研成果
传统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仍然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主要内容,引入科研成果归根结底也还是为了让理论知识不止存在于纸面,而能成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实际是在原来的教学计划中穿插介绍科研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照本宣科”打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传统知识体系中与最新研究进展有较大断层的内容,教师用科研前沿进行补充和完善,或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更新后的更为实用的内容。教师讲解环境科学前沿领域的案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关键词:微处理器;作者合著;信息可视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353.1
Research on Coauthoring Visualization
of the Patent on Chinese Microprocessor Field
LIU Yu-qin,ZHANG Li-wei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Promotion Center,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o discov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authoring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subject on?Chinese microprocessor patent, in combination with related research status home and abroad,a visualization approach for coauthoring was proposed. The approach applie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to extract the inherent, objec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hiding in patent database, and showed mining result with chart. Coauthoring rate of bibliometrics was used to analyze cooperation intensity. The empirical illustration results show microprocessor patent applied by Chinese concentrated after 2000 mostly, inventor cooperation strength was high, assignee and region cooperation strength was low,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ventor in home was lower than those at abroad.
Key words:microprocessor; coauthoring;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1序言
当今世界科学科技迅猛发展,科技领域已进入“大科技”时代,学科间渗透交叉,科研难度日趋加大。科技攻关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需要研究者群体功能的发挥。合著研究则是聚个人创造力为群体智慧的有效途径[1]。因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合著研究的加强与改善,采用科学合著的方式来研究结构复杂的大科学系统已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合著研究者不是结构松散的共同体,他们要分享信任与责任,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他们共同署名发表成果,并共同承担责任。合著研究者具有认识论上的平等地位,并构成一个新的认知主体。这个新的认知主体通过他们的认知成果获得了认识论地位,并使合著研究成为一种认知方式[2]。与科学的专业化和团体化相适应,合著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日益盛行。改善科学劳动组织,增加科研成果数量,提高科学劳动效率,都与科学论文作者分布状况不无关系。可以说,科学论文作者分布的规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口。因此,对他的评价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专利信息凭借其巨大的技术、情报、经济和法律价值, 一向被科技情报界称为“ 科技金矿”。专利制度在鼓励发明创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90~95%的研发成果包含在专利文献中,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有80%以上未出现在其它技术文献中,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缩短研发时间60%,节省研发费用40%,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3]。
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与信息可视化技术,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微处理器领域中国专利的发明主体间的合著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该领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主体间的合著模式、合著特点与规律等。
2合著分析方法现状
国外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合著进行了分析:Gl?nzel W[4]、Newman M [5] 、Miquel J F[6] 等科学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科学家个体合著、机构合著及国家合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科研合著网络的结构及属性。近年来国内对科技合著研究也渐渐兴起:如陈悦[7] 、姜春林[8] 等对管理科学领域作者合著率、合著作者年龄、合著地域分布等进行了计量研究;李亮[9]、刘则渊[10]介绍目前国际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合著研究中的应用;赵焕芳[2]、侯海燕[11]、刘盛博[12]等采用信息可视化方法对科学文献合著网络进行可视化研究,从微观角度对科研个体及合著网络进行计量分析。
以上针对作者合著现象的研究方法,多以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专利的合著研究较少;分析方法更多强调于合著者之间的整体关系、合著规律,忽略了个体的研究能力、在群体中的贡献力等。本文构建的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对专利合著现象、发明主体间的合著模式、个体的研发能力进行微观的、深入的分析。
3可视化模型构建
可视化模型是指将抽象出来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形元的过程。可视化模型一般由点、线、面、体等基本图形元构成,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对这些基本图形元进行涵义映射,使得数据的不同特征直观的体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的各种处理算法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元[13]。为了直观、清晰的发现合著主体的个体研发能力、主体间的合著模式、合著特点与规律,改进以往合著关系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构建以下可视化模型(表1)。
4布点算法选择
构建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后,如何在可视化图形中清晰的表示图形元,使图形结构更加易于理解、美观,本文采用P.Eades[14],[15]提出的“弹性模型(Spring-Embedded Model)” 布点算法,由于此模型以物理学中的“弹力”作为关注点,因此也称为力导引模型(Force-Directed Model),此模型在作图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并一直被沿用发展至今。其基本思想是:将图看成一个顶点为钢环、边为弹簧的物理系统,系统被赋予某个初始状态以后,弹簧弹力的作用会导致钢环的移动,这种运动直到系统总能量减少到最小值时停止。但是, P.Eades 在实现算法中并没有遵守弹性力学中的胡克定律,而是采用了自己建立的弹簧受力公式。此外,为了降低算法复杂度, P.Eades假设引力作用只存在于相邻两个节点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实证分析
5.1数据选择
微处理器已经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各种数字化智能设备的关键部件。本文对微处理器技术领域1985年~2008年间的中国专利进行检索,并以人工对检索数据进行筛选,挑选出与微处理器技术高度相关的专利3262件,采用文献计量学与信息可视化技术进行专利合著率、发明人合著关系、申请机构合著关系、区域合著关系分析,用以发现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主体间的合著模式、合著特点与规律。
5.2合著率趋势分析
科学计量学中的合著率是指合著的论文数量与全部论文总数的比值,它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科学合著程度,是科学计量学中常用的指标。本文所选取的微处理器技术领域1985年-2008年的中国专利,尽管专利总量、合著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后增势迅猛,如表2所示,但从发明人合著率来看,除1986年、1991年以外,合著率变化平稳,并且保持在60%以上,如图1所示,说明该领域的科学合著强度较强,也反映了微处理器技术的研发具有较高难度。
5.3合著关系可视化分析
选择专利申请量在3件以上的前50位发明人,建立其合著可视化模型,如图2所示:红色节点(标记“R”的区域)大小表示该发明人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多少,蓝色节点(标记“B”的区域)环形大小表示该发明人作为第二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多少,黄色节点(标记“Y”的区域)环形大小表示该发明人作为第三及以后的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多少,连线的粗细表示合著的强弱,数字表示对应发明人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的具体数量。
从图2可以看出:在微处理器技术领域中,形成以G・葛兰・亨利(智慧第一公司)、T・科特克(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K・阿里米利(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罗德尼・韦恩・史密斯(高通股份有限公司)、高山秀一(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张民选(中国人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技术核心的六个主力研发团队,对应节点以红色R区域为主,他们在各自的团队中处于技术领导地位,而且这些团队多为三人以上团队,可视为微处理器领域中国专利的核心团队,是微处理器技术研究的重要贡献者;G・葛兰・亨利的个人技术能力最为突出,并有较强的合著者罗德尼・E・胡克;张民选所在技术团队人数最多,合著力度最大,但团队成员发明次序都比较靠后,节点以黄色Y区域为主,其发明人在整体发明创造过程中的贡献力有待进一步明确;拉维・K・阿里米利(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陈天洲(浙江大学)、G・沃尔里奇(英特尔公司)个人技术能力突出,合著专利数量很少,节点一红色R区域为主;胡伟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个人技术能力强,合著数量也较高,但其合著者均未进入前50名,节点以蓝色B区域为主,因此,缺乏有力的合著者,个人显得力单势薄,导致其团队在整个技术领域中缺乏竞争力。
图3~图6为微处理器中国专利发明人合著可视化模型历史演化,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微处理器专利大多集中在2000年以后,特别是国内发明人的专利申请,2000年以前,我国的微处理器专利多为国外的发明人所拥有。
图7、图8为微处理器中国专利申请机构、区域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从申请机构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来看,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英特尔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该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节点以红色R区域为主,节点连线线少,合著力度非常小;从区域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来看,美国、中国、日本占据了该领域的绝大多数专利,节点以红色R区域为主,除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有少量合著外,区域间的合著力度较小。
综合微处理器中国专利的发明人、专利申请机构、区域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尽管发明人合著强度较大,但合著更多的存在于机构内部研发人员之间,机构间的合著与区域间的合著非常少,国外大公司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研发缺少国际性的交流。
6结论
合著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构建了专利发明主体合著关系可视化模型,挖掘隐含于专利数据库中的内在的、客观的、定量的信息,以图形直观地呈现挖掘结果,从微观角度揭示专利发明主体的创新能力、主体间的合著模式、合著特点与规律,并对微处理器中国专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微处理器专利技术多集中在2000年以后,发明人合著强度大,申请机构与区域合著强度小,国内发明人创新能力低于国外发明人。
参考文献
[1] 韩秀兰.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进展研究[J].情报科学,1998,16(6):555-570
[2] 赵焕芳.基于多数据源的科技文献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9
[3] 刘玉琴,汪雪锋,雷孝平.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专利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33):12-14
[4] Gl?nzel W. Coauthorship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he Sciences (1980-1998): A Bibliometric Study with Implications for Database Indexing and Search Strategies. Library Trends,2002 ,50(3):461-473
[5] Newman M.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PNAS,2001,98(2):404-409
[6] Miquel J F,Y. Okubo.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Part II: Comparisons of Profiles in Countries using a Link Indicator.Scientometrics,1994,29 (2) :271-297
[7] 陈悦,刘则渊.中国管理科学合著现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3(6):758-764
[8] 姜春林,丁.关于我国高水平管理科学研究合作现象的统计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1):72-78
[9] 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4):549-555
[10] 刘则渊,尹丽春,徐大伟.试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合作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267-273
[11]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
[12] 刘盛博,丁,杨莹等.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09,(1):1-6
[13]刘玉琴.基于专利检索与专利分析的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8:78
[14] Eades P. A heuristic for graph drawing.Congressus Nutnerantiunt,1984, 42 :149-160
[15] 王柏,吴巍,徐超群.复杂网络可视化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7,34(4):17-22
作者简介
关键词: 文献检索课教学 信息检索 实训平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文献检索课教学经过多年改革和实践后,现已列入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公选课程,对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使用信息、评价信息等方面的信息素质意识和信息素质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1.文献检索课改革的三个阶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设的文献检索课程,已经历了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检索课、以计算机和网络化系统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检索课、信息检索与科学写作相融合的信息素质教育课这三个阶段,现在文献检索课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纸质文献检索课阶段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我校就在研究生教育和来校进修教师中设置了文献检索课,主要由导师教授文献检索知识[1]。1985年,在原国家教委下达在全国各大专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通知后,学校相继在本科各专业开设了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检索课,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了配合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根据办学特色,学校在图书馆四楼建起我国首个特用经济林文献资料查询库,采集和储藏了国内外比较齐全的有关经济林方面的文献信息,既为林科各专业文献检索课提供一个实训平台,又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个查新基地。文献检索课进入课堂,对培养大学生的文献情报意识和获取文献情报技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2信息检索课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以计算机为工具的数据库、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迅速进入高等学校,使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具备了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化系统的运行条件,推动着文献检索课的改革由以手工检索为基础的纸质文献资料检索阶段进入到以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检索课阶段。为了紧跟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长沙校区新图书馆的四楼增建了多个学科的信息检索数据库,配备了200多台计算机,在一楼左侧建起学校网络中心,开启了校园网。多学科信息检索数据库和网络化系统的快捷运行,提升了信息检索课教学的实训平台,并为尔后学校获得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木材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植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提供信息支撑平台。
1.3信息素质教育课阶段
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战略措施,实施素质教育被迅速列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世界发达国家将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国内有识之士提出,大学生应在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三大领域培养信息素养[2-4]。文献检索课如何开设才会成为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已成为我国各高校面对信息时代新形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课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部承担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展开了新的探索。我们根据学校具有五十年以上办学历史,具有理、工、农、文、经、法、管、教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实际,以及“立足中南,面向全国,以林为主,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的新定位,首先对林科合格国家级建设专业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改革。在充实和完善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吸纳科研论文写作课的相关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结合起来,让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步入信息素质教育课新阶段。在该阶段的初期,我们分两段组织教学,先由教文献检索的老师讲授文献检索知识,再由教科技写作的老师承担科技论文的写作知识[5]。课程考核时,由两段任课老师联合命题,以考核学生检索信息、运用信息能力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能力。自2005年以来,我们引进多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且学位论文为优等的人员承担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任务后,逐渐由一位教师讲授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写作,将两课融合为一课,现正在完善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三个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在撰写学位论文或参加全国大学生科研项目竞赛时,学生能自如地开展文献信息检索和运用所掌握的科技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论文选项的科学技术认识相关理念,既提高了论文的质量,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水平,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近年来学生在参加竞赛时,获国家奖励117项。他们得奖后很感激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的老师。现在信息素质教育课已成为学校很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2.以图书馆为依托,建设好实训平台是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使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因此实训基地建设的程度是衡量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高校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藏书刊资料和储存文献信息的一个稳定的信息服务机构,数以百万计的书刊,现代的信息检索手段,使它成为建设文献检索课实训基地的理想地方之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文献检索课,无论是在纸质文献课阶段,还是在信息检索课阶段,或者是在信息素质教育课阶段,都非常重视以图书馆为依托,建设好实训平台。2004年以后,学生数在1000人以上的院系图书资料室建起了相关专业的文献检索实训室。文献检索课实训平台的建立,既保障了该课程的教学实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又促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它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最佳功能。
3.始终为学校的发展出力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点之一
我们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能够如此顺利地向前步步推进,是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目标明确,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从而得到学校的长期重视和支持紧密相关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配合学校第一个博士点学科的申报,当时承担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教师,结合教学,率领硕士研究生,以校图书馆和校档案馆为主要平台,查阅和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经整理,发现经济林学是中南林学院最具优势和最具特色的学科,建议并被学校采纳申报经济林学博士点,经国家学位委员会评议,该博士点被批准后,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也成为当时全国林业系统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列为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校之一。投桃报李,为了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科建设,学校在新竣工的株洲校区图书馆四楼建起经济林文献资料查询库,搜集和储存国内外较为齐全的有关林业科技方面的文献信息,配备了专用计算机。实训平台的构建,使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得以步步推进。再举2004年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为例,文献检索课教研室的相关教师,配合校教学督导团相关专家,从校图书馆的专用信息数据库中查询学校五十年林学专业办学的历史积淀,抽样出林科教工程为学校的特色项目,经评估专家对该项目指标的评估,认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特色项目鲜明,被评为优秀高校。由于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始终紧跟信息学科的前沿,为学校的发展效力,从而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推动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步步深入,同时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又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芳名,王锡忠.中南林学院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夏晓慧.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情报,2006(4):65-67.
[3]杨晓光.高等院校院校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几个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
引发技术创新的动因具有多样性,科学的薪酬设计可以进一步诱发创新的内在动力。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把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进行综合,最科学的技术创新薪酬设计是把研发人员的研发热情与其他员工的配合努力和企业的投资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行合理分配。
(一)日美欧主要国家的技术创新薪酬制度概要技术创新的范围及其转让继承的制度是多样的。在美国,被雇佣者其任务上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不存在支付奖励的要求。除此以外的技术创新,根据雇佣奖励合同,分为无偿或者有偿使用继承,这是依据技术创新范围本身合同规定的。对从业人员任务相关的实验和技术创新,使用设备的从业人员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者具有非排他性的专属权利。在瑞士,技术创新没有支付义务,另外,对“偶发技术创新”取得时,一定要支付补偿金。在法国和英国,被雇佣的技术创新者技术创新的权利是自动(继承无手续)归用人单位。法国规定需要“追加报酬”,英国对带来“显著的利益(”OutstandingBenefit)可以支付补偿金,日本和德国对个别的技术创新每次给予相应代价的奖励。
(二)技术创新动因与薪酬激励发生技术创新的诱因具有多样性,货币性的奖励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技术创新的归属或转移也是一个重要动因。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行为本身带来的工作动机(TaskMotivation)和内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技术创新的动机很重要,货币的奖励是一种配合功能。技术创新过程中,因为企业需要把人力资源、资金及技术商业化结合。该技术创新者的创意、投入、努力,再加上其他员工的合作和企业的投资,创新才能转向成果(包含专利权的形成),此时有必要明确技术创新的归属或转让的机制。Jones(2009)研究认为,可以根据“套餐”定理,包括财产权(剩余管理权和剩余利益请求权)的归属、完备的薪酬合同(技术创新者和企业的投资实际授予奖励)、财产权归属与激励关系。因为产权归属不明显和缺乏完善的薪酬合同的话,围绕其当事者之间的争论和争斗(RentDissipation)发生的可能性很高。
(三)技术创新者合理报酬对技术创新者的货币性的待遇有多种方法,技术创新者与报酬的关系通常是,技术创新者的总收入=正常收入+个别技术创新报酬。个别技术创新报酬包括:(1)披露、申请、注册等一次性(支付奖金)(;2)实际成果报酬(根据该技术创新实际商业目的使用为条件的支付)。Lazear和Rosen(1981)研究认为,成果的公示排名(淘汰赛竞争)制度与直接的成果报酬制度比较,激励强度是同等的,但是,绩效测定公示排名要排除与其他员工合作完成部分,或者在合作者之间合理分配。另外还要对个别技术创新,给予“相当的代价”的支付。
二、技术创新者的薪酬激励设计原理
Lazear(2009)认为,对技术创新的薪酬设计需要考虑几个问题(:1)研究开发不确定性比较高,成功的路径不可预测,失败的概率比较高(;2)如果按照项目最终能否成功的报酬合同签约,其中不但孕育着很大的风险,而且在研发过程中会出现与合同内容意想不到的新变数,影响薪酬的兑现;(3)研究开发项目的长期性项目参加者有可能几度变更,期间每个人的知识投入经济价值不好鉴定,如何得到相应的保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在机制设计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总结认识。
(一)知识探索与薪酬激励机制March(1991)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实施努力”或者“知识的探索”和“知识的深化”之间的交易。“知识的探索”,是对外部的信息源学习,或者是用新方法实验完成未知知识的活动。“知识的深化”,是把现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组合,或者是在新的对象里应用,或对已知的知识更加深化的应用活动。对创新活动的薪酬激励平衡实施是相当复杂的。根据对日美欧的技术创新者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对象的该技术创新有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的回答概率在研究成果激励机制中占很高比例。另外,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工资薪酬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调查显示,影响项目的构思的原因除了货币性报酬以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程度、对项目挑战好奇心的自发动机也很重要。因此,在技术创新者的薪酬激励设计时,要考虑长期内在激励的可操作性和自发动机的并存性,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激励效果和平衡。
(二)研发风险与薪酬激励机制因为研究开发者承担着研究开发结果的不确定性,与其他业务相比风险要高。研究开发的成果与报酬密切结合是根据风险溢价的上升原理,因此,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报酬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Manso(2011)研究认为,使员工尽量避免风险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1)企业应该选择风险中立型的项目,比预期回报即便少一些,但是项目风险低,可靠性、成功性更高(;2)报酬和成果的链接相对弱化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同时禁止兼职和学会活动,强化对开发项目监督过程(;3)高风险的项目群和低风险的项目群分开,分别交给不同的员工去开发。特别是对技术创新者活动的合理监测,成果和相关的弱报酬制度作为重要的补充。因此,需要把研究开发方面主观评价和长期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结合。
(三)项目选择与薪酬激励机制Lambert(2006)的模型认为,研究成果测定应该以薪酬激励合同为基础,从而引导技术创新者对效率性项目选择。企业的管理者通过良好的沟通和监测,要对研究开发人员的信息进行努力收集,得到的信息经过审查后,给予相应奖励。尽管如此,研究开发的成果和报酬往往不一定统一,效率性的报酬合同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动。实际上,许多潜在的项目各自回报分布的期望值和标准偏差也不同。不管选择哪个项目都存在一定风险,企业在风险中不应该采取中立态度,应该对项目核定标准的价值;在薪酬激励机制中要在成果效果和保险效果之间进一步权衡考虑。
三、薪酬激励的定量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形成所用数据源,是2013年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技术创新者调查”的数据,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利用IIP专利数据库和Onishi(2013)技术创新奖励制度调查的设计和数据结果,以及日本人工生命研究所制作的非专利文献数据库数据。具体来说,技术创新者调查的回答者的名字和内容登录到IIP专利数据库,收集了该技术创新者的全期的专利申请数据。为了防止同名同姓的技术创新者专利的重复统计,本研究只使用同一个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姓名,抽样调查数据中同姓同名存在的概率是万分之一,同姓同名双重统计可能性很低。这样形成了技术创新者的统计数据,利用Onishi(2013)与技术创新奖励制度调查统计的个数据进行链接,并且与企业实施的研发业绩奖励制度具有关联性。样本技术创新者人数为1700人。使用申请专利的非专利文献引用次数分析,人工生命研究所制作的非专利文献样本数据库收录了技术创新者引用技术创新内容的记录文献的正文中记载的非专利文献。根据每件非专利文献专利统计数据可以统计全部科学论文引用次数。分析推算期间是从2008年至2013年的6年时间。
(二)研究开发的业绩与技术创新者薪酬水平实证分析采用工资函数的统计性模型来进行验证,利用上述调查的样本的技术创新者调查数据。作为推算样本,其中包括通过晋升对技术创新者的影响,技术创新者奖励报酬限定为总收入2%以下。被解释变量取这些技术创新者薪酬的对数。调査包括总收入的上限和下限,推计方法是采用IntervalRegression方法。推算的原始数据统计表如表1和表2。
(三)选择模型与推算推算模型如下所示:作为说明变量,首先是工资函数的基本变量,包括学历(学士、硕士和博士),加上论文博士的附加效果、年龄和研究开发经验(experience)。研究开发经验的时间长度是研究开发开始活动的年和调查年的差距。学历是调查时的最终学历,有44%的技术创新者是硕士,11%是博士,其中5%是论文博士。把过去的研究开发成果累积作为计算变量,调查时的技术创新的累积数量的对数值(lnpatents)及学术论文的累积件数加1取对数值(ln1papers)。根据这些数据,学术论文件数、技术创新的先进性、技术创新者的专利质量、将来的技术进一步发掘和创新等,设定为企业研究机会扩大贡献数据。作为控制变量,把其技术创新者对哪个程度的风险采取不畏惧态度(Risk_loving),该技术创新前工作单位变更的经验(Mobility)追加为说明变量。经过统计调查,技术创新者的风险回避度低的,多倾向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另外,企业规模变量表明,在员工所属企业规模大的情况下,员工的收入明显偏高。对研究开发的影响表明,企业的规模、在研究开发活动企业级别经营范围、研究开发成果灵活使用互补性、知识产权中介交易活动,对薪酬的效果是增加的。具体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果说明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模型(1)表明传统的工资函数对技术创新者的激励效应情况;模型(2)表明对该技术创新者的累积专利件数的推算;从模型(3)和模型(4)到模型(5),是把模型(3)和模型(4)在一般情况下对经验效应和企业规模的依存度、风险偏好度、流动的经历等数据附加的同时,最后追加到模型(5)的该技术创新者的累积数推算。从模型(1)的推算结果来看,学历具有高度效应,硕士是6%、博士大约是14%的收入提高。论文博士效果是负数符号,不具有显著说明效果。年龄与收入水平的上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应,以及研究开发经验也有高度显著正效应。并且企业规模(从业人员规模)也有明显正效应,弹性系数约为4%。这些结果说明与传统的工资函数模型对技术创新者的收入推算,具有趋同结论。模型(2)是累积引进的专利件数推算。累积专利件数具有高度效应,表明10%的累积技术创新件数的增加,可以呈现0.3%的工资增长,累积专利件数的对数的2个标准偏差的差(前16%的高位技术创新者和后低位的16%的技术创新者的差),薪酬的差约7%。根据累积专利件数,年龄和研发经验的效果(工资曲线倾斜度)的影响度比较,推算对年龄是否有影响,结果是研发经验系数一半以下没有相关度,研发经验丰富与技术创新的业绩相关联是累积性提高工资的重要原因。另外,累积专利件数与学历的关联度比较小(例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技术创新者最高工资增加14%,最低工资增加为13%,影响不大)。模型(3)是企业规模的大小,研发经验的工资曲线倾斜度很大。推算结果表明,工资曲线倾斜与企业规模正相关,达到10%程度。模型(4)是把风险偏好度和流动性作为解释变量。这些数据导入后,累积技术创新件数的系数没有减少。风险偏好度同预期一样,呈现正相关(与最高风险回避性的技术创新者相比,最偏爱风险的技术创新者的收入约高7%)。另一方面与组织间流动没有显著关联。模型(5)是学术论文数累积的推算。该变量的系数呈现1%的正相关,累积专利件数大体上拥有同样系数。论文数与专利件数相比系数偏小,标准偏差比较大,作为收入差距的原因具有很大的重要意义。根据模型(5)的推测值来看,专利及论文各自具有2个标准偏差(高位16%的技术创新者和低位16%的技术创新者差距)的差别,薪酬中各自具有6.1%、4.9%的差异。这样,年龄、经验、企业规模、学历等数据,累积的技术创新件数和论文件数与收入水平具有相当显著的差异,对激励技术创新者具有很大的诱因和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转化路径
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轨道上来,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除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外,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科技创新与生产过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众所周知,与欧美等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总量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无转化价值或转化“夭折”,最终能够并入生产过程,引领经济发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比例明显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缺少足够的历史经验积淀,又极具中国特色,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多年来,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认识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权威性的系统理论,深化对科技创新成果界定与分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与转化路径、转化标志等最基础问题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与分类
1.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也是人类的一项生产活动。依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意在建立一种新的科技研发活动函数,把新发现的知识,新研制出的技术、工艺、方法等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进生产体系中,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从而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是指科技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与发展的过程,是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即基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试验开发等系列活动而求取新“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从新知识的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新产业的形成直至新价值的实现的复杂的系统动态过程,而科技创新成果即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获得的新收获,这种新收获可能是新知识,也可能是实验室产品或新技术,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
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一,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属技术创新成果,也会有产品成果和工艺成果之分,体现形式各异;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各有侧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则其更多体现社会价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或劳动对象,其更多体现经济价值。但根据其主要体现形式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基础理论性成果,即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主要体现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基本属知识型成果。(2)应用技术性成果,即以科学原理或技术原理为基础,通过开展技术发明活动而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实验室产品,基本属技术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软科学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体现形式为研究报告,基本属于思想型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科技创新成果分类
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及转化路径
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
人类开展科技创新这项生产活动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过程,使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续,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换句话说,人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为转化成生产力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最为公认的说法,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科技创新成果无论转化为哪一项要素的提升动力,都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且任何一项要素的提升都会连带其他两项要素的提升。为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全要素生产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这一概念表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指研究成果从形成到转化为有形产品,直至产生经济效益的完整过程,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性成果,应属狭义概念,因为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能转化为产品,能进行产业化,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基础理论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都不能按此标准衡量。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理论界与实业界均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也给出了多种界定。文兴吾等学者提出,广义的成果转化包括:(1)科学研究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即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试验发展;(2)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即设计到试制再到中间试验最后到工业性试验等;(3)新技术在小范围应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围的推广扩散。刘洪等学者坚持从系统科学角度提倡广义科技成果转化观念,认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要素,通常是应用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广义上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从各类科技成果的创造形成、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既包括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也包括社会科学成果,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他认为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广义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分析上述两类比较典型的理论观点,不难看出,大家都赞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为经济发展需要,也为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此应从广义内涵加以研究,且从生产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除包含着对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等影响而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外,还包含着对劳动力---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响,这说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具有阶段性特点。总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指上述各类成果从创造性形成并得以扩散的过程,这种扩散可以使使用地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增加,或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或对劳动对象的认识、改造、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接力赛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环节增值是科技成果转化,而每次接力棒传递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转化,因为每次接力棒传递对生产力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即已转化为生产力,如基础理论性成果,基本属知识型成果,其转化为应用技术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借助科学普及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即使未转化成应用技术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似源流,既有路径,也有流向。按线性逻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该是一个闭环线性过程,通过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同时连带工艺、管理创新,实现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到应用技术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环往复,即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阶段性特点,转化路径也具有多样性。根据远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转化模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分为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原理到技术发明,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阶段性转化,多阶段转化路径构成螺旋上升式封闭系统,属正向转化路径。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产业发展需求诱发技术创新,从而直接产生应用技术性成果,而由应用技术性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同时也可能诱发科学革命,产生科学原理,促进原始创新,这一种转化是以应用技术性成果为原点,向基础理论性成果和生产技术两个方向流动,形成两个环流。正如科技创新系统一样,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转化路径。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路径较为单一,即在成果与组织决策间形成弹塑性转化路径。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路径,更不是线性流动,而是一个由多段、不同向路径构成的一个链接结构。
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标志
如上所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一站式过程,而是一点到多点的多阶段性目标体系,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转化标志。基础理论性成果中科学论文与著作属知识性成果,而知识对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影响,即丰富劳动者的知识,提升劳动者技能,科学知识普及传播程度、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转化的重要标志;原理性模型和发明专利属理论设计与构思,需转向中试环节,进行孵化,通过培育和孵化向应用技术性成果演变,其转化标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产品的数量;应用技术性研究成果中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转化标志为通过企业或现场测试,实现劳动工具的改进或替代品的出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与对劳动对象认识的深化等;计算机软件转化标志为通过测试,进行注册,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多具有经济效益显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报告转化的标志是为组织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中的观点吸纳到决策中,形成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或激发相关活动等。由此可见,基础理论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转化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更多具有社会价值,只有应用技术性成果转化可以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且每一阶段成果转化标志各不相同。
四、结论
科技创新成果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和价值特点。应对其予以合理分类,才能科学界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内涵,准确选取转化路径,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本文关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志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研究理论观点,并为国家、地方积极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举措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J].中国科技论坛, 2004,(3):111
关键词: 行业特色; 高校; 文献; 获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40-02
一、行业特色高校及读者文献需求
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源于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出现的,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行业特色高校原来由行业管理,后因管理体制的变化,从行业中分离出来,但仍然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的学科优势。[1]行业特色高校读者主要指此类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南理工从哈军工炮兵系分建而来,历经国防科委、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等部委管理,现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具有兵器科学与技术等特色学科和专业,是一所典型的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型高校。
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科技和学科特色化办学过程中、专业设置等因素影响下,出于自身发展需要,高校依旧保持行业办学的鲜明特色,继续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任务,其教学、人才培养及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重点依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因此行业特色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对文献需求主要围绕本校优势学科进行,对文献资源需求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2]
二、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情况
1.基本馆藏资源
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馆藏书刊、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多媒体资料、本校学位论文、非书资料平台、CALIS外文期刊网、机构知识库、本馆特色资源等,以教学参考书、科研用书为主体,基本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如机械工程、化学化工、通信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经管与人文、法学等。截止2012年底,馆藏纸质文献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213余万册(件),中外文报纸100余种。电子文献资源有100多个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外文电子文献(含电子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录、标准、学位论文等)600余万种。
2.馆藏资源特点
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相对集中于兵器行业核心。学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作为学校特色学科,馆藏资源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对兵器类文献资源的采集和收藏,在兵器学科领域积累大量特有的文献全文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兵器类文献资源,其种类和册数的拥有量以及文献收藏的时间跨度都位居前列,这是学校在多年行业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势文献资源,为学校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
3.特色馆藏资源
南理工图书馆通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了集多种文献类型、多种载体为一体、纸质及电子资源相互补充、自建资源与共建资源共同发展、相关学科资源协调发展的军工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目前,收藏有中外文纸本型军工文献共6200余种,1.5万余册,相关电子数据库资源50余个,主要涉及兵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核能及船舶六大领域,包括国家军用标准数据库以及自建国防科技文献特色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资源系统。作为中国兵工学会全国唯一一所文献定点收藏单位,实现了中国兵工学会及其分支机构产生的纸质及电子文献资源的全套完整收藏。特藏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和出版的十几种科技或科普期刊,及其下属40余个专业委员会所主办学术会议的会议论文集。
三、文献原文获取途径分析
通过对行业特色高校师生对文献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此类读者需要具有自身行业特色的文献。为满足行业特色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对文献的需求,不仅需要基本的常规途径和方法,而且需要建立新的途径。
1.本馆资源使用
(1)查阅图书馆的纸质文献
尽管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数字资源比例不断加大,但纸质文献仍会长期存在。读者可根据书名、期刊名称、论文名称或掌握的其它相关信息,通过南理工图书馆主页上的馆藏目录检索系统进行查询。还可通过“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进行查阅,可实现馆际间的纸质图书通借通还。
(2)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获取原文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高校的学科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各所高校的数字资源各有特色。南理工的数据库资源能兼顾各学科需要。进行外文文献检索时,读者可先通过SwetsWise外文电子资源整合平台中的篇名查找功能可以检索到相关匹配文章并直接链接到全文(若学校已购买此全文)。
(3)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
信息量的无限增长,读者自身需求的变化以及经费因素的制约,任何图书馆都无法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借助于资源共享馆际互借系统,可弥补单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不足,很多需求就可以得到解决。[3]
南理工的读者可通过下列途径获取本校未购买文献原文。1)国家图书馆。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3)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称CASHL)。4)读秀知识库。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
(4)网络免费资源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免费资源也是读者获取文献的重要途径。以下为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一是利用Google 等搜索引擎来获取文献全文。二是利用电子论坛获取原文。综合性学术论坛如博研联盟等;专业学科性的论坛如中国科学论文在线系统等。三是利用国内外专利网站。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欧洲专利局等。四是E-mail作者。EI、SCI 等文摘型数据库均提供作者的E-mail地址,这为向作者索取原文提供了方便。
2.其它途径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就是与行业联系紧密,行业高校或研究所等都注重自身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同类高校或行业研究所等馆藏机构合作,通过建立行业性图书馆联盟建立良好沟通合作机制,促进馆藏资源利用和共享,以满足本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获取需求,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4]
在兵器行业领域,如北理工、中北大学、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兵器工业204所)等,都积累了具有行业自身特色文献资源。中北大学自建数据库,如兵器科技视频、机构、专家、图片、专著、学术论文等数据库。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兵器行业唯一从事科技信息和图书出版的研究所,文献资源建设突出兵器和国防特色,馆藏资源100万册(件),兵器科技出版刊物包括专业核心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现代兵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电脑自做》等科技读物。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兵器工业204所)技术图书馆经过多年积累,收集以化学化工、火炸药领域的为主,兼有其它各类专业书籍及国内外各类专业会议论文集。与火炸药专业有关的其它各类技术报告、专利等2万余册。历史悠久、馆藏系统文献资料参考价值极高。对兵器火炸药行业科研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单位资源丰富,可以“服务国防、资源互补”为目标,依托成熟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各成员馆藏资源和便捷的网络环境,建立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中心,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多优质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和利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将不再满足于图书馆提供的一般性文献获取服务,图书馆应建立高效的机制,提供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方案,及多途径便利获取文献原文的途径。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更要建立广泛获取同行业机构文献资源的有利途径和方法,做到服务个性化、机制便利化、途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需求,适应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需要,为行业特色高校读者提供比较专门、系统、完整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54-57.
[2] 张长宽.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1-21(006).
1空间智能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图形化的思维和沟通在化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1874年范德霍夫提出碳的四面体结构,最重要的是,这种用二维方式表达三维结构出现X射线晶体学之前,为X射线晶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90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配位化学的创始人用结构式表达了苯偶酰二肟的三种异构体[4]。现在的科学论文是图片、符号、文字和数字的复合体,图片在传达信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询问化学家如何浏览科学期刊时,他们说主要看图片,如今化学已发展成一种真正的国际化图形化语言。在理论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模具教学,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发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有如下优势:使空间立体结构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异构、杂化轨道、键形状等立体化学知识的掌握,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5-6]。例如卤代烃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2),化合物的构型发生了构型翻转。以氯代烷为例。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球代表各化合物上的原子或基团,把整个反应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亲核试剂OH-从Cl的背面进攻连接Cl的碳原子,随着OH-的靠近,Cl和C上的其它三个基团逐渐向远离OH-的方向移动,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C-Cl键断裂、C-O键形成,氯以离子形式离去,反应完成,期间伴随化合物构型的翻转,就像一把雨伞被大风吹翻一样。因此,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又增加趣味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可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把抽象变为具体,静态变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鉴于有机化学反应的结构式多且复杂、立体结构的空间表述困难等特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组合三维动画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直观地表达分子的立体结构,充分发挥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优势,使学生清楚、生动和明了的看到其真实的结构模型,大大提高学生关于立体异构的理解和学习。如讲解立体异构体时,通过用3D效果的处理,使学生很容易的判断出物质的立体构型;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枯燥的化学反应、复杂的结构和反应历程表现为动态的变化过程,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5,7-8]。
在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形象化也有利于学生发挥空间智能的优势,可以借助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轨道杂化的抽象过程。可以先给学生解释,原子轨道的杂化实际上就是“先混合,再重新分配”,这样学生就感到稍微熟悉了。然后继续讲解说,原子轨道的杂化过程就像是“橡皮泥的制作”,杂化前的原子轨道就像是颜色不同、造型各异的橡皮泥,将其充分“揉和”之后,就可以做出想要的颜色均一、造型相同的模型,这种模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杂化轨道。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就感觉亲切多了[9]。
2空间智能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实验课被进一步压缩,工科院校更是如此。有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操作与实验技术、有机化合物性质、有机化合物制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由教师对重要的操作和学生易犯错误的操作进行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随时指导。但由于每组实验学生人数较多,有些学生实验前不注意观察教师示范,对基本操作仍没有掌握,导致在做实验中兴趣不大,敷衍了事。
并且有些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合成实验因所用的试剂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而被各大高校逐渐取消,如硝基苯的合成、苯胺的合成等,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亟待提高。目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可以清晰、生动的对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实验步骤及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和再现。因此,开发网上虚拟实验室可以弥补实验课教学的不足。有机实验课题组指导老师通过查阅大量的网上资料之后,利用一些特定的软件制作出有机化学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并开发出相应的网上虚拟实验室,先组织进行观摩,向学生进行播放并讲解,使学生比较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实验方法、仪器的结构和操作,可以再结合教师示范,效果会更好。通过改变原料、装置、条件来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对一些验证性实验和毒性较大的实验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后还可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并在计算机上编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实验的兴趣和效率,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对实验的马虎了事,减少了相互抄袭数据和报告的不良现象[10-12]。
3空间智能在课后辅导与沟通中的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学生视觉空间思维的发展,也大大加快了在化学中用图形交流的速度,并且图形能传递更多的信息。当化学家(或生物化学)谈到胰岛素、吗啡、维生素或叶绿素时,他们不仅想到符号和数字,还联想到相应的图形和空间结构,图形化的结构式不仅简洁,而且还可以传达颜色、物理状态、溶解度、化学反应性等信息[4],正是基于这种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融为一体,利用网络进行课后辅导与沟通,有利于学生课外自学。
就自主创新与维护产业安全,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主要讲三方面的观点:
第一,维护产业安全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维护产业安全,对每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但是,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而且经过实践证明,28年来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居世界第三位,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比如,原煤、粗钢、水泥,还有一些主要农产品都居世界第一位。另外,在彩电、冰箱这些家用电器以及程控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方面也成为生产大国。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另一方面,在新的形势下确实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产业安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比如在装备制造业领域,钢铁工业生产领域,造纸工业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安全的问题。
第二,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高度开放的国度里,要维护一个国家的产业安全,必须运用全球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建立预警体系,实施贸易救济等措施,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我国恰恰存在着很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的科学知识生产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比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总量的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只有日本、美国的1/3,韩国的1/4。一些关键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比如,集成电路芯片有80%左右需要进口,70%左右的数控机床要依赖进口。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高技术产业规模虽然不小,但相当一部分是来料加工或来件装配,附加值比较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我国的产业安全。要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必须提高自主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通过发展来维护自己国家的产业安全。
第三,要维护产业安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突出“三个重点”、抓住“两个关键”。
“三个重点”就是增加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非常重要,现在看来,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两个关键”:
一是要继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发展迅猛,而且互相交叉、融合,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势头日益强劲。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要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延伸,加快做强、继续做大高技术产业。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我们常常说,装备制造业是产业发展的“母机”,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强自主创新的必然要求。我国装备制造业这些年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际上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通过产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依托一些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建设工程,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根据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选择国内具备一定基础,产业关联度比较高,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战略性、关键性的技术作为突破口,比如在造船、大型高效发电、高压输变电、冶金、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加强对外合作和消化吸收,提高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还要大力调整装备制造业的结构。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创新创业
在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近年来,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但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一高校各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导致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取得效果差别较大[2]。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大量课程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3,4]。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帮助学生从基础课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微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置和考核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农业微生物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体现专业特色 构建更加适合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农学院植物保护、农学、园艺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管理等专业开设,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科方向、就业领域差别较大,所以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发展需要,又要体现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既要重视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又要满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见表1)。例如,在《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章节中,有关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部分与生物化学课程中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只需要重点介绍微生物特有的次生代谢过程以及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和作用。在《原核微生物》章节中,作为我校的涉农专业,可以在此章节中加入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针对微生物遗传与变异部分应该对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对微生物重组DNA技术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当今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如CRISPR/CAS9等。在微生物生态学部分重点讲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微生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鉴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课程部分章节按不同专业调整授课重点,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将大纲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讲解逐一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快速获取大量有用信息,但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依赖心理较强,主动意识较弱,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时,以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细菌的抗药性为例进行讲解,从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开始,从而引出你所知道的抗药性有哪些。然后提出:什么是抗药性、抗药性的原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抗药性的发生,启发学生从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讨论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是新达尔文主义还是适应性突变,给出证据。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针对部分章节,还可以留一些课后小思考题给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思考题在教科书中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围绕教师提供的目录去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课本中描述性文字内容较多,难度不高的章节,只将重难点讲清楚,而不是全部讲完,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分工完成PowerPoint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可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越来越便利,多媒体工具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原核微生物中古细菌的细胞形态时,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公开课或者精品课程的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教学效果提高更显著。
3设计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6,7]。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后,学生2~3人一组,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实验效果不理想,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完成一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要增加一到两个自主设计性实验,从文献资料准备、实验方法制订到实验报告的完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献,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科学论文撰写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实验之后,可以增加一个“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到野外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来源的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如农学专业可以采集土样标本,植保专业可以选择果园、菜园的杀虫真菌标本,进行标本的预处理、分离、培养和鉴定,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配置培养基,学会如何处理标本,了解微生物鉴定的基本程序,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工作后的独当一面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菌落特征,加深关于真菌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完善题库 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除了表现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上,也可以应用在课程考核中[8]。网络题库的建设可以避免每个学期末的重复组卷,基于建成的试题库,授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后开展5分钟小测试,将评分纳入考核体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平时的考核,督促学生及时有效地复习,还能避免一次考试就决定总成绩的弊端。试题库中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论述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章节相关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避免出现应付期末考试而“临阵磨枪”,为考试而学习。课程最终的总成绩按理论课:实验课:平时测验:读书汇报约5:3:1: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
关键词:可配置;可柔性;绩效管理可
柔性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对高校日常绩效管理以及人员评估测定的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系统自编码和动态扩展功能,自动生成数据库结构,同时可按照需求进行动态功能开发和权限分配,可实现针对不同的类型教职工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估标准和指标。通过可柔性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可以对根据管理功能需求进行自定义模块和功能,较好满足高校多层次复杂考核工作需求。该系统灵活性、扩展性强特点,极大提高了教师绩效管理效率,同时绩效管理规范性也得到提高。
一、系统功能特点
人才不仅要遴选得好,还得评价得好,但在多数情况下人才评价滞后于人才发展[1]。顶级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师手册的规定中,还体现在在教师聘用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2]。绩效考核系统开发为高校人才评价和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张宏业等研究了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协同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强调高校部门在绩效工资管理中的协同合作[3]。本文可柔性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具有配置自编码特征,即通过业务管理员配置,系统自动编码和生成数据库,可支持多部门对工作的审核和数据的传递。系统分级分配管理权限、支持多层次考核指标、动态支持多账户管理、多任务分配、多方法计算指标、多层机构数据流转等功能。系统提供了教师可以便捷查询到自己的工作量及其他评估结果。高校、院系分级管理相应专业的教师绩效工作,提高了教师绩效管理工作的水平。
1.模块功能授权管理,系统功能可柔性
模块管理功能包括模块维护、功能维护、模块功能分配、职工模块分配、单位模块分配功能。模块管理功能就是把功能分类,达到功能细化,分级管理、分级分配。以教学工作模块为例,模块管理功能可以对教学工作设置具体细节进行设置,比如设置学时,研究型教学,教学质量评价等字段属性。系统会按照业务开发管理员的对功能的配置操作自动生成数据库结构和操作界面。系统支持动态化模块扩展,系统功能分为单表模式、流转审核模式和分转模式。每一个功能对应的数据可在不同功能模式间流转,如数据通过单表模式功能操作后,可流转到审核模式。分转模式主要用于打分评价,由于单条数据需要多人评价,因此需要复制分转并综合计算。模块和功能动态组织好以后,可以分配给个人或单位,从而实现个人或单位的不同数据截面。功能配置界面如图1所示。
2.数据状态切换功能,支持多部门审核流转
设置数据状态并通过功能管控状态变化。设置数据状态切换限制,将数据状态切换功能动态分配给相应的单位,实现数据在不同的部门流转。在绩效指标经过计算之前,还有一项是要经过院系审核甚至是校级审核,审核就是对教师提交的工作和实际的完成进度与在特定时间段里取得的学术上的成果以及教学上完成的任务进行评断,审核成功说明是相应的工作完成受到了管理部门的确认。每一次状态变化都会形成操作记录,数据可动态添加数据所有人列,可支持排名,如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项目人员排名等。
3.独立的指标体系管理,灵活的指标分配
高校通常将构建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资源条件一级指标及多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按照考核办法[4]。在高校中,不同级别的教师又拥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因此指标计算或是考核相应有区别,学校对教师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又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对应的权数又不同又分为:1、0.8、0.6、0.4(不同院校相应权数会有变动),通过量化计算将教师绩效评价出来。根据教师级别分配的指标以及工作完成的情况结合权数计算绩效成果。系统中实现考核指标树状变量结构,首要是先将指标设置好,再对教师分配指标。指标管理就是将工作需要安排的指标设立完善,为后面指标分配奠定基础,管理员可以只对多账户管理员设置指标,管理员可以根据自己院系和教学科研工作文件的要求,自己设置指标评价标准。
二、系统结构与可柔性的功能设计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专注于学生教育的质量,还专注于教学质量的创新,因此为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制定一套合理公平的指标体系尤为重要。可柔性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系统以绩效管理办法为蓝本,以指标体系为核心,通过业务开发管理员按照业务需求柔性开发和系统,系统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1.用户角色分析
按照绩效管理中的业务情况将用户分为业务开发管理员、业务管理员、部门管理员、普通员工四类用户。整个业务系统为业务开发管理员开发,业务开发管理员可通过系统界面添加数据库表,添加数据库表属性,给数据库表计算列。可给系统添加功能,功能分为单表模式,流转审核模式、分转模式。业务组合模式为系统开发人员预先开发并且可扩展。业务开发管理员建立功能后,通过功能分配,将功能分配给相关部门管理员、部门和普通员工。系统权限分配具有可继承的特征,如将自然科学功能分配给信息工程学院,那么所有属于该学院的教师都能够输入自然科学论文。同时可以为员工单独建立功能,并进行分配。系统开发管理员开发好系统后,通过服务器代码生成器生成业务的服务器端代码并编译,通过客户端代码生成器生成对应的Javascrpit文件处理模块,完成客户端数据验证和界面数据处理。系统由业务开发管理员开发并生成代码以后,柔性到服务器上,形成整个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员管理整个单位的基础数据,系统由业务开发管理员开发后进行柔性好以后,业务管理员添加完整的组织机构、教职工数据。建立绩效标准模板和绩效指标模板,并给员工设置绩效指标,一些已有数据,如教学数据教务系统中已经存在,可通过Excel文件形式上传,并自动分发给相应的教职工(通过学院、姓名、工资号自动匹配)。在员工数据输入并经过审核以后,业务管理员可通过系统自动计算绩效结果。部门管理员主要功能通常为流转数据,通过部门管理员审核操作,保证进入的数据真实,只有通过审核后的数据才能参与绩效运算。普通员工主要为输入自身工作,大部分为科研数据,一部分科研数据为科研部门通过Excel数据上传,由教师从系统中领取。
2.系统可柔性设计
(1)系统功能的可柔性设计
传统软件开发有瀑布模型(图3)和蛛网模型(图4),即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迭代式的软件开发方法。瀑布模型强调开发工作标准化,开发的目标是有序、高效、高可靠性和少错误。结构化有其负面的影响,它可能妨碍程序员的创造性。蛛网模型强调的是需求、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不断循环进行,然后达到全局成功。瀑布模型适合需求明晰的较大系统研发,蛛网模型的优点是能较快发现需求错误,便于与用户交流。蛛网模型开发需要能够较好建立系统原型的开发工具。可柔性系统将瀑布模型和蛛网模型更好的结合起来(图5),在开发过程中,底层系统开发采用瀑布模型方式进行开发,业务开发则采用蛛网模型进行开发。将开发过程分成系统开发和业务开发,系统开发面向的客户为业务开发管理员,而业务开发管理员面向的是系统的最终用户,即教师、科研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等。通过业务开发管理员通过免编程方式快速开发系统,开发过程在系统界面上操作完成,并系统供业务人员使用,使得所开发的系统适应需求变化。业务开发管理员与传统的系统分析员工作不同,系统分析员的主要工作是调研需求,并不包括开发最终应用系统。由于业务开发管理员只要熟悉柔性系统的功能就可以,不需要编程,使得一般的业务人员也可以从事业务系统开发。业务开发管理员调研业务需求的同时,实际开发系统供最终用户使用。业务开发管理员不需要过多的编程知识,只需要简单了解系统业务模式功能就可以开发出复杂的绩效管理系统。
(2)绩效计算的可柔性设计
系统中实现考核指标的树状扩展设计,首要是先将指标设置好,再分配给教师。管理员可以根据自己院系和教学工作文件的要求,设置指标评价标准。院系设置指标与工作分级审批功能。指标设置的同时可设置指标的计算方法,每个指标被看作一个变量,在实际运算时动态填入参数运算。系统提供计算模板,管理者根据指标添加参数。在功能维护上,将添加好的指标与对应的考核内容关联。可针对教师关联工作模块,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工作模块的计算方式,体现较强的直观性。关联成功后会有计算方式的编辑,教师的绩效考核计算方式可以多种,可以自由的设置参数,保证参数的准确性,为教师指标考核得到的结果有一个正确性的保障。系统开发了独立的计算处理方法,这方法为指标体系和表计算列所使用,作为独立的组件开发。数据计算模块不仅支持算术运算,还支持求平均值,值大小比较,三元符运算等,提供了可靠的运算系统。计算系统包括算术运算(如可运算字符串3+20-5*9/3+abs(3*20/10-10)=12)、字符串及数字比较运算(如①2a=2a②1=1D在①中,比较成立,返回值为1,在=比较符号的特点中,是数字和字符串都可以比较,数字和字符串结合也可以比较。在②中,比较整一个字符串,两者并不相同,结果返回值为0。)、条件判断运算(如cond(abs(42/7-10)*2<7,1,0)返回值为0,其中cond函数为condition缩写,为三元运算符支持函数)。由于支持判断运算,字符串比较运算,有效解决了判断科研上EI,SCI分级,教学上研究型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新课教学分级计算问题。高校绩效评估要实现从过去传统的仅以个人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申请课题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为考核标准的模式向团队整体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模式的转变[5]。由于系统采用动态功能可柔性的设计,系统能够有效支持教师团队考核。正在进行开发的团队贡献计算框架,可通过评分及计算公式设置等方式辅助计算团队贡献分。
三、系统应用
本系统2016年底试用于Y大学教务绩效考核,能够通过从教务系统下载教学数据,上传到系统中,系统自动识别业务完成人,并通过配置好的指标体系和公式计算工作量和绩效报酬,计算好的报酬目前采用下载后传送的方式。系统运行大大减轻了数据计算工作量,同时计算结果可以网上登录后查询。由于系统采用柔性的设计,各学院可以在系统上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能够较好适应不同专业和学院的实际工作特点。
参考文献:
[1]孙绪敏.高校青年人才绩效评价的困境与突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101-104.
[2]刘昕,王许阳.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7(3):90-93.
[3]张宏业,张艳军,李志河.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协同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56-60.
[4]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5):45-50.
关键词:Internet网;医学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员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39-02
一、我们所处的网络环境
目前信息高速公路正处在迅速的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是这一信息基础设施的主干。它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的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世界范围来看,Internet无疑是影响最大的环球网络。Internet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1969年建成的一个军用实验网,演变成Internet网后主要与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计算机相连[1]。网上含有大量数据库,类型包括科技、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及时事评论。网上还包含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世界各地17 000多所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记录,大大促进了资源的共享。美国已有2/3以上的图书馆与Internet相连。可以说Internet已经走遍了美国,而且将走遍世界。
中国联入Internet较晚,首先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93年通过美国Stanford大学计算机网络联网,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相继入网。建设中的中国医学信息(实验)网络也将实现与Internet联接,提供E-mail、远程登录、文件传输、WWW、Gopher等服务,并以此为主干网,逐步建立地区网及局域网,形成一个脉络贯通的医学信息传输网络,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1]。
二、图书馆与Internet网络
图书馆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自身的图书资源优势,通过Internet互联网现代技术与上网图书馆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Internet网享受到全球上网图书馆的情报信息资源,以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由于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以及一些报刊杂志在Internet网上有电子版,所以许多国家建立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Internet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过去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和交流模式,读者不必亲自到图书馆去,只要通过Internet网就可直接借阅和浏览图书,并且可以拷贝和打印所需文献资料。
现在许多不同职业的人都使用Internet网络图书馆,如图书馆管理员、公司职员、学生和科研人员。Internet网络图书馆主要用来作如下事情:(1)欲向Internet图书馆借书处借书时,可先查阅一下其馆藏目录、检索引文、参考文献或有关书籍的一些情况,通过对网络图书馆的访问,使用户在向Internet图书馆借书处发出请求前知道欲借书刊是否在馆,能否通过馆际互借系统得利等等情况。(2)有些Internet图书馆的藏书因为由当地一流的高等院校或学术机构提供,其信息常常会比国家图书馆更准确。(3)网络图书馆系统准许研究人员在一天中的几乎任何时候的访问,而不像一般图书馆有固定的开馆时间。(4)有相互协作项目,使工作在不同结点的同事可以查看相同图书馆的内容,甚至可以在学生和老师所在的宿舍或办公室方便地查访。(5)当有些信息有问题或争议时,可通过从图书馆得到的资料证实。(6)可获得当今世界上最新科技动态及科学论文的预印本或摘要。
三、Internet与医学图书馆员
Internet代表着全球范围的一种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它包括硬件(超级计算机、图形实验室及打印机等)、信息资源(数据库、文件、软件、档案、图像和声音)以及网络用户群体。它为全球性的科研与教育合作,信息交流与共享带来了前所未有机会。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大约拥有3万个网络、300万台主机和40万以上的用户,被视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眼下在国内医学界已开始筹建“医学信息网络”,它将以协和医大为中心,涵盖所有医学院校的示范性医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医学图书馆员在如此大的网络中漫游,确实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本身必须有更多的东西教给读者。如果你有一个问题,而Internet上成千上万用户中可能有人知道答案,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怎样找到你需要的信息?怎样发送你的问题以及怎样获取答案常常困扰着人们。我们医学图书馆员不可能回答人们所有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帮助你处理Internet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医学图书馆员必须有能力指导客户怎样检索,教他们数据库的结构,只有这样,当用户带着各种问题来到图书馆时,才不会感到陌生。用户通过使用计算机改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了访问图书馆的目的。未来图书馆内使用着各种计算机平台和操作系统,一部分用户已有工作站直接与校园网相连、或打电话接到Internet上,为了帮助在家或在单位提出要求的读者,多数医学图书馆员必须熟悉DOS、Windows、Macintosh、UNIX、modems电子通讯软件、档案传输协定。
对许多医生来说,计算机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来检索医学杂志中的信息。Internet不仅是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有价值的工具,而且在临床环境中是一种重要的资源。Internet可在不同国家的医学中心传输图像和演示即时的临床会诊。连上Internet,还可以补充和提高已建立的医学网络的利用。因此,医学图书馆员有必要熟悉通过Internet可索取的各种资源。哪些是有用的?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例如,为了帮助HIV/AIDS研究人员或临床医生,医学图书馆员需知通过Gophen有什么资源(CDC文摘、AIDS治疗新闻、发病率与死亡率报道周刊等)、用户网新闻(科学、医学、艾滋病)、远程联网(艾滋消息、艾滋药物、艾滋试验)以及新的WWW(World Wide Web)。医学图书馆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帮助用户连到Internet上,而且必须知道Internet的结构和组织特点。清楚了解什么地方有读者需要的哪一类资源,再去检索Internet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指导用户使用Internet时,有必要知道最捷径的路线,索取其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在国内学术资料库里有的东西,就不要从国外拿;在校园网络内找得到的,就不要连线到校外,以尽量避免舍近求远和网络堵塞。
Internet的出现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通讯,在当今丰富的信息环境中改变着医学图书馆员的作用,我们必须承担新的义务,从起指导作用扩大到发挥强有力的教学职能。医学图书馆员还应与其他信息专业合作,参与设计、建立和维护广泛的校园信息系统,并在信息政策的形成和实践中发挥作用。
四、走向未来
未来,我们的医学图书馆员将服务于一个庞大的和多样化的读者群,包括医学院、口腔、护理、公共卫生及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相关专业。医学图书馆员将继续看到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出现所带来的自身职能和作用的变化。摆脱传统图书馆的束缚、打破传统的通讯方法,加速技术信息的传播,使其进入崭新的里程。我们常说,未来的图书馆将是电子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环球数字图书馆等等,先进国家无不将其投入建设的行列。除最热衷于此项建设的美国以外,欧盟部长也于1995年在比利时首都商讨信息社会时,将电子化图书馆列为第四个议题,希望各国积极建立,以使全球联网、互通、共享图书资源。未来图书馆充分应用虚拟观念,其特点之一为隐性、看不到、摸不着,资源散在各地。懂得应用的人,时时享用来自全球最新、最快的丰富资源,对他们来说,资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未来资料存放地不是书架,而是计算机媒体;服务对象扩及馆内外及国内外使用者;不受版权限制的资料,人人可自由取用,即求即传,不用等待;通透性的系统,营造了全球一家的使用环境,使用者悠游各馆时,只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没有生疏、隔阂的困扰。总之,它彻底改变了图书资料传统的编制、典藏、传输、检索等事项而成为新世纪的典范。人们将对此产生无限的憧憬,并期待它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