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工作

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工作

时间:2022-05-07 14:3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工作

第1篇

1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实习方式

实习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目的、不同的内容等分为多种形式,从国内外高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类型:

1.1 按照实习生的去向地分类

按照实习生的去向地进行实习分类,可以分为国内实习和海外实习、跨省实习、本省实习和本市实习。

国内实习是在国内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进行的实习,这是目前高校常见的实习类型。海外实习是一些特殊专业根据需要在海外的实习基地或专业公司等进行的实习,近年来有的高校采用3+1或2+2的模式进行实习,国内也有专业公司负责海外实习的联系工作。

跨省实习、本省实习和本市实习适应的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即市属高校一般安排本市实习;省属高校一般安排本省实习或跨省实习;而国家重点大学一般都安排跨省实习。

1.2 学校统一实习和自主实习

学校统一实习也叫集中实习,是由学生所在高校组织的有统一的实习场所、实习要求、实习标准的实习,这是近年来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实习方式。自主实习一般是指由学生所在高校制定实习要求和实习标准,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联系实习单位而进行的实习,自主实习一般是分散的、以学生居住地为主的实习。

1.3 带薪实习和不带薪实习

带薪实习是实习生有工资待遇的实习,有的实习还与实习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挂钩。不带薪实习是没有工资待遇的实习,但一般有生活补助。

1.4 长期实习和短期实习

长期实习一般是指实习时间为1―2年的实习。短期实习的时间不太一致,从国内高校的情况来看,为期3个月、半年不等。

如何安排高校大学生的实习,采用什么样的实习方式,我们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因就业去向而异,不要“一刀切”。

2 高校大学生集中实习的利与弊

从近年来国内高校的实习来看,主要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一般由学校设立实习就业处,负责制定实习标准、实习要求和实习制度,学校下属二级学院或系部结合专业实践特点联系建立若干个生产基地。高校的实习强调专业的实践性,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实习的效果来看,集中实习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但是不可否认,集中实习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可以改进之处。下面我们探讨集中实习的利与弊。

通过集中实习的效果来看,集中实习有以下好处:

(1)集中实习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安排

大学生实习要占用教学时间,如果实习时间不统一,学校的教学安排、学生的选课计划都要受到影响。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实习,可以使学校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管理学院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习时数和实习学期,在学生实习以前基本上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实习奠定了专业知识基础。

(2)集中实习有利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

集中实习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的实习小组,这些实习小组的学生一般来自于同一个专业(有的实习小组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生的相对集中便于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学校也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各个实习小组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生活管理。

(3)集中实习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分散的实习虽然也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在实习中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而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自觉性不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就容易使实习流于形式。而集中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一是实习基地的设置适应专业实践能力的需要,二是学校能够集中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指导。

(4)集中实习便于学生互相学习

集中实习的实习生相对集中在一起,可以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探讨,在实习生活中也可以互相帮助,而且比较熟悉的同学在一起实习,虽然处于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但实习生的心理状态也会比较好。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习工作进行了解,我们发现集中实习工作也存在以下问题,需加以解决:

(1)高校在集中实习时为了方便,往往要求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必须在规定的实习时间参加,而有些学生因为特殊情况,或者因为有特殊的就业要求,不能够或不愿意参加统一的集中实习。

(2)实习基地满足了高校大学生的实习需要,但实习基地给实习生的待遇往往存在差异,实习生就会对低待遇的实习单位不满。

(3)有的实习单位在给实习生安排实习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实习生的专业实践需要,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相应的专业实践锻炼。

3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大学生集中实习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校的集中实习基本上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集中实习对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针对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生集中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3.1 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高校大学生专业实习的基础,高校应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首先,高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该考虑实习基地的专业性、适用性,使实习基地的工作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好的衔接和对应;其次,高校应该适当增加实习基地的数量,可以使学生在实习时有更多的选择性,更能够切合学生的就业需要。高校应该关心实习基地的建设,把实习基地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一部分,加深对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和关心实践教学的开展。

3.2 加强高校专业课的实践环节

目前,高校普遍注重专业课实践环节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来讲,高校的专业课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将来实习和就业的需要,高校专业课的实践环节要多样化,重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把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更要考虑到学生将来的“用”。

3.3 集中实习要考虑到专业特点

第2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实习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力量知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还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操作技能。一般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会送学生到酒店实施顶岗实习。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学习价值,在酒店接受实习工作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能够满足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而酒店为了降低资源管理投资,尽快培养现代新型的人才,通常都会接受学生实习的要求。从最近几年的实习情况看,实习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常会导致酒店、学校、学生多方面的利益受到损害,针对这一问题深入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酒店方面

1.重视不足。很多酒店仅仅把学生当成酒店“免费工人”,对学生的日常工作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酒店内部人员对学生常具有排斥感,主要表现在领导层对实习生漠不关心,职员对学生的欺骗行为等,这些都会造成实习生工作效率低下。

2.待遇较低。影响实习生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因素还是由于薪酬问题。酒店雇用实习生基本上是从旅游院校安排介绍,这种方式获得的实习机会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平台。然而,这些问题也常常造成实习生工作待遇较低,影响了其参与酒店工作的积极性。WWw.133229.coM

3.技术不高。就目前的酒店实习工作看,学生基本上都是从事站岗、收银、接待等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形式不具备太多的技术含量,造成学生缺少挑战性心理。而酒店出于自身业务和经营的需要,一般会把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低的部门,阻碍了学生接受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

(二)学校方面

1.制度问题。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安排都是指定带队教师,不指定实习指导教师。带队教师主要是为了协调好酒店与学生之间的工作安排,处理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则难以给学生准确的专业指导。

2.教师问题。学生实习前期都要通过学校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的系统训练,但在实习酒店工作时才知道学校所学到的知识难以派上用场。从这一问题则能看出,校内实践性教学中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对学生造成了不利影响。

3.时间问题。学生在酒店实习一段时间后又要回学校学习或制作毕业论文,与用人单位之间很难达成就业协议,时间上的矛盾冲突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学生为能在实习单位找到工作,以各种方式请假离校,给教学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4.基地问题。学校与外界企业没有太多的联系合作,导致学生能够实习的地方较少。而把学生安排在低层次的实习环境下,对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显然不利,难以达到现代化人教育实习的要求。

(三) 学生方面

1.心态不正。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认识到就业压力之大,对于实习工作每天保持端正的心态。学生常认为经历的实习期短,酒店的经营效益与自身收益无关,因而在实习期间没有全心投入工作,这直接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

2.期望过高。一方面,工资待遇过高,对于实习期间的待遇很不满意;另一方面,职位要求过高,很多学生梦想着以工作就能当领导、拿高薪,这与实际情况反差较。

(四)提高实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开发人力资源

1.个性管理。酒店领导应深刻认识到实习学习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学生资源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应倡导酒店职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鼓励酒店员工与实习生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感受到酒店对他们的重视。

2.增加待遇。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需适当提高,酒店最好直接与学校的联系,定期提升实习生的实习费标准。一旦工资待遇提高后,学生们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升。

3.人才计划。根据酒店学生的实习情况,为学生制定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参与到酒店日常工作中。不仅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还能为酒店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4.良性互动。实习酒店与院校领导层、实习带队教师良性互动,对学生的实习工作定期检查指导,让学生能及时接受正确的引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实习水平,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实习管理体制

1.校企合作。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方法:①邀请酒店领导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将一些先进的职场理念介绍给学生;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内容要积极参照酒店相关标准;③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安排。

2.计划调整。①学生实习之前教师则要安排好实习计划;②实习内容全面体现专业要求;③安排学习计划时要做好市场调查,掌握人才需求最多的时间,以指导学生就业。

3.实习动员。参与实习之前,学校要对学生的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敢于面对新的社会生活。首先,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情况、相关实习协议、实习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讲解实习对实习生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做好各方面准备以尽快适应企业生活。

4.专业指导。学校应为参与实习的学生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后可以咨询他人。对实习单位及安排实习岗位恰当地分配,尤为关键的是教师应该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

(三)学生方面

1.端正心态。实习应深刻认识到参与实习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积极提高实习理念,让自己尽快适应到企业生活中。对于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应该做好内部处理方案,让自己能尽快适应实习境地,融入实习酒店氛围中,树立对酒店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用心实习。对于学校安排的实习任务需尽快适应,做好多方面的实习工作,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实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第3篇

“顶岗实习、双向培训”提出的时代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念的演进过程经历了政治目的论、体质目的论、技术技能目的论、全面发展目的论、育人以及“健康第一”的现代化发展过程,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体育教学与时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关系所引发的,即依据时代的变化和教育发展的特征将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进行改造。在学校教育领域,科技文化对体育教学文化的挤压,学校体育文化发展逐渐缺失,体育教学在实践操作中又因为缺乏文化内涵,而导致其思想僵化、功能单一,这造成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逆反心理。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国民体质为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注重了体育的工具性价值,却缺乏对体育价值的考虑,进而又导致了体育自身教育力量和教育地位的衰微。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功能对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健康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其所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功能是现实的难点。中小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常常将教学实习视为一个临时性的包袱,这种担心主要是出于对实习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担心,如担心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对班级、对学生的缺乏控制力,担心教学实习会打乱学校原来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气氛,担心被顶替下来的教师无所事事等等。因此,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和高校合作培养实习教师的过程中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这造成了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变成了旁听生或者做一些辅助教学的简单工作,并没有真正到课堂上进行锻炼的机会。②也有的学校为实习教师安排了上课的机会,但是没有对其在备课、教案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教学指导。还有一些学校对实习教师的教学过程采用放任的态度,常常把实习教师当作是全能的教师,任何事情都由实习教师来做。

“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的问题与反思

高校实习时间通常安排在大四上学期,顶岗实习的时间跨度普遍为一个学期,这种安排形式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学情境、维持顶岗实习的严肃性,同时也有利于基地学校安排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是容易造成实习基地学校任课教师同一学年内各学期相比师资不均衡,以及出现学生实习与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在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时间方面比较灵活但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集中到高校进行8周的理论课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到城市中小学分别进行为其1周的见习和实习;第三个阶段返回原单位进行16周的教研工作;第四个阶段到高校进行为期1周的综合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从顶岗实习、双向培训过程的指导情况来看,高校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每个实习点都安排指导教师,而实习教师作由于缺乏适当的管理,容易不知所措,针对这些问题尽可能地多安排责任心强、协调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入驻农村中小学所在地,统一指导该地实习生的各项教学工作和生活安排,同时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督促基地学校完善师范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指导工作。同时,要改革教师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以基地学校为中心,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把理论讲授、专题研究、观摩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学员的自我反思、参与互动。目前多数学校安排实习和培训的教师比例为1:1,这种模式便于管理的同时也非常的实用,但是,实习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如果完全将课堂交给实习教师而不去管理和指导,未必能达到教学实习工作的目的。因此,在对实习人数的安排方面要与培训教师以2:1或3:1的比例进行置换,这样能够为实习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对提高其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参与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对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不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管理以及教案的编写上,对科研工作积极性较差。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应该树立科研意识,要把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并以高校教师为指导,以课题小组为单位,促使培训教师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课题论证的形式集体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能够边实践边研究,实现让每一个教师都具备能够参与或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

本文作者:王鹏工作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第4篇

前言

在大学阶段为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已经成为了现今高校必要的一项教学手段,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进行实习锻炼能够很好的加强其专业技能,还能较好的增加其社会经验。可以说实习相对于理论知识教学来讲,具有不断强化的重要作用。

一、初探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习锻炼的必要性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习锻炼的必要性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上:

(一)酒店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要

对于酒店来讲无论接受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前来实习,从劳动力方面来讲,这些高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按照酒店的规定给与其安排一定的任务,往往可以从中培育出适合自身酒店需要的专业化从业人员,这对于从就业市场进行招聘或者是进行社会化的大范围招聘更加的有效,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能够为自身酒店带来实际的经济价值。除此之外实习生在酒店进行实习在相关的工资方面会比正式员工低,因而酒店不仅为自己培养了大批的可用人才,同时在劳动力成本上也不需要投入较多。

(二)学校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的需要

对于学校来讲,专业的就业率是检验各个高校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而作为操作实践性较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讲如果只有理论知识来讲,则很难在社会中真正的立足,为了使得自身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可以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因而学校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酒店实习过程,可以说实习不仅是学校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提前掌握一定的社会经验,这样在毕业之后就可以更快更好的就业,从而也就能够带动专业就业率的提高,进而也可以较大的宣传学校品牌化专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累专业技能的需要

对于学生来讲进行实习是真正的将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往往专业知识较强的学生并不一定实习结果较好,也就是说实习是一个综合锻炼学生的过程,每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此期间不仅将理论知识强化,同时还积累了在学校书本之外的社会技能以及社会经验,这对于后续无论是就业还是未来的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探析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酒店实习锻炼的现状

通常情况下酒店会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安排到酒店的一线岗位进行学习,原因在于一线岗位是比较基础性的岗位,能够促进学生了解酒店的各个部门操作,真正从基础来学习酒店相关知识。这些一线岗位不仅包含了餐饮部,还包含了前厅以及客房部等等,而基本上在餐饮以及客房部会安排较多的实习生,对于酒店来讲提供给学生实习岗位的目的除了能够大大的降低劳动成本之外还可以为自己培养专门人才,但是酒店最希望的就是这些实习生能够在实习过后继续在酒店工作,但是往往实习现状并不如此,众所周知酒店基本上二十四小时需要有人员坚守岗位,对于在学校养尊处优的大学生来讲酒店的实习工作无疑是非常痛苦的,最主要的是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使得很多的大学生没办法很好的适应这样的酒店工作,因而很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在实习还没结束已经对酒店工作产生了厌烦心理,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直接提前结束实习,而这种状况对于酒店以及学生自身和学校方面都具有消极影响。

三、探析旅游管理专业进行酒店实习锻炼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调整好实习心态

对于现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的现状,从学生本身来讲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因为实习仅仅是后续工作的一个开始,在毕业之后真正就业之后往往工作压力会更大,需要面临的工作困难也会更多,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应该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尤其是在心态上及时的调整好,可以说每一个岗位都是需要辛勤努力才能实现工作价值的,因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真正的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积极调整心态,迎难而上坚实将实习阶段做到最好。

(二)酒店方面要做好实习生安排

对于酒店来讲在安排实习生的时候,应该将工作任务由简单到难层层安排,先给实习生安排比较简单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层层加深,例如在工作时间的安排上可以先是安排其进行白班工作,在实习生适应半个月之后在加强工作力度,转为两班倒,而不是一开始就是三班倒的时间安排,从一定程度来讲突然性较强的工作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到相关的酒店知识,同时对于酒店培养人才也非常不利。

(三)学校要做好学生实习阶段教育工作

对于学校来讲在为学生安排了实习锻炼之后,一定要定期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习的了解学生实习状况,了解其实习程度。对于学生消极的实习心理应该给与良好的教育,及时的化解学生消极情绪,进而促进学生在实习阶段较好的完成实习工作。

结论

第5篇

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开展实习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酒店实习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酒店顶岗实习流失对策

一、酒店顶岗实习学生流失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自身懒散,怕吃苦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比较自由舒服,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到酒店工作之后,不能适应酒店的管理制度,学生觉得辛苦,用迟到、早退、旷工等形式逃避工作,酒店按照规章条款扣除学生相应的工资,学生就觉得不开心,就离开酒店,逃避实习。

2.自我期望值高

学生到酒店实习,一般都是从基层的服务员做起,工作繁琐无趣。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经过了2年的学习,比其他服务员优秀,就不愿意做基层工作。而酒店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基层岗位,很多学生无法面对这种落差,最后选择离开酒店。

3.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有家父母宠着,在学校有老师关心,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发现有很多难题解决不了,学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一是不能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学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受到训斥和处罚,心高气傲的学生心理上不能接受,最终会出现言语上的冲突;二是在新单位都是陌生的人和物,学生会感到强烈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对酒店产生不满,导致学生离职。

(二)酒店方面

1.实习工资低

酒店业的实习待遇不高,在郑州,实习生的平均工资在1600元/月。相比其他行业,酒店工作辛苦、工资低,对学生实习缺少吸引力,导致学生离职。

2.工作时间长

酒店I作为服务业,劳动强度很大,平均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而在对客服务中,要求必须是站立状态。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学生身心俱疲。迫使其工作一段时间就选择了离职。

3.实习岗位不轮换

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会要求酒店对学生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对酒店各个部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因为学生实习时间不长,酒店刚完成培训,学生刚能熟练工作,学生实习就结束,这对酒店来说是人力损失。因此,酒店一般都会安排学生在同一个岗位进行实习,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学生会觉得工作枯燥,失去兴趣。

(三)学校方面

1.学校顶岗实习制度不健全

学校顶岗实习一般是学校安排和自主实习相结合,所以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在不同的酒店实习,酒店位置分散,因此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可能存在困难,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因此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及时的得到沟通和指导,这直接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

2.教师自身知识水平限制

教师长期在学校教学,与酒店接触较少,不能掌握酒店最新发展情况,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讲授的知识与酒店实际相差很多,使学生学到内容与酒店实际工作不符,因此导致学生在实习中信心不足。

二、顶岗实习学生流失对策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实习生需摆正心态

实习生应抱着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老员工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实习。很多学生认为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进入酒店后还是跟其他人一样从基层做起,心理落差很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实习的价值,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只有坚持努力,不懈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2.学会与实习工作中同事的人际沟通

学生到酒店实习后,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地方要多向同事和领导请教,不要不懂装懂容易出错。遇到问题和不公平的事时,应该和同事、领导好好沟通,不要意气用事。平时多跟同事聊聊天、聚聚餐,增加感情。待人真诚谦虚,有助于实习生处理好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关系处理好了,就不会有人诚心刁难,做事也就顺心了。

(二)酒店方面

1.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酒店选用实习生是想使用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实习生流失多了,反而增加了酒店的人员流动成本和培训成本。酒店可以把工资分成两本分:实习工资和绩效工作。实习工资作为基本工资发放给学生,而绩效工资则是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达标或超标给予同正式员工一样的奖金。平时发放员工福利的时候,也应该给实习生发放。这对实习生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的。实习生会觉得酒店已经把他们当成正式工,觉得酒店重视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

2.完善实习生工作、休假制度

酒店应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在繁忙的时候增加人手,如若不能增加人手,可以让行政人员、主管或者经理来第一线工作,不能让他们光做指挥工作。这样一是可以节省酒店的人力成本,二是酒店领导直接到一线和学生一起工作,可以帮助学生,使学生对酒店产生好感。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安排员工和实习生轮流休息。尤其是在学生刚开始实习还不能适应工作的时候,多安排他们休息,让他们慢慢适应酒店工作。而不是一味的督促他们工作,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3.多安排轮岗工作

酒店有很多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安排实习生岗位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等特点将其安排在不同的岗位,这样学生感兴趣了,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不会流失了。因此酒店在实习的前1个月或者2个月里,可以安排实习生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让他们了解每个岗位的特点,再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挑选岗位进行接下来的实习。

(三)学校方面

1.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指导沟通

学校应该为每个实习生配备一个专业老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并要求教师每月与学生的主动联系不少于一次,多关心、多询问学生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实习心态。指导老师积极主动的沟通会让学生觉得温馨,能稳定实习情绪,让学生安心积极工作。

2.专业教师多参加酒店顶岗培训

专业教师多进入酒店进行学习培训,能了解酒店发展现状,获取酒店业最前沿的信息和发展趋势,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教师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杜晓梅.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王兴琼.酒店实习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7):48-55.

[3]朱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5).

第6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生;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39-03

顶岗实习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独当一面,对强化学生的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顶岗实习有助于高职学生培养职业素质,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感。很多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中的安排呈分散式的布局。在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对实习生的要求往往存在误解和偏差,使顶岗实习法律风险程度不断增高,法律纠纷不断涌现。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现阶段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一)顶岗实习管理不重视

实习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安排往往与企业用人计划存在时间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出现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过程中,更重视就业的问题。就业指导中心会全程进行指导。学校在安排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缺乏系统考虑,实习监督没有得到相关学生系部的重视,没有具体的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岗位指导,任务安排不明确,喜欢走过场,导致实际效果得不到保障。实习生在此环境中无法准确寻找目标,并给自己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学生自己无法判断到底是顶岗实习还是安排就业。学校的管理不到位也让学生不能好好把握顶岗实习的机会,错失锻炼机会。一部分实习生对所在岗位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岗位专业没发展前途为由,自暴自弃,不好好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丢掉了宝贵的实践训练机会,而把目光转向每年的毕业生岗位招聘会,寻求更好的机会。某些指导老师对这种现象的放任,使实习学生的管理与教育质量每况愈下。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无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锻炼,积极获取知识,也使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成果流于形式,最终让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与办学声誉受到影响。

(二)实习计划与企业需求衔接不畅

现今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为实习生制定专门的岗位培训计划。在他们的观念中,学生涉世未深,只需支付低工资即可占用这种廉价资源,安排加班也不考虑补助津贴的发放。于是实习生对企业安排的工作普遍感到不满意。因为在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学生是新手,业务不熟悉,面对大量业务和工作需要及时处理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从法律角度分析,实习生的身份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所指的劳动者,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法律规定并不能直接对其适用。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由此可见顶岗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受保障这一块法律法规,还亟待我们补充完善。

二、顶岗实习法律责任不明确的原因剖析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顶岗实习时,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并没有对双方的权责利做具体约定,这为后面的法律纠纷埋下伏笔。有问题的学生实习协议没有保障学生未来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学生也没有通过实习协议来避免法律风险的意识。中小型企业为了避免诉讼和不必要的麻烦风险,态度也不积极。我们通常比喻学校是企业和实习生之间联系的纽带。这个纽带要积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协议双方无论是哪一方出现问题,学校这个第三方都要进行协助以便积极稳妥的处理善后事宜,化解矛盾。

(二)企业方面的原因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企业消极对待实习生顶岗实习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在岗位上不能直接上手,工作进程没法保障;(2)实习生无职业道德泄漏商业机密;(3)实习生业务生疏,增加企业培养成本;(4)培训人员流失,无法为本企业服务,不值得培养;(5)其他原因。企业对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缺乏应有的热情。一是很多企业岗位都把生产安全放在首位,安全与质量同等重要。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其后果无人能承担。所以每当学校前来联系,企业都不愿将学生安排在重要岗位上,也就没有办法指派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实战操作指导;二是企业最终追求的是生产效益。中小企业普遍认为顶岗实习生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和资源内耗。

三、构建科学的顶岗实习法律责任体系

(一)建立社会融入、学校组织、政府支持的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棘手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学校和企业对接流畅,更好地提高企业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可以指导学校在安排顶岗实习计划时使用一种资源券,用于学生到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时使用。这样企业岗位、人员结构、学生主体便形成一个共同责任体系,进而提高顶岗实习的实践效果。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是当地政府面向行政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实习生发行这种资源券,面值相当于现今发行的人民币,通过专业评审团队的审核后该高职院校即可申领资源券,其用途只能够用于实习生购买到企业实习的紧缺岗位。企业通过出售实习岗位后,获得资源券,凭借相关的证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抵扣同等数额的应缴税款。这样,体系就进入良性循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将大批的高职实习生吸纳到紧缺岗位进行锻炼和实习工作,就得到资源券,意味着有收入进账,何乐而不为。这样企业之间就必然展开生源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优秀的中小企业最终会迎来高质量的毕业生在一线岗位工作。

(二)建立政府监督、校企合作、学生为主的职业指导体系

这套体系的管理方法强调系统化和规范化。它注重事故的前期预防,能够及时全面的发现实习工作岗位上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使得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消除或控制隐患,排除相应的法律风险,使实习生能自始至终在一种宽松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确保在未来一旦发生危险我们可以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1.学校应将顶岗实习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学校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让学生对安全管理知识进行学习,然后进行安全技能考核。学校和企业联手,通过商讨制定严格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强化双方的责任意识,使实习生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有能力进行事前评估。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主题法制讲座,让学生能在实习过程中坦然面对和处理棘手问题。学校应该定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走访调查,保证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2.学校的指导教师要定期深入企业对学生实习岗位进行检查和督促。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指导教师应告知其现有岗位的特殊性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指导,请法律老师对学生的权责利进行安全警示,避免他们遭受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学校应投入人力和物力建立一个完善的顶岗实习信息数据收集平台,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做到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及时沟通,填补管理过程的漏洞。

(三)建立政府参与和司法救助互为一体的法律保障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受到伤害后,承担实习生工伤保险责任的主体不是企业。事实上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很少有企业能够主动承担实习生的工伤保险责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做好三个方面工作来预防法律的风险。

1.学校安排实习协议签订三方学生,企业,学校参加,通过清楚所有的权利,敲定最后的协议赔偿范围。

2.尽快修订法律,恢复之前《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中关于实习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因工作发生意外,造成自身的人身财产伤害应认定为工伤。因为实习生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去工作和创造价值,所以在法律上就应该认定为工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给予报酬就应认定有事实劳动关系。

3.用保险方式解决高职生顶岗实习中法律纠纷赔偿难的问题。如果学生遇到的意外伤害属于工伤性质,就可以通过社会力量来进行化解,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保险。原则上由政府指导企业或学校践行实习生工伤保险制度。学校和学生按比例共同支付相应的保费。学生实习过程中一旦产生法律风险,就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其工伤,认定后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享受工伤赔偿。同时可以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并把实习生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推向社会化管理,增强透明度,最后由政府在社会上通过招投标让具有法定资质的保险经纪机构来进行管理、投资,以确保基金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一展.从法与利益的视角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0).

[2]梅爱冰.顶岗实习安全建议的预防与处理[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舒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风险及防范[J].职业时空,2009,(12).

[4]杨春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02).

[5]简祖平.刍议顶岗实习法律制度的构建[J].镇江高专学报,2011,(03).

[6]张小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违法犯罪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10,(10).

第7篇

顶岗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理实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适应岗位要求,用人单位满意,至顶岗实习结束时,自然就转成了就业。但是,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实习岗位不足。不言而喻,顶岗实习首先要有岗可顶,但是一所职业学校每年就有成百上千人,众多的职业学校学生都实行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而企业能否满足顶岗实习所需要的岗位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除了岗位的数量外,专业的不同也给顶岗实习带来了困难。比如,工科类、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的专业所需要的岗位相对宽裕,而财经类、文秘类的岗位就比较困难了。由于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就成了简单的打工过程。

顶岗名不副实。就一部分专业而言,顶岗实习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比如会计专业,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质,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到企业的会计岗位顶岗实习。于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好同商贸类专业的学生一样,到一些商业企业、大型超市去做营业员。

管理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也有顶岗实习,那时候学生不多,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落实。但现在学生众多,学校根本没有精力像过去那样安排实习岗位。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种种难处,不少学校、不少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放羊”现象。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应该既有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跟踪,又有企业的师傅指导,事实上,学校精力不足反映在实习过程就是管理力度不够,顶岗实习学生太多,企业也没有可能安排专人指导,结果大多数学生的顶岗实习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

政策保障欠缺。顶岗实习的学生尽管还属于“在校生”,但他们事实上已经踏入社会。顶岗实习过程毕竟不同于在校园里学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和社会上的其他“打工族”一样,没有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爱,在安全生产、执行操作规范、上下班交通、业余生活等方面缺乏保障措施。用人单位居于主动地位,认为能接收学生实习就已经尽到义务了,不愿意在上述方面承担任何责任。

操作层面不妥。顶岗实习在操作层面上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比如,不少职业学校都是在同一时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造成了拥堵状况。从企业来讲,企业用人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用人高峰和规律,这就导致了“我用人时你不给,你送人时我不要”的尴尬局面。从学校来讲,如果单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那就意味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缩水现象;如果按照常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又很难在同一时间把学生安排到位。

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成因也是错综复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一套“拳路”不行,必须用“组合拳”才能奏效,也就是说,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

师生比要下来,顶岗实习质量才能上去。职业学校的许多问题都是“师生比”过高惹的祸,顶岗实习的管理不力、精力投入不够、指导教师不到位等也与此有关。师生比下不来,办学质量就上不去,学校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错位实习,避免拥堵现象。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是最后一年安排顶岗实习,这就必然造成落实顶岗实习单位的拥堵现象,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安排实习岗位。因此,职业学校应根据专业的不同、校企合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不同,错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此外,教育部关于“实习不少于一年”的规定,职业学校可以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地加以落实。比如,分单元、分阶段实习,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实行1+0.5+1+0.5模式等。

实习按专业来设计,顶岗因岗位而变通。不同专业应有不同的实习方式,同样,不同专业的顶岗实习可以也必须因专业性质而变通,不宜“一刀切”。比如,做不到顶岗实习的专业(如会计、彩色印刷等专业)可以采取“跟岗实习”、“跟班实习”、“帮班实习”等;有条件的师傅带徒弟,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师傅做学生看。一切从实际可能和实习效果出发,因专业而异、因地区而异、因岗位性质而异。

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有序、有效。顶岗实习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是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最大隐患。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保障性措施,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有序、有效。只有这样,顶岗实习工作才能安全、有序、有效地健康开展。

第8篇

关键词:实习;实习效果;实习系统

一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现状

以专业为龙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并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均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2+1”人才培养模式,实习时间安排为半年到一年不等,实习形式有学生安排实习单位、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及学生自主安排实习相结合、学校完全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三种。各高职院校也都有自己的实习管理模式及实习评定办法。但是,各高职院校在组织、安排、管理学生实习过程中,均出现了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处理不好实习中的人际关系、实习中情感波动大、实习中擅自离岗、实习成绩难以评定等一系列问题,实习效果欠佳。

二 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

通过对不同实习安排形式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进行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实习生实习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实习生实习前准备情况

在实习生实习准备情况调查中,有效问卷235份,选择有充分准备者67人,占统计人数的28.51%,选择准备不充分的有135人,占统计人数的57.45%,选择无准备的33人,占统计人数的14.04%。在实习制度了解情况调查中,选择对学校的实习工作流程及管理办法非常了解的有61人,占统计人数的25.96%,选择了解一些的有142人,占统计人数的60.43%,选择了解一点的有21人,占统计人数的8.93%,选择完全不了解的有11人,站统计人数的4.7%。

以上数据说明,在实习开始之前,多数实习生对实习明显准备不足,大多数同学只能够了解一些实习流程及实习相关制度。虽然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在实习开始之前做实习动员,但是动员效果有待提升。学生在实习开始之前总的来讲处于迷茫状态。

通过调查结果和实习生实习中表现对比,发现实习前做了充分心理准备、对学校实习管理制度了解透彻的学生在实习单位均能够认真对待实习岗位且表现良好、实习效果佳。

2 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相关待遇及培训情况

此调查为对实习生实习中看重因素调查,有效问卷235份,被调查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除个别为四星级酒店外,一般均为五星级酒店,总的来讲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条件相差不大,但实习酒店有的为独立经营有的为连锁经营,从管理模式、培训方式及内容、实习津贴、食宿等方面均存在差别。从以调查中,学生在参加双选前,选择重视实习单位发展前景的93人,占统计人数的35.57%;选择重视实习单位提供培训全面的80人,占统计人数的34.04%;选择重视实习工资的18人,占统计人数的7.65%,选择重视食宿条件的12人,占统计人数的5.11%;选择重视福利待遇的7人,占统计人数的2.98%,选择重视其他的有25人,占统计人数的10.64%。从以上数据可知,多数学生还是看重实习单位的实习中能否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能否获得较好、较全面的培训。所以,高职院校在为酒店管理专业选择实习单位时应有所侧重。经将调查结果与酒店实习生实习表现比较,发现实习生能够得到良好培训及发展空间、即使食宿条件一般,实习效果也较好。

3 实习过程中学校、酒店双方实习管理情况

此调查针对实习过程中学校及酒店实习管理满意情况,有效问卷为227人,对学校实习管理感到非常满意的28人,占统计人数的12%,感到满意的39人,占统计人数的17%,选择一般的95人,占统计人数的42%,选择不满意的58人,占统计人数的26%。选择非常不满意的7人,占统计人数的3%。

对酒店实习生管理,选择非常满意的实习生7人,选择满意的实习生18人,选择一般的实习生39人,选择不满意的实习生95人,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实习生58人,分别占总统计人数的3.08%,7.92%,17.18%,41.85%,25.56%。

以上数据说明,学校、酒店对于实习生的管理存在问题,特别是酒店对对实习生不够关注,没有形成专门的实习管理体系。经调查结果与酒店实习生表现比较,发现实习生实习期间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学校和酒店双方合理解决的,实习表现及实习效果均较好。

三、提升实习效果的对策

1 校方应建立完善的实习系统

校方构建实习系统,主要应该包括实习运行机制,实习保障机制及实习评价办法三个方面:

(1)实习运行机制

指学校对实习环节的具体安排,包括实习前的实习地点选择、实习生动员、实习生实习单位双选、实习中实习生管理。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

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具体对实习单位规模、实习单位岗位、实习生津贴及食宿解决情况等问题逐一考核。只有为学生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和实习环境才可能获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其次,学校应该做好实习生的动员工作。特别是以培养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在实习动员大会上应该明确实习生管理制度并发放实习生管理办法手册、对实习中学生应该注意的如安全、人际关系、实习中问题解决渠道等问题进行重点说明;端正实习生实习心态,改变实习生以往的以酒店管理者自居的实习就业心态,明确实习要求同学从酒店一线基层岗位做起,应该虚心向一线工作人员学习的观念;针对不同实习酒店安排不同的实习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发放家长告知书,力争通过学生传递实习家长告知书而得到家长配合,共同帮助实习生顺利渡过实习阶段。

最后,学校应做好实习生实习中的管理工作。具体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实行三导师制度,即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实习带队教师和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专业指导教师主要为酒店管理专业课教师,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第一,对实习生岗位上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指导,主要为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的远程指导。第二,对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指导及思想、道德、文化、身心素质教育和实习结束前的就业指导等等。第三,实习指导教师还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环节所需完成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实习证明、实习日志填写、及实习后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参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实习带队教师,主要工作任务是在实习双选工作完成后,组织并带领学生到实习酒店上岗,监督实习酒店为实习生解决好食宿、和前期入职培训等,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生活环境由学校到酒店的过渡。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专门聘请在酒店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做过部门经理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在于对实习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帮助学生与酒店之间沟通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如和酒店沟通协助学生调岗等。仟何地点的实习单位实习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由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到现场进行实地指导,由于专职实习指导教师有丰富的酒店工作经验,了解酒店各部门运作流程,所以指导效果较好。

(2)实习保障机制

学校应该深入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确定学校实习生指导委员会、实习生指导教师小组、完善实习管理办法、建立实习巡查制度。总之,为实习生实习提供可靠保障。

(3)实习评价办法

学校应该出善合理的实习评价办法。评价的参与者应该包含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带队教师、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实习成绩的评价参考应包含实习生定期完成的实习日志、撰写的实习报告、实习论文、及酒店人力资源部出具的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出勤情况、实习期间的奖惩情况、及实习鉴定及实习证明。

2 酒店应建立专门的实习生管理机制

酒店应该对实习生这一特殊群体专门建立管理机制,该机制应该涵盖实习生的招聘、实习生岗前及在职培训、实习生食宿安排、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实习生思想指导等环节,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并明确负责人。特别应该在解决实习生食宿的前提下关注实习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培训的安排,给实习生以合理的激励。该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酒店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储备高素质后备力量。只有酒店及校方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才能提升实习效果。

第9篇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 教育实习 问卷调查 实习基地

一、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教育实习是高师师范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学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从学生角色转变成正式教师角色的重要环节,这一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教学生涯的起点又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关键。如果将师范院校比喻成教师培养的工厂,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道道生产工序,教育实习就是工厂成品出厂前的检验工序,对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帮助形成教师的个性品质、巩固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思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大都是书本上的、分散的、间接的知识,要让这些知识被理解,变成直接知识进而形成一个知识群或适合教学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就必须反复不断地进行实践应用。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师应该着重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

教育实习的内涵界定:教育实习指师范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统一带领和指导下,到实习学校从事教学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行政工作,等等。

二、我校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学校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为加强准教师和基础教育的双向沟通和联系,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如下:整个教育实习包含两部分,一是一到两周的参观或见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二是集中教育实习,安排在大专第六学期,时间是八周,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参观、试教、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等。

三、我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着重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实习生的基本状况,教育实习基本过程,实习生主体和教育实习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座谈访问法相结合。我们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问卷》。

从实习生和带队指导老师的角度,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1)教育实习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2)教育实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实习情景对教育实习的影响;(4)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在实习前后的对比;(5)实习生的教学能力和实习学校期望度的差异问题;(6)实习生参加完教育实习后的收获状况;(7)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的期待;(8)师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利用电话访谈和实地座谈的方法,与实习带队指导老师、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实习单位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了解他们对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育实习各个参与方对于实习的期望。

按照实习指导要求,实习指导老师每周两次随堂听课,了解实际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情况,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软件和硬件状况、教师上课的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在教育实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实习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教育实习准备阶段的工作容易被忽略,准备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教育实习的师生都认为在正式进入实习学校之前有必要开展实习指导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接下来的实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所以学校在开展实习工作之前,要为学生做好必要的教育和督促工作,让学生了解小学信息教育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教育实习当中,自己的信息教育技术实践技能、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能力较弱。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实习生在课堂管理、师生沟通、课堂语言能力和课堂板书方面有很多欠缺。

实习准备工作要提前一个学期开始,从思想准备、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四个方面开始指导性课程。首先,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态度,既不过度紧张又不掉以轻心,信心满满地参与到教育实习当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第一次站上讲台,在教材、学生、教学情况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地下一番工夫做准备工作。接下来,在物质准备方面,主要指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要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模拟条件,从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前沿理论和技能重点、微格教室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方法。知识准备指学生既要熟悉掌握信息教育技术专业的知识,又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解决的是在工作岗位上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则是解决如何教和怎么教的问题。技术准备方面,强调师范生的板书能力(包括三笔一画,即钢笔、毛笔、粉笔和简笔画)、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组织的逻辑能力)和讲解技能(指教师运用语言和各种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时间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我校教学实践安排(大一第一学期见习一周,大三第六学期实习八周)较为合理。但有同学表示,一次实习不能满足需要,诸多曝露在实习当中的问题没有机会经过二次修改后的检验,所以为了保证良好实习效果建议实施二次实习。第一次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中段为期四到八周,那时大部分信息教育技术课程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已经修完,基本满足小学信息教育教育岗位的需求,而且经过两年半的大学学习生活,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可以基本胜任小学教师的工作。

(2)实习内容上的问题

就实习内容而言,教育技术专业的实习偏重技术方面且内容纷繁复杂,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校机房的管理、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班级管理工作等。有的实习学校怕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主要安排实习生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如从事课件制作、视频编辑、建设网站、制作网页,但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机会不多。

在实习内容上,学生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整合,了解和掌握多功能网络教室的工作原理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掌握实际的组网技术和校园网的维护管理。

(3)指导教师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99%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态度思想、教育技术专业技能、讲课技能、生活方面有积极影响,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担任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指导老师,校方应该精心挑选。他们不但是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行家,而且要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其教学模式和教改动态,同时热爱学生和实习指导工作,善于沟通交流。

(4)实习生自己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实习生认为指导老师对实习效果的帮助最大,近30%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在实习当中的积极配合有助于实习工作完成,18%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大大增强实习效果。同时,80%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中最难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难管,以及理论知识讲解。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完成,包括要有端正的实习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实习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建立实习网站为自身实习提供实习动态、实习资源、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平台。

3.教育实习结束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结束后,通常会有实习质量总结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实习生对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整改表示满意。实习评价的打分流于形式,一般都会给学生打优秀;实习生回到学校后,实结也是没有实质性的反馈交流,他们的体会和困惑没有真正的交流平台。

建立完善全程性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帮助实习生从实习条件、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明确实习目标,让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4.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实习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实际上,联系合适的学校安置一个年级的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生是非常困难的事。同时存在指导工作只是象征性巡视,实习完成后实习报告没有及时反馈。

从学校层面和系层面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和安排实习工作事宜,跟踪了解实习生和指导老师的情况。同时,注意实习基地建设,力求做到合作共赢。

五、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促进师范生职业化的重要环节。本调查从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三个时间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着手,期望能够优化实习工作,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嘉卫.影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汪琼,熊澄宇.论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2,(4).

[3]徐方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前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8.

第10篇

①在实习前动员不到位,该讲清的没有交代好。实习之前,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实习动员和具体事项的详细安排。要对学生说明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实习准备工作、实习的时间和地点、哪个带队老师、实习纪律和安全管理等等。如果有一点没有讲到或者交代不清楚就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对实习安排等方面产生不满也造成实习期间的困难。②管理制度方面有待改进。有的高职院校将实习生安排到单位后就不闻不问,有的实习单位不是校企合作单位,学校也不去了解学生的实习生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实习管理上有些规范和制度还不到位,没有一项专门的法律规章来维护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规范需要履行的义务,使得有些问题的处理很困难。③带队老师的问题。每次实习学校都会安排有责任心的老师负责一个实习点的学生工作,老师定期前往实习地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当学生在实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可以向带队老师反映,学校有新的要求和任务也是通过老师来告诉学生。但带队老师如果工作上责任心不强或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或处理的技巧有问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更加难以处理,损害学生、酒店、学校三方的利益。特别是实习地点远的酒店给实习的协调和沟通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也更容易出现问题。

2酒店方面的问题

①酒店的岗前、岗位培训不到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本服务技能,但毕竟没有正式工作过,对工作环境、要求、特点等还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进行入职前培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酒店有初步的了解,知道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等。但有的酒店人资或培训部门不成熟或者人手不够等其他原因,对于员工入职前培训不重视,直接就分配员工上岗,有的酒店是上岗后就不在重视员工的培训甚至不培训了,其工作效果就可想而知了。②跟实习生缺乏正确有效地良好沟通。实习生来到酒店前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遇到各种难题,这时候酒店就应该设法给他们解决问题,最好是有专门的负责人定期与实习生当面交流做好记录反馈上级同时也反映给学校,这样就能使酒店、学校、学生三方面一起来解决问题,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③酒店对于实习生的生活工作不够关注。一般酒店刚开始对实习生还较为关注,但时间过去几个月后,酒店管理层就缺少了先前的热情和关怀。有学生反映在遇到需解决的问题时,一般酒店管理层往往先是应答下来,接下来拖而未决,得不到满意的答复,这都让实习生很难接受,觉得酒店方不可信。④酒店的正式员工对新员工的“敌视”。有些酒店的老员工认为自己的资历比实习生高,而且新来的什么都不会都不懂,所以就会对他们呼三喝四的,让他们去做本该他们自己去做的事情,也害怕他们的实习表现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但也不排除个别实习生不会和同事交流两者间产生矛盾结果越来越难以解开各自心里结,工作上不能相互配合等等。

3加强实习生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3.1学校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各项交流、落实各项细节

在实习前期学校应前往合作单位进行细致的考察,了解各酒店的真实情况。有的学生很难从学生的身份转换成酒店实习生,学生会想再回到学校上课,再有的会选择退学。因为在酒店实习学校很难对学生进行很好有效的管理,家长也对酒店的各项情况不了解,如果酒店再不管不问,那么他们就真的是变成了“三不管”的孩子。因此就需要酒店与学校建立长期高效、紧密的沟通机制,让有能力的学生或学生干部充当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强化实习工作的管理,做到各方面考核的公平公正。

3.2酒店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机制

实习生是酒店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一线部门他们占据着重大比例。酒店需要有专人来负责与学校方面的实习合作与招聘,从一开始就对招聘的实习生进行有效地培训,关心他们,及时与他们进行工作上、生活上的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依照相关部门政策的规定,做事有理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制度。

3.3创建心理辅导室

从一开始的享受服务到服务他人,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强大的落差。在学校无拘无束与酒店的各种条条框框,面对客人的无理取闹,管理人员的责备,工作时间的加长,如此下去他们的心理就会积怨,要怎么排解诉苦?如果能有专人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就能化解她们不满,解开他们的不理解,这就需要酒店的高层能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

3.4开展有效地培训

第一,学生还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要对学生进行酒店部分产品知识的介绍,酒店整体运营的情况等等,让学生对实习前就有初步认识;第二,酒店在实习生入职前后都要进行酒店知识、制度、纪律、技能等方面的细致培训,在学生能独自顶岗前安排优秀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手把手的教。在顶岗后也能予以工作上的指导,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能让他们尽快的融入酒店这个大家庭与其它员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5制定科学的实习津贴制度

在酒店,实习生代表着学校的荣誉,在客人面前,实习生代表的是酒店的荣誉。由于节约成本等各方面的原因实习生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做着相同的工作拿着比别人少的工资,他们心里会有心结,这个问题不得不值得关注,适当的提高实习生的津贴待遇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他们在工作上的良好表现积极肯定并予以奖励表扬,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施展也利于酒店对他们的高效管理,挽留住他们为自己所用。在制定津贴方面希望是公平公正的有法可依的。

3.6实习生要端正实习态度

第11篇

一、校企合作现状调查

(一)对合作酒店的调查

我们对合作过的星级酒店就校企合作意愿及要求、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满意度及酒店能为学生提供的发展空间、福利待遇各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访问的酒店均对校企合作感兴趣。其重要原因有:第一,酒店人员流动率较高,实习生可以弥补酒店岗位的空缺;第二,实习工平均工资比正式员工低。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第三,实习生均为在校学生,比较容易管理。对于合作要求方面,酒店均提出对学生身高、英语水平等作为主要要求。对实习时间长短问题,多数酒店提出不得低于6个月,还有个别酒店希望延长至1年。在对学生满意度方面,酒店普遍表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习生素质较高,工作能力强。关于对校企合作的意见,多数酒店着重强调了四个方面:一是希望实习期可以安排在大四年级,并延长至8~12个月;二是希望招收其他专业的实习生,以增加实习生人数;三是希望对实习生在实习期后可以继续在酒店工作;四是希望学校对实习生有严格的管理奖惩制度,以防学生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或因其他问题擅自离职。

(二)对实习学生的调查

在对实习学生的调查中,主要围绕学生是否对所实习酒店满意、是否对实习时间满意、是否有就业意愿、对酒店行业认可度及对酒店实习生管理满意等方面。关于是否对所实习酒店满意,大部分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实习环境、工作强度,但有少部分宴会部的学生对工作强度持抱怨态度。对实习时间问题,大部分同学表示,6个月的时间刚好,如果再延长实习时间,会产生消极情绪。关于是否愿意就业及对酒店行业认可度问题,大部分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酒店行业很辛苦,并且不看好酒店行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关于酒店对实习生管理方面,部分同学反应酒店对实习生缺乏激励及培养政策。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理及分析对酒店以对学生的走访调查,发现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校企双方利益有分歧

学校与酒店之间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学校希望为学生谋求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工作福利及培训机会。而酒店属于人员流动率高,且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希望用大量的实习生来缓解正式员工流动率高的状况及弥补岗位的缺口,而不是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福利及发展机会。

(二)实习时间不固定

由于校企合作的酒店不固定,对于实习的时间及周期也不太固定。但学校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并对实习期有明确的规定。这些都导致了酒店专业难以与酒店的合作达成一致。

(三)学生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脱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习期多在大三年级,周期为半年至一年。在此期间,学生会忽略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回到学校后,难以适应学校上课的节奏及课堂环境。

(四)注重职业化,不注重培养人才

酒店对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比较重视,如工作能力等方面。而缺乏对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如发展空间、培训机会等。这也是在校企合作中,存在毕业生和酒店双方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对合作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并进行深层次合作

学校应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在签订协议前,学校应坚持原则,维护学生的利益,对实习生轮岗、加班、培训等方面与酒店进行协商,并在协议中有所体现。对于学生一些合理建议也应该积极与酒店沟通。

(二)结合校企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学生的实习应满足学校及酒店双方的需求。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对酒店实际情况,及学校教学安排情况进行调整与协调。尽量满足学校的教学安排,也满足酒店旺季用人的需求。

(三)在实习期间,选派学校任课教师到酒店进行理论教学

为避免学生在酒店实习后,很难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建议在实习期间,选派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任课教师到酒店进行理论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践中与理论知识脱节。同时,教师在酒店期间,也可以与学生进行访谈,及时提出一些建议及反馈。

(四)除了学校及酒店制定的相关合同外,学校和酒店应加强和注重对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

第12篇

(1)积极动员,树立正确的实习观。目前高校通常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来组织毕业实习,而这种传统的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警惕性,而且安排过于笼统,不能满足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需要。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可以将实习的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根据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目的、实习任务等,合理打印成册,分发到学生手中,便于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实习时间,以免盲目跟从。与此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实习的方式、方法,实习的管理过程,并可建立反馈机制等。这样既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激发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高度重视的心态认真来对待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2)由集中安排的方式转变为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5]传统的集中统一方式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等,但其弊端也不容小觑: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实习效果差。现阶段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日益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实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小企业的管理难度,又便于学生深入了解部门内的工作流程,进而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概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实习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往往会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例如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的复习准备,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三心二意、不能高质、高效的完成实习。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安排实习进程,在暑假和寒假期间提前有序地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6]在时间上保证实习的长效性,在过程上保证实习的分步性和合理性。

2.规范和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

(1)建立校、院、系、带队教师四级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应重视大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健全相关的实习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实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学院相关领导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有责任心、理论知识扎实且富有现场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实习,譬如可以是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带队,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解答各种现场疑问,又有利于锻炼学校的青年教师,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此外,青年教师更容易融入到学生中,能及时获取实习中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保障实习的进度和高效性。

(2)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管理模式。[7]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意外状况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比如采煤工作中所遇的各类突发状况,往往需要矿上的技术人员来解答,针对这种现象,校方可以事先与企业沟通好,或者制定相关协议,请求给予帮助。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向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相关领导请教。通过这种有效的引导,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地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尽早地融入相应的社会工作环境之中。

(3)健全实习反馈机制、量化实习考核制度。基于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轻视以及毕业实习在本科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实行量化式管理。量化式考核制度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由学校制定实习过程中的“量化考核表”;二是合理分配实习成绩在毕业设计中的权重。[8]“量化考核表”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品德态度、遵纪情况、团队合作、勤学好问、安全意识、合理化意见、实习记录等多方面,相关专业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添加具体的指标作为补充。认真做好实习生实习成绩的反馈,建立企业、带队教师双向反馈机制。[9]带队教师应该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实习情况,在实习结束后结合学生所做的实习报告和企业相关领导、负责人对学生所做出的详细评价,给学生一个相对客观的成绩,来反映个人毕业实习的完成情况。在实习结束后,实习报告成绩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反映到实习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中。可以根据学校或者专业的情况适当加大其在毕业设计成绩中的权重,这样不仅可以变相的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毕业实习,保证了实习的质量,也可以在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之间得到一个很好的权重比例,以达到双赢模式。另外,带队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总结,并且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和学院,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3.扩大毕业实习的广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范畴、工程应用领域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涵盖了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土木、矿业、交通、机电、食品、医药、航空等各个学科领域。但是,最初的安全工程却是以矿业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毕业生实多以煤矿为基地,少数人选择其他行业作为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被统一安排到煤矿进行毕业实习,这样就遏制了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安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拓展实习生的实习选择渠道,同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实习面的广度,以满足不同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自主选择,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拓宽毕业实习的广度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学生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必须合理规划和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10]首先,必须建立满足多方位需求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涵盖安全工程的不同领域,如安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建筑安全、机械制造以及钢铁冶金等。其次,建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长效机制。目前大多数实习基地都是靠个人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无法保证其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通过学校和政府的相关辅助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且签订相关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与基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在为学生提供实习保障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为企业培训骨干领导和精英人才,力争达到双赢的互利模式。最后,要保障实习基地充足的经费来源,学校在自己提供部分经费的基础上,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这样既可以减少学校的财政压力,又保障了毕业实习的高质高效进行。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