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时间:2022-02-23 00:3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第1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诗,以它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感受。

打开记忆闸门,我寻觅到了一首我最喜爱的诗。那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山行》。全诗共四句,是这样写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写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诗人巧妙地捕捉了山行途中所见的几副景观:远望一条山石铺成的山路蜿蜒曲折,伸向高山之颠近看山间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显现出几户人家,四周枫叶如火般,更显得红艳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在这里,有白云、有红叶,色彩明丽;山路、枫林、人家,和谐温馨;还有因爱这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的诗人也在这幅画中,使画面更显得有情有意。写秋景,全诗却无半点悲凉萧瑟的气氛。特别是最后一句,把枫叶与花相比,十分新颖。二月的鲜花固然美丽迷人,但春风一吹,春雨一淋,就零落成泥,随流水而去。而枫叶却是在同秋风、秋雨、秋霜的搏击中,变成火红,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诗人之所以特别喜爱枫林的原因。也是这首诗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魅力之所在。

漫步在古诗苑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古诗。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古代诗人为我们后代人留下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藏。

第2篇

一、营造充满情趣的诗文氛围

我们学校一贯重视经典诵读,开展了“与经典诗词同行,让书香浸润校园”的活动。而古诗的特点就是平仄讲究,声调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因此,我们注意为学生创设一种氛围,如早读时,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是孩子们在诵读古诗词;黑板一角,有每周一诗的固定版面,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大声背诵;放学路上,整齐的队伍伴着诗词的韵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在理解品味中调动情趣

小学生接触古诗词如果一味死背,必将影响兴趣。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品味古诗词的特有韵味,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快乐。

1.引用古诗激发兴趣

古诗词毕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而且孩子知识积累较少,学习一首新诗,理解起来有困难,如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老师可以先讲一个相关故事,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有一个叫刘景文的,学识渊博,诗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了酒,非常高兴,就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通过讲故事,不仅很快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而且引起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2.利用插图帮助理解

许多古诗词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而插图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在教学时适当运用插图,不仅有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更深刻地体会诗词意境。有的字词解释也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小学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理解诗句的同时,走进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中去。如《所见》是一首童趣十足的诗歌,文字浅显,意境优美。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想象牧童骑黄牛、准备捉蝉的情景,还要让学生联想到蝉鸣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夏天的树林中,感受诗中的情趣。

三、寓情趣于吟诵之中

1.联系生活实际吟诵

古诗词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我们根据时令节气的变化,选择与之相应的古诗词和学生一起背诵,使学生感觉古诗词离实际生活并不遥远。春天来了,我们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雨绵绵时,我们大声吟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遇到传统节日时,我们背诵《乞巧》《寒食》《水调歌头》,了解古时候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既让学生感觉到古诗词表现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又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分门别类吟诵

根据古诗描写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吟诵,能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如按四季顺序分类,每个季节,学生踏着诗人的脚步,感受着四季的五彩缤纷。又如送别诗,不同诗人的笔下离别情景各异,但都道出了对友人的一片真情。此外,还有爱国诗,儿童诗、风花雪月等。在反复的吟诵中,不断地积累中华文化的瑰宝。

四、在活动中激趣

1.情景表演

许多古诗词有很强的情景性,适合表演,让学生把古诗词内容演成情景剧,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学生边诵读边表演,不仅有助于记忆,还有利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感悟。

2.古诗词擂台赛,赛出情趣

举行古诗词背诵比赛,既可以加强古诗词的积累,又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背诵的成就感。诗词接龙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形式。让老师或学生出诗的上半句,学生抢答下半句,一时间,学生情绪高涨,诗意浓浓。在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后,我们在班里举行小组擂台赛,看那一组背诵的诗词多。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班级里充满了紧张而又欢乐的气氛。最后,评选出若干“诵读小明星”“背诗小能手”进行奖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背诗热情,增加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趣。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塞外,在现实之外,我风尘仆仆的灵魂如愿以偿地膜拜青春祭坛。青春,你是一条带我回家的丝绸之路,是一座不动声色却包罗万象的神秘洞窟,甚至,是洞窟中一幅衣带如水、万古长青的飞天画像,以永远的笑容迎迓姗姗来迟的海誓山盟。忧伤的青春,我是你麾下一匹哭泣的骆驼……

坚强的青春,我怀揣你赋予的使命在人群中行走,在大地上行走,像一柄饱经沧桑的刀鞘――以表面的迟钝掩饰内心百折不挠的锋芒。

我以书生的面貌,从麦浪翻卷的外省来到这座陌生的都市。掌心里汗湿的单程车票,代表一段被剪辑了的残缺岁月。除了一副单薄的铺盖卷和一颗坚不可摧的心,我一无所有。这就足够了,足够我把任何荒凉的墙壁镂刻成逼真的浮雕。炊烟袅袅,抚慰着心灵殿堂里的晨钟暮鼓。

我习惯了将生活比喻成深邃的战壕,并在这露天的课堂里学习坚强与勇敢,哪怕遍体鳞伤,也未改弹铗而歌的初衷,而性格中的怯弱、困惑乃至迟疑,都是有待克服的天敌。于是我投掷了无数黑夜里的奔走、一灯如豆的奋斗,作为日积月累的磨砺,并且虔信――钢铁,就这样炼成的。我假设自己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荒岛,以鲁滨孙的方式开垦简陋的家园,青灯黄卷,孤帆远影,最适宜感悟人生水滴石穿的真谛。我借助石块借助鲜血淋漓的指甲,在蛮荒时空中挖掘仅可容纳心灵的空间,结绳记事,或在洞壁上刻画日升月落的周期,而期待蜕变为初夏的新蝉,于青春的高枝吟唱命中注定的辉煌。没有品尝过孤独的滋味,便无法理喻青春的高傲。没有孜孜以求的索取,便无法奉献。当我终于以非凡的臂力砍伐原始的树木,并且精雕细刻为一艘散发松脂香味的独木舟,远渡重洋――返回灯红酒绿的都市。我不再怀疑自己,确实比周围的绅士们强壮了许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把青苔斑驳的古训演绎为可供攀缘的悬梯。我相信创造,是青春,是伟大的本能……

“历经沧桑的基督山伯爵,是不可能以白马王子的形象再现的。”我这样告诫故乡的初恋情人,请她原谅我今天的冷峻与苍老。其实我岿然不动的胸膛里,埋藏着一座千锤百炼的宝库。摸一摸吧,那岩浆般奔涌不息的,正是青春的回声、岁月的誓言。

如果,记忆犹新的洞壁被书本一样打开,那里面每一道疼痛的伤痕、每一次失败或胜利,都已凝练为壁画上铁画银钩的线条。行吟者的诗篇就是这样诞生的。我把足够挥霍一生的思想、激情与力量,毫无损伤地供奉于高高在上的青春祭坛――像在伤感的雨季保持硕果仅存的火种一样。

我的大半个青春都是在这座古色古香的都市里度过的。我漫游的脚步,几乎覆盖它每―寸可歌可泣的土地,唯独郊外的长城――一直在想象中空缺着。高耸的烽火台,密集的箭垛,秦砖汉瓦,折戟沉沙,将军的故事,单于的传说……都伴随黑云压城、旌旗猎猎的古老画面,镌刻于我内心的影壁。两袖清风的我,在长城脚下闭门读书、埋头赶路,却不敢身临其境地面对它严峻的容颜。我是把长城作为青春的祭坛、命运的制高点来膜拜的――请不要责怪我两手空空,无法带来丰盛的礼物。“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只希望某年某月某一天敢于攀登长城的时候,能够以一位真正的胜利者姿态把栏杆拍遍。

“不破楼兰终不还”,我的书房里日日高悬这幅古诗。这正是青春的决定。

那天在街边的书摊上,发现了阿忆博士写的《青春的敌人》。他把忧郁、困惑、软弱、虚伪等人性中的缺点,都罗列为与青春敌对的势力。确实,它们不易察觉地磨损了我们年龄的锋芒。然而我要宣布:青春无敌,年轻的意志无坚不摧!

我尝试把发展中的青春划分为三个境界。席慕蓉诗歌所宣扬的青春无怨,单薄苍白如风花雪月,不过是初级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将诗中的“伊”扩张为超越个人的伟大理想与使命,则使勇往直前的青春上升到无悔的境界。最壮丽的莫过于青春无敌。你甚至可以把它想象成披荆斩棘的履带式坦克,或伴随扬眉剑出鞘的慷慨激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困难,都无法构成与之抗衡的力量……

第4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时代背景 意象 意境

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均能给人精神情操的陶冶。而诗歌鉴赏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中谈到文学鉴赏时说,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诗歌,在感知、背诵之外,只有体裁、押韵等屈指可数而且极为表面的知识”,而且“文学鉴赏能力如何具体化,理论界还缺乏研究”。近几年来,通过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得到一些启示。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鉴赏之门,加强训练以提高其鉴赏水平。

一、知人论世

诗词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朝代的诗词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鉴赏诗歌要根据作者所处的朝代与背景来理解,这叫做“论世”。

那么身处同一朝代的作家风格是否就相同呢?李白与杜甫同处于唐代,且李白仅大杜甫十一岁,可李白非常豪迈飘逸,“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将对客人的牵挂,艺术地放大,这只有李白才想象得到。这叫做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而杜先生却总是愁眉苦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原因何在呢?经历不同。虽然李白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李白更多的人生体验来自于盛唐,诗歌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辉煌的年代,再加上他狂放不羁的个性,因而形成了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而杜甫呢,给他更深切感受的是安史之乱,诗歌的主导风格成熟于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更多的是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所以同一时代不同的作家因其主要经历不同风格也不同。此外,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不同。李清照两首写愁的词《点绛唇(寂寞深闺)》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前一首点绛唇是写于北宋,她和夫君赵明诚才子才女,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生活是幸福的。而写后一首武陵春词时,李清照已经53岁了,这时她的丈夫死了,国家衰败了,家乡沦陷了,自己流落江南,茕茕一身,辗转飘零,历尽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坎坷。这时的愁才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如她自己所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同一个作家写同样的愁,但愁的时间不一样,愁的形式不一样,愁的深度就不一样。

所以鉴赏诗歌要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理解一首诗歌,要从作家入手,了解作家大概的生平、创作的风格、生活的时代,还要结合标题、注释、题目等已知信息的解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做到知人论世,才能高屋建瓴,知人论世,才能登堂入室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二、让诗歌意象走进学生的脑海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已读过大量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而这良好的积累是我们进入诗歌鉴赏之门的基础,教师应唤醒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记忆。

天文地理,风花雪月,草木虫鱼,……世上几乎所有事物皆现于古今中外文人的笔端。而中国文学中对许多事物的抒写,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写“月”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有所感了吧。“月是故乡明”,李白在《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古人对“月”的寄托展示得直白无遗。流连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无疑是他们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思乡之意的寄托。而在月下,他们常常忆及故乡的人、事、物: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而满月之日,更是诗人们盼望团聚之时。不信,你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然,月出现于夜,自然就免不了有清冷之意,给人以凄凉的感受。“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我们不妨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意象的把握来感受诗人的情怀: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此外,还有其他意象:“朝露”“流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浮云”则是君子对富贵的鄙弃和不羁于贫困的豁达,“鸿雁”寄托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夕阳”的断肠,“小雨”的清寒,“秋”的萧瑟,“杜鹃”的哀伤,“柳”(谐音“留”)的离情别绪,“梧桐”的凄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有意和无情,……无一不具有特定的含义。

现代作品同样也具有这一特点。看到红旗,一定能引起人振奋的情绪和胜利的遐想;看到青松、,定让你想起坚贞高洁,……

意象的特定含义是由人们共同的感受而产生的,有些则是口口相传的名句、神话等约定俗成的。每个意象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可能有多个含义,但意象组合成一体,其含义就会固定下来。因此,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

唤醒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记忆是理解诗歌意境的前提。教师应在教学中从意象入手,对诗文中出现的意象进行综合,找出诗人们使用这些意象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期形成完整的感知。

三、展开联想,融入意境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意象外,还常常离不开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诗常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一个个意象组成了诗人表情达意的画面,形成了一首首诗歌的完美意境。这就需要我们将每一种意象的含义连缀起来,用合理的想象去丰富画面内容,为学生创设好的情境,引领学生畅谈身临其境的感受,才会对诗文的意境产生切身的、深刻的体会,进而与作者沟通、对话,产生共鸣。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这一意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只有充分理解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改写诗文,进行再创造

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文的意境,改写诗文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和检查手段。改写不是翻译,它应是原诗内容的丰富和再创造。应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体会融入原诗文中,直逼其神韵,使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得以增强。

教授《山居秋暝》,教师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了诗的内容和主题后,趁学生余味未尽时,让他们用散文语言改写,以加深对本诗的理解。这样,就把读诗、悟诗和写作融于一体,使诗歌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鱼”,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渔”。

诗歌鉴赏,看起来似乎是个难题,但只要能够给学生以准确、厚实的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铺垫,加上教师的精心指导,再加上学生丰厚的古典诗歌积淀,有了这把钥匙,诗歌鉴赏之门就一定会轻松开启。

参考文献:

[1]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罗锡诗,夏晴编著.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

关键词:古代诗歌;激趣融情;悟境品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高考必考板块,现行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有二十余首(另选修有十五首),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可见,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会鉴赏和渗透人文教育应是一个并行不悖的过程。

但现状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不浓,古代诗歌文化底蕴积累不够,很多时候读不懂诗歌,解题时即使硬着头皮堆砌一系列术语和词藻,还是不得要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反思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精神、重技巧轻人文等问题,如果忽略对诗歌人文精神内核的涵泳和传递,一味追求解题技巧、诀窍和捷径,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将错过了青少年人文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与“读懂”的初衷背道而驰。

笔者认为,在古代诗歌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内容,在激趣融情、悟境品意教学过程中层层渗透人文精神,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将诗歌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鉴赏古诗的水平。

二、含英咀华――汲取古代诗歌人文养料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诗品序》)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雅母语的精华,蕴藏丰富的人文养料。古代诗歌教学应重视其内涵的发掘,让学生人文的根深深扎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这也是古代诗歌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语文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师、迁移者,应先立足教材,充分把握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人文内容,发掘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来濡染学生的灵魂。

1.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

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诗人们崇尚自然、珍爱自然,总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撷取各种物象,辅以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音韵来完美地体现对真理的追求。无论得意失意,诗人欲以抒怀,总免不了借景抒情,将一事一物或赋予自我色彩之情感(即意象),或寓意某种美德(如梅象征高洁,松柏象征坚贞,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句句关乎天地品类,字字皆是物我合一。

诗人们追求天人合一,他们在顺应自然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对自然、人生、社会作出了个性化的观照思索。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叹:“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他们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水清音,追求淡泊明志之清境;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洒脱,抒发旷达乐观的哲思……

这样阔大的视野和境界,有利于学生陶冶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学会于天地大美中体悟审美的趣味和人生的况味。因此,在课堂讨论环节,可让学生联系所学内容探讨自然事物与诗歌的情感关联,如“屈原的香草情结”“古诗中最美的田园一景”“月亮为何是诗人最爱”“为什么豪放词中多‘江山’”……

2.热爱家国、追求理想的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最普遍的情感共识,理想信念是君子顶天立地最坚强的精神支柱。语文教材选编的诗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上下求索的苦闷、拍案而起的激愤、潸然泪下的悲怆……充分展示了历代诗人炽烈的爱国情怀和理想抱负。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洋溢着屈原为国为民的忠贞;《杜甫诗三首》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登台”弥漫着诗人忧国伤时的沉痛;《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道尽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家国哀思……这些血泪和成的诗词,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精神的最突出、最强烈的表现。而那些抒发个人理想追求的滚烫的诗篇,亦发人深思。如曹操《短歌行》中的慷慨忧思,《归园田居》中返璞归真的渴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壮志难酬的愤懑……

此类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沃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还可在课堂内外通过朗诵比赛、诗词舞台剧表演等形式,引领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感悟赤子诗人们对家国理想的深挚倾吐,对时代使命的勇毅担当。

三、激趣融情――生成诗歌的审美体验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师必须优化诗歌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和确立学生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探索一种开放的、互动的诗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领会诗歌的内涵。

激趣融情,指在诗歌教学的某个阶段性环节(如导入新课、感受诗歌、探究内涵等),充分利用知人论世、巧设情境、沸点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诗歌,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体认诗歌的情感。

1.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人格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风格和所处时代的特征,使其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在学习《苏轼词二首》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人旷达的个性和豪放词的特点,导入新课时,我先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圈画苏轼三次被贬的地点,求诗人“心理阴影面积”(学生答:大半个中国)。随后引用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让学生从作者的自嘲中,感受一代文豪逆境突围的洒脱和伟岸,从而迅速进入豪放词的情境。

2.巧设情境,步入诗人的心灵

学习古代诗歌要有好的态势,可从诗歌的内容入手,利用相关典故、角色朗诵等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如《短歌行》一课我这样开启朗读环节:“说起曹操,同学们会想起那些典故?”生:煮酒论英雄、割须断袍、望梅止渴……“还记得《赤壁赋》中曹操是怎样的形象吗?”学生齐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我们正衣冠,配古乐,伴着《短歌行》朗诵的铿锵旋律,一起去拜访对酒当歌的曹操……”

3.沸点探究,触摸美学的天空

古代诗歌之美,美在语言、形象和思想情感。每首诗都有各自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可谓美学“沸点”,也往往是学习的难点、疑点。在美学的天空中,人和自然深情对话,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共筑作品的血肉和尊严。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们的钻研能力,教师有必要抓住“疑点”“沸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因势利导地营造探究的氛围。如学习必修二古代诗歌单元时对《氓》与《孔雀东南飞》女性形象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蜀道难》时开展李白“夸张艺术”探幽,还有分析《琵琶行》中的贬官文化,研讨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无题……

不论是穿越时空感受诗人的处境,还是设置情境进入文本,抑或抓住沸点剖析探胜,其目的都是营造乐学的氛围,吸引学生去探究诗歌所承载的人文之美。

四、悟境品意――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如果说“激趣融情”是教学的手段,那么,“悟境品意”就是教学的效果,也是诗歌教学的目的。“悟”,即“领悟”“了悟”“顿悟”,悟境即徜徉在文本特定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着生命律动的画卷中,涵泳情思;“品”有“品味”“品鉴”“品评”之意,指在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内涵和技巧进行沉淀和回甘。

1.悟境达情,物我合一觅真意

诗贵曲,其情感内涵往往含蓄地沉淀在诗歌的意境中,不易轻易捕捉。要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抓住情感关键词,全面体会意境的特点,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融入生动的画面,领悟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具体做法有:

(1)读以悟情,诵读进入情境。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论是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齐读,还是自由背诵,诵读就是要以声传情,传达诗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出诗歌的思想和意境。若深情配以音乐,更加利于感知诗意进入情境,朗诵时要注意契合诗歌的风格和文本的感情基调,如李白诗的逸兴遄飞,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离骚》应古朴中见苦闷彷徨,《琵琶行》应真挚中见深沉婉转。

(2)景以生情,视听放飞想象。通过多媒体影像欣赏音画视频,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情有态的视听盛宴中放飞想象,直面作者所营构的山川水泽、风花雪月等情境,如《蜀道难》之奇崛险峻,《春江花月夜》之浩渺空明,《雨霖铃》之清丽凄婉,《望海潮》之曼妙旖旎……与作者携手漫步,神思合一,融入作品。

(3)画以传情,描摹再现形象。绘画艺术讲究通过各种物象交融互渗,表达画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给古诗配画,旨在借鉴绘画艺术写意的手法再现诗歌的意象和情境。如请给李清照《声声慢》一词配画,你将选取词中哪些形象(意象)入画?将使用哪些色彩?为什么……

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是立体的画面,是形神情理的统一。学生能沉浸在诗歌意境中神与物游,思接千载,才是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欣赏作品的通道。

2.品鉴迁移,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主要是欣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鉴”主要是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即优劣真伪高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等要求。在古诗品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给予鉴赏评价方面知识的指导,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在对话与互动中加深理解,在拓展迁移活动中提高鉴赏水平。

(1)课内延伸,尊重个性化解读。教师可围绕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巧设问题,让学生感受、品味、领悟文本,互评互动,探寻自己对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如《雨霖铃》分析意象的作用时,将原文多个意象替换后让学生评价两者的优劣;解读《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情感时,设计“请推荐一首与之类似的现代歌曲”活动,让学生们在比较异同中深化理解,体悟那份亘古不变的伤逝之情。

此外,课堂上的延伸阅读,也是启迪学生灵智的好方法,延伸阅读的文本可以是老师精心挑选的经典篇目,亦可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自我感觉极有内涵的句子。

只有尊重学生,也尊重作品,才能使学生在艺术比较和思维碰撞中进入鉴赏的境界,从而增强审美能力,拓展思维空间,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高度。

(2)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强诗歌教学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可根据校情、学情进行古诗教学的拓展迁移。如举办诗歌文化节,召开诗词大会,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古代诗歌的专题研究,组织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等各种诗歌主题活动,还可根据节日或生活情境布置诗歌创作的任务。曾忆广州遇罕见雨雪天气,师生堂上即景作诗,笔力虽稚,亦颇有情思。撷取如下:

北塞梨花开,南国雪侵晨。

天寒奇景现,力足万事成。

(高二6班 梁宇锋《雪中有感》)

素雪初漫似流萤,倾耳在目触温情。

穿窗入户轻晕墨,染白一纸净谁心?

(高二6班 黄寒艳《素雪》)

寥廓天地寒冷极,路上行人裹绒衣。

花城百年未有雪,却看枝头满水晶。

(高二6班 张颖珊《记一月廿四日雪》)

南粤腊时树常青,羊城雨霰人皆惊。

凛风冽雨虽刺骨,罕雪无人不欢欣。

(高二6班 董梓华《罕雪》)

庭前花草兀自红,落梅纷纷冷香无。

冰丝夹霰似云雾,雪染衣襟犹沾露。

(高二6班 莫阳斐《奇雪》)

寒风猎猎卷帘舞,乌云重重暗日光。

忽有白絮因风起,怯问是雪还是霜?

(高二6班 胡诗琦《问雪》)

北雪南至,行人驻于斯。

飞絮飘满天,最美唯此时。

(高二6班 连佳楷《无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强调的是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它要求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发掘诗词之美,让学生做“人文深呼吸”,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灵动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和使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1).

[2]周玉珍.新课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